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3年幕墙的质量通病(5篇)

2023年幕墙的质量通病(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23:42:22
2023年幕墙的质量通病(5篇)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幕墙的质量通病篇一

1、颜色不匀,二次修补接槎明显

原因:配合比掌握不准,掺加料不匀;滚、刷手法不一,或涂层厚度不一;采用单排外架子施工,随拆架子,随堵脚手眼,墙面纹理修补,随补抹灰,随滚、刷,避免因后补灰活与原抹灰层含水不一,造成面层二次修补接槎明显。

防治措施:由专人掌握合比,合理配料,计量要准确;喷、滚、弹面层施工指定专人负责,施工手法一致,面层厚度一致;避免灰层的二次修补,影响涂层美观。

2、面层的空鼓和裂缝

原因:底层抹灰没按要求分格,水泥砂浆面积过大,干缩不一,会形成空鼓及开裂,底层的空裂以致将面层拉裂。

防治措施:打底灰时应按图示要求分格,以解决灰层收缩裂缝。

3、流坠

原因:涂料施工粘度过低,涂膜又太厚;喷涂施工中喷涂压力大小不均,喷枪与施涂面距离不一致。

防治措施:调整涂料的施工粘度,每遍涂料的厚度应控制合理;在施工中应尽量使基层平整,磨去棱角,刷涂料时,用力刷匀;调整空气压力机,使压力均匀,气压一般为0.4~0.6m pa。喷枪嘴与湿涂面距离调到足以消除此项疵病,并应均匀移动。

4、刷纹

原因:涂料的施工粘度过高,而稀释剂的挥发速度又太快;涂料中的填料吸油性大,或涂料中混进了水分,使涂料的流平性较差;被涂物面对涂料的吸收能力过强,涂刷困难。

防治措施:调整涂料施工粘度,选用配套的稀释剂;刷涂所选用的涂料应具有较好的流平性、挥发速度适宜,若涂料中混入水,应用滤纸吸除后再用;应先用粘度低的涂料封底,然后再进行正常涂刷;纹理处理时应用水砂纸轻轻打磨平整,并用湿布擦净,然后再涂刷一遍涂料。

5、起皮

原因:基层含水率过高;喷涂时,压缩空气中有水蒸气,与涂料混在一起,涂料的粘度较大,涂刷时易夹带空气进入涂层。

防治措施:面板铺贴前,先试铺,试铺后,基层含水率过高时,应在基层充分干燥后,才进行涂饰施工;涂料粘度不宜过大,一次涂膜不宜过厚,喷涂前,检查油水分离器,防止水气混入。

6、涂膜开裂

原因:涂膜干后,硬度过高,柔韧性较差;涂层过厚,表干里不干;受有害气体的浸蚀,如二氧化硫、氨气等;面层涂料中的挥发成分太多,影响成膜的结合力。

防治措施:面层涂料的硬度不宜过高,应选用柔韧性较好的面层涂料来涂饰;面层涂料的挥发成分不宜过高。

7、桔皮

原因:喷涂压力太大,喷枪口径太小,涂料粘度过大,喷枪与物面间距不当;低点的溶剂用量太多,挥发速度太快,在静止的液态涂膜中产生强烈的对流电流,使涂层四周凸起中部凹入,呈半圆形突起桔纹状,未等流平,表面以干燥形成桔皮;施工温度过高或过低,涂料中混有水分。

防治措施:应熟练掌握喷涂施工技术,调好涂料的施工粘度,选好喷嘴口径,调好喷涂施工压力;应注意稀释剂中高低沸点溶剂的搭配,高沸点的溶剂可适当增多;施工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不宜施工;在涂料的生产、施工和贮存中不应混进水分,一旦混入应除净后再用;若出现枯皮,应用水砂纸将突起部分磨平,凹陷部分抹补腻子,再涂饰一遍面层涂料。

幕墙的质量通病篇二

第8章 幕墙工程....................................................1 8.1预埋件(后补埋件)..............................................1

8.1.1预埋件位置偏位.............................................1 8.1.2后补埋件不符合要求.........................................1 8.2龙骨............................................................2

8.2.1龙骨位置偏差...............................................2 8.2.1龙骨焊接存在的问题.........................................3 8.2.3龙骨安装存在问题...........................................3 8.3石材幕墙........................................................4

8.3.1原材料缺陷.................................................4 8.3.2石材背栓及开槽不符合要求...................................5 8.3.3石材安装不符合要求.........................................6 8.5玻璃幕墙(框架幕墙)............................................7

8.5.1垫块、压块不符合要求.......................................7 8.5.2玻璃幕墙平整度、垂直度等不符合要求.........................7 8.5.3玻璃幕墙开启扇不符合要求...................................8 8.6玻璃幕墙(大玻璃幕墙)..........................................9

8.6.1大玻璃钢槽不符合要求.......................................9 8.6.2玻璃安装不符合要求.........................................9 8.6.3夹具施工不符合要求........................................10 8.9保温、防火、避雷...............................................11 8.9.1防火保温材料不符合要求....................................11 8.9.2避雷设施不符合要求........................................11 8.10打胶..........................................................12 8.11表面清理......................................................13

第8章

幕墙工程

8.1预埋件(后补埋件)8.1.1预埋件位置偏位

1、现象:预埋件位置与轴线位置偏差。

2、原因分析:土建结构偏差;预埋件放置时位置错误;预埋件固定不牢固,浇筑砼时跑位。

3、防治措施:土建施工过程中,对于偏差大的部位及预埋件应及时处理。预埋件安放前,在模板上先画出埋件位置标记,底埋可用铁钉固定、侧埋可用钢丝绑扎固定,且合模前对埋件位置要复查。

8.1.2后补埋件不符合要求

1、现象:后补埋件与结构接触不紧密;后补埋件用锚栓外露长度不符合要求;后补埋板位置结构打孔过多;补强钢板与后补埋板间焊接不牢。

2、原因分析:结构面不平整;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差;结构钢筋位置影响;检查不到位。

3、防治措施:埋件与结构之间的间隙可用细石砼或砂浆填塞密实。后补埋件一侧加补强钢板,并与原钢板焊接连接。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及锚栓的使用说明打孔,且在钻孔设备上做出标记,以防止孔打深。焊接人员要有特殊工种上岗证,并要进行现场考核,合格后才能作业。

8.2龙骨

8.2.1龙骨位置偏差

1.现象:主龙骨位置偏差过大;龙骨竖框的垂直度、横梁的水平度偏差较大;次龙骨间距和标高不满足要求。

2.原因分析:定位放线不准;未在主龙骨上按分格做标记,或放线错误,工人随意施工,质量意识差。

3.防治措施:主龙骨应先挂线、复核无误后再进行安装施工。次

龙骨安装前,先在主龙骨上做标记,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次龙骨安装。做好技术交底,明确允许偏差范围。

8.2.1龙骨焊接存在的问题

1、现象:钢龙骨焊接中防锈漆刷不到位,镀锌层破坏后不防腐处理;焊缝质量不符合要求;焊渣不敲干净就做防腐。

2、原因分析: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不按图纸及规范施工;工人技术水平差。

3、防治措施: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焊接。严格按规范要求将钢材表面做防腐处理,交底到位,所有焊接部位均应敲净焊渣漏出金属光泽后,焊口满刷防锈漆。焊工持证上岗,并选用技术好的工人进行施焊,正式焊接前采用样板通过制。

8.2.3龙骨安装存在问题

1、现象:铝合金幕墙横梁与立柱接缝大;不同金属材料(钢角码与铝立柱)接触部位无防腐垫片;插芯长度不够,钢插芯与钢立柱焊接;转接件螺栓未拧紧,铝龙骨组装时用镀锌螺钉;横梁翘尾巴。

2、原因分析

技术交底不到位,下料错误,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偷工减料;立柱分格大、横梁短,工序验收不仔细;螺栓孔大于螺栓直径。

3、防治措施

(1)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严把进场材料质量验收关,工序应严格按规范允许偏差项目验收;

(2)按图施工,按规范要求采用不锈钢螺钉或自钻自攻钉,加设防腐垫片,角码以及立柱打孔时要与螺栓相配套。

(3)对龙骨分格应进行严格验收,实测实量,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加强施工过程中过程检验。

8.3石材幕墙 8.3.1原材料缺陷

1、现象

石材缺棱掉角,有色差、暗裂、色斑等缺陷。

2、原因分析

石材进场未仔细验收或验收走过场,且在安装前,未进行排板;石材在搬运、存储过程中受到硬物的磕碰;石材开槽加工时不加软垫且石材未清理就安装;石材缝中的螺母稳固石材不取出或取出破坏石材边角。

3、防治措施

(1)加强对石材的进场验收工作,剔除超过规范要求的板材;并且在石材安装前应进行排板,挑出色差严重的石材;

(2)石材在搬运、存储过程中应注意成品保护,在开槽加工时加软垫以防止磕碰,采用硬质木块做垫块,干挂胶固化后及时取出。

8.3.2石材背栓及开槽不符合要求

1、现象

石材背栓松动不牢、漏挂,垫片太薄;石材开槽过宽、距板边距离小,开槽有效长度短,锚入深度不够;槽口内清理不到位,灌胶不饱满。

2、原因分析

钻孔过大或背栓上的垫片脱落;技术交底不到位,背栓挂件与竖龙骨矛盾处方案不明确,施工人员安全、质量意识差。

3、防治措施

(1)按照设计及幕墙系统本身的要求选用合理的钻头;(2)安装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要求石材开槽宽度控制在6~7㎜之间,保证孤形槽的有效长度不小于80mm,一般情况下,挂钩锚入深度在10~12㎜;

(3)灌胶前应将槽口内的石粉清理干净,干挂胶应饱满,并对重点部位重点检查,严格控制质量验收程序。

8.3.3石材安装不符合要求

1、现象

石材安装完成面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不符合要求;板缝宽窄不一,不符合设计要求;干挂胶和密封胶污染石材表面;不锈钢挂件与次龙骨连接使用普通焊条,挂件螺母拧紧程度不够且无弹垫。

2、原因分析

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安装过程中未挂线施工,偷工减料,工人操作不当,质量意识差。

3、防治措施

(1)石材在上墙安装前,应按照图纸分格分别设置竖向钢丝线、横向鱼丝线,以控制板材的平整度及板缝宽度;安装过程中重点部位重点检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加强对工人的成品保护意识;大面施工前应做样板,无污染后方可正式使用,密封胶要有证明无污染的试验报告

8.5玻璃幕墙(框架幕墙)8.5.1垫块、压块不符合要求

1、现象

明框(半隐框)幕墙垫块数量及长度不够,压块数量或压板固定点数量不足。

2、原因分析

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偷工减料,质量意识差。

3、防治措施

技术交底要到位,按图施工,每块玻璃下应设置数量不应少于两个、长度不小于10㎝的硬质橡胶垫块,且固定点间距不小于300㎜,距边部不小于180㎜,加强质量检查。

8.5.2玻璃幕墙平整度、垂直度等不符合要求

1、现象

面板平整度、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幕墙分格缝宽窄不一;扣盖接口处错台;副框组角块挤压不牢或者型材下料不规则,玻璃组框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隐框幕墙的玻璃附框与横梁和立柱不在一个平面。

2、原因分析

技术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差,验收不严格。

3、防治措施

施工前应做好完善的技术交底,按图进行加工、施工,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8.5.3玻璃幕墙开启扇不符合要求

1、现象

开启扇开启不灵活、角度过大、脱落,胶条未压紧,密闭性能差。

2、原因分析

风撑或铰链不配套,位置不当,扇框加工尺寸偏差大,锁点位置不当,胶条不配套;横梁与立柱外表面不在一个面上;因型材壁薄,导致合页、风撑拉出,上旋窗挂钩处无限位措施,技术交底不详细,工人质量意识低,安装过程中图省力,风撑电钻打孔时,钻孔太大,螺丝无法拧紧。

3、防治措施

(1)做好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大面施工前应做样板,确定风撑(铰链)的位置后在大面施工,应保证开启扇开启角度不大于30度,开启距离不大于30㎝

(2)挑选配套的五金,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锁点,并按照节点图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进行抽检。

8.6玻璃幕墙(大玻璃幕墙)8.6.1大玻璃钢槽不符合要求

1、现象

大玻璃钢槽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玻璃肋钢槽位置偏差,上下不在同一垂直面;大玻璃槽弯曲未调直且钢支座位置偏移。

2、原因分析

技术交底不到位,未按规范要求选用材料,施工过程中未挂线,工人质量意识差。

3、防治措施

(1)按照图纸要求使用材料;(2)玻璃槽使用前应进行调直

(3)使用仪器定位后,在安装过程中应挂线安装,并随时检查。8.6.2玻璃安装不符合要求

1、现象

大玻璃垫块位置偏差,安置不平整,玻璃缝、玻璃两边嵌入量及空隙不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大玻璃不在同一平面内,玻璃肋与大玻

璃不留缝,而是直接将玻璃肋紧靠在面玻上;玻璃肋底座后不加垫块,玻璃肋处结构胶不均匀光洁;吊挂横梁不平直且长孔位置偏差,开孔过大。

2、原因分析

对规范、图纸熟悉程度不够,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过程中未挂线,工人偷工减料,质量意识差,质检人员验收不严格。

3、防治措施

(1)施工前应熟悉规范图纸,做好技术交底,垫块数量及其位置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布设,玻璃肋应保持肋与面板之间保留6~8㎜的缝隙,或按图施工;

(2)吊挂横梁安装时要拉线,材料进场时要加强验收,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3)玻璃安装过程中,选用技术好的工人进行操作,并随时对板缝进行检查调整。

8.6.3夹具施工不符合要求

1、现象

夹具穿过横梁不加垫块或垫块不防腐处理,拧紧程度不符合要求;安装夹片时玻璃板面不清理干净就上结构专用胶,夹具专用胶搅拌不均匀。

2、原因分析

技术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差,图省事。

3、防治措施

(1)加强过程中的检查,夹具紧固时用扭矩扳手进行检测,达到设计值;

(2)夹片安装前应用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清理玻璃,然后在打结构胶,夹具专用胶使用前要搅拌均匀。

8.9保温、防火、避雷 8.9.1防火保温材料不符合要求

1、现象

防火、保温材料接缝不严,固定不牢固。

2、原因分析

托板固定不牢固,钉少,且与基材粘接不牢,工人质量意识低。

3、防治措施

(1)基材应保持干净、干燥,在粘接;(2)防火保温材料应封堵严密。8.9.2避雷设施不符合要求

1、现象

避雷钢筋焊接长度不符合要求,避雷铜索与立柱连接不牢固,立柱竖向避雷连接点处铝立柱上的涂层未打磨。

2、原因分析

工人质量意识低,偷工减料。

3、防治措施

铜索固定前,应将铝立柱上固定点处的涂层打磨掉,加强对工人的质量教育,安装完后,及时认真的进行检查、验收。

8.10打胶

1、现象

打胶厚度不符合要求,胶缝表面不光滑,缝边有毛刺;密封胶与板材粘结不严密、开裂,渗漏或雨水渗漏;横梁立柱结构处密封胶变黄;胶中硅油渗出,污染板面。

2、原因分析

泡沫棒较细,塞入深度过深或过浅,基层清理不干净;胶质量差或超过有效期,打胶时温度超过允许范围,打胶过程中刮胶不实,有开口部位,胶体内存在空气,胶缝深度过大,造成三面粘接;没贴美纹纸或美纹纸贴的不实,导致胶向美纹纸内渗撕美纹纸时粘连胶,刮刀面不平整,工人操作水平低,刮胶时手不稳,质量意识差;垫片质量不合格,与胶起化学反应。

3、防治措施

(1)在打胶前应将板缝内的灰尘、污物清理干净,并且在打胶过程中应保持基层干燥,对于特殊部位,应刷底漆,在横梁与立柱之间不放垫片留1~1.5mm的缝隙,然后直接打胶处理,或采用三元乙丙垫片。

(2)胶在使用前应检查其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打胶时的温度宜控制在5~35度之间,采用小圆棒(直径略大于缝宽)进行添塞,使胶形成两面粘接,打胶工序应作为关键工序进行控制,要选用技术好的工人进行操作,并且在施工前,应着重交底,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在确认胶对石材无污染后先做样板,合格后在大面打胶,刮胶时先刮横缝,再刮竖缝。

8.11表面清理

1、现象

幕墙表面被污染物污染,有划痕、凹坑;清洗溶液对面板污染。

2、原因分析

成品保护不到位,清洗剂与面材不配套

3、防治措施

(1)上下作业面交叉施工时,必须注意对下部成品的保护;(2)拆脚手架、吊蓝运动及搬运材料等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损伤墙面;

(3)大面积清洗前,应先用清洗溶液在废面板上做实验,确保溶液对面材无污染后,再大面施工。

幕墙的质量通病篇三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1、电气安装中质量通病问题对住宅工程质量的影响

1.1电气安装施工质量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某住宅为了固定顶棚上的一个吊灯,需要在楼板缝中从上向下安放一块木砖,但因施工顺序或木砖尺寸不合适,致使安放木砖处两块空心板被砸坏露筋,破坏了空心板的主筋结构,对整个主体结构产生很大的危害;再如,某住宅楼配电箱预留在楼梯梁下的承重墙上,承重墙局部承压能力不够,无法承担上面几层楼梯的重量,形成了严重的隐患。

1.2剔槽埋管直接影响墙体承载力和强度剔槽埋管是电气预埋不到位而常见的补救措施,在建筑工地上屡见不鲜,但是如果操作不当也会直接影响墙体的质量,在施工中曾见240mm墙两面同一位置横向剔槽的现象,这无疑等于在砌体上横切一个断面,致使砌体的承载能力和强度受到严重影响。还有剔槽边缘不整齐、斜开槽等不规范施工都对墙体的强度造成严重威胁。

1.3影响墙体外观效应和使用功能剔槽埋管破坏了墙体的平整度,影响墙体的外观效应,接线盒预埋不到位,插座高度不统一、开关安装位置不合适等不规范施工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给住户带来诸多不便。

1.4火灾隐患

(1)电气线路开关电器安装存在的火灾隐患。一是电气设计保守,负荷设计裕度小再加上施工质量问题,出现开关电器的导线压接松动或接触面不够,接触电阻过大造成发热而酿成火灾。二是产品质量问题,性能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存在火灾隐患。(2)电气管线安装存在的火灾隐患。一是普通硬塑管直接敷设在可燃吊顶内。二是导线配管不到位导线接头外露构成火灾隐患。

(3)照明器具安装不当造成火灾隐患,如灯具选型不当或把表面温度高的灯具设在可燃装饰物或可燃构件上。

2、电气施工中质量通病问题产生的原因

(1)设计单位从事电气设计的人员实践经验少;对设计规范的理解不统一;由于赶工期,缺少节点的详细设计,设计图纸部分作法不明确。

(2)承建单位从事电气安装施工的人员质量意识淡薄、素质低。有的没有电工特种工种操作证,有的雇用临时工参加电气安装。对设计图纸领会不深刻,甚至看不懂图纸,根本不具备承担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能力;还有的承建单位,从事电气安装工程的人员管理不够,就由土建施工员代管,结果往往成了代而不管,达不到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要求。

(3)电气预埋和电气穿线工程脱节。预埋由承建单位民工承担,穿线由承建单位电工完成,预埋线管的走向、分线盒、预留洞有时根本找不到,有的线管在打圈梁时被堵死,这就势必导致剔槽、砸楼板等野蛮施工行为的发生。

(4)电气安装人员岗位责任心不强,没有遵纪守法意识,视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规范而不顾,电气预埋中不负责任,给下道工序造成施工困难。如120mm墙下预埋管问题,按施工规范要求,应沿分线盒用粉笔由上向下沿尺杆垂直划线,宽度和深度按敷设各线管直径确定,用微型石料切割机定出所切深度,分别沿两边线切开,用此法剔出沟槽省工、省力,对砌体强度基本没有影响,而实际电气预埋中120mm墙剔槽存在严重问题,有的用瓦刀左砍右砍剔成边缘不规则的大槽,有的把120mm墙砌成通缝,有的干脆不在120mm墙上装开关,而把卫生间120mm墙上的开关和内墙1.6m插座放在一起,把厨房120mm墙开关放在距门较远的内墙上,这种违反施工规范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既破坏了砌体强度,也给用户带来很多不方便。

(5)土建、电气两个专业配合不够。电气预埋施工人员要求土建预留的洞,土建施工人员不按设计要求配合电工完成,致使许多配电箱的安装上下挤砖,歪歪斜斜,开关距门太远,一个房间的插座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既不美观又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给安装和使用都造成很多困难。

3、当前电气安装质量问题和防治措施

3.1电气材料质量问题 3.1.1配电箱

(1)配电箱内使用不合格的空气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开关。工程中使用假冒名牌的空气断路器和漏电开关的情况较多,许多配电箱内的空气断路器和漏电开关的型号或额定电流值与设计不相符,将开关改小的较多。有的甚至把设计为漏电保护开关的却选用了空气断路器。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对人身安全与电气用电安全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2)电箱内进线与各回路出线相比线径截面偏小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住宅工程中,设计总表箱内每户总开关的出线回路为10mm2,但其上级回路却只有6mm2,这样容易给施工人员造成错觉。盲目增加负荷,造成进线过载发热。形成火灾隐患,所以应根据设计出线回路线径大小来选择箱内接线线径,并且配电箱到现场后必须仔细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整改。

(3)动力、照明、插座箱箱体钢板、塑壳的厚度不够,影响箱体强度,耐腐蚀处理也达不到要求。3.1.2电线、电缆及其他材料的质量问题质量问题

(1)电线、电缆的选用不符合规定要求,许多单位为获取高额的利润。而购进一些质量较差的电线、电缆。这些电线、电缆的铜芯直流电阻率达不到要求。影响导电性下降。有的甚至连载流量也达不到标准要求,造成运行时易过热,并诱发电气火灾。

(2)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不符合要求,耐压试验不合格,绝缘层容易击穿老化。部分施工单位还出现有使用普通电缆代替阻燃和耐火电缆等。

(3)埋地用的镀锌钢管使用薄壁管,金属桥架质量较差,镀锌层达不到标准要求等。

3.1.3预防措施

(1)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应将工程承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不得支解或违章发包工程;应依法对工程的施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行招标。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竞标。

(2)为防止因材料造成质量问题的发生,关键是要制定并落实严格的材料进场报验制度,对工程所用的主要电器设备、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必须具有中文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其规格、型号和性能检测报告等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材料进场严格执行报审与进场验收制度。在各方检查确认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3)对涉及电气安全的重要项目,如电线、电缆、空气开关、漏电开关、母线槽等重要的电气材料,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材料进行监理见证送检或监督抽检,合格方可使用。

3.2电线、电缆导管敷设 3.2.1电线、电缆导管敷设存在的问题

(1)电线管明敷暗敷时。线管弯曲半径太小。出现弯瘪、起皱,管子在转弯处不按规范装设过线盒。

(2)镀锌线管安装时不跨接地线或接地不规范:使用金属软管不跨接地线和金属软管的使用长度不按规范要求,乱拉乱接。

(3)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的连接采用对口焊接或套管熔焊连接,这样不仅破坏了钢管的内外的镀锌层。缩短了线管的使用寿命;另外,焊接还可能在钢管内表面形成瘤结,电线穿管时易被划伤,影响绝缘效果。

(4)jdg管的紧钉连接不符合要求,套接紧钉连接技术是现在电气管道施工中的一种新的钢管连接技术,它是通过连接套筒的紧钉螺钉起接地作用,无须跨接地线,施工快捷简便。但施工单位使用一些厂家生产的紧钉螺钉存在不少问题,如:有的紧钉螺钉拧转力矩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应有的接地效果;还有一些紧钉螺钉其螺帽根本拧不断。

(5)建筑物顶棚内采用pvc管敷设电线。尤其是许多装修工程,在吊顶内使用pvc管敷设电线较为普遍,按照(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规定,建筑物顶棚内必须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布线。

(6)暗敷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pvc管埋设深度不够,在楼板内预埋敷管交叉太多,现浇楼板内敷管集中成排,影响土建施工和结构安全。

3.2.2预防措施

(1)电线管明敷或暗敷时。管道的弯曲半径应严格按有关规范施工。镀锌钢管和薄壁管内径小于25mm的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手动弯管器,内径大于32mm的钢导管应用液压弯管器,pvc管根据其内径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弯管。(2)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地线,应以接地卡跨接,两卡间使用不小于4mm2的铜芯软导线。金属软管的使用;照明系统不大于1.2m。动力部分不大于0.8m。对于jdg管的紧钉螺钉连接,应严格选用合格的产品,并全部将螺帽拧断。

(3)在天花吊顶内禁止使用pvc管布线。电线导管在墙内暗敷时,管子外表面距墙面不小于15mm,保证墙面沿管子不裂缝。在楼板内预埋敷设时,应尽量避免交叉。对于管道较多处,禁止成捆敷设,应将管道成排分开间隔放置,减少对楼板结构的影响。

3.3导线连接

3.3.1导线连接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工程中的插座回路的接地保护线为串联连接,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当串联线路中间一处意外断开,则其后所有插座将全部失去接地保护。

(2)多股铜心线连接不搪锡,这样连接易造成线芯与线芯之间、线芯与连接端子之间连接不紧密,运行久后易氧化,使接触电阻增大,产生过热现象,甚至引起火灾。

3.3.2预防措施

(1)为解决pe线的不串联连接,可以把pe支线与干线并联,用t型接法绞接6圈,然后在绞接处搪锡,再包缠绝缘胶布,即可达到规范要求,对于线径较小的,也可以通过压接来实现。各支线应采用压接或绞接后搪锡连接。

(2)多股导线的连接,宜采用搪锡铜接头压接,对于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应将线头焊锡后再和端子连接;对于截面积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与设备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应拧紧搪锡。

幕墙的质量通病篇四

长春地铁南环路车站及区间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钢筋)

审批:

审核: 编制:

中铁二十二局长春地铁南环路车站及区间工程项目部

二0一二年三月七日

一、指导原则

为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塑造我项目部在安全、质量、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各方面的良好信誉,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建设部有关标准和质量体系要求,确保施工项目达到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切实做到“样板引路,规范施工,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确保长春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卫星广场站-南环路车站(不含卫星广场站)及区间主体工程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按计划完成,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正确处理好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转变质量理念,加强质量管理,创新质量控制措施。坚持精益求精的质量追求,树立质量均衡提高的质量观。推动质量通病智力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促进长春地铁南环路车站及区间工程质量全面提高。运用科学理论预测和总结质量通病、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及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用以克服质量通病的产生、严细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效指导施工生产。

二、工作目标

通过地铁工程质量通病的防范和治理,进一步提长春地铁南环路车站及区间工程各作业工区的质量意识,进一步营造强化质量管理的氛围,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逐步消除常见的质量问题,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耐久性,促进长春地铁南环路车站及区间工程整体质量上一个新台阶,切实落实好“治理质量通病”活动。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推动治理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长春地铁南环路车站及区间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同果

副组长:麻国臣 张玉成 朱成龙 胡明林

成 员:刘力军 毛德勇 何海涛 高宏瑾 徐炳华 丁剑南 黄艳春 魏 江

李永军 周 昊

四、质量通病防治基本要求

1、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必要的变更的治理行为。治理质量通病要充分体现管理和技术的作用,从“管理”和“技术”上要效果,在管理上,要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2、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治理质量通病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小部位,施工管理的细小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

3、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加强协作,各负其责。参与工程建设的业主、施工、设计、监理各单位都是质量通病治理的主题,必须责任工单,在治理过程中,要通过治理责任这个纽带,建立治理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4、质量通病的治理要预先制定专项治理措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做到事半功倍。质量通病是长期形成的痼疾,治理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重点突破,带动全面。

5、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要防止质量通病的治理要求、治理措施和一线人员不见面的情况,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治理的措施和施工工艺关键环节,把治理的直接责任落实到一线,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

6、项目部各技术人员要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全体监理人员按照职责规定,依据质量通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涉及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加强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五、质量通病具体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工程

质量通病:混凝土用碎石针片状严重超标、泥土粉尘土含量过大,强度不合格 产生原因:

1、料场未硬化。

2、碎石进料把关不严,未进行筛分。

3、采用不合格岩石(或不合格隧道出渣)加工碎石。

4、碎石加工设备不合格。防治对策:

1、对砂石料堆积场地进行全面硬化。

2、对针片状超标的碎石进行全面筛分或废弃,重新进料。

3、自加工碎石应采用规范允许的岩石加工。

4、自加工碎石或采购的碎石必须进行物理化学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5、不得采用颚式破碎机生产的粗骨料,不得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质量通病:混凝土拌制、运输及浇筑能力不足,不能连续灌注,施工缝多且出现冷缝 产生原因:

1、混凝土生产、运输设备不配套,老化或缺乏日常保养。

2、无备用设备。防治对策:

1、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对相关设备和备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加强保养、添置足够的备用设备。

2、掺入缓凝型减水剂,减小分层间断时间。

3、混凝土浇筑间断时间较长时应对结合部进行处理(凿毛冲洗)下层混凝土浇筑前应先铺一层15-20㎝的砂浆,必要时应预埋接茬钢筋。

质量通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泡水,影响混凝土质量 产生原因:

1、混凝土浇筑部位排水措施不完善。

2、降水设备严重不足。防治对策:

1、督促承包人配置足够降排水设备。

2、混凝土浇筑前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混凝土浇筑全过程中不致受水浸泡而降低强度。

质量通病:结构混凝土强度偏低 产生原因:

1、水泥堆放不规范,水泥受潮标号降低。

2、不同规格的砂石料混堆。含杂质较多。

3、未按审批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施工,或实际配合比计量不准。

4、混凝土浇注时漏捣、过捣。

5、养护不规范,如暴晒、受冻。防治对策:

1、水泥库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搭设,地面要硬化并有防潮措施,按水泥进场时间顺序依次使用,防止过期失效。

2、砂石料堆放场要硬化,砂石料要分类堆放并贴好标示牌。

3、砂石料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4、定期校核标定的各类计量设备和计量器具。

5、混凝土浇筑前应测定砂石料含水量。

6、选择合格的拌和及养生用水,必要进行覆盖浇水养护。

7、严格按审批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施工,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并加强过程旁站。

质量通病: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产生原因:

1、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2、大体积混凝土未采用缓凝和降低水化热的措施。

3、同一结构物的不同位置温差大,导致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

4、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不够引起的裂缝。

5、养护方法不当,养护时间不够。防止对策:

1、采用安定性合格的水泥。

2、大体积混凝土应优选低水化热水泥。

3、优化配合化,添加外加剂。

4、采用降温措施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

5、及时养生。

6、同一结构物的不同位置温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7、基础与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8、现浇梁的支撑体系应采取预压措施。

质量通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离析 产生原因:

1、集料级配不合格。

2、混凝土自由倾落度过高。

3、混凝土过振。

4、拌和时间过短,方法不当。

5、水灰比过大。防治对策:

1、采用级配合格的集料。

2、严格将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控制在2m以内。

3、避免混凝土过振。

4、严格控制水灰比。

5、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时间,必须采用强制式拌和机。

质量通病:大体积混凝土表面、龟裂 产生原因:

1、收缩裂缝。

2、温差裂缝。

3、水泥安定性差。

4、养护方法不当,养护不及时,养护时间不够。防治对策:

1、优选水泥,优化配合比。

2、掺入缓凝型减水剂和膨胀剂,必要时掺入粉煤灰。

3、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4、加强混凝土养护和保温,必要时混凝土内部埋设降温管。

5、改善施工工艺,严格规范施工。

质量通病:混凝土施工缝处理质量差 产生原因:

1、施工缝处先期浇筑混凝土未凿毛冲洗或处理不彻底。

2、用钢筋拉毛代替凿毛。

3、施工缝凿毛时间过早,导致先期浇筑混凝土受到扰动。防治对策:

1、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进行凿毛。

2、严格混凝土凿毛质量检查。

3、混凝土凿毛后用水冲洗干净。

4、严格控制施工缝处砂浆铺垫质量或采用高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并加强振捣。

质量通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表面有泌水现象,且成品色差大 产生原因:

1、砂石料级配差。

2、水泥泌水性大,导致混凝土保水性差。

3、混凝土过振。防治对策:

1、确保砂、石料具有良好的级配。

2、采用泌水率小的水泥。

3、避免混凝土过振。

4、局部产生泌水时应采取的措施排尽。

5、同一结构采用同批种水泥、砂石料、保证混凝土颜色一致。

质量通病: 混凝土漏浆、表面污染及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

1、模板整修不到位表面不平整。模板刚度不够。

2、模板缝未做有效处理。

3、模板跑模。

4、混凝土坍落度过大。防治对策:

1、采用平整度、刚度符合要求的模板。

2、处理好模板拼缝,采用适合的脱模剂。

3、将模板的榫槽嵌接紧密。

4、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

质量通病:混凝土工程渗漏水 产生原因:

1、配合比问题,粗细骨料含泥量超标。

2、混凝土漏振、养护方法不当,养护不及时,养护时间不够。

3、防水处理不合格。防治对策:

1、加强原材料控制、检测,选用合格骨料,必要时进行清洗。

2、培养混凝土振捣专业作业人员,加强教育培训。

质量通病: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差或存在严重质量缺陷,未经监理检查擅自进行修饰。产生原因:承包人对质量缺陷的整改不认真、不重视。防治对策:

1、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反复试配,改善混凝土浇筑工艺,提高混凝土观感质量。

2、混凝土拆模后必须经监理检查后方可按监理工程师同意的修复方法整改质量缺陷。

质量通病:混凝土麻面、混凝土蜂窝、混凝土露筋 产生原因:

1、麻面表现为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模板表面不光滑,板缝漏浆,脱模剂选用不当。

3、混凝土振捣方法不当,漏振、局部过振混凝土产生离析。、模板板缝漏浆,运输工具漏浆。

4、粗骨料粒径过大、垫块设置,净保护层不符合设计要求。防治对策:

1、脱模剂要涂摸均匀,模板有凹陷时,注意将积水擦干;浇注前先检查模板拼缝,确保接缝严密不漏浆;严密振捣,将气泡完全赶出。

2、配合比设计时砂率不宜小,搅拌时间应足够;运输工具完好防止漏浆;仔细检查模板拼缝并浇水湿润,浇注过程中有专人巡查模板质量情况。

3、浇注前检查垫块的情况,确保净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避免模板湿润不够,吸水过多或造成死角;要求振捣密实、不漏振。

质量通病:钻孔桩桩身混凝土强度偏低 产生原因:

1、未按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施工。

2、导管初始埋深过小引起混凝土夹泥夹渣。

3、清孔不到位引起混凝土夹泥。防治原因:

1、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施工。水下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1.15倍。

2、确保导管初始埋深,导管通畅且不得漏水。

3、应彻底清孔,严格控制沉碴厚度,不得采用加深孔深的方法代替清孔。

质量通病:钻孔灌注桩出现断桩或缩径 产生原因:

1、混凝土集料级配差,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离析卡管。

2、泥浆指标未达到规定指标标准,致使孔壁坍孔。

3、搅拌设备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停顿过多.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漏水或导管拔出混凝土面。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深偏小,致使管内压力偏小。

6、导管埋深过大管口混凝土已凝固。

7、孔内压力过低。防治对策:

1、确保集料有良好的级配和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和易性。

2、确保清孔泥浆指标(含粘度、比重、砂率等)。

3、钻孔前钻机平台应平整,基础应垫实、牢固。

4、钻杆上端应设导向设备。

5、有流砂层的桩基掺加外加剂如膨润土、羟基纤维素等加强泥浆的粘结性能。

6、保持搅拌设备工作状态良好,并配有备用设备。

7、确保导管初始埋深达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证全程的导管埋置深度。

8、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

9、维持孔内压力大于孔外压力。

质量通病:孔深未达到设计要求、孔底沉渣过厚 产生原因:

1、孔深测量基点、测绳不准、岩样误判。

2、清孔不彻底。防治对策:

1、细查岩样防止误判。

2、根据钻进速度变化和钻进工作状况判定。

3、设固定基点、采用制式测绳。

4、选用合适的清孔工艺。

5、清孔、下钢筋、浇灌混凝土连续作业。

质量通病:坍孔

产生原因:岩层变化、措施不力。防治对策:

1、松散砂土或流砂中减慢钻进速度。

2、加大泥浆比重。

3、保证施工连续进行。

质量通病:孔径不足

产生原因:钻头直径偏小、土质特殊。防治对策:

1、选用合适的钻头直径。

2、流塑性地基土变形造孔时,宜采用上下反复扫孔方法,以扩大孔径。

质量通病:钢筋笼的位置、尺寸、形状不符合设计要求。产生原因:加工、运输、安装有误。防治对策:

钢筋笼较大时,应设φ11或φ18加强箍,间距2~2.5m。

2、钢筋笼过长时应大吨位整体吊装。

3、设置足够的环状混凝土或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

质量通病:混凝土灌注中非通长的钢筋笼上浮。产生原因:

钢筋笼底标高一下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导管提升不及时、流砂涌入。防治对策:

1、浇灌混凝土导管不能埋得太深,是混凝土表面硬壳薄些,钢筋笼容易插入。

2、将2-4根竖筋加长至桩底。

3、保持合适的泥浆密度,防止流砂涌入托起钢筋。

质量通病:桩身混凝土蜂窝、孔洞、缩颈、夹泥、短桩 产生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或灌注工艺有误。防治对策:

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

2、连续灌注,每次灌注量不宜太小,成桩时间不能太长。

3、导管埋入混凝土不得小于1m,导管不准漏水,导管第一节底管长度应≥4m。

4、钢筋笼主筋接头焊平,导管法兰连接处罩以圆锥形铁皮罩,防止提管时挂住钢筋笼。

质量通病:钻孔桩沉碴厚度超标 产生原因:

1、清孔不彻底或采用加钻方法代替清孔。

2、钢筋笼安放时间过长,未及时浇灌水下混凝土。防治对策:

1、加强清孔检查和沉碴厚度检测。

2、缩短钢筋笼骨架安放与混凝土灌注时间差,尽可能在清孔后立即浇筑混凝土,保持工序衔接紧凑。

3、必要时,在浇筑混凝土前再进行一次清孔。

质量通病:灌注桩钢筋笼上浮 产生原因:

1、混凝土浇注时间过长。

2、导管埋深偏大。

3、桩顶无固定或反压措施。防治对策:

1、加快混凝土浇灌速度。

2、按规定设置导管埋深。

3、桩顶对钢筋笼设置固定或反压措施。

质量通病:钢筋笼位置偏移 产生原因:

1、成孔斜度偏大。

2、钢筋笼安装无导向设施。

3、成孔位移。防治对策:

1、采用减压钻进工艺,保证成孔垂直度。

2、钢筋笼安装设置导向设施。

3、精密测量,钻机定位准确。

质量通病:桩基声测管无法声测 产生原因:

1、声测管接头渗进泥浆或水泥浆。

2、声测管掉进杂物。防治对策:

1、声测管底部及接头水密封处理。

2、管内灌水。

3、管顶焊接钢板封堵。

质量通病:钻孔桩顶不够标高 产生原因:

1、泥浆指标不合要求。

2、预留超封混凝土高度不合要求。

3、测砣过轻或测绳不准,使测量不准。

4、超灌混凝土预留不够。防治对策:

1、严格控制封桩泥浆指标。

2、按规范设置混凝土超封高度。

3、选用合适的测砣、准确的测绳。

4、灌注桩身混凝土时超灌量不小于50cm。

质量通病:钻孔桩混凝土检测出不均匀 产生原因:

1、泥浆指标不合要求,孔内出现局部坍塌。

2、导管埋深过浅,使混凝土内混进泥浆。防治对策:

1、严格控制封桩时泥浆指标。

2、严格控制导管埋深,使之满足要求。

(二)钢筋工程

质量通病:钢筋接头设置不符合要求 产生原因:

1、无专门技术人员配筋或配筋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2、承包人管理疏漏,控制不严。

3、钢筋下料前不除锈。防治对策:

1、应有专业技术人员配筋,同时提高配筋人员业务水平。

2、受拉、受压区主筋焊接接头应按规范进行设置。

3、合理控制同一断面接头数量,对不合格钢筋接头返工处理。

4、下料时按钢筋分号下料,注意每组钢筋的合理搭配。

5、下料前对锈蚀的钢筋进行除锈。

质量通病:预制构件钢筋骨架或桩体钢筋笼扭曲变形 产生原因:

1、未在坚固的工作台上拼装。

2、钢筋骨架未增设加强钢筋或加劲筋间距偏大,致使钢筋骨架或钢筋刚度和稳定性不足。

3、搬运过程不注意保护。防治对策:

1、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拼装。

2、增设加强钢筋强骨架(笼)的刚度、稳定性。

3、搬运、吊装时操作正确并注意保护。

质量通病:焊接钢筋轴线不处于同一直线上 产生原因:

1、搭接焊钢筋接头未打折。

2、搭接焊钢筋先焊好后再打折成s形。

3、闪光对焊的接头有错位,帮条焊只有一根帮条。防治对策:

1、搭接焊的钢筋接头焊前应按规范打折,监理要加强过程检验。

2、闪光对焊的接头应对齐。

3、帮条焊应有对称两根帮条焊。

质量通病:钢筋间距不

一、保护层厚度不足、盘圆钢筋使用前不调直或调直度不够 产生原因:

1、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

2、保护层垫块偏少或偏薄。

3、保护层垫块固定不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走位或脱落。防治对策:

1、健全质保体系,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

2、安装足够合格的保护层垫块并固定牢固。

3、盘圆钢筋应调直后使用。

质量通病:焊接强度不够 产生原因:

1、电流过大,钢筋接头局部烧伤。

2、焊缝长度、宽度厚度不足,焊碴未及时清除。

3、焊条规格有误。

4、冬天焊接过火。

5、焊接后接头骤冷。防治对策:

1、选择规格合适的焊条。

2、冬天焊接防火。

3、焊接后接头防骤冷。

4、严格操作工人资质检查,实施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5、监理要加强现场质量检查,并按规定进行试验抽样检测。

幕墙的质量通病篇五

幕墙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1、幕墙系统的气密性、水密性能不符合要求

安装前先对幕墙性能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大量加工安装。

2、密封胶打胶不到位,存在漏水隐患

打胶前先将玻璃表面清理干净,两面贴好美纹纸,注胶充实饱满。

3、玻璃安装时,玻璃与玻璃之间的缝隙不均匀,影响整体的感观效果

玻璃安装定位时控制玻璃缝隙宽度,确保垂直、水平方向缝隙在一条直线上

4、避雷均压环与主体防雷引下线的连接不到位

均压环与主体结构防雷引下线焊接长度大于15厘米,做好防腐处理

5、幕墙自身防雷系统没有连接成一个整体

幕墙系统自身用铜编织带把所有单元体连成一个整体,确保电路通畅

6、单元式幕墙接缝不均匀

单元体安装时准确定位,拼接缝控制在15毫米

7、单元式幕墙同一楼层单元体存在高低差

精准放线,把每层单元体上横梁控制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一层单元体底横梁上口与下一层单元体上横梁上口高差为35毫米

8、单元式幕墙拼接处打胶不到位,存在漏水隐患

单元体接口处用密封胶密封

9、单元体进出位不在同一平面

控制测量放线的误差,确保单元体转接件在同一直线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