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情境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西南街道刘本章小学 何月娥
(本论文2001年获佛山市论文评比三等奖)
情境教学法具有有形、有情、有境、有趣的特点,它能充分创设形象、生动的语言环境,激发起学生们的注意,使学生能理解和运用,从而能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起阅读的兴趣。下面就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指导学生阅读,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用人物的内心活动创设情境教学。
在小学阶段,几乎每篇课文后面都有“朗读课文”、“熟读课文”或“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等,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线,是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之路,从读入手,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以“境”动“情”,更能恰如其分地指导学生阅读,把作者的感情充分读出来。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我抓住了。人物内以活动这一中心,先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我”的内心,来激发学生对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模范行为的崇敬,接着,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创设了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草堆里—动不动,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声呻吟,这种坚毅的意志,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邱少云这种壮烈牺牲的伟大情怀和模范遵守纪律的光辉形象。
二、运用人物语言、动作创设情景教学。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在教学取隆化时,冲锋号已吹响,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处在桥底下的董存瑞怎样呢?我先让学生通过理解“万分危急”和“千钧一发”等词,同时创设了一个个解放军战士正英勇地向前冲,但因敌人暗堡的机枪射击,一个个倒下的悲壮场景,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战斗形势,体会董存瑞的内心境界,从而使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感,最后,通过放幻灯,和读课文,让同学们体会董存瑞的动作、语言: “站在桥底中央顶住桥底,猛地一拉”、“昂首挺胸,钢铸一般的脸,像巨人一样挺立”,“坚毅的光芒”,让学生充分想象当时的人物形象,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英雄为国献身的坚强决心和大无畏精神。英雄的形象清晰而具体地浮现在脑中,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三、运用导语的设计进行情境教学。
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时,我运用电教手段,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组活动幻灯片,让学生进行录音,边看幻灯,创设了《草船借箭》的情景。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绘: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是一个智慧的民族,涌现出许许多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叙述伟大的军事家诸葛亮用借箭的妙计对付周瑜的暗算,使周瑜自愧不如的事。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抗衡,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并设法陷害他。《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他们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这段导语,从情意入手,让学生全身心凝聚于对伟大的军事家诸葛亮的才干的敬佩之中,为学好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运用媒体,创设情境教学。
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可以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而形象愈是鲜明、具体、生动,就愈能缩短学生感知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教学效果就能容易体现。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课文《鹅》,这是学生接触的第—首古诗。他们对古诗的语言并不熟悉,很难通过语言领略诗歌所展现的优美画面,于是我借助录音机去到专门养鹅的专业户,录下几只鹅在池水中昂首呜叫的声音,在上课时,通过幻灯显示出鹅在碧波荡漾的池水中悠然拨动脚掌的情景,再放录音,同时,诗句的朗诵又随着幻灯的画面同时出现,这样一个生动的画面,一种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指导理解学习“曲颈”这个重点词。学完古诗后,有的学生认为鹅“向天歌”是在招呼它的同伴,有的学生则认为这只鹅在表达自已的快乐之情。这样运用情境,既指导了阅读教学,又能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以上等的几点,仅作为我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一些体会。当然,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能让学生引起注意,渲染气氛,陶冶情操,有利于阅读教学。
情境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有重大发展,把情境教学推向一个新阶段的,当推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他首创暗示教学法,这是一种充满乐趣的、舒适的教学方法,它将学习和唱歌(音乐)、游戏、演戏等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种都是一种享受。暗示教学的本质就是情境教学。洛扎诺夫说,暗示教学就是利用一定的情境,“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的暗示因素组织起来。”格奥尔基·洛扎诺夫在《速成教学和人的潜力》这样说道。
国外也有不少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留下了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例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卢梭的爱弥儿中自然情境的利用,杜威的关于“我们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的主张,苏霍姆林斯基的大自然的书和他的情境教学实践等。
教学中运用和创设情境问题在美国教育家杜威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6]他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他主张“从做中学”。“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的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
杜威还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由“思维五步”出发,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教学五步”。在杜威看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认,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创设情境的途径初步归纳为以下六种:
1.生活展现惰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2.实物演示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如“大海上的鲸”、“蓝天上的燕子”、“藤上的葫芦”等,都可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
3.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4.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5.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6.语言描述情境
以上所述创设情境的五种途径,都是运用了直观手段。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情境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陶冶功能和暗示(或启迪)功能。
问题情境选例
情境1(数学)
我们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果进一步要问组成三角形的元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做个实验(自制教具):
这是一端相连但能转动的两根木棒,一根长20厘米,一根长30厘米。另外,这里还有三根长度不同的木棒,黄棒长15厘米,白棒长10厘米,黑棒长60厘米。现在要钉一个三角架,使端点相互连结,请同学们试试看,用哪一根木棒合适?
通过实难,学生发现,白棒和黑棒都不合适,只有黄棒合适。
由此,学生首先建立一个印象,要构成一个三角形,则三个边的长度之间有某种制约关系,某一边过长或过短都不行,那么这个制约关系是什么呢?从而正式引入课题,获得“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及“a+b>c,b+c>a,c+a>b”的数学表达式。
说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直线形中线段不等关系的重要依据,应使学生确实掌握。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归纳出数学结论,从而比较好地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头脑,无疑是有价值的。
情境2(自然)
在讲《叶的蒸腾作用》一节课前,教师准备好以下演示用具:烧杯(或白玻璃杯)4个,天竺葵一盆,打了小孔的木板两块和一些水,并按教材图中所示的方法,在上课几小时前将一套演示装置放置在阳光下。上课后,教师先出示另一套(没有放在阳光下)演示装置,并向学生说明这一装置。然后提问:如果将这一装置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现象?有什么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1~2分钟,然后让学生把各自的想法和这一假想的理由写下来。教师还应提问一些同学,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后,教师再演示放在阳光下的一套装置,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实验结果和他们自己假想的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转入对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机理的讲解。
教师在使用这一情境时,要鼓励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提出各种假想。学生在发言中,不管提出什么样的假想,教师都要鼓励学生讲下去。学生发言中,教师不要做任何暗示。在观察了实验结果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讨论几个同学最初的假想。
这一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结论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活动,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发现”。因此,这种情境教学法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情境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情境教学法学习心得
通过情境教学专题学习,我认为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非常适用,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中积极创设学习情境,为数学建模呈现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恰当选择情境教学法,问题情境、任务情境、游戏情境、真实情境、虚拟情境、故事情境、模拟情境、协作情境等情境教学法应结合学生和教材有机使用。通过学习我还明白了使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1、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情境创设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易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3、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将学生置于某种特定的氛围中,形成一种心理环境,使学生产生移情效应。
4、一定的社会行为总是伴随行为发生所依赖的情境。如果要求学习者理解这种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是创设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
情景教学法的几点心得
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它能使 师生之间关怀问辩、亲密无间、循循善诱、相互熏陶、教学相长,使师生沉浸于一种丰富、和谐、温暖、纯洁、博爱的氛围之中,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理念体验。教师创设情境教学其目的在于:(1)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使教学具直观化、形象化,更具震撼人心的作用;(3)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等。
情景教学法意在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有机地整合到新规则中去,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和碳酸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它的诸多优点:1.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兴趣。2.实现学生平等参与。3.要求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4.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