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个人来说,总结都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和反思方式。怎样写好一篇总结,是许多人在写总结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总结范文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许可以避免我们重蹈覆辙。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篇一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少。高中学生正面临高考,长期在压力的作用下学习,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益,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词汇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高中英语词汇量大,单词拼写较为复杂。采取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单调模式教学,显然不能使学生有效地记忆单词。单词是英语最小的语言单位,如果词汇的掌握达不到一定数量,就会动摇英语学习的基础。鉴于此,我采用了趣味单词教学法。(1)用体态语教学,例如在教学“smell”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做出“嗅、闻”的动作,在教学“taste”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做一个品尝食物的动作。这些有趣的动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还能够增加课堂趣味,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2)利用视频进行词汇教学,如在学习“cover”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一些情境,比如是一条河、一盆水逐渐被雪覆盖的情景。此外还可以让同学们通过简笔画或者图片来记忆单词,如通过图片与单词配对的方式,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二、对话教学,让学生乐起来。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然后教师将对话肢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向学生灌输的对话教学方式单调乏味。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可以调动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对话教学时,我用大屏幕播放视频,让学生跟读。然后让学生在静音的情况下,根据无声的视频给人物配音,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体验到视频中的情境,并且更深的理解英语内涵。之后,让学生在组内分角色排练对话,教师选择表演比较好的学生到教室前面进行表演。高中学生表现的欲望比较强烈,他们可以快乐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
三、课文教学,让学生在形象中感悟体验。
传统的英语课文教学,教师只是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课堂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教学效益偏低。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当中,达到理解领悟课文的目标。教师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比如浏览、视读、略读、精读等方法。并且精选一些关键词汇,让学生根据词汇提示复述课文。并要利用视频的优势,让学生将课文根据关键词汇造出句子。例如课文中出现了“becoveredwith”这个短语,教师用视频播放一条河被冰覆盖的情景,引导学生造出“theriverwascoveredwithice”等句子。这种设置情境让学生造句的练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英语词汇遣词造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亚丽。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01)。
[2]姜兰,丛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4)。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第一中学)。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篇二
学校这学期对高中的体育课进行改革,我就改革后的体育课谈下自己粗浅的想法,首先课改后的体育课,让老师有教的内容,让学生有学习的项目,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很多,从而也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学到东西,在上跳绳课上学生和我说老师我长这么大都没跳过绳,他说自己以为跳绳就是会跳就行,没想到跳绳还有这么多的花样,同样在学习毽子的时候他们也有这样的感受,这让我感到十分的高兴同时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我就在给自己不断的打气要好好进行学习这样我的课堂学生才会喜欢,而我也找到了自己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给我课堂带来无穷的快乐和新的'体验,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首先课程的实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篇三
一、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身教胜于言教”
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二、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温暖;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会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起到激励其奋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
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
良好的思想品质是通过学习教育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的熏陶,经过个人自觉锻炼与修养逐渐形成的。结合体育课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应有效地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引导教育。在进行各项体育项目教学时,讲解各项目的发展史和近期我国在奥运、亚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我国运动健将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一些伟人、科学家等注重体育锻炼的典型事例,如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等,让学生明白:实现理想,体质是成功的支柱,否则,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就无从谈起。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在队列队形练习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在体操项目跳箱、跳马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在进行田径中长跑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各种比赛中,无论胜负,都要注重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在运动状态中,学生思想品质中的各种弱点会在身体练习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如练习单双杠、跳箱时表现出来的恐惧心理,在球类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苗头等,教育者应抓住这些不正常心理,及时有针对性地加以诱导、教育。
总之,只有结合教学的实践去具体化、形象化地进行教育引导,才能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用心爱心专心1。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四
许明发。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有体育课教学、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组成。在这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社会,思想品德教育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体育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强烈的竞争性,这些特殊的文化价值对发展学生的现代人应有的竞争意识、激进性、开放性、良好个性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一、精心设计教学,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际学习机会,不允许教师长篇地进行说教。因此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比如下雨天,我们可以利用室内课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可以用讲故事或演讲的形式,讲述革命家、伟人们的体育锻炼事迹,介绍我国灿烂的体育文化,中国体育健儿为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的时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科学地锻炼身体与养护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室外实践课时,通过精心的设计,同样也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垒球投掷课时,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碉堡”的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面画上碉堡的图案,看谁炸掉的碉堡多,如投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就做俯卧撑10次,促其加强臂力的练习,学生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碉堡投掷。这既是效果较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除了巧妙合理地运用一些方法外,还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和场地、器材、天气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形式,有机地把知识技术技能与思想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准则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球类、游戏等教材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具体实践中,多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取得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励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篮球比赛就是一个集体主义教育的一个最典型的事例。比赛中如果场上队员不互相配合,只想表现自己,个人出风头,即使你的篮球技术、技能最好也是不会赢球的。因为这是一个集体的项目,需要场上所有队员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对手,集体的力量才是力大无比。
一、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通过搬运器材、收拾场地等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此外,在处理突发事件、组织考试时也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热爱集体,关爱他人等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
三、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意志。
体育课上,学生每学习一个动作技术,都要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动力定型这几个阶段,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初学时学生的心理往往会随着动作的难易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畏惧,生理上肌肉又会有酸胀、疼痛的感觉。心理和生理的反应对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学生就会产生怕苦、怕疼、怕伤的畏难情绪,此时教师就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并适时地讲一些优秀运动队或杰出运动员取得巨大成绩的感人事迹。20世纪80年代号召全国人民共同学习的“女排精神”,被誉为铿锵玫瑰的中国女足,以及被誉为冰山雪莲的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和近年来不断取得骄人成绩的中国女子花样游泳队,还有像姚明、刘翔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国际体育明星,用他们那种“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好、顽强拼搏、勇夺第一”的中华体育精神。来激励和感染学生,这样既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又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
教师就要适当地利用中长跑这个项目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敢于克服困难、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劳累、磨练等外界刺激,才能锻炼人对自然、社会的挫折承受能力。因此,体育教学,不仅为学生掌握运动技术、锻炼身体提供了条件,并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为适应未来艰苦创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组织纪律观念的形式。
学有目标,教有常规,赛有规则,练有纪律,比有风格。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速度、耐力练习过程中,就对跑的距离、次数、速度、姿态等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运动能力,锻炼顽强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日积月累,就成为一种催人奋进的人格力量。又如体育竞赛,为了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事先要精心设计制定好有关比赛规则,耐心地进行赛前道德教育,防止运动员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并养成运动员自觉遵守规则,听从指挥,服从裁决的良好习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长期参加这种规范的、严格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就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从而懂得:在学校要做一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好学生,出校后,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五、教师应身体力行,努力做学生的表率。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体育教师的身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动作,就是教师行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直接形象。好的示范动作使学生振奋,力争上游,教师的主导作用凸现出来,因此体育教师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素质,体能等方面的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休息习惯,保持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完成优美的示范动作。二是在特定的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感情、个性、道德、意志等对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教师除了语言教学外,行为教学较其他教学更多、更直接。在运动场上,体育教师有着特殊的魅力。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专注,善良、真挚、良好的道德情操,勇敢的拼搏精神,将更直接地影响和传授给学生。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加以认真的评价,目标明确,是非清楚,对体育教师的优美动作,高尚的品德会心领神会。
综上所说,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优势明显,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只要我们把握住体育运动的特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以德育人”的独特优势,我们相信,一定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篇五
体育教学有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练习必须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且须配合默契。因此师生感情是否融洽,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证师生感情融洽,教师自己必须带着爱心去上课,并把这种感情体现在行动上。
带着爱心去上课,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比如,上课时天气较热,教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活动量;天气较冷时,教师就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疼脑热,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次,上课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学生直捂着眼睛,我马上命令学生向后转,背对风站,自己却走到学生面前顶风而立。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是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上体会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尊师之情。
其次,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有一次,在教支撑跳跃山羊时,有位女生总是不敢起跳,急得直哭。她一哭,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沉闷下来。这时我马上走过去安慰、鼓励她,进行耐心讲解,并专门给她做了几遍示范动作,帮她练习了几次,这位女同学果然有了进步,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她也开心地笑了。
另外,还要注意教育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应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有一次在练习双手传接篮球时,有个女生边练习边吃零食。我瞪了她一眼,她毫无反应,我就走过去接过球同她一起练习。看着她那漫不经心的样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她身上,她大发脾气,我当时真想过去训她一顿。可稍一沉思,觉得不妥,就让其他学生继续练习,然后把她叫到一边,告诉她刚才她没有接住球的原因,接着又和她一起练习。下课后,那位同学诚恳地说:“我错了,谷老师,您别生气,今后我一定好好练。”我也检查了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师生间感情也更融洽了。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六
本节课在备课过程中完全以《中学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按照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为指导,将“情境教学”,“自主、创新、探究、合作”贯穿于全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学生能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游戏活动,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并从中学到了一些简易的动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我在教学中还特别注意改变了评价的内容和方式,较好地激励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与“练”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尝试练习,讨论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不同层次学生自主选择最佳的且适合自己个人实际的方式练习等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清新的、活跃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与锻炼的愉悦。整节课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学生很少受约束,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营造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氛围,激励学生创造思考发扬团队精神。
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对新事物的追求特别热切,求知欲强,但感知比较笼统,不精确,注意力不持久,容易激动等生理、心理发展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30米快速跑练习采用集中讲授,教师统一指挥、分小组、鱼贯练习和比赛的组织形式,符合高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练习密度和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
这节课在设计上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并能够合理的搭配教材,使学生上下肢都得到了锻炼,注重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以传授方法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且能够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拼搏进取。
让我觉得最可惜的是在整节课,由于教学内容多,因此学生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相对不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尚未充分热起来就转到了另一个教学内容上去了,这样从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对学生活动兴趣的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教学内容应相对集中些比较好,集中到快速跑加游戏。如果教师与学生在课前交流了解的再深入一些,对学情分析得再全面深入一些,教学设计再合理一些,效果会更好一些。如果重新教授本节课,我将重新设计游戏形式,以一个崭新的变化体现学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本节课更有效、更精彩。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篇七
体育课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具有与其他学科同样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但又有特殊个性,其具有较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及独特的教学方法。随着体育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要求小学的体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及技能。小学的体育课程主要以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教学目标,因此,应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加以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自主创新,适当放开学生,使其自由发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使其在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目前,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教师多用对成年人的标准进行教育:首先,将一套完成的动作分成多个部分加以教学,注重运动技术的传授,未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忽略学生的想法,造成学生未能掌握真实的技能,教学效果不显著。其次,学校将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作为教学目标,将体育教学视为增强体质及培养学生技术的工具。小学体育教学以传授学生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目的,目标单一,缺少变通性,加上课堂教学过于模式化与程序化,使学生在压抑的活动中学习,无法掌握真正的技术要领,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全面,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教学课堂的形式繁多。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及合作交流为学习方式。虽体育教学进程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及形式,但教学形式过多,学生的注意力将无法得到集中,进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效率及时间。小学体育的教学形式较多,具体表现于:首先,将体育课当做学具及教具的展览会。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虽采用较多的学具及教具,但未能加以利用,将器材当做一种摆设。其次,教学课堂看似热闹,但实际缺乏探讨,缺少应用思维以及未能和所学的知识相结合,只是一味的进行分组讨论、探究思考。或者部分体育教师盲目利用一些教学方式,不管其是否适合,均一律采用,造成体育教学效果不显著。
过分讲究言行规范。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师的仪表及教学态度,部分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拥有较大的权威性,习惯采用发号施令的形式以掌控整个课堂秩序,造成体育课堂气氛过于严谨,缺少活力,学生未能自由发挥,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与此同时,以往的体育教学过分注重整齐一致的练习形式或组织形式,加上部分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形式及分配时间时,过于讲究严谨性,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部分练习,这造成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学生未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学内容及方法的不足。
小学体育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论及实践两方面,理论课程较为抽象且系统性较弱,如人体结构的内容较为深奥,低年级的学生可能不太理解其中的原理。而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跑、投、跳、韵律体操及队列队形等。体育课程作为一门锻炼身体的活动课,主要在思想及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进行。但由于目前小学生的基础有所差别,因此,难以使其掌握共同的教学内容。另外,由于条件有限,实践课易受到场地的影响,在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小学的体育课程随意,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学生发展不全面,影响教学质量。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加强互助合作的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挥其所长,开展小组讨论,共同编制活动项目。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实际生活中采用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其的创新能力。加强小组合作,从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及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安排学生分组表演,令小组自编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如小组表演跳绳、踢毽子比赛、跳健美操等。这些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效促进学生的互助合作,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扮演好教师的角色。
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将自己扮演成引导者、创造者及参与者的角色,努力打造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转变以往的角色,增强与学生间的关系,引导并鼓励学生发挥自我,使学生怀着美好的憧憬,在轻松愉悦的体育活动中发挥创新意识。如,有些学生爱好打球,教师可组织一些球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技能发展。在比赛中,教师可充当裁判的角色,对学生的犯规行为加以指出并进行纠正指导,以此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关系。积极利用自身的主导地位,因势利导,创造相应的情境加以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积极性,以提高课堂体育教学的质量。
尊重学生的个性。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认真观察并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缺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安排不同的体育活动。从加强学生的体质入手,结合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运动量。认真听取并尊重学生的建议,使其发挥所长,使所有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全面发展。如,有些学生爱好打球,教师可组织球类比赛。部分学生爱好跑步,教师可开展短跑项目,组织比赛并颁发相应的奖项。再如,女生爱好跳健美操,教师可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从中练习,纠正其错误之处,使其掌握正确的技能。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关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开展合理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从而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一项具有较强趣味且内容丰富的活动,其不仅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将游戏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使其贯穿于课堂的各个环节,增加体育课堂的气氛,以便顺利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如,体育教师在教学前,应开展“快快集合”的游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巩固体育课堂的纪律性及组织性,提高教学质量。又如,教师在讲授相关的体育内容时,可安排“鲤鱼跳龙门”、“迎面接力”及“支援前线”等游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单调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学生跳跃、奔跑的能力,促进其培养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精神。再如,在体育课即将结束时,可安排学生“让大家一起来”或“快快找伙伴”的游戏,使其身心得到放松,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5.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使所有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研究并发展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其带来的乐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八
摘要: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实施快乐教学,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关键词:快乐教学兴趣严格刻苦质量。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还是学生的被动学习,有的为了满足于完成考试规定的项目,因而,整体教学效果仍不甚理想。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法,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可以使上述问题有所改变。
一、快乐与兴趣的关系。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激趣”的方法,再结合针对性的练习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有效的游戏或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气氛。快乐教学在实践中强调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乐学,学有兴趣,学有所得。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快乐,而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只有设法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在学练中受益,真正地体现“快乐”二字,促进了阳光体育的发展。
二、快乐与严格的关系。
实施快乐教学,绝不能片面认为是让学生无负担、轻松愉快地玩,而是要严格按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制定相应的计划,讲究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合理安排运动量。一定要纠正快乐就是不要技术,就是让学生快乐、让学生玩的错误认识。在体育教学中,首先是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而后才是严格要求学生,根据学校场地、器材设施、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要求,这些措施和要求一经实施,就要严格执行,并持之以恒引导学生付诸实行,使其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自控能力的形成起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因此,我们绝不能将快乐与严格要求对立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性太强,不能让学生爱怎样就怎样,否则,快乐教学只能是“放羊式”的代名词,课堂教学任务就不能完成。
三、快乐与刻苦的关系。
倡导快乐教学,并不是杜绝刻苦,而要正确对待快乐与刻苦,真正理解快乐与刻苦的内在联系。告诫学生只有经过刻苦学习和艰苦努力获得的乐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如在进行耐久跑教学时,巧设情境进行分段式教学,在每一段插上小红旗,看谁得到的红旗多。即使拿的少或者没有得到的同学,也要多鼓励,少批评。有时学生刚觉得累的想要放弃时,就给这些学生一些针对性的激励;勉励他们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运用科学特点,进行挫折教育,指导学生形成不断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的能力,增强勇气和信心,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品质,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锻炼自己,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快乐与质量的关系。
实施快乐教学,不能脱离体育课教学常规,不能脱离对运动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传授,而要严格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体能、体格及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教材,熟悉和掌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及其重、难点,还要了解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健美操教学中,示范动作规范,姿态优美大方,节奏明快,且讲解具有艺术性,这样就使学生在知觉上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并在头脑中留下比较清晰的动作表象,使学生模仿并完成所学动作。再通过小组比赛,看哪组做得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因此,我们要探寻教材中的“天然乐趣”,使之与教学目标相协调,才能使教学充满乐趣,使学生在不断体验快乐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自由享受运动的乐趣与能力,也才能逐渐地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到操场去,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体会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体育课的质量。
总之,实施快乐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多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其学习的愿望,体验运动中的乐趣,理解运动的意义,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在生理、心理、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的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篇九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中学生有所不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强,对自我的认识也不够清晰,但同时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对周围的人、事、物等初步建立起兴趣的重要阶段。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游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被广泛运用,对小学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体育游戏“寓教于乐”的性质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其在小学体育教学各阶段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一)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准备活动是整堂课程能够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尤其是体育课程的准备活动,更加强调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如果能够在准备活动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将会使整堂课程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前准备活动经常会采用慢跑、定位操等形式来热身,这就会呈现出老师单调地发出口令,而学生无奈地重复练习的情境,从而使得整节课程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没有参与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在准备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将常规的慢跑创意性地改编为“跑步造字”“、听号组队”等游戏,这样既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在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课堂中存在的一个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学生喜欢运动,但是不喜欢学习运动。具体来说就是在我们的体育课上,如果老师安排自由活动,将各种体育器材交给学生自行活动,学生们的参与度往往会非常高。但如果老师安排统一教授运动技术,学生们的参与性就不如前者高。这其实反映出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排斥,也反映出学生对“单向灌输式学习”的不自觉的抵触。而游戏教学则在游戏的过程中,消解了学生的这种抵触心理,在无形中实现了运动与快乐的双重目标。比如,我们在跑步训练的课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跑步的要领或者比赛,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尤其是一些身体素质本身较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得不愿意参与。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课程设计为“快递情报”、“移花接木”等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并且以小组形式来比赛,就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避免了个别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尴尬。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老师如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设置游戏形式,对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
(三)在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在体育课堂结束时,很多老师并不重视最后的整理活动。也有的老师认为结束的阶段需要学生们安静下来,调整情绪进入下一节文化课的学习,不需要安排游戏。其实,我们所提的体育游戏并不一定是欢快、激动的游戏,也可以安排一些舒缓、轻松的游戏,帮助学生放松肌肉、关节等身体部位,以平缓、愉快的心情结束体育课。
学校体育教学本质上与体育竞技训练是有区别的,它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传输基本的运动技术。因此,体育教学在方法上相对于文化课更加需要体育老师在调动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游戏法教学不仅需要贯穿在体育课堂的各个阶段,更需要体现在体育课程从始至终的细节之中。
二、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在中小学教育中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一直是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相对于室内教学的文化课来说,体育课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更为紧密。所以,体育课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具有更为灵活的形式。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这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课程对象---小学生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接受性强、对重复练习容易疲劳的特征,有利于体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比如对于中学生来说,游戏教学法实施起来最难的地方在于,很多学生对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不一定有兴趣,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游戏教学中,上节课的游戏到下节课略做改变,他们还是有非常大的兴趣参与进来。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老师有很大的空间来运用游戏来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从而极大地丰富课堂的内容。
(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灵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前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对老师来说既带来了挑战的也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因为老师不只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游戏化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更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设计游戏。一般来说,1-3年级的学生理解力还不够成熟,并且喜欢模仿,所以在备课时应该多考虑富有情节的游戏,并且游戏规则要简单,利于小学生尽快掌握。而4-6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则更加倾向于比赛类的游戏,通过在游戏中获胜来获得周围人的认同和赞扬。另外,老师在游戏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游戏所需要的场地、道具、人数等各种因素。这些都需要体育老师既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非常清楚,也要对各种客观因素有一定的把握。因此,老师在体育游戏的备课到教学再到总结的整个过程中,其教学水平会不断地自觉或不自觉的得到提升,从而灵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生往往比较活泼,但同时也表现出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容易受外界影响等性格特点。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将体育游戏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结合小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的特征,设计各种运动型的小游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运动之中,这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又在整个环节中,通过对游戏规则、角色以及过程的理解和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各自在游戏中角色责任的担当,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游戏中的互动与竞争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体育游戏在培养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
(四)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锻炼思维方式。
体育游戏是一个需要学生身心智全方面参与的活动。在体育课堂中,多样的体育游戏会缓解学生文化课学习中的疲劳,同时也会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因为,在游戏中涉及到角色、规则、要求以及团队协作等因素,小学生参与其中既要身体上完全调动起来,也要在精神和心理上动员起来参与其中,在丰富的游戏体验中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在一些自主性较强的游戏中,小学生需要充分动脑筋,创新自己的方法才能达到目标。而老师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在讲清楚游戏规则和要求后,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能力的空间,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小学生思维。
总之,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其在趣味性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同时也对体育课堂、老师和学生等各个主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当然,这些积极影响需要各个方面一起努力才能使其真正发挥出来。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利影响。
当前,将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课堂实践越来越多,但是在这些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存在一些误区,对小学体育教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一)为游戏而游戏,忽视教学目标。
不可否认体育游戏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这也容易造成许多老师在课堂中一味地突出游戏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就是一味地追求快乐,为了游戏而游戏,为了兴趣而游戏,从而导致在课堂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体育技能非常少。再就是在游戏中为了追求轻松,运动的强度有所欠缺。小学体育课程虽然并不追求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各种体育竞技技术,但是也并非无所追求。整个教学过程和内容依然需要围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积极勇敢的意志等教学目标来展开。
(二)内容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
不同的阶段,游戏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有所不同。比如在准备阶段,最主要的目标在于热身,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因此游戏应该选择初步活动性的、简单的热身游戏;而在课堂中的游戏则重点在于通过游戏学习和强化运动技能,所以应该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的游戏;而结束时的游戏,目的在于使学生放松肌肉和精神,舒缓情绪,因此应该选择放松性的游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或者在一开始准备阶段在学生还没完全热身的情况下就安排运动强度较大的游戏,或者在过程中安排忽略目的的游戏等等。这些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合理,不仅使体育游戏的优势大打折扣,而且在有的时候甚至会适得其反。
(三)组织不严谨,影响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游戏过程的组织不够严谨。或者是在游戏前的规则和要求的讲解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从而造成了学生参与游戏的时间较少;或者是游戏过程中存在很大不连贯的地方,从而不断反复,浪费了太多时间,导致临近下课匆匆结束,没有进行很好的总结。诸如此类问题的实质是老师对游戏规则和过程的准备不够充分,对中间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预见及应对不够及时,对临时情况的应对以及对游戏的掌控能力不够,所以呈现出整个教学过程组织的不严谨,从而影响了整个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之,体育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对体育课程、老师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然而,近年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也存在滥用的情况,从而对小学体育教学造成了不利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体育游戏有利于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对增加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体育游戏教学法还需要在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学校教学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践、检验、调整和创新,从而为小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万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2]刘小强。简析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误区[j].运动,2013,(5)。
[3]顾晓业。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4]孙寅超。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25)。
[5]唐炜烽。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
[6]刘海军。浅析小学体育游戏教学[j].学周刊,2013,(35)。
[7]印丽梅。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7)。
[8]张瑞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游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4)。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十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每一个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把握好教学节奏,在适当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有很多合适的时机的。
1.教师通过自己的仪表和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是最容易被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刻注意自身形象,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形象来感受到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与信心。教师健康而富有朝气的形象会感染学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教师要注意提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力求语言风趣幽默,又要简明扼要,通过很强的逻辑性来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要想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而尊重学生,真正地关爱学生就是一种良好品德的体现,这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对于那些平常表现不够积极,对于自己缺乏自控能力,组织纪律性不强的学生,体育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帮助他们,不能用一些讽刺的话来刺激学生,更不能侮辱甚至是体罚学生,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教师的关心。比如在学体操动作的时候,可以找一些动作到位的学生示范,也可以寻找一些动作不太到位,但是每次都有所进步的学生来练习,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同时要求其他学生给予他们帮助和鼓励,让他们既增强了自信心又体会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对于那些体育课上表现优异的同学要严格要求,督促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
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制定一些课堂规范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包括课堂纪律、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通过对学生进行制度的约束,让他们可以不断修正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训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组织指挥的良好习惯。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在课前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上每个教学环节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不会太高,教学效果更不必说。所以,课前体育教师应该把上课要用到的体育器材和活动场地都安排妥当,为上课做好一切准备,这样的准备工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井井有条地安排事物的良好习惯。在教师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帮助布置运动场地,搬运所需体育器械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公共财物的保护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教学,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还可以培养部分学生的组织能力。
4.结合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程当中有很多不同的训练项目,不同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思想品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比如通过观看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的杰出表现,让学生体会我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建立终身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练习长跑也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的一种有效的体育运动项目。现在的小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比较好,很多孩子在家庭中根本没有锻炼的机会,他们怕吃苦,责任意识不强。教师根据这样的现状,通过体育运动来对这些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严格要求他们,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们在运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小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好时候,也是正确的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可塑性是最大的,所以,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内外的有效资源都结合起来,抓住每一个可以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时机,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正确的表扬与批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身体和心理全面、健康的成长。总之,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进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顽强拼搏的意志和豁达开朗的性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初高中、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篇十一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中学生有所不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强,对自我的认识也不够清晰,但同时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对周围的人、事、物等初步建立起兴趣的重要阶段。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游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被广泛运用,对小学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体育游戏“寓教于乐”的性质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其在小学体育教学各阶段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一)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准备活动是整堂课程能够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尤其是体育课程的准备活动,更加强调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如果能够在准备活动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将会使整堂课程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前准备活动经常会采用慢跑、定位操等形式来热身,这就会呈现出老师单调地发出口令,而学生无奈地重复练习的情境,从而使得整节课程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没有参与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在准备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将常规的慢跑创意性地改编为“跑步造字”“、听号组队”等游戏,这样既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在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课堂中存在的一个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学生喜欢运动,但是不喜欢学习运动。具体来说就是在我们的体育课上,如果老师安排自由活动,将各种体育器材交给学生自行活动,学生们的参与度往往会非常高。但如果老师安排统一教授运动技术,学生们的参与性就不如前者高。这其实反映出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排斥,也反映出学生对“单向灌输式学习”的不自觉的抵触。而游戏教学则在游戏的过程中,消解了学生的这种抵触心理,在无形中实现了运动与快乐的双重目标。比如,我们在跑步训练的课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跑步的要领或者比赛,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尤其是一些身体素质本身较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得不愿意参与。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课程设计为“快递情报”、“移花接木”等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并且以小组形式来比赛,就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避免了个别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尴尬。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老师如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设置游戏形式,对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
(三)在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在体育课堂结束时,很多老师并不重视最后的整理活动。也有的老师认为结束的阶段需要学生们安静下来,调整情绪进入下一节文化课的学习,不需要安排游戏。其实,我们所提的体育游戏并不一定是欢快、激动的游戏,也可以安排一些舒缓、轻松的游戏,帮助学生放松肌肉、关节等身体部位,以平缓、愉快的心情结束体育课。
学校体育教学本质上与体育竞技训练是有区别的,它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传输基本的运动技术。因此,体育教学在方法上相对于文化课更加需要体育老师在调动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游戏法教学不仅需要贯穿在体育课堂的各个阶段,更需要体现在体育课程从始至终的细节之中。
二、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在中小学教育中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一直是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相对于室内教学的文化课来说,体育课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更为紧密。所以,体育课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具有更为灵活的形式。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这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课程对象---小学生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接受性强、对重复练习容易疲劳的特征,有利于体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比如对于中学生来说,游戏教学法实施起来最难的地方在于,很多学生对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不一定有兴趣,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游戏教学中,上节课的游戏到下节课略做改变,他们还是有非常大的兴趣参与进来。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老师有很大的空间来运用游戏来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从而极大地丰富课堂的内容。
(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灵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前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对老师来说既带来了挑战的也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因为老师不只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游戏化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更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设计游戏。一般来说,1-3年级的学生理解力还不够成熟,并且喜欢模仿,所以在备课时应该多考虑富有情节的游戏,并且游戏规则要简单,利于小学生尽快掌握。而4-6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则更加倾向于比赛类的游戏,通过在游戏中获胜来获得周围人的认同和赞扬。另外,老师在游戏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游戏所需要的场地、道具、人数等各种因素。这些都需要体育老师既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非常清楚,也要对各种客观因素有一定的把握。因此,老师在体育游戏的备课到教学再到总结的整个过程中,其教学水平会不断地自觉或不自觉的得到提升,从而灵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生往往比较活泼,但同时也表现出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容易受外界影响等性格特点。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将体育游戏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结合小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的特征,设计各种运动型的小游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运动之中,这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又在整个环节中,通过对游戏规则、角色以及过程的理解和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各自在游戏中角色责任的担当,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游戏中的互动与竞争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体育游戏在培养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
(四)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锻炼思维方式。
体育游戏是一个需要学生身心智全方面参与的活动。在体育课堂中,多样的体育游戏会缓解学生文化课学习中的疲劳,同时也会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因为,在游戏中涉及到角色、规则、要求以及团队协作等因素,小学生参与其中既要身体上完全调动起来,也要在精神和心理上动员起来参与其中,在丰富的游戏体验中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在一些自主性较强的游戏中,小学生需要充分动脑筋,创新自己的方法才能达到目标。而老师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在讲清楚游戏规则和要求后,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能力的空间,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小学生思维。
总之,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其在趣味性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同时也对体育课堂、老师和学生等各个主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当然,这些积极影响需要各个方面一起努力才能使其真正发挥出来。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利影响。
当前,将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课堂实践越来越多,但是在这些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存在一些误区,对小学体育教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一)为游戏而游戏,忽视教学目标。
不可否认体育游戏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这也容易造成许多老师在课堂中一味地突出游戏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就是一味地追求快乐,为了游戏而游戏,为了兴趣而游戏,从而导致在课堂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体育技能非常少。再就是在游戏中为了追求轻松,运动的强度有所欠缺。小学体育课程虽然并不追求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各种体育竞技技术,但是也并非无所追求。整个教学过程和内容依然需要围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积极勇敢的意志等教学目标来展开。
(二)内容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
不同的阶段,游戏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有所不同。比如在准备阶段,最主要的目标在于热身,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因此游戏应该选择初步活动性的、简单的热身游戏;而在课堂中的游戏则重点在于通过游戏学习和强化运动技能,所以应该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的游戏;而结束时的游戏,目的在于使学生放松肌肉和精神,舒缓情绪,因此应该选择放松性的游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或者在一开始准备阶段在学生还没完全热身的情况下就安排运动强度较大的游戏,或者在过程中安排忽略目的的游戏等等。这些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合理,不仅使体育游戏的优势大打折扣,而且在有的时候甚至会适得其反。
(三)组织不严谨,影响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游戏过程的组织不够严谨。或者是在游戏前的规则和要求的讲解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从而造成了学生参与游戏的时间较少;或者是游戏过程中存在很大不连贯的地方,从而不断反复,浪费了太多时间,导致临近下课匆匆结束,没有进行很好的总结。诸如此类问题的实质是老师对游戏规则和过程的准备不够充分,对中间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预见及应对不够及时,对临时情况的应对以及对游戏的掌控能力不够,所以呈现出整个教学过程组织的不严谨,从而影响了整个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之,体育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对体育课程、老师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然而,近年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也存在滥用的情况,从而对小学体育教学造成了不利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体育游戏有利于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对增加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体育游戏教学法还需要在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学校教学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践、检验、调整和创新,从而为小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万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
[2]刘小强。简析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误区[j].运动,,(5)。
[3]顾晓业。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4]孙寅超。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25)。
[5]唐炜烽。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
[6]刘海军。浅析小学体育游戏教学[j].学周刊,2013,(35)。
[7]印丽梅。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17)。
[8]张瑞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游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