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红旗渠的导游词200字篇一
红旗渠源及渠首拦河坝位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水电站下约600米处,由拦河溢流坝、引水隧洞、引水渠、进水闸、泄洪冲沙闸联合组成渠道引水枢纽。为无调节河道自流引水。1960年2月10日动工,同年5月1日竣工。溢流坝横跨河床长95米,最大坝高3.5米,底宽13.46米,顶宽2米,为安全嵌入基岩下0.3-0.4米,水泥浆砌石英岩石重力坝结构。砌石1804立方米,用工1.28万个,投资2.5万元。任村公社修建。渠源引水隧洞上口位于溢流坝以上18米处的浊漳河右岸,长105米,洞后经55米的明渠至进水闸。进水闸共3孔,单孔宽2米,设计流量25立方米/秒。冲沙闸在进水闸上游左侧共2孔,单孔宽2米,该闸底低于进水闸底1米,闸上游作成约1/20的陡坡导沙廊道,同时在进水闸前设立与渠道水流方向呈30度夹角的直墙导沙槛,防沙入渠,退水冲沙流入浊漳河。当河水小于25立方米/秒时,可将河水全部引入总干渠。发洪水时除渠引水外,其余分别由溢流坝和冲沙闸泄入坝下游。
青年洞位于红旗渠总干渠任村卢家拐村西,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原洞长616米,券砌洞脸后长度为623米,高5米,宽6.2米,纵坡为1/1500,设计流水量23立方米/秒,挖砌石方19800立方米,投工13万个,用款20.3万元。
1960年2月由横水公社320名青年先行施工。是年11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暂时停工时,为早日将浊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坚持“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改由各公社挑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施工。当时干部民工口粮很低,为了填饱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
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青年们面对这样艰难困境,创造了连环炮、瓦缸窑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术,使日进度由起初的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洞名。
空心坝位于总干渠任村白家庄村西露水河支流段——浊河上。坝长166米,底宽20.3米。顶宽7米,高6米,坝基埋深1-2米。坝体呈弓形,以增强对上游河水抗压能力。坝腹设双孔涵洞,单孔宽3米,高4.5米,洞底纵坡1/1818,总过水能力23立方米/秒。坝下设消力池,再下为干砌大块片石护滩,坝南北两头各设有高4.4米的导水墙,使洪水聚向河中导入坝外,行洪能力可通过百年一遇洪水1500立方米/秒,1975年8月通过860立方米/秒的洪峰,大坝安然无恙。
该工程是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设计,正确解决渠水与河水交叉的典范。1960年2月动工,中间停工两次,分三个阶段施工,1964年4月5日竣工,共完成挖方5624立方米,砌石方16296立方米,投工13万个,用款22万元,由姚村、东姚公社修建。
南谷洞渡槽位于南谷洞水库下游700米处,横跨露水河,长130米,宽11.42米,高11.4米,另加基础2-3米,单跨9米,石砌拱形结构,拱券厚0.5米,共10孔,故又称“十孔渡槽”。
渡槽挡水墙高4.3米,底宽6.2米,槽底纵坡1/3600,设计过水流量23立方米/秒,桥下排泄露水河27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洪水。为提高抗洪能力,1977年对主河道各桥墩分水尖进行了加固处理,1982年8月1日7时40分,安全地通过了南谷洞水库修建以来的最大泄洪量1650立方米/秒。
南谷洞渡槽始建于1960年2月15日,1961年8月15日竣工,由茶店、河顺两公社修建,共挖石方5264立方米,砌石9318立方米,用工5.6万个,用款14万元。
总干渠分水闸位于分水岭新(乡)河(口)公路右侧,一、二干渠分水闸设于总干渠终点,长6.5米,高12米,宽13.5米。闸底高程454.44米,低于渠首进水闸底10.31米。闸房内安装启闭力15吨的启闭机3台,闸房上悬空高擎郭沫若手书“红旗渠”三个大字。一干为双孔,二干为单孔,孔宽均为2.5米。一千渠沿林虑山东侧向南至红英汇流,长39.7公里,设计流量14立方米/秒,灌溉面积35.2万亩;二干渠沿林县盆地东北边山腰蜿蜒东去,到马占村东止,长47.6公里,设计流量7.7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1.62万亩。分水闸为河顺公社1965年3月修建。
分水闸以上是长102米、高10米的防洪矩形明渠,再上是长346米的分水岭双孔隧洞,单孔宽4米,高4.5米。1973年建成的红旗渠纪念亭横跨在隧洞与分水闸之间的明渠上,为古今结合式建筑,三开间四周14柱,琉璃绿瓦挑檐,古色生辉。“红旗渠纪念亭”匾牌,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当代书法家赵朴初手迹。
三干渠分水闸位于一、二干渠分水闸上游560米处的总干渠左侧,由此向东北穿过3898米的曙光洞到东卢寨村东止,长10.9公里,设计流量3.3立方米/秒,灌溉面积4.6万亩。
桃园渡桥位于红旗渠第一干渠桃园村附近,横跨桃园河,故称桃园渡桥。长100米,宽6米,最高处24米,共7孔,每孔跨8米,拱券厚0.5米。渡槽两侧槽墙高2.7米,底宽2米,顶宽1米。纵坡为1/1700,设计流量6.8立方米/秒。槽顶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桥板,路面宽4.6米,渡槽上连涵洞长100米,下接涵洞长170米,槽下排洪水,槽中通渠水,槽上钢筋混凝土盖板通汽车,合理地解决了渠水与洪水交叉和通水通车的矛盾,充分发挥了通水、通车的双重效益。1965年9月25日动工,1966年4月1日竣工,工期186天,由采桑公社南景色、南采桑、下川三个大队修建,共挖土石方5400立方米,砌石5600立方米,投工6万个。用款5.4万元。
位于合涧镇西,是红旗渠第一干渠与英雄渠汇合的地方。英雄渠建于1958年,起自嘴上村西到红英汇流处长11.4公里,设计流量8立方米/秒。1966年4月一干渠竣工通水,红英汇流至油村改称红英干渠,灌溉合洞、原康、东姚等7个乡镇16万亩耕地。
红英汇流南边是红英汇流一号电站,水头38米,装机2台,共2500千瓦。右上边是使用英雄渠水发电的红英汇流二号电站,水头18米。红英汇流工程为合涧公社1966年4月修建。
夺丰渡槽位于河顺镇东皇墓村东北,总长413米,宽4米,最高14米,单孔跨5米,共50孔,中间越一小丘,分为上下两段,上段17孔,长172米;下段33孔,长241米。渡槽过水断面高1.8米,宽1.7米,纵坡1/900,设计流量2.7立方米/秒。
1965年遇到大旱,激发了群众大办水利的积极性,河顺公社组织14个大队,每日出动劳力3100名,牲畜750头,大小车辆600多辆,畜驮车推,从2.5公里以外杨伯山屯村运来好料石。没有木料、工具,队队户户筹集,没有吊车竖起游杆当吊车用,大干加巧干,工效一日比一日快。1965年12月1日动工,次年4月5日竣工,仅用125天,共完成挖土石方0.5万立方米,砌券石1.02万立方米,投工21.5万个,用款12万元,渡槽整个工程都用“寸三道”(一市寸宽锻三道纹)“五面净”的大青石砌筑而成,既坚固又壮观,是一宏伟的工艺品。
曙光洞是红旗渠第三干渠穿过卢寨岭的隧洞,起于下燕科村南到东卢寨村东止,全长3898米,宽2米,高2米,纵坡1/1000,设计流量3.1立方米/秒,是通往东岗乡和河顺镇北部的咽喉,是红旗渠最长的隧洞。为便利施工,挖凿有34个竖井,其中20米以上的竖井有23个,最深的18号竖井,深61.7米。利用竖井建提灌站5个,发展灌溉面积4500余亩,其中18号竖井建有曙光扬水站,提程62米,浇地2019余亩。
该隧洞工程是东岗公社21个大队1300多名社员,1964年11月17日动工,经过一年零四个月,到1966年4月5日凿通。共挖凿山石3.08万立方米,砌料石0.9万立方米,投工25万多个。
曙光渡槽位于东岗村东部4公里的丁冶岭上,是三干渠第三支渠的重要建筑物,也是红旗渠灌区配套建设中,群众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力更生修建的较大建筑物。该渡槽全长550米,最高16米,底宽5.4米,顶宽3.5米,共20孔,中3孔,跨径10米,其余孔跨为8.5米,石拱结构。过水断面底宽1.1米,高1米,设计流量1立方米/秒。由东岗公社和安阳县都里村修建,参加施工人数最多时达6000余人。1969年4月2日动工,6月25日建成。共完成挖土石0.69万立方米,砌石1.7万立方米,投工36万个,投资38万元,其中社队自筹资金占92.6%。
红旗渠,举世闻名,成为新中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不仅使林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被誉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各位游客,红旗渠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我的导游有使您不满意之处,请您原谅,请您指正。希望这次红旗渠之行给您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最后我祝大家一路平安。谢谢!
红旗渠的导游词200字篇二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到红旗渠景区观光旅游。我是小导游魏桢圃,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欣赏、领略这雄伟、壮观的红旗渠,希望你们能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红旗渠源及渠首拦河坝位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水电站下约600米处,由拦河溢流坝、引水隧洞、引水渠、进水闸、泄洪冲沙闸联合组成渠道引水枢纽。为无调节河道自流引水。1960年2月10日动工,同年5月1日竣工。溢流坝横跨河床长95米,最大坝高3.5米,底宽13.46米,顶宽2米,为安全嵌入基岩下0.3-0.4米,水泥浆砌石英岩石重力坝结构。砌石1804立方米,用工1.28万个,投资2.5万元。任村公社修建。渠源引水隧洞上口位于溢流坝以上18米处的浊漳河右岸,长105米,洞后经55米的明渠至进水闸。进水闸共3孔,单孔宽2米,设计流量25立方米/秒。冲沙闸在进水闸上游左侧共2孔,单孔宽2米,该闸底低于进水闸底1米,闸上游作成约1/20的陡坡导沙廊道,同时在进水闸前设立与渠道水流方向呈30度夹角的直墙导沙槛,防沙入渠,退水冲沙流入浊漳河。当河水小于25立方米/秒时,可将河水全部引入总干渠。发洪水时除渠引水外,其余分别由溢流坝和冲沙闸泄入坝下游。
青年洞位于红旗渠总干渠任村卢家拐村西,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原洞长616米,券砌洞脸后长度为623米,高5米,宽6.2米,纵坡为1/1500,设计流水量23立方米/秒,挖砌石方19800立方米,投工13万个,用款20.3万元。
1960年2月由横水公社320名青年先行施工。是年11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暂时停工时,为早日将浊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坚持“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改由各公社挑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施工。当时干部民工口粮很低,为了填饱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
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青年们面对这样艰难困境,创造了连环炮、瓦缸窑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术,使日进度由起初的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洞名。
空心坝位于总干渠任村白家庄村西露水河支流段——浊河上。坝长166米,底宽20.3米。顶宽7米,高6米,坝基埋深1-2米。坝体呈弓形,以增强对上游河水抗压能力。坝腹设双孔涵洞,单孔宽3米,高4.5米,洞底纵坡1/1818,总过水能力23立方米/秒。坝下设消力池,再下为干砌大块片石护滩,坝南北两头各设有高4.4米的导水墙,使洪水聚向河中导入坝外,行洪能力可通过百年一遇洪水1500立方米/秒,1975年8月通过860立方米/秒的洪峰,大坝安然无恙。
该工程是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设计,正确解决渠水与河水交叉的典范。1960年2月动工,中间停工两次,分三个阶段施工,1964年4月5日竣工,共完成挖方5624立方米,砌石方16296立方米,投工13万个,用款22万元,由姚村、东姚公社修建。
南谷洞渡槽位于南谷洞水库下游700米处,横跨露水河,长130米,宽11.42米,高11.4米,另加基础2-3米,单跨9米,石砌拱形结构,拱券厚0.5米,共10孔,故又称“十孔渡槽”。
渡槽挡水墙高4.3米,底宽6.2米,槽底纵坡1/3600,设计过水流量23立方米/秒,桥下排泄露水河27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洪水。为提高抗洪能力,1977年对主河道各桥墩分水尖进行了加固处理,1982年8月1日7时40分,安全地通过了南谷洞水库修建以来的最大泄洪量1650立方米/秒。
南谷洞渡槽始建于1960年2月15日,1961年8月15日竣工,由茶店、河顺两公社修建,共挖石方5264立方米,砌石9318立方米,用工5.6万个,用款14万元。
总干渠分水闸位于分水岭新(乡)河(口)公路右侧,一、二干渠分水闸设于总干渠终点,长6.5米,高12米,宽13.5米。闸底高程454.44米,低于渠首进水闸底10.31米。闸房内安装启闭力15吨的启闭机3台,闸房上悬空高擎郭沫若手书“红旗渠”三个大字。一干为双孔,二干为单孔,孔宽均为2.5米。一千渠沿林虑山东侧向南至红英汇流,长39.7公里,设计流量14立方米/秒,灌溉面积35.2万亩;二干渠沿林县盆地东北边山腰蜿蜒东去,到马占村东止,长47.6公里,设计流量7.7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1.62万亩。分水闸为河顺公社1965年3月修建。
分水闸以上是长102米、高10米的防洪矩形明渠,再上是长346米的分水岭双孔隧洞,单孔宽4米,高4.5米。1973年建成的红旗渠纪念亭横跨在隧洞与分水闸之间的明渠上,为古今结合式建筑,三开间四周14柱,琉璃绿瓦挑檐,古色生辉。“红旗渠纪念亭”匾牌,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当代书法家赵朴初手迹。
三干渠分水闸位于一、二干渠分水闸上游560米处的总干渠左侧,由此向东北穿过3898米的曙光洞到东卢寨村东止,长10.9公里,设计流量3.3立方米/秒,灌溉面积4.6万亩。
桃园渡桥位于红旗渠第一干渠桃园村附近,横跨桃园河,故称桃园渡桥。长100米,宽6米,最高处24米,共7孔,每孔跨8米,拱券厚0.5米。渡槽两侧槽墙高2.7米,底宽2米,顶宽1米。纵坡为1/1700,设计流量6.8立方米/秒。槽顶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桥板,路面宽4.6米,渡槽上连涵洞长100米,下接涵洞长170米,槽下排洪水,槽中通渠水,槽上钢筋混凝土盖板通汽车,合理地解决了渠水与洪水交叉和通水通车的矛盾,充分发挥了通水、通车的双重效益。1965年9月25日动工,1966年4月1日竣工,工期186天,由采桑公社南景色、南采桑、下川三个大队修建,共挖土石方5400立方米,砌石5600立方米,投工6万个。用款5.4万元。
位于合涧镇西,是红旗渠第一干渠与英雄渠汇合的地方。英雄渠建于1958年,起自嘴上村西到红英汇流处长11.4公里,设计流量8立方米/秒。1966年4月一干渠竣工通水,红英汇流至油村改称红英干渠,灌溉合洞、原康、东姚等7个乡镇16万亩耕地。
红英汇流南边是红英汇流一号电站,水头38米,装机2台,共2500千瓦。右上边是使用英雄渠水发电的红英汇流二号电站,水头18米。红英汇流工程为合涧公社1966年4月修建。
夺丰渡槽位于河顺镇东皇墓村东北,总长413米,宽4米,最高14米,单孔跨5米,共50孔,中间越一小丘,分为上下两段,上段17孔,长172米;下段33孔,长241米。渡槽过水断面高1.8米,宽1.7米,纵坡1/900,设计流量2.7立方米/秒。
1965年遇到大旱,激发了群众大办水利的积极性,河顺公社组织14个大队,每日出动劳力3100名,牲畜750头,大小车辆600多辆,畜驮车推,从2.5公里以外杨伯山屯村运来好料石。没有木料、工具,队队户户筹集,没有吊车竖起游杆当吊车用,大干加巧干,工效一日比一日快。1965年12月1日动工,次年4月5日竣工,仅用125天,共完成挖土石方0.5万立方米,砌券石1.02万立方米,投工21.5万个,用款12万元,渡槽整个工程都用“寸三道”(一市寸宽锻三道纹)“五面净”的大青石砌筑而成,既坚固又壮观,是一宏伟的工艺品。
曙光洞是红旗渠第三干渠穿过卢寨岭的隧洞,起于下燕科村南到东卢寨村东止,全长3898米,宽2米,高2米,纵坡1/1000,设计流量3.1立方米/秒,是通往东岗乡和河顺镇北部的咽喉,是红旗渠最长的隧洞。为便利施工,挖凿有34个竖井,其中20米以上的竖井有23个,最深的18号竖井,深61.7米。利用竖井建提灌站5个,发展灌溉面积4500余亩,其中18号竖井建有曙光扬水站,提程62米,浇地2019余亩。
该隧洞工程是东岗公社21个大队1300多名社员,1964年11月17日动工,经过一年零四个月,到1966年4月5日凿通。共挖凿山石3.08万立方米,砌料石0.9万立方米,投工25万多个。
曙光渡槽位于东岗村东部4公里的丁冶岭上,是三干渠第三支渠的重要建筑物,也是红旗渠灌区配套建设中,群众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力更生修建的较大建筑物。该渡槽全长550米,最高16米,底宽5.4米,顶宽3.5米,共20孔,中3孔,跨径10米,其余孔跨为8.5米,石拱结构。过水断面底宽1.1米,高1米,设计流量1立方米/秒。由东岗公社和安阳县都里村修建,参加施工人数最多时达6000余人。1969年4月2日动工,6月25日建成。共完成挖土石0.69万立方米,砌石1.7万立方米,投工36万个,投资38万元,其中社队自筹资金占92.6%。
红旗渠,举世闻名,成为新中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不仅使林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被誉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各位游客,红旗渠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我的导游有使您不满意之处,请您原谅,请您指正。希望这次红旗渠之行给您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最后我祝大家一路平安。谢谢!
红旗渠的导游词200字篇三
有一项水利工程曾震惊了世界,有一首歌曾唱遍大江南北,有一种精神曾经激励了整整一代人,斗转星移,岁月沧桑,转眼间,红旗渠通水已经40多年了。逝去的是岁月,然而在您的记忆里,是否还依然还有关于红旗渠的记忆?今天,请允许我用一首老歌来作为我推介的开始。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电影纪录片《红旗渠》的主题曲。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千军万马战太行,开始了“引漳入林”大会战。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苦干20xx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建成了盘绕林虑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的建成,使林县54万亩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红旗渠地势险峻,工程宏伟,它不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更是林虑山的一大胜景,被中外友人誉为“世界奇迹”、“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地球的蓝色飘带”。在红旗渠工程刚刚上马时,就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赏,并亲切地接见了原中共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杨贵。70年代初,红旗渠工程胜利竣工后,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二是林县的红旗渠。90年代,当人们重新呼唤红旗渠精神的时候,江泽m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景区主要有两个景点,红旗渠分水苑、青年洞。
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
分水苑又名分水岭,原名坟头岭。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改名为分水苑。它不仅是红旗渠三条干渠的分水枢纽,而且也是自然界的分水岭。岭南的水汇入洹河,岭北的水汇入漳河,分属两个不同的小水系。就是这个分水岭,在当年修渠时,让决策者和设计者操碎了心。因为如果出现设计错误,红旗渠水流不过分水岭,整个工程只能浇任村、东岗两个乡七八万亩土地;如果流过去,就能够灌溉全县五十多万亩土地。红旗渠首进水闸底高程为464.75米,分水岭分水闸闸底高程为454.44米,全长70.6公里,落差10.31米,1/8000的坡度,如果没有精确的设计,渠水流不过分水岭,林县人民勒紧腰带,拼命修成的总干渠就成了废渠,责任重大啊。当时杨贵老书记对水利局局长段毓波说:“如果红旗渠水通不过分水岭,我们俩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全县人民谢罪”。直到总干渠通水成功,杨贵老书记心里才踏实了。
这就是分水苑牌坊,它宽11米,高9米,是1994年6月底落成的仿古建筑,正面“分水苑”三个大字,由原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杨贵题写。
走进分水苑牌坊,我们迎面我们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巨型浮雕。这组浮雕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袁建国同志设计的,长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个。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像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其中,既有凌云壮志的豪迈气概,又有雄伟壮观的战斗场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整个浮雕分为四个场面:
1、林县县委发出“引漳入林”的号召;
2、技术人员实地勘测;
3、凌空除险;
4、千军万马战太行。
左面墙上的这六幅壁画介绍的都是红旗渠上的重点工程,因时间关系,今天我们不能一一到实地看了,我在这里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红旗渠的导游词200字篇四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是缘,大家有缘在这里相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一路走来,大家都辛苦了!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本次旅程的导游员胡新帅,大家可以叫我小胡、小帅或者帅导,感觉怎么顺口就怎么叫吧!不过呢我建议大家叫我帅导,这是以前的游客送我的称号,我很喜欢,同时呢我也希望送大家一段很帅的旅游行程。坐在我身旁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是位驾驶经验很丰富、驾驶技术很娴熟的司机,所以,安全问题大家尽可放心,直观尽情地欣赏沿途的美景吧。
我们都非常高兴为大家服务,如果有什么要求,就直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大家的要求,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是意见的话也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虚心的接受。我们的宗旨是为你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你们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刻。总之,我们会共同努力,让大家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红旗渠位于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虑山中,地势险峻,工程雄伟。现在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安阳及红旗渠的概况。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河南省的北大门,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安阳是中华文明古老文化的的发祥地之一。自甲骨文被发现后,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纱。把一个灿烂的殷商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知道安阳。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既是国家历代文化名城,又是甲骨文的故乡,以及《周易》,岳飞故里,红旗渠精神等的发源地。
在古都安阳,您可以找回对中国古代的深刻记忆: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大方鼎,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墓——袁林。当然,作为一个卖国贼的袁世凯的确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但毕竟是一个文物景点。另外,安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字和文物考证的都城,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绎,妇好请缨苏秦拜相,岳母刺字等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这里。
说到安阳就不得不说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三千里人工天河红旗渠。说道红旗渠我想大家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红旗渠的儿女们》,该剧表现的是林州红旗渠的后代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的冲击下,走出太行山,进入城市从事建筑,二次创业的故事。以全新的视角发掘和诠释了新时代背景下的红旗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安阳林县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灌溉工程。林县是一个水资源奇缺的贫困山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重新安排红旗渠的决心先后建成的水利工程,解决了大面积灌溉问题。如今,红旗渠已经作为一种精神广为学习,我们都是艰苦奋斗的一员,祖国的发展也需要我们发扬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
朋友们,云台山已经到了,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一同下车,另外,请大家记好我们的车牌号码是豫a1234,我的手机号的码是我的手机号码是。。。下午三点我们在停车场集合。最后提醒大家的是,从进入景区的那刻起,我们就是这里的观光者和守护者,在注意好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请大家保护好环境。你我的一点一滴,塑造美好的心情。
红旗渠的导游词200字篇五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玉,大家可以叫我李导。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安阳,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祥地,岳飞故里,说到安阳就不能不提及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三千里人工天河——红旗渠。所以今天就我先带大家游览红旗渠。在新中国60年代,林州人民为战胜十年九旱的自然生存环境,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开凿了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岭,原名坟头岭。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改名为分水岭。
大家从洛丝潭景点拾级而上,现在我们在张家岭看到一条宽8米的水渠,那就是红旗渠。继续向前走,在“创业洞”和“团结洞”之间,红旗渠像一条红色巨龙——盘山越涧而来,又钻山入洞而去。
大家继续前行,我们就来到了红旗渠干渠上最长的一处隧道——“青年洞”。远远望去,“青年洞”三个大字高悬在洞口上方的石崖上。青年洞长616米,全是修渠人民一锤一钎凿出来的呀!进入洞内,五彩灯光闪烁,凉气袭人。洞随山势,左弯右转。多像传说中的龙宫呀!该工程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红旗渠最艰险的工程。是当年青年突击队员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开凿的。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青年洞”风景名胜区,被国家六部要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旗渠的美丽景点说也说不完,大家可以细细游赏。不过一定要注意:1、不乱扔垃圾;2、请不要乱拍照;3、不在木桥、铁桥上乱蹦乱跳。请大家配合,谢谢!
红旗渠的导游词200字篇六
有一项水利工程曾震惊了世界,有一首歌曾唱遍大江南北,有一种精神曾经激励了整整一代人,斗转星移,岁月沧桑,转眼间,红旗渠通水已经40多年了。逝去的是岁月,然而在您的记忆里,是否还依然还有关于红旗渠的记忆?今天,请允许我用一首老歌来作为我推介的开始。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电影纪录片《红旗渠》的主题曲。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千军万马战太行,开始了“引漳入林”大会战。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苦干20xx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建成了盘绕林虑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的建成,使林县54万亩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红旗渠地势险峻,工程宏伟,它不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更是林虑山的一大胜景,被中外友人誉为“世界奇迹”、“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地球的蓝色飘带”。在红旗渠工程刚刚上马时,就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赏,并亲切地接见了原中共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杨贵。70年代初,红旗渠工程胜利竣工后,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二是林县的红旗渠。90年代,当人们重新呼唤红旗渠精神的时候,江泽m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景区主要有两个景点,红旗渠分水苑、青年洞。
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
分水苑又名分水岭,原名坟头岭。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改名为分水苑。它不仅是红旗渠三条干渠的分水枢纽,而且也是自然界的分水岭。岭南的水汇入洹河,岭北的水汇入漳河,分属两个不同的小水系。就是这个分水岭,在当年修渠时,让决策者和设计者操碎了心。因为如果出现设计错误,红旗渠水流不过分水岭,整个工程只能浇任村、东岗两个乡七八万亩土地;如果流过去,就能够灌溉全县五十多万亩土地。红旗渠首进水闸底高程为464.75米,分水岭分水闸闸底高程为454.44米,全长70.6公里,落差10.31米,1/8000的坡度,如果没有精确的设计,渠水流不过分水岭,林县人民勒紧腰带,拼命修成的总干渠就成了废渠,责任重大啊。当时杨贵老书记对水利局局长段毓波说:“如果红旗渠水通不过分水岭,我们俩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全县人民谢罪”。直到总干渠通水成功,杨贵老书记心里才踏实了。
这就是分水苑牌坊,它宽11米,高9米,是1994年6月底落成的仿古建筑,正面“分水苑”三个大字,由原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杨贵题写。
走进分水苑牌坊,我们迎面我们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巨型浮雕。这组浮雕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袁建国同志设计的,长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个。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像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其中,既有凌云壮志的豪迈气概,又有雄伟壮观的战斗场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整个浮雕分为四个场面:
1、林县县委发出“引漳入林”的号召;
2、技术人员实地勘测;
3、凌空除险;
4、千军万马战太行。
左面墙上的这六幅壁画介绍的都是红旗渠上的重点工程,因时间关系,今天我们不能一一到实地看了,我在这里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