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篇一
建筑系馆设计
任务书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建筑设计教研室 2014.0
2建筑11级第六学期建筑设计课程
建筑系馆设计
一、设计课题
建筑系馆是建筑学子最熟悉了解的场所,是建筑之路启蒙的地方,在这个精英汇聚的地方,蕴含了广大学子对建筑知识的渴望。每个建筑学子心中都有一个心仪的建筑系馆,梦想中的建筑系馆。它或许是对本土历史与文化的解读,或许是对科技进步的期望,甚至是对未来世界的憧憬。本次设计鼓励学生进行概念和技术创新,在关注文化传承的同时,对未来建筑教育积极思考,以超前的设计理念,新颖的空间形态,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计方案相融合,从使用者和设计者的双重角度出发,设计属于自己的创作空间,呈现出一幅梦想的设计蓝图。
课程名称:建筑系馆设计 课题性质:真题假做
二、时间期限
第2~第10教学周三、建设用地
1、项目背景:北京某大学拟为所属的建筑学院兴建建筑系馆。集合先进的建筑教育理念,运用数字建筑设计技术和教学技术手段,例如信息网络、多媒体互动、虚拟现实、快速成型工艺等,打造数字教育建筑。
2、基地概况:基地位于北京市南郊高教园区,东、南临城市主要道路,北临土木工程学院,西临建筑展览馆和校园广场,用地面积15000平方米。(见附图)
3、交通体系:基地交通方便,邻近校区主入口和图书馆。
4、周边环境:基地西、南侧与工业开发区、其他学校隔路相望。东南方向是滨河森林公园。新校区内建筑整体风格简洁现代,教学楼主色调为暗灰色,图书馆为白色编织状外表皮,反映学校办学理念与建筑类学校的特点。建筑造型新颖,校园整体环境和谐。
四、设计任务
1、设计规模:本设计建筑面积规模控制在10000~12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
2、办学规模:建筑学院本科生教学人数1000人(5年制专业5个班,4年制专业2个班),硕博研究生教学人数600人,教师人数100人,职员20人。该项目包括教学用房、行政教研用房、建筑师事务所用房。建筑系馆内应为师生提供进行交往、评图、课外活动、学术沙龙等活动的非封闭场所。此外,室外场地和庭院应该在满足基本的人流交通之基本需要以外,将绿化、小品、台阶、坡道等有机结合,营建适合不同环境行为心理需求的空间领域。
3、建筑系馆包括教学、行政、实验、设计研究等功能空间,但随着数字技术在设计、教学等的多方面渗透,多媒体、网络和信息化手段在教学、展示、交流、资料与档案管理等的高效利用,都使得建筑空间有了许多创新的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设计概念加入其他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空间。常规的建筑设计实验,如建筑物理实验、建筑模型实验、建筑可视化实验等,在未来有哪些可能性,也需要参赛者大胆设想。
五、功能组成1、教学用房
(1)普通教室 8x60m2/间
(2)专用教室 33x90m2/间(开敞或独立可自定)
(3)大教室 3*150m间
(4)美术教室 4x90m2/间 朝北或顶部采光(5)美术工作室 60m
2(6)报告厅(多功能厅)300m2(7)展览厅 240m2
(8)临时展览厅(展览、集中评图)200m
(9)图书资料室 240m2 单侧采光进深不大于6米(10)模型制作室 2x90m2/间 设底层(11)建筑物理实验室 2x90m2/间(12)建筑可视化实验 120m2/间(13)教学设备用房 90m
2(14)摄影及晒图室 60m2、行政教研用房
(1)办公室 6x20m2/间(2)行政办公室2x60m2(3)档案室 20m
2(4)辅导员办公室 40m2(5)教研室 5x40m2/间(6)模型作业存放室 60m2(7)学生会 20m2(8)会议室 100m2(9)教工活动室 60m2(10)值班管理室 20m2(11)接待室 40m2(12)设备房 20m2(13)超市 20m23、建筑师之家
(1)值班及接待室 10m2(2)办公室 220m2(3)主任室 15m2(4)财务室 15m2(5)会议室 30m
2(6)开水间 10m24、其他用房及空间要求如下:
门厅,面积自定(可考虑与展览区结合设置)。卫生间各层设置,面积及厕位数由使用人数推算。
活动空间,面积自定,要求为师生提供一处或多处开展交流、评图、实践课程及学术沙龙等活动的 非封闭场所,既要保证交通便利,便于使用,又要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减少对讲课教室的干扰。
室外场地,可供师生交流、休息、搭建小型模型,进行小规模结构构造实验。普通教室层高 3.6-3.9米
六、设计成果
图纸部分:(图纸尺寸a1)1.总平面图(1:500)
2.基地和城市的各类分析图,基地内部的各类分析图 3.主要广场的放大图,景观小品透视。4.各层平面图(1:200)5.剖面图两个(1:200)6.立面图二个(1:200)7.透视图(表现方法自定)
8.单体的构思图,200字左右的说明,经济技术指标,小透视等。
七.表现形式:
计算机彩图表达。图面必须无错误,设计深入,构图严谨。
八.组织形式:
本次设计采用分组形式,每组2-3人,成绩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成果成绩,平时成绩个人单独打分,成果成绩以小组综合评分,二者相加得出最终个人成绩。
建筑系馆设计
指导书
一、教学目的1.应用所学的建筑设计知识,进一步深入教育类建筑的设计。2.了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及建筑系馆的设计方法与原则。3.提高收集资料、调查分析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扩展思路,培养创新能力。4.使用cad建筑辅助设计绘图,能熟练出图。
二、重点解决问题
1.从校园整体规划角度考虑单体建筑设计, 新老建筑关系。2.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3.场地环境设计
三、地段条件:详见总平面图
四、设计要点
1.了解教育建筑特点,学习建筑系馆的设计方法。
2.掌握运用新技术与新材料赋予建筑以新的空间与新的生命力。4.提高调研分析的能力。
5.尽量采用节能技术与构造措施。
7.图面清晰,表达正确,制图规范,效果良好。
五、设计进度
六、参考书目
1.《建筑设计资料集》(相关部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 宋泽方、周逸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大学建筑》 王安怡、高少霞译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4.《当代科教建筑》 夏青、林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师设计手册》(上)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8.《建筑学报》、《世界建筑》、《新建筑》、《时代建筑》等杂志中有关文章
2014年2月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篇二
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考虑到本课程设计属于教育类建筑。本次设计作业的重点是培养综合处理好室内外复杂交通流线的能力,同时反映现代教育建筑多功能、方便、安全、舒适的特点。因此,针对这次设计任务,通过通过网上调研,切身了解建筑系馆的上述要素对于教育类建筑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空间的感知,流线组织和构思创意的认知。以帮助自己在建筑系馆建筑设计中发现问题和灵感。除此之外,也适当观摩和参考当地的地方特色,以达到建筑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二、调研时间:2012年2月17日星期五
三、调研地点:天津大学建筑系馆
四、调研方法:主要方法为网上记录,下载等方法记录下建筑的设计外观、交通空间的流线,功能分区和建筑整体的构思和独特创意。
五、调研资料准备:在调研之前,首先仔细研读了设计指导任务书,认真思考了参观调研提要的诸多问题。除此之外,还收集了建筑系馆设计中的相关信息,以在调研中能更好的有针对的发现问题和提取灵感。以下是准备的部分参考资料:
(一)、建筑系馆的定义和功能:
建筑馆,顾名思意,要为建筑系学生服务,它不仅要符合一般性公共建筑的共同要求,还有专业性很强的特殊要求,如模型室,展厅,设计教室等功能上的要求。建筑系馆应该可以算作建筑系学生的第二个家了,我们在此学习交流、画画评图,我们有很多时间在这里渡过,它对于我们是亲切的,是可以相互理解的。它的主要任务有:
1)教学区
供老师教学,和同学听课之用,范围较大。2)、科研
供资深老师或同学科学研究之用。3)、办公
系领导和楼栋职工办公之用。
六、调研内容
1、关于天津大学建筑系馆
天津大学建筑馆始建于1990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彭一刚先生设计与主持修建,满足了当时师生们的需求,并于2001年开始进行了改建,以适应学院规模的扩展。
2、天津大学建筑系馆是在限制条件极为苛刻的情况下设计的,地形狭小且呈三角形,位
于整体规划中轴线的末端,南北两侧又有两条较繁忙的道路,尤其北边一条,人车川流不息,不时发出噪音。针对这一问题,彭先生最初提出了等边三角形的设计方案,最后又由于资金等问题作出修改,一“拉”一“压”,定稿为凸字形平面。建筑系馆,本不需要十分庄严雄伟的气氛,但考虑其作为400余米长的敬业湖的底景,应有强有力的结束。对称形体似乎变成了最佳的选择,从东向看去,严格对称的建筑馆稳重沉静,给人以庄严厚重之感。这是“被看”。
系馆三面环湖,使得建筑馆里面的视野非常好,内部中庭保留之时,中间的水池,鸭子,交流的学生又构成了令一个天地,良好的视野让人心情愉悦,这则是“看”。
建筑的艺术性:
立面处理上,采用比较纤细的方格网格来划分墙面,以削减其庄严气氛,让对称性极强的系馆少了死板和沉重。凹入的方形窗格造成了丰富的阴影效果,楼梯间的菱形小窗使建筑显得大气又不失精巧。除了建筑本身以外,还有匠心独运的细部安排,建筑体上的老子语录,两侧的斗拱和柱式,都丰富了系馆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建筑的体量感很强,在形象上很多人认为与贝聿铭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有相通之处,不仅表现在轴线的控制上,包括建筑的正立面,两边是很实的块,中间处理成虚空,开天窗,通过虚实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建筑解决问题的能力:
1、空间组成:
位于凸字顶头的小方块部分安排成主要的大空间,如二楼咖啡吧用于展览休息和交流,或做成大的设计教室,做成高品质空间。环着凸字大方块安排了教学,办公以及楼梯等交通空间和厕所等辅助空间。
2、功能分区:
建筑对功能的要求相当复杂,既有不同类型的讲课教室,绘图设计教室,素描教室,幻灯教室,又有功能要求很高的物理实验室,还有系图书馆,资料室,模型室,摄影师,计算机室,办公室等以及多功能报告厅。这些空间不仅面积差异大,而且功能之间还有各种联系,同时投资也很有限。面对这一问题,彭先生由外而内,先确定外部轮廓,再安排内部功能,办公集中在东边,教学教室置于西侧与环绕中庭布置,南北向开窗。中庭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通风和采光的问题,而这个中庭也成为建筑的亮点和灵魂。
3、流线组织与人流疏导:
一层东西方向开门作为疏散口,左右对称有两部楼梯,分别位于凸字对称的两个拐角处,西边楼梯对面有电梯,可直达六层。由于中间为中庭,采光良好,人们在围绕中庭活动时,移步换景,而且会和三个方向直接呼应,形成对景,富有趣味性。另外,这样一目了然的设计也让流线更加清楚明了。
关于建筑系馆的改建:
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来的建筑面积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学校决定对其进行“加盖改建”。扩建部分总面积960平米,从一层至六层分别设建筑模型室,多媒体展示中心,控制室及信息管理中心,两个数字化教室及报告厅。改建理念简单说就是把一个玻璃盒子嵌入原来的中庭之中,新旧建筑关系“同构异质”、相互穿插,以一条弧线墙分割出一个实体和一
个反月形天井,但是同时,填空加盖造成了采光通风上极大的不便利性,中庭部分只能靠少量天光采光,灯需要常开;四周围的建筑采光也受到极大影响。当然同时,由于一些细部处理得当,也造成了一些丰富有趣的空间。
关于改建,大家意见很多,很多人极端地认为中庭是原建筑的灵魂,如果堵上了无异于毁灭了建筑,当然也有持乐观态度的。在随后进行的满意度调查中针对的群体为建筑学院师生,即可以长期使用建筑馆,对建筑馆改造前后馆内环境有一定认识和切身感受的群体。(见表1)
表1:被调查者基本资料数据表
将问卷调查所得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对总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时发现,年级这个变量所具有的相关性比较高,所以重点以年级对其他影响因子的比较进行分析,推导结论。以一层模型室为例,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于一层模型室满意度最高的是空间大小(4.05分),满意度相对比较低的是自然采光和通风情况。因为没有自然采光,此项满意度低情有可原,但是通风欠佳不容忽视,其中三年级对其评价最低(1.65分),可见三年级对一层模型室采光和通风要求较高。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三年级同学从课业方面的要求来说相对其他年级更需要在模型室工作,所以对于一层模型室的通风情况必须加以重视,适当改进。依此类推对改建后的建筑馆内各部分都进行了调研,通过满意度这种主观评价方式,提出了建筑馆改造后哪一部分最成功,哪一部分依然存在不足。
七、建筑系馆的缺点
当然,家在让我们自豪的同时,也有难堪的一面,设计时未考虑到的、因为改建造成的、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再适用等很多问题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便利性。举例如下:
1、其他学院的人常常反应进了建筑系馆找不到厕所和楼梯,这是因为楼梯间设在了两边走道尽头,由于中间部分的完全遮挡而十分隐蔽;
2、一层和六层没有卫生间,大家必须上或下一层楼后才可找到,而且卫生间由于尺寸问题,私密性很差,给师生带来困扰; 3、601等教室东西开窗,通风很差且有西晒,到了夏天,非常闷热,难以使用;
4、三楼计算机室的大柱子,总要把很多人的视野遮挡的严严实实,给教学带来不便;
5、平面安排很复杂,很多人会在其中“迷路”;
6、新增部分与老建筑之间的过道太窄,近乎不能使用;建筑内部缺乏亮点,平淡无奇;
7、另外,由于年代久远,建筑外表皮的贴砖很多发生了脱落,影响了建筑的外观效果,很多人都说“咱系馆真是只能远观啊”;
8、内部设施很多也老旧,跟不上时代,例如“老爷电梯”,不但慢而且小,总能看见电梯前站满了等候的人,甚至堵到了楼梯口;教室空调总不能开等等;
9、很大很粗的柱子竟然堵到了报告厅的大门口,人流稍大就会在门口造成阻塞与拥挤;
10、露台设计了很多,却全都封闭没有使用,造成浪费;
11、有很多空间没有收拾,显得乱七八糟,例如一层南边楼梯间处和北侧没有采光的楼梯间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不甚满意的地方,也是家的“难堪”。产生这些小问题的原因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改建中的不合理性,但是不能否认,改建还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筑人所面临的问题,不应得到全盘的否定。
八、调研总结
通过对这次的建筑系馆的调研,我发现在做建筑系馆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重要事项,如建筑的选址要适宜,要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和集散等;总平面设计中,注意大区域的平面布局和出入口的设置,进而可以避免造成交通的混乱;室内空间的安排上要尽量清晰、紧凑,使人们的流线短截、方便。在流线设计中,注意避免各种流线的交叉;注意无障碍设计等细节方面的设计。立面的设计要结合当地的风俗人情,用现代手法做出适宜当地人文情怀的好建筑。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篇三
建筑策划书
建筑系馆建筑策划书
一、项目需求:
立项:
对校园内现有南苑食堂旧址进行改造使之成为符合当下建筑学院教学体制的建筑系馆。
项目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校南苑食堂的拆除,原有场地腾出空间,暂时废弃,对于这样一个人流攘攘和重要场所进行改造重新利用成为迫切课题。同时,对建筑学院教学体制的改革,要求新的建筑形式及其功能布局。处于校园内的南苑旧址的项目推出。设计依据:
一、规划审批文件;
二、业主的设计委托要求;
功能要求要通过前期的调研自行确定。每个空间的指标需有确实的设计依据。如
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四、规范标准的要求;
[01] 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1[02] 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
[03] 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04] 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1987.[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一般高等学校规划面积定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06]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设计技术措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设计目标:
充分发挥旧有建筑可利用部分,同时新建建筑与旧有建筑和谐。空间的营造与功能体现要符合当前建筑系馆对建筑学人才的教育培养要求。提供给建筑学院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学与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的环境。营造一种互动交流合作的教学环境。
二、信息收集与分析:
周围环境要素:
基地位于南苑食堂拆除的旧址上,基地内暂无任何改造内容。基地前靠校门口的一条主要道路,旁边有浦原餐厅。基地的西侧为南苑新宿舍,居住大量学生,东侧则为学校的景观水系地带。南侧还有行政楼和新建的教学楼。北侧封闭,无道路,周边人流量较大,但总体环境较安静。
人文:
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重点建设的多科性百强名校,由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于2001年5月合并组建而成该校背靠老山,东临长江。地处钟灵毓秀、文化悠长的古都南京。入
则世外之桃源,出则繁华之都市,于工大
学习学到是那一份淡泊的心境、一份灵动的青春。工大的景点有:天宝阁,翰墨香,风景独好,含雪,溢清同济湖,镜湖,书声溢谷,浦园深松,时钧园,中央森林公园。。
交通状况:
配套设施:
基地西北方与北面均有宿舍区,东面与水系餐毗邻,西面紧邻浦原餐厅。气候条件:
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属于典型夏热冬冷地区。可在相应的建筑节能方面考虑
三、提出基本构思:
功能:
在功能上,除了办公和学生区域区分开外,在室外空间上,利用休闲区,例如咖啡吧等,与交通空间结合。同时利用这个组合,可以加入讨论空间的元素。这样,功能在空间上就呈现出多样化,灵活化。不再只是单调的纯功能区。
空间:
从平面图,我们可以看出,用地周边环境较好,有葱绿的植被,紧邻水系。但它处在一个高度较高地方,如何解决紧邻水系一侧的道路交通问题,还需要思考。形式:
在形式上,为了增加灵活性,我们的教室可以围绕空间布置,学生上下课围绕着室外休闲讨论空间来回穿梭。当然,教室不再只是单纯化的教学教室,当没有课程安排时,教室也可以当成临时讨论空间,组团讨论空间,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教室的场地作用,还能增加功能的灵活性。
四、需求确定 :(确立设计任务书)
建筑性质:教学建筑。
建筑面积:不限,满足教学需要和建筑物正常运行所需即可。但是要求
每一个平米的面积都应有其明确的功能。
建筑高度:多层建筑,h≤24m(以建筑主体室外地面至女儿墙计算高度)。场地要求:室外要考虑车辆停放(含自行车)及适当的绿化面积。原有
绿化应尽可能保留。用地区位、范围及形状见附图。
学生人数:本科生30×12=360人,研究生10×1×3=30人。
改造要求:柱子、梁、楼板等结构应尽可能保留。如面积不够可增加部
分新建建筑。
功能空间组成及参考面积指标
五、问题陈述:
1.问题:
旧址东南侧的高差比较大,需要考虑怎么解决 解决方案:
结合水系一侧的景观做场地改造 2.问题:
建筑系馆空间特性? 解决方案:
设计的适应不同自发教育形式的空间:大型空间,小型空间,安静空间,略为活泼的空间,以及配有影音演示设备的空间。有些随意空间配备社交空间的家具布置。不仅要
创造出明确单纯的空间,也需要一些模糊的,狭小的光影空间。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篇四
浅谈天津大学建筑系馆的设计和改建
提纲:
背景
建筑系馆的意义承载 设计要求和修建概况 看与被看:
地形与处理 与环境的融合 看与被看的效果(建筑的性格)建筑的艺术性
立面处理 材料选用 内外细部处理 整体的艺术性
建筑解决问题的能力
1)空间组成——主要空间、次要空间、交通空间;以及空间的形、量、质; 2)功能分区——动静分离、公共与私密分隔、内外有别;
3)流线组织与人流疏导 关于建筑系馆的改建
初衷 改建方案 结果
家的“难堪——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与原因探究(主要从学生的使用角度)
功能安排不合理 流线不合理 因为改建造成的采光通风等问题 年久失修等
正文:
天津大学呈典型的中轴线布局,从东门进入,直穿过前方的北洋广场,就会看到美丽的敬业湖,继续向西望,坐落在湖那头的肃穆庄严的建筑物则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天津大学建筑馆。
系馆坐落在由东门,北洋广场中心线,张太雷像,北洋大学堂,北洋亭,敬业湖,西门组成的中轴线上,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反映了建筑学院在天津大学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学校有心的安排也让建筑系的学生引以为傲。
而这些也不由得引发了我们对教学建筑这类公共建筑所承载的意义的探讨,学院系馆真的只是一个供该专业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吗?不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学楼还应该是专业性格与专业面貌的说明书。建筑具有长久性,当它矗立在那里,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的成长与成熟,它的意义已然变重了。建筑应当具有语言功能,能传承历史文脉,应具有人情味。天津大学建筑馆的设计则是这层含义的典范。
建筑馆,顾名思意,要为建筑系学生服务,它不仅要符合一般性公共建筑的共同要求,还有专业性很强的特殊要求,如模型室,展厅,设计教室等功能上的要求。天津大学建筑馆始建于1990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彭一刚先生设计与主持修建,满足了当时师生们的需求,并于2001年开始进行了改建,以适应学院规模的扩展。
看与被看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是在限制条件极为苛刻的情况下设计的,地形狭小且呈三角形,位于
整体规划中轴线的末端,南北两侧又有两条较繁忙的道路,尤其北边一条,人车川流不息,不时发出噪音。针对这一问题,彭先生最初提出了等边三角形的设计方案,最后又由于资金等问题作出修改,一“拉”一“压”,定稿为凸字形平面。建筑系馆,本不需要十分庄严雄伟的气氛,但考虑其作为400余米长的敬业湖的底景,应有强有力的结束。对称形体似乎变成了最佳的选择,从东向看去,严格对称的建筑馆稳重沉静,给人以庄严厚重之感。这是“被看”。
系馆三面环湖,使得建筑馆里面的视野非常好,内部中庭保留之时,中间的水池,鸭子,交流的学生又构成了令一个天地,良好的视野让人心情愉悦,这则是“看”。
建筑的艺术性:
立面处理上,采用比较纤细的方格网格来划分墙面,以削减其庄严气氛,让对称性极强的系馆少了死板和沉重。凹入的方形窗格造成了丰富的阴影效果,楼梯间的菱形小窗使建筑显得大气又不失精巧。除了建筑本身以外,还有匠心独运的细部安排,建筑体上的老子语录,两侧的斗拱和柱式,都丰富了系馆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建筑的体量感很强,在形象上很多人认为与贝聿铭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有相通之处,不仅表现在轴线的控制上,包括建筑的正立面,两边是很实的块,中间处理成虚空,开天窗,通过虚实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建筑解决问题的能力:
1、空间组成:
位于凸字顶头的小方块部分安排成主要的大空间,如二楼咖啡吧用于展览休息和交流,或做成大的设计教室,做成高品质空间。环着凸字大方块安排了教学,办公以及楼梯等交通空间和厕所等辅助空间。
2、功能分区:
建筑对功能的要求相当复杂,既有不同类型的讲课教室,绘图设计教室,素描教室,幻灯教室,又有功能要求很高的物理实验室,还有系图书馆,资料室,模型室,摄影师,计算机室,办公室等以及多功能报告厅。这些空间不仅面积差异大,而且功能之间还有各种联系,同时投资也很有限。面对这一问题,彭先生由外而内,先确定外部轮廓,再安排内部功能,办公集中在东边,教学教室置于西侧与环绕中庭布置,南北向开窗。中庭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通风和采光的问题,而这个中庭也成为建筑的亮点和灵魂。
3、流线组织与人流疏导:
一层东西方向开门作为疏散口,左右对称有两部楼梯,分别位于凸字对称的两个拐角处,西边楼梯对面有电梯,可直达六层。由于中间为中庭,采光良好,人们在围绕中庭活动时,移步换景,而且会和三个方向直接呼应,形成对景,富有趣味性。另外,这样一目了然的设计也让流线更加清楚明了。
关于建筑系馆的改建:
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来的建筑面积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学校决定对其进行“加盖改建”。扩建部分总面积960平米,从一层至六层分别设建筑模型室,多媒体展示中心,控制室及信息管理中心,两个数字化教室及报告厅。改建理念简单说就是把一个玻璃盒子嵌入原来的中庭之中,新旧建筑关系“同构异质”、相互穿插,以一条弧线墙分割出一个实体和一
个反月形天井,但是同时,填空加盖造成了采光通风上极大的不便利性,中庭部分只能靠少量天光采光,灯需要常开;四周围的建筑采光也受到极大影响。当然同时,由于一些细部处理得当,也造成了一些丰富有趣的空间。
关于改建,大家意见很多,很多人极端地认为中庭是原建筑的灵魂,如果堵上了无异于毁灭了建筑,当然也有持乐观态度的。在随后进行的满意度调查中针对的群体为建筑学院师生,即可以长期使用建筑馆,对建筑馆改造前后馆内环境有一定认识和切身感受的群体。(见表1)
表1:被调查者基本资料数据表
将问卷调查所得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对总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时发现,年级这个变量所具有的相关性比较高,所以重点以年级对其他影响因子的比较进行分析,推导结论。以一层模型室为例,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于一层模型室满意度最高的是空间大小(4.05分),满意度相对比较低的是自然采光和通风情况。因为没有自然采光,此项满意度低情有可原,但是通风欠佳不容忽视,其中三年级对其评价最低(1.65分),可见三年级对一层模型室采光和通风要求较高。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三年级同学从课业方面的要求来说相对其他年级更需要在模型室工作,所以对于一层模型室的通风情况必须加以重视,适当改进。
依此类推对改建后的建筑馆内各部分都进行了调研,通过满意度这种主观评价方式,提
出了建筑馆改造后哪一部分最成功,哪一部分依然存在不足。
家的“难堪”
当然,家在让我们自豪的同时,也有难堪的一面,设计时未考虑到的、因为改建造成的、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再适用等很多问题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便利性。举例如下:
1、其他学院的人常常反应进了建筑系馆找不到厕所和楼梯,这是因为楼梯间设在了两边走道尽头,由于中间部分的完全遮挡而十分隐蔽;
2、一层和六层没有卫生间,大家必须上或下一层楼后才可找到,而且卫生间由于尺寸问题,私密性很差,给师生带来困扰; 3、601等教室东西开窗,通风很差且有西晒,到了夏天,非常闷热,难以使用;
4、三楼计算机室的大柱子,总要把很多人的视野遮挡的严严实实,给教学带来不便;
5、平面安排很复杂,很多人会在其中“迷路”;
6、新增部分与老建筑之间的过道太窄,近乎不能使用;建筑内部缺乏亮点,平淡无奇;
7、另外,由于年代久远,建筑外表皮的贴砖很多发生了脱落,影响了建筑的外观效果,很多人都说“咱系馆真是只能远观啊”;
8、内部设施很多也老旧,跟不上时代,例如“老爷电梯”,不但慢而且小,总能看见电梯前站满了等候的人,甚至堵到了楼梯口;教室空调总不能开等等;
9、很大很粗的柱子竟然堵到了报告厅的大门口,人流稍大就会在门口造成阻塞与拥挤;
10、露台设计了很多,却全都封闭没有使用,造成浪费;
11、有很多空间没有收拾,显得乱七八糟,例如一层南边楼梯间处和北侧没有采光的楼梯间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不甚满意的地方,也是家的“难堪”。产生这些小问题的原因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改建中的不合理性,但是不能否认,改建还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筑人所面临的问题,不应得到全盘的否定。
参考文献:《天津大学建筑馆中庭改建》荆子洋 卞洪滨
《限制与改造》彭一刚
《限制与改造》续篇 彭一刚
《天津大学建筑馆改造用后满意度调查》建筑学报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篇五
·建 筑 系 馆 设 计 调 研 报 告·
建筑系馆应该可以算做建筑系学生的第二个家了,我们在此学习交流、画图评图,我们有很多时间在这里渡过,它对于我们而言是亲切的,可以相互理解的。
大概每一个建筑系的学生心里都有一个他所梦想的建筑系馆。
调研目的: 了解建筑系馆(教学楼)建筑的设计要求,学习功能组织与流线安排,空间的处理与空间气氛的营造,建筑造型手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此次设计的基地的情况,感受其历史文化底蕴,为设计寻找文脉。
调研时间: 9月3日
建筑概况
• 工程名称:湖南大学建筑系馆 • 设计时间:2002—2003年 • 项目负责:魏春雨
• 建筑设计:魏春雨
宋明星
李煦
齐靖 • 建筑层数:地上5层
地下1层 • 建筑面积:5000㎡ • 结构体系:多层框架 • 建筑高度:22.90m
建筑设计概念
• 衍生
• 现代主义
清晰逻辑
空间解放 • 与环境的协调性
• 建筑系馆简介
建筑系馆是供建筑学专用的教学楼,建筑系馆虽然都包含办公和教学教室,但又与一般的办公楼或教学楼有所不同,我们的专业有一定的专业特殊性,比普通教学楼多一些特殊空间,像专业教室、画室之类的,而且建筑学需要一个开放的工作空间和交流空间以交流作品与思想。
一、建筑系馆组成1、2、教学用房:包括专业教室、画室、公共教室和实验室
辅助用房,包括小型报告厅、多功能报告厅、展厅、展览空间计算机室、模型室和图书室
3、建筑系馆设计要求
系馆建筑为功能相当复杂的教学建筑,有教学部分,办公部分,集体学术活动与交流部分和辅助部分。设计应充分考虑各部分的使用特点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
由于系馆使用人数较多,应考虑上下课人流集中的特点,将室内外交通组织放在重要地位。应该合理解决垂直、水平交通和门厅出入口的设计。保证系馆各部分之间流线顺畅的交通联系,严格遵守防火规范。
系馆的主入口门厅设计是一个重点,其设计应该深入推敲、精心处理。其中主楼梯设计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交通功能,还要创造一定的建筑艺术效果,使其与门厅、休息空间一起,共同形成一个给人深刻印象的、有鲜明特色并富于吸引力的公共空间。要认真研究门厅与校区道路的连接空间,解决人流交通与自行车存放的问题。主入口的室外空间应有良好的环境。
设计中应注意室外场地尽量朝阳,应在总平面设计中防止大范围的西晒。总平面设计和建筑形体推敲要充分考虑其与附近现有建筑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大环境关系入手,使新建筑与旧建筑环境一起,创造出新的更宜人的建筑空间氛围。
室外环境的设计也很重要,广场应满足较为集中的人流交通之基本需要,有自行车停车位,还应将绿化、小品、铺地、台阶、坡道等有机结合起来。
建筑造型一定要有校园建筑的文化特点,还有建筑系馆的艺术特点和专业性。要让人从大老远一下子看到就知道这是建筑系的楼。
调研目标总体平面图
1.建筑系馆各分部设计——墙
墙可以承载光影, 通过墙的阻隔、分割与围合, 可以阻断外界的喧嚣与繁杂。由于基地南北面宽不大, 而东西面相对较宽, 考虑北向为学校主通路, 喧嚣异常, 通过北面的整体实墙可以构筑人为的心理及
视觉屏障, 同时营造一种过渡场所由整体实墙面刻意分离与界定, 中空部分
吸纳人流。
2.建筑系馆各分部设计——桥
桥是人类技术与艺术的结晶。东立面为面迎湘江的主立面, 在空中庭院上配 以引桥, 南北贯穿, 花园中植上桂花树, 形成视觉焦点。在桥上行走, 重点在 于过程的感知, 强化了空间序列, 达到心理舒缓的目的。
3.建筑系馆各分部设计——复合界面
把普通的硬质界面通过建筑形体的处理, 使面具有体的某些特征, 并结合周围的软质界面, 共同改善建筑及其周边空间环境。新系馆东立面是比较典型的复台界面处理,将三层以上部分挖空,以下部分单独拉出形成个体,这样就在面中建构7几个层次,并结台竹井、廊桥、桂花树等元素共同软化了这个硬质界面。
总结——建筑系馆设计意向
1.平面布置
大的交往空间也就是“动”空间可以布置在楼内的最中心位
置,而与之相对
照的其它 一些交往空间围绕其布置,并通过
绿化、座椅、隔幽褪行适当的划
分,再外圈为一些“静”空间
(如教室)等。从垂直方向布置上讲:可以将“动”
空间设在低层,将“静”空间设在较高的层上,之
间通过楼梯、电梯 等联系。
2.走道
走道是离教室最近的空间,它除了要满足交通疏散的要求,还应该为师生 提供一定的交往空间。有的学生是很愿意在课间时能够就近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独处、休憩、交谈,因此,在拓宽整个走道的同时,有意识地在合适的地方挑出一些阳台或是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例如靠近庭院、共享空间或是走道的尽端布置一些座椅,这样既提供了学生休憩、交流的空间,不被过往的人所影响,同时又有助于走道的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