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中华美食的高中中华美食的篇一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民谚,七件事事事关乎吃,足以证明饮食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倒不是文化人在那儿故弄玄虚,事实是,饥饱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民以食为天,实则是人类动物属性的本质体现,所以吃饱、吃好、吃出品位、吃出文化,必然会成为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
若要简单地以美味衡量哪个菜品或哪个菜系好,忽视“饿饭是好饭”的朴素思维,可能不同的地域人群,会有完全不同的答案,因为口味是有记忆的,是有温度的。对一个人来讲,妈妈的味道,是世界上最芬芳的记忆;对一个族群来说,家乡的味道,是人生最难以割舍的乡愁。
谁不说俺家乡好,不管这菜那菜,我最爱的还是家乡菜。这不是我矫情,也不是说满汉全席类大餐不够档次,正像关中冷娃久别归秦一样,往往脚一着地,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饱咥一碗黏面,这是挡不住的诱惑,是冥冥中妈妈的呼唤,是难以割舍的家乡情怀。
陕北烹饪“中”字为先,讲究顺应食材自然属性,保护食材营养成分,保留食材本质特色。尽管为满足味蕾刺激,中国菜的厨艺技法仅在清代的《醒园录》中就有炒、煎、腌、糟、蜜、酿、氽、汁、酱等39种,但在陕北,从入厨升火动刀开始,就刻意防止养分破坏,对腊、熏、豉、椒等技法很少使用,更不趋附一辣遮百味的麻与辣,这可能与陕北干冷的自然条件有关,客观上却十分符合健康饮食要求。“巧”是陕北烹饪技术的基本功,陕北作为沙漠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交汇带,远离大海,植被稀疏,再加贫瘠的土地,干旱的气候,短暂的无霜期,只产大路蔬菜和粗杂粮。说到底,陕北既不属南方稻米饮食文化圈,也不属北方小麦饮食文化圈,陕北属粟(谷子)黍(糜子)杂粮饮食文化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从饮食我们可以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国人讲粮食以谷而概,谓之“五谷”;讲立国根本以稷(黍)而概,谓之“社稷”。粗粮口感欠佳,但生活总要继续,《礼记》所列的膳、食、珍、馐、饮、脍、脯、羹又样样不可缺席,只能粗粮细作,精工细作。即使白菜、萝卜、洋芋和冬季救场的豆芽菜、粉条、酸菜,也是花样翻新,什么活捉豆芽、羊肚炒细粉、猪肉翘板粉、酸菜焖肉,别有风味,像洋芋就有煮、蒸、烹、炒、烧、酷累(洋芋擦擦)、黑楞楞(洋芋抹抹)、洋芋粉、洋芋凉粉、洋芋丝饼等家常吃法。小米、黄米作为主食,更有枣糕、米糕、米馍、米酒、米茶、米粥、米粽、米饭、米凉粉、焖饭、摊黄儿等吃法,由于几无小麦、水稻种植,面食以杂面(豌豆面)、荞面、红面(杂豆面)为主,为了让粗粮能成其为“面”,陕北厨具有大阵仗的河捞床、抿节床、擦子等轻重武器,用以加工饸饹、抿节、擦节等小吃。甚至食材下脚料瓜菜代类粗茶淡饭,也调剂得津津有味,像流行的羊杂碎、粉浆饭、和菜饭、麻汤饭等,每每使人馋涎欲滴。令人惊奇的是,陕北杂粮杂食兼具牧区肉食者的饮食结构,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合理的饮食结构,这不得不说是米脂人、陕北人的一大福分。
“简”是陕北菜肴的一大特色,远离奢侈,自然简约,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就在这儿,少用外力,收放有度。像米脂吃面食有一种调汤,干辣椒丝、干姜粉、干芫荽、干海带,加适量鲜葱花、香油、蒜、盐、酱、醋开水冲兑即可,用于调面,一则很好地调度了麦香味,二是后留调料清香,啧啧上口,让人不忘。在用料上,力戒本末倒置,要的是菜香,而不是料香,常用的调料无非是花椒、辣椒、茴香、姜和葱、韭、蒜、香菜极少几样。但简约,并不等于不讲究,在陕北吃面食,一般放十几种调料,以契合众口,仅油就有辣油、麻油、清油扎梅,仅葱就有陕北特有的沙葱、小葱、红葱,可让人大开胃口。
“和”是陕北餐饮的一种尊崇,讲究食料和合,色、形、味兼顾,调和之法,因季而施;五味之用,因材而异。如猪不辣、羊不酱。特别是陕北人培养出的特有红葱,除膻去腥实为一绝;特有的黄萝卜,作为肉馅配料,去腻和味,独具一格。还有黄馍馍、摊黄、油糕等的制作,一般都是软(糯)硬(粳)搭配,滋润口感。从质地上讲,荞麦性凉,羊肉性热,陕北人用中和之法将二者合理搭配,什么荞面圪坨羊肉汤、羊肉剁荞面,美味而保健,以致有“荞面河捞羊腥汤,媒人死在半路上”的谑语。当下作为吃货横行的时代,要说谁好那一口,并不难满足,但要上升到饮食文化,不可忽视的正是其本身承载的文明传承和情感寄托。陕北红白喜事必上的糕河捞,就有鲜明的高兴、高就、高升、高贵与事业久长、长寿延绵寓意。厨艺操练小空间,展示的却是中华大文化,米脂红白喜事有高等级的五簋、八碗、四四席宴,这“簋”就很有范。“簋”是春秋时代天子九鼎八簋的礼器之一,不但是食器,也体现着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的礼制。陕北来人待客必上的米酒(百姓也称为黄酒、甜酒、稠酒、浑酒)因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而广为人知,殊不知,正是陕北人的坚守,才在面对舶来品蒸馏白酒全面碾压下,延续了米酒这一中国的酒根——醴,让国人在品尝这一起源于远古、在商代即成熟的蘖法酿造美酒的同时,有幸品味中华文明的烟火气息,这或许就是“吃”所承载的人文基因。
写中华美食的高中中华美食的篇二
四月,正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时节。
大家可能正忙着出门踏青,郊游。看春花,春水,看春日里才有的蜂飞蝶舞。
也有的人忙着减脂增肌,正所谓“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捂了一冬的肉肉,要赶紧趁着天气还没那么热,穿得还没那么少,还没被人发现,赶紧减下去。
而我,在这个四面环海的大岛上,正过着与北半球截然相反的季节---秋天。
我这儿,可正是“贴秋膘”的季节呢。
01糖炒栗子和奶油栗子粉
最近晚饭后,下楼散步。在家附近的小路上,看见地上掉落了好多带刺的,绿绿的,毛球一样的果子。抬头看看,才发觉,好像是一棵栗子树。
墨尔本的秋天来得太快了,总觉得夏天的空调还没开几日,市场上就开始卖栗子这种,秋天才有的食物了。
让我忍不住想起在国内的时候,每每到了秋天,最常吃的两样应季美食----糖炒栗子和糖葫芦。
刚炒出来的栗子,包在厚厚的纸袋里,揣在怀里,暖呼呼的。一下子手就暖和起来了。掏一个出来,居然还有点烫手。剥开已经裂开的壳,取出那颗胖胖的,金黄的栗子肉,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满心欢喜地咀嚼这只属于秋天的美味---糯糯的,沙沙的,甜甜的。
最近翻书柜的时候,刚好想起汪曾祺的《食事》这本书,里面有一章,讲得就是栗子。
他说:
这种“火中取栗”的办法,只是他家乡吃栗子方法。
书里还提到昆明的糖炒栗子,是要加糖炒的,吃完手上黏糊糊的,都被糖汁浸透了。
还写道,早先时候北京的东安市场,有个糕点铺子卖奶油栗子粉,需要浇上稀奶油吃,吃起来很痛快的。
我不知道这种吃栗子的方法,听起来挺西式的。
查过资料才知道这个奶油栗子粉,是上世纪初,上海的糕点师傅,参考了外国人的口味,发明的“西式点心 ”。想吃它,得去有些年头的老派高级宾馆的甜品部,或者西式面包店,才能一饱口福。
还有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一书中,也提到了,北平西车站食堂这个出名的西餐厅,里面的奶油栗子粉是一绝。
还发现了一个挺有趣的事儿。梁实秋在书里吐槽了汪曾祺爱的那家店,
到底哪家的奶油栗子粉好吃,已经不得而知了,可能需要两位大文豪自行辩论一番。
这个甜点倒是把我的馋虫勾出来了。可以趁着秋意正浓,栗子饱满之时,自己在家复刻一下。
02 昆明的吃食----米线
话说这本《食事》对我来说,不但是一本非常好的散文集,适合天晴的时候,泡一壶茉莉花,坐在洒满阳光的靠垫上随意翻看。更是一本非常好的,启发美食灵感的书。
每次想不到最近想吃什么了,翻翻它,总会找到灵感。
最近天气冷了就想吃点热乎乎的东西,过桥米线似乎正合适。
我家附近有一家挺出名的云南菜,想不到吃什么的时候就会去它家,来一份过桥米线。
它家的米线,虽然没有在云南旅游的时候,料给得多。但多少味道还是挺正宗的,尤其是那碗汤,又鲜又烫。米线还没吃,倒先要舀几勺汤来喝喝。
汪老的书里,是这么写米线的:
看来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汤再鲜美,也还是等等再喝吧。
03 贴秋膘
人在夏天的时候没什么胃口,只想吃点清淡的,切点黄瓜丝,凉拌一个水果萝卜,配点面条,就能凑合一顿。
到了秋天,不知怎的,胃口就变得好起来。
《蜡笔小新》动画片里面,因为秋高气爽,人也变得慵懒起来,小新每餐都吃超多,变得胖胖的,美其名曰“我变胖秋”。
天一冷,人就容易多吃。好像身体感受到了寒冷,想要在冬天来临之前,多屯点脂肪,让主人过冬。
汪曾祺说北京人的“贴秋膘”有特殊的含义,就是要吃烤肉。
而“炙子”烤肉是比较解馋和过瘾的吃法。在铁条钉成的圆板下面,烧着大块的松木或果木,客人自己用长筷子,把拌好调料的羊肉平摊在“炙子”上烤。
现在大家吃烤肉,都是师傅烤好了端进来。一边在一个铁板上加热,一边自己夹着吃,这叫“文吃”。烤肉夹在芝麻烧饼里,香是挺香的,就是少了那么点过去“武吃”的趣味。
从春暖花开到秋叶缤纷,不过是两个季度的时间。半年的光景,一眨眼便过去了。
不论你是在春季的正当时,赏着花,看着水鸟扑楞着翅膀,感叹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还是在萧瑟的秋风中,感怀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四季变迁,总是由不得自己做主的。读书和美食却可以。
趁天气好,选一本好书,做一桌子佳肴,慰劳一下自己吧。
参考文献:
1.《食艺谈》---孟晖
2.《食事》---汪曾祺
3. 《雅舍谈吃》---梁实秋
本文由蒿艾艾原创。如果你也觉得我的文章不错,欢迎分享关注!以后会继续努力好好写哒。(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中华美食的高中中华美食的篇三
;筷道·第十二届中国美食节暨第十届国际美食博览会,以“健康美食、绿色生活”为主题,由商务部批准并列入商务部2011年内贸领域重点引导支持展会,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给予大力支持,中国饭店协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于2011年7月22日至24日在沈阳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隆重举行,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
本届中国美食节将按照国际化、精品化、品牌化、特色化的要求,突出国际餐饮业发展趋势交流、中华饮食文化精品展示、企业品牌文化展示、中国名厨技艺创新等特点。届时,将邀请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的2000多家饭店餐饮企业及餐饮业上下游企业前来沈阳参展、参赛、参会和观摩,同时组委会还将邀请部分具有悠久饮食文化国家的厨艺大师前来参加,展示世界各国风味美食和独特饮食文化。其主要活动包括:中国养生主题宴席展、中国名人精品宴席展、中国餐饮业设备用品和主题宴席器皿展、中国餐饮企业家峰会、国际美食展和国际烹饪艺术大师赛、亚洲餐饮高峰论坛2011年会等内容。同期,还将举办中国名菜名点名宴名小吃展、中国金牌商务宴展、中国沈阳金牌婚宴展、中国名厨大会、中国烹饪大师绝技绝活表演、第十一届中国美食节获奖菜品联展联销、国际啤酒广场狂欢节和第四届全国饭店业职业技能竞赛东北赛区比赛等活动。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初步进入转型中期的关键时间点。在转型深化不断推进的进程中,经济和政策环境将发生劳动力价格的明显提高,节能继续加强,扩大内需战略实质性推进三大核心变化。为此,本届中国美食节和国际美食博览会将诠释新美食理念和特點。
倡导绿色健康消费新理念,诠释养生美食主题。本届美食节首次展示养生主题盛宴,将邀请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前来,以绿色营养食材、优质原辅料和健康烹调技法现场加工制作,展示2011年度市场流行的中国养生主题宴(套餐)。同时邀请国内饮食养生专家,举办养生美食大讲堂,传播美食养生理念。
彰显名人饮食文化,展示名人精品宴席。为充分利用名人效应,组委会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历史名人精品宴席,并邀请前来现场加工制作对外展示,参展单位需将参展宴席历史典故、饮食文化、菜肴设计理念制作光盘对外播放。
整合餐饮业上下游资源,确保行业食品安全。本届美食节将邀请全国餐饮行业知名设备用品生产商、代理商、服务商等前来展示新科技、新设备、新用品,进一步推进餐饮业新科技的应用。
中外美食融合创新,掀起2011美食流行新趋势。博览会除举办国际美食展外,还将举办国际烹饪艺术大师赛,并增强美食博览会的互动性,使广大业内同行和普通市民百姓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国际流行美食的制作技艺,品尝最新和流行的美食菜品。
中国名厨汇集沈阳,共谱餐饮发展新篇章。美食节组委会将召开中国名厨大会,举办中国名厨海参大赛,大会组织餐饮流行菜大师主讲精品创新菜、时尚菜与最新厨房管理理念,邀请知名饭店餐饮企业的优秀行政总厨,将本年度个人最具创意以及市场热销创新菜品对外正式发布。同时由全国餐饮业主流媒体和各地行业协会推荐,揭晓2011年度“中国十大名厨”、“中国名厨100人”。
突破可持续发展瓶颈,举办餐饮企业家峰会。本届美食节以“用工荒”条件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生存路径为主题,邀请餐饮业发达地区政府领导、商务主管部门领导和餐饮业人力资源专家,开展对话交流。同时,组委会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案例,邀请成功餐饮企业家现场进行演讲分享。
相关热词搜索:;写中华美食的高中中华美食的篇四
像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西的刀削面!河南的大蒸馍!陕西的羊肉泡馍!山东的煎饼卷大葱,我都曾吃过的,那都是各有风味!颇具特色的地方名吃,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是回味无穷啊!
在炎热的夏季,北京城的地面温度可以达到50℃,当你大汗淋漓地跑进一家干净!清凉小餐馆里,向服务员要一碗炸酱面,里面还需要配有青绿色的黄瓜丝。这当儿,慢慢地品尝着清绿色的茶水,等着吃炸酱面,颇为安逸呢!
消费既简单,且价钱又不贵,吃起来却是相当可口的。慢慢地,汗水也没了,肚子也饱了,甚是惬意啊!
人们的生活好像是乏味的。平日里粗茶淡饭的,却有利于自身的健康,而在喜庆的日子里,宾客溢门!高朋满座,又会美酒佳肴地铺张一番。这样跌宕起伏的生活,又似乎是充满了诗意!
人们的生活确实是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都离不了,锅碗瓢盆交响乐,唱响着人生的七色音符。朴素!平淡的生活!就是幸福的人生,越简单越好。就如同那些地方名吃,只要是具有它们自己的特色或风味,也就足够了。如果缺乏了其中的材质与工艺,便可能会是无人问津了。
人们都会在节假日里与亲朋们互道祝福说:祝你平安!仔细地想来,这极为简单的四个字,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呢!
平安即福,此话确是千真万的。生命的存在!生命的价值!生活的质量!幸福的指数等等,全靠平安作为基石!作为天平!作为人生篇章得以续写的文房四宝。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不论是谦谦君子,拟或是卑贱下人,只要质地优良,且又有先进!合理的工艺,就不愁滞销,不愁没有市场!
请铺就笔墨纸张,大胆书写自己的美食人生吧!
写中华美食的高中中华美食的篇五
中国的传统美食多种多样,有饺子、汤圆、龙抄手、重庆火锅、潮汕牛肉丸、月饼等。我最喜欢的就是月饼了。
月饼是中秋的贡品,在平时是吃不到的,只有在中秋才能品尝月饼。中秋吃月饼是合家团圆的象征。月饼的形状是圆的,像中秋的月亮,大小像肉包子。月饼顶上有花纹和一些字,有的是一个福字配一条条弯弯曲曲的花纹,有的是吉祥如意配一卷卷浪花,显得很有中国特色。
月饼不但好看而且好吃。传统月饼都是烤出来的,有着薄薄的皮和厚厚的馅,比如,双黄白莲蓉、五仁、豆沙、火腿等。我最喜欢是双黄白莲蓉月饼。用白莲蓉和咸蛋黄当馅,白莲蓉甜甜的,滑滑的;咸蛋黄油油的,沙沙的。轻轻咬一口,满嘴都是香喷喷的。一边吃月饼一边喝茶赏月,会感到心情相当舒畅。我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过中秋节了。
做一个中国小孩真幸福呀,可以尝到各种传统美食。
写中华美食的高中中华美食的篇六
在我记忆中让我难忘的美食就犹如那天上的星星但其中最亮的那颗便是那又白又大又圆的汤圆啦。现在想起来口水就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小鸟的欢叫、时光的流逝、人们的期盼,这使人开心、快乐。让家人团聚的元宵,也缓缓地来临了。家人都围在桌前,我也乐在其中。这时忽然飘过来一阵香味。这香味不说桂花十里飘,也是飘逸满家门了。闻了这味儿,我开始坐不住了,我就像一根离了弓的箭一样,便到了妈妈的跟前。哇!这是又大又白又胖,大小各异,仿佛一碰就破的“小圆球”。也许是我碰到妈妈了吧,也许是妈妈没端稳吧,也许是这“小圆球”太顽皮了吧。一个“小圆球”直接跳出了碗“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但没有摔破,我就要把它拿起来放在垃圾桶里。可它不听话了,几次从我的爪牙逃脱,我也不会善罢甘休的,最后它的命运还是逃脱不了被丢进垃圾桶里。
我拿起了筷子不分黑白的就往嘴里送,刚到嘴边就把我烫的一蹦三尺高,我感觉的到那“小圆球”也在笑我。我吸取了教训,这次等它凉了再吃。等了半天终于凉了,这时我早就口干舌燥按耐不住了“啊呜”一口直接咬了上去,透过柔软的外皮,我咬到了一种液体是黑色的,而且非常好吃。我想这就是这个“小圆球”的精髓吧!这是我第一次吃这种东西可真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啊!
它这种口感入口即化,与你牙齿的碰撞让你感动。它那白白的“外衣”非常柔软有弹性。还有它里面也不全是水而是一半液体一半吃的。吃了之后我感觉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能和它相比,简直就是人间极品。
我想了半天,我问妈妈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妈妈说这是汤圆。于是汤圆这一词便印在我的脑海里。在这以后,我无时无刻不再想着汤圆。妈妈还告诉我只有在元宵时才能吃到我梦寐以求的汤圆,我便每天都盼着元宵的到来。
这是一个多么难忘的元宵啊。我爱这美味的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