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档案学研究方向篇一
一、1、档案室类型与任务:主要有普通档案室、科技档案室、音像档案室、人事档案室、综合档案室、综合档案室、联合档案室、档案信息中心。基本任务是,集中统一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具体任务是,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德尔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2、档案馆类型与任务:国家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事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单位档案馆。基本任务是,收集、保管和利用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维护历史的真实,服务于现实和未来。
3、档案工作机构的设置:单位档案室、文件中心(集中保管并提供利用的机关、事业单位处理完毕的文件的机构)、各级各类档案馆、各级档案局(《档案法》的执法主体)
4、a、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份纸草档案:公元前1164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四世制成,现存伦敦不列颠博物馆。b、世界上创刊最早的档案专业刊物:1876年,德国《档案杂志》。c、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档案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观点的人:1884年法国朗格鲁.d、世界上唯一的档案专业出版社:1982年1月3日,中国成立了档案出版社e、世界上唯一的档案专业报纸:1995年《中国档案报》
5、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保存档案史料的基地,是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资料的中心
二、1、档案的定义表述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就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三、1、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凭证价值(这是由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所决定的)、参考价值(基本价值)。作用:(1)机关工作的查考凭证(2)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3)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4)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5)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
2、档案的基本分类:按生产领域,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按制成材料,甲骨、竹简、缣帛、纸质、胶片、磁带、光盘、食物档案等;按单位性质,政党机关档案、事业单位档案、企业档案、军队档案、农村档案等;按形成时期,建国档案(历史档案)、建国后档案(现实档案)
3、档案工作8大环节: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统计、档案检索、档案利用、档案的编研 第二章
一、1、归档时间应注意:向档案室移交的时间一般应该在第二年6月底以前,由文书部门立好卷向档案室归档。
2、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划分:永久和定期,定期中再实行标时制,一般分为30年和10年。
二、1、归档:机关各单位在工作活动中不断产生的文件,处理完毕以后,经由文书部门或文件工作人员整理,定期移交给档案室集中保存,称为归档。
2、归档范围:是指本机关哪些文件应该立卷归档,哪些文件资料可不立卷归档。
3、归档制度:就是确定归档范围、归档时间以及归档案卷质量要求和手续的一种实用文。基本内容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
4、档案征集公告:是指政府或机关团体向社会公众宣布档案征集目的、范围、方式等事项的一种应用文体。基本内容包括:征集范围、征集方式、联系方式
三、1、归档要求:(1)归档总要求,遵循文件资料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的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2)归档注意点,电话答复重要问题、会议记录、一些高级领导人的即席讲话应当记录下来的形成文字,并要标明作者、时间、地点、办理情况等;注意基层单位的收集工作,一般收集会议记录、决议、请示和报告、计划和总结、生产统计报表、分配方案、财会凭证和财务账簿、单位的简史等;要求归档制度的标准化,即用于档案管理的各种图表的外形尺寸、大小、用纸应当统一。
2、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本机关召开的重要的会议,举办重要活动等形成的重要文件;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以及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本机关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业务的重要性文件材料;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3定期报管的文书档案范围: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半文件材料;本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机关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本机关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法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或以上计划、总结、统计、重要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4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类型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
5档案销毁制度的内容:销毁的档案必须是经过严格的鉴定后确认失去保存皆知的档案;销毁档案,应以全宗为单位编制的”销毁档案清册”,写出销毁档案报告,报请主管机关或上级档案管理机关批准。未经鉴定和批准,不得擅自销毁档案;对已经批准销毁的大难,如无特殊情况,一般可存放一段时间在销毁;销毁档案,应派两人以上监销,监销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并在’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字盖章,注明“已销毁’字样和销毁时间、地点、方式;销毁数量大,要送指定的工厂进行监销,严禁出卖或改为他用;’档案销毁清册’及批准手续,要归入相关的全总卷妥善保存 第三章
一、1、全宗:是档案的基本分类和管理单位,指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联系的档案整体。全宗从形成角度看有组织和个人两类。
2、立卷说明:又称案卷文件目录序言,就是文件处理部门在立卷工作告一段落后,为了便于向档案室移交,方便日后的保管和利用,对机关当年的职能活动、立卷情况和文件材料的大体内容作出的叙述式的文字简介,其形成的文字材料就是立卷说明。
二、1、档案整理的原则:a、充分利用原有基础(1)充分的重视和利用先前的整理基础,以确定档案整理的任务和要求,不要轻易打乱重整。(2)在整理过程中,应该充分研究和利用原来整理的成果,不要轻易破坏以往整理和保存的历史状况b、保存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文件在来源方面的联系、文件在时间方面的联系、文件在内容方面的联系、文件在形式方面的联系c、便于保管和利用。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不是整理档案的主要目的,所以不能为联系而联系,便于保管和查找档案,才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要求。
2、以“件”为单位与以“卷”为单位整理的区别:(1)取消案卷,界定“件”的概念,从检索的实际需要及减轻工作量出发,实现文件级管理,免除了繁琐、复杂的组卷过程。装订以“件”为单位进行,对装订材料不作统一规定,只要符合档案保护要求即可。(2)分类方法固定为、保管期限、机构,并允许各单位视具体情况组合及简化分类层次(3)取消案卷、卷内文件两级目录,只编以“件”为单位的归档文件目录。以件为单位装订,不用拟写案卷题名,跨盒编流水件号,不编页号只记页数(4)归档章的位置不限,同时对归档章的项目加以调整,只保留检索必备项目(5)文件排列方法灵活,便于查阅,利于保密(6)归档文件直接装盒保管,档案盒的项目设置有了较大变化。无须撰写案卷题名和填写案卷封面,只须填写盒脊。第四章
1、档案登记:就是对档案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所有重要的事实、行为和数据进行随时随地的记录。
2、档案统计:就是以表册、数字的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呢的有关情况。
3、全宗名册:是对其所管全宗进行逐个登记的一种形式。
4、全宗单:详细登记每一全宗情况的登记形式,主要应用于档案馆和保存了较多全宗的档案室。
5、全宗登记表:是一种比全宗单内容更详细的表格。
6、档案统计的类型:档案构成统计、档案利用统计、档案工作人员情况统计、档案馆建设状况统计、档案室建立情况统计 第五章
一、1、档案检索工具:是揭示和介绍档案馆保存档案内容和成分,记录、报道、查找档案资料的手段,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工具
2、档案著录:是指档案馆室编制检索工具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3、档案标引:就是对文件或案卷内容进行主题分析,从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得检索语言过程,即对内容分析结果赋予检索标志的过程。档案标引是档案著录最核心内容。
二、1、检索工具的分类:a、按编制方式分:(1)目录。案卷目录、案卷文件目录、归档文件目录、全宗目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2)索引。文号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3)指南。档案馆指南、全宗指南、专题指南;b、按载体形式分:可以分为以纸张为载体的、以胶片和磁带为载体的两大类,其中以纸张为载体的又可分为卡片式、书本式,以以胶片和磁带为载体的包括缩微目录和机读目录;c、按检索范围分:全宗范围检索工具、若干全宗范围检索工具、以若干个档案馆的全部或部分档案为对象的检索工具;d按功能分:馆藏性检索工具、查找性检索工具、介绍性检索工具;e、此外,按信息处理手段可分为手工检索工具和机械检索工具;按使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恭维性检索工具和开放性检索工具;按排检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分类法的检索工具和主题法的检索工具
2、档案排检方法:按作者排检法、按文号排检法、按字序排检法、按地序排检法、主题法 第六章
一、1、档案保管:是指根据档案的成分、状况所采取的存放和安全保护措施,包括日常工作管理、流动中保护、专门保护等。
2、档案利用: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经济建设的直接途径,是档案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环节
3、全宗卷:是档案馆或档案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有关文件资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
4、档案用户调研工作:就是根据档案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在广泛收集和积累有关用户对档案信息的各种反应,以及进行实地调查和考察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判断与综合等逻辑思维过程,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的一项工作
二、1、全宗卷的主要内容:全宗指南、大事记、档案的收集、档案的整理、档案的鉴定、档案的保管、档案的统计、档案的利用、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2、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要求:有正确的服务观念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充分研究和了解社会需要,熟悉馆藏档案;正确处理基础工作与利用工作的关系
3、档案利用基本方式:提供档案原
件、提供档案复制件、根据馆藏档案内容制发档案证明 第七章
一、1、档案编研:是档案馆(室)以档案馆(室)藏档案为主要对象,满足社会利用的需要为主要的目的,在研究档案的基础上编辑史料,编写档案参考资料,参加编史修志以及撰写专门著作的工作
2.全宗介绍:也称全宗指南,是以文章叙述的形式揭示和介绍某一全宗档案内容和成分及其意义的一种检索工具
3、大事记:是用简明的文字按时间顺序扼要的记载一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揭示重要事件和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参考资料
4、组织沿革:也称组织机构改革,是系统记载一个机关、一个地区或专业系统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体制变革情况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
5、基础数字汇编:也称基础数字汇编,是以数字形式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的档案参考资料,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从档案资料中选取有关统计数字汇编而成的6、专题概要:是用文章叙述的形式简要说明和反映某一方面的工作、生产或其他现象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的一种参考资料。
二、1、编研工作的内容:汇编档案文件、编辑档案文摘汇编、编写参考资料、编史修志
2、现行档案文件汇编类型:法规文件汇编、重要文件汇编、发文汇编、会议文件汇编、公报政报、其他专题文件汇编 第八章
1、人事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学识能力、工作业绩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材料
1、查阅的要求:1)利用党委组织部门的人事档案必须是中共党员。2)组织、人事、劳动部门查阅人事档案须有手续完备的信件;其他部门应该持有本单位领导签字的正式查档介绍信或《查阅人事档案审批卷》。3)查阅人员不得查阅本人及其亲属的档案。4)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查阅同级人员档案,下级不得查阅上级人员档案。5)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一般不得查阅本单位领导人的档案。6)只准查阅介绍信或审批表中提到的有关内容 第九章
一、1、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2、电子档案:是指人们在各种活动中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产生的一类数字化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
3、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声像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是全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4、照片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图像资料。
5、照片档案的归档范围:本单位在工作活动中产生的具有凭证和参考价值的照片;领导人物或著名人物参与某单位某地区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反映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本单位向有关单位提出内容和要求,组织拍摄或征集的照片;与本单位的其他载体档案有密切联系的照片;外单位形成但经本单位选用的照片;其他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照片
6、家庭档案: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的家庭或家族所形成的档案。
7、家庭档案的作用:教育作用、依据作用、传承作用、宣传作用、参考作用
档案学研究方向篇二
浅谈档案学研究对象
学院班级:人文学院档案091 姓名:郭岩 学号:5000409009 摘要:认识是实践的理性前提与基础,只有理性认识上清楚了,实际的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好。从事档案工作也不例外,应从对档案的理性认识开始。而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的元问题, 直接影响着该学科的定位和发展。档案学对自身研究对象的研究, 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认清学科的研究对象, 对于档案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探究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并重点阐述档案学研究是全部档案工作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即档案学理论的研究, 就是为了指导档案工作实践。
关键词:档案学 对象 实践 理论
我国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作为历史记录之一的档案,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事业的发展历史也成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档案事业也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历史的记忆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阶梯,档案工作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因此,一个社会是否重视档案的保存与积累,是否重视对档案的利用,是否重视档案工作以及档案事业建设,是衡量这个社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尺,也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尺。
对于档案学的研究对象自古以来就百家争鸣。
一、对档案学研究对象的传统认识
随着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发展, 我国档案学界对自身研究对象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自上世纪30 年代我国档案学产生之后, 一直把档案和档案工作作为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吴宝康先生指出:“档案和档案工作是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档案学是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科学。”【1】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 这种把档案学本身排斥在研究对象之外的认识显示出其局限性。学者们对此进行反思, 1994年,陈永生教授在《档案学论衡》中,指出档案学本身也属于档案学研究的对象,“把档案学自身排除在档案学研究对象的范围之外,这是长期以来中外档案学界在档案学研究对象表述上的共同缺陷”。【2】他进而借鉴经济学、法学等其他学科对其研究对象的表述方法提出:“在概括和表述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时„„,只要保留终极的档案现象作为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就足够了”,所以,“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档案现象及其本质规律。换句话说,档案学就是研究档案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3】陈永生教授这一说法,显然较此前的提法是一大进步,并为人们所认同。2001年,冯惠玲、张辑哲两位教授在《档案学概论》中,也认为:“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档案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4】
二、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档案学的研究对象
把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档案现象,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它摆脱了传统对研究对象的表面认识, 把与学科相应的社会职业或工作的最终现象作为学 1
科的研究对象, 这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这一学科, 使本属于档案学研究对象范围而又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遗忘或排斥的档案学本身, 再次回到档案学研究对象的“怀抱”。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把档案学研究对象归结为“档案现象及其本质规律”, 这一种定义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这个定义是在我国传统的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分开的基础上, 抽象概括形成的, 符合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指导档案工作的开展。但是近些年来, 随着实践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文档一体化开展和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 这种把文件现象和档案现象截然分开, 把文件现象排斥在研究对象之外的认识, 显示出其局限性。实践工作要求把许多文件现象纳入档案学研究的范围(或已经不自觉地纳入了研究范围), 需要更多地关注文件的整个运动过程, 尤其是电子文件的出现, 模糊了档案与文件的界限, 对传统的档案学理论形成很大的冲击。理论的困惑直接影响着档案实际工作的开展, 为此, 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档案学的研究对象。
三、档案学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的档案学理论来源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档案学理论是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正确的解释档案和档案工作, 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 回答实际工作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对这些问题给予科学的说明。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工作实践是档案学理论产生的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人们在长期从事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对档案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升华自已的认识, 由此便产生了档案学理论, 随着实践的推进, 档案学理论也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可见没有档案工作实践就没有档案学理论。
(二)、档案工作实践是推动档案学理论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认识不仅在实践中产生, 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也是如此。
首先,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全国档案工作的基础十分薄弱, 档案管理分散、混乱, 整理方法不科学、不统一,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 随意销毁档案的现象极为严重。为了尽快建立规范有序的档案工作, 在这时就提出了建立档案室的理论。所以说档案工作实践推动了档案学理论的发展。
其次, 进入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 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随着办公室领域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应用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给各级机关档案工作带来了许多变化。各机关档案室以往仅仅管理文书档案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必须把不同类型、载体的档案统一由机关档案室综合管理, 明确提出了“ 机关档案应该实行综合管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便出现了建立综合档案室的理论。
再次, 到了90年代, 档案管理定级升级工作方式的实施, 国家机关档案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展开, 成为机关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的强化机制。各级各行各业适合本单位工作要求的目标管理考评和达标升级活动更加活跃, 这一活动的开展, 有力地推动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档案的分类也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就教学档案来说, 本来归科技档案类, 没有设专门的教学类, 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实际的需要, 增设了教学档案, 教学档案理论也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 档案工作实践推动了档案学理论的产生和发
展, 这是随着档案工作实践的本身变化而发展的, 并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推动着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必要再就是档案工作实践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 创造出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物质条件, 使人们能解决新课题, 开拓新领域, 使认识的俊展成为可能。档案学理论就是在档案工作的实践的推动下不断地由浅人深, 由片面到全面发展的。【5】
四、研究理论是为了最终指导实践
1、任何档案学理论都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具体操作问题, 以理论的方式来为实践服务。例如从档案的收集整理, 分类编目, 到提供利用等一系列工作中, 我们必须依照档案管理学》、《文书学》的理论根据来指导具体工作, 这样才使档案工作条理化、规范化。在开展档案的著录工作之前, 必须掌握著录工作的理论知识, 否则就难以做好工作。所以说档案工作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2、档案学理论的研究, 就是为了指导档案工作实践。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 是为了改造世界。理论不能指导实践, 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进行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目的, 就是指导实践并为之服务。如我们研究档案的开放、编研是为了深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 研究著录、标引、计算机应用是为了实现检索的现代化。
3、档案学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档案工作实践不仅是档案学理论的来源和动力, 而且也是检验档案学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认识是主题对客题的反映, 这种反映是否正确, 认识是否与客题相符合, 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只有档案工作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检验实践与理论是否相符合。例如综合档案室的建立, 使档案工作走上快速发展道路, 而且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都有了一定的突破, 机关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显然这一理论是非常正确的。
五、档案学理论与档案工作实践的历史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理论和实践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首先, 档案学理论必须和具体的档案工作实践保持统一, 因为任何一个正确的认识, 都是在一定的具体的条件下从实践中取得的, 脱离了具体的条件、具体的对象和具体的实践, 就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例如在整理档案工作中, 对档案分类问题的认识, 只能通过档案工作的实践, 通过对各类档案的具体分析才能把工作做好, 而不能靠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理论来做结论。
其次, 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还应当是历史的, 这就是说, 档案工作实践是随着历史发展的, 档案学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不断保持与实践的统一。理论既不能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说教, 也不能是落后现实的过期之药。再次, 档案学理论的研究不但指导现实的档案工作, 还可以指导未来的档案工作。把总结出来的好的经验为将来服务。也就是说,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现实是将来的历史, 档案学理论研究也要研究历史经验, 为现实服务, 也为将来服务。人们在现实的工作中, 往往需要历史的理论作依据, 来借鉴和运用。例如在编史修志, 写组织沿革, 编研大事记等工作中, 都需要查看大量的历史档案和文件材料, 经过考查论证, 编写成符合现实要求的理论材料, 这就是利用历史理论为现实服务, 现实的理论为将来历史服务。
结语:档案学的研究对象, 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我国档案学的发展。总之, 我们要坚持实践的观点, 又要用理论指导实践, 坚持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的具体的辩证的统一, 才能把档案工作做得更好!参考文献: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第232页,第248页。
【2】【3】陈永生:《档案学论衡》,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3页,第8页。
【4】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6月第1版,第167页,第181页。
【5】冯秀珍:《邯郸师专学报》,1996年6月,第9卷第2期。
档案学研究方向篇三
档案学研究问题:
1、档案资源,档案资产,档案文化遗产概念异同关系研究
2、档案馆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问题研究
3、数字档案馆建设技术方案框架研究
4、数字档案馆建设制度方案框架研究
5、数字档案馆建设安全体系研究
6、政府电子文件服务中心推介服务实现方案研究
7、企业数字档案目录中心推介服务实现
8、档案文化可以打造吗?
9、档案管理流程设计与业务协同关系问题研究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隐性知识管理制度设计思想在公共档案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论档案资源普查工程 档案登记理论创新及其在现代社会文档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完善中国档案统计指标体系的新构想 档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的关系 档案事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与持续发展的关系 档案人的文化责任感问题的思考 网络时代如何提升档案资源的流通性思考 城市记忆与档案文明关系问题思考 城市个性恢复与档案资源的利用关系 电子文件价值鉴定理论创新需要突破的思想与实践障碍 整齐划一与特色选择——新农村档案工作发展路径选择 项目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数字档案室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模式 档案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对现代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关于档案文化国际交流问题的思考 关于档案学理论国际交流问题的思考 走出物理空间发展的误区 档案财富观——重新认识我们的档案财富 学德、学识、学风、学术——反思档案学研究者的修养问题 档案管理实践中的“人本主义” 档案资源的“量”与“质”的关系辨析 档案人的“文化眼光” 社会公众的“档案文化菜单” 中国档案行政理论的swot分析 中国档案鉴定理论的swot分析 中国档案服务理论的swot分析 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swot分析 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龙头 企业数字档案馆平台框架问题研究
档案学研究方向篇四
1、秘书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秘书学以秘书工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秘书工作的产生发展、特点任务原则和方法的一门新科学。
2、秘书学是一门怎么样的学科?
秘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其一:秘书学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当代管理科学发展的需要,其二:秘书部门是管理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秘书工作是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三,秘书工作的核心是辅助管理,为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服务。
3、秘书学的实践性强,是由它所具有的应用科学性质决定的。
4、秘书学的研究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秘书学是应用科学,决定了它较之与其它学科
更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一是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从大量的秘书工作实践中提炼出理论,二是理论要以指导实践为依归,坚决摒弃热衷于搞名词搬家、术语爆炸的作风。
2、运用比较的方法:是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3、注重对其他学科尤其是相关学科的研究,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4、高校教师与秘书工作者合作
5、秘书的定义: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
供服务的人员。
6、从不同的角度,秘书可分为哪些类别?
一、从服务对象和经济来源划分,可分为公务秘
书和私人秘书两类。
二、从所属部门划分,可分为党务、行政、军事、司法、经济和文化秘书等。
三、从具体的工作划分,分为文字秘书、机要秘书、通信秘书、信访秘书、事务秘书、外文秘书、生活秘书。
7、秘书的层次如何划分?一:秘书人员所在的机关、单位,其级别有高有低,可分为中央、省市和基层三个层次,因而相应地有三个层次的秘书:高级、中级、初级。二:高级秘书指秘书长,中级秘书一般指文字秘书,初级秘书指从事一般日常工作的秘书。
8、秘书的职业道德:
1、热爱工作、甘于平凡
2、自尊自重、克己奉公
3、谦虚谨慎、平等待人
4、严守机密、提高警觉
9、秘书的能力:
1、办事能力
2、交际能力
3、表达能力
4、操作能力
5、速记能力
档案学研究方向篇五
档案学第五组讲稿
一、关于国际档案日
(一)国际档案日的由来
1948年6月9-11日,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了一场专家会议,来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档案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交流,经大家讨论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
2007年11月,为了庆祝2008年6月9日ica成立60周年纪念日,ica全体成员在于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月定为国际档案日。
ica设立国际档案日的初衷是向社会宣传档案,增强公众的档案意识,激发公众利用档案的兴趣,最终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档案专业的认同。
(二)“国际档案日”介绍
“国际档案日”是由国际档案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简称ica)设立的,ica是档案界的最高专业组织,宗旨是加强世界范围内档案机构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档案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国际档案日作为世界档案界一个盛大节日,为世界的档案工作者推动本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有助于档案馆、档案人员及档案专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并帮助公众了解档案保管是积累国家和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促进档案收集、管理和利用的建设。
(三)设立初衷
“国际档案日”是由ica设立的,ica选择6月9日作为国际档案日是因为这一组织的成立时间是1948年6月9日。专业同行都知道,ica是档案界的最高专业组织,宗旨是加强世界范围内档案机构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档案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ica设立国际档案日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ica为了推动社会公众认识档案和关注档案事业。档案是人类文化遗产和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见证。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众对档案的认知不多,常常把档案馆与图书馆混淆。社会公众对档案了解不充分,不太关注档案事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二是ica为了加强自身宣传,增强档案专业及档案专业组织的国际影响。ica选择自身的成立日作为国际档案日,既可纪念自身的成立时间,又能让这一特定时间具有更重要的标识意义和更普遍的国际影响。
可见,ica设立国际档案日的初衷是向社会宣传档案,增强公众的档案意识,激发公众利用档案的兴趣,最终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档案专业的认同。
(四)ica设立国际档案日并确定其具体时间经历了数年过程。
2004年,维也纳第15届国际档案大会曾提出议案呼吁联合国成立“国际档案日”当时有2000名与会者赞成该提议。
2005年,在巴黎召开的第33此联合国大会宣布将10月27日定为“世界声像遗产日”。这项决定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声像档案价值的认识,也进一步凸显出设立国际档案日的必要性。2007年,为了庆祝2008年6月9日ica成立60周年纪念日,ica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其成立日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该项决定最终被ica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在档案界推行。从此,档案与档案人便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
(五)ica明确提出设立国际档案日的目标包括五点
1、通过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让其了解档案对个人切身利益和社会的长远价值。
2、档案高级决策者通过制订档案政策,更大程度地发挥档案在社会良治以及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公共部门和私人机构,让其认识到档案长期保管和有效利用的必要性。
4、着重宣传特色档案、重要档案和孤本档案。
5、借助展览使文件和档案的表达形式更直观,增强可视化效果。
(六)国际档案日设立的意义:
设立“国际档案日”的意义表现在很多方面。既能推动各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也能使各国执政者相信有效的档案保管是优化政府管理、提高执政透明度、明确责任的前提,还能帮助公众了解档案保管是积累国家和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促进他们广泛利用档案。此外,设立国际档案日有助于档案馆、档案人员乃至档案专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对于那些没有设立“国家档案日”的国家来说,国际档案日可为其提供开展档案宣传和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契机;而对那些已经有“国家档案日”的国家来说,国际档案日也能为其创造强化档案宣传和不断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更多机会。
(七)近期活动:
近些年,ica成员国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档案日”的庆祝活动,形式十分丰富。2009年,塞内加尔“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是“信息管理和信息人员保护”,当天召开了“塞内加尔档案荣誉证书”的颁奖典礼及公共档案服务人员的宣誓仪式;阿尔及利亚通过举办展览来庆祝节日;日本在山口全州档案馆举办纪念讲座,此外参众两院积极推动《公共文件管理法案》的出台。
2011年,欧洲理事会“国际档案日”的口号是“保存过去,现在行动,为将来准备”,重点关注音像档案、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保护;英国启动新的在线资源,通过数字化档案向人们生动展示当时的各种活动,提升英国档案馆馆藏的世界声誉。2012年,国际档案日的庆祝形式更加多样,除常见的举办展览、开展会议和举办仪式之外,还利用新的社会媒体(微博等)庆祝节日,让公众认识到档案和档案专业的重要性以及档案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总之,每年的6月9日是档案专业和档案人的节日,同行齐心协力表达和传递了同一种声音和信念——让公众充分了解档案和关注档案事业!让档案机构和档案人的努力充分得到社会认同!
(八)关于国际档案日活动的探讨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国际档案日活动,对于各省市档案部门借鉴原有活动经验,拓展活动范围,并在同一主题下开展合作项目大有裨益。活动应以各级档案部门为主体,活动对象既包括社会公众,也包括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档案工作者,活动的目标除了 提升社会档案意识外,还要发挥档案的教育功能和加强档案工作者间的交流,并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类型和内容的活动。
(九)中国首届国际档案日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该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
国际档案日作为世界档案界一个盛大节日,为世界的档案工作者推动本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有助于提升档案在大众、政治家、决策者以及赞助机构中的地位。鼓励新的用户和扩大用户基础,改变档案部门和档案专业的形象,让档案界发挥出它最充分的意义,从而建立起更大的信心和与社会的互动。
(十)2015年国际档案日宣传口号
1、纪念6•9国际档案日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 2、2015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主题“档案--与你相伴”
3、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价值
4、守护历史 传承文明资政育人 服务社会
5、档案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6、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7、传播档案文化,为打造“十个汤阴”服务
8、立足档案 面向社会 服务公众
9、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10、推行现行文件查阅促进政务信息公开
11、家庭档案——传播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
12、加快档案资源开发 服务社会科学发展
13、建立家庭档案 弘扬家庭美德
14、健全“三农”档案服务农村三个文明
15、管理档案保存历史 传承文明促进和谐
16、公民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
17、保护档案人人有责
18、坚持依法治档方针打击档案违法行为
19、贯彻执行《档案法》依法查处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 20、移交一份档案,奉献一份业绩
二、社会档案意识
(一)档案意识
所谓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档案和档案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国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档案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档案事业开始走上了依法建设、依法管理的新阶段。它从法律的角度向社会提出了认识与重新认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问题。随着体制的新旧交替,档案升级活动日渐降温,人们的思想观念向“经济效益”高度集中,各单位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大大下降,档案工作的发展步履日趋艰难。
(二)我国社会档案意识薄弱的原因
为什么我国的社会档案意识如此薄弱?这一问题的产生,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又有着不可忽视的个人原因
1、虽然我国有着悠久的档案和档案工作历史,有关档案管理思想的孕育和萌芽同样历史悠久。但是这些思想缺乏完整性和较为系统过的理性思考,而将有关档案现象作为一个独立性的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则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由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导致档案学科的滞后,这一学科的滞后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事业不发展,社会档案意识又怎能不薄弱?
2、社会制度的特点所致。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集权性很强的封建帝国。我国这种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全封闭和政治上的独裁,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记录帝王将相活动成为古代档案工作的核心。在某种程度可以说,古代档案工作可以看成是帝王的家事,既然是帝王的家事,你布衣百姓,便与档案无缘了
3、对档案的教育宣传不足。受传统社会制度和档案制度的影响,档案工作偏重于强调保密性·机要性,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础知识传授和宣传甚少。上大学以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档案,直到高招报考志愿,我才知道世界上竟然还有档案学专业,而且最后很无奈的选择了这一专业。等到去我们县教育局提档时,带着一份好奇心向工作人员问“档案学是干什么的?”得到的回答是“不清楚”。试想,一个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都“不清楚”,我们的一般百姓,又有几个对档案“清楚”的?大量“档案盲”的存在,与档案的教育和宣传不足不无关系!
4、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状况所致。从我国档案工作的现实状况来看,档案工作的水平还很低,还处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转变的起步阶段。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着档案部门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从而使档案工作长期处于管理提供者与利用者相隔绝的状态⑤。档案工作的链条中断,把非档案工作者排除在了档案事业的大门之外,自然而然,我们的大部分民众就成为了真正的“门外汉”。
5、我国的国民文化素质还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意识的提高。近代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文化的落后,国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限制了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误解和偏见普遍存在。例如,有相当部分的人不了解什么是档案,它包括什么内容,有什么用处,有的人甚至认为档案只不过是一堆废纸而已,还有一部分人把档案理解为“黑色文件”。
(三)当代大学生档案意识的现状
1、学籍档案。当代大学生学籍档案意识不足。大 学生殊不知从一踏入校门起所持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所填的学籍登记表、入团和入党志愿书、学生成绩表 和奖惩信息,毕业时所填的毕业登记表等都归入个人 档案。因此,出现书写太随意、用纸用笔不规范、随意涂 改等现象,这会给毕业后入职形成的人事档案管理和 利用带来不便,若有不良惩处警告信息,亦会对今后职务评审和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不利。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自觉重视学籍档案,培养起档案意识。
2、人事档案。当代大学生人事档案意识浅薄。大 学生殊不知在离校后他们的学籍档案就会随进入职场而转化为公司的人事档案,不知道其人事档案会随工作地点或是工作单位而转递,不关注其人事档案信息,没有人事档案意识,以致需要查找利用档案时才盲目奔波,档案却不知去向,造成“丢档”、“坏档”等情况,更有大学生毕业时“弃档”。据调查,这些大学生之所以要遗弃自己的人事档案,除了因为他们觉得办理人事档案托管费用太高划不来以外,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档案没什么用,有没有档案无所谓。所以有很多的大学生因各种原因而干脆遗弃自己的人事档案。他们的档案意识着实令人堪忧。
3、档案工作。当代大学生档案工作意识欠缺。大 学生对具体的档案工作不了解,对档案处理流程不甚明了,对毕业后档案转递去向不明,缺乏对档案工作活 动的参与感。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档案不太了解的占调 查对象的52%,对档案比较了解的为 30%,对档案很了 解的只占 2%,这说明我们高校的档案宣传工作还需要 加强,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创新工作方法,改变思路,让大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档案和档案工作,才能够真正培养大学生的档案意识。
(四)当代大学生档案意识薄弱的原因
1、社会环境因素。我国集中的档案管理体制决 定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封闭性和神秘性。档案活动主要集中在各类档案室、档案馆和档案局中进行,社会档案意识不足以影响到广泛群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事业的发展及其宣传效果。因此大学生对档案 和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只有“书到用时方恨少”,档案意 识的种子缺乏生存土壤。
2、个人知识结构因素。个人知识结构分为主观和客观因素。主观为大学生自身注重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养,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基本不关注,认为档案是可有可无的,其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其缺乏档案意识,忽视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客观因素是当前高校教育除了档案学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课程外,其它专业基本不涉及档案基础知识的教授,在教育投入中档案基 础知识课程的缺失造成了大学生档案意识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其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3、高校档案管理因素。毕业生档案具有过渡性、流动性等特点,而当前高校普遍重教学环节,轻学生档案管理的做法,是导致毕业生档案意识弱化的外在原因。第一,宣传力度不够。高校档案工作封闭,没有很好 地与大学生进行互动,大学生缺乏参与感。档案工作与毕业生就业关联度不足,要以毕业生就业工作为线,把 大学生与档案工作连起来,调动其关注档案的积极性,自觉增强档案意识。第二,管理内容单一。高校档案管 理内容主要是学生成绩单、入团和入党志愿书、奖惩材料以及毕业生登记表等材料,内容枯燥单调,缺乏活力。高校可以根据当前市场所需人才调整大学生培养计划,为大学生成立一个在校特色档案,其中包括社会实践记录、参与各种比赛和活动记录、特色能力展示记录,甚至是学生个人兴趣爱好记录等,为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增加一份隐形简历,为大学生开设一种档案工 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五)如何增强档案意识
1、面向社会公众 ——提升档案意识和档案影响力 社会公众普遍认为档案和档案馆是神秘的,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系,所以面向社会公众的活动应以档案馆为主体,重在档案、档案工作常识的普及和开展社会教育。
(1)以公众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确定活动主题活动主题应与公众生活紧密相关,使其自发产生参加活动的兴趣。档案馆可以根据近年来馆藏档案,尤其是民生档案的利用热点确立活动主题,也可以根据当前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结合馆藏确立主题。例如,以宣传爱岗敬业为切入点,举办“我身边的劳模”主题活动,展示建国以来本地区政府表彰劳模、先进工作者的文件,奖章、证书等实物,劳模本人或 家属可以凭有效证件查阅档案并复制;以反映上山下乡运动、知青返城为切入点,举办“我的青年时代”主题活动;以生态 明建设为切入点,举办“美丽的家乡”主题 活动,展示建国以来城市乡村拆迁改造、环境监测、大气及水资源等方面的治理,直至现在的挂账村拆迁、城中村改造等的 政府文件、工作记录、影像资料等„„通 过活动,让公众知道档案馆不仅保存了自己所生活地区的发展历史,保存了自己亲 身经历的一个时代、事件的历史,还保存了他们辛苦工作一生的单位的发展历史,甚至保存了自己返城、当劳模、婚姻状况、房产等的相关记录,档案中可能就有自己或家人的名字、影像。当社会公众产生了对档案馆的亲切感和依赖感后,他们才能真正关注档案馆的工作,在需要时到档案馆查阅,有珍贵的历史资料时想着捐赠给档案馆。
(2)针对不同类型的公众开展相应 的活动 社会公众存在年龄、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需求不同,关注点也不同,所以面向不同类型的公众要设计不同内容的活动。对于一般公众,可以安排参观 档案馆工作场所、档案展览、阅览宣传资料并参加知识竞 赛等活动,通过接触实实在在的档案,让他们知道档案是什么,档案馆有什么,档案有什么用途,如何利用档案等,体会档案对其工作生活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利用档案 的意识;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公众,可以安排聆听讲座、参与利用档案进行研究等活动,让他们感受档案文化的 魅力,激发开发档案资源的热情;对于学生,除安排参观、知识竞赛外,还可以安排档案编辑、职业体验等活动,提 高他们利用档案开展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为档案馆培养潜在的形成者和利用者。
(3)档案馆内、馆外活动应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为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档案馆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在公园、广场、博物馆等地设立分会场。在档案馆内举办的活动要侧重于介绍馆藏和档案馆工作,而在馆外举办的活动要重在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对档案和档案馆有初步的认知和了解。
(4)挖掘馆藏,把公众吸引进档案馆作为国际档案日的主场地,档案馆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展示特藏档案原件、档案展览及编研作品、档案馆的工作场所等,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档案的魅力。
(5)举办有参与性的活动提高公众的兴趣让公众与档案和档案工作零接触,能够展示档案馆的亲和力,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开展实践活动时,档案馆工作人员要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以达到社会教育的 的。一是开展档案揭秘活动,向公众展示与主题相关的文件、照片、实物等,让公众看到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看不到的原始档案,以显示档案原始性、真实性的特点。二是开展观摩或体验活动,邀约公众参观档案馆,参观或亲自参与档案馆查询、借阅、复制档案的全过程。三是开展社会研究和档案编辑活动,邀请学生或一些家庭,利用档案探寻本学校、本地区或自己居住社区的历史和变化,形成图文并茂的报告并注明所利用档案的出处;请大、中学生或部分有研究兴趣并具有一定文字能力的公众利用档案编辑历史故事或开展某个专题的研究,活动结束后可以对编辑的成果进行评比以资鼓励。
(6)举办讲座或展览以展示档案内涵举办与主题或其他馆藏相关的讲座或展览,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馆藏档案和档案文化,使公众充分感受档 案的内涵。内容可以涉及公众现阶段比较关注的环保、疾控、社会保障等方面,或本地区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本地区重大活动、重要历史事件、著名人物等,既可以讲述馆藏中涉及上述方面的档案情况,也可以是介绍相关的编研作品。
(7)集中开放一批档案以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开放档案与举办活动可以相互借势,既为活动增加了宣传点,又广泛宣传了开放档案内容。主办活动的档 案馆可以自己,也可以联合本地区其他档案馆,在活动期间向社会开放一批档案,借助活动契机,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这些开放档案的内容、到档案馆查阅的时间、手续等,以更大范围地宣传档案馆的馆藏和工作。而开放档案又丰富了活动内容,使活动更有厚度和内涵。
(8)走出档案馆,让更多的公众知晓档案和档案工作在公共场所举办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员参加,目的在于让参与者知道档案是什么,档案馆在哪儿,档案馆是干什么的等。
(9)摆放展板。设计一些活泼的、卡通漫画式的展 板,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事例,介绍什么是档案、档案可以帮助老百姓解决什么问题、这些档案保存在哪儿„„
(10)发放宣传品和有档案特色的纪念品,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可以将展板上的内容印制成手册;制作介 绍档案馆、档案馆馆藏内容、与本届活动主题相关的档案 知识等内容的手册;含有本地区所有档案馆位置的地图;将与活动主题相关的档案,特别是照片,制作成明信片、海报、光盘等纪念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活动的参与者等。各种材料都要力求生动、活泼,能吸引参与者在看过之后予以保留而非直接扔到垃圾箱中。
(11)举办知识竞赛。可以就发放的手册中的小知识举办现场问答,并向答对者赠送纪念品。这种形式比较 热烈,容易吸引观众的广泛参与,通过问答形式可以加强档案知识的深入人心。
(12)与本地区其他活动联合开展。可以将档案日活动作为一项内容融入地区性活动中,或与博物馆、图书馆 举办的活动联合开展,互相借势,以扩大活动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13)深入社区、农村进行宣传。可以通过表演快板、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或举办展览、讲座等传统形式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尤其是馆藏民生档案的内 容、服务方式、利用手续等。
2、面向档案形成者 ——强化归档责任和保护档案意识 各单位形成的档案是档案馆馆藏的重要来源,各单位档案是否齐全完整,整理得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影响了 案馆馆藏的质量。各单位工作人员是档案的形成者,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对保证本单位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档案人员开展活动的重点就是宣传档案在开展职能工作、处理各项事务、维护单位和职工权益中的重要作用,文件归档和规范整理的重要性,提升全体工作人员主动归档和自觉保护档案的意识,转变他们认为档案室就是“守摊”的认识。
(1)开展档案知识宣传和竞赛。通过单位网、本系统 手机短信平台、简报、橱窗等开展宣传,包括档案的基础知识、法制知识、文件材料归档、整理和档案利用方面的知识等,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相关知识的竞赛。这样既普及了档案知识,又活跃了活动气氛。
(2)举办展览和编辑画册。档案部门可以单独,或与 业务、宣传等部门联合,利用室藏档案举办单位发展历史展览、档案利用成果展览或编辑相关画册,通过翔实的文件材料和生动的利用实例强化档案的效用。
(3)开展参观和体验活动。邀请单位工作人员参观档案室,实地了解档案的分类、整理、保管、编研等工作,并亲自体验档案借阅工作等。这项活动可以定期开展,也可以作为新员工入职教育的一部分。
(4)开展档案工作咨询。档案部门可以举办现场咨询活动,发放有关查询利用方面的宣传资料,解答员工的问题;也可以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员工需求,为以后更好地 为领导决策和职能工作服务奠定基础。
3、面向档案工作者 ——搭建交流业务提高素质的平台 面向档案工作者的活动主要是业务交流和学术研讨,以提高其专业素养。档案工作者包括基层档案室的工作人员、档案局馆的工作人员和档案学科的研究人员,要根据他们的需求开展不同的活动。
(1)针对基层档案人员的活动重在提高其业务水平基层档案人员存在更迭频繁、业务不熟练等问题,他们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所以要从集中指导、培训的角度举办活动。一是举办档案专题培训或讲座,讲授档案专业知识,提高其工作水平;二是举办业务交流展览,如编研作品展,让各单位档案人员互相学习、促进和提高。
(2)针对档案局馆工作人员的活动重在提高理论水平和开展横向交流档案局馆工作人员要对本地区的档案事业进行宏观管理,或对馆藏档案进行收集、管理和利用,他们需要了解档案领域的前沿知识、最新动态、理论成果、其他地区 的先进做法等,要借助国际档案日为他们提供学习和交 流的机会。一是举办档案前沿知识的讲座,使其开阔视 野、增长见识;二是举办不同专题的研讨活动,使不同档案馆间的工作人员可以就同类工作开展研讨和交流,互相借鉴、提高;三是开发馆际合作项目,为不同档案馆之间提供合作的平台,如围绕一个共同主题举办展览、编辑 史料等,从而促进本地区档案事业发展。
(3)针对档案学科的研究人员举办高层论坛档案学科的研究人员既包括高校档案专业的教授,也包括档案局馆的研究人员,他们需要交流和研讨世界或全国档案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决策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可行性。要根据当前档案学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研讨主题,为他们提供研讨的平台,之后可将研讨内容汇集成册,供其他档案工作者学习。此外,国际档案日还为主办活动的档案馆与博物馆、图书馆及其他地区档案馆的合作提供了平台。主办者可以藉此开展与其他国家、地区档案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举办学术活动和展览等,共享档案资源及相关成果;开展与本地区文博部门的合作,相互借势,提升档案的文化价值。
4、面向媒体 ——善于沟通并善用宣传阵地
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在2011年召开的全国档案宣传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档案宣传阵地,加强传统媒体阵地建设、扩大新兴媒体阵地建设、善于并大力运用公共宣传阵地。所以在国际档案日活动中,档案部门要善于与社会媒体、专业媒体、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等不同媒体,就宣传内容和形式进行深入沟通,借助多种 媒体,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参与并持续关注活动,进而关注档案和档案工作。
(1)加强与媒体的深度沟通对于国际档案日活动的组织者来讲,与媒体的沟通,就是要清晰、准确地将活动的对象、内容、目的等表达出 来,让媒体充分了解,并与媒体的宣传意愿相结合,从而满足双方的宣传目标。
①与业内媒体的沟通业内媒体面向的对象是档案工作者,宣传的重点应是活动的内容,尤其是活动的创新点和涉及馆藏特色的档案,以达到为档案馆之间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日后开 展合作创造契机的目标。各档案馆可以通过报道了解其 他地区的好做法,发掘共同的关注点或同类内容的馆藏,为今后馆际之间合作铺路搭桥,从而促进全国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
②与公共媒体的沟通公共媒体面向的对象是社会公众,宣传的重点应是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等,目的是让更多的公众知晓。但是公共媒体的宣传思路和档案馆的意愿不尽相同,公 共媒体在意的是通过抓住公众“眼球”扩大受众面,所以他们愿意从社会难点、热点角度去报道,但从活动或工作本身的角度来看有时会片面。因此档案馆要主动加强联 系、协商,寻求满足双方意愿的宣传点,达到“双赢”效果。
(2)丰富国际档案日活动的宣传内容 活动的宣传既要考虑活动自身的宣传,还要突出档 案内容和档案工作的宣传。
①加强活动自身的宣传。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 国际档案日活动,开展活动之前广而告之活动的时间、主 题、举办地点、预约方式等,充分造势,让更多的公众知道并了解这个活动;在活动期间积极报道主场地及各分场地的情况,吸引社会公众的持续关注;活动结束后对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访谈、回顾,使活动在公众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②加强档案内容及档案工作的宣传。档案资料浩如海,档案工作涵盖百业,这为档案宣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从档案里发掘故事,把枯燥的档案变成有趣的故事;用现实的眼光寻找历史的档案,把档案变成现实的延伸、现实的参照,加强档案同现实的联系,使档案具有鲜活力,从而提高档案的吸引力、感召力;要深入宣传档案工作的历史、传承和作用,提高档案工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可以与电台、电视台、网络合作,推出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档案电视片、人物访谈;与本地区有影响力的网站合作,推出网上展览等。
(3)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
①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与党委、政府的宣传、新闻出版、文化等主管部门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强与主流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传统媒体覆盖广、受众多、公信力强的优势,借船出海,借势而为,争取更大的社会宣传力度。
②积极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新媒体是新的技 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 便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和创新宣传渠道,吸引更多的宣传受众,尤其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社交媒体推介档案和档案工作,如发布开放档案 信息、传播工作动态、与公众交流互动等,充分利用国 际档案日活动的契机,对通过社交媒体征集、管理、发 布与利用档案信息及宣传档案文化进行积极地探索和 尝试。国际档案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展示档案部门和档案专业形象、开展档案界与社会互动的良好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加强交流合作,推出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 社会公众关注档案和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和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增强社会档案意识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档案工作是一项为时代写历史、为文明传薪火、为社会作贡献的崇高事业,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档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档案工作者的艰辛付出,更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因此,我们要树立“大档案”意识,全社会都来重视档案、关心档案、支持档案、参与档案,推动我市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不断丰富档案资源。收集档案、保护档案、科学使用档案,是每个部门单位、每个社会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高度重视档案和档案工作,切实增强社会档案意识,主动收集经济、政治、科技、人文、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档案资料,不断丰富档案资源。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关心,把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工作计划之中,支持和保证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要增强科学管档意识,保证档案安全规范。科学规范管理档案是保证档案安全和有效利用的前提。因此,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增强管档意识,自觉整理、管理好档案,特别是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在业务指导上下功夫,实现管理规范化。履行好档案行政监督管理职能,提高档案整理归档的规范化水平。二是要在馆室建设上下功夫,实现馆库标准化。三是要在档案数字化上下功夫,实现档案信息化。
第三,要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切实发挥档案作用。一是要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要服务政治建设,促进政务公开。三是要服务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
第四,要提高依法治档能力,推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强法制宣传。宣传档案知识和《档案法》《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要加大档案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查处各种档案违法案件,加大监督整改力度,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用法律规范全市档案事业的发展。广大档案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既要做档案资料的忠实守护者,更要做历史资政的辛勤实践者,自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复合型人才,为通辽档案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叙瑢:《发光材料与显示技术》,化学工业出 版社,北京 ,2003 年 1 月第一版。2.樊美公:《光化学基本原理与光子学材料科 学》,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1 年 2 月第一版。3.李建宇:《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应用》,化学工业 出版社 2003 年版。4.于桂贤、袁绍嘏:《发光材料的研制及应用》,《化工新型材料》 29(6)(2001):1-5。5.刘耿生:《档案真伪论》,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年 5 月第一版。6.陈振乾:《浅谈防伪纸张》 , 《中国防伪报道》 , 2005 年 1 期。7.齐成:《常见防伪纸特性和应用领域》 , 《印刷 质量与标准化》 ,2007 年 5 期。(大连市,邮编: 11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