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和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恰当的评估手段。教案中应设置适当的时间安排,充分利用教学时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案示例,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孔子已教案篇一
文章语言朴实简练,人物形象鲜明,以孔子学琴为主线展开故事,凸显孔子顽强进取、追求卓越的艺术形象。全文既有对孔子学琴的正面描写,又有从师襄的眼睛看孔子学琴的侧面描写,还有师襄神态的不断变化。课文先描述师襄对孔子学琴的表现不解,再写师襄看到孔子弹琴后的诚恳评价与肯定,接着写师襄愉悦地欣赏孔子弹琴,最后写师襄惊异于孔子琴艺的高超,由衷地佩服孔子。通过师襄对孔子学琴过程的看、问、听、赏的动作与语言的描写,读者感受到孔子刻苦练习,技艺不断提高,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过程。
全文线索明晰,层次清楚。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了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即学会曲谱--掌握技巧--弹出思想--曲中识人,情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使故事既连贯又紧凑。让读者在阅读故事中感受到孔子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与进取的精神,从而产生深深的敬意,受到感染与教育。
围绕课文的主要情节,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的是孔子专心弹琴,师襄陶醉于琴声之中的情景。观看插图,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搜集并选择、整理有关孔子的资料,扫除阅读障碍,逐步养成运用工具书及背景资料进行独立阅读的习惯。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尝试归纳默读的方法,交流默读的经验,提高默读的效率。在默读中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及作用,达到读懂课文的目的。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孔子刻苦学习的态度及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
4.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学习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刻苦练习,琴艺逐步达到最高境界的过程。
教具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辞等资料。
教师制作介绍孔子生平、思想成就、历史地位、国际影响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成果。
(1)读生字。
(2)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学习第1自然段,初步了解孔子:
1.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了解了什么,从中感悟到什么。
学情预设:
(1)学生可以从课文中获得信息,在大家的补充中可以全面把握内容,但对关键词语的作用难以体会,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引导学生注意“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感受写作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到的信息有:课文概括地介绍孔子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还是音乐的行家,多才多艺;孔子对古代的乐器样样都会,尤其弹一手好琴;从不自满,还拜师学艺,表现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
2.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教案。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去掉这个词,句子就不通了。作者强调并引用这个词,目的是突出了“弹得一手好琴”这句话。这个词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它不仅说明孔子琴弹得好,而且彰显孔子从不自满、虚心好学的精神,还起到引出下文、照应题目、贯通文意的作用。这句话中“弹得一手好琴”与下文“怎样练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三、深入学习,品味感悟。
1.默读“孔子学琴”的部分。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归纳出孔子学琴的几个阶段。
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
(1)“一晃十天过去了”--孔子学会了曲谱;。
(2)“过了几天”--孔子掌握了弹奏的技巧;。
(3)“又过了些时候”--孔子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弹出了感情;。
(4)“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孔子从音乐中知道了作者。
2.朗读课文,全班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1)交流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的划分结果。
(2)结合自己的音乐常识以及学习音乐的实践思考:这四个阶段的内容、难度有什么不同?孔子依次达到的目的说明了什么?从这四个阶段中,你体会出什么?(第一阶段是学会曲谱,第二阶段掌握技巧,第三阶段是弹出感情、感动别人,第四阶段是曲中识人。这四个阶段难度越来越大,我们从中体会出孔子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孔子是怎样不断追求,逐步达到理想的境界的?
3.边读书边标注,练习使用记录符号,并且要把自己的体会用简洁的词语标注在书上的空白处。可依次思考以下问题:
(2)找出孔子说的话。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体会到孔子什么优秀品质?
6.师生交流。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读孔子的名言,不理解的字查字典: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有朋友远方来,不亦说乎?
四、质疑、释疑。
1.周文王何许人?
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奠定者。姓姬,名昌。姬昌是在其父季历死后担任周族首领的。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关心民间疾苦,勤于政事,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他以仁德为本,宽厚待人,保持质朴的美德,深得人心。这样,周族逐渐兴盛起来。为了使自己更有实力,他重视人才,礼贤下士,一大批仁人志士前来投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姜尚,即姜子牙。姬昌在位时,商王朝还十分强大,所以,他在表面上仍臣服于商,但暗中加紧发展经济扩充军队。纣王听了崇侯虎的告发,把他抓了起来,关在羑里。他镇定自若,潜心研究八卦,创制了《周易》,后在臣子的营救下,被释放回到了周。这时,他的决心已下,一定要攻灭商朝,报仇雪耻。他整顿内部,认真做了准备工作。为了扩大政治影响,他不断对外用兵。姬昌晚年时,已经取得了当时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为攻灭商朝奠定了基础。
周文王体恤百姓、胸怀博大、任人唯贤等品质被后人颂扬。
2.“炉火纯青”的本意是道家炼丹时的火候,有什么故事或典故吗?
老师讲述《炉火纯青》的成语故事。
五、指导书写。
一、写生字词,把字写正确、规范:
1.“抑”字容易写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右边不要多一横或多一点。比较“印”与“卬”的不同,要把字写正确。“抑”字要注意结构特点,左高右低,左窄右宽。
2.“倦”“纯”“溢”这三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搭配,左右两边的笔画既有谦让又有穿插,使字成为一体。“倦”“溢”两个字点画比较多,要注意点的方向以及摆放的位置,努力把字写得左右匀称、字形饱满。
六、限时作业。
辨一辨,再组词:
抑纯()倦()溢()浸()谱()。
迎()吨()卷()益()侵()普()。
孔子已教案篇二
1.结合课文和运用字词典等工具书,自学本课“仲”等10个会认或会写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厉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人及己、翻来覆去”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张。
3.能给课文中的小故事试着加小标题,收集并了解一些孔子的其它精辟言论。
4.能复述课文其中的一或两个小故事。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点词句的理解。
2.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基本思想主张。
孔子的一些精辟言论、相关图片与资料。
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讨论法。
(一)激疑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并齐读课后“阅读链接”。
3.不错,这些话就是出自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之口。你了解孔子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了解一下他吧。
4.板书课题并齐读:21孔子。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划出不懂的字词并结合上下文、工具书来理解;对确实不理解的字词,可与同学小声讨论。
2.检查阅读情况。
(1)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2)你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的?共同解决,教师释疑。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导入:我们扫除了基本的阅读障碍,下面就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春秋时期,看看孔子都有哪些故事吧。
2.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关于孔子的几个小故事。
(四)逐段学习,感悟理解。
1.齐读第一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2)汇报、评议。
(3)小结:这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概况及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4)结合课文插图中的孔子像,指导学生用称赞的语气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导入: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孔子,他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思考题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出示思考题,学生自读,并划出相关语句。
a、孔子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
b、《论语》的重要价值是什么?这部书的核心思想又是什么?
(3)讨论以上问题,教师适时点拨、释疑。
(4)小结段意:这自然段主要讲《论语》的由来及其重要价值和核心思想。
(5)谁愿意用合适的语气来朗读这一自然段?
3.继续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入:《论语》既然是记录孔子“平时言行”的著作,那么这部书告诉了我们孔子的哪些故事呢?请大家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讨论以下问题:
a、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个主张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
b、你是怎么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
(3)共同小结段意。
a、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b、小结段意:写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主张。
c、能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来概括吗?
(4)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5)小结学法: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小结段意——加小标题——感情朗读。
4.按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四至第八自然段。
(1)学生按上述学习课文的方法自学。
(2)解决以下问题并讨论汇报:
关于第四自然段:
a、你认为孔子为什么“非常厌恶这个‘盗’字”?说明了孔子的什么品质?
b、你是怎么理解这个“盗”字的,能说说吗?
c、你给这一自然段加的小标题是什么?
关于第五、六、七自然段:
a、你是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这句话的?说说看。
b、孔子为什么会发出“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这样的感慨?
c、“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有过孔子说的这种事例吗?说说看。
d、这个小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给它加个合适的小标题。
关于第八自然段:
a、哪个词最能说明晚年的孔子的读书情况?
b、比对孔子,今天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学习态度?
(五)品读感悟,延伸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的哪个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3.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有趣的故事或孔子说过的给人以启迪的话?
(六)总结全文,加深印象。
1.总结全文。
2.作业:将你所知道的关于孔子的故事或格言道理讲给你最好的朋友听。
孔子已教案篇三
1、这节课就让我们认识一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板书孔子。你们了解他吗?你说,你说。
师: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的弟子有三千之多。孔子受到后人的广泛尊敬。人们修建了孔庙纪念他。每到孔子诞辰的时候,人们还会举行大型的祭孔活动。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孔子拜谁为师呢?板书:老子。
师:古人的姓名比较复杂,有姓、名、字等。老子,姓老,名耳,字聃,因此老子又叫老聃;孔子名丘,字仲尼,因此又可以称为(生:孔丘。)。
板书:孔子(名丘字仲尼)老子(名耳字聃)。
师:而现在人们通常称他们为孔子、老子、这是因为古代子表示对有学问人的尊称。
3、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纳闷曲阜。
师:课文中的字词学会了吗?自由读、开火车读(强调多音字)、齐读。
4、再读课文。
师: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相信你会读的更棒。指名读,年轻的孔子拜知识渊博的老子为师,这其间经历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请你边读课文边画画令你感动的句子。
师:让我们一起来聊聊文章中令我们感动的地方吧!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行。
(1)指名交流段落。你说。
(2)交流原因。(指名几位同学交流)。
师:能说说感动的原因吗?什么叫渊博?多么谦虚好学的孔子。
(3)个别读。
师:把你心中对孔子谦虚好学的敬佩之情读出来吧!
评价语:你强调远近闻名,读出了孔子的谦虚,了不起!
一个总字的强调读出了孔子的好学。
(4)师引读。
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吗?
师:这是一个多么谦虚好学的孔子啊!在年轻的时候,他就,他总觉得。
2、学习曲阜和洛阳走到了洛阳。,感受孔子不怕吃苦的品行。
(1)指名读。你来读。2生。
(2)学习重点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引起你的注意?
师:同学们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你说,路途好遥远,孔子却不怕。
你说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还是很有信心。
孔子已教案篇四
生:“提”。
师:对。底下呢?
生:“今”.
师:好,齐读课题。
师:除了知道孔子的名言之外,你还对孔子这个人有哪些了解?
生1: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师:你知道他的成就。谁再来?
生2:我还知道孔子曾经教过3000多名学生。其中成就较大的有72人。
生:孔子非常伟大。
师:对啊。课前我们已经读过这位伟大人物的学琴故事了,字词你都认识了吗?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大屏幕词语。
师:读的很正确。那词义你都理解了吗?抑扬的琴声怎么理解?
生1:高低不平的琴声。
师:抑是指?
生2:低。
师:扬呢?
生:高。
师:所以抑扬的琴声是——。
生:就是时高时低起伏不平的琴声。
师:理解了这些词语,那我们就带着对词语的理解再来读读。
生:齐读。
师:词看来没问题了。那课文读熟了吗?
生:读熟了。
师:真有信心。昨天我听你们读课文的时候,发现有的句子有些同学读起来比较拗口,不知你能读准确么?(大屏幕出示)。
生1:读句子。
师:你读得准确流利、声音洪亮,不错。琴瑟笙馨比较陌生,(出示图片)它们是古代的四种乐器……再来齐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
师:(出示)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生2:读句子。
师:体恤这个词在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中很少出现,谁查到了它的意思?
生3:体恤就是为老百姓着想的意思。
师:你来补充。
生4:是平易近人的意思。
师:是这个意思吗?好你来说。
生5: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予以同情帮助的意思。
师:文中是指谁提出来的?
生:周文王。
师:周文王是古代周族的部落首领。他宽厚仁慈,深得百姓爱戴。来,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句子。
师:难读的句子能够读通顺、准确,这都是收获。谁来说一下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了2――6自然段是讲的孔子学琴的经过。
师:看来你关注了学琴的过程。
生2:我知道了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一位音乐行家。
生4:我知道了孔子在学琴过程中不断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5:我知道课文的2—6自然段写了孔子学琴的过程。
师:看来通过预习同学们都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6自然段,看一看孔子学琴都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一会交流。
生:读书。
师:好,谁来说一下孔子学琴都经历了几个阶段?
生:四个阶段。
师:你能具体试着说一说吗?第一个阶段是什么?
生4:这首曲子他会弹了。
师:也就是说,第一个阶段他学会了什么?
生4:学会了曲谱。
师:(板书学会曲谱)接下来呢?
生5:掌握了弹奏技巧。
师:(板书掌握技巧)掌握技巧之后呢?你继续说。
生4:领会了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
师:(板书领会思想)第四个阶段呢?
生4:作曲者是怎样的人。
生1:本文主要写了孔子50岁那年跟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在练琴的过程中孔子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琴艺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师:你概括得很简练、准确。那老师问你炉火纯青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生1:炉火纯青就是说技术、学问达到了很成熟的阶段。
师:文中指什么呢?
生1:文中指孔子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师:这是你现在的理解。相信细读课文之后,我们会对这个词有更深刻的理解。
生:想。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自由地用心读一读课文的2——6自然段,画出给你这种感受的句子,然后联系上下文深入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一会交流。开始吧。
生自由读句子。师巡视。
孔子已教案篇五
1、学会本文的生字和有关词语;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2、学会借助课文资料袋来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查找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题解读。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正音“子”)。
3、简介孔子的情况。
(1)学生自由发言所收集的材料。
(2)教师归纳总结。(课件展示)。
4、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读课文、粗知主要内容,生字词过关。
1.自由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读准生字词(2)认清字音。
3.理解词语意思。
(1)互相解词意。(2)查工具书解词意。
闻名:有名、著名。渊博:学识深而广。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都在赶路。
纳闷:因疑惑而发闷。止境:边际,尽头。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感知课文大意:课文围绕孔子和老子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课(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6、过渡铺垫: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如何拜师,结果怎样,我们等下节课再一起来研究。
三、课堂作业。
1、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2、书写生字,课后抄写生词。
3、熟读课文,搜集孔子名言。
孔子已教案篇六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现在清晰地印在你的脑海中的是哪几幅画面?”新课开始,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既串起了课文的脉胳,又让课文所描绘的图景在孩子们的心中鲜亮起来。“让我们跟随孔子的脚步,再一次走进两千多年以前那一个温暖的春天。”一句极富感染力的引语,一段优美抒情的音乐,让孩子们在齐读中张开了心灵的翅膀。(板书:春意正浓)
孔子关于水的论断教材中短短91个字,却充满哲理,发人深思,更重要的是,它饱含着孔子对水的一往情深。孔子生在泗水边,葬于泗水畔,他对水的这种深厚的感情浸透在字里行间。引导学生潜入到文字当中,读懂孔子的“情”,领会孔子的“爱”,是重中之重。
在出示了这段话之后,我引导学生从“水是真君子”入手,“为什么孔子说水是真君子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孔子说的哪一点触动了你的情思,引发了你的感慨?”如此,让学生静静地读书,边读边写下自己的感悟。学生充分自读之后,在同桌交换读书收获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在此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边读边悟,边悟边读。
比如说,在“有德行”一句中,我从词语入手,抓住“奔流不息”,什么是“奔流不息”你还会用哪些词语描绘流水的样子?你见过奔流不息的流水吗?回忆学过的课文《长江之歌》中对水的描写,温故而知新。
比如说,在“有志向”一句中,我从画面入手,把水穿岩凿壁的图景呈现给学生,紧扣“穿”和“凿”,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感悟水的无所畏惧。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不管是从词语还是从画面入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文本与生活的联系,让水的形象在孩子的头脑中鲜活起来,进而接受它,理解它,悦纳它,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与孔子达成心灵的沟通。
在深入文本之后,我带领学生走出文本,给他们一个更宽的视野,再次从整体上把握这段话的内涵。在这个环节,我做了三件事。
1、把孔子论水的一段话稍加变动,把原本是第三人称的“水”改成“你”,形成孔子与水的直接对话,提问:“水如果会说话,它想说什么?”,深化真君子的形象。
2、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更多的优点,用水(),它好像()这样的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丰富真君子的形象。
3、抓住“意味深长”,反复诵读,定格真君子的形象。
通过这样的回环复沓,一唱三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材料的学习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把“真君子”的形象牢牢印刻在学生的记忆中,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提供了平台。
这个步骤的教学也是从读开始:“子路和颜回各有怎样的志向?快速阅读10—15小节,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借助具体的词句体会子路的豪爽慷慨和颜回的温文尔雅,问:“子路和颜回,你喜欢谁?”“作为他们的老师,孔子喜欢谁?”让学生反复讨论,在子路和颜回的横向比较中,在读者与孔子的纵向比较中,渗透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知道,在孔子心中,子路和颜回都是有志向的真君子。
然后,围绕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紧扣“更”字让学生品出师生间浓浓的情义,让孩子们把朗朗的书声融进温暖的春天,把课堂的朗读推向高潮。(板书:春意更浓)
最后,为了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为给第三课时的学习做下铺垫,我呈现给学生颜回的志向歌,在音乐烘托下全体诵读,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第三课时,我将引导学生从颜回的志向歌入手,借助注释弄懂它的意思,再谈谈各人自己的志向,最后出示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的多种论述,欣赏品读。)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从感受感悟到感动三个过程,始终贯穿着读,注重学生读的实践,引领学生品读、赏读课文,真正理解课文,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他们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同时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语文学习的活动,让孩子在语文实践中获得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语文技能的提升。
泰戈尔说过,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只有一篇课文,甚至只有一节课,我不可能把所有的全教给学生,我追求的就是让每个孩子经历一个过程,在他们心中留下阅读的痕迹。
孔子已教案篇七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个可能比李老师更有名的人,知道是谁吗?是孔子……。
二、新授。
1.同学们,你们游过春吗?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也游春,要想知道这个答案……结合。
3.读书之前,我提了两个要求……。
(1)出示生字。
(2)指名读。
(3)中间有两个字“眸子、河畔”
(1)指名读。
学生1: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2:读第十自然段。
学生3:读第八自然段“得行”(不读轻声)。
学生4: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5:读第十一自然段。
学生6:读第十二自然段。
(1)读成语(领读-齐读)。
(2)对于这些成语的理解,大家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解释,大家还有什么方法?
(3)师生交流方法。
(4)再读成语。
(5)知道为什么要让大家再读一遍呢?(师生交流)。
孔子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我们多读,多记就便于积累和运用了。
6.2500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怎么样游春的呢?
(2)师生交流。
(3)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知道在哪里吗?
7.出示第二段。
(1)指名读。
(2)喜欢这一小节吗?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3)师生交流。
(4)指名读(让最好的学生来读!这一点值得商榷,课堂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展示的舞台。)。
(5)齐读文字。
8.当弟子们都陶醉在美丽的春光的时候,孔子在干什么?
(1)学生说。
(2)水,对于大家来说,我们太熟悉了……在这平平常常的水中,孔子看到了什么?读读你找的句子。
(3)学生读。
(4)听了孔子的这番语言,……。
9.哪些话让你感到很惊讶,哪些话最让你惊讶,谈谈自己的感想,并把这种感谢写下来。
(1)学生自读、自悟、自写。
(2)师生交流。
(3)教师小结。
10.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吗?
(1)师生交流。
(2)水有什么?还有……还有……。
(3)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这位真君子,齐读这一小节。
(4)教师小结。
11.他们在游春的时候还做了什么?
(1)师生交流。
(2)教师板书:谈。
志向。
(3)看来。
(4)刚才一直是大家读书……陈老师也想读读。
12.此时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板书:更浓了。
(1)先前……大家就感到春意更浓了。
(2)为什么会这样呢?
(3)让大家再读书,再思考。
13.上课前,我们知道孔子是……,现在你们知道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呢?
(1)师生交流。
学生说:孔子能歌善舞、善施教化的人。
学生说:孔子是一个善于观察思考的人。
三、总结、作业。
1.今天大家认识了孔子,但是你们了解孔子仅仅是冰山一角。
2.指名读作业。
孔子已教案篇八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1个多音字。学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虚心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要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查阅资料,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孔子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
生字卡、课前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
2课时。
1.出示孔子的名言,读一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交流自己搜集的孔子的资料。
简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者,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揭示课题。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读了课文,你对孔子增加了哪些了解?
1.指名读,画记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哪些?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2)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
举目无亲:抬头看不到一个亲人。形容人地生疏。举目:抬起眼睛,指抬头。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羞惭:羞愧。
(3)这个自然段与后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
4.齐读。
1.自由识记生字词。
2.检查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惭”为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各部件写紧凑。“艰”字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良”。“懂”字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尊”的上面不要写成“”。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提问:课文介绍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1.自由读。
思考:讲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2.讨论:
(1)孔子的境况非常凄凉,他是怎样对待学习的?
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师法: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
风凉话:不负责任的冷言冷语。
礼法:社会上通行的法纪和礼仪。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然:对,正确。
经典: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2)如果平时听到别人说你的风凉话,心情会怎样?
3.讲故事。
(1)课文中讲述的关于孔子的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
(2)小组内讲故事。
(3)指名上台讲。
1.孔子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故事?交流孔子其他方面的故事。
3.如果我们面对孔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模拟采访孔子。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孔子名言做成书签勉励自己。
2.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论语》。
孔子已教案篇九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理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二、交流资料,认识孔子: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
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结合了解“名”、“字”。)。
(2)交流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一)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2、他们的品行又怎样?
(二)教师引导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以下两点: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
教学过程:a、品读词语: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b、理解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c、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动。
d、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2)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对话。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教学过程:a、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
c、演读:同桌合作——展示评议。
d、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小结。
(三)自学1、3自然段,体会孔子的虚心求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四)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拓展学习。
1、谈谈我心中的孔子和老子。
2、拓展学习孔子的名言。
六、综合性学习:
1、分组制订学习计划,交流。
2、分组活动,积累资料。
3、学习成果展示、交流。
七、生字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教学后记:
孔子已教案篇十
1.说春天的词语猜季节。
鸟语花香绿草如茵万象更新繁花似锦…………。
2.板书:春。
3.扩展春天的词语、诗句等。
二、
1.板书课题。
2.你想了解些什么?
三、听朗读,初步感知课文。
演示课件。(配乐朗诵)。
四、交流、反馈。
你听明白了什么?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五、还有很多问题,你打算如何解决?
1.借助网络,自主学习。
2.自主选读,感悟语言、批注阅读。
板书:阅读的感受、发现的疑问、提出的挑战。
(学生自主选读,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体现教为学服务。)。
3、交流。
六、教学:“泗水春景”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我们不紧迎来了听课的老师,连“泗水旅游公司”的经理也赶到了这里。
我就是“泗水旅游公司”的经理,我们这里景色优美,眼看“5.1”黄金旅游就要到了,可是还缺导游,听说金南中心小学六(3)班的同学不但人长得潇洒、美丽,而且能说会道。今天我是来招聘导游的。
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导游竞聘?
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导游?
(1)学生读2节。
(2)指名读课文。
(3)设计导游词。
(4)学生交流。
(5)大家表演精彩极了,本公司决定,全部录用。
(在学生自主选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意境美,表达方式的美,更好地诵读好这段文字。)。
八、学习字词。
九、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回家你打算作些什么?
孔子已教案篇十一
2、通过对文意的翻译理清文章层次。
3、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2、文中通过人物语言表现的政治思想与孔子的评价。
本篇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词与句,可以按“言志”这一线索,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要与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对孔子思想分析不宜过多,对孔子为什么要“与点”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过多,教师点到即可。
一、导入新课。
由“国学诵读”导入本课,引导学生回忆高一诵读过的《论语》。
1、学生诵读本课,根据预习时的安排,互换自己出的关于本课的练习,完成后互批。
2、学生依次翻译本课,教师适当指导。
3、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找同学当堂展示。
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学生诵读本课,校对字音,并找一个同学范读本文。
2、学生齐读本文,并考虑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3、并用原文中的语言说说四个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民足”。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晳:“莫春者…………咏而归”
4、根据这三个层次,学生依次翻译本文,并在翻译的同时,概括孔子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而不谦让——哂之。
冉有——谦虚有礼——叹之。
公西华——谦虚有礼——惜之。
曾晳——洒脱自然——与之。
5、从对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的分析中,提醒学生注意从本课中吸收写作方法:
(1)扣紧人物的性格特征来记述,人物的语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与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2)成功地运用对话与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达出来。
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跟踪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乎”字的意思。
(1)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为国以礼。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如”字。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4)唯求则非邦也与。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
五、课后作业。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200字左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翻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孔子已教案篇十二
传统的五伦关系是这样排列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师友。可是在封建专制统治的明王朝,有一个胆大包天的人在他的《夫妇论》里,将五伦关系作了重新排列:夫妇、父子、兄弟、师友、君臣。这个人后来被迫害死于狱中,他就是著名的思想家李贽。
1.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要驳斥的主要论题是什么?要达到的目的又是什么?
明确:驳斥的主要论题是“人皆以孔子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要达到的目的是揭示历代儒家之徒盲目尊孔的荒谬无知。
2.作者是如何证明“人皆以孔子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这一论题是虚假的?
明确:文章全用反语,层层剥开了“人皆以孔子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的原因。这就是万口一词,千年一律,陈陈相因,从不以为非,不敢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更可笑的是人人相信,人人却又不是真知,只不过是儒家的先辈这样说,父师跟着这样说,大家也跟着这样说罢了。“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就是这么一种滑稽可笑的情状。作者还巧妙地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孔子的原话搬出来。原来“人皆以孔子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无非是断章取义,完全是因为主观臆断了孔子的“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与“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既然最原始的论据是虚假的,得出来的结论也必然是虚假的。
明确:以孔子自己的话作为材料,揭穿世代相传的所谓“大圣”和“异端”,只是儒先们的“臆度而言之”,与孔子的原话并不一样,是断章取义,这样就用有力的论据,驳倒了对方的言论。
明确:这样写意在表明后世学孔的道学家,他们盲目崇拜孔子,用封建礼教把人们不同的个性“强而齐之”,使人人都变成一个模样,因而更具有讽刺和批判意义。
明确:作者生活在一个思想统治严酷,没有言论自由,人们的个性被严重束缚的社会,有先进思想的人势单力薄,根本无法与统治者的爪牙——强大的道学家抗衡,只能被迫屈从。
李贽笔下奉孔子为“大圣”的“人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是一群愚昧懵懂而却自以为“知”的荒谬鄙陋之徒。而司马迁是以大量的史实为依据,亲读孔子之书,亲临孔子故里走访,亲见孔子门徒虔诚习礼后,才分析总结给孔子下历史定论的,他们与司马迁有着本质的不同。晚明政治日趋黑暗,资本主义有了萌芽,这就刺激着一部分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解放思想,重视现实问题。李贽是这时候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李贽一生最着力反对的就是当时封建制度的精神和社会支柱——道学家们,即文中的“人人”。这些道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而他们骗人的招牌就是孔子之学。孔子的思想,历史地看,不可以简单地一概否定。李贽于孔子学说本身,就大体而言,并不取否定态度,他所深恶痛绝的是后世学孔的道学家,他们盲目崇拜孔子,用封建礼教将人们不同的个性“强而齐之”,使人人变成一个模样。从提倡个性自由、个性解放出发,李贽当然要给予他们尖刻的批判和讽刺。
1.以“我眼中的”为题目作文,横线上可填历史文化名人。要求有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2.背诵课文。
3.课后阅读《李贽——老愤青的童心》(中国发展出版社)。
孔子已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了解课文写了三个字:春、水、人,并知道这三个字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白孔子带弟子游春的用意。
2、在一遍一遍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中了解水的特点并悟出做人的道理。
3、感情朗读并背诵写水的一段。
教学过程:
一、 春
生:(感情朗读)
师:(读中指导)
二、 总起导入
师: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是这样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若同学说则请他们大声地说出来),这篇课文这么长但我读来读去,发现它就写了三个字,第一个字就是你们刚才读的“春”
那第二个字,第三个字要靠你们的读书把它读出来。
三、 水
师:请你们自读课文的3——9自然段,看看第二个字是什么。
生:(自读课文)
师:(看同学读完后)第二个字是写得什么呢?
生:写得是水
师:哪些句子是跟水有关的?
生:(把跟水有关的句子基本上都读了出来。)
师:这么多写水的句子,其中集中描写水的句子是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挂出写有第八自然段的小黑板)。请你们大声地把第八自然段读两遍,准备做题目。
生:(大声地自由朗读)
师:(等同学读完后,出示题目:1、读一句你最想读的句子,说说为什么。2、读一句你最懂的句子,说说你懂得了什么。3、读一句你不懂的句子,说说你哪儿不懂。)请你们在三题中任选一题做。
生:(选其中的一题读、说。)
师:(跟着同学,顺势引导他们理解水的特点)(总的引读)总的来说,这一段每句话都是写的水。孔子说水好象有德行是因为——(同学读),水好象有情义是因为——(同学读),水好象有志向是因为——(同学读),说水善施教化是因为——(同学读),总的来说——(同学读)。
四、 人
师:第三个字有点难,但只要认真读书,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出来。请你们读课文的10——17自然段,想想这一局部写了一个什么字。
生:(自读课文,想写了一个什么字。)
生1:写了一个“情”字。
生2:写了一个“志”字。
师:请你们找出跟“情”有关的句子,或跟“志”有关的句子。
(同学找后发现文中大局部都写了“志”,由此得出课文第三个字写得是“志”)
“志”指的是人的志向,因此也可以说第三个字是“人”。
请你们把课文认真地默读一遍,想一想“春、水、人”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默读课文后说联系。)
师:我注意到你们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游春,看到了水,借水来教育他的弟子怎样做人。请你们读读课文的第一句话,想想应该怎么说。
生:(读完第一小节后恍然大悟)是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为了教育他的弟子便带他们去游春,借水来教育他的弟子。
师:现在我们再来读写水的这一段,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再次挂出黑板),这一段每一句都是写的水,但同时每一句都是写的人,你们嘴里读着水,心里应该想的是人。
生:(再次读第八自然段,逐句说“人应该怎么样”)
生:(说意味深长的意思)
师:谁可以把这段话意味深长地读给同学们听?
生:(意味深长地读,老师同时指导)
生:记住了(背诵这段话)
师:读书到现在,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生1:我认为孔子是个会教育同学的人。
师:所以孔子是个大教育家。
生2:我觉得孔子是个很会考虑的人。
师:所以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留给我们很多的名言,你能带大家背一句吗?
生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大体说意思,其余同学跟着背)
生2: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大体说意思,其余同学跟着背)
……
师:孔子留给我们的财富很多,课后你们去读读、背背,那你就与“高尚”交朋友了。
孔子已教案篇十四
教学要求:
正确认读课本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课前预习:
读熟课文,自学课文的生字、生词。
搜集关于孔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孔子。
师:对!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你对他有所了解吗?
(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了解的关于孔子的资料。)。
如:
2.孔子生平简介。
3.孔子的思想成就简介。
4.历代尊孔的简介。
5.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简介。
6.孔子在世界的影响。
师:这样一位伟人,在我国史书上是怎样记载的?
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孔子世家》。认识古文、大致了解古文内容。
师:从你们的眼神与惊讶中,我看出了你们对先贤的崇拜以及进一步了解先哲的欲望。孔子有怎样的人生?他是怎样成为圣贤的?……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我们一定会受到启发、找到答案的!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检查课前预习的情况。
学习并初步理解的新词有:琴、瑟、笙、磬、毕恭毕敬、厌倦、席地而坐、运用自如、顺畅、洋溢、如醉如痴、醒悟、沉浸、抑扬、戛然而止、体恤、行善、炉火纯青。
2.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的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岁时向师襄学琴的故事。孔子是一位音乐的行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从不自满,仍拜师学艺。学琴中他刻苦练习、不断追求新的弹奏境界,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分成两段。
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孔子。
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写的是孔子学琴的经过,孔子学琴经历了四个层次。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深入学习,品味感悟。
1.默读“孔子学琴”的部分。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归纳出孔子学琴的几个阶段。
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
时间。
孔子弹琴的程度。
一晃十天。
会弹。
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
过了几天。
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又过了几天。
令师襄如痴如醉。
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知过了多少天。
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
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2.结合自己的音乐常识以及学习音乐的实践思考:这四个阶段的内容、难度有什么不同?孔子依次达到的目的说明了什么?从这四个阶段中,你体会出什么?(第一阶段是学会曲谱,第二阶段掌握技巧,第三阶段是弹出感情、感动别人,第四阶段是曲中识人。这四个阶段难度越来越大,我们从中体会出孔子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3.默读,要求:边读书边标注,练习使用记录符号,并且要把自己的体会用简洁的词语标注在书上的空白处。可依次思考以下问题:
(2)找出孔子说的话。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体会到孔子什么优秀品质?
三、复述故事。
师: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
学生先在小组中讲一讲,然后派代表讲给全班听。
四、课外拓展。
搜集古今中外名人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事例,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
文档为doc格式。
孔子已教案篇十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意,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的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1.你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
2.孔子还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这是为什么呢?课文《孔子游春》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1.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或者感受最深的内容。
2.过渡: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和孔子意味深长的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重点学习第二节。
(1) 出示: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
(3)引导学生谈感受:泗水河畔的春天美在哪儿呢?(从两个层次引导学生:一是景色美;二是语言美:叠词,比喻,排比。)
(4)指导朗读:春光是如此灿烂,你能把泗水河边的春景美美地读出来吗?
(5)练习朗读,指名读。
(6)过渡: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学们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无限向往,谁来给我们描给一下你眼中的春天。
(7)过渡:春天在我们的盼望中不知不觉就已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美好的春光。
(8)齐读这一段话。
(10)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
(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裾)
(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11)小结:你们简直就是诗人,你们用诗一样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了诗一样美好的春天。
4.交流学习第二个重点段。
过渡: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更给我们启迪。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指名读。
(2)师述:这一段话的含义的确很深刻,读了这段话,你有疑问吗?
(3)四人小组交流解答这些问题。
(4)全班交流,师相机小结:
水滋润万物,哺育众生,像君子一样无私仁厚;
孔子已教案篇十六
设计意图:
孔子、老子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隐含在字里行间,尤其是附着在关键的词句之中。本堂课重在引领学生关注、发现那些内涵丰富、意韵深广的词句,通过理解意思,揣摩内涵,自然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立体的,活生生的,语言也会伴随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4、学会借助课文资料袋来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教学流程:
一、走近孔子,略知孔子。
1、学生交流心目中的孔子。
2、读课后资料袋,进一步感受孔子形象。
3、教师小结:一个人能称为“家”不简单,孔子却同时誉为两个“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孔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成就呢,学了今天这篇课文可能会有所启发。
二、走近课文,初步感知。
一、读题。提示:“子”在这里读第三声,古代特指有学问的人。
二、感知课文。
2、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3、问题反馈: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孔子和老子。屏幕显示“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简要解释古人的“名”与“字”。同时简介老子的成就。
课文围绕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三、走进课文,以悟促读。
一体悟词句,蓄势蕴情。
(远近闻名总觉得还不够三十岁……)。
2、学生畅谈体会:(虚心、好学、对知识永不满足等)。
3、指导学生紧扣这些重点词来进行朗读,(最好加点竞赛朗读)。
二自读自悟,感受人物精神。
刚才我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来体会,来朗读,效果十分明显。现在就根据这个经验来自学2、3自然段。
1、学生读、圈、思。
2、检查自读效果,完成屏幕填空: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3、指名读,齐读。
4、给“宿”组词,(住宿、宿舍、留宿、宿营……),组词中明白“宿”的意思(住);“露宿”就是?(住在野外)。“风餐露宿”整个词的意思呢?(在野外吃,在野外住,很辛苦)。
5、联系上下文猜猜“日夜兼程”的意思。并给“兼”扩词(风雨兼程、文武兼备、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形神兼备等)。
6、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来体会这两句话,畅谈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孔子的谦虚好学。
7、同学们,现在我相信你们的心里肯定被孔子的精神所感动,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读好这句话。
8、男女生竞赛朗读第一自然段和填空部分。孔子本来就已知识渊博的,现在跟老子学习后肯定?(更渊博了,知识更丰富了……)这就是课文所说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用四个字来概括?(学无止境)。
三、对话朗读,丰满人物形象。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孔子的虚心好学已有了很深的印象。二、三自然段中除了屏幕上的部分,还有很大部分是对话。自己读读对话,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说话很有礼貌、谦恭有礼、文质彬彬等)。
1、要求把这些对话读好,边读边揣摩两人当时的神情、心情。
2、师生对读。读中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四、笔谈收获,达成内化。
读到这里,你是否对老子和孔子油然而生敬意呢,一起读好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有何收获或你想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板书:
谦虚好学 毫无保留。
永不满足 悉心传授。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作业:
结合搜集的资料,以分小组为单位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的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