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土地改革的内容(精选十一篇)

土地改革的内容(精选十一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05 12:08:45
土地改革的内容(精选十一篇)
    小编:admin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土地改革的内容篇一

一、教学目标与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和掌握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引导学生正确掌握、使用对比及归纳的方法学习历史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土地改革必要性的分析和土地改革意义的评价,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片、数据,放映有关土地改革的影视,训练学生使用对比、分析、归纳等学习历史的方法。

(2)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式学习的方法。

【分析】落实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引导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动手制作图表,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了解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分析】通过落实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可适时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策略

1.本课内容决定了本节教学应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找出土地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对土地改革的意义进行评价,其模式为: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

2.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绘制图表,把握本课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及其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来展开。通过师生共同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得出土地改革的必要性。通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交流、自主归纳总结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可以采取学生绘制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土地改革的知识体系,培养探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学程序框架:

【说明】1.框架中的拓展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这一主题由课内向课外拓展,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资料,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框架中的对比知识链接是通过对不同时期人与土地关系的对比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土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引入

方法1

激情引入法

师:同学们还记得《悯农》这首诗吗?

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民犹饿死。”

师:这首诗描述了什么?

生1:这首诗描述了旧社会,封建地主残酷剥削农民的悲惨景象。

生2:反映了旧中国广大农民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无保障。

.

师: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引入新课。

方法2

图片引入法

利用多媒体演示导入框图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探究问题。

师:这是土地改革时的图片,图片上的农民正在干什么?

生1: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生2:土地分给了农民,农民在清整土地。

师:农民不仅分到了土地,而且还分了地主家的耕牛、农具和房屋等,那么你想知道农民分地主土地的情况吗?引入新课。

方法3

激趣引入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暴风骤雨》片断,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提出探讨问题:影片中的农民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分地主的土地,还分地主家的耕牛、农具和房屋等。教师:你想知道农民分地主土地的详细情况吗?引入新课。

五、重点解决和难点突破

本课的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本课的难点是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片、资料,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制作图表。通过合作与交流,找出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土地改革法》的内容;采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探究问题,认识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活动内容1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第一段,再利用多媒体演示课文中的图片,提出探究问题。

师: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或说一说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生: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然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

生:解放前,旧中国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

生:地主、富农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生:贫农、雇农和中农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师:对,你们说得很好!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摇头,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生:旧中国的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生: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生: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师:好!棒极了!由于上述原因,因此要进行土地改革。这就需要颁布一些法令、条款。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谁能表述它的内容呢?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学生的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最后,教师放映一段有关土地改革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刻感受土地改革使农民翻身,获得解放的心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

【评析】

此案例是让学生自己感知认识,完善认识,深刻感受土地改革农民真正翻了身,作了土地的主人,获得了解放。课堂成了学生探索与交流、自由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心灵放飞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2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分析解放前旧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表格或绘制人口比例和土地占有比例饼状图,根据自己设计的表格或绘制的饼状图,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因此,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然后提出探究问题进行讨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

3.土地改革后,为什么说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附:学生制作的表格和饼状图

解放前旧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阶级

项目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和中农

占农村人口 不足10% 90%

占有土地 70%~80% 20%~30%

社会地位 剥削阶级

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被剥削阶级终年辛勤劳动,

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解放前,旧中国人口比例情况  解放前,旧中国土地的占有情况

【评析】

本案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制作表格,绘制人口比例和土地占有比例饼状图,感受到土地占有不均衡的强烈反差,进而认识到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活动内容3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土地改革的必要性,认识到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了使学生对此有更深的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课文中的四幅图片和毛泽东著作原文——“很短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它说明了什么?进行小组讨论。四人一小组讨论出结果后,各组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

组l:第一幅图片是农民正在拔除地界碑,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的情形。

师:(进一步问组1的同学)这幅图是当时在山东省沂南县依汶区实际拍照的,请同学们结合你学过的地理知识,提出山东属于哪个地区?

生:山东省属于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包括苏、皖、鲁、浙、闽、沪五省一市,有7 000多万农业人口。

师:这地区什么时间完成的土地改革?

生:从1950年2月到1952年5月,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

组2:第二幅图是土改工作队队员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师:这幅图是当时在江西瑞金区实际拍照下来的,同学们谁知道江西属于哪个地区?

生:江西属于中南地区。中南地区包括鄂、豫、湘、赣、粤、桂五省一自治区。

组3:第三幅图是农民丈量分配土地,这在新解放区都要进行的。第四幅图是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师:谁知道四川属于哪个地区?

生:四川属于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川、滇、贵、西藏三省一自治区,农业人口约8 500多万。

组4:毛泽东著作原文说明了土地改革这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师:好!你们说得太精彩了,我很激动。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土地,同时还分得了大量的农具、牲畜、房屋等,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

【评析】

利用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课上教师有意识地把历史知识与地理联系起来,打破了学科界限,增强了学生的知识联系,强调内容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创作的足够的空间。

六、教学拓展

拓展专题

一、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课外知识开展拓展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开辟道路。”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收归国有,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使地主分子在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二、活动过程

1.研究课题:从农民分到土地,谈土地改革对历史的贡献,评价历史人物毛泽东。

2.活动安排:第一,由个人或小组收集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概括出主要观点。第二,教师组织学生课上交流和评点,加以引导和补充。

3.研究过程:

师: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请同学们根据各自掌握的资料,谈一谈你对农民分地的看法,同时评价土地改革的历史贡献和毛泽东的功与过。

生:通过土地改革,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他们衷心地赞美:毛主席的恩情比海深。毛泽东功高盖世,他的历史功绩永载史册。

生:我不同意,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造成国家的动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师:都说得很好!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解放前,农民人多地少,农民终年辛勤劳动,却得不到温饱。

生: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生: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生: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一些错误,但他的历史功绩是主要的,不能因为他的错误完全否定他。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汇总到一起就更加全面了。我们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土地改革的内容篇二

课题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读读说说: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2.    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组织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1.  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2.  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土地改革的意义 理性升华: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看看画画: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朗读练习:记一记:1.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2.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指导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脑筋体操:               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组织学生: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为题,展开“接龙”活动,加深理解记忆。畅谈历史:              阅读课本14页“自由阅读卡”,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还包括开展反腐败斗争等。以史鉴今,谈谈你们的想法。提醒学生预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形象认识: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理性升华:1.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2.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练一练:完成课本13页“练一练”:应选c(那时农民对于分得的土地拥有支配权,土地归于农民私人所有,尚未“建立土地的公有制”。)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动动手:          完成《历史填图册》第5页各题。教师心语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在课堂上展示和讲述,培养了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述能力。充分认识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土地改革的内容篇三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

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在我国消灭了20xx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透过教师讲述土地改革的结果,引导学生从中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大运动之一,土地改革的进行也是当时势在必得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对巩固新政权有极端重要的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运用刘文彩这个典型案例来分析旧社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状况,从而突出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对于土地改革的资料与性质,可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进行总结。

对于土地改革的意义,应当先进行补充,讲述土地改革所带的结果及其在农村土地制度上的变化、农民社会地位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然后再从结果中引导学生归纳其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白毛女》的故事或电影资料吗?(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对土地改革的感性认识)

生:(思考并讨论)

师:《白毛女》描述的是在封建土地制度下,恶霸地主黄世仁对杨白劳其女儿喜儿肆意的压榨,而杨白劳等穷苦农民却毫无办法,黄世仁甚至还逼杨白劳用女儿抵债(杨白劳在除夕夜被逼无奈逃租),后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女儿喜儿逃进深山老林,由于在山里的生活十分艰辛、困难,在吃的方面营养跟不上,她的头发都变白了。直到八路军解放了她的家乡,喜儿才在深山中被找回。

(注:“白毛女”在现实中,是有此人存在的。罗昌秀――1923年出生在四川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罗锡联及其妻陶天珍等人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1939年,年仅16岁的她,被迫躲进深山老林,过了17年的野人生活,直到年届33岁时才重返人间,此时的她已是满头白发。20xx年去世,死时80岁)

师:同学们在听完“白毛女”的故事后,有何感想呢?在旧社会,地主是如何剥削广大农民的?

生(思考并回答):收取高额地租;强迫农民为他们干活……

师: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占有超多土地,阡陌相连,他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过着奢华的生活。最为典型的就是利用“大斗进,小斗进”的伎俩巧敢豪夺,住的是被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庄园,专门用水牢迫害穷苦百姓;当时在他家干活的雇农却难以住上完整的茅屋。一句话,站在地主这边来说,就是坐享其成;站在农民那边来说,就是劳而无获。

有个农民叫唐礼福。他家有件棉衣,已祖孙多代穿了162年。传到他这代的时候,已补丁摞补丁,看不出它的模样了。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买新衣服穿了。

师:其实,众观整个中国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农民,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土地。

师:对,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历朝历代,人们不堪忍受的时候,就起来造反,其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得到自己的土地。总之,农民从始到终都在为土地而奋斗。到了毛泽东那里,以他对历史的熟谙和研究,深知中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部分人――最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去为农民争取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土地,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展开了,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来学习新课。

(讲授新课)

第3课土地改革(板书)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板书)

(引导生阅读p11的第一段,了解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真正理解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于情于理都要进行土改。)

师:正是由于旧封建土地制度的严重盘剥,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热情,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简介地主、富农、贫农、中农、雇农的阶级成份划分)

(注:1950、6、30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时的阶级成份划分

地主――占有土地和生产工具而不劳动,或者只做轻微的附带劳动,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划为地主。

富农――凡自耕农土地有余,而兼顾人耕种或以余田出租者及佃农民,自己无土地,资本租得大批土地,所收获超过需要,并雇人耕种者为富农。

中农――虽然占有土地,又拥有必须的生产工具,但既不剥削别人,也不出卖劳动力,靠自己的劳动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为生者,划为中农成份。

雇农――完全没有土地,而靠被人雇佣耕种者为雇农。

贫农――占有不完全的生产工具,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靠出卖一部分劳动力为生者,划为贫农。这种农民一般都租种他人土地。)

(副板书)

地主、富农(10%)

贫农、雇农、中农(90%)

70%――80%

20%――30%

1、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板书)

师:在旧中国的状况是这样的,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又是怎样的呢?

2、新中国:新解放区未进行土改(板书)

师: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地位有什么变化?(大家回顾第1课的资料,是否能够从中找到答案?)

生(思考并回答):中国人站起来,人民当家作主。

师:对,大家回答得很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也掌握了国家政权,地位得到提高的他们,于情于理都想去争取他们一向以来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土地,最典型的就是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获得土地。那么,在前面我们提到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意识到这一点,此刻新中国成立了,他具体又是怎样去实践的呢?(引导生阅读p12的相关资料)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950)(板书)

师:新的土地改革法里规定,在农民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归谁所有?

生(思考并回答):农民。

师:对,这是和旧的地主阶级所有制的区别所在:大家一齐来观看p11―p12的四幅图片,在颁布新的土地改革法后,1950年冬起,全国又分批进行土改,土地当时都掌握在地主手中,就应如何做?――没收地主土地。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引导生看p12的图片),那么,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动脑筋p12)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总结):首先,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压迫的总根子,要把它给废除,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其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就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师:地主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没收了,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生:反抗、阻止土改的开展……

师:那么,在土改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这是为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土改的阻力……

三、土地改革的成果(板书)

1952年底,近三亿农民获得七亿亩土地(板书)

(引导生阅读p12,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土改状况)

(引导生阅读p12的第二段小字部分,找出这次土改与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保有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思考并回答):使中农放心,稳定……孤立……减少……发展……

师:土地改革后,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并加以适当的讲解来到达这一目的,让学生明白建国初期的土改的意义是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

注: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后

(1)地主占有农村土地的70―80%,农民占地20―30%

(1)全国3亿多无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得土地4660多万顷。

(2)农民每年要向地主缴纳大约300―350亿公斤粮食供应的地租。

(2)每年交地租达350亿公斤粮食。

(3)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

(3)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4)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103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2,45亿元。

(4)1952年,全国粮食供应总产量1639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349亿元。

四、土地改革的意义(板书)

废除了……消灭了……巩固了……解放了……(板书)

师:人民政府的威望在广大农民中迅速树立起来,即使在3年经济困难时期,农民们也坚持下来与共产党和国家共赴难关。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了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改革都已完成,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的完成有着重大的意义。

课后练习:做《历史学习指导》(第3课)

土地改革的内容篇四

你听过《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这首歌吗?歌中唱道:“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烂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这首歌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内容?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彻底推翻了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你知道这一过程是怎样的吗?

学完这一课,你就会明白这些问题了。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农民在土改中分得一头耕牛

1.你看过电影《白毛女》吗?故事发生在河北省某县杨格村。佃户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恶霸地主黄世仁在除夕之夜借逼租为名,逼死杨白劳,抢走并奸污了喜儿。喜儿逃入深山,过着非人的生活,头发全白。几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杨格村获得解放,喜儿也由过去的“鬼”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请讨论一下:在旧中国的农村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

2.右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们是那么地高兴和激动?原来他们在焚烧地契。你知道这一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吗?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对地主占有的土地采取了什么政策?

一、选择题

1.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对地主所占土地采取的政策是( )。

a.没收  b.赎买  c.予以保留  d.合作经营

2.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69%;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下列关于这种变化原因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二、改错题

小李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土地法大纲〉的看法》。你能指出并改正这篇文章题目的错误吗?

藏族地区的土地改革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由于经济、政治状况和社会、历史条件都有许多不同于汉族地区的特点,党主张采取更加慎重、更加和缓的政策和步骤。特别是对于西藏地区,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方法解决之。”但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反动分子一直阻挠改革。

为了等待西藏领导人员的觉悟和其他条件的成熟,直到1956年中央还告诉西藏地方政府,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还可以不进行改革。但是,农奴主贵族中的反动分子,不仅反对在西藏进行土地改革,而且勾结国外反动势力策划“西立”。1959年3月10日,他们在拉萨发动武装叛乱,叛乱还蔓延到西藏其他一些地方。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迅速平定了叛乱。3月28日,国务院命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6月,自治区筹委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进行民主改革的决议》,此后,民主改革有步骤、有区别地陆续展开。

西藏地区民主改革的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党在西藏农村中的阶级路线是:依靠贫苦农奴和奴隶,团结中等农奴(包括富裕农奴)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叛乱的和最反动的农奴主,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消灭农奴主阶级。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内,全区基本上完成了民主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同时,该法还规定:“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对地主和富农的政策有什么不同?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土地改革的内容篇五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掌     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整理资料形成概念

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讨论探索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党爱国

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辩证唯物

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2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 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教师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 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练习巩固

1 完成课本13页“练一练”:应选c(那时农民对于分得的土地拥有支配权,土地归于农民私人所有,尚未“建立土地的公有制”。)

2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4页“自由阅读卡”,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还包括开展反腐败斗争等。

3完成《历史填图册》第5页各题。

4 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为题,展开“接龙”活动,加深理解记忆。

5提醒学生预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土地改革的内容篇六

土地改革

课程目标: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指导学生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培养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如采访老人、查阅地方志、阅读乡土教材等,使其感受土地改革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向学生推荐有关土地改革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如:《暴风骤雨》等。引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图片、史料、数据中,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认识中国农民在20xx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激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前课,指出在抗美援朝的同时,党中央在新解放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领导农民完成了土地制度改革。

调查访问成果汇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师简要补充此前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的情况。

小组讨论: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不改革行吗?

学生课前搜索、适当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部分条款。

放映一段有关土地改革的纪录片。

简单阅读了解小字内容。 土地改革的意义

探究分析:土地改革有什么意义?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自由空间:朗读反映土改的《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小说作品中的片段,分享交流感受,加深对土改的认识。

土地改革的内容篇七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选择题

1.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

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a.1949年底       b.1950年底

c.1952年底        d.1956年底

3.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

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 质的集体所有制

c.到1952年底,全国各族土地改革完成

d.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4.在下列对土改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c.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彻底废除了土地的私有制

5.在土改中,我国广大农民对获得土地拥有最重要的权利是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

材料2   看上面图片。

请回答:

(1)这种局面出现在哪一个历史时期?

(2)分析这种局 面出现的原因。

7.阅读下列材料: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颁布后,在 全国开展了什么运动?

(2)材料中的“农民的土地所 有制”,其实质是什么?

(3)这一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8.阅读下列材料:

警钟长鸣: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决不允许腐败分子在共产党内藏身,是党的一贯宗旨。新中国刚刚成立,就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刘青山、张子善腐败大案 ”。结果,腐败分子刘青山、张子善被判处死刑。

请回答:

此案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反腐败斗争第一大案。请你谈谈此案对当今的党风建设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1.c   2.c   3.d   4.d   5.a

二、6.(1)建国初期开展 的土地改 革运动。

(2)这次土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使全国广大无地少地的农 民无偿获得了 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这次土改采取了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有利于减少土改的阻力。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

7.(1)土地改革运动。

(2)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2)意义:土改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 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8.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国家要加强廉政建设,惩治腐败。

土地改革的内容篇八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

2.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和意义。

3.了解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4.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收集有关建国前后和现在土地改革方面的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分组讨论“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中为什么保护富农经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交流学习体会,培养合作意识,从中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教材中的小字及自由阅读部分不作讲述,有余力的学生自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

1. 重点:土地改革,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政权难,巩固政权更难。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等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突破方法是通过录像、图片、小品表演等方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业绩,分析、提炼、归纳土地改革意义。

2. 难点:学生可能对1950年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阶层采取的政策难以理解。因为1931年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采取了限制政策,1947年土地改革中规定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而这次土地改革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开展的,却对富农采取了限制并保存的政策。通过播放记录片,创设问题情景,综合多方面材料组织小组讨论、指导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主要集中在新解放区,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将过去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孤立地主,减少土改运动的阻力,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

1.层层设疑,分组讨论。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2.精讲精练要体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1.查找相关资料,如1947年的土地政策,1950年的土地政策等内容。

2.查找一些相关的文学名著如:《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了解土地改革时相关的土地政策和内容。

3.联系现实深入思考为今天的农村三农问题献计献策。

1.通过对现代农民几个侧面的学习,知道三农相关内容如农业、农民、农村等以增加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历朝历代都重视土地问题,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都与土地制度有密可不分的关系。正是1950年的土地改革法的顺利实施,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成为主人,极大提高生产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政治相关的法律与历史事件进行整合,给学生以完整的概念。

1.教师准备资料:投影仪及相关图片;相关书籍《活着》《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土地改革的影像资料等;中国历史八年级下教师教学用书;各种相关历史网站;

2. 学生准备:提前采访老人、查阅地方志、阅读乡土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相关法律条文等,让学生收集有关土地改革资料。

1.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启发学生用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依托教材,以史为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5.根据课程标准。

导入语: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图片,从中我们读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当家作主等。

师: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年一号文件,以“三农”问题为核心作出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三农”解决的好坏是蘅量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地方领导把经济搞好的重要指标在于农民的增收。但解放前中国农民的生活情况以及最大愿望都是什么?为什么?请同学带着问题看一组图片和一段影像资料。

生:解放前旧中国农民受地主剥削,生活极端贫困。

师: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农民什么时候彻底翻了身?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新课:土地改革。

任何历史事件都离不开几大要素。请根据提示看书,质疑问题,解决问题。

生:中国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师:土地改革前中国农村具体情况如何?请看图示。

生:人教版教材p12第一段。

师:毛泽东也很感慨地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如果你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请简单说一说具体的做法?

生:进行土地改革……

师:那么在土改中,当时是怎么做的呢?我党总结了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在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请看投影资料,试分析此次改革的目的、主要地点、步骤和结果。

生1: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生2:主要地点在新解放区,仅限于大陆不包括中国台湾。步骤是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的分期分批进行。

结果是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家具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得到了解放。总的看来,解放前很多农民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终年饥寒交迫,土改以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在材料中,同学们注意到了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保存富农经济的相关内容。根据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形势分析原因是什么?

学生议论回答的内容整理如下:

为了孤立地主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

为了不受战争的影响缩小打击面。

师: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已经根本不同,在建国前,人民革命力量与力量还处在残酷的战争中,胜负未确定。一方面富农还是倾向于地主阶级和蒋介石,另一方面人民革命战争又要求农民付出极大的代价(出兵、出公粮、出义务劳动)来支援战争取得胜利。这是全国人民最高的利益。因此允许农民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并对地主的一切财产加以没收,以便更多一些地满足贫苦农民要求,激发农民的革命热情,来参加和支援人民革命战争。正如当时的一支歌唱到:最后一口粮做的是军粮,最后的一块布做的是军装,最后的一个儿子呀送到了部队上。建国后人民革命战争在大陆上已基本结束,蒋介石的最后灭亡已成定局,农民出兵、出义务劳动、出公粮的任务相对减少了,虽然还有打中国台湾的任务,但人民解放军已有足够力量去担负。现在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建设。全国各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革命大团结,已经在政治和组织上形成,富农的政治态度,也比以前有了改变,保存富农政策,能够争取富农中立并且能更好地保护中农,去除农民在发展生产中某些不必要的顾虑。所以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阶段中都是要保存富农经济的。

生:什么时候才废除富农经济?

师:只有在农村中可以大量地采用机器耕种,组织集体农场,实行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时,富农经济才消灭。(看到学生在点头)根据课前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课堂上师生的互动,现在请同学们欣赏新式学生剧《分马》片断:反映土地前后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心情。内容如下:

历史剧名称《分马》

旁白:在中国东北某一农村,解放后翻身村民在郭全海带领下在土地改革中分马的片断。

郭全海:(院子当间摆着一张长方桌子,郭全海用小烟袋锅子敲着桌子)“别吵吵,分马了。小户一家能摊一个顶用的牲口,领马领牛,听各人的便。人分等,排号,牛马分等,不排号。记住自己的等级、号数,听到叫号就去挑。一等牛马拴在院子西头老榆树底下。”

众人:(人们拥上来,围住桌子,好几个人叫道):“不用你说,都知道了。动手分吧,眼瞅晌午了。”

郭全海:(爬到桌子上,踩得桌子嘎啦啦地响。他高声叫道:“别着忙,还得说两句。咱们分了衣裳,又分牛马,倒是谁整的呀?”)

众人:共产党领导的。

郭全海:牲口牵回去,见天拉车,拉磨,种地,打柴火,要想想牲口是从哪来的;分了东西就忘本,那可不行。

众人:那哪能呢?咱们可不是花炮。

郭全海:现在分吧。说罢,跳下地来,……

师:看到同学们也兴致勃勃,喜悦异常。大家思考:从哪些方面来总结土地改革历史意义呢?

生:p13最后一段。

师:为了更好总结,现在把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呈现给大家。

资料1:这是1952年1月1日,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4枚,由孙传哲设计,上海大业印刷公司雕刻,上海大业印刷公司印制,1955年1月10日再版。生动地展示了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按照规定,农村划分出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几个阶级和阶层。没收来的土地和财产,被重新分配。无论是地主,还是雇农,每个人都得到一份土地。当然,最高兴的要数那些从前一无所有的贫雇农,他们中有的人甚至把土地证当作了宝贝,一直珍藏到今天。

资料2: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资料3: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资料4: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同学们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土地改革的意义:即

第一: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势力。

第二: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

第三: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经过土地改革才彻底被废除。土地归农民所有,这叫农民土地所有制,请同学们思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什么异同点呢?学生答略。

土地改革实现了孙中山先生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孙中山先生把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个要素。时代在发展,而民生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放眼中国,如何在民生问题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是老百姓既关心又期盼的大事,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逐步达成的一个共识。xx年以来,中央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民殷殷的人文关怀。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四个省市全面免征了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采取的重大举措,被称为继20世纪50年代初实行土地改革、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当然三农问题要圆满解决任重而道远。

土地改革的内容篇九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

2.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和意义。

3.了解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4.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收集有关建国前后和现在土地改革方面的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分组讨论“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中为什么保护富农经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交流学习体会,培养合作意识,从中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教材中的小字及自由阅读部分不作讲述,有余力的学生自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

1. 重点:土地改革,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政权难,巩固政权更难。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等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突破方法是通过录像、图片、小品表演等方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业绩,分析、提炼、归纳土地改革意义。

2. 难点:学生可能对1950年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阶层采取的政策难以理解。因为1931年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采取了限制政策,1947年土地改革中规定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而这次土地改革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开展的,却对富农采取了限制并保存的政策。通过播放记录片,创设问题情景,综合多方面材料组织小组讨论、指导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主要集中在新解放区,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将过去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孤立地主,减少土改运动的阻力,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

1.层层设疑,分组讨论。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2.精讲精练要体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1.查找相关资料,如1947年的土地政策,1950年的土地政策等内容。

2.查找一些相关的文学名著如:《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了解土地改革时相关的土地政策和内容。

3.联系现实深入思考为今天的农村三农问题献计献策。

1.通过对现代农民几个侧面的学习,知道三农相关内容如农业、农民、农村等以增加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历朝历代都重视土地问题,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都与土地制度有密可不分的关系。正是1950年的土地改革法的顺利实施,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成为主人,极大提高生产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政治相关的法律与历史事件进行整合,给学生以完整的概念。

1.教师准备资料:投影仪及相关图片;相关书籍《活着》《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土地改革的影像资料等;中国历史八年级下教师教学用书;各种相关历史网站;

2. 学生准备:提前采访老人、查阅地方志、阅读乡土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相关法律条文等,让学生收集有关土地改革资料。

1.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启发学生用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依托教材,以史为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5.根据课程标准。

导入语: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图片,从中我们读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当家作主等。

师: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年一号文件,以“三农”问题为核心作出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三农”解决的好坏是蘅量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地方领导把经济搞好的重要指标在于农民的增收。但解放前中国农民的生活情况以及最大愿望都是什么?为什么?请同学带着问题看一组图片和一段影像资料。

生:解放前旧中国农民受地主剥削,生活极端贫困。

师: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农民什么时候彻底翻了身?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新课:土地改革。

任何历史事件都离不开几大要素。请根据提示看书,质疑问题,解决问题。

生:中国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师:土地改革前中国农村具体情况如何?请看图示。

生:人教版教材p12第一段。

师:毛泽东也很感慨地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如果你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请简单说一说具体的做法?

生:进行土地改革……

师:那么在土改中,当时是怎么做的呢?我党总结了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在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请看投影资料,试分析此次改革的目的、主要地点、步骤和结果。

生1: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生2:主要地点在新解放区,仅限于大陆不包括中国台湾。步骤是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的分期分批进行。

结果是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家具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得到了解放。总的看来,解放前很多农民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终年饥寒交迫,土改以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在材料中,同学们注意到了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保存富农经济的相关内容。根据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形势分析原因是什么?

学生议论回答的内容整理如下:

为了孤立地主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

为了不受战争的影响缩小打击面。

师: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已经根本不同,在建国前,人民革命力量与力量还处在残酷的战争中,胜负未确定。一方面富农还是倾向于地主阶级和蒋介石,另一方面人民革命战争又要求农民付出极大的代价(出兵、出公粮、出义务劳动)来支援战争取得胜利。这是全国人民最高的利益。因此允许农民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并对地主的一切财产加以没收,以便更多一些地满足贫苦农民要求,激发农民的革命热情,来参加和支援人民革命战争。正如当时的一支歌唱到:最后一口粮做的是军粮,最后的一块布做的是军装,最后的一个儿子呀送到了部队上。建国后人民革命战争在大陆上已基本结束,蒋介石的最后灭亡已成定局,农民出兵、出义务劳动、出公粮的任务相对减少了,虽然还有打中国台湾的任务,但人民解放军已有足够力量去担负。现在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建设。全国各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革命大团结,已经在政治和组织上形成,富农的政治态度,也比以前有了改变,保存富农政策,能够争取富农中立并且能更好地保护中农,去除农民在发展生产中某些不必要的顾虑。所以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阶段中都是要保存富农经济的。

生:什么时候才废除富农经济?

师:只有在农村中可以大量地采用机器耕种,组织集体农场,实行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时,富农经济才消灭。(看到学生在点头)根据课前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课堂上师生的互动,现在请同学们欣赏新式学生剧《分马》片断:反映土地前后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心情。内容如下:

历史剧名称《分马》

旁白:在中国东北某一农村,解放后翻身村民在郭全海带领下在土地改革中分马的片断。

郭全海:(院子当间摆着一张长方桌子,郭全海用小烟袋锅子敲着桌子)“别吵吵,分马了。小户一家能摊一个顶用的牲口,领马领牛,听各人的便。人分等,排号,牛马分等,不排号。记住自己的等级、号数,听到叫号就去挑。一等牛马拴在院子西头老榆树底下。”

众人:(人们拥上来,围住桌子,好几个人叫道):“不用你说,都知道了。动手分吧,眼瞅晌午了。”

郭全海:(爬到桌子上,踩得桌子嘎啦啦地响。他高声叫道:“别着忙,还得说两句。咱们分了衣裳,又分牛马,倒是谁整的呀?”)

众人:共产党领导的。

郭全海:牲口牵回去,见天拉车,拉磨,种地,打柴火,要想想牲口是从哪来的;分了东西就忘本,那可不行。

众人:那哪能呢?咱们可不是花炮。

郭全海:现在分吧。说罢,跳下地来,……

师:看到同学们也兴致勃勃,喜悦异常。大家思考:从哪些方面来总结土地改革历史意义呢?

生:p13最后一段。

师:为了更好总结,现在把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呈现给大家。

资料1:这是1952年1月1日,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4枚,由孙传哲设计,上海大业印刷公司雕刻,上海大业印刷公司印制,1955年1月10日再版。生动地展示了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按照规定,农村划分出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几个阶级和阶层。没收来的土地和财产,被重新分配。无论是地主,还是雇农,每个人都得到一份土地。当然,最高兴的要数那些从前一无所有的贫雇农,他们中有的人甚至把土地证当作了宝贝,一直珍藏到今天。

资料2: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资料3: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资料4: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同学们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土地改革的意义:即

第一: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势力。

第二: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

第三: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经过土地改革才彻底被废除。土地归农民所有,这叫农民土地所有制,请同学们思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什么异同点呢?学生答略。

土地改革实现了孙中山先生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孙中山先生把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个要素。时代在发展,而民生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放眼中国,如何在民生问题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是老百姓既关心又期盼的大事,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逐步达成的一个共识。xx年以来,中央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民殷殷的人文关怀。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四个省市全面免征了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采取的重大举措,被称为继20世纪50年代初实行土地改革、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当然三农问题要圆满解决任重而道远。

土地改革的内容篇十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构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理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土地。土地改革的胜利,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理由:课本表述较为简单和理论化,需要结合材料和数据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政权的巩固作用。

三、教学策略

经历过土地改革的还大有人在,能够提前布置学生作采访调查,先自行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本课教学大有辅弼。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进行本课教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五、教学过程

1.学生课前读书

2.导入新课

教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以获得土地。这天,我们一齐来学习第3课,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3.教师播放视频《百年中国·土地改革》(约4分30秒),学生观看,初步了解土地改革历史。

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构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理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土地。土地改革的胜利,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理由:课本表述较为简单和理论化,需要结合材料和数据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政权的巩固作用。

三、教学策略

经历过土地改革的还大有人在,能够提前布置学生作采访调查,先自行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本课教学大有辅弼。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进行本课教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五、教学过程

1.学生课前读书

2.导入新课

教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以获得土地。这天,我们一齐来学习第3课,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3.教师播放视频《百年中国·土地改革》(约4分30秒),学生观看,初步了解土地改革历史。

4.学生读一遍课文后,完成导学题。

土地改革:

①背景: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②原因:

③开始:

④法律依据:

⑤资料:

⑥实施:

⑦结果:

⑧历史意义:

5.教师使用课件,结合课本,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书上的插图、引文、书上的小字等,理解土地改革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简要说明西藏民主改革,补充比较1950年土地改革同1946年土地改革的不同点。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土地改革时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有哪些主要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农具等,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地让他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3)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不同?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6.教师使用课件,运用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师使用课件,指导学生观看相关插图和材料,形象地了解土地改革经过和农民情绪,透过讨论加深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提问】

(1)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土地改革的内容篇十一

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潜力: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培养、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构成正确历史概念的潜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透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最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过程与方法:透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资料的学习。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资源:课本相关插图、资料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破题导入

1.组织学生阅读12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先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此刻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2.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贴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透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个性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资料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状况请看书。

二、自主先学知识梳理

见《伴你学》p10“导学目标”和“知识梳理”,学生自主预习课本资料,梳理教材线索(组内可讨论、交流)

三、教材挖掘合作探究

(一)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情绪,透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用心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组织学生群众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教师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课中反思:

土地改革的意义两点,第一点是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这一点,要透过回忆辛亥革命的成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分清两者的不同。封建制度和封建帝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第二点是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让学生讨论理解其中的含义:农民真正获得解放是新政权给予的,农民感激政府,从而拥护政府,用心参与其中。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了,解除了农民身上的束缚,从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四、拓展视野情感升华

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为题,展开“接龙”活动,加深理解记忆。

延伸:调查一下,如今中国的土地制度与50年代的土地制度有何区别?

五、知识整合练习反馈

1.知识整合(板书):

(一)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势力。

(2)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

(3)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用心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带给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二)《中华人民你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1950年颁布

(2)资料: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

2.练习反馈:

见《伴你学》p11-12(注:待合格学生只做其中的选取、填空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总结能够让我们停下脚步,反思思考,并找到提升的机会。写作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严密推理的能力,提高思维的清晰度。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
写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知识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而更好地优化学习过程。总结要客观,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总结十分关键,以下是一些写作经验和心得分享。
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进一步提升做准备。写总结时要注意结尾部分,可以用激励和展望未来的方式来提升文采。接下来是一些写好总结的关键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大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表达某种意义。总结要客观真实,不过分吹嘘也不过分贬低。这是一份关于创意思维的资料汇总,希望对大家有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篮球比赛中,队员们需要紧密合作才能取得胜利。在总结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案例或实例,使总结更具说服力和可行性。通过阅读范文,你可以对总结写作的结构和风格有更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读后感是通过读书增加见识和扩大思维,提升思辨能力的方式之一。写读后感可以围绕作者的主题和表达手法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一个明确的计划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一个好的计划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以下是一些优秀计划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学期教学
总结是回顾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写总结时要注意适当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但要保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对于这个话题,以下是一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和成果做出回顾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在写总结时要注重突出自己和团队的价值和贡献,以增强写作的正面效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作总结的技巧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演讲稿是一种用于演讲或演讲比赛的准备稿件。政治总结有哪些要求和标准?如何提高总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这些总结范文,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总结心得体会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写心得体会要突出重点,将自己的思考和收获与实践结合起来。以下几篇总结文章或许会给你一些灵感和启示。有效教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为个人发展铺路。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准确,避免使用太多的废话和修辞手法。总结范文参考幼儿园教研工作月总结篇一本年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应
抒情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既可以通过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声音、画面等方式表达出来。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感悟,使文章更具个性和深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
人生经历中的挫折和困难,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宝贵财富。如何避免拖延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和改进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虽然这些范文并不完美,但它们可以为我
总结是锻炼思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重要途径。写总结时,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看看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共同点和规律,进
撰写一份优秀的报告需要我们具备调研、分析和写作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条理性。想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首先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群体。报告范文包括
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预留一定的调整和改进空间。方案的沟通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通过借鉴和参考这些方案范例,可以提高我们的方案制定能力和效果。安全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提前做好准备。对于长期计划,我们可以将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逐步实现。从这些范文中你可以获取到一些有用的写作技巧和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
报告通常包含背景介绍、目的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与建议等内容。如果有需要,可以结合实例或案例分析,以增加报告的说服力和可信度。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资源也有助于提
通过总结,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不足,为个人发展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机会。怎样提高作文水平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我来分享一些提高写作能力的技巧。下文是一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我给大
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和集中精力,不被琐碎的事务所干扰。在制定计划时,可以参考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避免犯相同的错误。一个好的计划可以让你更有自信和动力
报告是一种注重事实和逻辑的写作形式,它要求作者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并合理组织和展示信息。报告的结构应该合理,逻辑严谨,信息有序排列。报告的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
作品赏析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它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写一份好总结的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总结是一种思维的训练,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展望未来。写总结时,要注重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主观臆断的表达方式。看看这些环境保护实践的案例,它们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更好地投入学习。在写总结时,可以运用一些例子和实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师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总结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标。在情感表达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和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人生经验和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毕业的感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大学纪
写总结是一种对自己的一种负责和尊重,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交流和分享。写总结时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归纳。以下是小编特别为大家搜索整理的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
健康问题是现代人普遍关心的焦点,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从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概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出色的总结样本,供大家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
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确保学习内容的有序展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教案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这些教案范例包括了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设计。《过秦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改进和提升自己。在总结中,应该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使其更具说服力。下面是一些来自各个领域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写总结之前,先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和梳理。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用的总结例文,供大家了解
计划是为了实现目标,避免盲目行动和无效努力。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决心,在困难和阻力面前坚持执行计划。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写计划,下面是一些建议和指导,希望能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总结是一次思维的整理和梳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向。选取适当的写作材料对于文章的内容和质量都至关重要。这里是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写作的
教案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灵活、细致的设计。怎样编写一份好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经过验证有效的教案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天火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总结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培养方式,通过总结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写总结时,要避免主观偏见和情绪化的表达。这是一份关于个人成长的总结,希望能给你一些启示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
总结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先回顾过去的工作和学习内容。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荔
总结是我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注意总结的语法和拼写错误,以免影响整体的专业性和可信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工厂辞职申
思考过去,展望未来,总结是必要的!高质量的总结要求我们深入思考并总结出精华部分。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总结范文,或许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员工个人辞职申请书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
教案的编写须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以促进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教案的编写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系列的教案案例,希望对您的教学有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
报告的撰写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学术规范和格式要求。在写报告时,要注重论述的严谨性和论据的可靠性。如果你正在准备撰写一份报告,不妨参考以下范文,看看如何组织和表达信
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和收获,都可以在总结中呈现。写总结时可以采用分类、概括等方法,使结构清晰。在阅读以下的总结范文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自己的总结写作技巧和方法。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上课捣乱检讨书800 上课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教案的编写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教案的设计应该根据学科性质和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大
通过撰写报告,我们可以对所研究的问题或者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那么如何写一份出色的报告呢?首先,我们需要对要报道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和整理,确保每个细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计划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每一天的活动,避免浪费时间。为了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任务的背景和要求。制定计划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学校
探讨是指在研究或讨论某一问题时,通过不同观点和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下面是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隐藏在琐碎事物背后的规律和原理。审视过去的得失,将它们融入到写一篇完美总结的思考和表达中。总结范文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本质和目的,
"通过计划,我们可以有效地评估和分析自己的行动,及时调整和改进。"在制定计划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份计划范本,供大家参考和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
总结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更好地规划未来。注意心得体会的结构,要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以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回顾和归纳的过程。总结要突出重点,避免内容过于冗杂。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写作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护理员个人年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