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夜书所见原文意思篇一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①见:古同“现”,出现,显露。
②萧萧:风声。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挑弄、引动。
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⑥篱落:篱笆。
夜书所见原文意思篇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译文
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舟夜书所见》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舟夜书所见》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见(读xiàn),显现。孤光,孤单的亮光。萤,萤火虫,光亮微弱。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划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舟夜书所见》创作背景
本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原文意思篇三
夜书所见是一首七律诗,那么大家知道夜书所见的意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夜书所见的意思,欢迎大家阅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歌题目的“见”字有的解释是“现”,意思是呈现,表露。也读现音,是通假字。但是,现在课本上普遍是“见”的本意,不取通假意。这里我按照课本的版本解析。我认为这样解析可能更符合现在的时代,也符合诗歌的意思,虽然可能与作者的原意不是很相同,但是,这没关系,一首诗歌能够在时代变化的时候,它的意思也发生变化,证明它更是经典之作。
题目就可以理解为:作者夜晚看书写书休息时看到的情景。
杜甫有句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把“萧萧”二字用到了极致,这里的不仅有落叶的声音和动感,而且还有一种速度感,这中速度不仅是落叶飘落的速度,还有到达空间的速度,无可奈何的味道。这里的“萧萧”二字不是杜甫的意思,这里是文字的本意,是风吹树叶的声音。但是这个本意也扩展了,这里“萧萧”二字有虚构和模糊,泛指的意味。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体会下,在夜晚怎么看得清树叶呢,只能是一种凭记忆而想到的梧叶姿态,所以这里有虚,虚中有实。“送寒声”是这个句子的重点描写,前面的“萧萧梧叶”是铺垫描写,为“送寒声”铺垫的,而这三个字里面“寒”字又是重点字。第一句重点字是表示感觉的“寒”。第二句诗句是同样的手法,我们同样可以解析出第二句的重点字是“客情”。把两个重点字联系起来看,作者的那种在夜书所见的心情就自然而然传染给读者了。
前面是“萧萧梧叶”,后面是“江上秋风”,在季节表达上是连贯一致的,难道就不显得多余重复吗?那这样写作者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再体会诗句,第一句是感觉,是物,是“我”外,而第二句是“我”了,也感觉近。虽然两句都是写“秋”,带给读者的场景感不同,并且,这样的重复表达,意思有一种叠加,好像大环境如此,小环境也是如此,这样加深了“客情”的浓度。
第三、四句是一个细节描写,也可以说是情节描写。 “知有”可以做两种解释,第一种是看到灯,才明白,还有一种解释是作者对这样的场景很熟悉,知道儿童喜欢在夜晚挑灯抓蟋蟀。如果是第一种解释,那这里就是倒叙手法。
第三句与前面两句是完全不同的情境,但是也很连贯,没有生活常识的冲突(学生作文里面生活常识冲突非常普遍。)秋天抓蟋蟀是很符合季节的事情。在诗歌的章法上,为什么前面写那样低沉和悲伤的秋天,而到后面写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夜晚捉蟋蟀的场景呢?是不是显得情感上不一贯流畅?当然,这也是所见的场景。
再看诗歌,前面是“动客情”,这个客也就是在他乡客居,自然就有思乡之情。不难相像,第三、四句的儿童场景,很可能就是作者动客情的诱因。作者在他乡看到小孩子捉蟋蟀的场景想起自己家里的小孩,想起自己离开他们很久了,不能陪伴他们。并且,三四句的场景很有温情,很温馨,可以触发人对家的无限的想象。三四句这样写,就更突出了前面的客情。这里是学生写作文取材的很好例子,值得仔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