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12篇)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4 12:56:32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12篇)
    小编:admin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篇1

16.A、E。A“吝啬”错,主要是城乡文化生活巨大的差异会导致的不理解。E并不是想表达对儿子的不满,而是张叔和张婶认为儿子在新家中生活很难,所以就替他多省点。(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其他任何情况均给0分)

17.①热情。两次很亲热的声音能够体现。(1分)

②生活讲究,近似于苛刻,因而过于自我,不能体谅他人。如衣着讲究,从外面回来要在紫光灯下照一会儿杀菌。如作为亲家母的张婶从大老远的地方赶来看孙子,却在第一时间以哄孩子睡着不容易为由加以拒绝,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1分)

③亲家母实际上是与张叔、张婶相对的人物代表,他们经济优越,生活讲究,有着自己一贯的生活原则,不会轻易改变。(1分)文章设置此人是为了显现农村与城市生活及习俗的巨大差异。(1分)

18.①叙述的顺序主要是插叙。(1分)

②文章刚开始写张叔、张婶接到儿子的电话,得知他们有了孙子的喜讯;然后插入回忆儿子从毕业到工作到结婚的一系列事情;最后写他们到儿子家去看望孙子而不得,这是典型的插叙。(1分)

③插入回忆儿子从毕业到工作到结婚的一系列事情,对张叔、张婶看孙子的主要情节起了补充说明故事发生的背景的作用,(1分)进而突出农村与城市在经济和文化生活习俗方面有巨大差距的社会环境。(1分)

19.①儿子的生活处境艰难。他们认为儿子在样新婚家中地位低下,没有话语权。

②亲家母外表热情,一些做法却让他们感觉受到冷遇。如远道而来想抱孙子,却被亲家母以“哄孩子睡着不容易”为由拒绝;如只是安排在宾馆住宿,而不是住在儿子家里。

③两个家庭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习俗的巨大差距而带来的失落。如五万元买的车位,实际上只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如倾其所有拿出的钱买的车位及给孙子与儿媳的红包,亲家母一家因家庭殷实并没怎么看重。

④应该流泪:为儿子的担忧,为自己所受的冷遇。不应该流泪:儿子走出农村不容易,他的生活越来越好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一些看似的冷遇实际上是两种生活环境而带来的文化生活习俗的不同造成的。(每点2分)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篇2

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觉。儿媳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在我们农家可是大事。说啥也得去看看我们那大胖孙子。张叔和张婶没事就唠叨这话题。

儿子张晖算是真争气,大学毕业后,在那个城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听说那个城市很大,距离张叔和张婶有五百多公里。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儿子就报喜来了,说在那个城市找了个对象,叫楚雪,家里就她一个女儿,条件很不错。

张叔就说,那我和你妈去看看,替你把把关。张晖就说爸妈你们别来了,这么远的路,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张叔和张婶就一直等啊等,到底没等来。

终于等来消息了,是儿子准备结婚的消息。这可是大事,张叔和张婶就告诉儿子准备去一趟。儿子说,爸妈你们别来了,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好了。还有,把咱家的旧房子拆了再盖一次,人家是城里的姑娘,回去也得有个干干净净的地方不是?

张叔一咬牙,卖了猪粜了粮食,就拆了旧房盖了新房,还更换了所有的家具。儿子电话来了,说结婚就不回去了,楚雪家把啥东西都准备好了,房子、车子也都买好了,不用咱家花钱。张叔不听,那咋行,咱必须拿点钱。两天后儿子打来电话,楚雪家把在地下停车场买车位的事让给咱了,爸妈你们就寄五万元钱好了。后来,张叔和张婶才知道,他们花五万元购买的车位,实际上就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

张婶就开导张叔,孩子在大城市里结婚,咱不去也行。咱农村人知道啥,弄不好还给咱孩子丢人呢。张叔听了点点头,这老婆子说得有道理。

儿子终于打来电话,说结婚日子定下了。楚雪家里人说了,路太远,爸妈你们就别过来了。结过婚,我抽时间带楚雪回去一趟。

张叔和张婶就在家里等。每天,老两口除了干农活儿,回到家就开始收拾房间,扫啊抹啊,虽然累点,可是真的很高兴。

儿子终于又打来电话了。火车票儿子都给买好了。张叔和张婶就按儿子说的,怎么到车站去取票,怎么坐车,怎么出站,在哪等,都一一记下了。坐在火车上,张叔和张婶兴奋得没法说。张婶就提醒张叔,别忘了那俩红包。

下了车,儿子就在出站口等着。到了一家宾馆,张叔说,咱不住这里,我和你妈就在你那住一夜,看看孩子就走了。儿子的双眼就湿湿的。

饭后,张叔和张婶就和儿子一起去看孙子。

进了门,张叔和张婶就看见一个衣着讲究、戴着金边眼镜的女人。亲家,都来了。很亲热的声音。楚雪,快来,你爸妈来了。还是那个女人的声音。张叔和张婶就知道一定是亲家母了。换了拖鞋,儿子就拉着张叔和张婶在一个紫光灯下照了一会儿。

有了孩子,我们从外面回来都要照一会儿,杀菌效果很好的。还是那个女人亲热的声音。坐下来喝茶的时候,张叔就拿出那两个红包。张婶就说,楚雪啊,这是给你的,10001元,在咱农村老家叫万里挑一。这是给孩子的`,8800元,咱老家叫宝贝蛋蛋。别嫌少,是爸妈的一点心意。

闲聊了一会儿,张叔和张婶就提出想看看孩子。亲家母就说,好不容易哄睡了,脚步轻点儿,咱去看看。轻轻地推开卧室的门,张叔和张婶就看见一个罩着粉红色蚊帐的婴儿车。距离一米远时,张婶想上前抱抱孙子,亲家母就拉住张婶说,咱今天就不抱了呵,就看看。哄孩子睡着不容易。

张叔和张婶就隔着那个粉红色的小蚊帐,在朦朦胧胧中看见了孙子红扑扑的小脸蛋儿。

第二天一大早,哭了一夜的张叔和张婶就来到了火车站。离开宾馆时,张叔没有告诉儿子。他把儿子交的押金留在了服务台,自己结算了房费。

张叔对张婶说,看出来咱儿子有多难了吧。张婶流着泪点点头。哎,老头子,我眼神儿不好,你到底看清楚咱孙子没有?张叔还没说话,大把大把的泪就涌了出来。

(《文苑·经典美文》 第1期 )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     )(4分)

A.张叔和张婶没想到他们花五万元购买的车位,实际上就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这表明张叔和张婶很吝啬。

B.儿子多次叫张叔和张婶别来了,或者说不回去了,主要是担心城市与农村在生活及文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会让两个家庭产生矛盾。

C.张叔提出不住宾馆,要求在儿子家住一晚,看看孙子就走,儿子的双眼湿湿的,这是因为儿子感到内疚。

D.两个红包,一个万里挑一,一个宝贝蛋蛋,充分体现了张叔和张婶对儿媳和孙子的看重。

E.张叔和张婶把儿子交的押金留在服务台,自己结算了房费,是想以此表达对儿子的不满。

17.文中多次写到了“亲家母”这个人物,请分析其形象特点并说明文章设置此人的意图。(4分)

18.本文在叙述的顺序上有明显的特点,请作具体分析并说明此种叙述顺序的好处。(4分)

19.文章结尾有三处写到张叔和张婶流泪。结合全文理解,他们流泪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张叔和张婶应该流泪吗?(8分)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篇3

安晓斯

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觉。

儿媳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在我们农家可是大事。

说啥也得去看看我们那大胖孙子。张叔和张婶没事就唠叨这话题。

儿子张晖算是真争气,大学毕业后,在那个城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听说那个城市很大,距离张叔和张婶有五百多公里。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儿子就报喜来了,说在那个城市找了个对象,叫楚雪,家里就她一个女儿,条件很不错。

张叔就说,那我和你妈去看看,替你把把关。张晖就说爸妈你们别来了,这么远的路,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张叔和张婶就一直等啊等,到底没等来。

终于等来消息了,是儿子准备结婚的消息。这可是大事,张叔和张婶就告诉儿子准备去一趟。儿子说,爸妈你们别来了,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好了。还有,把咱家的旧房子拆了再盖一次,人家是城里的姑娘,回去也得有个干干净净的地方不是?

张叔一咬牙,卖了猪粜了粮食,就拆了旧房盖了新房,还更换了所有的家具。儿子电话来了,说结婚就不回去了,楚雪家把啥东西都准备好了,房子、车子也都买好了,不用咱家花钱。张叔不听,那咋行,咱必须拿点钱。两天后儿子打来电话,楚雪家把在地下停车场买车位的事让给咱了,爸妈你们就寄五万元钱好了。后来,张叔和张婶才知道,他们花五万元购买的车位,实际上就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

张婶就开导张叔,孩子在大城市里结婚,咱不去也行。咱农村人知道啥,弄不好还给咱孩子丢人呢。张叔听了点点头,这老婆子说得有道理。

儿子终于打来电话,说结婚日子定下了。楚雪家里人说了,路太远,爸妈你们就别过来了。结过婚,我抽时间带楚雪回去一趟。

张叔和张婶就在家里等。每天,老两口除了干农活儿,回到家就开始收拾房间,扫啊抹啊,虽然累点,可是真的很高兴。

儿子终于又打来电话了。火车票儿子都给买好了。张叔和张婶就按儿子说的,怎么到车站去取票,怎么坐车,怎么出站,在哪等,都一一记下了。坐在火车上,张叔和张婶兴奋得没法说。张婶就提醒张叔,别忘了那俩红包。

下了车,儿子就在出站口等着。到了一家宾馆,张叔说,咱不住这里,我和你妈就在你那住一夜,看看孩子就走了。儿子的双眼就湿湿的。

饭后,张叔和张婶就和儿子一起去看孙子。

进了门,张叔和张婶就看见一个衣着讲究、戴着金边眼镜的女人。亲家,都来了。很亲热的声音。楚雪,快来,你爸妈来了。还是那个女人的声音。张叔和张婶就知道一定是亲家母了。换了拖鞋,儿子就拉着张叔和张婶在一个紫光灯下照了一会儿。

有了孩子,我们从外面回来都要照一会儿,杀菌效果很好的。还是那个女人亲热的声音。坐下来喝茶的时候,张叔就拿出那两个红包。张婶就说,楚雪啊,这是给你的,10001元,在咱农村老家叫万里挑一。这是给孩子的,8800元,咱老家叫宝贝蛋蛋。别嫌少,是爸妈的一点心意。

闲聊了一会儿,张叔和张婶就提出想看看孩子。亲家母就说,好不容易哄睡了,脚步轻点儿,咱去看看。轻轻地推开卧室的门,张叔和张婶就看见一个罩着粉红色蚊帐的婴儿车。距离一米远时,张婶想上前抱抱孙子,亲家母就拉住张婶说,咱今天就不抱了呵,就看看。哄孩子睡着不容易。

张叔和张婶就隔着那个粉红色的小蚊帐,在朦朦胧胧中看见了孙子红扑扑的小脸蛋儿。

第二天一大早,哭了一夜的张叔和张婶就来到了火车站。离开宾馆时,张叔没有告诉儿子。他把儿子交的押金留在了服务台,自己结算了房费。

张叔对张婶说,看出来咱儿子有多难了吧。张婶流着泪点点头。哎,老头子,我眼神儿不好,你到底看清楚咱孙子没有?张叔还没说话,大把大把的泪就涌了出来。

阅读题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 )(4分)

A.张叔和张婶没想到他们花五万元购买的车位,实际上就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这表明张叔和张婶很吝啬。

B.儿子多次叫张叔和张婶别来了,或者说不回去了,主要是担心城市与农村在生活及文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会让两个家庭产生矛盾。

C.张叔提出不住宾馆,要求在儿子家住一晚,看看孙子就走,儿子的双眼湿湿的,这是因为儿子感到内疚。

D.两个红包,一个万里挑一,一个宝贝蛋蛋,充分体现了张叔和张婶对儿媳和孙子的看重。

E.张叔和张婶把儿子交的押金留在服务台,自己结算了房费,是想以此表达对儿子的`不满。

17.文中多次写到了“亲家母”这个人物,请分析其形象特点并说明文章设置此人的意图。(4分)

18.本文在叙述的顺序上有明显的特点,请作具体分析并说明此种叙述顺序的好处。(4分)

19.文章结尾有三处写到张叔和张婶流泪。结合全文理解,他们流泪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张叔和张婶应该流泪吗?(8分)

答案

16.A、E。A“吝啬”错,主要是城乡文化生活巨大的差异会导致的不理解。E并不是想表达对儿子的不满,而是张叔和张婶认为儿子在新家中生活很难,所以就替他多省点。(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其他任何情况均给0分)

17.①热情。两次很亲热的声音能够体现。(1分)②生活讲究,近似于苛刻,因而过于自我,不能体谅他人。如衣着讲究,从外面回来要在紫光灯下照一会儿杀菌。如作为亲家母的张婶从大老远的地方赶来看孙子,却在第一时间以哄孩子睡着不容易为由加以拒绝,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1分)③亲家母实际上是与张叔、张婶相对的人物代表,他们经济优越,生活讲究,有着自己一贯的生活原则,不会轻易改变。(1分)文章设置此人是为了显现农村与城市生活及习俗的巨大差异。(1分)

18.①叙述的顺序主要是插叙。(1分)②文章刚开始写张叔、张婶接到儿子的电话,得知他们有了孙子的喜讯;然后插入回忆儿子从毕业到工作到结婚的一系列事情;最后写他们到儿子家去看望孙子而不得,这是典型的插叙。(1分)③插入回忆儿子从毕业到工作到结婚的一系列事情,对张叔、张婶看孙子的主要情节起了补充说明故事发生的背景的作用,(1分)进而突出农村与城市在经济和文化生活习俗方面有巨大差距的社会环境。(1分)

19.①儿子的生活处境艰难。他们认为儿子在样新婚家中地位低下,没有话语权。②亲家母外表热情,一些做法却让他们感觉受到冷遇。如远道而来想抱孙子,却被亲家母以“哄孩子睡着不容易”为由拒绝;如只是安排在宾馆住宿,而不是住在儿子家里。③两个家庭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习俗的巨大差距而带来的失落。如五万元买的车位,实际上只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如倾其所有拿出的钱买的车位及给孙子与儿媳的红包,亲家母一家因家庭殷实并没怎么看重。④应该流泪:为儿子的担忧,为自己所受的冷遇。不应该流泪:儿子走出农村不容易,他的生活越来越好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一些看似的冷遇实际上是两种生活环境而带来的文化生活习俗的不同造成的。(每点2分)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篇4

张北海

今天,美国之外,全世界只剩下缅甸和利比里亚两国仍在采用旧英制,你看,连英制始作俑者的大英帝国都早在1965年就抛弃它了。

差不多每个民族或文明都曾有过好长一阵自己搞出来的度量衡,《水浒》英雄好汉,动不动就身高八尺一丈……旧英制,或英帝制(British Imperial System)则由中世纪和远古那些杂乱的度量衡演化形成。独立前的美国,作为英国殖民地,自然也就采用了这个制度。而此一英制,不论多么莫明其妙,总还带点人性,或与人体有关。你看,一英尺(foot)是英国某个年代某个国王的脚长(King’s Foot)。这还不算,一英寸差不多相当于大拇指一个关节,一码(三英尺)又是手臂伸长之后指尖到鼻子的长度,法国尺寸也差不多如此。

公制(metric system)则科学,可是当那位17世纪法国牧师设计的一公尺是从北极到赤道,经过巴黎子午线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长度的时候,人们都以为地球是个完美的圆球,而非椭圆。尽管如此,法国在大革命之后还是采用它了。

现代科学纠正了这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计算。科学上,今天一公尺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米,更非三英尺左右,而是,你听,光在几乎三亿,即299,792,458分之一秒所走过的长度。

两百多年前的公制当然不如上面计算的精确,但至少好过英法国王的脚长。比较科学的公制经法国正式采用之后,欧洲各国的政府也都开始接受了。

之后两百年,公制在美国真是寸步难行,但也难说是政府没有尽力而为之。国会1866年即通过立法采用公制,美国更是1875年《国际公制条约》原始签署国。那为什么今天美国民间仍在使用旧英制?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在联邦政府决定采用公制的同时,没有彻底禁止使用旧英制。

这一拖就是一百多年。政府在国际竞争冲击之下才又大力鼓吹公制。国会通过了1975年《公制换算法》,并设立了“公制换算委员会”来推行“自愿”换算。但民间的反应却是抗拒和嘲笑。因此,当国际公路时速牌改为每小时90公里之后,就立刻引起了公愤,而只好与英制并列。

你可以说这是旧习难改,本来也是,就连首创公制的法国,在日常生活中至今仍然习惯使用旧制,像livre(磅)demi-livre(半磅),中国亦然,“半斤八两”多半不会变成“半公斤五百克”,而在中国台湾,“坪”仍然是主要的面积单位。

因此,在上世纪70年代热闹了一阵子的公制运动,不出几年,就在80年代失势,当初为此而设立的“公制委员会”也悄然解散。

可是公平地来看,今天美国在打的这场公制之战,与其说是美国在对抗公制,不如说是美国人民,至少相当部分,在对抗自己的政府。联邦当局早已知道这场后卫之战已经接近尾声,也在默默作出准备。上世纪末,政府就规定所有公家投标,都必须以公制表示。其实这也是在顺应世界潮流,前往世界各地(缅甸和利比里亚之外)投标的美商,早就都采用公制了。

然而,就算日后不久的将来,美国也公制化了,也还有民间和科学之间用法上的差异。科学上,一米的长度早已被确定,即光在(差不多)三亿分之一秒所走过的长度,这不但精确到了极度,而且在计算一米长度的时候已介入了时间因素。好,那一秒又如何界定?

你以为一秒钟只是一分钟的六十分之一吗?那你听,今天一秒在科学上界定为,从微波激发铯原子,使其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老天!

当然,科学上的.定义与我们日常用法无关,就我来说,很简单,一米差不多三英尺。

地球越转越快,真让我怀念从前的好日子。记得吗?一箭之遥,一步之路,一分六十秒,一壶茶的功夫……你看,多美!

14.第一段加点的“始作俑者”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5.第四段加线句让你对相关的度量衡制度有了怎样的了解?(4分)

16.第十二段加线句中的“在科学上”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7.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4分)

A.旧英制比公制多带了点人性。 B.公制比旧英制更加科学。

C.美国用了近两百年才完成公制化。 D.民间习惯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旧制。

18.如果把下面这段文字放进上文,放在哪两段之间比较合适?请具体阐明理由。(6分)

那就不难想象,谁能够强迫美国人不说“36-24-36”(英寸)这标准美女三围身材,而改口说“914-610-914”(毫米)?而如果再把美国棒球各垒之间的90英尺距离,硬改成27米,那简直在亵渎国球神明了。

答案:

14.创立国(最早形成国)(最先创制国家)(2分)

15.加线句通过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了解了今天公尺的界定方法,认识到科学上公尺的准确(精确)性。 (4分)

16.(4分)不能删去。用“在科学上”,强调这种(用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来)界定1秒时长的做法限于科学领域,并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对这种虽说精确但过于繁琐且对日常生活无实际意义的做法)加以采用,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删去“在科学上”,似乎所有领域都是如此界定1秒时长的了,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17.C(4分)

18.(6分) 放在第⑧⑨段之间。这段文字以举例子的方法说明美国人已习惯于传统的人性化生活化的度量衡文化,无法容忍它被科学的但却毫无生气的公制所取代。(2分)与第⑧段所写的各国人们固守旧制的做法自然相承。(2分)同时,它也是第⑨段美国公制运动暂告失败的重要原因,二者具有因果关系。(2分)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篇5

孙子武者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关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闺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题目】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子之十三篇_____________

(2)皆中规矩绳墨_____________

(3)王徒好其言_____________

(4)北威齐、晋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中省略的`词填人括号内。

(1)可试[之( )]以妇人乎。

(2)卒以[之( )]为将。

3.本文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除“列传”外,《史记》记述人物的体裁还有_______、________。

4.孙武拒绝吴王赦免宠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你(2)规矩,法度(3)白白地(4)称威、威慑

2.(1)兵法(2)他

3.本纪世家

4.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篇6

①当我来到继父家时,我知道我打量那个家的目光是敌意的,我与那个家是有距离的。那陌生的屋檐下挂着,惨白惨白而寒意逼人的冰凌,融化了的冰水不时地顺着瓦檐滴到墙上,发出沉重的响声。墙用石灰新刷过,隐约还露出凌乱的稻草。

②为了不影响我读书,继父把我安置在条件最好的西厢房,自己和母亲住到了阴湿的东厢房。他还特意到供销社买了一盏台灯放在我的书桌上。每天晚上,他都拿着一本从书店买来的新书,坐在我对面,陪着我学习。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偶尔翻一下书。还有几个月就中考了,每晚我都看书到很晚,然而不论多晚,他都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替我关上灯。我知道,干一天农活下来是很累的,而且我很不愿意他坐在我对面,我便对母亲说:“叫他以后晚上不要再到我房间里来。”母亲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眼睛红红的。那天晚上,我无意中听到他对母亲说:“晚上学习辛苦,有个人陪伴,精神点!”

③以后我便没介意他陪着我看书,只是他又放了一张桌子在我房里,跟我书桌的距离正好足台灯光线的边缘。每天晚上,他依然陪着我一块看书,只是更安静了,翻书声也更小了.偶尔声音稍大一点,他便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惊恐地抬起头看看我,见我没在意,才会继续安心地看书。就这样,直到中考前,他陪着我翻掉了厚厚十几本书。

④考试那天,他执意要骑车送我去,我没说什么。坐在后座上,看着他汗流浃背的样子,我觉得我们的距离已经缩短了.考试结束那天,他又骑了三十多里路来接我,却一点没问我考得怎样,就像来的时候一样,默默地骑着车,但我知道,我跟他的距离更近了。

⑤发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正在别人家玩。当我飞奔回到家门口时,他正和邮递员面对面站着。邮递员让他签收,他望了望我,又望了望邮递员,接过笔,在邮递员指的地方,打了一个钩,说:“我不识字,不会签名!”然后又禁不住自己的喜悦,朝着周围的村民笑了。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他不识字,可他,却……”一种难言之情涌上心头,我泪流满面跪在他面前,失声喊道:“爸——”他依然只是笑,却带着几许酸楚、几许欣慰。

⑥夏日的阳光照着家门,我再次打量这个家时,我觉得已经与这个家没有距离了。

阅读题:

1.文章第②段中,“我”为何“很不愿意他坐在我对面”而又不直接向他说?

2.结合全文看,(1)第③段中,继父不识字,却“陪着我翻掉了厚厚个几本书”说明了什么? (2)第⑤段中,知道继父不识字后,我为什么会“跪在他面前”?

3.试概括文中继父这一人物的主要特点。

4.结合全文分析,(1)第①段写到冰凌、冰水,衬托了“我”什么样的.心境? (2)文章首尾呼应巧妙,举例说说它是如何呼应的。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篇7

1.不喜欢继父,且要和他保持距离。

2.(1)非常爱我和愿意为我付出,也希望和我拉近距离。

(2)非常感激继父和愧悔自己过去的行为,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

3.善良、淳朴、富有爱心(具有牺牲精神)

4.(1)衬托了我内心的“敌意”和冰冷的(痛苦的)的心境。

(2)①季节上变化的呼应:从寒冷的冬天到温暖的夏季;

②对继父家的心理距离变化的呼应:由“那个家”变为“这个家”,或“有距离”变为“没有距离”。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篇8

《看灵魂》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看灵魂》阅读题及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即如火山、海啸,也须在不相干的远处,才能观赏到蜿蜒流畅的美丽。列维坦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不是看风景了。

人生多辛苦。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代的隐者。

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扰,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呢?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居士,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无端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寞。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

作为人类而崇尚自然是不可思议的。与其看风景,不如就看灵魂。

我不能想像,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般射向远方。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疾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忽略了。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爱因斯坦飙风似的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踪迹,但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我热爱英雄的灵魂甚于太阳,我诶他们庄严、热烈而慷慨的照临而常怀感激。在历史书里,我认识斯巴达克斯。如果说第一个神是普罗米修斯,那么,斯巴达克斯就是第一个人。自从他和他的兄弟握紧扭断的锁链而躺入血泊,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由此不再相信眼泪。马尔克斯曾经描画过一位“迷宫的将军”,那是玻利瓦尔,他勇敢地放弃了从殖民者手中夺取的可以垄断的权力。由于目标过于远大,结果无人追随,在他所做的自我流放的无比孤寂的旅途中,我读懂了内心的坚强。我喜欢这个外形枯干而灵魂丰满的人,他是不屈的抵抗者、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我猜想,英雄的灵魂是由爱和意志所构成。有两个生活在囚狱中的汉子康帕内拉和葛兰西,为了守卫梦中的太阳城,他们先后战胜了无尽的酷刑、子弹和时间。当我知道他们同是意大利人的时候,是何等地惊服于人文思想的伟大啊!圣地佛罗伦萨,产生了又养育了多少伟美灵魂!

有这样一些英雄,人生在战场和牢狱之外,却一样作无休止地抗争。他们的力量,仅仅留在纸片上,画布上,留在不可触及的动荡的旋律之中——

矮小的贝多芬,以他旋风击电般的音乐,扼住命运的咽喉。米勒毕生以农民的身份抵抗巴黎精致的画室艺术,决不肯在自己的土地上让出哪怕是木鞋大小的地方,对于上流社会,他有一种宁静的藐视,当人们向他啧啧描述王子命名仪式的壮观场面时,他感叹道:“可怜的小王子!”然而,他笔下出现的农民,一个个是圣徒般的完美。在铜黄色所铺设的同样的宁静安详底下,分明隐藏着另一种情愫,一种难言的心的悸动……

深邃的灵魂比峡谷还深。多少人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望不见他那黑暗的底步,却又同时感受到从谷底升腾起来的温暖的雾气。他真诚,真诚是艺术的灵魂。卡夫卡只是因为真诚而变得极度虚怯,所有纷纭怪诞的梦,其实都缘于一种单纯。他是一棵孤独的树。西方有许多这样孤独的树。自我眷注使他们彼此远离,惟荒原的风,吹来复吹去,逐个地抚慰他们,成为他们共同的艰难的呼吸。

我喜欢忧郁的人,一如喜欢孤独者。孤独者只身应对来自庞大的实体或虚无的挑战,所以是勇敢的。忧郁却是无奈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是情思的无奈;“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哲思的无奈。李尚隐守护烛火,陆游骑驴远游,龚自珍把萧而吹,都是一种无奈。忧郁是感伤的姊妹,哈代、黑塞、契诃夫和蒲宁,一生都在诉说着忧郁。哈代在上流社会中隐瞒了乡下人的身份,确乎令人遗憾,但是我知道,虚伪不是他的灵魂所固有的。谎言是环境的产儿。他早已赤身裸体站在自己的字行里了。我看得见,他的灵魂不在“麦克门”——瞧他怎样深情地凝视德伯家的苔丝吧!

陆游的神州有一个很西化的女子,一生在刀边奔逐,临死时竟低吟“秋风秋雨愁杀人”。这是天性的柔弱吗?新大陆有一个很东方的女子,任流年似水,把青春、诗、无望的爱全关闭在一个连一朵栀子花也没有的小房间里——“与自己胸中悲哀的骑兵搏斗”——可是一种坚强?或许坚强是人所应生成的,而柔弱是有待改变的,但谁又能说无期的忍受不是坚强呢……

美丽的是灵魂,不是风景。

“任何桌子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可以是一片风景,跟整个安第斯山脉一样……”谈到绘画时,杜步飞这么说过。桌子展现的风景,究其实,乃是灵魂的辉光。

我爱看灵魂,在风景那里;我纯然是一个陌生客,始终无法变成其中的一株树,一只鸟,跟随它们一起摇曳鸣唱,而一旦与灵魂相通,便当即为它所缠裹,无从回避那人性的无言的呼喊与倾诉。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惟灵魂使人奋起,逼进,正直地站立着。

1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第6段中,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看似在写大风景,实则在写大灵魂,高度赞扬几位名人伟大的灵魂及对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为下文写热爱灵魂作铺垫。

B.第4段中,无论曹操还是苏东坡在欣赏风景之时都会生出无限感慨,原因在于他们发现了自己的真实处境。

C.第7段中,康帕内拉和葛兰西因为有了对“梦中的太阳城”的热爱,才能凭借坚强的意志战胜一切,他们具备作者心目中英雄灵魂的要素。

D.第13段中,“桌子展现的风景,究其实,乃是灵魂的辉光”在文中的含义是:一切艺术品展示的不仅是风景,更是艺术家们真诚的艺术灵魂。

E.第9段中,举贝多芬和米勒的例子,是为了表明这两者是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尊严和情感。米勒创作出完美的农民形象,他要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对下层人民的爱和对上流社会强烈的愤恨。

16.文章的标题是“看灵魂”,作者为何在开头四段用大量的文字写“看风景”?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加以阐释。(6分)

17.请说出下面这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

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

18.(6分)

(1)作者在文中透视了哪几类可贵的灵魂?(3分)

(2)请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观点及其阐述的理由。(3分)

阅读答案

15.B  E(B项中“感慨”并非文人独特的感情,因为所有的人最后都会“面对自己”。E项中“强烈的愤恨”不对,应为“藐视”)(4分,答对一项得2分,不计顺序)

16.从结构上看,它引起下文对“看灵魂”这一主体内容的述说(3分);从内容上看,作者为了突出“看灵魂”这一中心,先提及看风景并加以否定,引起比较,起到抑此扬彼的效果(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7.欣赏风景是紧张辛苦生活中的一段闲暇,/是逃避现实生活烦恼的一种生存方式。(6分,两层意思各3分)

18.(1)英雄的灵魂,/孤独者的灵魂,/忧郁者的灵魂(3分,每句1分)

(2)中心观点:与其看风景,我想,不如就看灵魂。(1分)

理由: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惟灵魂使人奋起,逼进,正直的站立着。(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篇9

①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②多年前,这盲人常蹲在路边,用二胡奏很哀伤的曲调。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听了只想快快远离。他面前盛着零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后来,他摆了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很淡。一天晚上,我回家一下公共汽车,黑寂就包抄过来。原来这一片停电,连路灯都灭了。只有电线杆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靠扰才见是那盲人打了手电,在卖蜡烛火柴,价钱很便宜。我赶紧买了一份,喜洋洋地觉得带回光明给亲人。之后的某个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气哼哼地走过去,说,你也不能趁着停电,发这种不义之财啊!那天你卖的蜡烛,算什么货色啊?蜡烛油四下流,烫了我的手。烛捻一点也不亮,小得像个萤火虫尾巴。

③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窝对着我,半天才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蜡烛的光该有多大,萤火虫的尾巴是多亮。那天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卖。我知道黑了,难受。

④我呆住了。那个漆黑的夜晚,即使烛光如豆,还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几多。一个盲人,在为明眼人操劳,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他,我好悔。

⑤后来,我很长时间没有到他的摊子买东西。确信他把我的声音忘掉之后,有一天,我买了一堆杂物,然后放下了50块钱,对盲人说,不必找了。 我抱着那些东西,走了没几步,被他叫住了。大姐,你给我的是多少钱啊?我说,是50元。他说,我从来没拿过这么大的票子。 见他先是平着指肚,后是立起掌根,反复摩挲钞票的正反面。我说,这钱是真的。你放心。他笑笑说,我从来没收过假钱。谁要是欺负一个瞎子,他的心就先瞎了。我只是不能收您这么多的钱,我是在做买卖啊。 我知道自己又一次错了。

⑥不知他在哪里学了按摩,经济上渐渐有了起色,从乡下找了一个盲姑娘,成了亲。一天,我到公园去,忽然看到他们夫妻相跟着,沿着花径在走。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境,我想,这对他们来讲,真是一种残酷。闪过他们身旁的时候,听到盲夫在炫耀地问,怎么样?我领你来这儿,景色不错吧?好好看看吧。 盲妻不服气地说,好像你看过似的。 盲夫很肯定地说,我看过。常来看的。

⑦听一个盲人连连响亮地说出看这个词,叫人顿生悲凉,也觉出一些滑稽。盲妻反唇相讥道,介绍人不是说你胎里瞎吗?啥时看到这里好景色呢?盲夫说,别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 他说着,用手捉了妻子的手指,往粗糙的树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极小的叶子上,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 那一瞬,我凛然一惊。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记住并真正懂得的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

⑧后来盲夫妇有了果实,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他渐渐长大,上了小学,盲人便天天接送。 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后,跟着杖子走。慢慢胆子壮了,绿灯一亮,就跳着要越过去。父亲总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路说,让我再听听,近处没有车轮声,我们才可动

⑨终有一天,孩子对父亲讲,爸,我给你带路吧。他拉起父亲,东张西望,然后一蹦一跳地越过地上的斑马线。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如炬的孩子,无所顾忌地前行,脚步抬得高高,轻捷如飞。孩子越来越大了。当明眼人都不再接送这么高的孩子时,盲人依旧每天倚在校旁的杨树下,等待着。

1.盲人看这个题目看似矛盾,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2.你觉得文中的盲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细节描写说一说你的理解。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篇10

3.第⑤段画线句我知道自己又一次错了。请联系上下文,为什么在这里要加个又字?第一次错在哪里?

4.请联系全文,指出第⑦段画线句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除了字面上所表达的意思外,更深一层意思是什么?

5.本文是作家毕淑敏的作品,文中的语言表现力很强、很生动,请你从中找出一句,写在下面并加以赏析。

6.第⑨段写道:终有一天,孩子对父亲讲,爸,我给你带路吧。请你为此时的盲人设计一段内心的感受。(20字左右)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篇11

参考答案:

1、盲人虽看不见大千世界,但胸中却装着个美好的世界,可以用心灵去感受世界的真善美。

2、热爱生活、自强不息、为他人着想、关爱孩子等 细节略

3、因为第4段已有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他,我好悔,而这一次是怜悯和施舍一个很有自尊的人。第一次认为他趁着停电发不义之财而指责他。

4、一个人不管身体有多么的残疾,他的心还是一样地热爱着生活,向往美,渴望爱。

5、例: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

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如炬的孩子,无所顾忌地前行,脚步抬得高高,轻捷如飞。(抓住关键字,言之成理)

6、要求:抒发内心的感慨,语言得体,感情真切。

内容来自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一米的距离阅读理解篇12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章结尾处这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录境,理解第(2)段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说说生活中你与文中的“我”或者“汗子”相似的经历,并谈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