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都是成长的催化剂。如何写一篇趣味横生的寓言,需要对寓意的把握和巧妙的表达方式。以下是宗教领袖对于信仰和和平的呼吁,希望人们能够和谐共处。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一
同志们:
这次农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自治区农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地区农业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农业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重点工作,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创先争优,努力促进***农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圆满完成20农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种植业总收入15265万元,增长6.0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增收***元,实现了“十二五”农业工作良好开局。
(一)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2011年,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万亩,较上年增加*万亩。各乡镇场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粮、油、葵、糖、菜、瓜、药、草等各项产业协调发展,主要农作物生产规模保持基本稳定,特色农业面积达到**万亩。农业生产继续保持丰产丰收,实现结构调整效益的持续增长。
(二)粮食生产形势运行平稳。小麦种植面积落实难度较大,玉米种植出现增长态势。全县小麦种植面积1.7万亩,种植饲料玉米7.4万亩。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落实高产创建面积1.3万亩,其中小麦亩产400公斤以上面积0.6万亩;玉米亩产800公斤以上面积0.7万亩。
(三)设施农业工作取得新进展。以开展“设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年”活动为契机,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步伐,努力实现设施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县新建冬季生产型温室20座,改造老旧温室5座,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135亩,总产量390吨。**县良种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2011年取得有机产品认证,建立了直销点实现了农超对接,初步形成了服务城镇居民的有机蔬菜基地,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明显提高。农业产业化是现。
阶段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工作,近年来,围绕我县的优势资源,加大了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培育力度,先后有新疆**驼奶有限公司、**农业有限公司、新疆***冰川鱼股份有限公司、恒浩农产品收购公司、鹏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落户**,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71091万元,同比增长4.8%;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15556万元,同比增长45.2%。**农业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为地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疆***冰川鱼股份有限公司冰川鱼荣获新疆名牌产品。目前,全县有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地区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
(五)农产品外销渠道不断拓展。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组织10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参加北京、上海、成都三大展会,集中展示展销了16个产品,签订合作意向2个,签约金额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无壳南瓜籽获得了“第二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展览展示产品的金奖”,全县累计在疆外建立销售网点10个,为***优势特色农产品进入大市场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牧民收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80.13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面积24万亩,发布病虫预报20期,覆盖率95%,引进15个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为农业丰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得到强化。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与登记,获得2个无公害基地认证和3个无公害产品认证、1个有机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加大农产品生产源头管控力度,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抽查,合格率达到95%。深入开展农资打假,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
(八)农业项目工作取得新进展。争取中央、自治区项目资金总投入621万元,落实中央、自治区农业“补贴”资金360.5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农牧民政策性增收幅度。配合自治区农业厅对我县以来实施的部分农业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
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全县农村财务审计覆盖面达到100%。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资金40余万元,开展技能培训2.3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7996人次,实现劳务创收3251万元。
同志们,***农业工作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党的强农惠农富农好政策,得益于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乡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密切协作,得益于基层农业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扎实工作。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二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农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年全市农业工作,表彰先进,研究分析新形势下农业发展新要求、新任务,动员部署20**年重点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漆市长又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贯彻执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粮食连续五年增产,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农产品质量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清洁能源、农民培训工程超额完成任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幅度较大。
1、粮食实现连续五年增产。粮食生产克服频发的自然灾害和多种病虫害的影响,20**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全市粮食总产达79.6亿斤,增产4.7亿斤,实现了连续五年大幅增产。小麦平均单产780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水稻面积278.7万亩,单产达1052斤,比上年增加53斤。铜山县、新沂市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全市设施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6.4万亩,总面积达140万亩以上。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经济作物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582万亩,同比增加17万亩。全市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434.7万亩,新增5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全市高效农业总面积、新增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等指标均居全省首位。以县为单位,我市有5个县(市)位列全省高效农业前十名、有4个县(市)位列全省设施农业前十名,在全省20个单打冠军中,铜山县的设施蔬菜、食用菌,邳州的出口白蒜等8个位列其中,铜山县、沛县、睢宁县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高效农业先进县。
3、农产品质量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制定省级农业地方标准6项,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26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食品5个,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指标任务。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合格率在99.3%以上。对已认证的三品进行监督抽检,合格率为100%,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建成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其中丰县芦笋被列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邳州(大蒜)被列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县,50万亩大蒜/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被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
4、农村清洁能源、农民培训工程超额完成任务。全市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10400户、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73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4处,创建3个省级、15个市级新农村生态家园示范村,建成村级沼气物业管理服务站32个。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10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达1.3万人。两项工程均超额完成任务。
5、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全市粮食总产值69.34亿元,增加8.4亿元,全年农业补贴资金6.15亿元,比上年增加3.22亿元,全年粮食增效达11.62亿元。全市经济作物增效15亿元。全年种植业增效26.62亿元左右,扣除农资价格上涨和新增设施投入,促进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左右。
20**年,全市农业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主攻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大力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狠抓抗灾救灾应变措施落实,夺取了粮食丰产丰收。一是落实惠农政策。全年落实水稻直补和良种补贴276.6万亩,小麦良种补贴245万亩,农资综合补贴715万亩,各类粮食补贴资金达到6.15亿元,比上年增加3.2亿元。二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小麦重点扩大应用了烟农19、淮麦20等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面积达318.5万亩,占小麦面积68.8%以上。水稻重点推广了华粳6号、徐稻3号等一批高产优质品种,粳稻达国优三级以上品种面积占85%。加快粮食生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栽培技术到位率。三是狠抓抗灾应变措施。加大抗灾应变措施的落实,有效地减轻了自然灾害的影响,确保了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四是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按照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年和省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要求,建设了一批百、千、万亩小麦、水稻、玉米高产示范方,起到了很好的高产示范带动作用。铜山万亩小麦示范区通过了农业部专家组验收,1.25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603公斤,是全省唯一通过国家验收的示范区,刷新了全省小麦单产历史最高记录。
2、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带动现代高效农业深入发展。我市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进行了科学布局,坚持系统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去年设施蔬菜发展是近几年来最快的。全市新建成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竹木大棚、中小弓棚等各种类型的栽培设施16多万亩。在建设季节上,改过去秋收后建设为夏收后建设,行动较早,建设速度较快。如邳州市港上镇万亩连片的钢架大棚,种植的草莓在春节前全部上市,取得了十分喜人的经济效益。在规划设计上,坚持高标准、大规模,新建设施以徐州标准节能日光温室、钢架大棚为主体,铜山县南部一万亩设施基地,做到了统一建设标准;沛县南部设施基地东西长达几十里,全部是高标准钢架大棚。在新品种引进上,各地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全市引进了20多个适合设施栽培的优新品种,丰富了品种资源,优化了品种结构。在机制创新上,确立农民作为投入主体的同时,实施“三资”开发,加强产业招商。今年引进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2个,有效解决了设施农业的投资问题。
3、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深入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标准体系,认真实施农业标准入户工程,新增标准入户13万户,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标准覆盖率。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567万亩,累计获全国统一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90个、绿色食品82个、有机食品36个,“三品”认证数量居全省前列。强化市场准入监管。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基地准出、市场准入监管,加强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农残速测检验,全年开展以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为重点的例行检测10000多批次;加强对获证产品、产地及定点产地和市场上的农产品例行监督抽检。打造农产品品牌。等4个品牌农产品获**名牌农产品称号,“张黎明”牌保鲜大蒜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4、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提高农业外向化水平。再次成功举办省农洽会。市农业局作为会议承办牵头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实施,办出了新意、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在省组委会总结评比中,市农业局荣获了“最佳组织奖”和“突出贡献奖”两项荣誉。推行农业招商选资。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单体投资强度不断提高,在省十届农洽会期间,我市签约项目达98个,其中,外商投资农业项目24个,总金额2.82亿美元;工商民营资本投资农业项目72个,总投资额48.14亿元;农产品贸易合作项目2个,总金额1500万美元。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重点镇、重点品种和重点企业,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4亿美元,出口总额列全省第六位,与上年基本持平。邳州、丰县位列全省出口20强,宿羊山镇获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一镇。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荣获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5、加强农业项目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争取国家、省和市各类农业项目,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去年全市共争取国家和省各类农业项目80多项,项目资金达7.3亿元,增加3.55亿元,增幅达94.7%,有力地促进了我市项目农业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品种更新工程,在开展农作物主推品种的基础上,引进示范推广了稻、麦、棉、蔬菜等名特优新品种50多个,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率达90%以上;农业部品种区域试验站基本建成。加快推广应用优质高产高效生态新技术,重点推广应用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水稻超高产栽培、精确定量栽培、蔬菜设施化周年栽培、高品质棉轻型集约化栽培、多元高效生态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10多项,各类新设施、新材料、新农资10多种。积极推广“一池三改、秸秆气化”等农村再生能源技术,实施“三清”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强化农业技术培训,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组织实施了农业部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民上网培训的致福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等富民工程,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6、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发扬农业系统“献身农业、奉献农民”的精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为农服务质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长效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全市农业系统形成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风气。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认真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市共采集土样1.1万个,安排田间试验863个,举办各类培训班252场次,培训技术人员、农民10万余人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入户手册120.6万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440余万亩。加强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抓好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共防治病虫害7000多万亩次,化学除草900多万亩次,有效地减轻了病虫草危害,为夺取农业丰产丰收提供了保障。加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强化农资源头治理、市场检查和案件查处,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42起,捣毁制假窝点2个,挽回经济损失225万元。查获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490公斤,按省厅的要求统一销毁。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区域农业信息网络保持良性运转,网络结构与层次持续优化,农业信息服务组织有了新的发展,服务了农业工作需要。及时向上级报送农业信息、农业生产进度和农业工作情况,信息被批示率、录用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认真发布政策、市场、技术信息,及时把好政策、好经验传递到基层。去年,编发了徐州农业工作简报、农业信息52期。加强队伍业务素质建设。全系统新晋升中级职称技术人员93人、副高职称技术人员32人、正高职称技术人员2人,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有50多个集体、139名个人分别受到了部、省、市的表彰奖励。丰县农林局渠立强同志20**年度获得全省十佳感动农民先进人物,20**年又获得了“全国农田节水农业先进个人、徐州市十大劳动楷模”称号;睢宁县农业局席远顺同志获得了“**省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和“睢宁县干部标兵”、铜山县农业局史庆香同志获得了“铜山县十佳道德模范”、沛县农林局吴香美同志获得“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称号。所有这些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好做法、好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20**年农业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有效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工作者创新创业、奋力拼搏、服务基层和农民群众付出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农业局对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农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年来对全市农业的贡献、对市农业局工作的支持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总的来看,20**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形势较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明显减速,国内经济有所放缓,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冲击不断加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挑战十分严峻。一是农产品价格有走低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受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快速下降的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呈普遍下降态势。我市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价格稳中有降,大豆、油料、棉花等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价格快速回落;蔬菜价格略有回落。二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我市仍然以一家一户分散承包经营为主,给现代高效农业的规模集约经营增加了难度;加上大量的骨干劳动力转移输出,造成农业劳动者体力减弱、文化降低,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三是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不强。由于农业生产仍以分散的一家一户为主,投入品监管和标准入户难度大;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化工制品的长期大量使用,加上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水、大气污染等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同时,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不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任务艰巨。四是农技推广难度加大。主要是镇级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后,人员较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手段比较落后,面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五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经济增长放缓对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民收入增长造成很大压力,明年农业增产、价格上升、政策性增收的空间较小,加之农资价格仍然偏高、气候不确定、农业抗灾能力不强等因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难度较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把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细致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农业工作。
二、明确工作思路,全力完成20**年目标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市委《贯彻意见》的关键之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中央和省市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的浓厚氛围,形成了推进“三农”发展的强大合力。从“三农”发展环境看,中央和省市强农惠农政策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提出了“三个最需要”的重要论断,即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从“三农”工作要求看,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具有时代特征、年度特点。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创新体制机制,解决突出问题,推进全市农业科学发展。
今年全市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总体目标,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农业效益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
今年全市农业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年粮食总产确保60亿斤以上,确保水稻面积在280万亩以上;高效农业面积新增35万亩以上,设施农业占地面积新增12万亩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2个。农产品出口年增长率在12%以上。全市新建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15000户、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4处,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60处。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5万人、创业培训1.2万人、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2万人。实现土地产出效益提高5%以上,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是做好农业工作的具体体现。全市农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狠抓政策措施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围绕一个主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积极探索和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土地收益。二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在特色规模效益上求突破,以优势主导农业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力争每个县区培育2-3个10亿元以上的优势主导产业。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围绕高效外向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销售。
(二)突出两个重点,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和粮食高产普及化。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以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带动我市高效农业深入持续推进,要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设施瓜果、设施食用菌、设施花木四个产业,不断优化四个产业的内部结构,积极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二是推进粮食高产普及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全面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为平台,配套集成粮食高产技术体系,主攻粮食单产。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稳定扩大水稻面积。增加高产粮食作物比重,推进粮食高产普及化。
(三)加强“五个一”建设,构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平台。拓展农业发展内涵,延长农业增效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是加强农业园区、优势基地、批发市场、加工小区和品牌建设。六县(市)、贾汪区应在现有基础上,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分别重点建设一个以育苗为主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个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新生产模式集成的万亩优势核心基地,一个具有集散功能、价格信息形成功能、批发调剂余缺功能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一个具有吸引三资开发、汇集当地资源特色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一个代表当地资源优势、生产优势、产品优势,依靠企业运作的知名品牌。
(四)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十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创新工作载体,使目标任务项目化、项目内容工程化,成为各级农业部门的有力抓手。重点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十项工程”。
(1)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组织实施好国家优粮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加快推进高产技术普及化,重点建设好25个部省级稻麦高产增效创建示范区,六县(市)、贾汪区都要建立水稻、小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区。加强新品种推广和监管能力建设。建设一批优质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加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分中心和县级种子质量检测室建设。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
(2)现代高效农业工程。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创新发展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进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经营集约化。重点建设10个省级设施农业高效基地,每个基地设施占地面积不少于1万亩,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加快培育产业化运行机制,完善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产后商品化处理中心、冷库、农资服务和技术培训中心,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重点扶持14个县级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全力打造一批特色乡镇、专业村,推广一批规模千亩以上或效益万元以上的农业规模经营典型。
(3)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按照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理念,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大例行监测力度,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重点建设1个省级、7个市级、30个县级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区。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争取新认证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1-2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及地理标志32个。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示范工作,探索农产品质量监管新模式,强化监测手段,建设好市县农产品监测中心,提高监测能力,发挥示范效应。扶持建设和认定一批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和示范区。推行从“田头到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扩大例行监测范围。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和预警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4)农业科技“三新”工程。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与成果转化,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引进、示范、推广应用优质稻米、强筋小麦、设施蔬菜、高档食用菌、名贵花卉等一批增产增收作用显著的农业新品种。集成组装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精确定量栽培、设施化周年栽培、多元高效生态栽培等一批重大实用技术,集中解决制约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大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竞争力。推广应用水旱轮作栽培、立体高效种植、纯经作栽培、反季节多熟栽培等一批种植新模式,搭建农业增效新平台。
(5)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加强标准粮田建设,按照项目要求和序时进度完成14万亩标准粮田建设任务。巩固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全市实施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大力推进有机肥与无机肥平衡施用,继续开展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项目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做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积极推广减量施肥、减量用药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多途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6)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强化农民培训功能,加强农民务农本领、创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围绕高效设施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5万人。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创业能力的生产经营者,完成农民创业培训1.2万人。选拔3000人开展农民上网“致福工程”培训。加强对返乡农民创业培训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围绕涉农工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任务,技能鉴定通过率达到80%以上。突出培育生产型、经营型、服务型三类人才,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任务。
(7)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着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集成,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四电合一”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延伸服务网络。保持所有乡镇农业网站良性运转,推进乡镇农业信息大联播。加强农业商务网联盟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业商务网营销功能。加强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加大“精确农业”技术应用推广,加强农业模型、“3s”技术在农业上的试验、示范。加快“网上农业部门”建设,加大政务信息上网力度,加快业务工作网络化进程。加强农情信息体系建设,做好农情信息报送工作,提高农情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8)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提高农村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加大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力度。重点推进以实施“一池三改”生态家园为主线,加快改圈、改厕、改厨,优化农村用能结构,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加快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推广应用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做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新农村建设。全市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15000户、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6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4处;农村清洁能源乡村服务网点40个;新农村生态家园示范村10个。
(9)农业投入品监管工程。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强化农业投入品安全监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以源头治理、市场整顿、农资产品质量监督和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为着力点,促进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要明确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加大对农资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要加强执法抽检,提高抽检覆盖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农民不要购买不合格的农资产品。要建立协作机制,加大对跨地区案件、制假售假和造成农民重大损失的大要案件的查办力度,从重从快查办损害农民利益的大案要案。要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按照“三有、三好”的标准,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执法队伍,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
(10)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必需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建设“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秀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完善服务手段,配备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需要的先进仪器设备,今年要力争50%的乡镇建成“五有”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农技人员素质,大力开展农技人员培训,今年完成800余名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任务。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在每个乡镇建立1个现代高效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建立以“包村联户”为主要特征的农技推广制度。
关于粮食高产增效创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全市农业工作要点等,市局已发了工作意见,各地要按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三、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三农”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全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政策执行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良好的作风、更加出色的本领,为促进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创新型人才建设,着力提高队伍素质。要适应农业经济新形势和农民群众的新需求,切实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工作针对性。一要培养农业领军人才,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二要培养农业推广人才,全力打造农技推广服务品牌,真正成为农技推广的主渠道、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心骨。三要培养农业管理人才,着力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立足打造一流的农业管理人才队伍的目标,切实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农业管理干部素质。
(二)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各级农业部门要始终把行政效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好部门职责。一要加强调查研究,当好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谋。二要加强目标管理,落实工作责任,抓好重点工作落实。三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上级关于“三农”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及时有效地贯彻落实。
(三)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全面提升行业形象。全面加强农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一要切实抓好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不折不扣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二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快构建农业系统的惩防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要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扎实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行动,让广大农民买上放心农资。
四、抓当前保农时,全力抓好以抗旱为中心的春季农业工作。
春季农业生产已经开始,各地要精心安排,一着不让地抓好以抗旱为中心的春季农业工作措施的落实,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好的基础。
1、认真抓好抗旱保春管夺丰收工作。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市降雨持续偏少,4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去年10月1日至今年2月16日累计降雨量仅为38mm,比常年同期减少70%以上,是近40年同期降雨量最少的一年。据2月5日土壤水分测定,丘陵山区及高亢地区,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44.5%;平原旱作区,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58.4%;沿湖沿运稻麦轮作区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68.6%。秋冬连旱,旱冻交错,旱情严峻,全市高亢山区、旱作区土壤含水量均在作物生长临界值以下,严重影响了在田作物正常生长。全市483万亩小麦全面受旱,干旱成灾面积达到368万亩,其中严重成灾面积205万亩,36万亩点片死苗,其中15万亩死苗更为严重。220余万亩露地蔬菜,因旱严重成灾面积59万亩。14.8万亩油菜全都受灾,死苗严重,基本绝收。由于干旱冷冻影响,全市小麦小苗弱苗增加,苗情素质下降。据目前苗情分析,全市一类苗面积216.4万亩,占总面积的44.8%,比越冬期下降10.7个百分点;二类苗面积128万亩,占总面积的26.5%,比越冬期下降5个百分点;三类苗面积138.6万亩,占总面积28.7%,比越冬期增加15.7个百分点。
夏熟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全年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2月8日下午到夜里,通过气象人工增雨,全市普遍下了一场小雨,雨量3.2-8.4mm,平均5mm左右,对旱情起到一定缓和作用,但由于旱情严重,加之小麦返青期需水量大,这场小雨不能解决旱情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抓好抗旱保春管夺丰收。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目前全市已抗旱面积不足需抗旱面积的30%,抗旱保春管工作也是刚刚起步,任务相当繁重。各地重视程度不一,抗旱行动不平衡,各地要克服麻痹思想,不等不靠,进一步加大抗旱保春管行政推动力度,进一步掀起全面抗旱高潮。二是进一步加大水源调度力度。要进一步协调好水源调度工作,把抗旱水源送到地头,做到大沟、小沟、田头沟都有水,确保农民抗旱用水。三是进一步加大重灾区抗旱力度。近日虽降了小雨,但对山区、高亢地区等受灾严重田块的旱情缓解作用不大,各地要突出抗旱重点,加快重灾田块的抗旱进度。四是进一步加大技术指导力度。要求2月底以前,要突击灌水、浇水抗旱,对有灌溉条件的稻茬,要进行清沟理墒,灌一次透水;对无灌溉条件高亢山区和旱作区,要充分利用一切水源进行浇灌,尽量加大水量,力争做到亩亩浇灌。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入受灾区一线,调查了解灾情、苗情,搞好分类技术指导工作,努力提高抗旱质量。要积极做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夏熟农业稳产增收。
2、抓紧蔬菜种苗准备,确保春季无空棚。从去年蔬菜设施建设情况看,今年早春设施蔬菜定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大约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春提早日光温室面积约3万亩,已建早春大棚面积约7万亩,春季简易及季节性中小棚面积约50万亩。目前,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蔬菜苗床管理,多育苗育壮苗。在管理上重点是抓好增光保温,对小苗温室要增加地温;有条件的地方,使用反光幕进行增光。另外,在晴好天气注意通风、炼苗。二是加快棚下整地进度。重点是新建大棚,要施足有机肥,及时耕翻土地,抓紧进行田间沟、渠、涵、路整修配套。三是及时定植。要抓住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快定植进度。要按照设施类型,分类指导,春提早日光温室要力争在2月下旬前完成移栽定植;早春大棚要力争在3月上旬前完成移栽定植;春季简易及季节性中小棚要力争在3月下旬前完成移栽定植。
3、搞好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种工作。一是要根据当前气候特点、苗情长势等情况,搞好小麦、大蒜、洋葱等作物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对苗情较差、明显脱肥田块,结合灌水追施返青肥。二是要积极搞好内外三沟清理疏通,防止可能出现的雨涝灾害。三是要搞好病虫草害防治,随着天气的回暖,在田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将进入迅速发展和危害阶段,要及时开展病虫草综合防治工作,突击搞好春季化除,适时开展麦田第一次病虫防治总体战。四是要抓好水稻面积落实,搞好秧田培肥,育足秧苗,确保280亩水稻面积的落实。五是要抓好“三苗”培育,坚持推广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坚持棉花双膜覆盖育苗,早打钵、打足钵;抓住有利时机,抓好山芋排种育苗。
4、抓好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和农民培训工程启动。抓住春季有利时机,及早启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和农民培训工程。农民培训工程,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建设,集中精力,组织技术力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信息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开办培训班、电视讲座、专栏等形式,把先进实用的节本增效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要明确工作责任,抓好任务指标的落实;积极筹措资金,做好配套资金的落实;搞好技术培训,规范建设程序,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强建设管理,着力做好物业化管理及服务体系建设。力争上半年完成任务指标的60%以上。
5、认真抓好春季农资市场整治。农资市场整治是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为此,从2月10至5月2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农作物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的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各地农业部门要按照《行动方案》要求,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的原则,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严厉打击农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确保“打假护农保春耕”任务的完成。
同志们,今年农业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站在新的起点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开拓创新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尽职尽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三
同志们:
这次全区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林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总结“三农”工作,表彰先进,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安排布置__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也是一次明确任务,统一认识,再添措施,狠抓落实的动员会、鼓劲会。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三农”工作成绩,坚定抓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与决心。
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困难最多、问题最复杂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面对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重大考验,在林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四保一增”的目标不动摇,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一)农民收入保持较高增幅。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0亿元,增长9.9%;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6.9%;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707元,增加377元,增长11.3%,连续6年保持较高增幅。农民外出务工规模恢复扩大,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人数增加,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060人,本地打工收入2972万元,增长33.2%。
(二)粮油面积总产实现双增。
全区粮食面积10.7万亩,增长1.6%,粮食总产量2.1万吨,增长3.2%。油菜籽面积4631亩,增长48.1%,产量突破300吨达到316吨,增长8.6%。
(三)主要经济作物持续增长。
蔬菜面积2.6万亩,产量36005吨,增长3.1%。中药材面积1.4万亩,产量574吨,增长12.7%。茶叶、烟叶等农副产品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幅度。
(四)畜牧业发展趋势向好。
发展养殖小区6个、生猪标准化养殖“150”模式15户,培植了一大批养殖大户,万头猪场即将投产。全年生猪出栏5.7万头,增长4.0%;家禽出笼27.4万羽,增长26.2%。全年肉产量5714吨,增长13.8%。
(五)农村沼气稳健发展。
全区户用沼气新增580口,累计完成沼气池7500口,普及率达到56.8%。新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8个。
(六)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
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过1000万元的企业1家、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个,全区累计达到40个。帮助企业开发“旅农林”新产品5个,认证“三食品”品牌3个。
(七)动植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
分别为8个乡镇配齐了电脑、打印传真机、摩托车、低温冷藏柜和冰箱等动物防疫冷链设施,禽流感、口蹄疫等6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99.99%,全区未出现重大动物疫情。成立植保机防组织3个,发布《病虫情报》20期,指导防治面积21.3万亩。
(八)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培训农民2213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777人、“绿色证书”培训572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64人),新建农业科技示范户55户,带动辐射1860户。创办板栗、核桃、茶园标准化管理和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样板各1000亩。新品种展示示范、测土配方施肥、“猪—沼——菜(茶、果、粮)”、“林—草—鸡”等生态农业模式、生猪“150”模式等一批实用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动植物产品检疫,扎实开展农资打假、农药专项整治和渔船安全整治行动,从严控制农业投入品,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疫动物46187头(羽、只),销毁不合格肉品340公斤,无害化处理725公斤;开展植物产地检疫8780亩,市场检疫植物产品450吨。实施蔬菜农药残留抽检样品312个29个品种,抽检兽药样品15个、畜产品35个、水产品43个,检测合格率100%。
纵观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全局上下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和思考“三农”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只要我们时刻关注和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向和微观经济运行,理性估价“三农”工作面临的发展态势,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把眼光投放得更长远一些,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善于从变化中捕捉机遇,在逆境中创造条件,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昂扬斗志,就一定能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抓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
今年是实施“__x”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承上启下、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基础年。做好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对于夺取应对金融危机全面胜利,实现全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林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安排,统一思想认识,科学把握形势,明确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
__年我区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林区三个“1”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千方百计实现农民增收“第一目标”,着力打造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科技支撑“三大体系”,围绕“调结构、抓增收,扶技术、攻项目,壮板块、兴产业,建园区、扶龙头,创品牌、增特色”的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
具体目标是: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2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3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078元,同比增加371元,增长10.0%。
(二)工作重点。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突出结构调整,狠抓龙头企业培育,着力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突破制约农业发展瓶颈问题,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__届三中全会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把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作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前提,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做大做强农业各产业的关键抓手,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主要形式,把培植知名品牌作为提升农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载体,把建设加工园区作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的重要方式,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确保农业效益显著提高,确保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一是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抓好蔬菜、茶叶、干果、中药材、畜牧业五大板块基地建设,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新建蔬菜基地1.5万亩、蔬菜大棚150个,新建国家蔬菜标准园1000亩;新建茶叶基地1000亩,改造200亩;新建核桃基地1万亩;新建板栗基地3万亩;新发展中药材基地亩。发展生猪12万头、山羊6万只、家禽60万羽、中蜂2万箱。二是壮大龙头企业。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的模式,引导农林产品加工企业组建股份制企业,共同开发旅农林产品,努力提升区内旅农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按照一个主导产业培植一个龙头企业的发展思路,着力培植蜂蜜、茶叶、中药材、干果、蔬菜、林下产品等龙头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企业增加2家,申报省级龙头企业2家。三是建设加工园区。坚持“种植业上板块、加工进园区”的产业集聚发展思路,加快建设盘水加工园区,招商引资企业入住园区。四是发展专业合作社。落实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突出抓好组织推进、示范引导、人才培训、农超对接和品牌培育“五大重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五是开发“旅农林”新产品、创建精品名牌。指导企业积极开发一批小型化、精品化、礼品化、人性化、高附加值的“旅农林”特色新产品。整合农林产品开发企业,促进企业、农合组织实行优势互补,推进强强联合,支持建设特色基地,做大优势产业,联合开发产品,实现一个品牌对外,努力培育“神农架”品牌。
5、强化生态家园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续实施好以“一建三改”为主体的生态家园建设,针对当前沼气池点火率不高的问题,调整发展思路,开展农村沼气建设大回访、大培训工作,维修沼气1000口,新建沼气500口。抓好乡镇农村能源服务站的布点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提高己建沼气池完好率和利用率。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发展节约农业、循环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畜禽生物发酵床养殖等生态农业新技术和新模式。实施肥效、药效提效工程,努力实现__年大田作物每亩“少施一斤肥、少喷一斤药”。
6、强化农业综合执法,狠抓农资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抓好农业综合执法。积极推进农业执法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实现执法机构、队伍、制度、行为、手段的规范化。加强执法监管,强化执法人员培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提升农业综合执法能力,树立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二是组织执法专项行动。以农资打假为重点,开展打假保春播、打假保秋播等专项整治活动,组织种子等农资执法检查专项行动,不定期开展农资市场检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依法严惩制假、贩假和售假行为,维护农民权益。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暨执法年活动,组织对种子、农药、化肥、兽药(渔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检测,严肃查处使用违禁投入品的行为;三是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扎实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动,认真制定普法工作计划,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与贯彻。结合开展“四送”活动,深入开展农村法律法规咨询,帮助农民利用法律法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正确处理群众举报案件,依法查处大案要案。
7、强化疫病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奠定农民增收基础。全力抓好动物春秋两防和季防月补工作,实行动物六种一类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春秋两季动物“两瘟两病”(猪瘟、鸡新城疫、禽流感、牲畜w病)防疫密度分别达到100%,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70%以上,牲畜死亡率控制在国标以内。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强化疫情预报预警和控制措施,确保我区不出现重大疫情。一旦发生疫情,及时果断处置,确保不流行、不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深化畜牧兽医体制改革,配齐乡镇防疫检疫人员,逐步提高村级防疫员和集体兽医待遇,分批配备乡村冷链设施。加大对暴发性、检疫性、迁飞性等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工作力度,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大田防治,确保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支持发展各类植保机防组织,引导开展全程防治承包服务,新发展植保机防组织2个。积极应对农业自然灾害。进一步密切与气象部门的协调配合,把握自然灾害变化规律,强化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推广避灾、减灾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抗灾救灾。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及时组织抗灾复产,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8、强化惠农政策落实,加快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强惠农政策宣传,全面落实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确保政策到户率达到100%,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等集体资产的清理、登记、确权、颁证等工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宣传贯彻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法》,建立和完善纠纷仲裁机构,及时调解、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继续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抓好村级财务公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规范化管理,做到不违规新增集体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继续开展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行为的专项治理,坚持和完善日常监管制度,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措施,加强农民负担综合治理,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二)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是抓好落实的关键。抓落实,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摒弃“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作风,摒弃只说不干浮躁作风,摒弃蜻蜒点水浮在面上的作风。坚持沉下去,田间地头作指导,进村入户抓调研搞培训。走出去,赴省进京争项目,要政策。对下抓服务,对上抓争取,对内抓管理。坚持“五实五办”作风。“五实”即: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报实绩、求实效。“五办”,即:实事实办。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联系农业实际,不唯上、不唯书、不攀比、不急功近利;创造性办。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在思路、制度、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全面改革评先奖励办法,实行目标综合考核,提高奖励标准,完善考核办法,强化争先排位,目标管理;马上就办。树立说办就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坚持“过程服从于效率,程序服从于结果”,克服懒散恶习;合力协办。强化团队精神、集体意识,克服本位主义,形成“有事好商量,有事商量办”氛围。班子成员、科室之间、单位之间和谐共事,共谋发展。决策讲民主、讲程序、讲科学,不搞一把手说了算,促进管人管事管权制度化;秉公勤办。廉洁公道,正派办事,不图回报,不吃拿卡要,让群众看到顺眼,听着顺耳,想着顺心。自己安心、领导放心。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务实创新、人争优秀、事争一流的干事氛围。
(三)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强化督办是抓好落实的根本保证。今年的各项主要任务已与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这就要求我们各科室、各单位把全年的任务分解到人,落实到月度工作计划。平时抓督办,半年抓补缺,年底抓考核,结硬帐,搞兑现。在平时工作中,严格遵守《农业局工作规则》,严格执行《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目标考核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层层负责,人人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规范机关管理,提高抓落实能力是我们的手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是我们的目标,农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我们“三农”工作的尺度。
同志们,从抓落实中看干部的政治素质,看干部的水平,看干部的能力,看干部的作风。决心是压出来的,思路是逼出来的,项目是跑出来的,资金是挤出来的,成绩是干出来的。今年的目标任务已定,只要我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建区4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近年来,常乐镇党委政府以农业园区为抓手,做优产业、做强园区、做大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点做到了“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三大重点,推动五大转变”。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用项目建设的思路来抓投入、抓运筹、抓推进,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效,实现致富农民的目标。
“突出三大重点”,就是突出土地流转、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争在规模和档次上同步提升,数量和质量上同步突破。
“推动五大转变”:
一是发展理念实现新突破,从农业基地向农业园区转变。
培育村是远近闻名的“草莓村”,如何释放这一老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使老典型有新发展、新形象,使新典型有新亮点、新特色,这是我们一直研究和关注的课题。从前年开始,我们以培育村为基础,新建了官公岛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并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对园区作出了“八区一中心”的规划构架,目前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由市政府批准实施。通过努力,官公岛万亩现代农业园区顺利实现了“三超”目标,也就是“园区规划面积超万亩、亩产值超万元、辐射带动农民超万户”。在建好万亩园区的同时,我们还建成了西甜瓜、甘蔗、蘑菇、高效蔬菜等七个“千亩基地”。今年又在颐生、为群等村新搭建了连片大棚1000亩。官公岛园区被评为全市唯一的“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国家蔬菜标准园”创建单位。
在发展理念上,我们坚持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用工业的资本投资农业,把效益理念、市场营销理念、标准生产理念等现代工业的管理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
二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与上一轮结构调整更注重量的扩张不同,我们把这一轮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了推进品种更新、质量优化、产业升级上,努力从根本上推动量态农业向质态农业转变。
我们一方面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科技贡献份额。以名特优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为重点,努力把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的新品种、新成果和新技术应用到农业园区。岛公官万亩现代农业园区专门成立了园区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门聘请省农委、省农科院、扬州大学及南通市、海门市农业局的专家、教授10多名,为园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做到统一采购种苗、统一栽培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技术指导等“七个统一”。__年,我们又从台湾引进了均量播种器和广岛菜等技术和品种,示范推广了基质草莓——西甜瓜的立体栽培模式,又投入200多万元建成13连栋的智能育苗中心,大大提高了园区的种苗服务水平。
三是营销手段实现新突破,从小市场向大市场转变。
搭建农业设施是为了发展高效农业,而高效农业的农产品最终必将走向市场。因此,我镇十分重视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的建设,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使原先立足本地市场小规模销售和农户自行分散个体销售的模式,转变为大市场、大品牌、大规模销售。一是因势利导,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二是加强农产品流通平台和队伍建设,优化销售流通环境。三是培养一支庞大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四是强化质量检测服务,整合品牌资源,申请认证品牌并大力推介宣传。现在园区内共有专业合作组织5个,营销额超100万的农民经纪人70多人,葡萄、草莓被认定为“有机食品”,西甜瓜、生菜等被认定为“绿色食品”。产品打进了上海、南京、杭州、天津等大中城市的市场,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四是管理模式实现新突破,从经验化向科学化转变。
今年,我们投入400多万元新建了官公岛万亩现代农业园区管理中心,中心拓展了农民培训、规划展示、农产品展示、农资供应、接待宣传等各种功能。在园区管理中,我们实行园区、部门和村三级联动,官公岛园区设立园区管委会,管委会下设项目部、技术部、财务部、市场部、管理部、接待部、园区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同时,园区专门成立了官公岛农业发展公司,以市场化的理念全面统筹、科学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是产业融合实现新突破,从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
我们努力做到跳出农业看农业,产业融合促发展,从传统的一产向同时兼融三次产业转变。随着张謇文化工程的不断深入,随着常乐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链逐渐延伸,农业已不再是简单化的第一产业,而是三大产业的融合体,成为综合性最强的朝阳产业。通过深入挖掘常乐“田状元”刘诞旦的农业文化,全面宣传张謇先生在农业、水利方面的伟大功绩,把农业、文化和旅游有机整合,真正打造常乐镇“状元故里一日游”品牌。
下阶段,在农业园区建设方面,我们将着力探讨几种模式:
二是营销模式。我们将作出三大探索:一是在南通市范围内建立“官公岛绿色农产品连锁超市”,把绿色、环保、生态的农产品推向市场;二是依托常乐现有的三个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此提高附加值,规避市场风险;三是建设一个区域性的农产品批销市场,加强品牌和产地宣传,严格控制农产品的准入和准出。
第三种模式就是管理模式。向管理要效益,在园区管理中积极探索“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和企业化的管理制度”,努力把农业园区打造成为农业科技的转化平台、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展示窗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园区。__年我们的目标是,全镇中高效作物占比达到7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3500元,其中园区内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15000元。
我们的探索和实践才刚刚开始,请各位领导和同仁多多批评指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们民联村位于南丰镇北街,是个镇郊结合部村。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关心和帮助下,全村上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村经济建设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稳定繁荣为目标,更新观念,强化功能,增强效益,不断加强两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20我村的总体目标:不断用新的思维增强发展意识,确保“率先现代化、建设新民联”目标始终贯穿于我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村民收入总体增加,实现全村环境洁而美,积极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真正打造出我村新型服务型经济的新亮点,构建携手共进、平安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具体目标任务。
1、经济发展目标:
年全村工业销售收入7300万元,技改投入350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万元。
2、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村庄建设科学规划,布局合理。达到“四化”、“三改善”目标,即:进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村容美化、庭院净化;改善村组生产生活道路、改善村容村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年年争创市级文明村。杜绝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村风正、民风好,村民文化生活丰富。
二、发展思路和措施。
1、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发展创造优越条件。
想办法,多渠道地争取项目资金。要利用一切机遇,争取建设资金和农村投资项目,确保村各项建设顺利进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切实壮大村级经济,增加村级收入,我村党支部一班人将继续发扬“四千精神”,即千山万水找商机,千言万语拉客户,千辛万苦抓注册,千方百计增效益。在工作方法上将采取“筑巢引凤”的办法,招商引资,增加村级可用资金,“引一家企业,富一方经济”已成为共识。今年我村将对年久失修的原长兴村村部及厂房进行改造,借明华机械公司资金翻建标准型厂房1500平方米,每年可以增加收入5万元,同时继续做好原1000平方米闲置厂房的招租工作,增加村级可用财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已有企业,“做大做强”就是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好服务对接工作,促使已有的企业继续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管理,增强应对市场变幻的能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不断增强企业的信心,留住企业,凝聚人心。完善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服务的平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调整优化结构,在发展中转变增长方式,在转变中提升发展质量。
2、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有效地做好今年的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1。
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解决四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好状态不佳“松”的问题。重点解决部分村干部作风偏差、干劲不足的问题。每位村干部都要振奋精神、恪尽职守,不断强化时不我待的忧患紧迫意识,树立无功便是过的思想,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居安思危、勤奋进取,在现有工作水平上争取再上新台阶。二是解决好畏难发愁“怕”的问题。重点解决怕得罪人、怕触及矛盾、怕冒风险、怕担责任,“怕”字当头、“私”字作怪的问题。三是解决好拖拉疲沓“慢”的问题。重点解决抓工作慢半拍,抓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全体村干部进一步增强进取心,强化争强当先的意识,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放在全镇乃至全市考核中比较衡量,把是否位次前移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在更大范围内确立发展位次和争先目标,瞄准目标一步不慢、一刻不停的持续作战,具有持久的爆发力,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四是解决好标准不高“低”的问题。重点解决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对待工作大而化之,满足于一般化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开拓创新的意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水平,大胆冲破陈旧思想固式,积极开动脑筋,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抓重点,切实抓出工作特色棱角,提升工作质量标准,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3、进一步改善村级基础设施,为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实施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使社区配套功能不断得到完善,首先对我村16组、18组、26组、28组新增两条绿化示范埭;其次对100户村民进行污水管网改造,同时为了方便农民耕作、美化环境,今年将继续做好拆坝建桥11座;对损坏的村级道路进行修建。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对村庄道路进行综合整治,消除“脏、乱、差”现象,进一步抓好改水改厕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净化环境。为广大村民提供更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发展提供稳定基础。
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种植传统作物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做好土地流转,以农村承包土地为载体,成立村集体控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土地股份合作为纽带,以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为抓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级经济增长的新突破。我村打算村委集体投资建设30亩标准钢管大棚设施,继而出租给承包大户,通过培养挑选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有经验并热爱农业的农民经纪人来共同经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我村已开始初期成立筹备工作,力争在5月份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5、进一步强化社会事务工作,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医疗、保障、救助等体系建设,适时开展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以实用技术和科技文化为内容,加强村民的教育。
6、坚定维护稳定局面,优化村级发展环境,实现自身良性发展。
我村将紧紧围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牢牢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探索新时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新路子、新举措,依托村级调解室,把矛盾化解在村里,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全村的社会稳定,促进全村经济的发展。
7、进一步深化平安创建工作,为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继续推进平安村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效,在创造特色、探索经验上下功夫,努力使每一个地方和单位、每项活动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经验,营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环境。创建过程中要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村委会、调委会、治保会等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教育管理,加强司法所建设,强化为农服务的法律援助职能,做好重点人群管理,主要包括做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防范控制措施,防止、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中心建设,做到“底子清、台帐齐、责任明”。
2014年,我村将紧紧围绕目标规划,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以期成就一番事业,满怀雄心壮志,以拼搏向上、争创一流的精神,在不断创新中奋发有为,在脚踏实地中干事业,在不断思想解放中抓机遇、促发展,为率先现代化、建设新民联而奋勇向前!
同志们:
情况,并对下一步农田水利建设及畜牧工作进行了部署;____宣读了2014年秋冬季城乡绿化实施方案,并就做好2014年秋冬季城乡绿化工作讲了意见,我完全同意,请各乡镇、各部门对照相关方案、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会儿,____x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一、站位全局,从战略的视角认识做好涉农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占比虽有减少的趋势,但并不意味农业工作地位在下降,相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业工作地位会提升,农业发展需要走高端化的路线。总的来说,当前我县农业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国家、省、市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农业工作遇到的“瓶颈”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此,要求我们要站位全局,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农业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近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这一中心任务,立足实际,开拓进取,因地制宜,涉农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经济总量持续攀升,__x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__x亿元,增长__x%。其中,粮食总产量达到__x斤,实现连续__x年增收。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__x万头和__x万只,全县肉类总产量__x吨,禽蛋总产量____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养殖场达到____余家,瓜菜种植面积__x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__x个。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率____%。二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沼气用户达到__x户。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园区成为省级示范园区,成立农业园区管委会,目前有总投资____亿元的____家企业入区建设。三是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__x元,增速__x%,居全市第一位。完成春季造林__x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____%。农村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得到加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____%。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展顺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二)发展机遇大有可为。展望未来,我们的“三农”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一是宏观政策优势。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召开在即,国家迎来“关键时刻”,也为发展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强农惠农的政策只会增加不会减弱。同时,随着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加快形成,政策辐射带动作用开始凸显。全国民族________旗科学发展示范县的确立,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好地利用国家、省市要素资源和市场、把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优势带来重大机遇。二是“三化”联动优势。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程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同时,中央连续十多年,一号文件都是讲的“三农”工作。国家在资源配置、财政支出安排上都向农村倾斜,并逐年增加,在农村社会保障上作出了巨大投入。这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充分体现,是今后做好“三农”工作的巨大动力。三是技术支撑优势。随着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步伐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加速了向农业领域的渗透和扩散。省、市分别出台了相关政策,在科技创新、科技支农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同时,随着全县上下加大了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和研发力度,以福喜、阿果阿娜为代表一批现代化农业项目不断发展壮大,高科技农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公益性服务不到位、农村公益性事业刚起步,农村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缺乏。但总的来看,我县三农工作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并且农业发展步入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当前,我们要实现“田园风格,都市品味”的城市发展目标,最艰巨的发展任务在农村,因此,必须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要跳出“三农”抓“三农”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去看待当前三农发展的形势,用新理念、新思路重新定位农业农村工作,以系统的思维、统筹的理念、更高的站位抓好“三农”工作,开创农业农村工作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二、立足实际,以现代的理念推进各项涉农工作全面开展。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国家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方针。经过几年的发展,________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城镇化建设已全面展开。因此,当前,做好“三农”工作,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模式经营农业,用企业化方法组织农业,一手抓调整,一手抓龙头,把调整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进行综合开发,实行产业化经营,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
(一)用园区化的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农业发展要向园区倾斜,向园区集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最集中的载体,要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正需要一个集中的载体。因此,要集中要素抓好______园区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有实力、有规模、有效益的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要坚持规划引领。____建设要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合理布局,既要保证建设规模,加快实施进度,又要防止搞形式,走过场。要积极寻求示范园区规划的智力支持,在精心选择谋划好园区产业种类的基础上,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由相关专家主持调研、策划、论证、设计,形成布局合理、定位准确、功能完善、特色明显、适度超前的规划,有效指导园区建设。二要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提升服务农业科技能力,让科技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应有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端农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不断注入科技创新活力;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内引外联,有效整合农业科技资源;积极引导农业科技开发与市场相结合,全面提升农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形成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使________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之路。三要重点打造产业链。注重产业配套,合理布局种养、加工、营销以及相关服务产业,着力提高__x内产业的关联度和上下游产业的聚集度,发挥集约效应、聚变效应,重点培育扶持高端配套企业,形成蔬菜加工和肉食品加工一条龙服务企业,提升农业业态和发展水平。全力推进蔬菜示范__建设,解决好技术服务和市场研发的问题,促进全县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加快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实现集中饲养、集中屠宰加工。四要加大招商引资。现在找上门来的项目很多,但是我们还得主动地走出去。招商工作要注重三个方面:第一是品牌。品牌对园区的发展环境非常重要,如果麦当劳一条龙产业生产基地建在________,将对园区的产业标准有极大的提升。因为它的标准、规范都是国际化的,一旦把它引来,对周边的项目技术水平的提升、老百姓食品安全的意识都是有带动作用的。一个大项目能够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所以要注重引进具有大品牌的项目。第二是品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将来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农业,还有旅游、观光等很多的配套功能。这种功能起步就要高起点,要注重品位,包括园区建设的质量、管理的水平、技术含量、周边环境的打造、旅游配套的衔接等等。第三是品德。在招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企业家的素质和意识,看他将来怎么发展,简单说就是企业家的品德问题,既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又要积极支持公益事业。
(二)用城市化的思维改变农村面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要瞄准城市化目标,用“城”的定位引导和把握好“村”的建设。一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县、乡公路改造力度,实施危桥改造,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提高县、乡公路通行能力和通达水平,构建出行方便、快捷的农村公路网络。扎实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重点发展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联户大中型沼气工作。结合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加快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水源井、供水设施的保护和巡查,做好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确保安全正常供水。二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绿村、绿路、绿水、绿网、绿荒”五绿工程;加快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将我县境内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重点补植美化苗木。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统筹完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加快重建破损桥闸涵,全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三要抓好新民居建设。在坚持群众自愿、规划先行、产业带动为原则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
(三)用工业化的途径促进农民增收。要加快推进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大引导农民转移就业的力度,加快形成以工资性、创业性增收为主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一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所谓农业产业化,并不是引进一个龙头项目就算产业化了,土地流转建个大棚就算产业化了,不是这么简单。农业产业化首先要有大企业牵头,再进行市场化运作。因此,要注重向标准化、高端化、规模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在引进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同时,大力加强本土企业建设,推进品牌建设。对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引导多元化投资兴办龙头企业,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引进境外资金投入,动员社会资金投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二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加大培训力度。同时,不断完善用工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待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加强与____等城市劳务市场联系,实现劳务需求与待业技术人才的对接,及时转移农民工。三要建立市场中介组织。包括各类农民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中介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联合起来竞争,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减少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四是拓宽增收渠道。调整和优化种养结构,大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帮助农民增加来自农业内部的收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提高农业家庭经营性收入。进一步落实支农惠民政策,促进农民增加政策性收入。
三、强化措施,用务实的作风确保涉农工作取得实效。
农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顺应“三农”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广大农民群众的新期待,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和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热情,全力以赴做好农业各项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农业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着力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快速健康发展。各乡镇要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入、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形成齐抓共管的“三农”工作领导机制。要强化县直涉农部门协调服务职能,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积极做好“三农”服务工作。要强化社会综合服务职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全县“三农”工作。
二要强化工作落实。要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把今年全县“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岗位。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转变作风,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多到困难大的地方去,多到基础差的地方去,多到矛盾多的地方去,摸实情,办实事,难题,打开局面。各涉农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职能,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找准自己在“三农”工作中的位置,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主动方向,把工作的重心向农村倾斜,把部门的资源向农村覆盖。
三要启动好冬春时节的各项工作。抓好冬春农业生产,把冬春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一季来抓,做到早部署、早安排,开好局。抓好以修复、加固桥闸工程为重点的冬春水利建设。抓好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整顿和规范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秩序。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疫情监测,强化防控措施,发现疫情要果断处置。要坚决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牢固树立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意识,坚持工作常态化,坚持讲法制、讲秩序,严厉防范和打击各种分裂破坏活动。要不断完善和强化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善于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严防事态扩大,酿成群众体性事件,确保农村社会长治久安。要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决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要着力关注农村民生,特别要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和送温暖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同志们,涉农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________奠定坚实的基础。
各位领导: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我县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有关情况作以汇报。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年初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执行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全局,调优种植结构,突出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改革,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平稳运行。
(一)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9.47亿元,同比增长4.9%。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紧紧围绕市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玉米面积调减到100万亩,水田面积发展到38.56万亩,大豆面积总量达43.81万亩。发展设施农业,宏福现代农业小镇二期项目顺利推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新增高产稳产田15万亩;推进东兴乡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工程量的50%;打造高标准农业示范基地,支持润琦集团、辽百公司等龙头企业建设鲜食玉米生产基地1万亩。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绿色食品标志产品达到13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9.86亿元,同比增长50.5%。巩固提升畜牧业,打造以奶牛、生猪、肉兔规模养殖为主导的畜牧产业格局。统筹使用涉农整合资金8251.7万元,支持15个牧场新增澳牛5000头,全县规模牧场总量达31处,存栏奶牛5.1万头,日交售商品奶650吨,奶牛牧场规模数量和交售商品奶量及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支持牧原集团提产扩能,推动饲料加工等关联项目建设,30万吨中心饲料厂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预计9月初开工建设;制定出台《林甸县20支持肉兔养殖的意见》,鼓励支持养殖户开展肉兔养殖,发展新的普惠型养殖产业。二是加快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坚持“抓大不放小”,借助“百项谋划招商”行动契机,既招引“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招引“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引进优然动物食品、龙佳牧业奶牛扩繁和畜禽粪污资源利用等项目5个,另有广东海纳有机肥、樱桃谷鸭养殖加工等4个项目近期有望签约落地。落实“百项开工建设”行动,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28.09亿元,到位资金8.22亿元。牧原300万头生猪养殖场、润琦奶牛标准化养殖场、乐尔30万只肉兔标准化规模繁育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三是全面整治人居环境。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坚持统筹谋划,制定《林甸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会战”行动方案》,建立县乡村三级包保责任体系,实行专人专班推进,确保整治责任落实到位。加大投入力度,使用财政涉农整合资金1.86亿元,实施农村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项目57个。开展集中整治会战,初步实现了柴草垃圾清底见亮、村屯路面平整整洁、村庄绿化美化目标,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实施“厕所革命”,启动整屯推进管道式改厕试点两个,落实室内式改厕任务2325户,目前动工改造170户。同时,建立环境整治长效保洁机制,开发保洁公益岗2039个,组建村级保洁队伍85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四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83个行政村完成了清产核资平台录入、成员认定以及折股量化等工作,正在开展合作经济组织设立工作。推动土地确权成果应用,对丈量出来的土地实行合同管理、有偿使用,壮大村集体经济。完成农村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二)水利工作情况。坚持“管好水、治好水、用好水”,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巩固饮水安全工程。经过两年来的集中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实现村屯全覆盖。在此基础上,针对上级反馈问题,开展问题排查“回头看”,推进问题整改,解决自来水水质差、冬季管线上冻等问题234个。强化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建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考核机制,确保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规范运行。今年,投资1163万元,对3个林牧苇场、26个村、50个屯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改造,预计工程9月末全部完工。二是严格开展河湖“清四乱”。按照省市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百日攻坚战”工作部署,我们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了会议部署,落实39名县、乡两级河(湖)长责任,对区域内36条河湖认真组织排查,逐河建立问题清单,逐项销号。排查“四乱”问题10个,目前全部完成整改销号。此外,水利部暗访反馈的东升水库附近渔民私建板房和鹤鸣湖度假村违建等2个问题,也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三是全力保障安全度汛。今年4-7月,全县平均降水量252.5毫米,与历年同期持平。按照省市关于防汛工作要求,我们针对河湖水库、险工弱段、低洼易涝等防汛重点区域,及时召开会议部署,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组建防汛队伍,严格落实巡防及24小时值班值守,从思想准备、方案预案准备、组织准备、队伍准备等各项工作入手,提前安排部署,提前检查督促,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三)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经过近两年的集中攻坚,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按照脱贫摘帽整体退出要求,对照“两不愁三保障”“三通三有”“三率一度”等脱贫退出考核指标,加强工作统筹,列出清单,逐项攻坚,逐项销号,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一是狠抓问题整改。对照省委专项巡视、省市各类检查考核与扶贫专项审计反馈的问题,通过认真开展自查,共梳理出15个方面824个问题,建立了一个问题一名牵头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整改措施,一个时间节点,一次性整改到位的工作机制,实行销号管理,直至见底清零。截至目前,问题整改已完成98%。二是高度关注特殊群体。结合问题整改和脱贫退出目标,从3月份开始,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走访3次,走访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特殊群体8374户,通过对表对标甄别,初步确定特殊群体4788户9585人。其中,重点户1250户2477人,边缘户1579户3017人,关注户1959户4091人。这部分特殊群体的慢病、大病救助问题是影响脱贫退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制定了大病临时救助政策,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按公共卫生管理政策救助;对突发重大疾病患者,通过爱心捐助等方式给予一次性救助,确保特殊群体中的慢病、大病户生活有保障,防止因病漏评。三是加快危房改造。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去年动态调整补录及今年新增的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将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改造。同时,高度关注特殊群体住房问题,全县4788户特殊群体中,还有4022户危房需要改造,对这部分特殊群体能够纳入“三类”人群的,按照“三类”人群的危房改造政策进行改造,不能纳入的,宜修则修,宜建则建,保证不因房而造成漏评。截止目前,已动工改造2965户,占应改造户数的51.2%,剩余危房户在8月末前全部完成改造。同时,对4793户空闲危房拆扒灭迹,目前已拆扒灭迹2061户,占应拆扒灭迹户数的43%。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推进措施。
虽然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农业产业项目少,企业规模小,引进建设的产业项目还处于发展期,项目带动能力不强;一产比重偏大,占三次产业的43.7%,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多,特别是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还很突出,与脱贫退出要求和群众期盼仍有差距。三是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还未有效解决,虽然基本完成了饮水安全、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但还存在工程不完善问题,一定程度影响群众满意度。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动摇,对标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实农业农村工作。加快东兴乡生态高产标准农田项目建设,12月末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鼓励和扶持润琦、辽百等涉农企业发展基地农业、订单农业,延伸水稻、鲜食玉米等农副产品产业链,补齐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短板。推进宏福农业、昌林木耳、乐尔肉兔、牧原生猪、伊利液态奶二期等产业项目建设,确保早建成、早达效。围绕粮食、畜产品等优势产业,开展以商招商、定位招商,力促樱桃谷鸭养殖加工等意向项目尽快签约落地。二是持续整治人居环境。在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战役”成果基础上,全面开展“夏季战役”,重点加强生活垃圾治理,清理私拉乱建、断壁残垣和危旧泥草房,推进2个试点村的管道式厕所改造,完成2325户室内厕所改造任务,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切实保障饮水安全。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按时限完成今年工程改造任务;规范工程运行管理,制定运行管护办法,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做好工程和设备运营、维护和管理工作,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日常监管,巩固清理整治成果。严守“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加强对河湖水库、弱工险段、市政设施的排查检查,时刻保持防汛临战状态,确保今年安全度汛。四是全力确保脱贫退出。年,是我县“脱贫摘帽”的决战之年,我们按照脱贫摘帽整体退出要求,对照“两不愁三保障”“三通三有”“三率一度”等脱贫退出考核指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统筹,确保完成2019年脱贫退出1139户2403人、10个贫困村出列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0.93%。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推进“驻村扶贫”活动,持续开展摸排走访,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认真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推进“四类”重点对象和一般农户危房改造,确保按时限完成改造任务。高度关注漏评率和群众满意度问题,坚持“以零保赢”,力争实现“零漏评”、“零错退”,群众满意度100%。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四
“十五”期间,“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项目,是主题战略目标6个“1”中的中间件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该项目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农业专家系统为核心,构建面向农村使用的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平台,通过示范区建设的形式,加快研究成果的应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技术服务农业的发展模式。这项工作人们通俗的称之为“电脑农业”。专家组围绕主题的战略目标,分两轮进行了课题支持。-期间,支持了5个平台课题、5个关键技术课题、22个示范区课题;-期间,根据上一轮课题完成情况和形势的发展,在课题部署上,进行了适度调整,以应用为核心,以平台为支撑,确定支持了4个平台课题、16个应用(示范区)课题。
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农民已经把电脑农业作为他们走向富裕的“敲门砖”。******总书记在广西、宁夏考察时,对电脑农业服务“三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四川考察时,对电脑农业巩固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群众奔小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肯定。
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相关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很多省市把电脑农业作为“十五”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抓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次到示范区视察指导,对科技部抓的这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电脑农业的成果不仅在863支持的示范区内应用,而且还推广到上海、浙江、江苏、湖北等非863示范区,使电脑农业成果在全国近30个省市得到应用;通过国际合作渠道,我们的成果还推广到了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20底,中国863电脑农业获得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大奖,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国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工作部署要求。
同志们,党的.“十六”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农业是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实践证明,电脑农业在我国农村地区大有可为,为了把电脑农业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今后在发展思路上应与时惧进,必要调整,适应形势。
首先,突出当地主导特色产业,把电脑农业技术应用于从种到收、到加工、再到市场经营的各个产业环节,不求面宽,但要做精。通过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动电脑农业的应用发展,真正体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体现“抓应用、促发展、见效益”的发展思路。
其次,从信息技术服务“三农”这一战略考虑,积极探索电脑农业技术与农村专业化生产组织、经济合作组织、中介机构和龙头企业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解决“三农”中农民与市场对接的问题。
第三,在电脑农业技术上,对于技术平台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产品化,加强与本主题其他课题研究成果的集成;对于示范区,根据实际需要,注意集成应用其它实用的主流信息技术,提高电脑农业技术含量。
第四,要加强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省市各级政府部门主导作用,进一步把示范区建设做好做实,做出精品;技术总体组要做好相关的技术服务和支撑工作,加强检查、指导、培训和宣传工作。
20是“十五”期间的最后一年,也是主题专家组全面完成战略目标和各项任务指标的关键一年。为确保完成“十五”863电脑农业各项任务指标,圆满向科技部交好帐,专家组希望大家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努力,扎实工作,突出重点,形成成果;也希望大家在这次会议上围绕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思路,进行充分的研讨交流,献技献策。请技术总体组结合本次会议大家讨论的情况,广泛征求意见,提出具体的工作部署和要求。
同志们,即将过去,年即将到来,我代表专家组,向各省市和有关单位为863电脑农业辛勤工作的领导、专家和技术研发推广人员表示忠心感谢,也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取得更大的成绩,不断开拓电脑农业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五
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龙头企业经营状况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乐山市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6%的西部城市,被列为全国六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综合试点市之一。近年来,我们重点抓住龙头企业这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牛鼻子”,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梯级发展的龙头企业群体,有力地提升了农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让田野连着车间使农民成为工人。
乐山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常年平均气温17.8度,平均降雨量1062毫米?发展种养业条件得天独厚。从1997年开始,我们就将发展的着眼点放在培育壮大林竹、畜牧、茶叶、蔬菜、中药材五大产业上,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2003年以来,我们以五大产业为主导,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创特色、打品牌”的发展思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重点整合林竹、畜牧、茶叶资源优势,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做宽做长产业链条,做优做响农业品牌上下功夫。我们鼓励加工型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广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让田野连着车间,使农民成为工人。通过创新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方式,大力培育专业村、专业乡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使满足农户需求与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方式。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52家,县级龙头企业87家,带动农户41.5万户,占全市农户的55%。
向科技要效益向科技要生产力。
科技进步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和优化升级的动力之源。我们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普遍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档次,形成强有力的科技产效机制,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我们重点建设的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生态、畜牧、茶叶、花木、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园为核心区,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建立了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形成了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200万亩的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我们以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攻方向,把农业科技园作为农业科技转化的窗口,促进园区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使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显著提高了农业科技对乐山市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战略。我们围绕主导产业,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先后制定并发布了9个农业质量标准体系、51个农业生产技术规程,逐步形成了以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为主,企业标准为辅的种养殖、生产管理、加工包装的质量标准体系,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配套完善操作规范。同时,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龙头企业主动把执行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和农艺要求导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创造了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增强了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引进先进设备和新工艺。我们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优良品种,推广实用农业技术,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引进先进设备,运用先进工艺,实现科技成果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了农产品的深度开发。
利益均享风险共担。
形成互惠互利、共兴共衰的紧密利益关系,是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农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抓住产权、利益、风险三个基本要件,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建立起一种能兼顾各方利益的协调机制。
创新产权联结机制。我们在产前和产中环节,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户双方共同投入。农户可以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折价入股,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龙头企业根据生产要素入股的份额,实行按股分红。在产后的收购、加工、仓储和销售等环节,鼓励农户入股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以产权要素联接的紧密型经济共同体。
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参与经营的经济主体只有各得其所、各得其利,产业化经营才有生命力。我们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自觉地把扶持生产环节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和义务,同时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要求,使农民在参与产业化的过程中,可以分享生产、加工、销售、消费各个环节增值带来的收益。
创新风险保障机制。我们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完善公积金、风险基金等提留积累制度,进一步扩大和规范“订单农业”。许多加工龙头企业和营销组织按照“下保底、上不限”的作价原则,按章程在销售收入或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保障金,对成员的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和适当高于市场价收购,以丰补欠,结余滚存,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六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会,主要是要传达上级春季农业生产会的会议精神,并部署我县春季农业生产,推进我县农业重点工作。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会议于3月16日在湖北省襄阳市召开,李克强总理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胡春华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现场会在于3月29日在晋江召开,李德金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4月10日,邵玉龙书记专程到龙海、漳浦调研春耕生产工作,强调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4月11日,全市春耕生产暨重点农业工作推进现场会在云霄县召开,全市各县(区)分管农业农村的领导和农业农村局局长参加会议,市农业农村局郭局长部署“抓好春季农业生产推进农业重点工作”,张翼腾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强调讲话,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春季农业生产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见成效;以有力的保障措施推动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会议部署,我强调四点工作要求:
一、理思路、找不足,确保攻克薄弱环节。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工作最注重时节,一旦错过了这个时节,这一季也就白忙活了。作为分管农业的领导,我们要在新年之初就要开始理清思路,谋划布局新的一年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寻找去年工作的薄弱环节,分析存在的不足的问题,确保在新的一年里攻克这些不足和薄弱环节,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年年有进步,年年有增效。这次全市会议上,我县往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滞后的问题,在会上被点名批评,请分管领导和各有关部门要去查找一下问题所在,务必确保今年补贴资金要按时发放到位,不再被点名批评。分析当前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还有以下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艰巨,我县以小规模、分散式生产经营为主,多数生产者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被动服从,企业与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于提高。二是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贫困户参与产业建设程度不高,特色产业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贫困户增收渠道单一,绝大部分贫困户收入依然靠传统种、养殖业收入为主。三是产权制度改革进展较慢。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氛围不浓,部分相关单位和镇园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主动融入,积极配合实施,还没有形成你追我赶的竞赛状态。五是镇村巡查机制未认真落实,仅停留在报报表的阶段,生猪养殖反弹苗头时有发生;小流域水质不稳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要继续加强。六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进度缓慢。七是现代产业园示范带动不够强,信息宣传不够,产业园区内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不够大,总体带动能力还是不强、带动效果不够理想;一些亮点工程及好的经验做法,没能很及时的进行总结宣传,信息宣传力度不够。
请各位领导要对这些工作再加强、再推进,确保攻克这些薄弱环节,使今年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二、比进度、稳推进,扎实完成常规工作。
我们要注意按照上级时序的要求,同时对比兄弟县(市)、兄弟乡镇的工作进度,要稳步、扎实推进各项常规工作,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展开太多,主要点一些重要的工作:一要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完成粮食生产面积9.65万亩和3.6万吨的产量任务(其中早稻2.4万亩),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734万亩)。二要落实农业生产综合保障,加强技术服务,保障农资供应充足和投入品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三要深入实施化肥和农药减量化行动。四要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五要做好“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工作,国家协调推进小组已经在我省开展核查工作,我们要组织自查,认真对照整治整改标准,确保严格按照要求彻底整治整改到位;要做好档案整理,确保不遗漏、无差错;并要长期保留举报电话,继续接受社会举报监督。六要继续做好非洲猪瘟及其他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要开展养猪场风险评估工作,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生猪养殖生物安全提升专项行动,确保我县不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及其他重大动物疫病,稳定畜牧业的生产;从4月份开始,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打击私屠滥宰生猪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推动我县生猪屠宰及肉品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七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各镇(园)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重点防范台风、干旱、洪涝、寒潮、病虫害等灾害,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及时做好灾害的监测预警,建立防灾减灾快速反应机制,细化处置措施,完善运作规程,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三、戒骄躁、常保持,继续发挥领先优势。
我县的脱贫攻坚、茶产业、农业绿色发展等工作均起得较好的成效获得上级及县领导的肯定。今年我们要继续戒骄戒躁保持拼劲干劲努力创新再创佳绩继续发挥领先优势。要扎实抓好“两项竞赛一场战役”:一是特色现代农业暨农业绿色发展项目竞赛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打造提升3个省级和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9个项目通过园区项目竞赛示范带动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投资任务。二是脱贫攻坚稳定提质项目竞赛整合扶贫长效机制项目资金加大工作力度新(扩)建一批带动性强的产业扶贫项目以项目带动贫困户、贫困村发展增收探索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三是要打好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战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要将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快农村厕所、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房屋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一革命四行动”实施进度。
四、集广智、谋创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我县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以传统农业为主,但我县也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农业大有可为,要在绿色和特色上多下功夫,做文章。一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省里提出要推出“福果”“福茶”“福花”“福菌”“福鱼”等系列特色品牌,我们也要立足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本土品牌。水果产业方面要围绕“福地福果、美源美味”主题,突出优化品种结构,推广有机种植,培育出更多清心爽口的水果品种;蔬菜产业要突出绿色健康生产模式,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精细精品菜和高山蔬菜,扩大高效蔬菜生产规模;畜牧产业要突出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生态化和集约化养殖。要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重点是发展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升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推进猪肉冷链物流建设,逐步实现从调猪向调肉转变。大力发展家禽养殖,加快发展肉鸡、蛋鸡和水禽,挖掘草食畜牧业发展潜力,扩大优质肉用牛羊兔生产;茶产业要突出绿色新茶,加大生态茶园建设力度,注重在茶叶精深加工上下功夫,提升名优茶比重;食用菌产业要突出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发展食用菌菌包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产出效益;花卉产业要突出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引进,注重培育一批花卉专业镇、专业村,提升集聚效应;中药材产业突出特色中药材种质创新,扩大道地药材种植规模。二要落实创新发展理念。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多引进有先进理念和雄厚资金的优质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要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主动对接国内知名农业院校,通过合办研究机构、设立实验基地、建设专家工作站等方式,着手推进一批农业科技项目落地见效。三要积极筹备第六届海峡(漳州)茶会。海峡茶会拟于6月14日-16日在我市举行,我们现在就要认真筹备,做好招商招展,组织好样品征集工作,借此机会,把我们去年辛苦创立的“南靖丹桂”公共品牌推介出去,提高品牌知名度,带动茶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同志们,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全局,抓好春季农业生产是首要任务,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奋力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南靖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圆满完成了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对本年度工作作一简要汇报。
一、政治思想坚定。
我一直重视加强学习和党性修养,努力提高理论素养,要求自己精神境界要高,政治上要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以大局为重,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一)理论学习求深求真。
一是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还学习了雍宗满同志先进事迹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达州市关于行政机关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暂行办法》以及其它林业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在学习中突出系统性,掌握其科学体系;二是积极参加县委中心组的学习和讨论,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三是平时尽量减少事务应酬,不管工作再忙,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学习,特别是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学习。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运用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大提高,从理论上的成熟走向了政治上的成熟,增强了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党性锻炼求严求强。
我坚持党性锻炼,按照领导干部要讲政治的要求,在政治上始终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做到头脑清醒,政治坚定。坚持顾全大局,主动积极向党组织领导和县委请示汇报工作。通过认真严格的党性修养,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自觉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尊重爱护同志,努力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
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凡重大事宜都经集体研究作出决定,并坚决贯彻执行,没有特殊更没有特权。一是彻底改变了多年以来班子成员团结不够、合力不强的状况,形成了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二是根据工作需要,对班子成员进行了分工,实行分工负责制,明确了分管工作和职责。三是工作分工不分家,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将林业事业推上了新的台阶。四是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在领导班子中形成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思想上常交流,工作上常商量,感情上常沟通的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的良好氛围。
三、选拔任用干部方面。
坚持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条件、标准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自觉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二是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三是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四是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五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六是坚持依法办事原则。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牢固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了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二是作风扎实,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今年9月,本人带领副书记赖从建、机关党委书记刘国英同志,深入基层各单位,专门征求意见,解决具体问题,基层干部职工深受感动。三是加强了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四是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拟定了创先争优的五年规划及实施方案。五是开展了林业系统警示教育活动。六是开展了“四项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全体林业干部职工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增强了共产主义信念,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爱岗敬业、廉洁从政、为民谋利、开拓奉献”的良好局面,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良好的林业形象。七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效果佳,为基层林业站争取纳入了财政预算;为国有林场土地工理顺了劳动关系,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为改制企业原木材公司职工理顺了户籍关系;现正在协调解决国有林场医保事宜。八是对团坝镇赵家村进行了重点帮扶,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该村人平纯收入增加150元。九是关心本系统机关干部职工及退休职工生活,包括救助本系统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慰问贫困党员,看望职工及退休干部生病住院等。
五、廉洁自律。
一是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二是勤俭节约,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严肃了有关纪律,并层层签订了责任制。三是过好“五关”,淡化名利,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行政,树立了良好的领导干部形象。四是严格财务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做到节约开支,帐目清楚,无挪用、乱用现象。五是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造林用苗木坚持公开招标,一切正规化、公开化、程序化动作。六是不同流合污、推波助澜,而是洁身自好,纯洁党性。工作28年,自己、妻子、女儿均未涉足商场,畏商场如虎,更谈不上违规经商办企业。七是从来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转眼已近岁末,回顾自己这半年来的工作历程,收获及感触颇多。今年七月我有幸通过了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选聘,成为了**县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光荣的受聘为糜滩乡独石村的党支部副书记。这几个月来是忙碌而充实的,在平凡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丰富了阅历,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提升了工作能力,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提升了我的思想高度,也更坚定了我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信念。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村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我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服务宗旨,积极认真地做好乡、村交待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了不辜负领导的关怀和群众的信任。现将这半年来的工作向组织汇报如下:
第一:思想动态方面。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不同渠道积极学习村官应该具备的知识,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学习党的精神,同时向广大农村党员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热情。
第二:工作成绩方面。
1、“双联”工作。“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资料的存档和规整。自9月份上班以来,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主要负责帮助乡上发放联村联户民情连心卡、困难农户登记表、《民意调查表》、《民情台帐》《户情分析报告》等,同时做好农户走访调查及活动的进展情况调查工作。
2、党建工作。党建是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自上班以来我主要以熟悉业务和走访老党员为主,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帮助他们寻找致富路子。
3、包村工作。在独石的包村工作中,我服从安排,做到身下基层、心下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精抓实干,保证包村各项任务的完成。一是督促、配合乡上完成日常业务工作,包括新农合、新农保资金的收缴;二是指导、帮助村上完成创先争优和远程教育的工作;三是协助村上完善陡**千亩日光温室的实施工作。通过这半年的工作,我发现自己改变了许多,逐步适应了农村的工作环境,工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地提高,真正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村干部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我为民服务的决心。
第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对农村的基本情况了解的不到位,所以还得继续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农村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点多,实用性强,需要自己不断学习,才能丰富理论知识,完善自我。
2、踏实工作,提高工作能力。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事情繁琐,要戒骄戒躁,虚心学习,掌握农村所特有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提高工作能力。大学生村官的主要作用就是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服务农业。说到这个服务,让我深有感触。农村的工作无大事,但农村的工作更无小事。无大事是说农村工作中没有那种轰轰烈烈之举,无小事是说农民的事永远是大事。只有在解决这种平凡的“小事”中去看这背后的“大事”,这就是农村基层工作的实质。“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3、多深入群众,提高实践能力。继续以人民群众为工作中心,多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勇于实践,争创项目,提高实践能力。
当前省市县乡正在积极学习党的精神,我将以党的这次大会为契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独石村的新农村建设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近一年来,在自治区驻县工作队党支部的精心指导下,在社区党总支及工作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我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牢记组织和领导的重托,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立足基层、磨炼意志,扎扎实实做事,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简要小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注重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坚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列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级工作会议精神,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一年来,能够按照要求每天完成为民服务工作笔记的记录,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学以致用,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工作,注重更新知识结构,重点是加强基层业务和党的惠民政策法规知识的学习,努力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使自己较快胜任了社区的日常工作。
是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措施的起草,各阶段的小结及汇报材料的准备等。二是完成了相关调研报告及汇报材料的准备。主要是根据社区领导的要求,完成了“社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规划发展”、“综合大厅三化建设规划设计”、“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调查”等调研报告5份以及种类汇报材料和总结的的撰写16份。三是按照工作组的要求,完成了对居民入户走访的宣教及特困户的结对帮扶等工作。四是积极参加镇、社区统一组织的隐患排查及大清查活动x次xx天。五是与社区干部群众共同完成了对县城环境治理、植树及社区运动场地的设计规划,同时代表社区参加了镇统一组织的篮球巡回友谊赛。六是起草了社区长效机制制度汇编、便民服务指南及亮点解读汇编等。七是完成了综治大厅、为民服务大厅、各办公室的制度制定、完善、悬挂及长廊板报的设计等,共计xx块。八是承担社区值班任务并能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便民服务送开水服务等活动。九是完成了领导赋予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任务。
何违章违纪的事项。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尤其是特殊部门的一名干部,能够有幸参加到这次赴基层转作风的活动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主要体会和收获:
1、摆正自己的位臵,平等待人,放下架子,不盛气凌人的指使人,甚至是脏话骂人,特别是不能说一些伤感情的话,侮辱人的话,尤其是伤民族感情的话,开有悖民俗的玩笑。
2、主动融入集体,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好的工作状态,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特别是要注重协调能力的培养,切实增强团结意识(对上,对社区,对工作队组),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战斗力。
3、保持心态平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能够时常学习、运用,注重工作的总结,教训的汲取,敢于承认错误。
式方法有时不太细,需要进一步改进。三是如何在岗位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做的有欠缺,意识还不够强。四是双语能力较差,不能与服务对象有效沟通。
回顾过去的这不平凡的一年,让我感慨万千,有辛苦、有收获;有劳累,有感动;有失败,有心得;有付出,有感悟。特别我作为工作组的一员,我感到由衷地自豪,在这个光荣的团队里,大家齐心协力,每个人都能够有心用心尽心,团结和谐无纠纷;勤奋务实(雨天斋月访民);情浓意切给队员过生日,周末发短信。努力践行着制度管理、人文关怀、友情关注、真情关心。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党和组织对我的期望。
我于年月大学毕业,9月份经考试被县人事局录用为乡镇公务员,分配至乡人民政府工作,至今已年有余。现负责本乡的工作,并承担联村工作和配合有关乡政府行政中心工作。凭着自己对山区基层工作的热爱与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这年多来,自己完成了从课堂理论到社会实践的转变过程,认真刻苦学习,实实在在干事,清清白白做人,政治理论水平,处事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一、年来山区工作的主要收获。
1、个人意志得到了磨炼。
在,与外界联系极不方便,信息闭塞,社会发展落后,生活与工作环境比平原乡镇艰苦许多,如非亲身经历,那将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所无法想像的。生活上不方便,平时连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都很困难,一年中难得与家人团聚;文化娱乐设施缺乏,精神生活单调;本人联系的村是乡最偏远的村,下村来回一次要翻山越岭走5个小时的山路。特别是遇到乡村换届选举等一些工作时,由于其程序复杂,要求严格,需要每天奔走于乡政府与联系村之间,来回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所付出的努力是平原乡镇的几倍。但是艰苦的环境并没有使我退却,山区工作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到的,把在山区工作当作是难得的磨炼个人意志的好机会。
2、个人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基层工作的特点要求乡镇干部必须具备独挡一面的能力。从事乡镇工作,每个乡镇干部都要联系1-2个村,需要单独处理所联系村的一些工作:计划生育管理,邻里纠纷,土地承包,税费收缴,村级换届选举等等,这就要求乡镇干部必须学会独立地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这几年山区工作中对我教训最为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主持年在村的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当时选举的结果是选区的四个候选人经过两轮选举还是全部落选,全乡个选区只有选区的乡人大代表没有产生,当时我差点就当场哭出来了。事后我深深意识到自己对于基层工作的经验还很缺乏,对于基层工作的复杂性、综合性认识还不够全面,与同事之间的差距还很大,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差距感和责任感促使我不断地向同事学习好的工作经验,摸索工作技巧、方法和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同时也恰是这种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我独立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在今后做好各种不同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在山区,精神生活单调,远离城市繁华与喧嚣,却让我克服了浮躁心理,给了我更多学习的机会,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农业知识、党的农村新政策等业务知识。同时自己也看到了山区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所以本人利用业余时间在年—年修完法律专业本科课程,通过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来服务于工作,做到依法行政。通过工作中各种困难的磨炼和所学知识的运用,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素养,积累了农村工作经验。
3、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得到了强化。
1、从事山区工作需要坚定信心。
在山区从事农村基层工作,首先要坚定信心,热爱山区,才能安心做好自己的各项本职工作。在离开五彩缤纷的校园刚到箬阳时,由于山区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回家不方便,自己也曾产生过一些思想波动:认为这里工作岗位平凡难有作为与自己在大学里所构件的理想距离太远。但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觉得山区工作很富有挑战性,推动山区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能否适应山区工作,正是对自己各方面素质能力的考验。而且山区群众的生活还很贫困,生活生产环境恶劣,能为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我们这一代跨世纪青年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山区自己应该可以更有所为,从而坚定工作奉献在山区的信心。
2、在工作实践中需要有耐心。
乡镇基层组织是联系人民群众与上级党委、政府部门的纽带,工作对象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俗话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正是对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的形象比喻,上到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下到调解邻里纠纷小矛盾都要管,许多工作(如有关方针政策,计划生育管理等)都要通过乡镇人民政府去处理落实。作为普通老百姓,对于这些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乡镇干部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如果单纯以行政手段予以强制落实,急于求成,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在处理协调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由于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谩骂、指责我们干部,我自己也感到很委屈,但是为了尽快稳定群众的情绪,做好农村电网改造工作,自己没有一句怨言,和同事一起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不明真相的群众的思想说服工作,最终使群众接受了对于供用电的解决方案,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耐心细致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保证。
3、在学习上需要有恒心。
善于学习是党对一名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一名干部工作能力和素养的动力所在。特别是处于这样信息封闭的特殊环境,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不加强学习,势必成为聋人、盲人、庸人,服务于民也将成为空谈。只有甘于寂寞,长期不懈地专心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经济、农业、法律等各方面知识,拓宽工作思路,汲取各方之长,掌握更多的为民办事本领,才能更好地为推动山区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4、与群众相处要贴心。
造了有利条件。我觉得与群众贴心相处是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一把金钥匙。
5、工作上需要不断创新。
创新是工作获得成功的不竭动力。农村基层的情况复杂多变,没有固定模式可以参照,必须根据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在我联系村之前,就听说这个村的税费收缴难度大,差不多是一年收到头。接手该村工作之后,我开始挨家挨户的走访了解情况,发现村民对于税收工作抵触主要原因是该村在年修建公路过程中造成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得到妥善处理。所以我马上改变了开始就直接收缴税费的工作思路,而是先想办法解决一些可以马上解决的问题,对暂时不能解决由村两委牵头提出解决方案和期限,并落实责任人,给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然后再开展税费收缴工作,年的村税费收缴工作虽然是启动最迟,但只用了两个工作日就在全乡率先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工作上要学会与时俱进,摒弃一些陈旧做法,善于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理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才能打开新局面,求得新突破。
三、对于推动山区发展的几点感想。
1、要加快山区发展,需进一步解放山区群众的思想观念。
山区群众思想观念守旧落后,一直是制约山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山区群众对于我国现行的一些农村新政策了解不够透彻,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环境,农业生产经营观念陈旧,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导致山区发展不快。因此要加快山区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党中央关于农村农业新政策和****经济理论的宣传力度,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树立竞争和风险意识,这是推动山区发展的前提。
2、要加快山区发展,需进一步提高村级组织的战斗力。
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是开展基层工作的基础,村两委的战斗力强弱直接影响着农村基层工作的成效。当前山区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的工作成效普遍不高,村务、财务公开不够透明,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路子不多。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各项制度建设,增强村级组织带领群众抓经济建设的能力,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村级组织在加快山区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要加快山区发展,需进一步加大山区扶贫开发力度。
当前山区扶贫开发工作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提供资金物质的输血救济式扶贫,易使山区群众产生“等”、“靠”、“要”的思想。要使山区彻底摆脱贫困面貌,必须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实行科技信息扶持和资金扶持并举,加快山区的信息传递、网络建设和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积极引进适合山区当地发展的农业新项目。同时还可借助康庄工程旧村改造项目的实施,适时对散、小、远的村庄进行撤并整合,促进要素集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挖掘山区发展潜力。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水平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运行的稳定。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20xx年必将又是一个不平凡之年,党的xx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神州大地改革春风扑面,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全国、全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已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绘就了蓝图。我们的责任和任务就是努力奋进、创新开拓,落实、落实、再落实,因此,我们在研究部署今年工作时,形成了一个基本思路,这就是:不提新。
口号。
全力抓落实把20xx年变成落实年、促进年、提升年、效益年在具体的工作举措上就是围绕“两转四用”、“个十百千”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着力在八个方面有新突破。这些在我局下发的1号文件中已作了详细部署和安排我就不再重复讲了。
今天,我想和同志们一起回顾梳理下三年来,特别是换届以来,我们的一些基本思路、基本做法、基本要求,来个“旧话重提”或“老话新解”,以此作为我们在全市农业系统中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人心、聚集人气、与时俱进,从而有效地促进新年新的工作,加快农业强市建设的步伐!
一是在工作上要进一步实现“三同”:“目标同向、上下同心、工作同步”。
这是20xx年年初我提出来的,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要求符合黄冈的实际,三年来全市农业工作所取得的业绩,说到底是“三同”的业绩。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实现“三同”,“目标同向”,就是要把农业强市作为我们黄冈的理想和目标,把农业强市作为我们农业实现中国梦在黄冈的“农业版”;“上下同心”“工作同步”,就是我们要百倍珍惜同为农业人的机遇和缘分,“自己要认同”,“相互要理解”,“彼此要支持”,工作上要共同奋斗,精神上要相互鼓励,生活上要相互关心,做到共荣共衰,同呼吸共命运。相识相逢太短暂,人生弹指一挥间!短短的三年,我粗略地记算了下,农业系统市县二级领导班子退休、转岗或因特殊原因离开领导岗位的多达十几人!每离岗一个,心里就难受一次。畜牧、能源市县二级领导班子成员变化也非常大,说明我们相识、相知、相处不易,所以我们无论是从党的事业,还是从共事交往,都应更进一步加深对“三同”含义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地做“三同”的认同者、诠释者、践行者。
二是要始终如一的把“三提”作为我们追求的工作目标。
“提高农业部门威信,提高农业人的形象,提速黄冈农业的发展”。这“三提”是去年在“三抓一促”、行风政风评议活动中,我们作为工作目标提出来,我感到这个目标定位准,今天再次作为更高层面和全局的要求提出来,很有必要。农业部门是一个几乎伴随着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中诞生的政府组成部门,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没有取消或被别人替代过,盘点当今社会,无论是“高官”“大款”还是“名流”“精英”寻根问祖,没有谁不是农民,所以我们应该为农业的历史荣光自豪!更应该为自己是“农人”并为农民直接服务感到骄傲!但也应该看到,现实的农业部门面临着太多的艰难和困惑,甚至无奈!无论是在国家全局中,还是在我市“双强双兴”的战略中,农业仍然是一个弱势部门,仍然腿短!因此,提高农业部门的威信,是我们农业人“守土有责”的需要,如果因为我们的不作为,损失了农业部门的利益,那就是我们的失职。我们可以不为自己的升迁荣辱去争取,但要为农业部门的职能职责去力争、去呐喊,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决策权,这就为农业争取了发展权,就为农民的幸福指数争取了更多的筹码!“提升农业人的形象”,更是现阶段工作和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呼唤必须有现代“农业人”,我们全市广大农业干部、农业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担当大任,既不能孤芳自赏、自我陶醉,更不能自暴自弃、无所作为,特别是不能封闭保守、思想僵化或者是自我堕落当孔乙已、做阿q,我们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合拍改革发展的最强音,用我们对黄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贡献来塑造我们黄冈农业人的新形象!“提速黄冈农业发展,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转四用”、“个十百千”。前者是市委、市政府对黄冈农情最新、最深、最科学的认识,后者是实现两转四用、农业强市最有效、最根本的手段和路径!作为我们具体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此,我们要把“敢于守责、担责”、“善于履责、尽责”、“耻于忘责、失责”这一老要求作为我们助推农业发展的新担当!
三是我们要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上坚守“三不”,这就是三年来我们倡导的“不折腾、不攀比、不浮燥”。
几年来,我们围绕着确立的目标,有重点、分步骤的有序进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黄冈的农情出发,不搞“雾里看花”,不提洋要求的指标,具体讲就是“不折腾、不攀比、不浮燥”,“没有看准不上手,一旦上手不放手”,咬定发展不放松。体现在我们工作中成功组织实施“六个一工程”、“个十百千工程”,大别山实验区农业项目实施、科技推广创新、农产品项目实施工程、菜篮子工程、招商引资、市直二次创业工程等等,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出现一起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作损失。面对当今社会利益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思想与政治理念多元化,我们农业人应该“不为所动”,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我不富贵我不贱”,把“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作为我们的人生理念,把“家里没病人,牢里没亲人”作为我们农业人的幸福价值观。我们先后推出了十六位兴农标兵和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在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坚守“三不”,工作上不折腾,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聚小变为大变,由小胜到全胜从而把更多地不可能变成可能,以此把我们黄冈农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生活上、物质上、心态上不攀比,不浮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忘记农民的艰辛和期盼!牢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古训!不自酿苦酒,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把我们农业的欢乐,融入到黄冈农民的欢乐中!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工作热情,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努力开创新年的新局面!
四是在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要致力于反对“三无”。
在20xx年的农业工作会议上,我特别强调要在全市农业战线上旗帜鲜明地弘扬正气,反对“无所事事,反对无所用心,反对无事生非”,面对今年工作的新要求,加大反对“三无”更有必要。“无所事事”,就是没有人生的目标,没有单位的目标,没有工作目标,做成什么样是什么样!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甚至钟也不敲。心里空虚,心无定数,这种现象在我们少数单位的确严重存在。“无所用心”,就是什么事不关心、不上心,饱食终日,既没有远虑,也没有近忧,习惯于饭来张口,见酒就贪杯,赌博就来神,苦事不愿干,巧事不会干,难事干不了,工作长期不在状态,自甘平庸,更有甚者在我们队伍中,在极个别单位的极少数人还存在着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风生水起的改革浪潮他视而不见,繁重的工作任务他能推则推,整天走不出他那狭獈的生活圈,分析的是“一叶障目”的形势,揣摩的是既得利益,怀疑的是别人对自己有偏见,嫉妒的是别人的进步和业绩,有事当面不说,背后说。平时不说,到处乱说,甚至是无中生有乱告状。对别人、对领导好坏的评判标准就是一条:就是我从领导的手中能获得多少好处?提拔没有?待遇增加没有?否则就是坏同志,就是不合格、不称职的领导!无所用心害自己,在家中更不可能是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在单位那就不是一个好干部。无所作为即害自己又害集体,如果你是一个单位的负责人,你的工作单位可能因为你的无所作为,别人接任后,发展难以为继。无事生非,那就不仅仅既害自己,害集体,害的更是我们党的事业和我们黄冈农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三无”,继续在全市开展“八个表率”活动,这就是要继续争当学习的表率,争当科学决策的表率、争当依法行政的表率、争当团结协作的表率、争当廉洁从政的表率、争当服务基层抓落实的表率、争当创新创业的表率、争当争资争项的表率。尤其是我们农业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班子成员要敢抓敢管,一身正气!在全市农业系统聚集正能量,让“三无”市场越来越小,让热衷于无事生非的人在全市农业系统中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
五是大力营造“真招干事业、真心待同志、真实写人生”工作环境和农业文化。
“真招干事业”是党和人民对干部、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真心”是同志之间交往的基准和底线,“真实”是一个人应具备的道德修养。这几年我们大力弘扬“三真”,各级领导带头做团结共事的模范,勤政廉政的模范,不断地丰富了“三真”的内容和含义!“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每一个在职在岗的同志,每天都要扪心自问,党组织把这个单位交给你,你尽心尽力了吗?这个单位在你手中是进步还是退步了?事实上党组织心中有底,人民群众心中更有一杆秤,称得出你有几斤几两,我还是那句老话,在其位,就要谋其政,现在行政资源,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如此稀缺!你却占着位置又不谋事,太不应该,“为官避事平生耻”,口中喊着工资待遇低,工作单位清苦,但是商海里有的是发财机会,更有甚多的灯红酒绿的享受机会而你又不敢去搏一搏,只“哭喊”不“上岸”!世界上没有“鱼肉、熊掌”兼得的美事,既然你选择了农业,你参照系数更多地应该聚焦农民,为我们的农民兄弟想一想,跟我们的农民兄弟比一比!因此,应该认真地在事业上做点文章,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起码自己要做到尽心尽力尽责,无悔无愧人生!在工作生活中,对每一个同志,无论是领导、同事、下级,都应用一张面孔、一片丹心去对待,不能搞双重人格,表里不一,更不能搞趋炎附势,损人利己!这就是真心待同志的要求,九九归一,这样我们书写出来的才是真实的人生!
同志们,20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换届的第三年,做好新年的工作意义深远,刘雪荣书记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部署了新一年工作的三件大事(一是构建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二是抓好“个十百千”工程规划的实施;三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由农业局具体牵头负责两件,一件是全力组织好“个十百千”工程规划的实施,二是建设好市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我深深感到责任重大,压力巨大,我们一定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今天我把“老话重提”或者是在新的形势面前把“老话”注入新的内容和提出新的要求,就是再次动员全市上下,鼓足干劲,承上启下,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在全市农业系统树立“三同”理念,着力“三提”目标,弘扬“三真”文化,坚守“三不”原则,反对“三无”倾向,抓住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加大落实力度,用20xx年农业工作的丰硕成果来回报党和人民对我们寄予的厚望!用我们勤劳、智慧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十二次党代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工作成绩,分析当前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三农”各项工作。刚才,我们对20xx年在“三农”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的表彰,所有受表彰的单位都是在我市“三农”战线上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同志,另外,还有4个单位的同志作了大会书面发言,会议还印发了多个单位的书面发言。在“三农”工作上,我市一些单位、一些地方,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主要讲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我市农业农村形势。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三农稳市”方针,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提出并实施了农业“四百工程”,突出抓了100个农业重点项目,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20xx年,我市实现了“”的开门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20xx年以来,我市粮食生产相继突破了60亿斤、80亿斤、90亿斤、100亿斤几个大台阶,20xx年首次突破100亿斤,达到104亿斤,20xx年达到107.5亿斤,成为全省四个粮食过百亿的市之一,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九连增”,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聊城用不到全国1/1000的土地,生产了全国1%、全省1/8的粮食,聊城为全国、全省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第二,提出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聊城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是全省率先提出来的。从去年起,山东省也提出实施了农业调整振兴十大规划。我们按照项目化、具体化、数量化的要求,对全市130个乡镇(街道)农业调整振兴计划进行了修订并印发,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进行部署,全市所有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参加会议,全市所有的乡镇都制定了具体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去年一年,我也抽出时间,跑了三十五六个乡镇。应当说我们乡镇的同志们,在抓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推动农民增收上做了大量些具体、实在、有效的工作。有的乡镇在发展中小企业上、在发展乡镇产业园区上有新突破、有新成效。冠县北馆陶镇是和临清接界的一个乡镇,发展轴承园区800亩,初步形成了规模;茌平乐平铺镇,利用废窑塘等废地招商引资,发展企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还有的乡镇在发展蔬菜生产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全市130个农业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49亿元,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的“四百工程”提前完成。我市的蔬菜生产,经过这几年的农业产业调整,产量达到了1300多万吨,与潍坊差不多。蔬菜特别是保护地栽培大幅发展,占地一亩的大棚纯收入达到2万元,对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300多万吨蔬菜现在销往全国,去年春天,我参加了姜异康书记带队的赴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在香港超市里,就看到了我市的两种鲜菜。我市的蔬菜、畜牧和水产、林果总产值分别达到了150亿元、140亿元和160亿元,应当说,这几年我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在我市,特别是南部的一些地方,成方连片的蔬菜大棚、果品大棚在迅速发展,态势与当年的寿光等地相仿,有些地方发展的态势甚至超过了他们,大幅度提高了我市农业的效益。所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到了7700多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30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了1000元,比山东省的总体水平还低了500元,但是我们和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第三,不断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了新的提升。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禽、果品、木材、食品、水产、工艺品等十大加工基地,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00家,其中国家级的4家、省级的31家,销售收入达到560亿元,相当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四分之一;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3324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了18家;全市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到了131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有23家,特别是我市规划建设的4800亩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在去年也取得了良好开局。这个大市场是作为我们聊城农业产业调整振兴、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个龙头来定位的,不是原来一般意义上的鲜活交易、大棚交易,而是蔬菜、果品、畜牧都有专业分工,把物流配送、冷链、供应、加工冷藏、研发、检验、信用各种服务都涵盖起来,另外,我们现在已经考虑把荷兰合作社的拍卖市场、期货交易等现代市场形态都规划进去。这个大市场首先着眼于聊城,但是不仅仅着眼于聊城,而是着眼于鲁西、甚至华北。这个市场建成后,在规模、功能等方面在全国都将是一流的,对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提升,特别是搞活农业流通,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市场投资至少在30亿以上,应当说,去年有了良好开端,现在已经建成交易区面积10万平方米。今年春节以后,我们也进行了一次现场调研、现场办公,开发区相关建设单位的决心很大,今年要开工建设主要功能区,在已建成1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建设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这个市场的建设,将对我市农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相关县(市、区)、相关市场要及早做好对接准备。
第四,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品牌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我们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市新增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个,新增基地面积42万亩,累计达到291万亩,培植起来一批在全国、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品牌。
第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全市共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建设项目8000多项,投入资金7亿多元,新增、改善除涝面积26万亩、灌溉面积89万亩,全市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八县(市、区)全部列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行列。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了1024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5%。省农机部门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农机补贴资金达到了全省的七分之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在可以说初步地、或者说大步地把农民从以往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现在我们到所有的乡村去看,播种、收获这两大任务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第六,加大城乡统筹的力度,农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我们聊城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与东部地区相比一点不差。我们村村通油路这项工作比较扎实,水平也不错。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也达到了要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乡镇卫生院建设也基本完成。完成了第三批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解决了全市农村21.7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400元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有了提高,提高到各级财政扶持240元,农民自己掏60元,共计300元,参合率达到99.5%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中央、省制定的社会保障政策都是一个标准,聊城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含糊,不管各级财政有多么大的压力,也确保了农村群众社保和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第七,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从聊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理念,在继续推进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型社区建设的基础上,集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共启动千户社区建设86个,整村改造300个,三年建成农村新居22.1万户,改造危房3.7万户。综合统计,三年共有60多万农民住进了新居,这些新居大部分是楼房。绝大多数农民都非常高兴,搬进楼房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特别是在住的问题上做到了和城市基本看齐,绝大多数农民是赞成的。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三年集中整治以后,下一步要转入常态,仍然应当予以重视,予以推行。
第八,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农村党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农村社会总体上和谐稳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市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的称号,市委、市政府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我们聊城市和八个县(市、区),无一例外都被国务院和省政府隆重表彰,这在全省是唯一的一个市,在我们聊城农业的发展历史上,也是空前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农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真抓实干、辛勤劳动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我们全市实现“”的开门红、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强市名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农业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向这次会议受到隆重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三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连续多年增产增收之后,实现农业持续增产增收的压力在增大,出现滑坡、甚至拐点的机率在积累、难度在加大。二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在增大。在农业内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比较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增收。在农业外部,目前我市农民的收入结构中,非农收入只占不到50%,而东部沿海地区占到70%甚至80%,在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方面,我们也有比较大的差距。另外我们在结构上,20xx年农业在一产的比重是13.5%,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产的比重从17%、18%到16%、15%,逐步降到13.5%,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但相比之下,农业的比重还是比较大。三是实现农民转移就业的压力在增大。由于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一门过硬的职业技术,就业面窄,出现了一个一方面就业难、转移任务重,另一方面在城市有些地方出现了用工短缺的问题,在我们聊城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招工难问题,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四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压力在增大。一方面,由于我市经济发展还处在爬坡阶段,城乡发展差距比较大;另一方面对统筹城乡发展没有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也缺少相关的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措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总体上,我们聊城还达不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但是在局部地方我们可以逐步做到,比如说在我们规划的一些园区,就可以做到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考虑。我们发展园区要上项目,上工业项目,这是工业化。过去工业化不考虑其他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求要同步建设配套的城镇设施,因为劳动力要进来就业,就业后就地向城镇人转化,这就是城镇化。在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对农业问题的解决可同步考虑,新农村的建设统一规划到新的城镇来,农业设施的建设纳入到新的开发、发展范畴内,统筹空间的使用,统筹劳动力的使用,统筹生活设施的规划建设,局部可以做到,但就聊城整体而言,我们现在还不具备这样一个实力。但是,各个地方都要注意,推进工业化,同时要配套地推进城镇化。这是聊城重要的历史任务。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才能真正解决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也就是过去的老话,农业现代化是什么任务呢?就是“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往工业里工作去,往城镇里居住去;“钱从哪里来”,从工业发展上、城镇化的发展上积累资金来改造农业。所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最终出路还得从发展二三产业上来,这就是统筹的理念。五是争先进位、加快发展的压力在增大。各地竞相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同时,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农业农村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那么,一句话,我们聊城“三农”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构筑起能够抵抗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组织体系。所以,我们农业取得的成绩要看到,农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心里要有底,要清楚。
今年是实施“”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很关键的一年,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要坚持住。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实施这个计划,本身讲的是农业问题,“三农”的工作,但是我们确立的实施主体是乡镇。把主体确定为乡镇,不光是从农业角度考虑的。我们聊城要建设强市名城,要发展,市级要发挥市级作用,县级要发展县域经济。从所有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单位、地区、国家来看,要实现一个区域性的社会的奋进,光有市级经济的发展、县级经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展乡镇级的经济和村级经济,必须实现每一级的协调。所以实施农业调整振兴计划,主体是乡镇,而且当时确定发展的范围非常广,不光是农业问题,你要发展乡镇工业也行,农业也行,乡镇服务业也行,但是一定要干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其中一个很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发展壮大乡镇级的经济,借以提高整个县级经济和全市经济的活力。说老实话,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经济、乡镇社会角色的定位,已经处于不断的变化波动中,甚至一度也出现过一种思潮,要取消乡镇,恢复村公所、乡公所,光承担一般社会管理、不承担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我个人认为,这是脱离中国国情的。从实践的情况看,县域经济的活力之源是村镇经济。南方所有发达的地方,无一例外都是走的这个路子,没有一个发达地方县城很繁华、乡镇村很穷,都是县域经济、县级经济、村镇经济都很发达,这样的地方才真正是一个发达的地方。所以,请乡镇来参加会议的同志,也要思考自己乡镇的地位和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要承担的任务。这里,我把当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大家作一个说明。应当说,这几年来,庆忠同志和农口的同志们作了大量的工作,所有的乡镇的同志们也作了大量的工作。乡镇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我去看了,多数乡镇是比较认真、比较扎实的,一开始不客气的说,有少数存在应付,存在糊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把怎样工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同志们解释、宣传得还不够,所以,如何调整、如何振兴、如何发展村镇经济,这是我们聊城要面临的一个题目。聊城要建设强市名城,我们的县(市、区)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的要提出进入百强县。在这里要说一下,茌平为什么能够进入百强县,茌平有好几个乡镇的工商税收是过亿的,过几年能不能茌平所有乡镇的工商税收都过亿元,我看是有这个可能性的。如果大家能够统一思想,真抓实干,是能够做到的。如果茌平只有张学信,只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各个乡镇没有发展,是支撑不起整个茌平百强县的这个架子的。
当前,全国全省,包括我们聊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趋势,需要我们认真思索、深刻把握。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变化:一是农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业的食物保障、工业原料、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不断拓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凸显,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全省降到了10%,我们西部地区比10%多一点,东部地区已经降到10%以下,但是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没有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是做不到的,农业的基础作用不是弱化了,而是强化了。二是农村经营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各类合作组织大量涌现,社会化服务体系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我们聊城30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得很好。另外,发展新型合作经济我看已经成为一个潮流,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思考、来探讨。小平同志当年讲,中国的农村改革可能要实现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广大农民千家万户的积极性,把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迸发出来、解放出来,实现农业的全面发展。第二个飞跃,小平同志当时讲,是实现“统”的功能。通过新的“统”的功能,实现农业农村生产力的再提升。现在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承包经营的积极性还在发挥作用,但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要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的再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再上台阶,在一些地方就显现出“统”的功能。这一个“统”不是回到老路子上去,而是要体现新的“统”的方式,其中,发展合作经济、发展各类合作社,是实现新的“统”的一个方面。在我们聊城还有不少发展集体经济比较好的地方,突出的是茌平小杨官屯村张国忠劳模那里,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了2万元,全村盖了4座楼房,农民全部搬进了新居,水电费、义务教育全部免费。还有一种“统”是通过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通过市场来实现。分散的小农经济要和市场对接、要参与竞争,有好多的局限性。“统”,不是剥夺农民的利益;“统”,不是回到归大队的老路子上去;“统”,是要解决一家一户分散小规模经营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内在的一个规律性要求。我们聊城合作社发展得不错,虽然政府在发展合作社时财政给予一点补贴、一点投入是必要的,但从实践来看,农民的创造性、合作社的生命力是很大的。我到茌平看过一个蘑菇专业合作社,村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社长,合作社在统一购买化肥等生产资料时不仅享受一家一户原来享受不到的价格优惠,每袋化肥从100元降到60元,而且生产厂家还给予合作社一定的手续费。现在产品统一与北京、天津等地市场对接销售,避免了商户压价及自己内部互相降价的恶性竞争,不仅农户的利益得到保障,商家也有了稳定的货源,也给予合作社每斤商品0.1—0.2元的服务费,合作社的年收入也在10万元左右,这样统一搞技术培训、引进新菌种、请专家讲课的费用就解决了。由此可见,新兴合作社在解决一家一户的实际困难、联合农户形成强大的市场力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家想一想,一个村里的合作社就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要是农民各类生产合作社能够在适当的范围、适当的规模组合起来,会是一个什么状态?所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的第二次飞跃,确实应该很好的探讨。三是农业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发展由注重产量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四是农民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超过50%,农民收入呈现出多点支撑、多元增长的新格局,非农产业收入比重逐步超过50%。五是城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产业融合、工农融合、城乡融合加速发展。这些发展变化需要我们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用于指导我们“三农”工作的实践,以实现“三农”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确定,20xx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与推广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为着力点,推动农业生产上档次、农民收入上台阶、新农村建设上水平。20xx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100亿斤以上,实现十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实现十连快。
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当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时期的重大任务。推进“三化同步”,最急促、最迫切的任务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以促进粮棉油增产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工作当中,要大力实施吨粮市的建设工程。我们市产量是107亿斤,我们市粮食的播种面积,小麦一般在600多万亩,玉米面积要小一些,我们说“吨粮市”这个建设工程,就是经过努力,最多三年,少则两年,使我们聊城粮食亩产超过1吨,我看这个在我们聊城是个不难的事情。下一步要组织实施“吨粮市”建设工程,立足实现粮食连续十年增产,切实抓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和省千亿斤粮食建设规划建设,抓好全市标准粮田项目、粮食生产以奖代补项目和高产创建活动,推广优质、高效粮食作物新品种,落实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政策,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主要依靠提高单产来扩大总产,力争实现吨粮市目标。同时要抓好棉花和油料作物的生产,切实抓好棉花良种补贴工作,油料作物生产重点发展夏播花生,以冠县、莘县、茌平为重点,建设我省两熟制花生重点产区。
(二)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要继续实施蔬菜、畜牧、水产等产业振兴规划,实施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果蔬建设项目,建设一批高标准生产基地和园区,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蔬菜,要大力发展设施栽培,突出发展优势特色品种。继续抓好食用菌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畜禽,要大力开展“抓千场、促增收”活动,培育壮大优质家禽、优质生猪、优质肉牛、优质奶牛、优质畜产品五大生产基地。林果,要着力建设黄河故道名优果品产业带,形成名优果品经济长廊。水产,要开展万亩健康水产养殖塘标准化建设工程及千亩健康养殖渔业示范园建设工程。我们这些特色产业都要逐步地建设成品牌、有竞争力的品牌。我们现在蔬菜的产量是比较大的,食用菌的量是比较大的,另外我们聊城的果品也是不错的,现在主要是一个质量的问题,还有有质量有品质,但是打不上品牌、卖不了好价钱的问题。我在北京开会,看到有一种苹果,一个苹果上百元,我专门带了几个苹果给我们搞林业、搞农业的同志,一个人送了一个,看一看,尝一尝,看能不能引进来我们种。不要说一百块钱一个,就是十块钱一个也了不得,十块钱一个你想想一棵树长多少个,这个效益就非常可观。最近林业局引进了高级水果品种蓝莓,目前选了几个点搞实验,并给予适当的补贴,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基本上三、五百块钱一斤,一亩地500斤、1000斤是个什么概念?所以,刚才说的这个特色产业,得依靠科技引领,首先是新品种,再就是高水平的加工技术。我们聊城灵芝在全国来说产量是较大的,单纯的在量上来说,是全国最大的基地。但加工在技术一直没有突破,卖不出好价钱,但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共
4
页,当前第。
1
页
1
2
3
4
。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八
秋播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事关全年,事关全局,必须集中精力、精心组织,狠抓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1、加强舆论宣传,强化组织领导。各镇各部门要把秋播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强力推动。要集中精力,切实加强宣传发动和组织领导,充分把握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机遇,加强政策引导,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落实责任制,加强目标考核,确保秋播和农业结构调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落实农村政策,维护农民权益。要全力落实“一免三补”政策,即2005年起免征农业税,继续实行粮食直补、农机补帖、良种补贴,加大政策支农力度;进一步落实好土地承包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搞好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大对农民负担监督的力度,继续实行农民负担监督制度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着力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操作程序,防止借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之名变相增加农民负担。
3、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各镇要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规定,确保乡镇农技队伍的稳定,做到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农业服务中心要强化公益性服务,完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科技服务要进村入户,科技指导要到田间地头,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推动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农业科技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加强自身的技术培训和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素质,树立服务意识,发扬奉献精神,为“三农”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4、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维护正常秩序。秋播期间是广大农民购买使用生产资料的高峰时期,农林部门要加大农业执法力度,积极会同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继续深入开展“扶优打假护农”行动,对全市所有种子、农药、肥料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普查,对不法分子制售假种、假肥、假药等坑农害农事件依法坚决查处,严惩不怠,确保秋播生产用种、用肥、用药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5、转变工作职能,搞好示范引导。广大基层干部要适应新形势,以农民为本,真正把农民增收作为结构调整和秋播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和农产品处置权,善于用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的方法启发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不搞强迫命令,不搞死搬硬套。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在秋播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好典型、好经验,运用典型引路,搞好示范带动。
。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九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水平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运行的稳定。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农业部农业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十三五”和明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就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做好“十三五”和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农业部党组的工作安排,认真总结“”行业发展的成就经验,分析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明年和“十三五”的重点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新成绩,总结新经验。
“”时期,伴随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依靠市场拉动、科技驱动和政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成为产业关联度高、行业覆盖面广、中小微企业多、带动作用强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总量规模快速扩大。
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体量巨大的朝阳产业。20xx—20xx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3万亿增加到20万亿元,年均增长11%,在工业中占比从16%提高到18%,很多农产品加工大省工业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从1.8:1提高到2.2:1。规模以上企业从6.9万家发展到7.6万家,大中型企业比例达到16.15%,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近2万家,超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70家(其中超500亿元的5家),成为经营主体融合共生的主导者、产业环节融合互动的引领者、资源要素融合渗透的推动者。
(二)发展动力持续强劲。
“”期间,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农产品加工业,既不与民争利,又带农增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到16.8万亿元,年均增长19%,其中20xx年预计达4万亿元,同比增长9.7%,高于工业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8%,成为经济发展新的亮点,为新常态下稳增长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落后产能逐步消化,装备技术升级加快,为产业发展增强了新的发展动能。目前食用类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农产品加工业比重达52%。主要农产品加工初步形成齐全的国产化机械设备品种,如肉类加工设备国产化88.5%以上,粮油加工设备逐步替代进口。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正在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电商换市,一批名企、名品、名家正在培育成长。
(四)空间布局更趋合理。
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向加工园区、物流节点、优势主产区集聚,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20xx年农产品加工园区达到1600家,汇聚了3.5万家企业(其中龙头企业1.5万家),成为优秀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聚集地;山东、河南、四川、内蒙古等10个畜禽大省的肉类加工总量占到全国的80%;河南方便食品、湖南辣味、安徽炒货、福建膨化、湖北冷冻、四川豆制品等形成区域特色品牌。
(五)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势头逐步显现。农业经营主体接二连三融合,吸引农民直接以资金、农产品、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发展加工和流通业,全国农民合作社中已有53.3%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前延后伸融合,将农户、加工企业和经销商等不同环节的经营主体,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利益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叉融合,打造了农业产业化升级版。“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渗透融合,将电子商务、加工体验和中央厨房等新业态引入,模糊产业边界,实现网络链接,大大缩短了供求距离,降低了经营成本。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实现补农建农带农。目前农民人均收入9%以上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工资性收入,加上关联产业比重更大,每亿元加工营收吸纳96人就业,明显高于工业;农业逐步从出售原字号农产品转向加工制品,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都是加工制品。可以讲,“”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的时期。
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风声水起、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呈现出“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作为农业新的业态和农业新的增长点,其内涵日益丰富,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如果说农产品加工业是对农产品资源进行开发,将农产品“卖出去”来增加农民收入的话,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则是对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将消费“引进来”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正因如此,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指出:“有一些贫困地区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农家院变成旅游设施,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80万家,预计20xx年经营收入3500亿元,接待游客11亿人次,带动3300万农民受益,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新亮点,成为城乡居民望山看水忆乡愁的好去处。
“”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农业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凝聚了各级管理部门、广大企业和亿万农民群众的智慧与汗水。可以说,产业有了大发展,工作上了新台阶。在实践中大家积累了不少好经验。
一是始终把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作为推进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这些年,我们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重视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指导企业以农为本,引领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加工和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努力为农业注入资金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着力破解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双重挤压以及资金技术等要素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产业增长带动作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产业功能,从纵横两个方面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就业增收渠道。
二是始终把市场决定和宏观指导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遵循。这些年,我们紧紧围绕产业需求,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产业,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依托社会组织,整合资源要素,针对农产品加工薄弱环节、瓶颈制约和重点领域,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作用,强化各类公共服务,引导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户形成了发展产业的合力,有效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活力。
三是始终把政策引导和项目推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这些年,我们努力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用地等政策方面为产业发展争取空间,用政策来推动,用规划做引领,用标准来衡量,善于把问题变成课题,把课题变成政策,把政策变成项目,先后推动出台了粮食加工减损、加强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基地、综合利用、主食加工、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人才队伍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民创业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开展主食加工提升等系列活动,有效组织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等财政项目,为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四是始终把创新和推广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这些年,我们努力把创新练就成看家本事,瞄准资源配置、人才培育、体制机制建设、成果转化等关键问题,不断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实招、下大力,在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创新、传统加工技术传承创新、休闲农业、农业文化遗产、创意创新等方面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专家队伍,在成果推广应用、标准化进程、品牌培育、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支撑。
五是始终把职能和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保障。这些年,各级管理部门履职尽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强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整合系统资源,汇聚工作合力,形成了目标一致、上下联动、部门协作、一起发力、互相支持、攻坚克难、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适应新形势,明确新思路。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做好产业工作的行动指南和遵循依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等任务要求。
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强调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特别是要把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就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市民化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央的部署要求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期,也是我们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期。一方面,全面小康社会,居民收入倍增、人们消费结构变化、消费档次升级,形成新的需求,加之现代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为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常态,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是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要素供应趋紧、投入成本上升等严峻挑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明确新思路。
(一)坚持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工作目标。
这些年,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和主要农产品连年增产,农民收入也连年增长,但受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就会成为空话。这就需要提升新的农业增值空间,开辟新的农民增收渠道。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一端连着田间地头,一端伸向消费市场,搭建起了沟通城乡的桥梁,既吸引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又拓展了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了农产品转化增值。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在农村首先要发展那些农民能够广泛参与、共享产业链价值链增值收益的产业。因此,我们要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工作目标,坚持以农为本,立足农业资源特色优势,尊重企业和农民主体地位,做大做强产业,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为实现农业多重增效和农民多渠道增收做出贡献。
(二)坚持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工作路径。
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国际经验也表明,农业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还包括与农业相关联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天然的“接一连三”的特殊属性,而休闲农业则更是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体。我们要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要求,努力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为载体,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要素聚集、机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将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一体推进。通过采用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形成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通过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程,努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并进。
(三)要坚持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民创新创业三大任务为工作布局。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已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民创新创业三大任务。这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抓手,适应新的形势,符合职责要求,应当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体任务和工作布局。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在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的同时,大力推动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转变,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促进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更加注重资源环境和集约发展,构建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到20xx年,农产品加工业总量明显增长,结构明显优化,竞争力明显增强,争取年均增长7%左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达到2.5:1左右。
发展休闲农业,要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注重规范管理、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文化发掘和氛围营造。要依托农村绿水青山、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培育繁荣农村、富余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力争到20xx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8%以上,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格局基本形成,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引导农民创业创新,要以营造良好农民创业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为主线,以返乡农民工等人员在农村创业创新为主体,持续推进农民创业创新行动计划、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引导农民在农村兴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和小微企业,发展设施农业、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民俗民族工艺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养老、家教、生产资料供应、生活生产服务业。力争到20xx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民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孵化助推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使农民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三、采取新举措,开拓新局面。
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今后一个时期,要聚焦重点,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好“三大工程”。
第一,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
在工程实施上,要重点抓好四件事:
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完善农产品初加工补助政策并高效廉洁规范实施,充分发挥补助政策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补助项目向优势产区、特色产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初加工设施和装备建设,突破初加工关键环节,整体提升初加工水平。积极推进粮食加工减损增效,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烘储设施。加强菜篮子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改造升级贮藏、保鲜、烘干、分类分级、包装和运销等设施装备。
二是推进精深加工。积极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超高温灭菌、冷冻保鲜、分子蒸馏等精深加工技术,在提取蛋白质、脂肪、纤维、新营养成分、药用成分及活性物质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发展优秀国产农产品加工设备装备,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三是提升主食加工水平。培育一批产权清晰化、生产标准化、技术集成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品牌化的主食加工示范企业,推动主食加工技术、产品研发推广,加大品牌培育,推介成熟的发展经验和模式。
四是推动综合利用。重点针对秸秆、稻壳米糠、等外果及皮渣、畜禽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主攻循环利用、全值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加强综合利用试点,一定要试点出样板和成效来。
在推进方式上,
一要抓好政策指导扶持。集中精力研究制定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抓紧发布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合理、科学、有序地对主要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优化结构布局。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食品和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加工制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拓展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推动解决好农产品加工的税收、用地、用电等问题。
二要抓好科技创新。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支持农产品加工设备改造提升,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推进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切实解决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共性重大技术装备难题。推广成熟适用技术,发布行业重大科技成果,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家人才、技术骨干和生产能手。推进标准化进程和品牌培育,发挥生态、安全标作用,集中力量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计划,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优胜劣汰,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
三要抓好园区建设。着力强化现有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完善园区功能,促进园区前延后伸,创建一批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营销网络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
四要抓好公共服务。搭建政府服务公共平台,促进投资、贸易、银企、科企对接,搭建主销区向主产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各类平台。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咨询、信息、人才、融资、技术等公共服务及专业服务。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信息网为主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中央+地方”联动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信息资源数据库,提高农产品加工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创新“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形式,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第二,大力实施休闲农业提升工程。
在工程实施上,要重点抓好三件事:
一是培育休闲农业品牌。做好顶层设计,用好的规划塑造出一个好的产业来。落实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政策。制定好的标准和程序,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创建活动为重点,打造一批最美休闲乡村、田园,形成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知名品牌,逐步形成休闲农业的品牌体系。鼓励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休闲农业特色村、星级户、精品线路等创建与推介活动,培育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牌。
二是持续发掘农业文化遗产。弘扬中华农耕文化,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内涵。要按照“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以带动遗产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农村文化遗产普查,加大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力度,强化政策创设,完善工作机制,带动遗产地农民增收。
三是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精准扶贫的有效形式。对在资源禀赋、人文历史、交通区位等方面有发展休闲农业优势的贫困地区,优先扶持发展农家乐、小型采摘园、休闲农业专业村等项目,探索社会资本参与贫困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利益分享机制,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带动传统种养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农民脱贫致富。
在推进方式上,
一要创新组织经营形式。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合作社。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
二要加大标准制修订。要在总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修订创建标准,强化后续监管,确保发挥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园和民俗村四大类型,分门别类研究制定餐饮住宿、景观环境、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和服务礼仪等方面的标准,推动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标准化服务、特色化运营。
三要强化基础设施改造。要结合村庄整洁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争取基本建设项目,在城市周边、景区周边、传统特色农区、扶贫攻坚地区,扶持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专业村和休闲农业园,实现特色农业加速发展、村容环境净化美化和休闲服务能力同步提升,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着力改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村基础服务设施。积极争取落实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
四要加大宣传推介。农产品加工业是工业带动农业,休闲农业就是城市带动农村,做好向市民推介宣传很重要。要站在助推农民增收、方便市民休闲的角度,结合时间节点、产业特点和消费人群的个人化需求,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推介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和线路,扩大产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做到春赏花、夏消暑、秋采摘、冬年庆,四季不断,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三,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工程。
在工程实施上,要重点抓好三件事:
一是落实和创设农民创业创新政策。打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能落地生根。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农业农村补助项目等向农民创业创新倾斜。支持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创设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
二是培育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以返乡农民工、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大学生村官为主体,培育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以成功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电商辅导员、天使投资人、创业带头人和科研院校专家为主体,培育一批农民创业创新辅导师。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网络、远程传输、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和培训机构,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技能等培训计划,广泛开展农民创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创新能力。
三是搭建农民创业创新平台。利用现有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园,真正让农民创业创新园成为好的抓手;利用名村、企业、园区和农贸市场,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创新见习基地。
在推进方式上,
一要建立工作机制。在部级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围绕农民创业创新,加强部门间工作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农民创业创新职能,加强上下间工作联动,形成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要开展试点示范。持续推进农民创业创新行动计划、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创建一批农民创业创新试点县、试点乡和村。
三要推介典型代表。总结推广一批农民创业创新模式,引导广大农民在创业创新中学习借鉴。开展农民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宣传推介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
四要提供公共服务。努力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配合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鼓励各类协会、中介组织和社会机构开展农民创业创新综合性服务和专业类服务,开展各种促进创业创新的公益活动,为农民创业创新创造良好条件。
同志们,面对“十三五”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紧围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加强系统自身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这里,我提四点要求。
一要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践行“三严三实”,以更严的标准和更实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做到重实际、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主动破除一些过时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工作惯性,实现思想观念上的新转变、方法路径上的新突破、作风面貌上的新气象,进一步树立全行业讲纪律守规矩、真抓实干的清风正气。
二要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建设一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实践的干部队伍。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行业第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农民群众和企业的意愿需求,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研究关系行业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
三要创新抓手载体。深入挖掘现有各类典型示范的好经验好做法,抓住那些一举多得和牵动全局的好措施好政策一抓到底。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模式的研究总结。
四要加强机构职能和队伍建设。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优化内部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分工,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发挥事业单位作用,加强系统自身建设,完善推动工作和服务基层的体系。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创新意识,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构建协同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加强对外沟通协作,建立领导支持、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行业服务、协调一致的管理服务机制。
明年及“十三五”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民创业创新的任务已经明确,重点工作已经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农业部党组的中心工作,鼓足干劲、拼搏进取、求实创新、攻坚克难,努力推动各项产业发展不断登上新台阶,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确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做出更大的贡献。
共
3
页,当前第。
1
页
1
2
3
。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十
同志们:
今天上午,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希望全省农业农村战线的同志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不辱使命。
20xx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全省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了稳中有进、提质增效、助农增收。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民收入显著增长,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装备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动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整体向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农产品精深加工取得新进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取得新成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取得新突破。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向好态势,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省委、省政府对农业系统的工作充分肯定。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慰问,表示衷心感谢!
上午,我已经就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提出了要求。我感到,今年的农业工作至少还面临五个方面的艰巨任务。
一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去年,省委召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东明书记对深化农村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主攻方向,要求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全面落实。一要明确县(市区)在推进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中的主体责任,认真解决好资金投入和力量保障问题,确保今年确权颁证完成75%以上。二要制定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鼓励农户依法采取租赁、转包、入股、托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推进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推进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鼓励农村利用当地资源,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十分艰巨。
助农增收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积极培育农民增收新型业态,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和畜禽健康养殖,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增加农民在加工、贮运、销售等环节的收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休闲体验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增加农民经营服务收入。二要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和信息服务,支持返乡农民、个体工商户、农业经纪人等从事农业开发,多渠道多形式帮助农民就业创业。三要创新土地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利用方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发展休闲养老产业,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四要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政策性收入不缩水。
三是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具有全局性和方向性意义。去年底,省上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专项改革方案》,各地要认真研究、抓紧落实。要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在财政补贴、用地指标、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力争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取得重大突破。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必然要求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目前,各地已经创造出了不少好经验,包括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联合社+农户,大园区+小业主等等。经营方式创新,说到底就是要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联合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同时还要让农民在规模化经营中更多受益。要把农民是否受益、受益多少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推行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利益兜底等做法,让农民直接受益;推行利润返还、二次返利、受益分成等做法,让农民充分受益;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保底分红等做法,让农民持续受益,不断拓展农民分享收益空间。
四是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
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必然要求社会化服务体系作支撑。农业社会化服务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方向,充分发挥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积极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要健全农业生产服务体系。越是规模化经营,对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高,越要重视在组织方式、良种良法、疫病防控、农机农资等方面提供完整服务。要落实推进农机服务的支持政策,大力发展农机作业、维修、供应、租赁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推进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重点病虫防治等专业化服务;建立和完善新型农资供应体系,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资质量监管。
二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解决好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放活基层农技人员,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满足农民在农业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同时,要总结推广农业科技创新试点经验,制定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奖励制度。
三要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培育新型流通主体,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主要农产品集配中心建设。组织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扶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营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
四要完善农业政策保险体系。农业是弱质产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特别是规模经营风险更大。要把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作为紧迫任务,支持保险业向农业农村纵深发展。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拓展畜牧、水产、果蔬等特色农产品险种。开展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五要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推进地力监管、疫病诊断、环境监控、肥水药精准实施与辅助决策等逐步实现数字化、精准化。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强乡村农业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灵活便捷的信息服务。
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干部,关键在领导。近年来,农业系统相继查出了一些违纪违法案件,既触目惊心,又发人深省,折射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上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深刻反省。在新常态下,必须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勤政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要强化理论修养。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着力解决好“总开关”问题,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农村政策、农业经济、现代农业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要强化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和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强化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防止不良作风反弹。切实抓好“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在农业战线广泛开展争创“三严三实好班子”、争当“三严三实好干部”活动。
三要强化法治意识。手握戒尺、心存敬畏、遵纪守法,强化党纪国法再教育,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顾大局、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绝不触底线、绝不碰红线。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监管。
四要强化廉政建设。班子成员要自觉履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主要领导要做表率立标杆。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手抓农村经济发展,既管好资金、管好项目,更管好自己、管好干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践行“三严三实”要求,鲜明“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抓好干部培养、锻炼、选拔和使用。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农业系统机构改革问题。去年3月,在新一轮省政府机构改革时,将原省畜牧食品局的行政管理职责、水利厅的水产渔政行政管理职责、商务厅的生猪屠宰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农业厅。今年,市、县农业行政机构改革正进入机构整合、部门设置、人员安排阶段。不管机构怎么改,领导干部要胸怀大局、保持定力,坚持做到机构改革与业务工作“两不误”。把机构改革与稳定队伍、稳定人心、推进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做好衔接,防止出现“缺位”“空档”,坚持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正常运转,既保证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又保证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在机构改革前,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主动与地方机构编制部门对接,积极争取科学设置部门机构和内设机构。争取省、市、县三级实现“蜂窝煤”效应,便于对口管理和开展工作。要借鉴省上做法,切实做好市、县农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同志们,农业工作既面临艰巨任务,也面临难得机遇,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开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十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去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工作,表彰奖励在去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希望大家以今天表彰的先进个人为榜样,鼓足干劲,再接再厉,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客观总结成绩,总结成功经验,增强做好各项重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年,是党委乡政府成立后开发建设的一年。一年来,乡党委、乡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紧紧围绕解决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主题,坚持以扶贫开发建设为中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采取一系列更加有力、更加务实、更加富有成效的措施,使全乡农业和农村工作纳入了地方政府管理,并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路子。总结20xx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特点:
1、依托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xx年,我们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作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夯实农业基础条件的重要举措,全年共实施了**个重点项目,完成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万元,其中,扶贫项目完成投资**万元,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相当于项目开发建设前**年的综合。各单位、部门扶持项目资金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万元,省疏管局后续项目配套资金及社会各界帮扶资金完成投资**万元。实施的**个项目均已全部建成或按计划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特别是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洗盐排碱工程、生态治理、危旧房改造、太阳灶入户、交通道路建设任务的完成,使全乡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奠定了基础。
2、培育增收主业,群众收入稳步提高。**年,全市推行以促农增收入户项目工程为载体的“先锋富民”工程,使我乡“”富民工程(即“户户培育一亩高效田,户均输转一个劳动力,户户建成一座暖棚圈舍,户均养羊只以上”)取得了成效。一是产业示范种植获得成功。去年,引进种植*亩,建成**亩以上连片基地*个,枸杞种植全部推广与红花、油葵、大豆、胡麻等作物套种模式,大部分地块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收益。二是草畜产业规模发展。率先在**村户户建成一座养殖圈舍,全年累计发展规模养殖户**户,建成*户集中连片设施养殖小区*个,集中调引了基础母羊*只,全部投放给农户;落实优质紫花苜蓿种植面积**亩,扶持培育杂交肉羊改良示范户*户,全乡牛羊饲养量达头只,其中羊*只。全面加强动物防疫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畜禽免疫率达100%,确保了畜牧业健康发展。三是劳务经济收入稳定。去年,开展了劳务培训**余场次、发放劳务用工信息**余条,培训农民**余人(次),组织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其中向外组织输转*人,就近本市输转**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万元。
3、夯实农业基础,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一是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年完成《**乡生态及林业建设五年规划》,完成义务植树造林**亩,其中建成宽林带防风林*条*公里*亩,栽植新疆杨、沙枣、毛柳、红柳、柳树等*万余株,目前苗木成活率达到了85%。同时制定了《**乡林木管护办法》,有序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使现有林木的管护责任和产权归属明确到户。二是实施盐碱地治理项目,加快土地改造步伐。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和疏管局配套的后续项目建设资金*余万元,完成了“四纵四横”长**公里支斗排碱渠的疏通开挖,基本建成了春柳村和金泉村的排碱渠系,并新打*眼洗盐排碱井,采取犁翻深耙、拉沙压碱、集中灌洗盐排碱水等措施,集中改造了春柳村和源泉村土地**亩。
4、重视民生问题,广大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积极争取召开**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帮扶现场会,跟踪落实对口部门帮扶物资和扶贫资金多万元,着力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投资**万元,完成了全乡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全乡群众吃上了安全水;二是投资**万元,完成了**户危旧房改造任务,并全部搬迁入住,彻底消除了安全住房问题;三是建立健全一套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低保、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新型合作医疗、“两免一补”及残疾人、高龄老人、大病救助等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全年发放低保金**万元,发放临时救助**万元,发放大病救助**万元,落实助残资金*万元,种粮、良种补贴**余万元,人均享受党的惠农支农政策资金**余元,使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就医就学得到基本保障。
5、强化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在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上,**年通过多方争取努力,在市直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先后完成了《**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十年规划》、《**乡村庄及集镇十年规划》、《**乡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五年规划》、《**乡土地改造治理五年规划》及学校、卫生院建设三年详细规划。去年,乡政府先后投资**万元,规划并完成集镇道路和道牙砖安装,绿化带的开沟换土及**平方米人行道砖衬砌工程,以及集镇主干道的铺油罩面,实施了乡集镇“绿美净”工程;投资**余万元,建成了乡机关食堂、会议室综合楼及干部职工宿舍,多方筹资**万元,完成民族学校的绿化、美化、硬化工程及校园前围墙修建、篮球场和三合土标准操场建设以及校舍维修,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投资**万元完成了**平方米卫生院业务楼建设及卫生院的附属工程,所有工程于去年**月底竣工已投入使用;配置了医疗卫生资源,群众医疗卫生条件得以完善;全乡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已安装卫星微波接受电视套,广播*个村;整体上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宗教和顺,人心思定。
6、移民扶贫开发受到了省市各级的高度重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开始破题。抢抓省政协、省委副书记来我乡调研移民工作和**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现场帮扶会在我乡召开的重大机遇,争取我乡列入了全省重点扶贫乡,**市第**个民族团结进步月帮建现场会在我乡召开,**市委副书记和市政府**市长带领多个单位部门及驻*企业领导现场帮扶,有钱的捐钱、有物的帮物、有项目的安排项目,解决了一大批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增强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我们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干部苦干的“三苦”精神,实行了全体乡科级领导和干部包挂各村、部门单位帮建各村制度,持续推进扶贫开发,移民群众由住危房、吃苦水、行路难、土地贫瘠、缺吃少穿、就医就学没有着落,发展到目前解决了套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房和全乡群众的饮水问题,铺垫砂石路**公里,油路铺筑罩面**公里,学校、卫生院和各村委会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农村低保实现全覆盖,确保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无私帮扶的结果,更是全乡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辛勤工作、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乡党委、乡政府向所有为全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全乡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支柱产业培育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明显的经济优势;农业增效增收的难度很大,土地治理、农田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等任务依然艰巨,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群众收入水平低,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缺项多;群众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种植耕作技术缺乏,法制观念淡薄。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要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我们必须分析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当前,从制约因素来看,群众生活困难,增收渠道狭窄,耕地盐碱化程度严重,改造土地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在短期内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大。从有利条件来看,今年,和**市乃至省上加大移民扶贫工作力度,将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强涉农补贴规模,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省市各级高度重视移民工作,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和社会帮扶力度空前加大,对移民工作从领导力量、财力、物力等方面全面倾斜,为根本上解决移民问题提供了保障。加之,经过我们一年的艰苦努力,我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这些都为我们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要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善于从省、和**市政策中捕捉信息和机遇,积极争取对口部门的扶持政策和资金,善于从现有向好的条件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真抓实干,继续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二、突出工作重点,靠实工作责任,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
**年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全委扩大会议和全市农业大会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关注民生,突出发展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扶贫项目实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全乡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较快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元以上,达到*元,;财政税收较上年增加*万元,达到*万元;输转剩余劳动力**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万元。围绕上述思路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加大力度培育三大产业,稳步增加群众收入。一是嫁接培育高效产业,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年继续引进种植*亩,全部推广与、甜菜、大豆、胡麻等作物套种模式,实现当年种植,当年收益,并引进种植甘草**亩,培育形成连片高效产业基地*亩。二是主攻草畜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养殖。**年继续采取整村整组推进的办法,修建高标准设施圈舍座,调引基础母羊只,率先在春柳村和**村实现常住户户户建成1座高标准设施圈舍,户均养羊只以上,落实优质紫花苜蓿、豆青、毛苕子种植面积**亩。三是发展劳务经济,增加群众现金收入。全年培训农民**人(次),向外有组织输转**人。
第二,要加快土地改造步伐,推进盐碱地治理。积极争取省疏管局、省水利厅对水利工程建设和土地治理项目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开挖排碱渠系**公里,新打洗盐排碱井*眼,集中改造盐碱地**0亩,使全乡耕地可种植面积达到**亩。
第三,要坚持不懈地治理生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独山子乡生态治理和林业五年规划》,**年植树造林*亩,其中春柳村**0亩,金泉村**0亩,金旺村**0亩,定植新疆杨、沙枣、毛柳、红柳等苗木**0余万株。同时,完成乡集镇及有关单位的绿化工程,做好去年**亩林带的管护和补植工作。
第四,要加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年,乡党委、乡政府将整合扶贫项目资金和各项社会发展项目资金**万元,重点实施六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投资**余万元新建**平方米乡民族学校教学楼一栋,配套完成学校锅炉房、茶炉房、暖气管网架设和校园绿化硬化等工程,整合教育资源,在秋季实现一乡一校集中办学模式;二是投资**万元完成乡集镇和金泉村*公里油路铺筑和*公里砂石道路铺垫工程,同时完成乡集镇道路铺油罩面及路灯架设;三是整合计生和司法所建设项目资金*万元,建成**0平方米计生司法综合楼;四是投资**万元完成汽车站建设项目;五是投资**万元完成**平方米乡水管站建设项目;六是争取落实扶贫资金和危房改造资金**万元,集中改造农户危旧房**户。
第五,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统筹发展社会公共事业。高度重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按照“规划先行、因村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重点解决危旧房改造、生态环境改善和支柱产业培育等问题,按照“人均一亩高效田、户均一座设施圈舍、户均输转一个劳动力”的目标,大力发展设施养殖业、枸杞、甘草等高效增收产业,新建设施圈舍3座,种植枸杞**亩、甘草**0亩,输转富余劳动力**人,使群众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扩大惠民政策覆盖面,力争提高群众新农合参合率,适度提高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改善群众就医入学条件,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水平。建立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形成综治、维稳、信访为一体的工作机制,积极创建平安乡、平安村,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妥善解决移民群众户口迁移、土地承包、耕地灌溉等问题,切实维护全乡稳定和谐。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今年,市上对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持我乡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各站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特别是分管领导和站所长,要用创新的思维谋划今年的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以扎实的作风确保农业和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对各项重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站所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入、组织力量上形成合力,真正把组织领导放在重要地位。乡党委成立、甘草等特色农业组、植树造林生态建设组、设施养殖组、交通道路建设组和基础设施建设组共五个工作领导小组。各站所要围绕农业和各项重点工作,多出有利于落实工作的真招实策,在农民增收、民生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力争农业和农村工作有更大的突破。领导班子分管领导之间要保持常沟通、常商量,分工不分家,在乡党委的统筹安排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各村要发挥好群众的首创精神,注重挖掘群众的潜在优势,乡村干部要加强上下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相互联动、密切协作、运转顺畅、服务高效的工作合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确保我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要加大对支柱产业培育的资金投入。为了落实省上和市上的强农惠农政策,乡上将继续加大对三大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是加大枸杞、甘草、草食畜牧业、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科技培训的投资扶持力度。今年,我乡确定对支柱产业培育和重点工作的扶持资金达到**万元。枸杞种植每亩补助**元,甘草种植每亩补助200元,每座暖棚圈舍补助*0元,并对调引基础母羊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乡党委、乡政府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和**市对特色高效产业的扶持政策,按照各产业的补助标准,及时与上级部门进行衔接,确保这些补助资金按时下拨到位,使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各分管领导积极争取对口部门的帮扶资金,加强扶持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起到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作用。今后,我们要对支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全乡农业基础条件,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保证扶持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三要增强为农服务意识抓落实。农业和农村工作头绪多、任务重、难度大,做好这项工作,没有勇气不行,不动真格不行。去年、个别包村领导和干部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重点工作落实上,工作作风还很漂浮,工作措施还很一般化,落实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不多。还有个别领导和干部工作大局意识不强,考虑问题不周全,遇事决策太草率,工作方式方法欠妥,在这里特别强调,科级领导和干部包挂村不能流于形式,包挂村的领导和干部要尽到自己的包挂责任,经常到自己的包挂点上,看看自己包挂的村组工作做得怎么样,抓的好不好,要把脚步送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工作,究竟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拿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领导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转变自身的工作职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涉及农民增收、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等具体工作上来。领导干部要力戒浮躁,埋头苦干,敢于动真碰硬,对乡党委、乡政府决策定下来的事情要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地予以落实,特别是在涉及增收产业发展、民生等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要坚持原则,带头沉下去,靠前指挥,真心诚意地去解决,确保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运行良好。
四要完善目标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去年我乡的考核主要由市委政研室牵头考核,单项工作指标任务由农口部门下达,又由农口部门进行考核,乡上重点对个人进行了综合考核,年初各站所没有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年终只对各村的重点产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兑现了奖金。今年我们要下决心完善考核奖惩办法,制定符合客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对全乡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开放式扶贫等重点工作要目标责任落实到各站所、量化到人,奖惩兑现到人,全力促进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从今年开始,年终验收考核时要采取各站所交叉验收或参与考核的方式进行,乡党委成立考核组,各站所和个人逐级层层考核,严格按照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行奖惩,以确保全乡的重点产业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五要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保障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全力促进农村重点工作的落实。在这一点上,去年市上推行的以促农增收项目入户工程为载体的“先锋富民”行动,使我乡“”富民工程有了抓手。今年,要创新实践载体,组织乡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当好落实工作、服务群众、创业致富的先锋;乡村领导干部要包村挂项,联系实践点,实施好助农增收的产业项目;村组干部要联组入户,帮助农民算好增收对比帐,向农民宣传好市场经济知识,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增加收入;农民党员更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向广大群众传播致富经验,通过“先锋富民”行动,把“党建工作”建立在产业链上,把特色产业培育成广大农户的增收主业。同时,乡科级干部联系困难农民党员和群众、定承诺,开展帮扶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双联一定”活动,通过帮扶资金、物资、技术,促进惠民项目的实施。要着力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认真做好干部包村挂落实工作和选配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不断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村级基层体制机制,实行村内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会议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议事小组会议决议,做到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要注重提拔使用在推进移民扶贫开发中埋头苦干、实绩突出、品格优秀的干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开放式扶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乡上下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团结一致、埋头苦干,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确保我乡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十二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农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xx年全市农业工作,表彰先进,研究分析新形势下农业发展新要求、新任务,动员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漆市长又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围绕现代农业建设,20xx年全市农业工作成效显著。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贯彻执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粮食连续五年增产,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农产品质量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清洁能源、农民培训工程超额完成任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幅度较大。
1、粮食实现连续五年增产。粮食生产克服频发的自然灾害和多种病虫害的影响,20xx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全市粮食总产达79.6亿斤,增产4.7亿斤,实现了连续五年大幅增产。小麦平均单产780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水稻面积278.7万亩,单产达1052斤,比上年增加53斤。铜山县、新沂市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全市设施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6.4万亩,总面积达140万亩以上。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经济作物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582万亩,同比增加17万亩。全市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434.7万亩,新增5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全市高效农业总面积、新增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等指标均居全省首位。以县为单位,我市有5个县(市)位列全省高效农业前十名、有4个县(市)位列全省设施农业前十名,在全省20个单打冠军中,铜山县的设施蔬菜、食用菌,邳州的出口白蒜等8个位列其中,铜山县、沛县、睢宁县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高效农业先进县。
3、农产品质量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制定省级农业地方标准6项,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26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食品5个,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指标任务。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合格率在99.3%以上。对已认证的三品进行监督抽检,合格率为100%,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建成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其中丰县芦笋被列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邳州(大蒜)被列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县,50万亩大蒜/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被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
4、农村清洁能源、农民培训工程超额完成任务。全市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10400户、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73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4处,创建3个省级、15个市级新农村生态家园示范村,建成村级沼气物业管理服务站32个。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10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达1.3万人。两项工程均超额完成任务。
5、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全市粮食总产值69.34亿元,增加8.4亿元,全年农业补贴资金6.15亿元,比上年增加3.22亿元,全年粮食增效达11.62亿元。全市经济作物增效15亿元。全年种植业增效26.62亿元左右,扣除农资价格上涨和新增设施投入,促进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左右。
20xx年,全市农业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主攻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大力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狠抓抗灾救灾应变措施落实,夺取了粮食丰产丰收。一是落实惠农政策。全年落实水稻直补和良种补贴276.6万亩,小麦良种补贴245万亩,农资综合补贴715万亩,各类粮食补贴资金达到6.15亿元,比上年增加3.2亿元。二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小麦重点扩大应用了烟农19、淮麦20等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面积达318.5万亩,占小麦面积68.8%以上。水稻重点推广了华粳6号、徐稻3号等一批高产优质品种,粳稻达国优三级以上品种面积占85%。加快粮食生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栽培技术到位率。三是狠抓抗灾应变措施。加大抗灾应变措施的落实,有效地减轻了自然灾害的影响,确保了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四是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按照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年和省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要求,建设了一批百、千、万亩小麦、水稻、玉米高产示范方,起到了很好的高产示范带动作用。铜山万亩小麦示范区通过了农业部专家组验收,1.25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603公斤,是全省唯一通过国家验收的示范区,刷新了全省小麦单产历史最高记录。
2、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带动现代高效农业深入发展。我市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进行了科学布局,坚持系统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去年设施蔬菜发展是近几年来最快的。全市新建成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竹木大棚、中小弓棚等各种类型的栽培设施16多万亩。在建设季节上,改过去秋收后建设为夏收后建设,行动较早,建设速度较快。如邳州市港上镇万亩连片的钢架大棚,种植的草莓在春节前全部上市,取得了十分喜人的经济效益。在规划设计上,坚持高标准、大规模,新建设施以徐州标准节能日光温室、钢架大棚为主体,铜山县南部一万亩设施基地,做到了统一建设标准;沛县南部设施基地东西长达几十里,全部是高标准钢架大棚。在新品种引进上,各地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全市引进了20多个适合设施栽培的优新品种,丰富了品种资源,优化了品种结构。在机制创新上,确立农民作为投入主体的同时,实施“三资”开发,加强产业招商。今年引进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2个,有效解决了设施农业的投资问题。
3、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深入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标准体系,认真实施农业标准入户工程,新增标准入户13万户,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标准覆盖率。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567万亩,累计获全国统一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90个、绿色食品82个、有机食品36个,“三品”认证数量居全省前列。强化市场准入监管。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基地准出、市场准入监管,加强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农残速测检验,全年开展以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为重点的例行检测10000多批次;加强对获证产品、产地及定点产地和市场上的农产品例行监督抽检。打造农产品品牌。等4个品牌农产品获**名牌农产品称号,“张黎明”牌保鲜大蒜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4、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提高农业外向化水平。再次成功举办省农洽会。市农业局作为会议承办牵头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实施,办出了新意、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在省组委会总结评比中,市农业局荣获了“最佳组织奖”和“突出贡献奖”两项荣誉。推行农业招商选资。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单体投资强度不断提高,在省十届农洽会期间,我市签约项目达98个,其中,外商投资农业项目24个,总金额2.82亿美元;工商民营资本投资农业项目72个,总投资额48.14亿元;农产品贸易合作项目2个,总金额1500万美元。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重点镇、重点品种和重点企业,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4亿美元,出口总额列全省第六位,与上年基本持平。邳州、丰县位列全省出口20强,宿羊山镇获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一镇。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荣获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5、加强农业项目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争取国家、省和市各类农业项目,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去年全市共争取国家和省各类农业项目80多项,项目资金达7.3亿元,增加3.55亿元,增幅达94.7%,有力地促进了我市项目农业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品种更新工程,在开展农作物主推品种的基础上,引进示范推广了稻、麦、棉、蔬菜等名特优新品种50多个,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率达90%以上;农业部品种区域试验站基本建成。加快推广应用优质高产高效生态新技术,重点推广应用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水稻超高产栽培、精确定量栽培、蔬菜设施化周年栽培、高品质棉轻型集约化栽培、多元高效生态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10多项,各类新设施、新材料、新农资10多种。积极推广“一池三改、秸秆气化”等农村再生能源技术,实施“三清”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强化农业技术培训,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组织实施了农业部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民上网培训的致福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等富民工程,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6、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发扬农业系统“献身农业、奉献农民”的精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为农服务质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长效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全市农业系统形成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风气。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认真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市共采集土样1.1万个,安排田间试验863个,举办各类培训班252场次,培训技术人员、农民10万余人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入户手册120.6万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440余万亩。加强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抓好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共防治病虫害7000多万亩次,化学除草900多万亩次,有效地减轻了病虫草危害,为夺取农业丰产丰收提供了保障。加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强化农资源头治理、市场检查和案件查处,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42起,捣毁制假窝点2个,挽回经济损失225万元。查获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490公斤,按省厅的要求统一销毁。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区域农业信息网络保持良性运转,网络结构与层次持续优化,农业信息服务组织有了新的发展,服务了农业工作需要。及时向上级报送农业信息、农业生产进度和农业工作情况,信息被批示率、录用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认真发布政策、市场、技术信息,及时把好政策、好经验传递到基层。去年,编发了徐州农业工作简报、农业信息52期。加强队伍业务素质建设。全系统新晋升中级职称技术人员93人、副高职称技术人员32人、正高职称技术人员2人,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有50多个集体、139名个人分别受到了部、省、市的表彰奖励。丰县农林局渠立强同志20xx年度获得全省十佳感动农民先进人物,20xx年又获得了“全国农田节水农业先进个人、徐州市十大劳动楷模”称号;睢宁县农业局席远顺同志获得了“**省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和“睢宁县干部标兵”、铜山县农业局史庆香同志获得了“铜山县十佳道德模范”、沛县农林局吴香美同志获得“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称号。所有这些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好做法、好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20xx年农业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有效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工作者创新创业、奋力拼搏、服务基层和农民群众付出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农业局对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农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年来对全市农业的贡献、对市农业局工作的支持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总的来看,20xx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形势较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明显减速,国内经济有所放缓,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冲击不断加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挑战十分严峻。一是农产品价格有走低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受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快速下降的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呈普遍下降态势。我市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价格稳中有降,大豆、油料、棉花等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价格快速回落;蔬菜价格略有回落。二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我市仍然以一家一户分散承包经营为主,给现代高效农业的规模集约经营增加了难度;加上大量的骨干劳动力转移输出,造成农业劳动者体力减弱、文化降低,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三是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不强。由于农业生产仍以分散的一家一户为主,投入品监管和标准入户难度大;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化工制品的长期大量使用,加上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水、大气污染等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同时,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不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任务艰巨。四是农技推广难度加大。主要是镇级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后,人员较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手段比较落后,面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五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经济增长放缓对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民收入增长造成很大压力,明年农业增产、价格上升、政策性增收的空间较小,加之农资价格仍然偏高、气候不确定、农业抗灾能力不强等因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难度较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把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细致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农业工作。
二、明确工作思路,全力完成20xx年目标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市委《贯彻意见》的关键之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中央和省市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党的xx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的浓厚氛围,形成了推进“三农”发展的强大合力。从“三农”发展环境看,中央和省市强农惠农政策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提出了“三个最需要”的重要论断,即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从“三农”工作要求看,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具有时代特征、年度特点。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创新体制机制,解决突出问题,推进全市农业科学发展。
今年全市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总体目标,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农业效益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
今年全市农业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年粮食总产确保60亿斤以上,确保水稻面积在280万亩以上;高效农业面积新增35万亩以上,设施农业占地面积新增12万亩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2个。农产品出口年增长率在12%以上。全市新建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15000户、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4处,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60处。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5万人、创业培训1.2万人、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2万人。实现土地产出效益提高5%以上,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是做好农业工作的具体体现。全市农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狠抓政策措施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围绕一个主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积极探索和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土地收益。二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在特色规模效益上求突破,以优势主导农业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力争每个县区培育2-3个10亿元以上的优势主导产业。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围绕高效外向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销售。
(二)突出两个重点,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和粮食高产普及化。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以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带动我市高效农业深入持续推进,要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设施瓜果、设施食用菌、设施花木四个产业,不断优化四个产业的内部结构,积极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二是推进粮食高产普及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全面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为平台,配套集成粮食高产技术体系,主攻粮食单产。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稳定扩大水稻面积。增加高产粮食作物比重,推进粮食高产普及化。
(三)加强“五个一”建设,构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平台。拓展农业发展内涵,延长农业增效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是加强农业园区、优势基地、批发市场、加工小区和品牌建设。六县(市)、贾汪区应在现有基础上,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分别重点建设一个以育苗为主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个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新生产模式集成的万亩优势核心基地,一个具有集散功能、价格信息形成功能、批发调剂余缺功能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一个具有吸引三资开发、汇集当地资源特色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一个代表当地资源优势、生产优势、产品优势,依靠企业运作的知名品牌。
(四)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十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创新工作载体,使目标任务项目化、项目内容工程化,成为各级农业部门的有力抓手。重点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十项工程”。
(1)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组织实施好国家优粮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加快推进高产技术普及化,重点建设好25个部省级稻麦高产增效创建示范区,六县(市)、贾汪区都要建立水稻、小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区。加强新品种推广和监管能力建设。建设一批优质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加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分中心和县级种子质量检测室建设。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
(2)现代高效农业工程。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创新发展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进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经营集约化。重点建设10个省级设施农业高效基地,每个基地设施占地面积不少于1万亩,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加快培育产业化运行机制,完善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产后商品化处理中心、冷库、农资服务和技术培训中心,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重点扶持14个县级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全力打造一批特色乡镇、专业村,推广一批规模千亩以上或效益万元以上的农业规模经营典型。
(3)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按照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理念,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大例行监测力度,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重点建设1个省级、7个市级、30个县级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区。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争取新认证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1-2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及地理标志32个。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示范工作,探索农产品质量监管新模式,强化监测手段,建设好市县农产品监测中心,提高监测能力,发挥示范效应。扶持建设和认定一批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和示范区。推行从“田头到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扩大例行监测范围。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和预警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4)农业科技“三新”工程。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与成果转化,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引进、示范、推广应用优质稻米、强筋小麦、设施蔬菜、高档食用菌、名贵花卉等一批增产增收作用显著的农业新品种。集成组装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精确定量栽培、设施化周年栽培、多元高效生态栽培等一批重大实用技术,集中解决制约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大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竞争力。推广应用水旱轮作栽培、立体高效种植、纯经作栽培、反季节多熟栽培等一批种植新模式,搭建农业增效新平台。
(5)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加强标准粮田建设,按照项目要求和序时进度完成14万亩标准粮田建设任务。巩固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全市实施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大力推进有机肥与无机肥平衡施用,继续开展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项目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做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积极推广减量施肥、减量用药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多途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6)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强化农民培训功能,加强农民务农本领、创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围绕高效设施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5万人。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创业能力的生产经营者,完成农民创业培训1.2万人。选拔3000人开展农民上网“致福工程”培训。加强对返乡农民创业培训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围绕涉农工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任务,技能鉴定通过率达到80%以上。突出培育生产型、经营型、服务型三类人才,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任务。
(7)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着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集成,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四电合一”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延伸服务网络。保持所有乡镇农业网站良性运转,推进乡镇农业信息大联播。加强农业商务网联盟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业商务网营销功能。加强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加大“精确农业”技术应用推广,加强农业模型、“3s”技术在农业上的试验、示范。加快“网上农业部门”建设,加大政务信息上网力度,加快业务工作网络化进程。加强农情信息体系建设,做好农情信息报送工作,提高农情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8)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提高农村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加大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力度。重点推进以实施“一池三改”生态家园为主线,加快改圈、改厕、改厨,优化农村用能结构,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加快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推广应用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做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新农村建设。全市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15000户、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6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4处;农村清洁能源乡村服务网点40个;新农村生态家园示范村10个。
(9)农业投入品监管工程。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强化农业投入品安全监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以源头治理、市场整顿、农资产品质量监督和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为着力点,促进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要明确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加大对农资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要加强执法抽检,提高抽检覆盖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农民不要购买不合格的农资产品。要建立协作机制,加大对跨地区案件、制假售假和造成农民重大损失的大要案件的查办力度,从重从快查办损害农民利益的大案要案。要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按照“三有、三好”的标准,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执法队伍,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
(10)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必需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建设“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秀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完善服务手段,配备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需要的先进仪器设备,今年要力争50%的乡镇建成“五有”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农技人员素质,大力开展农技人员培训,今年完成800余名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任务。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在每个乡镇建立1个现代高效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建立以“包村联户”为主要特征的农技推广制度。
关于粮食高产增效创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全市农业工作要点等,市局已发了工作意见,各地要按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三、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三农”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全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政策执行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良好的作风、更加出色的本领,为促进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创新型人才建设,着力提高队伍素质。要适应农业经济新形势和农民群众的新需求,切实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工作针对性。一要培养农业领军人才,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二要培养农业推广人才,全力打造农技推广服务品牌,真正成为农技推广的主渠道、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心骨。三要培养农业管理人才,着力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立足打造一流的农业管理人才队伍的目标,切实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农业管理干部素质。
(二)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各级农业部门要始终把行政效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好部门职责。一要加强调查研究,当好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谋。二要加强目标管理,落实工作责任,抓好重点工作落实。三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上级关于“三农”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及时有效地贯彻落实。
(三)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全面提升行业形象。全面加强农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一要切实抓好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不折不扣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二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快构建农业系统的惩防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要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扎实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行动,让广大农民买上放心农资。
四、抓当前保农时,全力抓好以抗旱为中心的春季农业工作。
春季农业生产已经开始,各地要精心安排,一着不让地抓好以抗旱为中心的春季农业工作措施的落实,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好的基础。
1、认真抓好抗旱保春管夺丰收工作。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市降雨持续偏少,4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去年10月1日至今年2月16日累计降雨量仅为38mm,比常年同期减少70%以上,是近40年同期降雨量最少的一年。据2月5日土壤水分测定,丘陵山区及高亢地区,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44.5%;平原旱作区,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58.4%;沿湖沿运稻麦轮作区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68.6%。秋冬连旱,旱冻交错,旱情严峻,全市高亢山区、旱作区土壤含水量均在作物生长临界值以下,严重影响了在田作物正常生长。全市483万亩小麦全面受旱,干旱成灾面积达到368万亩,其中严重成灾面积205万亩,36万亩点片死苗,其中15万亩死苗更为严重。220余万亩露地蔬菜,因旱严重成灾面积59万亩。14.8万亩油菜全都受灾,死苗严重,基本绝收。由于干旱冷冻影响,全市小麦小苗弱苗增加,苗情素质下降。据目前苗情分析,全市一类苗面积216.4万亩,占总面积的44.8%,比越冬期下降10.7个百分点;二类苗面积128万亩,占总面积的26.5%,比越冬期下降5个百分点;三类苗面积138.6万亩,占总面积28.7%,比越冬期增加15.7个百分点。
夏熟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全年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2月8日下午到夜里,通过气象人工增雨,全市普遍下了一场小雨,雨量3.2-8.4mm,平均5mm左右,对旱情起到一定缓和作用,但由于旱情严重,加之小麦返青期需水量大,这场小雨不能解决旱情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抓好抗旱保春管夺丰收。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目前全市已抗旱面积不足需抗旱面积的30%,抗旱保春管工作也是刚刚起步,任务相当繁重。各地重视程度不一,抗旱行动不平衡,各地要克服麻痹思想,不等不靠,进一步加大抗旱保春管行政推动力度,进一步掀起全面抗旱高潮。二是进一步加大水源调度力度。要进一步协调好水源调度工作,把抗旱水源送到地头,做到大沟、小沟、田头沟都有水,确保农民抗旱用水。三是进一步加大重灾区抗旱力度。近日虽降了小雨,但对山区、高亢地区等受灾严重田块的旱情缓解作用不大,各地要突出抗旱重点,加快重灾田块的抗旱进度。四是进一步加大技术指导力度。要求2月底以前,要突击灌水、浇水抗旱,对有灌溉条件的稻茬,要进行清沟理墒,灌一次透水;对无灌溉条件高亢山区和旱作区,要充分利用一切水源进行浇灌,尽量加大水量,力争做到亩亩浇灌。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入受灾区一线,调查了解灾情、苗情,搞好分类技术指导工作,努力提高抗旱质量。要积极做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夏熟农业稳产增收。
2、抓紧蔬菜种苗准备,确保春季无空棚。从去年蔬菜设施建设情况看,今年早春设施蔬菜定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大约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春提早日光温室面积约3万亩,已建早春大棚面积约7万亩,春季简易及季节性中小棚面积约50万亩。目前,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蔬菜苗床管理,多育苗育壮苗。在管理上重点是抓好增光保温,对小苗温室要增加地温;有条件的地方,使用反光幕进行增光。另外,在晴好天气注意通风、炼苗。二是加快棚下整地进度。重点是新建大棚,要施足有机肥,及时耕翻土地,抓紧进行田间沟、渠、涵、路整修配套。三是及时定植。要抓住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快定植进度。要按照设施类型,分类指导,春提早日光温室要力争在2月下旬前完成移栽定植;早春大棚要力争在3月上旬前完成移栽定植;春季简易及季节性中小棚要力争在3月下旬前完成移栽定植。
3、搞好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种工作。一是要根据当前气候特点、苗情长势等情况,搞好小麦、大蒜、洋葱等作物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对苗情较差、明显脱肥田块,结合灌水追施返青肥。二是要积极搞好内外三沟清理疏通,防止可能出现的雨涝灾害。三是要搞好病虫草害防治,随着天气的回暖,在田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将进入迅速发展和危害阶段,要及时开展病虫草综合防治工作,突击搞好春季化除,适时开展麦田第一次病虫防治总体战。四是要抓好水稻面积落实,搞好秧田培肥,育足秧苗,确保280亩水稻面积的落实。五是要抓好“三苗”培育,坚持推广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坚持棉花双膜覆盖育苗,早打钵、打足钵;抓住有利时机,抓好山芋排种育苗。
4、抓好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和农民培训工程启动。抓住春季有利时机,及早启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和农民培训工程。农民培训工程,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建设,集中精力,组织技术力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信息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开办培训班、电视讲座、专栏等形式,把先进实用的节本增效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要明确工作责任,抓好任务指标的落实;积极筹措资金,做好配套资金的落实;搞好技术培训,规范建设程序,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强建设管理,着力做好物业化管理及服务体系建设。力争上半年完成任务指标的60%以上。
5、认真抓好春季农资市场整治。农资市场整治是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为此,从2月10至5月2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农作物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的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各地农业部门要按照《行动方案》要求,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的原则,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严厉打击农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确保“打假护农保春耕”任务的完成。
同志们,今年农业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站在新的起点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开拓创新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尽职尽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共
3
页,当前第。
2
页
1
2
3
。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十三
同志们:
今天参加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主要是看望大家,共同研究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做好今年全市农业工作。过去的一年,全市农业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市农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科教兴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业法制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减轻农民负担、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四年下滑的势头,在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37.8万亩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和效益全面提高,总产达到57.2亿斤,比上年增加2.2亿斤,增长4%,实现了自20xx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农民收入出现多年未有的两位数增长。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减轻农民负担1.87亿元;兑付粮食直补、农机购机补贴、良种补贴等三项资金7815万元,全市农民受益2.65亿元,人均79.2元,加上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劳务输出力度加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4元,同比增长11.5%,1998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近6年来增速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种植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优势农产品面积扩大。棉花播种面积达到221.6万亩,比上年增加58.7万亩,总产3.19亿斤,增长53.4%,创历史最高水平;蔬菜播种面积144万亩,设施菜面积进一步扩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全面铺开,新建沼气池2.94万个。
20xx年是我市农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最好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农业战线的同志们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农业系统的同志们表示亲切地慰问和衷心地感谢!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今年全市农业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新阶段、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判断把握和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坚持与时俱进,工作扎实推进,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业工作,必须深入系统地学习,不断深化对新阶段、新形势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按照把“三农”摆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位置的要求,按照“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按照“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的清醒认识,去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总揽全局。同时要准确把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主题,着眼于构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推动“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落实,去完善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具体措施。上述一系列重要指导思想、大政方针、重要诊断和判断、明确的政策和工作指向,是做好“三农”工作最为重要的基本依据,必须全面系统地深入学习,深刻理解精神实质,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准确科学把握,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农业工作的大局和方向。
在农村经济发展出现良好势头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当看到,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第一,粮食稳定增产的难度较大。我市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和全省平均水平的1/3。去年虽然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产,但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大的实质性提高,发展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农业效益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第二,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压力增大,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去年全市农民收入出现两位数增长,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决定性因素。当前农业内部增收空间越来越小,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还面临很多困难,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仍然是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政策因素看,今年农业税比去年少降一个百分点,“一降三补”直接带来的农民收入增幅有所减小;从价格因素看,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粮食、棉花价格开始出现波动,今年农产品价格将难以大幅上涨,农产品价格拉动农民增收的空间有限;从物价走势看,受宏观形势的影响,煤、电、油、运价格上升,农资价格会随之上涨,综合各种因素,农民增收的形势不容乐观。第三,虽然去年农业投入增加较多,但总体上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耕地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繁、病虫害等对农业生产存在很大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与此同时,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不足,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农业法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些都表明,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仍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判断上来,把问题看得深一些,把困难估计得足一些,把措施想得周全一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农业“爬坡攻坚”的阶段,尤其应该以“爬坡攻坚”的精神状态,艰苦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农村工作的主题,就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解决当前矛盾和促进长远发展的有机结合,也是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治本之策。目前,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但农业科技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仍然比较低,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需要长期研究攻坚的问题。农业部门要紧密联系实际,结合工作职能和行业特点,在工作中一定要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主题,重点加强和促进七个能力建设,下大力量深入推进,力争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充分发挥政策调控和保障能力。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对于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心、农村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实践证明,政策在促进“三农”发展中有很强的调控和保障能力。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大政策落实的执行力度,把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政策调控保障功能,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要继续稳定家庭承包经营,落实土地承包法律政策,抓好土地承包。
合同。
纠纷仲裁,妥善处理和解决农村土地承包中的各种问题;要积极推进和参与农村税费改革,确保农业税减免政策落实到位;要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坚持执行“四项制度”,加强监控和督查督办工作;要把对粮食、农机的各项补贴政策和扶持农业的各项重点项目落实好、执行好;要继续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通过落实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第二,努力提高耕地综合产出能力。耕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根本的社会保障。农业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严格管理土地,在加强基本农田数量保护的同时,把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摆到重要位置,认真开展基本农田的质量调查与监测工作,切实搞好基本农田的质量建设。要继续实施旱作农业工程,推进旱作基本农田建设和旱作节水技术的推广,力争取得更大进展。要加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实施力度,推进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工作,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要大力推广测土施肥和平衡施肥技术,逐步形成工程、农艺、生物、化学措施相结合的提高地力综合技术体系,全面提高耕地投入产出水平。
第三,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以设施蔬菜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菜篮子”放心工程,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关键环节,建设绿色环境,加快绿色生产,培育绿色产品,推进绿色流通,引导绿色消费,推进“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连接农业、工业、流通领域,是延伸产业链条,变原料农业为产品农业、变产品优势为产业优势的重要一环,是实现以工促农、增强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农业部门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各项配套措施,为加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支持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名牌产品,不仅要积极组织农民闯市场,更要做大做强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去占领市场,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四,强化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要继续实施以种子工程为核心的科教兴农战略,以加强体系建设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促进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要按照“高新技术建龙头、示范园区抓带动、科技服务进村、农技电波入户”的总体思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进科技进村服务站建设,技物结合、增强功能,全方位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同时,要抓住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高新技术抓引进、关键技术抓突破、常规技术抓普及的思路,研究今年新一轮的推广计划,以适应新形势需要。要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合理摆布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关系,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管理运行机制。要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加强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推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第五,增强物质装备能力。增强物质装备能力,是发展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环节。种子、肥料、农药、农机是农业物质装备的主要内容,要在不断增加投入的基础上,下大力量提高科技含量。种子工作要加快新品种更新更换步伐,高产与优质并重,提高主要农作物优种率。肥料工作要以平衡施肥、配方施肥、施配方肥,促进地力提高。农药工作要严查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高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比重,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无公害生产。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以节本增效为目标,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继续组织好小麦跨区联合作业、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作业、秸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等重点工程,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把服务放在第一位,使之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第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体制创新能力。农业部门要按照突出抓好一个重点(龙头企业)、两项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基地)的思路,立足职能,找准切入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上,要完善机制,切实加强引导、保护和支持。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以“农民自办、联户自律”、“科技领办、技物服务”、“企业联办、产销衔接”等形式为重点,鼓励和支持不同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重点抓好蔬菜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全面发展。在基地建设上,要进一步抓好各优势特色产来基地规划和建设。
第七,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农业部门要围绕农业部“七大体系”建设,抓住机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争取更多更大支持,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支持保障有力、服务快捷高效、监管规范有序的农业综合支持保障服务体系,使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重大植物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完成今年农业工作的任务目标,最重要的就是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确保取得实效。
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抓落实,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各级农业部门要围绕今年全市农业工作的总体部署、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在狠抓落实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务求实效。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从大处着眼,实处着手,逐级负责。领导干部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仅要想干事,还要会干事,而且能够干成事。要有求实的勇气、扎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盯着薄弱环节做工作,盯着弱项抓落实,做到工作层层负责,事情件件有着落,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出成效。
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推动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过硬的农业干部队伍,是做好农业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农村、深入农民、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农村、关爱农民、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要探索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制度严密、制约有效的工作机制把部门职能转变到“支持、引导、保护、调控”上来努力提高行政效能。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执政为民的水平。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决定着农业部门的管理和工作水平必须把能力建设摆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在抓好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开阔思路拓展视野着力提高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
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弘扬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风。要始终保持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工作,推动全系统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带动全局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要继续深入扎实推进行风建设,把各项工作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积极为农民为实事、办好事。
同志们,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打基础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农业工作整体水平,为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共
3
页,当前第。
3
页
1
2
3
。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十四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农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xx年全市农业工作,表彰先进,研究分析新形势下农业发展新要求、新任务,动员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漆市长又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围绕现代农业建设,20xx年全市农业工作成效显著。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贯彻执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粮食连续五年增产,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农产品质量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清洁能源、农民培训工程超额完成任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幅度较大。
1、粮食实现连续五年增产。粮食生产克服频发的自然灾害和多种病虫害的影响,20xx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全市粮食总产达79.6亿斤,增产4.7亿斤,实现了连续五年大幅增产。小麦平均单产780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水稻面积278.7万亩,单产达1052斤,比上年增加53斤。铜山县、新沂市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全市设施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6.4万亩,总面积达140万亩以上。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经济作物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582万亩,同比增加17万亩。全市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434.7万亩,新增5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全市高效农业总面积、新增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等指标均居全省首位。以县为单位,我市有5个县(市)位列全省高效农业前十名、有4个县(市)位列全省设施农业前十名,在全省20个单打冠军中,铜山县的设施蔬菜、食用菌,邳州的出口白蒜等8个位列其中,铜山县、沛县、睢宁县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高效农业先进县。
3、农产品质量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制定省级农业地方标准6项,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26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食品5个,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指标任务。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合格率在99.3%以上。对已认证的三品进行监督抽检,合格率为100%,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建成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其中丰县芦笋被列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邳州(大蒜)被列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县,50万亩大蒜/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被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
4、农村清洁能源、农民培训工程超额完成任务。全市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10400户、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73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4处,创建3个省级、15个市级新农村生态家园示范村,建成村级沼气物业管理服务站32个。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10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达1.3万人。两项工程均超额完成任务。
5、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全市粮食总产值69.34亿元,增加8.4亿元,全年农业补贴资金6.15亿元,比上年增加3.22亿元,全年粮食增效达11.62亿元。全市经济作物增效15亿元。全年种植业增效26.62亿元左右,扣除农资价格上涨和新增设施投入,促进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左右。
20xx年,全市农业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主攻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大力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狠抓抗灾救灾应变措施落实,夺取了粮食丰产丰收。一是落实惠农政策。全年落实水稻直补和良种补贴276.6万亩,小麦良种补贴245万亩,农资综合补贴715万亩,各类粮食补贴资金达到6.15亿元,比上年增加3.2亿元。二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小麦重点扩大应用了烟农19、淮麦20等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面积达318.5万亩,占小麦面积68.8%以上。水稻重点推广了华粳6号、徐稻3号等一批高产优质品种,粳稻达国优三级以上品种面积占85%。加快粮食生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栽培技术到位率。三是狠抓抗灾应变措施。加大抗灾应变措施的落实,有效地减轻了自然灾害的影响,确保了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四是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按照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年和省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要求,建设了一批百、千、万亩小麦、水稻、玉米高产示范方,起到了很好的高产示范带动作用。铜山万亩小麦示范区通过了农业部专家组验收,1.25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603公斤,是全省唯一通过国家验收的示范区,刷新了全省小麦单产历史最高记录。
2、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带动现代高效农业深入发展。我市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进行了科学布局,坚持系统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去年设施蔬菜发展是近几年来最快的。全市新建成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竹木大棚、中小弓棚等各种类型的栽培设施16多万亩。在建设季节上,改过去秋收后建设为夏收后建设,行动较早,建设速度较快。如邳州市港上镇万亩连片的钢架大棚,种植的草莓在春节前全部上市,取得了十分喜人的经济效益。在规划设计上,坚持高标准、大规模,新建设施以徐州标准节能日光温室、钢架大棚为主体,铜山县南部一万亩设施基地,做到了统一建设标准;沛县南部设施基地东西长达几十里,全部是高标准钢架大棚。在新品种引进上,各地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全市引进了20多个适合设施栽培的优新品种,丰富了品种资源,优化了品种结构。在机制创新上,确立农民作为投入主体的同时,实施“三资”开发,加强产业招商。今年引进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2个,有效解决了设施农业的投资问题。
3、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深入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标准体系,认真实施农业标准入户工程,新增标准入户13万户,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标准覆盖率。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567万亩,累计获全国统一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90个、绿色食品82个、有机食品36个,“三品”认证数量居全省前列。强化市场准入监管。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基地准出、市场准入监管,加强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农残速测检验,全年开展以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为重点的例行检测10000多批次;加强对获证产品、产地及定点产地和市场上的农产品例行监督抽检。打造农产品品牌。等4个品牌农产品获**名牌农产品称号,“张黎明”牌保鲜大蒜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4、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提高农业外向化水平。再次成功举办省农洽会。市农业局作为会议承办牵头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实施,办出了新意、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在省组委会总结评比中,市农业局荣获了“最佳组织奖”和“突出贡献奖”两项荣誉。推行农业招商选资。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单体投资强度不断提高,在省十届农洽会期间,我市签约项目达98个,其中,外商投资农业项目24个,总金额2.82亿美元;工商民营资本投资农业项目72个,总投资额48.14亿元;农产品贸易合作项目2个,总金额1500万美元。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重点镇、重点品种和重点企业,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4亿美元,出口总额列全省第六位,与上年基本持平。邳州、丰县位列全省出口20强,宿羊山镇获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一镇。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荣获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5、加强农业项目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争取国家、省和市各类农业项目,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去年全市共争取国家和省各类农业项目80多项,项目资金达7.3亿元,增加3.55亿元,增幅达94.7%,有力地促进了我市项目农业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品种更新工程,在开展农作物主推品种的基础上,引进示范推广了稻、麦、棉、蔬菜等名特优新品种50多个,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率达90%以上;农业部品种区域试验站基本建成。加快推广应用优质高产高效生态新技术,重点推广应用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水稻超高产栽培、精确定量栽培、蔬菜设施化周年栽培、高品质棉轻型集约化栽培、多元高效生态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10多项,各类新设施、新材料、新农资10多种。积极推广“一池三改、秸秆气化”等农村再生能源技术,实施“三清”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强化农业技术培训,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组织实施了农业部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民上网培训的致福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等富民工程,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6、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发扬农业系统“献身农业、奉献农民”的精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为农服务质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长效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全市农业系统形成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风气。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认真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市共采集土样1.1万个,安排田间试验863个,举办各类培训班252场次,培训技术人员、农民10万余人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入户手册120.6万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440余万亩。加强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抓好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共防治病虫害7000多万亩次,化学除草900多万亩次,有效地减轻了病虫草危害,为夺取农业丰产丰收提供了保障。加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强化农资源头治理、市场检查和案件查处,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42起,捣毁制假窝点2个,挽回经济损失225万元。查获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490公斤,按省厅的要求统一销毁。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区域农业信息网络保持良性运转,网络结构与层次持续优化,农业信息服务组织有了新的发展,服务了农业工作需要。及时向上级报送农业信息、农业生产进度和农业工作情况,信息被批示率、录用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认真发布政策、市场、技术信息,及时把好政策、好经验传递到基层。去年,编发了徐州农业工作简报、农业信息52期。加强队伍业务素质建设。全系统新晋升中级职称技术人员93人、副高职称技术人员32人、正高职称技术人员2人,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有50多个集体、139名个人分别受到了部、省、市的表彰奖励。丰县农林局渠立强同志20xx年度获得全省十佳感动农民先进人物,20xx年又获得了“全国农田节水农业先进个人、徐州市十大劳动楷模”称号;睢宁县农业局席远顺同志获得了“**省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和“睢宁县干部标兵”、铜山县农业局史庆香同志获得了“铜山县十佳道德模范”、沛县农林局吴香美同志获得“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称号。所有这些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好做法、好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20xx年农业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有效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工作者创新创业、奋力拼搏、服务基层和农民群众付出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农业局对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农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年来对全市农业的贡献、对市农业局工作的支持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总的来看,20xx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形势较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明显减速,国内经济有所放缓,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冲击不断加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挑战十分严峻。一是农产品价格有走低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受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快速下降的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呈普遍下降态势。我市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价格稳中有降,大豆、油料、棉花等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价格快速回落;蔬菜价格略有回落。二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我市仍然以一家一户分散承包经营为主,给现代高效农业的规模集约经营增加了难度;加上大量的骨干劳动力转移输出,造成农业劳动者体力减弱、文化降低,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三是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不强。由于农业生产仍以分散的一家一户为主,投入品监管和标准入户难度大;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化工制品的长期大量使用,加上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水、大气污染等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同时,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不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任务艰巨。四是农技推广难度加大。主要是镇级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后,人员较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手段比较落后,面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五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经济增长放缓对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民收入增长造成很大压力,明年农业增产、价格上升、政策性增收的空间较小,加之农资价格仍然偏高、气候不确定、农业抗灾能力不强等因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难度较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把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细致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农业工作。
二、明确工作思路,全力完成20xx年目标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市委《贯彻意见》的关键之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中央和省市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党的xx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的浓厚氛围,形成了推进“三农”发展的强大合力。从“三农”发展环境看,中央和省市强农惠农政策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提出了“三个最需要”的重要论断,即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从“三农”工作要求看,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具有时代特征、年度特点。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创新体制机制,解决突出问题,推进全市农业科学发展。
今年全市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总体目标,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农业效益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
今年全市农业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年粮食总产确保60亿斤以上,确保水稻面积在280万亩以上;高效农业面积新增35万亩以上,设施农业占地面积新增12万亩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2个。农产品出口年增长率在12%以上。全市新建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15000户、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4处,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60处。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5万人、创业培训1.2万人、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2万人。实现土地产出效益提高5%以上,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是做好农业工作的具体体现。全市农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狠抓政策措施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围绕一个主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积极探索和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土地收益。二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在特色规模效益上求突破,以优势主导农业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力争每个县区培育2-3个10亿元以上的优势主导产业。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围绕高效外向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销售。
(二)突出两个重点,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和粮食高产普及化。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以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带动我市高效农业深入持续推进,要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设施瓜果、设施食用菌、设施花木四个产业,不断优化四个产业的内部结构,积极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二是推进粮食高产普及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全面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为平台,配套集成粮食高产技术体系,主攻粮食单产。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稳定扩大水稻面积。增加高产粮食作物比重,推进粮食高产普及化。
(三)加强“五个一”建设,构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平台。拓展农业发展内涵,延长农业增效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是加强农业园区、优势基地、批发市场、加工小区和品牌建设。六县(市)、贾汪区应在现有基础上,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分别重点建设一个以育苗为主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个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新生产模式集成的万亩优势核心基地,一个具有集散功能、价格信息形成功能、批发调剂余缺功能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一个具有吸引三资开发、汇集当地资源特色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一个代表当地资源优势、生产优势、产品优势,依靠企业运作的知名品牌。
(四)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十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创新工作载体,使目标任务项目化、项目内容工程化,成为各级农业部门的有力抓手。重点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十项工程”。
(1)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组织实施好国家优粮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加快推进高产技术普及化,重点建设好25个部省级稻麦高产增效创建示范区,六县(市)、贾汪区都要建立水稻、小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区。加强新品种推广和监管能力建设。建设一批优质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加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分中心和县级种子质量检测室建设。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
(2)现代高效农业工程。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创新发展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进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经营集约化。重点建设10个省级设施农业高效基地,每个基地设施占地面积不少于1万亩,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加快培育产业化运行机制,完善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产后商品化处理中心、冷库、农资服务和技术培训中心,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重点扶持14个县级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全力打造一批特色乡镇、专业村,推广一批规模千亩以上或效益万元以上的农业规模经营典型。
(3)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按照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理念,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大例行监测力度,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重点建设1个省级、7个市级、30个县级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区。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争取新认证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1-2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及地理标志32个。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示范工作,探索农产品质量监管新模式,强化监测手段,建设好市县农产品监测中心,提高监测能力,发挥示范效应。扶持建设和认定一批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和示范区。推行从“田头到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扩大例行监测范围。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和预警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4)农业科技“三新”工程。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与成果转化,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引进、示范、推广应用优质稻米、强筋小麦、设施蔬菜、高档食用菌、名贵花卉等一批增产增收作用显著的农业新品种。集成组装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精确定量栽培、设施化周年栽培、多元高效生态栽培等一批重大实用技术,集中解决制约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大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竞争力。推广应用水旱轮作栽培、立体高效种植、纯经作栽培、反季节多熟栽培等一批种植新模式,搭建农业增效新平台。
(5)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加强标准粮田建设,按照项目要求和序时进度完成14万亩标准粮田建设任务。巩固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全市实施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大力推进有机肥与无机肥平衡施用,继续开展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项目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做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积极推广减量施肥、减量用药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多途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6)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强化农民培训功能,加强农民务农本领、创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围绕高效设施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5万人。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创业能力的生产经营者,完成农民创业培训1.2万人。选拔3000人开展农民上网“致福工程”培训。加强对返乡农民创业培训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围绕涉农工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任务,技能鉴定通过率达到80%以上。突出培育生产型、经营型、服务型三类人才,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任务。
(7)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着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集成,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四电合一”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延伸服务网络。保持所有乡镇农业网站良性运转,推进乡镇农业信息大联播。加强农业商务网联盟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业商务网营销功能。加强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加大“精确农业”技术应用推广,加强农业模型、“3s”技术在农业上的试验、示范。加快“网上农业部门”建设,加大政务信息上网力度,加快业务工作网络化进程。加强农情信息体系建设,做好农情信息报送工作,提高农情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8)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提高农村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加大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力度。重点推进以实施“一池三改”生态家园为主线,加快改圈、改厕、改厨,优化农村用能结构,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加快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推广应用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做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新农村建设。全市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15000户、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6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4处;农村清洁能源乡村服务网点40个;新农村生态家园示范村10个。
(9)农业投入品监管工程。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强化农业投入品安全监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以源头治理、市场整顿、农资产品质量监督和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为着力点,促进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要明确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加大对农资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要加强执法抽检,提高抽检覆盖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农民不要购买不合格的农资产品。要建立协作机制,加大对跨地区案件、制假售假和造成农民重大损失的大要案件的查办力度,从重从快查办损害农民利益的大案要案。要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按照“三有、三好”的标准,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执法队伍,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
(10)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必需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建设“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秀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完善服务手段,配备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需要的先进仪器设备,今年要力争50%的乡镇建成“五有”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农技人员素质,大力开展农技人员培训,今年完成800余名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任务。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在每个乡镇建立1个现代高效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建立以“包村联户”为主要特征的农技推广制度。
关于粮食高产增效创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全市农业工作要点等,市局已发了工作意见,各地要按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三、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三农”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全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政策执行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良好的作风、更加出色的本领,为促进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创新型人才建设,着力提高队伍素质。要适应农业经济新形势和农民群众的新需求,切实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工作针对性。一要培养农业领军人才,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二要培养农业推广人才,全力打造农技推广服务品牌,真正成为农技推广的主渠道、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心骨。三要培养农业管理人才,着力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立足打造一流的农业管理人才队伍的目标,切实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农业管理干部素质。
(二)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各级农业部门要始终把行政效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好部门职责。一要加强调查研究,当好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谋。二要加强目标管理,落实工作责任,抓好重点工作落实。三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上级关于“三农”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及时有效地贯彻落实。
(三)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全面提升行业形象。全面加强农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一要切实抓好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不折不扣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二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快构建农业系统的惩防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要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扎实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行动,让广大农民买上放心农资。
四、抓当前保农时,全力抓好以抗旱为中心的春季农业工作。
春季农业生产已经开始,各地要精心安排,一着不让地抓好以抗旱为中心的春季农业工作措施的落实,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好的基础。
1、认真抓好抗旱保春管夺丰收工作。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市降雨持续偏少,4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去年10月1日至今年2月16日累计降雨量仅为38mm,比常年同期减少70%以上,是近40年同期降雨量最少的一年。据2月5日土壤水分测定,丘陵山区及高亢地区,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44.5%;平原旱作区,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58.4%;沿湖沿运稻麦轮作区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68.6%。秋冬连旱,旱冻交错,旱情严峻,全市高亢山区、旱作区土壤含水量均在作物生长临界值以下,严重影响了在田作物正常生长。全市483万亩小麦全面受旱,干旱成灾面积达到368万亩,其中严重成灾面积205万亩,36万亩点片死苗,其中15万亩死苗更为严重。220余万亩露地蔬菜,因旱严重成灾面积59万亩。14.8万亩油菜全都受灾,死苗严重,基本绝收。由于干旱冷冻影响,全市小麦小苗弱苗增加,苗情素质下降。据目前苗情分析,全市一类苗面积216.4万亩,占总面积的44.8%,比越冬期下降10.7个百分点;二类苗面积128万亩,占总面积的26.5%,比越冬期下降5个百分点;三类苗面积138.6万亩,占总面积28.7%,比越冬期增加15.7个百分点。
夏熟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全年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2月8日下午到夜里,通过气象人工增雨,全市普遍下了一场小雨,雨量3.2-8.4mm,平均5mm左右,对旱情起到一定缓和作用,但由于旱情严重,加之小麦返青期需水量大,这场小雨不能解决旱情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抓好抗旱保春管夺丰收。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目前全市已抗旱面积不足需抗旱面积的30%,抗旱保春管工作也是刚刚起步,任务相当繁重。各地重视程度不一,抗旱行动不平衡,各地要克服麻痹思想,不等不靠,进一步加大抗旱保春管行政推动力度,进一步掀起全面抗旱高潮。二是进一步加大水源调度力度。要进一步协调好水源调度工作,把抗旱水源送到地头,做到大沟、小沟、田头沟都有水,确保农民抗旱用水。三是进一步加大重灾区抗旱力度。近日虽降了小雨,但对山区、高亢地区等受灾严重田块的旱情缓解作用不大,各地要突出抗旱重点,加快重灾田块的抗旱进度。四是进一步加大技术指导力度。要求2月底以前,要突击灌水、浇水抗旱,对有灌溉条件的稻茬,要进行清沟理墒,灌一次透水;对无灌溉条件高亢山区和旱作区,要充分利用一切水源进行浇灌,尽量加大水量,力争做到亩亩浇灌。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入受灾区一线,调查了解灾情、苗情,搞好分类技术指导工作,努力提高抗旱质量。要积极做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夏熟农业稳产增收。
2、抓紧蔬菜种苗准备,确保春季无空棚。从去年蔬菜设施建设情况看,今年早春设施蔬菜定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大约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春提早日光温室面积约3万亩,已建早春大棚面积约7万亩,春季简易及季节性中小棚面积约50万亩。目前,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蔬菜苗床管理,多育苗育壮苗。在管理上重点是抓好增光保温,对小苗温室要增加地温;有条件的地方,使用反光幕进行增光。另外,在晴好天气注意通风、炼苗。二是加快棚下整地进度。重点是新建大棚,要施足有机肥,及时耕翻土地,抓紧进行田间沟、渠、涵、路整修配套。三是及时定植。要抓住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快定植进度。要按照设施类型,分类指导,春提早日光温室要力争在2月下旬前完成移栽定植;早春大棚要力争在3月上旬前完成移栽定植;春季简易及季节性中小棚要力争在3月下旬前完成移栽定植。
3、搞好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种工作。一是要根据当前气候特点、苗情长势等情况,搞好小麦、大蒜、洋葱等作物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对苗情较差、明显脱肥田块,结合灌水追施返青肥。二是要积极搞好内外三沟清理疏通,防止可能出现的雨涝灾害。三是要搞好病虫草害防治,随着天气的回暖,在田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将进入迅速发展和危害阶段,要及时开展病虫草综合防治工作,突击搞好春季化除,适时开展麦田第一次病虫防治总体战。四是要抓好水稻面积落实,搞好秧田培肥,育足秧苗,确保280亩水稻面积的落实。五是要抓好“三苗”培育,坚持推广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坚持棉花双膜覆盖育苗,早打钵、打足钵;抓住有利时机,抓好山芋排种育苗。
4、抓好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和农民培训工程启动。抓住春季有利时机,及早启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和农民培训工程。农民培训工程,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建设,集中精力,组织技术力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信息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开办培训班、电视讲座、专栏等形式,把先进实用的节本增效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要明确工作责任,抓好任务指标的落实;积极筹措资金,做好配套资金的落实;搞好技术培训,规范建设程序,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强建设管理,着力做好物业化管理及服务体系建设。力争上半年完成任务指标的60%以上。
5、认真抓好春季农资市场整治。农资市场整治是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为此,从2月10至5月2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农作物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的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各地农业部门要按照《行动方案》要求,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的原则,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严厉打击农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确保“打假护农保春耕”任务的完成。
同志们,今年农业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站在新的起点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开拓创新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尽职尽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十五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水平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农业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刚刚结束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为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政才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奇帆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清副书记和张鸣副市长的工作部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这次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分析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形势,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研究部署今年的重点任务,不断开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紧紧围绕“保供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在攻坚克难中实现稳中有进。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市“三农”工作部署,紧扣“保供给”“促增收”两大任务,着力稳生产、抗风险,调结构、增效益,促改革、建机制,强基础、惠民生,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有力有效”和“两个显著增强”。“四个有力有效”:即保障供给有力有效,主要农产品量足价稳,粮食总产1144.5万吨,连续七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肉类、蔬菜、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5.5%、9%;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没有出现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农民增收有力有效,农业增加值1076.7亿元,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90元,增长11.7%,增幅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连续20xx年3:1以上情况下,去年缩小到2.65:1。农村改革有力有效,统筹城乡重点改革不断深化,重点改革专项扎实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等试点项目全面展开。结构调整有力有效,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百亿级产业链日趋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格局正在加快构建。“两个显著增强”: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耕地亩均产值达到4362元,比上年增长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57%,主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39%。农业安全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农机、渔船安全实现“零死亡”目标,受到了市政府的表彰。
回顾过去一年,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计稳定生产。积极争取支持,全年市级以上投入超过63亿元,比上年增长4%。建立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片255个,强化马铃薯和中稻-再生稻增产模式攻关;加快蔬菜品种更新换代,促进浅丘、平坝、中山和高山协调生产,全市人均蔬菜占有量565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推广池塘“吨鱼万元”、“一改五化”、“鱼菜共生”等技术,促进了渔业健康发展;研发推广新型农机产品169个,推广补贴农机具38.7万台套。新建高标准农田37万亩,蔬菜基地达到185万亩,新改扩建生猪、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325个,新增标准化畜禽养殖场32个,建成乡镇标准化畜牧兽医站369个,推进4个区县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成功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3家、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4家。同时,面对相继出现的低温阴雨寡照、暴雨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生猪价格长时间低迷的不利形势,及时组织开展“科技避灾百日行动”,采取规模养殖扶持、能繁母猪补助、扩大生猪保险、加大收储力度等措施,有效减轻了损失,稳住了生产。
(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稳猪粮、壮牛羊、扩菜果、增水产”的思路,统筹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城郊特色效益农业和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加快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建设,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全市90%以上的柑橘集中在三峡库区及长江干支流河谷区域,早中晚熟比例调整为20:42:38,去年总产量达到234万吨、增长4.9%,总产值190.4亿元、增长28%,创20xx年来新高。充分发挥渝东北和渝东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牲畜,牛、羊、兔分别增长8.9%、9.9%、11.3%。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达到2284个,市级名牌农产品增加到152个,果蔬茶标准园、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示范创建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休闲观光农业提档升级,发展休闲观光果园5300多个;创建13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休闲渔业增加到4.9万亩;开辟了“巴渝•醉美乡村网”,打造和推广乡村旅游精品路线75条,3个村获得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大力推动农业走出去,巩固武隆、黔江等出口蔬菜基地生产能力,支持中一种业等企业投资东南亚、非洲等市场,开辟了出口俄罗斯的农产品“绿色通道”。
(三)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加强资金整合,创新支农模式,在支持领域上向粮食生产基础设施、重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等倾斜,在扶持对象上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重点安排有利于保供增收的农业项目。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及时足额兑现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大户补贴,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创新农业投入机制,筹建运行农业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投资基金。持续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入,落实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等基础建设资金12亿多元,增长5.8%。规范预算管理,加快预算执行,健全管理机制,对农业项目实行申报、评审、验收、绩效评价全过程管理,加强审计监督,有效提高了农业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4211个村、3.3万个组(社)完成资产清理、价值认定,占总数的45.1%、42.2%;积极稳妥推进量化确权,237个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试点,其中28个全面完成了试点任务。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达到1.1万家;农民合作社增加到2.18万家,其中股份合作社发展到2600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到2608家。在5个区县开展农业农村改革综合试点。完善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后续工作,推进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累计流转承包地1400万亩,占农村家庭承包面积的39.7%。积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扩大农业信贷担保,新增担保贷款11.5亿元、累计67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07.2亿元。扩大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保险,开展蔬菜和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农业保险险种扩大到28个,保额110亿元,参保农户突破100万。争取到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等5个国家级试验试点。
(五)办好农村民生实事。牵头实施、协同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完成搬迁17.1万人,累计达到35.9万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普查和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主城区56个湖库整治、主要次级河流畜禽污染防治,完成650个村环境连片整治,推进157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新建户用沼气4.31万户、养殖小区联户沼气1115个。全面完成生态家园建设项目,累计建成生态家园农户7.5万余户。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完成土地生态综合治理2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867万亩,开展耕地质量提升314万亩,酸化土壤改良取得突破。
(六)努力提高保障能力。面对不断增多的牵头协调任务,以及日益加剧的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和突发事件,充分发挥统筹职能,主动担当、积极应对、认真履职、妥善处置,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保障了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功处置了30起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疫情、有效拦截了11起输入性疑似动物疫情、妥善防控了红火蚁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承接了畜禽屠宰、豆芽生产环节监管职能,实现了顺利移交,保持了平稳过渡,落实了监管责任,开展了有效治理。积极投身农业农村抢险救灾,配合开展灾后重建,组织灾后生产恢复,全力帮助困难农户。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通过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在困难中突破、探索中创新、发展中提升。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市农委,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以超小规模为主体的农户增收空间越来越窄、农业生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对当前形势作了精准判断、科学把握,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了系统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要求、正确树立新思维、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谋求大发展、开创新局面。当前,要着力推进“六个转变”。
(一)着力推动由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农业资源少,是我市的基本农情。过去,我们年纪大点的同志都经历过粮食短缺的年代。改革开放后,为了填饱肚子,我们千方百计扩大生产、挖掘产能、增加供给,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主要农产品持续稳定增产,确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年的增产除了科技的作用之外,还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据统计,去年全市化肥(折纯)施用量达到96万吨,30年增长了近3倍,化肥用量大幅增加,土壤边际报酬却在递减,增产空间越来越有限。这不仅加剧了面源污染、白色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而且这种粗放生产方式透支了地力,使地越种越瘦、越种越薄。同时,随着城市化加快推进,耕地面积呈刚性减少,即使通过占补平衡,耕地总体质量也在不断下降。克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把生态环境束缚和资源条件制约比作两道“紧箍咒”。如果我们朝着拼资源、拼投入品、拼生态环境的增产之路继续走下去,很明显已行不通了。这种形势,倒逼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单纯追求数量转向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并举,让农村生态资源得以休养生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营养、安全的农产品需求日益旺盛,也为转变发展方式打开了市场空间。
(二)着力推动农业由超小规模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目前全市农户户均耕地仅4.9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0%,特别是像库区等耕地资源紧张的地方,户均耕地更少。对一个农户来讲,这样的规模,只能解决温饱,很难增收致富,这也是目前一些农民不愿种地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引导和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种地能挣钱,而且能挣到与外出务工大致相当的钱。应当看到,这些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同时,习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保障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去年11月,中办、国办又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撑。可以说,当前推动这项工作正当其时。需要注意的是,户均规模一定有个“度”,有一个经济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过大反而不利于管理,边际收益会递减。对此,《意见》也作了界定,“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防止人为“垒大户”,充分尊重农民自愿,根据当地条件确定合适的规模。
(三)着力推动由分散经营向联合合作转变。户户种田、自给自足,是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产销信息不对称,农民生产凭经验、凭习惯、凭感觉,一些地方还跟风种养,农产品走不出“多了多、少了少”的周期循环,而且每次市场波动,“受伤”的往往是农民。可以说,这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已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此,克强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鲜明指出,不仅要在“内部优化”上花气力,还要在“内外联动”上下功夫,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收益。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入现代产业的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以龙头带动、合作社联合合作等形式,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把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之路。这些年,我市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很快,但农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合作组织的质量不高,甚至有的是滥竽充数,“空壳社”、“挂牌社”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合作社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带动作用。要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引导更多农民走上联合与合作之路,让他们积极参与、真正受益。
(四)着力推动由简单粗放向集约高效转变。总体讲,目前我们的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主要表现是:自给自足式的生产比较多,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生产比较少;靠大量农资和劳动力投入进行简单生产的比较多,实行集约生产、运用高新技术、推行品牌营销的比较少。这些因素,导致了农产品成本高、效益低、竞争力弱。以大米来说,近期国际米价每斤1.3元左右,而我们的均价在2.3元,高出国际市场70%多,即使按到岸价1.6元来比,也高出40%以上。近几年,粮食连年增产,库存持续增加,而进口却大幅增长。什么原因?就在于比较效益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问题严重,企业宁可进口,也不用国内粮食。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境况也大体如此,最近的奶农“倒奶事件”,就是一个缩影。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将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国际农产品对国内的冲击还将进一步加剧。我们必须积极主动转变方式,苦练内功,加快推进土地集约化、科技集成化、农民职业化、生产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五)着力推动由外力拉动为主向增强内生动力转变。从农民收入看,过去20xx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3倍,这里面工资性收入占比从37.1%提高到了49.1%,转移性收入从5.1%提高到了10.5%,但经营性收入从56.5%下降到了37.6%。这说明农民增收很大部分是靠外出务工和政府补贴,内部增收能力还比较弱。从目前形势看,今后要继续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补贴空间已经不大,继续通过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务工收入余地也不太多。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重要的在农业农村内部做文章。一方面,要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各类要素,增强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基础保障,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六)着力推动由农民的一般性维权向依法治农、依法兴农转变。党的xx届四中全会确定了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决定。这是实施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根本遵循。政才书记在听取全市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汇报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以农民为本的根本原则,依法兴农护农保障农业现代化,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三农”工作。过去,我们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比如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工讨薪、征地补偿等方面,运用法律来系统解决的还不够;在法律宣传普及方面,农业农村还很薄弱,农民懂法、用法的意识还不强、水平还不高;在农业执法方面,体系、能力、手段等还有待完善、有待提高。我们要站在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高度,全面树立法治理念、增强法治精神、提高法治水平,运用法律武器来治农、护农、兴农,这要成为我们每个农业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总之,这“六个转变”,既贯彻了中央精神、又结合了重庆实际,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奋斗目标、又是发展路径。这应作为我们农业系统今后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根本要求和主要方法。
三、全力落实重点任务,开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意见已明确了改革发展的重点。这次农村工作会上,奇帆市长、国清副书记和张鸣副市长又作了全面部署。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一)加快推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要坚持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以农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一是在优化结构中稳定粮食。基本要求是稳产量、调品种、增效益。立足重点区县、产粮大镇,建设一批优质商品粮、特色杂粮、“双低”优质油菜等重点基地,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纵深推进高产创建,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集成推广一批农机农艺结合的综合技术和重点项目,完善粮油防灾救灾体系。加强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切实用好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确保50%以上用于粮食生产相关领域。积极培育种粮大户,提高粮食规模化水平。二是在增量提质中保障“菜篮子”。继续以蔬菜基地建设和结构调整为重点,以蔬菜专业村和标准园创建为抓手,推进渝遂时令蔬菜、武隆高山蔬菜和库区加工蔬菜产业带建设,稳定发展蔬菜产业,力争全年新建改建基地5万亩以上。以市政府出台《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为契机,深入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深化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用好生猪产业扶持政策,持续推进生猪稳定生产,大力发展禽、兔、蜂等产业。扎实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规范完善养殖证制度,重点发展库区及水库生态鱼、稻田鱼、冷水鱼等生态渔业,加快发展以垂钓、餐饮、观赏为主的休闲渔业。三是在优化布局中壮大特色产业。持续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优势产业带区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深入建设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继续发展晚熟柑橘,推进高接换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抢抓国家扶持牛羊生产发展政策机遇,以渝东北、渝东南等优势区域为重点,加快山羊、肉牛产业发展。各区县要充分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之以恒地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的区域特色产业。四是在完善链条中提升产业化水平。牢固树立“全产业链”思路,做到产、加、销同步推进、一体发展。在生产环节,注重引导和带动农户,发展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的产业基地;加工环节,发挥工商资本、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规模优势,推进产地加工或精深加工;销售环节,着力抓好营销体系建设和品牌培育,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继续办好西部农交会。要特别注重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设,通过入股分红、二次返利等有效形式,切实把各类经营主体有机聚合拢来,把产加销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不断提升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水平。
(二)引导和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一是规范土地流转。创新流转形式,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新形式、新办法都可以探索。要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不折不扣地贯彻“一个坚持、四个严禁、两个坚决”的土地流转用途管制基本原则。各区县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流转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可以通过停发农业补贴等办法遏制撂荒耕地行为。二是创新经营模式。经营模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规模经营的成败。要结合产业特点、基础条件、生产习惯等因素,引导各类主体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比如,种植业更适合于家庭经营,可以探索“大基地、小单元”的模式,通过一家一户的适度规模经营共同构筑大产业集群;又如,以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的形式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通过有效的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再如,有的农户自愿联合搞联耕、联种、联收等联户经营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推掉田埂,土地成方连片,也能够实现规模经营。各区县农业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试点示范,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实践。三是完善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要通过政策引导培育社会化服务市场,探索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重点推行分段服务、全程托管等模式,为规模经营主体解决好耕种收、防病治虫、技术管理等服务问题。
(三)全面推进重点改革。一是对已部署的重点改革,要深入统筹实施。进一步发挥牵头职能,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和单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地票交易、产权抵押融资及农村流通等统筹城乡重点改革,着力在提高转户农民土地及复垦土地利用水平、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注重建立常态化、长效性推进机制,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不断巩固改革成果。二是对进行的改革试点,要分类指导强化落实。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和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两个重点改革专项。清产核资要突出细、实、准,做到“应清必清、该定必定,不留死角、不能遗漏”,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区县农委要做到全程参与,实施精细化指导,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扎实做好资产界定、价值认定、成员界定、量化确股等各项环节的工作,确保有序推进、不留隐患、平稳过渡。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适时适宜扩大改革范围,推动量化确权改革逐步向面上拓展。新型经营体系建设,要着重在主体培育、机制创新、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结合特色效益农业,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重点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巴南、永川、江津、梁平、秀山5个区县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农业农村改革综合试点,围绕发展家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在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基础配套、利益联结、产销对接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扎实推进11个区县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公益性服务,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和模式。要按照预期目标和实施方案有力推进这几项改革及试点,努力确保改革进度、质量和成效。三是要研究新的改革措施或试点。重点强调两件事。其一,要抓紧抓好农业部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永川、梁平农委要高度重视,围绕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试验、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及退出等6个方面的试验任务,做实方案、落实措施、扎实推进。其二,要积极研究财政农业项目补贴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市里今年准备启动这项改革。主要思路是财政扶持农业企业的资金,安排适当比例作为企业所在地村集体和农户的持股,并享有分红收益。各区县要深入调研、提前谋划、完善对策,可以在本级农发资金或特色效益农业切块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开展此项改革试点。此外,还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关键及突出问题,比如规范家庭农场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建设、特色产业保险、农村合作金融、基层服务体系改革等等,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丰富改革内涵,拓展改革范围,将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要突出增收重点。对农民增收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支持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业、外出务工6个月以内的纯农户和兼业农户,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有针对性地帮助这些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实现与外出务工相当甚至更高的收入,让农村能够留住农民、农业能够致富农民、农民能够安心务农。二要深挖农内潜力。积极引导农民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的农业项目,因地制宜地推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创新模式,实现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三要拓展农业功能。推进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围绕特色产业,开发一些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开展或参与的初加工项目,促进增值增效增收。依托花、菜、果、鱼等农业项目,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支持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周末度假农庄、体验采摘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四要广辟外部渠道。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也为留在农村的农民腾出更多的农业发展空间。用好小微企业等政策,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等发展特色产业和项目,带动引领周边农户增收。五要释放改革红利。加快推进农业担保贷款、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农业保险等改革向农户拓展,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创新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财政投入方式,健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专项扶持政策,建立土地流转促进机制,通过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让更多农户分享改革带来的实惠。
(五)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强化安全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市、区县、乡镇三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重点加强乡镇监管站规范化建设,抓好人员队伍配备和素质培训,提升基层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完善检验检测体系,重点强化县级质检机构的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水平。推进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运行市级追溯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等规模主体开展质量追溯试点。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有机衔接,探索构建食用农产品全程监管制度。二是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加强源头治理,强化重点地区、行业、环节和产品的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进一步推动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和实名购药制度,全面推行饲料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防高毒禁用农药、违规使用添加剂等问题反弹。强化畜禽屠宰监管,实施生猪屠宰企业跟踪监测制度,严厉打击和防范病死畜禽产品流入市场。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大力推广安全、绿色、高效、实用的安全生产技术,抓好菜果茶标准园和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建立规范完善的生产记录制度,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实行“准入严控、证后严管”,稳步发展“三品一标”,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四是加强疫病疫情防控。推进动物疫病监测、报告、预警及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在基层畜牧兽医推行“以监促防、以检计酬”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强制免疫制度,重点加强养殖场、交易市场、屠宰场、动物医院、散养村(社)、隔离场、指定道口检查站等关键环节的检验检疫和疫情报告,切实加强动物调运管理。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着力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强化实时监控和及时处置。
(六)扎实推进民生实事。一方面,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民生实事,主动履行牵头职责,协同相关单位扎实做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在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过程中,农业部门重点要在产业发展上着力,支持和帮助搬迁农户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持续增收、稳定增收。同时,今年新增了4000公里村社便道建设任务,要会同财政部门,认真做好规划、布局和选点,把建设区域放到重点核心产业基地,确保这项建设顺利启动、见到实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自身的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搞好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条件。扎实开展生态农业创新试点,建设生态田园、推行生态耕制、发展生态产品、培育生态文化和扮靓生态家园,努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实施“粮仓计划”,推进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保障工程建设,今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5万亩。二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配合国土部门,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以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和酸化土壤改良等项目和技术,不断改善地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三是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点。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户)的粪污治理,大力发展“猪沼粮(菜、果)”、“鱼菜共生”等生态循环农业。四是加快农机化发展。建设水稻等大田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高产示范基地,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推广普及适宜农机具。继续实施“千社一条龙”计划,探索不同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继续实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创新型生产奖补项目,加快发展农业小微型机械加工制造业,争取将适合丘陵山区耕作条件的农机具纳入中央补贴范围。推进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
(八)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一是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围绕柑橘、山羊、生态鱼等优势特色产业,建立由首席专家领衔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团队,加强良种繁育、生产管理技术创新、加工工艺开发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实现全产业链技术研发集成,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强筋壮骨”。二是深化新型农民培训。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分类开展生产型、服务型和技能型的新型农民培训。加快建设和发展农民田间学校,以此为平台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创新培训机制,引导和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负责人、农民合作社骨干人才等“土专家”充实师资队伍,采取现身说教、现场指导、现场示范等形式,增强新型农民培训实效。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在所有行政村建设信息服务站。依托“金农”一期、“12316”,建设“云”数据中心,构建农业系统内部信息共享和对外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多部门会商机制,加强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增强权威性。继续推进国家级生猪市场建设,力争全年交易量达20万头,注册交易商1000户,构建以活体交易为基础、以电商平台为支撑的全市生猪价格形成中心。
四、加强系统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构建一支素质过硬、战斗力强、富于创新、敢于拼搏的农业干部队伍。这是各级农业部门和单位尤其是“一把手”的分内之事、首要之责。
(一)强化资金监管。近些年,惠农政策越来越好、“三农”投入越来越多,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但是,要把涉农资金使用好、管理好、监督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几年农业系统发生的违纪违规甚至是贪污腐败案件,就是我们最深刻的教训。农业系统的全体干部和同志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涉农资金是“高压线”,碰不得。即便其他工作干得再好,如果在这个方面出问题,一切“归零”。要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监管,最近将印发《农业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各区县农业部门要严格落实,并加强对农村基础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农民补贴等各类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挪用截留。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强日常检查和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落实违规违纪使用涉农资金的惩罚措施,对资金使用管理不当造成损失的,将在下一轮相关资金安排中予以惩罚性扣减。今年特色效益农业切块资金已经拨付,各区县要认真研究谋划,把专项资金用好用实,用出成效。今年市里将继续对特色效益农业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下个年度的资金分配挂钩。
(二)推进依法治农。一是树立法制思维。各级领导干部和同志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开展工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法律和政策不仅是约束,也是保护。新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尤其要抓紧系统学习农业农村的法律和政策,坚持用法制思维、法治途径去推动改革、推进发展、服务农民。二是营造法治环境。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意识,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帮助他们学法、用法、守法。强化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在改革、发展、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必须做到依法依规、合法合规。三是增强执法能力。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为重点,加强农业执法机构、执法队伍建设,要着重提高查案办案水平,严厉打击和震摄农业违法行为,为农业农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队伍建设。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来推进改革和发展。去年9月中央农村工作座谈会上,中农办陈锡文主任要求农口的同志面对当前情势要做到“三精”,即精细调查、精心研究、精准落实。大家要认真对照落实这三点要求,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要切实增强五种能力。一要增强学习能力。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着力解决知识恐慌、本领危机问题。二要增强谋划能力。面对繁重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做到“谋早”、“谋细”、“谋深”、“谋远”,增强工作系统性。三要增强统筹能力。吃透上情、把握县情、了解农情,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四要增强协调能力。注重沟通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善于团结干部群众,凝聚改革发展合力。五要增强执行能力。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兴产业、助增收、促发展上,强化争先进位的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的品格,树立雷厉风行的作风,率先垂范,一抓到底。这里特别提一下,各区县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乡镇农技、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加强行业指导和工作考核,强化到岗履职,着力优化这支队伍的年龄、专业结构,做到新老接替有序、专业分工合理,不断提高基层农业综合服务能力。
同志们,在改革攻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肩负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挑战更多。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振奋精神、积极作为,探索创新、勇于突破,为加快推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不懈努力。
共
3
页,当前第。
1
页
1
2
3
。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十六
同志们:
刚刚结束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为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政才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奇帆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清副书记和张鸣副市长的工作部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这次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分析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形势,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研究部署今年的重点任务,不断开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紧紧围绕“保供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在攻坚克难中实现稳中有进。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市“三农”工作部署,紧扣“保供给”“促增收”两大任务,着力稳生产、抗风险,调结构、增效益,促改革、建机制,强基础、惠民生,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有力有效”和“两个显著增强”。“四个有力有效”:即保障供给有力有效,主要农产品量足价稳,粮食总产1144.5万吨,连续七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肉类、蔬菜、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5.5%、9%;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没有出现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农民增收有力有效,农业增加值1076.7亿元,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90元,增长11.7%,增幅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连续20xx年3:1以上情况下,去年缩小到2.65:1。农村改革有力有效,统筹城乡重点改革不断深化,重点改革专项扎实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等试点项目全面展开。结构调整有力有效,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百亿级产业链日趋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格局正在加快构建。“两个显著增强”: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耕地亩均产值达到4362元,比上年增长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57%,主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39%。农业安全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农机、渔船安全实现“零死亡”目标,受到了市政府的表彰。
回顾过去一年,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计稳定生产。积极争取支持,全年市级以上投入超过63亿元,比上年增长4%。建立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片255个,强化马铃薯和中稻-再生稻增产模式攻关;加快蔬菜品种更新换代,促进浅丘、平坝、中山和高山协调生产,全市人均蔬菜占有量565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推广池塘“吨鱼万元”、“一改五化”、“鱼菜共生”等技术,促进了渔业健康发展;研发推广新型农机产品169个,推广补贴农机具38.7万台套。新建高标准农田37万亩,蔬菜基地达到185万亩,新改扩建生猪、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325个,新增标准化畜禽养殖场32个,建成乡镇标准化畜牧兽医站369个,推进4个区县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成功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3家、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4家。同时,面对相继出现的低温阴雨寡照、暴雨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生猪价格长时间低迷的不利形势,及时组织开展“科技避灾百日行动”,采取规模养殖扶持、能繁母猪补助、扩大生猪保险、加大收储力度等措施,有效减轻了损失,稳住了生产。
(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稳猪粮、壮牛羊、扩菜果、增水产”的思路,统筹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城郊特色效益农业和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加快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建设,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全市90%以上的柑橘集中在三峡库区及长江干支流河谷区域,早中晚熟比例调整为20:42:38,去年总产量达到234万吨、增长4.9%,总产值190.4亿元、增长28%,创20xx年来新高。充分发挥渝东北和渝东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牲畜,牛、羊、兔分别增长8.9%、9.9%、11.3%。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达到2284个,市级名牌农产品增加到152个,果蔬茶标准园、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示范创建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休闲观光农业提档升级,发展休闲观光果园5300多个;创建13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休闲渔业增加到4.9万亩;开辟了“巴渝•醉美乡村网”,打造和推广乡村旅游精品路线75条,3个村获得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大力推动农业走出去,巩固武隆、黔江等出口蔬菜基地生产能力,支持中一种业等企业投资东南亚、非洲等市场,开辟了出口俄罗斯的农产品“绿色通道”。
(三)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加强资金整合,创新支农模式,在支持领域上向粮食生产基础设施、重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等倾斜,在扶持对象上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重点安排有利于保供增收的农业项目。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及时足额兑现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大户补贴,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创新农业投入机制,筹建运行农业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投资基金。持续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入,落实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等基础建设资金12亿多元,增长5.8%。规范预算管理,加快预算执行,健全管理机制,对农业项目实行申报、评审、验收、绩效评价全过程管理,加强审计监督,有效提高了农业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4211个村、3.3万个组(社)完成资产清理、价值认定,占总数的45.1%、42.2%;积极稳妥推进量化确权,237个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试点,其中28个全面完成了试点任务。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达到1.1万家;农民合作社增加到2.18万家,其中股份合作社发展到2600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到2608家。在5个区县开展农业农村改革综合试点。完善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后续工作,推进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累计流转承包地1400万亩,占农村家庭承包面积的39.7%。积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扩大农业信贷担保,新增担保贷款11.5亿元、累计67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07.2亿元。扩大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保险,开展蔬菜和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农业保险险种扩大到28个,保额110亿元,参保农户突破100万。争取到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等5个国家级试验试点。
(五)办好农村民生实事。牵头实施、协同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完成搬迁17.1万人,累计达到35.9万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普查和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主城区56个湖库整治、主要次级河流畜禽污染防治,完成650个村环境连片整治,推进157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新建户用沼气4.31万户、养殖小区联户沼气1115个。全面完成生态家园建设项目,累计建成生态家园农户7.5万余户。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完成土地生态综合治理2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867万亩,开展耕地质量提升314万亩,酸化土壤改良取得突破。
(六)努力提高保障能力。面对不断增多的牵头协调任务,以及日益加剧的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和突发事件,充分发挥统筹职能,主动担当、积极应对、认真履职、妥善处置,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保障了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功处置了30起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疫情、有效拦截了11起输入性疑似动物疫情、妥善防控了红火蚁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承接了畜禽屠宰、豆芽生产环节监管职能,实现了顺利移交,保持了平稳过渡,落实了监管责任,开展了有效治理。积极投身农业农村抢险救灾,配合开展灾后重建,组织灾后生产恢复,全力帮助困难农户。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通过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在困难中突破、探索中创新、发展中提升。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市农委,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以超小规模为主体的农户增收空间越来越窄、农业生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对当前形势作了精准判断、科学把握,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了系统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要求、正确树立新思维、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谋求大发展、开创新局面。当前,要着力推进“六个转变”。
(一)着力推动由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农业资源少,是我市的基本农情。过去,我们年纪大点的同志都经历过粮食短缺的年代。改革开放后,为了填饱肚子,我们千方百计扩大生产、挖掘产能、增加供给,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主要农产品持续稳定增产,确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年的增产除了科技的作用之外,还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据统计,去年全市化肥(折纯)施用量达到96万吨,30年增长了近3倍,化肥用量大幅增加,土壤边际报酬却在递减,增产空间越来越有限。这不仅加剧了面源污染、白色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而且这种粗放生产方式透支了地力,使地越种越瘦、越种越薄。同时,随着城市化加快推进,耕地面积呈刚性减少,即使通过占补平衡,耕地总体质量也在不断下降。克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把生态环境束缚和资源条件制约比作两道“紧箍咒”。如果我们朝着拼资源、拼投入品、拼生态环境的增产之路继续走下去,很明显已行不通了。这种形势,倒逼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单纯追求数量转向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并举,让农村生态资源得以休养生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营养、安全的农产品需求日益旺盛,也为转变发展方式打开了市场空间。
(二)着力推动农业由超小规模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目前全市农户户均耕地仅4.9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0%,特别是像库区等耕地资源紧张的地方,户均耕地更少。对一个农户来讲,这样的规模,只能解决温饱,很难增收致富,这也是目前一些农民不愿种地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引导和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种地能挣钱,而且能挣到与外出务工大致相当的钱。应当看到,这些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同时,习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保障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去年11月,中办、国办又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撑。可以说,当前推动这项工作正当其时。需要注意的是,户均规模一定有个“度”,有一个经济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过大反而不利于管理,边际收益会递减。对此,《意见》也作了界定,“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防止人为“垒大户”,充分尊重农民自愿,根据当地条件确定合适的规模。
(三)着力推动由分散经营向联合合作转变。户户种田、自给自足,是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产销信息不对称,农民生产凭经验、凭习惯、凭感觉,一些地方还跟风种养,农产品走不出“多了多、少了少”的周期循环,而且每次市场波动,“受伤”的往往是农民。可以说,这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已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此,克强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鲜明指出,不仅要在“内部优化”上花气力,还要在“内外联动”上下功夫,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收益。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入现代产业的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以龙头带动、合作社联合合作等形式,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把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之路。这些年,我市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很快,但农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合作组织的质量不高,甚至有的是滥竽充数,“空壳社”、“挂牌社”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合作社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带动作用。要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引导更多农民走上联合与合作之路,让他们积极参与、真正受益。
(四)着力推动由简单粗放向集约高效转变。总体讲,目前我们的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主要表现是:自给自足式的生产比较多,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生产比较少;靠大量农资和劳动力投入进行简单生产的比较多,实行集约生产、运用高新技术、推行品牌营销的比较少。这些因素,导致了农产品成本高、效益低、竞争力弱。以大米来说,近期国际米价每斤1.3元左右,而我们的均价在2.3元,高出国际市场70%多,即使按到岸价1.6元来比,也高出40%以上。近几年,粮食连年增产,库存持续增加,而进口却大幅增长。什么原因?就在于比较效益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问题严重,企业宁可进口,也不用国内粮食。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境况也大体如此,最近的奶农“倒奶事件”,就是一个缩影。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将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国际农产品对国内的冲击还将进一步加剧。我们必须积极主动转变方式,苦练内功,加快推进土地集约化、科技集成化、农民职业化、生产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五)着力推动由外力拉动为主向增强内生动力转变。从农民收入看,过去20xx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3倍,这里面工资性收入占比从37.1%提高到了49.1%,转移性收入从5.1%提高到了10.5%,但经营性收入从56.5%下降到了37.6%。这说明农民增收很大部分是靠外出务工和政府补贴,内部增收能力还比较弱。从目前形势看,今后要继续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补贴空间已经不大,继续通过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务工收入余地也不太多。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重要的在农业农村内部做文章。一方面,要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各类要素,增强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基础保障,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六)着力推动由农民的一般性维权向依法治农、依法兴农转变。党的xx届四中全会确定了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决定。这是实施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根本遵循。政才书记在听取全市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汇报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以农民为本的根本原则,依法兴农护农保障农业现代化,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三农”工作。过去,我们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比如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工讨薪、征地补偿等方面,运用法律来系统解决的还不够;在法律宣传普及方面,农业农村还很薄弱,农民懂法、用法的意识还不强、水平还不高;在农业执法方面,体系、能力、手段等还有待完善、有待提高。我们要站在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高度,全面树立法治理念、增强法治精神、提高法治水平,运用法律武器来治农、护农、兴农,这要成为我们每个农业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总之,这“六个转变”,既贯彻了中央精神、又结合了重庆实际,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奋斗目标、又是发展路径。这应作为我们农业系统今后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根本要求和主要方法。
三、全力落实重点任务,开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意见已明确了改革发展的重点。这次农村工作会上,奇帆市长、国清副书记和张鸣副市长又作了全面部署。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一)加快推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要坚持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以农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一是在优化结构中稳定粮食。基本要求是稳产量、调品种、增效益。立足重点区县、产粮大镇,建设一批优质商品粮、特色杂粮、“双低”优质油菜等重点基地,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纵深推进高产创建,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集成推广一批农机农艺结合的综合技术和重点项目,完善粮油防灾救灾体系。加强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切实用好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确保50%以上用于粮食生产相关领域。积极培育种粮大户,提高粮食规模化水平。二是在增量提质中保障“菜篮子”。继续以蔬菜基地建设和结构调整为重点,以蔬菜专业村和标准园创建为抓手,推进渝遂时令蔬菜、武隆高山蔬菜和库区加工蔬菜产业带建设,稳定发展蔬菜产业,力争全年新建改建基地5万亩以上。以市政府出台《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为契机,深入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深化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用好生猪产业扶持政策,持续推进生猪稳定生产,大力发展禽、兔、蜂等产业。扎实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规范完善养殖证制度,重点发展库区及水库生态鱼、稻田鱼、冷水鱼等生态渔业,加快发展以垂钓、餐饮、观赏为主的休闲渔业。三是在优化布局中壮大特色产业。持续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优势产业带区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深入建设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继续发展晚熟柑橘,推进高接换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抢抓国家扶持牛羊生产发展政策机遇,以渝东北、渝东南等优势区域为重点,加快山羊、肉牛产业发展。各区县要充分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之以恒地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的区域特色产业。四是在完善链条中提升产业化水平。牢固树立“全产业链”思路,做到产、加、销同步推进、一体发展。在生产环节,注重引导和带动农户,发展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的产业基地;加工环节,发挥工商资本、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规模优势,推进产地加工或精深加工;销售环节,着力抓好营销体系建设和品牌培育,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继续办好西部农交会。要特别注重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设,通过入股分红、二次返利等有效形式,切实把各类经营主体有机聚合拢来,把产加销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不断提升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水平。
(二)引导和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一是规范土地流转。创新流转形式,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新形式、新办法都可以探索。要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不折不扣地贯彻“一个坚持、四个严禁、两个坚决”的土地流转用途管制基本原则。各区县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流转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可以通过停发农业补贴等办法遏制撂荒耕地行为。二是创新经营模式。经营模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规模经营的成败。要结合产业特点、基础条件、生产习惯等因素,引导各类主体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比如,种植业更适合于家庭经营,可以探索“大基地、小单元”的模式,通过一家一户的适度规模经营共同构筑大产业集群;又如,以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的形式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通过有效的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再如,有的农户自愿联合搞联耕、联种、联收等联户经营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推掉田埂,土地成方连片,也能够实现规模经营。各区县农业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试点示范,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实践。三是完善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要通过政策引导培育社会化服务市场,探索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重点推行分段服务、全程托管等模式,为规模经营主体解决好耕种收、防病治虫、技术管理等服务问题。
(三)全面推进重点改革。一是对已部署的重点改革,要深入统筹实施。进一步发挥牵头职能,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和单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地票交易、产权抵押融资及农村流通等统筹城乡重点改革,着力在提高转户农民土地及复垦土地利用水平、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注重建立常态化、长效性推进机制,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不断巩固改革成果。二是对进行的改革试点,要分类指导强化落实。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和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两个重点改革专项。清产核资要突出细、实、准,做到“应清必清、该定必定,不留死角、不能遗漏”,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区县农委要做到全程参与,实施精细化指导,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扎实做好资产界定、价值认定、成员界定、量化确股等各项环节的工作,确保有序推进、不留隐患、平稳过渡。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适时适宜扩大改革范围,推动量化确权改革逐步向面上拓展。新型经营体系建设,要着重在主体培育、机制创新、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结合特色效益农业,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重点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巴南、永川、江津、梁平、秀山5个区县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农业农村改革综合试点,围绕发展家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在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基础配套、利益联结、产销对接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扎实推进11个区县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公益性服务,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和模式。要按照预期目标和实施方案有力推进这几项改革及试点,努力确保改革进度、质量和成效。三是要研究新的改革措施或试点。重点强调两件事。其一,要抓紧抓好农业部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永川、梁平农委要高度重视,围绕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试验、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及退出等6个方面的试验任务,做实方案、落实措施、扎实推进。其二,要积极研究财政农业项目补贴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市里今年准备启动这项改革。主要思路是财政扶持农业企业的资金,安排适当比例作为企业所在地村集体和农户的持股,并享有分红收益。各区县要深入调研、提前谋划、完善对策,可以在本级农发资金或特色效益农业切块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开展此项改革试点。此外,还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关键及突出问题,比如规范家庭农场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建设、特色产业保险、农村合作金融、基层服务体系改革等等,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丰富改革内涵,拓展改革范围,将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要突出增收重点。对农民增收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支持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业、外出务工6个月以内的纯农户和兼业农户,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有针对性地帮助这些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实现与外出务工相当甚至更高的收入,让农村能够留住农民、农业能够致富农民、农民能够安心务农。二要深挖农内潜力。积极引导农民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的农业项目,因地制宜地推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创新模式,实现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三要拓展农业功能。推进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围绕特色产业,开发一些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开展或参与的初加工项目,促进增值增效增收。依托花、菜、果、鱼等农业项目,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支持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周末度假农庄、体验采摘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四要广辟外部渠道。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也为留在农村的农民腾出更多的农业发展空间。用好小微企业等政策,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等发展特色产业和项目,带动引领周边农户增收。五要释放改革红利。加快推进农业担保贷款、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农业保险等改革向农户拓展,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创新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财政投入方式,健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专项扶持政策,建立土地流转促进机制,通过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让更多农户分享改革带来的实惠。
(五)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强化安全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市、区县、乡镇三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重点加强乡镇监管站规范化建设,抓好人员队伍配备和素质培训,提升基层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完善检验检测体系,重点强化县级质检机构的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水平。推进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运行市级追溯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等规模主体开展质量追溯试点。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有机衔接,探索构建食用农产品全程监管制度。二是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加强源头治理,强化重点地区、行业、环节和产品的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进一步推动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和实名购药制度,全面推行饲料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防高毒禁用农药、违规使用添加剂等问题反弹。强化畜禽屠宰监管,实施生猪屠宰企业跟踪监测制度,严厉打击和防范病死畜禽产品流入市场。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大力推广安全、绿色、高效、实用的安全生产技术,抓好菜果茶标准园和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建立规范完善的生产记录制度,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实行“准入严控、证后严管”,稳步发展“三品一标”,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四是加强疫病疫情防控。推进动物疫病监测、报告、预警及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在基层畜牧兽医推行“以监促防、以检计酬”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强制免疫制度,重点加强养殖场、交易市场、屠宰场、动物医院、散养村(社)、隔离场、指定道口检查站等关键环节的检验检疫和疫情报告,切实加强动物调运管理。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着力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强化实时监控和及时处置。
(六)扎实推进民生实事。一方面,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民生实事,主动履行牵头职责,协同相关单位扎实做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在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过程中,农业部门重点要在产业发展上着力,支持和帮助搬迁农户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持续增收、稳定增收。同时,今年新增了4000公里村社便道建设任务,要会同财政部门,认真做好规划、布局和选点,把建设区域放到重点核心产业基地,确保这项建设顺利启动、见到实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自身的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搞好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条件。扎实开展生态农业创新试点,建设生态田园、推行生态耕制、发展生态产品、培育生态文化和扮靓生态家园,努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实施“粮仓计划”,推进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保障工程建设,今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5万亩。二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配合国土部门,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以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和酸化土壤改良等项目和技术,不断改善地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三是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点。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户)的粪污治理,大力发展“猪沼粮(菜、果)”、“鱼菜共生”等生态循环农业。四是加快农机化发展。建设水稻等大田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高产示范基地,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推广普及适宜农机具。继续实施“千社一条龙”计划,探索不同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继续实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创新型生产奖补项目,加快发展农业小微型机械加工制造业,争取将适合丘陵山区耕作条件的农机具纳入中央补贴范围。推进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
(八)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一是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围绕柑橘、山羊、生态鱼等优势特色产业,建立由首席专家领衔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团队,加强良种繁育、生产管理技术创新、加工工艺开发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实现全产业链技术研发集成,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强筋壮骨”。二是深化新型农民培训。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分类开展生产型、服务型和技能型的新型农民培训。加快建设和发展农民田间学校,以此为平台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创新培训机制,引导和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负责人、农民合作社骨干人才等“土专家”充实师资队伍,采取现身说教、现场指导、现场示范等形式,增强新型农民培训实效。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在所有行政村建设信息服务站。依托“金农”一期、“12316”,建设“云”数据中心,构建农业系统内部信息共享和对外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多部门会商机制,加强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增强权威性。继续推进国家级生猪市场建设,力争全年交易量达20万头,注册交易商1000户,构建以活体交易为基础、以电商平台为支撑的全市生猪价格形成中心。
四、加强系统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构建一支素质过硬、战斗力强、富于创新、敢于拼搏的农业干部队伍。这是各级农业部门和单位尤其是“一把手”的分内之事、首要之责。
(一)强化资金监管。近些年,惠农政策越来越好、“三农”投入越来越多,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但是,要把涉农资金使用好、管理好、监督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几年农业系统发生的违纪违规甚至是贪污腐败案件,就是我们最深刻的教训。农业系统的全体干部和同志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涉农资金是“高压线”,碰不得。即便其他工作干得再好,如果在这个方面出问题,一切“归零”。要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监管,最近将印发《农业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各区县农业部门要严格落实,并加强对农村基础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农民补贴等各类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挪用截留。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强日常检查和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落实违规违纪使用涉农资金的惩罚措施,对资金使用管理不当造成损失的,将在下一轮相关资金安排中予以惩罚性扣减。今年特色效益农业切块资金已经拨付,各区县要认真研究谋划,把专项资金用好用实,用出成效。今年市里将继续对特色效益农业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下个年度的资金分配挂钩。
(二)推进依法治农。一是树立法制思维。各级领导干部和同志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开展工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法律和政策不仅是约束,也是保护。新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尤其要抓紧系统学习农业农村的法律和政策,坚持用法制思维、法治途径去推动改革、推进发展、服务农民。二是营造法治环境。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意识,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帮助他们学法、用法、守法。强化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在改革、发展、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必须做到依法依规、合法合规。三是增强执法能力。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为重点,加强农业执法机构、执法队伍建设,要着重提高查案办案水平,严厉打击和震摄农业违法行为,为农业农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队伍建设。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来推进改革和发展。去年9月中央农村工作座谈会上,中农办陈锡文主任要求农口的同志面对当前情势要做到“三精”,即精细调查、精心研究、精准落实。大家要认真对照落实这三点要求,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要切实增强五种能力。一要增强学习能力。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着力解决知识恐慌、本领危机问题。二要增强谋划能力。面对繁重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做到“谋早”、“谋细”、“谋深”、“谋远”,增强工作系统性。三要增强统筹能力。吃透上情、把握县情、了解农情,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四要增强协调能力。注重沟通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善于团结干部群众,凝聚改革发展合力。五要增强执行能力。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兴产业、助增收、促发展上,强化争先进位的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的品格,树立雷厉风行的作风,率先垂范,一抓到底。这里特别提一下,各区县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乡镇农技、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加强行业指导和工作考核,强化到岗履职,着力优化这支队伍的年龄、专业结构,做到新老接替有序、专业分工合理,不断提高基层农业综合服务能力。
同志们,在改革攻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肩负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挑战更多。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振奋精神、积极作为,探索创新、勇于突破,为加快推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不懈努力。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十七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十三五”和明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就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做好“十三五”和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农业部党组的工作安排,认真总结“”行业发展的成就经验,分析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明年和“十三五”的重点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新成绩,总结新经验。
“”时期,伴随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依靠市场拉动、科技驱动和政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成为产业关联度高、行业覆盖面广、中小微企业多、带动作用强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总量规模快速扩大。
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体量巨大的朝阳产业。20xx—20xx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3万亿增加到20万亿元,年均增长11%,在工业中占比从16%提高到18%,很多农产品加工大省工业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从1.8:1提高到2.2:1。规模以上企业从6.9万家发展到7.6万家,大中型企业比例达到16.15%,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近2万家,超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70家(其中超500亿元的5家),成为经营主体融合共生的主导者、产业环节融合互动的引领者、资源要素融合渗透的推动者。
(二)发展动力持续强劲。
“”期间,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农产品加工业,既不与民争利,又带农增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到16.8万亿元,年均增长19%,其中20xx年预计达4万亿元,同比增长9.7%,高于工业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8%,成为经济发展新的亮点,为新常态下稳增长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落后产能逐步消化,装备技术升级加快,为产业发展增强了新的发展动能。目前食用类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农产品加工业比重达52%。主要农产品加工初步形成齐全的国产化机械设备品种,如肉类加工设备国产化88.5%以上,粮油加工设备逐步替代进口。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正在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电商换市,一批名企、名品、名家正在培育成长。
(四)空间布局更趋合理。
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向加工园区、物流节点、优势主产区集聚,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20xx年农产品加工园区达到1600家,汇聚了3.5万家企业(其中龙头企业1.5万家),成为优秀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聚集地;山东、河南、四川、内蒙古等10个畜禽大省的肉类加工总量占到全国的80%;河南方便食品、湖南辣味、安徽炒货、福建膨化、湖北冷冻、四川豆制品等形成区域特色品牌。
(五)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势头逐步显现。农业经营主体接二连三融合,吸引农民直接以资金、农产品、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发展加工和流通业,全国农民合作社中已有53.3%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前延后伸融合,将农户、加工企业和经销商等不同环节的经营主体,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利益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叉融合,打造了农业产业化升级版。“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渗透融合,将电子商务、加工体验和中央厨房等新业态引入,模糊产业边界,实现网络链接,大大缩短了供求距离,降低了经营成本。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实现补农建农带农。目前农民人均收入9%以上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工资性收入,加上关联产业比重更大,每亿元加工营收吸纳96人就业,明显高于工业;农业逐步从出售原字号农产品转向加工制品,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都是加工制品。可以讲,“”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的时期。
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风声水起、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呈现出“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作为农业新的业态和农业新的增长点,其内涵日益丰富,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如果说农产品加工业是对农产品资源进行开发,将农产品“卖出去”来增加农民收入的话,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则是对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将消费“引进来”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正因如此,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指出:“有一些贫困地区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农家院变成旅游设施,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80万家,预计20xx年经营收入3500亿元,接待游客11亿人次,带动3300万农民受益,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新亮点,成为城乡居民望山看水忆乡愁的好去处。
“”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农业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凝聚了各级管理部门、广大企业和亿万农民群众的智慧与汗水。可以说,产业有了大发展,工作上了新台阶。在实践中大家积累了不少好经验。
一是始终把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作为推进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这些年,我们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重视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指导企业以农为本,引领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加工和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努力为农业注入资金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着力破解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双重挤压以及资金技术等要素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产业增长带动作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产业功能,从纵横两个方面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就业增收渠道。
二是始终把市场决定和宏观指导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遵循。这些年,我们紧紧围绕产业需求,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产业,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依托社会组织,整合资源要素,针对农产品加工薄弱环节、瓶颈制约和重点领域,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作用,强化各类公共服务,引导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户形成了发展产业的合力,有效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活力。
三是始终把政策引导和项目推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这些年,我们努力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用地等政策方面为产业发展争取空间,用政策来推动,用规划做引领,用标准来衡量,善于把问题变成课题,把课题变成政策,把政策变成项目,先后推动出台了粮食加工减损、加强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基地、综合利用、主食加工、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人才队伍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民创业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开展主食加工提升等系列活动,有效组织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等财政项目,为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四是始终把创新和推广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这些年,我们努力把创新练就成看家本事,瞄准资源配置、人才培育、体制机制建设、成果转化等关键问题,不断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实招、下大力,在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创新、传统加工技术传承创新、休闲农业、农业文化遗产、创意创新等方面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专家队伍,在成果推广应用、标准化进程、品牌培育、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支撑。
五是始终把职能和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保障。这些年,各级管理部门履职尽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强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整合系统资源,汇聚工作合力,形成了目标一致、上下联动、部门协作、一起发力、互相支持、攻坚克难、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适应新形势,明确新思路。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做好产业工作的行动指南和遵循依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等任务要求。
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强调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特别是要把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就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市民化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央的部署要求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期,也是我们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期。一方面,全面小康社会,居民收入倍增、人们消费结构变化、消费档次升级,形成新的需求,加之现代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为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常态,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是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要素供应趋紧、投入成本上升等严峻挑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明确新思路。
(一)坚持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工作目标。
这些年,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和主要农产品连年增产,农民收入也连年增长,但受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就会成为空话。这就需要提升新的农业增值空间,开辟新的农民增收渠道。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一端连着田间地头,一端伸向消费市场,搭建起了沟通城乡的桥梁,既吸引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又拓展了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了农产品转化增值。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在农村首先要发展那些农民能够广泛参与、共享产业链价值链增值收益的产业。因此,我们要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工作目标,坚持以农为本,立足农业资源特色优势,尊重企业和农民主体地位,做大做强产业,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为实现农业多重增效和农民多渠道增收做出贡献。
(二)坚持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工作路径。
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国际经验也表明,农业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还包括与农业相关联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天然的“接一连三”的特殊属性,而休闲农业则更是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体。我们要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要求,努力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为载体,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要素聚集、机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将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一体推进。通过采用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形成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通过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程,努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并进。
(三)要坚持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民创新创业三大任务为工作布局。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已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民创新创业三大任务。这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抓手,适应新的形势,符合职责要求,应当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体任务和工作布局。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在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的同时,大力推动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转变,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促进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更加注重资源环境和集约发展,构建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到20xx年,农产品加工业总量明显增长,结构明显优化,竞争力明显增强,争取年均增长7%左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达到2.5:1左右。
发展休闲农业,要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注重规范管理、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文化发掘和氛围营造。要依托农村绿水青山、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培育繁荣农村、富余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力争到20xx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8%以上,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格局基本形成,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引导农民创业创新,要以营造良好农民创业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为主线,以返乡农民工等人员在农村创业创新为主体,持续推进农民创业创新行动计划、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引导农民在农村兴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和小微企业,发展设施农业、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民俗民族工艺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养老、家教、生产资料供应、生活生产服务业。力争到20xx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民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孵化助推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使农民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三、采取新举措,开拓新局面。
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今后一个时期,要聚焦重点,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好“三大工程”。
第一,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
在工程实施上,要重点抓好四件事:
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完善农产品初加工补助政策并高效廉洁规范实施,充分发挥补助政策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补助项目向优势产区、特色产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初加工设施和装备建设,突破初加工关键环节,整体提升初加工水平。积极推进粮食加工减损增效,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烘储设施。加强菜篮子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改造升级贮藏、保鲜、烘干、分类分级、包装和运销等设施装备。
二是推进精深加工。积极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超高温灭菌、冷冻保鲜、分子蒸馏等精深加工技术,在提取蛋白质、脂肪、纤维、新营养成分、药用成分及活性物质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发展优秀国产农产品加工设备装备,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三是提升主食加工水平。培育一批产权清晰化、生产标准化、技术集成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品牌化的主食加工示范企业,推动主食加工技术、产品研发推广,加大品牌培育,推介成熟的发展经验和模式。
四是推动综合利用。重点针对秸秆、稻壳米糠、等外果及皮渣、畜禽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主攻循环利用、全值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加强综合利用试点,一定要试点出样板和成效来。
在推进方式上,
一要抓好政策指导扶持。集中精力研究制定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抓紧发布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合理、科学、有序地对主要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优化结构布局。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食品和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加工制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拓展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推动解决好农产品加工的税收、用地、用电等问题。
二要抓好科技创新。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支持农产品加工设备改造提升,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推进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切实解决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共性重大技术装备难题。推广成熟适用技术,发布行业重大科技成果,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家人才、技术骨干和生产能手。推进标准化进程和品牌培育,发挥生态、安全标作用,集中力量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计划,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优胜劣汰,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
三要抓好园区建设。着力强化现有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完善园区功能,促进园区前延后伸,创建一批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营销网络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
四要抓好公共服务。搭建政府服务公共平台,促进投资、贸易、银企、科企对接,搭建主销区向主产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各类平台。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咨询、信息、人才、融资、技术等公共服务及专业服务。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信息网为主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中央+地方”联动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信息资源数据库,提高农产品加工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创新“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形式,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第二,大力实施休闲农业提升工程。
在工程实施上,要重点抓好三件事:
一是培育休闲农业品牌。做好顶层设计,用好的规划塑造出一个好的产业来。落实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政策。制定好的标准和程序,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创建活动为重点,打造一批最美休闲乡村、田园,形成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知名品牌,逐步形成休闲农业的品牌体系。鼓励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休闲农业特色村、星级户、精品线路等创建与推介活动,培育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牌。
二是持续发掘农业文化遗产。弘扬中华农耕文化,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内涵。要按照“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以带动遗产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农村文化遗产普查,加大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力度,强化政策创设,完善工作机制,带动遗产地农民增收。
三是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精准扶贫的有效形式。对在资源禀赋、人文历史、交通区位等方面有发展休闲农业优势的贫困地区,优先扶持发展农家乐、小型采摘园、休闲农业专业村等项目,探索社会资本参与贫困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利益分享机制,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带动传统种养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农民脱贫致富。
在推进方式上,
一要创新组织经营形式。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合作社。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
二要加大标准制修订。要在总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修订创建标准,强化后续监管,确保发挥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园和民俗村四大类型,分门别类研究制定餐饮住宿、景观环境、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和服务礼仪等方面的标准,推动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标准化服务、特色化运营。
三要强化基础设施改造。要结合村庄整洁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争取基本建设项目,在城市周边、景区周边、传统特色农区、扶贫攻坚地区,扶持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专业村和休闲农业园,实现特色农业加速发展、村容环境净化美化和休闲服务能力同步提升,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着力改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村基础服务设施。积极争取落实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
四要加大宣传推介。农产品加工业是工业带动农业,休闲农业就是城市带动农村,做好向市民推介宣传很重要。要站在助推农民增收、方便市民休闲的角度,结合时间节点、产业特点和消费人群的个人化需求,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推介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和线路,扩大产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做到春赏花、夏消暑、秋采摘、冬年庆,四季不断,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三,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工程。
在工程实施上,要重点抓好三件事:
一是落实和创设农民创业创新政策。打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能落地生根。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农业农村补助项目等向农民创业创新倾斜。支持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创设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
二是培育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以返乡农民工、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大学生村官为主体,培育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以成功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电商辅导员、天使投资人、创业带头人和科研院校专家为主体,培育一批农民创业创新辅导师。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网络、远程传输、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和培训机构,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技能等培训计划,广泛开展农民创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创新能力。
三是搭建农民创业创新平台。利用现有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园,真正让农民创业创新园成为好的抓手;利用名村、企业、园区和农贸市场,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创新见习基地。
在推进方式上,
一要建立工作机制。在部级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围绕农民创业创新,加强部门间工作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农民创业创新职能,加强上下间工作联动,形成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要开展试点示范。持续推进农民创业创新行动计划、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创建一批农民创业创新试点县、试点乡和村。
三要推介典型代表。总结推广一批农民创业创新模式,引导广大农民在创业创新中学习借鉴。开展农民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宣传推介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
四要提供公共服务。努力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配合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鼓励各类协会、中介组织和社会机构开展农民创业创新综合性服务和专业类服务,开展各种促进创业创新的公益活动,为农民创业创新创造良好条件。
同志们,面对“十三五”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紧围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加强系统自身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这里,我提四点要求。
一要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践行“三严三实”,以更严的标准和更实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做到重实际、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主动破除一些过时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工作惯性,实现思想观念上的新转变、方法路径上的新突破、作风面貌上的新气象,进一步树立全行业讲纪律守规矩、真抓实干的清风正气。
二要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建设一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实践的干部队伍。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行业第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农民群众和企业的意愿需求,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研究关系行业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
三要创新抓手载体。深入挖掘现有各类典型示范的好经验好做法,抓住那些一举多得和牵动全局的好措施好政策一抓到底。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模式的研究总结。
四要加强机构职能和队伍建设。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优化内部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分工,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发挥事业单位作用,加强系统自身建设,完善推动工作和服务基层的体系。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创新意识,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构建协同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加强对外沟通协作,建立领导支持、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行业服务、协调一致的管理服务机制。
明年及“十三五”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民创业创新的任务已经明确,重点工作已经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农业部党组的中心工作,鼓足干劲、拼搏进取、求实创新、攻坚克难,努力推动各项产业发展不断登上新台阶,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确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十八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旱作农业的发展,抓好旱作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农业部和财政部在甘肃联合召开部分省区旱作农业工作座谈会,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的指示精神,总结经验,研究政策,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旱作农业重点工作,努力使旱作农业为全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次会议在甘肃召开很有意义。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实现了粮食从调入到调出的历史性跨越,在全国做出了示范和样板,很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借鉴。刚才,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甘肃省和云南省农业厅负责同志作了典型发言,四个省区在发展旱作农业方面都有好的经验和做法。中国农科院梅旭荣研究员作了“科学发展旱作农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专题报告,听了很受启发。静林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旱作农业发展成绩和各项关键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对旱作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午,与会代表还要参观广河县旱作农业现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近年旱作农业取得的成绩应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总结。
旱作农业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有近10亿亩耕地为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紧紧围绕“集水、保水、用水、节水”做好文章,是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旱区农民持续增收。长期以来,农业部始终把加快旱作农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以来,组织编制了《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印发了《农业部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连续五年召开全国农田节水会议,连续多年安排节水示范项目,推动旱作农业发展。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探索,增加投入,加大示范力度,推广集成了全膜覆盖、坐水种、膜下滴灌、机械深松等旱作农业技术,初步形成了分区域、分作物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以甘肃为代表的“三北”地区实践证明,发展旱作农业,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也积累了坚持行政推动、加大政策扶持、依靠科技进步和遵循自然规律等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是技术创新与集成配套步伐明显加快。各地紧紧围绕重点作物和优势产业,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水资源状况等因素,顺天应时,主动抗旱、科学抗旱,初步形成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实用简便、投入少、见效快的技术模式。建设了一批不同区域、不同优势作物、不同水资源条件下的旱作农业示范区。尤其是全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技术在西北地区率先突破,带动“三北”地区大面积推广,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随着旱作农业综合集成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在抗旱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避灾的转变,由单一抗旱技术向综合集成技术的转变,由传统抗旱技术向现代抗旱技术的转变,实现了大旱少减产、小旱不减产、不旱多增产,旱作区由原来的产量低而不稳变成了现在的粮食主产区。充分说明旱作区实现稳产高产大有潜力、大有希望。20xx年,甘肃省广河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34.2万亩。当年降雨量为349毫米,1—7月份降雨量比往年减少3成,属于干旱年份,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446斤,比半膜玉米亩均增产457斤,增产46.2%。全膜马铃薯平均亩产6408斤,比露地马铃薯亩均增产1912斤,增产42.6%。在大旱之年全县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纪录。
二是发展旱作农业的条件明显改善。国家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先后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旱作农业示范基地、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为进一步发展旱作农业提供了条件。各级农业、财政等部门,加强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不断完善设施条件建设,加大关键旱作技术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500多个,示范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20xx年,以地膜覆盖、膜下滴灌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4亿多亩。
三是种植结构明显优化。各地顺应天时和作物生长规律,压夏扩秋,调整结构,力求降水和作物需水期同步,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国北方玉米主要分布在降雨量450毫米以上、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通过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玉米种植范围已扩大到降雨量300毫米以上、海拔2350米以下的地区。如甘肃“压夏扩秋”,夏秋作物比例由44:56调整为36:64;陕西在陕北推行压杂扩薯,渭北推行压小麦扩玉米;宁夏中部干旱带大力发展马铃薯、地膜玉米;山西积极调减小杂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不断完善,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旱作区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突出、效益显著的农业生产布局。
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旱作农业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确保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做出了突出贡献。甘肃六年累计推广旱作农业技术3160万亩,累计增产粮食超过64亿斤。陕西五年间全省净增粮食超过36亿斤,主要作物单产增长了10%,其中旱地玉米单产提高100斤以上。山西省长治县从1995年开始,连续十几年坚持在玉米种植上推广整秆半耕半覆盖技术,单产由上世纪90年代的960斤提高到目前的1120斤,自然降水生产效率达到每亩每毫米生产粮食2.2斤。
总的看,旱作农业发展的成效显著、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但也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用水资源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人口增长,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大,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的难度不断增加。根据国家水资源发展规划,未来20xx年农业可用水量将维持零增长,农业缺水形势日益严峻。二是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大范围、大面积的干旱频繁发生,从干旱类型、发生范围和发生程度上看都呈增加趋势。20xx年川渝大旱,20xx年东北地区夏伏旱,20xx年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和东北地区夏伏旱,20xx年西南地区冬春连旱,20xx年北方冬麦区连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春旱,历史罕见,应对大范围、长时间的旱情已成为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常态。据统计,近20xx年来,全国平均每年旱灾发生面积4亿亩左右,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两倍以上,平均每年成灾面积2亿多亩,因旱损失粮食平均每年600亿斤以上,约占同期粮食总产量的6%。三是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制约越来越明显。虽然旱作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旱作区干旱少雨,时空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发展还面临严重威胁。此外,旱作区大多是贫困地区,经济条件能力较差,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意识和物质基础均较为薄弱。我们要认真总结旱作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清醒认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旱作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旱作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5月31日,回良玉副在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新时期的农业科技创新,要立足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基本国情,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深刻领会良玉副的讲话精神,在旱作农业工作中切实加以贯彻落实。当前,随着我国人口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旱作农业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充足,粮食增产潜力巨大。据专家测算,在旱作雨养农业区,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10个百分点,具有多利用400亿立方米天然降水的潜力。实践证明,通过推广高效旱作农业技术,可以解决光温水不配套的问题,可有效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努力,旱作农业区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增长极。
发展旱作农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提高旱作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集成配套良种、农艺、农机、农环等综合技术为突破口,以构建扶持旱作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保障,以加强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和完善合作协调机制为支撑,全面推进旱作农业发展,实现“一个促进、两个缓解、三个提高”的总体目标,即: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缓解农业生产缺水矛盾,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期间,要紧紧围绕“集水、保水、用水、节水”,力争使自然降水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突出“五个更加注重”,实现“五个转变”,即:更加注重先进适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全面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实现从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转变;更加注重抗旱减灾技术应用,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影响,实现从被动抗旱向主动避灾转变;更加注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从广种薄收向高产稳产转变;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针对性,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实现由分散布局向特色旱作农业格局形成的转变;更加注重提升旱作农业科技生产水平,不断突破制约旱作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由传统旱作农业向现代旱作农业转变。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充分依托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和旱作农业示范工程等项目,加强旱作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强田间小型集雨蓄水设施建设,提高农田蓄水保墒能力;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坡耕地治理改造,建设水平梯田,开展坡面水系治理,防治水土流失,增加雨水拦蓄能力;加大田型调整,聚土改土,增厚土层,改良土壤,建设土壤水库。
二是构建技术支撑体系。要围绕作物集成技术。充分发挥技术推广和科研院校专家的作用,研发一批适合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条件的旱作农业技术模式。要抓住关键问题集成技术。针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和技术路线,不断完善技术模式,逐步建立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要着力加强农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研究探索解决地膜污染的有效途径,防止残膜污染。要加快旱作农业配套机具的研发,为大面积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供支撑。要坚持把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农技与农环相结合,变单一的抗旱技术为综合的抗旱技术。技术路线、扶持政策也要根据技术集成的要求,通盘考虑,整体设计。
三是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各地要适应旱作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农业装备建设,着力提高旱作农业发展物质装备水平。要以提高机耕、机播、机收、机运水平为重点,加快普及各类专用农机产品;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大力推广膜下滴灌、微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设施;以提高抗旱能力为重点,大力建设集雨窖池和配套提灌设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先进技术、设备及设施的组装配套。同时,建立健全土壤墒情监测网络体系,及时监测发布旱情,为农业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科学编制旱作农业发展规划。旱作农业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必须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农业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和发展要求,科学制定旱作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旱作农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重点、主攻方向、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作物和关键技术,以县为单位,整建制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形成各具特色的旱作农业发展新格局,力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旱作农业发展步伐。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旱作农业各项工作落实。
发展旱作农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创新体制机制、营造社会氛围,不断推进旱作农业的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发展旱作农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建立适应旱作农业的工作机制,确保旱作农业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成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旱作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解决重大问题。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旱作农业工作涉及多部门,农业部门要加强与财政、发改、水利、国土等涉农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支持,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良好氛围。农业系统内部要密切配合,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农业行政、科研、教学、推广、协会等各方面技术力量,建立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对接的旱作农业技术研发新机制,形成科技合力。整合项目资源,充分利用高产创建、标准园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平台,集成技术、集中项目、集约资源,推动旱作农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三是强化典型示范。深入开展旱作农业示范活动,积极创新示范模式,为旱作农业发展树立典型和样板。各地要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和平台,针对不同地区的生产条件、资源特点和耕作制度,突出优势农作物,强化旱作农业技术示范推广,集成示范一批新的简便实用旱作农业技术模式,做到县县有示范、村村有样板,不断扩大示范规模。要根据地膜使用情况,建立一批农田残膜回收示范点,提高农民捡拾残膜、企业回收和加工再利用的积极性;鼓励残膜回收机械的研制和生产,加快机械化残膜回收步伐。
四是加强宣传培训。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既要重视对上的宣传,及时反映情况,报送信息,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还要重视对外的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广泛宣传旱作农业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增进社会了解,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旱作农业的良好氛围。要重视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通过科技下乡、专家讲座、现场观摩、印发明白纸等各种有效形式,宣传旱作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宣传旱作农业的典型,使旱作农业技术进入千家万户。
同志们,我国旱地面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一定意义上讲,粮食生产的差距在旱区,增产的潜力在旱区,粮食上新台阶旱区肩负重要职责。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开创现代旱作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共
3
页,当前第。
3
页
1
2
3
。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十九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决策部署,总结20xx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研究安排20xx年的各项工作。会议已将《20xx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印发给大家,希望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设性意见,齐心协力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坚持实践创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20xx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高标准粮田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为抓手,理思路,拓途径,转方式,求突破,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高基数上再夺丰收,高起点上再创佳绩,在全省经济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有效发挥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粮食和农业生产再夺丰收。粮食实现了连续9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1127.72亿斤,比上年增产19.2亿斤。油料总产量110.1亿斤,增产3.4%;蔬菜总产量1360亿斤,与上年基本持平;水产品总产量21.9亿斤,增产6.6%。瓜果、食用菌、茶叶、中药材、蚕桑等经济作物继续稳定发展。
――农业综合效益和功能不断提升。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1.4万亿元,实现利润1289亿元,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3。农产品加工能力大幅提升,粮食、肉类、乳制品加工能力分别达到700亿斤、128亿斤和61亿斤。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初见成效。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的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得到协调发挥。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49万家,入社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5%。全省种粮大户1.37万户,经营耕地面积440万亩。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595万亩,约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1/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7524.94元,同比实际增长11.3%。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占到农民纯收入的40%,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一半,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1个百分点。
――惠农民生工作得到持续加强。争取和落实涉农资金191亿元。争取中央和省以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7.7亿元,对30314个一事一议项目给予补贴。建设农产品初加工设施1282个。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08座,新增农村户用沼气11.1万户,新增农村沼气服务网点500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继续增加,蔬菜、水果、食用菌例行监测合格率均在98%以上,水产品产地抽样检测合格率在97%以上。
――农业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果。参展第十届农交会、举办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取得圆满成功。全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5.3亿美元,同比增长0.8%。农业利用外资工作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
――农业系统建设有了新进展。坚持开展目标管理和综合考核,不断提升农业系统整体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强化服务手段,推进工作落实、思想作风、政风行风建设,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农民负担维持在较低水平。
同志们,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全省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好的形势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各部门积极协作、合力推进的结果,是广大农业科教工作者无私奉献、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更是各级农业部门真抓实干、科学指导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农业厅,向全省农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致以亲切问候!
一年来,我们站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高起点上,充满感情,满怀热情,勇于担当,锐意进取,有效克服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科学应对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实现了持续求进的目标。我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采取的措施务实有效,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最根本的是我们始终坚持实践创新,注重超前谋划。
(一)围绕“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这一重大政治责任,理思路,找抓手。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和粮食大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既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既是一项基础性经济工作,更是一种重大的政治责任。当前,在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已迈上1100亿斤这个较高台阶上,如何克服耕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约束,全面增强抗灾减灾能力,协调提高农业“三率”,如期实现1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年以来,我们积极谋划,深入调研,提出了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的战略构想,通过整合资金,统筹推进田间生产设施建设,跟进抓好科技创新与推广支撑条件建设,集中打造“软硬”条件具备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牵头制定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标准粮田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高标准粮田建设专项工作方案》。到20xx年,在95个县1亿亩耕地内,建成6000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推动粮食生产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以此实现保粮、保地、保收、保服务的“四保”目标。20xx年,全省巩固完善和新建高标准粮田1734.45万亩,农田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抗灾稳产能力显著增强。
(二)围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这一核心目标,拓途径,挖潜力。“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好农民问题关键是促进农民增收。在农业进入高成本、高风险的新阶段,传统农业大省如何加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去年以来,按照内挖外拓的工作思路,结合农业大省实际,积极谋划,科学论证,牵头起草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专项工作方案》。提出要围绕米面肉奶等12类优势农产品,培育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生产经营群体的战略举措,着力构建“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加快传统农区工业化进程。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内,通过“保底收购、订单收购、二次结算”等措施,让农民从种植业中提高收益;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实现农民多元就业;坚持“以产兴城、产城互动”,带动小城镇发展,有效减少农村人口,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围绕“强科技促发展”这一根本出路,抓实事,求突破。去年以来,针对我省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中的薄弱环节,重点谋划办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省政府先后拿出1亿元资金,用于海南育种基地一期工程建设、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发展和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培育突破性优良品种,打造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全面提高供种保障能力。二是强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大规模调查研究,牵头制定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全面落实“两个覆盖”政策,明确了“管理在县,服务在乡”的运行机制。力争用两年时间,在全省新建900个以上农技推广区域站和乡镇站。三是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开展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产品新品种培育和技术研究,加强技术集成应用,形成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从研发到市场各环节紧密衔接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四)围绕“深化农村改革”这一活力来源,培主体,转方式。针对“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这个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全局的现实问题,我们坚持在深化农村改革上下功夫,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广泛调研,积极应对,适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决策当好参谋。比如,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建议“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每个县建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场所,化解农村承包土地纠纷,推动土地流转。在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率先开展农民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结合“阳光工程”,大规模开展辅导员培训,提高指导服务能力,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在扶持发展农民植保合作社上,提出了农资综合补贴新增部分向农民植保合作社倾斜,帮助购买大型高效植保机械;有条件的地方,“一喷三防”等防灾增产技术补贴资金由补贴农民变为补贴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努力扩大小麦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稳定小麦生产等。这些意见和建议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有所体现。
二、准确把握形势,科学确定20xx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要在全面掌握基本精神的基础上,着重加深对有关“三农”工作要求的理解和把握。要深刻理解“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深刻理解“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途径,努力拓宽和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深刻理解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部署,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深刻理解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新举措,积极探索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充分认识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社会发展已进入重要转折转型期,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进入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农村社会结构已进入由传统村落逐步向复合型社区转变的新阶段,工农、城乡关系已经进入深度调整和互动融合的新阶段。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现代农业基地,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赋予了新使命。
(二)深刻认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新要求。新世纪以来,我省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实现连续九年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加快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中,持续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稳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就必须真切看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确保粮食持续增产面临新挑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但资源要素、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约束作用不断增强。必须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物质科技装备,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进而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持续增产。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面临新挑战。到20xx年实现农民收入倍增计划,需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目前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基础并不牢固,实现翻一番目标需要做出艰巨的努力。必须适应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创造增收条件,开辟新的途径。三是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面临新挑战。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连年增加,致使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要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除落实好价格保护制度外,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四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耕地、农用水等自然资源日益趋紧,农业农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加重,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当使用造成面源污染,加剧土壤退化等。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五是保证“有人种地种好地”面临新挑战。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伴随发生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结构性下降等问题日渐突出。必须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当务之急,作为关系长远和根本大事来抓,切实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
(三)进一步理清20xx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思路。按照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一号文件的要求,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化改革,坚持科学发展,紧紧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有利时机,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为主题,以确保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主要“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树立依法治农理念,突出高标准粮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四大重点,坚持“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持续探索具有中原特征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四)合理确定20xx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综合考虑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潜力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5亿亩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力争较20xx年有新的增长;油料总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蔬菜面积稳定在2550万亩以上,设施蔬菜面积增加2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3亿斤;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增长1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农民收入增长9%左右。
三、夯基础抓重点,统筹做好20xx年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
20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第一年,在高起点上再夺农业丰收,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当前全省宏观经济环境、夏粮生产情况、农民种植意向、市场供应等来看,尽管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形势将持续向好,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宏观经济仍处于下滑周期中,作为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对农民就业增收影响较大;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势必影响我省高效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出口;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农业生产成本可能继续增加,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气候不确定性增大,极端天气增多,病虫等自然灾害加重发生,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加大。
因此,我们要以国家当前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支撑,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完善体系,牢固树立依法治农理念,强化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既要立足当前,注重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抓生产夺丰收;又要着眼长远,抓大事,打基础,注重工作的前瞻性,统筹做好20xx年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
(一)以建设高标准粮田为重点,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一要认真落实抓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一规划指导,规范建设标准,强化督促检查,开展表彰奖励,保证建设进度和质量,确保建一方,成一方,见效一方,力争今年建成高标准粮田900万亩。二要毫不放松抓生产。要围绕保面积、增单产的目标,抓主要粮食作物,抓重点优势产区,抓重大技术推广,抓关键农时季节,抓惠农政策落实,确保不违农时,不误农事。三要立足抗灾夺丰收。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强化灾情预测和预判预警,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加强科学应变管理,落实防控措施。四要突出抓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2月21日,郭庚茂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我省耕地质量管理等工作。强调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出台《河南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将其上升到政府规章的层次,并将这项工作作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向前推进。各级农业部门作为实施主体,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等技术措施,努力提高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二)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一要坚持分级培育。省级重点培育优势主导产业、高成长性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和规模较大的集群,市、县重点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二要建设生产基地。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环保的种植、养殖原料生产基地,满足加工需要,启动建设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100个。三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利用外资、引进高端技术设备,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建立农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力争20xx年培育形成农业产业化集群100个以上。四要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有关措施,抓好8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争取创建第三批示范区。适时开展示范区考核评价工作。发挥农垦工作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三)以建好“菜园子”为重点,有效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推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实施意见》尽早印发执行,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落实,确保“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一要建设一批高水平蔬菜生产基地。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规划和建设集中连片、设施农艺配套的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重点建设豫北冬春日光温室蔬菜、豫中冬春棚室蔬菜、豫南春秋大中拱棚蔬菜和豫西山区越夏蔬菜四大基地。二要加快现代水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加强质量监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开展中低产池塘改造,创建一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现代水产示范园区,逐步完善水产苗种供应体系。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培育水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水库生态渔业和休闲渔业,推进水产品牌建设。
(四)以构建现代种业体系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一要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围绕育种创新、企业竞争、供种保障、种子监管“四大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突出抓好海南育种基地、西北制种基地建设,提升省内良种繁育基地水平,继续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科技型种子企业,推进种子企业商业化育种步伐,加快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农作物品种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和县级品种试验展示基地建设。二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启动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试点,全面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完善已启动的小麦、玉米等6个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启动肉牛、棉花等2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培育大宗淡水鱼类、水果类2个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抓好重大科研成果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重点推广小麦“一喷三防”、水稻工厂化育秧、水肥一体化、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三要持续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在全省120个以上县(市、区),创建小麦、玉米、水稻、花生、棉花等9种作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扩大整建制县乡高产创建试点,建设一批“吨半粮”乡和“吨粮县”。
(五)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重点,加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一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策支持,解决技术缺乏、融资困难等实际问题,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稳步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引导开展合作与联合,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二要完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鼓励支持经营性组织参与良种示范、农机作业、抗旱排涝、农资配送、统防统治、信息提供等农业生产性服务。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行市场化。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体系,实现农业经营社会化。三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序流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流转服务,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条件建设。
(六)以培育现代职业农民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一要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探索培养职业农民的途径和方法。改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设施条件,提高培训服务能力。加强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型人才。二要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加快综合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依托省内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按照“省级示范培训、市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培训”的原则,对农业管理干部和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分层次、分专业的能力提升培训,着力提高科技素质和现代农业管理水平。今年争取开展中等学历教育1万人,培训农业干部650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5000人。
(七)以完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为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两个覆盖”政策,以基层农技推广站建设为重点,加快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今年要完成700个以上区域或乡镇农技推广站基本建设任务,并逐步改善保障条件。建立健全“公开公正、竞聘上岗、定期考评、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启动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合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二要抓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提升省市级,突出县乡村,依托全省农技推广区域站和乡镇站,完善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化、集约化、智能化、规模化水平,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加强与河南联通、河南移动、农信通等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建立完善“12316”服务热线、省级农业生产调度应急指挥中心等“三农”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做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成本、收益等信息的采集及分析研判,提出相关政策调控建议,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特别针对可能发生的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鲜活农产品突发滞销卖难问题,努力提高市场预警反应能力。加快转化金农工程一期成果,配合农业部做好金农工程二期项目。三要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以规划的102个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为重点,推进农产品物流园区和网点建设,加快郑州、商丘、驻马店等地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周口、南阳等农业大市的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建设进度,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四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快健全标准体系,以园艺产品、水产品等为重点,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高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深入开展以农业投入品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完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努力消除隐患、减少损失、降低影响。力争今年底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县级全覆盖。五要完善植物保护体系。加快建成省、市、县、村四级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络,重点建设94个监测预警区域站,1520个村级测报基点。积极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做好种子繁育基地和重点区域的重大植物疫病监管与阻截防控,强化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应急处置联防联控。六要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推动各级综合执法机构充分发挥作用,不仅要查办农资违法案件,还要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权益方面拓展。深入开展示范窗口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能力建设。
(八)以发展循环农业为重点,加快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农牧结合技术,开展农业清洁生产示范。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农业有机废弃物各类沼气工程,稳步推进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建设,提倡整村集中供气。大力推广高效种养生态循环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秸秆养畜、秸秆气化等,减少秸秆焚烧污染。
四、加强系统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坚强保障。
近年来,全省农业系统通过加强目标管理和综合业务考核,建立了抓落实、求实效的工作机制,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良好作风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但时代在发展,要求在提高,农业系统干部队伍的自身能力、思想作风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不断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自觉加强系统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政策、理论、工作水平,增强驾驭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能力。一要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系统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深入研究农业农村经济重大问题,在全系统上下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实践的良好风气。打造服务型机关,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基层和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指导和服务。建设创新型团队,推动思想观念、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手段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二要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切实增强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自觉性,坚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求实效,讲实际,坚持厉行节约,防止铺张浪费。三要大力加强现代装备水平、创新农业管理方式方法。继续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和综合考核,全面推进农业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工作部署在基层得到落实。四要大力推进政风行风和反腐倡廉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部署要求,把政风行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纳入本部门总体工作布局中,务必保持全省农业系统清廉、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确保今年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事关全局,任务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全力推进具有中原特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篇二十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总结今年及“”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究“十三五”发展思路,部署20xx年工作。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强调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环境,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今天上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达了、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汪洋副发表了重要讲话,对20xx年和“十三五”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会后还将正式下发明年的中央1号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
这里,我讲四点意见。
一、关于20xx年及“”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20xx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三农”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
农业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2429亿斤,比上年增长2.4%,实现“十二连增”;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丰产丰收,供应充足。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预计达到11000元,连续第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打开新局面,据测算,三大主粮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比20xx年提高2.2和1.6个百分点,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大幅提升,粮改饲、粮豆轮作试点全面启动,农业科技对增产增收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农村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超过3亿亩,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50万家,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有序实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
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好,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得到中央充分肯定和社会广泛好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方重视和各部门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农业部门奋力拼搏的结果。一年来,全国农业系统着力抓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着眼于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加强政策创设和落实。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推动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整合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实施草原奖补政策,启动实施草牧业发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马铃薯主食开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补贴补助项目。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启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联合有关部门发布《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行动计划》,扩大财政促进金融支农试点范围,推动出台农业保险覆盖主要风险和物化成本政策。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配合实施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积极争取20xx年稻谷和20xx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继续实施并改进玉米、油菜籽临储政策。
二是着眼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深入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优化区域布局,部署调减东北等“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调整南方重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水产品健康养殖,创建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大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力度,清理整治“绝户网”和涉渔“三无”船舶,扩大北方大中城市冬季设施蔬菜开发试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业“走出去”,谋划推动农业优势产能和技术对外合作。
三是着眼于推进农业创新驱动,强化科技装备人才支撑。推进农业科技改革和条件建设,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主要粮食作物育种、重大病虫害防治以及以基因组学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共有33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奖。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取得突破,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规划正式出台,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甘肃、海南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建设全面启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超过2亿亩。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开展农业生产物联网试验示范,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建成并运行村级信息服务站7000多个。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创业创新人才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力度,开展“全国十佳农民”和“十佳农技推广标兵”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扩大到1500多个县,培训农民100多万人。
四是着眼于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打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出台国办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并以国务院名义召开了专题现场会,实施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广节水品种和技术,引导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压减井灌小麦面积,减少灌溉用水消耗。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集成推广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建立218个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实施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启动秸秆全量化试点,支持地方开展农田地膜污染防治回收试点示范,试验推广可降解地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快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启动规模化生物天然气试点,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推进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河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完善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加强草原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大水生生态环境和资源养护力度。
五是着眼于防范农业风险,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疫病防控。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年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6.1%、99.4%和95.5%。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制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798项,开展7个专项治理行动,认定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03个、质量安全市4个。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开展国家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推广有效的病死猪收集、处理模式,全国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健全屠宰监管体系,完成省一级屠宰监管职责交接,市、县级调整到位率分别达到95%和90%。
六是着眼于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积极稳妥抓好农村改革任务落实。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范围扩大到2246个县(市、区);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扶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开展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各类示范社达13.5万家,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织实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研究起草中央关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文件。加强农业法治建设,参与《食品安全法》《种子法》制修订工作,组织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和示范窗口建设。
20xx年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实现了“”圆满收官。“”期间,粮食生产连跨两个千亿斤台阶,连续3年稳定在120xx亿斤以上,标志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年均增长9.5%,连续6年实现“两个高于”,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9︰1以下,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超过5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有望超过52%,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金融保险、农产品价格等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农村改革力度显著加大。可以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农业连年增产增收,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压器”。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国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亿万农民群众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向奋战在第一线的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农业科教工作者和农民群众致以亲切问候!向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农业农村形势好,关键在于中央始终坚持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连续20xx年下发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持续出台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坚持不懈强化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各级农业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在工作中做到“四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从全局出发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央要求和形势需要,与时俱进确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布局,提出“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和两个持续提高”的中心任务,强调“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既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又符合中央决策部署和农业发展实际,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引方向的作用。二是始终坚持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巩固完善补贴、价格、金融、保险等政策手段,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三是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土地根本制度,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农村集体资产有效实现形式,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抓落实。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基层意愿,推动政策落实,盯紧重点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狠抓落实的良性工作格局,共同推动“三农”事业稳步发展。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二、关于“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与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xx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为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以此为指导,科学谋划好“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一)准确把握“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装备基础更加雄厚,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涌现,机遇十分难得;另一方面,各种新老矛盾相互交织叠加,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可以说,“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点之高前所未有,挑战之大前所未有,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可概括为“六期同至”。
第一,“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短板在农村贫困人口。农民收入依然不高且不平衡,20xx年末,全国还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尚未脱贫,主要集中在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的偏远农村地区,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迫切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xx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十三五”是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的关键期。“十二连增”“十二连快”的好形势来之不易,实现高点强攻、高位护盘难度极大,更不容易,稍有松懈,高点就可能成为拐点。目前,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经营规模小、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突出,农业发展的各种支撑要素特别是资源环境要素已绷得很紧。今年玉米临储价格下调引发市场连锁反应,大宗农产品价格除生猪外普遍下滑,对农民增收和生产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库存增加,主要农产品国内外价差拉大,加上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放松农业、乃至忽视农业的声音。迫切需要凝聚共识,迎难而上,担当有为,决不能让农业农村好形势发生逆转。
第三,“十三五”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代价,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农业已经到了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十三五”时期,农业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在发展思路、技术体系、政策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农业系统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农民的种植习惯等都要经历重大转型,这无疑是一场革命,必将经历阵痛,需要决断,需要攻坚。
第四,“十三五”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爬坡期。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棉油、果菜鱼等大宗农产品总量均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竞争力弱的问题已经显现。今年前10个月,粮食进口已达1亿多吨,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这很大程度上是内外价差引起的。我国农业在与发达国家竞争中处于劣势,迫切需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坚持不懈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爬坡过坎、突破瓶颈,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
第五,“十三五”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目前,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任务艰巨,尤其是承包地、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事项,涉及多方利益关系调整,容易引发农村社会矛盾和冲突。但这些都是绕不过去的坎,非改不可,迫切需要攻坚克难,一关一关地闯、一道一道地破,为农业农村发展释放改革红利,增添新的活力。
第六,“十三五”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期。当前,城乡不协调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不协调,农村土地、资金、高素质劳动力等优质资源过多地流向城市,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仍然明显滞后,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反哺带动不足。迫切需要进一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藩篱,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这些情况集中到一点,就是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成功抓住机遇,有效应对挑战,农业就能顺利转型升级,实现“四化”同步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基固本、加力助跑;如果应对不力、无所作为,农业农村发展就可能愈加滞后,势必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拿出应对复杂局面的有效举措和实际行动。
(二)科学谋划“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党的xx届五中全会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十三五”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和系统安排。“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这是一个新的重大提法,是对农业基础地位新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凸显了农业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作用。《建议》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这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建议》还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等等。这些新要求新举措为做好“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推动政策创设提供了依据,我们要全面把握,创造性地抓好落实。
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决策部署,“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一条主线”,突出“一个中心”,努力实现“六个全面提升”。
“一个目标”,就是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力争到20xx年,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经营规模适度、一二三产业融合、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大型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条主线”,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要以新的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大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
“一个中心”,就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这是“十三五”重点难点所在,关系农民能否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挖掘增收新潜力,拓宽增收新渠道,努力保持农民增收“两个高于”的好势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六个全面提升”:
一是全面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十三五”时期,不追求粮食连续增产,根据供需情况,年度产量可以有增减,但必须巩固和提升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上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术上要重点加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是全面提升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水平。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是把现代生产要素、经营模式、发展理念引入农业的重要载体,因而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在完善“三权分置”办法、引导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多下功夫,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三是全面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强化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等关键性技术研发攻关,重点突破一批世界领先、能够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产生革命性影响的重大品种、共性关键技术和现代装备,力争到20xx年,完成主要农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
四是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水平。这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务农种粮收入、从而稳定农业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要大力推进农业节本增效,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发展高效优质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发展农业分享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五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这是“十三五”农业发展的一场硬仗。要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一手抓执法监管,加快推进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加大抽检覆盖率,力争到20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升。
六是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抓住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和农产品供给充足的历史机遇,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力争到20xx年,农业面源污染和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实现重点突破,初步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三、关于20xx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任务十分艰巨,农产品价格下行和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双碰头”,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压力加大,巩固发展农业好形势十分不易。20xx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引领农业新发展,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源泉,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强化科技、装备、人才、政策、法治支撑,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绿色发展,统筹国内国际,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既是对过去“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的坚持和延续,也是适应当前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新要求,对原有工作思路的丰富和发展。提质增效转方式,就是要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向现代化进军,实现农业发展动力转化、结构优化、方式变化,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既是路径,也是抓手,是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稳粮增收可持续,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粮食总量基本稳定,市场和价格不发生大的波动;农民收入不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保持“两个高于”,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势头;资源环境有改善,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质量安全风险较大的隐患控制下来,为农业长远发展创造条件、留下空间。这既是目标,也是底线,是今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难点在于兼顾好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一定要辩证想问题、统筹顾两头。在注重资源环境保护治理中,必须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力上去了,只要市场有需要,就可以产得出、供得上,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在注重保障总量、改善环境中,必须始终关注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只有质量效益上去了,才能有效破解价格“天花板”、成本“地板”以及资源环境硬约束,形成竞争优势,真正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生态良好。
为此,明年要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在调整优化结构上下功夫。当前,农业经济运行中有总量平衡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结构调整放在重要位置,树立“大粮食”理念,下力气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调优、调高、调精,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重点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生猪、牛羊、渔业生产布局,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要在促进节本增效上下功夫。当前,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节本就是增效,就是增收。要从技术、装备、设施、服务、加工和流通等多方面着手,从节水、节肥、节药、节电、节油等多环节入手,降低生产成本,延伸价值链条,大力提高农业效益。三要在推进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农业要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动力。要抓紧抓好农村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实,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发挥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20xx年要在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20项重点工作。
1.积极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研究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政策建议,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支持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农民土地,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让农民更多参与和分享。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政策。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明年再培训100万人,抓紧建立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直报信息系统,构建集补贴、金融、保险和设施用地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体系。
2.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按照5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倒排时间表,积极稳妥推进。明年再选择10个省份开展整省试点,切实抓好宣传培训、政策执行、督查督导等关键环节工作。已经开展整省试点的12个省份要及时组织“回头看”,抓好各个环节的完善补充。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利用确权登记时机,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将分散零碎的承包地通过互换或流转等方式,集中归并,解决地块细碎化问题。
3.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中央将要出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文件,重点抓好经营性资产量化、资源性资产确权、公共服务性资产管护等工作。继续开展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在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发展股份合作以及完善股份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方面探索形成一批成熟经验。抓紧谋划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法律法规。
4.推动农业金融保险创新。加快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明年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要全部组建完成,并开始实质运营。各地农业部门要履职尽责,积极参与组建工作,确保农业信贷担保“姓农为农”。降低产粮大县三大主粮作物保费补贴县级配套比例,推动建立农业保险协同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口粮作物基本保险普惠补贴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生猪及糖料蔗等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拓展水产养殖业保险。要进一步树立现代农业金融意识,注重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5.着力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全面落实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抓紧细化实化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农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配套实施办法,落实支持政策;争取在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上取得实质进展,在垦区联合联盟联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强化工作指导督导,鼓励和支持各地积极开展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农垦改革发展进程。
6.推动种植业转型升级。明年粮食生产要保持总体稳定,可以有波动,但不能发生大的滑坡。稳固提升粮食产能,优先在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口粮田,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探索建立棉油糖果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加快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大中城市周边、交通沿线优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稳定水稻、小麦生产,明年力争“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1000万亩以上,继续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和热带农业发展。探索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南方重金属污染区开展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在玉米非优势产区进行轮作试点,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
7.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调整生猪生产布局,合理划定适宜养殖区域和禁止养殖区域,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和草业,逐步将“镰刀弯”地区和牛羊养殖优势区纳入粮改饲试点实施范围。扩大退耕还草,加强草原保护。加强奶源建设,大力推进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切实提高国产乳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中国奶业d20提升,振兴民族奶业。加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质量安全监管。
8.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围绕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的目标,促进渔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合理调整渔业养殖布局结构,减少湖泊、水库和近海网箱养殖密度,鼓励发展大水面养殖和离岸养殖,逐步压减近海和内陆捕捞产能,不断提高远洋渔业国际竞争力。拓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营销渠道,发展增殖渔业和休闲渔业等新型业态,继续推动渔民转产转业。加强海洋牧场建设,坚持休渔禁渔制度,清除“绝户网”等禁用渔具,实施江豚、中华鲟等珍稀物种拯救行动计划。加强渔政渔港建设和渔船更新改造,提高渔业执法和设施装备水平。
9.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市场流通。争取出台指导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分等分级、产地初加工、直接营销、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完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健全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土地入股和财政性支持资金折股到户,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继续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健全市场体系,发展冷链物流,创新农产品流通业态,鼓励农村经纪人和新农民搞活农产品流通。
10.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启动实施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加速构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资源配置体系,着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链,大力推进原始创新,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深化农业科研管理改革,创新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机制,完成农业领域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改建工作。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优化升级,更好适应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求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作用,围绕重大科技问题和共性突出问题,协同推进重点攻关。发挥农业成果转化平台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现代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工程,努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
11.加快发展现代种业。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种子法》,抓紧制修订相关配套法规。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建立健全种业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政策机制。实施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开展新一轮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积极推进玉米、大豆等良种科研攻关,加强南繁科研育种和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强国家级种畜禽核心场建设,强化畜禽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资源保护,继续推进水产种业发展。
12.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重点突破油菜、棉花、甘蔗等作业瓶颈,进一步提升水稻机插、玉米机收比例,积极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机械化。配合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xx》农机装备行动方案,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持续开展深松整地作业,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积极推行订单式、托管式、承包式等农机服务模式,切实提高农机作业、维修、培训等社会化服务水平。
13.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启动建设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加强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服务改造搞活传统农业,连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扩大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农业电子商务试点范围。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农业遥感技术和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上的配套应用。
14.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深入研究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服务组织。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积极发展良种苗繁育、水稻集中育插秧、农机承包作业、饲料散装散运、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养殖业粪污专业化处理等服务。鼓励地方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支持发展粮食烘干、农机场库棚、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服务。
15.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能力。开展产地环境污染调查与治理修复示范,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法规,制修订农兽药残留标准1000项,推行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实名购买制度,在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家庭农场推行投入品记录制度。积极争取支持政策,再创建20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推动建立健全省、地、县、乡四级监管机构,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强化责任追究,严打重罚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
16.全面提高从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控制能力。从养殖、动物移动、屠宰等环节入手,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打造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管理体系。严把养殖业监管关,强化养殖档案管理,加强网格化日常监管,实施禽流感、口蹄疫等优先防治病种控制计划,防范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全面推行兽药“二维码”,从源头上加强兽药生产销售使用管理,控制药残超标风险。严把活动物移动监管关,加强动物卫生检疫和疫病区域化管理,严防动物疫情跨区域传播。严把屠宰业监管关,组织开展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养殖业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17.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往年增收主要靠价格带动、补贴增长和工资提高,明年这几方面形势都不容乐观,继续保持“两个高于”面临很大挑战。要全面推动“三补合一”改革,探索建立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并适当提高标准,探索建立农民生态补偿、轮作休耕等补贴,推进渔业柴油补贴政策调整,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实施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推动玉米价补分离、价补统筹和收储制度改革,继续搞好大豆和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探索实施鲜活农产品调控目录制度;引导农民主动对接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发展优质优价农产品,稳定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推动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产权股份化等改革试点,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8.扎实推进特色产业精准脱贫。中央明确提出,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要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这是农业部门的光荣责任和用武之地。要充分发挥农业行业优势,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强化致富带头人培训,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大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抓紧研究制定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规划,谋划具体支持政策,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带动模式,推动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扶贫资金量化到户到人。
19.继续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突出干旱半干旱重点区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扎实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继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试点,大力推广高效缓释肥、有机肥、低毒低残高效农药和绿色防控。启动农作物秸秆及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开展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综合示范,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20.深入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努力构建财税、金融、保险、外经贸等农业“走出去”支持政策框架,编制完成《农业对外合作规划(20xx-20xx年)》。支持建设与“走出去”紧密相关的育种、仓储、加工、物流等基础设施,建立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搭建农业“走出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走出去”企业信用评价制度,打造跨国涉农企业集团。启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行动计划,特别要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落实好在南南合作圆桌会上提出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个农业合作项目。
四、关于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
做好20xx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完成“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农业部系统各单位和各地农业部门都要主动破除过时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工作惯性,实现思想观念上的新引领、方法路径上的新突破、工作职能上的新转变和作风面貌上的新气象。
一要转变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用新的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树立“创新强农”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支持保护制度创新,实现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树立“协调惠农”理念,大力推进生产消费、一二三产、种养加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供需平衡、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结构。树立“绿色兴农”理念,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农业,促进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打造农业发展新增长点。树立“开放助农”理念,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农业发展战略空间,加快形成进出有序、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树立“共享富农”理念,用工业化的设施武装农业、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农业、用城镇化的进程带动农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要转变工作职能。重点是“一简、一规、三加强”。“一简”,就是要继续简政放权。20xx年以来,农业部已经累计取消和下放了53%的行政审批事项,下一步还要加大力度。只有把该放的坚决放下去,才有精力把该管的切实管好。各地要继续做好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落实工作,确保平稳过渡,防止“中梗阻”和“一放了之”。“一规”,就是要规范制约用权。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要探索规范制约权力运行的有效机制,积极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切实强化权力监督,确保公正公开、透明高效行使权力,有效预防公权运行中的廉政风险。“三加强”,就是要加强政策创设。对“十三五”规划建议和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涉农政策举措逐条梳理研究,加紧谋划提出一批重大政策和工程项目。加强体系建设。推动农业部门优化职能配置,提升履职能力,进一步理顺职责分工,切实发挥事业单位作用,加强地方农业系统自身建设,完善推动工作和服务基层的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法治建设。核心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强化涉农法律法规制修订,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提高农业系统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转变工作方式。“三农”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多年未有的深刻变化,对我们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优化决策方式,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好传统,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模式的调研总结,强化典型示范带动;更加注重发挥各类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更加注重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优化管理方式,在继续发挥好我们行政体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优势的同时,更多运用法治思维、市场办法、大众传媒和信息化手段,指导生产、推动工作、落实政策。优化投入方式,大力加强资金优化整合,将投资重点向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倾斜,逐步实现差异化、精准化、滴灌式支持。更好发挥财政杠杆撬动功能,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我们不能再停留在简单的批项目、管资金上,要将工作重点转向事前制定规划、创设扶持政策、制定建设标准、强化信息引导、加强事中事后督查验收上来。
四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践行“三严三实”,以更严的标准和更实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大兴敢于担当之风。“十三五”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任务急难险重,必须大力发扬农业系统“三种精神”,坚决杜绝庸懒散木推,倡导快准严细实,要敢于负责、乐于负责、善于负责,做到关键时刻能冲得出、顶得住、拿得下。大兴狠抓落实之风。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靠真抓实干。要用好绩效管理工具,突出重点抓落实,集中力量在明年20项重点工作上发狠力、寻突破、出成效。农业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亲力亲为,抓重点,抓落实。大兴清正廉洁之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建立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加大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力度,坚决防止跑冒滴漏、虚报冒领。总之,要用过硬作风和一流业绩树立农业系统干部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明年及“十三五”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已经明确,号令已经发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