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优质20篇)

最新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优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1 15:45:06
最新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优质20篇)
    小编:zdfb

教案的使用应该灵活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编写教案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请查阅以下教案范文,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编写方法和要点。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一

二、重难点突破。

1、技术的涵义: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例1】下列内容属于技术的社会属性的是()。

a.一项技术要符合客观规律b.技术与工具、机器及使用方法关系紧密。

c技术的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d.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

【解析】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技术在产生和发展、应用的过程中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社会属性是指技术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答案】c。

【例2】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应以()为起点。

a、可持续发展;b、快速发展;c、稳步发展;d、缓慢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技术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主题,任何技术的发展都应以可持续发展为起点,这是我们学习技术必须形成的基本理念。

【答案】a。

【例3】以下技术怎样解放人?

取火技术。

工具制造。

医疗技术。

车船制造技术。

电子技术。

【解析与答案】。

取火技术熟食,人类脱离野性,营养改善,大脑发育健全,智慧提高。

工具制造解放了人的双手,扩大了人的能力。

医疗技术战胜了疾病,延长了寿命。

车船制造技术解放了双脚,缩短了旅途时间,方便出行。

电子技术方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技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解析。

科学技术。

区别含义不同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技巧和物化成果。

成果形式不同一般表现为理论、概念、定律规则、论文等,此类成果一般不具有商业性。一般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此类成果可以商品化。

研究问题的方法不同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任务不同认识世界,力求有所发现。利用和改造世界,力求有所发明。

回答的问题不同“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与生产的关系不同与生产不发生直接的联系,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举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二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盐酸的化学性质及酸的通性,在本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可以为碱和盐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同时探究酸化学性质的学习方法,可以为碱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学法帮助。本节课十分鲜明的体现的新课程改革的特点,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文字叙述,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小组合作能力。常见的酸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从知识基础上来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认识了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但是,酸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何特点,这些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够清楚。这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强化对酸的认知。从对盐酸、硫酸两种特殊物质的学习,推广到这一类物质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

2、通过交流讨论,总结酸的通性及原因,了解酸与其它物质反应的基本原理,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述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反思与交流,学会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盐酸的化学性质及酸的通性;。

难点: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及酸的通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法、指导教学法。学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三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学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演示实验法.

教学用具:。

本课题中所有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用品、课件。

教学思路:

1、结合课本图7-1、7-2、7-3、组织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燃烧对人类生存和工农业生产的意义.

2、根据课本活动与探究实验,总结通常情况下燃烧的三个条件.

3、根据学生各学习小组深入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实地调查后搜集到的有关火灾事例及常用的灭火方法等材料,各小组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演示课本p126活动与探究实验及[实验7-1],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4、对于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师演示[实验7-2],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展示燃烧和爆炸的有关图片,让学生识记,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5、课本p131页习题1、2、3、及课本讨论内容通过课堂讨论随堂解决。

(1)什么叫燃烧?(2)燃烧应具备什么条件?

(3)灭火的原理及灭火的方法有哪些?(4)引起可燃物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作业:。

为什么火能推动人类历史前进?那么人们如何保留火种,今天让我们对火,即燃烧作一。

个初步的科学的解释。

三、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

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提问]:既然燃烧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如此重要,那么你知道什么叫燃烧吗?

燃烧应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演示实验]:。

按照课本p124页活动与探究实验内容进行演示实验,为了减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盲目性,教师应进行指导.

[学生观察]白磷燃烧实验现象。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四

1、认识空气的成分,说出各成分的大致含量。

2、了解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

3、知道空气各成分的主要用途。

二、重点、难点。

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混合物与纯净物。

2、空气的主要成分确定。

三、教学准备:

准备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有关器材。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言]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板书]2.1、空气的成分。

[提问]1.空气实实在在的存在,你能否举出空气存在的例子呢?

2.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3、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你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装置,了解实验原理。

原理:利用化学变化特点,用一种物质同空气反应,若空气无剩余,则空气的成分单一,反之,成分不唯一。

具体装置:连通器原理,利用气体消耗后的气压缩小,水面上升,测定空气的成分。

注意事项:生成物应该为固体、液体,不能为气体(为什么),测量水面高度时,应等到恢复倒室温时。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26图2-1)。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课本中的问题:

1、空集气瓶中装得是什么?

2、瓶内出现了什么现象?

3、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什么物质?

4、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观察现象产生的问题。

1.水面为什么会升高?

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样的气体?

3.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解答]1、瓶中装的是空气。

2、红磷在瓶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一段时间后熄灭。

3、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氧气消耗完毕,红磷停止燃烧。

4、松开止水夹后,水倒流至集气瓶中,大约占集气瓶的1/5。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

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阅读、讨论](课本28页)。

1、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2、空气的组成是怎样发现的?

3、氮气和稀有气体有什么特征和用途?

4、空气的各组分的比例是否固定不变?

[小结]1、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利用实验,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细节。科学探究的精神。(拉瓦锡、瑞利)。

3、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发生化学变化。用途:冲氮包装,灯泡中冲氮气(为什么?);但是,在高温下,可以同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途:制取氮肥,合成染料、制造炸药。

稀有气体:一般不同其他物质反应,曾称之为‘惰性气体’。

用途:焊接保护气,

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途:霓虹灯,激光技术。

氦气:密度很小,用途:探空气球(为什么不用氢气)。

六、板书设计:

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

2、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发生化学变化。用途:冲氮包装,灯泡中冲氮气(为什么?);但是,在高温下,可以同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途:制取氮肥,合成染料、制造炸药。

4、稀有气体:一般不同其他物质反应,曾称之为‘惰性气体’。

用途:

七、教后反思:

上面对空气课时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参加考试工作哦。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五

1.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体积小。

2.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3.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d、红磷燃烧。

4.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变大了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d.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汤姆生b.道尔顿c.拉瓦锡d.阿伏加德罗。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氢原子b.氧分子c.氢分子d.水分子。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六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二部分用实验方法检验成分。

第三部分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行教学,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盐类、维生素、水等,知道营养卫生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盐类、维生素、水等。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使学生知道营养卫生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三种营养成分。

难点:讲述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支架,铁丝,试管,滴管,淀粉液,碘酒,淀粉,肥肉。瘦肉,熟蛋白,花生、向日葵、芝麻的种子。

2、挂图或投影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学生准备:白纸,馒头、米饭、土豆、黄瓜、白菜、萝卜、苹果等食物(以上食物仅供参考,只要包括含淀粉类食物与不含淀粉类食物即可,品种不限,均为少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你最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

2、谈话:为什么人每天要吃各种食物?

3、讲述:人所以每天要吃食物,是因为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那么人体需要哪些营养?这些营养有什么作用?它们主要含在哪些食物中?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二)新授。

1、指导学生认识人体需要的营养。

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呢?

(出示课件)。

2、指导学生检验成分。

(2)学习检验蛋白质的方法。

1讲述:瘦肉、蛋白(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支架上挂一根铁丝,将瘦肉、煮熟的蛋白钩在铁丝上,用火烧(先烧瘦肉,再烧蛋白),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在烧瘦肉和蛋白时,有一股特别难闻的、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这是蛋白质燃烧时特有的气味。所以,我们可以用烧、闻味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学习检验脂肪的方法。

1讲解:肥肉、花生米和向日葵的种子,含有很多脂肪。

把肥肉用力在白纸上抹,把芝麻、花生、向日葵的种子放在白纸上划或用铅笔压,观察白纸上有什么?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有什么感觉?然后把白纸拿起来对着亮光照,观察纸有什么变化。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把含有脂肪较多的食物在纸上划、压,纸上会留下油迹。油迹和水迹不同,颜色发淡黄,不容易干,摸着油乎乎的,容易透光。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脂肪。

(4)学习检验淀粉的方法。

2演示实验。

3教师小结:实验说明,淀粉遇碘酒可以变成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性质,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淀粉。

(5)检验常见的食物中哪些含有淀粉。

1讲述: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自己带来的这些食物,哪些含有淀粉?(检验萝卜、苹果、土豆等食物时,需要把它们切开再滴碘酒。)。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6)教师小结:对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是一门科学,只有通过实际检验,才能确定各种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含量多少,以便更好地搭配食物。

3、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1)谈话:对照课本第63页的图说一说,各种营养成分多含在哪些食物中?

(2)讨论:

1有没有哪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没有)。

2人体生长发育需要多方面的营养,而没有哪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那么我们吃饭时应该注意什么?(吃多种食物,不偏食。)。

4有人认为吃的营养越多身体越健康,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补充一些讨论题。)。

(3)教师小结: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必须注意营养卫生。第一,吃的食物要多样化,合理搭配营养,不偏食,不挑食,不然就会因为缺少某种营养而得病。第二,进食要适量,吃的太少会得营养不良症,吃的太多也会得病,例如肥胖症。

(三)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的知识。

2、提问:

(1)人体需要哪些营养?

(2)怎样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

(四)板书设计。

19。

蛋白质、水、盐类――构成人体的材料。

淀粉、脂肪――人体的能源。

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检验方法:

蛋白质――用火烧脂肪――划或压淀粉――滴碘酒。

七、课后小记。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七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化学教案-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由于氧气量是否充足,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八

1、本节课在教学中带着学生做实验,依据探究模式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但是将探究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学生兴趣很大,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体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基本达成学习目标。

2、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的探究意识还未建立,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记录现象、发现提出问题等能力都不具备,分组独立探究条件还不具备,但为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生成过程,我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采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侧重训练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感知化学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初步体验探究过程,为今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3、因为是第一课时,学生动手实践不多,在第二课时补充。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

情感目标: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理解观察与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

p.s.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雾:是液体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实验1:蜡烛燃烧的实验观察。

点燃前:红色固体,

燃烧时:黄色火焰,放出热量,蜡烛熔化为液体,有部分蜡油凝固,有少量黑烟生成。

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白瓷板上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

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白烟”:能被点燃。

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有水雾产生。

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吹灭火焰后:产生白烟。

实验2: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橡皮塞蹦出。

实验3: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实验。

实验现象:有特殊气味,葡萄糖、砂糖灼烧后变黄,变黑。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的变化,如三态变化等;

化学变化:通常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如蜡烛燃烧等;

(2)化学变化的特征,或者说,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分就是有新物质产生。

举例:石墨在高温高压,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俗称钻石),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石墨、金刚石经点燃,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化学反应的现象:一般会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但特别注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有些与光能转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不稳定性,毒性,腐蚀性等。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对物质的组成研究(宏观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不能点石成金、水变油”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分析了很多物质,发表了他排列的“元素周期表”

2.对物质的结构研究(微观方面),揭示了“有碳组成的金刚石与石墨为什么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3.在实验3中的现象,揭示了“葡萄糖、砂糖、面粉在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2.人工合成出更有价值的、更有广泛用途的新的材料、物质,如导电塑料。

3.一些事例: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2)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选择、反应原理、催化剂初步概念等,都要尽可能让学生以参与者身份,自己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获取知识。

决不可单向传递式灌输,学生的参与要靠教师的引领,即创设好实验情境、设置好问题的的台阶,使学生有获取知识的欲望和参与探究的激情。

第二课时。

这是一节知识与技能交替训练的活动课。不仅对实验原理、步骤等,要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对操作技能也有一个由学到会的过程。因此,要充分意识到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反复强调实验注意事项,突出安全第一,还要通过认真的实践训练来形成基础实验技能。教学中要不断树立成功的典型,鼓励学习进步;还要相机纠正错误,指明努力方向。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违规操作及言行,不仅要及时发现,更要当机立断予以制止。

必须重视课后的及时总结。主要以学生的具体个案来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科学的实验态度。让学生从切身体验中,认识掌握正确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励学生努力学好“双基”。

必须重视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功能。通过个别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分析与必要的研究。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十一

1、分子是一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水分子是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果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不是分子了。

2、由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是由分子聚集后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个的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单个分子就不能表示物质的'状态,因为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是由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决定的。

[中考练兵]。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组粒子是()。

a、mg,h。

b、o2,co。

c、o,he。

d、c,n。

二、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1)原子不能再分。(2)一种原子也不能变为其他原子,即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其化学性质。

三、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1、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它具有一定的组成,可以用一种化学式来表示,纯净物具有一定的性质(如有固定的熔、沸点)。

2、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一定的组成,不能用一种化学式表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各物质保持其原有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中考练兵]。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天津)。

a、海水。

b、自来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四、元素、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要明确单质和化合物是从元素角度引出的两个概念,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无论是在单质还是化合物中,只要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都可以称为某元素。三者的主要区别是: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成分,而单质和化合物是指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是具体的物质。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和化合物,而单质不能组成化合物。

[中考练兵]。

6、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北京海淀)。

a、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7、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的粒子是:()。

b、碳原子和氧分子。

c、碳元素和氧元素。

d、碳单质和氧单质。

五、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中考练兵]。

8、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2006,天津)。

a、维生素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6。

b、维生素c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维生素c是一种氧化物。

9、有一可能含有下列物质的硝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该样品一定含有的下列物质是:()。

(括号内的数据为相应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天津)。

a、(nh4)2so4(21%)。

b、nh4hco3(18%)。

c、co(nh2)2(47%)。

d、nh4cl(26%)。

10、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补充1.12g铁元素,则他服用的药物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黑龙江)。

a、3.80g。

b、6.95g。

c、10g。

d、3.04g。

11、下列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长沙)。

a、feo。

b、fe2o3。

c、fe3o4。

d、fes。

(提示: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相当于两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2、要比较cuso4、feso4、caso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是:()(2004,广东)。

a、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b、计算所含so42-的质量分数。

c、比较cu、fe、ca相对原子质量。

d、计算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2、b3、c4、b5、c。

6、d7、a8、d9、b10、d。

11、a12、c。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3、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4、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课前预习:

1、范德华力是。

2、氢键是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力,它是由原子和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又分和。

3、氢键与范德华力、化学键的强弱关系为(由强到弱排列),其中氢键(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键。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

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什么会变成液体或固体?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水的结冰、气体的液化,讨论、交流。

[结论]。

表明分子间存在着,且这种分子间作用力称为。

[思考与讨论]。

仔细观察教科书中表2-4,结合分子结构的特点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

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思考与交流]。

完成“学与问”,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过渡]。

你是否知道,常见的物质中,水是熔、沸点较高的液体之一?冰的密度比液态的水小?为了解释水的这些奇特性质,人们提出了氢键的概念。

[阅读、思考与归纳]。

阅读“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思考,归纳氢键的概念、本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小结]。

氢键是除范德华力之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用力。

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教高。

[讲解]。

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还存在于分子之内。

一个分子的x-h键与另一个分子的y相结合而成的氢键,称为分子间氢键,如图2-34。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十三

[分析]物质并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除分子外,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原子、离子等。

误区2分子既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又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的聚集体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表现出来的。例如,单个的分子就不能用固态、液态或气态来描述,但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误区3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分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相对原子质量为1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而无中子。

误区4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有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碳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6,而钠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11,但中子数却是12。

误区5原子比分子小。

[分析]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比原子大,如氧分子一定比氧原子大;但如果分子与其他原子相比,则分子有可能比原子小,如氧分子就比汞原子小。

误区6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分析]分子和原子的分与不分,是以化学变化为前提条件的。如果离开这一前提条件,则分子、原子都是可以分割的。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又可以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

误区7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分析]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如果某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应由原子保持。因此,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用来区别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二、重点、难点:

1、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2、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规律和相关信息。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其本质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原子相对质量?

情景导入:

讲授新课:

一、元素(板书)。

讲解:无论是木炭中的`碳原子,还是二氧化碳分子里的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都是6,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又如:二氧化碳分子里的氧原子与氧气分子中的氧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8,称为氧元素。

提问:二氧化碳是由几种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氯酸钾呢?)。

小结:1、元素概念:见课文第71页(板书)。

讲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物质二千多万种,这千千万万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讲解:根据我国文字的形象化,讲解这一百余种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小结:金属元素:如:na、mg、al、zn、fe、……。

2、元素非金属元素:如:c、si、s、p、cl、n、……(板书)。

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ar……。

阅读:课本第71页图4-4,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

3、元素的读法、写法(板书)。

讲解:利用板书讲解元素名称(我国命名、国内通用)、元素符号(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区别,如fe。一大二小国际统一)的读法、写法。

阅读:课本第73页表4-3的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要求学生掌握26种元素的名称与符号的读法、写法。

4、元素符号的意义:

讲解: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提问: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

小结:元素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个数。

如:2h表示两个氢原子。

讨论: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小结:元素与原子的比较表。

元素原子。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元素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元素的种类不说明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原子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原子指微观粒子,讲种类,讲个数。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十五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

写出h2、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

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

讨论与归纳: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

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

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

讨论交流: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

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如:h2、n2、c60、p4。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十六

1、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

1、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

2、滴管的使用。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1课时。

教师活动:展示化学家的实验室图片,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观看、思考。你已经知道什么?

演示实验:

课题1固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大理石、碳酸钠。

(提出问题):

1、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

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

(实验探究)。

1、用镊子夹取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课题2液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稀盐酸。

(提出问题):

1、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

2、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

(练习与实践):

课题3量筒的使用。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十七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

2.分子、原子的概念及主要区别。

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实验器材。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设问]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但物质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演示]品红扩散实验。

(提问)品红为什么消失?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

[播放动画]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结论]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活动探究、探求新知:

一、粒子的特征。

[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讲解)其实分子是很小的粒子。

[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引入)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和闻到的香水味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

[演示]取一支试管加20ml水,滴2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浓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提问]若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办法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

[多媒体展示]播放氨分子运动。

[提问]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

[追问]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板书]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率加快。

[提问]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板书]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提问]由分组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

[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边演示边讲解。

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小结]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追问]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呢?

[再次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2、氧汞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

[提问]你有何发现?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小结]。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六、板书设计:

课题2分子的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2、分子在不断运动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了,原子不变。

2、混合物和纯净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七、教后反思:

八、效果检测: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a.分子可再分b.分子在不停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

2.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了()。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b.分子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气。

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水原子c.氢、氧两种原子d.以上都不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十八

1、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

二、重点、难点。

1、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

2、滴管的使用。

三、课前准备。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学习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师活动:展示化学家的实验室图片,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观看、思考。你已经知道什么?

演示实验:

课题1固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大理石、碳酸钠。

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

(实验探究)。

1、用镊子夹取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课题2液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稀盐酸。

(提出问题):1、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

2、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

课题3量筒的使用。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十九

2.2kmno4=△=k2mno4+mno2+o2↑(注:因为反应生成mno2,所以不用另加mno2作催化剂)。

3.2kclo3=△=2kcl+3o2↑。

氧气的物化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熔点-218.8℃,沸点-183.1℃,相对密度1.14(-183℃,水=1),相对蒸气密度1.43(空气=1),饱和蒸气压506.62kpa(-164℃),临界温度-118.95℃,临界压力5.08mpa,辛醇/水分配系数:0.65。大气中体积分数:20.95%(约21%)。

同素异形体:臭氧(o3),四聚氧(o4),红氧(o8)。

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银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这些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而经过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有两种元素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称为氧化物。一般而言,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此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可在氧中剧烈燃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上曾将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指发生电子转移或偏移的反应。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性。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篇二十

kclo3与mno2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二、加热高锰酸钾。

装置同上(固固加热型),2kmno4=k2mno4+mno2+o2↑。

三、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过氧化氢,

装置采用固液常温型,用排水法,k2mno4+cl2=2kcl+mno2+o2↑。

扩展资料: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氯酸钾分解放氧是放热反应。在酸性溶液中有强氧化作用。与碳、磷及有机物或可燃物混合受到撞击时,都易发生燃烧和爆炸。

因此氯酸钾是一种敏感度很高的炸响剂,如混有一定杂质,有时候甚至会在日光照射下自爆。遇浓硫酸会爆炸。可与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由离子构成。氯酸钾绝不能用以与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因为会形成易爆的二氧化氯,也根本不能得到纯净的氯气。

二氧化锰(自然界以软锰矿形式存在)。物理性状:黑色无定形粉末,或黑色斜方晶体。溶解性:难溶于水、弱酸、弱碱、硝酸、冷硫酸,加热情况下溶于浓盐酸而产生氯气。

氧气(oxygen),化学式o2。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