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执教:黄敏君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比比、数数的种花游戏中,尝试根据大小、数量等相关概念进行匹配。
2、感受和老师、同伴一起种花的快乐。
活动准备:花园场景、黄色、紫色两色小花(若干自制)、花盆(人手一个、花盆上有点卡)操作演示用ppt、场地上弯弯月亮形线条(点卡)
活动流程:
一、小花匠送花盆(在此环节花盆的不同,区别颜色与形状)
1、提问:小花匠们,你们花盆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呢? 小结:花盆的颜色、形状不一样。
2、提问:那么不同的花盆要送到不同的桌子上可以怎么送呢? 小结:要让花盆的颜色、形状与桌子一样,小花匠就送对了。
二、小花匠种花
1、小话什么样(在此环节发现小花盆的颜色、大小不同)提问:小花有什么不一样呢?
2、小花怎么种(在此环节初步尝试根据花盆上点卡的提示,根据数量、大小种花)第一次操作
提问:花盆上告诉你什么?小花匠在花盆里种了怎样的小花?(以ppt进行演示)小结:原来花盆会告诉小花匠要种几多花,大的种几朵,小的种几朵。第二次操作
提问:小花匠都种对了吗?(自主检查)
小结:小花匠是根据点子的大下,点子的多少来种花,成功完成了种花的任务。
3、小花怎么摆(在此环节根据颜色、形状、点卡数对应把花盆摆放整齐)导语:小花匠们,又有任务了,现在要把花盆摆整齐。摆成弯弯月亮形。提问:可以怎么摆呢?
小结:既要看清花盆的颜色、形状,还要让小点子卡片和你的花盆上的一样。延伸:花盆摆整齐咯!小花匠们,瞧瞧,小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呀? 小班数学活动《姜饼人大逃亡》
执教:卢世轶
活动目标:
1、能进行6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2、通过情景表演,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黑板一块、背景图一副(画面有小路、房子、树木等)、故事人物图片(姜饼人、老婆婆、老公公、猫、狗、牛、熊)、故事人物胸饰。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背景图、老婆婆及老公公图片,交代故事背景:在乡下,住着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老婆婆每天都会为老公公做一些美味的饼干或是点心。这天,老婆婆做了一个姜饼人。(出示姜饼人)瞧,它看上去一定很美味吧。
二、数数有几个人
● 教师:可是姜饼人逃跑了。老婆婆急忙追了上去,老公公看见了也追了上去。现在有几个人在追姜饼人?(2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 继续出示猫和狗的图片:小猫看见了姜饼人,也在后面追了出来。小狗也很想吃姜饼人,也对姜饼人喊道:停下!停下!现在一共有几个人在追姜饼人?(4个人)(请个别幼儿上前数一数)
小结: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小手帮帮忙,点一个数一个,最后的数字就代表一共有几个人。
●接着出示牛和熊的图片:路边的大黄牛和小熊看到了姜饼人,也追了上去。现在一共有几个人在追姜饼人?(6个人)(请个别幼儿上前数一数)● 提问:怎么数才不会漏掉呢?如果倒过来数,是不是还是6个人呢? 小结:我们可以从姜饼人后面开始,沿着小路一个个数下去,这样就不会漏数啦。而且不管数的顺序是怎样的,结果都不会变。
三、情景表演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吧。想一想,谁是第一个追姜饼人的?最后一个又是谁呢?小演员要按照出场的顺序一个上来哦,忘记的时候可以看看图片。● 教师自己戴上姜饼人胸饰,将其余人物胸饰分给6个幼儿,开始表演。请不参加表演的幼儿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在追姜饼人?
● ● 请没参加过表演的幼儿再表演一次。
教师:最后到底怎么样了呢?姜饼人摔了一跤,碎成了好几块。这额碎片正好够追的人每人吃到一块。你知道姜饼人碎成了几块了吗?(6)
中班游戏活动《造房子》
执教:陈青活动目标:
1、2、学习看图纸按需取材搭建房子,提高对建构游戏的兴趣。 练习点算15以内物品不跳数、不漏数、不重复数。
活动准备:磁性搭建材料
磁性板
房子设计图
地毯12块
白色磁性板等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房子
⊙介绍造房子的材料
归纳:请 建筑工人根据设计图选取材料造房子。
二、造造房子
1、第一次造房子(第一幅图)
⊙幼儿自由取拿材料根据图纸造房子
⊙验证:造房子需要多少根棍子、多少颗钉子。
归纳:数数的 方法很 多。可以 从 上往下数、从下往上数、对称数数。。。但数的 结果 是 相同的。第二次造房子(第二幅图)⊙幼儿按 需取材房子
问题:能不能只搬运一次材料就能把房子造好,而且材料不多不少,正正好好? ⊙教室归纳不同的方法,鼓励幼儿尝试 ⊙操作后分享、验证:这幢房子究竟该拿几根“棍子、及颗钉子”?
3、第三次造房子(第三幅图)问题:建筑工人搬运一次材料造房子,看谁的速度快、材料不多也不少。
操作后分享:水成功了?有什么好办法? 三活动:延伸教师出示更多的设计图,鼓励幼儿继续尝试.
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第十八章数学活动
执教教师
于金平
学校名称
内黄县梁庄镇第一初级中学
学科
数学
学段
八年级
1 --
一.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八章后的数学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特殊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别是矩形、轴对称图形之后安排的一次综合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本节课中,首先训练学生利用矩形折叠60°、30°、15°等特殊的角并进行简单证明,然后练习折叠并欣赏黄金举行,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美感!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别是矩形的性质后展开的,以上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展开提供了知识基础。学生已处于八年级下学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这为本节课的展开提供了能力基础.三.教学目标
- 2 -
知识与技能:
能折出60°、30°、15°等特殊的角,了解黄金矩形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折叠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全等三角形、特殊的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折叠、观察、推理、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学会和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数学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欣赏黄金矩形,培养数学美感。
四.重、难点
折纸做60°、30°、15°等特殊的角,欣赏黄金矩形。
- 3 -
五.教学资源
及环境准备
ppt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问题导入
「活动2」折纸做60°、30°、15°的角
4 - -
「活动3」黄金矩形
「活动4」利用折纸得到黄金矩形
「活动5」课堂小结
「活动6」作业布置
教师提问:
你们小时候折过纸吗?都折过些什么?
出示幻灯片,学生认一认,说一说。
问题1 :
在一张矩形纸片上,你怎么折出一个45°的角?
设问:用一张矩形纸片你还能折出哪些度数的角?
5 - -
问题2 :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折出30°的角吗?怎样折?
你能证明你所折的角确实是30°吗?
ppt出示折叠过程,引导学生说出证明过程。提问:
在图中,你能找出所有30°的角吗?
60°的角呢?
还有其他度数的角吗?
问题4:
怎样折出15°的角呢?
问题5: 下列矩形中,哪些比较匀称?
6 -
- 请学生欣赏生活中黄金矩形相关问题。
教师介绍黄金矩形并引领学生欣赏黄金矩形的美。并介绍黄金分割、黄金分割点、黄金比等概念。
问题6: 能否用折纸的方法得到黄金矩形?
你能证明你的劳动吗?
出示ppt折叠过程,引导学生证明,折叠的矩形是黄金矩形。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利用折纸可以做什么?
2.在推理论证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哪些以前学过的知识?
3.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体会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1.如何利用折纸折出75°的角?
2.问题7中的矩形mnde是黄金矩形吗?你能说明吗?
- 7 -
思考并回答,认一认,说一说。
动手做一做,说一说。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说一说。
学生自学课本64页,动手折一折,说一说自己的折叠过程。
想一想,组织一下证明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写出证明过程。
观察并找出图中其余度数的角,说一说。
想一想,说一说,并简单证明一下。
观察白板上矩形,根据感受说出那些举行比较匀称。
- 8 -
欣赏,生活中的黄金矩形之美。
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黄金矩形之美。
了解黄金分割后再次欣赏黄金矩形之美。
学生自学课本65页,练习折叠黄金矩形。
结合ppt在老师的引导下证明该矩形是黄金矩形。
结合老师的引导回忆本节课学习了那些数学知识。
将新知识构建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巧设问,激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
- 9 -
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初步感知
初识黄金矩形
再识黄金矩形
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师引导,生小结,在总结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回顾本节课
七、板书设计
第十八章数学活动
折纸做60°、30°、15°的角
黄金矩形
- 10 -
利用折纸得到黄金矩形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八章后的数学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特殊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别是矩形、轴对称图形之后安排的一次综合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本节课中,首先训练学生利用矩形折叠60°、30°、15°等特殊的角并进行简单证明,然后练习折叠并欣赏黄金举行,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美感!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活动兴趣,但在证明的时候,有部分同学理解不十分到位,书写的过程不够完备,这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
- 11 -
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5的加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5的加法算式
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2、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5的数字卡片,“+”和“=”人手一套。实物:苹果、香蕉、桔子、梨各5个。动物图片:老虎、大 象、猴子、长颈鹿、乌龟各5张。
一、手指律动
二、出示老虎的图片,引出课题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小伙伴,看它是谁(出示老虎图片)有几只?引出5的加法。
三、讲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师:5只老虎来做什么了?它们要通知动物们去参加森林王国举办的运动会,小朋友想知道都哪些动物来参加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1只大象的图片)说,来了一只大象,用数字几表示呀?1表示。过了一会又来了4只(出 示4只大象的图片)用数字几表示呀?4表示。一 共来了几只呀?咱们加法表示来,板书1+4=5
3、用同样的方法出示猴子、长颈鹿、乌龟的图片 1
表示加法,写出算式:2+3=5 4+1=5 3+2=5
4、跟老师一起读算式,并用手指表示来
四、巩固练习
师问:那小老虎哪去了?它呀去给运动员准备水果 去了,看看都是什么水果呀?利用水果巩固练习算 式
五、老师小结讲评
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的设计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育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 + 活动”。活动是形式,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做数学活动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形式,在 “ 做中学 ”、“ 学中做 ”。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愉悦、轻松、快活。学生在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减轻了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探索圆面积公式时:
1、师:刚才,我们根据这个圆形纸片的面积进行了估算。同时,还了解到了这个圆形纸片可以剪开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可生活中绝大多数圆形物品的表面并没有像这样被平均分成若干份,如何求一个任意圆的面积呢?今天,我们就用把圆拼成近似长方形的方法来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课题: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准备的圆形纸片把其分别平均分成16份和32份,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师: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两张圆形纸片,老师已经把它们分别平均分成了16份和32份,请小组同学把它剪开,然后用胶水分别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展示学生拼出的近似长方形。然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剪拼的过程,并标出长方形的长(c)和宽(r)。
师:好,哪组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拼得的近似长方形? 学生展示拼得的近似长方形,教师将其贴在黑板上。师:现在老师用课件演示一下剪拼的过程。(教师用课件演示。)
4、先让学生观察拼出的两个近似长方形,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然后,教师提出“想一想”的问题,并形成共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师:观察拼出的这两个近似的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发现把圆平均分成32份后拼成的图形比把圆平均分成16份后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把圆平均分成更多的份,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会怎样? 生: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师:大家都同意这个意见吗? 生:同意。
5.提出:拼出的长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清楚后,鼓励学生试着总结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我也同意,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拼出的长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
生1:拼出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生2:拼出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生3:拼出的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
师:现在,我们用c表示圆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就用 表示,长方形的宽用r表示(边说边在圆上标出来),你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试一试!(学生自主推导)。
6、交流学生总结的公式,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教师讲解并推导出s=πr²。
师:谁能完整的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想的,总结出的圆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因为拼成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圆的面积,拼成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 ²
教师随机板书: 长方形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圆周长一半 ×r 师:我们已经知道圆的周长等于2πr,所以,圆的面积公式中的c可以用2πr代替,得出: =πr ²
边说边完成板书:
圆的面积= =πrr=πr ²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通过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总结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r表示圆的半径,圆的面积公式怎样用字母表示呢?
生:s=πr ² 师:我们已经总结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那大家说一说知道了什么条件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了呢?
生:只要知道了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了。
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的设计
一、什么是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首先是活动,而且是为了数学的活动,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 .活动。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活动由目的、动机和动作构成,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苏联心理学家从 20 年代起就对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 α.н.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对苏联心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成为现代苏联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2 .数学活动。数学活动是数学教育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 + 活动”。活动是形式,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做数学活动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形式,在 “ 做中学 ”、“ 学中做 ”。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活 动中感受到愉悦、轻松、快活。苏霍姆林斯基说了这样一句话,“ 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在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减轻了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3 .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经验大致可以分为 : ①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经验;②社会科学文化情境中的数学经验;③从事纯粹数学活动累积的数学经验。(《需要研究什么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张奠宙、赵小平)
二、数学活动的类型与实施
数学活动有在一堂数学课中的数学活动,又有需要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完成的数学活动。
1 .说话。通过让学生说,调动学生的经验。用熟悉的来认识新面孔,让学生产生原来就是“他”之感。
如在《年、月、日》教学中,吴正宪 老师关注将学生的经验对接到数学学习中来,师生对话中学生述说着自己曾经经历过的 1 年、1 月、1 日。
师 : 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一点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是怎么规定的?(演示三球仪说明)
师:同学们能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吗?
生 1 :今年过春节放花炮到明年再过春节放火炮就是一年。
生 2 : 今年 5 月 7 日是我生日再到明年的 5 月 7 日,我长了一岁,也就是又过了一年。
生 3 :我爸爸这个月发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就是一个月。
生 4 : 今天早上 8 点钟上数学课到明天早上 8 点钟在上数学课就是一天。
„„
课堂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着、笑着、回味着生活得经历,初步体会着年、月、日的时间概念。学习“年月日”这样的内容时不像学习“时分秒”,教师不可能让学生现场体验,但是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自主提取,形成一个个鲜活的一年、一月、一日的经验。
在《认识时和分》一课中,教师让学生感受 1 时的长度时,说:时针从 1 走到 2,表示走了多长时间?从 3 走到 4 呢?学生知道是 1 小时。教师接着问:你知道 1 时有多长吗?这样一个问题调动起学生的经验。学生兴致勃勃地回忆、兴致勃勃地叙说:
1 节课再加两个课间是 1 小时;
春游时开车从学校到长城大约 1 小时;
四集喜洋洋动画片的长度大约是 1 小时;
课后班的游泳时间是 1 小时„„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愈发亲切地认识着 1 时。
在《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说说 1 万有多大;在《吨的认识》中教师让学生说说 1 吨有多重„„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学生调动着自己的经验,不仅有生活经验,还有数学学习经验;不仅有事件形象的经验,还有思维经验。在调动经验的过程中学生还进行着整合,将自己的经验与新学习的内容整合起来,更为丰满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2 .对话。在竞争的状态下,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1)辩论
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 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 “ 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 ”。在辩论活动中,学生正反观点双方通过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使得学生给学生搭台阶,可以让学生一步一步上到高处。而不是老师直接把学生搬到高处,或者把高处的东西直接搬给学生。
在《分数、小数互化》一课(《 将“辩论”引入数学课堂》,李芬)中,学生对于“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 2 和 5 以外不再含有其它质因数,那么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中的“最简”两字存有异议。老师在课堂上开展了“辩论”的活动解决这个问题。
正方:“如果它不是最简分数,那么它的分母中可能会含有其它质因数,因而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正方紧紧抓住“最简分数”这个关键词。
反方立即反驳:“比如 3/6,它的分母中含有其它质因数了,但它却能化成有限小数,该怎么解释?”反方巧妙地以具体数据为突破口,举了一个反例出来,一票否决了对方的观点。
一个回合下来,未见胜负,于是进入下一轮。这次先有反方发言:“不管这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只要它的分母中除了 2 和 5 以外不再含有其它质因数,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局势似乎已经明朗,但正方依然提出了问题:“既然加不加最简无所谓,那么为什么还要加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样的课堂真似波涛起伏!学生才是真正的水手和弄潮儿。通过辩论学生明白了:如果一个分数的分母除了 2 和 5 之外不再含有其它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不管是不是最简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但如果一个分数的分母中含有 2 和 5 以外的质因数,则必须化成最简分数之后才能判断。所以“最简”两字不能少。学生不仅理解了“最简”的深刻内涵,而且对于象 12/32 这样不是最简的分数,不必化简,就可以依据 32 不含有 2 和 5 以外的质因数而判断它能化成有限小数。
是否应该有“最简”这件事,不是教师搬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之间话越说越明,理越辩越清。
(2)比赛。
在《平均数》一课中,吴正宪 老师组织男生和女生进行拍球比赛。学生在此过程中尝试着建立比赛规则,是全上比总数呢,还是上一个人呢?先上一个人,比赛之后,学生说:“不行!不行!一个人代表不了大家的水平!再多派几个人!”又决定各派 4 个人比总数!女生组输了以后,吴 老师加入女生队,使得女生队获胜。女生们脸上露出了微笑,男生们却马上反驳:“不公平!不公平!我们是 4 个人,快乐队是 5 个人,这样比赛不公平!” 吴 老师说:“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比较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队的拍球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学生发现用平均数更公平。
学生通过参与比赛活动,亲身感受到方法的公平与不公平。与其说很多话让学生去体会、去理解,何不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思考呢?
3 .表演。通过直观表演,学生进入角色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可使得数学问题更容易理解。
(1)模拟操作。
《相遇问题》一课中,吴正宪 老师通过让学生模拟操作的形式理解概念。学生不明白路程,但学生能够通过学具的“行驶”看到路程;学生不明白相遇,但学生经历过“相遇”。运用学生的经验理解概念,何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上《行程问题》一课时,吴 老师用课桌当桥,拿铅笔盒当车,现场演示“车”通过“桥”的场景。通过模拟操作,唤醒学生“行程问题”的经验。
一次上《相遇问题》一课时,吴 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下“相遇”,两人走着走着走近了,不走了。她一手拉一个让他俩碰了一下,笑着说:“这才是相遇呢,中间还有距离能算相遇吗?”全班同学都笑了。她接着又请同学继续表演“相对”、“同时”、“相向”,同学们都争着表演,争着说。这时,全场师生都笑了,赢来了雷鸣般的掌声。
通过模拟操作,吴 老师引发学生对其中“路程”、“相遇”等概念的理解,引发学生对速度、路程、时间关系的思考。以现场“做”的形式唤醒学生的经验,使得学习过程简单明了而有趣。
在《负数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数学活动,刘翔跑步成绩要受风速的影响,让学生模拟当时的场景。两位同学一位扮演刘翔,一位扮演风。当顺风的时候,“风”推着“刘翔”向前跑;当逆风的时候,“风”阻碍着“刘翔”的前行。
在模拟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进入角色,设身处地直观思考问题。如果我是反方向的风,我该怎样做呢?做出来的时候,学生对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更透彻了,对概念更清晰了。
(2)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更容易入情入境,更容易通过主动感受进行学习,做得好自然理解得好。
① 社会角色扮演。
在《设计包装箱》一课中,一家纸箱厂要设计牛奶包装箱,问学生如果你是牛奶厂的经理,你希望怎样设计呢?如果你是纸箱厂的设计师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该怎样设计呢?让学生进入角色思考问题,可以更好地进入到问题的内部,而非浮于表面。
在《统计的初步认识》一课中,要帮公路局的张局长统计一个路口各种车辆的车流量情况,怎样统计呢?学生进入角色,要帮助张局长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进入到受到信任给别人帮忙的角色,有了使命感,更专心地迎接挑战,完成任务。
在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后,老师安排了在商店购物的实践活动。请组长担任小经理和收银员,其他学生当顾客。一年级的小学生进入角色,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运用着数学知识。
② 虚拟角色扮演。
在一年级的《比较》一课的说课中,赵雪丽 老师设计了拔河比赛的数学活动。
导语:黄蓝两队要进行拔河比赛,现在要从咱们同学们当中选出两队的队长,谁愿意来?
(师提供黄、蓝队员贴纸,黄队 9 人,蓝队 7 人)
设问:假设这些就是可供你们分配的队员,你准备怎么派人?为什么这么派人?
预设:两个队长都在关注对方,其中一个队长选派一名选手,另一个队长也会选派一名选手„„体会每次都相等。
结果:黄队 7 人,蓝队 7 人时,黄队还剩 2 人
师问黄队:这两个人还派不派?为什么?
预设生:
情况一:不派,因为再派上去人数就不一样了。而现在两队都是 7 人,一样多,才公平。
情况二:如果说派的话,蓝队就会不服气,说这样比就不公平了,要么蓝队加 2 人,要么黄队少人,变成和蓝队同样多。
让学生在拔河比赛选派人的过程中,对看不清楚的数量进行操作,体会同样多,情境虽然是不相等的数量,但是由于学生关注的是公平,更容易强烈地感受同样多。这个情境“拉长”与“放大”了“一一对应”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的,是隐性的、有价值的“一一对应”。
朱玲 老师(《浅谈角色扮演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朱玲)在教学“除法的认识”时,让学生扮演“孙悟空”,来把 8 只桃平均分给小猴,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在教学“时,分,秒”时,让学生扮演小闹钟来介绍自己,强化学生对钟面的认识;在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扮演小狗、小猫和小猴来排队,从而形成分类整理的观念。
③ 数学对象角色扮演。
学生可以进入角色扮演数学对象,可以演数、图形、运算符号等等。比如在刚认识“>”和“<”时,朱玲 老师请学生张开手臂来扮演“>”和“<”,并要求一边表演一边自我介绍:我是“>”,我有张开的嘴巴朝前,尖尖的屁股朝后,排在我前面的数比较大,排在我后面的数比较小。再请两个同学分别两个不同的数,选择正确的位置排队。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一下子就接纳了“>”这一数学符号,并将它的形象和作用深深烙进了脑海中。
4 .操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经历了做的过程,思考就有了载体。
(1)摆一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摆学具的过程,也是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在《倍的认识》一课中,很多教师采用让学生摆学具的方式,1 只猴子的 4 个桃子用 4 个圆片来代表,3 只猴子的桃子是多少呢?怎样表示呢?有的学生摆了一排共 12 个;有的学生也是摆了一排,但每 4 个之间有空隙;有的学生干脆摆了 3 排,每排 4 个。在摆学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生花,出现各自的摆放方式,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学生对倍这个概念不仅认识了结果,而且借着直观教具,在做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倍,创造了倍。
曾有日本老师来北京上过《面积》一课,课的内容是面积,活动的内容是让学生用学具摆图形的方式比较两块“土地”的大小。学具是木块做的不同颜色的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六边形。看上去好像离面积有点远,但学生乐在其中。密铺之后,当比较两块地的大小时,学生开始用到了等量代换。原来这些五颜六色的图形面积的大小是有关系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2 倍,梯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3 倍,六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6 倍„„学生从两块地里各拿走两个平行四边形、左边地里拿走一个梯形右边地里拿走 1 个平行四边形和 1 个三角形„„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案出现。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之中,表面上收获着等量代换、收获着密铺,更重要的是在收获着对面积的认识。
(2)量一量。
在《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中,刘征 老师关注让学生在度量中学面积。两个不能一眼分出大小的长方形,可以通过手绢来量图形的大小,但要用同样大小的手绢才行,用标准的毯子更好,逐步引向面积单位来量图形的大小。顺着面积单位产生之路,沿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不是直接把面积单位告诉学生,而是后退,在度量方法的选择中建立面积概念。
(3)拼一拼。
在《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中,孙贵合 老师给学生 16 厘米 长的纸条,让学生将纸条剪成三条边围成或围不成三角形。学生在剪拼的过程中行动着,其实也在思考着。活动之 后 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总和都是 16 厘米,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就不行呢?基于学生的活动经验,在汇报交流中学生逐渐认识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在《长、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分小组摆长方体。学具是小棒和磁珠,小棒可以用来做棱、磁珠可以用来做顶点。有的小组取小棒时取了 6 根 4 厘米 的,4 根 7 厘米 的,2 根 8 厘米 的,结果怎么拼也拼不成长方体。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4 根是一组,每组的要一样长,需要 3 组。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学生对长、正方体的认识益发深入。
(4)画一画。
《 6 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因为很多学生上课之前就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点子图,让学生利用点子图来证明几句口诀的正确性。
在《相交与平行》中很多教师设计让学生画平行线的活动。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尝试将轴对称图形补画完整。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很多教师设计让学生画各种数量关系图解决问题。
(5)做一做。
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很多学具,点阵图、方格纸、钉子板、橡皮筋、剪刀、不规则的纸,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长、正方形。
在认识《年、月、日》时可以让学生制作年历卡,在钟表的认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制作表盘,在 24 时计时法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制作表盘,这时有很多同学制作的表盘有里外两圈读数,一一对应写在表盘上。活动完成了,学生好像兴致勃勃地做了个游戏,这时数学内容也掌握了,而且掌握得很好。
5 .活动的整合(1)几种方式的数学活动整合起来运用。在一节数学课中,往往是几种数学活动整合起来开展的。在活动设计时既考虑到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又考虑到活动的暗线直接指向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质数与合数》一课中,李宁 老师组织两次活动,让学生摆长方形或正方形首先是学生会感兴趣的活动,在摆的过程中还让小组之间竞赛,希望他们设计的方案更多,并在学生活动之后开展二次活动,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每个小组选一个数来研究,使得学生在数学活动之中对质数与合数的认识越来越指向问题的本质。
课例描述:
老师说他为每组都准备了一些小方块,问学生能用上所有的小方块摆出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并让学生比一比哪一组的设计方案最多,将设计好的方案记录在表格里。
记 录 单
总块数
每行的块数
行数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引发思维碰撞。学生想到方案的多少可能与总块数的大小、是奇数还是偶数或总块数的因数个数有关。老师问:“那么方案的多少到底与谁有关呢?刚才老师提供的学具不公平,如果让同学自己选你们愿意吗? ”又开始第二次活动,老师呈现提供的块数 46、25、59、32、36、51,让学生仔细想一想,也可以和同组的同学商量一下,想好了就快来拿。老师安排学生汇报时尽量从选错或想换的组入手,排除多少和奇、偶的影响。老师问学生,通过刚才的研究对于刚才的三种观点,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因数个数才是影响方案多少的决定性因素。
(2)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整合多种活动。课堂上的 40 分钟可以设计小的数学活动,还可以设计大一些的数学活动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完成。如在教学了《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后,李思老师给学生安排数学活动。让学生写一则数学日记:选择一个或几个你喜欢的长度单位,写一写。或是写一则观察日记,做黄豆发芽实验,记录每天发芽芽苗生长的情况。学生好像在每天看着黄豆的生长,在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同时,学生在运用着毫米和分米的知识。
史宁中 教授说,中国未来小学数学教育将转入更加注重内涵的改革深化阶段:
其一,注重思考力的培养;
其二,注重过程性经验的积累;
其三,注重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关注学生活动过程经验的积累,关注活动表面之下活动的内涵,让学生付诸思考,以期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希望通过数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促进数学教学的前行。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