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三角形的知识点整理篇一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6.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7.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9.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0.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1.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2.公式与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x条对角线。
为大家带来的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之三角形,相信热爱数学的朋友们对三角形的知识要领都已经熟记于心了吧,接下来的初中数学知识更加有吸引力。
初二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三角形的知识点整理篇二
1.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4.轴对称的性质
①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④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1.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
2.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0。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是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底边长为b,则
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底角为∠b、∠c,则∠a=180°—2∠b,∠b=∠c=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这个判定定理常用于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性质
等腰三角形判定
中线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垂直底边,平分顶角;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与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
1、两边上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中线垂直这条边(平分这个边的对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线
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到底边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1、如果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垂直于这个角的对边(平分对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平分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高线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平分底边;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和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
1、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平分这条边(平分这条边的对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有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角
等边对等角
等角对等边
边
底的一半<腰长<周长的一半
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4、三角形中的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
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
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1、主要知识回顾:
幂的运算性质:
am·an=am+n(m、n为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mn(m、n为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n为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
=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零指数幂的概念:
a0=1(a≠0)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指数幂都等于l
负指数幂的概念:
a-p=(a≠0,p是正整数)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p是正整数)指数幂,等于这个数的p指数幂的倒数
也可表示为:(m≠0,n≠0,p为正整数)
单项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相乘,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与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乘法公式:
①平方差公式:(a+b)(a-b)=a2-b2
文字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②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文字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
3、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的定义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掌握其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解对象是多项式,分解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且积的因式必须是整式,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2)因式分解必须是恒等变形;
(3)因式分解必须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弄清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内在的关系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变形,因式分解是把和差化为积的形式,而整式乘法是把积化为和差的形式
1、提公因式法
(1)掌握提公因式法的概念;
(2)提公因式法的关键是找出公因式,公因式的构成一般情况下有三部分:
①系数一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②字母——各项含有的相同字母;
③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数;
(3)提公因式法的步骤:第一步是找出公因式;第二步是提取公因式并确定另一因式。需注意的是,提取完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一致,这一点可用来检验是否漏项
(4)注意点:
①提取公因式后各因式应该是最简形式,即分解到“底”;
②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
2、公式法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实质是把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反过来使用;
常用的公式:
①平方差公式:a2-b2=(a+b)(a-b)
②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a2-2ab+b2=(a-b)2
第十五章分式
知识点一:分式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数,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a为分子,b为分母。
知识点二:与分式有关的条件
①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
②分式无意义:分母为0()
③分式值为0: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
④分式值为正或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或)
⑤分式值为负或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或)
⑥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相等(a=b)
⑦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互为相反数(a+b=0)
知识点三: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字母表示:其中a、b、c是整式,c0。
拓展:分式的符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即
注意: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c0这个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b0。
知识点四:分式的约分
定义: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步骤:把分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
注意:①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为单项式时可直接约分,约去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然后约去分子分母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②分子分母若为多项式,约分时先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
知识点四:最简分式的定义
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知识点五:分式的通分
①分式的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②分式的通分最主要的步骤是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确定最简公分母的一般步骤:
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ⅱ单独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幂的因式连同它的指数作为一个因式;
ⅲ相同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
ⅳ保证凡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
注意:分式的分母为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因式分解。
知识点六分式的四则运算与分式的乘方
①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式子表示为: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式子表示为
②分式的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式子
③分式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式子表示为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式子表示为
整式与分式加减法:可以把整式当作一个整数,整式前面是负号,要加括号,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式,再通分。
④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中,谁在前先算谁,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也要注意灵活,提高解题质量。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要明确每一步变形的目的和依据,注意解题的格式要规范,不要随便跳步,以便查对有无错误或分析出错的原因。
加减后得出的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知识点六整数指数幂
①引入负整数、零指数幂后,指数的取值范围就推广到了全体实数,并且正正整数幂的法则对对负整数指数幂一样适用。即
科学记数法
若一个数x是0的数,则可以表示为(,即a的整数部分只有一位,n为整数)的形式,n的确定n=从左边第一个0起到第一个不为0的数为止所有的0的个数的相反数。如0.000000125=
若一个数x是x>10的数则可以表示为(,即a的整数部分只有一位,n为整数)的形式,n的确定n=比整数部分的数位的个数少1。如120000000=
知识点七分式方程的解的步骤
⑴去分母,把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产生增根的过程)
⑵解整式方程,得到整式方程的解。
⑶检验,把所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中:
如果最简公分母为0,则原方程无解,这个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如果最简公分母不为0,则是原方程的解。
产生增根的条件是:
①是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
②代入最简公分母后值为0。
知识点八列分式方程
基本步骤
①审—仔细审题,找出等量关系。
②设—合理设未知数。
③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④解—解出方程(组)。注意检验
⑤答—答题。
初二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三角形的知识点整理篇三
1.相似三角形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
3.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截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从表中可以看出只要将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中的"对应边相等"的条件改为"对应边
成比例"就可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用类比的方法,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找出新知识并从中探究新知识掌握的方法。
6.直角三角形相似: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8.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
如果△abc∽△a1b1c1,△a1b1c1∽△a2b2c2,那么△abc∽a2b2c2
初二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三角形的知识点整理篇四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边边边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sss”)。
(2)边角公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sas”)。
(3)角边角公理: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asa”)。
(4)角角边定理: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aas”)。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利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都能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hl”)、
注意:两边一对角(ssa)和三角(aaa)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三角形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2、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3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三角形的边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由于从定义出发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需考虑6个元素,即三组对应角是否分别相等,三组对应边是否分别成比例,显然比较麻烦。所以我们曾经给出过如下几个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简单方法: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另一个三角形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5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设三角形三边为a,b,c
则
a+b>c
a+c>b
b+c>a
a—b a—c b—c 在直角三角形中,设a、b为直角边,c为斜边。 则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 在等边三角形中,a=b=c 在等腰三角形中,a,b为两腰,则a=b 在三角形abc的内角a、b、c所对边分别为a、b、c的情况下,c2=a2+b2—2abcosc 6相似三角形 所谓的相似三角形,就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样,然而只要其形状相同,不论大小怎样改变他们都相似,所以就叫做相似三角形。 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7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 平行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或两边的延长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似,并且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也相似。 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征: ①不在同一直线上; ②三条线段; ③首尾顺次相接; 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三角形中的三条重要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 (1)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说明: 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是线段; 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且都交于一点;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锐角三角形)、外部(钝角三角形),也可能在边上(直角三角形),它们(或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写成"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 7.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2)判定 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定义)。 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三、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常用面积法求斜边上的高。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勾股数一定是正整数,常见勾股数:3,4,5;5,12,13;6,8,10,;7,24,25;8,15,17;9,12,15。 方法总结: 当不明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应把已知最长边分为直角边和斜边两种情况讨论。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和线段长表示通常用到勾股定理。翻折题型常用勾股定理(口诀:翻折求边找直角,勾股定理设未知量)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常用于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确定最大边(可以设为c)。 四、初中三角形中线定理 中线定理又称阿波罗尼奥斯定理,是欧氏几何的定理,表述三角形三边和中线长度关系。 定理内容:三角形一条中线两侧所对边平方和等于底边的一半平方与该边中线平方和的2倍。 中线的定义: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中线,而且这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交于一点。 由定义可知,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 由于三角形有三条边,所以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 且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每条三角形中线分得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五、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判定2:若a的平方+b的平方=c的平方,则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判定3:若一个三角形30°内角所对的边是某一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以这条长边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判定4: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判定5: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时可以利用hl,两个三角形的斜边长对应相等,以及一个直角边对应相等,则两直角三角形全等。[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为hl] 判定6:若两直线相交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互为负倒数,则这两直线垂直。 判定7:在一个三角形中若它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中线所在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六、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与较长边的平方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②定理中a,b,c及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为斜边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七、三角形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的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推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外心)。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比值与比的概念 比值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如:ab/ef=2 而比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如:ab/ef=2:1判定方法 证两个相似三角形应该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是文字语言的“△abc与△def相似”,那么就说明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可能没有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而如果是符号语言的“△abc∽△def”,那么就说明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写在了对应的位置上。 方法一(预备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是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定理,是以下判定方法证明的基础。这个引理的证明方法需要平行线与线段成比例的证明) 方法二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方法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成比例,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方法四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方法五(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三个基本型 z型a型反a型 方法六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两三角形相似。一定相似的三角形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1:1) 2、两个等腰三角形 (两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其中的任意一个顶角或底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3、两个等边三角形 (两个等边三角形,三角都是60度,且边边相等,所以相似) 4、直角三角形中由斜边的高形成的三个三角形(母子三角形) 图形的学习需要大家对于知识的详细了解和渗透,而不是一带而过。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相等的两条边叫腰;两腰的夹角叫顶角;顶角所对的边叫底;腰与底的夹角叫底角。 等腰三角形性质 (1)具有一般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等边对等角; (3)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4)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 (5)底边小于腰长的两倍并且大于零,腰长大于底边的一半; (6)顶角等于180减去底角的两倍; (7)顶角可以是锐角、直角、钝角,而底角只能是锐角 等腰三角形分类:可分为腰和底边不等的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性质 ①具备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 ②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都是60。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①利用定义; ②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利用定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在直角三角形中,30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角形边角的不等关系;长边对大角,短边对小角;大角对长边,小角对短边。初二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三角形的知识点整理篇五
初二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三角形的知识点整理篇六
初二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三角形的知识点整理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