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职业暴露常见原因篇一
【key word】nurses;0ccupationalexp08ure;prevention 目前,多数医院将医院感染的管理、监测以及防控措施等主要用来保护患者,以防止其发生医院感染。而对于经常够的重视,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性。戴青梅报告,在各级医院的职业损伤中,医、护、技的损伤率分别为53.83%、74.06%和37.98%[1],可见护理人员是最危险的职业群体之一。各种职业暴露不但可以损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威胁到其生命。sars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发生多起医院感染,实质上素‘”。全球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锐器伤后发生血使受伤者感染,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0.3%、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1.8%[3]。1.1.2负重伤护理工作中,肌肉骨骼损伤,尤其是脊背损伤是威胁护理人员健康的突出问题。意大利一项调查显示[4],8.4%;长期使用计算机引起的腕管综合征也较多见;护理人员群[5]。行摄片、术中造影、透视下穿刺等操作时,由于大多数护理人员放射防护知识和防护用具等缺乏易受到损伤。另外,电离辐射、微波等均会导致护理人员机体损伤(白细胞减少、不良李可萍:女,本科,副主任护师,e-mail:302yj9166@sina.com生育、放射病等)口]。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紫外线可引起眼炎或皮炎[6]。细胞毒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具有杀伤或抑制作用。在化疗操作中,注射器稀释药物、排气、换液、拔针等操作都能造成皮肤接触或吸入化疗药物,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7]。护理人员每天要接触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液和臭氧等)。不节病、哮喘、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8]。1.2.4麻醉废气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污染的环境中,有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9]。我国每年报告发生法定传染病450余万例,其中多数可机会多,易发生生物性职业暴露。hbv、hcv和hⅳ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其他还有流感病毒、支原体和变异冠状病毒等。hiv的几率为0.1%[10]。护理人员职业角色与多种生活角色的经常性冲突,构成了护理工作的应激因素。工作中存在的诸多负性因素,如长期处于危重患者、意外伤害以及死亡的包围中,生活不规律、工作负荷重、心理压力超负荷,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甚至遭到漫骂和生命威胁等,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心理和工作行为。李小妹等报告,护理人员有情绪疲溃感的占59.1%、无成就感者占53.2%,明显高出国内常模(33%)ⅲ]。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科学,护士缺编问题严重。这与床护比例是1:0.4,但90%以上的医院达不到[拉],平均床护之比只有1:o.33。一些医院为了增加经济效益经常加床,造成护理人员严重缺编、超负荷工作,致使护理人员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增多,从而增加了职毛秀英等阿1报告,调查167家医院肿瘤化疗药物配置,仅8家医院(占4.78%)采用了集中式管理,其余159家(占95.21%)均采用分散式管理;仅12.15%的医院使用全密闭式输液系统。护士操作时,很少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正确戴手套者仅为9.58%;还有62.26%的医院护士操作时没有穿隔离衣;136毛秀英等n31调查26所护理院校,均未设置职业防护教育课程,也无相应教材。上岗后也缺乏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专科医院的护士调查发现,87.9%护士认为需要加强防护知识的学习。传统的教育中,过分强调护士要有奉献精神,有时给护理人员造成错觉,认为注重自身安全防护就是不讲奉献,戴手套等防护措施被认为是怕脏嫌弃患者,是不敬业的行为。护理工作中常有被血液或体液泼溅的危险,67.5%护士从不戴防护目镜。进行侵袭性操作时,3.2%护士从不戴手施,原因是遇到的传染病患者少,麻痹大意,洗手及手消毒正确者仅25.8%,正确掌握消毒剂用途及效能者仅为4.5%。由于医院成本核算,许多医院很难为护士提供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具,甚至连防漏、耐刺、密封的收集箱都难以保证。40.36%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因未提供防护用具所致[16]。美国cdc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进行暴露后预防(pep)可使hiv感染率降低79%,同时pep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81%的hiv传播的危险[17]。护理人员在被针刺伤的当时,约86%的人采取一般的消毒措施(碘酒加酒精),能较规范处理的仅占4%左右,有0.33%的护士未做任何处理h矗3;防护评估不到位的占94%[19]。孙伯英等㈨调查22所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中华护理杂志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年,卷(期):2008,43(6) 被引用次数:33次
参考文献(27条) 1.戴青梅.刘素美.李法云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状况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2(09) tsj a review of sharps injures and preventalve strate giesl 2003(53)
2002(07) d initial epide mlological data on the clinical effects in the health workers employed
in the maual lifting of pationts in wards 1999(02)
2003(01) 6.艾秀琴医务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期刊论文]-天津护理 2004(01) 7.毛秀英.郭娜.于荔梅我国部分医院护士化疗防护现状的调查[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2(11) 8.杨玉莲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 2000(09) 9.程月娥.叶志曩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与防护[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1(08) 10.王蠢英.李秀霞.保向菊浅谈肿瘤科护士的自身防护 2002(02) 11.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渍感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0(11) 12.王社芬中美临床护理工作比较[期刊论文]-实用护理杂志 2002(04) 13.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期刊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02) 14.申桂云.刘建芬.牛仙飞传染病医院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7(01) 15.花奠.张咏梅.张学敏医务人员院内感染防护情况调查分析[期刊论文]-南方护理学报 2004(02) 16.程雯.唐敏霞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调查[期刊论文]-现代实用医学 2006(07) j g trends in blood borne pathogen exposure and follow up at an urban teaching hospital:1987 to1997 2001(04)
2003(03) 19.高丹.王艳芹.王桂芹医院护士职业防护难点分析及相应对策 2005 20.孙伯英.李明艳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防护教育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6(06) 21.毛秀英.高秀莉.于荔梅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现状调查[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3(02) 22.王红红.杨敏.何国平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现状及预防对策[期刊论文]-实用预防医学 2002(06) 23.滕涛对公共xxx门职业性暴露艾滋病病毒后的预防疗法的临时性建议 2000(05) 24.李红梅.李文涛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意外针刺伤 1999(01) mb frequency of non-parental 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blood and body fluid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1991
2005(01) 27.张慧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 2000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张玉珍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7)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制定防护对策,以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自行设计半开放型问卷,行现场调查
并分析调查结果,筛选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提出防护措施.结果:50例护士均发生过职业暴露,且2次及以上的针刺伤发生率为80%;主要暴露途径是针刺伤和 病人分泌物喷溅;职业暴露后护士行正确紧急处理的人次有25例(50%);26例()护士职业暴露前有不良情绪,100%的护士担心职业暴露后会感染相关疾 病.结论:针刺伤和病人分泌物喷溅是护士职业暴露最主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不良的情绪是护士职业暴露的诱发因素;护理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和暴露后正
确的应急处理是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制定科学规范的培训方式、内容与考核手段可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中外健康文摘2010,07(12)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制定防护对策,以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 自行设计半开放型问卷,行现场调查
并分析调查结果,筛选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50例护士均发生过职业暴露,且2次及以上的针刺伤发生率为80%;主要暴露途径是针刺伤和 病人分泌物喷溅;职业暴露后护士行正确紧急处理的人次有25例(50%);26例()护士职业暴露前有不良情绪,100%的护士担心职业暴露后会感染相关疾 病.结论 针刺伤和病人分泌物喷溅是护士职业暴露最主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不良的情绪是护士职业暴露的诱发因素;护理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和暴露后正
确的应急处理是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制定科学规范的培训方式、内容与考核手段可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yu-zhen护士职业暴
露后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分析 -护理学报2010,17(1) 目的 了解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职业暴露的情况、暴露后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自设职业暴露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应对
方式问卷对79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798名临床护士回顾1周内的职业暴露情况,发生职业暴露者519名,发生率为被患者体液、血液、脓 液污染,被锐器、针头刺伤.519名护士职业暴露后,躯体症状、焦虑、强迫、抑郁等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
职业暴露常见原因篇二
职业暴露预防措施
由于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xxx螺旋体(tp)等等,经血液传播疾病出现蔓延趋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日益增加。医务人员因接触人群的复杂性及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但是,目前有些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害缺乏充分的认识,很多情况下未能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现就医务人员存在职业暴露的安全隐患及其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1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职业暴露的风险
被血液、体液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 (1)hbv: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正常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0%[1],说明血液传播肝炎的职业危害性不容忽视;(2)hcv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其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其感染率约为3%左右[2];(3)hiv在我国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传播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且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及治愈方法,所以hiv职业防护人们一直高度关注;据国外前瞻性研究表明,经穿破皮肤感染hiv的几率为[3];据who统计,目前hiv经血感染者为5%~10%[4];(4)tpxxx是由to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输注带有xxx的血液制品也播该病的重要途径之一。(5)人体体液也存在着一些传播疾病的风险,如痰液、尿液、粪便、脑脊液、腹水等。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有被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患者的血液、体液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手、眼、鼻、口。当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有破损时,接触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就有被感染的可能;当带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溅到医务人员的口腔粘膜、鼻粘膜、眼粘膜均有可能造成感染。
针刺伤 医务人员最危险的职业暴露是针刺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5]。80%的护士有被针尖刺伤的经历,医生、检验人员也有针刺伤的危险。被污染的hbv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达18%[6],针刺伤时只需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7];被hcv污染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为;被hiv污染的利器刺伤或接触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概念为。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感染率为6%~30%。
2防护措施
加强对职业暴露安全防护的管理与教育 sars流行期间,我国医护人员sars感染率是一般居民的38倍,医务人员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度很高,而目前我国关于职业暴露的管理监控力度仍欠缺。医疗机构管理层应完善有关职业暴露防护的规章制度,制定有关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配置充足的防护用具及设备,加强对医务人员有关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职业暴露重在防护,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之一。
防止和减少意外针刺伤的发生 正确处理污染针头是防止针刺伤的关键之一。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让锐利面对着自己或他人;避免将用过的针头套回针帽,防止刺伤自己;将用过的针头丢入贴有标签的耐刺容器内;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不要留在操作台上。
洗手 医务人员在接触血液、体液后要洗手,包括脱手套后。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应立即用肥皂流动水按六步洗手法洗手至少3分钟,之后用清洁毛巾擦干手,再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液原液擦拭双手至少1分钟。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既可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患者。
戴手套 医务人员每天需完成大量的手术、穿刺、注射、抽血、输液、吸痰、导尿、灌肠等治疗工作,戴手套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减少血液、体液暴露的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戴手套能减少接触血液、体液的次数并且减少皮肤损伤。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一层医用胶乳手套,该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9]。因此戴医用胶乳手套是医务人员防范职业暴露有效的防护措施,它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皮肤与血液、体液的接触。
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着装应规范,穿工作服和或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更换工作鞋,必需时戴护目镜。工作服或隔离衣要有一定厚度,吸水性强,口罩必须遮住口鼻,工作鞋必须遮盖脚背。口罩、帽子、工作鞋、工作服、隔离衣及护目镜要定期清洁消毒,污染时及时更换。着装规范是防范职业暴露有效的防护措施,它能对医务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当地面、台面、物品、医疗器械被血液污染时,应先用消毒液浸泡30min~60min后再清洁,对不能浸泡的物品或医疗器械可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正确有效的清洁消毒能避免交叉感染,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之一。
医疗废物的处理 医疗护理工作产生的相关医疗废物如一次性输血器、输液器、注射器、针头、标本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并醒目标识。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健康监测 医务人员必须每年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率为96%~99%,该疫苗同时亦对乙肝有防护作用,hbsag阴性的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接种乙肝疫苗。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要立即进行正确处理并报告,做好登记。受伤者要进行hbv、hcv、hiv、tp的检测,依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减少感染率。(1)hbv 接触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液,并被针头刺伤,首先要轻挤伤口,挤出污血,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液原液消毒伤口。尽可能肌注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定期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查。补救措施实施最好发生在24h内,最迟不超过7d。(2)hcv 接触hcv阳性血液后,由于没有疫苗预防,只能进行伤口(同hbv)处理,并进行hcv感染的检测与监测。是否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应由医院医生决定。(3)hiv 意外接触hiv阳性血液后的处理同hbv,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各做血清学检查。最好在接触hiv阳性物质6h内服用抗病毒药物,降低感染hiv的风险。(4)接触xxx阳性血液后,必须24h内服用预防药物,并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5)应急处理:当有标本溅到粘膜时,首先应用自来水冲洗20min,再用碘酒消毒,并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10]。
部分医务人员因为防护物品供应不足而放弃防护措施。因此,做好防护工作,既要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的素质,又要医院管理者有充足的防护用品准备,才能保障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涉及诸多因素,但只要提高安全防护意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就可以减少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常见原因篇三
为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增强医护人员呼吸道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水平,保障职业安全,10月26日下午,我院感控科联合门诊部进行发热门诊护士呼吸道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演练。
当日下午,发热门诊收治一名30岁女性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发热患者,护士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护目镜,一次性乳胶手套,鞋套。在为其核酸采集时,发生口罩松动,呼吸道防护措施被破环。
医务人员发生口罩松动、呼吸道防护措施被破坏时,立即离开职业暴露现场,请另一名医务人员继续接诊患者。发热门诊护士立刻脱去外层手套,手消后捂住鼻腔按规定路线撤离污染区,紧急到达脱卸区按照规范要求脱卸防护用具。进入二脱区,用棉签蘸75%酒精,轻轻旋转擦拭双侧鼻腔,各2-3次。用%氯化钠注射液漱口,3-5次。戴外科口罩。
立即将职业暴露护士安置到相对独立的区域。护士立即上报护士长,护士长上报感控科主任,对患者采取核酸快检,尽早报告结果,经确诊患者为非新冠病例,呼吸道暴露人员初检、复诊核酸为阴性。感控科评估暴露风险,预警解除。
过此次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了我院呼吸道暴露的应急处置流程,增强了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防护能力,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医护人员职业安全,为我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夯实了基础。
职业暴露常见原因篇四
xxx医院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进行正确的局部处理。 1、如果是完整的皮肤污染,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彻底冲洗,做局部皮肤的一般性消毒即可,不需要进行暴露后的药物阻断或预防。 2、如果是黏膜暴露,应当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用%碘伏冲洗或涂抹消毒。
最后再用消毒剂如75%酒精、%碘伏消毒局部伤口。
如果暴露物为hiv阳性,一方面应报告分管院长,另一方面应报告疾控中心艾滋病所,请有关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预防用药。
定期随诊。 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结果反馈
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流程图 职业暴露部位 皮肤刺割伤 黏膜损伤 完整皮肤污染 反复轻轻挤压伤口,尽 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 肥皂和清水冲洗 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 75%酒精、%碘伏、过氧乙酸浸泡或涂抹消毒 %碘伏冲洗或消毒 不需要药物阻断或预防 一般性消毒 报告感染管理科 报告分管院长 判断暴露物性质 hiv阴性 hiv阳性 暴露时状况不明 疾控中心专家评估暴露级别别 不需要药物阻断或预防 相关临床专家认真分析暴露种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取药物阻断和预防 决定是否预防性用药 如果需要药物阻断和预防用药应尽早实施 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感染管理科、科室 各保留一份
职业暴露常见原因篇五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进行正确的局部处理。 1、如果是完整的皮肤污染,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彻底冲洗,做局部皮肤的一般性消毒即可,不需要进行暴露后的药物阻断或预防。 2、如果是黏膜暴露,应当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用%碘伏冲洗或涂抹消毒。
最后再用消毒剂如75%酒精、%碘伏消毒局部伤口。
如果暴露物为hiv阳性,一方面应报告分管院长,另一方面应报告疾控中心艾滋病所,请有关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预防用药。
定期随诊。 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结果反馈
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流程图
职业暴露部位 皮肤刺割伤 黏膜损伤 完整皮肤污染 反复轻轻挤压伤口,尽 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 肥皂和清水冲洗 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 75%酒精、%碘伏、过氧乙酸浸泡或涂抹消毒 %碘伏冲洗或消毒 不需要药物阻断或预防 一般性消毒 报告感染管理科 报告分管院长 判断暴露物性质 hiv阴性 hiv阳性 暴露时状况不明 疾控中心专家评估暴露级别别 不需要药物阻断或预防 相关临床专家认真分析暴露种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取药物阻断和预防 决定是否预防性用药 如果需要药物阻断和预防用药应尽早实施 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感染管理科、科室 各保留一份
职业暴露常见原因篇六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 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本院2013年1~11月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上报统计数据, 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2013年1~11月共报告职业暴露52例, 其中锐器伤41例, 占, 血液或体液暴露9例, 占18.%;其他2例。发生职业暴露以实习护士()、护士()和医师()为主, 工人();暴露源病种以乙型肝炎、xxx、hiv为最多, 占, 锐器伤暴露源的;暴露地点主要发生在急诊科输液室和病房;各暴露环节中以各种穿刺和处理医疗废物占比例最高;全年共支出职业暴露检测治疗费用元, 平均每人元。结论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面临的高危职业风险, 实施标准顶防, 规范操作规程,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强化免疫接种、建立完整监测报告制度及暴露后实施干预措施, 是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措施, 可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关键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控措施1 临床资料
1. 1 发生职业暴露科室构成比 2013年1~11月发生职业暴露52例。其中急诊科21例, 占;其次内一科5例, 占;手术室、外一、外三科、妇科各5例, 占;高洁公司3例, 占;外六、icu、儿科各1例, 各占。见图1。
图1 发生职业暴露科室构成比
1. 2 暴露部位构成比 手伤49例, 占, 腹部刺伤1例, 占, 眼黏膜暴露1例, 占, 背部暴露1例, 占。
1. 3 暴露时从事的工作 整理医疗废物及搞卫生等24例, 占;拔针12例, 占23%;注射6例, 占, 手术各7例, 占, 其他3例(如送血标本途中不慎刺伤), 占6%。
1. 4 暴露人员构成比 实习护士22例, 占;护士15例, 占;医生6例, 占;清洁工人9例, 占。见图2。
图2 2013年1~11月不同职业的职业暴露构成比
1. 5 暴露级别 均为二级暴露。暴露源情况:xxx6例, 乙肝5例, 艾滋病毒4例, 丙肝2例, 感染源同时携带有两种病原体的有2例, 感染性暴露源不明17例, 其余暴露源没有感染性病。
暴露后紧急处理情况:39例处理方法正确, 8例流动水冲洗时间>5 min, 5例未做流动水冲洗, 仅作局部消毒处理。
2 发生职业伤或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2. 1 未按规范处理医疗废物 未能及时分类医疗废物, 注射或拔针后未及时放入锐器盒, 把带有针头的医疗废物丢弃在治疗盘、车床、床头柜等环境或锐器盒外, 在进行二次整理过程中导致被针头刺伤;锐器未能妥善放入锐器盒内, 针头外露, 医务人员走路或工作时冷不防被刺伤[1]。
2. 2 护士拔针后手拿输液管被胶布粘附卷曲回的针头刺伤手;工作欠认真, 精神不够集中、操作欠规范, 注射、接针、手术时不慎被刺伤[2]。
2. 3 标准预防落实不到位 从图中数据看到, 发生职业暴人员多数为工人、实习生, 这类人员专业基础知识差, 标准预防及职业暴露防范意识不强, 个别人员工作不认真、粗心大意、操作欠规范是造成职业暴露或职业伤的首要原因[3]。
2. 4 诊疗场所受限制 职业暴露主要集中发生在几个科室, 以在急诊科居首位, 而且是以发生在输液室为主。输液室地方狭窄、人员涌挤, 加上科室欠重视, 培训力度不够, 没有对每一批轮科护士或医生进行职业暴露防范培训, 也是导致发生职业暴露高的原因之一[4]。
2. 5 医患比例失调 门诊每天输液量大, 输液室护士执行治疗犹如冲锋打仗, 工作任务繁重, 没有过多时间考虑职业暴露问题, 大多数是在身心疲倦、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2. 6 诊疗护理操作欠规范 如使用后的锐器随便扔在治疗盘内, 当再次往治疗盘内取物时不慎被刺伤;术中医护人员传递器械配合不当被刀片或缝针划伤。所以规范医疗护理操作行为是确保职业安全切实有效的措施。
2. 7 领导重视度不够 医院感染管理虽然得到医院的重视, 尽管标准预防及手卫生已倡导和列入法规, 但国家和地方政府没有丝毫经济投入预防和控制, 全靠医院自己的业务收入维持医院的运转, 医务人员的专业消毒隔离防护及手卫生所涉及的消耗性材料每年支出费用不菲, 但也有医院领导无法改变职业防护只投入、无产出的错误认识。
3 防控策略
3. 1 加强职业暴露防范知识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和处理能力。为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除了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外, 更重要的是加强防护培训, 职能部门经常监督检查、考核, 科室也要经常性地抽查考核, 以提高和巩固自我防护意识。培训可采用多种教育形式, 如书观摩、录像、定期理论考核、小组学习讨论、集中培训等来提高培训的效果[5]。
3. 2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标准预防, 规范各项诊疗护理操作。
3. 2. 1 医务人员应掌握洗手指征及洗手时机。
3. 2. 2 当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 并穿防护衣, 在戴手套前要检查有无破漏, 在操作中要注意防止损坏。
3. 2. 3 被污染的医疗用品、仪器应及时处理, 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在用于下一患者前应进行清洁和消毒。污染的床单要及时处理, 对传染病或带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针对相应的隔离要求严格落实隔离措施。
3. 3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正确处置各类医疗废物。明确分类、及时处置是锐器损伤的防范措施。
3. 3. 1 工作环境光线充足, 区域宽敞。
3. 3. 2 对不合作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时, 必要时做好约束工作。
3. 3. 3 选择使用安全的医疗护理用具。
3. 3. 4 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
3. 4 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工作要认真、细致, 专心工作, 遵守操作规范是预防职业伤或职业暴露最根本措施。
3. 5 定期进行总结评价和反馈, 以达到持续改进、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的目的。没有评价反馈的监测是无效的监测, 作为职能部门除了加强职业暴露案例的监测外, 常常监督检查, 将存在问题和潜在危险因素及时反馈给各科室(部门), 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定期进行总结评价反馈、提出改进建议[6]。需要医院层面协助改进的向医院领导或主管部门反映落实, 从而有效得到预防职业暴露, 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职业安全。
4 小结
通过总结评价、监督干预与共同整改落实, 提高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控能力和知晓率, 增强防控意识, 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相比之下, 下半年职业暴露发生率比上半年有所下降, 一年来, 没有因职业暴露而发生的交叉感染案例[7]。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抽查和考核, 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知晓率由40%提高到80%, 现论考核合格率由75%上升到88%;另一方面, 医院管理者应充分了解伤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合理配置人员, 优化工作环境, 切实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保障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身心健康, 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雪琴, 彭刚艺.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7:35-36.
[2] 林岩, 徐凤琴, 陈丽容, 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风险与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8):985-987.
[3] 邹雪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5):660-662
[4] 崔素芬, 陈琳, 吴贤敏, 等.165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热带医学杂志, 2010, 10(9):1113-1115.
[5] 韩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 24(2):780-781.
[6] 魏道琼, 向钱, 周忠华.某综合医院2010~2011年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3, 8(1):87-88.
[7] 梁建红, 刘玉坤, 付艳霞, 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与防护措施.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2, 29(1):66-67.
[收稿日期:20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