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述汶川大地震的句子篇一
1、我们载着历史的沉重前行,不忘初心,深切缅怀。
2、有人说过,人走了,就会变成一颗星星,我宁愿天上永远没有星星。
3、汶川大地震14周年,山川抚平伤痕,汶川走向重生。祝福汶川,祝福中国!
4、14年很长,时间冲淡了我们的悲伤,重振家园。可14年再长,有那么一群人,从未让我们失望。
5、愿时光抚平所有伤痛,愿生命走向美好未来。缅怀,默哀。
6、汶川地震14年,时间抚慰伤痛,也见证重生。往后岁月,风雨无阻,齐心同行。
7、祭奠,只为告慰天堂的亲人、我们活得很好。祭奠,只为让自己明白、如水平静的生活下,我们始终没有彼此相忘。
8、我们从未忘却,缅怀那些在地震中戛然而止的生命,致敬那些抗震英雄!
9、记过往,坚守希望。生死不离,生生不息。向坚强和重生致敬。
10、不忘灾难,致敬坚守。
11、汶川地震14年,生死不离,生生不息,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12、愿灾难远离人类,望人类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13、如果有从天堂回来的车,今天应该很挤吧。
14、岁月抹去满目疮痍,抹不去疼痛记忆。
15、14年,时间抚慰伤痛,也见证重生,愿往后祖国山河无恙,人民皆安。
16、缅怀英雄,共悼逝者,愿山河无恙,岁月皆安。
17、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地放弃希望,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连自己都不相信“我能够克服困难”而放弃了希望。
18、转眼之间,瞬息万变,愿你我安好!人生一瞬,直到无恙!
19、为什么我们经常眼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愿往后岁月,一切皆安。
20、这世间,永远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可歌可泣。致敬他们。
21、有一种力量使山川动容,有一种团结叫守望相助,有一种重生叫自强不息。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22、不忘灾难,致敬坚守,致敬所有的负重前行,愿以后的日子,山川无恙,一切皆安。
23、抹去的是时间,抹不去的是伤痛,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24、伤痛不曾遗忘,更要勇敢前行。汶川我们一直在一起。缅怀逝者!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山川永纪,浩气长存。
25、生死不离,生生不息,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描述汶川大地震的句子篇二
大家好!
四川汶川的地震如一场大灾难降临人间。这是老天在和忠诚的人们开了一个太大的玩笑,人们根本没有力量来避免,让无数的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人们在不断逃避,似乎勇气已离人们远去,黑暗在四周伸出了它巨大的魔爪,死神在濒临死亡的人们身边走来走去。
于是,他们呻吟着、苦熬着,在巨大的石块压下来时,压碎了一颗颗赤诚的心,压倒了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呼喊着、泪流着,在掘开的房屋下面,看见了一具具已毫无知觉的躯体,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嚎,斑斑驳驳的血污染红了双眼,似乎肝肠寸断。
也许我们只要活着就好了,只要快乐的活着就好了。
我们有着黄色的皮肤,胸膛里流淌着鲜红的热血。
我们有着坚韧的毅力,看到这山崩地裂的一刻,内心中有着澎湃的声音犹如战鼓鸣击,美好的往事如战壕的硝烟四散而淡忘,我们竭力伸手,指尖能触到的也就只是灰烬和看不到头的废墟。
我是知道的。那些死去的人是为了活着的人能够活得更好,而活着的人是为了坚持死去的人的梦想而走下去的。
看着被埋孩子手中紧紧捏着一支笔,不曾放开,即使自己不再能挣开眼;听那响当当的汉子深陷绝境,还自信地对救援人员报以微笑,一定要让自己的女儿看看父亲是怎样的勇敢;瞧那眼角布满血丝的人呐,说着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救出被困的同胞。
“中国加油,汶川加油!”
这是坚定的汶川人在呐喊!这是坚定的中国人在呐喊!这是坚定的中国在呐喊!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再大的天灾也难不倒中国人!
汶川地震是老天对我们的一个玩笑,可我们没有放弃,我们积极的面对了老天给我们这个玩笑。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描述汶川大地震的句子篇三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句子都不陌生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部分组成。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句子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汶川大地震纪念句子(精选60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 勿忘国殇,珍爱生命。让爱润满中华!
(二) 痛苦也不哭泣,爱写人间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512汶川地震纪念日,大爱能创造奇迹,满怀信心,点燃希望,重建美好家园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动力!
(三) 残酷的地震遇到真情就会平静,在自然灾难面前,人们都是手拉手,肩并肩,相互搀扶着走过去的。众志成城,同渡难关。
(四) 天灾无法避免,一定要选择坚强面对。阴霾总会消失,一定要微笑承受。同在一片蓝天,你们并不孤单,记得,我们永远和你们肩并肩,风雨同舟!
(五)不忘灾难,致敬坚守,致敬所有的负重前行,愿以后的日子,山川无恙,一切皆安。
(六) 向遇难同胞致哀,向救援英雄致谢,愿世间少一些灾难,更多一些温暖关怀!
(七) 这世间,永远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可歌可泣。致敬他们。
(八) 如果有从天堂回来的车,今天应该很挤吧。
(九) 加油,一定会没事的,都会平安的。我会为你们祈福的,加油!
(十) 用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感谢他们奋不顾身,我们永远铭记!致敬抗震英雄!
(十一) 汶川地震14年,生死不离,生生不息,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十二) 又到512,汶川地震纪念日。多灾的四川,是我们心牵的地方。我没有翅膀,暂不能到达那块地方。但我们向着汶川的方向,慷慨解囊;我们献出的每一滴爱,方向也是四川那个地方!
(十三) 14年,当年的你们,还好吗。
(十四) 走进岁月的风雨里,泪水可以流,希望依然在,互相道一句珍重,你在,世界在。
(十五) 地震的朋友们,希望你们坚强,自然灾难是打不倒人类的,全世界人民一起为你们祈祷和祝福,愿你们早日重建家园。
(十六) 记过往,坚守希望。生死不离,生生不息。向坚强和重生致敬。
(十七) 望你们能化险为夷,早日重建家园。要记住,中国人是坚强的,全国人民与你们心连心。
(十八) 我们从未忘却,缅怀那些在地震中戛然而止的生命,致敬那些抗震英雄!
(十九) 地震大劫死逃还,重获新生建家园。奋起精神复活路,大难不死后福祥,重整旗鼓齐心干,推翻一个旧世间。现代城市来建设,高楼阔街大广场。祝你:重生复活幸福享,世纪天伦艳阳天。
(二十) 一级响应奔高原,昭通地震八方援。灾民清泪挥不去,将心比心心难安。但有温情送心意,一分微力尚可捐。爱心短信多传递,人人有爱处处暖。
(二十一) 14年,太长,足以让地震中幼稚懵懂的少年长大成人;14年,太短,地震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二十二) 我们都在祈祷,祈祷灾区人民平安!
(二十三)地震、海啸、洪水、火山、台风、战争,灾难无时不有,难民痛不欲生;捐款、献物、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只要人人献出爱,天下无难民。
(二十四)十四年了,那身熟悉的绿军装,仍旧是我们记忆当中最感人的画面。
(二十五) 缅怀逝去的同胞!祝福汶川,未来一切安好!
(二十六) 深切缅怀在那场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
(二十七) 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中国的命运永远掌握在人民手中。灾害是暂时的,因为我们有能力很快克服。让我们团结一心帮助灾民们,同时不放松奥运会的准备。
(二十八) 希望你们平安,全国人民与你们共度难关。
(二十九) 上天注定我们在一起,问你一下是关心,看你一下是欢心,亲你一下是爱心,一天不见就担心,永远爱你不变心,一生一世只爱你,地震来临一颗心。
(三十) 没有迈不过的槛,人定胜天,我们相信,在全国人民的一起努力下,四川雅安的人民一定能克服困难,你们的将来一定会更好。
(三十一) 十四了,缅怀逝者,悼念同胞,山川永纪,浩气长存。
(三十二) 我们缅怀生命的逝去,也铭记危急时刻的生死救援、灾难面前的大爱无疆、震后重建的守望相助。
(三十三)生死不离,生生不息,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三十四) 不忘灾难,致敬坚守,致敬所有的'负重前行,愿以后的日子,山川无恙,一切皆安。
(三十五) 只要你们有需要!我能做到!我会尽全力去帮助你们的!大家同是同胞!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全中国人的困难!加油!坚持下去!为了美好的明天!阳光总在风雨后!
(三十六) 缅怀逝去同胞,希望汶川发展越来越好。
(三十七) 为灾区的人民祈福,愿你们早日度过难关!
(三十八) 衷心的祝福他们平安无事,你们要坚信:有党和人民的关怀,就一定能度此难关!
(三十九)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感恩有你,山河无恙。
(四十) 地震,震不断八方情谊,毁不掉众志长城,灭不了生命精神。全国人民心系,愿灾区朋友战胜灾难,早日重建家园,我们与你同在!
(四十一) 人生百态,无不可逾越的过去,无不可抵达之未来。多难兴邦,唯有砥砺前行才是感念逝者不负来者的最好敬意。
(四十二) 今天,汶川地震十四。我们缅怀生命的逝去,也铭记危急时刻的生死救援、灾难面前的大爱无疆、震后重建的守望相助。
(四十三) 我门都在祈祷,祈祷你们平安!
(四十四) 生命逝去的悲伤,哪怕蒙上十年尘土依然鲜明,但爱若不息,希望不止。
(四十五) 大难夜,月光光,家家户户平安忙。吃盒饭,分惦念,一家老少齐团圆。祝灾区人民,月圆人更圆!
(四十六) 双手合十,诚心祈祷,我们团结一致度过难关;只要爱在,希望就在;只要爱在,我们都能挺过去!
(四十七)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四十八) 汶川之痛,华夏之哀。深切缅怀在这场大地震中遇难同胞,勿忘在这场地震中勇于救灾的逆行者们。
(四十九) 愿受到地震波及的人们平安!为所有赶赴灾区救灾的英雄喝彩,祈祷他们平安幸福!
(五十) 逝者安息,生生不息,愿再无灾害。
(五十一) 大地无情起祸端,芦山同胞遭震难。母亲闻讯速救援,兄弟姐妹意志坚。全国人民心连心,有难我们要管!坚持!平安!
(五十二) 有一种力量使山川动容,有一种团结叫守望相助,有一种重生叫自强不息。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五十三) 聚集每一个声音,哪怕它微小;传递每一份力量,哪怕它微弱;收集每一份祈福,无论身在何方。虽然不在身边,但是我们可以祝福。加油,雅安!我们与你们同在!
(五十四)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永远缅怀,敬畏生命,致敬重生。
(五十五) 听到定西地震的消息、我很痛心、愿在那里的同学们和你们的家人一切都安好、为你们祈福平安!
(五十六) 有钱也好,没钱也好,不如开心好;苦点也好,累点也好,保持心情好;在家也好,在外也好,平安无事才好;过去也好,现在也好,愿你将来更好!
(五十七) 祈祷灾难快快过去!家园快重建。
(五十八) 悬崖峭壁、余震落石、滚滚洪流,在英雄的人民军队面前,再大的障碍都不能阻挡救援人民群众的使命。
(五十九) 祈福雅安,祈福四川,这一刻我们是一家人!把手伸出来,共同传爱心,祈福灾区平安,相信坚强的雅安人,一定会重新挺起,重建美好的家园!给力!加油!
(六十) 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那满天的清辉,遍地灾难,便是我们互倾的思念——愿你,我的家人,永远平安。
描述汶川大地震的句子篇四
;大地震所造成的大规模死亡,在性质上属于笔者所说的死亡事件。所谓死亡事件是指具有一定社会和个人教益并且能够唤起公众关注的死亡构成的事件。作为一种由严重自然灾难造成的死亡事件,汶川大地震的教益除了直接体现为它使人们领会死亡会以何种极端方式与人们照面,更重要的是,它帮助人们加深了死亡记忆。
大地震所形成的死亡记忆,属于创伤记忆的一种。大地震以大地突然断裂的方式毁坏毫无准备的人们赖以生存的居所或公共建筑,使人们被埋在废墟下或瓦砾中不能动弹,顿时死亡或逐步死亡。这种灭顶之灾让许多家庭或亲朋好友,瞬间生死两隔。地震死亡给震区人们带来的身体创伤和心灵创伤极其巨大,由此形成的死亡记忆也是极为深刻的。确立死亡记忆的创伤性,是我们理解汶川大地震与死亡记忆关系的必要前提。
汶川大地震是中国近代以来,波及范围最广、毁坏极为惨烈的一次地震。虽然它在死亡的绝对人数上不及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唐山大地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仅从两种死亡记忆的方式及其意义来表述个人的看法。
这次汶川大地震给人们造成的死亡记忆,首先来自媒体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直面死亡,中国当代媒体首次展示公共叙述的力量。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封锁消息”截然不同,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汶川大地震从它发生的第一时间起,各种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就展开了全面、及时的公开报道。而且在随后的两个多月,有关抗震救灾的每一步进展都得到完全公开、透明的滚动、跟踪报道。有些记者为了更及时准确地报道,甚至组成奔赴前线的“敢死队”,最早徒步进入灾区,如新华社的著名摄影记者唐师曾、新华社四川分社的记者侯大伟等。电视、摄影、网络等每天发表灾区无数受灾情况的画面或图片,揪动人们的心。从地震突发时山摇地动的恐怖场面,到楼房震塌后的残垣断壁、弯曲的钢筋;
从以温家宝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到北川县城成为废墟的鸟瞰图;
从全副武装的武警突击队连夜冒雨徒步前进,到学校瓦砾下发出求救呼声的孩子;
从废墟里一抬出来就大声喊叫“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的男孩,到靠吃青草和蚯蚓度过216小时的老妇;
从救护人员抬着担架往汽车或飞机上运送伤员,到震区空地上一排排用布包扎起来的尸体以及一堆堆没有主人的书包……媒体对汶川大地震的伤害后果进行了超强的公共叙述,凸显了死亡事件的现场感,加深了人们对死亡的记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每天公布的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也不断加深人们的死亡记忆。唐山大地震的死亡人数虽然远远超过汶川大地震,但由于它没有得到全面而公开的媒体报道,人们缺乏有关唐山大地震这一死亡事件的现场感,因此对于唐山大地震的死亡记忆反而不及汶川大地震刻骨铭心。灾难给人们造成的死亡记忆,不仅仅在于死亡人数的多少,而在死亡事件本身被报道或被叙述的广度与深度。
关于灾难的死亡记忆的深浅,与公众对灾难的公共叙述的充分与否直接相关。近年来,中国发生不少灾难如矿难、火车相撞、水灾、火灾、雪灾等,也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充满现场感的公共叙述,这些灾难留给人们的死亡记忆大都是淡薄的,难以从中形成新的经验。这一次,中国人日夜目睹了空前惨烈的死亡景象,直观了汶川大地震带来大规模死亡的突然降临以及余震带来死亡的可能降临。地震死亡不再作为有损“面子”的坏事被掩盖起来。中国政府果断抗震救灾的形象得到世界舆论的好评,中华民族面对巨大死亡灾难所表现出来的众志成城的精神面貌,也赢得各国人民的尊敬。笔者相信,中国人将来再次遇到类似汶川大地震这样的死亡事件,将会有更好的心理承受力和物质应对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汶川大地震给中国人烙下的死亡记忆,是中国人一笔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
当然,在有关汶川大地震这一死亡事件的公共叙述中也还有很多缺失,值得我们反思。有一些“负面的”或“消极的”的东西没有得到充分的报道或分析,如在震区现场,也出现了抢劫、盗取公家和他人财物等不法行为,也出现见死不救的冷漠行为。有少数记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在采访过程中,完全不顾死者家属或幸存者的悲伤心情和心理创伤,只想挖掘新闻热点和报道题材。一个个鲜活个体面对死亡时的复杂思想活动,往往被掩盖在抗震救灾的宏大叙事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威胁基于求生的本能而采取“逃跑主义”的绝不只有范跑跑一个人,即使对于“范跑跑事件”的讨论也不能只有谴责的一个维度。从亲临现场的一些朋友的介绍中,笔者获悉,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震区人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远远不全是我们在公共叙述中所获得的那些内容。关于死亡的公共叙述,我们应该正面突出真、善、美,但不能回避或简化假、丑、恶。在那些因建筑质量问题使得一些学校、医院倒塌而导致的死亡责任尚未得到深入追究时,到处弥漫着抗震救灾的英雄颂歌。那些数以千计的无辜的孩子生命,呼唤着我们民族要重视对地震造成公共建筑可能的死亡危害的事前防范。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校长像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那样防患于未然,我们的死亡人数可能不会如此惨重。一个民族和政府如果对学校、医院这类公共建筑的建设过程的腐败发生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督或追究机制,那么再次出现汶川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依然会让我们的孩子和病人付出生命代价。只要在我们的公共叙述中缺少足够的对死亡责任的深度报道和依法追究,只要我们对那些间接的“加害人”缺乏必要的思想清算,我们的死亡记忆就是有缺陷的,就有可能陷于记忆的重复。记忆的重复,则一定导致经验的重复,也就是死亡的重复。
汶川大地震构建人们的死亡记忆,其次还表现在前所未有的全民族的追悼活动和祭祀仪式上。从礼仪上注重对死难同胞的丧葬、祭祀和追悼,本来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讲究礼仪,在儒家经典《周礼》规定的吉、凶、宾、军、嘉五礼中,凶礼即丧礼,“以凶礼哀邦国”。在《仪礼》和《礼记》中,丧礼和祭祀礼仪占了很大比重。古人认为对死者的追悼、祭祀活动是国家大事,不能马虎。《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里记载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与战争放在一起,也是和战争所造成的死亡相关的。中国青铜器时代的青铜器,也大都和祭祀与战争分不开(参看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基于宗法血亲的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通过追悼活动和祭祀仪式保持对祖宗和死者的死亡记忆。然而,自五四运动尤其是1949年以来破除旧文化之后,这种传统的死亡记忆方式发生断裂。这次汶川大地震让世人看到,传统的死亡记忆方式得到部分恢复,并出现向普遍的国际惯例靠拢的好兆头,那就是“全国哀悼日”的设立。
破天荒的灾难/破天荒的哀悼/国旗为平民而
降/汽笛为平民而鸣/警报为平民而响/奥运圣火
为平民而灭/低下所有人的头/不分贵贱/哪怕只
有三分钟/扪住所有人的心口/不分贫富/哪怕只
有三分钟/愿每一位死难同胞的灵魂安息/安息/
无论你们是在瓦砾下/还是在睡梦中。
在这次追悼汶川大地震死者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诗篇。像《生死不离》、《孩子,你一路好走》等诗作,一经问世,马上传遍大江南北,并被谱成歌曲传唱,使许多人感动落泪。我们已经读到好多种版本的汶川诗钞,如由四川诗人发星主编的民间诗歌刊物《独立》继推出“为亡灵弹奏——汶川大地震诗歌专辑”第一卷及“让清风倾诉——汶川大地震诗歌专辑”第二卷之后,日前又推出“十万个灵魂,你们可以瞑目了——汶川大地震诗歌专辑”第三卷。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在第一时间出版了一部《感天动地:汶川大地震诗歌记忆》诗集。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惊天地泣鬼神——汶川大地震诗钞》首印三万册。人们曾说,愤怒出诗人。笔者要说,灾难出诗人,死亡出诗人。有人惊呼诗歌“火”起来!所有这些悼念诗歌,还有一些长篇通讯、访谈、报告文学等,都构成了有关汶川大地震死亡记忆中最富有激情和永恒魅力的部分。在所有死亡记忆构建方式中,语言叙述仍然是最基本的方式。这一类海量般的文学性叙述,我们在以前的灾难或地震中是没有过的。
持久保存对汶川大地震的死亡记忆还有其他一些方式,比如建立地震博物馆。5月22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再次来到灾区北川,殷切地对当地干部说,我们要再造一个新北川,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绵阳市文物局已经开始着手地震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他们意识到,建成地震博物馆,是为了见证这场特大灾难,纪念亡灵,警示后人,同时为地震科学提供研究对象。笔者非常赞赏这一建设项目,他们为地震博物馆制定征集资料内容的第1条就是反映地震惨烈灾难的典型实物:“反映灾难现场惨烈场面和灾民临时安置点的各种实物资料(以学校、幼儿园、医院、家庭等灾难现场实物资料为重点,辅以图像资料),如学校垮塌后校牌、队旗、书包、遇难者遗留物,震后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的挂钟、座钟、落地座钟等。”这些实物资料的收集、保存、展示,将在特定的空间中不断唤起人们对这次死亡事件的惨烈和悲壮的记忆。地震博物馆是有关地震死亡记忆的物态方式,它与悼念诗歌的文字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就死亡记忆的直观性而言,博物馆方式比诗歌方式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更强。
以感性直观的方式通过不断的公共叙述见证惨烈的死亡现场,以全民族的追悼活动和祭祀仪式纪念死难同胞的亡灵。汶川大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灾难创伤构建了新时期中华民族关于死亡的记忆。就此而论,汶川大地震不朽!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