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思考的方式,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一个简洁明了的总结能够让读者快速了解主要内容。请阅读以下相关内容
放低自己的作文篇一
邢军纪的《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中写了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的两件轶事。
20世纪代,叶企孙做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时,系里有个勤杂工叫阎裕昌,此君勤劳、聪明、肯学习钻研,叶企孙将他安排到实验室有意培养。阎裕昌很快掌握了技术,叶企孙破格提拔他为实验员,辅助讲课。勤杂工在那个时候地位极低,被称为“听差”,这个称呼明显带有歧视意味,尽管身为阎的直接上司,叶企孙却特别尊重阎裕昌,从不叫阎为“听差”,开口闭口都是“阎先生”,他也教育学生同样这样做,不允许他们喊阎裕昌“听差”。
上世纪初,物理学刚刚从西方传进来,是一个热门专业,许多新生进了清华大学后都想读物理系。叶企孙总是认真地对每一位提出要求的学生进行面试、核查,他首先查看分数,分数高的只简单地问几句就办手续。分数不合适的,他绝对不会说你成绩不好,没有达到物理系所要求的门槛,而是非常和蔼地告诉面前的学生学物理会面临许多困难,不仅修完全部课程很难,毕业后也不容易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很多人听他这样说也就自动放弃了,有个别的不愿放弃的同学怀疑问题出在自己的分数上,死活要求叶企孙实言相告自己的得分,叶企孙却从不愿说出分数,只是耐心劝说他们放弃原来的打算。
叶企孙如此尊重别人,甘愿放低自己,不是因为自己真的低矮,相反,此时的他在清华正如日中天,高耸得像珠穆朗玛峰。
叶企孙才华横溢,16岁就完成了《考证商功》这篇才华横溢的学术论文,两年后发表在《清华学报》上。
此后他一发不可收,又在《清华周刊》发表了《革挂解》《天学述略》,在《清华学报》发表《中国算学史略》,深得梅贻琦等老师的器重。
赴美留学后,叶企孙又写出了《用射线方法重新测定普朗克常数》这篇轰动世界物理学界的论文,被美国人称为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由于它的精确,此后里,世界物理学界对这个测定无人再敢问津。
清华是把他作为杰出人才引进来的,从个人的职业影响力来说,当时的叶企孙是清华大学物理系仅有的两名教授之一,梅贻琦出任教务长后他又变成了唯一的一个,是学校少壮派教授的领袖,备受大家推崇。
如此情况下,还能将自己放低到尘埃,非常不容易。
将自己放低到尘埃,必须不怕淹没了自己。像叶企孙,才华出众,人品非常高尚,然而,他不屑于宣传、张扬自己,这样很可能形成如此局面:以个人素质论,这个人确实极其厉害,但社会上的人出于某种隔膜也许并不觉得他厉害。假若不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假若不对名利多一点超脱,一个人很难抵达如此境界。
世界上有两种牛人,一种有点小成绩,就千方百计张扬自己,总觉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完美无缺,自己拥有的每一种特长都人所不及。叶企孙这类人不同,一方面他确实拥有极高的天赋,出类拔萃的才华;另一方面他更有一颗平常心,能够充分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可能有别人不具备的长处,因此自觉地不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自然也就不会觉得自己如何高人一等。换句话说,叶企孙将自己放低,不是出于刻意,而是出于对他人已经显现或潜在的能力的欣赏。
一个人敢将自己放低到尘埃,让灵魂接受大地和天空的双重滋润,恰恰可以成就自己的高峻。
放低自己的作文篇二
有一种高贵叫做低姿态。
你也许有些不解。从小便在“我很重要”的呼喊声中成长,习惯了抖动着思想,张扬着个性,习惯了解衣怒马横刀的年少轻狂,为何要放低姿态,去俯身闻路边的花香?那就请放慢脚步,且听我与你细说。
你可知谦谦如玉的君子的姿态吗?君子的高贵,在于他们总是俯下身,伸出手,笑问这世间是否需要帮助。俯身的一刹那,君子那温润如玉的素养便如清泉般流出,令这世间,馨香流淌。
高昂的头颅也许是你豪迈意气的标志,但脚下你不曾留心的石块也许会绊住你的脚,飘浮的思想若没了根系,不肯低头俯身,便会感到空虚与渺茫。俯身,也许生命的风景就在路旁,待你去发现。
你可听说过,弘一法师圆寂之时再三叮嘱弟子在身体旁放置一碗清水,只为使嗅味而上的蚁虫在焚烧之时能有个安身之所。人人景仰的弘一法师将姿态放低,放到尘埃里,注意到了世界的蚁虫,如此的低姿态,令人何等动容!他俯身在淤泥里开出的花,洁白、硕大,缀成一片,点亮了他人生的风景,铺排出了他生命的意境,邈远而奇绝,凛然而热切。
我注意到你目光中的惊讶与首肯了。你定在为弘一法师的低姿态而动容。那么,再听我说一说。
你可知中国画史上最著名的“画、书法、印”三绝刘白石亦是一位低姿态的谦谦君子。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他却永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视之。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去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如此低姿态,令人佩服,令人感动,更令人肃然起敬。大师的风范并不在于他强势的外表与斐然的成绩,而在于他成熟的外表下,是否有一颗饱满充盈的种子,圆润晶莹,能够在人间深处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生根发芽,开出饱满的花来,骄傲地绽放着人生全部的光荣与信仰,繁荣与梦想。
你的眼神中开始有了神采。你的脑海中勾勒着一代画师的形象。我听见你心里在说,放低姿态,俯下身,也是一种高贵,一种高雅。
是的。你受了震动。你内心的波涛透过目光传到我心底,但,我还有话要与你说。
温总理在下飞机后对一对等待多时的母子轻声说了声“对不起”,感动了世人;林志玲在一次商演中与人拍照,因身高太高,她弯了弯双腿与人齐平,七十多位影迷排队,她弯了七十多次。他们是拥有高贵的人,但他们却俯下身,看到了大地,笑意盈盈。他们放低了姿态,他们的姿态骀荡春风。
你可知,轻狂不是罪过,意气不是犯错。倘若你能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不去做那飘浮不定的浮云,你的生命定将诗意盎然,截取一段便可成诗成画。
我看见你眼里的豁然开朗了,你嘴角上扬,眼光中有神采在飞扬。
你呢?――你问我。
我将放低姿态,俯身闻得一阵芳香。――我答。
放低自己的作文篇三
是含蓄淡雅的秋叶,放低姿态,铺就肥沃土壤上的盎然生机。
是疏林野草间的点点曦霜,放低姿态,润就汲汲生根的茁壮水泽。
是盘旋的雄鹰,放低姿态,造就蓝天苍穹的壮观景致。
放低姿态,就如同媲比“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
灵动细腕指尖的微妙姿态,舞动纯净柔美的腰肢,灼灼彻透出隽永心灵的低姿态,是浪漫而赋予自然的美,是纯美的跳跃,这位宛如传递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杨丽萍。在自然原始里凝结硕果的是放低姿态后的灵慧气质,是置身于自然原始的态势,亲身的生活体验创作融入“舞神”的灵感,体验自然风情灵动的矫健,把自然气息带入舞蹈,把姿态抽调于风光秀丽中。生活的低姿态旋舞是犹一空灵超然的“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的舞蹈女子。
放低姿态,就如同曦露润泽,养润生机。
胸怀民生,服务世界,把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因为一粒改变世界押种子而获得美誉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第一线劳作是他矗立田间的坚守,放下姿态,四十几年里像候鸟一样追赶着太阳南来北往,上千次的失败没有击破他追求成功的信念,那交织智慧和汗水谱写奏响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壮丽曲谱。他,放低姿态,在田间播洒创新,奋斗和无私,润泽了蓝天下的片片绿田。
放低姿态,就如同雄鹰搏击,铿锵有力。
名利如草芥,那纯净淡泊的心灵曼妙着舞姿,矫以从容心境舔尝荣誉的居里夫人。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的探索者,获各种奖金税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不矫情不自傲。放低姿态,搏击科学界,滤净了荣誉和名利,以低回盘旋的姿势搏动了科学界的有力铿击。
因此,放低姿态,呼唤低姿态,赢得众人喝彩。
因为它是诗情与智慧的涂抹。
因为它是豁达与超然的孕育。
因为它是高傲与自大的消隐。
因为它是躁动与喧嚣的晦散。
放低自己的作文篇四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为官清廉,一身正气,因替大将军李陵辩护而不幸入狱,在狱中受尽煎熬,甚至被处以腐刑,面对身体与心灵上的双重折磨,他并未被打败,因为他知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心有抱负的七尺男儿岂能就此被击败?于是,发奋著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更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文学成就和历史价值可见一斑。
为了完成抱负,受尽苦难的他尚能放低姿态,忍辱负重成就华章巨篇,那在逆境中的我们就更不能轻言放弃了,要越挫越勇!
在记忆的珍珠中还有这样一颗,它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闪烁着不屈服的光芒。
她在19个月大的时候因一次高烧而致失明、失聪,在家庭教师的引导下,她开始学会说话,学会读书,最后竟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毕业后,她致力于服务残障人士,并完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冲出黑暗》等传世佳作。她能够走出黑暗,取得那么高的学术成就,与她顽强的毅力是分不开的。她就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海伦·凯勒。
像这样身处逆境但仍与命运斗争的英雄还有很多,如张海迪、霍金、刘易斯、林肯……上帝给他们关上了一扇门,但他们凭借着不屈服的精神又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于是,阳光再次洒满整个屋子。
金大中一生坎坷,但最终在73岁时战胜富有战斗力的年轻对手,成为韩国总统。他曾经说过:“每个人在遭遇磨难时,心中都会不自觉地砌起一道承受打击的防火墙,这道防火墙就是经受磨难后的期望。不同的是,有的人盲目乐观,将防火墙架于空中,这样就容易被打击摧毁。而有的人立足实际,理智面对,防火墙就变得顽强、坚固了。
同样,我们不仅要有顽强的毅力,更要放低姿态,理智面对,这样才会越挫越勇,无坚不摧!
放低自己的作文篇五
有一种智慧叫低姿态。
高昂的头颅也许是你荣耀的标志,与生俱来的自尊心也许是你骄傲的旗帜,但你可曾想到,你走过的门有时需要你低下你高傲的头颅,你跨过的坎有时需要你放弃你的自尊,不肯低头弯腰,你只有撞到头破血流。
春秋风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惨败,成为了败国之君,亡国之奴,背负了昏君的罪名,背负了世代的仇怨,而他,选择了隐忍,为夫差做马前卒,做奴役,卧薪尝胆,只为蓄积力量,东山再起,十三年后,他拔剑怒指夫差,反败为胜,成为了最后的王者。
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富有弹性的英雄的光辉,生死抉择面前,他放低了自己的君主之姿,忍辱负重,才有了胜利的结局。
文学巨著,《史记》留香,它的作者司马迁闻名于世,为几句耿直真言,他遭受宫刑。奇耻大辱,他也曾想到过一死了之,可《史记》未完,最终他选择在屈辱中放低姿态,完成鸿篇巨制《史记》,成就了他的辉煌。
古来自有“刑不上大夫”,士大夫大多品志高洁,总在自己受刑之前坚定不移地选择死亡,司马迁忍受屈辱,顶住压力,苟活于世,才有了最后的辉煌。
试想,若他二人不懂得低姿态的智慧,宁不受辱而选择“高贵”的死去,怎会有最后的荣光。
乌江边上,寒风凛冽,凉气直透人心,一向傲气的西楚霸王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谢罪,他决绝地对苟活于世说出了“不”,自此一代霸王陨灭,只因他不愿暂且低头屈服,不愿相信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所为,不懂得低姿态的智慧。若他能够甘当一名小小的乌江亭长而保有性命。待找准时机,重振旗鼓,定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生死抉择,折射了不同的人格,项羽和勾践都曾是逆境中的王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不肯弯腰低头的,付出了血的代价;愿意低头侧身的,过了这道逆境的门,之后就是广阔的天地。
温总理在下飞机后对等待多时的群众说了声“对不起”,赢得世人赞誉;林志玲因身材太高,拍照时弯双腿与人齐平,一次活动中,70多位影迷要求合影,她弯了70多次。获得更多拥护;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最终成就一代名将;孙膑能为活命而装疯作癫,成就了一代政治家、军事家……他们都是拥有高贵资本的人,但他们放低了姿态,将自己从遥远的星辰摘下来,送到人间,令人间动容。
若有一道非过不可的“小门”竖立在我的面前,我将放低姿态,俯身闻得一阵芬香。
放低自己的作文篇六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一座寺院,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也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心满意足的老师。”
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纸。
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
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只有把自己放低些,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人生感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是因为身处低下,方能成为百谷之王。要想拥有百川的事业和辉煌,首先应拥有容得下百川的心胸和气量。
放低自己的作文篇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浩瀚的大海,不得不佩服它宽广的胸襟。虽说如此,但我更佩服的是它的谦卑,即使拥有无垠的宽广,即使拥有可以吞噬一切的权力,即使与成物相比,它是那么的雄浑壮阔,它也不曾狂傲心放得低低的,如此谦卑地接受着万物。或许,这便是它为什么拥有一切,而所有的一切都将归顺于它。
我并不否认,人应该志存高远,应有凌云的壮志,而这与心态放低是不矛盾的。若空有一腔热血,怎能将理想变为现实?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而我们又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目标,忽略了步骤。
曾经豪言要考上自己心中的大学,并为之奋斗不止。每天都会告诉自己要怎样做,要如何做,不断地做题,将自己埋没于题海,对于那些小问题都不屑一顾。有时还告诉自己,这些问题我足以解决,应先解决那些大的问题。甚至还会对知识不顾,只顾做题。直至第一次模拟考,一向令我骄傲的语文差点没有及格。心,突然有一种从天上掉在地上的伤痛。
我有些怀疑,是否我错了。我不应追求那些我不会得到的东西,可心中却不服,难道有好的目标,有追求错了吗?我将卷子前后分析一遍,才发现有好多是自己知识性失分,而这些,是我曾忽略的。
失败了,那就站起来。但并不是继续前行,而是回头看看,你这次失败值吗。我突然感觉,学习忌讳的是眼高手低,而自己的心告诉自己,学习,要一种谦卑。拥有理想不是错,但不应忽略了现实,拥有实力不是错,但不应藐视细节;拥有追求不是错,但不能将自己的心放在与追求同一个高度。
当我们经历的越多,经验就越多,能力也越强。但生活不是总在反复,或许下一个路口,一样的情形,一样的故事,却拥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将自己的心,放得低一点,对每个人每件事,都用一颗谦卑的心去对待。
仁者无敌。成功,是靠我们一步一步走下来的。而随着我们成就的壮大,心是否也在上升。盛气凌人的人是不会有人拥护他的,眼高手低的人,成功真不会亲睐他的。
无论对什么,我们都应该将自己的放在它该属的位置,海的谦卑,让它赢得了百川的信赖,而我们,身处生活之条长河之中,千帆竞发,谁主沉浮?将自己的心放低一点,将自己的目标放得高一点,生活,由你主宰!
放低自己的作文篇八
中国自古讲究中庸之道,教导人们为人处世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做人也是如此:放低姿态、永不自满才能实现永恒的高贵。
以色列学者面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普通出租车司机,非但没有暴跳如雷,指责对方“不识货”,反而静静聆听对方的见解,将君子的慊慊风采表现的淋漓尽致。他放低姿态时,高贵而谦逊的素养就如清泉般涌出,令这世间馨香流淌。
季羡林作为文坛大家,作品享誉四海,与他的成就一同驰名中外的,使他历经千帆仍不褪色的那份低调谦逊。在他职教北大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一位大一新生在校门口拜托一位老人帮他照看行李,事后才发现那位其貌不扬的老者竟是北大校长季羡林!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也足以看出他始终坚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正是因为他的低调谦逊,人们才会更加敬重他高贵的品格。
作为公众人物,她低下身姿,用爱与尊重浇灌文明的花朵,传递了温暖与芳香,收获了高雅与敬重。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知名问题:拿破仑何以成为拿破仑?诚然自信给予他带领军队冲锋陷阵的勇气,谋略给予他治理国家的远见卓识,而在此之前,他放低姿态给了将士平等与尊重。史料记载,在拿破仑已经成为大将军的时候,曾默不作声的替代一位打瞌睡的将士值班。没有训斥,也没有惩罚,拿破仑低下姿态,赢得了将士们的信任与支持。
古今之成大事者,无一不是虚心谦逊之人。经典力学的奠基人牛顿感叹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四绝”之一的齐白石愿做张大千“门下之走狗”、唐朝名相魏征“念高危,则思谦而自牧”……人无完人,唯有放低姿态、自我完善才能实现人格的'升华。
放低姿态,低下的是身姿,拾起的是永不褪色的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