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产业数据化篇一
;关于加快培育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产业
转型升级的意见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引擎。为加快培育中关村大数据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中的关键作用,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2013—2015年)》,制定本意见。
一、加快培育中关村大数据产业集群
(一)培育大数据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信息技术和互
联网的新发展带来了大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数据正在成为驱动
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战略资源。基于海量数据资
源的挖掘和应用催生的大数据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
社会价值,是全球下一个促发创新、角力竞争、提高生产力的前沿领域。大数据与信息、生物、高端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将广泛带动行业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速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产业转型
升级。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策源地,中关村率先布局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应用领域与硅谷发展同步,超大规模数据仓库、分布式存储和计算、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等一批前沿技术实现突破,大数据基础设施、基础软件、行业应用等环节一批领
军企业快速成长,已形成大数据产业集群先发优势。中关村加
快培育和发展大数据产业集群,将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和首都
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及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发挥重要带动作用,也将为国家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供坚强支撑。
(二)紧抓机遇打造全球大数据创新中心。中关村将坚持把大数据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区多园协同发展的需求,以大数据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为重点,聚集全球大数据创新资源,研发和引进一批大数据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实施一批全行业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培育一批大数据产业领军企业,建设大数据产业服务平台和大数据产业基地,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推动中关村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建设全球大数据创新中心。
(三)培育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集群。到2016年,中关村大数据对产业的带动规模超过1万亿元,对各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明显,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具体目标为:
——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中关村大数据产业链
完整,建立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数据信息协作创新体系,突破大数据的收集、处理、挖掘、应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500 家大数据企业和一批领军企业;具有自主技术的云计算和
数据中心软硬件设施得到广泛应用,初步实现互联网数据、政
府数据、行业数据、科研数据的共享,形成良好的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
——大数据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初步形成若干大数
据应用和服务标准,建成10 个以上行业大数据应用平台,具备
大数据应用能力的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形成一批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消费、文化创意、远程教育、健康服务等领域新兴业态,对商业、金融、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大数据对一区多园协同发展作用明显。中关村示范区
大数据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形成依托大数据的全产业创新网络。各分园对大数据的使用能力进一步提高,产业、创新和公共服
务资源的整合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效率和规模效益快速提升。
各分园通过大数据应用有力推动园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低碳经济体量进一步扩大,形成基于大数据的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态势。
——聚集整合国际国内大数据资源效果显著。基本建立国际一流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创新环境,初步形成面向国际的数据交易市场体系和服务全球的创新能力,成为全球大数据创业和人才、技术、资本、数据资源等创新要素的主要汇集地。国内大数据产业引领示范作用明显,与天津、河北等地区在软硬件研发、生产和应用服务等方面开展创新合作,初步建成“京津冀大数据走廊”。
二、提升大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四)提高中关村示范区创新主体对大数据的认识和使用能力。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各
类创新主体高度重视数据资源的整合和数据的分析挖掘,不断
提升数据描述能力以及对数据广度、深度和关联度的认识能力。鼓励创新主体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促
进信息整合、知识共享、规律探寻和生产力提升。发挥大数据作为生产力要素对行业的重要作用,支持创新主体加强数据积累,提升经济社会基础数据和行业数据的规模效应,推动新兴数据产品和数据驱动生产方式创新。
(五)支持大数据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化应用。支持人机交互、复杂沟通、虚拟现实、深度学习、知识图谱、软件定义网络(sdn)等大数据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围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兴技术领域,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内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等技术环节创新。加快提升下一代互联网(ipv6)、第四代移动通信(4g)、卫星导航等网络环境下大数据技术水平,促进基于数据采集的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家居产品和可穿戴设备产业化,推动支撑大数据的信息安全技术创新。
(六)依靠大数据提升首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解决能力。进一步推动企业在科学计算、资源勘查、卫星应用、重大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应用大数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鼓励在治理大气污染、缓解交通拥堵等方面探索基于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推动大数据与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相结合,提升产业内生创新驱动能力,加快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优质服务资源更广泛惠及民生。
(七)通过大数据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工商、财政、税务、统计、社保、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推动大数据解决方案应用,搭建智慧城市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加
快中关村示范区智慧政务和城市管理物联网建设。支持基于大数据的网格化管理、安监与应急管理、疾病防控、环境监测、分布式能源利用等公共服务示范,以及在经济预测、公共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示范应用。推进中关村示范区政务数据的挖掘、开放与共享,创新宏观经济和社会管理的研究分析模式,提高公共服务科学决策能力。
三、推动大数据行业应用,促进生产效率提升
(八)提升生产制造智能化水平。促进大数据技术在装备、汽车、电力、能源等行业应用,推动3d 打印、数据勘探、材料设计与过程模拟计算等新兴技术发展。支持工厂设施、产品模型、研发成果和生产管理的数字化与数据化,推动数字工厂建设,提升制造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智能控制、安全生产、数据资产管理水平。支持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依靠大数据和互联网建设生产规划和评价系统,建立用户需求与质量体系、工序管理、成本核算、市场营销等活动关系模型,加强数据分析对生产经营决策的服务能力。
(九)降低中关村示范区商业服务和渠道的成本。通过大数据大力发展商业智能服务。促进中关村传统商务和物流贸易向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建立收集、挖掘商品和服务供需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和服务系统,支持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精准物流、销售趋势预测、广告精细管理、市场决策分析等商业服务。加大中关村示范区内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产地与销售对接、消费类商品个性化定制服务、线下销售与线
上服务结合等方面的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加速传统营销向互
联网营销转型。
(十)加速中关村示范区金融创新和要素聚合。大力推动大数据服务为中关村示范区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金融环节创新提供技术和商业模式支撑,拓展金融服务领域,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探索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信用评价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快积累企业数据信用,增强数据信用对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聚集作用。鼓励基于各类电子商务、技术开发与应用孵化平台、供应链服务等环节的大数据分析,带动中关村示范区各类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加快推进移动支付、p2p 网络信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促进金融资源和融资需求相对接。
(十一)促进数字内容和文化信息消费。鼓励基于海量信息
的多样化移动应用服务,鼓励中关村示范区互联网企业向移动
和智能内容提供商转型,为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支持中关村
示范区互联网音视频服务和数字出版提供商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兴商业模式,促进智能推送、互动媒体、众筹设计等发展。鼓励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建设数字多媒体内容大数据管理平台,加大数字出版物和多媒体作品网络版权保护,扩大文化消
费覆盖面。鼓励中关村示范区传统影视制作企业和互联网视频
提供商开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影视节目创作,提升文化影响力。
- 6 -
(十二)推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数字教学资源、教育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中关村示范区社会化教育机构和教育信息化企业向线上线下结合的公共学习和个性化教育服务机构转型,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大数据技术在远程医疗领域广泛应用,建设中关村示范区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和数据平台,针对临床质量分析、医疗资源分配、医疗辅助决策、科研数据服务、个性化健康引导等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促进智能临床诊治、自助就医服务等健康服务业新业态发展。
四、实施大数据解决方案,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三)大数据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鼓励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城市管理数据进行分析,支持基于社交媒体分析技术的公共管理,建立公共安全大数据分析平台,提供舆情监测、公共事件预警、宏观经济预测、园区企业服务等公共服务。支持依托大数据技术加强地下空间管理,实时动态掌握基础设施的运营情况,打造智能化的安监与城市应急系统。
(四)大数据金融解决方案。支持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建立新型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鼓励移动互联网与近场通信(nfc)、射频识别(rfid)等物联网技术融合发展,率先在电信、移动支付、公共交通、校园管理、现代物流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五)大数据智能终端解决方案。积极支持基于人机交互的智能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研发和产业化,率先在健康服务和安全防护等领域开展应用,催生大数据技术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的新业态。
(六)大数据位置服务解决方案。开展位置服务应用示范,支持基于众包模式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推进北斗公用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大数据位置服务创造基础条件。开展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率先提供车联网服务,深度挖掘驾驶行为数据,推动依驾驶里程数收费的保险(ubi)等业务模式创新发展。
(七)大数据教育解决方案。推动建设教育大数据服务平台,积累数字教学资源、教育服务平台学习者行为和偏好数据,提供个性化的终身在线学习等创新服务模式。支持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中小学校园教育,推进新型教学管理、教学服务、教学互动系统建设。
(八)大数据文化创意解决方案。推动互联网、企业、政务门户网站加速向移动互联网内容提供商转型。支持传统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探索内容定制、个性化出版等新兴商业模式。
(九)大数据环境解决方案。支持建设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气象预测、地质分析、资源勘查等服务平台。推动大数据生产能效分析、pm2.5监测分析、烟气治理排放监测分析及智能电网等示范应用。
(二十)大数据制造解决方案。推进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数字工厂”建设,支持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产品研发机制,推动基于3d 打印的数据制造,提升生产经营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能力,促进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
(二十一)大数据生物健康解决方案。汇集基因筛查、临床检验、分子育种等基因组信息,支持建立覆盖重大疫病致病基因数据库,建立基于高通量基因测序和基因芯片的数据分析平
台,推动大数据技术在流行病监测、基因组检测、个性化医疗、分子育种、生物芯片、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示范应用。
(二十二)大数据中小企业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支持大规模计算企业牵头建设数据中心,依托社会资本,提供应用软件与运维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数据分析、用户反馈评价、潜在客户挖掘等增值服务。
(二十三)大数据服务平台解决方案。支持产业技术联盟牵头,组织行业领军企业建设大数据交易平台和算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探索依托新型社会组织,推进行业大数据标准制定,加快数据开放共享。
(二十四)大数据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支持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息安全环境建设,提供病毒特征及用户行为海量数据分析服务,加快建设数据保护体系。
五、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大力促进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人才、技术、资本、数据、平台配置完善的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
(二十五)集聚全球大数据创新资源。瞄准大数据前沿技术和应用,从硅谷等创新前沿地区引进一批国际大数据顶尖人才团队和企业,支持大数据相关领域知名研究机构、产业组织到
中关村落户。支持在硅谷等地从事大数据应用研发和运营的创业团队到中关村发展,促进中关村大数据企业与境外研究机构、企业开展研发合作和全球服务,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创新资源
聚集度。
(二十六)加快培育大数据人才技术和鼓励创新创意。发挥中关村跨领域智力资源优势,支持大数据企业、行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设大数据课程和开展人才培训。建立跨行业的大数据实验室,培育一批具备行业实践经验的数据科学家。支持建立大数据创新创意平台、算法竞赛平台及大数据孵化器,推动成立一批大数据创业投资基金,探索算法研发和数据服务的众包模式,促进形成良好的大数据技术和商业模式协同创新生态。
(二十七)搭建跨行业的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研究和建立
各类公共数据、商业数据和个人数据统一交换标准和数据接口,支持大数据企业依托互联网建设具有数据集成、存储、挖掘、分析、可视化等功能的行业数据共享和应用平台,面向企业和公
众提供数据服务。依托互联网龙头企业,推动建设一批基于云
计算架构的创新型数据应用孵化平台,发挥市场机制围绕数据配置资源,促进大数据服务创新和形成聚集效应。加快建立中
关村大数据交易所,扩大企业私有数据交易和协作,鼓励企业
提供数据增值服务,构建高效的数据交易机制。
(二十八)培育新型大数据交流形态和产业组织。依托海淀核心区“一城三街”建设,积极引入大数据领域顶尖国际会议、出版物,鼓励开办研讨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创新沙龙,构建国际化的大数据创新交流环境,提升中关村对全球大数据人才、技术的吸引力。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推动成立“大数据标准联盟”和“大数据交易联盟”,构建完善产业集群。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大数据应用服务联合体,围绕
大数据关键技术构建专利池和专利群,支持行业数据标准创
新,提升大数据产业竞争力。
(二十九)统筹规划一区多园和京津冀地区大数据产业布局。围绕国家战略和首都经济圈发展需求,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各
区县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结合“两城两带”的战略
布局,在北部重点推进大数据应用服务,在南部重点推动大数
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海淀园等园区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鼓
励企业在北京市建设大数据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及控管中心,
在天津市建设云计算、物联网设备生产基地,在河北省建设计
算中心和数据中心,形成“前店后厂”式的大数据产业链布局和
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的功能格局。充分发挥“中关村——滨海大数据创新战略联盟”资源整合优势,全面促进“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建设,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和数据
资源聚集服务区。
六、完善大数据创新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探索支持大数据产业创新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大数据产业政策环境,引导建立大数据产业创新创业投资体系,抓好包括大数据基础设施、政府及公共数据开放等大数据产业关键环节,提升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影响力。
(三十)加快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实施“宽带北京”战略,持续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第四代移动通信、公共无线网络、电子政务网、行业专网和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推进企业建设一批云计算平台和数据中心。根据发展需求,科
学规划和合理配置网络地址、网络带宽等网络资源,推动在核心区及重点园区建设公共无线网络。鼓励中关村大数据企业参与网络设施投资和电信服务运营,建设云计算平台,研究促进企业租用服务器开展大数据服务及无线网络的运营支持政策。
(三十一)强化大数据信息安全保障。大力推进安全、可控的大数据关键装备产业化和部署升级,强化大数据存储、灾备、应急管理服务能力和机制,支持数据加解密、数据审计、数据销毁、完整性验证等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动数据交换过程中的数据来源追溯和安全保护,支持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的研究和保护,强化企业和社会对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积极推动数据信息保护立法。
(三十二)探索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服务创新的管理机制。加强公共数据开放,主动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企业运营、政府监管、开放标准与服务接口的新型公共数据增值服务模式,减少对大数据企业的公共服务准入限制,推动公共服务创新。支持企业参与政府相关部门业务数据互联共享平台建设,推动建立面向社会和公众的中关村示范区公共数据服务门户网站,加快形成政府大数据决策管理机制。
(三十三)不断提升中关村在国内外大数据领域的影响力。面向全球举办各类大数据专题活动,进一步培育“中关村大数据日”活动品牌,发挥中关村在大数据创新方面旗帜作用。加强对中关村大数据领域前沿技术、创新应用、新型商业模式的宣传,形成大数据对产业转型发展的强烈共识。依托中关村示范区展示中心建设中关村大数据创新展示平台,加强大数据企业
和技术展示,推广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
相关热词搜索:;产业数据化篇二
;大数据产业发展及应对措施
一、大数据产业的基本内容
1.定义
2008年秦皇岛开发区确定把大数据产业作为龙头产业发展,提出建设“中国数谷”的目标,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大数据产业的概念。大数据产业是指关于数据一系列服务的产业的总称。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等相关的数据服务,另一层是进行这些数据服务的软、硬件研发部门和制造业。大数据产业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据内容业
以信息为主要产品,可以关联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指从事数据的存储、采集、加工、传播等基本数据服务的产业群体,如数据存储部门(各档案室、情报部门、各大数据中心等)。
(2)数据服务业
指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给顾客提供策略解决问题的服务。例如数据以及数据库的咨询、数据库建立以及升级、系统的创建和升级、增值网络服务等。数据服务业是专门以数据产品为社会服务的行业总称,是开发利用大数据资源并且实现其商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基础。
(3)数据软、硬件制造业
指从事数据相关的基础设备和软件的研发和制造的行业。大数据产业的概念从国际视角来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大数据产业即信息产业,其主要是与数据相关的服务的硬件制造、软件研发、软硬件相结合的网络工程建设、数据采集加工和相关数据服务,即包括了从数据相关软硬件的制造到数据服务的总过程所涉及到的一切业务。狭义的大数据产业指数据采集、加工与相关服务业,即对大量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处理转化为顾客需要的数据产品的产业。一般情况下的大数据产业指狭义的数据产业。
2.主要特征
(1)大数据产业相对工业产业来讲,占地面积小而且环保,不会产生空气以及液体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
例如钢铁、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原料辅料众多,且各个生产环节都可能会对
环境造成或大或小的污染,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同时占地面积较大。显然大数据产业在积极响应节能绿色环保的国际新形势上更具优势。
(2)大数据产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数据人才。
据相关统计,在全球以40%的数据增长速度和每两年数据总量就翻一倍的大数据时代形势下,新数据的加工利用能力的增长率却不到5%。同时新产生的大量非结构化的数据对技术水平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技术来迎合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3)大数据产业几乎可以为各行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欧洲零售商利用数据产品(消费者喜好、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具体时间等信息)使利润得到60%的增幅;制造业的装配成本在数据产业的服务下将会降低一半等等。目前利用大数据产业的相关服务为自己谋利的企业有很多,比如现行的网上购物平台,通过利用新老顾客或者潜在顾客对商品的点击率、评价、交易量等数据做分析,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趋向,来提高交易总量。由此可见大数据将会给产生它的个体和组织带来价值。
二、大数据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国家,也是目前为止发展大数据产业比较成功的国家,现在美国的大数据产业链已经基本完整。美国的大数据产业的基本格局是纵向三个层次,横向两个层次。纵向即处于底层的一些开源项目以及基于这些开源项目的基础架构、分析和应用。横向就是基础架构、分析和应用。美国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早在2007年秘密开启名叫“棱镜”的监控项目,其主要是用于数据收集、存储、分析,破解密码和打击恐怖分子。2012年3月,奥巴马当局宣布“大数据发展战略”。2013年5月,为提高大数据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国家安全,奥巴马又宣布了“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2013年11月,美国政府发布涉及科研部门、企业部门、各级政府部门等多个大数据研究项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会等研究机构都参与其中,有人称这是美国大数据战略的升级版。英国最近虽然经济不景气,但是大数据产业也是其政府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英国政府为了提高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等能力并且吸引企业在数据产业方面的投资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促进大数据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以在数据革命中抢占先机。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成立首个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医疗卫生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通过搜集数据,对大量的医疗信息分析整合,准确地了解病人病患处,为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灵感,精准定位新药品的研制导向,大大区别于之前的摸索实验阶段,节约了药物研发成本。英国的医学研究和治疗由于大数据的应用迎来革命性的改变。日本政府为了摆脱经济低迷的现状决定大力发展it产业,尤其是大
数据产业。近几年不断推出《it新改革战略》、《新信息通信技术战略》等信息战略并且持续完善和升级。2012年7月,日本政府发布关于信息行业的“活跃ict日本”综合战略,重点旨在利用大数据产业的数据以及电子服务建立政府信息公共网站,提供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府信息服务系统;2013年继续推出了新ict战略,实现了在网络上可以查看和重复使用行政信息,进一步保证政府信息的开放性。2013年6月,日本政府又发布了以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为核心的“创建最顶尖it国家”的宣言,并声称要将其发展成果延伸到国际。
2.国内发展现状
在学术界,关于大数据的相关委员会相继成立——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专门研究大数据应用和发展的学术咨询中心)。2012年11月30日以“大数据共享与开发”为主题的“hadhoop与大数据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对hadhoop和大数据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大数据产业的相关软硬件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2013年12月5日,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bigdatatechnologyconference2013)在北京召开,大会内容贯穿了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从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到数据的开发与应用。在企业界,发展大数据产业最有利的地理位置——北京中关村的大数据产业已现雏形。由宽带资本、用友软件、云基地、百度在线、阿里巴巴等与大数据密切相关的企业共同发起的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宣布成立,促进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的形成。在我国最先开始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秦皇岛大数据产业基地于2008年动工。2012年8月,智慧城市北方基地落户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2013年11月3日武汉高科集团在“大数据产业研讨会”中表示将发挥大数据产业主力军和领导者的作用。2013年,中国三大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南方数据中心在贵州省落户,为贵州省进行产业变革和升级打下了基础。2014年3月1日,在北京中关村召开“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贵州成为中国西部首个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省份。在国家政府部门,大数据及大数据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3月份召开的中国两会上,以百度ceo李彦宏为首的大数据产业领头企业的企业家们作为人大代表就大数据产业提出了诸多相关建议,最让人兴奋且最接近民心的是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治理大气污染pm2.5。同时在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也明确提出要为新兴产业建立良好的创新平台,在大数据方面要抓住机遇,抢占先机,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三、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必然性
1.外因——巨大的需求
市场来源于需求,正是由于人们对大数据的旺盛需求,有了良好的市场氛围,才推动了大数据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企业
先前被动的接受信息的信息技术企业现在转变为主动挖掘数据、获得信息,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例如在线购物企业亚马逊、淘宝,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顾客的喜好来决定商品的价格、类型以及适宜的促销时间,增加交易记录。电子商务平台ebay通过对在线广告的分析,提供顾客喜好品牌的广告,提高广告的效率和顾客的购买率。同时以指数增长的大数据为信息行业的软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行业必须加快发展速度,加强技术创新,为大数据时代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分析软硬件的研发和创造做出努力,这是信息行业又一个大的发展机遇。
(2)对数据依赖性较强的企业
例如金融业(证券交易所、银行)等。它们需要数据的实时变更和储备。再例如企业营销业务,不少企业的营销业务已经全部实现电子化,其电子运营系统一经瘫痪,公司业务将会全部停止,损失将是以千万/秒计算甚至是更大的单位来计算。对数据依赖极大的企业要求他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数据存储中心,但仅仅这些并不足以满足它们快速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所以能够提供数据存储、数据灾备等数据服务的大数据产业显得迫切需要。
(3)潜在的大数据应用用户
比如医疗业、政府机构部门。目前部分医疗机构已经利用大数据的业务,比如远程医疗服务——根据对平日患者的病例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得出诊断方案,实现远程医疗服务。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已经加入了大数据产业的行列,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化、政务电子化,为政府官员和普通大众带来极大的便利,省去了之前繁冗复杂的程序。
(4)数据驱动型企业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企业的决策方法有了新的思路,他们不再希望通过经验或者自我判断,或者是老套的样本收集分析得出的商业信息而做出决策,他们更希望运用相关的大数据技术做出更为科学准确的分析,加大决策的精准性。美国相关研究机构调研多家公司之后分析指出,采用“数据驱动型决策”的企业可以带来显著的生产力提高(比其他因素带来的增长多提高5%-6%)。“数据驱动型”的新管理模式正在他们的企业中推广。
2.内因
(1)大数据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大数据产业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2013年美国总统选举,奥巴马通过依靠其数据分析团队分析群众对他的舆论和期望,由此做出符合民意的演讲和宣言,并且用比对手更少的
钱为他赢得这次选举;美国的警察可以通过对以往犯罪记录的分析,预测哪条街在哪个阶段容易发生什么样的犯罪行为从而提前部署警力做好准备;医院通过对网上搜索信息的频率预测流感的到来等等。大数据可以为各个领域带来价值——医疗业、农业、金融业、制造业、媒体界、政治界等等。大数据所具有的价值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得挖掘数据才能有效利用其中的价值,所以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社会的必然趋势。
(2)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渴望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一般地人们主要靠搜集样本(只涉及到局部或者片面的数据)通过假设推理去发现事物中存在的规律,有时甚至无法得到数据而纯属根据经验而去进行研究。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往往不准确,甚至与真相完全背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有机会通过获取全面大量系统的数据,去寻找知识或者规律,可以使人们更加现实地靠近现象背后的真相。也可以说,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渴望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本质原因。
四、大数据产业的战略地位及应用
1.大数据产业的战略地位
(1)国家级别的战略产业
美国政府认为数据资源是继陆空海三大资源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已将大数据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从2012年到现在为止提出了诸多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宣言和计划。英国在顶着经济低迷的巨大压力下还将大数据作为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2013年投资1.89亿英镑用来加强数据采集和分析,以求在数据革命中抢占先机。同样日本政府也提出了大力发展it业的发展计划,不断地对信息产业提出战略规划。世界各国也逐渐意识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纷纷建立大数据产业。大数据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了国家级别的战略产业。
(2)推动技术和知识创新模式的变革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探索知识模式的改变。大数据时代的海量数据给科研模式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存在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不再是科研人员进行深度研究的必要步骤和关键,现在只需从大数据中得出有意义的相互关系,也许我们从这些相互关系中不能准确知晓事物发生的原因,但是我们可以预测这件事将会发生,这个价值已经足够大。在企业界,一些精明的领导者们可以洞察出对大数据的应用其实就是为了管理方式的变革。在学术界,著名的第四范式的科学研究阶段提出,即在人类经历了经验、理论、计算三个科学研究范式后进入第四范式——数据探索。
(3)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大数据产业的兴起加快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部分产业界已经逐渐把重点转向把传统产业和大数据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对于传统工业,采用大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新需求的探索和新材料的研发,既可降低研发成本,又能提高新产品研发的准确性;对于传统农业,利用大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培育新品种。大数据将会带来新一浪潮的生产力增长和消费者需求。计算机行业也从开始只关注运算速度转移到提高大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上来,变成真正的信息行业。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迫使软硬件的不断更新从而能够推进信息行业不断发展,这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又一大的发展机遇。
2.大数据产业的应用领域
大数据产业可以为各个领域进行服务。在农业中应用。通过连接多个农业数据集网站进行数据搜集和专业的数据分析,美国农业部可以确定农作物最适宜的湿度、温度、土壤、光照时间来准确判断它们是否需要浇水、打药或者施肥。在军事领域中应用。据调查,美国反恐组织会对打网游的大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情报,由于恐怖分子之间不能通过正常的手段进行沟通,网游中存在另一个世界,有真实的场景,所以恐怖分子可以利用虚拟的网游世界来传递信息和情报。在电视播放领域的应用。通过分析每天观众的播放行为(前进、暂停、播放)和评论,来预测观众对下期节目的期待,从而获得高收视率。其中2013年2月份的美剧《纸牌屋》就是利用网友评论的大数据分析最终取得了9.9的好评,在继第一季利用大数据取得较大利益之后,《纸牌屋》第二季在2014年2月14号开播,迅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的点播,《纸牌屋》其制作商netflix的股票更是一路飙升,创造了巨大的利益。在政治领域的应用。我们根据大数据绘制出对中国两会的关注程度图,其中分析结果表明对中国两会关注程度最大的地区是亚洲。“智慧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产业中强大的技术支撑。近些年日本政府推出了以医疗卫生电子化、教育人才电子化、各级政府政务电子化为核心的“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广东省2013年发布的城市建设规划中也提到在2020年基本建成智慧广东的目标。2014年3月6日,杭州召开“智慧城市建设”座谈会,提出发展智慧城市的目标。智慧城市不仅是云计算的深度应用,而且是大数据的综合应用,更是大数据产业的重点发展项目。
五、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趋势
从大数据产业的技术层面上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以hadoopmapreduce为主的处理方式将与现有的批处理、流处理、图处理等其他数据处理方式并存,混合数据计算模式将成为主要处理手段。目前hadoop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数据处理方式,要将hadoopmapreduce不断改进,增强其数据处理功能和兼容性;
(2)更大规模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数据实时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大;
(3)基于数据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数据分析检测系统将极大地被需要;
(4)数据保密技术和方法越来越完善。大数据时代,数据以惊人的速度传播,数据泄露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大,数据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关注。从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来看,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主要是处于基础设备服务阶段,主要是进行数据存储和灾备的简单数据业务,未来大数据产业将会向以数据分析产品和规模数据服务系统的方向发展。在大数据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数据分析能力有极大提高时,将会为企业界、政府提供规模系统数据服务平台,最终形成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
六、大数据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大数据产业面临的挑战
(1)技术人才方面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不仅仅是多,而且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大都是非结构或半结构化的数据,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及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发展的要求。对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挑战。而且数据的实时变化,要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就必须加快数据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大数据时代,数据数量大但价值密度小。同时,大数据所体现出来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人为因素的故意干涉会导致数据失真。大数据的发展使得数据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个人隐私以及安全问题变得日益棘手。面对大数据产生的各种问题,关键在于技术。这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根本是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号称21世纪最性感的职业的“数据科学家”在此之前还没有成为一种真正的职业,由此可见需求之急、量之大。
(2)信息壁垒的挑战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要依托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需要自己搜集,同时要从别处获取。各个行业的企业之间的部分信息也应该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尤其要打破政府部门的信息壁垒,政府部门是大数据应用的潜力较大的部门,掌握着大量的数据。美国日本等国政府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已经做出了表率,2009年至今美国政府承诺的开放政府数据库http:///doc/ 全面开放了涵盖农业、医疗、交通、教育、金融等50个门类的388529项原始数据。日本政府2013年的新ict战略实现行政信息全部公开化。在数据开放方面,中国显然比其他国家落后很多。从企业来讲,主要是没有大数据的意识,认为数据是属于自己的,不愿意共享,徒有数据却不知如何把数据变成财富。在政府层面,我国政府大部分机关仍对数据封锁不放,外界看不到更利用不了有用信息。所以打破信息壁垒是数据产业发展的必要过程。
2.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企校研三者之间的合作
大学是人才的摇篮,大数据产业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而且需要具有经济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可以在大学建立大数据研究院,将大数据技术直接引入到大学的科学研究当中。加强学校、企业和各研究院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三者的资源达到共赢最终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比如吸引企业对学校和研究院大数据相关专业的投资、助学;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聘请企业或研究院的专家到学校兼职,传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知识给学生,培养出与社会和企业对口的专业人才。
(2)配套发展相关教育培训产业
除了与高校合作获取人才,也可以直接建立与大数据产业相关的教育培训产业,所谓“对症下药”。这样便于对企业现有员工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和提升,以顺应时代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可以直接从外部招生,针对大数据产业相关技能进行专业培训,缩短大学培养人才的周期来满足数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3)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沟通是加快数据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基础。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技术交流。在学术论文方面,各国关于大数据的最新研究和发现应该进行共享和交流。2008年,由美国杂志nature提供的专刊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随后在2011年science推出专刊,不断加强大数据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和力度。
(4)出台扶持政策
发展大数据产业最关键且有效的途径是政府在大数据的应用方面应率先做出行动,将政府信息公开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将数据产业的战略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作为一种战略产业来发展,并且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数据产业发展的帮扶政策。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大数据产业的相关政策,缺乏大数据国家战略。同时政府应该打破信息壁垒,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做出表率。例如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所掌握的地理信息,可以将关乎国家安全利益的一部分信息做保密处理,其他地理信息可以公布以增强数据资源的利用率。政府不仅应该加强在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为这一新兴产业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也要加强资金扶持力度,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产业数据化篇三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概况
大数据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的产物,它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复杂、内容变化快的特征,蕴含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机会,将改变新一轮产业格局,推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作为新兴产业业态,大数据产业在国内外尚未形成垄断,整个行业正处于积极的竞相发展布局阶段。
贵阳市发展大数据产业,建设大数据基地,推进大数据应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等的重要举措,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具体抓手,是依托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和贵安新区大数据基地,发挥区位和环境等特色优势的科学选择。
贵阳市贵安新区作为国务院2014年1月6日批复同意设立的国家级新区,肩负着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是带动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大平台,是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大引擎。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以下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生态条件优越。贵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生态示范城市效应,贵安生态条件也很优越。贵阳市气候凉爽,周边年平均气温15.1℃,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清新,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清新空气负氧离子标准的上限。纬度合适,处于北纬26度,与埃及的开罗、印度的新德里、美国的夏威夷大体相当。海拔适中,在l000米左右,紫外线辐射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少的地区之一,非常适合人居。灾害罕见,没有发生过地震、台风等。坚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地区,贵阳市周边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能有效提升信息网络设备的“安全系数”,对世界上高智商、高知识、高投资、高收入的人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是产业要素保障能力强。贵州省电力充沛,能源富足,是“西电东送”的起源。贵州省水资源丰富,电力水火并济,稳定可靠。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贵州省物流逐步通畅,交通日益便捷。生活生产配套环境相对优越。贵阳市拥有相对较好的生产、生活和产业配套环境,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法律、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
三是大数据产业支撑基础好。运营商大数据中心奠定产业发展基础。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相继开工建设,其中: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用地500亩,总投资70亿元,中
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项目用地275亩,总投资20亿元,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用地500亩,总投资50亿元。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相继建成后,将使贵阳周边特定区域集聚20-30万的机架、上百万台的服务器,数据存储规模可达eb以上,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数据聚集地之一,这必将在贵州形成以云为基础、辐射周边的产业园区集群,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系统、有序发展。
四是产业配套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富士康第四代产业园已落户贵安新区,贵州富士康示范工厂在贵阳高新区已建成投产,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完善,配套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二是以011、061、083三大军工基地为核心的航空航天电子装备行业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电子材料配套能力逐步提升。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银粉浆料、钯粉等电子浆料和电子级磷化工产品,金属镓等半导体材料和稀土磁性材料已具备很好的基础。
五是中关村要素协调好。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作为统筹全市产业和园区发展的重要平台,为贵阳市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供重要支撑。对外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等为载体,形成了先进科技资源引入的有效机制。对内以设立贵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联盟、建立贵州大学科技园等为抓手,激发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六是政策扶持支撑到位。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2〕27号),加快推进贵州省信息产业跨越发展。贵阳市明确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总体思路,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意见》、《关于支持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发展的意见》、《贵阳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等6个配套文件,提出打造千亿级信息产业集群。贵阳保税区的建设,将利用其独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优势,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贵州省、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意见、规划(行动计划)和优惠政策已经出台,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
贵阳市大数据发展总体思路
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三四五三”。①这个三就是指的是产业建设发展要围绕数据从哪里来,数据存放在哪里,数据谁来使用的三个问题;②四就是数据是资源,产业是目的,应用是核心,安全是保障的四个理念;③五就是重点打造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层,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层,云应用的系统层,增值服务层,还有就是我们的端产品的配套五个产业层级;④后面的三就是分三步走,通过五年的时间,基本建成国家级的大数据内容中心,大数据的服务中心,力争创建国家级大数据的金融中心。其中第一步就是力争花三年的时间,把贵州打造成国家级的大数据的内容中心,吸引一批国家级的行业级的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建设成长江经济数据基地、数据中心。第二步,从现在开始的
五年到十年之内,在前一个中心的基础上,力争把贵州省打造成国家级大数据服务中心,培养聚集一批开展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服务的增值服务的企业,形成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大数据服务中心。第三步就是在以上两个中心的基础上面,打造国家级的大数据金融中心。首先在贵阳市推这个试点,形成数据商品化的市场机制,开展数据的交易和结算,把贵阳市打造成大数据时代的金融中心。
贵阳市大数据平台搭建目标
开展大数据建设,贵安新区着力搭建面向大数据服务的三大功能平台。
一是建设数据资源平台。开展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各类别、各行业数据资源服务及交易体系,深化信息服务能力。强化与贵阳市数据资源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互联、互通、共享能力,引导各数据资源平台后台及运营中心落户新区三大通讯运营商数据中心。
建设贵州省大数据资源平台,集聚全省政务,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数据资源,明确数据资源开放等级,形成数据资源开发目录,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使用;建设中央政府部门暑假资源平台,与国家部委、大型企业对接,参与国家公安、社保、医疗、档案、税务、财政、工商等部门的数据中心和数据灾备中心建设,争取国家级数据资源库入驻;建设行业企业大数据资源平台,围绕长江经济带数据中心布局国家跨境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服务平台等重要行业应用平台,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建设大数据资源交易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在平台上的高效、合理交易。
二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引进专业服务机构,整合省内各项资源,建设面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专业服务平台,提供人才中介、人才测评、软件开发、市场推广、投融资、培训及认证等公共服务。
重点选取政务、交通、旅游、电信、医疗、金融等具有开拓潜力的领域,建设具有交互共享、一体化服务规模的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建设政务数据平台、交通数据平台、旅游数据平台、电信数据平台、医疗数据平台、金融数据平台和环境信息数据平台。
三是建设支撑平台。第一是加大科技研发,重点依托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贵州大学、大学城高校、企业技术中心等,积极开展和国内外智力中心的合作,建设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及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争取成为国家级大数据工程中心和大数据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第二是加强技术攻关,争取国家部委大数据技术攻关项目,面向全球吸引优质企业落户;第三是加快技术应用示范,结合大数据科技专项工作,推进政府相关数据开发、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业态框架
云平台层面,云上贵州大数据资源平台、亿象汽配电子商务平台、大架构机电产品o2o 商贸平台、一县一品(1号店)特产电商平台、黔程智力物联网、航天艾柯思车联网等云资源平台落户贵阳贵安新区。
管网方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开发共建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国际化顶尖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集群,全部建成后总规模将达到15万以上机架,两百万台服务器以上的海量存储能力。
端产品方面,富士康科技集团在电子信息产业园内打造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以手机、纳米触控屏、游戏机摇杆等智能终端及设备为主要产品,并深度渗入产品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天宇朗通、青橙手机、兴飞手机助力园区终端产品做强做大,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及设备,实现新区手机产销国内“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
“贵安云谷”产业体系
贵安新区依托规划面积为32平方公里的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布局建设了11.47平方公里的贵安大数据产业基地,同步规划“贵安云谷”产业体系,全力加快已落户的重大项目建设。“贵安云谷”产业体系主要由大数据基础设施片区、大数据端产品制造片区、大数据核心产业片区和大数据支撑产业聚集区五大产业板块组成。大数据基础片区以电信、移动、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北斗项目等为核心,将贵安新区打造为国家级大数据的存储中心、容灾备份中心。其重点项目主要有: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投资40亿;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投资约20亿元;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投资约50亿元;北斗卫星产业园,投资约20亿元。大数据端产品制造片区以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为核心,引入终端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丰富终端制造的产业链主体;同时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探索传感器、集成电路等高端信息制造,将贵安新区打造为信息产品制造中心。其重点项目有: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已落地),投资2.2亿。大数据核心产业片区着力建立大数据生态群落,建立和引入大数据源提供商、大数据软件提供商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一是建立大数据交易市场,引入电子商务、呼叫中心等数据源企业。二是引入覆盖多领域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培育大数据的软件开发和产品提供能力,引入数据集成软件厂商、数据管理公司等,提升大数据软件开发能力,引入hadoop数据管理软件企业,形成核心技术竞争力等。三是引入相关提供大数据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及软件企业,如行业应用企业、日志数据分析服务企业、广告与媒体应用类企业等。大数据支撑产业聚集区为园区内企业提供配套支持服务,主要功能为风险投资、教育培训、咨询服务、软件外包、中小企业孵化及技术研发等。
自2014年1月6日贵安新区批复设立以来,电信、移动、联通、富士康、美国高通、华为、腾讯、浪潮、东软、赛飞科技等百余家大数据及关联企业纷纷落户,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仅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讯运营商在新区建设的全国性云计算中心,就将形成共10万个机架、200万台服务器的巨大存储和服务能力,在全国独一无二。截至2015年底,贵安新区已注册大数据及关联产业企业超300家,园区大数据产业就业人数超过1.2万人。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成就
近年来,贵州重点围绕数据聚集、融通、应用,着力构建大数据内容中心、服务中心和交易中心,培育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延伸业态,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数据集聚开放,深入推进。搭建云上贵州平台,日访问量超过了10亿人次,国家11个部委,10多个行业,20多个企业集团的数据中心落户到贵州,三大电信运营商,贵安数据中心,贵州省互联网交互中心先后建成运行,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会员单位达到410家,交易额已经突破了7000万元。
二是大数据项目加快实施,招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数据企业,引进项目335个,仅今年3月份在北京举办的大数据招商引智推介会就引进企业和研发机构868个,人才近4000名,签约项目297个。
三是大数据产业加快成长,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大数据电子信息企业达到322家,2015年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增长37.7%,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3%。今年1—4月份端产品产值增长80%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70%以上,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服务增长58%。
四是大数据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大数据发展应用和信息基础设施等地方法规,为保障数据安全,打破数据壁垒提供了制度保障。
截至目前,贵阳市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宽带中国”、“智慧城市”、“全国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城市”等一批示范试点;被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联盟授予“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中电乐触、高新翼云等数据中心建成投入运营,贵阳全市服务器超过两万台;贵阳呼叫中心与外包服务示范基地等项目投入运营;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一期建成投运。在端产品制造方面,中兴、富士康、顶新等企业已入驻贵阳,将形成1000万台手机、平板、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规模。惠普、浪潮等服务器制造等项目也即将正式投产。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