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校本培训小结题目 校本培训小结幼儿园篇一
为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育创新”校本培训方案,并以此推动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把我校本学期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领导都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名师指导模式。对新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在课堂教学方面,名教师是师傅,在网络教研等方面,青年教师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定期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上传。(2)、案例培训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3)、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思想如何渗、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反思: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思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
(三)校本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1)新课程理念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新课程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一书,加强通识培训,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达标评选出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我校积极为教师创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全体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浏览网上各种有用信息,充分利用网上有用信息服务于自己的实际教学。本学期中,我校有一些教师创建了自己的博客,并且广发帖子,以网上论坛形式开展对课改精神实施中的感悟、理解讨论活动。效果非常好。
(3)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这种理论学习,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理论学习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先进行半小时的理论学习的心得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习时间,也保证了学习质量。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大多是讲座辅导,内容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但教师最渴望的是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之中。本学期,“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主旋律。可以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由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还可以请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让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讲座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再单纯讲理论,而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
(4)、建立对话交流制度。对抗不如对话,竞争不如竞和,沟通需要从对话开始。我校努力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继续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帮助开发,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具体形式是每位教师坚持每天下班前写当天工作日记,使领导及时了解到学校大大小小的人和事,便于及时沟通与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共同提高。首先学校开展师徒结队,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5)、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本学年我校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大赛和名师评选活动为契机,组织了两次校内优质课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外,学校发展领导和教育创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十分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尽办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如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
(6)、新教师培训。进行“师徒结对”活动,对新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训练和辅导;开听、评课评估结果、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抽查学生作业本的批改情况、教学体会心得评比、教案评比和教学质量等成绩,对新教师排出等次。
(7)、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培训。教研组定期活动(每两周一次)与分散活动。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提高案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校数学教研组被评为市级优秀教研组。
(四)校本培训后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
(2)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力度不够。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合作发展,共同受益与提高。
校本培训小结题目 校本培训小结幼儿园篇二
校本培训小结
时间飞逝,转眼间学期已近结束,校本培训也轰轰烈烈地又度过了一个春秋。每每听着专家学者的精彩陈词,每每看着学生的点点成长,曾是那么的热血沸腾,心中充满美好的希冀。相信自己通过培训在教育教学上定能有新的进步。回过头来想想也不正是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学校才组织这样的校本培训吗?
于是,在本学校组织了主题为“以课堂设计为抓手,切实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校本培训。并以校本培训活动为载体,学习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转移的行动改革,使教学更关注学生,紧跟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的实施小班化教育。通过本次培训,本人对小班化教育有了以下几点的认识:
1、小班化教育因为有了人数上的优势,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状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精神品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持续发展,要张扬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风采学生。在课堂上更要化教师讲授为主为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要精讲,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寻找活动的载体,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总之,小班化教育就是让课堂真正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场地,教师只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维护。
2、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小班化教学,这次校本培训还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层练习的设计和
交流活动。通过听讲座使我们每位老师心里都明白了,小班化的课堂在设计时,更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去看课文、考虑问题,所有的设计都应该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服务。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去主导课堂。学习之后需要应用,本人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目标、分层练习的设计、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本人在课堂教学目标、分层练习的设计这些方面有了更全面更系统化的认识。
3、当然仅仅听听讲座还是不够的。为了更好的吸收消化这些新的理念、新的经验,本人还在放假期间阅读了许多关于小班化教学的文章和书籍,从中吸取营养,解除心中的疑惑。这更加让我体会到小班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4、邓爷爷说过“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后,学校还组织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本人亦是积极参加,认真听,认真记,提出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经验,收获良多。
随着小班化教育培训的深入开展,我逐渐发现了自身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总忍不住要多罗嗦几句;在设计练习时,对习题的难度掌握不好。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以充实自己;更加虚心地请教,以完善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小班化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校本培训小结题目 校本培训小结幼儿园篇三
校本培训小结
通过校本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新课程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对它的分析、评判也构成了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走向校本,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而且在教学中我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应用教育、教学中,下面是在校本培训学习中我的小结:
教育观念的问题,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教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师探讨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只能从形式上去“包装”。如一些评优课、展示课等都带有明显的演戏的味道.缺少了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使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新大纲与《课程标准》两者的陆续出台,在符合学校教学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一致的理解和欢迎,而对新思想、新观念、新要求时,如何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三环一体式教学,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
一、校本培训的思想认识
首先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重要意义。要在校本培训中有较大的收获,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校本培训是与学校、教师的实际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学所在的学校以及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能有效地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的意识,提升教师自我培训的责任感,激发教师上进。
二、课堂教学方面
1、教学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通过学习,我能将新课标的理念有机地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学内容能做到密切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努力营造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体会在困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角色发生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从“师道尊严”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4、数学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变,努力学习,积极钻研,互相探讨业务技术,逐步提高自身素质。
5、要创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和学生打成一片,变课堂的主宰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6、转变以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空间。
7、要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8、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切实体会其精神实质。并把自己的体会大胆适用于实践中,让实践来检验。
三、理论与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应着重围绕《新程标准》进行改革。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学习,这才是增进学习的第一步。在内容上应选择能增加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教学,或根据各校的特点和实际开发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学生能接受具有有效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勇于突破以往教法的框框.
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可采用“兴趣导练法”“竞赛法”“自主练习法”“启发法”,使学生爱上学习项目。
在教学形式上应采用简化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让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并学会本节,然后再进行统一练习,这种形式让同学记忆较深刻,学会快且不易忘记,在进行游戏戏功竞赛时,充许学生进行大声加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四、课程中的实践创新
1、让学生有白由支配的时间,我在课中,每节课留出30分钟左右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各人兴趣的学习活动,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2、要给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如在实践中学习,学生进行讨论、思考问题或提山问题教师再做有针对性的回答,很好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3、教学内容选择具有弹性化,应根据个别差异是向不同层次的要求,五、校本培训后努力方向
我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找准自己前进的标杆,在今后工作中向智慧型发展,在教学上朝科研型努力,做一个勤学习、勤实践、善总结的教育工作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需要更多的前期准备。这次的学习正是一种准备,就像南极的企鹅将要上岸时,它会猛地扎进海里,奋力沉潜。这种沉潜是为了积聚上岸的力量。为了下一代的未来,让我们不断前行吧。
陈绪华
校本培训小结题目 校本培训小结幼儿园篇四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校本培训凸显“校本”特色
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全国名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强化基础、规范管理、优化教师队伍、狠抓科育科研,不断地提升办学品位,使学校成为有特色、高质量、现代化、强辐射的一流的育人基地,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人才。近年来,我校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在理论学习、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狠下功夫,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以教研带动培训,以培训促进教研,达到研培一体,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本培训模式。
一、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模式
教育信息化,教师是关键。我校领导带头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并组织各种形式的电教理论学习和培训。通过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校际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先后进行了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知识、课件制作及教育资源收集等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近两年又针对教学需要进行了以网页安全、论坛运用、博客、校园网管理、软件安装运用、网页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目前,我校各班教室配备了多媒体应用系统。在每间教室的讲台和每个教师的办公桌上均设置校园网的终端接口,师生可随时上网查阅下载各种信息资料。
通过培训,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现代教育技术操作技巧日渐提高,一支意识超前、技术精干、乐于奉献的电教专业队伍逐渐成熟起来。学校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模式,在网站上为每位老师建了一个博客,开设了漫卷诗书、教育随笔、网络资源、凝固瞬间、教育叙事、快乐班队、情感绿洲、娱乐休闲等十多个专题栏目,让老师们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所做、所思,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随着blog的不断积累,教师还可以在阅读自己或是别人的blog过程中复习或者品位过去,修正自己的偏差,从而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博客上“班主任金点子创意”“读陶感悟”“我的三年规划”等专题讨论使老师们受益匪浅。同时,我们把一些有代表性的课例的实况或教
1学设计放到校园网站或专门开设的实验学科互联网站上进行展示,每次研究课后均提供bbs论坛供大家自由讨论、评课。网上教研克服了教研组成员难以有固定的研究时间的局限,老师们可以尽情尽兴发表自己的观点,随时“聆听”不同的见解,可以说,网络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零距离的沟通。
二、以教研带动培训,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课改实验的成败关健在于教师。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打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推进课改实验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
(一)抓“源头”――全体教师业务培训
1、专业人员引领。
我们邀请徐州师范大学、市教科所、市教研室的专家来校讲座,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对话,为教师指点迷津,解答困惑。我们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不断加强省内外和校际交流。承办了 “四省接壤地区协作研讨会”、“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 “江苏省小学数学研讨会”等大型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博采众长,适为我鉴,与更多伙伴一起共同成长。
2、教师互助合作。教研组的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我们倡导同组教师之间共同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提高。我们的做法是:
(1)同组交流,随时研讨。点击:课前、课后、课间十分钟,教师针对课堂上出现的教学现象或围绕某个教学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相互切磋,共同分享教学经验、互相学习。教师办公室成为一个个教研沙龙的场所。日常的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2)电子备课,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认真备课,我校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电子备课的改革。电脑备课实行了两轮之后,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备课资源,使老师不再重复备课,我们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老师们备课时,只要打开原有备课,在网上直接用红笔进行修改就可以了。这样就把时间节省下来更好地运用在教学研究上。现在备课经过了多轮修改,已逐渐完善。大部分备课可以说都是精品。电子备课减轻了老师们负担,实现了优秀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年轻教师更是受益颇多。我们要求教师不但要精心修改电子备课,同时还要进行资料的链接。现在老师们只要打开备课系统,就可把所
要学习课文的资料链接打开,播放老师们收集、制作的图片、文字、课件等资料,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我们还要求老师们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调整修改电子备课,通过案头备课,彰显个性。为了明确案头备课的要求,学校为所有学科分别拟定了案头备课具体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把它贴在书的首页。案头备课的标准试用以来,得到了老师们的广泛认可。
(3)集体备课,群策群力。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及时地推广了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了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我们坚持周一下午集体备课制度,分年级、分学科组织老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备什么,各组自主开发。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我们出台了集体备课的模板。各组根据集体备课的要求确定中心发言人提前一周进行准备。集体备课时集思广益,共同诊断,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然后进行个体实施。集体备课的过程就是老师们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防止和克服了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4)问题引路,开展研究。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研究能力,我们创立了以问题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究课模式。其基本流程为:点击:集体教研,提出问题----行动研究,集体诊断----二度设计,修正问题----课后反思,集体评议。
(5)教学沙龙,促进反思。点击:各学科教研组根据本组的研究课题,群策群力,上好每学期的研究课。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听课活动,并利用每周教研时间互相交流听课感想、教学反思。点击:在每月一次的教改沙龙活动中,先由执教者谈谈自己根据新课标和组内研究课题确定的教学思路,然后各学科组根据新课程标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评课。在评课时,我们提倡教师们敢于说真话,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敢于接受老师们的批评。在思维的碰撞中,老师们的观念得到了提升,理念得到了升华。
(二)抓“龙头”――骨干教师培训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青蓝工程”、“一、三、五”工程、“名师工程”等开发每个教师的潜能,在实践中培养教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1、照片 青蓝工程:校领导跟踪听课、评课、研讨,并开展师徒结队,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2、照片“一、三、五”工程:我们对工作满一年、三年、五年的教师进行业务综合素质考核评估,通过给他们搭梯子、压担子,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仅以本学期为例,就有五位青年教师参加了省、市、区级比赛均获一等奖,赵洪光获省级赛课一等奖,周琳、姜蕾蕾参加语文、数学市级评优课均获一等奖,邓颖、吴征参加区一级教师比赛课均获一等奖。
3、照片名师工程。我校采用“以点带面”,“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老青结对”等途径,造就一批能拿得出、打得响的青年骨干教师。目前我校在职的有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市名教师一名,市青年名教师4名,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十名。徐州市语文中心组10人中我校就有3人,翟立群校长是徐州市语文学科中心组组长,王小倩老师为徐州市思品学科中心组组长。
(三)抓“重头”――青年教师业务培训
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引领,2006年我校成立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会”。研究会活动宗旨为:读书实践反思 交流研讨提高。即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引导、激励、帮助青年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使青年教师较快地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教师把专业化发展作为自觉的行动。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会仅成立一年就开展了以下活动。
1、两次《我的成长历程》专题报告: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等。加强师德建设,使青年教师热爱教育工作,发扬爱岗敬业,奉献教育的专业精神,立志成长为合格而优秀的教师。
2、《我最喜爱的教育专著》演讲: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加大课改力度,使青年教师成为新课改的一支生力军。
3、积极参加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活动,:通过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教育心得,促使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专业性的研究活动,提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4、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举行了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包括演讲比赛、说课比赛、课堂教学比赛、毛笔字、粉笔字比赛等,本学期围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主题开展赛课活动。通过赛课,在备课、上课、评课、组织
课堂教学等方面研讨实践。为青年教师搭建亮相舞台,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5、现代教育技术系列培训:通过课件制作、博客及论坛使用的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增强对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6、参加教学五认真展评活动。通过备课、作业、札记等展评观摩,在常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指导,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深化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科研课题实验是学校生命力所在,深化课题研究是提高校本培训成效的有机保证。因此,我校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科研课题,在课题实验中提高了自己的理论修养、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九五、十五期间,科研成果显著。教育部重大课题及《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信息环境下教学过程设计的研究》、《小学生自能作文研究》等省级课题已通过专家组的验收鉴定,并顺利结题,其中一项还被评为省一等奖。十一五期间,学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工作中,目前予以立项的国家级课题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中国教育学会课题为《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省、市教研室立项课题有《小学生快速阅读教学成果的应用与创新研究》、市教科所重点课题《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市教研室立项课题《职后教师的研修与培训》、《小学公民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区级立项课题有三个。全体教师确立了科研先导的意识,均能积极自觉地投身于教育科学的研究之中,有些教师甚至承担了两三个课题的研究。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育科研的“实验田”,也是教育科研的“归宿点”。为了使教育科研实实在在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使教育教学得到“最优化”,本学期,我们把课题研究的理念融入到教研课中,把校园和课堂当作实验室,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在实验、比较、反思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总结,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教育科研沿着正确的轨道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校本培训的开展,学校教师的梯队建设卓见成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业务
素质水平过得硬,个个拿得出,打得响。仅这两三年,就有四位教师获全国各类教学比赛课一等奖,九位教师获省级各类比赛课一等奖。三位教师上课实录制成光盘在全国发行。青年教师参加徐州市优质课比赛各学科均获一等奖。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愈加灵活,学生的个性也获得了充分和谐的发展,近几年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层出不穷。,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当然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局领导的关心和兄弟学校的支持,在这里,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