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八篇)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4 12:56:21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八篇)
    小编:admin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篇1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

每章节重点需要记忆的第一章 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要注意四个要点:(1)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2)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问题,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3)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但也涉及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学习;(4)学校教育心理学以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其序列是学与教而不是教与学。2、你认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9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19《教育心理学大纲》扩展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和“个别差异及原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布鲁纳《教育过程》;加涅《学习的条件》。4、简述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2)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比较重视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3)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问题;(4)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5)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5、简述学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它进行了解;(2)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3)教育经验总结法:专业教育研究者与教师对实践中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4)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5)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进行的,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1、怎样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学校教育、教学和课?学校教育实质上是学生自己去领会、巩固、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具有独立的选择和决断问题的认识及行为能力的过程,他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也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教学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课堂情境是学校特殊性的体现,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情境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2、举例说明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正式学生群体: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如班级、学生会、学习小组、团体组织、学生宿舍的寝室;非正式学生群体: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如学习兴趣小组、自学小组、团伙。3、怎样使用社会测量法了解学生非正式群体?p31莫雷若提出,步骤:(1)填写调查表;(2)根据结果制作矩阵表;(3)根据矩阵表,绘制网络图。4、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非正式群体?p34(1)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2)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其“领袖”人物的工作;(3)对于破坏型的学生中的“团伙”,要坚决予以拆散,不能允许存在,当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5、怎样理解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6、试分析教师管教学生的失误。(1)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2)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3)过高估价奖励和惩罚的作用;(4)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7、你认为合格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有哪些?合格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有耐心和信心;乐观、活泼的性格;公正不自私;优秀教师:理解学生;与学生的有效交际;理解自己。8、你认为教师角色的主要心理特征有哪些?(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5)观察锐敏,善于了解学生。9、你认为教师应怎样进行正常的课堂交往。课堂交往是一种人际沟通,具有正式交往、代际交往和一对多交往的特点。师生交往中(1)不要把教师的需要解释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的偏见;(2)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3)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为限;第三章 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1、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应支持的普遍价值观;p61(1)承认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人权;(2)重视社会公正和民主参与决策及国家事务的管理;(3)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多元性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4)关心他人;(5)团结互助精神;(6)事业心;(7)创造性:(8)尊重男女平等;(9)思想开放迎接变革;(10)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要有责任感。2、简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的主要支柱。(1)首先要学会认知;(2)其次学会做事;(3)尤其要学会生存。3、简述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1)学校应鼓励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发现他们在探讨一个问题过程中的第一级近似值的可用性,并切认识他们试验各种假设的激活作用;(2)应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3)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4)应培养“经济的使用思想 ”;(5)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篇2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某教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研究本地区十几所学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属 ( )

A.实验研究

B.个案实验

C.描述性研究

D.实验室实验

2.某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其知觉方式属于 ( )

A.沉思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场独立型

3.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这种行为属 ( )

A.自我认识

B.自信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4.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认识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5.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 ( )

A.分化

B.泛化

C.消退

D.遗忘

6.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认识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7.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8.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属于 (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9.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10.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识策略 ( )

A.设置目标

B.列提纳

C.寻求同学帮助

D.做笔记

1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 )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

12.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 ( )

A.精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在解几何证明题时,学生常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先确定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完成证明过程。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 ( )

A.反推法

B.算法式

C.简化法

D.类比法

14.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

A.他律阶段

B.前习俗阶段

C.自律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15.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属于 ( )

A.参与式

B.监督式

C.放羊式

D.控制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

16.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知能力、__________和教学监控能力。

1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903年前后著书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了人的本性、个性差异与__________三大问题。

18.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__________。

19.根据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的阶段划分理论,__________人格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或建立自我同一感。

20.根据斯金纳的强化观,教育中使用的“警告”,属于__________ 。

21.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__________ .如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评价问题解决的途径以及如何批判性地思考等。

22.马斯洛认为每人都有七种基本需要。由于它们的主要作用和特点不同,这些需要又可分别归属于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自尊的需要就归属于__________ 需要。

23.贾德认为,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对不同学习活动中的__________进行概括。

24.研究认为,最佳的过度学习,是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____的学习。

25.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知识直观方式有:__________ 、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26.在学习的策略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将新策略与其头脑中的有关知识整合起来,以便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熟练地运用,这是遵循了策略教学的__________。

27.根据创造产品的价值意义,可将创造分为真创造与__________ 。

28.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策略、__________ 以及资源管理策略。

29.在知识学习中,正例通常包含了事物的__________ 。

30.根据问题的结构特点,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主要属于__________ 问题。

31.已有的研究认为,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是__________关系。

32.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于青少年来说,义务感、__________和羞耻感尤为重要。

33.卢家梅等指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__________、多元性与单一性、无知性与盲目性等特点。

34.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情感、意志、定势与思维等状态水平,可以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__________三种。

35.教学测评可分为__________、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简述布鲁巴奇等提出的教师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37.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38.简述有意义言语学习的条件。

39.简述促进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

40.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41.简述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王小红是高一(2)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考进学校的。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好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3.试述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描述性研究即对某个或某几个课堂教学中特定事件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

2.【精析】B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是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知觉方式。场依存型指人们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丁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干扰,善于察言观色等。

3.【精析】D调节策略即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4.【精析】A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促进课堂教学形成些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认知师徒法和互惠教学等。

5.【精析】B泛化指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通常,泛化取决于新刺激与原刺激的相似程度。

6.【精析】C 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在青少年中日益显得重要,成为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7.【精析】C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8.【精析】C 七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点,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9.【精析】B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

10.【精析】A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它主要有:制订学习计划、监控和调节策略等形式。其中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11.【精析】A 高原现象即学生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常出现进步暂时停止现象。

12.【精析】B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

13.【精析】A反推法即学生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最后倒退到起始状态。得出要达到该目标需要什么条件,最后把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

14.【精析】C在18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15.【精析】A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参与式和监督式。主张参与式领导的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创造自由空气,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

二、填空题

16.教学操作能力

17.学习心理

18.最近发展区

19.青少年期

20.负强化

21.探究学习

22.缺失

23.共同原理

24.150%

25.实物直观

26.内化性原则

27.类创造

28.元认知策略

29.本质特征

30.结构良好

31.有一定相关的非线性

32.责任感

33.隐匿性与突发性

34.对抗的

35.诊断性评价

三、简答题

36.(1)写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交流讨论;(4)行动研究。

37.(1)教学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组织形式;(2)教学应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方式;(3)教学手段与学生认知差异相适应。

38.(1)学生应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习材料应有逻辑意义;(3)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可利用适当观念。

39.(1)创设开放、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2)注意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3)引发认知冲突;④鼓励学生交流。

40.(1)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形成;(2)自我意识增强;(3)品德的各方面相互协调,结构更为完善。

41.(1)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2)有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3)学生能自我管理。

四、论述题

42.(1)增强自我效能感:形成适当的预期,以体验到更多的成功。(2)设置合理的目标:目标应是具体、可行的并及时反馈、评价目标的实现状况。(3)进行归因训练:减轻或消除其习得无助感;教授其掌握些有效方法;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

43.(1)遵循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规律;(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3)熟练掌握心智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4)提供心智技能应用的机会。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篇3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幼儿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3.孩子能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是(     )。

A.产生自我意识的表现             B.辨别能力发展的表现

C.思维真正产生的表现             D.智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4.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婴儿都能找到藏起来的物体的年龄是在(     )。

A. 4~6月               B. 6~12月

C. 12~13月             D. 15~18月

5.儿童开始掌握时间概念约在(     )。

A. 1岁以后             B. 2岁以后

C. 3岁以后             D. 5岁以后

6.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7.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

B.能伸手抓到东西

C.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

D.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

8.教师往往对小班幼儿说:“站到靠墙的一边”而不是说:“站到右边”是因为(     )。

A.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落后于方位词的理解

B.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还未达到“恒常”水平

C.幼儿的方位辨别能力比较弱

D.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9.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言记忆

10.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11.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12.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

A.语词概括的出现             B.直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             D.感知概括的出现

13.对其掌握通常可以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水平的词类是(     )。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连词

14.能体现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活动是(     )。

A.儿童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

B.儿童能抓住毯子的一角,通过拉毯子来取得放在毯子另一角的玩具

C.孩子认为比他小的都是弟弟妹妹,他们将来都会变成自己

D.儿童试图打开一只稍开口的火柴盒,失败后,他会缓慢的一张一合小嘴,最后突然顿悟,将手指插进盒子把它打开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前儿童对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上午、下午、晚上的认知

B.学前儿童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

C.4岁幼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早、中、晚的时序

D.学前儿童对一年四季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

16.城乡幼儿发音正确率差异较显著的时期是(     )。

A. 2岁                B. 3岁

C. 3~4岁             D. 4~5岁

17.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篇4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选择题

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些选项: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选项内容:(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差异)

3、心理现象又称为:(心理活动)

4、人的个性心理差异分为:(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5、下列选项哪些完整表达了心理过程的内容(知、情、意)或(认识、情感、意志)

1、解题时,能一题多解,是属于哪种思维(发散思维)

2、游览过长城的人头脑中呈现出的是(表象)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下列哪种感觉(嗅觉)

4、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

5、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

6、意志活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级(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7、在人脑中产生想象的基础材料是(表象)

8、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

9、当一个人的服装和发型改变以后,照样能够认出他,是利用了知觉的(理解性)

10、熟练的骑车,织毛衣的注意是(有意后注意)11、间接兴趣是主要引起下列哪种兴趣(有意注意)

12、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有害不利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双避式)

13、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客观现象和人的需要的关系)

1、 活泼、好动、行动敏

捷属于下列哪种特性的表现(气质)

2、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抽象思维能力)

3、 兴趣的稳定性是下

列哪种品德特性(持久性)

4、 马斯络在需要层次

理论中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

5、 以热情、急躁、易冲

动的气质属于(胆汁质)

6、 在全人口中智力是

(正态或常态)分布曲线。

7、 遗传素质是能力发

展的(自然前提)

8、 根据需要的指向对

象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9、 根据动机起源不同

可划分(生理、社会动机)

10、一个人经常表现出赤的坚定,勇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

11、某人善于思考,头脑冷静能较好地控制情感(理智型)

12、(顺从)是在社会要求写,响下个体外在行为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13、敏锐的观察力是教师的(智力)品质

14、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之一为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协作性的矛盾。

15、教师的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权力,即教师的身份地位带来的威信;另一方面是(人格影响)

16成熟而稳定是教师的情感)特点。

17、(思维)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18、在教学中,教师必硕通过(演示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篇5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填空题

1、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活动。

4、注意的功能为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5、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类型。

6、有意注意 是主动的、自觉的注意,是注意的各哦机形式。

7、德国心理学家为解释知觉的整体现象曾经归纳出多种原则,其中主要有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和连接性等原则。

8、记忆的种类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9、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组成。

10、识记的是识别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

11、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3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思考途径,探索各种可能结论思维。

14、思维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以及具体化、系统化等环节。

15、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6、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经过克服困难及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7、需要、动机和兴趣都是人的个性倾向性即个体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他成分都是需要的变化形态。

18、兴趣的品质包括:指向性、广博性、持久性和

兴趣的效能性。

19、智力的核心内容是(抽象思维能力)

20、人在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诸方面都会表现出类型差异。

21、根据个体的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据的优势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性、情绪型和一致型。

22、1990年情感智力概念被正式提出。

23、实现教育目的自觉性与坚韧性是教师的一致特征。

24、态度形成一般要经过“顺从到认同再到内化”三个阶段。

25、态度的转变过程一般为“解冻--变化--凝固”三个阶段。

26、教师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权利另一个是人格影响即教师本人履行职责的努力和成效。27、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

28、学习需要以个体的一定成熟为其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

29、经验和施展证明,成熟受用尽废退的自然 法则所支配。

30、学习必须适应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

31、审题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的同时在头脑中形成课题的影响。

32、技能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联系,使活动方式能够极少需要意识控制,能顺利、完善地进行时才形成。

33、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34、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监控。

35、学习策略主要有元认知识和体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以及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

36、元认知在学习策略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指导、调节着学习者的认识过程。

37、监控学习进程,实际上就是根据确定的学习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符程度的过程。

38、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学习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学科学习直接相关的专用型的学习方法;一类是通用性较强的通用型学习方法。

39、知觉策略是指知觉过程中,在元认知活动作用下,家感觉通道,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知觉对象有机构合起来的一种机制。

40、概念学习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寻找事物或现象分类的依据。

41、规则的发展学习是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篇6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问答题练习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里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教育心理学不仅能够给新课改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给解决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

㈠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⑴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⑵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⑶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㈡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⑴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⑵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那些阶段

教育心理学从最初附属于普通心理学或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⑴初创时期(20世纪代以前);⑵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⑶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⑷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

面度信息社会教育的新变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现出以下几种新趋势

⑴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例如,探讨学生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探讨如何为学生创设最近发展区以促进其自身的认知发展⑵研究学学习者的能动性。探讨学生如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自我监控、调节和管理⑶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例如,研究知识获得的深层加工过程⑷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例如研究社会合作、师生之间或同伴之间的互动对认知与情感的影响⑸研究情绪性环境的影响。例如研究不同文化北京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多元文化的交汇对教学的影响⑹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例如,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多元文化的交汇对教学的影响⑺研究学习环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例如,研究发现和探索学习、合作学习、建模、支架式教学以及跨学科项目研究的制作等⑻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例如,研究如何利用和关学习资源和过程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指个体在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⑴连续性和阶段性⑵定向性和顺序行⑶不平衡性⑷差异性

2、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对教育的有何意义

㈠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⑴中学生认知结构的体系基本形成。⑵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⑶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㈡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⑴目的更明确⑵持久性明显发展⑶精确性提高⑷概括性更强

㈢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⑴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⑵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⑶抽象记忆占优势

㈣中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

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⑵自相矛盾的情感⑶少年的热情与冲动⑷选择性友谊的建立⑸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3、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及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了什么观点?对教育有何启示

皮亚杰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发生认识论”他的基本理论是

影响发展的因素:⑴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⑵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过程中的联系和习得的经验⑶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西那股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⑷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智利的本质是主体改变客体的结构性动作,是介于同化和顺应之间的一种平衡,是主体对环境的能动适应。

教育价值:⑴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从思维方面讲,成人考虑问题往往从多方面入手,且常常是通过命题思维,而儿童就不同;从言语方面说,成人的言语具有稳定性、社会性、逻辑性和交流行,而儿童就不完全如此。

⑵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劣势。儿童的智力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得,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得、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总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篇7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9分)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798

B.1879

C.1789

D.1897

2.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 )关系。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成准比例

5.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6.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 )、提取。

A.识记

B.回忆

C.保持

D.再认

7.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个组块。

A.7±2

B. 5±2

C.8±2

D.9±2

8.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 )。

A.概括性

B.间接性

C.合理性

D.整体性

9.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10.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二种成分:( )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

D.回避困难的倾向

13.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 )。

A.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B.情绪发生晚,情感产生早

C.情绪情感同时产生

D.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

14.某学生待人直率热情,但脾气急躁,易冲动,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5.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他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 )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

A.10

B.12

C.16

D.24

16.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 )。

A.服从

B.从众

C.信任

D.接受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17.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 )

A.文饰

B.转移

C.投射

D.幻想

18.把失恋的挫折感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这种心理防御方法称为( )。

A.升华

B.转移

C.文饰

D.压抑

19.根据目前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一般标准,青少年期的年龄段为( )。

A.6~12岁

B.12~18岁

C.18~28岁

D.18~45岁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注意的功能有( )。

A.选择功能

B.维持功能

C.调节功能

D.启动功能

E.适应功能

2.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技能学习

E.社会规范学习

3.具有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有( )。

A.独立性

B.自信

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

D.冒险精神

E.易怒

4.一个测验的效度包括以下几种( )。

A.内容效度

B.直接效度

C.构想效度

D.间接效度

E.预测效度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5.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 )。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生理性动机

D.社会性动机

E.主导动机

6.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 )。

A. 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B.具有坚定信念

C.能够正确归因

D. 计较个人得失

E.不打无把握之仗

7.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概括地说,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幸福感

E.紧张感

8.现在用于人格测量的著名投射测验是( )。

A. 罗夏克墨渍测验

B.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C.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

E.16PF

9.克服焦虑的原则有( )。

A.运用想象

B.放松自己

C.认清焦虑状况

D.不回避

E.正面迎战

10.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 )。

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数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实验法

2.注意

3.信度

4.认知方式

5.挫折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5分)

1.简述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2.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何不良影响?

3.举例说明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4.气质与性格有何不同?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如何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2.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谈谈怎样复习才能有效避免遗忘。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篇8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变式: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知识的巩固:就是采取某些强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的过程。即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头脑里。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