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2年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十二篇)

2022年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十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4 19:51:44
2022年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十二篇)
    小编:admin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篇1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

教学目标:

1、同学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同学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同学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同学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同学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自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同学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自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独立作业:

完成练习二1~4题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篇2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2.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15 21和28 30和18 8和9 11和33 12和42

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问题需要用最大公因数的知道来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出示教材第62页例3。

(1)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在贮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求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拼摆。

每组4人,在课前印好画有长方形的方格纸,每人选择一种边长的方砖,试一试,只要画满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就可以。

教师巡视指导,辅导学生。

(3)多媒体演示拼摆过程,进一步验证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

(4)教师:应该怎样选择方砖来铺地呢?

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5)12和16的公因数有1、2、4,其中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可选边长是1 dm、2 dm、4 dm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4dm。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5题。

此题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70的因数又是50的因数,要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所以要找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学生弄清题意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2.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6题。

此题也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要使每排的人数相等”则每排的人数必须既是48,又是36的因数,要使每排的人数最多,所以要找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学生理解题意即可完成。

3.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9题。

此题检查学生当两数是倍数关系、互质关系、一般关系情况下求最大公因数的能力。

参考答案:

5.长方形的边长是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是10 cm,所以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10cm。

6.每排人数是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12人。

男生:48÷12=4(排) 女生:36÷12=3(排)

9.(1)A (2)C (3)C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7、8、10题。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篇3

小学5年级数学《因数倍数》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关系。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4、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二)、学习求一个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A、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B、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教材上,探究因数这部分的例题比较少,只有一个:找18的因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15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究18的因数。通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能既找全又不遗漏。进而又借助体态语言——打手势,让学生说出30和36的因数,达到了巩固练习的目的。又明确了像36当两个因数相等时,只写其中的一个6。这样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知道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工具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佳爸是佳佳的爸爸,佳佳是佳爸的儿子。其实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数与数回见也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请看大平米,认识这些吗?(课件出示:0,1,2,3,4,5……)

这些自然数。(课件去“0”)

去0后这又是什么数?(非零自然数中。)这节课我们就在非零自然数中来研究数与数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板书:因数和倍数

二、情境创设,探究新知

1、理解整除的意义。

(1)出示例1,在前面学习中,我们见过下面的算式。

12÷2=6 8÷3=2……2 30÷6=5 19÷7=2……5 9÷5=1.8

26÷8=3.25 20÷10=2 21÷21=1 63÷9=7

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

(2)分类所得:

12÷2=6 20÷10=2

30÷6=5 21÷21=1

63÷9=7

8÷3=2……2 9÷5=1.8

19÷7=2……5 26÷8=3.25

(3)观察发现,合作交流。

观察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2、理解因数、倍数的意义。

12÷2=6中,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由此可知:(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3、总结归纳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4、注意: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5、做一做。

下面的4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和24 36÷13 75÷25 81÷9

6、教学例2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18的因数有1、2、3、6、9、18。

也可以这样用图表示。

18的因数

1,2,3,

6,9,18

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

7、教学例3

2的倍数有哪些?

2的倍数有2、4、6、8……

2的倍数

2,4,6,

8,10,12,

14,……

3的倍数有哪些?5呢?

8、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课后小结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课后习题

1、填空。

(1)36是4的( )数。

(2)5是25的( )。

(3)2.5是0.5的( )倍。

2、下面各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关系的有哪些?

(1)18和3 (2)120和60 (3)45和15 (4)33和7

3、24和35的因数都有哪些?

板书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篇5

一、说教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能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者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二)情感、价值目标: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是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多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缺少主动性,目的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当今社会、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出发,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设计。

1、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小组合作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3、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规律,自己采取用教材,而不搬教材的教学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认识倍数和因数

1、动手操作。

出示操作要求: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观察拼成的长方形,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各种摆法表示出来。

2、提问:你表示的乘法算式是怎样的?猜猜他可能是怎么摆的?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出乘法算式,电脑演示相应的图形。

板书:121=1262=1243=12

(设计意图:从摆小正方形入手,提出“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把摆法表示出来,再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怎么摆的”。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学生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

3、谈话: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摆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写出三道不同的乘法算式。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如43=12,我们可以说

“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边说边在屏幕上显示)

指名像老师一样说一说。

一起横着读一读,再竖着读一读,你读懂了些什么?

师:如果我说“4是因数,12是倍数,行吗?”

明确:倍数和因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单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

根据62=12,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根据121=12呢?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乘法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时,让学生充分地读一读,使学生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再通过对反例的辨析,使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都是指不为零的自然数。

5、练习。

谁也能说一道算式,考考大家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若学生没有举到除法算式,就由老师举例一道除法算式。“能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学生自由发言,统一认识。

小结:除法可以转化成乘法,只要满足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等于另外一个自然数,它们之间就存在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设计意图:将“想想做做”第1题改为学生自己出题,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既达到了巩固的目的,来自学生自身的材料又更加真实,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考虑到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可能所举例子比较单一,教师就需及时“介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从内涵上加深对倍数和因数意义的理解。)

五、自主探索,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知道了12是3的倍数,3的倍数还有哪些?

让学生思考片刻后自己试着找一找,再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学生可能是无序地找的;也可能是有序地找的。)

在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的基础上明确:

3与一个数相乘的积就是3的倍数,所以可以用3依次乘1、2、3、4、5……来找3的倍数;也可以每次加3来找3的倍数。

提问:写的完吗?(写不完)那怎么办?(用省略号表示)

2、能总结一下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吗?

3、能找出2的倍数或5的倍数吗?选择一个找找看。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的倍数有2、4、6、8、10……

5的倍数有3、6、9、12、15……

4、观察上面的例子,你有什么发现?先小组讨论,再交流。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学生之间积极互动,“捕捉”对方的想法,完善自己的认识。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篇6

倍数和因数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前后关系: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价值目标: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3)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4)教学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谈设计理念:

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其次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三、谈教学过程:

(1)合作交流、揭示主题

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

(2)教学概念、正反促成

利用横里读、竖里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概念,并及时出示整个前提:是在不含0的自然数,让学生自己举例,示范说、相互说,最后以教师举学生不容易想到了例子:44=16,18÷6=3,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进行,也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做好伏笔。

(3)设疑,置疑,激发学生的反思力度

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才说到12、18是3的倍数(板书:3的倍数),3的倍数是不是只有12、18这两个数呢?”组织交流:3的倍数有哪些呢?同学互评,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形成了知识的整体性教学,加大了探索的力度,提高了思维的难度,“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

(4)判断中进行教学内容的递深,形成了反思。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篇7

一、填空

(1)用12个边长是1cm的小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你会几种摆法?

①可以摆成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的长方形,即()×()=12。

②也可以摆成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的长方形,即()×()=12。

③还可以摆成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的长方形,即()×()=12。

以上所填的都是12的(),12是这些数的()。

(2)如果a×b=c(a、b、c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c是()和()的倍数,a和b是c的()

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是B的(),B是A的()。

(3)在1、6、7、12、14、49这六个数中,是7的倍数的数有()

(4)12的因数有()

4的倍数有()(从小到大写5个),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5)在1,2,3,6,9,12,15,24中,6的因数有(),6的倍数有()。

(6)一个数,它的因数的个数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因数是(),最大的一个因数是()。

(7)6的因数有(),6的倍数有()(写5个),6既是6的(),又是6的( )。

二、判断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而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

(2)因为7×8=56,所以56是倍数,7和8是因数( )

(3)14比12大,所以14的因数比12的因数多( )

(4)1是1,2,3,4,5…的因数()

(5)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篇8

《倍数和因数》数学教后反思

今天这堂课其实是有点匆忙的。课前的一个小游戏忘了,忘了让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关系了。明天的课上补上。

满意的一点:模式的提练

在让学生根据算式说了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之后,出示了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我加了一道:A×B=C,并且让学生用一道算式提练出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学生都不知道如何表达。我把算式板书上黑板上,是因数×因数=倍数。而后,我又转过去用一道除法算式36÷9=4来让学生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的反应都不错,马上就明白了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对于找出36所有因数的有序思考没有强调。当我让学生们自主找出36的所有因数时,许多学生就茫然不知所谓,但是他们并不是不懂,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我在黑板上挑选了一些学生的作业加以板书,让学生进行比较。

如:1、36、2、18、3、12、4、9、6

1、2、3、4、6、9、12、18、36

和36÷1=36,36÷2=18,36÷3=12

36÷4=9,36÷6=6

尤其是最后一种方法,我特别注意让学生评价一下这种思考方法的正确性。得出结论是这样思考是可行的。那么我接着告诉他们,这样思考的确是可以,不过,缺少的因数的提取,由此过渡到评价第一种方案和第二种方案,在这儿,我特别示范了一下写因数的方法,即从两边向中间包围。学生们在比较中找出了写因数的方法,明白了写出因数的格式。本来可以相机在这一步让学生体会寻找因数的有序性,结果一急,只是带过了一句。今天在补充习题上出现了问题,我抓了几个学生问为什么强调有序性,学生告诉我:因为可以看得清楚,因为不会遗漏。看起来班上的学生有这方面的意识,在做题目的时候还应该再稍稍提点一下,应该也就不成问题了。

《因数和倍数的练习》教学反思  4月14日

昨天新学了因数和倍数,我觉得课上学生表现还可以,很会说,但到了家自己做家作时,问题很多。今天进行了练习后,效果截然不同。我在练习前,首先对昨天的内容进行了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1、讲因数和倍数时应该讲清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2、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时,倍数最小的是它本身,其它都比它大,因数最大的是它本身,其它都比它小,最小是1。学生书上练习时,提醒学生弄清每题的具体要求,有些题只要写出一个数部分的倍数,而有些题需要写出全部的倍数。有些符合要求的数不止1个,要尽可能把这些数都找出来。但学生有时找不全,我就教会学生这样思考:找一个数的倍数时用乘法,找一个数的因数时用除法。效果还可以。

今天教学了因数和倍数一课,这节课的内容关键是让学生在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就总体情况而言教学效果还可以,但多少还是存在遗憾。

满意之处: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时花费的时间不多,但在交流方法时我舍得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比较各自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出不会重复、遗漏的简便方便用学生的名字命名这些方法。再让学生分别使用这些方法寻找,真实感受这些方法的好处。学生邮箱比较深刻,在后面的分层练习和检测中没有学生出现漏或重复的,而且速度也很快。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的大小与他获得成功的概率的大小有直接关系的。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篇9

人教版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12-13>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理解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明确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 、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以及热爱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特别想听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你们愿意唱给老师听吗?

生:(可以)生唱。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妈妈姓什么吗?

生:我妈妈姓马。

师:我们叫她马阿姨可以吗?

生:可以。

师:你能用马阿姨和陈果说一句话吗?

生:马阿姨是陈果的妈妈,陈果是马阿姨的儿子。

师:能不能单独的说马阿姨是妈妈,陈果是儿子?

生:不能。因为他们不能分开,必须说谁是谁的妈妈,谁是谁的儿子。

师:其实在数学中也有这样的两个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他们也是不能单独存在的,那就是——《因数和倍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想知道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生2: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

生3: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

师:这些问题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学习?

生:我们自己学习。

【评析:用学生最熟悉的歌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此从熟悉的母子或父子关系出发,让学生理解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为理解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作铺垫,体现了数学来源与生活。】

二、自学引导

1 、请同学们带着想知道的问题先自学教材12-13,然后完成学案一

2 、检测自学情况

(一)、填空

(1) 3×4=12

3是12的( ) 4也是12的( )

12是3的( ) 12也是4的( )

2×6=12

2和6是12的( ) 12是2和6的( )

1×12=12

1和12是12的( ) 12是1和12的( )

12的因数有:( )

(2) a×b=c (a、b、c均为非零自然数)

a是c的( ) b是c的( )

c是a的( ) c是b的( )

(二)、判断

(1)、因为0.8×5=4 所以0.8是4的因数。( )

(2)、因为3×6=18 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

(3)、因为24÷6=4所以24是6的倍数,4是24的`因数。

(生自学并完成学案一,师指导)

师:有谁愿意把你的学习作品展示大家。

生:展示学习作品。

师:看了张江楠的学习作品你想说点什么?(没有学生举手)你们没有问题,那老师有问题请教你们了。

师: 在 a×b=c 中, 为什么a、b、c均为非零自然数?

生: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因数和倍数只是整数(不包括零)

师:请同学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因为0.8×5=4 所以0.8是4的因数。( )这句话对吗?

生:不对,因为0.8是小数不是整数。

师:因为3×6=18 ,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这句话对吗?

生:不对,因为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师:因为24÷6=4所以24是6的倍数,4是24的因数。

生:对

师:请读 a×b=c (a、b、c均为非零自然数)

a是c的( 因数 ) b是c的( 因数 )

c是a的(倍数 ) c是b的( 倍数 )

生:齐读。

师:通过你们的自学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你们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吗?

生:会

师:我们试试行吗?

生:行

师:来个大的,还是小的。

生:来个大的。

师:30可以吗?

生:可以

师:学号是30的因数的请起立,(不完整)看来找一或几个不难,要找得既准确又完整,就需要方法了。你们有没有信心自己去探究。

生:有

师:那好,你们4人小组合作找出30的因数,并完成学案二。

【评析: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学案,体现了学在前,老师指导在后,充分让学生独立思考,获取知识。这样通过自学----完成学案---适时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三 、合作学习探究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1 、小组合作找出30的因数有哪些?(有乘法和除法两种,用你们最喜欢的方法)。再组内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 )×( )=( )

( )×( )=( )

( )×( )=( )

( )×( )=( )

........

30的因数有:( )

( )÷( )=( )

( )÷( )=( )

( )÷( )=( )

( )÷( )=( )

........

30的因数有:( )

(1)你们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

(2)你们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怎样才能做到既准确,又完整的?

(3)你们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找到什么时候为止?

2、小组汇报

生1:30的因数有(1 2 3 5 6 10 15 30)

师: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

生1:1×30=30找到1 30

2×15=30找到2 15

3×1030找到3 10

5×6=30找到5 6

生2::30÷1=30找到1 30

30÷2=15找到2 15

30÷3=10找到3 10

30÷5=6找到5 6

........

生5:从1开始去乘一个数等于30的两个数就是30的因数。

生6:用30除以1到它本身能整除的就是30的因数。

生7:从1开始有序成对找到重复或接近为止

3 、引导学生总结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从1开始用乘法或除法有序成对的找,找到重复或接近为止。

【评析:找一个数的因数级发及发现归纳其特点,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归纳出找一个因数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

四、目标检测

1、 找36、28的因数

(采用师生对口令方法,强调重复写一个)

2、先找出下列各数的因数,再观察这几组数据你有什发现写在括号里。

8的因数有:( )

11的因数有:( )

15的因数有:( )

24的因数有:( )

你的发现是( )

3你的学号是( )

你学号的因数有( )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习作品并汇报

生1:我发现了每个数的因数都有1。

生2::我发现了每个数的因数都有他本身。

........

生6:我发现了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

生7:我发现了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因为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

生齐读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游戏:

师:学号是25的因数的同学请起立。

学号是48的因数的同学请起立。

学号是18的因数的同学请起立。

1号你为什么不坐下

生:因为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坐下了还要起立。

师:同学们想挑战老师吗(想)比老师叫起立的人多。

生1:30的因数

生2:学号有两个因数的请起立。

生3:学号有三个因数的请起立。

........

生7:学号有因数1请起立。

生8:学号因数最大是自己学号的请起立。

【评析:找一个数的因数,归纳发现找因数的方法并不是难事,而对“一个数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因数是1”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让学生做练习的同时发现规律,同时通过游戏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实现了巧练、活练,真正把数学运用于生活。】

五、总结反思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还有不懂的小组内讨论。

【总评析:本节课总的可用六个字来概括,“引拨补、疑思用”师,即,教师:引——拨——补;学生:疑——思——用。学生通过自学,教师引导,产生疑问,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析、领悟,再加上教师的点拨,让全体学生进行反思、掌握学法、建构数学模型,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让学生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运用——拓展提高,经历了学习数学的过程,真正体会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节课“虽已毕,但趣犹在”,留给我们回味的很多。】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30的因数有:1 2 3 5 6 10 15 30

有序 成对 准确 完整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篇10

小学数学倍数和因数练习题参考

一、填空(15分)

1.在18÷3=6中,和()是()的因数。

在3×9=27中,()是()和()的倍数。

2.2的所有因数有(),从小到大15的5个倍数是()。

3.7是7的()数,也是7的()数。

4.在15、18、25、30、19中,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既是2、5又是3的倍数有()。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

6.在20以内的自然数中,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7.一个数既是25的倍数,又是25的因数,这个数是()。

8.质数a有()和()两个因数。

9.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积是()。

10.10以内,所有质数的积是()。

11.30的因数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12.在1-2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大的奇数是()。

13.如果a是偶数,那么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这两个数是()数。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1是奇数也是质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18的因数有6个,18的倍数有无数个。()

4.一个数是6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2和3的倍数。()

5.两个奇数的和是偶数,两个奇数的积是合数。()

6.因为21÷7=3,所以21是倍数,7是因数。()

7.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

8.连续三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9.一个数的倍数总比它的因数大。()

10.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三、选择(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13的倍数是()

①合数②质数③可能是合数,也可能是质数

2.2是(),但不是()。

①合数②质数③偶数

3.4的倍数都是()的倍数。

①2②3③8

4.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丙数是乙数的因数,那么甲数是丙数的()

①倍数②因数③无法确定

5.如果□37是3的倍数,那么□里可能是()。

①2、5②5、8③2、5、8

6.如果用a表示非零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表示为()。

①a+2②2a③a-1④2a-1

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质数,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

①合数②奇数③质数

8.相邻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

①质数②合数③奇数④偶数

9.已知数b是1的因数,那么b()

①一定是1②一定是1

③无法确定④是1或1

10.从256里至少减去(),才能使得到的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①6②16③26④36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篇11

五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略)

二、说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但采取借班上课的形式,选取了四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已经分段认识了亿以内的整数,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刚学完)。但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但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三、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在设计理念上,本人总结四点特点,而这四个特点也

刚好在我教学的四个环节中生成:

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

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教师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同时,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思考“哪几种拼法”时,教师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可以想象,也可以在本子上画一画,这样既符合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有不同,老师有针对的引导,其次,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

能列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节课技能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的抓住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的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

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寻找共性。

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单凭记忆也不难接受,为防止学生进行“机械学习”,教师提出问题“任意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6、11、16和24的因数,思考: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在研究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引导,学生的思维有了明确的指向,便于通过探索发现规律。

第四,重视数学意义的渗透与拓展,力求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持续发展。

数学教学,要树立为学生的继续学习、终身发展服务的意识,不能关注短效、急功近利。本节课的设计,教师就注意到了学生的学习后劲。如在备课之初,在是否需要完美数的介绍这一抉择上,教师反复考虑: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为表达因数与倍数的整体关系,很多老师在设计内容时,都在一个课时就将求因数和求倍数的方法全部包含。但最终本人选择舍去求倍数,把它放在了后面的课时学习,将完美数的介绍以及小故事纳入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此内容和现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都不大,但却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所需要的,因为只有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数学的魅力,才能让学生透过枯燥,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四、说教学效果

上完课后,一些老师认为有部分学生并掌握到教学目标里的知识技能目标,未掌握到有效的方法,学生思维水平与表达方式有限,把这个内容拿来在四年级上并不合适。首先,本人认为,教师这节课的引导是有不足的,教学目标并未很好的实施。本人也曾经看过有大量名师找了四年级甚至三年级的学生上过这节课。从理论上说,只要基本能完成整数乘除法的学习的学生都可以进行这部分的学习。当然,放在每个年级来上出现的效果理应都会有不同。同样,这节课四年级的学生有着他们自己的思维水平,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有限,出现一些思维的无序是非常合理的,作为老师不能太关注短效,不能太急功近利。然而,究竟是否该放在四年级来上,如果可以上,究竟怎样把握教法与学法的度,各家之谈,本人仅是做了一次不成熟的尝试,只希望抛砖引玉,老师们可以给出更多的意见,作为一次有意义的谈论

因数与倍数课堂讲解篇12

小学数学因数和倍数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3、18的因数有()。

4、写出30以内3的倍数()

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差是()。

6、一个自然数比20小,它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

7、我是54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同时我的因数有2和3。()

8、我是50以内7的倍数,我的其中一个因数是4。()

9、我是30的因数,又是2和5的倍数。()

10、我是36的因数,也是2和3的倍数,而且比15小。()

11、根据算式25×4=100,()是()的因数,()也是()的因数;()是()的倍数,()也是()的倍数。

12、在18、29、45、30、17、72、58、43、75、100中,2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13、48的最小倍数是(),最大因数是()。最小因数是()。

14、用5、6、7这三个数字,组成是5的倍数的三位数是();组成一个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15、一个自然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是()。

16、从0、3、5、7、这4个数中,选出三个组成三位数。

(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有:()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有:()。

(3)组成的数是3的倍数有:()

17、它是42的因数又是7的倍数,它可能是()。

18、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8,它是()。

19、它的最小倍数是1,它是()。

二、判断题

1、任何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

3、个位上是0的数都是2和5的`倍数。( )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5、5是因数,10是倍数。( )

6、36的全部因数是2、3、4、6、9、12和18,共有7个。( )

7、因为18÷9=2,所以18是倍数,9是因数。( )

9、任何一个自然数最少有两个因数。( )

10、一个数如果是24的倍数,则这个数一定是4和8的倍数。( )

11、15的倍数有15、30、45。( )

12、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 )

13、15的因数有3和5。( )

14、8的因数只有2,4。( )

三、选择题

1、15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①1②3③5④15

2、在14=2×7中,2和7都是14的()。

①素数②因数③质因数

3、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

①6②12③24④144

4、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4个一拿,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

①120个②90个③60个④30个

5、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A、18 B、36 C、4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