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一
关键词:技工院校;足球教学;足球游戏
足球游戏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可以增强体育课的趣味性和竞技性,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足球在校园中的普及,足球游戏在技工院校的普及,有利于发挥足球运动的魅力,寓教于乐,克服传统足球教学的弊端。
一、足球游戏在技工院校足球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足球运动具有游戏性和竞技性等基本特点。由于足球职业运动的发展,足球运动的竞技性得到强化,人们越来越不重视足球运动的游戏性特征。在许多技工院校的足球教学中,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学习传球、运球、过人、急停、转身、射门等技巧,教学方法也比较单调。例如,在足球训练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或者纵队,按先后顺序依次颠球、运球和踢球,判断学生学习效果是根据学生模仿动作要领的程度。如果学生达不到标准,教师往往就直接批评学生,并要求学生重新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足球教学枯燥无味,不能很好地展现足球运动的魅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喜欢足球。足球游戏运用于足球教学中,能较好地克服传统足球教学的弊端,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足球运动技能,这对完成足球教学目标具有促进作用。
二、足球游戏在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技工院校足球教学按照训练内容进行划分,可以分成热身训练、技术教学、战术教学与整理教学四个环节。在足球教学的四个环节中,都能较好地运用足球游戏教学法。
1.足球游戏在热身训练环节中的运用
在足球教学过程中,第一步要进行热身训练,热身训练有利于加快学生血液循环,刺激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增进人体肌肉的活性,提高人体的柔韧性和反应灵敏性,降低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遭受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在传统足球教学中,热身训练主要采用慢跑、做操的方式,形式呆板,学生很容易厌倦。笔者建议在足球热身训练环节,可以采用“蛇形跑”“巧入营门”等游戏方式,这种足球游戏热身训练方法,不仅能促进人体生理机能,而且能增强足球课堂的趣味性,为下一阶段的足球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足球游戏在足球技术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技术教学是足球教学的关键环节,技校学生需要掌握持球、踢球、接球、控球、射门、防守、头顶球等技能。在传统足球教学中,这些技能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练的方式,趣味性不高,学生难以掌握这些足球运动技能。在足球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足球游戏,例如,体育教师可以把大足球场分成几个小足球场,每个小足球场地都放置标志杆作为球门,学生分组在各个足球场地内进行“三过一”“射靶子”“顶准”等游戏。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
3.足球游戏在足球战术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足球战术教学的关键是将受训学生分成不同的团队,以团队合作对抗的方式进行集中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掌握团队攻防战术与布阵技巧,从而能对各种战术意图进行判断,提升团队整体对抗能力。传统足球战术教学模式中也运用多媒体教学,如果在足球战术教学中再运用足球游戏方法,例如,引入“攻堡垒”“二过一传球”“全场人盯人”等游戏活动,更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对战术要领的领悟,逐渐建立攻防战术反应系统。
4.足球游戏在足球整理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在足球整理教学阶段,课堂教学进入尾声,经过高强度的足球训练,学生也身心疲惫。为了减缓身体的疲劳,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可在足球教学临近结束前10分钟左右安排整理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足球整理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的心态,使得足球整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足球整理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足球游戏的方法,例如,引入“颠球游戏”,七八个人为一组,围成一个圆圈,每个学生轮流颠球,以小组总分进行评比,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得到身心的放松。
三、小结
在技工院校足球教学过程中运用足球游戏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师应该在足球教学中运用足球游戏法,使沉闷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高技工院校的足球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晗.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训练中的运用[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作者:熊燕华 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二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标的要求。因为体育在小学教育中不是主学科,被学生轻视,然而体育对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重视体育教育。就体育游戏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利于体育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有效应用;措施
体育是一种帮助学生身心成长的趣味活动。由于小学生在进行综合测评时体育并不被计算其中,因此学生并不重视体育课程,这就需要教育者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作用,了解其重要性。另外,单调的体育课程导致学生厌烦体育,可以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主要是以娱乐为主,教育学生,进而使其身心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精神。在游戏的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又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它具有趣味性、团队性、竞争性、情境性等特点,因此,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二)体育游戏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活泼好动,在上体育课时需要体育游戏进行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游戏有时是单人比赛,有时是团队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团队意识,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完善。除此之外,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减轻疲劳,提高学生素养,开发智力。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准备活动、整理活动等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准备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伤,整理运动帮助学生消除疲惫,使学生在娱乐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掌握技能。
(一)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的有效应用
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教师都会带领学生做准备运动,尽可能地使学生的关节打开,有效地避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受伤。最常见的准备活动是广播体操,然而由于被大量重复使用,缺乏新意,学生便会心生厌烦,不积极配合,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针对小学生要提供多种准备活动,供其使用。例如,踢“毽子”“环形跑”“网鱼”“香蕉剥皮”“老鹰捉小鸡”等丰富的游戏,使学生在玩耍中提高身体素质,对体育感兴趣。
(二)体育游戏在整理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训练之后,会产生疲惫感,或者心理上不愿进行体育运动,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适时地停下来进行整理活动。体育游戏在整理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制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调节学生的情绪与机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一些音乐,或者猜字谜等游戏,活跃气氛,有助于小学生调节情绪,进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去。
(三)提高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体育游戏不仅仅帮助学生激发体育的兴趣,而且也使学生掌握了体育技能,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小学生爱玩的“跳山羊”游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跳跃能力,也增加了学生的胆量。“跳山羊”这种游戏可以作为准备活动或者整理活动,有效地活动了学生的关节,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分腿腾越的技能,更主要的是有序循渐进的作用,从低到高,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信心。这种游戏与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帮助了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除此之外,也可以开展其他体育游戏,例如“接力赛”游戏,有助于学生掌握短跑的技巧。除此之外,在团队合作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老鹰捉小鸡”这种游戏十分有趣,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应激能力,也提高了身体的灵活度,尤其是担任“母鸡”的学生,承担保护“小鸡们”的责任,培养了其责任心。当然,有些游戏比较激烈,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高,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但是不适合较低年级的的学生进行玩耍,体育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防止出现意外事故,保证学生的安全。
(四)体育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动作技能
学生可能会对一些体育技能的讲解不理解,教师就可以利用体育游戏进行引导。体育游戏被学生广泛接受,又因为其有趣性,学生可以对其熟练掌握,所以在教育学生时,遇到不懂的地方,多举一些体育游戏例子让学生理解。体育教学,主要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和展示,需要学生进行理解、观看、训练这一系列的过程进行掌握。其中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由于一些体育技能有时间空间的变换,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吃力,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通过被学生熟知的体育游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极大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
(五)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
体育游戏不仅带给学生乐趣,提高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例如,在长跑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在进行接力赛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小柳树砍大刀”以及“猫捉老鼠”这些游戏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哪个地方较为薄弱,分析哪只“老鼠”较为好捉等,游戏扮演者可以单独行动,亦可以集体合作,共同捉一只“老鼠”,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领导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
三、实施体育游戏的一些措施
(一)体育游戏要有层次性
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尽相同,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在进行游戏时,主要是兴趣的培养,应避免运动量大的体育游戏。体育游戏主要帮助小学生激发体育兴趣,如“香蕉剥皮”“老鹰捉小鸡”“踢毽子”等游戏。然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主要针对身体素质的锻炼,要多开展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以免游戏过于简单,使学生对其不感兴趣。球类游戏适合年级较高的学生练习,利用乒乓球锻炼其灵活度,篮球锻炼其肢体协调性,排球锻炼其意志力。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注重体育游戏的层次性,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质。
(二)体育游戏要有创新性
事物只有不断地变化才能更好地发展,体育游戏要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在教育学生时要选择游戏要有层次性,还要不断地更新,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收获知识。如果游戏过于单一,则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便会对其失去兴趣,因此,要不断地对体育游戏进行创新,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一个的游戏可以延伸变换成另一种游戏,使学生对其感兴趣,充满好奇心,愿意配合教师,有助于体育课程的开展。
四、结语
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体育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重视体育游戏的应用。除此之外,有关人员要对体育游戏不断地创新,从而更好地协助体育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孙旭东.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13,(04):35.
[2]董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樊洪春.试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10):130-131.
[4]郁佳园.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3,(26):204.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三
【摘要】在中职体育的教学当中,体育游戏的实践性很强,既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样,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还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加大。同时体育游戏能够帮助我们发掘自身的思维能力,并且使原本体育的基本动作得以提高和巩固,培养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主要分析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游戏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同时会对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高效的运用加以分析。
【关键词】体育游戏;中职体育教学;学习兴趣
学校教育的阶段分为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阶段就是中职教育。而在中职教育体系当中,中职体育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将体育游戏加入到中职体育教学当中则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措施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被激发,而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也更容易被开发,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加强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可以说会产生极其大的作用。
一、中职体育教学当中加入游戏的重要性
(一)学习兴趣更容易激发
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比较强,在教学成果上体育项目的趣味性的高低其实会有很明显的差别,教学成果差往往是因为体育项目的趣味性较低,在开展的时候提高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的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使体育教学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二)更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
无论怎样,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都是体育教学的初衷。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学生因为自身惰性,会逃避相关的课堂训练,这种现象重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呈现的是大多数,由于学生会有较强的叛逆心理,主动参加训练的意识也较为薄弱。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学生更加自愿地去参加训练,将体育游戏加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是不错的选择和手段。
(三)使学生的发展更为全面
体育教学的初衷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如此,体育游戏若加入在体育教学当中,或许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也会产生有效的教育。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进行一项游戏时,我们必须要遵守相关的体育规则,仅仅这一项就对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进行了培养和教育;若参加的是分组游戏,便会锻炼到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彼此的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的团队精神会有一个良好的培养;若参加的是智力游戏,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智力会得到锻炼。所以,将游戏加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可以使学生的德智体得到锻炼,进而可以全面发展。
二、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一)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相关的游戏
将体育游戏加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进入到体育课堂的教学当中,而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去玩。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堂需要的教学内容来安排相应的体育游戏,如果不在意这方面,那么效果反而会大打折扣,严重的则会适得其反。
(二)教师应保证好游戏的组织问题
体育游戏分为很多种类,每个种类又会分为不同的组织方式,在整个游戏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将组织工作进行的井井有条,保证能够有序地完成体育游戏,完成中职体育教学的课堂任务。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教师应该做到课前能够精心准备、课堂能够加强管理、课后能够认真准备,对每一个游戏环节都安排好相对完善的流程,利用科学的方法,把游戏和具体的理论进行结合。
(三)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体育游戏
学生是体育游戏的主要参与者,使他们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是主要目的。显而易见整个体育游戏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学生,所以教师在设计对应课题的游戏时应当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体育游戏变得更有效、更加有内涵,其中主要将学生已知的知识结构和实际经验加入进去。若只是按部就班,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自我调整,缺乏新意,就会对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产生严重的影响。
(四)制定良好和完善的评价机制
竞技性体育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对游戏进行评价,如何去分别评价游戏过程当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在此同时能够吸取教训并且吸收宝贵经验,而不是仅仅去说明体育教学的完成。要做到以上种种,首先,教师要学会用严格的规则来进行评判,以此来保证游戏能够顺利进行;其次,对获胜者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且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发展对其提出更好的要求;最后,结合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对失败者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提出自身的不足之处,为以后游戏能够成功做好铺垫。
三、体育游戏的有效运用
(一)上课开始部分加入体育游戏
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可以在每节课刚开始时,应用一些趣味性较多或者需要多动脑子的游戏进行训练,从而来使学生的兴奋度提高。或者根据需要,可以将课堂上所涉及到的内容添加到一个游戏当中。举个例子,若同时有两个任务,一个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另一个是对向左转和向右转进行练习,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利用“先算后转”的游戏,利用一个游戏达到两个课堂任务。
(二)准备活动中加入体育游戏
在准备活动加入一些游戏,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一般性准备活动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尽快进入状态,我们通常采用慢跑等活动,但是因为长期应用,避免不了会减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老鹰抓小鸡”等趣味性较大的游戏来代替慢跑等。
(三)上课结束部分加入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还有让学生心理和机体得到充分的放松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将运动量相对比较小的游戏安排在最后的放松活动部分,在学生摆脱紧张的状态的同时又能够放松身体,心理状态慢慢趋于安静,在接下来的其他课程学习中能够保持一个最佳的状态。
四、结束语
总之,将体育游戏加入到中职体育教学中,在使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增加和体质增强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体育游戏会在以后的中职体育教学中有着不能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薛洋.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12).
[2]李明.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09).
[3]余光继.浅谈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教育科研),,(02).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四
摘要: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法提供依据,运用文献法、实践法,论述了体育游戏的概念、特点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发现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提供了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体育游戏;特点;激发;品德
新课程标准淡化了技能学习,更加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要求体育课上要以学生为本,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体育课成为学生的乐园。而体育游戏的引入,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课堂因游戏的存在而变得更加有生机。
1体育游戏的概念及其特点
1.1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分类出来的,特指由身体的参与,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练习提高身体能力,形成一定的体育技能,同时身心都得到娱乐,性情得到陶冶。游戏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为了主动的、有创造性的、有意识参与的活动,游戏的基本特征是普及性和娱乐性。在体育教学训练中,体育游戏能促进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提高身心健康,并能在游戏中掌握一定的技能。体育游戏目标明确,形式灵活多样,而又生动活泼,丰富的内容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学生在参与中能积极的思考问题,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发展。所以体育游戏也是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或者方法。
1.2体育游戏的特点
1.2.1趣味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其根本原因就是游戏的趣味性,小学生在游戏中乐此不疲,正是游戏吸引着学生。体育游戏是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又在不断的超越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失败后的不气馁,学生之间互动性加强,交流多,快乐多。这种教学方式让体育学习也变得更有趣。
1.2.2教育性:体育游戏是把一定的技术融入其中,依据一定的规则制定而成,其目的不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也是培养学生的心理,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在游戏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其教育性非常明显。
1.2.3易行性: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非常简单,也非常容易操作,就是因为其在创编中本着这个原则进行的,规则不多,学生易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组织一个游戏,而且在这个游戏中现融入大量的技术,所以产生高,效率高。
1.2.4竞赛性:学生喜欢体育游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比赛中哪一方取胜没有预定性,所以学生为了胜利都在努力,而且,在取得胜利过程中,双方产生一种对抗,所以加大了小组间的竞争,他们在竞争中就会全力以赴,让游戏更加激烈有趣。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要会合作,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学习效果极佳。
2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2.1游戏的一种特别的教学形式,在小学最为适合,因为,小学生天生好动,喜欢在游戏中快乐的活动,所以游戏在小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小学生处于第一个生长发育期,此时他们的思想也飞速发展,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喜欢竞争,喜欢模仿。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自制力弱,意志力还没有形成。但是,他们的判断力在不断提高,对自己有一个认识,能把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进行比较。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特别要得到很好的培养,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他们的生理与心理都得到发挥,还为以后甚至是中年、老年的发展打好基础。
2.2体育游戏作为小学生广泛喜爱的一个体育形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使小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提升,心理品质得到提高,而且能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他们能在游戏过程中相互团结合作,相互帮助。人际关系得到发展。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形式非常活泼,是小孩子们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加之小孩子的天性进好动,这些因素一起决定了小学生与体育游戏的不解之缘。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就是玩,他们能在玩中又学习到体育技术,培养体育兴趣,真正在体育中体验到乐趣。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定的体育技能,而且还要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的思考,以巧妙的方法取胜,相互之间献计献策,智力得到提高,学会了发展思维。学生在游戏过中懂得了要取得胜利就要顽强拼搏,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形成竞争意识。
3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
3.1福建是一个经验发达的大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勤劳勇敢的福建人民在创造的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间精神文化。民间体育游戏就是在人们漫长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种锻炼身心的体育活动。民间体育游戏种类繁多,很多游戏经历几百年流传至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都归结于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易操作性。体育游戏有很多。比如踩高跷、扭扁担、跑篮、扳手腕、斗鸡、踢毽子、滚铁环、50米短跑、陀螺、蹴球,打篾鸡蛋、丢飞机板、打纸板等、打花龙、磨猫等。打篾鸡蛋是小朋友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游戏。所使用的篾鸡蛋不是真的鸡蛋,而是用楠竹或金竹细篾编织成一个鸭蛋大的球,里面用纸或者旧布条填充。在一块较大的、在平坦地的中央上划出分界线,分两队于自己的半场中。比赛时,由任一方发球,甲方用手把“蛋”拍击到乙方场地,乙方再打过来,或用脚踢过来。如果蛋其中一方打出界或者没有接住落地,对方就会得分,球离最近的一方再次发球,最后以分多者获胜。
3.2“花龙”游戏也是小学生喜欢的游戏之一,用蔑编一个中空的球,里面放上铜钱和碎磁片,在晃动或者游戏时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这种比赛形式更为灵活,游戏不分组,几个成员同时参加。游戏开始,由一人抛“花龙”,其他同学去抢,抢到后再抛,由裁判记录每个人接到花龙的次数,次数多者获胜。这种抢花龙的比赛不受场地的限制,比赛时间可长可短,场面激烈而热闹,最能体现出学生的灵敏性,所以这种比赛很受学生的欢迎。再比如,其他的游戏如“斗鸡”也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游戏,两个人对抗。在一个平整的场地上,划出一个一米左右的圆圈作为“阵地”即可。两人站在圆圈内,各人一手抓住自己的一只脚的脚腕,将此腿盘起来,只留另一条腿着地跳跃行走。游戏开始,两人互相攻击,想办法将另一人从圆圈中撞出,被撞出者失败,或者另一只脚碰地者失败。当然,也可以多人在一个圆圈中进行游戏。
4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策略
4.1恰当的选择体育游戏内容
体育游戏既可以看成是体育教学的内容,也可以看成是体育教学项目的辅助教育手段,总之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所以,在选择体育游戏来辅助教学时,一定要把所选择的游戏与教材联系起来,也要根据课的任务来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体育游戏的功能。
4.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体育游戏的内容
游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一些情境化的游戏,学生还比较幼稚,在这种情境中游戏非常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比如,小熊过生日,运物大聚会等游戏,让他们扮演一定的角色,完成自己的任务的同时就完成了游戏。而高年级有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小球类作为游戏内容,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如灵敏、协调和综合活动能力等。还有一些游戏可以适合所有的年龄的学生,比如,陀螺、蹴球,打篾鸡蛋、丢飞机板等。
4.3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而利用游戏教学也要体现教育性。但是游戏的趣味性又是游戏必不可少的因素,游戏的趣味性与教育性有本质的区别,有趣味性并不代表就有教育性,有了趣味性才会让游戏更具有吸引力。运用游戏就要动作游戏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让他们在情趣盎然中身体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这就是体育游戏的特殊功能。所以,我们体育老师在游戏的选择时、游戏的运用时,这两个方面都要考虑到,用科学的方法把二者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为准则,把游戏作为体育教学育人的积极手段,使学生在有趣味性的游戏中得到技能与知识,最终形成教育的成效。
4.4注重体育游戏的创新
小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而对一成不变的`事物就会慢慢失去兴趣。同样,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我们一直沿用一个不变的游戏,学生对游戏有了很大的熟悉性,游戏对他们就没有了吸引力。所以我们要变换别的游戏,或者对同一个游戏进行创新,比如,改变规则,改变场地、人数、角色等。比如,低年级有丢手绢游戏,可以几个人同时丢手绢。
4.5注意学生安全性及运动负荷
体育课上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做体育游戏时,由于学生非常兴奋,再加上一些游戏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存在,所以在做游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在做游戏时既要考虑到教学效果,还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上。民间体育游戏,大多数都较为安全,但也有一些游戏,如:“斗鸡”等对抗性较大,这就加大了游戏的危险性,还有一些游戏因为器材的原因也存在安全问题。所以,在游戏的设计中或者游戏过程中都要考虑到安全问题,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游戏的教学效果。总之,体育游戏参与体育教学,对小学生有着积极的意义,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高,活跃积极,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游戏作为了一种教学内容的形式进入课堂,使课堂充实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我们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把民间的体育游戏引入课堂中来,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懂得团结合作,懂得竞争,还会认识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张得桢.浅谈体育游戏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s1):110.
[2]叶艳.浅谈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与运用[j].安康学院学报.2009(02):67.
[3]孙顺利,肖玉新.连云港地区传统体育游戏发掘及现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12.
[4]朱慧芳.体育游戏:休闲体育的主要内容和最佳形式[j].福建体育科技.2010(02):210.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五
摘要:小体操垫是学校必备体育器材之一,合理开发小体操垫的功能,实现一物多用,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打造快乐课堂。笔者对小体操垫的功能进行了实践开发,设计了8个小体操垫游戏。
关键词:小体操垫;体育教学;运用
小体操垫是学校必备体育器材之一,主要运用于体操技巧:前滚翻、后滚翻、肩肘倒立等,素质练习:仰卧起坐、背卧起、元宝起等。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小体操垫的功能进行了开发,很好地开展了课堂教学,深受学生的喜欢。
1你跳我拉
1.1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
1.2游戏方法
2个学生为1个游戏小组,1个学生站在小体操垫上,另1个学生手拉着小体操垫。游戏开始后,小体操垫上的学生向前上方跳起的同时,另1个学生快速向前拉动小体操垫,2人通过“你跳我拉”的方式向前移动,站在小体操垫上的学生中途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触及地面,先完成规定距离的小组获胜。
1.3游戏建议
游戏不要在水泥地上进行,避免学生配合不当摔倒受伤,以及磨坏小体操垫,最好在人工草坪或体育馆木质地板(地毯)上进行;可以改变游戏的路线,改变小体操垫上学生的跳跃动作等,以提高游戏的趣味。
2抢滩登陆
2.1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
2.2游戏方法
在游戏场地中间均匀地摆放若干个小体操垫。游戏开始后,学生一路纵队沿着游戏场地的边线慢跑,当听到鸣哨后,迅速地站到小体操垫上,鸣哨若干秒后,开始检查,身体没有触及地面者获胜。
2.3游戏建议
游戏中小体操垫的数量可以逐渐减少,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加强配合;加强安全教育,严禁相互推搡,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可以改变游戏方式,以一个小体操垫上站的人多的小组获胜。
3搭桥过河
3.1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
3.2游戏方法
每组学生若干,小体操垫2个:a和b。游戏开始后,每组学生迅速站到小体操a上,然后迅速将另外一个小体操垫b放到前面,学生再快速转移到小体操垫b上,同样的方法再次把小体操垫a放到前面,游戏中学生身体不得触及地面,以此类推,先完成规定距离的小组获胜。
3.3游戏建议
每组游戏人数由少变多,游戏距离由短变长,逐渐增加游戏难度。
4快快搬运
4.1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4.2游戏方法
每组学生若干,面前有相同个数的小体操垫。游戏开始后,各组学生迅速跑到其他组,每次每人搬回1个小体操垫,当其他组学生前来搬运小体操垫时,本组学生不得阻碍,一定时间后,拥有小体操垫数量多的小组获胜。
4.3游戏建议
每次游戏,3个小组,分别站在等边三角形的定点上,可以使游戏更为公平、激烈;适当增加小组间的距离或游戏时间,以加大运动负荷,起到更好的游戏锻炼效果。
5追逐拍击
5.1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奔跑、躲闪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5.2游戏方法
a、b2组,每组人数若干,游戏场地中散点摆放着若干小体操垫,每个小体操垫相距约10m。游戏开始后,a组学生去追拍b组学生,当b组学生脚踩在小体操垫上的时候,反过来,b组学生可以拍击a组学生(b组学生可以在同一个小体操垫处,一个学生脚踩在小体操垫上,其他学生手拉手形成人链向外延伸,以增加攻击距离)。b组学生在一个小体操垫上不得超过10s,10s之内必须跑向另外一个小体操垫。游戏中,不得故意移动小体操垫,被合理拍击到的学生下场,一定时间后,留在场上学生人数多的小组获胜。
5.3游戏建议
对于身体条件不好的学生,可以增加他们的“生命次数”,被拍击到2~3次,甚至更多次,再下场,以保证他们的游戏时间;被追逐组相对处于劣势,在人数上可以适当多些。
6抢救伤员
6.1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力量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6.2游戏方法
将学生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每组若干人,组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工。游戏开始后,小组2人各持小体操垫一端,从起跑线后向距离自己一定距离的同伴跑去,到达同伴处,一个同伴坐在小体操垫上,然后快速用小体操垫将同伴运到起跑线后,随即再返回运送其他同伴,先完成组获胜。6.3游戏建议运送过程中要先求稳再求快,避免受伤;游戏距离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7快速纵跳
7.1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7.2游戏方法
将小体操垫倒“v”形立在地上,前后距离约0.5m;游戏开始后,每组第1个学生依次从小体操垫上纵跳过去,到达终点后再纵跳回来,与同伴击掌,第2个学生再纵跳出发,后面学生依次进行,先完成组获胜。
7.3游戏建议
纵跳可以是双脚,也可以是单脚;适当增加小体操垫之间的距离,可以组织学生在快速奔跑中跨跳。
8踢球比准
8.1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对足球的控制力,提高足球练习兴趣。
8.2游戏方法
将小体操垫倒“v”形立在地上,成散点状;游戏开始后,每组学生依次在踢球点将足球踢向小体操垫,将小体操垫全部踢倒而踢球次数少的组获胜。
8.3游戏建议
根据学生踢球技术水平,合理调控踢球距离;可以用小体操垫组建简易足球门,组织学生踢球练习。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六
摘要:通过教学实验法,旨在探讨契约学习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珠海市第十中学初二年级十班和八班的学生为研究参与者,从3—5月之间,共进行了12周36课时的教学实验。随机选取1个班作为实验班,进行契约学习法教学,另1个班作为对照班进行传统方法教学。结果显示:1)契约学习法对学生体重的控制效果更明显;2)契约学习法对于学生体能训练和技能掌握方面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3)契约学习法更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表明运用契约学习法进行体育教学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法可以更有效控制学生体重,明显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契约学习;体育教学;初中;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学习兴趣
契约学习法是以契约为载体,学生和教师共同协商,组织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活动,从而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20]。由美国成人教育家knowles首先提倡并大力推广[1]。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契约学习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成人教育中,主要涉及领域包括临床医学、外语教学、工程管理等方面。在体育课程中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且研究方向多拘泥于对契约学习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和实施原则方面,很少将契约学习法应用于实际教学研究成果[19]。为贯彻新一轮体育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应用契约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这2种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拟将传统体育教学法与契约学习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契约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两种不同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效果,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新的实践教学经验。
1研究方法
1.1研究参与者
本文以契约学习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中的抽签法从珠海市第十中学初二年级10个班级中抽取出八班和十班共102名学生作为研究参与者。将八班学生作为对照组,共53人,(男生30人、女生23人),平均年龄13.5岁,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下称对照组);将十班学生作为实验组共49人,(男生28、女生21),平均年龄13岁,采用契约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下称实验组)。实验参与者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基本相同,对2班学生的实验教学从203—5月,历时12周共36课时的实验。
1.2实验设计
1.2.1实验变量的选取
本研究以教学方法为自变量,包括两个水平,即传统教学法和契约学习法。以不同学习法的教学效果作为因变量,学习效果包括身体形态、体能、动作技能、学习兴趣四个方面。选取学生的身体密度bmi值作为身体形态的参数指标,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肺活量、立定跳远为实验的体能参数指标,个人双手垫排球为实验的技能参数指标作为测试指标,《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分数作为学习兴趣指标。
1.2.2测量工具
在实验前后,采用当面发放和回收的方式,向实验参与者发放,发放问卷引用汪晓赞博士论文中《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问卷。该问卷共包括42个问题,分为6个维度,分别为“消极兴趣”维度、“积极兴趣”维度、“运动参与”维度、“自主与探究”维度、“关注体育”维度和“认识体育”维度,问卷信度检验的克朗巴赫系数α=0.95[2]。共发放102份,回收10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3实验组教学步骤
1)营造实验教学氛围。首先在实验前,老师向学生宣布本次实验的方案、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并向学生介绍传统学习方法与契约学习法的特点及任务。然后,实验组按照契约学习法的规则与要求,与学生签订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契约,严格执行契约内容,从而形成实验教学的学习氛围。对照组按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2)制定学习目标。实验前测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体育爱好制定课堂学习目标和课外体育锻炼目标,目标的制定要符合自身实际水平,切实可行,不可求高求大。
3)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目标,制定出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状况向学生提供完成目标的方法、建议以及相关学习资源,并向学生介绍各种学习资源的使用方法及作用,提高学生的资源利用率,从而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4)制定目标达成标准。为了验证学生体育目标实现情况,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制定体育学习目标达成的评定标准,评定标准因人而异,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定标准随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定,评定结果旨在用于学生的自我参考、自我激励。
5)教师监督与反馈。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阶段性的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状况进行评定。通过阶段性的评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情况,监督学生自我学习目标契约的履行状况,通过反馈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契约,以促进学生学习契约的达成。
1.2.4实验控制
为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本研究的实验前测及实验后测都由其他体育教师进行测试,且打乱学生的班级界限,使测试者不知受测者的所在班级。同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工作都由研究者本人担任,2班除教学方法不同之外,其他教学安排均保持一致。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身体密度
bmi、体能、技能、体育学习兴趣的对比分析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学生在身体形态、体能、运动技能、体育学习兴趣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兴趣量表测试结果分析可得,2班级实验前在体育学习兴趣方面也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实验前2班学生的身体各指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符合实验的要求。
2.2契约学习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实验教学结束后将学生实验前和实验后所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所有数据均采用后测减去前测的差值进行分析。
2.2.1实验前后学生身体形态各指标差值的对比分析
通过将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的身高、体重、bmi值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身高=0.000<0.01,表示实验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身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体重=0.000<0.01,表示实验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体重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比对照组学生体重变化更明显;pbmi=0.011<0.05,说明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bmi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比对照组学生身体形态改善更多(表2)。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在于:bmi指数是用来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主要由身高、体重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从表2学生的身高、体重实验前后差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身高前后差异均比较明显(p身高=0.000<0.01,p体重=0.00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比对照组学生身高变化更明显。由于12~14岁青少年属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学生的身体形态变化率比较明显,尤其是学生的身高、体重两个方面的变化。此外身高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但若在学生快速生长阶段,能够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骨骼的生长,这可能是导致实验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身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原因。结合bmi=体重/身高2,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平均身高高出对照组1.4难度cm,实验组学生的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学生3.205kg,可以推测,学生身体形态bmi值的变化很可能是由于学生体重的变化而产生的。实验组学生体重升高幅度为3.99,而对照组仅有0.194,从二者变化幅度可以明显得出,契约学习法对于学生体重的控制和形体的塑造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育学习法。原因可能是,契约学习法中师生间学习契约的签订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监督和约束作用,让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余时间都能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契约学习法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体育学习计划更好地满足个体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更能满足当代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
2.2.2实验前后学生体能水平各指标差值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实验前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体能水平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传统学习法和契约学习法对于能够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肺活量(p肺活量=0.001<0.01)、立定跳远(p立定跳远=0.016<0.05)、引体向上p引体向上=0.002<0.01)、仰卧起坐(p仰卧起坐=0.010<0.05)、坐位体前屈(p坐位体前屈=0.000<0.01)(表3)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的体能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表3可以看出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而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变化实验前后具有显著差异。从表中的数据来看2班学生的肺活量、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等体能指标的差值均有较大差异。导致这些体能运动项目前后测试结果波动较大的原因可能因为这些体能训练项目比较简单,且均为学生熟悉的身体运动方式,这方面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先天的遗传与自身的努力程度。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学习任务稍加约束,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契约学习法的约束力,能够抓住学生的好胜好强心理,使得实验组学生各项体能的最终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对于肺活量、仰卧起坐这些简单的体能项目来说,立定跳远成绩的决定因素除了遗传和后天练习以外,其技术掌握也占很大方面。立定跳远的摆臂、起跳、腾空、落地的技术动作能显著提高立定跳远成绩[3],而两班的立定跳远成绩差异相对与其他体能指标偏高,因此,可以推测契约学习法可能对含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体育运动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因此,根据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体质生长发育特征、运动技能习得特征来看,契约学习法更适合应用于初中体育课堂。
2.2.3实验前后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指标差值的对比分析
将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双手连续垫球的准确率(连续双手垫10个球)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契约学习法与传统教学法对学生连续垫球准确率的学习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表4),实验组学生双手排球垫球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学生。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双手连续垫球技术的学习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3个月36个学时的实验教学与训练,2个班级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是实验组学生的进步幅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结果可能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的特点,除了要在课堂上训练外,学生在课外也要不断地加强锻炼,毕竟体育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实验组学生签订了学习契约,学生自己制定了技能水平达标目标。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较真、叛逆、特立独行,有属于自己的个性[4]。学习契约的签订就是学生对老师和家长的承诺,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为了完成契约目标,主动参与课上与课余体育锻炼,通过这种方式履行自己的承诺。由此可以推断由于契约对学生的约束,促使学生在课上、课下均加强了体育锻炼是导致实验组学生进步幅度比较大的重要因素。此外,契约学习法是一种强调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实验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监督和约束,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造成契约学习法学习效果优于实验组的重要影响因素。契约学习法使学生和老师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条件制定体育学习和锻炼目标,教师通过与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体育锻炼和技能习得情况,并根据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建议和帮助,帮助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体育锻炼与学习契约。从而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体育锻炼目标和努力方向,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技能训练习惯[16]。而且,在契约学习法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能力有更贴切的认识,并能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老师、同伴的交流找到有利于实现自己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和锻炼资源,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进行规律性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终生体育”思想的形成[17]。
2.2.4实验前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指标差值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实验前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检测值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传统体育教学法与契约学习法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2<0.01)(表5),实验组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产生上述实验结果的因素,研究者认为契约学习法是一种以契约为载体,学生和教师共同协商,组织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活动,从而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1]。契约学习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能够保证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意愿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重新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一点与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相比就显得相对轻松,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体会运动的乐趣,也很符合处于青春期实验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因此受到实验参与者的欢迎,造成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大幅度提升[18]。另外,契约学习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与协作,课堂学习氛围和谐融洽,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体育学习压力。再次契约本就是对人的一种限制,契约学习法在与学生签订契约的前提下进行体育学习,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3结论
3.1不论是传统体育教学法还是契约学习法对于学生身体形态的塑造均有较好的影响,而契约学习法对初中生身体形态的bmi值的提高效果比较明显,更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
3.2契约学习法与传统体育教学法对学生的体能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契约学习法对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体育运动来说,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更有助于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
3.3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相比,契约学习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够更好的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的体育课堂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秦海权.对初中生实施契约式体育学习法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3]刘建国,范秦海,李建英.田径[m].高等教育出版社.
[4]项明强.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和健康幸福的路径: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模型构建[j].体育科学,,33(8):21-28.
[5]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6]章前.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参与”的探索与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2(4):123-125.
[7]汪小赞,季浏,秦海权.契约学习法在体育教学应用的准实验研究-以上海市第一中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33):88-90.
[8]王兆丰.在排球普修课教学中应用契约学习法的可行性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10(5):41-43.
[9]周婧.契约学习法在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修课中的实验研究[m].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2.
[10]季浏,汪小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1]霍军.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36):84-90.
[12]聂志敏,汪康乐.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特征研究[j].教学探索,2013,12(21):100-101.
[13]朱建国.传统体育教学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4):102-103.
[14]冯立民.契约学习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护理研究,2005,8(19):1592-1593.
[15]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6]潘跃林,王瑞静.部分体育教学内容”契约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体育学刊,,4(21):105-108.
[17]智虹霓,包卫.在大学生游泳教学中渗透口头契约的效果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7):200-204.
[18]段思聪.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19]周晓峰.中学体育课程环境资源的现状与开发利用[j].教学探索,2015(8):37-41.
[20]richards.implementingcontractlearninginaseniornursingpracticum[j].journalofadvancednursing,1987.12:201-206.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七
摘要:从研究背景出发,着重从“明确‘赛’的目的,突出教学主题”“选择‘赛’的类型,创新比赛的方法”“把握‘赛’的时机,凸显技能目标”“选用‘赛’的形式,注重学练实效”“设计‘赛’的规则,体现技术运用”等5个方面阐述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以赛促学”学习方式;小学;体育教学
1研究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小学体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身体运动能力;提倡通过以赛促学,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并要求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力和特点,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因此,围绕学生兴趣在体育课堂中引入比赛,通过不同形式、内容和方法的比赛,搭建课堂竞争和表现的平台,让学生在赛中玩、赛中学、赛中掌握技能和发展体能意义重大。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的学生生理特征表现为神经系统兴奋性高,兴奋与抑制转换快,同时好表现自己、好胜心强。比赛就是用复杂多变的刺激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动作技术,提高动作质量。至此,运用“以赛促学”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比赛元素,形成多元化的体育课堂,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的体育活动,做到让学生乐于学习,享受学习过程。
2研究的行动策略
2.1明确“赛”的目的,突出教学主题
“以赛促学”是在特定的教学条件下所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绝非教学方法。把“赛”的内容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赛”的主题尽可能要小,围绕核心技能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赛”的引领下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例如,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第1课时学习,由于学生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还未建立完整的概念,我们在选择“赛”的内容时,围绕“形成正确的垫球平面”及“掌握准确的击球部位”教学目标,可让学生进行看谁手型对、看谁击得准等比赛;随着学生对垫球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在第3、第4课时可以进行“垫得准”“垫得多”等比赛,让学生在不同的主题比赛中有效地提高排球垫球技术。“赛”的主体需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同时在“赛”的过程中注意区别对待,可设置一定的比赛条件来调控“赛”的主题,让“赛”更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赛”的引领作用,让“赛”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更好地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服务。
2.2选择“赛”的类型,创新比赛方法
2.2.1技评赛
以动作质量为标准,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提高技能,形成稳定的动作技术,一般用于新授教材后期使用。
2.2.2达标赛
通常也叫及格赛,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技术运用水平及身体运动能力,或是作为了解学生运动水平的一种手段。例如,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设置比赛,通过这一有效手段提高学生技能及运动能力。
2.2.3测验赛
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一般用于某一教材或某一阶段的学习后期。例如,单元检测赛、期末检测赛等。
2.2.4对手赛
把水平接近的学生组成对子,或让学生自主找对手进行比赛。通过这一形式的比赛,让学生都能发现自己技术或战术等方面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2.2.5游戏赛
把技术、战术融于游戏中,主要是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技能水平,运用所学技能,巩固技术,常用于球类教材教学中。
2.2.6展示赛
指名1名或几名学生出场参赛,参加展示赛的不一定是技术掌握好的,也可以是一般的,也可以是较差的,通过展示赛,让学生通过比较、对比分析,发现错误动作,分析错误动作,从而有效地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
2.2.7创新赛
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体育人才,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探究习惯。体育竞赛中,鼓励对学生对比赛方法、比赛规则的创新,对学生比赛中的“越轨”行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能轻易否定,很多新的比赛方法就是学生在“越轨”行为中产生的。例如,我们经常采用的“往返接力跑”比赛,常用的方法是按自然组分成4组进行比赛,每一轮的比赛结果基本上是不变的。有位学生就这一比赛方法进行了创新,把“偶然性因素”融入比赛中,增加了1个“猜拳过关”环节,同样比赛队形是四路纵队,每队先分别确定1位猜拳手,猜拳手站在对面的猜拳线上,每队的第1位同学听到口令后迅速跑至标志线与猜拳手猜拳,胜者则迅速返回本组与第2位同伴击掌,击掌后同伴进行比赛;如输给猜拳手则继续猜拳,直至胜为止。以此类推,以先完成的队获胜。通过这一比赛方法的改变,不仅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3把握“赛”的时机,凸显技术教学
2.3.1先学后“赛”
运动技术的形成有其形成规律,尤其是一些较复杂、组合的运动技术,必须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之后才能组织适宜的比赛。例如,小学“武术操”、初中“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赛”的时机必须要让学生预先掌握一定的基本手法、步型之后才能设计教学比赛,确定“赛”的内容与要求,以检验、巩固、提高所学武术或健美操动作技术质量。
2.3.2先“赛”后练
在运动技战术学习中,尤其是对技战术往往理解不清,甚至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动作,为加深对技战术的理解及掌握,及时预防及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安排合理的教学比赛,可以让学生在“赛”中理解、学习所学技术。例如,篮球技术中的过人技术教学,在教学中,适时安排学生进行“1对1”“1过2”等教学比赛,这样才能让学生感知过人技术的要领及要求,才能让过人技术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从而突出过人技术的运用和实战性的要求。很多运动技术环节太复杂,但动作路线、方向清晰,对这类技术的学习,可边学边“赛”,以赛促学。例如,肩肘倒立技术是由后倒翻臀、举腿、夹肘立腰等技术环节组成。在学习中,可以把“赛”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采用“赛一赛:看谁立得起”来学习“后倒翻臀”技术;采用“赛一赛:看谁立得稳”来学习“夹肘立腰”技术;采用“赛一赛:看谁立得久”来改进提高动作质量。
2.4选用“赛”的形式,注重学练实效
以赛促学,必须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赛”的形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赛”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也是为教学服务的前提,因此,在选用“赛”的形式时,既要考虑学生的技术和心理需求,还要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充分展现“赛”的可变性、时代性及适切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赛促学”。“赛”通常有个人与个人及小组与小组2种形式,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赛”又分为组内个人赛及班内个人赛,个人赛一般用在学习单个技术动作后用来检测学习效果、评定动作质量。例如,跳跃、投掷项目中的立定跳远、蹲踞式跳远、跳高、垒球、原地头上向前抛实心球等教学中,这些动作技术、比赛规则都比较简单,场地器材都比较充分,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个人赛的形式。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赛形式可以巩固和提高运动技术,增强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发展体能。在学生人数多而场地器材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运用效果较好。例如,站立式起跑教学,在让学生基本掌握站立式起跑动作技术之后,可分组进行接力、让距离赛跑等比赛,以加深对站立式起跑动作技术理解和掌握。
2.5设计“赛”的规则,体现技术运用
2.5.1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设计“赛”规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学生年龄跨度大,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对不同年级的同类教材的比赛规则应有所区别与不同,如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小学五年级有这个教材,初中八年级也有这个教材。但我们在运用比赛法进行教学时,所制定的规则就有所不同,小学五年级在分组比赛中,每一队有3次以上的机会将球垫回对方场区,只要球不落地比赛就可以继续;但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每一队只能有3次机会,且在将球垫回对方场区的同时,要求说出自己球的落点,如果球的落点和自己的意图一样,得2分。通过这样的比赛,以加强学生对球的落点的控制,从而提高学生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运用能力。同样是排球垫球的教学比赛,教学对象不同,其“赛”规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设计“赛”规,从而实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
2.5.2根据不同教材特点设计“赛”规
中小学体育教材大致分为田径类、体操类、球类等教学内容,每一类教材都有其特点。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握教材特点,分析教材,在选用比赛教学时就要针对性设计“赛”规。例如,田径类中跑的教材可以从时间、速度、距离上构思“赛”规;跳跃教材可以从远度及高度上构思“赛”规;投掷类教材可以从“远度”上构思“赛”规;体操类教材可以从“动作规范”“动作方向、路线”等方面构思“赛”规;球类教材可以从“动作准确性”“动作协调”等方面设计“赛”规等。
2.5.3根据不同地区、地域特点设计
“赛”规比赛受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不同地域因场地、器材、学生学情等条件的差异,同样一个教学内容,选择比赛方法虽然相同,但规则肯定有所不同。例如,耐久跑教学,在城镇条件较好的学校,可在塑胶操场上进行比赛,而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学校,连操场都没有,我们只得采用50m甚至更短距离的往返跑。所以,在设计比赛规则时,肯定有所不同。
3研究成效
3.1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树立了学习信心
通过比赛,促进了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在竞赛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努力去创造,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注意到自己的动作和表现,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指导、相互监督,他们相互交流的同时,使技能得到了更快、更好地掌握,体能较差的同学在同伴的鼓励下提高了技能,提高了水平,树立了学习信心。
3.2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实验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比赛分组一般都是随机的,没有固定的分组,这样有利于教学比赛,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集体学习环境,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了解,使团队有了更强的凝聚力,团队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而努力,把自己的目标和集体目标合在一起,通过比赛来实现目标,在获得了个人满足和团体需求的同时,学习小团体内部就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凝聚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同时,每一个同学都是自尊的,他们都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也会主动地探究学习技能,主动地学习。
3.3加快了学生对技术的掌握,提高了运动技能
在实验后期,我们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掌握实心球技能2个项目上进行对比分析。从表1可知,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上差异性显著是非常大的(p<0.01),说明“以赛促学”对学生掌握动作技能作用性很大。经过1个周期实心球教学后,在期末考试中,2个班学生平均分相差5分。
3.4提升了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
以速度灵巧类素质为例,从表2可知,经过1个周期的教学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速度灵巧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通过本研究促使体育教师转变观念,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计划制订和实践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体现“以学为中心”,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体能和心理愉悦的和谐提高。
4研究反思
“以赛促学”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学法手段,虽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但如果在没有学习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的前提下,一味地进行比赛,反而会影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提高,甚至会导致技术变形或错误动作。至此,体育教学中,除了就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而组织比赛外,如果在动作技术形成的前阶段就采用比赛法,学生会只注重比赛结果,而忽视动作的质量和要求。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各方面全盘考虑是否采用比赛法,切不可用比赛取代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任竹平.体育教学中运动竞赛法有效性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4).
[2]刘波.比赛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4).
[3]杨静选,郭宇杰,教育模式及其目标的考察和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5).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八
摘要:针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主要讨论分层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安排合适的体育锻炼,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课堂效率,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体育;实际应用
近些年,分层教学在各个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了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学方法,不再是“一手抓”,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区别性教学,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和促进个体的多元化发展,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师生合作的效率。
一、分层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因材施教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个体的差异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代孔子就曾提出过“因材施教”的观点,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也提出了“掌握学习”的观点,这些都是分层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根据学生各自的身体状况,订制适合的体育项目。
(二)因需指导
初中体育教学中,每个人对于体育课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分层教学法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令自己更美丽、更强健的运动,有利于大多数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三)分层评价
当学生体育锻炼完,针对他们所练习的不同项目,进行分层评价。针对那些本身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应多鼓励、多夸奖,让他们更加努力地投身到下一次的体育锻炼中,而那些本身身体素质条件较好的同学,应该对其高标准、严要求,采用竞争评价的方式,督促他们不断前进,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二、分层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分层教学的针对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在初中阶段是经常被忽略的一门科目,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升学因素,学校对此门课程并不重视,因此,存在体育器材不完备、体育经费较少、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体育课也是一周一次,临近考试时,还会取消体育课。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一般是面向全体同学,大家一起做同样的体育项目,这可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改实施以后,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广泛实施,体育课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根据同学的身体状况,制定符合他们特点的体育项目,例如: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选择篮球、足球等活动量较大的项目;一般的体育运动,譬如跑步、跳高,可以适用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可以选择太极、瑜伽等运动。
(二)分层教学的趣味性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许多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他们对此没有多大兴趣,多半是应付。而分层教学则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这很好地缓和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适时地给予分层指导。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有效纠正学生训练时的问题,使得初中体育课堂激情飞扬。
(三)分层教学的高效性
以往的体育教学采取“一刀切”的形式,这使得学生的训练效果很不理想。实行分层教学,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并激励他们坚持锻炼,久而久之,体育锻炼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在课余时间也会去跑步、游泳、练瑜伽,锻炼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意识到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有精力好好工作和学习。通过体育课,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三、结语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广泛,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才能够因材施教,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类教学,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使他们把学习变为自己的事情,做学习的主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教师充当指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学生可以规划自己的时间,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素质,掌握多种体育运动,强健自己的体魄,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使分层教学法更好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效提升初中体育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键.分层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1):93.
[2]王玉花.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3]秦鹏飞.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4]耿杰.浅谈分层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14):92.
[5]姜琴.目标分层教学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65-67.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九
【摘要】在中职体育的教学当中,体育游戏的实践性很强,既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样,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还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加大。
同时体育游戏能够帮助我们发掘自身的思维能力,并且使原本体育的基本动作得以提高和巩固,培养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主要分析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游戏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同时会对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高效的运用加以分析。
【关键词】体育游戏;中职体育教学;学习兴趣
学校教育的阶段分为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阶段就是中职教育。
而在中职教育体系当中,中职体育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将体育游戏加入到中职体育教学当中则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一措施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被激发,而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也更容易被开发,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加强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可以说会产生极其大的作用。
一、中职体育教学当中加入游戏的重要性
(一)学习兴趣更容易激发
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比较强,在教学成果上体育项目的趣味性的高低其实会有很明显的差别,教学成果差往往是因为体育项目的趣味性较低,在开展的时候提高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通过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的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使体育教学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二)更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
无论怎样,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都是体育教学的初衷。
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学生因为自身惰性,会逃避相关的课堂训练,这种现象重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呈现的是大多数,由于学生会有较强的叛逆心理,主动参加训练的`意识也较为薄弱。
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学生更加自愿地去参加训练,将体育游戏加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是不错的选择和手段。
(三)使学生的发展更为全面
体育教学的初衷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如此,体育游戏若加入在体育教学当中,或许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也会产生有效的教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进行一项游戏时,我们必须要遵守相关的体育规则,仅仅这一项就对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进行了培养和教育;
若参加的是分组游戏,便会锻炼到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彼此的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的团队精神会有一个良好的培养;
若参加的是智力游戏,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智力会得到锻炼。
所以,将游戏加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可以使学生的德智体得到锻炼,进而可以全面发展。
二、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一)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相关的游戏
将体育游戏加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进入到体育课堂的教学当中,而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去玩。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十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运用分析论文
摘要:创新是时代进步的灵魂,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当代素质教育下发展的必然。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对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基础作用。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更要求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提升。本文主要讲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思维;灵活运用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知识,更要让学生灵活的运用创新思维。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解放了学生的身体,让学生从实践中提升身体素质,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使用创新思维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拓展训练中进行运用。
一、小学体育教学汇总创新思维的灵活运用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创造性的关键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在体育教学中,许多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课,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做自己的事情,不愿意配合教师的训练节奏,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制定创新的教学手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是以强迫的教学方法来教授体育课程,虽然在严厉的纪律下学生都能够有秩序的完成体育课程,但实际上学生心里对体育充满了抵触性。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重,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课堂保持好奇心,愿意主动的跟上教师的训练节奏。例如在教授学生篮球训练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表演一些花式篮球的技巧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充满好奇心,有想学习的欲望,再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学生也愿意乖乖的完成。
2.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来与学生互动
体育训练项目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在练习时经常被教师打断,会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所以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形象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例如在学生训练长跑过程中,教师跟着学生跑一段路,让学生观看教师是怎样跑的,跟上教师的步伐。这样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在跑步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在学生训练仰卧起坐时,教师发现学生手的位置摆放不正确时,直接为学生进行一个动作失范,学生就能够掌握正确的技巧,更好的提升训练效果。当学生练习成功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让学生充满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失败时也要及时对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明白失败并不可怕,要再接再厉。
3.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充满灵动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训练方法,不断创新,精心设计教案,在安排上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例如采用体育游戏法进行教学。在训练学生篮球技能时,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教学,从最初学生学习如何运球时,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圈,一名学生在圈中开始拍球,在教师喊停之后,学生要迅速的.将球传到下一个同学手中,然后再进行运球,当学生学会一些基础的运球方法后,教师就可以以竞赛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熟练程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操场上设置起点与终点,学生必须运球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再转回起点,将球传到下一名队员手中,看看哪一组学生完成的时间最少。利用体育游戏与竞赛的方式,将训练融入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在游戏中提升,对体育课堂也不会感到枯燥,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4.采用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自制教具是选用学生生活中的器材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贴近生活,更能够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生使用自制教具时,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制作的教具中,也会在上课过程中珍惜自己做的器材。例如在投掷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自制投掷的道具;在武术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自制武术棍,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物品,制作一些绳圈、简易版哑铃等,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展现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自制教具大赛,给出相同的道具,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能创造出哪些有关于体育方面的器材,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创作当中,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5.巧设拓展性提问,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
提问对于体育教学至关重要,提问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心中的真实想法,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的提问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提问带领学生更好的开展新的体育课程。例如在教学排球时,教师可以选用悉尼奥运会中国女排时隔26年终于又站上最高领奖台事件,问问学生是否知道,对排球又有多少了解,从而引入到新课程当中。在教学乒乓球时,可以从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开始提问,问一问学生知道多少个乒乓球运动员等等。让学生对新课程产生兴趣,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当中,还可以在训练中进行点评式提问,点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提升自己。
二、结语
总之,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教学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也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芳,曹艳梅,刘丽等.加强创新思维强化体育教学[j]新课程上旬,,(2):89-89
[2]常山.浅议小学体育教学因材施教和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旬,,(4):141-141
[3]罗万祥.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灵活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6,(10):133.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十一
体育教学茶文化分析论文
摘要: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不完善,存在诸多弊端,教学环境的转变以及学生的需求严重不符,茶文化思想、观念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能够将当代大学生的健身价值发挥出来,需要在体育教学当中进行充分的创新,体育教学引入茶文化具有现实可能性,体育文化和茶文化在我国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文化共通性,虽然体育教学和我国茶文化看似“一动一静”毫不相干。本文将茶文化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能够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能够拓宽学生的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帮助发展和促进我国民族体育教学特色。本文以体育与茶文化之间结合的文化基础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创造出新颖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对关于在体育教育教学当中进行引入茶文化的模式方法和创新思路,希望能够得到结论探索出如何创新体育教学引入茶文化的思路,对我国体育教学中引入茶文化的现状予以分析,并探索具体策略。
关键词:茶文化;体育教学;引入
随着我国社会在满足特定我国社会精神需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历史、精神、情感及信仰的文化元素等,这类传统文化元素受到关注和保护,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风尚,传统文化也逐渐与体育运动及体育教学开始结合。在我国民族体育教学的发展进程中,茶文化中的物质及非物质元素无法融入到,茶文化可以体现出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体系当中,较为精髓的一部分,茶文化自身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态,但是就是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它十分难以与体育教学达到完美的结合,怎么样才能够将茶文化与体育教育如何进行很好地融合与交汇,是我们现在值得思考的,也是当代体育界及文化界应当共同思考的问题之一,如何将茶文化引入到我国体育教学中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1对于茶文化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础
1.1参与群体都较多。在我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二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茶文化一样,不管是体育活动这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模式,还是当代比较流行和时尚的现代体育风尚都十分宽泛的群众参与度和群众基础。够可以形成独特的体验式文化现象,对这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思想基础相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体育文化,要求体育运动参与人员的行为和行径必须要能够依照自身所处的环境并与其相适应,人们在进行整个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以及开展体育教学和自身进行锻炼的过程当中还应当考虑到其自身所处于环境的其他条件。在茶文化当中,自古以来的核心内容就是我国文化当中“中庸”思想,这个文化对于我国乃至我们华夏整个民族来讲,都是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思想是君子之道。中庸思想并不是和稀泥,也不是指折中主义,对中庸思想,我们要进行辨析性的认知,是指恰如其分、协调分歧以达到和谐统一,讲究的是人与自然间和谐相处,茶文化还蕴含着道家天人合一等思想,否则会产生误解。由此,我们可以说体育活动与茶文化都可以根据内在的思想确定文化参与者的道德标准,这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人对自然事物的思考方法。茶文化与体育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基础有密切关系,这与长期以来,茶文化与体育文化都将艺与礼放在同等的位置。这两者十分重视参与人员对自身环境以及本身的控制,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要求参与人员静、养、悟、道等,在饮茶活动中,要求饮茶人员讲究雅、静、道等内容。
1.3跨文化属性具有相似性。体育与茶文化具有相似的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看似相差甚远、一动一静,这两者之间一直存在多文化交际的特点。体育活动与茶文化之间的结合度较大,我们可以看出,在当下这一个文化交融的多元化时代的背景下,需要创新出独具我国传统文化优秀的特点以及良好的文化内涵和应当具备的精神价值,例如,绘画、文学以及诗歌等,体育与茶文化往往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结合,在我国历史上,体育活动与茶文化之间十分容易形成文化联系。
2我国体育教学引入茶文化的现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体育教学与茶文化的.融合情况并不乐观,两者之间传播一直处在平行发展的轨道上,虽然我国体育教学或者体育文化与茶文化元素之间具有极大融合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在我国体育教育教学当中,还没有形成别具一格的茶文化特色的民族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体系。没办法让茶文化参与的民族体育从推广走向世界,从实践走向推广,真正的从理论走向实践。其次,不能把茶文化元素全面贯彻实施在体育教学整个体系中。应当把茶文化元素,合理的运用融合到体育活动的后期,用于开展和进行身体恢复和调养的阶段,尽管当前有一些的部分省份的体育教学开始将茶文化引入到教学中。最后,我国体育教学尚未形成对茶文化的正确认知。甚至某些区域的体育教学完全排斥茶文化,会产生一定的误解,认为传统的茶文化会影响到运动者的斗志和积极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体育运动参与者的运动精神,忽视了两者之间文化相似和共同之处。一直以来,认为茶文化属于静态的抽象文化,体育教学将自身完全定义为运动文化。
3体育教学中茶文化引入具体策略
3.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过程中,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深入理解茶文化的知识,学生可以在上课前进行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此外,随着现代技术信息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改变,为学生提供接触茶文化的条件,可以结合成熟的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引入茶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茶文化的优美,可以开展茶文化与体育活动结合活动,通过学生组织。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成立相关学生组织,延伸学习课堂,鼓励学生将兴趣与教育有效结合。
3.2加强学生的理解,推广茶文化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文化氛围,进而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典范,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必须重视茶文化的教学推广,部分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消极心理,这一部分学生大多数自身对体育项目的不喜欢,或是有一些学生自身的身体因素产生了营销。茶文化教学也是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形成的快捷之路,增加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和思考,通过案例分析、学生感悟探讨,适当补充一些茶文化知识教学,不能一味进行体育项目的教学。
3.3树立学生集体意识,积极开展茶文化教育。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以及自身问题的分析,通过这样的方法,向学生普及茶文化的价值以及精神内涵,要充分结合茶文化教育导向。让学生保持高度的集体意识,确保这些项目的教学质量,例如足球训练以及篮球训练,很多的集体项目可以利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协助大学生对自身进行培养和形成应当具有的团结互助的集体意识,因此应当合理地引入茶文化当中的优秀传统文件到教学的相关内容当中,在进行体育教学思路构建的过程中。
3.4茶文化的教育性应当得到明确。首先,我们要把茶文化的教育教学的目标进行明确的理解。体育教育强调的是生命在于运动,茶文化提倡的是一种静态的生活模式。茶文化的引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动静相宜,能够劳逸结合。在这两种教学模式融合的背景下,不要过于急躁,能够修养心性,让学生在体育活动参与之余,把茶文化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明确。其次,重要的教育目标是陶冶、塑造学生的性格,为了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在茶文化教育过程中,体育教育与茶文化的功能十分相似,在这一方面,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强调学生的素质。不断改善和督促学生改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兴趣爱好的转变,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的同时,拥有自己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家金.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植入式”教学模式探析-以桂东南采茶舞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4(06):57-61.
[2]苗治文,齐风“.中国元素”的体育诠释与传承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02):5-8.
[3]陈家起,刘红建,孙庆祝.回顾与思考:30年来自组织理论在我国体育科研中的应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4):4-9.
[4]唐炎,周登嵩.体育教学社会环境的构成及其影响———关于体育教学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3):71-74.
[5]乔玉成“.体育”概念的发生学研究———兼论“sport”能否成为中国“体育”的总概念[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1):1-16+26.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十二
标点符号运用分析论文
标点符号中的一些疑难点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大都是因为标点的活用引起的。比如,分号的最基本的用法是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如果分句内没有逗号,分句间就用逗号,这一点考生都能掌握。但是,在分句内有逗号的前提下,分句间也可以用逗号,学生就不易把握了,学生解题时很容易出错。下面一个例子学生就容易判为标点符号使用有错。
在南京,游玄武湖,到了无锡,当然要望望太湖,到了杭州,不用说,四天的盘桓离不了西湖。
实际上,这个例句中,玄武湖太湖后都可用分号。但为什么用了逗号而不算错呢?原来,我们发现这个例句层次清晰、结构简单,用逗号后,阅读起来不会产生误解,这样也就可以不用分号了。
所以,在复习时光靠死记硬背一些理论肯定是不行的,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下面结合几组实例介绍一种方法对比法,也就是将标点的常用现象和活用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不同点,然后归纳出规律。这样就容易掌握牢一些疑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比一
例①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会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这些问 题。
例② 教室里布置简单,只要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百川归海。
解析 在这组例子中,同是几个引用的并列,例①中没用逗号或顿号,而例②就使用了。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例①的几个引用的并列是作为句子内容的一个整体部分来修饰或限制后面的内容,不能分开,它们之间不用标点符号,用了就影响句子的意思。而例②就不同,它们是在句子的末尾,没有起修饰或限制后面内容的作用,它们是几个独立部分的并列,它们之间要有停顿,所以用逗号分隔。
对比二
例①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例② 五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过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总的形势是很好的。
国家经济实力继续得到显著增强。
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进一步趋于协调,宏观经济效益有了提高。
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解析 咋一看这组句中的两个例子都相似,都是考查破折号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这个知识点。其实要注意的是例①句中 五个分支学科后的冒号和例②句中总的形势是很好的后的句号使用的不同。仔细观察,例①句的几个列举分承部分后都是用的.分号,也就是说每一部分都没有把内容说完,只有五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才能作为冒号所关涉的内容,它们是不能分开的,这就决定了在它们前面必须要有冒号。例②句中的几个列举分承部分后都是用的句号,也就是说它们可以独立成一个部分,不受前面标点符号使用的制约,并且前面一句的内容也说完了,后面使用句号。
对比三
例①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错)
例② 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
解析 这组句子我们要注意冒号后面的分号的使用,因为前面有冒号,所以几个部分之间不能用句号。下面这样用就是错误。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那为什么例①这样使用就错了呢?我们通过比较知道,例①和例②的不同就在于一个序次语加了括号,一个就没有加。没有加括号如例①,序次语和后面的内容在读时不能有停顿,所以它们之间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分号。而例②中的序次语则加了括号,就等同于这种形式了:一、二、三、四、或一,二,三,四,在读时就要停顿一下,所以这几部分之间要用分号。
对比四
例① 我们清楚地看到,上海市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为江浙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
例② 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解析 同是动宾之间,一者用逗号,一者用冒号,为什么?例①用逗号的条件是,宾语是一个比较长的主谓词组,不用逗号隔开,读起来就会感到吃力。例②用冒号的条件是为了强调宾语的重要性,因而把它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
对比五
例① 私家车辆猛增,道路设施落伍种种现状阻碍着中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错)
例② 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都是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的几项任务。(对)
解析 省略号有一种用法是表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但有一个规定是列举的内容至少三个,只列举了两项内容的话,后面省略的部分就不能用省略号来表示,可以用等等等词语。所以例②的省略号的使用就错了。
对比六
例① 第五册中的《阁夜》《旅夜书怀》《客至》《咏怀古迹(其三)》《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著名的律诗代表作。
例② 斯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狄更斯的《双城记》、哈代的《得伯家的苔丝》等都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解析 标点符号新规定,并列的成分如果完全是由带引号或带书名号的短语或文章、书籍组成,那么并列的成分之间不能用顿号,如例①。但是,如果在这类并列成分中还有其他的词语对它们修饰或限制,则仍需要只用顿号 ,例②即属此类。
对比七
例① 我们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四有人才。
例②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解析 两句中的四个并列词语都做句子的谓语,而例①中用了顿号例句中却用了逗号。为什么?其实通过认真比较、分析,就会明白,例①中的四个谓语后面带有宾语,而另一例却没有。如果例①用逗号,那么培养发现提拔就没有宾语,四有人才只做了使用一词的宾语,显然是错了的。并且例②中的几个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强调每一个词语,读的时候要有大的停顿。
当然,这里列举的只是一小部分标点符号使用的疑难现象,更多的要在练习中见到。不管怎样,考生在复习时先要做到系统性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然后在遇到一些疑难点时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多种方法,灵活变通的掌握这部分知识 。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十三
高校体育中教学法的运用分析论文
1、自反馈式教学方式简析
所谓自反馈表面意思就是通过自我反馈的方式实现自主反馈的效果。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课堂上,学生们对老师新授的运动技巧一般不能及时领会和吸收,在关键动作方面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而且自己也意识不到错误在哪,即便是老师进行再次指导纠正,可还是无法完全掌握动作要领。学生多次出现这种似懂非懂的现象自信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挫,对体育课失去学习兴趣。自反馈式教学方式的主要形式就是利用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堂练习和课下复习近平台,给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再次温习的机会,通过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和思考,并获得准确解决,从而达到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2、体育教学中自反馈式教学方式的实施
2.1视频录制环节
高校体育教学中自反馈式方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视频录制。视频录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对老师课堂上的示范动作的录制,有完整性动作示范和分解示范动作两个内容。第二个是学生录制自己在体育课堂上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对老师示范性动作的录制很简单,目的只是方便自己课下进行动作练习时参考一下,对学生自己的录制相对较复杂,它是一个循循渐进而且不断变化的过程,因为学生每次的动作练习效果都不一样,每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进,直到完成正确掌握动作要领,对自己的整个练习过程都要进行录制,以便为下次训练做参考依据。学生们进行视频录制的工具可以是老师提供的摄像机,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用的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而且手机便于携带,学生们可以带进课堂,并随时拿出来使用。在课堂上录制的视频可以传到相应的课程网站,利用网络这个有效的教学平台,老师可以对学生们体育课堂上录制的练习动作进行课后点评,对学生们动作上存在问题给予纠正,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2.2学生在自我反馈中的学习
通过课堂上对老师标准示范动作和学生们自我练习过程进行的视频录制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能起到很多作用。
1.学生可以拿视频中老师的完成动作的效果和自己完成的动作效果进行比较,并找到自己动作和老师动作之间的差异,实现自我认知的目标。
2.通过对比动作视频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认识到自己动作问题在哪,并进行自我纠正。
3.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完善自己的动作,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通过这样的教学载体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反馈式学习方式。
2.3、自反馈式学习的课堂检验
老师在接下来的体育课堂上,老师要就学生的自反馈式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录制学生本节课的动作练习过程,老师给出点评,并当做以后自反馈式学习效果的参考依据。与学生之前的动作练习效果进行比较,判断学生当下的进步程度有多少,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便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
3、自反馈式教学方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效果
3.1改善体育课堂对时间的利用
现在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不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一有闲暇时间就低头把玩手机,课堂上的学生也不例外,一有空就拿手机聊天、发微信、玩游戏或者是看小说等等,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而自反馈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很好的避免了这种不良情况,学生利用手机打发无聊时间的形式转化为利用手机实现积极主动学习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2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很喜欢自反馈式教学方式,通过自反馈式教学方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难看出,学生在自反馈式教学中学习后,不论是课堂练习方面还是课后复习阶段都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便是在体育课堂上很不愿意动的学生在看到视频里的展示动作时也会不自主的比划起来。
3.3加强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帮互动
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教授的体育动作进行反复练习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虽然这看起来像是一个持久战,但对整个过程完成完整的视频录制是很必要的。学生可以对视频中自己的动作进行观察,找到不同阶段的差异好改进,自己难以掌握的话还可以找其他同时帮忙找到问题出在哪了,动作的要领也在哪里等等。在课堂上进行视频录制的时候是需要其他人来协助的,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忙、相互协助,培养团体合作精神,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增加了不少,这样学生就能在一个团结互助的环境中同时取得进步。
3.4有助于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
为了体现自反馈式教学方式的优势,可以对一部分个别学生做一个抽样调查。为了突显对照比例,选择整体体育成绩比较偏低的班级实施自反馈体育教学方式,尤其是女生比例较大的班级,学生大都不爱运动,对自己身体素质要求不高,就是对体育课有兴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些甚至会害怕上体育课。在自反馈式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堂不再死板枯燥,而是变得轻松有趣,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多了很多互动和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体育学习的被动态度变成主动积极态度,进一步达到提高体育学习成绩的目的。
4、实施自反馈式教学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4.1注重课后教学
从普遍意义上来讲,所以的教学方式大都是针对课堂教学的,自反馈式教学方式在体育课堂上确实也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但是就自反馈教学的根本的教学理念来说,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家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在不断的交流共同进步,所以自反馈式教学不可以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之上,还需要在课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同时也是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因此老师一定要注意不能忽视课后教学。
4.2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对自己课堂动作练习的完成的录制过程同时也是见证自己成长提高的过程。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时一定要注意把学生的练习过程和结果都当做评定依据,从学生的自身体质状态、课堂活动表现和进步程度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不能只看重学生的结果怎会样,能要重视学生们的学习中努力进步的过程。
5、结语
体育教学的具体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所以要想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个性化发展,正确、合理、科学的体育教学方式是很关键的。本文介绍了自反馈式教学方式的具体概念以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过程,阐述了自反馈式教学方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实际意义,相信自反馈式教学方式会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十四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论文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不断地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使自己所用的教材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现在,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教材去进行教学已不是新鲜事。但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体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实在太少,这中间有体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体育课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需要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来进行学习,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需要在身体运动之中去认识、理解、掌握、运用,其课堂大都是在较为宽广的运动场,这给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录音、录像、挂图等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使体育课教学具有直观性、新颖性、实效性,有助于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一、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一阶段都能连贯的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可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主要因素是学习动机和兴趣,这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电化教学,通过声、形、动作等因素的交替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空制,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密度、有强度、有情感,使学生自始至终在情境交融,兴趣盎然中动情明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先上一些体育理论课,让学生了解体育,了解体育知识,例如,体育的历史、发展,再具体一些,操场是什么样的`,篮球场是什么样的,许许多多都可以利用制作课件(可利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的方法教给学生。比如,在跆拳道项目的教学中,我会先让学生观看一些比赛和教学之类的光碟,让学生大脑中有大概的印象,对于画面中优美的动作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体育录相带、vcd碟等把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为一体,使学生多角度轻松愉快的接受信息,避免呆板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还有在最近新广播体操的教学中,如果一直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产生疲惫心理,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广播体操光碟,使学生的视觉有了不同的感观,自己的动作和视频中的动作对比,达到更好的效果,比起教师一个一个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好多了,而且学生的信心也不会受到挫伤。学生就更有激情,不再是单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
二、 体育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把握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正确地应用媒体。如:音乐进入体育课堂。由于体育课运动量大,学生容易产生疲劳与单调感,而音乐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能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产生兴奋,缓解生理负荷,消除疲劳,从而轻松主动的掌握体育技能。体育课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适量地播放预选的乐曲。音乐进入体育课堂,不是随意点几首乐曲,无视教学实际地乱放一通。首先所选择的音乐韵律要与练习动作的节奏相一致,练习的内容应是易于按均等节拍时间划分的,才适宜作为配乐练习。其次选择的乐曲要合适,旋律要优美、轻松、清晰、健康、活泼。此外还要注意配乐的时机。比如,在课的起始阶段,播放一首进行曲,使学生在雄壮的乐声中列队,精神饱满,队列整齐,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改善了课的始动环节,顺利地进入正课教学。课的准备阶段,可以播放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2/4拍子的乐曲,伴随着口令提示,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各种各样的准备活动操,自然感到新鲜、有趣、轻松。课的结束阶段,可以播放舒缓、优美的乐曲,伴随轻松、活泼的动作,可以调节情绪,恢复体力,使体育课有张有弛,轻松活泼,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锻炼和熏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运用电化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电教手段将现代的声、音、动作引进体育课,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响和情感丰富的讲解,自始至终为学生的服务。进行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我在讲解,仰卧推起成桥一课时,用电视录像演示:“仰卧在垫上”、“手脚放的位置”、“推起成桥”、“头的位置”,它们是引导学生加深对整个动作的全过程,全面领会动作要领。其次,教师运用电教手段,促使学生自己重复练习,这样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抛弃了传统的集体喊口令的练习,当然必要时要集体综合练习。另外我用图纸画出背越式跳高的四个环节,让学生对图中所示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并指出运动员在空中的过杆动作与易犯的错误。使学生头脑中建立了初步的动作概念,再采用一些有效的练习方法,本节课在教法上与以前明显不同,始终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学生中的地位。从观察到教师结合图片阐述,到学生的实践体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从美学角度讲,体育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它有着强烈的美感和价值。像韵律体操、各种运动技能技巧、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课的学习都需要教师自身示范动作,作为媒介来塑造美的形象。然而体育教学内容之多,而且技能之大,又是大多数体育教师难以样样精良做到的。如果使用电教手段,就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技能技巧,可较好的帮助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欣赏及评价。如在体操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只是机械的模仿学习,不能真正地领悟其中美的价值。如果通过有计划地、有组织地使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体操录像,同时加上体育教师的技术指导,学生们就逐渐领悟了其中美的内n,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他们的动作也显得舒展、大方并初具欣赏韵味了。
多媒体已经进入体育课堂教学,并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为了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应用时要注意:把握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正确地应用媒体;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讲究电教媒体的使用效果,遵循体育教学自身的规律。多媒体教学是辅,而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创新才是主要的,只有这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结出累累的教学硕果。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十五
体育游戏在教学的运用论文
摘要:游戏教学法是新课改普及以来的热点。教育实践表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存在着诸多显而易见的突出优势。从“名词解释”“必要性分析”及“遵循原则”三个方面入手,围绕体育游戏的实践运用进行了细致的探索与归纳。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名词解释;必要性分析;遵循原则
伴随着新课改运动的广泛普及与推行,诸多崭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游戏教学法便是其中之一。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对于诱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体育学习认知、切实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有着显而易见的突出优势。以下,笔者从自身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出发,浅就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专业名词解释
游戏是人类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而进行的有序的娱乐活动总称。体育游戏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较于广泛的游戏形式来讲,具有更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体育游戏的载体是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基本手段是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身体锻炼,根本宗旨则在于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进而促进学生身与心的和谐、均衡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恰当融入游戏的必要性分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流行,实质上存在着较强的必要性。笔者认为这一必要性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1.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到年龄因素的制约,小学阶段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弱,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注意力极容易被外界不相干的事物所吸引。这也正是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递减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一味死板地向学生传授枯燥、乏味的体育知识,而应当在尊重小学生主观认知规律的基础之上,想方设法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形式,进而最大限度上吸引学生的体育学习注意力、诱发其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游戏既与特定的体育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又融合有新鲜、有趣的游戏元素,这两点显然都充分契合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因此,更容易以游戏为媒介,将学生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到体育课堂的相关学习活动之中。这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2.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不同于成年人已经发育完善的身体构造,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身体素质有着该阶段未成年人的独特特征。首先,身体的柔韧性较强,但同时骨骼的硬度相对较小,因此,幅度较大的体育运动非常容易导致小学生的骨骼发生错位、骨折、脱臼等现象;其次,肌肉的牵引力较小,并极容易有疲劳之感,大量的体育运动很容易使得学生的肌肉出现拉伤的情况;小学生的肺活量较小,这也是他们在结束大量的运动之后常有呼吸不顺畅等情况的重要原因……小学生的特殊生理结构及特点都表明,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提高所谓的教学效率而一味加大对学生的体育训练难度与强度,而应适当放缓教学节奏,恰当嵌入学生所感兴趣,且能帮助学生有效放松身体的教育游戏。这种有张有弛的体育教学,既契合了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同时,又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这也正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的重要原因所在。3.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与信念。要想达到上述教学效果,单单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灌输式讲解与教授很显然难以实现,因为,这很容易降低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如此一来,终身锻炼的体育教学追求自然也就成为泡影。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打破灌输式落后教育理念的束缚,改为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游戏教学形式,这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推动其形成积极、端正的体育锻炼习惯都大有裨益。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也决定了实施游戏教学法的必要性。
三、小学体育运用游戏开展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
笔者观察到,在对游戏教学法形成了足够深刻的认知与理解之后,不少小学体育教师纷纷将其运用到了自身的体育教学实践之中,这在为小学体育教学注入新鲜活力元素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有的教师无视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致使所开展的体育游戏与特定的体育教学内容之间毫无联系;又如,有的教师开展的游戏占据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致使正常的体育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展开,体育教学效率也因此大打折扣……这些问题都表明了小学体育教师不能滥用、误用课堂游戏,而应当严格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1.游戏必须贴合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教育实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单纯“为了游戏而游戏”,这种形式上的游戏教学显然并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考虑到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设置课堂游戏时,必须首先确保其与所教学的具体内容的关联性。如,在教学“跳的运动”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就组织学生进行了“跳竹竿”这一课堂小游戏。具体的游戏规则为:全班学生自由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打竹竿,一组跳,然后两个小组成员轮换。在跳竹竿时,几根竹竿并排放在一起,跳竹竿的成员在多根竹竿的一开一合,中灵活变换身形并进行灵巧的跳跃。被竹竿夹到的学生被淘汰,由后续的成员顶上。坚持时间长的学生即为获胜者。该项体育游戏由全班学生全体参与,而且还具有较强的节奏性,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格外高。如此一来,借助这一体育游戏不仅有效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跳跃能力。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贴合具体体育教学内容的课堂游戏具有一举两得之良好功效。2.坚持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协助地位诚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时穿插一些趣味小游戏,能很好地诱发学生的体育参与、学习兴趣与动机,进而确保高质量、高效率的体育教学效果。但这并不代表体育游戏可以取代常规的教学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在引入课堂教学游戏的同时,必须坚持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协助地位,避免出现体育游戏“喧宾夺主”“越俎代庖”等尴尬状况。如,在教学“跑”这一运动项目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两人三足”这一课堂小游戏,使得原本单调、乏味的跑步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一定要注意该项游戏的操作时间,且必须将其控制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这样,就不会出现游戏时间过长,致使教学知识点无法展开的不利情况,同时,还能在学生高涨的学习姿态及热情中轻松展开“跑”相关体育知识点的详细教学。坚持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协助地位,是发挥游戏法应用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从小学生的主观条件出发,从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出发,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存在着必要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学体育教师就可以不分实际情况,对游戏教学法进行随意的使用。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应严格遵循多项基本原则,既要贴合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又要始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协助地位,切不可喧宾夺主。如此精心选择下的课堂游戏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体育教学效果,才能达到以游戏促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张珂.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三峡大学学报,(s2).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十六
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的运用论文
一转变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确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课堂教学要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促使学生实现包括知识、体力、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制订适应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的客体目标主要有:(1)直接性教育目标:指向学生传授“三基”,教学生一些必要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2)发展性教育目标: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技能、意识和习惯。(3)可持续发展目标:指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开发学生智力,体验良好情感,体会运动乐趣,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努力实现体育课堂“启智、求知、调心、健身”的目标。
三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中学体育教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学生缺乏自我学练的空间,缺少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构建一个新型的教学关系,改变以往“教师权威”的教学局面。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角色转换,要学会充当参与者、引导者,与学生建立起朋友、伙伴、搭档的关系,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与信任,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要注重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学练的机会和空间,可以通过让学生领操的方式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改编体育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通过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反思、总结和归纳等。(本文来自于《学园》杂志。《学园》杂志简介详见.)
四教学中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
1.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大力推行和倡导素质教育理念的今天,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非常重要,因为“一管到底”、“一刀切”这种过于强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不尊重学生人格、缺乏民主的情况依然存在。如果不注重人格的独立,就不可能培养出新时期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2.为学生创新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个人潜能与智慧的彰显与发挥,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发挥其前提就是要有一个供学生发展的自由空间。课堂教学中不要将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限制在课堂内,要通过多种途径为他们创造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
3.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问题是学生产生探究心理、激发创新思维的“驱动器”。学生们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会主动运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对未知展开多角度思考与探究。如在组织学生练习弯道跑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进行弯道跑时为什么要向内倾斜身体?”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掌握这个技巧,教师再进行正确动作的示范,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引导学生通过练习与教师的动作进行比对,让学生带着问题试着寻找方法进行解决,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创新的过程。
4.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的时间
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课堂提问能让学生获得启发,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但其中不乏“自拉自唱”“自问自答”的现象,教师把本应由学生做的事自己做了。提问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但有的教师仍然存在传统的思想,认为让学生赶紧掌握动作是正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效益低,是浪费时间。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只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才能让提问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五制订适合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
对学校体育的考核评价,要改变过去以考试成绩、达标率、升学率论优劣、谈成败的方式。评价应更注重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发展,要制订适合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对素质教育全过程进行管理与指导。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实现“教”与“学”的双向提高:(1)评价体系能够使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2)通过评价体系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有一个客观认识,能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状态,从而更能积极地参与各种体育训练,并在评价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体育实践能力。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从体育教学改革着手,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优化,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提高技能、提升素养,实现以体育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目标。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十七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的运用的论文
【摘要】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体育游戏,要科学有序地组织体育游戏,要善于调控小学生在游戏中的情绪,要创新体育游戏的运用,以便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陶冶情操为目的,按照游戏规则开展的娱乐活动。体育游戏是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把体育游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发展。
一、开展体育游戏的意义和作用
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之一。体育游戏具有不受年龄、场地、器材等条件限制的优势,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结合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适当穿插安排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对于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陶冶情操和促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特别是常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不能积极参与,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显著特征,教师如果能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围绕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寓“教”于“玩”,并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这种体育游戏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促进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体育游戏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
体育游戏既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仅围绕走、跑、跳、投、攀、爬和球类就可以开展很多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有的可以调节气氛,有的可以提高娱乐性,有的可以促进竞技,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把体育游戏安排在准备活动前,又可以安排在整理活动后,还可以安排在常规训练中。体育游戏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促进了体育教学和训练任务的完成。
(三)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交往活动最初就是从游戏中开始的,游戏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是小学生社会交往的媒介,它为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体育游戏是一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运动游戏,对培养小学生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提高感觉统合水平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游戏中多样的角色关系为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竞争激烈的社会,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游戏中的角色定位、遵守规则、团队合作、伙伴关系、履行职责、快乐分享等都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在交往活动中形成一定的交往技能,逐步学会与人相处,建立友谊,初步懂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要为体育教学服务,要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体育游戏,让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游戏巩固知识技能。把体育游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关键是教师要能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体育游戏。例如在准备运动或者体能训练时,教师有时会让学生做下蹲运动,随着运动量的加大,学生常常会觉得“单调”“苦”,不愿意做。这个时候,就可以安排游戏来达到训练目的。比如,可以做一个“听反话”的游戏:让学生做与指令相反的动作,如说“蹲下”时要“站起”,说“站起”时要“蹲下”。或者可以做“萝卜蹲”:教师给参与游戏的学生每人发一张卡片,卡片上分别写上“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大家边念歌谣边做动作,按顺序轮到谁,谁就念。比如从“胡萝卜”开始说:“萝卜蹲,萝卜蹲,胡萝卜蹲完白萝卜蹲。“白萝卜”紧接着说:萝卜蹲,萝卜蹲,白萝卜蹲完红萝卜蹲。”念歌谣的速度可以逐渐加快,蹲的速度也要随着加快。这样的安排可以让教学变得丰富和多样,课堂自然更有活力。
(二)要科学有序地组织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游戏,活动性比较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征,结合游戏属性、班级差异、场地器材等情况组织游戏,要合理安排,做到科学有序。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游戏规则和游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让学生熟悉游戏的各个环节,如有需要教师要先做示范。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过程监控,要观察和掌握学生在游戏中的各种变化,适时调整游戏节奏与运动量,要强调游戏纪律,确保学生游戏安全。进行分组游戏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组,要避免组间力量悬殊,使各组实力大体均衡,以免打击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组织全体游戏时应选择带有普遍性的、适合全员参与的游戏。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时,还应考虑到学生对游戏的适应性。像传统的“老鹰抓小鸡”游戏,中低年级的学生会比较喜欢,如果让高年级学生去玩,可能就很难提起兴趣了。趣味性强的游戏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完成了教学任务,共同打造高效、快乐的体育课堂。
(三)要善于调控小学生在游戏中的情绪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游戏的动机就是“惟乐原则”,即通过游戏而获得愉快的体验。按照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惟乐原则”,教师应该着眼于为学生追求愉快的情感体验来组织体育游戏,并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小学生积极的情感。学生在游戏中的情绪表现是游戏运用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带有故事色彩的情景游戏更容易吸引他们,而高年级学生对竞技游戏更感兴趣。大多数学生对角色游戏又情有独钟,因为角色扮演、角色体验和角色互换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在游戏中的快乐。同样的一个游戏,在不同的时段,面对不同的学生,游戏的效果会有所不同,教师的调控措施是否有效更是对游戏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体验游戏的兴趣。游戏前,教师要评估游戏的“趣味点”和“笑点”,要有调控预案。游戏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把握好游戏的时间、节奏和运动量,学生如有不适要马上采取灵活措施,要通过采取灵活多变的游戏方法调控游戏进程,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四)要创新体育游戏的运用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要创新体育游戏的运用,让学生更喜欢体育游戏,让体育游戏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通过创新,努力给体育课堂带来新的生机。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时,可以从分组方法、游戏队形、目标要求、竞赛规则等方面对游戏进行改编,使游戏常玩常新,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室内的体育游戏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使游戏变得丰富化和多样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游戏的主角,有时可以放手提前让学生改编游戏和创编游戏,学生对这样的游戏会更乐于参与,对这样的体育课会充满了期待和喜爱。拿“老鹰捉小鸡”游戏为例,传统的玩法就是“老鹰”把“小鸡”抓完就结束了。在这个游戏中,“老鹰”是有目标的、主动的,而“小鸡”是被动的,游戏一般都是以“老鹰”胜利为最终结局。改编方法一:可以根据人数调整场地范围;方法二:可以调整扮演“老鹰”和“母鸡”角色的学生;方法三:可以改变“摸”的部位(头、耳朵、肩膀、手臂等);方法四:增加规则,“小鸡”也可以合围“老鹰”,一旦合围成功,“老鹰”即输。创新改编后,“旧游戏”变成“新游戏”,有的会更紧张,更具挑战性,小学生玩起来会更有兴趣,对体育游戏和体育课自然会乐此不疲。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了体育游戏的体育课堂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具优势,体育教师要创新方法,重视和推进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使体育游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体育教学总结论文篇十八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的运用论文
一、引言
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人民将身体锻炼逐渐地融入了日常生活中,对此,学校也越发地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中国学校的体育教学理念是“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执行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仿真,加强体育教学在教育体系中的改革创新,同时,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各个学校的要求。游戏教学的方式在早期变应用于教育中,体育游戏教学的方式,体现在体育活动的自身便是一种游戏,这种游戏针对成人、孩子来说是一种体育活动,而不是恶习,它在各类院校中的受欢迎程度也可以看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不同凡响的地位。
二、体育游戏的特点
第一,体育游戏内容的普遍性、大众化。体育游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大众化,体育游戏中的活动技能不受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职业、体能、环境的限制,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与需求选择体育游戏。第二,体育游戏锻炼目标与价值的多样性。其一,体育游戏的开展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主要的目标在于增强参与者的身体素质。不同的体育游戏具有不同的目的,侧重点也不同,也就是锻炼价值有所不同。有的体育游戏重点在于开发智力、锻炼力量,而有的体育游戏是为了掌握某项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也有些有些是为了娱乐休闲、缓解压力情绪。其二,体育游戏的目的也会随着运动量和课堂结构设置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第三,体育游戏内在的娱乐休闲性质。游戏的本身便具备娱乐性、休闲性、趣味性,体育游戏亦是如此,所以,人们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体育游戏带来的趣味和娱乐,感受体育运动中竞争带来的快乐,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第四,体育游戏涵盖的胜负指标决定了游戏具备竞争性。体育游戏会以数量、质量、速度等量化指标作为决定胜负的标准,要想最终取得游戏胜利必须要智力与体力的协调配合才能够达到[1]。因此,积极参与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个人的思维运转速度,以及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第一,形式和内容具备教育性。体育游戏的目标在于执行体育教学,因此,体育游戏的展开需要向学生传递勇敢、团结、遵守纪律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体育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具备教育性能够帮助教学任务更为顺利地完成,并且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此过程中,必须要禁止毫无意义、庸俗的游戏,动作复杂、不符合卫生原则的也不宜使用。第二,内容具备时代性。要科学合理的利用体育游戏的优势,将现实生活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将新时代下使用的体育学习知识传递给学生,反对传统的糟粕教学观念,带给学生真正的体育游戏做到强身健体、提升综合素质。第三,游戏的实用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条件、心智、心理态度、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制定有效合适的体育游戏动作和规则[2],这样能够防止高年级的学生因为动作简单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因为游戏过难而无法完成的情况。只有适合学生的、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才能够帮助学校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习收获知识。第四,游戏具备简单可行性。体育游戏的专业性不宜过强、组织方法不宜复杂、对于场地器械的要求不宜过大,这些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不必要的设备负担,因此只需要使得体育游戏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吸引人、新颖即可[2]。
四、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一堂体育课不可或缺的便是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的精神和情绪都能够饱满和集中起来。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的准备互动环节掺杂适量的体育游戏,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使得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内容更感兴趣,与此同时,还能够活动学生们的筋骨,使得后续的体育教学更加有效的展开。第二,体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部分是对体育技能的训练,是学生们锻炼身体,学习技能知识,展开德育教育的过程。在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体育游戏,能够促进学生体育技能更好地完成、教师教学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完成效果[3]。例如,教师可以将单调、枯燥的技能训练融入体育游戏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情绪,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们行之有效地掌握体育技能。第三,体育游戏在教学之后的运用。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调动情绪和主动性、积极性,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而在结束时,则表现在让学生们心理上、生理上恢复到安静的状态,这也体现了体育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所在。在体育教学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适当地做体育游戏,让学生能够在轻松中环节学习的紧张状态,使得学生的兴奋状态恢复到平常状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适量的体育游戏能够帮助体育教学的顺利展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达到学生强身健体的目的,促进体育教学的有序展开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娜.民间体育游戏在高校休闲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体育科技,(06):163-164.
[2]马新录.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36):160+162.
[3]花蕾.民间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青少年体育,2015(07):97-9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