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3年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 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五篇)

2023年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 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5:29:35
2023年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 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五篇)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 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篇一

一说到遵义,就不得提到它的历史了:遵义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遵义属巴蜀等邦邻地;战国时为夜郎属国;秦汉时置郡。在唐朝太宗时曾称“罗蒙”之后到了宋朝改名播川县,明朝又改名为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遵义一名就开始于此,清朝雍正时才将遵义归划到贵州,改为遵义府。而后终于1997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遵义以由原来的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的小城镇一跃成为贵州的第二大城市。成为一旅游胜地更是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产地和财政来源之一。

介绍完遵义的历史那就来说下遵义的文化吧,遵义最出名的就要数红色旅游文化和酒文化了还有小吃文化了。

其中最能代表红色文化的就是遵义会议会址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大家都知道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大肆推行。在这种“左”的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历史上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并于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可以说这次会议是红,党和中国革命历史道路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后中国革命的道路在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辈们的正确引导下越走越顺,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作下了重要铺垫,正如那首歌唱得一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这次会议的召开地——遵义会议会址则成为纪念红色文化的重要地点之一了,在遵义会议会址周围都还保存着以前旧时的建筑风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老城,遵义会议会址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而闻名国内外,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以纪念我们伟大的革命领袖毛主席,让红军的红色革命精神永驻我们心田。一提到遵义就得说说茅台酒了,茅台国酒文化城位于遵义地区仁怀市茅台镇,距仁怀市区13公里。国酒文化城占地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建有汉.唐.宋.元.明.清及现代的七个馆。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高粱和小麦作原料,再加上当地的优质矿泉水,运用传统独特的工艺酿制而成,经过8次下曲、7次蒸馏、9次发酵,并经过长期窖藏而成,整套工艺长达8个月之久,一般要窖藏5年后才能成为出厂的成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炮打响名声,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被尊为“国酒”。他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我国酱香型风格最完美的典型。从1915年以来先后十四次荣获国际金奖,蝉联历届国家名酒评比金奖,畅销世界各地。从此贵州茅台酒闻名中外,誉满全球。在中国第一、二、三、四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家名酒,并荣获金盾奖章。可以说茅台就是遵义的一个象征,作为一个遵义人,我因家乡是国酒茅台的产地而自豪而骄傲!

到了遵义就不得不去体验一下遵义的小吃文化了这样才会不虚此行,遵义名吃主要有

(1)遵义豆花面:据说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吃法特殊,面条是上等面加适量土碱,用手工反复揉拉,做成成薄而透的宽面条,下锅后煮熟不软不硬,以豆浆为汤,上盖嫩豆花,另

加辣椒水一碟,辣椒水分素、荤两种,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看着都忍不住流口水,味道可口!

(2)朝天椒:遵义是全国主要辣椒产区之一,绥阳朝天椒为全国七大名椒之一,其椒尖簇簇向上,朝天而长,因而得名。朝天椒采摘晒干,色泽红亮、辣劲十足,爽口开胃

(3)遵义羊肉粉:贵州各地都产羊肉粉,唯有遵义羊肉粉最为出名。遵义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馆多不胜数,客人之多,首屈一指。尤以遵义虾子镇闵家羊肉粉生意最好,更是昼夜营业,可见来吃羊肉粉的人之多!

(4)尚嵇臭豆腐块:尚嵇臭豆腐块产于遵义县尚嵇镇,那味道可谓是十里飘“香”隔大老远就能闻道其独特的味道,尚嵇臭豆腐块生吃熟吃亦可熟吃一般用油炸,炸后颜色金黄,吃起来香脆可口,可谓是走亲访友的必备之物

好了,遵义我就介绍到这了,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遵义的文化,那就到遵义来吧,遵义欢迎你们!

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 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篇二

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题目

1、世界现代化发展经历了哪三次浪潮?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和经验与教训是什么?

(一)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

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形成于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叶,英国是此次现代化浪潮中的核心国家。它有双重动因:一方面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蒸汽机的使用和各种机器的发明,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伴随着经济革命而出现政治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工业化进程。随后形成了农业革命以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化,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由此,世界各文明区也拉开了发展的差距。新兴工业国的工业文明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逐步向现代转型;传统农业国保持着古典农业文明,经济基础依然以农业为主,社会发展处于停滞和徘徊阶段。

(二)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

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美国在其间的发展最为迅速。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后,继续向周围地区扩散,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美国很快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并在20世纪初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开启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的现代化表现出“欧化”或“西化”的特征。已经步入工业化的国家,依靠洋枪、大炮,疯狂地向海外扩张,将世界上许多国家拖入到这一浪潮里。面对西方的扩张压力,中国、日本、埃及、土耳其等东方国家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社会方式,力图通过输入工业化的方式来探索现代化的道路,只有日本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进入了工业化阶段,而其他国家依然苦苦挣扎、徘徊在现代化的边缘。这次现代化浪潮的基础是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世界铁路建设迅速发展,机器化大生产快速推行,科学技术革命风起云涌,世界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了30-40倍,因而,社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也大大超过了第一次现代化浪潮。西欧北美的核心地区已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各国的发展水平趋于接近,形成了世界的发达工业区,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三)现代化的第三次浪潮

现代化运动的第三次浪潮涌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此次现代化浪潮取得最为较大成就的国家和地区,是东亚的日本及通常被称为东亚“四小龙”的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出现了第三次现代化浪潮。二战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全球性的社会大变革。它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步进行,它的物质基础是非再生性石油能源的使用,以及微电子技术和人工合成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20世纪末,人工智能、互联网络、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的革命,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了世界规模的经济增长,加速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西欧、北美、日本等国家进入现代化的高级阶段,第三产业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出现了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生产的高科技化、专业化和多样化。第三世界国家也步入了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中国等按照现代化的道路发展了自己的工业化,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新加坡、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探索出一套以出口为特点的现代化道路,以远远超出早期工业化国家相同阶段的发展速度,跳跃式地实现了现代化。西亚、北非等阿拉伯国家依赖丰富的石油资源,大量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由半农半牧社会走上了经济突发性增长的道路,形成了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畸形的工业化。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也通过探索自主性工业化的道路,正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现代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

2、试从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分析中国早期现代化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回眸

第一阶段,现代化的挑战和准备期。

第二阶段,中国现代化动员和探索期。

第三阶段,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启动和受挫期。

第四阶段,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创新和加速发展期。

(二)中国早期现代化延误的原因分析

1、社会动荡不定

2、文化转型困难

3、革新力量不成熟

3、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试述加速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答:(1)我国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国外方面:

第一,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随着冷战结束,西方发达国家已把政策的重点放在经济竞争上,使得世界市场中对资源和市场份额的占有成为争夺的焦点。我国在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某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较快发展对我国也构成了有力的挑战。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经济的崛起,将对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产品的出口带来直接的经济压力。另外,原苏联地区和东欧的经济正逐渐走出低谷,开始复苏,特别是俄罗斯虽然经济困难很大,但仍是继承前苏联的一个大国,各方面都有一定基础,今后随着国内问题的解决,预计仍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也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压力和影响。

近期,随着我国与各国贸易的不断扩大。由于区域化和集团化为主要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将增大我国出口障碍,使经济摩擦加剧。我国在亚洲的主要贸易国和地区,如日本、韩国、香港等,由于他们的经济直接受到美国和西欧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使这些对美国经济依赖较强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出口增长速度下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美国对我国商品进入美国实行种种不合理的限制,也限制对我国高新技术的出口。随着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逐步升级,使我国扩大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增加了难度。1992年欧洲大市场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我国的贸易壁垒,使我国对这一地区扩大出口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和限制。

目前的世界贸易中,高科技产品、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比重逐步增加和初级产品价格下降的趋势,这将影响我国一些传统的资源性初级产品的出口。在决定国际比较利益的因素中,科学技术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使发达国家贸易地位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下降。高新技术如信息处理、通信、精细化工等产品都属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产业,它们市场占有率扩大速度高于传统产业1—2倍,劳动生产率、利润率的增长幅度则更高。在国际贸易中这些产品80%都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与此同时,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比重下降,因其附加值低、价格低,导致和润率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虽有显著改善,但出口初级产品的比重仍占30%左右,制成品中初级加工产品比重仍然很大,这种状况使我们在出口商品上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只有尽快降低出口商品中的初级产品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才能改变目前的不利状况。

第二,我国面临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的压力。冷战结束后,某些西方大国仍在沿用冷战时期那种思维模式,利用种种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推行自己主张,甚至以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侵犯别国主权。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不愿意看到21世纪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行列里屹立着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所取得的成功。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对我国发展进行牵制,不断制造摩擦和矛盾6他们有意夸大我国经济实力,甚至别有用心地编造和散布所谓“中国威胁论’’,阻挠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对我国外贸出口、技术引进以盈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等方面设臵诸多障碍。

就国内方面来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对于实现我们的未来奋斗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1)农业问题。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薄弱,不适应人口增加、生活提高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目前,我国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还比较落后,因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与工业关系不够协调,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下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由于农业发展的基础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甚至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国家对农业扶持的力度,使农业能够面向大生产,面向大市场,不断提高农业自身发展的能力。

(2)国有企业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经济机制不活,许多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格局中,如果不能保证和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尽快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将会带来多方面的严重后果,最终将会影响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国有企业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目标,同时把改革与改组、改造、管理结合起来,特别要解决好国有企业负债和冗员过多等历史包袱,下决心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深入进行。

(3)人口与就业问题。从7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通过实施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从60年代后的30‰以上降低到90年代的11‰左右,在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实在太大,所以虽然人口增长率在大幅下降,但人口的绝对数仍然大幅度增加。现在我国每年新增人口至少相当于2个海南

省或4个新西兰的人口,每年净增劳动力有1200多万人,而且在未来的20一30年中,我国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仍将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农村有1.5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在城市,随着改革的深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下岗人员还将增多。这种巨大的就业与再就业的压力,在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4)社会治安问题。社会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目前我国社会治安问题比较突出,盗窃、抢劫、诈骗等侵犯财产犯罪严重,以流氓恶势力为主的有组织犯罪,特别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拐卖妇女儿童,贩卖毒品、卖淫嫖娼等屡禁不止,有的还呈蔓延之势。贪污贿赂、走私贩私、偷税骗税、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花样翻新,十分猖獗。以上治安问题如不能采取得力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理,那么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

(5)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这必然导致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的稀缺资源更加紧张,而且经济增长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二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扩大就业与保护资源和环境也是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保持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重大问题。

(6)地区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同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不仅表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绝对量的差距扩大,而且表现为相对发展速度和差距扩大。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地区发展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差距过大,则不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社会部分成员之间收入差别悬殊,也是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又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抑制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共同富裕。

(7)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许多新课题。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有所滋长,一些已经绝迹的社会丑恶现象又重新出现并且蔓延,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民主法制建设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解决好这些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物质文明建设就会失去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2)加速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结合邓小平1985年以来经过反复思考后得出的发展战略结论,将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具体为:第一步到本世纪(即20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相互结合,“三管齐下”。

战略措施之一:“两个开放”相互促进,使中国迅速融入世界现代发展的先进潮流。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①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必须顺应对内对外开放的世界潮流。据此,“我们制定了两个开放的政策,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③这样一种“大开放观’’,是建立在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世界潮流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的。根据这种“大开放观”采取的开放措施,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中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争取在五十到七十年时间内发展起来。”③“改革和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④无论是对内开放,即搞好改革,增强自身机体的生机和活力,还是对外开放,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目的都是使中国尽快发展起来。(2)措施的系统性。一方面,从中国作为大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在对内开放,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国外文明成果,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从世界的系统联系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现实出发,扩大对外开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对内开放,深化改革,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机和活力。(3)开放的全方位性。对内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网络式的开放格局,对外开放也是全方位的,在对象上是向全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在内容上则“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4)坚定的方向性。从“两个开放”的战略措施一出台,就有人认为这是在搞资本主义,或者担心会导向资本主义。邓小平明确地指出,实行这种战略措旋是要在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权在人民手里,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因此,这只能活了社会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而这又

有利于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方向。(5)长期有效性。“两个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是要长期坚持的,在实践中必然是长期有效的。不仅本世纪实现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离不开它,“在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内中国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不能离开这个政策,离开了这个政策不行。”“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①

战略措施之二:科教兴国夯实基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这也是建立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的基础上的。为了有效地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措施,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做法:第一,加强教育,更新观念。针对部分干部重视具体生产和经济工作,轻视科技、教育的传统观念,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教育,帮助他们懂得,日益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竞争,最后又都归根为智力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又是教育的竞争。因此,要想占领竞争的有利地位,就必须启动科技这一牵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更为根本的是要开启教育这一保证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从而大大强化了科教兴国观念。第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一是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激发经济和社会对科技的实际需要,创造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良好社会条件,尤其是强化和完善企业的科技进步机制,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工作主体和投资主体。二是贯彻《科技进步法》,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保证财政科技经费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幅度。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实施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战略,包括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优化科研组织结构,合理分流人才,形成科技力量的合理布局;强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积极发展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在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瞄准世界科学前沿,重点攻关,力争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中有重大突记!,做好走向知识经济的准备。第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教育投资是战略性投资的观念,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①并通过立法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改变条块分割、“小而全”的状况,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自学成才。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从而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在我们这个12亿人口的大国,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不可比拟的。有了人才资源优势,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战略目标就完全有把握达到。战略措施之三: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创造现代发展的独特优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本质和实际需要,又是为了有效发挥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防止和消除其负面效应。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①采取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措施,就是要:首先,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全面把握和实行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包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其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其他几个方面的两手抓,实质上都是围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展开的。其次,坚持从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给社会主义事业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平行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狭隘功利主义、损公肥私等,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就是要从这种实际出发,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社会和人们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防止和减少各种消极丑恶现象的发生和泛滥。再次,切实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在新的情况下,在客观上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惩腐倡廉等工作一“虚”二“难”的特点,在主观上因为有些领导干部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他们往往只把经济建设视为“硬任务”,抓得比较硬,而把精神文明建设等视作“软任务”,抓得比较软,甚至放任丑恶现象滋长蔓延,因而在他们管理的地区造成类似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严重后果。这种情况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将存在。采取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措施,有助于干部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抓好这些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这样,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创造现代发展的独特优势。

4、结合我国阶层结构变迁的特点与存在问题,谈一谈培育和优化我国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对策。

转型期我国阶层分化的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但较之改革开放前,其阶层分化表现出了某些较为显著的特性:

其一,阶层分化中政治身份逐渐淡化,而经济地位彰显。

其二,职业差异对社会分层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其三,阶层之间的垂直流动幅度加大。

其四,社会关系资源在阶层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阶层结构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从总体而言,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正处于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或“菱形”演变的过渡时期。与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还有很大的距离。

首先,就社会阶层结构而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社会中间阶层规模过小,与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过于悬殊。

其次,就影响和制约阶层分化的社会机制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源配臵机制与收入分配机制不尽合理,使社会公平度下降;二是对社会弱势阶层的关照和保障不力,使社会偏离行为加重;三是现代社会流动机制还不尽顺畅,刚性社会结构向弹性结构的转变尚未完成。

培育和优化我国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思路

第一,及时并正确把握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基本走向,建立切实可行的各阶层利益协调机制。

第二,深化体制改革,清除社会成员自由流动的制度性屏障。

第三,不断完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缓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安全阀”。

第四,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培育和壮大社会的中间阶层。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发展战略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发展战略大体上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

所谓传统发展战略是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发展战略。它盛行于20世纪50至60年代。这种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因此,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尽可能提高经济增长率。

第二阶段,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基本需求发展战略

基本需求发展战略是70年代出现的影响最大的一种替代发展战略。它是国际劳工组织在1976年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就业大会上提出来的。这种发展观包括了两个基本思想:第一,强调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第二,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阶段,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提出的。

这一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包括:(1)强调社会发展应当坚持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2)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不能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机会。(3)强调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

6、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转移?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应克服过去片面地把社会规律凌驾于人的主体选择、人类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之上的倾向,确立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人的发展是整个发展的中心,又是对任何发展形式的最终检验标准。那种无视人的存在,把人曲解为既定历史命运的消极承受者观念,应坚决摒弃。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就必须高扬人类的主体意识。人类在发展中遭逢的种种困厄、难题和冲突,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战争威胁、物欲横流等,只有从人类意义出发才能真正得到解决。人类只有在主体精神层面逐步改变旧有的生存态度和发展观念,运用新的思维方式,重新看待各民族国家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现实关系,正确认识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21世纪的人类社会才会更健康、更稳定、更快速的发展。

其次,确立全球化发展观。自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系在一起,使人类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间确实同住在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球开始,便揭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然而,只是到了今天,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协同发展,全球才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全球化时代才开始到来。全球化作为一种发展观,它所揭示的是一个以全球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以所有国家协同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观。现代的发展本质上是世界性的,虽然在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仍是现代发展的载体,但是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处在世界整体关联不断加深的影响之下。这是因为,在今天世界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体系,这个体系作为全球大系统。对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制约作用。因此,每个国家和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首先确定其在世界整体体系中的地位,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以及自身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这样,每一个民族都能找到最佳的发展道路。全球化发展观要求世界所有国家的人们都要有全球意识,无论是制定自己国家的发展战略,还是认识和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都应该有全球视野,唯有如此,检验全球带来福音。

第三,确立全面协调发展观。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和子系统的突进,都将使旧有的系统失衡,它必须使各系统有序地协调发展,市场才能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因素无疑是诸要素中最重要的条件和物质基础。这就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①由于这个原因,经济增长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但是,经济的决定作用又是通过其他各种发展要素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孤立地、片面地突出经济发展,将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失调,打破社会发展诸要素的最佳配臵,不仅经济难以发展,而且即便达到相当发展水平,也难以发挥出较大的社会效益。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经济发展要同政治、社会、文化、人自身等诸层面的发展保持适当比例,并且协同发展,否则,过快的经济增长有可能成为祸乱之源。巴西这颗闪烁的慧星、伊朗这个破灭的经济神话,巴基斯坦分裂的不幸结局,……都是很好的例证。它们从反面说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一个社会要想实现长期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做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人自身等诸层面的协调发展。

第四,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出现于本世纪80年代。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环境关系再认识,是当代人对自己与后代人关系再认识的结果,是人类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生态失衡等难题所制定的战略对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发展观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并且把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把人类文明的标尺臵于对自然界的改造程度,似乎人类不改造自然,不战胜自然,就没有体现自身的价值。当人类已经具备了足够毁灭地球,毁灭整个自然界能力时,仍然把人类与自然臵于敌对状态,其结果只能是毁灭自然,同时也毁灭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界,顺应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人类不可以凌驾于自然环境之上,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应在其承载能力之内。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地球上长久生存繁衍下去。在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观确立了一种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方式。即后代人同当代人一样,也拥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他们的这些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当代人在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本条件。当代人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不应超前消费本属于后代人的环境与资源财富,为了后代人的生存和幸福,保持和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对后代人应尽的责任。当代人在发展自己,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去关心后代,关心久远的未来,只有这样,地球才会成为人类永远的家园。

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 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篇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对一个日趋发展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此时,中国文化也面临着一个历史抉择,即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流派,这些思想历经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其内涵体现在:

一、重视中庸之道,以调和折中的方法处世;

二、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三纲五常;

三、重视农耕文化,轻视商业;

四、专制集权,皇权至上的社会意识。这些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历史悠久、内蕴深厚、聚合力强、扩散性大的传统型的文化模式。

什么又是现代化呢?从洋务运动开始之初,便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现代化科技和管理模式以振兴衰败的清廷。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主席便提出要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到改革开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将工作重心从经济建设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时至今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扬时代精神,共同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

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正不断流失,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既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西化,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另外,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有认同感,这样才可以增强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要吸收先进外来文化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其实,我们并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对立起来,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例如,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讯、充分发挥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但随着地球资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环境日益严重的破坏,它也越来越快地把人类推向了不可救药的死亡边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现代化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这不正好为现代化建设指导了一条明路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及反功利主义精神也对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精神文明问题提供了一盏明灯。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对传统文化要作全面而科学的分析,既不能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也不能厚古薄今。正确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创新,重在创造性转换,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继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两者和谐地统一起来。而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把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起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 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篇四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

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即便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重性也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世界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比如“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首先,认识“传统”的内涵。传统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传统中的“传”是人类历史的延伸、延续、承袭;传统中的“统”是传的精神整体。古人是在前人所创、主导人伦、后人继承的意义上理解所传之统,把“统”作为文明与发展的方向。把“传”与“统”的含义结合起来,传统就是人类生活中前后相继,主导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与精神整体,是在历史进程中延伸着的思想纲领和生活主题。其次,认识“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范畴。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涵盖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面;二是制度文化层面;三是观念文化层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三、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840年,中国在西方船竖炮利之下被迫打开国门,清朝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了振兴图强,向外国学习,建立枪械厂、购置军舰、建立船坞,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其中李鸿章是代表人物。最后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为标志,最终洋务运动失败了,就其失败的原因,落后的封建体制不能容忍现代化因素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尽管它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制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毕竟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随后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纳入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轨道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它一方面是指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欧美社会的转变;另一方面则是指这种欧美现代化对于世界进程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回顾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洋务派”主要是从物质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则主要是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出发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就是从观念革新的层面上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这一过程表明,国人对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思考不断向纵深发展。然而,由于外患频仍,国人一直没有时间对现代化的全部文化内涵做出从容的反思和认真的总结。

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重构观,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模式。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的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发扬光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奋斗的根本目的,是要“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而“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观,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昭示了中国现代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产生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支文化新军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无不发生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其动员之广泛,响应之热烈,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为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的创建开辟了道路。1986年产生了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7年举行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最终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期间,邓小平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9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这些基本要求,指出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了文化服务的对象,确定了繁荣文化的方针,指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地处理了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创建中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只要我们按照这些基本要求去进行文化建设,就把握住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就能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引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五、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二)关系之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批判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

(三)关系之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

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包含民主、富强和文明三位一体的内容。社会现代化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造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冷漠、大量家庭崩溃、人们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

传统文化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也有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即使是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在现代化过程中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正在或已经发生变迁,其中必然糅合了现代因素,因而,对传统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的综合。

(一)要有选择地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现有的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是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积累的成果。因而,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新文化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新文化则是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延伸。首先,要坚持历史的方向,即使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然有自身历史的限性;其次,要用现代科学观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不是机械的复古,而必须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创新。

(二)结合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注入近代的科学精神。我们要重视个性发展与社会的整体统一,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长期延续而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历经磨难,历久弥坚,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饱经风霜的中国文化一定能从容应对,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今后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再展雄风。当代大学生要有这样的自信。一个真正有自信力的民族,应该以时代的视角思考和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一种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的正确观点。同时,还要树立一种革新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源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为世界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既有促进作用,同时又有不利因素。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使中国传统文化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 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篇五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发展与中国现实

[摘要]中国改革的成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作为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和最后取消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在发展私有制经济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必须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关键词]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合法私有财产

[中图分类号]f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0)10-0033-05

一、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及其特征的科学预测中,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或一些理论构想。关于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研究和批判中发现并科学论证的。由于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什么必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关系,马克思自然从总的方面认为二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一,对私有制的批判,构成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起点。马克思在他所作的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尝试《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著作中,力图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的剖析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主题,提出要“从私有财产同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说明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显然,马克思是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提出来的,认为,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是“社会的财产”,这种生产资料占有方式是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的直接否定。

第二,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里,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无产阶级的对立。

第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做了科学探讨。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中,马克思认为,“个别人占有生产条件不仅表现为一种不必要的事情,而且表现为和这种大规模生产不相容的事情”,“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被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代替,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四,建立未来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经之路,是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的幻想”,即试图不通过社会的革命转变,依靠资产阶级国家帮助建立社会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驳斥杜林把暴力看作绝对的坏事的荒谬观点时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这就深刻地说明,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经过暴力革命。

第五,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马克思在对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比较中,设想未来社会“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这些是马克思所揭示的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显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二、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中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

1、列宁过渡时期理论和新经济政策理论中有关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

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将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付诸于俄国的具体实践,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也进行了艰难探索,在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上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个国家的过渡时期在经济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因为“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征。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这就是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可以既有资本主义成分也有社会主义成分,既有私有制也有公有制。

第二,俄国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就明确地把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作为苏维埃政权的一项重要任务。相继采取了对私有制的大中小企业和地主庄园分别实行没收、赎买、改组和联合的办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之后,又提出“由继续剥夺资本家这个极简单的任务转到一个更复杂和更困难得多的任务,就是要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生产的条件。”可见,过渡时期结束之日,就是私有制变成公有制之时,这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实现的。

第三,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允许农民的自由贸易和私人商业的发展。列宁指出:“既然国际国内的全部经济政治条件给我们造成了这样一种经济现实,即不是商品交换而是货币流通变成了事实,……。”那么,“只有经过这条道路我们才能恢复经济生活。必须恢复正常的经济关系体系,恢复小农经济……。”这是列宁总结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的教训提出来的,实际上已经立足于资本主义关系,允许个体私有制存在。

2、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的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无论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还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在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所有这些都只能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权宜之计。社会主义经济的最终建设目标还是要建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斯大林时代便将这种单一公有制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有所发展。1929年底,斯大林正式废弃了新经济政策,他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是不能建立在公有和私有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只能采取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

制这两种公有制形式。这一观点在斯大林直接领导编写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样,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所有制上采取的是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即以国有经济为代表的公有制。这种模式曾一度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效仿或流行的模式。

3、前苏联东欧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探讨

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国家一度流行的“苏联模式”的弊病日益显露,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他们在设计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时,不主张把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所有制理解为单一的结构,相反,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在所有制结构的选择上,他们探讨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可不可以允许私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可不可以兼容一定形式的非公有制?对此,波兰经济学家兰格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除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外,还存在着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例如农民、工匠和小规模企业家的个人所有制。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充分肯定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捷克经济学家锡克认为,集体所有制应当和公司合营、私有制形式相并存。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由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两大部分构成,非国有经济包括私营经济。匈牙利改革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私有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实践,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改革的成功也为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尤其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是对立的,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直至取消的过程。这在理论上有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做科学依据,在实践上符合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新中国建国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的社会性质,使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1919~1949年);第二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49~1956年)。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就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过程。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来的多种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为了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就需要对这些私有制经济成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性质不同,改造的方式也不同。具体途径是:无偿没收大资本,建立全民所有制;和平赎买中小资本,壮大全民所有制;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集体所有制。这样,到1956年底,私有制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立,过渡时期结束。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开放后,允许发展私有制,但绝不是放弃公有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之一就是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经济的旧观念的束缚。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前,公有制经济比重过高,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得生产关系某些方面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因而,对当时的很大一部分公有制经济来说,它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要调整和改革,使这部分公有制经济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当公有制经济退出的份额将要达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要求的最低界限的时候,必然会发生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争论。其实,发展私有制决不等于放弃公有制。

首先,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统一关系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内的统一。改革开放30年中,非公有制经济逐渐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由对立的关系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平等竞争的统一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重大突破起始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命题,并指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两个毫不动摇”相提并论。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了宪法。其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有两处重要修改。第一,进一步明确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第二,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这些方针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其次,国家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为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已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到前沿。2003年,国务院公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条例》指出:“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定本条例”。2007年,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2008年,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法》指出:“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制定本法。”这些法律都是与《宪法》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基本法律相一致的经济法律。它们与“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一道,共同维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毋容置疑,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既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更有利于公有资产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增值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有质的提高;也更有利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也能更好地发挥国有经

济的主导作用,更有效地支配着国家的主要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对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到重要保证和领导作用。

四、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60年中,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从消灭私有制―允许发展私有制一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但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至于现阶段为什么允许发展私有制,要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解释,要坚持“生产力标准”。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整和变革所有制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不能把所有制本身是公是私,是这种形式还是那种形式,作为目的去追求。到现在为止,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未达到消灭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程度。相反,我国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具有多层次性,非公有制经济更有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和私有制不是对立关系。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是私有制。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被认为是对立的同时,他们也认为,私有制与其他所有制一样都是历史的,最终会灭亡,但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样,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所认为的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对立只是性质上的对立,他们并未对公有制与私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并存进行预测。而在他们去世以后这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使私有制形式不断变化;社会主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个体、私营等具有私有制性质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同时存在。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现阶段暂时消灭不了,它既在世界上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存,也在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存。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的弱点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后允许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历史较短,其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较低。从生产力方面看,我国非公经济的产业分布较广,其中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商业、运输等服务业,以及进入障碍比较低的制造业。从管理水平上看,有的非公企业低水平重复投资,追求短期化目标、违法经营、家族治理等。所有这些亟待国家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将其引导到现代企业制度上来,从而得到健康发展。

第四,法律形态的所有制要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研究所有制,首先要研究现实形态上的所有制,这是第一性的。而法律形态的所有制则是第二性的,它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法律形态的所有制即财产所有权或“产权”。马克思认为,产权是财产所有关系的法律表现,或“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我国现实形态的所有制既有公有制又有私有制,那么,在法律形态上就既有公有产权又有私有产权。国家法律在保护公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同时,必须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恰恰是由现实形态的所有制决定的,或者说反映了现实形态的所有制。

第五,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和公民私有财产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大多落到其从业者,即个体、私营业主身上,他们的合法权益很大程度上由其合法非劳动收入构成的合法私人财产体现。其他公民的私有财产除合法劳动收入构成的生活资料外,还包括由合法非劳动收入构成的各种物业资产租赁的收益,以及储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收益。这些都属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就是说,私有财产的内涵不仅包含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形式的所有制,还包括公民或私人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它比私有制具体形式宽广得多。我国未来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即将步入小康社会的公民的最大的保护,就是保护他们的合法私有财产,让他们有一定的财富积累,更快地奔向小康。宪法如果不在强调“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明确“保护私有财产”,那就不仅意味着宪法没有反映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而且意味着人们努力追求和创造财富的行为失去激励和保护。因此,为了实现小康,有必要从法律上明确保护私有财产。

五、结语

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不断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就不能排斥非公有制经济,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不能搞私有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以便不断地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地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关键是要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这就是我们在现阶段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时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不能搞私有化和单?公有制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2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3。

[7]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57。

[8]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斯大林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51。

[10]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78,5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9。

责任编辑:黎贵才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