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老家的匠人优秀散文摘抄范文优秀
老家的匠人所指很范,大体有点手艺的的人都可叫匠人:木匠、石匠、泥瓦匠,截缝匠,篾匠,剃头匠、毡匠、鞋匠等等,包括走街串巷的小炉匠,修窑洞的窑匠。而人民教师自称为教书匠,也更多地是想贴进劳动人民。
家乡的建设,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匠人,国家的飞速发展更需要大国工匠。离开家乡已有四十多年,老家的匠人留给我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们勤劳、自信、倔犟,干的每一个活,都是传世作品,一件件得心应手的农具,一排排单边盖的青瓦房,绝色显明的窑洞,结实耐用的各式可传几代的家俱等等。还有那打麦场上堆起的方形、园形的麦草,风吹雨打不走形,至今念念不忘。
印象中的家乡匠人,大都没读过几天书,他们的手艺要么是祖传;要么是拜师学艺,总之,都是口口相传,要求也极严,甚至说苛刻。从打杂活干起,就需手勤、腿勤、嘴巴甜,少不了师傅的打骂与挖苦,也炼就了徒弟们的坚韧不屈的性格。徒弟的地位也根据师傅对其的悟性而逐步升级,能出师,那基本就可单干了,所以,流传的一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倒是真谛。
匠人们是认真专致的,一辈子就干好这一行。干活、挣钱、带徒弟,是他们一生的追求。
在我们当年的农村,年轻人成材的渠道很窄,考大学希望几乎没有,当公务员需要很深的社会关系。当兵是一条路,但对家庭出身、身体条件等要求较高,因此,学手艺当匠人,是一般家庭给孩子安排辅设的一条成才之路,很多孩子早早辍学找师傅学手艺,开始自己人生职业。认识西安交大一教授,也是出自老家,父亲是一铁匠,在当地很有名,他早早的就随父亲学打铁,子承父业,手艺也不错,恢复高考第一年他考上了西安交大,他的父亲很高兴,也很遗憾,发自内心地说了句:咱村上从此要缺一个好铁匠了!而另一个故事就是西安某研究院领导,考入大学前已在木匠这行出师,他最拿手的木工活是做风箱,拉起来省劲又风大,说起来一脸的得意!为秀自己的手艺,结婚时专打了一套组合家俱,见人就讲,即使调到北京工作,也带着自己佳作进京展示。
匠人们让人最敬重的是匠心。称得上匠人的人,不单是心灵手巧,共有的特点是吃苦耐劳,一生奋斗,不惜付出所有的体力和智慧;忠实继承师傅们的传教,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并让这门手艺发扬光大;热爱自己从事的行业,为自己的贡献自豪无比!
老家的匠人们比起那些有名的科学家、专家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小人物"扎根最基层的社会,支撑民生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社会的进步,产业的发展,老家的多个行业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让这些匠人已成英雄无用武之地,匠人们多有转行学习新技术;也有人在行业创新求发展,但可贵一点是只要匠心在,就能找到自己的新定定位,还会成为村上的能人。
再议老家的匠人,自然想到国家倡导的工匠精神,希望巨匠们制造更多更优的大国重器。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永远离不开时代的各门类匠人,更需要千年承继的匠心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