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以真实的战争历史为依托,讲述了在1934年,红军34师官兵付出巨大牺牲,奋力掩护党中央渡过湘江、成功突破封锁的悲壮故事。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1500字,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篇一: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1500字
漫漫长征路,滴滴红军血,日落寒霜起,湘江血染红。——题记
现在的天那么蓝、一碧万洗,地那么大、广袤无垠,生活那么安详、和谐幸福。可是回顾历史,在红军长征时期,天是阴沉沉的,遍地横尸遍野。空气里都弥漫着血腥味。《血战湘江》这部电影就展现了这样的画面。
《血战湘江》,一部为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献礼的影片,本片以长征史上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背景,在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路线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此开始了人类史上轰轰烈烈的长征。
刚开始,我对这部电影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因为我并不太喜欢看战争片,可是影片一开始战火连天、烽火硝烟的环境就把我带入了那个时代,我似乎都已经闻到了火药味,炮火连天,血流成河的壮烈场面也是我感到无比震惊。在开片没多久,有这样一个令我感触非常深的画面,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四周都是逝世的战士们,雨水在血的映染下都变成了红色,一位即将逝世的同志被他的师长扶起,用自己仅剩的力气,说“师长,请将我的帽子戴正。”我完全没有想到那位同志会说这句话,他对党的无比敬畏掀起了我内心一层层涟漪,师长庄重地将他的帽子戴正了,我看着师长布满鲜血的手和那位同志血腥的脸真的感觉战争好残酷,他们为了国家做出了巨大牺牲。时代将会铭记他们的!
最令我厌恶的就是博古、李德,他们一点作战经验都没有,瞎指挥。不过是在国外读过书而已,却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完全不顾当时红军的实际情况,执意要按他们自己的想法办事。不让走小路,说什么走大路让国民党看看我们的威风之类的话,一点都没有爱惜战士们的生命!最后红军从8万减少到3万多。毛主席和朱德同志劝也劝不住,简直就是把战场当儿戏,生命如草芥。这对我们自己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要认真听取他人意见,不可以一意孤行、自以为是,要谦虚谨慎,否则犯下错误就会后悔莫及啊!毛主席确实是一个好领导,他自己还患着病,却坚决要把药分发给前线的战士,自己忍者伤痛。他也很体恤老百姓,在路途中,路过一个村子时,村子里的人坚决要把粮食分给战士们,但毛泽东坚决不收,拗不过乡亲们,就说可以收乡亲们的粮食,但必须拿银元换。这种铁面无私的精神,令我赞叹不已。而且他的军事才华也很突出,很幸运中国有一个这样好的领导人。可以说中国现在的强大和他的正确指挥是分不开的。
影片中老裁缝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他本可以在家里安稳地过日子,却坚决带着三个孩子,来参加红军。在这场战役中,虽然他很平凡,但也起了很大作用,他鼓励了战士们战斗的信心,教战士们唱歌,缓解了战士们沿途的匮乏。可是最后他和三个孩子都壮烈牺牲。还未成年的四伢子,随后也参入了红军。在得知父亲和三个哥哥死后,毛主席问他失望吗?就算当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哗哗地流下来,他还是坚定地说:“是红军就没有失望。”四伢子如果生活在现在应该是最美好的年纪,可得知父亲和三个哥哥逝世后还那么坚强,我真感觉自愧不如。现在生活这么幸福,因为一点儿小事就被打击到了,还想过轻生真是太不应该了!
正是有了过去苦难的岁月和沉痛的教训,时刻提醒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有我们如此幸福的今天!中华儿女应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发扬中华优秀传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不要让前辈们的血白流,让前线的战士们白白牺牲!让新中国的天更蓝、地更广,生活更美好幸福吧!
篇二: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1500字
近日,公司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了以党史为题材的电影《血战湘江》。看完影片后,让我感慨颇多。周末,为了让两个女儿也经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一下这个电影场面的震撼,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更具体的了解和深刻认识,我们娘三在家也观看了电影《血战湘江》。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34师官兵付出巨大牺牲掩护党中央过湘江、成功突破封锁的悲壮故事。
当看到红五师师长李天佑为了确保党中央渡湘江,高声怒吼着“死守第一道防线”时,我们被他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打动了;当看到毛主席不顾伤病,将自己的药给了其他的红军战士时,我们被他爱兵如子的无私精神感动了;当看到裁缝老林和他的大儿子,毅然用双手举起机枪支座而壮烈牺牲时,我们被他们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感动了;当看到红军战士子弹打光之后,用血肉之躯继续与敌军展开殊死决战时,我们被他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感动了。红军战士们满怀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信念,在“誓死保护党中央”的坚强意志下,紧密团结,顽强战斗,指挥员前一个倒下了,下一位立即补上,继续指挥战斗;战士前一批倒下了,后一批继续向前冲,正是这些钢铁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牵制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掩护了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及时渡过了湘江,艰难保存了革命力量,取得了红军长征的战略胜利。两个女儿被感动的哭红了双眼。
小女儿说:“妈妈,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有美食吃,有衣服穿,还有漂亮的房子住,而红军们呢,整天为了战争而奋斗。所以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要像影片里面的战士一样,报答祖国。”
是啊!中央红军远去了,几万名红军将士永远的躺在了湘江之侧的土地上,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一个传奇。他们大多数人,没有留下名字。人们只知道他们叫——红军。观看这部影片,我收获的不仅有震撼与感动,还有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忠贞信仰。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而奋斗。
坐在沙发上沉思了一会的大女儿走向前,面对银屏中的红军战士深深鞠躬说:“妈妈,一个个红军战士流血牺牲,他们视死如归的气概,他们对革命坚定不移的信念,让我万分敬佩。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让我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能告诫后人——我们应该要更加珍惜;同时也要居安思危,先烈铭记历史,我们要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所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时代新青年更要牢记历史,勿忘使命,开拓创新,勇做时代弄潮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在接好前辈长征火炬的同时,也一定能够传递好新长征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继续前进。
篇三: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1500字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史称长征。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先后突破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11月中下旬西行至湘桂交界,即将到达湘江。影片就是从此开始。
蒋介石部署了第四道封锁线,调动中央军、湘军、桂军、粤军40万大军形成合围之势,在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了一个绝杀之阵,计划全歼红军。
陷入绝境的红军行动迟缓,中央纵队舍不得弃掉辎重。当时彭老总就气愤地说:“这样抬着‘棺材’走路,哪像个打仗的样子?!”毛泽东多次建议中央军委,丢掉辎重轻装疾行。可是博古及李德均未采纳。
在失去两次渡江良机后,一场空前惨烈的血战就在眼前。红军走到了生死存亡的一刻!
为掩护中央、军委纵队及后续军团渡过湘江,红1、红3军团奉命在桂北湘江两岸的新圩、脚山铺、光华铺等地区,构筑工事,阻击国民党军。28日,桂军第44师在炮火掩护下,从灌阳向新圩之红3军团第5师前沿阵地发起进攻。第5师凭借有利地形沉着应战,奋勇抗击。桂军正面进攻受阻,遂以一部兵力从侧翼迂回,第5师被迫退至第二道防线。
11月29日,桂军第24师及第7军独立团投入战斗,并有飞机支援,战斗更加激烈。红军与桂军展开白刃战,但终因力量悬殊,第二道防线被突破。驻兴安县光华铺之桂军第43师和地方民团向红3军团第4师第10团飞龙殿等阵地发起进攻。第10团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打退桂军多次冲击,并趁夜暗主动出击,守住了阵地。
11月29日,红2师与湘军激战。30日,红1师赶到脚山铺,与红2师一起打退湘军数次进攻,予以重大杀伤,红1、红2师也遭严重损失,部分阵地被湘军攻占。入夜,湘军迂回侧击,红1、红2师为避免被分割包围,先后退至夏壁田、水头、赤兰铺、白沙铺一带。12月1日凌晨,中革军委命令红1军团不惜任何代价守住阵地,以开辟西进的道路。拂晓,湘军在飞机掩护下,采取正面攻击与迂回包围的战术发动猛烈进攻。红1、红2师奋力拼杀,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于17时前渡过湘江,向西延地区前进。
12月3日,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进入西延地区。脚山铺至界首间湘江两岸被湘、桂军控制。此间,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在由新圩向湘江撤退中,被桂军分割包围大部牺牲。在新圩、脚山铺、光华铺阻击战的同时,担任红军总后卫的红5军团,在永安关、水车一带阻击“追剿军”第3路的追击,掩护中央、军委纵队及红军主力渡过湘江。该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18团余部被阻于湘江东岸,转战于灌阳、道县一带,虽经英勇战斗,予敌重大杀伤,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包括师长陈树湘在内的绝大多数指战员牺牲。
中央红军经过英勇奋战,突破了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但此役也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大的一次。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连同前三次突破封锁线)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湘江战役后,红军尸体密布江面,血水染红江水,江水映红晚霞——残阳如血!以至于湘江的老百姓们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正如影片结束时所言:“中央红军转兵贵州,经黎平、猴场,突破乌江,到达遵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中国革命迎来一个又一个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而现在我们回望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才深刻地领悟:所有的胜利都是鲜血铸就。
篇四: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1500字
《血战湘江》是我们中国革命史上最残酷又悲壮的一段历史,这一段历史让我们无法忘怀,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最难走的历程,也是我们党初步扩大的关键,包涵了遵义会议转折等等,这一段路无论是从战争严重程度,还是在激烈程度上来说,都可以堪称之最,这一段历史是我们党最黑暗时光,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最后站起来了,而且在新中国越来越强!也让我无不感叹在那样的地步,我们党是一步步爬起来的,长征路穿的是用草做成的草鞋,这艰难的历程啊,硬是走出来了!也正是在这样的艰难历程,这样的黑暗时光,我们党的先辈们领袖们最大能耐激发出了他们的激情,他们的热血,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智慧,他们的能量挽救了我们的中国!带领我们的人们最后走向了胜利。
《血战湘江》带给我们的是启迪,是精神,是当时党的绝地重生,更是一种不屈的力量、信仰!
看完了《血战湘江》这部电影,内容真的太好了,在这一段历程中我相信只要肯付出,肯坚持,有志向定能达到成功彼岸,有三十四师的陈树湘,为了掩护大部队胜利渡江,战斗到了最后,也是为了革命的火种,革命的希望,为了新中国能够走下去的自我无私奉献的英雄主义精神,死亡是最让人感到害怕的,可是我们的革命英雄们在面对死亡时的从容不迫,无所畏惧,看得我热血沸腾,怎么会为了革命胜利拼到这何等地步,自己无不感叹正是有了先辈们的这种气魄,这种胆识,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新中国,才有了我们如今幸福安康的生活。可歌可泣,这种斗志精神值得我们当代青年永远去学习,去崇拜,去铭记!
《血战湘江》这里记录了我们革命的艰难,坎坷,建立了很多鲜明的人物现象,把人物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我们毛主席领袖在会议中屡次不被中央党采取意见,眼看着我们党的战士们因为指挥战术路线错误而导致一批又一批革命者倒下时,而自己无能为力的那种无奈,还有为了革命,告别了自己的家人,告别了家乡,义务反顾踏上革命道路,我们的周恩来总理为了革命操心,不考虑自己身体,最后不堪身体重托,卧病在床。红四师参谋长杜中美的临危受命,立下了“人在阵地在”的承诺!誓死阻击敌军等在《血战湘江中》发生的一件件真实而又让人痛心的事情。
好好付出的牺牲,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在我们的遵义会议中,我们的毛主席以大部分票通过了选举为最高指导权力,可谓是一个转折点,要是继续听从李德等人的领导,那么我们的先辈革命者付出的牺牲,努力都白白浪费了。
在我们的毛主席领袖的领导下,放弃了主打城市的路线,根据我们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然后以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中心,展开了很多革命根据地,以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打游击战,以少胜多,我们的共产党慢慢的又本来的劣势逐渐变得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上我们的革命先辈不畏牺牲,努力为国家解放而奋斗,团结一致,最后获得了胜利!
《血战湘江》这一部电视我看到了可歌可泣为革命成功的努力而奋斗的革命先辈者,让我们向英雄们致敬!正是有先辈们的努力才有现在的我们幸福生活,的确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啊,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血战湘江》给予了我很大启示,我认为我们当代青年应该去学习毛主席领袖那样的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不畏艰辛始终为人民,学习马克思主义但是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结合中国的国情,应用在中国当时的革命道路上,实事求是,不做一些浮夸并且自以为事的事情,不走个人主义,学习周恩来总理那样坚持求知,不达青山不罢休的,虽然说身体是革命本钱,但是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敬佩,去看齐,学习我们千千万万的战术那样不畏艰辛,敢闯,干革命斗志的革命先辈者们精神!
最后,祝愿祖国繁荣富强!大家一起努力为了更好的明天,为了中国梦!
篇五: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1500字
饱含热泪看完《血战湘江》这部影片,我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思绪久久停留在雷口关血战、新圩争夺战、枫树脚争夺战、蒋家岭突围战等战役的烽火连天中。影片中,无论是阻击战还是突围战,随处可见滚滚硝烟和枪林弹雨的画面,为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人们真实再现出血战湘江那段悲壮的历史,让吾辈真切体会到今天现世安稳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军战士顾全大局、不怕牺牲、奋力掩护党中央渡过湘江的英勇无畏,正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艰苦卓绝精神的集中体现。
影片中,红军战士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光辉形象,还有34师年轻的师长陈树湘“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铿锵誓言,数度让我沉浸在愤慨、哽咽的情绪中。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间鱼水情深的一幕幕。
电影中有一幕是这样的:当沿途百姓自发给赶路的战士捧出馍馍、摘下辣椒相送时,红军战士刚开始用手捂住衣兜一概拒绝。毛主席不忍心辜负老乡心意,要求营以上干部拿出银元换一点乡亲们的东西。毛主席痛心地说:“乡亲们,我们打了败仗了,我们对不住你们,对不住你们把孩子送给我们。”一位乡亲高声回应:“等你们回来过大年。”通过这质朴真诚的话语,我听到了苏区老百姓的真实心声,感受到与人民血肉相连的红军战士的风采。中央红军当年正是依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赢得了民心,从而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时闽西苏区3万多人(占中央红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参加长征,仅湘江战役就牺牲了6000余人,只有2000余人到达陕北。电影中林裁缝的4个儿子都参加了红军,我又想起《八子参军》中杨荣显老人的故事。杨荣显老人亲手把8个儿子全部送到参军报名处,结果等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儿子牺牲的噩耗。杨荣显一家八子参军的故事,只是赣南苏区人民全力支援战争的一个缩影,当时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的情况很多。无数像杨荣显、林裁缝一样深明大义的苏区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看到此处,一种对革命先烈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百姓拥护红军,是因为红军关爱百姓。老百姓知道红军是保护穷人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半条被子”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影片中,毛主席将自己的疟药金鸡纳霜一次次分给红军战士,还有主席和林裁缝的对话,把领导人对战士的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无数战士在血红的湘水中奋勇前行,高呼“打过湘江去,跟随毛委员。”这也让我想起发生在我的家乡照金“习仲勋受伤结深情”的故事,中了敌人埋伏受伤后的习仲勋得到了“干妈”陈秀贞一家的悉心照顾,这才能很快病伤痊愈,这也正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深的反映。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通过观影,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精辟论述有了更加理性和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立足本职,在工作中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和无数心怀梦想逐梦前行的人们一起,携手并肩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