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史记张释之列传文言文答案 史记张释之传原文篇一
①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
②后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病。欲免去,惧大诛至;欲见谢,则未知何如。用王生计,卒见谢,景帝不过也。
③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 (2)欲见谢 ( )
(3)三公九卿尽会立 ( ) (4)吾故聊辱廷尉( )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2)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
19.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20.王生让张释之跪下结袜带的理由可概括为 (2分)
21.概括张释之这一形象的主要特点。(2分)
17.(4分)
(1)调动,调迁,调任,调职 (2)谢罪,请罪
(3)会合、会聚、齐聚、聚集 (4)故意,特意,所以
18.(6分)
(1)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趋前陈说国家当前应做的事,
(得分点:“朝”:朝见、朝拜,1分;“前”:趋前、走上前,1分,便宜事:国家当前应做的事,或利国利民的事都可以,1分)
(2)为什么在朝廷上羞辱张廷尉,让他跪着结袜带?
(得分点:“奈何”:为什么,1分;“廷”:在朝廷上,1分;使之,补出宾语,1分)
19.(2分)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20.(2分)想以年老位卑之身,为张释之谋得好处,借此提高张释之的声望,使臣民敬重他的为人。
21、(2分)恭谨待下,博学多才,体谅家人(答出2点,意思接近即可得分)
【参考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和他的哥哥仲生活在一起。由于家中资财多而作了骑郎,侍奉汉文帝,十年内得不到升迁,默默无名。张释之说:“长时间的做郎官,耗减了哥哥的资财,使人不安。”想要辞职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备,惋惜他的离去。就请求汉文帝调补他做谒者。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趋前陈说国家当前应做的事,文帝说:“说些接近现实生活的事,不要高谈阔论,说的应该现在就能实施。”于是,张释之又谈起秦汉之际的事,谈了很长时间关于秦朝灭亡和汉朝兴盛的原因。文帝很赞赏他,就任命他做了谒者仆射。
后来,文帝死去,景帝即位。张释之内心恐惧,假称生病。想要辞职离去,又担心随之招致被诛杀;要当面向景帝谢罪,又不知怎么办好。用了王生的计策,终于见到景帝道歉谢罪,景帝没有责怪他。
王生是喜好黄老学说的处士。曾被召进朝廷中,三公九卿全齐聚站在那里,王生是个老年人,说:“我的袜带松脱了。”回过头来对张廷尉说:“给我结好袜带!”张释之就跪下结好袜带。事后,有人问王生说:“为什么在朝廷上羞辱张廷尉,让他跪着结袜带?”王生说:“我年老,又地位卑下。自己料想最终不能给张廷尉什么好处。张廷尉是天下名臣,我故意羞辱张廷尉,让他跪下结袜带,想用这种办法加强他的名望。”各位大臣们听说后,都称赞王生的贤德而且敬重张廷尉。
史记张释之列传文言文答案 史记张释之传原文篇二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 “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①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②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的一项是( )
a.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为秦所禽灭
d.唯利是图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各种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b.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
c. 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叹。
d.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3.翻译
(1)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a
3.①于是才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
②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
史记张释之列传文言文答案 史记张释之传原文篇三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十岁不得调。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言秦汉之间事,文帝称善。
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乃止。
从行至霸陵,居北临厕。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紵絮斫陈,蕠漆其间,岂可动哉!”释之前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文帝称善。
其后拜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乃许廷尉当。
后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病。张廷尉事景帝岁馀,为淮南王相,犹尚以前过也。久之,释之卒。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列传》
参考答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b.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c.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d.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谒者,给天子传达命令的官员,始置于春秋战国,秦汉沿袭,也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b.跸,本意指古代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的行为,引申为帝王出行的车驾。
c.乘舆,旧时指皇帝或诸侯所乘的车驾,也可泛指皇帝用的器物品及一般的车马或战车。
d.弃市,对犯人执行死刑后,将尸体拉到人众集聚的闹市丢弃,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释之初仕不利,后来终被赏识。张释之长达十年没有升迁,因不想再耗费兄长财产,甚至准备辞官,后袁盎爱惜其贤,让他做了谒者。
b.张释之善于察人,不以能言为才。汉文帝视察上林苑,对对答如流的虎圈饲养员很满意,想要提拔他升官,张释之却直接说出其中危害。
c.张释之不畏皇威,坚持依法量刑。张释之在做廷尉时,不因皇帝的喜怒而有所偏私,文帝当时虽心中不快,但终究认可了判罚。
d.张释之两朝为官,遭遇不尽相同。在文帝朝时比较被赏识,屡屡重用,而到了景帝朝却一度战战兢兢,甚至靠托病请假避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
(2)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14.汉文帝途径霸陵的担忧是什么?张释之又给出怎样的解决之法?(3分)
参考答案
10.c断句时要借助句末语气词确定大停顿处,并理解句子含义。
11.d理解错误,是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
12.a袁盎爱惜其贤,奏请朝廷,是朝廷让张释之做了谒者。
13.(1)张释之在朝见完毕之后,趁机上前陈述便国宜民的事情。汉文帝说:“把你的话贴近现实一些,不要发太高的议论,让当前能够推行。”(因、便宜、卑各1分,句意1分。)
(2)现在陛下因为啬夫口舌之能就越级提拔他,我想恐怕天下人都会追逐这种风气而顺随,争相施展口舌之能而不求实际。(以、超迁、靡靡各1分,句意1分。)
14.①担心陵墓不坚固被人盗窃。②不放贵重的陪葬品。
史记张释之列传文言文答案 史记张释之传原文篇四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钱,独无闻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日: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
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北,为盔堑禽灭。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改动)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良久,召唐让日( ) (2)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筹六级 ( )
(3)文帝说 ( ) (4)而拜庸为车骑都尉 ( )
18.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冯唐以孝著
b.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以勇气闻于诸侯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2)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20.从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及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等句中可直接看出冯唐的性格特点是 (用自己语言回答)(2分)
21.比较本文与左思诗句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咏史·郁郁涧底松》)所述冯唐遭遇的事实差异和作者的不同态度。(3分)
17.(4分)(1)责备 (2)获罪 犯罪 (3)通悦 高兴 (4)授予官职
18.(2分)c
19.(5分)
(1)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不能私下告诉我吗?(众、独、问)
(2)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败逃,被秦兵所虏杀.(被动句,北)
20.(2分)有识见。性耿直
21.(3分)《咏史》述冯唐虽有才华但至白首仍未被录用;本文述冯唐收到文帝、景帝的先后录用(1分)。本文是司马迁撰写的历史传记,记录的是史实(1分)。左思在诗中是借典故含蓄表达自己对压抑人才的现实的不满,未必是对冯唐全面客观的叙述和评价(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