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工程资料的论文篇一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增加,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自1989年,12月6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含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环境噪声污染,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随着2003年10月6日国务院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和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文件的出台,混凝土集中搅拌实现了混凝土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中小城市建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热潮来临,业内人士均已看好这个行业。但是任何一个城市能够容纳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数量都是有限的,有些小城市只有2-3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就可能达到饱和。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是摆在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
混凝土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混凝土企业应在材料的储备、设备的完好程度,技术人员素质和技能、天气的变化、交通状态的影响、现场施工部位和施工条件等合理的指挥和调动车辆与人力,以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从而提升混凝土搅拌站的竞争能力,保证混凝土质量,文章就如何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系统管理进行了探讨。
1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系统的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环节包括原材料,配合比设计与控制、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交货检验抽检等各个方面。目前,许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质量意识观念淡薄,对混凝土行业和混凝土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设备选择的专业配置不高计量器不准确,甚至根本不进行任何检验,有的甚至以体积比来计量。对现代化计算机办公手段不认识,把混凝土生产视同于传统的、简单的、一般的建筑材料,单纯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认真执行规范标准,弄虚作假,以此充好,最终导致混凝土的质量无法保证使工程质量事故发生。
1.1原材料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对材料的严格筛选和进厂检验至关重要。对不合格原材料一率不得进入搅拌站现场。
1.1.1水泥商品混凝土应以当地大型旋窖水泥为主有质量保证和信誉好的水泥生产厂家。且进货时要严格控制水泥三证齐全,并依据规范规定,按批复检混凝土凝结时间,安定性与强度等指标,确保水泥质量。
1.1.2粗细骨料采用优质的砂石料拌制混凝土,砂粒径进量采用超大粒径来提高混凝土强度,砂石料单价有提高,但混凝的强度和强度保证率大大提高。因此,在强度和强度保证率相同的情况下,可降低水泥和外加剂组分的用量,混凝土混合材料费用往往还低于使用劣质砂石料的材料费。
1.1.3水拌制商品混凝土一般采用饮用水,若采用非饮用水源应事先或定期检验其是否符合规定。如符合标准,尚可通过混凝土试验最后确定是否能用。
1.1.4外加剂矿物外加剂的种类有: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磨细天沸石和硅灰及其复合物。为保证外加剂的有效含量,应加强对液体外加剂浓度的检验。需要更换外加剂的品种时,必须将外加剂储存罐及计量器具内的残留物清理干净。目前所采用的膨胀剂多为粉状产品,且掺量较大,最好设专门筒仓与水泥,矿物外加剂一起,在同一计量内累计计量。各种化学外加剂均应按相应标准规定分批抽检其混凝土的主要物理性,还应与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水泥及矿物外加剂,进行适应性验证。
1.2配合比设计与控制商品混凝土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混凝土生产技术实力的体现。操作人员要贯彻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配合比设计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难度,混凝土生产应根据施工单位反映的问题认真研究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找规律,使配合比更科学合理,确保施工更顺利。混凝土的特点是材料的多样化与强度系列化,一般可根据水泥强度等级,粗细骨料粒级,外加剂种类,初步设计若干个适当间隔的水灰比,进行系列配合比试验,配制强度选定不同混凝土强度对应的水灰比,调整配合比并试拌,试拌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满足要求即可作为选定的配合比,为控制混凝配合比,可在每个工作班对每种混凝土配合比抽取一次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分析试验。
1.3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技术人员将施工配合比输入搅拌操作控制电脑中,对每一份配合比都要进行第一盘试拌,测这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并观察其粘聚性及保水性,评定其和易性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则进行调整直至符合后由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签字认可后正式搅拌生产。
1.3.1计量计量是关键环节,除设备可靠,定期检验,操作者与质检人员应加强监视,分析打印报表,发现误差超出或虽在允许范围内,但连续或稳定负正偏,均应查找原因及时排除。
1.3.2搅拌搅拌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该环节任何一个小的错误或失误都会给后续的工序带来麻烦。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平台上明确标识各种原材料的名称和规格,操作平台上明确清晰的标识,便于工人辨识。同时加强工人的业务技能培训,养成复核即自我纠错的习惯。
1.3.3运输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配备车辆,控制发车时间,做到即不压车,又能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装车前必须将罐内积水倒净,运输中保持罐体连续运转,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并根据气温和混凝土性能的不同,控制好入泵时间,在运输和泵送过程中严禁任意加水。
1.4交货检验混凝土送至施工现场后,按发货单确认其品种,等级与数量外,需按规定进行交货检验。为适应条件的变化,应控制拌合物的坍落度和缓凝时间,根据条件采取加缓凝剂及二次掺加减水剂等措施。二次掺加减水剂必须确定掺加范围,确保外加剂均匀掺入。
2提高员工素质和完善技术工作管理
培养员工和施工现场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混凝土是连续的不可间断的半成品,它是由许多环节而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重要的。完成半成品的生产,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养护,才能形成最终产品,所以混凝土生产一定要把员工的岗位培训当作重点来抓,要彻底放弃重利润,轻管理的思想,以书面提示,定期的客户走访形式来提供服务,把服务作为我们的产品推销给客户。
3结论
混凝土搅拌站系统管理要求作到精益求精,才能发展成为管理人员成为技术、经营、生产等方面的复合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只有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工程资料的论文篇二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谈如何系统整理工程资料
姓名学
号专业班级系
部指导教师
工程造价1209
经济管理系
目 录
摘要 „„„„„„„„„„„„„„„„„„„„„„„„„„„„„„1 引言„„„„„„„„„„„„„„„„„„„„„„„„„„„„„„„1
1.1 编写和整理工程资料的思路 „„„„„„„„„„„„„„„„„„1
1.2 编制和整理技术资料的注意事项 „„„„„„„„„„„„„„„„3 2.施工日志的编写„„„„„„„„„„„„„„„„„„„„„„„5 3.技术交底的编写„„„„„„„„„„„„„„„„„„„„„„6 3.1 技术交底的内容„„„„„„„„„„„„„„„„„„„„„„„6 3.2 技术交底的依据„„„„„„„„„„„„„„„„„„„„„„„6 3.3 技术交底的原则„„„„„„„„„„„„„„„„„„„„„„„6 3.4 技术交底的注意事项„„„„„„„„„„„„„„„„„„„„„6 4.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划分原则„„„„„„„„„„7 4.1 检验批划分原则„„„„„„„„„„„„„„„„„„„„„„„7 4.2 分项划分的原则„„„„„„„„„„„„„„„„„„„„„„„8 4.3 分部划分的原则„„„„„„„„„„„„„„„„„„„„„„„8 4.4 单位工程划分原则„„„„„„„„„„„„„„„„„„„„„„9 5.施工技术资料整理组卷及要求„„„„„„„„„„„„„„„„9 6.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组织程序„„„„„„„„„„„„„„„„„10 7.单位工程验收„„„„„„„„„„„„„„„„„„„„„„„„11 8.建筑资料消防验收„„„„„„„„„„„„„„„„„„„„„„11 9.竣工验收备案„„„„„„„„„„„„„„„„„„„„„„„„12 参考文献„„„„„„„„„„„„„„„„„„„„„„„„„„„„13
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管理方面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让工程质量有据可查,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必然是施工企业不容忽视的工作。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 1
1.引言
1.1 编写和整理工程资料的思路
工程建设从项目的提出、立项、筹备、勘探、设计、施工到竣工投产等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材料等资料,都属于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的范围。工程技术资料是核定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也是建筑物改、扩建或增层必不可少的技术依据。更是验评标准要求。工程技术保证资料必须齐全,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不能交付使用。因此,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
作为一名技术资料员在开工前要熟悉同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和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有关规定、强制性条文以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特性的规定。例如济南市就是要依据《济南市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施工技术资料在形成过程中应按目录设置分类整理,目录分总目录、分目录、子目录。然后按照施工技术资料分册细目的分册内容逐一建立档案。编写整理技术资料的骨架就建立起来了。
下一步我们该开始向骨架里注入内容使其完整。填写工程概况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施工单位填写、监理审批),从建设单位那收集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地质勘察报告、国有土地证、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设计图纸审查意见等,再根据现场实际结合我们的施工合同来编写开工报告,编写开工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开工报告是我们同建设单位计算工期的重要依据,开工报告必须要有项目负责人签字,整理相关的图纸会审、变更、技术洽商,工程定位测量放线、地基处理记录、地基验槽报告、原材料、构配件出厂质量证明资料、试验资料(原材料、构配件试验资料及施工试验资料含见证检测资料)、施工管理资料(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日志、技术交底、班组自检工序交接检查等)、施工控制资料(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地基钎探记录、混凝土施工记录、测温等施工记录、验收记录等)、设计勘察资料等。其中还包含基础验收、主体验收、最后的单位工程验收、竣工备案等等。这一些过程中的资料都是结合工程的特点和随着工程的实际进度来编制和整理。
注意凡是涉及总、分包关系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一律由分包单位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工作,并按要求提供相应的工程竣工资料,总包单位负责单位工程的竣工资料汇总、装订工作。对专业分包工程例如:桩基工程、预应力工程、钢结构工程、幕墙工程专业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应符合各专业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单独组卷。
1.2 编制和整理技术资料的注意事项
1、及时性。及时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前提。工程技术保证资料是对建筑实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整理。同时,及时性还反映在施工企业内部质量的管理上。施工管理资料里面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的质量管理体制,要求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必须及时,这是施工时严格控制的“质量环”。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要求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必须及时,为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应杜绝拖沓滞后,闭门造车现象和应付突击式的心理。
上周我参加的山东省建筑质量泰山杯申报工作研讨会议时,有关专家评论目前我省的技术资料形式,历年检查省优质工程的时候大多数存在着实体干的很好,一检查技术资料很不尽人意,资料滞后,交不上圈。。。有的资料前前后后都是一个人的笔迹签名。我们的大多数项目也多多少少存在这样的问题,想当年我们干的山航大厦、嘉恒商务广场的技术资料那都是在全省大检查中名列前茅的。所以我们还是有很深厚的技术资料编制的底子。大家要有信心做好这样工作。
2、真实性。真实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灵魂。资料的整理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准确,不要为了“偷工减料或省工省料”而隐瞒真相;也不要为“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歪曲事实。所有资料的整理应与施工过程同步。材料使用前必须有合格证和必要的试验报告,采取见证取样送检制度,试验应有见证取样记录。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必须到现场实测检查,避免闭门伪造。
3、准确性和科学性。准确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核心。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取决于以下一些方面。混凝土强度评定应明确验收批的概念,应区分不同的分部或施工段,正确运用统计和非统计评定方法。在评定混凝土
时要注意一定技巧,低强度等级或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批量数较小时,应注意到混凝土强度评定采用不同方法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必要时应适当多留置试块,多送检验,例如验收批的试件组数是在2-9组时,按照规定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规定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要大于或者等于1.15倍的标准值,试件最小值大于等于0.95倍的标准值,例如一个施工段你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留置的试块,而检测出的结果不能满足非评定方法的判定,那么你就应该马上考虑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多送检验在10组以上及时补救,力争采用统计方法来弥补,进行评定,达到合格。像采用统计方法的评定,试件组在10-14组采用的是0.9倍标准值,15组以上采用0.85倍的标准值。那么在统计方法里也有10-14组、15-24组和25组以上的划分,合格判定系数也是递减的,大家回去可以自己看看分析分析,这里就不详细说计算的步骤了。所以对混凝土的试验要从原材料的取样、试块的制作,送检,及时了解送检结果,合理的补送试块,运用恰当的评定方法来进行试验的控制。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的填写应规范化。保证项目内容填写应详细具体,不能以“符合要求”、“满足规范”来概而论之。基本项目的每个子项的等级应按优良百分率确定,并且要用文字说明,不可随心所欲地以符号代替。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应根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百分率确定。
4、完整性。完整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基础。不完整的资料将会导致片面性,不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单位工程的质量状况。工程技术保证资料必须基本齐全,除做到及时性(前提)、真实性(灵魂)、准确性(核心)、完整性(基础)以外,还要符合竣工图纸、资料的整理、编制要求:
1)凡是利用原图编制竣工图的,图面须达到八成新以上,无油污、无磨损,图字清晰,并在标题栏右上角空白处加盖竣工图章后方可作为竣工图。竣工图编制人、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等应逐张签字。竣工图纸可装订成册,亦可散装在卷盒内。图纸的折叠方式为:对图纸的图框进行裁剪折叠,采用“手风琴风箱式”,图标、竣工图章露在外面,图标外露右下角。其他文字材料一律采用线带装订,装订线离封面左侧为25 mm,取三孔装订,上下两孔分别距中孔80mm。
2)对结构、形式、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由施工单位按照实际情况绘制竣工图。设计变化不大的,施工单位可将变更部分修改在原施工图上,另盖竣工图章后作为竣工图。
3)盒、分册案本的规格。分册案本采用卷盒分装,卷盒采用硬壳卷盒(塑料皮、纸胎),规格尺寸为310mm×220mm×50mm,卷盒盒盖应粘贴(插入)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工程名称、卷名、分册名称及代码、编制单位、单位负责人、单位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分册案本的规格尺寸为297 mm×210mm(a4幅),小于a4幅面的文件要用a4白纸衬托,封面、封底采用白纸、耐用的纸张或塑料材料,封面应注明:分册名称及代码、分册细目名称及代码、单位工程负责人、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
2.施工日志的编写
填写施工日志是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天天必做的工作,就像大家都熟悉的博克一样,施工日志就是建筑物的博克。施工日志分建筑与结构(含装饰装修)、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两种,应以单位工程为记载对象,不能以群体为记载对象。施工日志应该填写哪些内容呢?它的内容包括:气候气温、停电停水、待料情况,记录建筑物定位放线,地基土质和主要结构施工部位的施工,主要材料的进场。设计单位现场解决设计问题与施工图纸修改情况,施工质量(包括试块制作及双控材料的送样)、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情况及分析处理情况,施工方法或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和施工方法,有关技术领导、质监部门对工程所做的生产技术、质量等各方面的决议或建议,用工种类及数量,工地组织的各种检查及验收。施工日志必须用碳素墨水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以便于存档。
可以这样说吧,在技术资料里面施工日志就是整个建筑产品的大纲,有关施工的方方面面都要在这里能记录、反映。一本规范完整齐全的施工日志能为项目管理和项目总结、提高提供有用的参数和帮助。同时也是资料员自身核查技术资料的交圈的主要依据。很多次质检部门质量大检查、贯标检查,检查人员大都是拿着施工日志这个纲,以点代面进行资料的检查和验收,比如拿进场钢筋这个点来说,对照施工日志检查原材料进场日期、合格证、复试报告、用
于哪个部位的施工,进而检查该钢筋绑扎部位、隐蔽验收报告、模板支设、混凝土进场、浇注、施工记录、试块制作、试压、最后到拆模等等。所以施工日志应该是单位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整个施工过程的原始记录,按专业由专业人员负责逐日记载,及时填写,不得胡编乱造或补写,并保证内容真实、完整,文字简练,时间连续。
3.技术交底的编写
1、技术交底要交哪一些内容呢?首先是分项工程概况及主要特点;施工准备(机具准备、材料、作业条件、人员资质、技术条件);施工工艺(具体的操作程序及操作方法,必要时可绘图);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保证质量措施;安全操作要求(这个是一定要写的,假如该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安全问题,那么事故调查的时候查到技术交底,没有写此项内容,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作业人员完全可以说没有安全交底,就是我们写技术交底人员的失职。)施工记录要求。
2、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技术方案、相关质量验收规范和技术标准、相关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法规及相关标准。
3、交底的原则。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必须交到作业层,即与该工序有关的人员都应接受交底;所有应让作业人掌握与了解的都应交代清楚。必须与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保持一致,其实技术交底就是对施工方案的进一步细化,具备可操作性,4、做好技术交底应注意的问题
1)采用的语言文字通俗易懂、直截了当,必要时附示意图。例如,gb50204-92规定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不超过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技术交底不能孤立的照抄这一要求。我们使用振捣棒的作用部分长度一般为380mm,所以应规定其浇筑厚度一般为500mm以下。再如,标准规定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不得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1.5倍,那技术交底就要说明移动距离应为300-400mm。还如,设计图纸上规定钢筋的搭接长度35d,在技术交底里而应具体说明某规格的钢筋搭接长度是多少。
2)要使用标准化的技术用语,如表达混凝土强度,砂浆强度不能说标号,应说强度等级;计算回填土压实系数时,不能说干容重,应说干密度。
3)正确使用计量单位。一是不能使用作废的计量单位。二是应规范使用计量单位,即在一个技术交底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应统一(标高为米,长度为毫米),不能混用。如规范规定混凝土塌落度的单位为毫米,不能一会儿是毫米,一会儿是厘米。第三要正确使用计量单位的符号。1m和1.00m的精度是不一样的。如我们有的技术交底提出平整度要求为5.00mm显然是不合适的,建筑施工中没有必要要求精读达到百分之一毫米。
4)技术交底应记录具体实施交底的时间,应有交底人及接受交底人的签字。另外,签字不能代签。
5)技术交底要妥善保存,作为工程竣工技术文件的一部分,存入项目技术资料文件中。
4.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划分原则
4.1 检验批划分原则
有的资料员问分部、子分部和分项有明确的划分,检验批如何来划分?检验批的划分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交待清楚,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家协商。1)多层及高层建筑工程中主体分部的分项按楼层或施工段来划分检验批;
2)单层建筑工程中的分项工程按变形缝等划分检验批;
3)地基基础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一般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有地下层的基础工程按不同地下层或施工段、后浇带划分检验批;
4)屋面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按不同楼层屋面划分检验批;
5)其他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一般按楼层划分检验批;
6)对于工程量较少的分项工程可统一为一个检验批;
7)安装工程一般按一个设计系统或设备组别划分一个检验批;
8)室外工程统一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9)散水、台阶、明沟等含在地面检验批中。
4.2 分项划分的原则
建筑与结构工程的分项工程按主要工种、施工顺序的先后和使用材料的不同划分。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分项工程按工种种类及设备类别等划分,同时也按系统、区段来划分。主体分部工程涉及人身安全以及它在单位工程中的重要性,对楼房还必须按楼层(段),单层建筑应按变形缝划分分项工程。所以在能按楼层划分时,尽可能按楼层划分;但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框剪、剪力墙结构),每一楼层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应按施工先后,把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同工种工程各分为一个分项工程。一个分项工程可分为几个检验批来验收。分项工程的划分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附录b采用,分项工程的划分实际上也是检验批的划分。
4.3 分部划分的原则
建筑与结构按主要部位划分为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及屋面等4个分部工程。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包括±0.00以下的结构及防水分项工程。凡有地下室的工程其首层地面下的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或预制楼板)以下的项目,均纳入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没有地下室的工程,墙体以防潮层分界,室内以地面垫层以下分界,垫层及其上的面层应纳入装饰装修分部的地面子分部工程内,桩基工程以基础承台上皮为界,其上为主体工程,其下为地基基础工程。
凡±0.00以上的承重构件都为主体分部。对经砌筑、焊接的非承重隔墙纳入主体分部,而用铁钉、螺丝、胶类粘结的轻钢、木材隔墙则纳入装饰装修分部之内,雨水管道进入给排水分部,钢结构的防腐涂装纳入主体分部。
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包括地面与楼面工程(包括基层及面层)、门窗工程、幕墙工程及室内外的装修、装饰项目工程。
建筑屋面分部工程包括屋顶的找平层、保温(隔热)层及各种防水层、保护层等。
容易混淆和特别注意的地方是:对地下基础防水列入地基与基础分部,主体的(包括地下室)楼地面防水、内外墙面防水列入装饰装修分部,屋面防水列入屋面分部工程。
对有地下室的工程,除±0.00及其以下结构及防水部分的分项工程列入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外。其他地面、装饰、门窗等分项工程仍纳入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内。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按专业划分为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电梯安装工程5个分部工程。
4.4 单位工程划分原则
房屋建筑(构筑)物的单位工程是由建筑与结构及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共同组成。一个独立的、单一的建筑物(构筑物)均为一个单位工程,(举例子)一个单位工程最多是由九个分部工程所组成。对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划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室外工程根据专业类别和工程规模划分为室外建筑环境和室外安装两个单位工程,并又分为附属建筑、室外环境、给排水与采暖和电气子单位工程。
5.施工技术资料整理组卷及要求
1、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02-2001)的规定。
2、应真实反映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状况,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值的材料必须完整、准确和可追溯性。
3、使用原件。对各种原因不能使用原件的,应在复印件上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由经办人签字及时间。
4、保证字迹清晰,签字、盖章手续齐全,签字必须使用档案规定用笔。微机形成的资料应采用内容打印,手工签名的方式。
5、凡使用施工蓝图绘制的工程竣工图应使用碳素墨水标注。蓝图反差明显,图面整洁,并加盖工程竣工图章。竣工图章内应注明绘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绘制时间等基本内容。
6、施工技术资料及档案的缩微品,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其照片、声(影)像应清晰,文字说明或内容准确。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按专业、性质分两卷,十分册,两卷为土建卷、安装卷。土建卷分六分册为:
a分册:原材料(构配件)出厂质量证明资料;
b分册:试验资料;
b1原材料(构配件)试验资料;
b2施工试验资料;
c分册:施工管理资料;
d分册:施工控制资料;
e分册:设计勘察资料;
f分册:其他专业项目资料单独组卷。(桩基、幕墙、网架、高级装饰、钢构件等专项工程);
安装卷分四分册为:
g分册:建筑暖卫工程资料;
h分册:电气安装工程资料;
i分册:通风空调工程资料;
j 分册:电梯安装资料(电梯资料应由电梯施工的专业公司整理,报竣工时,应注明其资料存放单位)。
对于每个单位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一律按上述要求进行汇总、整理、装订,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按技术资料的性质、专业增加内容。施工技术资料移交城建档案时应遵守城建档案的有关规定。
6.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组织程序
工程竣工验收前,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有关部门进行预检,合格后由各部门共同签署单位工程预检记录。然后报项目监理部,申请工程竣工预验收。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报验表。再上报建设单位负责向有关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授权检测机构申请各项专业、系统验收:人防、消防、规划验收、环保检测、电梯验收、锅炉系统、智能建筑的有关验收。
最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质量监督、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联合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合同履约情况及工程施工各环节施工满足设计要求,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2、检查审核设计、勘察、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档案资料及质量验收资料;
3、实地检查工程外观质量,对工程的使用功能进行抽查;
4、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各环节工作、工程实体质量及质保资料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形成经验收组人员共同确认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报告中应附有工程施工许可证、设计文件审查意见、质量检测功能性试验资料、工程质量保修书等法规所规定的其他文件。在整个验收过程中,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对工程竣工验收工作进行监督。
7.单位工程验收
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由施工单位填写,验收结论由监理单位填写。综合验收结论由参加验收各方(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共同商定,建设单位填写。参加验收单位亲笔签字并盖公章。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测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8.建筑资料消防验收
建设单位向审核的消防机构提出消防验收申请,填写《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并报送以下材料:烟台最近实施消防验收之前要进行电气验收。
1、工程竣工报告;
2、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消防审核文件、备忘录及落实情况;
3、消防设施隐蔽工程的检查记录、自检自验和安装调试记录,打压试验记录等资料;
4、施工单位、产品厂家的资质证书、消防设施工程施工许可证和产品检测证书;
5、设计单位,监理公司确认按设计施工及工程达到要求的证明;
6、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合格报告。
9.竣工验收备案
1、竣工验收备案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施工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按照国家推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尚需在规定时间内,将验收文件报质检站竣工备案管理部门备案。政府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形成的文件是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3、竣工验收备案需提交材料:工程竣工验收通知书;单位工程竣工报告;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设计审查批文(施工图纸审查报告、抗震设防审批许可证);规划备案通知书;公安、消防备案通知书;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验收方案;验收程序;验收委员会签字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观感评定验收表等资料;整改通知书;整改报告;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房屋质量保证书》;《房屋使用说明书》;档案初验合格证;档案合格证;工程款支付情况证明;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书;
题外话:真正做好一名称职优秀的技术资料员了,也就成为一名合格的质量检查员,施工员,技术员了。技术资料可以说是涵盖了施工过程的全部。除了对技术资料编制整理以外,平时还的注意收集和整理有关项目的其他资料,像工程签证、内外部往来记录、图片和声像资料及其他与工程相关的资料。这样就也同我们的质量综合管理手册、贯标工作结合起来,不至于在贯标外审的时候去应付和敷衍了。从我们公司几年来的创优来看,与工程同步的图片和声像是个盲区,这方面以后公司要思考加大力度去解决,同时也依靠我们在坐的各位资料员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2]jgj/t185-2009《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3]db13(j)35-2002《河北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工程资料的论文篇三
系统工程
论 文
姓名:#
学号:¥ 班级:¥
1.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主要是指我国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生产的天然气;
“东输”主要是指将上述地区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时也包括输往西宁、兰州、北京、天津和湖南、湖北地区。
“西气东输”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从广义上讲,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六大含油气盆地,包括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22.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38万亿立方米的58.9%。根据天然气的资源状况和目前的勘探形势,国家决定启动西气东输工程,加快建设天然气管道,除了建成的陕京天然气管线,还要再建设3条天然气管线,即塔里木—上海、青海涩北—西宁—甘肃兰州、重庆忠县—湖北武汉的天然气管道,以尽快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满足东部地区对天然气的迫切需要。从更大的范围看,正在规划中的引进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将与现在的西气东输大动脉相连接,还有引进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天然气管道也正在规划,这两条管道也属“西气东输”之列。从狭义上讲,西气东输又是特指新疆塔里木—上海长江三角洲的输气工程。这条管道全长4200千米,管径1118毫米,途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9个省区,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固定资产投资384 亿元。再加上城市管网、工业利用等相关项目建设,整个工程的投资规模高达1200亿元。
2.西气东输带动西部发展提高下游效益 西气东输工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西气东输工程对于加快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保持新疆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西气东输的核心是塔里木,加快塔里木天然气开发并尽快输往东部地区,将促进新疆地区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把新疆建成全国天然气生产和外输的重要基地,形成带动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上游气田勘探开发全部的投资和1140公里的管道投资共约280亿元均在新疆地区投入,这对拉动新疆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气田开发和管道运营每年还要向新疆当地政府上缴大量的税费。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还可带动当地天然气副产品加工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创造新的供给与需求,并增加就业机会。
按税法规定初步测算,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气田及管道企业每年将向新疆当地政府上缴约8.1亿元的税收,其中,增值税4.4 亿元,营业税0.7亿元,所得税1.5亿元,矿产资源补偿费0.3亿元,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0.7亿元,资源税0.5亿元。
总之,西气东输工程是造福新疆人民的大好事,对于促进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边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规模利用天然气能为下游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利用天然气不仅有利于保障能源供应,缓解运输压力,而且可以节省下游企业投资,减少政府财政补贴,提高能源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为下游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利用天然气可以大幅度减少建设投资
长江三角洲及管道沿线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据初步调查,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化工、工业燃料、城市居民及商业等四个方面,到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河南、安徽有效需求量将达到125亿立方米。天然气用于发电、化工、工业燃料和城市燃气等行业的需求量构成比例分别为51%、5%、17%和27%,下游天然气利用项目投资约为500至 600亿元。
用天然气发电不仅可以满足电力需求,而且可以大大节省投资。到2005年天然气发电按新增装机容量4800mw计算,天然气发电比煤发电节省投资约80亿元。
城市燃气项目2005年用气量为30×108m3/a。城市燃气用其他途径解决,同天然气相比在进行市内管网建设相同之外,还需要花巨资建设气源厂(如煤制气厂、液化气混空气站等)。据统计,建设年产亿立方米天然气当量的液化气混空气站,需要投资约3.5 亿元。根据2005年的民用气量,同利用管道液化气相比,则节省投资105亿元。
城市利用天然气,可节约投资,减少财政补贴
天然气生产和供应成本远低于煤制气成本,采用天然气作城市燃气可以使城市不再兴建投资高、占地多、运行维护费用高、污染严重的煤制气厂,有利于扭转城市煤气亏损局面以及减少财政补贴。以上海市为例,城市煤气政府每立方米补贴0.3元,按此计算 2005 年城市燃气可减少财政补贴18亿元。
天然气利用的热效率高,可以节约能源
利用天然气的效率高于煤炭,按2005年的天然气需求量测算,比利用煤炭节约能源折合约454万吨标煤。若每吨标煤按300元计算,则当年节约燃料费用13.5 亿元。
作为清洁能源,利用天然气可节约大量污染治理费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75%左右。煤炭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均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危害,例如土地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与污染、煤矸石污染、运输污染、大气污染等。使用天然气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各种污染物的减排量见附表。
使用天然气还可减少用户的排污费和治理费支出,国家规定每排放1吨二氧化硫收取排污费200元,则每年约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污费1640万元。
2000年4月20日星期四中国石油报
3.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能源纽带,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利国利民
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天然气利用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西气东输是一项必然的战略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已确定把开发利用天然气作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并拟将天然气长输管道列入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市场利用前景广阔,为满足国内对天然气的需求,加快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利国利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是国家扩大内需的需要,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重要的结构调整时期,经济增长幅度已连续7年缓慢回落,从 1994年的14%下降到1999年的7.1%,国家提出要扩大内需,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是十分必要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能源纽带,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符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据初步估计,西气东输整体工程需建设投资约1200 亿元,上中下游工程每年可上缴国家税收约45亿元。
西气东输工程的重点是抓好两头,一头是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另一头是天然气利用市场的开发。据国外经验,每利用1立方米天然气需要下游工程建设投资5至6元,可以促进相关行业和系统工程的建设。另外,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沿途省市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注入新的能源,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管道工程建设需要大批钢材、建材及配套设备,可带动我国机械、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关工业的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这对我国有效地治理大气污染,实施环境保护将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的能源结构很不合理,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已达72%,大量燃煤使so2、nox、烟尘和co2排放量逐年增加,一些地区酸雨危害日趋严重,大气环境不断恶化,给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我国so2排放量已经超过美国,为世界第一;co2 排放量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因此,我国改善能源结构,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煤炭对环境的影响,开发利用优质能源任务十分迫切。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可缓解东部地区清洁能源的短缺和煤炭运输压力,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利用天然气作燃料与煤相比,可减少so2、粉尘排放量近100%,可减少nox 排放量 50%、co2排放量60%。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可以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优化一次能源利用结构
我国有比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据第二次资评结果,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塔里木盆地拥有资源量8.39万亿立方米,是全国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剩余可采储量最多。实施西气东输工程,能够充分地把塔里木的资源优势和东部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天然气的国家,但发展缓慢,1998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仅为2.1%。进入70年代以来,世界天然气生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在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中的比例不断上升,1998年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 23.8%。据国际能源组织预测,世界天然气消费量2010年将达到3.5至4万亿立方米,将以压倒石油和煤炭的优势,成为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首席能源”。所以许多专家称21世纪为“天然气的世纪”。天然气的利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增加利用 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将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到3%左右,从而促进我国天然气利用水平的提高和相关技术的发展。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应统筹规划,国家扶持
西气东输工程是关系我国天然气工业全局性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开展工作,加快进度。与此项目有关的外气引进问题、政策支持问题、下游开发利用问题等,应统一考虑,便于实现全国天然气管道的联网,在国家主持协调下,使本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将天然气长输管道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近期内采取的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天然气长输管道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应比照当前加快铁路、公路、城乡电网改造及三峡建设等投资政策,积极利用国债贴息办法,促进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
●国家出面协调下游工程建设,确保整体工程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
天然气市场开发涉及电力、化工、冶金、建材、城建等多个部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据初步测算,西气东输管道从起输到达到设计输气能力的时间延长一年,每立方米天然气管输成本将增加0.01 元。为充分发挥管道工程的运输能力,提高工程效益,需要国家出面主持,组织有关省市确定行业用气发展规划,落实用气项目和用气量,按“照付不议”的原则,使天然气利用项目和管道建设工程保持同步。
●鼓励利用外资
西气东输工程距离远、输气量大,如此规模的管道项目在国内尚属首例,建议国家积极研究并尽快出台专项利用外资政策,确保工程质量和最低运营成本,提高管道运营管理水平。
工程资料的论文篇四
《矿业系统工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矿业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
学 院:矿业学院 专 业:采矿工程 班 级:采矿134 学 号:1308010092 学生姓名: 蒋光利 指导教师: 康向涛
2016 年 6 月 20 日
浅谈矿业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
【摘 要】矿业系统工程是近40年来矿业工程学科与系统工程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本文讨论了矿业系统工程在国内的历史发展,以及近年研究领域的拓展现状。对国内外矿业系统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及采用的方法做了归纳分析。介绍了若干重要领域的新发展。最后对矿业系统工程的发展前景做一展望。
【关键词】矿业系统工程 计算机网络 发展方向 灰色马尔科夫链预测 专家系统
0 导言
矿业系统工程是矿业工程学科与系统工程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矿业工程与系统工程的结合,是从50年代将运筹学应用于采矿业的研究起始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60年代将运筹学原理与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于矿业研究,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使矿业系统工程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逐渐形成。经历近40多年的蓬勃发展,矿业系统工程已成为系统工程在各行各业中开展较为充分的一大分支。矿业系统工程的发展现状
1.1 矿业系统工程在国内外的现状
国际计算机与运筹学在矿业中应用学术会议(application of computers and or in the mineral industry,简称 apcom)是国际上矿业系统工程发展的一个缩影。apcom系由美国矿业界4个学术单位(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克罗拉多矿业学院及美国采矿工程师学会)联合发起,1961年于亚利桑那大学举行首届会议,其后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学术会议组织,至今已举行过30届apcom会议。其中2001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 apcom会议,系由中国矿业大学承办;这是该会议首次在亚洲和发展中国家召开,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名专家学者及国际著名矿业软件公司代表出席。会议收到论文500余篇,其中183 篇入选论文集,从论文的数量及质量上看,是历届apcom会议中很成功的一次。
在我国,将运筹学应用于采矿工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前期有若干初步研究成果出现。其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断多年,直到70年代后期,才乘改革开放的春风,跟踪国际趋势,开展采矿系统工程研究。进入80年代后,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广泛,研究成果纷纷涌现。由中国煤炭学会、中国金属学会及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下属的矿山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矿业系统工程学术会议成为全国性跨行业的学术活动,至今已开过8届学术会议。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矿业系统工程研究成果纷纷在apcom等国际会议上发表,标志着我国矿业系统工程研究已经步入世界,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从历届apcom国际会议及全国矿业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及其它渠道发表的论文来看,我国学者在此领域起步较国外迟,但发展迅速,目前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对于传统领域如矿床模型、矿山优化设计、矿山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等方面均有大量研究成果。对于一些新兴学科及技术的应用,如人工智能方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等,也能跟踪国际前沿迅速发展。但总体看来,我国在本领域的研究力量仍然较为分散,理论成果转化生产实践程度还不高。
1.2 矿业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矿业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1)萌芽期(50年代到70年代初)。50年代主要是利用线性规划中的运输问题来解决矿石调配问题。60年代将运筹方法和优化法应用到矿山。70年代初期,通过排队论及计算机模拟来处理露天卡车调配问题。这个阶段只是肤浅地将运筹学的理论与采矿实际问题结合,理论尚未成熟。
(2)发展期(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这个时期主要是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来与我国矿山具体实际情况结合,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实现。同时,国内也举办了相应的会议来共同探讨矿山系统,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并招收研究生。
(3)壮大期(80年代末至今)。此时期通过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具体现状大规模应用开发了矿业系统工程的相关软件,来解决国内的实际问题,已经发展成为有我国特色的和风格的矿业系统工程。矿业系统工程研究
2.1矿业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与技术
矿业系统工程所依赖的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大部分属于技术科学层次及工程技术层次。采用较多的基础理论及有关技术可归纳如下:
(1)运筹学诸学科分支,常用者如下:①线性规划;②整数规划;③非线性规划;④目标规划;⑤动态规划;⑥图论及网络分析;⑦排队论;⑧存储论;⑨决策论。
(2)现代应用数学若干学科分支,往往与研究随机现象及模糊现象相关,如: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②随机过程;③地质统计学;④可靠性理论;⑤模糊数学;⑥灰色系统理论。
(3)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交叉学科分支,如:①系统模拟;②系统动态学; ③人工智能学;④决策支持系统;⑤管理信息系统;⑥计算机辅助设计;⑦数值方法; ⑧信息技术及可视化技术;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国际互联网络技术。
2.2 矿业系统工程研究领域的拓展
随着新兴学科及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矿业系统工程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地质勘探、矿床建模与资源评价,矿山设计规划优化决策,矿山生产计划及优化控制,通风安全系统优化,矿物加工优化控制,项目管理等传统领域外,近年新扩展的研究领域有:地质储量分类的研究、矿山压力与边坡稳定分析与优化、爆破工程建模与优化、矿业环境保护与生态重建、矿业可持续发展、矿业信息化与可视化系统、人工智能方法在矿业中的应用、3s(rs,gps,gis)在矿业系统中的应用、国际互联网络的应用。
(1)地质统计学与矿床建模。地质统计学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近年来主要是向实用化方向发展。较集中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如下:①从局部地质参数估值向矿床储量及平均品位的确定方面扩展。②不同边界品位下矿床可采储量的分析与确定,矿床储量经济分析与风险分析。③不确定性分析,例如矿石品位与可采储量的可信度区间分析。④将地质控制与地质统计学计算结合起来进行估值及建模。在许多矿床埋藏 条件下,能否解决好地质控制问题是地质统计学方法估值能否符合实际的关键。⑤条件模拟方法有广泛的应用研究成果,并向其“下游”应用领域扩展,例如扩及采矿生产计划的制订。⑥将地质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空间性、随机性工具,用于储量估值及环境影响评价。
(2)矿山设计优化。主要包括:设计软件实用化商业化、露天矿与矿井优化设计研究、系统模拟技术、人工智能方法和可视化技术。
矿业系统工程的发展趋势
矿业系统工程作为采矿学和系统工程学相结合的一个学科,一方面,它必须遵循采矿工程的内在规律,努力解决采矿系统的一系列优化课题;另一方面,它必须紧跟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不断地改进优化理论与技术。
3.1 跨学科配合:多方法研究矿业系统的决策,若仅仅依靠单一学科的某一种方法,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以露天矿的电铲-卡车调度为例,它的硬件涉及到gps、无
[2]线通讯、计算机,它的软件则包括测量平差、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数据处理等。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以解决综合性工程课题,这正反映了现代系统工程的特点。
3.2 多项目合作:大系统开发矿业工程在系统结构上具有多层次和多环节,需要从总体上进行全局优化。在过去单项优化的基础上,人们已扩大视野,着力于研究更广、更大的对象。尤其是矿山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更要求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近年来,大系统、巨系统、系统动力学等宏观研究手段,已日益受采矿工作者的重视。3.3 优化技术:趋于使用在矿业系统工程的早期,人们利用运筹学得出采矿问题的最优解,然而它们常常偏离采矿的工艺技术要求。cad技术的出现,又促使人们将传统的设计方法转用计算机实现,但却忽视了优化的目标。目前的趋势是在人—机的交互作用下实现决策的优化,并尽可能提高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以采剥计划编制为例,可先用数学规划安排矿山的长期采剥计划,然后在长期计划指导下用cad技术编制短期采剥计划。这样不仅能保证决策的总体优化,又能提高具体作业的可操作性。
3.4 运用新科学:采用新技术矿业系统工程不断从其它学科的发展中汲取营养。前一阶段,人工智能、模糊数学在采矿系统工程中颇受青睐。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也在矿山迅速应用。借助这些新学科、新技术,采矿系统工程正在迈上一个新台阶。矿业系统工程的应用
4.1专家系统在采矿行业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专家系统能够真正渗透到采矿行业,为煤炭工业的信息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采矿专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在采矿工业应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集合采矿专家的知识、经验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一体。专家系统在采矿行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采矿理论为基础,采用分层设计原理、模糊数学推理和神经网络原理等方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采矿专家系统软件的开发。采矿工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其中许多问题没有规则结构,这类问题的求解无法用简单的数据流动或精确的逻辑判断做确定的解答。专家系统技术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近年来采矿专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研制出一批优秀的采矿专家系统。
(1)煤矿采掘。近年来,随着矿山理论和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由矿山压力引起的煤矿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巷道断面和工作面控顶距不断增大,回采巷道和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日趋强烈,煤层顶底板岩性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工作面和回采巷道的特点,提出了很多支护选型设计的方法,并应用专家系统进行巷道和顶板控制设计。开发的较为典型的专家系统有 arizona university daemen等开发的煤矿顶板锚杆支护专家系统;英国煤炭公司开发的巷道支护设计专家系统;重庆建筑大学开发的锚喷网支护设计专家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开发的基于松动圈理论的喷锚网支护设计专家系统;东北大学开发的面向对象的井巷、硐室支护设计智能专家系统;安徽理工大学开发的煤巷锚杆支护设计专家决策系统;山东科技大学开发的基于web的顶板控制设计决策支持系统;贵州工业大学开发的工作面液压支架选择模糊专家系统等。这些软件在系统 的体系、知识库构成、推理机制方面已经逐步健全和统一。
(2)安全生产。煤矿安全成为煤炭企业生产的第一要务,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成为了人们的研究重点,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出现了一大批专家系统软件。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抚顺分院研制开发了矿井瓦斯防治专家系统,简称wszj系统,该系统在沈阳、郑州等煤炭企业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矿业大学研制的矿井火灾救灾专家系统,为矿井火灾的防治与救援提供技术支持;东北大学开发的矿山伤亡事故 原因分析专家系统,该系统对于矿山的几大类事故,如竖井提升伤亡事故、井下外因火灾伤亡事故、采掘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等,研究编制了相应的事故原因分析专家系统;王文铭等设计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矿山企业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利用神经网络极强的学习能力,进行诊断知识的获取和诊断推理。这些安全专家系统的建立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4.2 马尔科夫模型对钻孔瓦斯流量的预测
目前,对钻孔瓦斯流量预测主要是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的方法。钻孔瓦斯流量是一个随煤层厚度、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透气性系数、抽放负压,钻孔直径变化的多元函数,涉及因素众多,钻场中各钻孔瓦斯流量与影响因素之间是灰色的非线性关系,故可以用灰色理论进行预测。
灰色理论与马尔科夫链预测结合起来,利用灰色预测的“小样本、贫信息”的不确定性特点和马尔科夫链预测确定状态转移概率,具有随机动态变化的特点,通过matlab 分析软件解算,建立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并首次运用于钻孔瓦斯流量的预测中,以提高钻孔瓦斯流量的预测精度。
1)依据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结合马尔科夫链预测,从矿山生产实际出发,考虑煤矿瓦斯抽采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因素,构建钻孔瓦斯流量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2)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充分挖掘各单独模型的有用信息,有效的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其预测结果和实测值的拟合度比灰色预测模型更高,能客观反映钻孔瓦斯流量的发展变化趋势,更适合用于波动性较大的非稳定性的瓦斯流量的预测。
3)应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钻孔瓦斯流量,得出实际瓦斯流量与预测瓦斯流量平均相对误差只有2.16 %,最大相对误差也只有5.40%,均方差比值为0.29,小误差概率为1,结果满足精度要求。
4)采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抽放钻孔瓦斯流量进行预测,所需基础数据较少,预测精度较高,能更有利于对抽放效果的评价,指导瓦斯抽采工作。利用该模型还能进行瓦斯流量的动态预测以及涌出量的相关预测,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结语
矿业系统工程作为一门较为新兴的学科对于矿业工程的发展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相信矿业系统工 程与实际工程将结合得更加紧密,为提高我国矿山经济效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幼蒂.矿业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展望[j].金属矿山,2003.1 [2]云庆夏.采矿系统工程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矿业,2004.2 [3]廖建朝,谢正文. 灰色支持向量机在瓦斯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34 [4]张春华,刘泽功.多变量灰色模型及其在钻孔瓦斯流量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 [5]虞岳明,谢正文,曲方.灰色组合模型在钻孔瓦斯流量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 [6]周世宁,林柏泉.煤层瓦斯赋存与流动理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7] 张瑞新,张幼蒂.矿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j].化工矿山技术,1992 [8] 梁金火.采矿应用专家系统研制进展[j].世界煤炭技术,1990 [9] 张幼蒂,王玉浚主编.采矿系统工程.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10]张幼蒂,李克民主编.露天开采优化设计理论与应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9
[11]王青,王智静著.露天开采整体优化理论、模型与算法.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10
工程资料的论文篇五
工程论文是指工程师论文,工程管理论文与工程论文发表的工程论文。对于论文应该怎么写?一起来看看!
公路建设中公路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
【摘要】公路建设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受到社会各界以及国家的广为重视,促使我国公路建设无论是在建设规模还是在建设范围方面都在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扩大,存在诸多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对公路工程的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科学地应用公路工程检测十分必要。为此,论文从公路建设入手来探讨公路工程试验以及检测技术实际应用的相关方面。
【关键词】公路;检测技术;公路工程试验
1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内容分析
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的一个主要环节,通过试验检测活动客观、及时、准确地记录公路工程在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真实记录,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方法实现工程质量提高的目标。因此,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充分发挥这一工作的实际作用,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公路工程的检测试验活动进行分析。
1.1工前试验工前试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材料检测,建筑材料是公路建设的物质基础,合理地使用材料关系到工程的整体开展,因此,对于工程所需要的材料都应该按照试验检测流程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禁用;(2)参数确定,正确、合理的参数对于公路工程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认真对待这一环节,严格按照试验检测规程,最大程度上规避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为工程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3)标准试验,标准试验的结果是施工质量跟踪检测的依据,因此,要按照规程在工程开展之前进行基本性能试验,在进行各种混合材料的配合比试验,从而促进公路工程的良好开展。
1.2跟踪检测和验收检测
在施工工程中,控制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涉及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及监督等方面,因此,为了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活动,一方面需要施工方从制度入手,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试验检测制度,并且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来进行有效的开展,另一方面需要从监督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严格地进行考核、审批和检测,为公路工程检测试验活动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验收检测能够直接反映工程质量开展的好坏以及工程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因此,需要及时做好验收工作,并且进行阶段性施工总结,提高公路工程的工程质量,促进整体性的进步与发展。
2试验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的应用
试验检测技术作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活动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路面抗滑检测技术及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等[2],本文对这些常用的检测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应用方面进行分析。
2.1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应用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就是通过向地下发射脉冲式电磁波,高频电磁波在向下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电性不同的目标发生散射和反射等现象,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会被地面的天线所接收,从而根据反射波的强度和形状等参数判断出目标的结构、位置以及电性。简单来讲,这一技术是运用电磁波脉冲反射原理来对公路工程的相关结构组成部分进行划分和检测,这一项技术属于无损检测技术,常用于公路工程的浅部检测,主要优点是探测深度比较小,分辨率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活动中。
2.2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众所周知,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耳能够听到频率的声波。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发射超声波到材料介质,接收反射波的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判断公路工程结构内部破损的一种隶属于无损检测技术。这一项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如激发容易、操作方便及成本不高等,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的检测试验活动中。合理使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对做好公路检测试验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2.3路面抗滑检测技术的应用
公路路面的抗滑能力是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而公路路面的抗滑能力主要跟其摩擦系数有关,因此,使用路面抗滑检测技术用来检测公路路面的抗滑能力,通过有效检测来提高公路路面的抗滑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路面抗滑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摆式摩擦仪静态与单点检测、制动测距的动态与连续检测以及对车辆全刹车时的最大减速度测定这3个方面,如今应用的最为广泛的就是制动测距的动态与连续检测以及对车辆全刹车时的最大减速度测定这2种方法,这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制动测距的动态与连续检测这一方法具有极大的指导难度以及较高的检测费用,相对而言,对车辆全刹车时的最大减速度测定这一方法可以根据路面摩擦系数和最大减速度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进行更好的检测。
2.4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是通过红外摄像机所产生的桥面具体温度波形图,对桥面中的热点进行检测。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及稳定性高等优势。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将所探寻到的热点转换成图像,而且还能够根据路面温度对公路表面结构以及混凝土内部进行有效的检测工作,从而促使公路工程得以顺利开展。
3结语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质量,并且试验检测技术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为此,合理应用试验检测技术,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必经途径。
【参考文献】
【1】张金慧.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存在主要问题及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5):86-91.【2】张炜,陈志兵.浅谈公路工程中的试验检测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7):138-141.独立学院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探究
【摘要】《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是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本文介绍了独立学院《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描述了一种针对该课程的,以cdio理念为指引,以提高学生工程化开发能力为目的进行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软件工程导论;cdio;教学改革;工程化
1、引言
在就业环境日益严峻的现今,软件人才仍然需求火热。企业需要合格的软件人才,而应届毕业生希望找寻到合适的企业接收。在供和求都有需求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企业需求不被满足的情况,这体现了目前的现状:在计算机行业内,既缺少行业特色型人才,也缺少应用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以创建应用型本科为目标的独立学院所面临的改革压力非常大,各个专业也开始寻求全新的发展方向[1];与实践相关的专业纷纷开始展开各项教学改革研究,特别是针对实践类的课程教学改革[2]。作为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在教学上必须结合行业的需求,紧跟行业内的技术发展趋势;同时立足自身定位,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适当调整。而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软件工程导论》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专业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在教学中需给予正确的定位[3]。
2、课程现状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建立了基于cdio的教学培养模式。cdio是工程领域一种较新的教学理念,于200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的工程教育改革团队联合提出。“cdio这个缩写包含了conceive、design、im-plement和operate,其代表的含义是构思、设计、实现和应用”[4]。这种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创新能力和与社会大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目前的独立学院教育是非常吻合的。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安排在三年级的上学期进行教学,主要安排为理论课程。由于课时的限制,也因为课程本身的导论性质,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讲授的时间偏多,存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行为,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而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点相对零散,无法建立起统一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情况若任其发展,将使学生丧失对课程的兴趣,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3、教学改革措施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基于cdio的指引,将工程化理念引入《软件工程导论》的教学当中,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修正。cdio倡导“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主;cdio提倡以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这种以工程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于《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开展。课程教学的改革将围绕独立学院所设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5]。首先,工程化理念的引入并不是在《软件工程导论》课程中才首次提出。在大一新生入学后,在编程的入门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简化后的工程化思想。在需要通过编程去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思考出完整的解题思路(在软件工程中我们称之为解决方案),而不是立刻开始代码的编写。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让学生习惯“谋定而后动”,并且将这种习惯延续下来。在目前的教学培养中,我们在大一学年安排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作为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主要完成c语言和c++语言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了验证性实验和设计、综合性实验的合理搭配,避免让学生陷入一味验证的套路中,通过实验的设计去启发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在课程的正常教学结束之后,我们安排了一个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基于dos平台的简易的mis信息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允许学生分组(每组2-3人)完成,遵从需求分析———数据结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模块代码实现———调试完成总体功能的大体顺序开发完成。通过这样的实验安排,既能渗透简化的软件工程思想,也能强化学生的编程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项目的工程化实现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总体能力。其次,在《软件工程导论》之前的前导课程中,都可以不断的渗透工程化的开发思想,为后续的课程打好基础。工程化开发思想在后续的学习和之后的工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在《软件工程导论》之前,培养计划中安排了《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数据结构》、《网络编程》等专业课程,均设置了以项目形式主导的课程设计或综合实验。在各门前导课程的综合训练中,我们一次次的强化了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不断的向学生传输工程化的软件开发思想。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为后续《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次,在不增加现有课时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组,提供相关的课程选题,由各组选择完成并以课程大作业的形式完成提交;课程大作业将作业课程最终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题的设置要注意贴近实际,要能让学生能够展开实际的调研;同时要注意难度的合理设置,既能关注到尖子生的提升性要求,也能照顾到落后学生,避免部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结合课程中的分析讲解、分组讨论和课后的文档完成,我们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完整的软件开发的流程,将课堂讲授的知识应用到所选课题中,能够更深入的体验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对课程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第四,在课程结束后的课程设计中,每个小组对所选的项目进行优化完善,提供一个可以运行的版本,并完成项目答辩。通过现场答辩的形式让小组成员更明确的了解自己的项目作品在哪些环节仍存在缺漏。当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每个小组对于所选课题的需求分析和设计的过程,对于实现环节,我们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完成,在困难环节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认识到自身知识体系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提升,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完基础。总而言之,我们希望以这种分组团队项目开发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软件工程课程的实践体验,加深对课程知识的印象,锻炼文档撰写的能力;同时,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参与起来,能够完整的体验整个项目开发的流程,并且熟悉流程中涉及到岗位角色,建立起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另外,在对不同专业开设《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时,要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4、小结
通过上述相关措施的执行,学生对于《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升,对于软件开发的完整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软件开发并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过程,需要有团队成员的良好合作才能有很好的软件作品产生。以上这些都将为本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工作领域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表明,企业仍然是需要人才的,既缺少高级软件工程人才,又缺少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独立学院的特殊定位,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定位于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为软件企业输送人才。在后续的教学开展中,我们将在坚持现有良好措施的前提下,将相关课程更好的组合成为一个课程体系,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更好的提高总体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昌意,张杰,林鸿.独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2,26(2):80-82.[2]林昌意,兰其斌,陈海霞,等.技术实践与创新并举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福建电脑,2017(3):87-88.[3]韩智,张振虹,李兴娟.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1):56-59.[4]陈翠荣,赵飒.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调查访谈法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19-22.[5]廖礼萍,刘宏哲,马小军,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14):19-21.桥梁工程标准化的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崛起,在建筑工程当中,特别是桥梁工程越来越多,但是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管理思想,因此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很难落到实处,于是标准化管理开始显现出优势,并受到越来越多施工单位的追捧。鉴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两种应用频率较高施工技术的标准化施工内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桥梁质量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
1桥梁工程基础标准化施工技术
1.1钻孔灌注桩标准化施工技术
1.1.1施工准备
正式开始施工前,需要对场地实施平整处理,为钻机安装提供方便。场地平整处理完成后,放置桩位,在桩位上插入钢钎,同时浇筑混凝土,并在桩身周围进行有效支护。
1.1.2护筒设置
设置护筒的作用在于固定位置和和隔绝地表水,同时在钻机的内部形成水头,提升孔中静水压力,从而确保孔壁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有效保持孔中的泥浆外表面高度,防止塌孔等问题发生。如果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水位比较深的haul就必需利用钢制护筒来完成,要求其直径大于设计桩径的20~40cm,其中深度设置在>1.5m,离地表高出300mm,护筒的中心必需与桩位完全重叠,具体误差必需把控在10mm以内。
1.1.3钻机就位
钻机安装的前期准备工作当中,必需保证地基的稳固性。若施工的现场存在钻塔,必需先使用钻机自身的动力配合周边地笼,对钻杆进行移动,移动至大概的定位,然后使用千斤顶等装置提升机架,再次明确定位,确保钻头、卡孔、滑轮与护筒中央处在一条垂直线上,从而保证垂直度,钻机时间方位误差小于2cm。
1.1.4钢筋骨架施工
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应采用冷挤压接头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钢筋接长应为同一分节骨架的纵向主筋接头,同时施工人员在对螺旋筋进行单面焊接时,焊缝长度应按设计规范要求选取。此外,对于超声波管的埋设,应在各节钢筋笼埋设4根内径为50mm的超声波探测管,并且两节管的连接需采用焊接的方式。施工人员应将钢筋车间已加工好的分节骨架运输至现场,并利用25t浮吊或40t吊“两点吊”起吊就位。第二节骨架与第一节骨架的接头应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方式,以防止灌注桩基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1.1.5钢筋笼施工
在钢筋笼制作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考虑选择单点吊放的方式还是双点吊放的方式,并对吊点的位置进行明确划分,以避免在吊放过程中出现钢筋笼变形的问题。此外,施工人员还应确保钢筋笼的中线与桩孔中线相互重合,垂直匀速吊放,并对吊放的速度加以控制。如果发现吊放困难,则应提起钢筋笼重新吊放。
2上部构造标准化施工技术
为确保快速挑选用于安装的钢筋,应详尽标示各钢筋的分类。作业人员应控制钢筋之间的距离,通过科学合理的绑扎来确保预制梁的施工效果。在焊接钢筋时,应以双面搭接焊接为主,如情况特殊,也可以使用分段焊接工艺。为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应明确确定预制梁模板的位置,明确锚垫板与波纹管的确切位置,同时对钢绞线的梳理、下料等作业应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来操作。
3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措施
(1)为了保障桥梁工程施工的标准化,管理人员需要在工程准备工作中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严格审核桥梁工程的每道工序,保障桥梁整体的协调性与对称性.无蜂窝、露筋、裂缝等桥梁质量病害。(2)需要做好设备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采购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采购人员在采购建筑材料及施工设备时,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甄别。管理人员必须要严格做好采购、验收、保管等环节的把关工作,只有质量检验过关、质量保证书等资料齐全的材料及设备才可进入施工现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劣质材料投入施工。(3)需要加强人员培训。(4)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管理工作。
4结束语
总之,提升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桥梁工程的主体建设质量,提升桥梁安全建设、环保建设及技术建设水平,保证桥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华.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d.长安大学,2012.[2]陈翔.施工过程标准化对高速公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影响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3]史振华.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6):45~47.公路工程监理探索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建设项目之一,国家对公路的工程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监理成为了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的重要体系之一。因此,加强公路工程监理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公路;工程;监理;探究
1前言
我国的公路工程监理工作起步较晚,最早开始于1988年,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工程监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监理经验。虽然,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工程监理还未全面化,但是公路工程监理逐渐开始推广在各大公路建设中。公路工程监理主要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等内容,我们在工程中将上述内容简称为“三控制、一管理”。工程监理中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费用控制这三个管理要素是既独立又统一的整体,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保证公路工程的工程质量。上述的环节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公路工程的质量,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三控制的要素中,质量控制是核心,进度控制要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才能运行,而费用控制是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经济保证。合同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是工程建设的基础。
2工程质量控制是关键
由于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监理工程师应对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和规程,以及合同文件熟练掌握,融会贯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从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都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加强自己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并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根据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特别是路基土石方、桥涵构造物、路面各结构层等关键要害部位。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以便对每道工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这样就避免因出现工作混乱,职责不清而影响工作效率。(2)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规定了工程的质量标准,而合同条款则是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中注明的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和允许偏差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是对原材料和施工过程控制好。因此我们要根据质量控制的依据和要求进行现场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进场质量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原材料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根源所在,因此要加强所用原材料的检验和检测,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材料进场前和进场后都要不间断的进行抽样试验和检测,这是质量监理监控的基础,一旦发现不合格就要拒其进场或拒其使用,将影响质量的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全过程监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全过程监理是对某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对工程准备阶段的控制,如测量成果的复核,试验数据的审批,施工工艺的慎重推敲等;事中控制是指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如突发事件的处理,人为因素的监督等;事后控制是指对工程结束后质量的控制,如砼强度不足的返工处理,在不影响内部质量下的修整等。(3)现场监督是监理监控的重要措施,现场监督主要通过巡视和旁站来完成。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巡视、旁站、抽样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承包商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使质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便充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而对于每一次巡视检查的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在监理日志上,以便以后查找有关工程资料,及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做出综合评定。
3工程进度的监控
第一,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对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逐一分解,单独控制,对自己控制管理的工程细目作出相应的月进度、旬进度控制图和形象进度表,以便明确的找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距,并及时了解分析原因,督促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以便施工进度与计划同步。第二,采用网络计划对工程进度进行监督和控制,因为它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它在编制网络计划时,已经对各种不利或有利的影响因素作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归纳。这样使用它就可以随时检查工程进度进展情况,掌握关键线路改变情况,以便及时地调整、优化、指导施工计划。第三,业主对计划的实施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这主要是指政策和资金方面,因此监理工程师要协调好业主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尽量为进度计划的落实提供有利条件。
4关于工程费用的监理
费用的管理是与工程质量和进度相辅相成的,都是工程监理的基本手段和环节。只有质量合格的已完工程才能计量支付,因此工程质量是费用支付的基础,而进度是计量支付的保障。因而我们在进行质量和进度控制的同时也要把费用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费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计量支付来实现的,合理的计量支付有助于工程的管理。但必须防止两种倾向的发生:一是超前支付,它容易造成业主的资金紧张,更容易造成承包商的依赖思想,不愿更多的投入;二是滞后支付,它容易造成承包商的资金紧张,甚至会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影响进度和质量。另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的优化设计,可以为业主节省费用;合理的变更设计,可以使业主的有限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
5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质量、进度、费用”三者之间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公路工程监理的实质。公路工程是一个整体,公路工程监理是围绕合同管理进行的质量、进度、费用的有效控制。随着公路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引入和在实践中的运用,适合我国国情的菲迪克管理模式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并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