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格力swot分析 格力swot分析矩阵篇一
一、个人概况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男,2015年9月考入金职院,将在2018年7月毕业
二、内外部环境分析
1、内部环境分析 我的优势strengths 1.做事比较认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一定的实力,尤其在本专业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2.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善于发现事物和环境乐观积极的一面。3.富有极强的责任心、并且喜欢做相关的工作,能够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内容。4.对一切问题有寻根究底的兴趣,一定要将事情想清楚,并喜欢思考问题,分析能力强,有创新思维。我的劣势weakness 1.对事新鲜感总是起到主导作用,不能坚守。
2.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欠考虑的表达内容。3.做事不够果断,尤其事前作决定的时候老是犹豫不决。4.组织能力和管理人员的经验欠缺
5.做事有时拖拉,不够雷厉风行,总是拖到最后时间才紧急处理。
2、外部环境分析 就业前景opportunity 生物技术药物已广泛用于治疗癌症、艾滋病、贫血、发育不良、糖尿病、心力衰竭、血友病、囊性纤维变性和一些罕见的遗传疾病。现在许多大型制药公司面临着大量专利即将过期、而同时产品储备非常不足的情况,因而不得不从生命科学公司中寻找新药。新的药物发现技术使得寻找特殊疾病药靶的途径变得越来越便宜、迅速和精确。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然而从事生物技术产业研究与开发的人数为1.7万,生产和经营的人数为0.9万,仅相当于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人数的1/4。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医药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威胁 threats 1.距离毕业还有一年的时间,而距离找工作只有半年的时间,并且找工作的时候并不是用人单位用人高峰期,就业的机会不是很多。2.国内生物制药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目前就业情况不乐观。3.对该专业在校多接触的是理论知识,而该行业更需要有经验人才。而对于刚毕业的我没有任何工作和实践的经验。4.当今比我优秀的人才很多,而机会不一定是均等的,这时就不单单是知识的比拼,更是对个人发现机会、展示自己并把握机会能力的考验。
三、职业规划目标
1、短期目标 珍惜在校大学生活,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知识和提高外语水平,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及人际交往能力。
2、中期目标
在实习期间选择留校学习或者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踏实工作,在做好自己本分工作的同时,认真对待学习,提高自己学历,然后再考虑今后发展方向。
3、后期目标
选择一家发展较好的公司,然后从基层开始做起,从工作中学到怎样管理好一个公司,怎样处理好自我和上级的关系,从管理中学会怎样使公司发展壮大。尽职尽责的工作,使老板对自己有信任感,为以后自己创办事业打下坚实的根底。
格力swot分析 格力swot分析矩阵篇二
物业管理行业及荣信物业swot分析
一、行业分析(swot分析):
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初的经济特区深圳。1988年伴随深圳住房制度改革,房管制度的革新也连锁展开,物业管理迅速发展。此后的十几年内深圳的物业管理迅速发展,从涉外商品房到全市物业管理的发展,从初步借鉴、探索,推广到规范化,由传统的房管式逐步发展为专业化、企业化、一体化招投标的三化一体的物业管理模式。
物业管理从产生初期的感性、无序,到迅速发展狂热的中期,再到平稳和理性的后期,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二十多年发展历史。现在,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已经日渐成熟,表现在:物业管理法规更加完善,政府监管物管行业也日趋规范;经过不断的行业重组,物业管理企业实力增强,市场化行为更加理性规范;专业技术重组使得物业管理的专业技术服务基本实现专业化、社会化;业主维权行为趋于理性;业主委员会的运行逐步规范并开始纳入政府监管范围。物业管理发展到现在又似乎进入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市场化正日渐成熟,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发展方向却又十分迷茫。这种矛盾和不平衡预示着物业管理行业变盘即将到来。
面对发展迅速,处在朝阳地位的物业管理行业,其优势是初步形成具有独立法人结构独立经营核算的企业,在经营上具有一定规模,在管理上初步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时在其市场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劣势就是随着目前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和物业管理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也随之暴露出来:法制建设滞后,产权关系不清晰,建管脱节,社会对物业管理的期望值越来越大,业主委员会权利与义务不明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着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影响着物业管理的内涵挖掘,影响着物业管理企业的彻底市场化,影响着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的宽度与深度;机遇就是面对中共中央“十五”计划纲要中对物业管理行业地位与发展方向的明确,物业管理市场化由国内经济发达、物业管理起步较早的地区带动下全面启动,国内将有80亿平方米的房屋管理实施市场化管理,同时在“十五”期间,我国将新建城镇住宅27亿平方米,也就是平均每年将有5亿多平方米住宅物业进入物业管理市场等等,这些无疑给物业管理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可以说这是一块相当
诱人的巨大“蛋糕”。有机遇就有威胁,物业管理企业面对的威胁有来自内部,也有来自外部。内部是企业间的无序非正当竞争,外部来自宏观大环境如法制环境的不完善、政府导向的干预等,外部微观有来自wto引入具有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超前的外资“狼”,例如美国的“为您服务”与澳洲的“商务年华”等以及机制灵活、拥有成本优势的民营物业管理企业等等,还有在物业管理发展较成熟的地区,竞争不断加剧。例如,在深圳地区,1999年至今,全市采用公开招标、议标、邀请招标来确定物业管理权的项目达百余个,参与竞标的物业管理公司达400多家,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单单就住宅物业管理产业中,其消费群体就非常特殊。可以说还没有一个行业天天面对相同的顾客,为同一客户服务的时间可能是一年两年,也可能是八年十年,甚至可能是几十年,这是与其它行业消费者短暂消费行为的巨大差异,同时本行业的消费顾客群体无论从性别、年龄、个人素质,还是从教育背景、兴趣爱好、意识形态都是千差万别、形色各异。因此,在本行业的服务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众口难调”的局面,对于客户的无理要求和带有主观色彩的偏颇认识,物业管理企业有苦难言,加上本行业中鱼龙混杂的企业不惜以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得短期利益,从而影响了客户,影响了本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荣信物业公司swot分析:
优势:
1、具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物业经营管理企业二级资质,是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员单位、陕西省物业管理协会会员单位,并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承接大中型综合物业的门槛性条件;
2、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目前在管项目15个,涉及综合物业、写字楼、超市卖场、医院、会所等多个业态,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实践经验,具有承接这些业态物业的实际能力;
3、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拥有一个谙熟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和实践经验的物业管理人才队伍,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劣势:
1、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市场竞争的惨烈使得物业管理的项目利润日渐摊薄,加上建管一体化的传统行业管理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使得公司承接综合性项目存在很大的难度,只能去承接一些单一的像保洁服务这样的单体项目,但这些项目的利润非常低,不足以支撑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
2、公司物业管理资质等级目前是二级资质,面对众多的一级资质企业的竞争和要求一级资质的物业项目,公司只能望洋兴叹。
3、公司对在管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方面做的还不够深入,亟待完善和加强。机会:
1、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建管一体化的行业运行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尤其是那些没有自己物业公司的房地产公司对市场化的优秀的物业管理公司有巨大的需求,以其凭借优秀物业公司的服务来弥补地产开发过程的不足,并借以扩大房产销售。这为物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市场上存量物业对物业管理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对专业化的管理服务需求提升很快,这为物业公司的开疆拓土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会。
威胁(挑战):
1、国内同行的弱肉强食和激烈厮杀正愈演愈烈,无序化的市场竞争仍在延续,加上国外具有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超前的外资“狼”对国内市场的抢滩蚕食,公司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是公司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目前,仅西安就有物业公司300家,其中具有二级资质的200家,一级资质的5家。
2、公司自身的管理水平仍需提高,专业化深度还不够,核心竞争力尚没有确立。
通过物业管理行业swot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物业管理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但无论内外部环境如何变迁,对于荣信物业公司来说苦练内功,创造与培养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才是真正的硬道理。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曾经指出:“现在最需要考虑的是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强可能会好些,企业竞争力弱日子会非常难过。”他同时还指出海尔所有的战略都围绕一个主题,就是海尔能否具备与国际大公司一样的竞争能
力,如果不具备,中国企业面临的不是增长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因此,荣信物业将一如既往的坚持“诚心、热心、耐心、爱心、细心”的服务宗旨,坚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服务是企业竞争的根本,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方针,强化管理,稳健运营,提升品质,将荣信物业打造成具有诚信服务、品牌优势、信誉等级高、规模程度大、专业化程度深的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
格力swot分析 格力swot分析矩阵篇三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swot 分析
一、公司简介
格力电器的企训:忠诚、友善、勤奋、进取 企魂:给消费者以精品和满意,给创业者 以机会和发展,给投资者以业绩和回报。企略:运用双赢智慧寻求发展空间,实施规范管 理激活创新机制,容纳多种声音构筑和谐环境,追求个人梦想创造格力奇迹。企业愿景: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成就格力百 年的世界品牌。使命:弘扬工业精神,追求完美质 量, 提供专业服务, 创造舒适环境。分析阶段:创全球知名品牌阶段 创全球知名品牌阶段。
二、公司 swot 分析 优势(strengths
1、格力电器规模大且专业化。格力电器致力于推行专业化生产,努力打造高端的品牌 文化,推行务实的企业文化,为格力的世界品牌努力。
2、实行股份制。推行独特的股份制销售模式,充分利用各个渠道成员的资源,使其有 充足的资本运转,现金流充足,推动企业的壮大。
3、不断自主创新,专注于掌握核心技术,有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4、良好的企业文化。格力自建立以来制定的企业目标就是:做世界最好的空调,做百 年企业。
5、拥有一流的管理团队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对产业链的控制很强。劣势(weaknesses
1、研发费用高导致利润偏低。
2、产权不清,体制受限。
3、应收账款上升,现金流减少,资金依存度大。
4、暂时没有很好的办法应对越来越热的网购大潮的冲击, 容易错失布局互联网的机会。机会(opportunities
1、商用空调领域有待挖掘,民用领域和海外市场还有发展空间。
2、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3、通过对资金管理的提升取得更高的资金效率。
4、加快国企改革步伐,理清产权关系。
5、管理层持股经营,责任到位。威胁(threats
1、产权不明,危机意识薄弱。
2、销售环节欺上瞒下,信誉受损。
3、国美、苏宁等国内大型家电连锁企业面临着国外大型零售商的进攻威胁,部分销售 公司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加紧了对中小商家利润盘剥, 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格力电器的良 好品牌形象。同时各种家电生产商家也不断的延伸自身的营销和销售网络,挑战极大。4空调市场竞争激烈,海尔等企业的价格战将拉低其利润率。
格力swot分析 格力swot分析矩阵篇四
2009年2月18日,格力和大金在珠海举行全球战略合作发布会,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和大金工业株式会会长兼ceo井上礼之出席签约仪式,定下战略合作主要框架。两家公司从初期oem模式发展到目前的合资建厂,并计划未来联合采购和共同研发,意味着合作逐步向纵深拓展。是什么促成了两家公司的合作呢? 大金:推广经济型变频空调
大金公司擅长技术研发并且产品质量精良,目前是日本第一大和全球第二大空调企业,并在变频空调方面是全球第一大厂。
大金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从格力进口50万台家用空调,经过考察、谈判后决定合作建厂,充分体现出其对格力品质的肯定和合作互补的预期。作为全球高端空调的顶尖企业,为何积极推进合作,甚至在合资厂中愿意放弃控股权。我们认为,大金背后的主要推动力为:
第一,盈利压力骤增。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导致大金2008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减少7%,营业利润同比减少81%,明显低于2008年11月份公告的预测。盈利的快速下滑使得大金近期明确将压缩成本作为主要的运营方向。
通过深入合作,大金期望借助格力在采购、生产的优势生产出经济型变频空调,从而能有效扩张市场份额,甚至得以进入变频空调的低渗透率地区。
第二,预计原先中国生产基地效益未达预期。大金空调已在上海、江苏苏州、陕西西安、广东惠州设立6家空调(及其部品)的生产基地,此次积极与格力合作从侧面反映出先前建厂尚未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产能不大而难以形成规模采购和生产效应,或者未能改变工艺和流程以充分利用低成本劳动力,或者难以有效选择和监控国内供应商。
第三,影响国内技术路线。格力占据中国家用空调市场40%的份额,并在商用空调上达到约30亿元的规模。我们认为不排除大金通过与格力合作,吸引格力在家用、商用空调领域上趋向直流变频技术(空调,特别是商用空调,具有不同技术路线。大金在直流变频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从而影响我国空调技术的发展路线,实现大金的长期战略利益。
第四,日元升值而加大海外进口比例。近期日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大幅升值,使得大金明确提出加大海外采购(见图1)。大金将继续在日本生产高端机,而在低端机市场进一步借力中国企业优势。
格力:变化中求生存
2008年第四季度格力净利润约5亿元,与2007年同期持平。金融风暴下,松下、大金、飞利浦、惠而浦、伊莱克斯等众多国外著名电器企业利润明显下滑,格力的业绩因而显得相当突出。归其原因,主要原因是格力向经销商出货和空调零售的数量、价格具有较佳的可控性,这根源于格力在渠道的主导地位、有效的返利策、合理的渠道结构等。
但是,格力此前并未跟任何企业合资建厂,多年来持续增长并一向强调独立自主的研发路线。实际上,此次格力经营行为的改变可以反映出在产业技术、格局的重要变迁时刻,格力希望借力提升技术、管理和增强协同力量,从而继续保持市场优势。
第一,国内环保、节能的消费趋势。随着国家倡导节能和国内众对节能环保理念的接受,空调消费结构处于重要的转折点。2008年全年中国变频空调零售量增速比定频大出20个百分点,而12月份差距更是达到30个百分点。
第二,格力在变频空调市场上并不占优势。以在中国经营的企业看,2007年格力变频空调内外销量远低于松下、海信、美的、大金等。
第三,产业竞争方式演变。美的、海信、海尔均分别与日系企业东芝、日立、三菱重工合作生产变频空调,产业竞争形态逐渐从一对多演变为全球范围内以结盟团队进行竞争——即多对多。格力需要寻找对象战略合作,应对全球化下产业竞争方式的变化。
因而,此项投资不但有助于格力在经济低潮时低成本扩张,而且有利于该公司提升技术水平满足消费趋势和构建竞合的盟友关系。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根据公告,此次格力与大金的合作包括双方共同成立两家合资公司——珠海格力大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和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24亿元人币,净利润1430万元;珠海格力大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达产后压缩机、电控器产能规模分别为150万台、150万件,年产值可达11.2亿元人币,净利润3360万元。
由于格力持有51%股权,两家合资厂盈利贡献为2442.9万元,相当于格力2008年净利润的1.3%。相比9.1亿元的联合投资,4790万元利润意味着收益率为5.3%(格力、大金2004~2007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23.1%、14.1%)。
我们认为,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厂涉及品种较多,盈利能力高低难以比较分析。从直流变频压缩机公司看,目前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松下、美芝、华润三洋,但三家与格力大金合资厂产品线不尽相同且难以获得详细的财务资料。
然而,珠海格力大金机电厂产品的竞争壁垒较高(2007年中国直流变频压缩机前三名集中度超过80%),需求前景较佳,而且格力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结合大金顶尖的技术品质水平,理论上销售净利率或投资收益率应该可观。
通过观察表2可以发现,目前对格力大金合资企业的盈利预测偏低,我们估计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危机使得行业陷入不景气,而且格力向来风格稳健,因而盈利预测保守;合资公司向大金、格力供货,后两者均致力于减少采购成本。
大金、格力合资厂的建设可能加剧国内变频压缩机企业的竞争程度,并可能引致更多的日系企业跟随进入中国建厂。但是,格力、大金双方在空调销售上拥有良好的渠道和品牌,一旦推出经济型变频空调则颇具竞争力,从而为压缩机合资厂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不过我们也要看清,未来1~2年,空调需求如果继续大幅下滑,将可能使格力部分经销商难以承受定期打款和店面租金压力而退出,从而影响格力渠道网点覆盖率和出货量。中长期看,大金如能吸取格力高效生产的技能或选择、监控供应商网络的方法,从而形成结合技术、管理、品质和成本优势的系统竞争力,将成为格力的劲敌。另外,在能推出经济型变频空调的背景下,不排除大金通过与苏宁、国美等渠道合作积极铺货,抢夺国内中高端家用空调市场的更多份额,打击格力的重要获利基础。
2011-06-01]格力电器(000651):携手中国移动,发力物联网空调
■中国证券报,格力电器(000651)日前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物联网空调 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应用推广等领域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物联网空调.同时,格力电 器第一代物联网空调也已推出,产品功率基本可覆盖家庭用户的需求.公司介绍,格力物联网空调依托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传输与安防终端, 业务平台,用户手机之间形成智能网络,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交互.格力电器表 示, 中国移动在物联网产品研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运营服务,平台运营管理等方面 具有丰富经验及优势, 可与格力电器在空调领域的优势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双方合 作可轻松打造物联网智能家居的控制平台.目前物联网已被正式列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工信部和财政部今年5月联合 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今年物 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的重点支持项目内容, 专家表示,这标志着我国物联网产业进入了 实质性的投资发展阶段.格力电器表示,公司发展物联网空调,旨在抓住物联网行业大发展的机遇,拓展公 司空调产品的功能.公司还表示,物联网功能未来将成为格力空调的标准配置.[2011-05-24](000651)格力电器:2010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格力电器2010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3元人民币现金(含税);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11年5月30日,除权除息日为:2011年5月31日.[2011-05-24](000651)格力电器:2010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2010权益分派方案已获20 11年5月6日召开的2010年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现将权益分派事宜公告如下: 一,权益分派方案
本公司2010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2,817,888,750股为基数,向 全体股东每10股派3元人民币现金(含税, 扣税后,个人,证券投资基金,合格境外机构 投资者实际每10股派2.70元);对于其他非居民企业, 我公司未代扣代缴所得税,由纳 税人在所得发生地缴纳.二,股权登记日与除权除息日
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11年5月30日,除权除息日为:2011年5月31日.三,权益分派对象
本次分派对象为:2011年5月30日下午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 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登记在册的本公司全 体股东. 以戴尔为鉴,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目前同样面临着产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的格力了。
随着空调的逐步平民化,从原来的奢侈品变为了生活必需品,以及消费者消费的逐渐理性化,淡旺季正在趋于模糊,特别是在格力最具优势地位的三四级市场,这种变化正在加速,而且不可逆转。
现在的问题是,格力应当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变化呢?这里笔者想起1994年,英特尔公司在处理浮点危机时问自己的那个问题:这一导致5亿美元损失的奔腾处理器浮点问题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还是公司发展道路上遭遇战略转折点的信号呢?幸运的是格鲁夫选择了后者,并从对这一危机的处理中,得出了著名的十倍速驱动因素规则:绝大多数的战略转折点都意味着这个产业出现了十倍速驱动因素,一旦这一因素出现,这个行业的正常竞争会因为这种因素而转变为超级竞争,导致行业重新洗牌,大多数的优秀公司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衰落的。
同样,格力也应当问自己这些问题,淡旺季的趋缓对你来说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变化,还是公司发展道路上遭遇战略转折点的信号呢?它会以十倍速的方式驱动你所在的产业进入超级竞争状态,并导致行业重新洗牌吗?应当如何应对这一变化所可能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和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呢?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回答才是对一个公司真正的考验。
毫无疑问,这一变化必然是格力发展道路上遭遇战略转折点的信号,它会驱动格力进入可能导致行业重新洗牌的超级竞争的产业状态。格力必需对这一变化做出反应,因为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对其不利,它正在腐蚀格力赖以建立竞争优势的产业环境基础,迫使格力不得不在自己最具优势的市场上,面对与竞争对手的正面冲突和直接较量,这必然给了格力的竞争对手们更多的机会与希望。
而事实上,格力的竞争对手们已经对这一变化做出了反应,比如美的、志高等企业在今年将传统上的冷冻调整为自然,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淡旺季落差明显减小,传统上冷冻的概念已不具备太大的现实性的指导意义了。
具体来看,新旧产业环境所导致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原有的产业环境考验的是一个公司整合经销商的能力,而变化了的产业环境考验的是一个公司理解消费者的能力,这是两种从根本上不同的企业能力。
为了把握这种变化,格力首先需要公司战略层面的转变。从对经销商的整合,上升为对顾客价值的追求(事实上,从格力多次对空调同质化的驳斥,以及6年免费维修服务等举措的推行,我们已经看到了格力在这方面的努力)。企业的强大并不在于表面上的规模或者飘红的财务报表,而在其内在的调适能力。没有后者的支撑,任何吓人的规模或者好看的财务报表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中变的脆弱,甚至不堪一击。还记得倪润峰96年时说的那句大话吗:任何时候买进长虹的股票都是正确的,任何时候卖出长虹的股票都是错误的。然而,仅仅两三年之后,他的大话就变成了笑话。即便是优秀如ibm这样的公司,也因未能把握pc小型化的潮流,而被苹果、康柏等公司全面超越,最后落得个卖给联想的结局。德鲁克对这一问题有过非常深刻的认识,他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写到:“对企业组织而言,健康的意思就是能够轻松自在地接受改变,企业成功成长的先决条件是管理层能够大幅改变其基本行为和态度。”韦尔奇在其自传里,也有过类似的表述,他说,当一个机构内部的改进低于外部变化的速率时,离公司关门的时候就不远了。
然而,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对自身的否定与超越都是困难的,特别是当他的过去非常成功时。就像英特尔公司在处理浮点危机时所认识到的那样,当一个公司面临战略转折点时,往往首先引起的是管理层情感上的反应,一般情况是首先否认,而后用对过去的成功的强调来证明自己的正确,遇到挫折后才会反省,最后是在更大的失败下才会承认现实,开始变革,但为时已晚,新的对手已在你犹豫的时候强大了起来。
其次,公司战略层面的调整必然同时要求员工层面的转变。即使公司能够完成战略层面的调整,员工能否跟上仍然是一个大问题。毕竟在不同的产业环境和公司战略体系中,对员工行为和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路径依赖的存在和作用,会让任何的调整困难重重。杨元庆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联想主要是做分销的,所有的人几乎都是以此为基础去培训和要求的,当联想发现戴尔进来,竞争压力加大,面临转型时,却发现现有的人和文化对新业务形成了排斥。巧合的是迈克尔•戴尔也表达过与杨元庆几乎完全相同的意思。曾有媒体问他,哪一个竞争对手是戴尔公司最大的威胁,迈克尔•戴尔回答说,我们最大的威胁并不来自任何竞争对手,而是来自我们的员工。只有当我们的员工拥有足以超越目前定位的潜力,公司才可以为组织建立足够的深度和额外的能力。这在公司面临下一波成长,或下一次竞争挑战时会格外重要。
像这种因为员工行为层面调整的滞后而错失战略机遇甚至威胁到企业生命的案例在企业史上实在太多太多,不胜枚举,以至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摩托罗拉被诺基亚超越,面临大裁员的时候,它的一位管理者发出了这样的叹息:“伟大的旗帜下通常是一些平庸的雇员,只有在繁荣中也能感受到危机的员工才是真正优秀的员工,只有困境中的摩托罗拉所需要的员工才是真正有能力的员工。”德鲁克更是将“愿意接受改变”列为企业对员工的仅有的两个要求之一而大加强调。
以格力为例,在之前的产业环境中,对员工的要求,比如在业务层面,可能更多集中在冲锋陷阵执行公司政策,摆平经销商的能力,但当市场的关键成功要素从对经销商的整合能力转变为理解消费者的能力的时候,对员工的要求可能已转变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精耕细作辅助经销商的能力。这将是一种深刻的转变。现在是问题是,做为公司,你能确信你的员工准备好了吗?你能提升他们的愿景到更高的境界吗?你能提高他们的绩效到更高的标准吗?你能锻炼他们的性格让他们超越原来的限制吗?
再次,对员工要求的改变必然带来公司管理体系的改变。为转变员工的行为,重塑员工的能力,从而适应和支持于公司的战略,那么,毫无疑问,你的目标设定、你的组织方式、你的沟通与激励、你的绩效评估、你的人才培训等等这些管理要素都必需做出重大调整。
迈克尔•波特曾强调,对于一种变化是否具有战略意义,要看这一变化是否会影响或潜在的影响现行的产业结构。在这一层面上,淡旺季的趋缓,特别是在格力居主导地位的三四级市场淡旺季的趋缓,必然构成对格力的重大威胁,竞争对手们正利用这一对其有利的产业变化,在格力最具优势的市场发起试图颠覆其市场地位的挑战。现在的问题是,格力,你准备好了吗?你会重蹈戴尔的覆辙吗?你能完成从管理层的思维范式、公司的战略、员工的行为方式以及公司的管理体系等方面全面的调整,从而在新的产业环境中重树竞争优势吗?你还能够持续这几年来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吗?
事实上,迈克尔•戴尔的那句至理名言同样可以做为格力的借鉴的。变化是市场的常态,只有完成自身的调整与提升,把握市场的变化,才可能真正做到“行棋无悔”,也只有这种真正的“行棋无悔”,才可能真正完成将“格力”打造成一个世界性知名品牌的“棋行天下”。
格力取得成功的产业环境背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淡旺季极为明显,每年的5、6、7为销售高峰,别的月份则极为惨淡;二是空调是一种资金密集型产业,且体积较大,无论从资金还是库容角度,厂家都不可能在淡季时大规模生产以备旺季所需。但当旺季到来,市场井喷时你再去生产,却早已来不及了。所以,唯一的解决方法只能是让经销商在淡季时就把空调提回家去。
为此,格力制定了极为契合这一产业环境背景的经销商淡季库存最大化战略,或者说格力战略的实质,就是要促使经销商淡季库存的最大化。并且,以这一战略为根据,格力创造性地形成了以淡季让利为核心的独特的运营模式。首先,格力将每年的8月1日至第二年的7月31日定义为一个冷冻,其中8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为淡季,4月1日至7月31日为旺季。而后,为解决经销商淡季投款的顾虑,格力首创了淡季贴息政策,比如8月份淡季贴息为5个点,也就是说,经销商在8月份投100元进来,可以当105元使用。但光投款没用,否则我生产出来的空调没地方放,于是再通过提货政策让经销商把货提回家去。淡季贴息与提货政策在8月份最高,之后逐月递减,到第二年3月份结束。3月份结束后,也就是淡季结束后,格力会通过通补政策对经销商整个的淡季提货进行奖励,但会对经销商有一个量的要求,一般是必须完成全年任务的60%。最后是在结束时通过返利政策对经销商全年的提货进行奖励。同时,以几乎全年不间断的促销,尽最大可能帮助经销商消化库存。在这一模式下,我们可以看出,经销商提货越早,利润越高。淡季提货的利润包括贴息政策、提货政策、淡季通补政策及年终返利政策,而且,提货月份越早,前两项政策越高。而到了旺季时再去提货,就只剩下一个年终返利了。用格力业务人员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早打款,早提货,多受益。时至今日,这种运营模式几乎已经成了整个空调行业的“标准动作”,但真正能把这套“标准动作”做标准的,可能也只有格力了。通过对这一模式的把握,格力逐渐形成了一种战略能力,也就是以这一运营模式对经销商进行整合,将他们纳入格力的运营体系,跟随格力设定的步调共同前进。这样,格力就能够以一个整合了的产业链的力量去和别的品牌单一的一个企业进行竞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与戴尔一样,格力的胜出同样不足为奇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格力的胜出并不是与竞争对手在品牌、技术、质量、服务等方面硬碰硬直接较量后的胜出,恰恰相反,它更多的是一种规避了与竞争对手正面冲突后的智慧之胜,是借助产业链的力量,超越了淡季卖不掉,旺季又没货卖的产业矛盾,进入了某种程度的无竞争领域后的胜出,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式的胜出。可以说,在原有的产业环境背景及戴尔、格力独特的运营模式所形成的战略能力的控制之下,他们的竞争对手很难有抬头的机会,除非他们能够复制这一战略能力,否则他们只能陷入各自的产业矛盾中无法自拔。然而,产业环境的变化无可避免地会考验着每一个领先者——你究竟是卓越的?还是仅仅是优秀的。3月24日,格力电器公布的2010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8.07亿元,同比增长42.62%;实现净利润42.76亿元,同比增长46.76%;上缴税收33.15亿元。其中空调业务营业收入551.09亿元。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10年,在国家系列家电行业扶持政策的刺激下,和新兴国家市场需求以及部分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带动下,空调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大年”。
格力电器继续坚持自主创新的经营理念,通过技术、管理、营销、服务等全方位的创新,公司全年共计取得3000多项创新成果。尤其是通过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自主研发掌握了一
系列空调核心技术,其中1赫兹低频控制技术、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和新型超高效定速压缩机三项空调核心技术一举超越欧、美、日等国际竞争对手,被国家权威部门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1赫兹低频控制技术,它运用多项先进技术,在控制理论和性能指标上超越了国际现有技术。去年5月国家科技部公布的2010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格力1赫兹低频控制技术被纳入“国家火炬计划”。截至目前,格力电器累计有10项创新成果被纳入国家科技计划,是近十年来单一品类产品被纳入国家科技计划最多的家电企业。
此外,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r290天然环保制冷剂空调,获得了德国国家电气安全认证标志vde证书。这标志着,公司生产的r290天然冷媒空调,可以在欧盟国家大规模上市销售。分析人士指出,在过去一年,以格力电器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创新企业的快速崛起,使得中国的制冷产业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成为与美国、日本、欧盟并驾齐驱的产业大国。
正是依托核心技术上的绝对优势,2010年格力空调产销量再次实现历史跨越。在报告期内,空调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1.09亿元,同比增43.78%。出口收入同比增长67.12% 自主品牌不仅仅是产品的符号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工业的脊梁,更是一个民族人文底蕴的载体和再现。
格力电器在国际化征途中一直坚持自主品牌出口为主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格力电器抓住全球市场低迷的历史机遇,毅然主动放弃部分oem订单,集中优势资源加大自主品牌的出口。2009年,在出口总额下滑的情况,格力电器依然完成了出口净利润同比增长30%的目标。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海外空调市场逐步回暖。格力电器采取正确、有效的销售策略,海外市场再次取得优异业绩。报告期内,格力空调实现出口销售收入97.51亿元,同比增长67.12%。2011年市场前景喜人
据格力电器预测,2011年国家将完成1000万套的开工建设任务,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增加家电产品的需求量。此外在海外市场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逐渐回暖和新兴市场的发力,海外空调市场在经历恢复性增长后将迎来经济复苏后的快速增长,需求也将会逐步调整至高能效和新型环保制冷剂产品上。
为此,2011年公司将继续通过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加快产品产能扩张,依靠“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科技,以卓越品质取胜”的发展思路,加大核心科技研发的力度,以空调制冷业为核心,继续推动向前一体化战略实施,加大关键零部件、配件的研发力度,加强和完善空调压缩机、电机等核心部件的配套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进一步完善产品线和优化产品结构,推出新型绿色能源、环境友好型产品,实现产业升级;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加大自有品牌出口力度,进一步完善全球市场战略布局,着力打造成拥有创新技术的国际化、专业化环境设备供应商。
当天,格力电器还公布了2010利润分配预案。根据预案,以母公司实现净利润26.8亿元为基数,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后,按目前公司总股本28.2亿股计,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3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8.45亿元,余额转入下年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