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实践案例研究案例与实践篇一
;摘 要: 城市设计作为建筑学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复杂程度高、综合运用强的特点,是本科阶段专业系统学习的“收官型”课程,对专业培养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站在建筑学科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视角,针对现有课程教学中的单向“填鸭”方式,以方法培养和课程目标为基础,引入和运用案例教学,提出调整優化教学理念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研究案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形成“多因素影响下的城市设计”为主线索的教学思路,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型,从建立案例库、案例等级划分、案例设计与组织和案例运用四个方面进行城市设计案例教学建设,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设计创造性,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城市设计;案例教学;综合运用;案例体系;教学实践
doi:10.15958/.2018.03.018
建筑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也是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想结合的交叉性学科,实践性很强。当代各学科相互交叉和不断开放,建筑学专业在知识架构上也发生了变化和拓展。这一趋势必将从多方位、多层次影响到建筑学教育,促进建筑学教育的变革。
城市设计的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由欧美引入我国学术界,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设计研究已经体系化和专门化。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认为:“城市设计是与其他城镇环境建设学科密切相关的,关于城市建设活动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方向和专业。它以阐明城镇建筑环境中日趋复杂的空间组织和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所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 [1]4。
2006年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首次明确了“城市设计”作为详细规划中的法定内容。2016年,在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中“城市设计”成为必修课程(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的《城市设计》(第三版)专著, “全国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必修教材”)。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城市设计的知识和素养已经没有争议[1]53。
目前在我国本科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一直是专业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由于本科建筑学专业五年级为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因此四年级下学期是在学校进行集中授课的最后一个长学期,这个阶段所有课程以围绕专业综合运用为主。城市设计作为建筑学核心课程中最后一个大型设计课题安排在此环节,是本科阶段专业系统学习的“收官型”课程,可以为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提供良好的技术性、综合运用性和复杂性学习平台,为专业拓展和下一步的生产实习打好基础。对专业培养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及教学思路
在城市设计课程中,提出用技术手段实现城市局部的空间构想,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建筑学的核心问题:如何理解建筑与城市、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而同时需要考虑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地形竖向、交通道路、功能设置、规范要求、结构选型、构造设计、文化保护、文脉延伸等诸多方面,并与城市规划、景观、历史人文、艺术、生态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和拓展,是不折不扣的综合运用型课题。经过近10年的教学实践,教学组发现在高年级城市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普遍表现为:尽管教师在理论讲授部分已经对设计课题进行了原理和功能讲解,但面对功能复杂、学科涉及面广和较大规模的城市设计课题时学生仍然无从下手,往往花很多时间在总图布局、功能和构思上,而最后的综合运用技术表达往往不能达到预期要求的深度。这样的话,学生接受的综合技术性训练就大打折扣,对于专业教育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而且学生在交图前后熬更守夜,疲惫不堪,身体素质下滑,同时也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说这已经成为高年级本科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一种“常态化”生活。
经过分析,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方面。一方面是课堂“模式化”“填鸭式”的单向教学过程,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低,看重“结果”,轻视了方法的探寻。另一方面,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接受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是有限的。面对多因素影响下的城市设计时,更需要加强城市规划、景观、历史人文、艺术、生态学等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
荷兰著名建筑学者亚尼山大·佐尼斯亚尼山大·楚尼斯 (alexander tzonis),荷兰著名建筑理论家、建筑教育家、批判地域性主义理论创始人,荷兰设计知识体系研究中心负责人。在《重塑建筑教育中》将建筑教育与医学教育进行类比,提出建筑教育应借鉴医学教育的案例教学法。这也是基于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解决综合运用能力的突出作用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教学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来,学生通过案例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的目的[2]。变讲授式的被动教学为启发式的主动教学,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任何一个城市设计,都是基于特定的背景条件和环境基地的。设定背景条件和环境基地的目的,在于设计活动本身具有技术与实际结合的特性,否则设计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因而,城市设计课程本身的核心就在于教授“方法”的过程,而不是教授“知识”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即选用本专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性”和 “非典型性”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相比,其目的、载体、方式、评价、效果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
由此可见,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设计课程,也是案例教学适应的课程类型。基于这样的目的和认识,教学组提出在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并据此设置“多因素影响下的城市设计”的案例课程教学思路。
二、基于案例教学的城市设计教学模型
根据课程教学思路与案例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教学模型,在城市设计教学中逐次展开。课程教学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性目标为:第一阶段以课堂讲授结合案例分析为主,使学生能够建立初步的城市设计概念;第二阶段以城市调研结合案例分析研究为主,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对城市设计的理解,为下一步城市设计实践做准备;第三阶段以设计实践结合案例研究为主,促进学生自我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多角度、多因素方向引导学生对城市空间进行构建和设计思考。
以上3个阶段目标,通过6个教学进程加以实现:1城市设计概念的形成;2城市设计理论基础的建立;3城市空间的认知;4城市空间发展的多因素影响;5城市空间分析方法的运用;6城市设计表达。
结合案例教学要求,在阶段目标与教学进行的总体控制下,将课程分解为6个案例教学环节:1环境调查与认知分析;2案例研究与设计构思;3功能组织与空间应对;4整合设计与技术建构;5场地设计与细部设计;6设计表达与评价反馈。见表2所示。
三、 案例体系设计与建构
通过案例教学的组织架构可知,课程案例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案例的运用对应不同教学阶段和教学进程。精心选择、组织案例成为案例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中,课题组以教学主线为指导,以教学模型为框架,对案例体系进行设计与建构,主要包含4个层次的内容:课程案例库建立、课程案例等级划分、课程案例优化组织、课程案例运用。
(一)课程案例库建立
主要涉及案例的选择与分类工作。从案例选择来说,主要特征应具有提纲性与系统性、典型性与启发性、时效性和针对性。从案例分类来说,主要有城市空间体型环境实例、经典设计案例、竞赛设计作品案例、往届或外校学生设计作业案例。
(二)课程案例等级划分
根据教学阶段和教学进程匹配不同层级的案例,划分为高、中、低3个不同层级。高等级案例与教学整体目标相关度高,一般是教学中进行有计划讨论的骨架与线索,具有一定提纲性与系统性,与教学阶段目标有直接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会反复出现,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用以保障落实教学控制点和实现教学阶段性目标。中等级案例与各教学进程相关度高,一般出现在某教学进程中,或针对某一阶段学生出现的设计共性问题被提出并加以分析和讨论,具有一定典型性与启发性,用以加深和理解教学关键知识点和难点。低等级案例与教学环节或小组设计方案相关度高,一般是针对某一教学知识点,或针对小组设计方案的特殊问题,具有一定时效性与针对性,为了与特定方案相类比而提出讨论。
(三)课程案例优化组织
根据课程各阶段目标、进程和环节任务的要求,对案例进行优化组织与合理安排。首先,依据案例等级与教学各阶段的任务安排,选择把握好案例引出的特定时间。这些案例配合教案,使教学安排的每一阶段不是简单地把图纸画得更加细,而是具有一定的侧重点和目标。通过每一阶段的过程控制,在设计方案的逻辑演进下适时提出案例及讨论,使学生对设计方法及步骤具有清楚认识,才能领会阶段性设计成果还有进一步设计深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自然会被调动起来。其次,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阶段,高、中、低等级案例需要相互配合和相互印证,选择的案例应成组出现,多个不同等级案例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而被组织在一起,它们的出现正好是讨论与这个逻辑相关话题的时候,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案例内在逻辑关系的学习乐趣,避免简单抄袭案例的形式与处理手法,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发现案例中设计者的设计方向与构思。
(四)课程案例运用
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加强学生在综合性设计课题中进行调研和分析的能力和方法,加强教学互动,进而将案例中的思路和方法有效運用到设计创作中。
调研对象主要针对城市空间体型环境的实例。调研前,要求学生分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实例的相关背景与建设资料,在此基础上拟定调研提纲,明确调研目的、调研内容、调研方法等具体内容。学生在实地调研中着重体验城市空间的环境、建筑布局、建筑体量和高度的分布、功能分区、材料、外部空间、人车交通组织、公共开放空间、人群活动、标志标向系统和园林绿化等城市设计基本要素,了解使用者的感受和意见,做好相关记录,完成调研报告。最后通过小组调研汇报的形式进行课堂研讨。案例调研及研讨环节训练学生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进一步归纳总结的工作方法,进而培养学生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加强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3]。
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对城市设计具有积极作用,并要使其成为设计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案例分析,对城市设计的功能、形态、技术等方面进行认知、分析、借鉴、批判,从而达到提高城市设计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要求。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在思维中建构同类型城市空间形象;另一方面能够为后续的深入设计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针对教学不同阶段和进程,案例分析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城市背景分析、基地区位分析、基地与综合环境分析、技术路线分析、构思与概念分析、空间与功能分析、材料与技术分析、形式与造型分析等。对不同指向目标的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需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主要推荐学生采用:空间-形体分析、视觉秩序、场所结构、图底关系、空间注记、心智地图以及数字化分析计辅助设计技术等分析方法。
3.设计创造
案例教学是以客观存在的或已经发生的事实为出发点,其目标在于探讨复杂问题发展的多种可能,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其答案是多元化的,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允许多样并存,这符合城市设计的特点,也符合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因此,城市设计课程的分析和设计并没有一个最终的标准答案,而在于分析和设计的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和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活生生的、多层次的案例分析和学习,能够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经过前阶段的案例学习与分析,将案例中的思路和方法运用于城市设计的实际创作中,真正成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方法。
五、案例教学实践
在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中,我们针对每个教学阶段和进程,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了大量案例,对案例进行分级编组,课堂教学以师生互动形式为主。采取教师引出案例—学生小组讨论—组员发言—小组点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了生动有效的启发式案例教学。如表3所示。
六、结 语
案例教学重视的是结论的思考过程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设计的结果。由课堂填鸭式的被动教学变为每一名不论能力强弱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互动教学,让每一名学生都体会到专业学习的乐趣,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的设计创造性,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同时丰富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建筑设计专业水平。
课题组认为案例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掌握大量案例资料,做好案例收集、分级工作,恰当地分组编排,优化组织。课题组从高年级城市设计课程入手,教师经过2年的教学探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修正方向,通过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研究,结合贵州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以点带面,抛砖引玉,推进我校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建筑学教学体系中成为特色教学方式和手段,为下一步建筑学专业迎接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评估做好基础工作。作为一种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可以作为我校应用型学科专业的一种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和深入研究,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校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和自身特色。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赵广示)
相关热词搜索:;实践案例研究案例与实践篇二
针对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校内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校外实习又难以接触核心业务等问题,提出了校外实习部分环节前置校内、模拟训练、实战训练、综合项目实验、行业培训、投资体验交流等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以此缩小校内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的差距。
证券投资学作为培养证券投资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要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调实践教学,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共识,但在具体实践教学中仍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外实习难以接触核心业务
目前,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在校内网络环境下进行项目实验,校外建立以证券公司营业部为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在校外实习期间,证券公司营业部对学生的培训内容基本上是证券公司概况、职场相关知识、股票市场概况、开户转户流程、相关表单的填制以及营销方法的学习等,实习内容大多是证券的营销与宣传,挖掘潜在客户这一进入证券行业的最基本业务。在证券投资方面,主要通过参加营业部在每个交易日进行的前一天市场点评以及当天市场预测的晨会,以及对当天市场行情进行点评的夕会获得一些总体的认识,而给实习学生进行证券投资分析的指导和训练不多。因此,学生通常难以通过校外实习接触到证券投资的核心业务。
(二)校内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校内实践教学一般都包括证券品种与证券行情识读的认知实训、行情交易软件与模拟交易软件操作的操作实训、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业务实训等内容。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下,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证券投资的一般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提高证券投资收益。因此,目前为就业所进行的'业务实训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缺少对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方法的深度运用以及紧密联系证券市场实务的综合实验。特别是在学生难以通过校外实习接触到证券投资核心业务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证券投资水平,还必须通过深入开展校内实践教学这一环节来解决。
(一)校外实习部分环节前置到校内实践
证券公司每个交易日一般都有晨会和夕会,晨会进行前一交易日的市场点评与当天市场行情的预测,夕会则对当天的市场表现进行点评。通过班级学生以自愿原则集中在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为条件,提出让对方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每个交易日晨会与夕会要点、内部研究报告以及到校举办证券投资专题讲座作为客服内容,使学生以往到证券公司实习才能参与的活动前置到学校作为校内实践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证券公司晨会和夕会对财经资讯的分析以及对市场行情点评的学习,逐步学会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通过证券公司内部研究报告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证券投资分析的方法,并直接指导他们的实盘操作,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根据证券市场出现的热点和困惑,及时邀请证券公司安排投资顾问到学校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指点迷津。另外,也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加证券公司营业部举办的各种培训或股市沙龙,主动与其他较为成熟的投资者沟通与交流。这样,通过把在证券公司实习的部分环节前置到校内实践,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逐步学会解读信息和研判行情,进而提高他们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为他们将来在证券行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设综合实验项目
由于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对证券投资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基本应用能力,因此并未大胆地将证券投资行业以稳健获利为目的所要求的投资分析能力与实战操作能力渗透到其中,因而与现实证券投资行业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这其实是学以致用与创新的问题。目前,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是根据其理论内容设定的,因此其实践内容一般包括证券品种与行情识读、证券行情软件及模拟软件的操作、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等实验。而且以上实验通常只是单一理论知识的应用,而现实证券投资操作是各种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不断创新。从已有的证券投资实验教材与公开的精品课程网站看,各高校开设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方法的综合实验较少,并且其实验的广度和深度也与真实的证券投资分析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为此,应开设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判的综合实验,通过讲授、案例研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实盘演练及课后辅导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正确的投资策略、方法与技巧,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分析体系,通过模拟投资或实盘投资获得持续盈利的能力。此外,由于我国发展中的证券市场新规则、新品种、新现象、新理念不断涌现,因此只掌握一般的证券投资知识难以成为市场的赢家,需要不断地学习与研究,特别是对教材内容要活学活用,并加以不断创新和改造。
(三)认真对待模拟投资
模拟投资在证券实践教学中已普遍使用,其目的是通过模拟操作,增强学生对证券市场的感性认识及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证券投资的兴趣与自我探究能力,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证券投资能力。其优点在于模拟投资不涉及切身利益,学生可在模拟中大胆尝试,在没有亏损的心理压力下,通过真实市况勇于投资买卖,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投资盈利模式,但其缺点是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认为不是真实资金,买卖随意性大。因此,在进入证券市场交易前,应要求学生把模拟交易当作以自有资金交易一样认真对待,借着良好的模拟训练机会练习投资基本功,为下一步实盘交易做好准备。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使他们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交易环境下能获得更多投资经验,了解更多市场投资风险,并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操作技巧和分析能力。目前大学生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大赛已有国泰安、世华等举办的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也有一些证券公司全程技术支持举办的地方或校园证券投资模拟比赛,并对优胜选手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学生参加这些模拟比赛对他们将来从事证券行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历练。
(四)引导实盘交易
实战训练是指由学生在证券公司开立真实账户,存入真实资金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训练。由于实盘交易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有时看准趋势也不敢下手,常常买时怕套、卖时怕涨而犹豫不决。结果不是追涨就是杀跌,发现操作错误或亏损则心情郁闷,不敢果断及时斩仓;或赢利时得意忘形,忘记了设置止赢价格而成为纸上富贵,心态与模拟操作大相径庭。模拟训练无法让学生真实感受盈亏对自身心理的深刻体验,对于培养学生成熟的投资心理和投资策略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引入学生实盘训练,以弥补模拟训练的不足。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有闲散资金进行实战训练的。由于实战训练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不要求每个学生参与,以自愿原则参加,并且投入资金是学生自己的闲钱。同时,不提倡实战训练的学生每个交易日盯着大盘进行过于频繁的短线操作,以免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实战训练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除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以及对证券市场的敏锐性,才能对学生的实盘交易及其风险控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同时,如前所述,通过学生在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所得到的每个交易日晨会与夕会要点、内部研究报告等客服内容,也为学生的实战训练提供一定的帮助。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实盘交易所具有的风险性,出于对学生负责以及明晰学校、教师和学生3方的责任,进行实盘交易需告知家长,并向学生及家长说明投资风险自担,不能仅将教师和开户证券公司的观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也不应认为教师和开户证券公司的观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学生务必谨慎决策。
(五)选拔优秀学生参加证券行业的实战培训
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一些证券公司或期货公司组织的为企业内部储备人才的免费培训班,以此提高学生的实战投资水平和就业能力。华信信托、大通证券、良运期货近年在全国联合招募优秀在校实习生进行暑期实习,同时也与一些高校如山东大学、东北财大合作,提供系统的金融实务知识培训和金融实践机会,其中一些优秀的学员被各旗下营业部及优秀企业录用为营销及研发专业型应用人才。还有一些证券培训班,由具有多年成功证券从业经验的实战家组成的培训团队,提供了迅速积累实务操作的经验和方法。因此,对于已有一定实战投资经验、对证券投资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适当参加这类付费证券培训,从而达到迅速提高实战能力的目的。
(六)投资经验交流
学生在模拟投资或实盘交易的整个过程中,每次上课都可以选取一到两个学生上讲台汇报自己的投资操作情况,让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投资体验。通常选取投资收益较好和较差的两类学生,分别就自己操作所选证券品种的宏观、中观、微观原因和买卖时点进行分析,交流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特别是失败的操作往往是大部分学生都会犯的错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教师对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点评时,不但要与学生总结成功的投资经验,更要与学生探讨失败操作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操作是否符合正确的投资理念和买卖原则,是否注意了防范和控制风险等等。并督促学生课后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总结与点评进行回顾与反思,对自己下一步的投资策略做出修正。
实践案例研究案例与实践篇三
;作者简介:
张友志(1973-),男,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和区域经济学研究, (e-mail) just-zhang@。
摘要:
案例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法学、医学和企业管理等专业的教学实践之中。文章重点研究了教学案例的选择及撰写、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案例教学效果评价等工程管理案例教学中的有关理论及实践问题。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管理; 案例教学法; 建构主义;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tu71;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一、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实现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一些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对专业定位和就业去向的认识不清晰,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也有待提高。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社会认可及符合职业需求的高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迫在眉睫,案例教学法对于实现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地,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教学案例选择与撰写、案例教学组织实施、案例教学效果评价等教学过程(图1)。为此,下文准备按照教学过程对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涉及的相关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
二、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与撰写要求
三、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模式及方法策略
四、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效果评价
五、结语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