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盆景修剪方法图解篇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盆景的起源,盆景的几个重大历史飞跃、缶景的含义和意义。难点:盆景起源的几种学说。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应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授课。
学时分配:理论讲授4学时
§3-1 学习中国盆景史的意义
一、学习中国盆景史能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
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在历史长河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化,盆景艺术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她是我国独特的一门艺术形式。
二、学习中国盆景史是继承、借鉴、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今天的盆景都是在过去盆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盆景艺术创作而言,任何一个盆景艺术家的即使是一件独创的盆景艺术作品,也不能离开吸收过去的成就,即过去时代盆景艺术匠师们通过历代筛选出来的盆景材料、从盆景艺术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原理、方法。因此,所谓“创新”,只不过是个相对的说法。
我国历代的盆景艺术匠师们和盆景艺术理论家们通过他们的辛勤耕耘,在盆景材料、立意、造型、技法、欣赏晶评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上升为盆景艺术理论,我们通过学习古代这些理论,使我们能够了解我国古代盆景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艺术实质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所以,盆景艺术理论一旦产生,就会影响社会的盆景事业的发展,影响盆景艺术家、爱好者的创作实践,并活在千万人的意识之中。因而,过去的盆景艺术发展对今天乃至未来的盆景艺术活动将会发生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研究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研究盆景史是完全必要的。
古代盆景艺术中的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呢?①学习古代盆景艺术家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经验;②学习他们的创作思路、手法和精神:学习他们如何取得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为什么能够创作出符合一定时期自然和生活景象的盆景作品,符合当时群众的审美心理;学习他们严谨治学、严肃创作的精神等。
当然,我们在做到古为今用的同时,还应该做到洋为中用,我们还要批判地吸收世界各国在盆景艺术和技术方面先进的东西。
§3-2 关于盆景起源的几种学说
一、盆景起源学说
1.唐代起源说 持这种观点的文献颇多,其论据都是陕西乾陵唐代章怀太子墓壁考古。
2.唐代前起源说
《盆栽技艺》(作者耐翁)中有记载:“盆景创始唐代以前。”其根据也是乾陵 考古,只是结论不同而已。3.晋代起源说
《盆景》(作者徐晓白等)认为:“六朝《南齐书》曾经载有„会嵇剡县刻石山,相传为名,‟这可以算是盆景假山的滥觞。” 4.东汉起源说
其论据是河北省望都县东汉墓壁画考古,参见《中国盆景艺术》。5.西汉起源说
《盆景制作》(作者胡良民等)中说:“……早在西汉就出现了盆栽石榴的记载。” 6.古代园林造景起源说
“中国盆景起源于古代园林造景,如夏有瑶台、商有鹿台、周有灵台……进而缩龙成寸,出现假山盆景与树桩盆景。”(宋德钧《中国花卉盆景》1986.9)。7.夏朝起源说
《岭南盆景》一书载(作者孔泰初等)“……盆景的起源远远早于唐代,有近四千年的历史。”论据是《史记》中有记载。8.尚待进一步考证
“究竟起源于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吴泽椿等:《中国盆景艺术》)。9.起源新说
彭春生研究认为:盆景起始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物证是浙江余姚河姆渡考古,陶片绘有盆栽万年青图案。
综上所述,盆景溯源(见图)巳从1200年前的唐朝(胡运骅等)追溯到了唐代以前(耐翁)的晋代(徐晓白)、东汉(韦金笔)、西汉(胡良民等)、夏商(孔泰初、宋德钧),直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彭春生、龚若栋)。其考证手段一是文物考占,二是文字记载。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在我国盆景研究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占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它也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渐进过程。
二、关于盆景起源的讨论分析
1.乾陵考古中发现的唐代盆景是相当高级的树石盆景或石附式盆景艺术形式,且已进入宫廷生活,因而它不是盆景的最原始形式,也不是盆景起源的证据;
2.望都考古中发现的“盆栽”其实是插花艺术形式,因为作为一株植物来说,它有主干、主枝侧枝之分,而“六枝小红花”根本就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与其说是盆景,倒不如说是插花;以此证明盆栽起源于东汉,值得商榷;
3.汉代山形陶砚也是比较高级的山水盆景形式,也不是盆景的最初形式;
4.汉代缶景有山有水有树有鸟,也不是最简单的盆景形式;缶景和山水陶砚可以证明汉代已有了比较高级的盆景,但不是起源;
5.园林在盆栽之后。“因为园林的营造需要相当富裕的资力,即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相当的土木工事,即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盆景艺术比园林简单易行,用不着花费多大财力、人力,从事实来看也是如此,盆栽的出现比园林的出现早得多,因而园林起源说是不成立的; 6.从逻辑推理来看,石玩比盆栽技艺技术上更为简单,因而很可能石玩的 出现早于盆栽。从先后出现顺序来看盆栽是源,而石玩是流;
7.从地栽转向盆栽是一次关键性的飞跃,它标志着盆栽艺术的起始,亦即盆景的起源; 8.一般说来草本盆栽比木本盆栽来得更为简单容易,所以,盆景的最初形式是草本盆栽; 9.陶盆的出现是产生盆栽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在陶盆未诞生的新石器时期以前的旧石器时期不可能出现盆栽形式。
总之,盆景是在盆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新石器时期草本盆栽出现到汉代出现木本盆栽、缶景,其间经历了漫长的盆栽阶段(盆景的原始阶段)。起初草本为主,后来转向木本为主,刚开始以生产为目的,而后转向以观赏植物为主,并逐渐增添人工艺术美。在此期间盆栽还受到了古代园林、石玩、玉雕、木雕、编织、插花、书法、绘画、诗歌、神话传说等因子的影响(构成盆景发生、成长的特定历史环境)而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最终使盆栽在形式上、内涵上得到升华而进入盆景的高级阶段。原始盆栽发展到今天,至少经过了唐宋的意境飞跃、元代的体量飞跃和明清的理论飞跃几个历史阶段。唐代、南宋和元代,日本先后派使者来华学习盆栽技艺。因而,盆栽一词在日本一直沿用至今,也说明我国古代盆景就叫盆栽,这也是“盆景是在盆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的一个佐证。盆栽乃盆景之源是无可非议的。
§3-3 新石器时期草本盆栽与夏商石玩
一、盆景最初形式——草本盆栽
1.最早的盆栽:1977年在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第四文化层中,出土了两决刻画有盆栽图案的陶器残块。这是原始美术家对当时盆栽植物所做的艺术再现,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盆栽了,或者说是最原始、最初级、最简单的盆景,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盆景。
2.我国盆景最初形式——草本盆栽的主要特点是:
①从发生地域来看,它首先诞生在适宜植物栽培的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良好条件下和人们生活条件比较富裕的地方,在条件比较差甚至是干旱恶劣的其它地方盆栽不会如此早期出现;
②形式简单,只具备了植物和盆钵这样盆栽的两个基本要素;
③从植物的材料看,以比较容易栽种的草本植物为主,以生产目的为主,即便是为了观赏,也是以自然美为主,很少人为干预(剪扎),也谈不上什么意境;
④从构图上看,已经开始考虑到了统一、均衡、比例、尺度等形式美,但仅仅是一种朴素的审美意识的反映;
⑤原始、低级、简单是它最大的特点,只能叫做原始盆栽,称不上艺术盆栽。
二、夏商石玩与玉雕
夏商周秦这个时期的玉雕、石玩和老庄思想为中国山水盆景的选材、造型、审美、技法等方面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对以后汉代缶景的形成影响深远。
§3-4 汉代木本盆栽与缶景
汉代既完成了草本盆栽向木本盆栽的转化,又实现了原始盆栽向艺术盆栽——真正盆景的转化。
一、汉代木本盆栽
早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为了把西域的石榴引种到中原来,就采用了盆栽石榴的办法。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木本植物盆栽的文字记载。从此也就完成了草本盆栽向木本盆栽的过渡。汉代盆栽目的主要还是为了生产,为了引种驯化,仍然属于原始盆栽的形式,它离艺术盆栽即真正的盆景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它出观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它本身,为汉代缶景的出现打下了栽培技术基础。
二、东汉缶景
据野史所载;“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一缶,世人誉为缩地之方。”这就是此书中所谓的缶景。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缶景已不再是原始的盆栽形式了,它已经成了盆栽基础上脱胎而出的艺术盆栽——即真正的盆景艺术了。这又是盆景发展史上的一次关键性的突破。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艺术盆栽的最早的记载。就是说艺术盆栽起始于汉代。
缶,从现代字典上解释来看,它是一种口小肚大的瓦器,看来令人费解,山水景观怎么能置入这样的容器中呢?同样,宋代“壶中九华”之壶也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只要连系起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缶就是壶(读音极似),它是古代专门用来制作山水盆景的盆盎(当时陶器分类不细,故把水底盆划到缶的范畴了),缶的形式应该像山形陶砚、唐代三彩山形陶砚、乾陵考古之盆景等所用之盆那样,而不是一般缶所指的口小肚大的那种瓦器。
山水盆景称呼的演变:汉唐时称山水盆景之浅盆为缶,宋代称之为壶,今叫浅盆或水底盆。
三、汉代盆景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1.形式上
汉代在出现比较高级的木本盆栽的同时,盆栽逐渐与盆景区分开来,出现了在盆内(缶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即真正的盆景形式了。所以说,汉代是从盆栽向盆景飞跃的关键时期。2.内容上
丰富多彩,既有树木,又有亭台楼阁、人物鸟兽,内容反映了自然美与生活美。从此以后,盆栽不只是为生产而生产了,而变成了一种以欣赏为主要目的的特殊艺术形式了。3.汉代盆景以缶为容器
缶就是壶。就是山水盆景之水底盆。4.技法上
应用了“缩龙成寸”(缩地之方)、“咫尺山林”的艺术手法,已经开始把画意注入到盆景中去了。
过去认为盆景起源于汉代或形成于唐代的观点应该改为盆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成熟于汉代,更为确切。
§3-5 山水盆景起源
据贾祥云研究:1986年山东临胞发现北齐古墓,墓主为北齐天保9年魏威烈将军史崔芬。墓四壁有彩色壁画,其中16幅画面上都有奇峰怪石。有一描绘主人欣赏盆景的壁画,一浅盆内伫立着玲珑秀雅的山石,主人正在品赏盆景,神态如痴如醉,栩栩如生。这一发现在中国赏石文化史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另据考古学家夏名采考证,山东青州发掘一座北齐武平四年的画像石刻墓,出土了九方画像石刻,有一方为“贸易商谈地互赠礼品”的场面。该图高136cm,宽98cm。画面上方为展翅高飞的吉祥鸟;左方的主人端坐于束腰基座上,右脚放于左膝上,左手持茶杯,注视着对面的客人。从面部形象到所穿服饰看此人为6世纪古罗马商人,他身旁站立着一个主人的随从,此人双手托一浅盆,盆中放置一件高19cm,下宽16cm的青州怪石。该怪石山峰兀起,群峰耸立,层峦迭嶂,沟壑纵横,玲珑奇秀,具有瘦、漏、皱、透的特色。为主人回赠罗马客人的礼品。束腰基座为我国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基座。客人头发蜷曲,深目勾鼻,身穿挂满玉壁的长衫,双腿半蹲,双手托一银质器皿,送到主人面前。
北齐两座古墓中发现的彩色壁画和画像刻石都对青州怪石作了生动的摹写。这种玲珑剔透的盆景,是历史的佐证。我国最古老的赏石史料尽管有很多神话传说或历史资料,对赏石做过描述,但仅限于文字记述。而北齐两座古墓彩色壁画和画像刻石的发现,使人们直观地去审视北齐时代怪石的神采,形神兼备,一目了然,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赏石文化鉴赏的新篇章。
这些史料向世界证明:中国山水盆景早在北齐时代就已经形成,并且走出国门,作为礼品向欧洲赠送。这一史料的发现,把中国山水盆景艺术的形成时间最少向前推了一个半世纪,证明山水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
§3-6 唐代盆栽、盆池、小滩及赏石
魏晋以后,玄学引导土大夫从自然山水中寻求人生的暂理与趣味(以陶泌明为代表)。这种风气促进了我国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进而也促进了盆景艺术的发展,盆景艺术开始向诗情画意的方向飞跃。
唐代(608—907),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在文化艺术方面,如诗歌、绘画、雕塑、旅游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然,盆景艺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式多样、题材丰富、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等方面,而且用途广泛,美学理论也日渐成熟。
一、唐代盆景异名考
唐代是我国盆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弄清唐代盆景的异名对于我们系统研究中国盆景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唐代盆景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而且也不曾有直呼盆景者,异名颇多,从诗中内容看有如下叫法:
1.唐代桩景
唐代称桩景为“花栽”、“盆栽”。2.唐代山水盆景
异名有假山、山池、盆池、小滩、小池、池、厅池、小潭、叠石、累土山或以石名命之,如叠石、赤城石、奇石、怪石等。3.赏石和石料
因为诗中没有关于盆的描写,所以很难断定是不是盆景,故暂列为赏石、石料之列(亦属盆景内容之范畴)。(1)太湖石: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兼呈梦得》、《杨六尚书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因对举杯寄赠绝句》,《太湖石》;(2)支琴石:白居易《问支琴石气》;(3)双石;白居易《双石》;(4)奇石:李德裕《奇石》;
(5)罗浮石:李德裕《题罗浮石》;(6)似鹿石:李德裕《似鹿石》;(7)石笋:李德裕《海上石笋》;(8)泰山石:李德裕《泰山石》;(9)巫山石:李德裕《巫山石》;(10)漏潭石:李德裕《漏潭石》。
二、唐代盆景的类别与形式
盆景发展到唐代,凡桩景、山水盆景、附石盆景、水旱盆景、石供几大类别已基本具备,桩景造型手法(扎剪)也有了记载。1.唐代桩景——盆栽形式
盆栽在唐代主要有三种形式:直干式,曲干式和观花盆栽。
(1)直干式盆栽:树干挺拔通直,枝条低垂繁茂,连鸟都飞不进去,这种形式盆栽经常陈设在有窗的长廊或小室内,主要观赏其坚贞,刚劲的气势和幽新的枝。
(2)曲干式盆栽:曲干式五针松充分运用了“枝无寸直”的画理。其枝条紧凑,叶片簇簇,而且养护技术高超,使得叶色浓绿碧翠生机盎然。枝干和叶片完全是用娴熟的蟠扎和修剪技术来实现的。曲干式盆景达到了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观花盆栽:观花盆栽是以山花为植物材料,之所以采用盆栽形式是因为南花北移之缘故,南方人身居北方但还要想看到南方的山花,也只好盆栽了。2.唐代山水盆景——盆池、假山、小滩及其它 从唐代文物和盆景诗看唐代山水盆景:对于唐代山水盆景迄今已报道的文物考证,其中主要是乾陵考古,西安中堡村考古和阎立本《职贡图》。
三、唐代盆景的艺术特色
1.乾陵考古中发现的盆景形式是附石式盆景或树石盆景或水旱式盆景,从诗画中也可以看出,唐代上层社会欣赏盆景、以盆景作为室内装饰品、作为人际交往中的礼品已成为社会风尚。
2.阎立本的《职贡图》中说明唐代山水盆景已初步形成三峰式艺术风格,达到了“程式化”的成熟程度。
3.唐代山水盆景式三彩陶砚实为山水盆景造型与砚台二者完美结合的工艺品,它是从汉代山形陶砚发展而来的,但从山峰气势、布局、内容(有山有树有鸟)来看,比汉代陶砚艺术水平高多了。山水盆景式陶砚的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4.从唐代文人画(盆景画在内)和盆景诗来看,其主流是把生活诗意化,实质是脱离生活,(所谓超脱),文人画的绘画理论和诗歌之意境反过来又影响到盆景创作上。以诗情画意写入盆景,形成了文人构思的写意山水盆景形式,这类盆景的思想主题是以冷洁、超脱、透逸等概念为高超的意境(所谓意境飞跃,宋代亦然)。足见封建文化极盛时期的唐代,也是盆景艺术的极盛时期,唐代不是什么“起源”之时,更不是什么“形成”时期。
唐代文人这种复归大自然、超脱现实的思想,实则是春秋战国时期老庄的思想,也暑晋代陶渊明思想影响的结果,是在他们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5.唐代盆池、小池、小滩、小潭实为一种大型盆景,形状多样,内容各异、丰富多采,这又是唐代盆景的一大特色。
6.在唐代,盆景既是艺术品,又是商品,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7.唐代盆景的容器,一般以圆形莲瓣形缶即浅泥瓦盆为主。
8.唐代盆景所用植物大致有松、竹、慈竹、莲、萍、苔、山茶、五针松、兰、荪、桃、菊、柳等。
9.唐代盆景石料,据盆景诗中描写的有:青石、白石、太湖石、罗浮石、似鹿石、石笋、泰山石、巫山石、漏潭石、赤诚石等。
10.在色彩构图上唐代盆景也有一定的考虑。乾陵考古所用缶多为黄色,它与红花绿叶灰石相互辉映,起到了衬托的作用。11.唐代时人们对盆景的鉴赏能力已达到一定程度。如对艺术盆栽已懂得了欣赏其刚劲之美,“爱此凌霄干”和曲线美、苍老美,“蛇子蛇孙鳞蜿蜿”,对石头品评强调了形、声、神、韵统一美、协调美。“透”、“漏”、“皱”、“瘦”、“丑”的品评标准已见皱形。
12.唐代盆栽开始随着佛教和其他文化传人日本。因此,日本将“盆栽”一词沿用至今。
§3-7 宋代盆景、盆玩、盆山
一、宋代盆景名称
1.盆玩 2.盆山
3.假山、盆池、假山小池等。
二、宋代盆景实证及记载
1.实证
今扬州瘦西湖公园,由钟乳石制作而成的一盆山水盆景,看上去山峦起伏、溪壑渊深。2.物证
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收藏的宋人绘画《十八学士图》四轴中,有两轴绘有苍劲古松、老干虬枝、悬根出土的盆桩。这可作为宋代盆景的又一证据。3.诗文记载
①宋代盆景诗词,有20首左右,宋代盆景诗人主要有苏轼,陆游、黄庭坚、吕胜乙、梅尧臣、王令、方岳。
②宋代论述盆石的专著不断出现,主要有《宣和石谱》、《渔阳公石谱》、《云林石谱》等。③赵希鹄《洞天清录?怪石辩》曾对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有较详细的记述。④人称“米颠”的大书画家米芾,爱石成癖,他论石有透、漏,瘦、皱之说。
⑤宋代田园诗人范成大爱玩英德石、灵壁石和太湖石,并在奇石上题“天柱峰”、“小峨眉”、“烟江叠嶂”等名称,可见宋人已有了盆景的题名。
三、宋代盆景的特点及发展
1.宋代盆景是唐代盆景的继续,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是将宋代绘画理论更多地应用于盆景之中,使盆景艺术有所提高。宋代,不论宫廷民间,以奇树怪石为观玩品已蔚然成风。2.到宋代,桩景与山水盆景的区别更加明确了,并对石附式盆景有了文字记载。3.宋代有了对盆景的题名之举。
4.赏石标准更为明确,对石品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较唐代也有了显著提高。
5.盆景植物分类,出现了“十八学士”的记载。6.由于日本的“宋风化”,盆景再度传人日本。
7.宋诗中出现了“枯艺”的记载,它与盆景发展关系密切。
§3-8 元代些子景
唐宋以来,除“假山”、“盆栽”为中型盆景以外,其余“盆池”、“小池”、“小滩”、“厅池”等虽说比汉代以来园林中之池沼小多了,但仍为大型盆景,是布置在门槛两旁或窗前或厅前。到了元代(1271—1368)制作盆景,才大力提倡小型化,并实现了体量小型化的飞跃,这对盆景的大力普及和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当时有一位高僧,法名韫上人,他云游四方,饱览祖国名川大山,胸有丘壑,师法自然,并善于运用盆景制作的各种技法,打破一般格局,极力提倡小型化,称之为“些子景”。关于这一点,清代刘銮在《五石瓠》中有记载:“今人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弱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概称盆景,元人谓之些子景”。元代些子景与今天的中型盆景差不多,与微型盆景尚有差别。元代画家饶自然所著《综宗十二忌》,运用中国山水画理论,精辟地论述了山水盆景的制作及用石方法,对盆景造型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此外,元代画家李士纡《偃松图》,是一幅艺术精品,松树抱石而偃,其姿态气势,结构布局,为后人制作松树盆景提供了有益启示。
然而,由于元代统治时间不长,统治者崇尚武功而轻视文化艺术,致使盆景艺术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不过韫上人提倡的些子景,对后人盆景小型化有一定影响。元代使盆景发展实现了“体量小型化飞跃”,除新石器时期的上盆飞跃、汉代的盆栽飞跃、唐代的意境飞跃以外,此次飞跃也是中国盆景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3-9 明清盆景
一、明代盆景
1.实证
(1)天宁寺遗物——桧柏盆景,扬州保存至1988年死去,原为扬州古刹天宁寺遗物。为扬派盆景代表作,树龄400年。
(2)泰州古柏:泰州至今也保存一盆明末崇祯年间的古柏,是季驸马赏玩的龙针柏盆景,其中三干,虬曲多姿,枝片龙飞凤舞。
2.文献记载:明代盆景专著较多,文字记载也颇多,《中国盆景艺术》一书论述得较详。如:明代屠隆著《考架余事》、曾勉之著《吴风录》、王鸣韶著《嘉令三艺人传》、陆廷灿著《南村随笔》、文震亨著《长物志》、屈大均著《广东新语》、吴初泰著《盆景》、林有麟著《素园石谱》等。
二、清代盆景
1.物证 ①扬州八怪郑板桥题画《盆梅》,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梅花盆景艺术。②扬州盆景园收藏的清代中后期盆景遗作。2.文献记载
清代记载盆景的文字就更多了。论述盆景的著作犹如雨后春笋,纷纷问世。如:《花镜》(清代陈扶摇著)、《杨州画舫录》(李斗所著)、《盆景偶录》二卷(苏灵著)、《岭南杂记》(吴震方著)、《石谱》(诸九鼎著)、《练水画征录》(程庭鹭)、《五石瓠》(刘銮)等。
清光绪年间(1875—1908),苏州盆景专家胡炳章最善于制作枯干虬枝的古桩盆景。这是人工结合自然造型的范例,对开创和发展苏派盆景有重要贡献。今称枯艺盆景(神枝与舍利干盆景),日本很流行。
盆景诗词:著名的诗作者有康熙皇帝、郑板桥等。
三、明清盆景特点及发展
明清是我国盆景史上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盆景理论和制作的专著纷纷问世,盆景技艺亦趋成熟。在苏杭一带,盆景得到了大普及。在盆景理论上,对盆景树种、石品都有了较系统的论述。可以说在明清时期我国盆景理论是一个飞跃的时期。在盆景类别形式上,至清代,更加多样,除山水盆景、旱盆景、水旱盆景外,还有带瀑布的盆景及枯艺盆景。可以说我国盆景理论在清代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3-10近代盆景史略
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是一个政局动荡的时期,长期军阀混战,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导致盆景事业日趋衰败,一蹶不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数灾难,盆景艺人连家园都没有,更谈不上盆景创作。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济也十分困难,人已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没有力量发展盆景事业了。
§3-11 中国盆景通过日本传向西方
一、中国盆景传向日本:
1.日本“唐风化”、“宋风化”,使盆景传向日本。
2.日本自绳文、弥生的史前原始时代以后,从中国接受了先进的文化并加以发展。以后常向隋唐(589—907)派出使臣,学习并带回律令、宗教、文化、习俗、艺术和技术等,其中就包括学习唐代盆栽技艺。从此,向往仰慕唐风和珍重唐人文物的风气开始风行于日本上层社会,之后普及于民间。这就是“唐风化”。
3.在南宋也即日本镰仓时代,日本社会普遍追随南宋风俗,这是在以往由随唐使发端所已形成的“唐风化”基础上,经由南宋高僧陆续东渡再度激发而形成的“宋风化”。4.日本的室町时代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明代,明代是中国盆景的又一个兴盛 时期。恰好,此时也是日本的盆玩、盆石流行时期。
5.日本江户时代中期,上层知识界全盘接受了中国“文房清玩,琴棋书画”的清高的生活方式,作为文人“煎茶”席间的点缀品的盆景,日本俗称“文人植木”。在维新后,于东京发展成为一种正式流派,把盆景的赏玩看作是对社会风尚具有教养陶冶作用的潮流。这一风气在盆景爱好者们的影响下,普及了整个日本社会,凡出入高官门第的,都把原来附带培育盆景转而当作一种专业经营,日本盆景事业趋向繁荣。
二、盆景传向西方:
1.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京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来,西方对日本盆景的兴趣与关注急剧上升,以至造成了一种错觉:西方人认为盆景是日本人传统固有的“适应自然”的艺术观表现。这完全是错觉,完全是由于不了解中国盆景悠久历史和传向日本的经过所造成的。
2.盆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向西方,当前欧美各国的盆景也逐渐兴起。在美国一些大学农科中,盆栽艺术常被作为一项正式课程,大学盆景教育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3-12 现代盆景简史及盆景著述与期刊
一、现代盆景简史
自1949年到现在,盆景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恢复发展阶段,十年内乱阶段、大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
1.恢复发展阶段(1949—1965)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祖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采取了保护、发展和提高的政策,在盆景界积极贯彻了双百方针,盆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创新。2.停滞阶段(1966—1976)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盆景和其它传统艺术一样,被打成四旧,被诬蔑为封、资、修的黑货,打入冷宫,遭到摧残。3.大发展阶段(1977—1998)
1977年以来,盆景艺术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发展迅速。
4.繁荣阶段: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办以来,中国盆景进入了又一个繁荣发展时期,飞速发展,并走向国际市场。
二、专著与期刊
解放后到现在,我国先后出版了近30个版本盆景专著。有关盆景期刊有如下几本: 1.《大众花卉》,天津园林局主办; 2.《花木盆景》,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协助,湖北花木盆景协会主办; 3.《中国花卉盆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 4.《中国花卉报》,中国花卉协会主办。主要盆景专著有:
1.《盆景制作与欣赏》姚毓璆、潘仲连、刘延捷著.浙江科技出版社,1986.2.《中国盆景—佳作赏析与技艺》,胡运骅等主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中国盆景流派丛书:《中国苏派盆景》、《中国扬派盆景》、《中国川派盆景》、《中国浙派盆景》、《中国通派盆景》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4.《岭南盆景造型艺术》,刘仲明 刘小玲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5.《观果盆景培育造型与养护》,马文其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6.《中国盆景》,徐晓白、吴诗华、赵庆泉著,安徽科技出版社,1985.7.《成都盆景》,潘传瑞著,四川科技出版社,1985.8.《盆景桩头蟠扎技艺》,陈思甫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9.《岭南盆景》,孔泰初等,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10.《微型盆栽艺术》,沈荫春,江苏科技出版社,1981.11.《树桩盆景设计与制作>>,冯饮铎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5.12.《盆栽技艺》耐翁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13.《中国盆景艺术》,吴泽椿等著,《城乡建设》编辑部出版,1981.14.《盆景》,徐晓白,张人龙,赵庆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15.《成都盆景》,冯灌父等,1957.16.《盆栽趣味》,周瘦鹃等,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17.《上海龙华盆景》上海盆协编,1980.18.《盆景艺术展览》,傅珊仪,柳尚华,1979.19.《中国盆景》(画册),刘春田等著,北京特种工艺画册编辑部,1980.20.《广州盆景》,广州盆景研究会著,1962.21.《中州盆景》,《中州盆景》,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主要盆景教材有: 《盆景学》(第1版)教材,彭春生 李淑萍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盆景学》(第2版)教材,彭春生 李淑萍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盆景与插花技艺》,刘金海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盆景修剪方法图解篇二
盆景修剪方法
摘心:为抑制树木盆景的生长,促使侧枝发育平展,可摘去其枝梢嫩头。摘芽:树木盆景在其干基或干上生长出许多不定芽时,应随时摘芽,以免萌生叉枝,影响树形美观。
摘叶:观叶树木盆景,其观赏期往往是新叶萌发期,如械树、石榴等新叶为红色,通过摘叶处理,可使树木一年数次发新叶,鲜艳悦目,提高共观赏效果。修枝:树木盆景常生出许多新枝条,为保持其造型美观,须经常注意修枝。修枝方式应根据树形来决定,如为云片状造型,则将枝条修剪成来平整状。一般有碍美观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枝等,均应及时剪去。
单干桂花栽培技术
1.采种桂花9至10月开花,果实于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成熟
当果实进入成熟期,果皮由绿色逐渐转为紫黑色时即可采集。采集的果实堆沤3天左右,待果皮软化后,浸水搓洗,去果皮、果肉,得到净种,稍加晾干湿润沙藏。因桂花种子有后熟期,一般要湿沙催芽8个月后才能发芽。
2.育苗常用播种育苗法
播种育苗能获得大量的桂花实生苗,苗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生活力强,寿命长,尤其是树干发育良好,适宜用作行道树或庭荫树。桂林地区多以此法培育单干桂花大苗。播种常用宽幅条播,行距20至25厘米,幅宽10至12厘米,每亩播种20公斤,每亩地产桂花苗2.5至3万株。播种前要将种脐朝向一侧,覆一二厘米的细土,再盖上薄层稻草,喷水至土壤湿透,以防土壤板结和减少水分蒸发。当种子萌发出土后,及时揭草,将草放置于行间,既可保持土壤湿润,又能防止杂草生长。
3.养护技术
(1)中耕除草目前大多数苗圃还是采用人工中耕除草方法。在以主干为中心1米直径的树盘内重点松土和除草。机械中耕是用小型拖拉机进行。一般行距1米以上的大苗区,可用机械中耕除草。小苗区每月可进行二三次。另外,灌水或降雨后,为防止土壤板结都应进行中耕松土,以利于苗木生长。
盆景修剪方法图解篇三
桂花盆景造型之修剪方法
修剪是桂花树盆景造型的主要方法之一,又是保持造型结果的重要手段,合理的修剪措施,除了可使树形美观外,还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并使盆景花多而密。修剪应贯穿于桂花树盆景制作与养护的始终。
修剪时,对杂乱的交叉枝、重叠枝、平行枝和对生枝等应进行调整,即剪掉其一或疏一截一。对于留下的枝条,可因养分集中而长得粗壮。当培养枝长到适合粗度时,再进行强度修剪,使之短缩.生出第二节枝。待第二节枝长到适合粗度时,再加剪截。以后依次对第二、第四节枝等也都如此处理。一般每一节枝上留两个小枝.小枝一长一短。经多年修剪后,枝下短、粗壮,苍劲有力,逐步形成需要的树形。
桂花树体的修剪,有摘、截、疏与伤等措施。摘,即摘心与摘叶。在生长期,将新梢顶端嫩尖去掉称摘心。摘心可促进腋芽生长,多长分枝,抑制高生长,有利于盆景造型美观(图5—5);摘叶就是去除部分叶片,可促进萌发新叶。截,是将当年生枝条进行短截,短截后则中短枝增多,母枝增粗。所谓枝疏则截,截则枝密,有利于枝条造型。疏.是指疏剪,将过密枝条从基部剪去,有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留下枝条旺盛生长。是对桂花树枝干进行刻薄锵伤、环剥、拧枝、扭梢和拿枝等,观花用的桂花树盆景可采取这种方法,促使开花。
1、培育期修剪 所谓培育期,是指从盆景桂花树定型修剪栽植后.到加工成型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长短和造型的方法有关系,如要加工成自然大树造型,定型修剪后培育期就短些。如用蓄枝截干法造型,时间就长一些。因为枝条要经过多次修剪才能成型,两次修剪要问隔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行。
用树桩培育的桂花树盆景,在定型修剪后,树干及主枝已确定.需要进一步加工修剪的是二级枝以及更细的三级枝。这些枝条的加工修剪,要掌握的基本要点是:一个枝条要有一定的曲折度,每个枝要有长短之分,方显优美。
枝条的修剪还要注意芽点出枝。根据造型的要求,一是腋生芽取其一,二是互生芽根据出枝方向而定,三是节间较长的徒长枝一般都是剪除,丫叉枝剪除一枝。
2、观赏期修剪观赏期的修剪,是指桂花树盆景成型后,为保,持造型桂树的优美形态而进行的修剪。这种修剪是长期的.大量的,必须认真做好。
作为观花用的桂花树盆景,应在花开败后进行强修剪,一般枝只留2~3个芽,把枝条剪短。春、夏季从枝干上长出的新芽,凡造型不需要的应及时去除。一般枝条长到20厘米,个别枝条长到30厘米左右时,应把枝的顶端剪除,控制枝的长度,以利于花芽的分化。
观于用的桂花树盆景,一年四季都可修剪,但最佳修剪期仍是发芽前的春季,因为这时气温不高,树液流动不快。
盆景修剪方法图解篇四
榕树盆景怎样养殖 longshan erlongjushi
榕树盆景的养殖及养护方法家庭盆景中榕树盆景很多,很具观赏价值。榕树盆景的养殖及养护方法家庭盆景中榕树盆景很多,很具观赏价值。榕树,常绿乔木。榕树根据用途可分为绿化树、榕树桩盆景、榕树瓜(地瓜榕、人参榕)盆景。由于榕树根系发达,根部常隆起,并凸出地面,因她的要块造型独特,令漳州人对榕树情有独钟。以植物生理学对榕树进行科学的栽培,使榕树根块较快成长,并控制其枝桠的成长高度,栽培出不同规格、不同风格、形态各异的盆景,具有天然雕刻和美术加工相融并琢的培育方式。为榕树盆景的观赏价值提升,并成为漳州继水仙花之后又一独特花卉。从最小50克的微型榕至2000克的不同规格盆景。形态自然、根盘显露、树冠秀茂、独特风韵的人参榕,观姿赏形,令人妙趣横生,心情愉悦。适宜摆设居家、办公室及公共场所。近年来风靡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本的主要出口产品,占据盆景市场较大份额,是一种高档的时尚花卉。榕树盆景的栽培与养护方法对于刚上山挖取和在市场上购得的下山的老榕树桩,该怎样种植和养护才使它不至于死掉呢现在我把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介绍如下:树盆景材料来源有三个方面:野桩、插枝、实生苗。本篇主要讲述野桩培养。野桩的采集时间在每年的2月---10月间,其中以4月---7月最为适宜,这段时间气候温和,空气湿润,z7c2e 树桩生根发芽快,存活率高。采集野桩的地点应选在山脚、村边、地角等处,这些地方的榕树盆景经常受牲畜的啃踏和人为砍伐,树干曲折,干古奇特,较容易找到适合做盆景的桩材。一般下山的老榕树桩,树龄都在几十年之上,当挖取下来时,树的根部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要立即进行处理。在栽种之前,按造型的要求,可作一番小裁剪,然后放入水中浸泡2至3天,如能加入一些吲哚丁酸溶液效果更佳。一般来说,只要收尾自然的桩子,经一两年的精心培育,生出气根,弥补了不足之后,也会长成意想不到的好桩景。采桩的时候,对于老桩要小心谨慎,不要过多伤根部,尽可能取得细根,以提高成活的保险系数。嫩桩就没有太多的顾忌了,随便在中段截取也能成活。嫩桩是越长越好,可塑性大,长相一般的桩材也能培育成很好的盆景。野桩采集回来后,要尽快对其处理,根据桩材和培养目标进行剪截、取舍。榕树生命力强,伤口愈合快,裁桩可以一步到位。树桩可盆植、厢植,有条件也可地植,而且地植生长较快,可修剪次数多,成型也快。树桩的培育基质一般要求是疏松透气偏酸的黑石粉泥、河沙、建筑用石粉、煤渣等,而
z7c2e 即可,插树以深3寸左右为宜。淋上定根水后放置于阴凉背风处养护,地植的用遮盖物遮阴。初春时天气较冷,最好用薄膜套袋,这样更能保证存活。管理当中视天气状况浇水,保持培养土湿润而不渍水,渍水过多易造成根部发黑坏死。正常情况下树桩才会发芽生根。榕树是先发芽后长根,切不可为其表象所迷惑而疏于管理,待芽长至5cm—6cm后,逐渐让树桩适应阳光,恢复正常管理。笔者有时采集回来的桩子太多,经过剪裁后,将桩子置放于背风阴凉湿润处,不放培养土,早晚对桩子喷两次水,促其发芽生根,待其根粗芽壮后,再移植上盆。第一次种植要浇足水,轻压根土,在树身的伤口处或剪过的枝条处,涂上蜡或白胶。刚种植的树,水份蒸发得快,树桩容易枯死。所以早晚用细孔水壶轻淋树身。尽可能保持树身的湿润。如果阳光过强,应用一些杂物适当遮挡。有条件的,可把盆放在半荫处养护,等到新芽出有20至30厘米方。一般盆栽的树,盆底排水口不宜过小,过小会疏水不畅或透气不顺,新忍气吞声根部就会死掉。浇水时要做到:见干见湿,浇透,不浇半腰水。新种植的z7c2e 树桩发芽时,往往芽苗都是很乱的,但不宜盲目裁剪枝条,先任由它发芽,有些老桩发芽20至30厘米之后,如一旦裁剪乱枝过多,它就会慢慢死掉,刚种植的老桩,头一年最好不宜裁剪。要剪,也只好在种植3至4月进行。每次裁剪掉少量的乱枝条,而且分多次裁剪。一旦裁剪过多,就会影响根部以及整个树桩的生长。榕树是个喜大水大肥、能耐旱又能耐湿的树种,能在石缝中生长,也能在水中生长。树桩进入正常护理后,用腐熟的人畜粪尿或沤熟的饼肥作为追肥,每日进行一两次根外追施。移栽或换盆时,也可用沤熟的鸡粪、豆饼、骨粉掺入培养土充作基肥。充足的肥料会使枝干快长快粗,年可修剪的次数多,达到缩短培养期的目的。水的管理也很重要。榕树虽然耐旱又耐湿,但也不能因此而疏于管理,成活后的榕树长期渍水,易造成只长根不长枝干。三伏天两三天不浇水,树不会枯死,但一浇水,叶子就会青枯脱落,影响生长,因此,水的管理要见干见湿,三伏天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一般老树桩栽培得3至4年之后,方宜进行较大的裁剪,每年可进行一至二次的裁剪。老榕树桩最佳裁剪时期是每年的2至3月份,或7、8月份,z7c2e 树桩头,特别是盆栽的,最好在每年9月至10月把树叶全部剪光。因为这段时期枝叶需水量大,老树桩本身供水量不足。榕树桩头,不宜常换盆或移栽换土,常换盆或移栽会影响生长。榕树虽然一年四季都可种植换盆、移栽,但榕树最佳的换盆或栽培季节是在每年的4至5月份间。对于下山的新榕树桩头,最好先种植在地下有3至4年后再作上盆培养。有些榕树桩头,该发枝条之处没有发芽。因此,榕树采取嫁接法不易成功】接成功率最高。野桩成为桩景,修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第一年先培其根基,养其精气,只抹掉不对位的芽,待第二年枝条长粗木质化后才可动剪。以剪为主,绑扎为辅,剪裁以一年一次为宜,长势壮旺的可动剪两次,待剪短枝条长出的叉枝粗壮后再次动剪。如此反复,如果修剪得当得法,不出四年,一盆好的盆景就会出现在你的手中。大榕树老桩快速培育方法:用榕树制作盆景,南方各省最为流行,但要培养一件好的作品,也非易事:一是野生老桩多生于石缝中,挖掘极难带根,而榕树有无根不成景之说;二是将幼树培养成苍古雄奇、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古桩,费时费工。如何快速培育大榕树老桩、缩短成z7c2e 供盆景初学者参考。
一、多枝合插:清明节后,配合榕树修剪,选取部分大小不一的枝条,截成高低不等的扦插枝,按造型要求,高低错落,捆在一起,扦插于松泥中(分插后合植也可),使根系自然交叉。成活后在各枝相互连接处,用小刀划破树皮,使之吻合,粘为一体。第二年清明过后挖起,梳理根须,对粗长根进行短截,暂缓修剪枝条,以充分利用光合作用养桩。重修一般在休眠期进行为好,以免白色黏液外流过多,影响植株生长。然后地栽,促根催壮,加速粘合,对僵死枝去除布嵌,粘连不妥的可遂年按上法补之。第三年清明前后,修剪整形,上盆莳养,以控制根须无限度延伸。立秋前后再修剪或摘心一次,促其分枝。同时在原插干上,用撬皮、刻槽、锤击等方法促老催古。再培育几年,插枝增粗,相互挤压形成凹凸不平的整体,树头显苍古的榕桩嶙峋之状,再提根观赏盆。至此一件苍古的榕树盆景既基本养成。
二、老干直插:榕树生命力强扦插易活,即使老扦插,只要尽心护理,一般都能成活。扦插的时间在清明前后、日平均气温不低于20°c时进行为好。老干的采取:
z7c2e 一是从老榕树上选取有培养前途的枝干,锯截下来扦插;二是生长在山野石缝中的榕树,桩坯可取,但根部无法挖掘,即可舍根取干,以干扦插养根。一般先地插后上盆,也可直接插于较高大的盆缸中,培育造型使升华成景,只要认真养护,三年即可理根提根。对缺根的地方,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处理:一是剥皮促根,即在需要长根部位,用小刀或木工凿在树干上横开宽1cm~2cm左右的小沟槽,剥去树皮,如多处须补根,开槽则上下错位,以便吸取营养而不致于创口周围皮层坏死;二是靠接幼树补根,即在需要补根位置,用利刀在树干上纵开一槽,然后用带根幼苗,削去部分树皮,嵌入槽缝,靠借固定,开槽长短宽窄要与靠接的幼苗相适应,待皮层完全粘合后,留根去干。笔者1994撵月上山挖取桩坯,见一大叶榕树根基深埋在石缝中,无法挖掘,但其干飘逸潇洒,掘之不得,弃之可惜,后截回老干扦插,培育几年后,现已枝繁叶茂,经两度提根,已初具景观,如果能用叶片较小的品种换冠,更具观赏价值。
三、合体拼栽:合体拼栽是最理想的一种增粗促古的有效方法。根据造型设计,选取3~5株两三年生幼树,在清明后,按造型要求,z7c2e 截枝后根枝交叉拼合一体,用高培土方法,植盆养护,根据生长情况,修剪整形,并逐步去土理根露根,三年后即可成景。笔者1995年4月初用5株大小不一的细叶榕幼树,拼栽造型,现已相互挤靠合为一体,树冠丰满,气根遍生,初具自然古老大树风韵。为进一步提高观赏价值,拼栽后第二年起,用叶片较小的印度榕枝条逐年逐枝分批嫁接换冠,叶片变小,现更具艺术魅力。
四、靠接增粗:多年生之榕桩,主干却仍太小,或形态不理想,可用幼树依附周围靠接增粗。从山野挖掘榕坯,干虽古老,多树根、枝不理想,可利用其老干,用靠接办法补干补根,三五年可初具景观。为进一步提高观赏价值,叶片较大的,可用小叶片树种嫁接换冠。嫁接换冠要注意:高空芽接或枝接虽好,但技艺不纯熟、气温不适度,成活率不高,最好是带根带泥高空靠接,即用小塑料袋包住根部带泥靠接,成活率可达百分百。成活后,靠近主干的接苗,去泥埋根附于树干上,使之下延长粗,增粗主干;离主干较远的接苗,根据需要,有些去根留枝,有些去枝留根,有些根枝全留,将根培养成下垂假气根,吊于枝上,则别有情趣。笔者1995年购一下山细叶榕桩
z7c2e 坯,分枝少且主干基部偏上,除三根粗根外,细根全无,养坯两年,根仍细而不长,露不出根,后用插扦的印度榕幼苗依附原桩周围,采取靠接方法,补根补干,不仅改变了树形,还使叶变小。但左下枝细而短,整体树形为等边三角形。后用一带根幼苗靠接,加长飘枝,其根保留,用矿泉水瓶去底,将根装入瓶内填土,直接盆面,待根深扎后去掉塑料瓶,即成粗大假气根。这种方法,根干都易增粗,同时弥补了基部过小的缺陷。榕树盆景养护方法:榕树盆景是具有生命力的象征的造型景观,因此维护其生命生长的延续就成了维护管理的必然目的。必须在日常维护中对其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榕树盆景,一般应放置在通风透光处,要有一定的空间湿度,阳光不充足,通风不畅,无一定空间湿度,可使植株发黄、发干,导致病虫害发生,直至死亡。榕树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以南各地区,主要商品产地福建漳州,喜酸性土,属非耐寒性植物,在北部地区,一般冬天还要进入温室维护管理。榕树盆景养护——浇水浇水是榕树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频繁的措施之一。榕树栽植于盆中,不论是深盆,还是浅盆,泥土总是有限的,z7c2e 话,植株就会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时观察,根据其土壤干湿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当然浇水也不可过量,若浇水过量,盆土长期过湿,则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烂;同时浇水的多少还要视季节变化、天气冷暖而定。一般说来,夏季或干旱时,最好早晚各浇一次水,春秋季节每天或隔日浇一次水,春天树桩萌动,也可视情况早晚浇一次水。梅雨季节或雨天时,则不需要浇水,还要注意排水。砂质土壤可多浇水,粘性土壤要少浇水。浇水可以叶面喷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结合,先叶面喷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浇“半截水”造成盆面湿、盆内干的现象,而且叶面喷水也不可过多,易引起枝叶徒长。榕树盆景喜温暖的环境,注意通风,能耐阴,忌阳光直晒,控制浇水,盆土干后即浇透水,越冬温度10摄氏度以上。室内摆放3-4周后需移至光线好的场所。问题:我是山东的,年初买的的榕树盆景好像光掉叶没有长新叶。一个星期浇一次水。没有晒过太阳。谢谢是冬天要到了的原因吗回答:要晒太阳,要想促使它长新叶,常用水喷喷。经常用磷酸二氢钾喷.问题:榕树盆
z7c2e 景叶子发黄,凋落怎么办我几乎每天浇水的,还是摆放在露天的,每天都有阳光照着,还是这样是不是营养不够回答:土的营养呢榕树喜欢疏松肥沃土壤,土见干见湿,干了就浇透.日常养护,应放置在室外向阳处。如放置室内观赏,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天左右就应搬置室外进行调养。夏秋生长期,每月施入一次腐熟的饼肥,盆土保持湿润,但也不能过湿,可经常在叶面及周围喷水,提高环境湿度。温度在5℃左右时,搬置室内向阳暖和处保暖,以防冻坏。冬季盆土宜偏干。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盆景修剪方法图解篇五
《盆景学》教学大纲
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理论学时:36学时 实验学时:0 适用专业:园艺(03以后)
大纲执笔人:姜泽盛 大纲审定人:赵飞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盆景即在盆中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是在盆栽和赏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考据这一园艺艺术的珍宝,起源于我国,它在为国争了光,搞好经济,丰富文化生活,美化环境等方面都起着一起的作用,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提高,盆景艺术也不断向前发展。盆景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盆景起源、流派与发展历史,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系统地掌握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及艺术表现技艺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本课程为园艺专业开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兴趣,拓宽专业视野,利用学习的知识为社会服务,本课程的开设也顺应了时代的招唤。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盆景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坚持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参观相结合。②要尽可能反映出该学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态势。③要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盆景的制作原理及制作技艺,盆景的养护及管理方式及方法。
《盆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师在传授理论基础的同时尽可能与实践相结合,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促进对能学过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学前好在修定《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美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再修该课程。3.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中根据新版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作为园艺专业的选修课,目的在于拓宽专业面,掌握盆景的制作与欣赏,培养社会极需的人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尽可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及动手机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二、教学大纲 绪论(2学时)
一、盆景的概念
二、盆景的作用
三、盆景的起源和发展
四、国内外发展近况
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盆景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重点难点:现代盆景的现状与发展 第一章:盆景的分类及艺术流派
一、盆景的分类
二、盆景的艺术流派
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盆景的分类原则及不同流派的形成。重点难点:各流派的艺术风格
第二章:盆景艺术造型原理与构思(2学时)
一、盆景造型的艺术原理
二、心源与构思
三、构图的基本要领
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盆景造型的基本原理及构思方式 重点难点:构图的基本要领与艺术表现的关系 第三章:树桩盆景的制作(8学时)
一、树桩的收集和养护
二、盆景的设计与制作
三、桩景的配石和配件
四、桩景的养护管理
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树桩的挖掘及提高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及养护管理方法。根据树桩的基础规化出制作方案。
重点难点:提高树桩的成活率及桩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第四章:果树盆景的制作(6学时)
一、适应制作盆景的果树种类
二、小苗养起盆景的制作
三、大树桩嫁接快速成型
四、果树盆景的养护管理。
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果树盆景的树种选定及制作方法。
重点难点:成型后的管理和型状的保持及花果量的控制等关键性的技术。第五章:桩景的养护管理(4学时)
一、水、肥、管理
二、上盆与换盆
三、整型与修剪
四、病虫害防治
五、搁置场所及防寒越冬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树桩盆景的水肥管理及上盆换盆技术。成型后怎样保持完美的形状,进行合理的整型与修剪及病虫害的防治时期及方法。
重点难点:不同类桩景对肥、水管理要求,怎样调节好根、冠两者的生长发育,保持好完美的造型,提高观赏价值。
思考题:
1、桩景的水、肥管理与普通盆栽的差异?
2、上盆或换盆应注意哪些事项?
3、防寒越冬的具体方法有哪几种?
第六章:山水盆景的制作(6学时)
一、石料与水盆(软石类、硬石类)
二、山水盆景制造步骤
三、山水盆景的养护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制作及山水盆用石的种类来源,及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与设备,成品盆景的养护管理。
重点难点:石材的锯载取舍与雕琢胶合配景的手法。
三、本课程考核方式的方法
对本课程采用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闭卷(笔试占70%),开卷要求每人根据学过的知识制作一件作品,全体同学参加评鉴分(30%)。主要参考书:
1. 北京林大花卉组,《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2. 胡运华等《中国盆景》,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杨念慈,花木与盆景手册,山东科技出版社,1987 4. 仲济南,盆景制作图解山水,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