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篇一
《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专项复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
1.与学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为()a 分科课程;b 综合课程;c 选修课程;d 经验课程 2.()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地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
a 选修课程;b 必修课程;c 活动课程;d 学科课程
3.一般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外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这类课程为()a 活动课程;b显性课程;c隐性课程;d 综合课程
4.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制;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这是何种课程理论的观点()
a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b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c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5.按照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这体现了什么样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a 横向组织;b 逻辑顺序;c 螺旋式;d 直线式 6.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提出者是()a 泰勒;b杜威;c斯滕豪斯;d 赫尔巴特
7.设计好的课程是不能改变的。这是何种取向的课程实施()a 忠实取向;b 创生取向;c 相互调适取向;d 学生取向 8.以下不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a 接受学习;b 自主学习;c 探究学习;d合作学习
9.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体现何种教学原则()
a 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10.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采用特定的方法进行独立操作,在观察研究中获取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为()a 谈话法;b 讲授法;c 读书指导法;d 实验法 11.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教学组织形式为()
a 班级授课制;b 个别化教学;c 分组教学;d 道尔顿制
12.在教学评价时,承认评价对象(教师和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评价活动。这反映哪种教学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主体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
13.从一些范例分析入手感知原理与规律,并逐步提炼进行归纳总结,在进行迁移整合的教学模式为()
a 范例教学模式;b 抛锚式教学模式;c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d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14.通过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使学生兴趣高涨;至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这是何种课堂教学导入法()
a 悬念导入法;b 衔接导入法;c 情境导入法;d 实验导入法
15.它是以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或热点问题为主题,引导教师在进行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用说课的方式向其他教师、专家和领导汇报其研究成果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这是哪种类型的说课形式()
a 主题性说课;b 示范性说课;c 评价性说课;d 研讨性说课
16.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或表达困惑,以便日后更正或引起他人思考而写的文字。这称为()
a 教学机制;b 教学反思;c 教育叙事;d 教育博客
17.()是教育工作者回顾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工作,从中找出经验教育,引出规律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应用文体 a 教学工作总结;b 教学工作计划 c 教学工作案例;d 教育教学随笔 1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19.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20.“拔苗助长”违背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1.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优点()
a 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制
b.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 c.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解决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 2.影响课程实施的学校外部因素主要有()
a 教师;b社区与家长的影响;c 政府部分的影响;d 社会团体的影响 3.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实现()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a 国家;b 地方 ;c 学校 ;d 社区
4.新课程改革课程结构的变革主要内容有()
a 小学阶段一综合课程为主;b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d 高中以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11.备课的三项工作主要有()
a 备教材;b 备学生;c备教法 ; d备教学评价 5.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有()
a 学业成绩检查要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b 学业成绩检查的内容应力求全面、使其既能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反映出学生认知结构的情况
c 学业成绩检查的方法要求灵活多样 d 学业成绩检查评价主要以批判为主 6.现代教学方法的特征有()a 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
b 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c 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网络资源平台的运用 d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指导
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为()
a 教学任务 ;b 教学内容;c 学生年龄特征;d 教育行政者要求 8.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
a 诊断功能;b 反馈功能;c 鉴别功能;d 导向功能 9.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a 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b 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c 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d 注意反思的“严谨性”
10. 一般的教育论文的征文由()三部分组成 a 引论;b 本论;c 结论;d 论题
三、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
1.美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泰勒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2.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了()课程评价模式。
3.()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4.新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这分别是()、()、()。
5.()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6.备课内容包括:()、()和()。7.我国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为:()。
8.()是教育工作者回顾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工作,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应用文体。9.教育叙事更强调叙述,教育案例更强调()。
10.________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四、判断题(共5题,每题1分)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个别化教学就是好,班级授课制就是不好。()3.教师只要有基本教学技能,就一定是好教师。()4.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智慧十分重要。()5.教育随笔必须有统一的格式。()
五、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
1.请简要回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缺点。
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其所受制的因素? 4.简述教育论文的结构要求。
六.案例分析题(共3题,每题6分)
1.夸美纽斯曾经写道:‚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决不应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思想?应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
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有长短,既都不全面,又都含有合理因素,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支持它们存在的条件。同时,它们在各自不同的条件下,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又都不是一样的。搞单一化和绝对化是行不通的。要解决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孰优孰劣之争,必须摆脱多年来影响教学论和课程论领域的理论脱离实际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如实地、准确地、全面地反映实际,不要把这两类各具特点、各有侧重的课程论搞成水火不容的两大营垒,不能像国外的‘现代派’或‘进步派’把学科课程论批判得一无是处。‛
请根据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在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应如何认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关系?
3.请你结合下列案例,阐述发现性学习的特征。
老鼠有决策能力吗?
教科学课的王老师在开学伊始,就给学生布置科学研究的任务,要求他们自选一个课题,用两个半月的时间独立完成全部的研究过程,课题内容不限,但必须有独立见解。
小黄同学选择的课题是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
他从宠物店买回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想出了一个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的方法。他用一块硬纸板把大塑料狗笼一分为二,在硬纸板上一左一右开了两个洞,再把两个一尺长的纸筒接在洞口上。测试时,让小老鼠呆在一边,在另一边放上老鼠最爱吃的奶酪,然后测试老鼠钻过洞取得食物的时间。
他把整个测试过程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5天。第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小老鼠钻洞。那只白色的小老鼠很机灵,每次只需十几秒钟就可以钻过纸洞,吃到食物。而那只小黄老鼠却是只实实在在的小笨蛋。它从来就没能明白,钻过洞就会别有洞天。第二阶段,主要是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此路不通,右边的洞则可以吃到食物。第三阶段是提供结论的阶段。
小黄同学做实验时,手里拿着秒表,一丝不苟地记下小老鼠每次通过右边洞获取食物的时间。别看那只小黄老鼠有时会拉一两个‚引体向上‛,却还是那么傻乎乎地不会钻洞。而那只小白老鼠则10次之中有8到9次知道从右边的洞钻入。
测试结束,几天后小黄同学完成了他的论文,那完全是一篇正正规规的研究报告,题目是:‚老鼠有决策能力吗?‛他的结论令人刮目相看。他写道:‚研究的结论既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的论点,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的论点。因为,如果老鼠有决策能 力,那只白老鼠就不应该走过左边的洞。但是如果老鼠没有一点记忆力的话,那只黄老鼠也不可能多次成功地选择右边的洞。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的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
„„
小黄同学的研究成果在学校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得了动物研究组的一等奖。
七、论述题(7分)
论述怎样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篇二
第一章 课程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涵义及其变化 朱熹:“宽着其限,紧着课程。”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二、课程的类型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以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不同来区分的三种类型。
5.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三、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2.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3.知识对课程的影响
(二)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 1.学制 2.课程传统 3.课程理论
4.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
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一)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因此这种课程理论又称活动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1.基本主张(1)经验论。
(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3)主动作业论。
(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2.评价 优点:
(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了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性: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从而使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质量很难保证。因此,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另外,它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二)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1.主要流派
(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当代西方出现的一种重要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因此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因此在编制学科课程时要依据学习者的思维发展水平,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制课程。在课程实施上,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法,重视培养学习者的直觉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与活动课程理论存在本质的差别。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在学科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学科结构的重要性。它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每门学科的课程要根据科学的内在联系和连贯性进行编制。
(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要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与进步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想流派,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其代表人物是巴格莱。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源于对杜威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课程的反思,认为儿童中心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而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要素传授给下一代。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①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②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最佳方法;③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学科课程为中心。
(3)永恒主义课程理论。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钦斯。这一流派认为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永恒主义对此的回答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永恒学科”是课程的核心。
2.评价
优点:(1)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编制课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3)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4)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局限性:(1)以学科为中心编制课程,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不能在整体中、联系中进行学习;(2)编制的课程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学以致用;(3)各学科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1.代表人物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亦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中心编制课程的理论。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和教育学家布鲁纳。2.基本主张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是为了克服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的片面性提出来的,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它认为设计课程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确定教育目标,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但不按学生的活动来组织课程;要兼顾儿童的年龄特征,但不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作为编制课程的基本出发点,而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以改造社会为中心,不再以学习各种知识为中心,通过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学习,以达到改造社会、改造传统的目的。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不太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因此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课程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3.评价
优点:(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2)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局限性:(1)它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2)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即课程的预期结果。
二、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三、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容:(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2)它规定本门类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5)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1.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1)课程标准。
(2)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3)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4)社会发展需要。2.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基础性原则。
(3)必须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4)应该贴近社会生活。
第三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述
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课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的含义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强制性。(2)普遍性。(3)基础性。2.教学计划的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个部分构成。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二)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推,它有利于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质量。
(三)教科书设计 1.教材与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2.教科书的编排
教科书的编排要注意以下方面:
(1)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2)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3)教科书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
(4)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薄厚要适度,便于携带。
3.教科书的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有效地使用教科书,最大程度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
(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作出统筹安排。
(四)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四节 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
课程专家富兰(m.fultan)等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第一种是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或程序化取向。第二种是课程实施的互动调试取向。第三种是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取向。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一)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 1.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 2.实施者对课程改革的清晰程度 3.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二)学校内部因素 1.校长 2.教师
(三)学校外部因素 1.社区和家长的影响 2.政府部门的影响
第五节 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内涵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判断其价值和适宜性。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一)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是由被誉为“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提出的,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课程研究发展史上,泰勒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目标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以下七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
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解说每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5.设汁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泰勒在这一评价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编制的实践,提出了更引人注目的“课程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他认为评价应当注重的是课程的实际效果而不仅仅是预期效果,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
(三)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cipp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等学者提出来的,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而应该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应该为课程的改革服务。cipp是背景评价(conten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这几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略语。该模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背景评价,即要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背景评价强调应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本身作出判断,看两者是否一致。
2.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
3.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
4.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作出解释。
cipp课程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由于它的实施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掌握。
三、课程评价的过程
绝大多数课程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中都会涉及—些解决的基本问题和一些需要把握的基本步骤。
(一)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1.评价概念是否合适。2.收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3.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二)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在课程评价中,评价者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收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资料。5.报告结果。
第二章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第一节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强调基础学力的提高
(二)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三)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四)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五)关注价值观、道德观教育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第一,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第二,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倡导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第五,倡导发展性的课程评价。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2.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为:(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第二节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创新教育理论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1.层次性。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学生的身心特点,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和方法。
2.基础性。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有赖于深厚的知识底蕴,在强调知识的同时,也要强调专业知识的深厚,培养既专精又通博的新型人才。
3.示范性。教育者自身的创新因素带动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
4.开放性。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打破封闭局面,不断改革和更新。
5.民主性。即创造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和氛围。6.个别性。即注重实施个性化教育。7.活动性。即注重开展实践性活动。
8.现代性。即不断变革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与手段。
(三)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 1.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2.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3.改革课程内容。
4.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5.改革考试评价。
(四)创新教育的课程改革
1.充分认识课程改革对于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作用,在新的课程编订过程中,充分引入创新教育的思想。
2.改变课程忽视创新价值,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课程结构不利于开展创新教育,课程内容脱离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师生被动实施课程等状况。
3.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探究性。
4.加强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专业队伍建设,把创新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贯穿在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各个环节。
5.让教师参与到课程创新的全过程。6.创建宽松适宜的课程创新环境。
(五)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
1.树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学会实践的理念。2.确立主体参与、整体发展、民主个性、实践探究、激励进取等基本原则。
3.注重课堂教学方法改革。4.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二、个性教育理论
(一)个性教育的内涵
所谓个性教育,简单言之,即发展个性的教育,也就是重视个性、发挥个性、开发个性、优化个性,注重学生的智慧潜能,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模式。
(二)个性教育的实施
1.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个性教育的切入点。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讲究策略,使课堂充满探究发现、健康向上和有活力的氛围。
2.评价方式的转换是个性教育的关键。即应转换筛选式、等级式的传统评价方式,注重多元化评价,发展学习者的自我评价。
3.课程改革是个性教育发展的核心工程。既要体现我国特色,又要注重充分汲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三、主体教育理论
(一)主体教育的内涵
主体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主体教育是指: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活动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的相互协作、相互影响、同步发展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自然界、社会与人类思维及其运动规律;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广义主体教育的内涵主要指:以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大力发挥教师、校长、家庭、地方政府、社区组织在不同层面教育与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体与主导作用,并形成教育合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意识与能力。
(二)主体教育的实施
1.增加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尤其是那些与当前学生生活、当今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讲清知识的来源和应用,展示知识的产生与创新过程,培养学生认识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打破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统治课堂的局面,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3.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学习智慧,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习惯,发展学习能力。
4.让课堂走向民主,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个性品质。
5.运用研究性学习等课型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发展其主体性能力。
6.将主体教育、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等有机结合,整体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四、多元智力理论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美国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加德纳则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他认为人的智力至少包括七种: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多元智力理论倡导积极的学生观、因材施教教学观、多渠道多形式的评价观。
1995年,加德纳又提出自然智力,即个体辨别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那些能敏锐地觉察大量类似物体之间的细微差异的人,就会表现出充分的自然智力。1999年,在《智力重建: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一书中,加德纳提出了可能还有新的智力存在,同时提出应该扩充智力的概念,但并不等于要求智力概念包罗人的每一种能力。多元智力的本质体现在以下方面:(1)智力是分布的、情境化的,即智力不仅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它可以分布在个体环境下的人和物中,只有考虑到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智力。(2)智力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多元智力理论认识到现实生活需要个体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多种智力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3)智力是多维的。每一个体有着相对独立的多种智力,学习是神经元突触之间的联系的修正,不同类型的学习及其发生的相应的转变存在于大脑的特定区域。(4)智力是可以发展的。智力发展的程度和方向受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任何能力层次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在各方面都变得很聪明。(5)各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体的智力各具特点。在加德纳看来,承认智力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承认各种智力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应该是多元智力理论的本质所在。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意义
多元智力理论在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有难以数计的教师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思想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灵活多样的教育评价观,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尤其在指导鉴别并发展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帮助学生将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力领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在建构全新的课程设计思路等方面,多元智力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现代教育思潮
(一)教育终身化
(二)教育民主化
(三)教育国际化
(四)教育现代化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一是建立由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构成的新课程结构。
二是增设选修课。
三是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联系。
二、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
三、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
四、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五、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第三章 教学(上)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在狭义上,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
二、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1.备课的意义
备课是指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工作。2.备课应做的工作 备课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备教材
①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②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③领会插图,认真准备插图、挂图和板画。④钻研习题,认真准备练习和作业。⑤备提问。
此外,教师还应研究有关的参考书,增加处理教材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2)备学生(3)备教法 3.备课应写的计划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 1.上课的意义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2.上好一堂课的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组织得好。(5)师生双方积极性高。
(6)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学生的作业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口头作业。口头作业包括朗读、阅读、背诵、复述、口头问答等。其中阅读包括阅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籍。
(2)书面作业。书面作业包括书面练习、书面问答、作文和绘制图表等。
(3)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包括实验、测量、各种技能训练和社会调查等。
2.布置作业的要求有:
(1)布置的作业应有明确的目的。
(2)作业的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要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兼顾基础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
(3)作业分量要适中,难易适度。
(4)布置作业要及时,以便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5)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它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
1.课外辅导的主要任务和内容(1)对各种学生进行学习的辅导。
(2)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态度的教育,并从学习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课外辅导的基本要求
(1)课外辅导必须从辅导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确定辅导内容和具体措施。
(2)课外辅导只有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态度的教育,并从学习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检查和评定学业成绩的方法(1)考查。(2)考试。
2.检查和评定学业成绩的基本要求(1)了解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2)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3)明确试题类型和编制试题的要求。(4)掌握评分标准。(5)注重试卷分析。第二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第二,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因素。
第三,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品德教育。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2)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3)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关系。第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要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为正确理解教材和掌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配合。第三,要充分发挥语言直观的作用。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他们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第四,尊师爱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5.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使学生打好基础,掌握好“双基”。第二,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
第四,要系统地检查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
6.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持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第二,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7.及时反馈原则
及时反馈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地把活动的结果,通过反馈信息再送回来进行比较、修正,影响下一个活动,以此来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使得教学有效地进行。
贯彻及时反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和研究学生。第二,要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
第三,要善于利用教学的反馈,对学习的缺点、错误及时补救。
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第二,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一)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历史最悠久、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使用其他教学方法的时候都离不开讲授法。
(1)讲授法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讲授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从其显性的价值来讲,采用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给学生传授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从其潜在的价值来讲,通过讲授法教师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同时,教师富有艺术性和情感性的讲授还能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目的。最后,采用讲授法还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讲授法的类型。教师在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根据讲授本身的特点和讲授科目、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讲授法划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等类型。
讲述。主要是指教师以叙述和描绘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解。主要是指教师采用系统而逻辑严密的语言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和定理等的方法。
讲读。即把讲、读、写等综合运用起来进行教学的方法。讲演。主要是指教师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专题,对其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分析、论证,并作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3)采用讲授法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了提高讲授的效果,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注意讲授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第二,注意讲授的启发性和直观形象性。第三,注意讲授时的语言艺术。第四,注意讲授的时间。2.谈话法
谈话法也称为问答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教师)问与(学生)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谈话法是一种在中小学运用非常普遍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谈话法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对教学进行调控,做到因材施教;采用谈话法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品质,便于教师训练、优化学生的思维;采用谈话法还有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采用谈话法还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建立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师生关系。
(2)谈话法的形式。根据谈话的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可以把谈话划分为四种形式:①复习性谈话。②启发性谈话。③总结性谈话。④研究性谈话。
(3)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在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设计好问题。第二,善于提问。
第三,做好谈话后的总结工作。3.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辨明是非真伪,以此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
(1)讨论法的作用。采用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采用讨论法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2)讨论法的类型。①综合性课堂讨论,主要是用于扩大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组织的讨论;②专题性课堂讨论,主要是就某门学科中的个别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的讨论;③研究性课堂讨论,主要是就某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而组织的讨论。
(3)采用讨论法应注意的问题。教师采用讨论法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要注意讨论法使用的对象和范围。第二,要注意讨论法使用的时间和频率。第三,注意组织好讨论的过程。4.读书指导法
所谓读书指导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以此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
第一,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喜欢读书。
第二,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比如,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在书上做记号、划重点、谈见解、写眉批、旁注和尾批等,做好读书笔记,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5.练习法
练习法也是中小学阶段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之一。运用练习法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明确练习的目的、任务,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第二,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练习。
第三,应及时监控学生练习的过程,并做好练习后的总结工作。
6.实习法
实习法又称为实习作业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的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使用实习法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做好实习前的准备。
第二,做好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工作。
第三,做好实习后的总结工作,并给学生写好实习的鉴定意见等。7.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采用实验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规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意识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根据实验目的和任务不同,可以把实验法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感知性实验,主要在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之前进行;第二,验证性实验,主要在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之后进行;第三,复习性实验,主要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运用实验法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主要包括准备好实验的仪器设备,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必要时教师还可作示范性实验。
第二,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确保实验的程序科学、操作规范、结论正确;另外,对中小学生而言,特别要提醒他们注意实验时的安全。
第三,做好实验后的总结。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以实验的过程和正确的结论为重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8.演示法 所谓演示法是指教师配合讲授和谈话,通过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做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演示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吻合,属于中小学阶段的常用教学方法。
演示法的突出作用是使学生获得直观、典型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书本上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演示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复杂,演示的作用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
运用演示法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做好演示前的准备工作。应根据教学的要求明确演示的目的,选好演示的工具和材料。
第二,指导好演示的过程。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在看演示时要尽可能动员多种感官对演示的对象和过程产生清晰的感知;同时,为了提高演示的效果,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配以适当的讲解和谈话等。
第三,要帮助学生把通过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中获得一些带规律性的结论和认识。
9.参观法
参观法是指根据教学的任务,并紧密配合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的一定场所进行直接的观察、调查和研究,以获得知识、锻炼能力的方法。参观法是一种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补充和验证的作用,是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采用参观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直观、感性的知识经验和体验,能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和验证所学的知识;另外,还有助于密切学校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根据参观的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可以把参观法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感知性参观。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材料,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而组织的参观。第二,并行性参观。是指在学习某一课题的过程中,为了便于理解、丰富和记忆知识而组织的参观。第三,验证性的参观。在某一课题结束后,为了用事实来检验和论证学生已学的知识而组织的参观。第四,总结性参观。在讲完某一课题后,组织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到现场做出结论或验证结论而进行的参观。
运用参观法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参观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并紧密结合教学的内容来进行,这是教学性参观的一个主要特点。
第二,制定好参观的计划。主要包括确定参观的时间、地点、对象及参观的重点等。
第四,指导好学生的参观过程。要求学生在参观时能积极地看、听、问、记等。
第五,做好参观后的总结工作。主要是帮助学生整理好参观的记录,写好参观报告等。
10.研究法
又称为探究法。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方法。研究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采用研究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体验。
运用研究法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好研究的课题。采用研究法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确定研究的课题。研究的课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研究价值,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学的多方面的知识并经过多种探究和尝试才能解决。
第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研究活动。采用研究法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和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探究和自行发现。
第三,加强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研究法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但学生的探究、发现并不是一种自发的、随心所欲的活动,需要教师适时地启发和点拨。教师指导是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
(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
2.依据课程性质和教材内容的特点
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生理、心理和认知等 4.依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教师能否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选择适合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每个教师都应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从而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
5.依据教学的时间、设备和条件
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是教学的外部条件,但它们也影响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和选择。例如,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些学校已经采用多媒体或更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较多。但在经济不发达或贫困地区,仍然采用“粉笔+黑板”等较简陋的教学设备,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
第三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
(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二)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三)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一)激发学习动机(二)感知教材(三)理解知识(四)巩固知识(五)运用知识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二、历史上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个别教学
它是指在同一时空内教师只与单个学生发生教学关系的一种组织形式,即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学习。
(二)活动课时制
活动课时制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对班级授课制使用统—的单位时间进行了改革,把原来的45—50分钟缩短为15—25分钟,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教学活动可使用不同的单位时间。采用活动课时制进行教学,可使教学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调节脑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并克服班级授课制课时固定、学生易疲劳等缺点,是—种有前途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增加了教学管理的工作量,教室安排、课表编排等比较麻烦。
(三)道尔顿制(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行)
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和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当然就不同,甚至彼此不相干;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四)分组教学
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
(五)特朗普制(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
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等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六)合作学习
三、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一)班级授课制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
班级授课制又称班级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按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特点
(1)以班为教学单位,每个班有固定的学生数,班的成员按一定的年龄和文化水平编定。每学年结束,升级一次。
(2)实行分科教学,每门学科由固定的教师讲授。(3)教学内容统一,面向全班共同教学。
(4)教学以课时为单位,各学科有固定的上课时数;上课时间由课程表加以确定;课与课之间有课间休息。
(5)对一节课的结构和时间分配有特定的要求。
(二)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1.优越性
(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能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实行班级教学既能使教师在同一时间内教更多的学生,又能使教师有较多的时间钻研教材、考虑教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奠定基础。同时能使学生大脑张弛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系统的知识。
(2)有利于统一教学水平。每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都由相应的教学大纲加以规定,这就能使学生按国家的统一要求发展,并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班级是一种集体组织形式,学生之间在学习、思想等方面便于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4)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有了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更多的钻研教材、考虑教法、了解学生的时间,也由于一个班内的学生在年龄和发展程度上的一致性,教师就能更好地设计、主持、调整教学工作,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2.局限性
(1)由于教学内容统一的局限,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
(2)由于教学空间(课堂)的局限,不利于学生比较广泛地接触实际,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这需要不断改进班级教学,并同其他的教学辅助形式相配合。
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篇三
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一、课程论基础
1、课程的类型
(1)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
2、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需求(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需求(4)课程理论
3、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书289页)】(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
4、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5、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即教材、即学习经验、即学习活动
6、课程资源存在的类型
(1)按资源的空间分布,大致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2)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资源
(3)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区分,有政治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物理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生物课程资源、音乐课程资源、美术课程资源等
(4)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5)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区分,有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6)按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区分,有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
7、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所、专用教室等(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研究成果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8、课程 选择的依据
(1)课程目标(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3)社会发展(4)科学文化知识
9、课程组织的原则和方式
(1)课程组织的要素(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2)课程组织的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3)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直线式与螺旋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10、目标模式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2)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3)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4)课程评价
1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2)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3)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12、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1)改革本身因素(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实施者对改革认识的清晰程度、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2)学校内部的因素(校长、教师)
(3)学校外部的因素(社区与家长的影响、政府部门的影响、社会团体的影响)
13、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
(1)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 书297页)(2)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书298页)(3)内容:(课程结构的变革、课程标准的变革、教师角色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评价的变革、课程管理的变革)
二、教学论基础
1、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备课的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课的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语言艺术)、(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板书规范)、(态度从容自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意义、形式、要求 书305页】(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 与评定:【意义、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学业成绩检查基本要求、学
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书305页】
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巩固性原则(5)量力性原则(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书307页)
(1)讲授法(2)谈话法(3)读出指导法(4)演示法(5)参观法(6)实验法(7)练习法(8)实习法(9)讨论法(10)发现法
5、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2)教学内容的特点(3)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4)教师本身的素养(5)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规律指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普遍的联系。教学过程的 基本规律是教学规律中高层次、起主导作用的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主要 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知识传 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
8、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教与学、师与生双方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教学活动的动态运动(1)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是“明确教学目的和目标”
(2)教学过程的第二环节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3)教学过程的第三环节是“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9、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1)优越性:【(它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它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2)局限性:【(它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10、个别化教学(书313页)
(1)个别化教学的含义、特点、优点、缺点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2)注意问题:学习的步调、教学目标、学习活动或材料、评价学生的手段、个别辅导
11、分组教学的概念、类型
(1)概念: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2)类型: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12、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2)反馈调节功能(3)区分和鉴别功能(4)激励功能(5)导向功能
13、教学评价的类型
(1)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
(2)按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4、教学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2)客观性原则(3)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4)主体性原则
(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5、常见的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2)抛锚式教学模式(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三、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
1、导入技能
(1)导入要注意: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目的性
(2)导入方式:衔接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激疑导入法、演示导入法、实验导入法、实例导入法、典故导入法
2、提问技能,课堂提问的过程阶段
(1)拟题阶段(2)引入阶段(3)列题阶段(4)听答阶段(5)评价阶段
3、讲授技能要注意
(1)讲授的科学性(2)讲授的教育性(3)讲授的启发性(4)讲授的适应性(5)讲授的情感性
4、板书的技能
(1)板书的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美得熏陶、影响学生的学习品质
(2)板书的内容:教学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3)板书的主要格式:提纲式、词语式、表格式、结构式、图示式、版面式
5、结课的类型、过程
(1)类型:认知型结束、开放型结束
(2)过程: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6、说课的类型
(1)研讨性说课(2)评价性说课(3)检查性说课(4)主题性说课(5)示范性说课
7、说课的基本内容
(1)说教材【(说本课内容在本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作用)、(说本课的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及依据)、(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
(2)说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预估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关注和接受程度)、(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3)说教法及依据(4)说学法及依据(5)说教学过程(书331页)(6)说板书设计(7)说教学反思
8、教学实践中,教学智慧主要基本特征
(1)实践性(2)个性化(3)集成性(4)高效性(5)创新性
9、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
(1)教学经验(2)教学思维力(3)教学执行力
四、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1、教育论文的结构要求、一般步骤
(1)结构要求: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一般步骤:选择论题、收集资料、确立主题、安排结构、修改润色、投稿发表
2、教育叙事的特点、分类、写作规范
(1)特点:事件的真实性、事件的典型性、情节的完整性、具有问题性、讲究细节性、结构的灵活性、具有感悟性、教育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
(2)分类:叙议式、反思式、陈述式、比较式、点评式、质疑式
(3)写作规范:正确认识教育叙事的文体、注重一事一得、注意细节描写、养成善于观察与勤于思考的习惯、博览群书,注重学习
3、教育随笔的特点、形式、写作
(1)特点:随便、随时、随手、随心(2)形式:借事说理、夹叙夹议(3)写作:要新颖、独创;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小中见大;列举事例要具体生动;
借助语言文字为文章增色加彩
4、教育案例的特征、构成要素、应注意事项(书348页)
(1)特征:固定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固定的写作内容和选材特点、注重分析强调典型(2)构成要素:标题、引言、背景、主题、案例问题、情境与细节、问题的解决、反思与评价、附录
(3)应注意事项:关于确定主题、关于教育案例、关于案例分析、常见的毛病及对策
5、教学反思的内容、方法
(1)内容:记成功之举、记“败笔”之处、记教学机智、记学生见解、记再教设计(2)方法:从怀疑处反思;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从转换时空处反思 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6、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
(1)预见性和可行性:制定计划要对未来一段或一个时期作出科学的预见,如基础条件如何、前景如何、目标高低、措施怎样等等,对各种问题可能出现的情况,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确的估量。没有科学的预测,也就没有计划。制定计划,就是为了执行。对未来的预测,应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切忌盲目地、无根据地制定计划,否则计划就没有可行性。
(2)指导性和可变性:制定恩赫一项计划,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什么任务,获得什么效益。这也就成了工作的方向和依据,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社会在不断发展,情况在不断变化,这对事先制订计划的人来说,很难准确无误地进行预测。因此,计划不能完成,要从主客观两方面总结。如果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就要适时地予以修订。所以计划既要有指导性,也要有可变性
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篇四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读后感
本学期通过学习刘老师的课程,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关注课程相关理论,我从图书馆借阅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一书,此书由李方教授主编,通过阅读此书我获益匪浅,我将按照主编略述、本书体系、吸引我的章节、以及我的评价这几部分对此书进行介绍,至于我的浅陋意见不足之处望老师正。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是由李方主编的一套尝试融合教学论和课程论的理论书籍。主编李方教授197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1996年评为教授,2001年从华南师范大学调往湛江师范学院担任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同时兼任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李方教授曾在1999年赴台湾参加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师范大学购得《课程与教学论》一书,引发了相关思考,回到大陆又参加了黄甫全教授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一书的讨论,并参与撰稿,遂决定带领湛江师范学院的同僚撰写同类教材、著作的愿望。最终本书在2002年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对于本书的体系是十分清晰明确的,本书一共十七章,我再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以及我对本书阅读的需求,将这十七章分为了五部分。
第一章到第四章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对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关系、教学与课程的理论基础、历史演变以及主要的流派进行了介绍,通过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实现对课程与教学的过去以及基本现状形成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我在完成这一部分的阅读之后也算是略微地了解了些教学与课程的相关知识,形成了对课程过去是什么怎么样,现在是什么怎么样的认识。
第五章是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理念,是我单独看的比较仔细的一章,这是因为“后现代”这一概念对我来说很陌生,曾为接触过。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后现代主义”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艺术中,随后出现在哲学中,是一个庞大的思想流派。本章对“后现代”概念只是一般性介绍,介绍了大家的对此的认识,从处理“过去”、“现在”、“未来”三者关系的角度看待后现代主义,并介绍了图尔明的“后现代主义只能是对现代主义的排斥,所以,目前还无法对后现代主义下一个定义”这一结论,当然这也不在本书的介绍范围之内,只是捎带的事儿。在本部分随后的两小节中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念以及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读完之后,我总的感觉是后现代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观就是强调“人”,强调重视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以及自主构建同时还主张在教学中“去中心”——即不主张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这都是对以前教学和课程观的一种摒弃。本部分最后一部分吸引我的就是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评价观,后现代主义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用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后现代主义的评价观强调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动态性和复杂性。总的来说,我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理念说的都很好,但是实践起来恐怕就是很难实现,不说其他的几部分,但说评价这一环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评价的模糊性、动态性和复杂性,所以啊,我觉得这只是一种理想罢了,就像周星驰的无厘头也算是后现代主义,因为这些电影也算站在现代主义的对立面,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种情景和生活。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到第十一章,十三章到第十五章,在这一部分中,介绍的全部都是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的理论,由于所包含的章节非常多,因此在这里,我不想引用太多的书本上的语言,我认为这一部分是对整个教学和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介绍,读完之后,我就明白了当一名教师如何教学,如何去实施课程,这些问题。
第四部分是第十二章课程的内因学习和无意识教学。长期以来教学的主流都是强调外线的有意识学习,本章则是反其道行之,第一小节介绍了一般性的内因学习的历史演进,后边的小节则是介绍了课程内隐学习与无意识教学理论的内涵、机制与实现。一切意识活动都是建立在五一十的组合上,个人的见解都受到情感、想象以及其他无意识活动的影响。
第五部分则是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以及未来的展望,第十七章介绍了外国(资本主义强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情况,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向日本看齐,日本在1987年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点直到今天我们才开始做,我们与日本同处亚洲,从文化角度来说,都是大中华文化区,拥有比较多的相似性,借鉴意义更大一些。
读完《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我情不自禁的掩卷深思,本书主要是对教学与课程的理论融合进行了尝试,并没有太多的理论探讨与创新,用的最多的是“某某说、某某认为”等,恰如本书绪的作者李定仁所说“力求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以前对课程的理论甚至很多教学基本理论不甚了了的学生来说,这本书实在是非常的适合——基础、扎实,我曾经参加过四次教师的招录考试,相关的教材也读过一些,我认为,如果,我们研究生毕业之后立志于国家基础教育,这本书将会对我们的教师招录考试准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即使我们已经成为了一名中小学教师,这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参考书。
姓名:薛琨
学号:2010200905
电子邮箱:xktc0015@
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篇五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一、课程理论与实践(一)课程概述
1、课程含义: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2、课程类型
1)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① 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
② 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根据学科知识综合的程度不同,又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联络课程)、融合课程(合科课程)、广域课程 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
3、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 1)社会需求 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需求 4)课程理论
4、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①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
② 基本主张:各学科应该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来编制课程,课程编制者应该是学科专家。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而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就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里。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各门学科的知识。③ 评价:
优点:1)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局限性:1)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3)编制的程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
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① 代表人物:杜威
② 基本主张:1)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制; 2)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的内容; 3)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强化与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③ 评价:优点: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习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要求学生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过分夸大儿童的个人经验,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① 代表人物:康茨、布拉梅尔德
② 基本主张: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认为设计课程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确定教育目标,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
③ 评价:优点: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2)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局限:1)它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2)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二)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1、课程目标的含义:即课程的预期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影响。课程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2、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① 学习者的需要
②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 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3、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1)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 那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课程内容: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法。对内容的解释有以下三种观点:
① 课程内容即教材 ②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③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融合学科教材与学习经验)(三)课程资源的类型与开发课
1)课程资源的内涵: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课程资源的类型
①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
② 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③ 政治出资源、语文课程资源、英语课程资源等等(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④ 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
⑤ 物质形态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⑥ 可预设的课程资源(教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经验、感受)(按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四)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内涵: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多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课程结构,使多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结构中产生合力,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要素包括:学习者、教师、教材、环境。
2、课程内容的选择的主要依据: 1)课程目标(指导作用)
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课程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3)社会发展(“教育要先行”)
4)科学文化知识(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是知识)
3、课程组织的原则和方式 1)课程组织的要素
微观层次: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 宏观层次:范围、连续性、序列和整合 2)课程组织的原则
① 连续性:指课程的“广度”范围之内的水平组织,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② 顺序性:是指课程的“深度”范围之内的垂直组织规则
③ 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横”的联系,包括认知、技能、更复杂的处理。3)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① 直线式与螺旋式 ②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③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4、课程设计模式
1)目标模式:美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泰勒” 泰勒原理: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① 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学习者本身的需要、当代校外生活的要求和专家建议 ② 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③ 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④ 课程评价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模式体现的四个特征: ① 人文主义的知识观 ② “研”“学”一体的教师观 ③ 合作探究式学习观 ④ 发展性的评价观(五)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内涵: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基本取向:忠实取向、互相调适取向、创生取向
3、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富兰的学者)1)改革本身因素 2)学校内部因素:校长、教师
3)学校外部因素:社区与家长影响、政府部门影响、社会团体影响
4、成功的课程实施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知识经济时代提出新挑战 2)教育改革被赋予全新理念 ① 教育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由追求知识目标向个性目标转变 ② 教育过程在于以对话为场景的合作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③ 教育模式在于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
④ 教育手段在于以学具为重点的开发观,由传统教育教学工具向现代教育教学工具转变 3)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许多共同趋势 4)原有课程难以适应新要求
2、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1.创新教育理论
1)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 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2)创新教育实施原则:层次性、基础性、示范性、开放性、民主性、个别性、活 动性、现代性
3)创新教育实施途径: ②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③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④ 改革课程内容
⑤ 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⑥ 改革考试评价 4)创新教育教学策略 ① 树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学会实践的理念
② 确立主体参与、整体发展、民主个性、实践探究、激励进取等基本原则 ③ 注重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④ 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1.个性教育理论
1)个性教育特点:主体性、自主性、潜在性、发展性、整体与个别的辩证统一性 2)个性教育的实施
①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个性教育的切入点 ② 评价方式的转换是个性教育的关键 ③ 课程改革是个性教育发展的核心工程 2.主体教育理论 1)主体教育内涵
① 狭义: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学的活动 ② 广义:以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2)主体教育的实施 3.多元智力理论
1)内容:传统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智力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
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加德纳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不是以整合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并提出自然智力,即辨别环境特征并加以分类的能力。2)多元智力的本质: ① 智力是分布的、是情境化的
② 智力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 ③ 智力是多维的 ④ 智力是可以发展的 ⑤ 多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体的智力个具体特点。4.现代教育思潮
1)教育终身化:教育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智力体系——学会生存;并
且要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学会学习;建立一种可以带来变化、可以创新、重建和重新系统地阐述问题的学习方式——创新性学习。2)教育民主化
3)教育国际化:主要特征有交流性、广泛性、一致性和有组织性。4)教育现代化(三)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1)课程结构的变革
①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②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③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④ 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2)课程标准变革 3)教师角色变革
①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4)学习方式变革: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5)课程评价变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 价制度。
6)课程管理变革: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教学理论与实践(一)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2.教学的基本任务
①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② 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④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⑤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 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
① 备课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② 备课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一堂好课的标准: ① 目的明确
② 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③ 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 ④ 语言艺术(普通话、清楚准确、抑扬顿挫)⑤ 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⑥ 板书规范 ⑦ 态度从容自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作业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品质和自学完成作业的习惯,都有重要意义。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②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
③有利于学校领导了解教学情况,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工作,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服务。
④有利于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帮助学生进步 ⑤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和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2.业成绩检查的方式
①平时考察: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检测 ②考试:期中、期末和毕业考试
3.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检查内容力求全面;检查方法灵活多样
4.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客观公正;为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 向(主要目的)(二)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 ②启发性原则
③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④巩固性原则
⑤量力性(可接受性原则)⑥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 ⑦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⑧因材施教原则
2、教学方法
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
②谈话法(问答法)③ 读书指导法 ④演示法 ⑤参观法 ⑥实验法
⑦练习法(实践活动法)⑧实习法 ⑨讨论法 ⑩发现法
2)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②教学内容特点
③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④教师本身素养 ⑤教学方法本身特性 ⑥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三)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性:认识的总目标一致;认识的基本规律和阶段具有一致性。
2)教学过程具有特殊性: ①认识主体的不成熟性和发展性; ②认识对象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③认识方式的简洁性和高效性。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3)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创设一种教学氛围
2)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方面 3)巩固知识:方式主要有作业、练习、复习等
4)运用知识:两种基本方式,一是问题的解决,二是实际操作 5)检查效果:通过测试评估(四)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基本特点:
①在教学人员的安排上,以“班”为基本单位 ②在教学活动程序安排上,以“课”为组织单位
③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以“课时”为基本单位(40~45分钟)2)优越性:
①有效地扩大了学校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②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③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④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3)局限性
①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③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④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2、个别化教学(并不是个体独自学习)
运用个别化教学形式要注意的问题: 1)、学习的步调 2)、教学目标 3)、学习活动或材料 4)、评价学生的手段 5)、个别辅导
3、分组教学
1)能力分组:按学生的能力放在水平分组教学 2)作业分组: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的教学 3)校外分组:依据入学考试成绩的高低进入不同的学校 4)校内分组:依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在不同班级(五)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1)诊断功能
2)反馈调节功能 3)区分与鉴别功能 4)激励功能 5)导向功能
2、教学评价类型 1)依据评价标准
① 相对评价:指在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同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评分 方 法:百 分 制 和 五 级 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目前有些小学已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如思想品德评定采取“等级+评语”的办法。
②绝对评价:判断完成既定目标的程度而进行的评价。③个体内差异评价(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
:把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做出的评价。评价结论表示方式有:数值(纵向评价)和评语(横向评价)。2)依据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① 诊断性评价:事前评价 ②形成性评价:事中评价 ③总结性评价:事后评价
3、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是指评价应按教学活动评价本身的客观规律办事;可行性是指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技术要尽可能简便易行。
3)主体性原则:承认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4)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教学评价必须采用一致标准,但不能只搞一种模 式。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定期性评价如,期末评价、年终评价; 经常性评价如,每天进行的教学检查与评定。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定性评价给人模糊感觉“基本上”“差不多”“大概是”“若干”,因此需定量评价作为补充。(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2、常见的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2)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基本程序: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理论基础:杜威的“五步教学法”、皮亚杰的“自我发现法”和“活动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
基本操作程序: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较多地被采用,围绕三中心进 行教学:教师、课堂、教材
理论基础: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经过凯洛夫等人改造传入中国 基本程序:
复习旧课——激发学生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理论基础:洛扎诺夫“暗示教学理论”
基本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四、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机智(一)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1、导入技能
1)导 入 的 作 用:集 中 学 生 注 意 力,引 起 学 生 兴 趣,明 确 学习目 的、要 求,为 学 好 新知识创造良好前提
2)导入需注意的方面: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目的性 3)导入方式:衔接、悬念、情境、激疑、演示、实验、实例、典故
2、提问技能
1)课堂提问的作用: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反馈评价,调控教学;提供参与机会,发展表达能力
2)课堂提问的过程:拟题阶段、引入阶段、列题阶段、听答阶段、评价阶段 3)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处理的方式:重述、追述、补充、更正、评价、检查 4)课堂提问需注意的方面:设问精当、发问巧妙、启发诱导、归纳总结
3、讲授技能:包含讲述技能、讲解技能、讲读技能、讲演技能 1)讲授技能需注意的方面:
①讲授的科学性:科学的内容、态度、语言 ②讲授的适应性:狭义的适应“教”与“学”的适应;广义的适应包括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思维
③讲授的教育性:突出“新”“实”“活”三个字
④讲授的启发性:启发对学习目的的意义的认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情绪情感。
⑤讲授的情感性:以情育情;以情感人
4、板书技能 1)板书的功能
①吸引学生注意
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③发展学生的思维 ④给予学生美的熏陶
⑤影响学生的学习品质 2)板书内容
①教学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
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③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 3)板书主要格式:
①提 纲 式:最 常 见,适 用 范 围 最 广。特 点 是 层 次 分 明,内 容 系 统,便 于 学 生 按 提纲掌握知识。②词语式:语文教学板书特有的表达形式之一。特点是紧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联想 ③表 格 式:特 点 是 内 容 扼 要,对 比 性 强,容 易 使 学 生 把 握 事 物 的本 质,深 刻 领 会教学内容。④结 构 式 :由 词 语、短 句 加上 连 接 符 号 相 互 联 结 而 成。也 称 为
框 架 式、线 索 式 板书 ⑤图示式:与结构式相似,但强调动态的结构,而结构式板书强调静态结构。⑥板画式:各种地图、形象画等
5、结课技能 1)结课类型
① 认知型结束:也叫封闭型结束,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程的要点上。
②开放型结束:不局限于复习巩固,把所学的知识向其他方向延伸。2)结课过程: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二)说课
1、说课类型
1)研讨性说课:对说课内容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探讨的一种说课形式 2)评价性说课:评价教师的说课水平。其特点:灵活性、广泛性、实效性 3)检 查 性 说 课:对 教 学 设 想、教 学 效 果 的 检 查 和 监 督。是 种 大 型、综 合、全 面 的 说课。
4)主题性说课:说课主题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5)示范性说课: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为说课者
2、说课基本内容 1)说教材:
①说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说本课的教学目标
③说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④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 2)说学情
①分析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②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④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3)说教法及依据 4)说学法及依据: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它的核心是抓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贯彻“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要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学法指导便成 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5)说 教 学 过 程:是说课中的中心内容,是能否说好课的关键,是说课的重点部分 ①教学思路的设计与教学环节的安排 ②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③说重点与难点处理 ④说教学手段的采用 ⑤说作业布置 6)说板书设计
7)说 教 学 反 思:教 学 反 思 被 视 为 促 进 教 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反思 的内容包括成功点、失误、疑惑点、情感激发点、感悟点(三)教学机智
1、教学机智的基本属性: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力。
2、教学机智的特征
①实践性:教学机智的基本属性
②个性化:时空人等多因素交错的结果
③集成性:教学过程由多种要素组成,由多重环节展开,受多种因素制约 ④高效性:教学的高水平,高效率
⑤创新性:智慧的教学是一种再创造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