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教师资格面试物理教案(四篇)

最新教师资格面试物理教案(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4 15:27:49
最新教师资格面试物理教案(四篇)
    小编:zdfb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资格面试物理教案教师资格面试物理真题篇一

【教学目标】

1.体验“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前后形成强烈反差,做出猜想引出课题。

2.经历“拔河比赛”,证明大气压强的存有,列举实例佐证自己猜想。

3.通过类比液体压强形成,分析大气压强成因。

4.通过课件、视频、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并计算出大气压的值。

5.通过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剖析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改造自然的愿望。

【教材分析】

重点:大气压强的存有证明;大气压强值和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应用

难点: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原理和方案;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分析。

关键点:一是存有证明要做好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二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可实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实行推导,得出大气压强的值;讨论粗略测大气压方案应围绕p=f/s展开;分析气压计原理时,应深刻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掌握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力的平衡等知识;在物理方法上需了解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在生活经验方面需有拔;...火罐、钢笔吸墨水等常识。学生可能对大气压强存有表现漠然,应用也缺乏充足的理解,所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能在受力分析和计算中存有困难,所以我在课前设计有热身训练,为新课的顺利实行扫清障碍。

【教学策略】

1.课前热身,为突破重难点铺路搭桥,同时即时反馈,为教师更好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实行教学提供可能,确保所讲是学生所需,让教学真正有效。

2.置疑体验,通过前后强烈反差,在学生内心产生剧烈碰撞,引导学生猜想,课题引入自然,流畅。

3.拔河比赛震撼学生心灵,游戏之后,教师巧妙过渡到马德堡半球实验,并通过演示实验、课件展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4.视频展示托里拆利实验,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10m高的水柱。采用受力分析和转换法、等效替代法计算出大气压强值。

5.探究粗略测大气压强的原理、方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并对方案实行评估,通过误差的分析引导学生实行方案的改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水平。

6.视频展示大气压应用,并通过自制气压计和自动给水器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再次感受大气压强的神奇,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

1.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力能够用来测量,面积能够用来测量。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计算公式是。

;...3.什么是力的平衡?平衡状态有哪些?

4.茶壶盖上为什么有个小孔?

二、置疑体验,引入课题

师:夏天,同学们经常用吸管喝饮料,请问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

生:是

生:(使劲吸牛奶)不能

师:怎样才能将牛奶用吸管吸上来?

生:(思考并讨论)让瓶中进入空气。

师:再思考: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是什么使饮料吸入口中?

生:不是,可能是大气压强。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大气压强。板书课题

三、模拟实验,存有证明

3.教师演示“覆杯”实验、“喷泉”实验,通过课件展示“铁桶变瘪”实验、“瓶吞蛋”实验、“水中取钱而不湿手”实验,师生一起分析原因。

四、大气压强的测量

大气压强存有,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实行了研究,并算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1.让学生观看托里拆利实验录相,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银柱?

2.学生计算760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教师检查并给予指导,后交流并指出大气压强p0=1.013×105pa。(也可对水银柱实行受力分析,受重力和大气压对水银柱的支持力,即p0s=g也可推导出大气压强的值)

3.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学生计算,教师检查并给予指导,后交流约为10米。

4.学生完成教材“想想议议”通过实例计算,使学生感悟大气压强产生的压力的大小。

5.探究粗略测大气压强的方案。用课件出示器材塑料挂钩吸盘、弹簧测力计、直尺、注射器、橡胶帽、钩码、线等,学生分组讨论出两种方案。要求写明器材、原理、步骤、表达式以及注意事项。先组;...内实行讨论交流,后通过投影仪全班交流,针对出现的问题实行方案改进。

五、大气压强的应用

1.大气压强应用视频资源,如吸盘搬运玻璃、抽水机工作原理等。

2.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应用:气压计。

自制气压计从一楼到三楼,管中水柱是上升还是下降?先引导学生对水柱实行受力分析,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瓶内气压对水柱向上的支持力,大气压对水柱向下的压力,水柱受向下的重力而平衡,即p内s==p0s﹢g而瓶内气压对水柱向上的支持力不变,当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大气压对水柱向下的压力减小,水柱的重力增加,表现为水柱升高。

3.介绍森林中鸟的自动给水器、家庭中电热水器等都用到了大气压强的知识。

【教学评价】

我为本课设计了课堂检测题。

1.能证明大气压强存有的实验是。

2.下列事例中没有应用大气压强的是()

3.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中水银高度差发生变化的是()

a.玻璃管变粗b.玻璃管倾斜c.玻璃管下压d.玻璃管上端有少量空气

4.自制气压计从山顶到山脚,液柱将(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为l。

我的设计始终贯穿有趣、有效,我认为一节成功的课至少要做到这两点。下面我点评本节课的三大特色:一是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为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有和应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给学生视觉体验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愿望。二是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课前热身、课堂检测、探究实验、学生小组讨论、计算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三是大胆对教材实行调整和取舍,并有所测重,同时有的放矢,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实行教学,目的性很强,确保教学有效、流畅。

而其亮点也有四:一是课题引入较新,二是拔河比赛将学生情绪推向高 潮,三是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由各小组形成方案,交流后针对实际问题予以解决,突出学生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四是受力分析的应用,协助学生理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

教师资格面试物理教案教师资格面试物理真题篇二

《动能和势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动能和势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并且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受哪些因素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物体的动能受哪些因素影响的实验,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认识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受哪些因素影响。【难点】

教师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湍急的流水能推动水车,拉开的弹弓能将弹丸射出,提出问题: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流水、弹弓都做了功,便能推动水车,将弹丸射出。

教师总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板书)2.探究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教师演示)

1.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钢球运动到水平面的快慢一样吗?哪次木块b被撞得远?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高度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木块b被撞得更远。

请学生判断下列物体具有哪种形式的能量:

1、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2、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3、在空中飞行的飞机;4、发生形变的网球拍。

环节四:小结作业

四、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动能和势能》教案,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学科教案设计,请查看中公教师网-教案模板频道。

中公讲师解析

教师资格面试物理教案教师资格面试物理真题篇三

【教学目标】

1.体验“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前后形成强烈反差,做出猜想引出课题。

2.经历“拔河比赛”,证明大气压强的存有,列举实例佐证自己猜想。

3.通过类比液体压强形成,分析大气压强成因。

4.通过课件、视频、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并计算出大气压的值。

5.通过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剖析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改造自然的愿望。

【教材分析】

重点:大气压强的存有证明;大气压强值和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应用

难点: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原理和方案;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分析。

关键点:一是存有证明要做好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二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可实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实行推导,得出大气压强的值;讨论粗略测大气压方案应围绕p=f/s展开;分析气压计原理时,应深刻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掌握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力的平衡等知识;在物理方法上需了解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在生活经验方面需有拔火罐、钢笔吸墨水等常识。学生可能对大气压强存有表现漠然,应用也缺乏充足的理解,所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能在受力分析和计算中存有困难,所以我在课前设计有热身训练,为新课的顺利实行扫清障碍。

【教学策略】

1.课前热身,为突破重难点铺路搭桥,同时即时反馈,为教师更好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实行教学提供可能,确保所讲是学生所需,让教学真正有效。

2.置疑体验,通过前后强烈反差,在学生内心产生剧烈碰撞,引导学生猜想,课题引入自然,流畅。

3.拔河比赛震撼学生心灵,游戏之后,教师巧妙过渡到马德堡半球实验,并通过演示实验、课件展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4.视频展示托里拆利实验,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10m高的水柱。采用受力分析和转换法、等效替代法计算出大气压强值。

5.探究粗略测大气压强的原理、方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并对方案实行评估,通过误差的分析引导学生实行方案的改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水平。

6.视频展示大气压应用,并通过自制气压计和自动给水器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再次感受大气压强的神奇,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

1.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力能够用来测量,面积能够用来测量。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计算公式是。

3.什么是力的平衡?平衡状态有哪些?

4.茶壶盖上为什么有个小孔?

二、置疑体验,引入课题

师:夏天,同学们经常用吸管喝饮料,请问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

生:是

生:(使劲吸牛奶)不能

师:怎样才能将牛奶用吸管吸上来?

生:(思考并讨论)让瓶中进入空气。

师:再思考: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是什么使饮料吸入口中?

生:不是,可能是大气压强。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大气压强。板书课题

三、模拟实验,存有证明

3.教师演示“覆杯”实验、“喷泉”实验,通过课件展示“铁桶变瘪”实验、“瓶吞蛋”实验、“水中取钱而不湿手”实验,师生一起分析原因。

四、大气压强的测量

大气压强存有,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实行了研究,并算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1.让学生观看托里拆利实验录相,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银柱?

2.学生计算760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教师检查并给予指导,后交流并指出大气压强p0=1.013×105pa。(也可对水银柱实行受力分析,受重力和大气压对水银柱的支持力,即p0s=g也可推导出大气压强的值)

3.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学生计算,教师检查并给予指导,后交流约为10米。

4.学生完成教材“想想议议”通过实例计算,使学生感悟大气压强产生的压力的大小。

5.探究粗略测大气压强的方案。用课件出示器材塑料挂钩吸盘、弹簧测力计、直尺、注射器、橡胶帽、钩码、线等,学生分组讨论出两种方案。要求写明器材、原理、步骤、表达式以及注意事项。先组内实行讨论交流,后通过投影仪全班交流,针对出现的问题实行方案改进。

五、大气压强的应用

1.大气压强应用视频资源,如吸盘搬运玻璃、抽水机工作原理等。

2.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应用:气压计。

自制气压计从一楼到三楼,管中水柱是上升还是下降?先引导学生对水柱实行受力分析,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瓶内气压对水柱向上的支持力,大气压对水柱向下的压力,水柱受向下的重力而平衡,即p内s==p0s﹢g而瓶内气压对水柱向上的支持力不变,当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大气压对水柱向下的压力减小,水柱的重力增加,表现为水柱升高。

3.介绍森林中鸟的自动给水器、家庭中电热水器等都用到了大气压强的知识。

【教学评价】

我为本课设计了课堂检测题。

1.能证明大气压强存有的实验是。

2.下列事例中没有应用大气压强的是()

3.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中水银高度差发生变化的是()

a.玻璃管变粗b.玻璃管倾斜c.玻璃管下压d.玻璃管上端有少量空气

4.自制气压计从山顶到山脚,液柱将(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为l。

我的设计始终贯穿有趣、有效,我认为一节成功的课至少要做到这两点。下面我点评本节课的三大特色:一是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为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有和应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给学生视觉体验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愿望。二是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课前热身、课堂检测、探究实验、学生小组讨论、计算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三是大胆对教材实行调整和取舍,并有所测重,同时有的放矢,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实行教学,目的性很强,确保教学有效、流畅。

而其亮点也有四:一是课题引入较新,二是拔河比赛将学生情绪推向高 潮,三是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由各小组形成方案,交流后针对实际问题予以解决,突出学生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四是受力分析的应用,协助学生理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教师资格面试物理教案教师资格面试物理真题篇四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弹簧、钩码、泡沫塑料块、粉笔、烧瓶(内装红墨水瓶塞上面插细玻璃管)、演示胡克定律用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钩码等等.教学活动 [新课导入] 观看伊辛巴耶娃撑杆跳破世界纪录及运动员跳水的视频。

一、形变 [实验演示] 演示实验1:弹簧挂上钩码后伸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