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工作中,总结是我们进步的动力之一,我们是否需要好好总结一番呢?写总结之前,先梳理一下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经历,做好准备。以下是一些文化专家总结的传统文化传承方法,希望能为大家保留文化遗产提供思路。
校委会工作制度篇一
1、档案由专人管理,档案管理人员须忠于职守,自觉遵守档案制度。
2、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
3、按照“档案保管期限”和“档案监管、销毁制度”保管好档案。
4、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登记手续,对于借阅时间较长的档案,及时催要,使用者查阅保密档案,必须经业委会领导同意后方可查阅。
5、档案房必须有防火、防盗、防潮、防鼠等措施,库房内的档案应排列有序,按照保管期限或类别、项目进行保管。
校委会工作制度篇二
为了促进深化社会治理和加强群众工作,及时发现和调解社会矛盾纠纷,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纠纷、第一时间报告信息、第一时间介入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江苏省人民调解条例》和《如皋市矛盾纠纷网格单元操作规定》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网格化管理制度。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格化管理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以网格单元管理为特征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的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
网格基础单元一般为城区居民小区、农村自然村(村民小组)、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集贸市场、商业片区、较大工程的建设单位及其项目工地等。
网格单元的划分原则:(1)自然原则:以市民生活区域、生产单位、商贸场所为基本单位,兼顾零星、分散的人群居住、活动的区域和场所;(2)细分原则:尽可能细化到群众生活、生产、交往的较小区域、单位和场所,便于调解信息员在通常情况下能够及时了解纠纷的起因、发生、发展情况;(3)清晰原则:网格单元之间的区域边界或管理责任不宜交叉重叠,区域边界清楚,管理责任明确。
镇村调解网格应当按照规定要求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业务骨干,确保“有专人干事”。镇级调处中心常务副主任由司法所长兼任,可根据需要配备1名专职副主任;专业调解组织的负责人由主管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常务副主任由业务科室负责人担任;村(社区)、企业调解委员会主任应由党组织书记或主任(工会主席)担任,配备1名专职副主任;镇级调处中心应配备专职调解员不少于4人(含公调对接调解员2人);专业调解组织、村(社区)、企业(300人以上)专职调解员不少于2人。
配齐基础网格信息员(“十户调解信息员”)(由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举产生的“村民代表”担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区域性、网格化的调解小组。基础网格信息员是纠纷信息采集、核实、报送工作的具体承担者,是调解工作的辅助人员,其工作性质属于社会公益和个人志愿性质。
基础网格信息员所在调委会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区别情况进行处理:纠纷信息不全、不确定的,应当及时了解核实并报告;属于一般矛盾纠纷且有管辖权的应尽早组织调解;属于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应及时请求有管辖权的上级调解组织调解,并做好协助工作。信息员直接向镇(区、街道)调处中心(司法所)报告的,镇(区、街道)调处中心(司法所)应当通知信息员所在调委会。
镇(区、街道)调处中心(司法所)接到纠纷信息员和其他调解组织报告的纠纷信息,应当对纠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进行核实和确认,并确定纠纷严重等级,对纠纷做出分流调解或直接调解的安排。
信息员所在调委会(聘选组织)和镇(区、街道)调处中心(司法所),对纠纷信息员报告纠纷信息情况做好登记工作,作为纠纷信息核查和信息员工作考评的依据。
二、矛盾纠纷排查的范围。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主要是对公民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如夫妻、父子、兄弟等)、职工、社区居民、村民等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涉及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或争执。诸如家庭关系中的三养(赡、扶、抚)纠纷,婚姻关系中的礼金、离婚纠纷,同社区关系中的财产纠纷、相邻关系中的用水、排水、采光、通风、通行、界址(房屋宅基地)等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财物损害赔偿纠纷,土地经营权纠纷,借款纠纷、担保纠纷、经济合同纠纷、建筑工程纠纷、买卖纠纷等。
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工作实行有矛盾报纠纷、无矛盾报平安的“零报告”制度,村(社区)、企业基础网格每周组织排查报告一次,镇每半月组织排查报告一次。特殊时期实行日排查报告制度。确保排查工作“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不留盲点和死角”,预警工作“未动预知、异动先知”,真正地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源头、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村(社区)、企业等基层组织作为网格的基础单元,是矛盾纠纷排查预警的责任主体单位,应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按照排查期限要求(每周或特殊敏感时期的每日)全方位、多层面地开展调查摸排,捕捉和掌握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不稳定苗头,切实把各类纠纷及各种矛盾隐患彻底排查出来,随时跟踪和了解掌握其内幕性、行动性、预警性、深层次的信息,并保持矛盾纠纷报送渠道畅通。
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对一般性纠纷要坚持边排查边调处,对纠纷隐患和重大纠纷要随时排查随时报告并落实调解责任人,对突发性、群体性、越界性、易引发刑事案件的纠纷要立即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群众情绪,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解决利益诉求,确保事态不扩大、不升级、不激化;对排查出的纠纷进行分类登记,填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情况登记表》所列项目,于每周一报镇(区、街道)调处中心,同时,应将纠纷及调处情况一并向同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报告。
各级调解组织根据矛盾纠纷排查结果及其发展态势,按照四个预警级别分别予以处理。一级预警:矛盾纠纷尚未激化,在事发地能够化解的,专职调解员应当立即到位,靠前调处,确保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二级预警:矛盾纠纷较为复杂但能在事发地解决的,村(社区)、企业应及时向上级调处中心汇报,共同研究分析,就专业知识、政策依据、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拟定调处方案,确保将纠纷化解在本地;三级预警:当事人已有不信任感或矛盾纠纷有激化或上访趋势的,村(社区)、企业要在制定落实稳控措施的同时,及时报请上级调处中心研究处理,村(社区)、企业密切配合,力争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同时,应将工作情况随时上报市调处中心;四级预警:矛盾纠纷涉及人数众多且有越级上访苗头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或非正常上访事件的,以及对一至三级预警处置不力的,镇(区、街道)调处中心应立即向党政主要领导及上级调处中心汇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疏导群众,稳定情绪,控住场面,并实行领导包案、限期解决;市调处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业务骨干现场指导,协助化解,力争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内部。
重大、复杂纠纷和特殊性矛盾纠纷应填报相应表格在第一时间上报上一级调解组织。
所有调解组织、人员、矛盾纠纷等信息均要在规定时间内录入相关网络信息平台。
五、矛盾纠纷调处程序。
对符合直接受理范围的矛盾纠纷,办妥受理手续后,应告知当事人调解权利义务,并由当事人自主选择调解员进行调解。如当事人未指定调解员,由分管领导在“纠纷受理调解审批表”上进行批办,明确主办人和协办人,明确调解处理工作期限。
简易纠纷、一般纠纷由一名调解员主持调解,一名调解员协办并做好记录;重大疑难纠纷应当组成3人或3人以上的调解庭,首席调解员负总责,其他调解员应当密切协作,共同做好调解工作。
承办人接到纠纷案件后,应抓紧做好调解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一)认真审查各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弄清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事实和争议事项,了解各方当事人的心理预期,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与当事人沟通交流时,对涉及纠纷实体问题的重点应当随时记入谈话笔录,经校阅后由当事人签名或者捺印。
(二)根据需要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核实矛盾纠纷的事实,并记入调查笔录;对需要到现场进行勘察的,则由二人组成工作小组进行勘察并记入调查笔录;调解人员进行调查或到现场勘察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说明来意;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校阅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者捺印;现场勘察资料应由在场人签名或捺印。
(三)对疑难复杂的纠纷案件,应在正式调解前分别做好相关当事人的教育疏导等思想工作及可以促成调解的外围工作,为调解奠定基础。
(四)调解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调解前告知当事人。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人员参与调解。
(五)根据初步查明的事实和当事人各自对矛盾纠纷处理的态度等,拟定调解方案,安排调解时间并在调解一日前通知相关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以及其他调解参与人,告知调解的时间、地点及其注意事项;当事人在外地的,应当留足在途时间。
调解前,调解主持人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调解参与人的身份,查看是否到场,讲明调解庭纪律、人民调解的性质及其效力、调解原则以及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征求是否申请回避意见。如当事人对调解人员提出回避要求的由调解主持人决定是否回避,对调解主持人提出的回避由分管领导决定。首席调解员负责填写《调解员申明书》一式三份,由各调解员分别签字后发放给双方当事人,留存一份存入卷宗内。
调解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双方陈述:按照申请人、对方当事人的先后顺序组织双方就矛盾纠纷的事实和调解请求发表意见。
(二)查明事实: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证人作证的,作证前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宣读未到场的证人证言等。
(三)辩论陈述:围绕纠纷事实和法律适用,各方当事人进行概括性发言,顺序为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第三人及其代理人。
(四)总结评判:调解人员应当依法、依理、依情分析纠纷原委、明法析理、明辨是非,总结争议焦点。综合运用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进行疏导教育和耐心劝解,引导各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或适时提出公平公正的建设性的调处方案,促成各方当事人消除纷争。
(五)分别疏导:如经上述调解仍未能促成各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则可以采用“背靠背”等方法,分别与当事人谈心疏导,明确指出其责任所在,晓以利害,析以利弊,帮助其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尽量促成当事各方达成和解。
在调解过程中,记录员应将调解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特别是矛盾焦点、是非责任、实体权益等关键内容,要力求原话原意、客观反映,调解结束时交当事人核对无误后,由其在每一页的下方空白处签字,在最后一页和笔录修改处由其捺印(右手大拇指);调解人员及调解参与人亦在调解笔录上签字;当事人和其他调解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
达成调解协议的,应按标准要求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载明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主要协议内容以及案结事了的条款(如“一次性赔补偿款”,“由此所引起的相关问题,随本协议的履行而全部了结,双方再无其他异议等等)并附本调解协议中涉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道德规范的适用条款加以备注。
调解协议书稿由分管领导审阅后统一登记编号、打印。
《调解协议书》经所有当事人签字捺印后加盖“调解委员会”或“调处中心”印章,制作“送达回证”随调解书一并进行送达,当事人应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捺印。
调解中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调解: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调解的;一方当事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调解的;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有结果的;其他应当中止调解的情形。
中止调解的原因消除后,应立即恢复调解,中止期间不计入调解期限。
调解中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调解:申请人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权利的;对方当事人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继承人的;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再行调解或中途退出调解的。
终结调解的原则上应制作终止调解意见书,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或减少越级上访等不稳定因素。
调解结束后,应于结案后十日内将有关材料装订归档,按《调解业务档案立卷归档办法》要求装订成卷宗形成一案一卷。将当事人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调处过程视频作为必备证据留存卷宗。
现场调结的简易矛盾纠纷,未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填写“矛盾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和“简易纠纷受理调处登记表”,备一份申请书,一份具双方签名和联系方式的调解笔录,一份回访记录形成卷宗统一归档。
简易矛盾纠纷案件应随时组织调解,一般不超过七个工作日;一般纠纷不超过一个月;疑难复杂纠纷不超过两个月;对在规定期限内难以调结的重大疑难复杂纠纷,可以经批准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对调结的矛盾纠纷,应采取适当形式进行回访,了解调解协议的落实情况和当事人目前的心理状态,或督促当事人自觉按照调解协议的约定履行落实到位,并做好回访记录,被回访的当事人和回访人应在回访笔录上签字,防止矛盾纠纷的反弹,确保息事宁人、案结事了。
对不是当即履行的调解协议,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及时建议当事各方通过司法确认程序,对所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书依法进行法律效力的确认,以维系纷争平息的良好状态,最大化地巩固和谐的调解成果。
如当事人同意采用司法确认程序的,应当在人民调解协议书中加以明确,并预留一份人民调解协议书作为司法确认的依据。同时与市人民法院或相关人民法庭进行联系,并指导如何办理申请司法确认手续,为当事人及时办理司法确认程序提供方便。
校委会工作制度篇三
1、定期学习制度:每月定期组织居委会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规章、城市管理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2、报告工作制度:社区居民委员会每年至少要向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报告一次工作,接受社区居民的审议。遇特殊情况、社区居委会可临时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对社区重要事项进行讨论、决定。
3、居务公开制度: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内容、财务收支状况、成员职责分工和办公时间,以公示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公开,随时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社区居委会成员在工作时间内要挂牌上岗、文明服务。
4、服务承诺制度:社区居民委员会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服务项目,应明确服务标准,自觉接受社区居民和有关部门的`检查及监督。
5、考核评议制度: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定期接受社区居民及社区议事会的评议。经群众评议,对工作不称职或工作出现严重失误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可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罢免或撤换。
校委会工作制度篇四
排查的重点是: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有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有可能发生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苗头、隐患;群众比较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主要范围是:
1、因宅基地、通径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2、因私营企业和家庭工业拖欠职工工资的纠纷;。
3、因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引发的各类民间矛盾纠纷;。
4、因小区开发征用土地等引起的纠纷;。
5、其他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二、程序与方法。
l、定期排查。每月排查一次,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及时汇总,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后于每月20日前报镇政法办。遇有重大紧急情况随时上报。不得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没有发现问题的,实行“零报告”制度。
2、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信息员会议,要有会议记录,随时掌握各小组纠纷情况。
4、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部门职责分工,交办给主管负责人。并配合协调至该纠纷解决好。
校委会工作制度篇五
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为此,我们一般要求大家共同遵守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来提高办事效率,才设定一些制度。下面是我们本站为您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参考:
为更好地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结合管委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保密工作制度,以全面规范管委会的保密工作。
1、一切文件收入和发出必须登记在册,不允许任何人不经登记擅自带走文件。
2、凡有密级的文件、资料原则上不能复印,确因工作需要复印的,须严格遵照市有关文件规定,办理报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复印。
3、复印后的密级文件、资料必须严格登记,按原件的同等要求严格管理。
4、党、政会议记录须经党政主要领导批准后方能查阅。
5、绝密级文件、资料等,必须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定期回收、上缴,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6、每年清理一次文件、资料,清理时必须履行登记审批手续。
1、召开各种带有保密内容的会议不得使用无线话筒。
2、凡带有保密内容的会议,要严格控制参加会议人员的范围,并要对与会人员进行保密教育,提出要求,严守保密纪律。
3、要严格管理带有秘密内容的会议记录,凡有规定不准记录的会议内容,与会人员一律不得记录,也不得录音。
4、印制会议秘密文件、资料,必须按章登记入册、发放、保管。
1、一切秘密以上的文件、资料,不得在任何媒体上公开或张贴。
2、一切秘密以上的文件、资料的内容,不得在刊物中刊登。
3、管委会内各种出版物要严格把关,出版主编要负责出版物的保密审查工作。
1、涉外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各项保密法规和管委会的各项保密制度。
2、凡向外籍人士提供带有密级的文件、资料等,必须经管委会领导以及上级保密部门的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
3、一切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设备等,必须严格管理,不得随意让外籍人士接触。
4、涉外工作人员不得携带密级文件、资料参加任何涉外活动。
1、凡带有秘密信息及保密内容的计算机、软盘、u盘等移动储存介质,必须有专用的保管地点、锁定密码、专人保管,各项管理要符合保密要求。
2、凡用来储存国家秘密文件、资料、信息及有关保密内容的计算机,必须严格检查该计算机的安全情况。
3、对电子信息人员要加强保密意识教育,并要落实岗位责任制。
1、严格执行上级机关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规定,接受各级保密机关的监督和检查。
2、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指定安全保密责任人。网络主机管理必须专人负责。
3、凡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信息、资料,不得在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
4、网上如有发现涉密信息,应及时向上级保密工作部门和管委会领导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扩散。
5、建立检查监督制度,定期对管委会网络进行安全保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堵塞泄密漏洞。
1、凡含有保密内容的科技科研产品、设备、资料、著作,必须登记造册,严密管理。
2、未经办理审批手续,不得擅自公开或泄露任何科技秘密。
3、凡属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必须专人保管,严格管理。
1、严格执行密级文件、资料等的传递保密制度,必须专人负责,并要履行签发签收手续。
2、机要通讯员传递文件时,不得进入公共场所。
3、传递机密级以上文件、资料时,必须用专人专车接送。如传递绝密级文件、资料的,必须加派一人伴送。
4、不得用普通电话(含手提电话)、明码电报传送密级文件的内容,也不得密电明复。
九、查阅文件、资料保密制度。
1、非阅文范围内的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密级文件、资料等须经管委会领导的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查阅后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保密法规,严守国家秘密。
2、查阅密级文件、资料时,只准在保密室(或档案室)内查阅。
3、查阅密级文件、资料时,不得摘抄、复印,确需摘抄、复印的,必须经管委会领导同意,并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1、必须建立复印机专人管理与使用制度。
2、负责复印的工作人员不准承接复印标有密级标志的文件资料、讲稿、刊物、图纸等业务,对要求复印上述内容的有关人员,应予以拒绝。
3、凡复印内部或密级文件、资料的须按章办理审批、登记手续,并一律由保密室人员负责复印。
4、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产生的密级文件、资料复印件要严格按照原件的管理原则进行管理。
5、复印机管理人员要加强保密法规的学习,不断增强保密意识。
校委会工作制度篇六
1、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执行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传达、落实上级政府的有关指示和决定。
2、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拟定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3、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兴办和管理本村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及其公共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5、组织实施本村建设规划,兴修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6、依法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本村的社会治安,向镇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7、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执行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
1、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主持村委会日常工作。
2、组织实施村党支部提出的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负责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
3、组织并带领村民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村民自治活动,积极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4、根据有关规定和村民建议,报请村党支部批准,主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决定村级重大事务和与村民利益有关的事项。会后将议定事项向村党支部汇报。5、定期向村党支部、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报告村委会工作,实行村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村党支部和村民的监督。6、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管理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财产以及村级财务的收入和支出,自觉接受村党支部的监督和审核,较大支出要报请村党支部审议批准。
7、主持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做好生产的组织、服务、协调工作。
8、负责组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民调、信访、综治机构,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9、教育和监督村委会成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办事公道、热心为村民服务,带领村民致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0、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法。
“四议”就是: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一审”就是:村党支部会提议内容报镇党委审批备案。“两公开”就是: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议事主要内容包括:
1、新农村建设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2、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租赁;
3、公益事业经费筹集、组织实施与管理;
8、重大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9、其他应当民主决策的事项等。
下列内容不得列入“四议一审两公开”决策实施范围: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事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事项;和上级党委、政府决策有冲突的事项;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合法权益的事项;违背群众利益的事项;容易引发严重矛盾纠纷的事项等。
组织生活会制度。
一、组织生活会一般为每年两次。
二、组织生活会主要内容包括:检查支部和党员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坚持党性原则、密切联系群众、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以及上一次组织生活会针对存在问题所制定的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等。
三、每次组织生活会要确立一个中心议题,并提前通知与会人员,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通知支部成员或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会人员会前要充分准备好发言提纲。
四、召开组织生活会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找准存在的问题,同时,支部成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要认真开展好谈心交心活动,交换意见,沟通思想,相互帮助;会上,与会人员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批评,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会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
五、召开生活会时,必须邀请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以便掌握实情和进行指导。
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
1、民主评议党员、干部要全面贯彻“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针。
2、民主评议的对象为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
3、民主评议的内容包括“理想信念、党性原则、遵纪守法、工作实绩、社会公德、联系群众、关心集体等。领导干部还应包括工作作风、领导能力、业务水平、公正廉洁、创新意识等。
4、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工作,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以村党支部为单位,每年集中进行一次。具体步骤是:学习教育、自我评价、民主评议、组织考察、表彰和处理等。5、民主评议过程中须填写《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登记表》、《党员、干部测评表》、《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结果统计表》。经综合测评,评议结果干部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党员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6、村党支部要将评议结果报镇党委审定。审定后,将评议结果公布于众,接受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一课三会制度。
1、坚持每月上一次党课,由党支部组织进行,学习内容以党章为基本教材,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以及有关市场经济、法律知识、时事政治、农村适用技术等。
2、支部委员会议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由支部书记召集主持,研究贯彻上级党委和支部党员大会决定事项的落实和安排支部的其它工作。
3、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重点是传达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讨论决定党支部确定的重大问题。
4、党小组会议至少每月组织一次,会议由党小组长主持,支委成员要主动参加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1、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党支部要建立外出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在党员外出前对其进行党员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并根据党员外出时间长短、地点是否固定等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2、党员单独外出,有固定地点,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居住地党组织,外出六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但流动性大,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要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到所去地方参加组织生活。时间在三个月以内的,仍在原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3、党员三人以上集体外出,同在一个单位或地点相对集中,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的,外出前所在党组织应组织他们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指定负责人,出具有关证明,介绍给所去地方或单位的党组织。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负责人应定期向原单位党组织汇报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工作情况。4、流动党员持有相应的手续后,应及时到外出居住地的党组织接转组织关系,或与之取得联系,积极参加那里的党组织生活。
5、凡是按照有关规定转来的党员组织关系,各级党组织不得拒绝接收。对外来流动党员,在接收党员关系,验证其党员身份后,应及时将他们编入相应的党组织,并登记造册,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6、流动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流动期间,应定期向原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按时交纳党费。
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工作人员职责。
1、热爱远程教育工作,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刻苦钻研现代远程教育方面的业务知识,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技术。2、根据上级远教部门安排部署,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和远程教育设备及教材的订购计划。3、根据远程教育节目播出安排和本地农村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接收站点收看时间,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按时收看节目,提高收看率。
4、联系实际,搞好教学辅导,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5、及时认真做好学习记录、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和反馈工作。
阳高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制度。
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属县国有资产,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处置和拍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资产。
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使用权属所在地村级组织。三、乡村要明确管理人员和管理职责,建立公物台帐。四、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接待党员、组织群众开展活动,协助涉农部门搞好信息咨询、代办证照等便民惠民服务。五、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党务、村务公开栏和科普宣传栏要定期更新,确保公开及时、内容真实、宣传有力。六、村党支部、村委会要不断拓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服务功能,使活动场所成为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
七、村党支部、村委会要依托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远程学习、网上培训和信息交流活动。
1、主持村党支部工作,对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负主要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本村政治、经济、文化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得到贯彻执行。
2、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制定村党支部创先争优目标并组织实施,完成党建责任制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3、主持召开支委会、“两委”会议,对本村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作出决定决策,审议村委会及其他村级组织提交的重要事项和村集体较大支出请示等,根据法律和有关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后,由村委会或其它村级组织进行实施,并负责对实施过程及最终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领导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支持、监督村委会依法开展村民自治活动。
5、主持召开党员大会、班子民主生活会,按时向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6、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严格落实党日活动、定标争优、民主评议等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违纪党员提出处理意见,负责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级党组织的决议,围绕县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支部工作任务,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指导和支持村委会完成所担负的任务。2、维护国家法制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本村经济社会的正常秩序。
3、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有关法律、科技、文化、业务知识。
4、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改进党的活动方式,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5、对党员进行严格管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保证党员权利不受侵犯。
6、对党员进行监督,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同腐败行为作斗争。
7、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坚持党员标准,做好经常性的组织发展工作。
任务。
10、领导农村其它组织,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和特点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11、积极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其他任务。
校委会工作制度篇七
4.检查、督促各项工作的贯彻执行情况和村规民约的实施情况,向镇政府汇报工作。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杜会冶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八、向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执行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1、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搞好村内及公共场所卫生环境。2、做好民调及信访工作,积极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3、深入开展平安村创建工作,严控重、特大刑事案件发生,严打邪教组织。
4、根据创建交通文明村规划要求,抓好驾驶员及车辆的宣传教育管理工作。
5、认真完成党支部、村委会其他各项工作。
3、协助主任管理好本村各村民小组的农机配套服务工作、水利设施配套及清沟沥水工作;
4、协助主任抓好本村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5、协助主任抓好本村的殡改工作。
校委会工作制度篇八
4.检查、督促各项工作的贯彻执行情况和村规民约的实施情况,向镇政府汇报工作。
二、文教卫生委员职责。
1.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健全青少年保护网络,提高村民科学文化水平;
6.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提高村民素质和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