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疆若干历史问题教案篇一
收复新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如何评价左宗棠”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学难点:首付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地图册。请同学们说出他的位置、面积、气候和物产等。
学生: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新疆的资源无产特别丰富,像是有、天然气、棉花、哈密瓜等,是一块宝地。
教师:正式这样一块宝地,才引起了西方列强对它的揶揄。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得到沙俄支持的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曾侵略新疆,后左宗棠奉命首付新疆,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阿古柏是怎样侵入新疆的?左宗棠优势怎样首付新疆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详细内容。
『板书』第三课 收复新疆
一、阿古柏侵占新疆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教室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想想,为社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学生回答: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初始西域,沟通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公元前60年,稀罕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物。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都护是汉在西域的最高长官,下设各级官吏。稀罕在西域通知的完全确立和对西域各国册封国王,颁发官印,调遣军队,征发粮草,表明新疆地区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清朝前期,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对新疆南路进行管辖 『板书』
2、阿古柏入侵新疆
时间1865年,中亚浩罕国(18世纪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建立的封建国家1876年被俄国吞并)派陆军司令阿古柏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接着连续攻占了天山南路各城。后来,阿古柏宣布建国,几年后,阿古柏把势力又扩展到了北疆。『板书』
3、英、俄对新疆的侵略
阿古柏的入侵,加剧了英国和俄国侵略我国的步伐。俄国在1866年,是浩罕国臣服成为沙俄的附庸。1871年,俄国扬言“伊犁永归俄辖”。并通过和阿古柏签订条约,取得了在南疆通商、设置商务专员等特权。
教师过渡:面对西北边疆严重局势,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呢?1865年阿古柏就入侵新疆,为什么直到1875年,才开始任命左宗棠出兵评判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内容。
『板书』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师讲述:1874年的时候我国东南、西北都处在被帝国主义侵略的局势之中,清政府内部对海防和塞防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海防重要、反对出兵西征,收复新疆,要求把塞防的经费用于扩充海军。左宗棠则提出 了海防塞防同样重要。
那么同学们认为左宗棠提出塞防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讨论)
教师总结:因为新疆的战略地位重要。左宗棠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还有就是中国通往西亚以至于更远地方的重要商道“丝绸之路”大部分位于新疆。
海防和塞防并重的观点,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清廷权衡利弊,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收复新疆的策略
采取分三路进军,“先北后南,缓进急战”(所谓先北后南指的是先打北疆,后进入南方,为什么?因为当时北方是敌人的薄弱环节,敌人的主力在南方,所以他先打容易打的,然后集中力量往南打。缓进速战,就是打仗的时候不要忙,不要急,一定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准备完了以后,马上打击敌人。打起来就要快,不能慢腾腾。在这样一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左宗棠战斗是进行得非常顺利的。很快就收复了北疆乌鲁木齐,又通过达坂城之役,最后收复了南疆地区。南疆收复之后,所面对的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收复伊犁,收复伊犁面对的是沙皇俄国。)
2、收复新疆的步骤
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紧接着挺进南疆,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首付喀什噶尔,阿古柏兵败身亡。1878年除了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的怀抱。
3、收回伊犁的方法
左宗棠上奏朝廷,提出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首付伊犁问题。如果达不到目的,在采取军事手段。他的意见得到朝廷爱国人士的赞成。清政府外交官曾纪泽出使俄国,进行交涉。俄国多方要挟,蛮不讲理,曾纪泽据理力争,左宗棠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左宗棠的壮举,有力的支援了曾纪泽的外交斗争,迫使俄国归还伊犁。因此,伊犁是 采取以外交为主、以武力为后盾的方法收回来的。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刘锦棠为新疆省第一任巡抚。
『板书』
三、收复新疆的意义
清军收复新疆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英俄企图利用阿古柏肢解和侵吞中国西北领土的阴谋。沙俄迫于阿古柏侵略势力已彻底失败、左宗棠正积极部署进军伊犁的形势,同意与清政府举行谈判。经过长期反复交涉,于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面的斋桑湖以东地区却被沙俄强行割去),从而使新疆各族人民免遭殖民统治,重回祖国怀抱。
新疆若干历史问题教案篇二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收复新疆》
八年级上册第3课 收复新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辩论和角色扮演,使学生认识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及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如何评价左宗棠” 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帮助学生讨论评价左宗棠,认识到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悲壮的爱国之举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感和爱国情感。设计思路
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本课的重点。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我国的西北大门,它的得失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主权,更维系着国家的安全。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得到朝野爱国者的支持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拥护。通过模拟剧和辩论突出重点;通过学生讨论、评价,加深对左宗棠的认识。难点:海防和塞防之争。通过辩论赛代解难点。教学模式
启发引导、情景辩论、角色扮演等方法。课前导学
学生表演新疆舞,勾划新疆地图。学生以几组准备历史短剧《左宗棠抬棺上征程》。学生查阅海防和塞防的观点有关资料。学科渗透
学生结合音乐知识,从舞蹈歌曲风格特征了解新疆;学生可以发挥美术才能,勾画出新疆地图、结合地理知识导入新课;学生可以结合文学知识,进行模拟剧表演;并通过各种方法总结全课。教学资料
人教版教材及教师用书;自制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么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学生:55个
教师: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它们就像55朵盛开不一的鲜花,各有各的魅力。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来听一首歌,看一幅画,欣赏一段舞蹈,让我们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哪个地区?
(播放音乐flash《我们新疆好地方》,位同学在音乐伴奏下表演新疆舞,一位同学在小黑板上画新疆版图)
教师:大家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学生:唯吾尔族
教师:歌中歌唱的和黑板上的版图是我国的哪个地区呢? 学生:新疆
教师:正像歌中唱的那样,我们新疆是个好地方,风吹草地现牛羊,葡萄瓜果甜又香。可是在19世纪60至70年代的时候,美丽富饶的新疆曾一度被外国侵占。那么我们是怎样收回新疆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正气之歌,看左宗棠如何收复新疆。(幻灯片出示课题)【互动求新】
教师:(出示我国省区分布图)大家看这是我国省区分布图,哪位同学能在中国的版图上找到新疆。(学生在电脑上指出位置)
教师:非常准确,我们看到新疆位于祖国的哪个部位?(西北部)那么新疆占我国领土的比例是多少呢?(1/6)那就是166万平方公里。这个地区有许多的中国之最,谁能举个例子?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
教师:新疆有这么多的中国之最,可见这个地区一定十分重要,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新疆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
学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国接壤,边境线5600公里,在历史上是沟通东西方、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要冲,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教师:既然这个地区这么重要,会不会一起周边其他国家的兴趣和夺取的野心呢?当时都有那些资本主义国家有此野心呢? 学生:英国、俄国
教师: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虎势眈眈地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这时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对新疆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关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史实,哪个小组做好了准备,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边指地图,边讲述)
教师:我们看,从喀什噶尔到天山南路各城,再到乌鲁木齐、吐鲁番,新疆就这样被阿古柏侵占了。阿古柏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使美丽富饶的新疆变成了人间地狱,阿古柏统治下的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极其贫困,新疆甚至出现了买卖奴隶的历史倒退现象,这激起了新疆各族人民的仇恨。然而面对阿古柏的侵略行经,英俄两国又是什么态度呢?他们怎么做的呢?
学生:英俄两国承认阿古柏的伪政权,并与阿古柏签订商约,还为阿古柏提供军事武器。教师:我们看到,英俄两国不但不阻止,反而通过各种手段来支持阿古柏,甚至还直接出兵侵占了新疆的伊犁。(幻灯片出示伊犁版图)老师想请问大家,阿古柏建立的政权合法吗?(不合法)英、俄的做法合理吗?(不合理)为什么呢?(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好!同学们回答的掷地有声。可是口说无凭证,以史为证,你能用史实证明吗?
学生:新疆,古称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各国的行政、军事进行管理,新疆地区正式列入汉朝版图,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学生:汉朝以后的历代政府从来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理。唐朝时,中央先后设立了安息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两个都护府的设置,有效地巩固了西北边疆。这充分说明这两个都护府管辖的广大新疆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学生:清朝时在伊犁设置伊犁将军,统治新疆全境。这也说明新疆属于中国。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侵略者的做法当然既不合法也不合理。这一百多万的土地我们怎能拱手相让?然而,面对新疆局势危机,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却产生了分歧。因为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不但西北形式严峻,而且东南由于日本入侵台湾也警报频传。为此清政府内部就海防和塞防孰轻孰重进行了半年之久的激烈争论。(播放幻灯片)【情景辩论】
教师:一派以直隶总督李鸿章为首,他们强调东南海防的重要,反对出兵西征收复新疆失地,要求把塞防的经费用以扩大海军之需。另一派以陕西总督左宗棠为首,他们坚持海防与塞防并重论,提出了不能“扶了东边倒却了西边”,力主收复新疆。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资料和主张,下面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再现历史情景,就海防和塞防孰轻孰重展开辩论。(老师扮演皇帝,学生扮演大臣,就海防塞防展开辩论)海防派的主要观点:
(一)新疆这块领土对国家来说是无用的,收复新疆不仅不能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反而会造成财政上的巨大损失。
(二)在俄、英向新疆扩张侵略势力的情况下,中国不可能收复新疆,即使勉强收复,也无法保持,势必旋得旋失。
(三)中国实无力量兼顾沿海和边塞两方面的防务,而比起新疆来,海防更为重要,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舍弃新疆、专备海防。
(四)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手,因而不能出兵西征,应该把经费用以扩大海军之需。塞防派的主要观点:
(一)中国的国防是一个整体,海防与塞防互为表里,互相影响,缺一不可。片面地强调海防而忽视塞防,„扶得了东边倒了西边‟,恐怕到头来是„西边必倒东边亦未能扶也‟。因此,塞防、海防应当并重。”
(二)新疆是国家的西北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旦失守,则蒙古难保,进而京城就不保。“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三)外国势力,特别是沙俄在我国西北的侵略威胁日益严重,加强塞防以抵御沙俄,乃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四)新疆问题,已经带有复杂的国际因素:对我国新疆怀有侵略野心的沙俄和英国,都企图利用新疆的**形势及阿古柏入侵势力来达到自己的侵略目的,竭力阻挠中国主权在新疆的恢复。特别是侵占伊犁地区的沙俄,更时刻准备以伊犁为跳板,进一步吞并中国的西北领土。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辩论很激烈,显示了良好的才能,对课本内容掌握理解的也比较准确。我想海防和塞防之争,已经不是一般的策略分析了,而是要不要维护国家领土完整,要不要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之争。左宗棠等人以祖国疆土、民族利益为重,批驳了边疆无用,得不偿失,出兵必败等奇谈怪论。最终清政府于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以六十五岁高龄,不顾重重阻力和种种困难,“引边荒艰巨为己任”,那么这个左宗棠是何许人也?哪位同学查到了资料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
学生:左宗棠,字季高、朴存,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帮助清廷彻底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在西北捻军起义中,左宗棠残酷镇压了陕甘回民起义。在镇压了太平天国后,左宗棠倡议并发起了洋务运动以富国强兵,抵御列强侵略。1865年阿古柏侵占新疆,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开始了使自己名垂青史的收复新疆之役。新疆收复后,左宗棠利用自己管理兵部事务的权利大力练兵,准备收复宝岛台湾。可惜苍天不助英雄,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带着无限遗恨于1885年病故于福州!
教师:这就是左宗棠,一个刚毅、坚韧、雄心未老的湖南汉子,当满朝重臣慑于他人威风,不敢出兵抗御,他挺身而出,力排众议,以大智大勇的气概统兵出征。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未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左宗棠如何收复新疆。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
(学生指地图介绍,学生介绍后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并总结)
教师:同学们介绍的非常好,也非常详细,1876年左宗棠兵分三路,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逐步收回失地。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大家想,左宗棠能打赢这场仗除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官兵的英勇作战外,还有一样很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是人民群众的支持,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是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师:但是这场战争结束了吗?我们的伊犁还在哪个国家的侵占之下呢? 学生:没有结束,伊犁还在俄国的侵占之下。
教师:这时许多士兵主张乘胜用武力收回伊犁,然而左宗棠却阻止直接用武力解决伊犁问题,他提出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收复伊犁问题,如果达不到目的,再采用军事手段,并且在哈密设立了抗俄司令部。左宗棠为什么这么做呢?难道他怕了吗?
学生:不是。左宗棠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手、采取了不同的斗争策略,不做无谓的牺牲。【角色体验】
教师:在收复伊犁的交涉过程中,有位非常有名的外交官,他是谁? 学生:曾纪泽(学生利用课下收集的资料介绍曾纪泽。强调他“替国家保全大局”的信条,不顾沙俄软硬兼施,提出“我想从今以后,中国土地断无再让之事”,使沙俄无言以对,被迫交出伊犁。)
教师:为了配合曾纪泽谈判,左宗棠抬棺上征程,表明了自己誓死收回伊犁的决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段历史剧。
(教师以音乐、图片作背景,学生表演历史剧,见附录)
教师:前有曾纪泽机智辩论,后有左宗棠誓死保卫,最后我们收回了伊犁。但是我们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吗?
学生:我们用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和大量赔款换回伊犁。教师:同学们你认为这么做值得吗?
学生:当时俄强我弱,要收回伊犁,不付出一定的代价是不可能的,而伊犁是新疆的大门不收复伊犁等于没有收复新疆,国家安全仍然没有保障。所以伊犁比那些土地和赔款更为重要。
教师:曾纪泽和左宗棠懂得有所失才有所得,他们能用全局的眼光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疆已经全部收复,但是左宗棠在天山南北留下的,不仅是战绩、故事、祠宇、主权完整的新疆,还有一丛丛在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工柳。下面我们来欣赏两首诗。
(课件播放《凉州词》、《七绝》)
教师:同样是描写玉门关,一个写得凄凉,一个写得雄壮,那么是什么把春风引入玉门关呢? 学生:是左公柳(播放左公柳图片)
教师:这就是左公柳,这些柳树为什么能得此名呢?它给新疆带来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
学生:假如你到过甘肃酒泉,你一定能见到一种如同古代兵勇的盔甲一样的老柳树,它树皮粗糙,横伸的树冠被厚厚的尘土压着,但是,那掩盖不住的绿色却顽强地显露着勃勃生机,这就是左公柳。早在西进时,左宗棠见沿途“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便传令,凡大军过处必植树,人人随身带着树苗,一路走来一路栽。每个士兵不仅能打仗,还要会栽树,每到一处,须栽柳树数棵,每棵树上挂着栽种人的姓名,负责成活。左公率先垂范,亲自携镐植柳。如今的嘉峪关、哈密等地,都留有左公亲手所植的柳树。从兰州到哈密,从哈密到乌鲁木齐,所植道柳“连绵不断,枝拂云霄”。为纪念左宗棠筹边新疆、为民建福的不朽功绩,人们便将左宗棠和部属所植柳树,称为“左公柳”。
教师:我想左公柳承载着左公的精神和气节,肩一天风尘,守脚下土地。左公柳深深扎根于大西北的地层,升华、完善、丰富、成熟着自己的生命,成为矗立于戈壁荒漠中的民族的脊梁。【分析探究】
教师:我们不难看出,左宗棠考虑的不但是如何收复新疆,而且还有如何去建设新疆,他希望新疆能永远的长治久安。那么清政府最终有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呢? 学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教师:这节课我们谈论最多的是左宗棠,那么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看看历史上很多人是怎样评价他的,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他呢?
出示材料:
“没有左宗棠,新疆难说。”──毛泽东
“以屈膝,有一伟人生焉,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 ──谭嗣同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
教师: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他放在一定的历史范畴、历史背景中去看待他,要客观地评价他,不要用现代的标准去苛求他们。我们要看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有贡献,特别是收复新疆,这是爱国之举,抵抗沙俄侵略,他是有功之人。但是他毕竟是清朝的一位封建官僚,这注定他有两面性,既反侵略,又反人民,他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这是该否定的。但是综合他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功大于过的。希望大家以后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个性总结】
教师:学到这里,大家能不能对本课做个小结呢。我来抛砖引玉,先来总结一下。
俄英垂涎争新疆,入侵称汗阿古柏。海塞并重左宗棠,先北后南好策略。平戎万里护城郭,力退敌寇壮山河。威震伊犁名天下,福系中华功绩说。新疆收复回祖国,治理西北行省设。玉关内外传捷报,大漠上下响赞歌。
(学生用多种形式总结,如诗歌、演唱等)
教师:一百多年前,新疆历经苦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一百多年后,新疆在新中国的羽翼下蓬勃发展。今天,我们对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地区采取了什么样的发展政策啊? 学生:西部大开发
教师:那么对于沐浴在改革春风下,日益成长,日益发展的新疆,你有什么话要对它说?请你为新疆的发展写一句标语吧。
(播放音乐幻灯片,再现今日新疆风貌。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同学们在这里放飞了自己的祝福,老师希望你们能用行动来实现你今天的祝福。
新疆若干历史问题教案篇三
导入:大家认识左宗棠吗?左宗棠出身贫寒,自幼聪慧,乡试及第之后,三次赴京会考都落第,科场失意的的他转而研究农事,二十三岁结婚时,左宗棠就在他的新婚房贴上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气壮山河的宣言是对左宗棠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身的写照。那么左宗棠是怎样踏上历史舞台的,又凭借什么名垂青史。
一、阿古柏侵占新疆
背景:要让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因战事结束而得到安宁。相反,侵略者的野心进一步大增,开始纷纷将魔爪深入中国边疆地区。特别是新疆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虎势眈眈地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这时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对新疆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关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史实,(学生边指地图,边讲述)
教师:我们看,从喀什噶尔到天山南路各城,再到乌鲁木齐、吐鲁番,新疆就这样被阿古柏侵占了。阿古柏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使美丽富饶的新疆变成了人间地狱,阿古柏统治下的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极其贫困,新疆甚至出现了买卖奴隶的历史倒退现象,这激起了新疆各族人民的仇恨。然而面对阿古柏的侵略行经,英俄两国又是什么态度呢?他们怎么做的呢?
学生:英俄两国承认阿古柏的伪政权,并与阿古柏签订商约,还为阿古柏提供军事武器。
教师:我们看到,英俄两国不但不阻止,反而通过各种手段来支持阿古柏,甚至还直接出兵侵占了新疆的伊犁。老师想请问大家,阿古柏建立的政权合法吗?(不合法)英、俄的做法合理吗?(不合理)为什么呢?(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新疆,古称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各国的行政、军事进行管理,新疆地区正式列入汉朝版图,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学生:汉朝以后的历代政府从来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理。唐朝时,中央先后设立了安息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两个都护府的设置,有效地巩固了西北边疆。这充分说明这两个都护府管辖的广大新疆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学生:清朝时在伊犁设置伊犁将军,统治新疆全境。这也说明新疆属于中国。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侵略者的做法当然既不合法也不合理。这一百多万的土地我们怎能拱手相让?然而,面对新疆局势危机,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却产生了分歧。因为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不但西北形式严峻,而且东南由于日本入侵台湾也警报频传。为此清政府内部就海防和塞防孰轻孰重进行了半年之久的激烈争论。
2、海防与塞防之争
李章鸿认为:列强侵略中国的路线大多是从海上来的,所以要加强东南沿海的海防,而新疆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收复新疆不但不能增加财政收入,反而劳民伤财,况且面对的是英、俄侵略者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在海防与边防不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重视海防,塞防派:中国的国防是一个整体,海防与塞防互为表里,互相影响,缺一不可。片面强调海防而忽视塞防,到头来恐怕是西边必倒东边未必亦能扶也。因此,塞防、海防应当并重。其次新疆是国家的西北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旦失守,则不独甘肃等地受到影响,就是像蒙古地区也将受到威胁,如果蒙古保不住,那外来势力就会渗透到清朝的中心地带,京师也将不保。
海防塞放之争的实质:
海防与塞防之争它应该是中国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人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对海洋认识的问题,可以这样讲,直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也没有对海洋有全面的认识。因为现代化是有海洋引起的。清政府为什么会选择了左宗棠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中国人的一种国土观念。因为可以讲我们这个民族汉族是农耕民族,特别重视土地的,而满足是游牧民族,他的龙兴之地在东北,满族人对深林和草原是有所认识的,所以清朝在乾隆以前特别是康熙雍正一直对新疆下大力气,陆地情节特别重,这就是为什么左宗棠的上的这个折子以后,立刻得到了军机大臣文祥的支持,所以当时的情况下,作为中央的权力,在选择收复新疆,可以说是毫不迟疑的。
海防和塞防之争的另一个实质是当时清政府的一个国防战略问题。我们说中国历来重视土地,而对海洋的认识大概除了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外这一个很大的壮举外,其他很少关于海洋方面的认识。重陆轻海,当然到了十九世纪以后就不得不有所改变,因为当时的大部分侵略都是来自于大洋的另一面,鸦片战争就四个字,船坚炮利,虽然陆地上也有来自沙俄的侵略但是海洋的来得更多,所以加强海防那是肯定毫无疑问的,但是不同的时期位置怎么摆,其实对于海防来说,左宗棠并不反对,左宗棠并不反对海防,而且左宗棠是我国现代海军之父,福建船政局就是左宗棠建立的。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新疆基本丢掉了,只剩下几个据点。因为整个南疆被啊浩罕国占领了,而伊犁被沙俄占领了,那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新疆基本快沦陷了,如果这个时候再不出兵新疆,那么新疆就基本丢掉了,新疆150多万平方千里的土地,六分之一的中国,如果丢掉新疆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左宗棠才毅然决定出兵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时年64高龄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带着国家的托付之重,抬着一口木棺材义无返顾的出征已被沙俄入侵的新疆。
第一步:军事上,消灭阿古柏,收复新疆大部分。对此,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进行:①左宗棠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打败了阿古柏?(“缓进急战”)②收复新疆大部分以后,左宗棠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整军备战,准备进军伊犁。)
第二步:以军事为后盾,通过曾纪泽的外交谈判收回伊犁,从而完成整个新疆的收复。对此,通过也以下几个问题进行:①谈判伊始,俄国的态度怎样?(态度蛮横)②为什么后来俄国转变了态度,归还了伊犁?(左宗棠以武力做后盾,而且誓死收复伊犁——“抬棺出征”)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④后来清政府有采纳了左宗棠的什么建议?有何意义?(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和防务。)
2.左宗棠收复新疆
方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乌鲁木齐吐鲁番南疆喀什噶尔伊犁
19c80年代 中、俄签约,收回伊犁 1884年 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1、他这样处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正确。首先,他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对于较弱的浩罕国,取胜的把握比较大,就果断动武;对于较强的俄国,就尽量避免直接交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军事实力。
其次,伊犁是新疆的大门,如果不收回来,整个新疆就无安全可言。付出一些土地和金钱作为代价,保住更为重要的安全大门,是明智之举,有所失才会有所得。
再次,外交斗争必须有武力作后盾,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总之,在收复新疆这个问题上,左宗棠能够高瞻远瞩,用全局的眼光来分析、解决问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意义:首先,我们要看到,正是由于收复了新疆,才保证了我国领土的完整,才保证了京镐无缺,要不然这六分之一的土地就不是我们的了,今天的边界就到了玉门关了,这个对于我们祖国来讲,保持了我们祖国的领土完整。另外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件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对当代人来讲,我们的民族人口多资源少,更显示出历史上的卓越意义。
取胜的原因:
正确的战略方针,准备充分 清军将士英勇作战 广大人民支持 灵活的外交手段
新疆若干历史问题教案篇四
第3课 收复新疆
一、学习目标1、2、了解掌握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
联系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唐有效管辖突厥、乾隆年间在新疆平叛和1884年新疆行省的设置,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许分裂或侵略
3、在思想意识上要充分肯定那些抗击外侮、保卫国家的历史人物,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二、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以及为此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由新疆的特产和民歌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第12——14页的内容,黑字部分细读,红字部分快读,六分钟后检测学习效果,比一比,谁能准确回答以下思考题:
1、谁能把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说明一下呢?
2、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二主”。请问他的“二主”是哪两个?其中哪个国家直接出兵占领伊犁?
3、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临着新疆地区这么严重的危机,你会考虑怎么办?(先让学生合上课本,在小组里自由表达,然后要他们打开课本看看当时实际上是怎样处理这场危机的。)
4、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怎样打败阿古柏?怎样收复新疆?
5、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怎样处理伊犁问题?他这样处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6、第12页“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点拨,检测。
(五)巩固与练习
1、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应该识记的基本史实;没理解的内容举手提问)
2、完成《同步训练》上的本课练习。
新疆若干历史问题教案篇五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保定市新市区江城中学 李志艳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江城中学李志艳。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四方面来说课。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他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长征为后人留下的长征精神,直到现在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因此,)(2)本课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示意图的学习和运用,了解地图所示语言;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发扬长征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3.八年级的学生对红军的长征应该说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同学对长征的了解是通过文学作品而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的完整学习,根据学生这一情况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1)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极其伟大意义。2)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有三)
1)、问题导学法——我使用这一教法的目的是力求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
2)、探究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放在过程中)
3)、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目的是)突破重难点。
2、学法(有二)
(1)联系比较法 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从4方面来说明,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思维拓展,巩固练习。
情景导入(大约3分钟)
导入新课,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播放《我的长征》电影片断,(播放)播放中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一电影片断展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从而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新课 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首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入此环节后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的运用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设计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步骤:
a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列出长征的路线,教师做随堂指导。
b 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了长征概况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问题,以纸条的形式,送递老师。c 探究讨论——合作探究、竞争意识
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交由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小组再以成果的形式连同导学问题向全班展示。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学为主设计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整体感知、建构体系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知识性的总结,并进一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a、读图添图——突破重点 对中央红军长征这一重点的解决,我采用读图填图的方法,出示长征动态路线图,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并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b、比较分析——突破难点
对遵义会议这一难点的处理,我选用了对比分析和出示材料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比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红军遭遇的结局的不同,得出结论。然后出示材料,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正确评价遵义会议,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
3、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思维拓展。
出示纪念长征的图片,提出问题,我设计的意图是贴近学生生活,点名纪念长征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
4、巩固练习
练习题我节选了影视资料《长征七律》。选择这一材料有三点好处(1)渲染气氛,升华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这段材料的歌词既是巩固练习的材料,真实材料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3)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结束语。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教改精神;明确教师的职责和学生的任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所有问题都力争在课堂上解决,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效果。
四、板书设计
板书形式的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作了整理概括,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条理的理解这段历史。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