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首届诺贝尔教学反思篇一
在今天的教研课上,孩子们的学习气氛挺好的,都能够投入到课本的学习中来!尤其让我觉得今天成功之处在于有以下几个我所认为的亮点:
1. 在讲解诺贝尔不顾一切危险冲出浓烟,高喊:“成功了,成功了!”的时候,高建利高高举起了手!“老师,这里在读的时候,也应该要注意读出人们见到这个死里逃生的人的惊讶的心情!”对于利利这样的回答,我在课前的准备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当听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声音时,我不禁对利利的表现大嘉赞赏!即使是在教室后面有很多的老师!我相信,有爱就要表达,尤其是对这样的孩子!
2. 在教案预设讨论诺贝尔发明炸药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很聪明,他们基本上说到了两个方面兼而有之。唯独我们的徐嘉凯一语惊人:“炸药的利弊不在于制造者的本身,不在炸药,更重要的是我们人类是不是能够正确使用!”细细品味孩子的这番言语,的确在理!炸药是没有生命的,它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被使用的权利!如果人类能够合理利用,那不是会给人类带来很好的效益吗?如果使用者的不当,居心不良,那么炸药的确是不良发明呀!看来道破天机的永远是我们的孩子!
今天教研课也存在不理想的地方:
1. 讲解侧重点花时的多少应该要有一定的掌握!
第8小节应该是我作为重点感悟的内容,可是我讲解5——7小节的时候花时比较多,以至于重点不能够突出了!
2. 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忽略了让孩子们去仔细品读课文内容!
例如:在讲解第八小节时,我让孩子们充分地发言,尽量多的了解到当时试验的危险,当时我们这个伟大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孩子们在发言中相当踊跃积极!说得也很到位!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稍微提拨了一下,让孩子进行朗读。后来我自己反思,这样的教学比较肤浅,应该孩子入情入境进行朗读!尤其是在让孩子读:“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以及人们齐声惊呼的内容,的时候,指导尤其要详细!以便于让孩子们从正面、侧面了解当时的情况!从而达到我重点教学感悟的目的!那样的话,就让我的课堂上能够真正做到让孩子读中体悟,让我的课堂更贴近《新课标》的标准!
3. 分析文本时没有细致入微
其实固体炸药中就包括爆炸力更大的炸药,只不过后者比前者威力要更大些!而我在备课的时候还把爆炸力更大的炸药专门分属一类了!所以孩子在找的时候不是很顺畅的就找出来的!看来以后得更加认真、悉心备课了!
我的教研课还比较稚嫩,在教学前进的道路上还需要很多人的指点,帮忙!真的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悉心教诲!
(附教研课《诺贝尔》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指题读)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诺贝尔一生有两大突出贡献,谁来说说(设立诺贝尔奖、发明炸药)
3、今天这节课着重了解诺贝尔的发明。
二、新课讲授
(一)初步感知
1、课文介绍了诺贝尔发明的哪些炸药呢?轻声读一读课文的3-9小节,边读边把他的发明用笔圈画出来。
2、交流(液体炸药、固体炸药、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3、这些都是炸药,为什么他要一次一次地发明呢?快速浏览3-9小节。
4、交流
5、从这一次一次的发明中,你都体会到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追求完美)板书
6、你能把诺贝尔的组要发明连起来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吗?(不断提示孩子要完整回答)
(二)深入理解
1、发明过程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请默读5-9小节,边读边画出你感触最深的内容!选择一个最重要的,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生默读、画、写)
2、交流
a第6小节
(1)改良液体炸药过程中,你感触最深的内容是什么?(出示第6小节)
(2)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呢?
(3)你必须哪几个词感受到(灰烬、残废、炸死)
(4)讲故事(诺贝尔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爆炸的事情……)
(5)如果你是诺贝尔,面对家破人亡、面对众人的抗议、面对政府的不支持,你会怎么想(放弃……)
(6)但诺贝尔(引读——毫不放弃)他在朋友的帮助下,租了一条大船,在马拉伦湖上做起了实验。
(7)你能够把这部分内容读好吗?(指名读、评价读、练读)
b第7小节
(1)诺贝尔在发明固体炸药的时候,还有哪些地方你感触最深呢?(出示:经过……药)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锲而不舍……)板书:永不放弃
(3)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几百次、四年)体会到什么?(失败次数多、时间长)运用什么方法(强调列数字……)
(4)失败了这么多次,他仍然不放弃,他成功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终于”一词)
(5)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来之不易)
(6)谁能够把这部分内容读好(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c第8-9小节
(1)从此劈山开路、开凿矿井、再也不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但诺贝尔并没有满足,他开始发明一种爆炸力更大的炸药。在这个过程中,有打动你的地方吗?(出示8-9小节)
(2)老师也和大家一样被这部分内容给打动了,我已经把它抄在黑板上了,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啊!
(3)轻声读一读、告诉老师你从中都感受到了什么?(危险、不怕危险)分别从哪里体会到的、分层次理解分析。
(4)见书上p116-117
(5)是啊,面对这样的危险,诺贝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炸死。但他甘愿为了科学(献身)板书:献身科学
(6)想读好这部分内容吗?提建议(紧张、喜悦、惊讶)
(7)生通过不同方式读
(8)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可以从诺贝尔不断地发明中了解到他是(引读板书)
三、讨论
1、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可现在我们一提到炸药就会想到战争。你认为诺贝尔的这项发明有利还是有弊呢?(分小组讨论)
2、交流讨论
3、小结:那么说得真好,炸药的发明一方面使人们在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时不要在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了!另一方面,战争使人类无家可归,人们流离失所。他当初发明炸药的时候,是想造福人类,可是既然这样不可避免的应用到战争中去了。他和愤恨,为了倡导和平。他特地设置了和平奖,他也希望人类可以和平共处。
四、结束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了诺贝尔,课后请同学们利用本课所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利用信息晨会课再交流!
首届诺贝尔教学反思篇二
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主旋律编排的几篇课文。单元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把文中所蕴涵的道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培养自己的这种精神。《诺贝尔》这篇文章以朴素的语言,感人的笔触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教学本文必须让学生真切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启发学生学习他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深入体会文章步步深入表现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出于以上考虑,结合学生实际,将教学要点说明如下:
1、了解诺贝尔的成就。
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得专利费200万英镑。然而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炸药。文章之所以在“发明炸药”上不惜笔墨,是因为诺贝尔为此投入的精力最多,遭受的危险最大,对人类的贡献也最为丰厚。“发明炸药”代表了诺贝尔最伟大的成就。
2、崇尚诺贝尔的人格。
诺贝尔,以渊博的知识让后世叹服,以毕生的不懈努力让后世敬仰,以勇敢的探索让后世折服,更以高尚的人格让后世缅怀。学习诺贝尔,尤其要学习他高尚的人格。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真切感受诺贝尔的感人事迹;通过书后作业“请将本课第八至十自然段有声有色地读一读”的训练,引导学生畅谈收获,真正懂得,只有毕生孜孜以求,永不懈怠,才能有所成就。
3、理清文章的条理。
文章从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和地点说起,娓娓道来,使人们对这位科学巨匠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文章以“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一句统领全文,分别从“萌生欲望”、“发明液体炸药”、“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几方面进行叙述,最后写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可作学生学习写人的借鉴。
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抓住第6、7、8、9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朗读、感悟诺贝尔的永不满足、追求不止的精神。尤其是第8、9自然段对动作、心理、声响、呼语的描写,可以说是对诺贝尔的一个特写,人物形象更加清晰。
一、成功之处
1、从课堂实践来看这样的课型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
以前听过我校查校长上过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印象非常深刻。课堂上她引导着孩子们自主学习,“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学生读得深入,感悟得深刻,教学效果相当的好。非常非常让我羡慕。这学期我在我的课堂上也努力尝试用这种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但我又有所顾虑:学生自由发挥,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研究,课堂实践给了我肯定的答案。尤其是这节《诺贝尔》一课,我放手让学生读书,谈感受,学生谈得挺好的,预期目标都完成了。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念: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自由,每节课都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1)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高、参与面广。
在这节课上,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学习环境非常轻松。这节课下课后还有些上课举手但没来得及发言的学生跑到我跟前和我交流读书收获,有的学生把《科学家的故事之诺贝尔》读给我听,甚至还有同学计算出200万英镑每年的利息,并列出算式给我看,由此可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很高。
(2)学生对这种课型感兴趣。
这节课后我采访了几名学生,问问他们喜不喜欢老师用这种方法上课,没有一个说不喜欢的。我让他们说说喜欢的原因,他们说:“这样学,我的潜能被挖掘出来了。”“自己常动脑筋,思维就拓展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样学能提高我预习的兴趣。”
2、这样的课型明确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我和大多数语文教师一样上课都是根据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逐段分析,一味地“讲深、讲透、讲全”,繁琐的分析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效果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相对较弱。而在“自主感悟”型课堂上,教师说的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自己读书,然后小组讨论读书感悟。这样处理,能使学生主体性突出的同时,增加了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教学效率,能使我们语文教师从关注“我要讲什么”到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上来。
二、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课文的3到9节是文章的重点,尤其是8到10节有声有色的朗读感悟应是重点中的重点,而我把握的却不突出。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有时间观念,课后题应当堂解决。
2、毕竟是高年级了嘛,课堂教学除了要培养孩子听、说、读、悟的能力,还要找找读写结合点。像《诺贝尔》课后“为诺贝尔写一百字的小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读写结合点,而我却忽略了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年上一个台阶。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本着这个理念,我会继续尝试用“自主感悟”型课堂模式指导教学实践,放手让学生自感自悟,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让这种扎实、朴实、平实的教学模式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2] 下一页
我读孙老师教学反思:
读着孙老师的教学反思我感受着孙老师成功的喜悦,为孙老师的先进的理念,巧妙的设计,勇敢的放手感动。
孙老师的课删繁就简重点突出,看成就、明品质、学方法,以了解诺贝尔的成就为突破口,以感悟诺贝尔的崇高人格为目标,以学习文章写作顺序为训练点。
孙老师的课“读”占鳌头,抓重点句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知内容,感受形象,感悟品质。
孙老师的课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得自由、轻松,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
读着孙老师的反思我在想这节课老师的引导是否少了,学生的读是否深入了,感悟是否真切了,当学生对诺贝尔如何克服困难缺少切身体验时老师有没有引领?如何引领?再说课后的读写结合点需要不需要在课堂落实,如果在学生自读感悟后,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让学生将感受积淀写一写诺贝尔的小传,写一写读后感,让感受转化为自然的倾吐,读写结合,那课堂就是语文的课堂了。
我曾经有过这么个设想,就是以诺贝尔的小传贯穿整个课堂,课前让学生写一写自己了解的诺贝尔,激发学生对诺贝尔的感知兴趣,引导读课文,学好课文后再让学生修改或重写诺贝尔,写下自己的新的感受,或写下读后感。
以上是一孔之见,没有看到孙老师课堂风采,只能瞎说。
上一页 [1]
首届诺贝尔教学反思篇三
诺贝尔教学反思
篇课文紧紧扣住了“坚持不懈、不屈不挠”这个主题。课文主要介绍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教学时,我主要抓住了一个问题:“在诺贝尔研制炸药的过程中,哪些事例最让你感动?”。引导学生抓住第二部分的重点语句,感悟诺贝尔毫不气馁、锲而不舍的精神。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了“读——品——说——读”,走进了文本所设的情景中,读读、划划、批批、注注,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一个鲜活的、毫不气馁的诺贝尔走进了学生的视野,走进了他们的心灵。
但在本课中,感觉不足的是学生品读不够深入。在词句的品读上,有些没有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学生说得较少,说得浅,缺少亮点。
诺贝尔教学反思
我认真地钻研了本课教材,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尤其被他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由衷地钦佩他为科学不惜献出生命,钦佩他用自己的钱激励后世科学家及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士对事业孜孜以求,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同时,我也认真地课文的写法进行了思考,本单元一组课文都是写人的,与第四单元的主题“无私奉献”不同的是,本单元是赞美人物的“百折不挠”,这篇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的重点段,来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然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因此,我认为学习本课,一是继续训练学生阅读课文,学会概括段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学习重点段,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然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三是学写小传,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四是在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化情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分两课时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第一课时教学前,我要求学生进行了充分地认真预习,了解诺贝尔的生平情况。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来回顾前两篇课文中的人物,用几话来简单介绍,特别提醒要介绍清楚哪些方面,如出生时代、身份、什么地方人,有哪些主要事迹等等。学生对富兰克林和谈迁分别进行了介绍,这样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也是引出新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了解人物的基本信息,同时也是为写小传做了铺垫。但是学生在讲述的时候注意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也应该说一说,但是不能过于详细。我趁势告诉学生,在介绍人物,特别是要为他写小传的时候,不同于复述课文,要用简洁的语言来说清楚他的主要事迹。于是,我让学生重点再读读课文3-9自然段,用一些词语来赞美诺贝尔,并简洁地说出他发明炸药的过程。(特别巧的是,今天正好是诺贝尔逝世的111周年纪念日,将在下午4时30分举行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此项训练,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读和说的训练,我相信在学完课文后再写小传应该不成难题。但是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由于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以及人物情况的介绍方面所花时间多了,在字词教学上不够扎实,尤其是“械”、“锤”等字的书写方面还要加强指导,以免写错字。所以在第二课时复习中要弥补不足。
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地研读重点段,读中议,读中悟,创设互动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各抒己见,将读后的感受与师生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中由第三自然段引出下文,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这几个自然段内容,读读句子,议论议论,理清楚炸药发明的过程,在让学生找出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有声有色地读一读。由于学生读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找到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感受,读出自己对语言的感悟。
最后,我再让学生来介绍诺贝尔,完成一百多字的小传,对学生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了。完成这一练习是不需要课外再搜集材料了,但是文中一处写到“诺贝尔有100多种发明”,建议学生去课外了解一下有关发明,再读读诺贝尔和其他科学家的有关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首届诺贝尔教学反思篇四
今天上早上很早就到了教室,在教室里做着第一课教研课的准备工作!说实在的,心里比较紧张,毕竟这是今年第一次上,再说了,自己心里的底气也不是很足!但是为了能够完成任务,只有硬着头皮上了了!
在今天的教研课上,孩子们的学习气氛挺好的,都能够投入到课本的学习中来!尤其让我觉得今天成功之处在于有以下几个我所认为的亮点:
1. 在讲解诺贝尔不顾一切危险冲出浓烟,高喊:“成功了,成功了!”的时候,高建利高高举起了手!“老师,这里在读的时候,也应该要注意读出人们见到这个死里逃生的人的惊讶的心情!”对于利利这样的回答,我在课前的准备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当听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声音时,我不禁对利利的表现大嘉赞赏!即使是在教室后面有很多的老师!我相信,有爱就要表达,尤其是对这样的孩子!
2. 在教案预设讨论诺贝尔发明炸药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很聪明,他们基本上说到了两个方面兼而有之。唯独我们的徐嘉凯一语惊人:“炸药的利弊不在于制造者的本身,不在炸药,更重要的是我们人类是不是能够正确使用!”细细品味孩子的这番言语,的确在理!炸药是没有生命的,它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被使用的权利!如果人类能够合理利用,那不是会给人类带来很好的效益吗?如果使用者的不当,居心不良,那么炸药的确是不良发明呀!看来道破天机的永远是我们的孩子!
今天教研课也存在不理想的地方:
1. 讲解侧重点花时的多少应该要有一定的掌握!
第8小节应该是我作为重点感悟的内容,可是我讲解5——7小节的时候花时比较多,以至于重点不能够突出了!
2. 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忽略了让孩子们去仔细品读课文内容!
例如:在讲解第八小节时,我让孩子们充分地发言,尽量多的了解到当时试验的危险,当时我们这个伟大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孩子们在发言中相当踊跃积极!说得也很到位!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稍微提拨了一下,让孩子进行朗读。后来我自己反思,这样的教学比较肤浅,应该孩子入情入境进行朗读!尤其是在让孩子读:“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以及人们齐声惊呼的内容,的时候,指导尤其要详细!以便于让孩子们从正面、侧面了解当时的情况!从而达到我重点教学感悟的目的!那样的话,就让我的课堂上能够真正做到让孩子读中体悟,让我的课堂更贴近《新课标》的标准!
3. 分析文本时没有细致入微
其实固体炸药中就包括力更大的炸药,只不过后者比前者威力要更大些!而我在备课的时候还把力更大的炸药专门分属一类了!所以孩子在找的时候不是很顺畅的就找出来的!看来以后得更加认真、悉心备课了!
我的教研课还比较稚嫩,在教学前进的道路上还需要很多人的指点,帮忙!真的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悉心教诲!
(附教研课《诺贝尔》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指题读)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诺贝尔一生有两大突出贡献,谁来说说(设立诺贝尔奖、发明炸药)
3、今天这节课着重了解诺贝尔的发明。
二、新课讲授
(一)初步感知
1、课文介绍了诺贝尔发明的哪些炸药呢?轻声读一读课文的3-9小节,边读边把他的发明用笔圈画出来。
2、交流(液体炸药、固体炸药、力更大的炸药)
3、这些都是炸药,为什么他要一次一次地发明呢?快速浏览3-9小节。
4、交流
5、从这一次一次的发明中,你都体会到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追求完美)板书
6、你能把诺贝尔的组要发明连起来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吗?(不断提示孩子要完整回答)
(二)深入理解
1、发明过程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请默读5-9小节,边读边画出你感触最深的内容!选择一个最重要的,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生默读、画、写)
2、交流
a第6小节
(1)改良液体炸药过程中,你感触最深的内容是什么?(出示第6小节)
(2)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呢?
(3)你必须哪几个词感受到(灰烬、残废、炸死)
(4)讲故事(诺贝尔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事情……)
(5)如果你是诺贝尔,面对家破人亡、面对众人的抗议、面对政府的不支持,你会怎么想(放弃……)
(6)但诺贝尔(引读——毫不放弃)他在朋友的帮助下,租了一条大船,在马拉伦湖上做起了实验。
(7)你能够把这部分内容读好吗?(指名读、评价读、练读)
b第7小节
(1)诺贝尔在发明固体炸药的时候,还有哪些地方你感触最深呢?(出示:经过……药)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锲而不舍……)板书:永不放弃
(3)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几百次、四年)体会到什么?(失败次数多、时间长)运用什么方法(强调列数字……)
(4)失败了这么多次,他仍然不放弃,他成功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终于”一词)
(5)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来之不易)
(6)谁能够把这部分内容读好(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c第8-9小节
(1)从此劈山开路、开凿矿井、再也不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但诺贝尔并没有满足,他开始发明一种力更大的炸药。在这个过程中,有打动你的地方吗?(出示8-9小节)
(2)老师也和大家一样被这部分内容给打动了,我已经把它抄在黑板上了,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啊!
(3)轻声读一读、告诉老师你从中都感受到了什么?(危险、不怕危险)分别从哪里体会到的、分层次理解分析。
(4)见书上p116-117
(5)是啊,面对这样的危险,诺贝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炸死。但他甘愿为了科学(献身)板书:献身科学
(6)想读好这部分内容吗?提建议(紧张、喜悦、惊讶)
(7)生通过不同方式读
(8)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可以从诺贝尔不断地发明中了解到他是(引读板书)
三、讨论
1、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可现在我们一提到炸药就会想到战争。你认为诺贝尔的这项发明有利还是有弊呢?(分小组讨论)
2、交流讨论
3、小结:那么说得真好,炸药的发明一方面使人们在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时不要在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了!另一方面,战争使人类无家可归,人们流离失所。他当初发明炸药的时候,是想造福人类,可是既然这样不可避免的应用到战争中去了。他和愤恨,为了倡导和平。他特地设置了和平奖,他也希望人类可以和平共处。
四、结束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了诺贝尔,课后请同学们利用本课所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利用信息晨会课再交流!
首届诺贝尔教学反思篇五
《诺贝尔》教学反思
学习诺贝尔,尤其要学习他高尚的人格。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真切感知诺贝尔的感人事迹,通过书后作业:“请将本课第八至第十自然段有声有色地读一读的练习”,引导学生畅谈收获,真正懂得,只有毕生孜孜以求,永不懈怠,才能有所成就。
在教学这部分时,我让学生读后说说自己最感动的部分,很多学生都认为“发明黄色炸药和雷管”这部分最使他们感动,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只是让他们说说“为什么你最受感动”,用这一要害性的问题来引发他们思考。因为“勇敢!”许多学生脱口而出,这是显为易见的,但这样子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浅层次的,我让学生再次读书,在数次的朗读中,学生终于体会出诺贝尔身上“永不满足”“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等等更为优秀的科学品质,从而使人物的形象闪耀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诺贝尔》教学反思
本文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因而在教学中,我继续运用“引导自学”的方式,指导教学实践,让学生自学自悟。
复习导入课文后,我便抓住了总领全文的一句话“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让学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理清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几个阶段:“液体炸药”、“固体炸药”、“威力更大的固体炸药”,然后有所侧重的展开教学。从这几个阶段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步感受到“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感悟他热爱科学、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
一、注重学生自学自悟
如在教学“发明固体炸药”这部分时,学生就从“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中体会到为了实验,诺贝尔所付出的代价多么惨重;从“毫不气馁”中感受到了诺贝尔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科学研究精神;从“终于”一词中又感受到了他经历的失败和痛苦,感受到成功的来之不易。 在学习第8、9自然段时,也是让学生找找感动自己的镜头,并交流感动的原因,学生交流得比较全面、到位,也逐步掌握了自学自悟的方法,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了。
二、抓住关键处,培养想象力
文章写得很感人,很多细节处都折射出诺贝尔可贵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不禁令人深深折服。就如发明固体炸药这部分,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亲人也是伤的伤,死的死,面对这一切,如果你是诺贝尔的亲戚,你会说什么?如果你是旁人,会说什么?诺贝尔自己又会想些什么?从三个层次,三个角度,引导学生想象。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了很多。亲戚们定会竭力劝阻;旁人定会指责诺贝尔,甚至远离他;而诺贝尔自己在悲痛之余,定会化悲痛为力量,执着地追求他的科学事业,这也正是他发明炸药的目的——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想象不仅充实了文本内容,更丰满了人物形象。诺贝尔对科学的热爱,以及一心为民的人品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上。
再如亲自实验,研究威力更大的炸药这部分,引导学生抓住“怦怦直跳”来想象诺贝尔的内心。火星接近炸药意味着危险即将到来;火星接近炸药,还意味着有可能的成功也即将到来。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诺贝尔紧盯导火线,是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这里,学生很自然地读出了一位为了科学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诺贝尔,难怪文中会说“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另外,在体会诺贝尔无私奉献、为民造福方面,主要抓住最后一部分——设立诺贝尔奖。这里我让学生自读感悟后,学生已明确感受到了诺贝尔热爱人类的精神,我又找来了他的遗嘱与他的名言,从他的做法与说法中,学生更深入体会到了诺贝尔高尚的人品。正如他所说的“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篇写人的文章,在我们的自读、自悟、交流、想象中学完了。诺贝尔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越来越清晰,学生从他身上得到了巨大震撼。整堂课中,学生交流积极,思维活跃,学习十分投入。当然,课后想想也存在一些遗憾的地方。(1)在引导想象时,还可以放得开些,想得全面些。(2)对于“整个生命”的理解,只在课始谈到,比较浅显,如果在结束前再理解一次,会更加深入。(3)整堂课的设计上,基本上是按照课文内容逐步展开,也可以尝试重新整合,由发明炸药的过程引出发明炸药的原因,或许对诺贝尔为民造福、热爱人类精神的体会会更到位。
首届诺贝尔教学反思篇六
【案例背景】
2006年11月30日下午,我和学校几位教师在屯溪路小学观摩了两节由何炳章老师指导的“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研讨课。由于第一次接触这种课型,我们对这种课型存在着很多困惑。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这种课型,回校后,我也开始大胆地尝试用“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进行教学。经过近一个月的教学实践,我对这种课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这里我想就我试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诺贝尔》第二课时的教学情况谈一谈我对这种课型的一点浅薄认识。
【教学情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主旋律编排的几篇课文。单元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把文中所蕴涵的道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培养自己的这种精神。《诺贝尔》这篇课文讲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启发学生学习他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本课我安排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会生字词,使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读课文第一段了解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举行的时间、地点的特别之处。第二课时通过引导学生自学使他们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的艰辛以及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第三课时指导学生在对全文有了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即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及本课教学内容,我制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案例】
一、明确自学重点2’
自学重点:品读课文,从具体的语句中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感悟他的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说明]
一上课我先以课件形式出示本节课自学重点:品读课文,从具体的语句中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感悟他的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指名学生读后,请个别学生说说这节课的学习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学生说清楚之后再齐读,加深印象。
本环节我安排的时间是2分钟。通过少而精的自学重点的明确使学生带着任务学习,这样能避免一些学生目标不明确、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好走神。
二、围绕重点自学 12’
1、默读课文第3~10自然段,找出每个自然段中你认为非常重要的信息,在课文中作出标记。
2、在自己最感动的自然段旁写下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说明]
自学重点1的设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找各段重要信息的方法来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自学重点2这一环节的设立旨在创造学生与文本直接接触的机会,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以便于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感悟人物的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感悟、体验,尊重他们的个别差异和独特体验,让他们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围绕重点自学环节我先用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计划安排的时间是12分钟。课前我预想如果到了规定时间,还有一部分学生没学完,我会考虑再延长几分钟,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或提前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我会让他们在读自己感动的段落上再多练习几遍。这样做的目的是拿出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同时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自学任务。在他们围绕重点进行自学时我就在旁边巡视,适时给予学生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此环节的设立我还想渗透进行本册书要求学生养成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的训练。
三、讨论自学未解 10’
小组交流
1、谈一谈:说说你最感动的语句并说明感动的理由。
2、议一议:诺贝尔是个怎样的人?
3、读一读:四人一小组选择本组最喜爱的方式朗读本组同学最感动的两或三个自然段。
4、质疑、求助:就本节课的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求助。
[说明]
此环节我安排的大约是10分钟,学生就课件出示的几个交流步骤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这种小组交流的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学习的平台,使小组内同学迸发出不同的思维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自主能力,而且又给接受能力不够强、缺乏勇气和自信、不善表现自己的孩子搭建一个“安全”的平台,使他们能在小范围内“大胆”起来。在这一环节的学习安排中,前三个步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解决,我边巡视边提醒各组抓紧时间完成交流任务。为了避免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的无谓流失,到了质疑、求助环节我适时点拨学生,让他们知道哪些问题有价值,哪些问题无须深入探讨,哪些问题该放在课后处理。我俯下身来,深入到每个小组中去倾听他们心底的疑问,对于有价值的问题还有需要课后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作了一个总结性的记录。为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我最后选择了一、两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全班交流,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诺贝尔精神的深刻感悟。
四、点拨自学得失 8’
小组合作,练习朗读你们组最感动的两到三个自然段,读完以后,说说你们组选读这几段的原因。
[说明]
在这一环节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我没有按照课后练习三题目的要求直接让学生来练习朗读8至10自然段,而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展示读你们组最感动的两到三个自然段,读完以后,让小组长说说你们组选读这几段的原因,接着,让其他愿意挑战的小组挑战前一组,读完以后,由学生评价挑战是否成功,我适当点拨引导,让每一组上台展示读的小组在激励、鼓舞中明确今后朗读的努力方向。设计教案时我想学生愿意读什么段落都可以,只要能说出感动的理由即可。但没想到的是上台展示的小组大多数都选择读8至10自然段,而且读的很投入、有感情,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课后练习题三的学习任务,而各小组长在陈述选读8至10自然段的理由时,又一次加深了对诺贝尔品质的感悟,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诺贝尔的高尚品质”这些教学目标在点拨自学得失环节中得以落实。
五、巩固自学成果 8’
为了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我设计了这么几题:
1、填空
(1)诺贝尔一生最突出的发明是______。他最先发明的一种液体炸药被人们称为_______;接着,他发明了一种固体炸药______;后来,他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_______,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还要发明________。
(2)1896年,诺贝尔在遗嘱中表示要将200万英镑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奖给______、______、______生理学或医学、______、_______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2、练习说话:诺贝尔,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___。
[说明]
设计填空题(1)是想让学生清楚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设计这个题目时我想到可能会有一些学困生无法很好的完成,所以在上课时我先指名让清楚炸药发明过程的同学回答这个问题,我随机板书,用箭头表示炸药的发明进程,再齐读一遍,这样,每位学生心中对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都有了一条明确的线索。填空题(2)的设立主要是想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诺贝尔遗嘱的重要内容,感悟诺贝尔的奉献精神,同时为下一课时的为诺贝尔写小传打下伏笔。上课前,我设想到可能会有学生记不清这五个领域,所以上课后我先指名让几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回答,然后又指名让学困生说一说这五个领域,最后再齐读一遍。
这两题填空题的设立给学生巩固了已学知识,同时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深入了解诺贝尔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也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机会,最后我设计了一道练习说话题:诺贝尔,我想对您说 。
说之前,我出示诺贝尔挂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诺贝尔在干什么,假如他来到了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我预想到学生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心中一定感慨万千,让他们说说诺贝尔的高尚品质没什么问题,但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发散起来,使学生联系生活实践进行自我教育就是一个难题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上课后在几名同学回答敬佩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品质之后,我抓住时机,相机点拨:谁能联系自身对诺贝尔谈谈心中的感受呢?这一点拨使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后来从一些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拨无形中使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升华了学生对课文的感受。
作业设计:
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诺贝尔的事迹,请他们评评讲得怎么样或说说听了之后的感受。
[说明]
设计这一作业我主要是想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将学生的感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同时为下节课写小传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一)
21 诺贝尔
百折不挠 献身科学
胸怀博大 无私奉献
板书设计(二)
诺贝尔 你的感受
甘于贡献 为民着想 敬 佩他
勇敢 勇于献身 觉得了不起
执着 热爱科学 感动
造福于民 炸药也有危害 既爱又恨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感谢
无私奉献 惭愧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觉得自己渺小
面对困难不退缩 活在我心中
树立目标 锲而不舍 学习他
…… ……
[说明]
这一课时的板书我开始设计的是(见板书设计一),但上课后我发现学生在练习说话题时畅所欲言、群情激昂,于是我临时调整了板书方案,没有采用事先设计好的板书,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生成板书,板书分为两部分,一列是学生回答中能表现诺贝尔品质的关键词句,另一列是能表达出学生情感的关键词句(见板书设计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看到自己的发言形成了老师的板书,受到老师的表扬,都想将自己心中的感受一吐为快。从这份临时形成的不太规范的板书中不难看出学生智慧的火花、思维的灵动、感受的深刻。我想,这样的板书既灵活、直观又有总结性,还能辅助学困生突破课文的重难点,这比按部就班完成预设的板书强的多。
【反思】
一、初尝甜头
1、从课堂实践来看这样的课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开始尝试着用何炳章老师的“引导自学”型课堂进行教学,有种心里没底,生怕学生没学好、没学透的感觉,在刚开始尝试着用这种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时我曾经想:这样上课怎样评估学生的学习所得呢?“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在这样的课型中能很好的体现吗?学生能接受这种课型吗?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研究,课堂实践给了我肯定的答案。何炳章老师的“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这一课而言:
(1)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高、参与面广。
在这节课上,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学习环境非常轻松。这节课下课后还有些上课举手但没来得及发言的学生跑到我跟前和我交流液体炸药制作的过程,甚至还有同学计算出200万英镑每年的利息,并列出算式给我看,由此可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很高。
(2)学生对这种课型感兴趣。
这节课后我采访了几名学生,问问他们喜不喜欢老师用这种方法上课,没有一个说不喜欢的。我让他们说说喜欢的原因,他们说:“这样学,我的潜能被挖掘出来了。”“这样学能锻炼我的合作精神。”“自己动脑筋想思维就拓展了。”“这样学能提高我预习的兴趣。”从学生的发言不难看出“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3)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拓展。
在这节课第三大环节讨论自学未解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提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诺贝尔生在瑞典为什么死在意大利?现在,大量炸药被用于战争,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发明炸药?200万英镑每年的利息究竟有多少,分配到五个领域够用吗?喜爱和平的诺贝尔为什么要发明炸药呢?
总体来说,采用这样的课型,我发现学生举手发言的多、自主学习的热情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课后学生探讨活动也很深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深度,学困生愿意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增加,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所以我的感受是何炳章老师的“引导自学”型课堂理念与新课标的理念是相通的,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这样的课型明确地确立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过去,我和大多数语文教师一样上课都是根据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逐段分析,一味地“讲深、讲透、讲全”,繁琐的分析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效率相对较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相对较弱。而在“引导自学”型课堂上,教师说的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然后分组讨论。一段时间后,教师会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独特、多元的理解,并体会其中的含义。经过“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这种课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前面所提到的不良局面,能使学生主体性突出的同时增加了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教学效率,能使我们语文教师从关注“我要讲什么”到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上来。
二、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精炼,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训练还不够成熟、规范,致使第五大环节巩固自学成果没有在第二课时内完成,占用了下节课大约10分钟的时间。今后,我会在小组合作的规范性、熟练性方面多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个别学困生在围绕重点自学环节学习不主动,自学任务完成不够好。今后在课堂上我应该更多地关心他们,及时给他们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也得到更大的发展。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本着这个理念,我会继续尝试用“引导自学”型课堂模式指导教学实践,放手让学生去自育自学,让学生的自感自悟,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让这种扎实、朴实、平实的教学模式绽放出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