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平衡?语文是我们与人交流、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怎样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语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夜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篇一
暖和的阳光调皮地跳跃在泛着微微油墨香的纸上,获书在手,就像孔子席前的学生,心生几多向往,平添几分敬畏。一日,偶然邂逅《于丹〈论语〉心得》。
圣贤把他们深刻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收益。
为师十三年,时常在忙碌中为自己的平庸感慨,平日非常喜欢听名师上课,然而与名师相比就更觉自己卑微、渺小,缺少职业幸福感。无比崇敬地请教一位名师: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功夫是什么?读书!!名师真真切切地告诉我!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畅快和兴奋。的确,“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一种享受,与书结缘,结下最神圣最美丽的缘。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地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读书,能使教师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智慧的言语,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读书,能改变教师的人生,从而使教师思考人生,把教学变成一种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读书,是教师最可贵的生活品质,更是一种诗意美好的'人生境界。/xdth/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用富有哲理的话告诉学生无言,用行动做,就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能做得到吗?当我抱怨工作的繁杂时,当我对待孩子们的错误疾言厉色时,孔圣人的声音便在脑海中萦绕:“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曾经为了让孩子们爱上读书,我可谓费尽心思,但收效甚微。直至一个平常的课间中,闲极无聊的我无意识地在教室里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猛然抬头,我才发觉教室里比平时安静了许多。只见几个孩子也手捧书本,读得煞是认真。这时,孔子的话再一次在我耳边响起:“天何言哉?天何言哉?……”从此,我开始真正地蹲下身与学生们一起读书,努力做孩子们读书的点灯人,让书香弥漫于孩子们生活的气息之中,让读书成为孩子们最美丽的姿态。渐渐的,渐渐的,班里读书的氛围日渐浓郁了,爱读书的孩子也多了。就这样,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孩子们已经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享受,再也不用我绞尽脑汁地想办法了。身教胜于言传,这是至圣先师两千年前就告诉我们的道理。我想,唯有当天道与师道融合,我们才能将“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句话完全领悟。可见,孔子一言足以品悟一生!
纵然,语文充满劳绩,我依然幸福地栖息在芬芳的大地上。
当我们在自然生活下悟出真谛,在书墨清香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应该会缄默微笑。
相关论语的文章:
夜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篇二
孔子的意思是说,他笑子路,不是笑他没有治国理政的才干,而是笑他说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治理对象的大小,不在于它是不是国家,而在于自己的态度。因为冉有和公西华态度谦逊,而他们又有实际的才干,所以孔子没有哂笑他们。
夜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篇三
今天,我们班组织观看了于丹教授的《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我真的深有感触。因为我虽然看过听过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是有许多都是夸夸其谈,让人感到华而不实,颇有战争年代大喊“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之嫌。但是于丹教授的《处世之道》让人不仅感到平实,贴近生活,而且很有哲理,看后实在是受益匪浅。
于丹的《处世之道》主要阐述了以下的几个道理:
一、利用孔子和弟子的问答:“弟子问孔子说:“老师,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阐述了人际关系中的对待“德”和“怨”的不同态度。告诉我们不能一味的以德报怨而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正如于丹教授所提出的如果有他人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我觉得这种做法真的很得当。既不主张消极的任其所为,也不宣扬积极的以怨报怨,真的能够指导我们正确的对人处事。看了于丹教授了这一处事的原则,我的心也开始明朗起来,我为以前自己没有体会到这一点而懊恼,因为在过往的工作中,虽然自己真真实实的去认认真真的做了,但却受到别人的非难和不理解而深深的苦恼,感到特别的不值和委屈,但是听了于丹教授的讲解,真的有如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大可不必有受委屈的感觉,也没有必要为这样的小事而耿耿于怀,我可以坦然的面对这一切,即:“以直报怨,”我想如果在人生和工作中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无论受到多大的伤害和打击对自身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都是可以坦然面对的,那么,在思想上,自己就战胜了自己,因为人说?理智是一棵树,情感是一片云,云经常被风刮得到处乱跑,而树被风刮走的,只是几片树叶?只有我们具备了坦然面对外界的种种,我们才不会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悲哀。
二、用孔子的“过犹不及”论阐述了,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甚至是亲人应当具有的“距离”美。于丹教授列举了一个豪猪相互取暖的故事阐明了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群体的温暖。其实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常常有这方面的困惑:为什么有时我明明是为了对方好,而对方却拒人于千里之外呢?我现在才真正的明白,和人相处真的不是越走得越近越好,而应该保持一定的“度”。同时呢,不要以爱的名义,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我也明白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多一些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和思考问题,那样就不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到头来落得“两败俱伤,里外不是人”。说来其实真的很可笑,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曾有过“以爱的名义,来控制别人”那个时候,我常常的苦恼,但是我就是找不到苦恼的原因,经于丹教授这样一讲,我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幼稚和可笑,我总是认为,自己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我总是觉得“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都是出于自己的一片爱,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的爱却是建立在可笑的“自我”之中的,总是自然不自然的就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去了,结果经常就会有许多的小矛盾和小摩擦发生。我想现在明白尚不晚,给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一个足够的个人的空间吧,给所有的人的爱都是要没有回报和没有负担的爱。不要认自己所爱的人感觉到这种爱是一种负担。
三、对待工作也要适度。用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说明了对待工作也要适度。于丹教授认为:“只要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因为这个社会不缺少锦上添花,缺少的是雪中送炭。我想确实是这样的,有些时候,我们为了表现或者是为了一片好心,去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却弄巧成拙,事与愿违,结果虽然事是做了,但是却做得不尽人意,跟着就招来一片骂声。虽然是一片好心,却做了坏事。那么用哲学的“过犹不及”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四、正确处理说与做的关系。用孔子的巧言令色,鲜仁矣来阐述了不说自己做不到的事,要少说多做,慎言,慎于言,这也是一个分寸。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都不乏夸夸其谈的人物,废话一大堆,但是,真的要踏踏实实的工作,就原形毕露了。于丹教授在这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故事来阐述了说和做的辩证关系。告诫我们不要象坏脾气的小孩一样,在别人的心灵之上打一些无法消除的“洞”。在现实生活中少一些指责和报怨,少一些后悔的经验,那么我们离成功就不远了。是的,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把所有的指责和报怨都变成行动的动力!
五、为人处事要先学会礼仪。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修己以信就是要好好的修炼自己,以安顿别人,只有把自己修炼好了,才能帮助别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许多的人报怨社会不公,报怨处事艰辛,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掌握处事的原则,把握做事的分寸,礼行天下,修身养性那么我们就掌握了处世之道,自然生活就会变得无比的快乐。
听了于丹的讲演讲,我真的是由衷的感动!
夜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篇四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
于丹论语心得18:处世之道(1)于丹论语心得19:处世之道(2)于丹论语心得20:处世之道(3)于丹论语心得21:处世之道(4)于丹论语心得22:处世之道(5)。
夜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篇五
不想知道于丹是何许人,我听过她的讲座,没有佶屈聱牙的语言,没有艰深晦涩的典故,平静、和缓,一如她倡导从容、淡定,总体感觉比刘心武讲解连贯流畅。
偶得一本《于丹“论语”心得》,排版极其疏离,很快便通读一遍。早前看到过一些人反驳她,定位她“超女”,也许就因为她没有严谨的推理和精深的历史知识,很平凡地用平实、浅显的语言来讲。凡世间的伟大,多出自于平凡,央视的百家讲坛最伟大之处,在于把经典与百姓间构架了一座桥,百姓通过这座桥仰视博大精深的国粹,经典通过这座桥去视察涌动的百姓。然而,史学界泰斗朱维铮的确已经跳了出来,驳得于丹一无是处。
有人说于丹是“超女”,说她对《论语》缺乏最基本的常识,说她讲的是“知道”,不是知识,……我在想,知识的前提应该是知道,敏捷的思维,较好的语感,知识才得以传递和延伸!
易中天为这本书作了序,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没有色彩的色彩是灰色,灰色具有普适性。毕竟“易三国”是搞文学的,说得很艺术,我们也只能艺术地去理解,不然就成语病了!说孔子有温度,我想,从上个世纪初的“五四”运动后,孔子就降温了,红色年代时,曾一度打入冰窑,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百姓信仰多元化后,权欲者又回望远古,想借以使百姓回心归静,于丹火了,《论语》也有升温的迹象,有地方甚至不惜数亿烧钱祭祖,大兴复古之景,大兴复古之风,最开心的怕不只是那个出身悲贱的孔老夫子!有了先人板板的庇佑,何乐而不为呢!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由几个部分编辑成册,讲得头头是道,从古到今,凡国粹的东西,不外乎两大类,一是治国,二是修身,无论《论语》是否失真,于丹的《论语》就是二者兼备,也难怪于丹对之钟情。
“无言也是一种教育”。教育的方法可以用成语概括:言传身教。人是高等动物,人具备语言功能,所以比起动物只能身教而言,算是一种大大的进化。网友光年指责于丹现象为文化暴力,有些偏激,而今,又有几个如光年一样理智地去静思细想?!只是现在有许多选择,况且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人心进化得越来越复杂,复杂得很多时候,教育也得靠动物性方式,语言显得苍白,我们的后辈在学校里接受言传很多很高雅的文明,出生社会后,被前辈们身教弄得逆反,现实与理想剧烈冲突,后辈们多有被欺骗的感觉,付诸于行动便是彷徨与麻木,甚至与那种文明背离,怪不得他们!
《论语》能传承,是法治社会的产物,迎合了急需仁治的权欲者的口味,最终演变成一个教派——儒教。世上任何一个教派都代表着一个阶层的利益,为权欲者所用,否则,被判为邪教异类给予取缔。权欲者利用教条来维持经济秩序,进一步完善社会秩序的有序性,一定程度地显示公平与公正。北宋有一个不学有术的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到于丹这里又一次传承过来。我想,就是去掉了“修身”,用了治国的这一半。修身可以教化百姓,治国以管理百姓。《论语》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权欲者的教科书,理所当然要在央视告布天下了。
于丹说《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朴素、温暖。人类历史作证,任何一个教派都不会面目可憎,总是和蔼可亲,让人不觉地浸润其中。
于丹说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象李白,圣是接近土地的人,如杜甫。我却认为李白、杜甫都是人,既不是神,更不是圣,杜甫面对周遭的现实,一味地寄希望于权欲者,直白呼吁,呐喊却无济于世,如果杜甫能活到现在,不知他用是否还会不会呐喊他的茅屋呢?最大可能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奈何天下流民横阶眠”。李白就聪明得多,把自己想说的,虚化后示人,难道虚化了就是神?!于丹还例举了创世纪神话的中西之别,西方是突变的,一下子就有了世界,中国是从容、和缓而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西方艺术重于直接和瞬间的释放,由此暴发快感;中国艺术讲究曼妙神思,让人脱离文字本身。原来诺贝尔文学奖无缘中国,从“创世神话”早就定论了!无怪乎中国是电视机大国,而不是电视剧大国,好好的名著,经国人打造出来当“催眠曲”,高,实在是高,很艺术,也有说法,把人家叫座的说成商业片,不艺术,原来,中国艺术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于丹说,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西方哲学是以人与自然分离,追求自我,追求社会价值,塑造社会坐标中自我位置;中国哲学强调人与动物分离,强调平和、淡定的自我压抑,强调内敛,而且是在政治伦理框架下。西方哲学强调务实,中国哲学也强调务实,却是另类的务实。回过头去说,西方哲学不也是崇尚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且更逻辑之美吗?!
于丹又说,人对自然万物的态度是敬畏、顺应和默契。由此可以看出,于丹所传递的信息仍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秉持的共性,敬畏透射出奴性,顺应透射出丑低能,默契透射出乞望,奴性、低能和乞望便是权欲者最希望百姓所持的态度,看来,中国哲学发展到日益现代的今天还能升点温,不能不说是奇迹。
于丹特别指出,无兵不可怕,无食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还指出,看一个国家富不富强,除了看国民生产总值外,还要看幸福指数:老百姓觉得安全吗,快乐吗,对生活认同吗。说得有些绕,无兵能安全吗?无食能快乐吗?连安全和生活这最基本的都不能保障,会对生活人同嘛!快乐和幸福是从比较中来,往纵里比较,较之于历史或从前,往横里比较,较之于本土或国外。别急,于丹立马附上她要说的: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于丹是贤者吗?不是,她充当的角色,最多只算中国哲学的自以为是的修补匠,她恬淡和安宁吗?没有,就在粉丝涌现的同时,她名利双收!是人,就有欲念,这种欲念随着自我在社会坐标中得到满足后不断膨胀。现实中的百姓,特别是那些为生存奔命的百姓,更多的是关心生存,绝不会是于丹说得天花乱坠虚无的“画饼”!尽管如此,于丹仍很卖力教化百姓要将视力向外拓展世界,更强调向内发现内心!要人们深悟《论语》宗旨,教人快乐和内心安宁,甚至强调快乐与贫富无关,只同内心相连,她其实就是教化人麻痹,教化人们脱离现实在虚无中度日,安于现状,压抑自我,她这舍本逐末的提法,根本上违背了物质与精神双文明并举原则,走向了精神的极端,很有些尼采的劲头。于丹提出了理想的最高境界:安于贫贱,不馅媚求人,内心清亮快乐,这快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也不会为富贵而骄奢,要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她不厌其烦地深化赘述,教化世人,其实如同数学中的微积分求极限,是一种非常不现实的虚无的文学符号,让人存于内心来阿q式自我平衡,对百姓而言,这种教化很可怕,也很危险,目的是让百姓无思想、无个性超现实如禽兽般苟活。世界大融合的今天,无异味于痴人说梦!于丹还在继续,她提出: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贵的生活盅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她用递进式语言,潜润受众,“尊严”一词颇微妙。毕竟,有大智大勇者寡,更多的人为了生存,或生存得好一些,不得不馅媚求人,而很多权欲者就是要人求他媚他以显示其权威和自身价值,且屡屡得逞。不狱上而劝下民,真是舍本逐末至极。反过来细想,如果公平、公正了,也没必要让你于丹在那里吐血卖命了。好在,扬汤止沸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于丹例举出陶渊明来,在我看来,陶渊明也是一个并没有悬浮于世外、自我内心欺骗得麻木、消极的失意人,他也是自我欲念得不到满足,仅限于知县的小官,如果他也位极人臣呢?会不会怀才不遇的自我麻痹?如果他连生存都有问题,如何生活?是否还会“采菊东篱下”?还是否会有悠然之心去看南山的雅趣?于丹没有说,现实中,百姓没有不知道答案的。说得好听点,于丹是高雅,说得不好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说于丹是中国哲学的修补匠,是因为她的心得中,治国成分不多,修身分量足,反过来又想,她讲修身的目的,还是在于权欲者能更顺利地治国。
于丹例举和尚化缘路上的一个故事,老和尚背女人过河,小和尚疑虑了二十里路,老和尚说他背过河就放下,小和尚却背了二十里路还没放下,来强化心灵不要成为身体的奴仆使内心委屈,让人想起那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来,她说得很微妙,很迂回又递进,正如很多教派的劝世文,用恰如其分的故事,开放受众思维,强化受众认同感。最后,她不忘用“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作结。再用另外一个国王故事去说明“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最重要”,来强调务实现实,让你明白怎样去处理现实存在的问题,强调孔夫子的恕(宽容)、仁(爱别人)、智(知人)。于丹要人懂得,不要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因为星星也很美!然后才推出她最著名的信条:心理暗示的力量和自信心,即内心淡定与坦然。
于丹强调内心淡定与坦然,以至于后来受众说辞不一,她也不得不尊重。
于丹讲解她的信条很透彻,“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勇,是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现实中,还真有芸芸众生中的小民如此,不过多是徒有其表,领略了前者,没有领略其精髓。就这点,于丹不经过几度沉浮的历练说不出来!
说到心灵的勇敢,于丹又例举了一个故事,说一个侍茶的武盲应对一个武夫,在武盲叠放穿戴,整装武服,不紧不慢好一阵子,那匹夫之勇的武夫从武盲的动作、表情,居然断定武盲是武林高手,不战而降,于丹便结论是心灵的勇敢、从容、笃定的`气势胜过技巧。这多少有些侥幸,情急之时可用,但是,能欺骗一世吗?那武夫要是上当受辱发起飙来,那茶倌不一样丢小命?!
于丹还述说着孔夫子的观点:一个能听你道理的人而没有去对他表述,叫失人,对牛弹琴叫失言,我加一句:对人承诺不去兑现叫失信。从受众反应看来,于丹教授失没失人不可臆猜,失言却是不少,于丹教主太高深,很多人懂不起她的艺术,不然就不会冠戴以“超女”的俗名。如果她不尊重别人要反驳,就叫失信,就不能说她内心淡定与坦然,看来于丹也真把自己弄到了两难境地。我敢肯定,于丹并没有淡定,也做不到坦然,不然,绝不会上央视讲坛去口若悬河!
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由此说于丹多么多么多的不是,于丹自己也是人,不是神不是圣,也有讲得不错的地方,比如她的“非爱行为”(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她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分离得越早越成功,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前面已经提过,中国哲学讲求人与动物分离,国人可真是进化得非动物性了,所以非爱行为屡见不鲜。于丹教主这段话,从文字选择上,就没有易三国理性,两个“越”,居然有违法倡导弃婴之嫌,我们没法艺术地理解,况且“所有“之后还赘了“只有”,显然是病句了。
于丹教主又说孔夫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另一种说法是:在其位,谋其政。果真如此?人心险恶,权欲者弄权于股掌之间,以己之喜恶用人比比,就算要谋政,还得讲究时空策略,否则就成出头鸟,死都不知其所以!这么看来,于丹教主也只能鹦鹉学舌,很平面而非立体,更谈不上多维了!她仍然要教化受众,说,忘却一己得失,融入到大群体利益中,就是信仰、情怀和社会担当。又上升了一个高度来谈,而今是物欲横流的时代,她说,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说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她仍在强调抑制内心,要人自我压抑,改变自我,遵循世道,要人安贫乐儒道,让权欲者轻易平治天下,百姓俯首称颂。既然有选择的痛苦,就是说百姓已有所觉悟,为迎合权欲者,于丹就上了百家讲坛,趁势获得某一阶层的信同,原来,于丹是这么的淡定与坦然,而且底气十足。反过去说,应该是权欲者在迷惑,放眼看看美国,美国是移民国家,融合世界各民族人等,各种信仰并存,却没有人危言耸听信仰丧失,真是奇了怪,看来权欲者真该反躬自省了!我们对现实越来越不习惯起来,“3岁男童机场撒野,两记耳光扇长辈”,从中看到的是我们的民族意识的狭隘、公共意识的淡漠和民众教养的丧失!
于丹为强化所谓的淡定与坦然,又从侧面上讲,人生有限,自然永恒,“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她毕竟是搞技术得艺术,很艺术地诱导受众。我也读过“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句子,天地幽幽,物序流转中,个人是多么渺小,规劝受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理想境中去,她说,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是导致一个人整个价值体系重塑,是行为变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她的重点在最后一句,真是苦口婆心,不知道于丹教主是否满意让中国历史再继续几千年儒家史?!但她自觉还不够味,提出现在的年代,是心理断乳期大大错后的时代,她的那个着急呀,可就是有人不理解。
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于丹教主搬来哲学大师黑格尔的“正反和”三段论,说最初是顺应的正面,十几岁便逆反心理的“小愤青”,三十岁后便“和”了正反,由此说出“三十而立”,要受众不能我注六经(皓首穷经,发白纹重,再去给经典作注脚),而要六经注我(以经典所传达的精神来诠释自己的生命),这才是于丹教主《于丹“论语”心得》的所要传达的,目的是要教化世人尊经颂道,且这经与道是儒家所倡导的。为此目的,她引用“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来臆说相互融合和提升,对这种高境界,她也难说得透彻,便左右而言它,以此言不言之言,很中国化。
于丹教主认为,“三十而立”,并不是通过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已经成功,而是由内在的心灵坐标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了一种澄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这种说法,于丹教主自己信服吗?!其本身就违背了“现实”原则,搞得玄学一般,让人坠入虚无之境,对于自己所做的事,又有谁不是身处不确定因素之中?现实不可能准备如数学1+1=2这么确定的答案,只有靠你在不确定的众多信息中,结合自身的经验,做出选择,成功了还好说,失败了呢?一夜得志乐,一夜洗白,又有几个能澄明的内省和从容不迫?更不要说百姓了。当然,可以举例出很多人物来,可不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理解:当身逢绝境,身不由己?!所以才有信仰支配生命之说呢?于丹教主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还例举了“雪夜访戴”的故事,强调随心而动!
于丹教主说,30年前是加法生活,30年后是减法生活,敢于舍弃,知道如何舍弃,才是接近不惑状态,并说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与黑格尔的三段论有异曲同工之效,对于劳苦奔命的百姓来说,除非真知道天年,真知道今生无所作为,等病老死无所求。现实却与其相反,所以于丹教主出来教化,真是难为她劳神费力“感动中国”!
于丹教主还说,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人生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并例举花岗岩佛像与花岗岩石梯对话故事,说明佛像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再教化世人,要安于贫贱,持守内心淡定,苦难是对人生的考验,是历练不够,要反躬自省,一如众多教派的教条一样,你觉得苦吗?那你必须经过这劫难,你觉得不公吗?那你必须历练,你觉得失败吗?那你必须经受得住考验,哪怕是“一指拇受伤,医院化验67项”,小感冒医脱1万七千元人民币,医学界是充耳不闻,所以,医院的别名又被百姓戏称为医完。但是于丹会对你说希望在前,你就傻傻持守吧!不然你想怎样?你又能怎样呢?!
在书尾,于丹教主说,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顶礼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湿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不知于教主所指的温暖是谁?不是权欲者吗?当然,肯定是包容的,如西方教派一样,你忏悔一下就行了;它也是流动的,几千年来,不流动不行,不流动,于丹教主也要窜上去使它流动,非得让你认同。她仍然是那么淡定与坦然,笑看你去傻。反过去说,于丹在前也指出,人生有限,自然永恒,这“自然”二字提法颇微妙,如果你不“自然”,也会在“焚书坑儒”中灭绝,遭受灭顶之灾。
教主说,《论语》中简单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尘埃,正缘于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多而仓惶。呵呵,穿越古今,就一定还要秉持吗?这可不是百姓的事,“今日红花,明日紫草”,谁谁谁不记得“批林批孔”呢!教主很聪明,只点民族的根性,这根性是什么?她也不敢究个明白!史学课上,导师不厌其烦地说:洋人怕老百姓,老百姓怕官,官怕洋人。从另一个角度,不难发现,几千来,权欲者对权力本位的执着和管理本位的惰性。
最后,于丹教主也不忘记叮嘱:“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一生历练去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看来教主是悟了,就看芸芸众生中折腾的你悟没有,如果不悟,呵呵,继续折腾,到悟时,就会明白“不可复制的解读”最深层的含义!细语中藏着威严哩,与其那样,你为什么不能在虚无中涤荡心灵得清澈,平静地虚耗光阴呢!
夜读《于丹“论语”心得》,可以抛开世俗事纷扰,学着淡定与坦然的样子,潜心去解读。通观全书,于丹教主如所有教派一样,全在“心”字上做文章。虽然我誓死捍卫于丹说话的权利,却没法同意于丹教主所说的。史学界泰斗朱维铮这样权威人物也窜出来指责于丹,说她“没有一句‘得’是她自己的”,“连一些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朱权威可否知道,这玩笑开得可大了?也不知于丹教主是否依然淡定与坦然呢?!这个世界,就是有很多闲人烦得慌,他们宁愿平庸地过活,一如于丹教主所倡导人们那样,只要你平庸着,谁都不会冒犯你。
身为百姓,只能从百姓角度去解读,或许如于丹教主说的“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我仍然相信,身处日益开明的现实,各种声音并存,犹存侥幸,没人会为难小百姓的我吧!
我无意冒犯谁,也淡定与坦然地就事论事一回。劳神者说“摘录加屁话,就是文章”,一语贬碎呓人狂想。可是我坚信毛主席语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我是小百姓的农民,在我的农村,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村上的收入与支出从来就没有公示过,期间有国家征用地,职能部门便卖地、租用地,还有去向不明不白的公共集聚地,村办企业曾风光一时,而今在银行挂着帐,企业资产“人间蒸发”……近来,成都市搞城乡一体化,风声水起,老百姓暗暗叫劲,又很快回归“恬淡和安宁”,因为大凡推荐去理会的代表人物,都被“淡定与坦然”了!
突然语噎,敬重于丹教主,不再泼墨,唯存乞望!
感谢万能的教主,哈哩噜呀,阿弥陀佛,阿门?……。
夜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篇六
在孔子生活的先秦时代,不像我们今天有电脑,有网络,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各种形式的媒体。那个时候的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结交一个广见博闻的好朋友,让他所读的书,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
当你在一些问题上感到犹豫彷徨,难以决断时,不妨到朋友那里,也许他广博的见闻可以帮助你作出选择。
于丹论语心得28:朋友之道(1)于丹论语心得29:朋友之道(2)于丹论语心得30:朋友之道(3)于丹论语心得31:朋友之道(4)于丹论语心得32:朋友之道(5)。
夜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篇七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于丹论语心得23:君子之道(1)于丹论语心得24:君子之道(2)于丹论语心得25:君子之道(3)于丹论语心得26:君子之道(4)于丹论语心得27:君子之道(5)。
夜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篇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非常感谢机关团委能够提供这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人生如书,书伴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书籍,对待读书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嗜书如命,有的人读书为消遣,愉悦精神。宋代诗人黄庭坚认为“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现代文人林语堂则认为“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读书必须出于完全自动。”因此,每个人对读书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借此机会,就我个人的一点读书心得,向大家作个简单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工作、生活)。
可能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触,现在的社会,面临着竞争、就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焦虑、不安、彷徨像影子一样始终围绕在现代人的身边。如何在这个全面加速度的社会里,合理释放压力,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认为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可以让自己浮燥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地放松。古人云:开卷有益。英国学者科利尔曾说:书籍,在青年时代是引路人,成人之后就是娱乐。这句话,可以说将书籍的两重身份说的十分透彻,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果实,每一本好书都是我们良师益友,它不但可以给人以愉悦,还能给人以启发,让人受益良多。因此,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是人生的一种乐趣,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论语心得)就是这样一个良师益友。对于(论语),学生时代曾学习过一些,特别是对一些经典章句也曾背诵过,但真正去理解、去感悟儒家思想却很肤浅。作者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用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通过读(论语心得),不仅让我重温了那些经典语句,而且了解了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更对如何运用(论语)面对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正如于丹教授所说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读者怎样才能过上自己所需要的快乐的生活。
时下,很流行测算幸福指数(或快乐指数)。所谓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从(论语心得)我们可以感受到: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心体验,是一种感悟。你幸福,你快乐吗?谁都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要认真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时,人们对快乐的理解却各有不同。有的人认为升了职,做生意赚了钱,买了房,买了车,就快乐了;有的人则认为这世界变化太快,生活节奏,整天忙于生计,没有时间享受快乐,认为只有今后赚了钱或达到某一个成功的目标后,自然就会很快乐了。这些理解,就是认为只有那些有钱人或成功人士,才是幸福快乐的。但据有关方面调查,财富和幸福没有太大关系,经济更为发达的北京、上海的居民,其幸福感比杭州、成都的居民要低。于丹也总结到: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因此,一个富翁不一定就会比一个擦皮鞋的幸福指数高。可能有些人会说,如今天天忙得团团转,哪有时间读书呢?想想,似乎确实这样,但人们都在忙些什么?没时间读书,却有时间喝酒、打麻将,其实,忙只是个借口而已。我们对读书的理解,其实就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因此,于丹教授说: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工作,也应该是快乐的。谈起工作,可能大家总是会感觉有许多的压力与烦恼。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工作中寻找到快乐的支点呢?(论语心得)告诉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志向越高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在于他给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标,而在于他内心是否有一种能够淡定的理念,能否把握自己。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人在每天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点一滴的尽自己所能,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可能他们所做的事并不轰轰烈烈,但大家却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满足,实际上他们是最快乐的。快乐工作并不难。有些人心随所愿,从事自己为之热爱的工作,有些人可能为了生计和生存,从事一些和自己所爱偏离的工作。无论所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它都是我们每一天应该去做的事情,有时我们无法选择工作,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对这项工作的态度。只要怀着一颗热情的心对待你的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就会发现工作会带给你成就感以及这种感觉带给你的快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于丹把(论语)所带给我们的感悟阐释的淋漓尽致,从中,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理解,更了解了怎样做一个智慧的快乐人。让我们在工作之余,拿起书籍,在淡淡的墨香中,寻找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