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教学活动观察报告(五篇)

教学活动观察报告(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9:39:55
教学活动观察报告(五篇)
    小编:zdfb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活动观察报告篇一

1、让学生了解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道德意识热爱学校周围的环境。

2、了解学校周围的环境状况及存在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合作、积极参与的精神及协调交往的能力。【活动重点】以生为本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发现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有力的证据。【活动难点】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习惯。【教材分析】本课由导语、六幅插图、调查记录、交流和讨论题及自主选择题组成。【活动前准备】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确立主题

1、导语同学们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就在我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时许多触目惊心的事情在我们的周边也不断发生河流的污染成堆的垃圾疯狂的沙尘暴等。这不得不使我们每个人深思寻找解决的办法。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大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生活中的环保”。当你漫步在校园内外一定留意过周围的环境状况大家对学校周边的环境满意吗哪些满意哪些不满意

2、揭题《生活中的环保》

3、学生交流。有满意的或不满意的 1你希望我们学校周围的环境应该是怎样的 [板书清洁、美丽、舒适] 2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破坏或影响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或现象你有什么想法如随意排放污水、排放有毒气体等噪音、空气污染严重对公共财物公共环境的破坏如踩踏草坪、涂抹墙壁、攀爬树木、乱贴小广告、乱倒垃圾污物、随地吐痰、乱晒衣服等。 让学生充分发言、讨论老师引导、梳理。

4、出示图片自主选择。仔细观察课文的六幅插图看看学校周围的环境谈谈你对这些环境状况有什么看法 讨论交流。学校外面树木葱茏花团锦簇岔林河畔有垃圾堆河面上漂浮着垃圾河水浑浊或流水清清缓缓地向前流动校门口垃圾成堆臭气冲天学校附近有无证的流动食品摊贩。

二、汇报实地调查联系走访研究问题方法及结果。

1、汇报 1根据自己对学校周围环境的观调查提出自己的看法。2通过拍摄、做实验、实地考察、咨询等手段充分搜集资料。小组共同研究问题积累调查体会充实理由。

2、调查记录 调查对象 调查地点 调查方法 调查结果

3、交流我们学校周围存在哪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三、反馈信息积极辩论展示成果

1、明确提出的观点汇报调查情况并说明理由。

2、展示调查记录提出有些人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学校周围环境

4、总结交流达成共识。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学校周围环境首先要热爱大自然做保护大自然的小带头人和小宣传员。我们要爱护校内外的一草一木争当绿化园地的小卫士还要向同学、社会、家庭宣传爱护自然环境的道理。其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周围的环境卫生。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摘花不破坏树木不随便浪费纸张等。虽然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每个人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那么我们的环境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再次我们现在认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从小立下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志愿长大以后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治理废水、废气、废渣去治理荒山和沙漠去改良土壤和水质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相信我们的家园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四、设计改进方案编办环保小报大力宣传环保

1、根据收集的资料设计学校周围环境建设的改进方案。

2、办一期专题调查成果汇报编一份“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环保小报宣传环保知识。

五、活动延伸 、把整理好的资料用展板展示出来 、各小组组成“假日绿色小卫士”为美化我们学校的周围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1、学生自由组合成立环境调查小组由小组长负责自带活动材料如摄像、有关书籍、自制的表格等进行环境调查。要求通过各种调查方法如观察、咨询、做实验、查阅资料等调查我们学校周边的环境状况。

2、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教学活动观察报告篇二

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观察活动汇报

——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我们小组观察的角度是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大家都明白,教学目标是教学环节设计的主导方向,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该明确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教学目标就具备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环节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安排和组织各种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资源优势),使之达到序列化、科学化和高度的艺术化,尽可能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时机,达到课堂效率最优化的目的。有效避免教学实施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一,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能够利用图片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利用推木块实验来认识能量的概念,通过对功的复习回顾,增强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系。有利于知识学习的系统化。这样的设计达到了“了解能量的概念”这一知识能力目标。

第二、在合作探究环节中,王老师灵活调整了 “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两个探究活动的教学次序,使得“重力势能”实验能够借鉴“动能探究”中学习的实验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应用。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2和3。并在学生动手探究过程中达成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体现了集三维目标达成于一体的设计意图。

就我们观察的六组18名对象来看,有16名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其中11名能够顺利得出结论。其他同学也在展示环节中知道了正确的结论。

第三、在小结展示的环节中,教师让同学谈收获,灵活归纳了本节所学知识。充满了学生的思想智慧。更引发了其他同学的思考和心灵碰撞,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达成了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目标。

最后呢,想谈谈对本节课的思考或者说建议: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她使用了限速牌这一图片,并用它来引入能量概念。我以为课本采用这幅图片的用意不仅于此,更应该是为了引导学生猜想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吧。所以我建议这幅图应放在探究环节时出示,效果应该更好。

谢谢大家

教学活动观察报告篇三

中牟一高

课堂观察活动工作计划

根据县教体局《教育教育管理年》的活动安排和《“打造高效课堂”活动的指导意见》精神,及市教育局课堂观察活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学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以理论培训为基点,大力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以主题教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以质量检测为手段,强化目标教学;以校本教参编写为创新点,强化教师深入研读教材。

二、工作目标

1、明确教学管理的任务,做到教学管理系统化。

2、从教师理论薄弱点出发安排理论培训,使教师能够学到急需的理论知识。

3、从课堂教学中的盲点出发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4、通过当堂检测、单项能力验收、期中期末测试等形式,强化教师的目标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5、通过编写校本教参,提高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同时也为同学科教师提供更切实际的参考文本。

三、具体工作

(一)明确教学管理任务,做到常规工作细而实。

1、根据《河南省教学常规》,修改我校的教学常规制度。

2、业务检查每月一次,有记录、有评分、有总结。

3、经常听课、评课,监督、检查、指导课堂教学。

(二)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理论培训。

1、由业务领导组织教师集中学习《 局关于“打造高效课堂”活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解读“面向全体”“目标达成”“精讲精练”“师生关系融洽”的具体要求。

2、由负责语、数学科的业务领导分别解读课标,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课标的理解。

3、由各级骨干教师对数学、语文的新教材进行解读。数学以板块解读为主,使教师把握同一知识点在不同年级中是如何安排的,增强教师教材的整体意识;语文学科解读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加强教师对人教版教材的认识。

4、与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相结合,教师自觉读书,提高理论素养。

(三)扎实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研究探讨学科教学中的盲点问题。

1、开展语文学科的“第一课时明标、达标”课活动。

2、开展数学科“用数学解决问题”研讨课活动。

3、开展专科教师“说课——讲课——反思”技能课活动。

4、召开 “如何提高预习的效果”研讨会

5、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6、开展青年教师创新课活动。

6、开展打造高效课堂联谊活动。

(四)分期检测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1、在教师汇报课活动中,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关试题,在讲课结束后进行测试,并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做为教学反思中的一项进行说明。

2、分阶段对语、数学科进行单项能力测试。

3、严密组织期中期末考试,认真分析成绩,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五)组织语、数教师编写校本教参,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为其他教师提供现成的备课资源,节省备课时间,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1、数学教师为每个例题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要求题型多样、数量适中、层次分明,可以用书中的练习题,也可添加课外的相关类型题,同时要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说明。

2、语文教师对每课的内容进行积累、阅读、习作等方面的拓展,把拓展的内容写清,要求写细,并对此拓展进行相关的说明。

四、保证措施

1、领导重视,把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自上而下,形成合力。

2、加强学习,无论是教师还是领导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既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又要深入学习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自身水平,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3、深入调研,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深入教师中间,经常与教师交流,了解教师在工作中的困难与困惑,并在工作给予帮助和解决。

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既能协助业务领导进行培训,又能带动其他教师进行课程改革。

中牟一高

2011年2月

教学活动观察报告篇四

“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修的具体策略研究”子课题开题报告

(一)本子课题与主课题的关系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或进行教育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开展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是当前我国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能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是决定本次新课改成功的关键。通过课堂观察这个平台,深入掌握教学实际情况,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和教师专业发展。本子课题借助课堂观察,从校本研修层面帮助教师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质量,同时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本子课题从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方面,力图探索出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修的具体策略。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既是学校的研究制度,也是教师的一种研究方式。校本研修既是实践新课程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更是教师专业化和构筑学习型学校的有效途径。

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修策略研究

在学习专业理论、借鉴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从农村完中的课堂教学现状出发,运用特定的观察程序和观察记录工具,收集、分析课堂教学信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判和建议,进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艺,从而探索出以课堂观察为载体的校本研修的有效策略,努力提炼并形成一种充满实践张力的学校教研文化。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国内外专家非常关注课堂观察这一话题。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60年,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提出并经他自己不断修正的研究成果“互动分类系统”,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随着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编码表、项目清单等科学、量化研究工具的引入,录音机、录像机等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课堂观察手段与技术,使课堂观察更具可操作性。柳夕浪先生是国内较早关注课堂观察问题的专家之一,所著《课堂教学临床指导》有关章节介绍了一些课堂观察的方法和技术。傅道春所著《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有较少篇幅论及教师观察自己课堂的技术。陈瑶所著《课堂观察指导》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课堂观察研究的理论专著。书中大量介绍了国内外(主要是国外)有关课堂观察的方法技术,并专列章节论及“教师从事课堂观察研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教科院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现场观察、录像带分析等,用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这是国内首次运用课堂观察技术服务于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实践。近几年,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崔允漷教授所著《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在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人们重新审视沿用已久的传统听、评课手段和量化工具。

从这一领域的文献研究来看,国内外比较一致的做法是:一是人们探索、追求着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融合,两种取向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已经成为课堂观察发展的主流趋势;二是国外课堂观察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帮助教师分析、改进教学行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

2.校本研修的实践研究已在国内生根开花。上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师是实践性的职业。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舍恩提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的重要理念。我国古典书籍中的“相观而善之谓摩”,“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语句,都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著名教育家顾泠沅指出,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途径。校本研修是指在校长领导下,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本校教师为培训对象,紧密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为实现本校办学目标服务的在职教师培训活动。从国内校本研修的实践成果来看,研修主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综合的校本研修主题,表现形式为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再备课等,它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一类是在课改的背景下,以本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确定校本研修主题,这种研修课题比较单一的。这两种研修主题都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虽然形成了课堂观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形成了校本研修的一些有效策略,但针对农村高中的特点形成的校本研修策略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而将课堂观察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的研究更是很少。身处农村高中的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如何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分析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增强校本研修的实效?本课题《基于课堂观察的农村高中校本研修策略研究》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对校本研修领域的研究有实践价值

在目前的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课堂观察方法的运用一直以来受到充分重视,课堂观察方法、技术没有真真进入课堂;二是将课堂观察与校本研修割裂开来,没有形成基于课堂的校本研修策略,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课题研究,比以往的研究更整合、更系统、有发展。既重视课堂观察,又努力探索校本研修的策略,希望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丰富校本研修的方式和内容,实现农村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变革,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对我校自身发展有价值

(1)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基础。在课堂研究方面,我校建立了“学科指导与督导研修共同体”,它由各学科蹲点行政人员、教研组长、教学骨干及外聘校外专家组成,通过指导备课、随堂听课等形式定期开展活动。活动主要内容有:研究教材与教法、开展听课与评课活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科指导与督导机制等。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这一重点研修环节,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探究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为教师的校本研修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2)能促进我校校本研修策略的进一步提炼。作为一所农村高中,我校青年教师占很高的比例,他们对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尤其是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的要求强烈,参与校本研修的热情较高,但基于课堂的校本研修没有真正从教师自身需求出发的不多,研究课堂教学时重视的是如何上课,却往往忽视了如何观察课堂。即使是课堂观察,也往往面面俱到,评课也是“全堂点评”,“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导致观察者“哄评”现象,这些瓶颈成为我们农村高中许多一线教师们的“科研焦虑”,亟待我们去研究。本课题研究,希望能提升教师对课堂观察在农村高中校本研修中的理解与认识,在前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实践案例,明确提炼出我校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修的有效策略,推动学校研修文化的发展。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课堂观察在农村高中校本研修中的理解与认识; 2.通过研究,提炼出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修的有效策略; 3.通过研究,形成校本化的研修主题,推动学校文化发展。研究内容

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修的具体策略研究

在课堂观察、分析诊断的基础上,研究学校层面的校本研修的改进策略、行为跟进策略等。找到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的主题,形成有效的校本研修策略。本课题预设了几方面的研修主题,如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建立课堂观察资源平台等,当然,在具体的研究中会作出调整、发展。研究重点

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修的具体策略研究。具体围绕课堂观察的理念、课堂观察的框架、课堂观察的程序等方面开展具体策略的研究。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课堂观察和校本研修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通过课堂观察,寻找教学中的问题,形成研修主题——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有效的校本研修策略——通过总结与提炼,形成有效的校本研修的运行机制,从而总结与提炼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修运行机制。研究过程

计划用两年半时间,于2011年5月~2013年12月完成 1.第一阶段(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1)调研课堂教学活动现状,制定好开题报告。(2)了解国内关于课堂观察的发展情况,印发关于课堂观察方面的相关理论资料。(3)研讨、制定和修改《基于课堂观察的农村高中校本研修策略研究》课题方案。2.第二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1)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注重集体研讨。(2)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就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并进行相应的实践研究。(3)课题组成员根据本阶段的研究情况认真进行总结,积极进行论文撰写。(4)认真进行总结反思。积累材料,准备迎接课题的中期评估工作。3.第三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1)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突出研究重点,完善研究成果。(2)开展课题组现场观摩活动,交流基于课堂观察的实施策略。(3)形成一批新的研究论文、研究心得。(4)重视课题研究初步成果的推广工作。加强课题研究的后期管理,为课题结题作好准备。4.第四阶段(2013年11月至2013年12月)(1)进行课题研究的后测并形成分析报告。(2)整理、汇总课题研究材料,形成案例集、教学设计集、论文集。(3)召开结题研讨会、撰写结题报告。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学习和研究关于课堂观察的理论,并把这些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础。

2.课堂观察法。应用课堂观察技术,观察、分析成功课堂与本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

3.案例研究法。一是进行课堂观察研究,二是进行基于课堂观察的策略研究。

(六)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课堂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课堂观察是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听课,通过对自己和同事的课堂观察,不断反思教学行为背后潜藏的观念,检视日常教学习惯,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2.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实现教学的有效变革。在农村高中的校本研修中,没有课堂观察任务的听评课活动常常收效甚微。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修,可以实现教学的有效变革:同组观察者(即教师和学生)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对话、讨论等交流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合作研究,共同理清课堂教学思路,及时纠正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以课堂观察为载体可以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课题既重视课堂观察,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努力探索校本研修的策略,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更整合、更系统、有发展,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之处

1.可以进一步丰富校本研修的方式和内容。2.努力形成农村高中校本化的研修模式。3.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实践案例。

4、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教学活动观察报告篇五

课堂观察的意义

课堂观察(classroom observing)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观察的概念

课堂观察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

课堂观察研究随笔

一、课堂观察与听课

以往的听课,带着学习和了解的想法去看看别人是怎样上课的,没有倾向性,没有很具体的目标取向,只是很全面地记录整个教学过程,给予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有时也有一定的目的,或赏识他的问题设计,或赏识他的朗读指导,或赏识他的组织教学等等。有时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的需要,去了解别人是如何解决相同的问题的。

而课堂观察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有一定的思想,在全面观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还要有一定的观察方法,将收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二、课堂观察的目的与属性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它可以是一种教学研究的前提,为课题研究提供素材;可以是一个手段,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是一个活动,人人参与进来。它还可以具备以上各种特点。课堂观察可以借助一个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课例诶载体来研究一个课题。通过观察,产生问题,产生案例,产生需要探究的东西。提出问题后,再去课堂观察,再获取,再发现,再研究,如此良性循环。

课堂观察的内容

■自我观察(一边讲课一边观察):

观察对象主要是学生的行为,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人际间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映等,以及有关学生穿著、仪容、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现。■观察他人(听课):

包括教材运用、讲解能力、提问技巧、教学沟通、多媒体运用、学生行为管理、教学准备、组织、评价,也包括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学生的非学习性行为、教室内外的情境等

课堂研究的问题

教师课堂研究的问题往往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它们并不一定能吸收较大的研究课题的注意,但对于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来说就显得很重要,比如说在课堂中有如下的问题可以研究:

教师和学生在课题哪个上做些什么?他们如何度过课堂的时间? 课堂中发生了哪种互动,谁跟谁说话,说些什么?

教师如何管理班级,课堂的规则是什么,他们如何管理学习材料,时间、空间、学生行为以及他们自己的教学策略?

学生学什么,他们从事什么学习任务,投入的程度和成功的程度如何? 从学生的观点来看,一个学校日或一节课是什么样的,个人或小组在学校教育之外还有什么相关的学习活动?

对学习能力超常的学生以及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什么特别的措施? 相同的主题是怎样教给不同年龄的团体?

当教育政策发生变化时,课堂中有什么反应,比如新的课程、新的作息时间表、新的教材或新的评价体系?

课堂决策是如何进行的?由教师?有由学生?还是由双方进行协商? 当学生搅乱可谈个或者表现出反社会的倾向时,教师会采取社么措施? 我可以怎样提高我的教学?

课程有没有连贯性和一致性?从学生的观点来看是不是脱节而不连贯的? 在同一学校或部门的教师有相似的还是不同的时间、信念、期待、报酬和惩罚、习俗,这些学生能否理解?

教师和学生感知同样的事件是相似的还是不同的方式? 当一个学生不理解某事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教师如何给学生解释一个新的主题? 学生的工作在课题那个中如何被监测和评价?

学生怎样在小组中工作,他们从事哪种任务,谁来决定,他们是否相互协作? 学科知识的地位如何,他们可能获得什么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如果教师不知道某一特殊题材的细节时情形会是怎样? 教师如何进行他们的课堂决策?

课堂中像这类值得探究的问题很多。很多问题可以作专门的研究,也可以成为某一研究的焦点,可以作为偶然性的研究,也可作为日常长期的研究。

我国也有学者认为课堂观察可以从8个视觉出发,即:内容设计、教学表述、进度安排、资源运用、激发动机、师生湖动、自主学习、鼓励创新。

课堂观察的范围与重点

主要包括对学生课堂中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及注意力状况、情绪表现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观察。

1.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方面要着重观察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是否连贯流畅,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完成作业是否有困难,等等。

2.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注意力是否集中,这些信息对教师控制课堂是十分有用的。3.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和人际交往。这方面着重观察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到黑板练习时是否胆怯、恐惧,对学习活动是否焦虑或不耐烦,与同学能否融洽相处,有无挑衅或攻击性行为,有无退缩、冷漠的行为表现等。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重点观察,教师就可以大致对教学的难易程度、教学速度是否适当作出判断,同时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作到心中有数。据此来调整教学活动,采取管理措施,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