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阅读一本书后的个人感受和思考的整理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发现自己的收获和感悟。读后感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从而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读后感,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记忆,也可以对书籍进行评价和推荐。我想我应该写一篇读后感了吧。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提出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和建议,以及对作者的思考。接下来是一些读者们对这本书的评价和思考,值得我们一起探讨和思考。
掩耳盗铃读后感300字篇一
师:盗铃人认为把耳朵捂住就听不见铃声了,对吗?请大家小组内交流意见。
(评点:设置疑点,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形式,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生1:我们觉得他的想法是对的。因为课文第一句写了手一碰铃铛就会想,要听不见就必须捂着耳朵。
师:这个小组联系上下文帮助理解,不错!还有吗?
生2:从图上看,盗铃人只捂住了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还是听得见,所以我们认为他想错了。
师:看得真仔细,我有点被说服了。
生3:可我们刚才做了实验,捂住耳朵确实听不见声音。
生4:盗铃人只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别人还是听得见的。
师:说得好!“别人”是些什么人?
(评点1:三次表扬,即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老师不明确表态,激发学生争议的兴趣。
评点2:从学生口中的“别人”这个词语引导学生想象,从而得出、验证“捂住你的耳朵,别人还是听得到”的判断。)。
生5:铃铛的主人。
生6:过路人。
生7:做买卖的人》。
……。
师:对呀,只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还是听得到,还是会发觉,自己认为能?
生:欺骗别人。
师:更可笑的是,就像健宇所说的,他只捂住一只耳朵,他自己还是听得见铃声。盗铃人不仅欺骗别人,还欺骗自己。这种愚蠢的人会有什么下场,我们继续学习。
掩耳盗铃读后感300字篇二
1.阅读图书《掩耳盗铃》,感知成语故事的内容。
2.仔细观察图片,发现图画中的细节,理解成语故事的含义。
3.通过专注的阅读和积极的讨论,知道故事主人翁行为的愚蠢可笑。
幼儿入手一本图书,与图书内容相同的幻灯片一套,铜锣一面。
一、看幻灯阅读图书第2~3页。
1.教师:请小朋友仔细地看图,看过后想想有什么问题或者疑问。
2.幼儿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问题。
(看幻灯集体阅读图书第2~3页,引发讨论,激发阅读兴趣。)
二、师生共同看幻灯阅读图书第2页至第8页,引发第二次猜测、讨论
1.教师阅读图书第2~3页,让幼儿知道画面的内容。
(观察画面上钟的图案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丰富词汇:图案精美。)
(学一学动作和表情,体会一下小偷想得到大钟的迫切心情,为后面想办法搬走大钟的想象做铺垫。)
教师:这两个点是什么?(小偷头上的汗珠)
(这是一个细节的观察,更加明确小偷想偷大钟的意图,另一方面是一个暗示,暗示孩子从图画的细节中会有新的发现。)
教师:这只钟怎么样?
(学习词汇:又大又重)
4.教师:这只钟又大又重,小偷可能会用什么方法把它搬回家?请小朋友猜一猜。
5.引导幼儿观察图书第8页的四幅小图,了解小偷的想法。
提问:小偷究竟想了哪些办法呢?
6.教师:小偷想了这么多办法,那他究竟会用什么方法把钟搬回家呢?他能如愿所偿吗?请小朋友接着把书看完。
三、幼儿自由阅读图书(从第9页至结束),共同讨论对图书内容的感知
1、幼儿自由阅读图书。
(让幼儿带着问题,带着从书中寻找答案的动机阅读,这样的自主阅读才是有效的。)
2.师生共同看幻灯,观察了解图书第9页至结束的内容。
教师:小偷用了什么办法呢?最后有没有如愿所偿呢?我们一起接着来看大屏幕。
看到10~11页,配班教师敲锣。(敲响锣,让幼儿感受钟声的巨响,体会小偷的做贼心虚。)
12~13页:教师:从哪里看出小偷吓了一大跳?他慌忙怎样做?
14~15页:教师:钟声被捂住了吗?这是什么意思?小偷他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16~17页:教师:这是什么?小偷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要笑呢?
18~19页:教师:小偷拿大锤做什么了?
20~21页:教师:小偷得逞了吗?他是什么下场?(教师针对每一幅画面,有意识地围绕目标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细节,以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准确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
四、集体完整阅读图书
五、寻找图书中的秘密,进一步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
教师:在这本书里,藏着一个小秘密,请小朋友仔细地再看一遍书,找一找。
(黑猫是这本书画面的经典设计,自始至终在画面上出现,能够更加烘托小偷自欺欺人的主题。)
(留白的方式诱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成语故事内涵的理解。)
1.改编读本和选材理由。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初期,读本的选择多为国外引进的绘本,随着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研究的深入,大家普遍感到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有许多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应当以适当的方式把它们传递给孩子,从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南京市部分喜爱读书并致力于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研究的教师收集了大量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并做了必要的筛选。我们认为针对学龄前阶段幼儿选择的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一是应重视和关注儿童的视角,尽量选择与幼儿生活相关的内容;二是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作品内容是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的;三是作品应具有积极的思想情感,对幼儿的成长有正向的陶冶作用。我在教学中慎重地选取了《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故事,并在文字上进行了精心的改编,努力做到文字表达既充分尊重原作品,又尽量浅显易懂符合大班幼儿认知的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审美性。我还与图画的创作者多次沟通、交流,合作完成了绘本的创作。
2.朴实、有节奏的活动环节设计。整个活动由五个大环节构成,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共同观察图书第2~3页,引发第一次猜测、讨论,激发阅读兴趣。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阅读图书第2页至第8页,进行第二次猜测、讨论。第三个环节,幼儿自由阅读(从第9页至结束),师生共同讨论对图书内容的感知、理解。第四个环节,集体完整阅读图书,全面感知图书的内容。第五个环节,寻找图书的秘密,进一步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纵观整个活动环节,我力求简明而清晰,追求的是孩子和教师一起平静而投入地走进绘本里的阅读状态以及和谐的课堂氛围。考虑到《掩耳盗铃》是个成语故事,具有叙事性,故事情节推进的脉络比较清晰,有前因和后果,因而在活动环节设计上,我关注活动环节的推进合着幼儿感知《掩耳盗铃》故事的节拍,努力追求活动环节组织的节奏与故事叙事节奏的和谐共振,让朴实的活动本身对幼儿产生吸引力,使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自然流露。
3.简约、生动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艺术以及教学智慧的具体体现。我认为阅读是需要阅读者安心、静心、定心的,投入地阅读是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组织阅读活动时,教学策略的设计和选择应讲究简约、生动。从课堂的氛围入手,引领幼儿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在《掩耳盗铃》阅读活动中,我只设计和运用了猜测讨论、动作模仿、自主阅读等为数不多且简便易行的教学策略,并以生动的方式落实这些教学策略,让简约的课堂充满活力。运用猜测讨论的教学策略,是抓住大班幼儿好胜的心理,由猜测引发的讨论,热烈而积极,有效地生成有意义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在观察图画书画面的基础上,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动作,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让孩子与角色间产生通感,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较准确地理解故事的内涵。活动中,教师还提供了一个让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的机会。这个机会安排在整个阅读活动的中间,先前的阅读和猜测讨论引起了悬念,此时让幼儿带着问题、带着寻找答案的期待自主地阅读,孩子们投入而积极,较好地起到了引领幼儿走进图画书静心阅读的作用。
实践证明,早期阅读活动中简约而生动的教学策略的运用符合阅读活动本身的特质,且符合孩子发展需要。
掩耳盗铃读后感300字篇三
教学目标 :
1、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时数: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指名讲学过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二、教师边作图边讲故事,学生猜故事结尾。
三、这个人傻不傻,傻在哪里?
(他傻在不该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四、给故事取个题目。
五、释题。
掩耳:捂住耳朵。 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别人的铃铛。
六、翻开课本读寓言故事。
七、理解故事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板书“想偷铃铛”。
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议仪。
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是想出一个什么办法去偷铃铛的?(结合插图板书“掩住耳朵”)。
2)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3)那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怎样了?(结合插图板书“被人发觉”)。
3、小结: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己听不见,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哪个偷铃铛的人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4、用一个成语说说偷铃人的行为。(自欺欺人)。
八、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想欺骗别人,结果只是欺骗了自己的人,所以说是自欺欺人。
九、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
想偷铃铛—————掩住耳朵—————被人发觉。
(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读后感300字篇四
1、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掩耳盗铃的事情。
2、政府之间的交往,看似有模有样有心有意,实际上大家都清楚,我们玩的是掩耳盗铃。
3、不幸的是,就像他们已经看到的,这种一厢情愿掩耳盗铃式的做法实在是没什么效果。
4、你认为这样掩耳盗铃,就能骗别人吗?
5、你太愚蠢了,不好再做掩耳盗铃的事情了。
6、如果你在这件事情上对我掩耳盗铃的我必须不会放过你的。
7、不好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
8、网络上闹的沸沸扬扬的被自杀事件,使得当地的公安机关愚蠢行为无异于掩耳盗铃。
9、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但是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10、网络上闹的沸沸扬扬的“被自杀”事件,使得当地的公安机关愚蠢行为无异于掩耳盗铃。
11、做事情必须要诚恳,不好万事都是掩耳盗铃的。
12、这两种阴谋论听起来像极了掩耳盗铃。
13、青蛙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大吼一声跳起,把虫子捉住了。
14、他光明正大,从不做掩耳盗铃的怪事。
15、做事情必须要诚恳,不好万事都是掩耳盗铃的。
16、这样做犹如掩耳盗铃,除了自我欺骗自我外,还有什么用呢?
18、就是正因你上次在这个知识点上的掩耳盗铃导致了你这次考试没有及格。
19、对于自我价值的掩耳盗铃会将你引入邪路。
20、硬把错事合法化,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把戏,事实的真相,大家心头是雪亮的。
21、别以为自我聪明,能够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2、我们在对待学习的态度必须要诚恳,要踏实,不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3、你找藉口来掩饰贪污的事实,这种掩耳盗铃的技俩,早晚会被发现的。
24、硬把错事合法化,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把戏,事实的真相,大家心头是雪亮的。
25、别以为自我聪明,能够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6、掩耳盗钟”之后变成“掩耳盗铃”,用来讽刺自作聪明,自我欺骗自我。
27、这件事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实质上在掩耳盗铃。
28、掩耳盗铃只有在这儿是可能的,另外一边儿是不成能的。
29、如果不去发奋,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
30、美国的债券收益率正在飞涨,而西方的央行尽管内部紧张气氛正在加剧,依然持续着掩耳盗铃的姿态。
31、无论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实事求是,不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32、不好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
33、难道你不觉得你这样掩耳盗铃的听课是完全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吗?
34、这篇文章引用了“掩耳盗铃”这个典故,主题就更突出了。
35、硬要将违法的搜括说成是合法的借贷,岂不是掩耳盗铃的做法?
36、这样做犹如掩耳盗铃,除了自我欺骗自我外,还有什么用呢?
37、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但是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38、掩耳盗铃只有在这儿是可能的,另外一边儿是不成能的。
39、她持续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搭不理屈词穷之势,插了队,并且买到了火车票,众人对她骂骂咧咧,她却毫不在乎。
40、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41、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42、这种一手遮天的做法,正是掩耳盗铃,欺骗不了大家。
43、这两种阴谋论听起来像极了掩耳盗铃。
44、你这种愚蠢的做法无疑是掩耳盗铃。
45、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掩耳盗铃的蠢事;这又有什么个性呢!
46、他们硬把汉奸合法化了,这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47、你这样做,跟掩耳盗铃没什么分别。
48、如果不去发奋,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
49、一个人做了坏事,还编出一套理由来掩饰,(veryok)那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50、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掩耳盗铃的事情。
掩耳盗铃读后感300字篇五
1、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一课时
一、指名讲学过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二、教师边作图边讲故事,学生猜故事结尾。
三、这个人傻不傻,傻在哪里?
(他傻在不该捂住自身的耳朵去偷他人的铃铛。)
四、给故事取个题目。
掩耳盗铃
五、释题
掩耳:捂住耳朵。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身的耳朵偷他人的铃铛。
六、翻开课本读寓言故事。
七、理解故事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板书“想偷铃铛”。
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议仪。
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是想出一个什么方法去偷铃铛的?(结合插图板书“掩住耳朵”)
2)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3)那个人掩住自身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怎样了?(结合插图板书“被人发觉”)
3、小结:结果当然会被他人发现了:掩住自身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身听不见,他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哪个偷铃铛的人只是自身欺骗自身。
4、用一个成语说说偷铃人的行为。(自欺欺人)
八、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想欺骗他人,结果只是欺骗了自身的人,所以说是自欺欺人。
九、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掩耳盗铃读后感300字篇六
2.朗读课文,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
(一)教师引导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听说过寓言故事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寓言故事(板书:寓言二则)。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学生:“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那么,我们学的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的什么内容,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同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掩耳盗铃”。
课题中有两个生字,这两个生字你掌握了吗?现在老师板书,谁愿意试着把这两个字的写法告诉大家。
在学生的提示下,板书“掩耳盗铃”,学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言内容。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字连词画出来,想办法认识它;把生词也画下来;另外,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读书学习)。
生:我画出了“丁零”这个词。
师:丁零是什么意思?
生:它是用来表示声音的词语。
师:对,我们一起读一读。(电脑出示“丁零”)谁还知道哪些描写声音的词语?
生:轰隆,哗啦,叽叽喳喳……。
师:还有谁想接着说?
师:电脑出示“掩耳盗铃”,大家一起读。课文中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呢?
生:掩是捂住,盗是偷的意思。掩耳盗铃就是说一个人捂住耳朵偷铃铛。
生:老师,课文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掩耳盗铃”的意思: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师:噢,你能够联系课文内容帮助自己理解,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请你们再随着录音小声地读读课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同学们,通过这两次读课文,大家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那就把你所知道的和同位一起交流交流吧。
好,谁想把你已经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可以拿书说)。
生:我知道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他想偷走铃铛。
师:也就是盗铃。
生:他明知铃铛用手一碰就会响,被人发现,于是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手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
(三)围绕重点问题细读课文。
同学们,看啊,你们不仅认识了生字,读准了词语,还把课文也读懂了,真了不起!那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个人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了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想好以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哪个小组讨论明白了?和大家交流交流。同学们注意听,他说完了同组的同学可以起来补充。
学生讨论交流:
1.我们组认为这个人可能会想: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了吗?所以他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师:噢,你们是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这个问题,很会读书,谁愿意把这句话再来读一读?(指名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人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生:我觉得他可能想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听不见铃声,别人也就听不见铃声了,就可以偷铃铛了,所以他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师:说得真好。那盗铃人认为把耳朵捂住就听不见铃声了,对吗?请大家小组内交流意见。(学生六人小组讨论)。
生:从图上看,盗铃人只捂住了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还是听得见,所以我们认为他想错了。
师:看得真仔细,我有点被说服了。
生:盗铃人只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不管自己能不能听见,别人还是听得见的。
师:说得好!既然你们都知道这个常识,那偷铃铛的人知道吗?
生:知道。课文中说了:“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师:电脑出示这句话指名朗读,要将关联词读好,语气读出来。
师:发觉就是――。
生:发现。
师:在这句话中“别人”是些什么人?
生:铃铛的主人。
生:过路人。
生:做买卖的人。
……。
生:这个人还自以为自己这个想法不错,简直是自作聪明。(板书)。
生:这个人很愚蠢。(板书)。
这个人的想法愚蠢在哪儿?(同桌讨论后回答)。
(这样做骗不了别人的耳朵,只是自己欺骗了自己的耳朵)。
板书:自己欺骗自己。
电脑出示最后一句话,全班齐读。
(四)引导揭示寓意,理解“掩耳盗铃”成语意思。
下面我们假设这个掩耳盗铃的人被抓住后,站在主人家的大门口,羞红了脸,可心里还是不明白怎么会一下子被别人发觉的。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围观者,你会怎么批评他呢?请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写一两句即可)。
交流、引导、归纳(出示实物投影,学生上台交流,对着投影进入角色)。
生: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生: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欺骗自己。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你体会到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同桌议论,用自己的话回答。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用欺骗自己的方法去欺骗别人。
“掩耳盗铃”已作为成语使用。请学生联系寓言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的意思。
生:掩住耳朵偷铃铛会被人发现,指不要用欺骗自己的办法去欺骗别人,这样做是不好的,会失败的。
(五)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六)课外作业。
抄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将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掩耳盗铃读后感300字篇七
昨天,隔壁的大地主小明,买了一个大铃铛,铜制的,拿去卖了一定能卖不少钱。嘿嘿!
昨天,我又换了一个有钱的大地主,我的日子一定能变得更好的!高高地挂在屋檐下,肯定很气派。想着我就觉得美滋滋的。
二
今天,晚上的雾这么大,月黑风高,真是一个盗铃的最佳时间!
好困啊!折腾了一天,实在不行了,我要睡觉了。
三
嘿!这围墙真矮,看我纵身一跳,呀!翻过去了,哇!好大的铃铛呀!还是用小麻绳系上去的,看我怎样不费吹灰之力给搬下来。
咦!这是谁呀?他想干什么吗?天哪,干嘛要带我走啊?救命啊!
四
嘿咻!嘿咻!好重啊!我干脆把铃铛打成碎片再带走吧!真是个好办法。我自言自语道。
“咚咚咚”好痛啊!你竟然敢锤我,痛死了。
五
糟糕,这么大的声音,要是别人听到了就麻烦了,赶紧把耳朵蒙起来,这样声音就听不见了。
我痛得哇哇大叫,声音飘向主人的房间,看到了有人竟敢偷他崭新的铃铛,主人气不打一处来,毫不客气地把他给抓了起来,我物归原主了。
看来,想任何事都不能单方面的考虑,而是要全方面的考虑。“掩耳盗铃”的盗铃人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任何人不管怎么伪装,都逃不过自己真实的内心。
五年级:全文俊。
掩耳盗铃读后感300字篇八
2、你这种愚蠢的做法无疑是掩耳盗铃。
3、掩耳盗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4、如果你在这件事情上对我掩耳盗铃的我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5、难道你不觉得你这样掩耳盗铃的听课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吗?
6、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7、你这样做,跟掩耳盗铃没什么分别。
8、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掩耳盗铃的事情。
9、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
10、做事情一定要诚恳,不要万事都是掩耳盗铃的。
11、我们在做学问上一定不能掩耳盗铃,要的是实事求是。
12、我们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一定要诚恳,要踏实,不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13、掩耳盗铃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自食其果。
14、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掩耳盗铃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15、你太愚蠢了,不要再做掩耳盗铃的事情了。
16、就是因为你上次在这个知识点上的掩耳盗铃导致了你这次考试没有及格。
17、这件事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实质上在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读后感300字篇九
有了!我就装作过路人!这样,他们就会误以为小偷已经逃走了,嘿嘿,看我多聪明!
被抓了可就倒霉死了,这个“偷铃方法”还是我“亲自‘发明’”的,为了想这个方法,我可已经两天两夜没吃饭了!
突然,从大门里冷不丁的冒出一个人:“喂,你偷我家铃铛,我要报官!”
一听到这儿,我立马就想跑,可已经来不及了,那户人家一下子把我揪了进去,我的屁股着了一下地,确定能睡时,我便一下子进入梦乡。
第二天,那户人家带着我去了官府,你问我是怎么醒的?那户人家一下子泼我一盆冷水,还带冰。我就醒了。
在法庭上,我们都争论不休......
最后,我想出来一个“好主意”:买通官府。
我来到法官的身边,对他说了一些承诺的话。
法官一拍惊堂木:“来呀,把这个偷铃的押进大牢!因为他试图买通我!”
哦,这辈子真是倒霉!看来以后不能干偷偷摸摸的事了!
掩耳盗铃读后感300字篇十
1、硬把错事合法化,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把戏,事实的真相,大家心头是雪亮的。
3、对于自我价值的掩耳盗铃会将你引入邪路。
4、我们在做学问上一定不能掩耳盗铃,要的是实事求是。
5、他们硬把汉奸合法化了,这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6、你找藉口来掩饰贪污的.事实,这种掩耳盗铃的技俩,早晚会被发现的。
7、你这样做,跟掩耳盗铃没什么分别。
8、就是因为你上次在这个知识点上的掩耳盗铃导致了你这次考试没有及格。
9、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10、你太愚蠢了,不要再做掩耳盗铃的事情了。
11、你这种愚蠢的做法无疑是掩耳盗铃。
12、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
13、如果你在这件事情上对我掩耳盗铃的我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14、政府之间的交往,看似有模有样有心有意,实际上大家都清楚,我们玩的是掩耳盗铃。
15、做事情一定要诚恳,()不要万事都是掩耳盗铃的。
16、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17、不幸的是,就像他们已经看到的,这种一厢情愿掩耳盗铃式的做法实在是没什么效果。
18、这样做犹如掩耳盗铃,除了自己欺骗自己外,还有什么用呢?
19、这两种阴谋论听起来像极了掩耳盗铃。
20、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掩耳盗铃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21、一个人做了坏事,还编出一套理由来掩饰,那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2、网络上闹的沸沸扬扬的“被自杀”事件,使得当地的公安机关愚蠢行为无异于掩耳盗铃。
23、他光明正大,从不做掩耳盗铃的怪事。
24、难道你不觉得你这样掩耳盗铃的听课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吗?
25、这件事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实质上在掩耳盗铃。
26、硬要将违法的搜括说成是合法的借贷,岂不是掩耳盗铃的做法?
27、他光明正大,从不做掩耳盗铃的怪事。
28、掩耳盗铃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自食其果。
29、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30、掩耳盗铃只有在这儿是可能的,另外一边儿是不成能的。
31、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掩耳盗铃的事情。
32、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
33、我们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一定要诚恳,要踏实,不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34、这种一手遮天的做法,正是掩耳盗铃,欺骗不了大家。
掩耳盗铃读后感300字篇十一
1、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一课时。
一、指名讲学过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二、教师边作图边讲故事,学生猜故事结尾。
三、这个人傻不傻,傻在哪里?
(他傻在不该捂住自身的耳朵去偷他人的铃铛。)。
四、给故事取个题目。
五、释题。
掩耳:捂住耳朵。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身的耳朵偷他人的铃铛。
六、翻开课本读寓言故事。
七、理解故事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板书“想偷铃铛”。
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议仪。
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是想出一个什么方法去偷铃铛的?(结合插图板书“掩住耳朵”)。
2)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3)那个人掩住自身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怎样了?(结合插图板书“被人发觉”)。
3、小结:结果当然会被他人发现了:掩住自身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身听不见,他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哪个偷铃铛的人只是自身欺骗自身。
4、用一个成语说说偷铃人的行为。(自欺欺人)。
八、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想欺骗他人,结果只是欺骗了自身的人,所以说是自欺欺人。
九、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掩耳盗铃读后感300字篇十二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重难点]学会生字,懂得寓言的寓意,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法]演示法讲述法。
[学法]表演、自读自悟、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一个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请看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我们课本把这有趣的故事写了出来,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
检查生词的读音。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读了这则寓言,你知道了些什么?(为了让你的发言更精彩,再读课文。)。
2、学生交流汇报。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读出来(勾画明明知道这句话),他还明明知道什么?(发觉后会被…)带着这种体会再读这句话。
(2)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书上找一找,并勾一勾)。明明、就、就、在文中的作用。
(3)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
(5)、指导朗读。(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就会领悟更深刻的道理。)。
四、揭示寓意。
1、我们来演一演这则寓言,怎么样?我扮演偷铃人,你们为我配音,行吗?要配好音,你们应该怎么样(认真读)。
2、我是一个偷铃人,我干了这件蠢事,多少年来一直生活在人们蔑视的眼中,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想对我说,让我明白一些道理吗?学生自由说。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看看我们身边,有这种现象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