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篇一
党支部是党在军队中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军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团结巩固部队和完成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首先要履行好政治责任,坚决把党的主张和决定传达到基层、落实在一线。
一是在强化集体领导中体现政治力量。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要坚持党支部的集体领导,充分发挥“一班人”整体作用,充分发扬民主,集中正确意见,引导委员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做到议事讲程序、决策讲依据、落实讲责任,不搞“以政代党”、“一言堂”。
二是在扛起主责主业中履行政治使命。习主席强调指出:“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革命战争年代,基层党组织作为一线战斗堡垒,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引领和战斗增效作用。和平时期,习主席发出“胜战之问”“价值叩问”“本领拷问”,鲜明提出我军新时代使命任务。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备战打仗作为第一要务,凝聚官兵意志力量,按照对战斗力的贡献率统筹各项建设,破除和平积弊、拧干训练水分,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
三是在遂行重大任务中体现政治素养。抓重大任务落实是检验基层党组织能力强弱的“试金石”。基层党组织要在贯彻落实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工作中发挥好领导作用。要强化政治引领,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官兵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主心骨”作用,敢啃硬骨头、涉险滩,困难再大不畏惧、条件再差不退缩、任务再重不避事,确保组织靠得住、官兵信得过。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核心要素。要紧贴时代发展和官兵实际,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建队育人,打牢官兵听党指挥、献身强军事业的思想政治根基。
一要在真学真用中提高理论转化力。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官兵,不断深化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理论品格、思想魅力、实践价值的认识,把透彻的思想讲透彻、鲜明的思想讲鲜活,使新思想更好地内化为情感、内化为认同、内化为力量,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直达基层、直达官兵。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深扎维护核心、铸牢军魂的思想根子。
二要在求活求新中提高理论吸引力。针对当代青年眼界宽、知识面广、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点,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功能优势,用官兵喜闻乐见、富有时代气息、内涵深刻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宣传理论、解读理论,通过话语体系转换、网络技术运用等方式把中国道路、中国成就、中国故事讲生动。特别是要善于用眼前事教育眼前人,让广大官兵在众声喧哗中听得到正确的声音,提高思想引领工作的引导力和说服力。
三要在交流交锋中提高理论战斗力。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正确的思想总是同错误的思想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起来的。有交流才能消除障碍,有交锋才能分辨是非,有斗争才能净化灵魂。要树立理论自信,积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当前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的热点、焦点问题,敢于思想交锋,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各种错误观点,理直气壮批驳挑战政治底线的错误言论,对不良思想倾向坚持有苗头就抓,用大道理管住小道理、歪歪理,廓清思想疑惑,端正价值取向。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基层党组织班子和党员队伍强不强、政治功能发挥得好不好,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党员干部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坚强党性、百炼成钢,经得起各种考验。
一要增强政治性。每名党员都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摆在首位,牢牢把握对党忠诚这个根本政治要求,加强政治历练,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增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要增强时代性。要科学统筹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创新“三会一课”,积极推行主题党日、微型党课、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做法,奔着党员的“活思想”去,与时俱进创新内容形式、途径办法,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增强组织生活的感染力、吸引力、针对性。
三要增强原则性。没有原则性或原则性不强,就等于丧失或者模糊了是非界限,就会陷入混乱。要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其他法规、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对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的规定和要求,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营造积极健康的党内关系,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等问题。
四要增强战斗性。突出活动内容的党味,按照与党员思想相关联、与重点工作相衔接、与党建目标相融合的原则,精心组织开展主题活动,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注意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熔炉”中淬炼,扫除思想之弊、祛除行为之垢。
党组织坚强有力,党才有战斗力。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要靠完善的组织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方式来充分体现。随着强军兴军步伐很快,基层部队职能任务不断拓展,执行战备任务日趋频繁,基层单位类型多样化、编成差异化、运用联合化的特点凸显,要着力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职能定位、运行机制,切实增强各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一是组织设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要适应我军基层建设使命任务要求、建设内涵、日常运行状态、部队组织形态的新情况,创新组织设置,完善组织体系,做到哪里有官兵哪里就有党的工作,任务活动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消除空白点和盲区,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二是活动方式从“传统手段”向“数字赋能”转变。当今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要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潮流,唯有抢抓数字化的新机遇,扬起数字赋能的“冲浪帆”。要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对接党员需求。
三是功能发挥从“单打独建”向“综合集成”转变。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后进支部,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巩固提高。要加强对薄弱连队和“小散远直”单位党支部的挂钩帮建,形成基层党的组织体系整体合力。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立起新时代党员好样子,确保人人合格、人人过硬。
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举行的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基层党组织是“最后一公里”、不能出现“断头路”,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在党的组织体系中重要地位,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路径,为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供了指南、指明了方向。
健全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夯实基层基础,首先就要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近年来,安徽省各级党组织积极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和群众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出现的多样化趋势,注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事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适应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深刻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建设,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区域化组织体系,有效强化了党的农村和城市执政的组织基础。
要继续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推动党的组织“铺天盖地”建起来,做到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坚持在以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事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力度,健全新型农村党组织体系,覆盖农村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充分运用集中整顿的成功经验,认真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推进整顿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优化城市基层党组织设置。着眼提升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能力,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根据地域、居民、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等情况,调整优化网格设置,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扩大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覆盖。依托物业服务企业、产权单位、骨干企业等建立楼宇党组织;依托街道、市场监管部门、协会商会或产权单位建立商圈市场党组织;依托各类园区建立党建工作机构,推动入驻企业单独或联合建立党组织;依托行业监管部门建立行业党组织或行业协会党组织,统一管理律师、会计师等行业党建和重点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提升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安徽省各地针对近年来一些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的实际,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凸显政治属性,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要继续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理论武装。结合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注重把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教育培训的“活教材”,深入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不断完善保障“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加强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督促检查,驰而不息地教育和督促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让党员干部接受经常性党性锻炼。督促领导干部在所在组织生活中发挥表率作用,着力解决年度组织生活计划不切实际、上下一般粗等问题,提高组织生活严肃性实效性。把落实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情况作为市、县巡察的重点,解决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认真等问题。
积极推动重大任务落实
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是实现政治路线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近年来,全省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谋划推进党建工作。在农村,大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程,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头雁”;在城市,大力推进“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增强政治功能”工程,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要坚持把加强基层党建放在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定位,推动党的重大任务落实,坚决防止“两张皮”。更加主动联系服务群众。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责,把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进工作方法,转变服务作风,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做群众工作,对群众暂时不理解但对长远有好处的事情,要加强教育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得群众认同。推动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坚持把抓发展和抓党建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谋划推进党建工作,继续通过聚焦党的中心任务、聚力全局工作,推动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广大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为党旗增辉、为百姓造福。提升基层治理效率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宽、联系党员群众广的优势,突出优化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这两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把党的力量和主张传递到“神经末梢”,推动基层治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率与质量。
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往往好就好在有个好的书记;一个差的基层党组织,往往差就差在缺个好书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多次强调基层干部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近年来,安徽省各地严格选拔标准,着力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激励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
要把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以选优、训强、管好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建设一支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基层干部队伍。坚持选拔标准。按照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敢于担当的要求,选配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农村要重点从党性强、作风好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大学生村官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社区要重点从政治素质好、熟悉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热心服务群众的党员社区工作者中选拔党组织书记,也可从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中选派。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等也都要坚持标准,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搞好教育培训。抓实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层次抓好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总结运用疫情防控经验,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运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教育培训。强化管理监督。加强日常监督,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村级事务权力清单,规范基层权力运行,健全城市社区居民议事协商、民主评议和民主决策等制度。坚持岗位有责任、工作有待遇、干好有发展、退后有保障,健全和落实基层干部管理激励机制。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党支部是我们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近年来,安徽省着眼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压紧压实党建责任,积极破解党建难题,分领域完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个清单”,并狠抓清单兑现落实,有效提升了党支部建设整体水平。
要切实把抓好党支部作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压实政治责任。继续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围绕基层党建重点难点问题,健全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推进党委(党组)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构建特色化、项目化、品牌化、长效化的推进机制。督促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年内全部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注重联系后进党支部,深入基层推动工作。夯实工作基础。坚持从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基本能力入手,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每个支部能够有效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对照党支部工作条例各项规定,主要看基本组织是否健全、基本队伍是否合格、基本制度是否落实、基本活动是否正常、基本保障是否到位。对已达标的,巩固成果、督促提高;对未达标的,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充分发挥作用。有序推进党员队伍分类管理试点,积极探索农村、社区、高校、非公企业党员以及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持绿卡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和方式。着力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严格落实政治理论教育、党员流动外出向党组织报告、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党组织明确专人负责联系等基本制度,确保组织关系落地,防止出现“口袋”党员、“隐形”党员。
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这其中,举旗帜非常重要,既是方向又是力量。对宣传思想战线的广大工作者来说,要举好旗帜,就要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在旗帜这个根本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重中之重的工作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既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意识形态工作相结合,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做“照妖镜”,与各种错误思潮和思想观点斗智斗勇。坚持马克思主义,要求每一个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真学、真懂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要真信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和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富有时代性、创造性的工作推动科学理论深入人心。
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要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勇气和动力。对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来说,理想信念动摇就会自乱阵脚,就会得“软骨病”,对举什么旗的问题左右摇摆。应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各种严峻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挑战,进一步提升斗争的必胜信心,以充分的自信做好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挑战的准备。
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必须要对当前意识形态状况保持清醒的认识,居安思危。
只有保持清醒的认识才能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决断、给出正确的决策。时下,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依然复杂、斗争依然严峻,对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还有不少模糊、错误的认识,一定程度影响了思想的统一和民心的凝聚,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就要求每个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扎实学好看家本领,为做好当前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尽管我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取得了某些成就,但绝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要深刻认识敌对势力不达目不罢休的韧性,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只有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居安思危的意识和高度警惕的思想,才有助于我们举好旗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问题,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对党忠诚,增强政治定力。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坚强的政治定力,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积极态度做好当前和今后的意识形态工作,自觉肩负起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任务,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
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篇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展现了中国之治的宏大愿景,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础性工作在基层,重点难点工作也在基层。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带头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以党的建设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不断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引领基层治理的科学指南。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任务就是要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
着力抓好学习培训。只有学习到位,才能贯彻落实到位。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培训规划,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计划,采取集中轮训、辅导讲座、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系统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基层治理。2019年以来,我们突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根本政治任务,举办全省基层党组织书记、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对850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培训;组织开展强培训、遍走访、亮承诺、抓落实、树典型活动,组织4687名村干部到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参加专题培训,推动基层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着力抓好宣传阐释。结合实际,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工作,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走近群众,凝聚党心民心、扩大社会共识。当前,尤其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鲜活的语言,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讲清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讲明白,让干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使党的意志、党的声音、党的要求及时到达基层,不断增强推进基层治理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闭幕后,及时成立宣讲团,组织省四大班子及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农村、街道社区、机关、学校、企业进行宣讲,直接受众6万多人;各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遴选5000多名宣讲骨干,分赴基层一线宣讲,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实打实加油鼓劲,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着力抓好贯彻落实。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转化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实际行动。省委及时印发通知和安排意见,从10个方面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出部署安排;省委全会专门审议通过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部署了13个方面重点任务和64项具体举措,明确了基层治理的施工图和时间表。全省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深入开展调研、加强研究谋划,摸清问题短板、制定贯彻举措,着力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扎实做好基层治理各项工作。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领导延伸到基层的重要载体。抓好基层治理,必须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加强对各领域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和政治引领,切实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基层治理中来。比如,在农村,坚持和健全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党组织讨论决定的机制,完善党组织实施有效领导、其他各类组织按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的运行机制,坚决防止村级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现象;在城市,深入推进“三抓一增强”工程,充分借鉴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经验,深化城市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街道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能,取消招商引资等工作任务,推动街道赋权扩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确保基层治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
扩大组织有效覆盖。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兴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主动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以及活动方式、平台载体、运行机制,确保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党的工作覆盖基层社会各类群体,切实消除基层治理的“盲区”。比如,推动农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全面推行“一肩挑”;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党组织议事决策制度,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创新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党组织设置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律师、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持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单独组建率,不断扩大基层组织有效覆盖面。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等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积极引导群众依法有序管理各类事务,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现实需要,认真总结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确保社会大局既和谐有序又充满活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必须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夯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基础。
在抓标准抓规范上聚力用劲。持续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着力加强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基本能力建设,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等基本组织制度,推动先进党支部巩固提升、合格党支部提档进位、后进党支部转化升级,打造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从2017年开始,在全省部署开展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三年努力,全省约13.5万个基层党组织达标,占总数的82.5%,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抓整顿抓提升上聚力用劲。坚持一个基层党组织一策,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特别是针对基层干部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回头看”,坚决打击、防范黑恶势力和宗族势力干扰,营造基层治理良好环境。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乡村干部本领提升行动,推动村和社区“两委”班子整体功能适应基层治理需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我们集中整顿84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取得明显成效。
在抓教育抓管理上聚力用劲。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重点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城市治理等内容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严把发展党员政治关,优化发展党员结构,进一步加大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等重点群体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薄弱领域发展党员力度,努力把基层治理能手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基层治理能手。实践中,我们不断加大在薄弱领域、重点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在国有企业党员空白班组发展861人、部分薄弱村和贫困村发展2760人、高知识群体发展1275人。同时,稳妥推进排查整顿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工作,发现并解决4975人存在的问题,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规范。
人民群众是最广泛、最活跃的基层治理主体。必须强化宗旨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做好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动员一切力量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
做实基层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各项制度,推行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党员志愿服务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促膝交流,经常听取群众对基层治理的意见建议,及时准确地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充分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确保基层治理过程人民参与、成效人民评判、成果人民共享。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在主题教育中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广大党员干部办好民生实事3.23万多件;同时,制定落实“基层减负年”具体举措,省级层面发文、会议、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同比分别减少42.5%、44.9%、81.9%。
扩大基层群众有效参与途径。不断拓宽、畅通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渠道,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居委会主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多方参与的协商议事平台,完善议事会、恳谈会、听证会等制度,推进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机制。实践中,全省各地常态化开展各种形式的“党群家访”,引导党员居民和具有专业特长的热心群众走出家门、走出楼栋,带动邻里互助,推动“陌邻”变“睦邻”,营造了基层治理的良好氛围。
完善基层服务群众阵地功能。加强经费保障,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不足1000户的社区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标准,持续加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坚持管用结合,不断优化村级活动场所功能设置,将其打造成办公议事、基层治理、便民服务、党员活动的综合平台。整合各级党建信息平台与政务信息平台、城市管理服务平台等,推行“互联网+党建+服务”,实现多网合一、互联互通,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服务群众深度融合,及时了解群众诉求,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开拓思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把各方面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一抓双促”工程,进一步建强贫困地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加强贫困地区人才引进和培养,夯实贫困地区基层基础。结合我省实际,大力实施党员干部本领提升、新型集体经济提升、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提升“四提升”行动,组织动员党员群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献计出力。
大力营造社会好风气。加强基层治理,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营造良好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2018年起,我们开始谋划选点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立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目前,已有11个市开展信用户授信和贷款发放工作,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在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将村民社会道德、人际关系、个人品行等情况纳入信用评价指标,通过信息采集、信用评定、授信贷款,实现信息变信用、信用变信贷,真正通过农民一家一户的“小信用”,构筑起乡村治理的“大基础”,对促进乡风文明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全力打好发展组合拳。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有物质基础和坚实保障。在农村,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盘活各类资源要素,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在城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全面落实“六稳”工作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创新型省份建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中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