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按部就班地进行写作和修改,以提高文章的质量。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迁。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1、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及图片等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
1、歌曲导入。
今天,老师能和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心情特别好,像阳光一样灿烂,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一听。
课件出示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指名几名学生说)。
3、歌声唱出家乡的美丽。你们想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吗?
4、采用小组自由汇报的形式,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调查情况。
(1)、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了解家乡的?(小组汇报、组长汇报、写成文章汇报……)。
(2)、自由选择自己了解家乡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进行小组交流。(房屋、道路、小桥、家庭……)。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口头、照片、录象、图片……)。
5、补充材料,深化感知。
通过同学们课下调查,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汇报,看了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许多照片,我也切实亲身体验到了家乡的变化,我为自己家乡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今天老师也去拍了些材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吧。那就让电脑做我们的导游,一块儿去欣赏我们家乡的优美风光吧。(课件出示图片)。
(1)滨海公园风景如画;
(2)县政府办公中心;
(3)这是有名的时代超市;
(4)这是滨海迷人的夜景。
1、人人都夸我们家乡美,我们为之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说一说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吧。
(1)可以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唱一首歌;
(2)可以写一首诗;
(3)可以画认为最美的一角;
(4)可以说一说。
2、小组交流、汇报。
活动三:辩论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烦恼?
1、的确,我们的家乡变化得如此美丽、富饶。但是,有人说:“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汽车多了,空气差了;楼房多了,绿地少了……”(课件出示)。
2、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我们来辩论一下:
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课件出示)。
正方:家乡的变化是给我们带来了烦恼。
反方:家乡的变化不是给我们带来烦恼。
3、学生辩论。
通过刚才同学们精彩的辩论,我们知道,家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便利,叫人欣喜,催人振奋;同时我们也看到,家乡在变化过程中也给我们一些不利的因素,叫人忧虑,令人遗憾。那么怎么样把那些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资源,使我们的家乡更加完美呢?这个问题要靠我们全体同学去努力啊。
活动四:雏鹰小队在行动。
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建设中“美中不足”?你打算把“不足”之处做如何改造,使之更完美。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为未来家乡的建设者,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二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在模拟的过程中认识月相变化的本质。
圆纸片,剪刀,胶水,半明半暗(半黑半白)的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猜谜游戏: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答:月亮(月球)。
提问:从这则谜语里你得到了月亮的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回答月亮的圆缺变化和位置变化。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二、认识月相并给月相排序。
1、出示几种不同的月相,认识一些月相的名称。
2、学生能说出娥眉月与残月,上弦月与下弦月,上凸月与下凸月的区别。
3、小组(6人一小组)里每位学生在圆纸片上画一个月相(要求6位同学画的各不相同),并剪下来。
4、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5、6个同学把剪下来的月相按照自己的猜想进行时间先后的排列,并贴到黑色卡纸上。
6、黑板上展示每个小组的月相排列,全班讨论并交流:哪些大家觉得可能正确?说说原因。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预设: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亮在绕地球做公转,公转的周期大致为一个月。)。
3、进行模拟实验:
(1)小组里其中5位同学围圈而坐,背靠圆心,围成一个小圆。每一个同学的所坐的位置表示月亮在公转时候的一个对应位置:这里规定,1号同学坐的正前方面向黑板,既对应的是农历三十和初一(看不到月亮);2号同学正前方为月亮在初三初四时的位置(看到的月相为娥眉月),3号同学坐的位置为农历十一十二的位置(看到上凸月),4号同学前面为农历十五十六(看到满月),5号同学为二十二和二十三(看到下弦月)。
(2)把教室里的黑板模拟成太阳,用半黑半白的球当作月球,其中黑的部分表示暗面,白的部分表示亮面;一位同学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围绕着圆圈逆时针走一圈,5位同学把经过自己正前方的月相画到圆纸片上。
(3)每位同学将画好的月相剪下来,并按照顺序依次贴到黑色卡纸上。
(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
4、看黑板上每个小组的月相变化图,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其他的说法也正确:1、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7、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8、对于我们得出的月相变化规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有没有哪些地方是不妥的?
四、课外拓展:
(答: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张三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课外观察: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白天天空中的月相。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操作,比较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究竟发生了什么,发现规律,学会分析。
教学准备:
1、课前把全班同学合理分组,并明确分工,强调合作。
2、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准备8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以及10盒同样的火柴盒。
教学过程:
一、拼拼算算。
1、教师演示: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一个长方体。
提问:体积有没有变化?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可以计算、可以用肉眼观察)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小结:把2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追问:把3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再次小结: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不发生变化。
2、课件再次演示: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一个长方体。
提问:表面积有没有发生?
让学生通过拼一拼,计算或观察的方法来发现,在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组织交流:a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发生变化了吗?
b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c那么具体减少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呢?(请学生指指摸摸)明确表面积减少了原来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即减少了2平方厘米。
3、深入探究:
课件演示操作要求:
(1)、如果用3个、4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排法要求是排成一排)。
(学生自己猜想、操作、探究、验证)。
提醒学生把相关数据及时填在表中。并交流填写结果。
(2)、当正方体增加到5个6个时,表面积会怎么变化呢?
学生先猜想,再通过拼一拼来验证。
(3)、发现规律:你能联系操作和填表的过程提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吗?
给予充分时间让学生讨论。
交流(可以有多种表述,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从最简单的体积变了,表面积变了,或每一种具体拼法减少了哪两个面的面积都是可以的。”
(1)、学生操作探究讨论。
交流:“体积没有变,表面积变了。”“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但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交流时课件演示三种不同的拼法)。
(2)、你能看出哪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吗?(学生交流讨论)。
(3)、怎么验证你的发现呢?(引导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发现)。
小结:不管怎样拼,每次都会减少两个长方形面的面积;而减少的面积越少,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大。
二、拼拼说说。
1、课件演示: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体。
问: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多少?
学生观察,并动手拼一拼,再体积讨论交流,交流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应用前面发现的规律,并通过对拼成的每个长方体的具体分析得出。)。
2、拼10包火柴盒,包成一包有几种包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
学生分组操作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每一种包装方法,并适当说明理由。
“怎样包装最省纸”就是什么最少?(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
怎样拼最少呢?(5盒叠一起,并排两叠)。
三、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实践活动课,你知道了什么?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四
1、使学生经历“问题—猜测—验证—结论”的过程,结合具体的实例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理解,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增强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比例尺的应用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探索发现平面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及发现规律的过程。
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一.激趣引入,孕生问题。
1、激趣。
课前:师:同学们,今天朱老师要来帮你们上一节数学课。上课之前,老师有些问题想了解下。再过一个多月,你们的小学学习生涯就要结束了,问下自己,你们喜欢数学课吗?为什么喜欢数学?(数学课,有趣,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确实,学好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生活问题,让我们在生活中不“吃亏”。今天朱老师带来了一个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地主与农民”的有趣故事(出示地主农民图片),到了年底,黑心的地主想多收租金,就对农民说:我租给你的地租金要涨5倍,否则我就不租给你了。农民听后,没有马上答应地主,眼睛一转,心中一算,只要租给我的地按3:1的比放大。
地主心想:这样我还能赚一些呢。
农民一副镇定的样子,心想:我还能多种一些庄稼呢。
那究竟谁赚了呢?谁来猜一猜?(指名猜一猜)到底是谁赚了呢?
课件出示:两个长方形(大小3:1)。
师:我们就通过这两个长方形来开启我们的学习和探索之旅。
师: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后得到的。
师:要想知道是按怎样的比放大的?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量一量,算一算,再比一比。(学生动手测量)。
2、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师:确实,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的。也就是这两个长方形对应边的比是(3:1),(板书)你还会想到什么问题?(指名说一说)。
生:我还想知道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多少?(板书)。
师:同学们很善于提出问题,面积的比还会是3:1吗?怎么办?
生:算一算,再比较。
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算一算,再比一比,独立完成。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的得到的?
生:算一算,比一比。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用分一分的方法,师做适当解释。
3、揭示课题。
师:是啊,把长方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究竟存在怎样的变化规律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大胆猜测,探索实践。
1、猜测规律。
师:从这个数据上看,你能隐约感觉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和对应边的比是怎么变化的吗?学生猜测。
生: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对应边的比的平方。
师:一个例子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怎么办?
生:可以举例验证。
师:自己画一个长方形,再按不同的比进行放大,一起来看活动二。
出示活动二活动要求。
(1)任意画一个长方形,标注好它的长和宽(取整理米数)。
(2)选择一个比将长方形进行放大并画出来,并将数据填入表格。
(3)填好后,同桌互相说说发现。
3、交流汇报。
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
师:下面我们来收集数据。
指名交流,三位左右(不一样)。
师:下面还有很多数据,哪位同学再来简单说说你的数据。
师:像这样,说的完吗?
生:说不完(板书省略号)。
师: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字母。
师:那表示表示呢?
生:放大后与放大前对应边的比是n:1,那么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n:1。(2到3人)。
师:同学们能有意识的用字母式将我们的规律表示出来,真不错,概括能力真好。这个小小的字母式子把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表达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师:说到这儿,你们发现我们的规律是(生说是正确的)。
4.继续拓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重点说)按一定的比放大,得到了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变化规律。此时,你会想到什么问题?(缩小,接你的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或者如果放大的图形是其它图形,还有上面的这个规律吗?)。
说不出引导:平面图形中除了长方形还有(),现在你会想到什么问题呢?
生:举个例子算一算。
师:好,我们就听这位同学的。请看活动三的要求。
出示活动三的要求。
1、小组四人分工,每人任意画一个不同的图形(边长取整理米数)。
2、选择一个比将所画图形进行放大并画出来,并将数据填入表格。
3、填好后互相交流你们的发现。
我的发现:
(学生研究活动,老师巡视)。
4、组织交流。
收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师:联系刚才大家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三.小结规律,巩固练习。
师:好的,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不同的例子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结论,那就是把一个图形按不同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与对应边的比的关系。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说地主和农民谁赚了吗?
指名回答。
生:土地是按3:1放大的,面积比就是9:1、相应的租金其实可以涨9倍,而地主只涨了5倍,农民赚了,地主亏了。
师:不明就里的地主,还在沾沾自喜呢。生活中离不开数学,有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同学们,加油吧。
师:老师想检验下你们的学习成果,愿意接受挑战吗?
出示习题:
填一填(指名回答)。
1、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按6:1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的比是()。
辨一辩(一起回答)。
1、一个正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的比是25:1,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按25:1放大的()。
2、一个圆的半径按a:1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的比是a:1()。
四、回顾总结,启发新思。
师: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整个探索过程。我们是怎样来学习新知的?
生:体积的变化,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图形按a:b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的比是。
a:b。
师: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其实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又重新发现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训返往复的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善思、多想,做出大胆的猜想,然后做出细致的研究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对应边的比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
3:19:1。
4:116:1。
7:149:1。
8:164:1。
n:1n:1。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五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52—53内容。
1、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2︰1。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2︰1。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结合示意图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和宽按比例放大后,面积也发生了变化。接着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探索面积变化规律。当学生对变化的规律形成初步的感知后,引导学生把实验的对象扩展到正方形、三角形、圆,通过测量、计算、探索,验证此前初步感知的规律,由此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最后组织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探索长方形面积比与边长比的关系。1、出示52页上的两个长方形。
指出: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师板书:长:3︰1宽:3︰1。
3、想办法验证一下,看估计得对不对?
问:你是怎么验证的?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4、如果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对应边的比是4︰1,那么面积比是几比几呢?
在书上量出它们的长和宽,写出对应边的比。
各自测量,写出比,然后交流。
学生估计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几比几。
学生想办法验证。
学生交流验证的方法。
学生回答。
二、探索其它图形的面积与边长比的关系。
1、出示按比例放大的正方形、三角形与圆。
引导观察:估计一下,它们的对应边是按几比几的比放大的?
2、这几个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引导学生猜测。
(2)引导观察: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揭示规律: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2︰1。
说明:如果把一个图形按1︰n的比缩小,缩小前后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是:
缩小前的面积与缩小后的面积的比是1:n2用尺在书上的相关的图形中测量一下,然后确认:
正方形:3︰1三角形:2︰1圆:4︰1。
量量、算算,将相关数据填入书上53页表格中。
交流测量和计算得到的数据。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运用规律应用。
出示书中东港小学的校园平面图,请从中选择一幢建筑或一处设施,测量并算出它的实际占地面积。(1)测量有关图形的图上距离。
(2)计算相关图形的实际面积。
四、活动小结通过本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活动中你的表现如何?学生交流。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天的变化;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二、道德认知目标。
1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化。
三、道德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道德行为目标。
1、努力学习,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2、制止破坏家乡环境的人和事,保护家乡的山山水水。
五、教学准备:
1、下载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及图片等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1、歌曲导入。
今天,老师能和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心情特别好,像阳光一样灿烂,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一听。
媒体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指几名学生说说)。
3、自学课文,说一说课文从那些方面说了家乡的变化?(环境、街道、楼房、衣、食、住喝水、烧柴、用、人们的观念、交流的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
师述:歌声唱出家乡的美丽,课文中也赞美了家乡的变化。那我们的家乡变化大吗?
2、说说自己家乡的变化。(可按环境、街道、楼房、衣、食、住喝水、烧柴、用、人们的观念等方式进行)。
(1)自由选择自己了解家乡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进行小组交流。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口头、表格、照片、图片……)。
师述: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汇报,看了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许多照片、图片,我也亲身体验到了家乡的变化,我为我们自己家乡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今天老师也去拍了些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吧。那就让电脑做我们的导游,一块儿去欣赏我们家乡的优美风光吧。(课件出示图片)。
1、虎爪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美如画;
2、官桥铺村新农村外景;
3、官桥街超市;
4、旋耕机、收割机田间操作画面。
1、人人都夸我们家乡美,我们为之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说一说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吧。
(1)请王慧同学朗诵她在荆门日报上发表的习作《奶奶的心》;
(2)可以写一首诗或一句话;
(3)可以画一幅画;
2、小组交流、汇报美的一角。
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家乡的变化真大呀,家乡在变,家乡人也在变。这些变化反映了家乡的发展和进步,赞美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作为未来家乡的建设者,从现在起,应该努力学习,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七
《表面积的变化》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的教学内容,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我加强动手操作,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2、情感目标: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合作的乐趣,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价值目标:学生能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难点:应用发现的表面积变化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三、拼拼说说,运用规律。
四、全课小结。
教师活动。
活动一:
观察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教师演示,提出问题:体积有没有变化?表面积有没有变化?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原来一共有12个面,拼成后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课件出示数据:
活动二: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演示操作,提出问题:表面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引导完成填表,组织交流发现的规律。
活动三: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分组拼一拼,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通过这课的研究和探讨,我们不仅发现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而且将数学和生活仅仅的连在了一起。愿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
预设学生行为引发思考。
(一)、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指一指,想一想、说一说,体会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体验到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
猜想,操作探究,交流讨论,验证发现。
学生可能的发现:
1、拼的次数比正方体的个数少1、
2、拼一次少两个面。
3、拼得次数越多,表面积减少也越多。
(二)、学生可能发现的规律:
1、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大,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小。
2、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小,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大。
(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a、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同时结合思维活动,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b、通过学生把几个正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边操作、边思考,进一步发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初步感到这个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把关注点落到找寻规律上,能把表格中的数据综合起来看。通过这些引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培养。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者再带着学生到表格中再次体验规律,让规律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发现。
c、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了解三种拼法,增强体验。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直观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发现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中,提高空间观念的积累水平,发展数学思考。)。
(三)、学生可能的发现: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3、可能出现几种摆法,就请同学们再在小组里拼一拼,比一比,说一说,然后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
(这一环节拼拼说说,是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学生前面的规律体验深刻,学生才能灵活运用。)。
活动一的规律:
1、拼的次数比正方体的个数少1、
2、拼一次少两个面。
3、拼得次数越多,表面积减少也越多。
活动二的规律:
1、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大,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小。
2、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小,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大。
活动三的规律: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活动四的结果说明: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减少越多;两两相拼的次数多,减少的面积也多。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八
1.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请举出例子。
2.下表是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
(1)观察表中所反映的内容,搞清楚表中所涉及的量是哪两个量?观察后请回答。
(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3)、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4)体重一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吗?这说明了什么?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观察统计图:
图中所反映的两个变化的量是哪两个?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同桌两人观察并思考,得出结论后,记录在导学案上,然后再在组内汇报说明。)。
一天中,骆驼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4.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5.骆驼的体温有什么变化的规律吗?
1判断:妈妈8月1日花了10元钱买菜,随着时间的变化,8月2日也一定会花钱。()。
请说说哪两个量是互相关联的,在互相关联的两个量中,那些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
人的长相与身高。
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
人的身高与跳绳的速度。
每袋米重50千克,米的袋数和重量。
我学到了什么?
文档为doc格式。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九
科学概念: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通过观察、比较,认识音量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感受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
通过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
为每一组准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2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杯子声音高低的实验记录单”、一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
一把钢尺,怎样使它发出声音?
(1)实验:使钢尺的一部分伸出约10cm,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另一端。注意拨动尺子时避免尺子和桌面撞击。
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多强,并用振动幅度的大或小、声音强或弱作记录。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尺的上下振动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重复实验3~4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2)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结果。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1)实验: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四个杯子,分别盛水:满杯,3/4杯,1/2杯和1/4杯。试着用铅笔和小木棒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现在记录单上记录预测。由水多到少或少到多的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并做记录,与预测进行比较。交流实验结果,比较实验预测,对结果进行分析。
(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装置:一块木板钉两个钉子,钉子之前绑一个橡皮筋。
交流实验发现,对发现进行分析。
(3)小结: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
课外拓展:听听长短、粗细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本节课在科学教研员邓老师和叶老师的点播指导下,我感受颇深:
1、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太少,学生发言的亮点把握不够。
在我的科学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的时候,我往往想的是我设计的下个环节是什么,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是否在我的欲设之中,对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和他们发言中的亮点却视而不见。
在探究尺子不同振幅产生声音强弱的变化的实验中,学生对于“重复做3—4次”都有各自的观点,特别是有个学生提出:做1次,不能让我们观察清楚尺子的变化和声音的变化,重复做3—4次,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多么好的发言,的确,反复实验,反复观察,就能给我们新的发现,很多科学规律的发现不就是这样来的吗?但在课堂上,学生这样精彩的回答我却忽视了,如果我当时能对她的'发言加以肯定,我想小女孩以后的科学素养多少会有一定的发展。因此,我觉得我们在科学课堂上要多关注学生的问题和他们的发言。
2、敢于大胆的处理教材。
新课程科学教材内容的不断修改,不断改动,不断完善。我想,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和我们一线老师一样,也在不断反思,发现了有些内容编排的不合理。
《声音的变化》中既有探究声音强弱的活动,又有探究声音高低的活动,而接下来一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整课都是探究声音高低的活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两课的教学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处理。利用一节课时间设计各种相关活动(尺子振动声音高低的实验探究、橡皮筋松紧声音高低的实验探究、不同长短铁钉震动声音高低的实验探究等),专门探究声音的高低变化,一节课专门探究声音的强弱变化。这样可以理清学生的探究思路,更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3、科学教师要加大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量。
在这堂课中,我竟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科学性错误。我认为同样大小的杯子中,盛入不同量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敲打时,盛水越多的杯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高,盛水越少的杯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低。(主要受第一版《科学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经过两位专家的解释,我才恍然大悟。水越少,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高;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低;看来,我们科学教师真的要加大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量。如果有些科学概念,科学实验现象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么真的是大糊涂教小糊涂,误人子弟。因此,我们平时要多看一些科学杂志,一些科学专著,还要去了解更高年段的科学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必须要有自来水的容量。
总之,通过本次上课,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会成长的更快。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十
(一)、说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本单元中的第三小节,教材共2页,分为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和观察比较声音的高低的变化两个活动.与第一小节《听听声音》和第四小节《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基于《听听声音》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两节课的基础上来探索研究的,为后面《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科学概念目标: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按教科书要求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音量与音高的科学概念,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教学难点: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三)、教学材料准备:
1、分组材料:1把钢尺或塑料尺、4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橡皮筋音高的变化”实验记录单、一个小盒子、2根相同的橡皮筋。
2、教师准备:、一个小鼓、尺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声音在各个方面都有基础性的前概念。过程与方法方面,他们有了一定的观察基础,经历了一些探究活动,会进行比较详细的观察并作相应的记录,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在知识方面,他们知道声音是不同的,知道声音有大小的区别,并且经历了探究声音发生的过程,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情感方面,他们对科学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科学探究活动,愿意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以上这些有利条件会对本课的探究活动起积极作用,但在孩子们的前概念中,往往将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与生活中的现象相混淆,他们听到高音会误以为声音强,听到低音就会认为声音弱。如音高与音量分辨不清的话,就根本无法区别振动时产生的现象,更不能把观察到的现象总结成规律。所以“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将会是孩子在本节课的学习上遇到的一个大困难。
三、设计理念。
四、说教过程。
(一)、激趣导入: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上课伊始,放一些声音让学生听,所有孩子的注意力会马上集中到课堂上,学生在在听声音时会产生有关声音的疑问,”师抓住时机,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想要解决的问题进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
1、出示小鼓,用不同的力量分别敲击出强音和弱音,让学生分辨有何不同。引出声音的“强弱”及“音量”的概念。
2、做拍手游戏,让学生强烈感受声音的强弱.这近20秒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对“音量”有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
3、引导学生猜测:为什么我们能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呢?学生的猜测可能五花八门,可能与真正原因距离较远,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如:“我们知道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是因为振动的关系,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是否也有关系呢?”
4、学生交流想法,提出试一试的要求。提示实验注意事项。(不能让直尺拍打桌子,教室内要保持安静,还要注意观察尺子的振动状态。)。
5、学生利用直尺进行实验,师巡视指导。
6、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总结,板书。
(2)语言描述,并与音乐课和语文课相联系,帮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3)总结音高的概念,并板书。
2、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教材所示的四个杯子,问:如果用小棒敲击,发出的声音会一样吗?
(2)预测发声情况,填写记录单(教材30页)。
(3)实验,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敲击杯子可以发声,这可能每个孩子都知道,而且可能都经历过,但装入不同的水敲击会发出什么声音,他们充满了好奇。发表自己的推测后就迫不急待地进行实验。
(4)摸摸自己的嗓子感受一下,发高音和发低音时嗓子状态有何不同?
(3)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4)汇报,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规律,板书。
(5)引学生分析上一个实验中杯子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现象的原因。
以上只是我对这一节课粗浅的认识,我不知道我的做法和想法是否得当,所以特别珍视这次学习的机会,期待老师同行能不啬赐教!
板书:
声音的高低音高振动快慢赫兹(hz)。
附记录单:
实验时间:记录人:
拔动较松的橡皮筋时发出音,橡皮筋振动()。
拔动较紧的橡皮筋时发出()音,橡皮筋振动()。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振动越(),发音越()振动越慢,发音越()。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十一
《月相变化》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单元的第二课。
《宇宙》这一单元属于《科学(3—6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的范畴。《宇宙》单元在结构安排上是非常严密的,这一单元从认识月球开始,以学生的感知为基础,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使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的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同时令他们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深入的科学道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月球的规律性的圆缺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它无论转到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因而,在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同,看到的月亮明亮部分的形象也就不同。《月相变化》一课在学生认识月球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到貌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跟太阳照射、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并找到月相变化的规律,这对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也是十分有利的。
月亮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直充满着神秘和幻想,学生非常想了解有关月亮的秘密。月相更是学生每天都会见到的现象,但这些现象对于他们仅仅是看到而已,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准确的描述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的规律。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我创设一个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力求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本课通过模拟活动,使学生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能尝试解释貌相变化的原因。
(一)科学概念目标。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二)科学探究目标: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圆纸片、剪刀、胶棒、一半黑一半白的篮球、汇报卡、课件。
(一)了解知识背景,激发探究兴趣。
2、关于月亮,你还知道哪些常识?
(学生回忆讲述自己了解的关于月球的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第一节的学习基础,了解了一些关于月球的基础知识,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为本课探究貌相变化奠定基础。
(学生描述各种不同的月相)。
课件展示:不同的月相以及月相的概念。
4、月相在一个月当中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它的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月相变化”
(板书课题)。
5、刚才同学们都描述了自己所见过的不同的月相,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他们画在各组的纸卡上。
(要求:每个小组画出8个不同的月相)。
(出示汇报卡,讲解使用方法。)。
6、请各组同学将本组的8个月相粘贴在汇报卡的相应位置上。
(将各组的汇报卡粘贴在黑板上)。
(二)明确目的,推测成因。
1、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印象中的月相图。比较一下各组的汇报卡,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说明存在的问题)。
2、亮面大小不一样,亮面的朝向也不一样,究竟哪个组画的对呢?月相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呢?下边我们就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找出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学生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点上月相不一样?月相在一个月里是怎么变化的?变化有规律吗?月相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问题是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促使学生去寻找真正的答案:月相亮面大小如何变化,月相亮面的方向如何变化。
(三)制定计划,模拟探究。
演示课件同时讲解实验方法,请学生演示正确操作动作。要求学生将看到的月相画在纸片上,并贴在汇报卡上。
学生分组实验。
设计意图:模拟实验前必须制定严谨合理的试验计划,学生要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是模拟实验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如果学生心里没数,实验中就会漫无目的的玩,而不是关心实验现象和结果,更不会发现规律。教师要对实验方法进行详细指导,让每个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了然于胸,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经历一个科学、严谨的实验过程,得出正确的现象,从而发现规律。
(四)解释现象,揭示规律。
(学生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师板书:上半月,由亏到圆,右亮;
下半月,由圆到亏,左亮)。
(五)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利用早上和傍晚的时间继续持续的观察月相并认真记录,完成一个月的月相记录表。验证我们今天发现的变化规律。当然也希望同学们注意观察身边各种事物的变化从中发现规律,科学就在你的身边。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十二
“面积的变化”是结合比例单元教学内容安排的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先让学生猜测——验证出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再研究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别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n2:1。
1.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比例尺的应用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探索发现平面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及发现规律的过程。
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一、故事导入,引发认知冲突。
1.故事:租金扩大5倍,租地按3:1放大,引思:谁更划算?
(学生可能说出错误的理由,也可能说不出错误的理由,对此,教师都不作判断。)。
2.揭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积的变化。(板书课题)看看面积的比与长度比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板书:)。
二、提供题材,引导探究。
1.出示:下图的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得到的。(图见课本第48页)。
2.引导分步操作。
(1)量一量:长方形的长和宽。
(2)写一写:对应边长的比。
(3)估一估:它们的面积比是几比几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生1:3:1生2:6:1生3:9:1生4:32:1。
(4)验一验:究竟是多少呢?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
画一画:直接在大长方形中画出来。
(5)说一说: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9:1,也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小长方形面积的9倍。
3.设疑——猜测——验证。
(1)师:把题中的小长方形按4:1比例放大,得到的大长方形的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又是多少呢?请先猜一猜,再通过算一算进行验证。
(3)提升。
生: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是长度比的平方,即n2:1;也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小长方形面积的n2倍。
师:单凭一、两个例子验证猜想是正确的,可能为时过早,我们还需要用一般的方法进行验证。
出示:算一算,下图中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多少?
引导生请字母帮忙进行验证,也可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说明。
5.回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规律是怎样发现的?
三、大胆推想,细心验证。
师:如果阿凡提的地不是长方形的呢?你我们的结论就不一定成立了,怎么办?
生讨论:要找一些其它图形,按照研究长方形的面积变化方法,继续研究。
1.研究其它图形长度比与面积比的关系。
(1)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以及它们放大后的图形”(见课本第48页中的3组图)。
(2)分组测量——计算——填表。(表见课本第49页)。
小组里分工分别测量正方形的边长、三角形的底和高、圆的半径,并写出相应的比。
(3)交流发现。
观察那个表格,同组之间充分交流发现。你能说说为什么放大后的面积是放大前面积的n2倍吗?联系边的放大,与乘法结合律联系起来。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归纳。
师:你能把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合起来说一说吗?
生:把一个平面图形按n:1放大,得到的大图形与小图形的面积比是长度比的平方板书:面积比=长度比2,即n2:1,也就是大图形的面积是小图形面积的n2倍。
四、分层作业,内化规律。
1.运用规律写答案。
(1)把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5倍,宽也扩大5倍,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缩小3倍,面积缩小()倍。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4倍,高也扩大4倍,面积扩大()倍。
(4)有一个圆,现在的半径是原来的10倍,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
2.解决问题。
(学生交流算法)。
(2)一个面积是314平方厘米的圆,按照2:1的比扩大后,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在比例尺为1:1000池塘图上面积5平方厘米,实际面积是多少?
六、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回顾:我们是怎样研究面积的变化的?从中发现了什么?
在解题中发现问题,从研究长方形面积的变化入手,通过猜测——验证——归类的方法,找到面积变化的规律。
2.拓展。
把一个立体图形按n:1放大,得到的大立体图形与小立体图形的体积比是长度比的立方,即n3:1,也就是大图形的面积是小图形面积的n3倍。
3.研究。
同学们,探索规律可以通过猜想,收集具体例子的数据,认真观察,比较,找出共同特点,归纳出其中蕴藏的规律。这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立体图形按比例放大后体积变化有没有规律,大家在课后也可以举例子,找数据,对照比较去研究,可能会有惊喜的发现。
对应边的比面积的比。
3︰19︰1。
4︰116︰1。
n︰ln2︰1。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十三
《表面积的变化》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的教学内容,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我加强动手操作,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2、情感目标: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合作的乐趣,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价值目标:学生能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重点:表面积变化规律的探索。
难点:应用发现的表面积变化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三、拼拼说说,运用规律。
四、全课小结。
观察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教师演示,提出问题:体积有没有变化?表面积有没有变化?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原来一共有12个面,拼成后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课件出示数据: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演示操作,提出问题:表面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引导完成填表,组织交流发现的规律。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分组拼一拼,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通过这课的研究和探讨,我们不仅发现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而且将数学和生活仅仅的连在了一起。愿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
(一)、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指一指,想一想、说一说,体会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体验到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
猜想,操作探究,交流讨论,验证发现。
学生可能的发现:
1、拼的次数比正方体的个数少1.
2、拼一次少两个面。
3、拼得次数越多,表面积减少也越多。
(二)、学生可能发现的规律:
1、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大,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小。
2、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小,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大。
(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a、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同时结合思维活动,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b、通过学生把几个正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边操作、边思考,进一步发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初步感到这个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把关注点落到找寻规律上,能把表格中的数据综合起来看。通过这些引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培养。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者再带着学生到表格中再次体验规律,让规律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发现。
c、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了解三种拼法,增强体验。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直观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发现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中,提高空间观念的积累水平,发展数学思考。)。
(三)、学生可能的发现: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3、可能出现几种摆法,就请同学们再在小组里拼一拼,比一比,说一说,然后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
(这一环节拼拼说说,是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学生前面的规律体验深刻,学生才能灵活运用。)。
1、拼的次数比正方体的个数少1.
2、拼一次少两个面。
3、拼得次数越多,表面积减少也越多。
1、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大,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小。
2、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小,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大。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活动四的结果说明: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减少越多;两两相拼的次数多,减少的面积也多。
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体积、容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拼一拼、算一算,发现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新体形后的体积是原来小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体积之和,体积没有变化,而拼成的新体形的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变化的规律是比原来单个的总面积减少了,重叠一次减少两个面。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安排了3次动手操作探究规律的活动:
活动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三: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其中有什么规律吗?将两个长方体形状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我马上安排了一个小练习:应用规律,让学生对这个刚发现的新规律深刻地烙在脑中。之后才进行长方体拼长方体的延伸学习,这样就使得难点突破得更快了,也为下面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基础。在学了长方体的拼接之后我又给学生出示了更第二次练习,这样让学生将刚学掌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包装物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形成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十四
北师大版数学十二册18页。
1、结合具体情境,用表格、图像、关系式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互相关联的变量;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充分感受互相关联的变量。
辨别哪些相关联的量可以用字母表示,怎么样表示?哪些不能。
一、体会什么是变量。
师:在生活中,很多事物在发生变化。如: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在变,我国的人均收入、生产总值等等都在变化,象这样的会变化的量,我们都称为变量。
二、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中互相关联的变量。
师:往往一些量的改变会引起另外一些量的改变,比如:身高的.改变会引起体重的改变;购物时,单价或数量的改变,会引起总价的改变;象这样的例子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变化的量”
1、小明体重变化情况。
小结:人的年龄和体重是互相关联的两个量,人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2、骆驼的体温变化。
(1)出示骆驼体温变化统计图,先观察认识统计图中反应出哪些信息。
(2)依次回答书中的三个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3)小结:请说说骆驼的体温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3、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
(1)圆的直径与周长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
(2)这两个量的关系跟前两种情况比有什么不同?
(3)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两个量的关系吗?前两个例子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4)小结:用语言表达圆的直径与周长之间的关系。
二、巩固。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应肯定)。
三、练习。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十五
月相变化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先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月球以及月球的运动又有哪些知识储备?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到过月亮是有圆缺变化的,能够知道农历十五是满月。在上一节课学习中也了解了月球是自身不会发光的,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在绕着地球逆时针运行等。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又规律性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记忆,画出月相的变化,再通过小组以及全班的交流比较,初步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同时通过模拟实验,对原先的月相变化规律进行一次检验。
对月相变化的规律的认识,要让学生真正形成,仅仅靠记忆画和模拟实验只能算是“纸上谈兵”,真实的记录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这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是有利的。促进学生开展课后观察活动,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课后观察活动进行指导,让学生明了做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在课堂中留下争议的问题,需要学生用事实去确定。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过程与方法: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坚持记录的习惯。
2、初步形成观察月相的兴趣。
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和相应的农历时间。
上半月月相绘制图、模拟实验记录图、模拟月球的黑白球等。
1、苏轼的`《水调歌头》引入,引出月相话题。(圆缺变化)。
2、出示月相的若干个照片,使学生了解圆缺变化中看到的亮的部分是月球反射太阳光的结果。
3、学生画一个印象中的月相。
4、提问:所画的这些月相都真实出现过吗?
1、提问:这些月相的出现是否存在一定的先后持续?
2、每生画一组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图。
3、在小组中先讨论交流:所画的月相规律是否都一样?有哪些不同之处?
4、全班交流,达成对月相规律的初步共识。
(由缺到圆,亮面的方向、位置,初七八后明暗交界处是凸还是凹)。
5、讨论:农历下半月的月相规律。
6、小结:指出学生对月相规律还存在的不同意见,并指明这些月相是大家凭平时的印象得出的结果,并不是对月相进行观察记录的结果。
1、学生带着以下三组问题自学书本“模拟月相变化”p49大标题开始到p50第一自然段。
(1)用什么模拟月球、地球上观察月相的人?还要模拟什么?
(2)月球是如何运动的?
(3)进行模拟月球运动的同学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哪些?
2、讨论交流上述三组问题,重点强调“模拟月球运动的同学进行‘运行’时要注意什么”。
3、分小组内进行月相模拟活动,观察者记录观察到的“月相”。
4、根据模拟实验的记录结果,重新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纠正前面所画月相规律图中存在的问题。
5、小结:月相模拟实验不能等同真实的月相。
1、在课堂内我们无法观察到真实的月相,只有记录下真实的月相才最具有说服力。
2、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
3、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4、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5、说说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问题或困难。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十六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36—37页。
1、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2、能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各小组准备4个相同的正方体和2个相同的长方体。
一、拼拼算算,寻找规律。
(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教师演示: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a、提问:体积有没有变化呢?
(1)学生可能的发现:计算法: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少2平方厘米。观察法: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
(2)追问:谁来指一指,少的两个面在哪?其他同学看着直观图想象一下少了哪两个面?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原来一共有12个面,拼成后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
(二)、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出示表格。
a、谈话:刚才我们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如果用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像这样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拼一拼。
正方体的个数。
2
3
4
5
原来正方体一共有几个面。
12。
拼成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
2
b、学生操作完后汇报。
c、谈话:可能个别同学没拼就知道结果了,在刚才拼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学生可能的发现:
(1)每多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多减少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d、验证规律。
(三):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几个正方体拼成一排时表面积的变化,那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又有什么变化呢?我们继续来研究。
出示:两个相同的长方体。
a、提问:你能用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三个不同的大长方体吗?
b、学生拼后反馈三种拼法。
c、提问:用两个长方体可以拼成三个不同的大长方体,联系刚才摆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可能的发现: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a、将上下面相拼时,减少的.就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之和。
b、将左右面相拼时,减少的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之和。
c、将前后面相拼时,减少的是前后两个面的面积之和。
提问:在这拼成的三个大长方体中哪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哪个最小?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发现:因为减少的面积越少,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大。
d、验证: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发现。
二、拼拼说说,运用规律。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发现,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表面积都发生了变化,而且都有一定的规律。下面看看谁能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出示题目: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体,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大多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把10盒火柴包装成一包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
提问:“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就是什么最少?(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少)。
学生操作并找出不同的包装方法。
说明最节省的理由。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知道了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并且每拼一次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十七
本节课在课前我做了很多准备,可以说是很尽心去做这事。但是我认为还有这样一些不足:
1、剪月相环节完全可以放到课上去做,因为学生可以看黑板上没有哪个月相就剪哪个,比较灵活,不会耽误过多时间。
2、学生分组讨论少,因为学生表现比较沉默,我一时忘记让学生讨论月相的成因环节。
3、在这之前观察月亮时应该激励孩子,让他们满怀兴趣,因为“兴趣是观察的基点”。这点是受沈特级点拨而豁然开朗。沈特级是从十五开始让学生观察月亮的,而曾宝俊老师他们是从农历28开始看月亮的,角度不同,但是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值得我学习。做什么事都要多动脑筋。
文档为doc格式。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十八
在第1课“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的变化。本节课学生将用不同的力拨动他们熟悉的钢尺,探索声音强弱的变化;通过敲击装有多少不同的水的玻璃杯,以及拨动不同松紧的皮筋、粗细不同的琴弦、敲击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探索声音高低的不同。学生们通过对听到的不同声音的描述,将对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音调就越低。
2、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1、利用钢尺(塑料尺)进行实验,找出声音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2、利用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进行试验,找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1、声音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设计实验探究尺子长度和音调的关系。
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在一定时间里振动的次数。
为每组准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4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尺子声音高低的实验记录单”、1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长短不同的3个铁钉、粗细不同的3根钢管、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3根铁管、1把六弦琴。
动画:尺子振动。
一、引入。
1、谁会敲鼓?听一听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2、提问:这些鼓发出的声音有哪些不同?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4、、出示一把钢尺(或塑料尺),提问:怎样使它发出声音?(提醒学生拨动尺子时要避免尺子和桌面撞击。)。
5、怎样让尺子发出音量不同的声音?
1、出示钢尺(塑料尺)进行实验的要求:
用你们的方法进行研究,观察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多强,并用振动幅度大或小、声音强或弱作记录。
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记录下来。
重复做上面的实验3~4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是什么关系,并能准确地进行描述。
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学生开始实验活动,仔细倾听和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观察到的现象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并记录下来。
3、学生分组交流观察结果。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一)、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每组发一张实验记录单。
学生对敲击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发出的声音的高低进行预测,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他们的预测。
2、实验方法:
按照从1号杯到4号杯的顺序,或从4号杯到1号杯的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再与小组的预测进行比较。
每个小组领取一组(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按要求开始实验。
3、与全班同学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二)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着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提问:还记得怎样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吗?
3、分小组实验。
4、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皮筋绷紧时,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皮筋松时,振动得慢,发出的声音低。
(三)探究声音的高低与尺子振动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1、尺子怎样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尺子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2、是这样吗?我们先来预测一下,把预测结果天道记录表中。
3、交流预测情况,并说出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4、实验要求:要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能够清楚地听到声音的变化和观察到尺子振动频率的变化,还要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5、学生实验并记录数据。
6.整理数据。
请各个小组根据实验得出的数据,对应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把音高达到的高度以下涂上颜色,制成柱状图。
四、总结。
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声音高;物体振动的慢,声音低。出示尺子振动的动画。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篇十九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
1、发挥联想,选定课题。
“家乡的变化”原本是语文课本上口语交际内容,如何使学生交流更有素材,更有感受和体验呢?怎样才能使学生收获多多?只有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接触网络……何不把它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呢?师生觉得这是妙计,当即就定下了这一综合实践课题。
2、尊重主体,搜集信息。
以人为本,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在。活动中,根据信息来源的途径不同,要求分成五个小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组别,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搜集的主要内容。这样,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
3、综合智能,整理信息。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搜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单一的,就必须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汇总,要为我所用。学生有的画一画,有的写一写,有的制成图表,有的摄影,还有的摄像。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运用语文、数学、美术、自然、科学技术等多种学科知识,综合多种智能来整理信息。
4、发展个性,交流信息。
学生个性千差万别,各有所长,也各有特色。他们中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能说会道的,有挥毫泼墨的,有载歌载舞的,也有操作电脑的……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交流获得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果,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张扬自己的个性。
5、情感升华,总结课题。
这一课题贴近学生的世界,学生亲临现场,去看,去听,去想,去写,去画,去摄,感受全过程,这样的耳濡目染,切身体验,学生难以忘怀,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学生在知道家乡的昨天和今天后,让他们展望辽阳的未来,描绘辽阳的蓝图,这时,作为一名小学生,充满了对家乡的自豪感,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多途径地收集信息,了解家乡的巨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并立志努力为建设家乡而刻苦学习。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小组合作,处理信息,学会多种形式整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
【活动过程】。
一、搜集信息。
1、师生讨论,明确收集的目的和途径。
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五大组:采访组、考察组、调查组、查阅组、网络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建小组。
2、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
采访组:深入工厂、邮局等单位采访,了解产业规模的变化及通信设施、手段等方面的变迁。
考察组:走街串巷,实地参观考察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调查组:以一个有代表性的.家庭为例,调查他们家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
查阅组:到阅览室、图书室、社区、档案局等地方,搜查翻阅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
网络组:通过上网的方式,下载一些关于本地发展变迁的信息。
3、时间:两周。
二、整理信息。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要为我所用。
1、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反映家乡的变化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整理信息时首先要根据收集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与重点有关的整理得多一些、细一些、详一些,其余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根据重点,确定形式。
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也确定了重点,就要考虑以什么形式来汇报,形式的选择,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是图片、文字、表格,也可以是摄影、摄像等,当然也可以多种形式兼而有之。
3、时间:一周。
三、交流信息。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利用三周时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收集、整理了家乡变化的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小组交流。
・1、推选5个学生分别扮演来辽阳应聘的大学生、准备来辽阳发展的投资商、记者、外地游客、主管城市发展的政府官员。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邀请一位代表参加本小组的交流。
・要求:根据身份的不同,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2、小组交流。
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并接受代表的提问,在此基础上推荐一人参加全班交流,组内其余同学可以补充。
(三)、全班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