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思考与建议篇一
一、农村河道水环境基本情况
镇海区地处**市的东北部,是典型的**港口城市,全区河道总长325公里,其中有280多公里为镇村级河道。20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河道淤积、水质恶化、两岸绿化景观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21世纪初叶,为切实改善全区农村河道水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随着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实施,我区按照“生态立区、科学治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展开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建设以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为目的,着重强调功能与生态并重、建设与管理保护并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方针,把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治农村环境的重要切入点,贯彻“以人为本、环境为重、生态治水、点面结合”的治水思路,重点突出“清水”、“生态”理念,将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引向深入。
二、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的实践
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面广量大,河道大小、功能、层次不一,沿河环境复杂,治理措施也因地而异。我区在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中,也开展了各个层面的试点,树立典型,积累经验,通过对农村河道进行分类分级治理,逐步推进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典型的河道建设模式。
1、骨干河道
骨干河道的主导功能是行洪排涝,这类农村河道原本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道淤积、滩地被占、污水直排入河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原有的蓄洪排涝能力。针对这一情况,该类河道设计以保障20年一遇洪涝排水能力为前提,重点突出“生态”与“休闲”功能。采取的主要整治措施有:①清淤疏浚。采用机械及人工开挖等方式,增加河道水深及过船能力。②河道拓宽。根据行洪排涝要求,通过地形地质条件踏勘,对河道进行单边拓宽,增加河道过流断面,以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③砌石护坡。骨干河道汛期洪水量大流急,因而河岸采用浆砌块石护坡,以提高抗冲刷能力,保证行洪安全。④恢复滩地,实施绿化。河道拓宽后,顺应河势,恢复两岸河滩,并实施绿化景观工程。尽量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保留弯道,弯曲的河流及滩地非常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⑤综合开发利用。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河滨公园、交通 辅道和小型野外活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使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得到全面发挥,成为人们娱乐、健身、垂钓、游玩的好地方。
2、景观河道
景观河道是指位于主要公路两旁或流经农村集中居住小区和生活区的河道。对于景观河道的建设,重点突出“景观”与“亲水”功能,坚持河道建设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休闲舒适的生活环境,展现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采取的主要整治措施有:①疏浚展宽。对河道淤积进行疏浚,对狭窄而有展宽条件的河段进行适当拓展。②修建构筑物,创造水景观。在河道中设置潜坝、翻水坡及导流坝等,其使用材料,多为土石料、混凝土等。通过改变水流形态,丰富水体景观。③生态型护坡。主要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松木桩等护岸方式,使河堤趋于自然形态。④设置亲水平台。通过建设河埠头及亲水平台,拉近人们与水的距离,还原人水亲密接触场景,营造人水和谐的自然状态。⑤配套景观建设。在河道两岸设置绿化景观带,并配套建设娱乐活动设施,为人们提供健身、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
3、进村河道
进村河道是指进出村庄的主要河道。对于进村河道的建设,重点突出“清水”与“生态”功能,坚持河道建设与周 边环境的协调,为村容村貌的改善锦上添花。采取的主要整治措施有:①综合清理。这类河道原本管理薄弱,通过对河道进行清淤、清障、清垃圾的综合治理,河道环境状况很大改观,群众对河道保护意识也有提高。②复合型护坡。正常水位以下采用干砌石挡土墙,正常水位以上采用毛石堆砌斜坡、自然植被土坡、松散抛石等护坡形式,丰富水生动植物生存空间。③绿化美化。结合河道周边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实行两岸绿化,美化河道环境,突出乡村风貌。
4、田间河道
田间河道是指分布于田间地头的各类小河道。对于田间河道的建设,是在发挥防洪排涝、蓄水灌溉等功能的前提下,重点突出“自然”与“生态”。尽量维持河道原貌,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的主要整治措施有:①自然护坡。在进行清淤清障和建设护坡时,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河滩、岸线形态。②裁弯取值。对于田间一些蜿蜒性河型采取适度地截弯取值,既增加河段排涝能力,又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③植物加固。对个别受冲严重的天然河堤内侧可采用种植水杉、芦苇等植物,加固自然护坡,满足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的需要。
三、农村河道水环境保护的实践
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巩固河道 整治成果,发挥河道综合效益,我们坚持建管并重的理念。在搞好河道水环境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水环境的长期管理与保护,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截污治污,加强管护
废污水的无序排放是农村河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要彻底改善水质,必须严格控制点源污染、减少面源污染、治理内源污染。针对实际情况,我们采取截污措施来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以改善河网水质。将乡镇企业、养殖场等污水集中收集到污水管网,并实施了集居地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改变人们将垃圾往河道倾倒的陋习。在截污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滩地、水面(湿地),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提高河流水体自净能力,达到吐旧纳新、流水不腐的效果。
2、植物种植,生态放养
通过采取截污、保洁等措施后,河流中的富营养化、浑浊、透明度难以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而植物种植、生态放养措施的实施,对改善河道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节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净化河道水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种植一定面积的高等水生植物,如美人蕉等,在水陆交错带,配备其他的水生植物群落,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如芦苇)、浮水植物等,同时在河中放养鱼、蚌、螺等滤食性及观赏性鱼类。通过动植物对水体进行的过滤、吸附、沉 淀、离子交换、吸收和微生物分解,一方面对污染水体进行高效净化,使富营养化的水体变清;另一方面营造了良好的水生态景观,水生动植物多样性得到自然恢复,出现了水草整齐葱郁、水质明显改善、鱼儿畅游成趣、居民垂钓休闲、渔民收入增加的喜人景象。
3、定期维护,落实保洁
为保持已治理河道的水面清洁,巩固河道治理成果,我区专门成立了河道保洁中心,负责河道日常保洁及水生植物的管护工作。通过配备专业保洁人员、落实专项资金、制定相关考核制度,保证河道保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洁中心的成立给群众参与河道管理提供了平台,农民群众对河道保洁监督踊跃,自身环保意识提高,有效促进了河道保洁工作。保洁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改善河道水质、维护水生态系统稳定、提高水环境承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体会与探讨
镇海区从xx年开始探索并实施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结合自身的地域、经济、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本地区的水环境治理措施。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农村河道水环境及人居环境条件明显改善,已经治理的河道基本上达到了清水河道建设的总体目标----“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1、科学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河道治理的综合效益
根据农村河道的不同层次、不同功能,坚持科学规划,实行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把农村河道治理与土地复垦、路桥建设、环境整治、植树造林、发展水产养殖、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解决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充分发挥农村河道整治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营造良好的农村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
2、给河道以生命,突出亲水、生态、休闲功能
水是江南独特魅力所在,河道的建设始终贯穿生态治水理念,以“回归自然”和“人水和谐”的设计理念精心打造特色农村水环境。对于骨干河道,工程的平面布置与绿化园林建设结合,因地制宜,采取植物种植、植被保护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确保河道行洪排涝及生态功能。对于穿越农村集居地段的河道,充分考虑村民对河道景观和环境和谐的要求,打造具有亲水理念的景观河道,通过建造戏水池、河埠头、凉亭等亲水、休闲设施,提高河道两岸环境和品位,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进村河道及田间河道的建设突出自然和生态,使河道防洪工程与河道两岸融为一体。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河道面貌极大改观,沿河两侧已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理想场所。
3、回归自然,突出简洁之美
农村河道整治设计通过采用尽量少的景观设计元素,来提升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感受。细部的设计更要简洁而且易 于维护、保养。农村河道主要通过不同的护岸和滩地形式创造出各种不同用途、大小不一的开放空间。通过自然、简洁的工程恢复现代人们渴望见到的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的河道生态景观。
五、结语
作为改善民生、为民造福的重要实事工程,镇海区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着眼于21世纪的水利发展方向,对河道进行全方位、全功能的规划设计,建设中突出生态治水理念,使治理河道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地发挥,使沿河周边的安全性、舒适性不断改善,为促进人水和谐和实现农村水利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思考与建议篇二
水环境保护
一、什么是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控制。在农业活动中,非科学的经管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是造成农业环境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如剧毒农药的使用、过量化肥的施撒、露天焚烧秸秆、禽畜粪便不做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等。这些污染源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最大,据统计,农业面源污染占河流和湖泊富营养问题的60%~80%。
二、如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农业生产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实现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农业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处理,可以使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
1、应用栽培管理措施消灭病虫害,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精细修剪、疏花疏果、套袋、采取炎夏或隆冬深翻。
2、采用有效物理措施,针对病虫对某些物质或条件的强烈趋向习性,采用物理措施集中消灭。如利用糖醋液、黑光灯、黄板、树干束草等诱杀多种害虫;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如草蛉、瓢虫、赤眼蜂等害虫天敌。在天敌发生期,严格控制用药种类,不用药或少用药,在果园间种植牧草,以利于天敌繁衍,消灭害虫。
3、利用化学防治措施,使用低毒化学农药,科学使用多菌灵、咪鲜胺、吡虫啉、除尽、齐螨素、bt等高效低毒新药剂
三、农药化肥的使用对水资源如何影响?
化学农药的使用,对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合理使用,会造成对环境及农产品污染。农药在田间使用后,除少部分附着在作物体表外,大多逸散在大气中或降落在农田土壤上;大气和土壤中农药,随着雨水的冲淋,又会进入邻近的水体;附着在作物体表的农药及进入土壤中的农药,又可被作物吸收而进入作物体内及农产品中。过量施用化肥,不但降低化肥的增产效益,提高农业生产成本,而且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作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诱发土壤中某些必需元素转化为难溶性化合物而导致作物缺素症、污染农产品等;散失的肥料由于雨水下渗或流散等原因,使施入的化肥(主要是氮素和磷素肥)污染地表水体及地下水源,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四、科学使用农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根据农药特性及防治对象选用农药。
2、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和环境条件适期用药,合理确定用药浓度和用药量。
3、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性能确定用药方式,合理轮换和混用农药。
水环境安全提示
1、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共在一片蓝天下。
2、让我们采取新行动保护和净化我们的地球。
3、控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
4、西部开发环保先行
5、家园只有一个 地球不能克隆
6、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7、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
8、保护赖以生存的海陆环境需要我们人类的节制和努力!
9、洁净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每个人都应对环境保护尽一份义务。
10、沙化、风尘、赤潮是环境对人类的惩罚。
11、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12、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3、美好的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的珍惜和维护。
14、善待自然也便是人类自珍自重。
15、改善环境,创建美好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16、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
17、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8、人类若不能与其它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
19、让我们共同行动,还家园碧水、蓝天。20、保护自然平衡,拯救绿色环境。
21、保护海洋,防止赤潮。
22、搞好水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23、森林是地球的肺,我们要保护森林。
24、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5、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
26、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
27、早一天保护环境,多一份生命保证
28、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9、请您以宽宏大量之心给生而自由的动物们以自已的空间,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已。30、污染环境,害人害已
31、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32、破坏环境就是自掘坟墓
33、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34、保护野生生物,人与自然共存
35、锁住黑龙保蓝天,治理污水护家园
36、为了子孙的幸福,请您珍爱环境
37、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38、上项目必须先办环保审批手续
39、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40、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41、要做保护环境的有为之人,不做污染环境的负罪之辈
42、污染环境 千夫指 保护环境 万人颂
43、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改革开放功能
44、动员起来,为拯救我们的地球掀起一场环境革命 4.无污染旅游——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5.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 6.21世纪拒绝含铅汽油 7.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8.废塑料的用途 9.拒食野生动物 10.我们的母亲河
11.提布袋购物是一种时尚 12.多乘公交车,少用私家车 13.请选用无磷洗衣粉 14.废旧电池随处丢弃的危害 15.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的环境安全准则 16.养殖业的环境安全准则 17.农村面源污染的危害 18.选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19.酸雨是地球万物的共同敌人 20.保护生物多样性 21.保护海洋环境,禁止向海洋倾倒有毒有害废弃物 22.购买尾气排放达标的汽车 23.种树种草,有利环保 保护环境 就是保护生产力 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青山绿水 提倡绿色生活 实施清洁生产 树立节水意识 反对浪费水源 保护环境 抗击非典 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建设文明小康城区 保护环境 造福后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同心共创美好家园 当环保卫士 做时代公民 让大气清新、让天空蔚蓝、让河山碧绿 企业求发展 环保须先行 别让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爱护我们共有家园 天蓝水清 地绿居佳 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平衡
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思考与建议篇三
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思考
摘要:现在,社会发展势头十分强盛,我国逐渐走入了经济全球化。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无可避免产生了很多污染问题,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即是其中之一。我国本身就是一个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还很大,所以,加强对河道的治理和水环境的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保护水环境的健康,是发展前进中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在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方法,从而帮助改善我国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关键词:河道治理;水环境保护;方法
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必用的一类资源,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要求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对水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已然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但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加快,大量的河道和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依然频现,这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更无法支撑城市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所以,如何科学保护水环境健康并强化对河道的治理已然迫在眉睫。
一、水环境保护的作用
(一)水环境保护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提高人们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健康的水环境是一种必要的生存基础,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水资源,而且能够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水环境出现污染势必会对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用水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这也引起了全球人民对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国际化趋势不断地加强,让人们更加注意一个国家的整体健康形象。所以,健康的水环境对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升我国国际影响,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都大有帮助。
二、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护岸技术有待完善
作为可利用水资源最广域的载体,纵横交错的河道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还是没有更新观念,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中的现代化建设。在我国依然有很多地区在对河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只考虑到现有的问题,一味简单的“围堵”,并没有考虑到水体生态健康等长远问题。在进行护岸的过程中,其定位还是不够明确,技术也相对落后。所以,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努力转变传统的观念,研发新的河道治理技术。同时组织专家,在护岸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从而能够使研发的护岸技术能够实际应用到护岸中,提高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大程度发挥出其健康治理功能。
(二)排污的难度日益增大
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升,因此生产生活中大量污水无可避免的产生。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在对污水的处理上还是相对落后,污水处理的效率不高,偷排现象不能有效遏制、截污和控制污水的措施相对滞后等等现象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在城市中,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合流中。在污水的治理过程中,与经济发展的指标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就导致了必须强化污水排放的管理力度,改善污水处理方法。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要强化污水的管理力度,鼓励建立污水处理厂,在不同的区域,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和重工业区域应该建立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为污水处理厂提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而且要改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效果,采取先进技术科学治污,使污水能够得到合理处理,不能使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三、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方法
(一)制定科学的设计与规划方案
在对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规划,按照规划来执行。我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进行河道治理要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而能够改善内部的环境,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将那些不能够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河道治理观念摒弃,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积极实施清淤活动
未治理的河道中大量的淤泥堆积,使城市居民不能够合理的用水,农业灌溉的用水量也会减少。与此同时在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会导致河道中的水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污染物,导致水资源的污染,使水资源的自净能力下降,人们在使用了这类含有细菌和污染物的水资源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完善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规划后,应该加强完善河道清淤的工作,将河道中的淤泥清理,增加河道中的蓄水量,解决河道的堵塞问题,使河道的排洪泄洪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对河道进行清淤整治,能够使水资源的质量提高,而且能够使河道内的蓄水能力增强,起到了美化生活环境的效果。
(三)搞活水体,强化管理
在对水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搞活水体的方法,这类方法能够使水体流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量污染物的聚集,能够减少淤泥的含量,提高水资源的自净能力,实现了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与利用。在搞活水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大型的水利工程来实现,这样就能够实现水资源的调用,使各个区域都能够使用水资源,避免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使水体的结构能够得到改善,使水体的调节能力增强。
在对河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分区管理,区域负责的方法,由于我国河道的领域非常广,能够贯穿南北,而且,在河道的周围都有工业和农业发展,所以,在对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实现分区域责任管理,对河道周围的工业和农业发展部门进行有效约束。
(四)完善生态护岸技术,强化截污控污的能力
实现生态护岸技术的发展,在生态护岸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以往的经验,努力研发新的生态护岸技术,针对我国河道污染的具体情况,完善不同形式的护岸技术,可以运用生态植物进行护岸,也可以采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在进行河道截污控污的过程中,应该先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在截污和控制污水的过程中,要从净化河流环境开始,相关的部门要加强宣传,强化人们的截污意识,使社会大众都能够为截污和控污出一份力,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而能够通过群众的力量实现河道的治理和水资源的健康保护。在分析污染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其不稳定的特点,考虑到其在治理的过程中要面临的随机性问题,所以,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在治理面源污染的时候,尤其要改善农业的灌溉等相关的技术,尽量在单位面积内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在农村的养殖业中,尽量控制污染。结语: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大量的农业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中,河道水体的健康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对污染河道尽快采取综合整治的方法,提高水环境的质量。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清淤、搞活水体的方法,完善护岸技术,提高人们的水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巫青松,李永俊,尹洪星.浅析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j].广东科技,2013,18:184-185.[2]朱荣华.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问题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6:217-219.[3]程思良.论水资源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运营[j].学术论坛,2012,02:31-35.[4]吴明作,孙志伟,黑小明,王记,王娜.河道治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编制[j].人民长江,2011,04:69-73.[5]费永法.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对策[j].水资源保护,2011,05:106-109+113.
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思考与建议篇四
一、农村河道水环境基本情况
镇海区地处**市的东北部,是典型的**港口城市,全区河道总长325公里,其中有280多公里为镇村级河道。20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河道淤积、水质恶化、两岸绿化景观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21世纪初叶,为切实改善全区农村河道水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随着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实施,我区按照“生态立区、科学治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展开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建设以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为目的,着重强调功能与生态并重、建设与管理保护并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方针,把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治农村环境的重要切入点,贯彻“以人为本、环境为重、生态治水、点面结合”的治水思路,重点突出“清水”、“生态”理念,将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引向深入。
二、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的实践
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面广量大,河道大小、功能、层次不一,沿河环境复杂,治理措施也因地而异。我区在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中,也开展了各个层面的试点,树立典型,积累经验,通过对农村河道进行分类分级治理,逐步推进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典型的河道建设模式。
1、骨干河道
骨干河道的主导功能是行洪排涝,这类农村河道原本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道淤积、滩地被占、污水直排入河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原有的蓄洪排涝能力。针对这一情况,该类河道设计以保障20年一遇洪涝排水能力为前提,重点突出“生态”与“休闲”功能。采取的主要整治措施有:①清淤疏浚。采用机械及人工开挖等方式,增加河道水深及过船能力。②河道拓宽。根据行洪排涝要求,通过地形地质条件踏勘,对河道进行单边拓宽,增加河道过流断面,以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③砌石护坡。骨干河道汛期洪水量大流急,因而河岸采用浆砌块石护坡,以提高抗冲刷能力,保证行洪安全。④恢复滩地,实施绿化。河道拓宽后,顺应河势,恢复两岸河滩,并实施绿化景观工程。尽量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保留弯道,弯曲的河流及滩地非常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⑤综合开发利用。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河滨公园、交通辅道和小型野外活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使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得到全面发挥,成为人们娱乐、健身、垂钓、游玩的好地方。
2、景观河道
景观河道是指位于主要公路两旁或流经农村集中居住小区和生活区的河道。对于景观河道的建设,重点突出“景观”与“亲水”功能,坚持河道建设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休闲舒适的生活环境,展现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采取的主要整治措施有:①疏浚展宽。对河道淤积进行疏浚,对狭窄而有展宽条件的河段进行适当拓展。②修建构筑物,创造水景观。在河道中设置潜坝、翻水坡及导流坝等,其使用材料,多为土石料、混凝土等。通过改变水流形态,丰富水体景观。③生态型护坡。主要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松木桩等护岸方式,使河堤趋于自然形态。④设置亲水平台。通过建设河埠头及亲水平台,拉近人们与水的距离,还原人水亲密接触场景,营造人水和谐的自然状态。⑤配套景观建设。在河道两岸设置绿化景观带,并配套建设娱乐活动设施,为人们提供健身、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
3、进村河道
进村河道是指进出村庄的主要河道。对于进村河道的建设,重点突出“清水”与“生态”功能,坚持河道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为村容村貌的改善锦上添花。采取的主要整治措施有:①综合清理。这类河道原本管理薄弱,通过对河道进行清淤、清障、清垃圾的综合治理,河道环境状况很大改观,群众对河道保护意识也有提高。②复合型护坡。正常水位以下采用干砌石挡土墙,正常水位以上采用毛石堆砌斜坡、自然植被土坡、松散抛石等护坡形式,丰富水生动植物生存空间。③绿化美化。结合河道周边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实行两岸绿化,美化河道环境,突出乡村风貌。
4、田间河道
田间河道是指分布于田间地头的各类小河道。对于田间河道的建设,是在发挥防洪排涝、蓄水灌溉等功能的前提下,重点突出“自然”与“生态”。尽量维持河道原貌,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的主要整治措施有:①自然护坡。在进行清淤清障和建设护坡时,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河滩、岸线形态。②裁弯取值。对于田间一些蜿蜒性河型采取适度地截弯取值,既增加河段排涝能力,又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③植物加固。对个别受冲严重的天然河堤内侧可采用种
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思考与建议篇五
关于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思考
一、农村河道水环境基本情况
镇海区地处xx市的东北部,是典型的xx港口城市,全区河道总长325公里,其中有280多公里为镇村级河道。20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河道淤积、水质恶化、两岸绿化景观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21世纪初叶,为切实改善全区农村河道水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随着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实施,我区按照“生态立区、科学治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展开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建设以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为目的,着重强调功能与生态并重、建设与管理保护并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方针,把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治农村环境的重要切入点,贯彻“以人为本、环境为重、生态治水、点面结合”的治水思路,重点突出“清水”、“生态”理念,将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引向深入。
二、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的实践
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面广量大,河道大小、功能、层次不一,沿河环境复杂,治理措施也因地而异。我区在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中,也开展了各个层面的试点,树立典型,积累经验,通过对农村河道进行分类分级治理,逐步推进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典型的河道建设模式。
1、骨干河道
骨干河道的主导功能是行洪排涝,这类农村河道原本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道淤积、滩地被占、污水直排入河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原有的蓄洪排涝能力。针对这一情况,该类河道设计以保障20年一遇洪涝排水能力为前提,重点突出“生态”与“休闲”功能。采取的主要整治措施有:
①清淤疏浚。采用机械及人工开挖等方式,增加河道水深及过船能力。
②河道拓宽。根据行洪排涝要求,通过地形地质条件踏勘,对河道进行单边拓宽,增加河道过流断面,以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
③砌石护坡。骨干河道汛期洪水量大流急,因而河岸采用浆砌块石护坡,以提高抗冲刷能力,保证行洪安全。
④恢复滩地,实施绿化。河道拓宽后,顺应河势,恢复两岸河滩,并实施绿化景观工程。尽量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保留弯道,弯曲的河流及滩地非常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⑤综合开发利用。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河滨公园、交通辅道和小型野外活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使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得到全面发挥,成为人们娱乐、健身、垂钓、游玩的好地方。
2、景观河道
景观河道是指位于主要公路两旁或流经农村集中居住小区和生活区的河道。对于景观河道的建设,重点突出“景观”与“亲水”功能,坚持河道建设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休闲舒适的生活环境,展现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采取的主要整治措施有:
①疏浚展宽。对河道淤积进行疏浚,对狭窄而有展宽条件的河段进行适当拓展。
②修建构筑物,创造水景观。在河道中设置潜坝、翻水坡及导流坝等,其使用材料,多为土石料、混凝土等。通过改变水流形态,丰富水体景观。
③生态型护坡。主要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松木桩等护岸方式,使河堤趋于自然形态。
④设置亲水平台。通过建设河埠头及亲水平台,拉近人们与水的距离,还原人水亲密接触场景,营造人水和谐的自然状态。
⑤配套景观建设。在河道两岸设置绿化景观带,并配套建设娱乐活动设施,为人们提供健身、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
3、进村河道
进村河道是指进出村庄的主要河道。对于进村河道的建设,重点突出“清水”与“生态”功能,坚持河道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为村容村貌的改善锦上添花。采取的主要整治措施有:
①综合清理。这类河道原本管理薄弱,通过对河道进行清淤、清障、清垃圾的综合治理,河道环境状况很大改观,群众对河道保护意识也有提高。
②复合型护坡。正常水位以下采用干砌石挡土墙,正常水位以上采用毛石堆砌斜坡、自然植被土坡、松散抛石等护坡形式,丰富水生动植物生存空间。
③绿化美化。结合河道周边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实行两岸绿化,美化河道环境,突出乡村风貌。
4、田间河道
田间河道是指分布于田间地头的各类小河道。对于田间河道的建设,是在发挥防洪排涝、蓄水灌溉等功能的前提下,重点突出“自然”与“生态”。尽量维持河道原貌,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的主要整治措施有:
①自然护坡。在进行清淤清障和建设护坡时,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河滩、岸线形态。
②裁弯取值。对于田间一些蜿蜒性河型采取适度地截弯取值,既增加河段排涝能力,又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③植物加固。对个别受冲严重的天然河堤内侧可采用种
植水杉、芦苇等植物,加固自然护坡,满足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的需要。
1、截污治污,加强管护
废污水的无序排放是农村河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要彻底改善水质,必须严格控制点源污染、减少面源污染、治理内源污染。针对实际情况,我们采取截污措施来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以改善河网水质。将乡镇企业、养殖场等污水集中收集到污水管网,并实施了集居地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改变人们将垃圾往河道倾倒的陋习。在截污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滩地、水面(湿地),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提高河流水体自净能力,达到吐旧纳新、流水不腐的效果。
2、植物种植,生态放养
通过采取截污、保洁等措施后,河流中的富营养化、浑浊、透明度难以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而植物种植、生态放养措施的实施,对改善河道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节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净化河道水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种植一定面积的高等水生植物,如美人蕉等,在水陆交错带,配备其他的水生植物群落,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如芦苇)、浮水植物等,同时在河中放养鱼、蚌、螺等滤食性及观赏性鱼类。通过动植物对水体进行的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吸收和微生物分解,一方面对污染水体进行高效净化,使富营养化的水体变清;另一方面营造了良好的水生态景观,水生动植物多样性得到自然恢复,出现了水草整齐葱郁、水质明显改善、鱼儿畅游成趣、居民垂钓休闲、渔民收入增加的喜人景象。
3、定期维护,落实保洁
为保持已治理河道的水面清洁,巩固河道治理成果,我区专门成立了河道保洁中心,负责河道日常保洁及水生植物的管护工作。通过配备专业保洁人员、落实专项资金、制定相关考核制度,保证河道保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洁中心的成立给群众参与河道管理提供了平台,农民群众对河道保洁监督踊跃,自身环保意识提高,有效促进了河道保洁工作。保洁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改善河道水质、维护水生态系统稳定、提高水环境承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体会与探讨
镇海区从20xx年开始探索并实施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结合自身的地域、经济、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本地区的水环境治理措施。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农村河道水环境及人居环境条件明显改善,已经治理的河道基本上达到了清水河道建设的总体目标——“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1、科学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河道治理的综合效益
根据农村河道的不同层次、不同功能,坚持科学规划,实行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把农村河道治理与土地复垦、路桥建设、环境整治、植树造林、发展水产养殖、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解决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充分发挥农村河道整治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营造良好的农村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
2、给河道以生命,突出亲水、生态、休闲功能
水是江南独特魅力所在,河道的建设始终贯穿生态治水理念,以“回归自然”和“人水和谐”的设计理念精心打造特色农村水环境。对于骨干河道,工程的平面布置与绿化园林建设结合,因地制宜,采取植物种植、植被保护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确保河道行洪排涝及生态功能。对于穿越农村集居地段的河道,充分考虑村民对河道景观和环境和谐的要求,打造具有亲水理念的景观河道,通过建造戏水池、河埠头、凉亭等亲水、休闲设施,提高河道两岸环境和品位,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进村河道及田间河道的建设突出自然和生态,使河道防洪工程与河道两岸融为一体。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河道面貌极大改观,沿河两侧已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理想场所。
3、回归自然,突出简洁之美
农村河道整治设计通过采用尽量少的景观设计元素,来提升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感受。细部的设计更要简洁而且易于维护、保养。农村河道主要通过不同的护岸和滩地形式创造出各种不同用途、大小不一的开放空间。通过自然、简洁的工程恢复现代人们渴望见到的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的河道生态景观。
五、结语
作为改善民生、为民造福的重要实事工程,镇海区农村河道水环境建设着眼于21世纪的水利发展方向,对河道进行全方位、全功能的规划设计,建设中突出生态治水理念,使治理河道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地发挥,使沿河周边的安全性、舒适性不断改善,为促进人水和谐和实现农村水利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