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工具。教案的编写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掌握好教案的编写方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一
1、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学生搜集寓言故事。
为时不晚。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们看,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起了什么?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
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说)。
对,像……这样的小故事中蕴藏着一个大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寓言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寓”,上面一个宝盖头,再写一个“曰”,第十画是“丨”,齐读课题。寓言两则。解题(就是两个寓言故事),这“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讲道理”的意思。
3、学法指导:同学们,还记得二年级时,你们是怎样学习寓言的吗?
其实学习寓言故事首先要把故事读懂,然后读懂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最后会联系生活用一用。(一一出示学习要点)。
出示:
1、读懂故事。
2、明白道理。
3、联系生活用一用。
好!这节课我们就按这方法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读懂故事: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34页,按老师屏幕上的要求把故事读懂。
出示读书要求:读懂故事:(a、读准字音、读通课文;b、读懂题目的意思;c、会说课文讲了一件是什么事)。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二
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好,请坐。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这一幅?(刻舟求剑)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掩耳盗铃)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
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学习道理(板书:道理)。
师: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读通为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桌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2.字词学习。
第二行:有什么共同特点?轻声。
理解词意:你们家有街坊吗?你们家和街坊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相处好了,邻居会比自己家的亲戚都好。“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书写)我们再一齐来读一遍这些词语,注意读好轻声哦。
第三行:领读指导书写:叼悔。
我们再把这些词语读两遍。开小火车读词语。
3、(读得很正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
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大家很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自然段每一排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读得最正确,最通顺。(点评)。
4.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可以用上上面的词语来说。
三、理解题意。
师:哦,是联系课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课件)选择正确意思。小结: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板书:失去养牲畜的圈)请像老师这样把这两个字的意思写在课题下。
3.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四、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板书:丢羊。
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板书:羊圈破了。
哪个词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原因?(原来)齐读。
3.(课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4.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过渡: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把窟窿补上)。
5.他的街坊也发现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街坊,快来劝劝他。(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评价:你真是个好心的街坊)。
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课件出示,指名读。
(课件)街坊还会用怎样的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担心、着急)。
6.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的表现呢?谁来做养羊人?(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生起来读不同的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这个养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街坊着急,他无所谓。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他和街坊的对话。
7.就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读(出示: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那个字中读出来的?(又)。
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语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那么两次亡羊之后,(课件)养羊人现在心情怎样?这时,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词句。
8.全班交流:
他的心情怎样?(后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想象说话。
他又是怎么做的?从这句话中,你读出来什么来?(知错就改)。
现在“窟窿”终于被结结实实地堵上了,羊再也没有丢过了。此时,你想对那个养羊人说些什么呢?(接受劝告,知错就改)。
9.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告诉我们的道理?(出示寓意)齐读。
(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10.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看书姿势,写字姿势,学习不认真等)。
小结:犯错不怕,只要我们能像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一样知错就改,就还不晚,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五、复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我们学校最近要举行讲故事比赛,让老师先进行海选,那我们就从这个故事开始吧!讲故事是有要求的,仔细听:首先要把故事熟练地记在心里才行,然后加上你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的变化,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觉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看上面老师给你提供的小帮助,自己先练练。(学生准备,课件播放音乐,师巡回指导)。
2.展示前,提示学生自己发言时希望别人怎么听?
(要安静,这是有礼貌的表现。听后能给我指出优缺点。)。
六、总结学法。
寓言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小花,中国古代最早的最完整的寓言故事书是《墨子》,国外适合大家阅读的还有《伊索寓言》。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是: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寓言时,也能采用这种方法。
七、作业设计。
1.将这则寓言故事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点评。
3.收集并阅读寓言故事,下周班队课举行讲故事比赛。以上作业任选两项完成。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南辕北辙》。
羊圈破了。
丢羊不听劝告没丢过。
接受意见及时改正。
为时不晚。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三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学安排,首先从问答入手。通过介绍学习方法和组词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查字典得知“亡”和“牢”的意思,追究“亡”、“牢”这个词到底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深入找证据,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紧接着,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体会寓意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过程:
一、问答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请齐读课题。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很有道理的故事)。
师:蕴涵着道理的故事。
(它的特点就是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则:相当于篇。
师:那我们要怎样学好寓言?(学习道理) 板书:道理。
师:除了学习道理,还要学习什么?(要知道故事 )板书:故事)。
师:今天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习好课文。
师:谁能给《亡羊补牢》的“亡”组词?(亡羊补牢灭亡死亡)(板书:死亡)。
师:请给“牢”组词。 (坐牢 牢记 牢固 监牢 ) (板书:监牢)。
师:“亡羊补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请把你们查下的情况告诉老师?
(字典中“亡”有3种解释 1.逃跑 2.死 3.丢失)。
(字典中“牢”也有三种解释 1.养牲畜的圈 2.监牢 3.结实、坚固)。
师:那你们觉得“亡”“牢”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猜想。
(“牢”是牢房的意思 “牢”是羊圈的意思 “亡”是失去的意思)。
师:平时,我们学习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认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认为“牢”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请你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找证据,初读课文。
师:找证据必须先读课文,下面请同桌一起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听到谁读不准,热心帮帮他。
师:小黑板出示三句话:( 目的在于巩固字音)。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师:老师这里有三句话,分别请三个小朋友来,比比谁读得准。 。
师:抽生读这三句话。
师:分小组朗读这三句话,然后全班再齐读。
三、研读,弄清“亡”和“牢”
师:课文读熟了,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请默读课文,想想“亡”、“牢”是什么意思?你得找出证据,看看从哪个句子找到的,用横线把它划下来。
师:提醒大家,证据可能不止一处。师巡视学习,作适当的点拨。
生:汇报:
(“亡”是丢失的意思:我是从“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找到证据的。)。
师:刚才读的句子有几个字没有读好。(指名帮助再读这句话。)。
师:要读准“圈”、“叼”等字。
师:“亡”不是“死亡”吗?
汇报:
(是羊被叼走,他丢失了羊。)。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齐读句子。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羊再也没有丢过。”)。
(一直都是说羊丢了,没有说羊死了,可能羊还没有死呢。)。
师:(齐读)“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羊再也没有丢过。”)。
师:小结:现在大家认为“亡”是什么意思? (齐回答:丢失 板书在题目“亡”下面)。
师:“牢”是什么意思? 。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 “牢”是“羊圈”意思。)。
师:“补牢”就是“修羊圈”。 。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师:街坊说修羊圈就是“补牢”。
师;(解说)“牢”的构字意义: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
师:请把刚才找出丢羊和补窟窿的句子再自由练读。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在读这则寓言的时候,老师始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请你们帮忙解答一下:
师: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师:请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生默读课文,思考)。
汇报:
(我知道羊圈破了个窟窿。“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请齐读这句话。(看黑板) 。
(我还知道街坊劝告,他不听。)。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师:“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师:街坊是怎么劝的?
(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师:他读得怎么样?
(还应该读出劝告的语气。)。
(应该读出街坊对养羊人的关心。)。
师:街坊对养羊人这样关心,可养羊人呢?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这句话意思就是说—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指名读,评议。)。
师:可以看出养羊人的什么态度?
(可以看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满不在乎,漫不经心,不放在心上。)。
师: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板书 想法 已经丢)。
(养羊人心里想:羊丢了,就算了,羊圈也不用管了。)。
(养羊人想:一只羊也不算什么,丢了就丢了呗。)。
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 (板书 做法 不补)。
师:请同桌分角色朗读。
(指名读,评议。)。
师: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他不听劝告的结果是:第二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养羊人又少了一只羊。) 板书(结果 又少)。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师: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同桌讨论交流)。
师: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请看图说说。)。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师: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
(不能,因为他要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加上赶快说明他不想再丢羊了。) (板书 赶快堵)。
师: 养羊人这么做,她在想什么?师: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师: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板书 后悔)。
(指名读)。
师: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用上“要是……就”……或者“如果… 就”……)。
(他很后悔,要是我接受街坊的劝告,就不会丢羊了。)。
(他很后悔,如果我接受街坊的劝告,就不会丢羊了。-)。
师: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因为修好了羊圈,就不会再丢羊了。)。
(因为已经丢了两只羊,不能再丢羊了,不然羊会丢光的。)。
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板书 再没丢)。
师:咱们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养羊人的后悔心情。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明理。
(丢失了东西要找出原因。)。
师:仅仅是丢失东西吗?
(如果……)。
师:养羊人因为自己的一些疏忽而损失了羊。
(要乐于听别人的意见)。
师:光听意见就行了吗?小组交流交流。
(不要等东西丢失了才懂得珍惜。)。
师:怎样能使珍贵的东西不再丢失?
(做错事要及时补救,以后就不再错。)。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作业本散了,但为了不让作业本再继续散,我就用订书机把作业本订好了,作业本也就没有散了。)。
(这几天我感冒了,妈妈让我去看病,我以为是小病,就没有去医院看病,昨天就发起烧来,为了减少病痛,我早上去看医生,买了药,吃过后,现在好多了。)。
师:幸亏去看病了,不然会引起大病的。
师:是呀,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所以,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齐读)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板书 为时不晚)。
六:复述故事。
(谢谢、道谢)。
2.师:把你的同桌视作街坊,你向他道谢。
(生相互视作街坊,道歉)。
七:作业。
(出示生字词)。
1.单独出示生字词能把它读准确吗? 自由读、齐读。
2.老师再教大家一种学习的方法,除了通过道谢基本把故事讲一遍,现在还可以把生字串起来讲故事。
板书设计: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不补 赶快堵(为时不晚)。
结果又少 再没丢。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四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邻居对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回答。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十分后悔没有听邻居的话,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五
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2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邻居对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回答。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十分后悔没有听邻居的话,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个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感紧动手把窟窿补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掉。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全文有5个自然段。第1-3自然段写的是从前有一个人养了许多羊,丢羊后,不听邻居劝告。第4自然段写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第5自然段写他后悔不听邻居的话,立刻把养圈修好,从此再没有丢过羊。
这个成语故事的难点在于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学时,我抓住养羊人两次态度的变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的反复阅读,让学生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在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是中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我多次在课堂上多次出现难读的词句,并且注意了学习的层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我首先让学生带着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先让学生读词,然后再读句,最后再读全文。有了这个层次,学生在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成就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文章题目为突破口,直奔重点。“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选择“亡,补,牢”这个字意思,让学生读课文。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重视读的训练。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使用自由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的读、多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如临其境。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六
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一、揭示课题。
(一)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二)揭题解题。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l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板书:发现。
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l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板书:发现。
再次书写“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板书:赶快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发现赶快没丢过”
三、体会寓意。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如果幸亏)。
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
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补牢”呢?及时补救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讲故事。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学习寓言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学习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从而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启示。因此,教学中必须考虑寓言的特点以及学习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从解题入手梳理课文,从而避免了在内容上打转,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习字、读文,拓展运用,这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课教学,以“劝”为切入口,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深切的感悟,将学习文本与追本溯源,学习语言与生活运用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故事所告诉我们道理,并自觉地将它运用到生活中,最终根植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35分钟来来去匆匆,还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又动笔写字的事件。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七
一:导课;学习“寓”字。
1、导课:今天我们学习21课《寓言两则》。
2、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读课题。
3、学习“寓”字,容易写错的地方。
4、什么叫寓言?我们学过的寓言有哪些?
5、我们今天学的《寓言两则》,是哪两则?
这节课我们学习“亡羊补牢”,和老师一起书写。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解释题目。
1、课前我让大家查了字典,“亡”和“牢”各是什么意思?
2、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让学生读意思。
3、“亡”和“牢”在字典中都有三种解释,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4、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亡和牢”在文中的意思。
5、检查读课文情况,相关学习生字。
课件:(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读;学习多音字“圈”;识记“窟窿”,注意“窿”的读音轻声;叼的最后一笔。
(2)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学习生字“悔”;“街坊”的读音,给街坊换个词;读这个句子。
6、“亡”和“牢”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7、“亡羊补牢”从字面上讲是什么意思?(羊丢失了,修补羊圈)。
过渡:课文是怎么给我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呢?
三、品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共有几句话?
2、第一句短短的几个字,写出了主人公是干什么的;第二句写发生了什么事?第三句写原因。指导朗读这一段。渗透寓言的语言特点:简练。
3、街坊发现了是怎么做的?指导朗读,读出着急的心情。
4、养羊的人是什么态度?他怎么回答的?读出莫不关心的样子。
5、分角色朗读2、3段。
6、养羊的人的想法对吗?读第四段,突出“又”字。
7、这一次养羊的人是怎么想的?读第五段第一句。用上“如果----就”换一种表达的方法。
8、他是怎么做的?结果呢?朗读二、三句。
四、观图,讲故事。
1、书上的插图,有谁和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2、观察街坊的表情,其中一个给另外两个讲这个故事。
3、他是怎么讲的?指名将这个故事。
五、明白道理。
通过学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六、拓展。
生活当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七、作业:
1、阅读一则喜欢的寓言。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八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1课时。
投影。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___,就___。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九
谁上来不题目补充完整下面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生(吴纪宏):上黑板写上"寓"和"则"。
师:写得怎么样呀。
生(纷纷说):好漂亮呀,很好呀.
师:你们看老师的表情感受到什么呀。
生:很惊讶,很惊喜.
师:他写得跟老师的天衣无缝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课题.
生:齐读两遍.
师:考考同学们的记忆,我们二年级时学过寓言两则,你还记得是哪两则吗点名叶名洋说不出来.
师:你的记忆跟林老师一样糟糕.
生(黄悦华):《拔苗助长》和《守株待兔》.
师:是"拔"吗古代写的是什么字。
生:"揠".
师: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寓言。
学生纷纷翻书(前两天布置回去预习过.)。
师:别翻书,要从你的小脑袋里直接说出来.
学生举手聊聊.
师:你怎么样理解就怎么样说,我以前讲过的.大胆举手,不要怕讲错.
生(范宁宝):是指那些以后的事.
生(张逸菲):每一个故事讲一件事。
张逸菲(继续):寓言说的每个故事都讲一个道理.(当她讲话声音太小时,建议她向叶名洋发言一样响亮.)。
师:同意吗。
生齐说:同意!
师:她说出了特点,寓言肯定是——讲道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讲道理;那通过什么来讲道理呀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故事;那通过一个怎么样的故事来讲道理启发学生选择"虚构"还是"真实",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虚构,巩固"虚"字,全班书空第三画,(平时第三笔容易写错.)表扬袁心悦:她很想说话,但是能控制自己不会冲口而出,而是高高举手.
师:带着同学总结:寓言就是编一个虚构的故事来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师:指名同学用"通过什么干什么"来复述寓言的特点,说话简练一点.
师:懂得道理,是不是就会变得聪明一点呢。
生齐说:是.
师:第一个聪明在哪里呢。
生:在书本.
师:板书"亡羊补牢",我记得昨天有个字同学们读不准的,今天能读准了吗。
生:"亡羊补牢",重读"亡".
师:大家都会读了,到底这个题目什么意思,有谁知道呢"亡","牢"什么意思。
钟晓东举手说:"亡"就是死的意思.被狼叼走了一只羊.(全班笑)。
师:(批评)我现在是站在钟晓东的这边批评那些笑的同学,钟晓东这么认真,有什么好笑的呀紧张说错了,很正常.
生吴纪宏:死亡的羊被狼叼走了.
师:第一,二,三组的同学多么认真呀,一双双眼睛闪耀着学习的欲望,第四组有同学开始开小差了.
师:还是死亡的羊吗同学纷纷举手.
师:别急别急,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读完之后,看看钟晓东还是吴纪宏能从课文中找出哪个词来告诉这个答案的.
生:齐读.
师:刚才读的时候,林老师听到一把真实的声音,怎么只有黄铭浩牢牢记住"街坊"的轻声读音呢齐读这个词.
生:再读有这个词的句子.
师:到底亡什么意思就用课文一个字来说.
钟晓东:少。
吴纪宏:丢。
师:对呀,在古代,亡不是死的意思,在这里是"丢"的意思呀.
师:那"牢"又是什么意思。
生:羊圈.
师:黄若非,请你上黑板,把这个"圈建"起来,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建",看看谁"建"得最漂亮.——写"圈"字.
生:写字.师强调动作:停笔,拿笔(挺直腰),动笔!
师:(黄若非写完后)修好了,漂亮吗。
生:漂亮,结实.
师:检查下面同学写的,同学纷纷举着本子"我的更结实".
师(小结):带着同学说"亡羊补牢是说丢失了一只羊,然后去修补那个羊圈."。
师:你会说这个故事吗会的请举手那么多呀好,我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讲给你的同桌听.
生:同桌互相讲故事.
师:时间到,谁来打头炮。
生纷纷:我……。
生(王寅初)从前……。
师打断提醒:咦,怎么讲个无头故事。
师指名张逸菲评价,黄悦华非常踊跃,争着要说,就把机会给了他.
黄悦华:刚才王寅初说得不大流利,而且把"羊圈"说成quan.
师提醒王寅初把这个词读两遍.黄悦华刚才说得很流利呀,还有什么问题吗。
黄铭浩:她把整个故事讲出来,……。
吴纪宏说:太罗嗦了,。
师:那怎么样才不罗嗦呢,吴纪宏你来说这个故事.
吴纪宏:讲故事.(讲得很不错)大家鼓掌.
师:时间关系,不能给太多同学讲了,刚才据老师观察,朱凯很棒,姚睿雅很棒,范宁宝都很棒,听说读书的"听"他们都做得很好,第四组比较差.
师: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呢。
杨梓宏:这个故事告诉我要听别人的意见,如果是好的意见,要接受,如果是不好的意见,也要向别人提出自己的意见.
胡志:这篇故事告诉我们错了就应该吸取教训,不能再有下一次.
毛姝格:知错就改就是一个好的习惯.
郭宇轩:我觉得我们要吸取别人的意见,即使不好的意见,要留着,以后或许会有用.
同学鼓掌.
黄雪雯:我喜欢他,因为他的眼光不会很短浅,知道明天会再丢一只羊,所以他去劝告他(养羊人).
丘心如:我喜欢他,因为我做错了事,别人就会不理不睬,但是街坊会主动来说,来帮助我.
林紫薇:我不喜欢街坊,因为街坊劝过一次他,说完之后,就再也没有劝告了,如果他能继续劝告,另一只羊就不会丢了,你看又损失了一只羊.
师:紫薇说她不喜欢那个街坊,因为他只提醒了一次,没有继续再提……学生纷纷说"还有,还有",老师只好给同学说.
张一帆:我也不喜欢,如果街坊真的想帮忙的话,他应该去帮他修好羊圈.
生齐声说:对!
师:那你们喜不喜欢那个养羊的人呢。
曹健松:不喜欢,因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师:对吗别急,打开书本,你用课文的话来反驳他.
袁心悦:他很后悔……纠正"结结实实"的读音.
李东燊:我喜欢,因为他知错就改,虽然他开头没有听街坊的话,不过,他第二次就改过来了,这种知错就改的习惯非常好,所以我喜欢他.
师:我也很喜欢你,你说得很棒!
个个争着要说.
师:如果跟他意见相同的就不说了,听听不同意见的.
黄亮:我喜欢他,他修羊圈时,不需要别人帮,自己去修,而且知错就改.
郭伟健:我喜欢他,因为他后悔了就马上去改.
何梓铭:我不喜欢他,因为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还责怪别人.
师:我们来读读养羊人这句话.
生:齐读.
师:他是什么态度呀。
聂晶:我觉得他是很不耐烦的语气.
师:那你来读读好吗。
聂晶读.
师:还有什么不同的语气你觉得呢。
董浩扬:我觉得他好像不大喜欢羊,不大爱惜羊。
师:他不爱惜羊吗再用课文的话来告诉他.到底那个养羊的人爱不爱惜羊。
王圳安:如果他不爱羊的话,就不会去修那个窟窿了.
师:好,我们来找找"窟窿",张一帆,你到黑板去写,其他同学在本子里写,看看谁写的"窟窿"真正像"窟窿".
生:写"窟窿".
张一帆不会写,张逸菲帮忙写.张一帆在旁边跟着写,受到老师表扬:张一帆有个聪明的行为,能跟着别人学.
生:续写.
下课前,有几个同学写完了,下课后,还有很多同学拿给老师看.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十
学习目标:
1、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寓言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懂得寓言的寓意。
3、练习用“从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问题质疑:
修羊圈有没有用?为什么?
养羊的人应该怎样做更好?
学习方法:
比较、讨论、理解、
知识链接: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才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课堂作业:
熟读本则寓言,试背。
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
学习反思:
寓言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文学作品。
指导小结:
课堂上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读通词句,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明确寓意后注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受到启发。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
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作业设计: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十二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体会寓意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板书: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一、问答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什么?
(齐读课题)。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生:很有道理的故事。
师:蕴涵着道理的故事。我们要怎样学好寓言?
生:学习道理(板书:道理)。
师:除了学习道理,还要学习什么?一下子就学习道理吗?
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
师:今天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习好课文。
师:今天学习《亡羊补牢》,请给“亡”组词。
生:死亡(板书:死亡)。
师:请给“牢”组词。
生:监牢(板书:监牢)。
生:坐牢。
师:“亡羊补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
生:“亡”是死亡的意思。
生:“牢”是牢房的意思。
生:“牢”是羊圈的意思。
生:“亡”是失去的意思。
师:平时,我们学习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认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认为“牢”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请你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找证据,初读课文。
师:找证据必须先读课文,慢慢地读,遇到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解决。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
要求:1,小组长带领读课文,听到谁读不准,一齐帮帮他。
2,交换小组长检查读书。
(小组长汇报读书情况)。
师:以后小组检查时,就要齐心协力,争取好成绩。
(二)出示三句话:(课件)。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师:请小组分读三句话。
(生读这三句话)。
师:哪个聪明的孩子发现肖老师为什么要选这三句话?
生:因为三句都有“窟窿”
生:因为生字就藏在这三句话里。
(自由朗读这三句话,齐读。)。
三,研读,弄清“亡”和“牢”
师:课文读熟了,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请默读课文,想想“亡”、“牢”是什么意思?一会小组交流。你得找出证据,看看从哪个句子找到的,把它划下来。提醒大家,证据可能不止一处。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师巡视小组学习,作适当的点拨。
汇报:
生:“亡”是丢失的意思:我是从“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找到证据的。
师:刚才读的句子有几个字没有读好。
(指名帮助再读这句话。)。
师:要读准“圈”、“叼”等字。“亡”不是“死亡”吗?
生:是羊被叼走,他丢失了羊。
生:“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看什么呢?”齐读句子。
生:“第二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羊有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生:“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羊再也没有丢过。”
生:一直都是说羊丢了,没有说羊死了,可能羊还没有死呢。
生:(齐读)“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羊再也没有丢过。”
师:小结:现在大家认为“亡”是什么意思?
生:齐回答“丢失”。
师:“牢”是什么意思?
生:“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牢”是“羊圈”意思。
师:“补牢”就是“修羊圈”。
生: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师:街坊说修羊圈就是“补牢”。
师;(解说)“牢”的构字意义: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
师:按照刚才的方法,把丢羊的句子和补羊圈的句子找出来,自由练读。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在读这则寓言的时候,老师始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请你们帮忙解答一下: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师:请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生请默读课文,思考)。
生:我知道羊圈破了个窟窿。“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生:我还知道街坊劝告,他不听。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师:“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师:街坊是怎么劝的?
(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还应该读出劝告的语气。
生:应该读出街坊对养羊人的关心。
师:街坊对养羊人这样关心,可养羊人呢?
生: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指名读,评议。)。
师:可以看出养羊人的什么态度?
生:可以看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师: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生:养羊人心里想:羊丢了,就算了,羊圈也不用管了。
生:养羊人想一只羊也不算什么,丢了就丢了。
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同桌分角色朗读。)。
(指名读,评议。)。
师: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生:他不听劝告有丢了一只羊。
生:他不听劝告的结果是:第二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有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生:养羊人又丢了一只羊。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师: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讨论交流)。
师: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生: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师: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
生:不能,因为他要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生:加上赶快说明他不想再丢羊了。
师: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生: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师: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指名读)。
师: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生:要是我接受街坊的劝告,就不会丢羊了。
生:如果我接受街坊的劝告,就不会丢羊了。
师: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生:因为修好了样圈就不会再丢羊了。
生:因为已经丢了两只羊,不能再丢羊了,不然羊会丢光的。
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
生: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师:咱们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养羊人的后悔心情。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明理。
生:丢失了东西要找出原因。
师:仅仅是丢失东西吗?
生:如果……。
师:养羊人因为自己的一些疏忽而损失了羊。
生:要乐于听别人的意见。
师:光听意见就行了吗?小组交流交流。
生:丢失的东西不要等丢失了才懂得珍惜。
师:怎样能使珍贵的东西不再丢失?生:做错事要及时补救,以后就不再错。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的作业本散了,但是为了不让作业本再继续散,我就用订书机把作业本订好了,作业本也就没有散了。
生:这几天我感冒了,妈妈让我去看病,我以为是小病,就没有去医院看病,昨天就发起烧来,为了减少病痛,我早上去看医生,买了药,吃过后,现在好多了。
师:幸亏去看病了,不然会引起大病的。
师:是呀,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所以,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生:(齐读)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六、复述故事。
生:谢谢、道谢。
师:把你的同桌视作街坊,你向他道谢。
(生相互视作街坊,道歉)。
师:咱们来一起合作表演:
(师饰街坊,学生饰养羊人。)。
生:我会送一只羊给你。
师:你为什么送羊给我?
生:你帮助过我。
师:我帮助过你吗?我热心助人,忘了做过什么,你帮我回忆回忆。
(置换角色:师饰养羊人,学生饰街坊。)。
师:复述故事之后道谢。同位模仿老师那样练习道谢。
(再汇报生生之间道谢)。
七:作业。
(出示生字词)。
1、单独出示生字词能把它读准确吗?
自由读、齐读。
2、老师再教大家一种学习的方法,除了通过道谢基本把故事讲一遍,现在还可以把生字串起来讲故事。
师示范串生字讲故事。
同桌互相串生字讲故事。
教学反思:
一,目标明确,方法落实,训练到位。
学习寓言,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使寓言学习的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老师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进行,落实有效。从题目激趣导入,探究“亡”、“牢”字意,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平台,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深化,使目标的落实扎实到位。
二,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学法,恰如其分。
这节课环节简练清楚,老师根据这个寓言故事题眼“亡”、“牢”容易产生歧异,引导孩子读故事,探究字意,巧妙的使孩子读懂了故事。这种探究学习在此运用得如此自然与高效。
三,循环反复,螺旋深化,逐步提高。
简单的环节,训练却绝不简单,训练在反复中提高。第一,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的学习:在课文中整体认读、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在探究中学习生字、巩固生字与复述寓言故事相结合。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生字是积极的,而这些环节并不是简单的重现生字,而是随“课”的深入而要求逐步提高。第二,读故事,悟出道理,却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读故事,谈收获;懂道理,找语句体会;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流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好,请坐。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这一幅?(刻舟求剑)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掩耳盗铃)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
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学习道理(板书:道理)。
师: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读通为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桌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2、字词学习。
第二行:有什么共同特点?轻声。
理解词意:你们家有街坊吗?你们家和街坊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相处好了,邻居会比自己家的亲戚都好。“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书写)我们再一齐来读一遍这些词语,注意读好轻声哦。
第三行:领读指导书写:叼悔。
我们再把这些词语读两遍。开小火车读词语。
3、(读得很正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
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大家很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自然段每一排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读得最正确,最通顺。(点评)。
4、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可以用上上面的词语来说。
三、理解题意。
师:哦,是联系课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课件)选择正确意思。小结: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板书:失去养牲畜的圈)请像老师这样把这两个字的意思写在课题下。
3、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四、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板书:丢羊。
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板书:羊圈破了。
哪个词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原因?(原来)齐读。
3、(课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4、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过渡: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把窟窿补上)。
5、他的街坊也发现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街坊,快来劝劝他。(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评价:你真是个好心的街坊)。
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课件出示,指名读。
(课件)街坊还会用怎样的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担心、着急)。
6、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的表现呢?谁来做养羊人?(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生起来读不同的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这个养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街坊着急,他无所谓。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他和街坊的对话。
7、就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读(出示: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那个字中读出来的?(又)。
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语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那么两次亡羊之后,(课件)养羊人现在心情怎样?这时,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词句。
8、全班交流:
他的心情怎样?(后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想象说话。
他又是怎么做的?从这句话中,你读出来什么来?(知错就改)。
现在“窟窿”终于被结结实实地堵上了,羊再也没有丢过了。此时,你想对那个养羊人说些什么呢?(接受劝告,知错就改)。
9、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告诉我们的道理?(出示寓意)齐读。
(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10、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看书姿势,写字姿势,学习不认真等)。
小结:犯错不怕,只要我们能像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一样知错就改,就还不晚,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五、复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我们学校最近要举行讲故事比赛,让老师先进行海选,那我们就从这个故事开始吧!讲故事是有要求的,仔细听:首先要把故事熟练地记在心里才行,然后加上你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的变化,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觉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看上面老师给你提供的小帮助,自己先练练。(学生准备,课件播放音乐,师巡回指导)。
2、展示前,提示学生自己发言时希望别人怎么听?
(要安静,这是有礼貌的表现。听后能给我指出优缺点。)。
六、总结学法。
寓言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小花,中国古代最早的最完整的寓言故事书是《墨子》,国外适合大家阅读的还有《伊索寓言》。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是: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寓言时,也能采用这种方法。
七、作业设计。
1、将这则寓言故事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点评。
3、收集并阅读寓言故事,下周班队课举行讲故事比赛。以上作业任选两项完成。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篇十四
《亡羊补牢》是一篇寓言,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通过一个牧羊人两次丢失羊,修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则寓言内容较短,清洁简明有趣,寓意深刻。
依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三年级以段的教学为主,抓住重点字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等词语。
2.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寓言内容,结合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寓言故事。
未突破这一重难点,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法:。
1.直观法:运用课间播放寓言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津津有味的观看中了解寓言内容。
2.比较法:把文中几个关键的具有特殊句式和语气的句子与几个普通的句子相比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寓意.
3.合作学习法:为突破哦这只重难点,我将采用直观法,比较法来引导学生自学,合作讨论,交流寓意.
4、“以读代讲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有几句寓意深刻的句子,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合作、交流寓意。
教学过程:将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图文结合,理解内容---反复朗读,悟出道理---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一.自学释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从疑问开始.首先用多媒体出示课题“亡羊补牢”,看到课题你想问些什么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由于亡羊补牢是一篇古代寓言,题目是文言,学生不太理解,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弄明白“亡”“牢”的意思,从而初步了解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二.读课文认知生字,检查生字.
三.直观感受,理解寓言内容.
在这里我采用直观教学法.1.电脑课件播放“亡羊补牢”的动画,解说词既是寓言内容.由于小学生还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有趣的动画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有助于理解寓言内容.
2.小组用自己的话讲讲这篇寓言故事,让学生整体感知这篇寓言.
四.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寓言的道理是蕴涵在故事的字里行间的.因此要紧扣故事内容,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用“---”划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听了街坊邻居的劝告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第二次丢羊后他是怎样想的,并说说两次的结果分别是什么?学生通过对比就会发现,这两次丢羊他的想法是不同的,而且直接导致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不听劝告结果继续丢羊,一是接受劝告结果不丢羊.养羊人这前后两次不同态度的对比正是理解本篇寓言寓意的关键.
2.重点句子理解.因此,在这里我设计了对比法,通过两个不同句式的对比说一下那一个更好,为什么?进一步理解寓意,体会两次态度的差别.
3.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和养羊人的两次不同态度。
4.小组合作学习,归纳寓意.寓意是本课的难点,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在遇到学生单独解决问题比较困难时,小组合作比较有效.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基本可以突破重难点.
5.朗读课文并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先小组讨论发表意见,然后老师总结.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迟,改正的越快,错误造成的恶果就越小.现在我们通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喻发生错误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五.指导复述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
六.作业:。
1.熟读本则寓言。
2.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
3.搜集其他寓言,准备下节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