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智慧生活论文篇一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包含了众多领域,各个领域之间有机互联,互为整体,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如火如荼,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关键词:智慧城市 智能交通系统 智慧医疗系统 智能电网 发展前景
一、发展背景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公布,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智慧发展、五化融合。201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八部委文件精神,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以人为本,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推动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向城市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避免重建设、轻实效,使公众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二)因地制宜,科学有序。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城市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
— 1 — 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综合条件较好的区域或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不断总结经验,再逐步扩大建设范围和领域,有序推动智慧城市发展,避免贪大求全、重复建设。
(三)整合资源,统筹协调。进一步依托云计算中心及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等系统性软硬件设施,整合政企各方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统筹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资源重复及浪费,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四)市场为主,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管理方式、推进模式和保障机制。鼓励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五)可管可控,确保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力度,加强要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确保安全可控。
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六)细化要求。
1、公共服务便捷化。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出行、防灾减灾、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领域,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的信息服务体系,公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及时、高效。
2、城市管理精细化。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诚信、市场监管、检验检疫、食品药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统筹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及建(构)筑物数据库等资源,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动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3、生活环境宜居化。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水、大气、噪声、土壤和自然植被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基本建成,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4、基础设施智能化。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运行管理实现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
5、网络安全长效化。城市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基础网络和要害信息系统安全可控,重要信息资源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得到有效
— 3 — 保护。
三、发展前景及问题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是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交汇点,代表了信息技术发展和综合利用的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过快、交通拥堵不堪、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等多种挑战,推动城市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打造智慧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智慧城市建设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智慧城市已成为医治“城市病”的最佳良药,是城市发展的高层次需求。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产品、智慧技术、智慧设备等协同推进,最终形成城市整体智慧产业链,推动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升级。未来成熟的智慧城市体系将包含以下几种必要组成。
1、集多种技术为一体化的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从而建立起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已发展为集交通信息采集、通信传输、数据处理、控制指挥等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应用型产业,因其实时、准确、高效、绿色的特点,成为解决一些大型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2、实时互动的智慧医疗系统。智慧医疗是以医疗信息化为基础,核心是借助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通过传感设备进行患者的身份管理,形成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患者主索引,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约定的业务逻辑和网络协议,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目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主要应用于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监控管理、数字化医院和远程医疗监护三个方面。未来智慧医疗产业将向个性化、移动化方向发展,智慧胶囊、智慧护腕、智慧健康检测产品等移动智慧医疗产品将会广泛应用,借助智慧手持终端和感测器,有效地测量和传输健康数据。
3、坚强型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基于高速通信网络,利用传感和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高度融合。智能电网具有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等特点,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同时,由于具有强韧的电网基础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因此在实现多种能源便捷接入的同时,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个性化智慧家庭。智慧家庭又可称为智慧家庭服务平台,是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家电控制等技术,将家庭电器智能控制、信息交流及消费服务等家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高效、舒适、安全、便捷的个性化家居生
— 5 — 活。智慧家庭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依托数字电视机顶盒、个人手机等终端载体,实现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信息化,将人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机联系并融合起来。同时,智慧家庭可将技术、产品、应用、服务和社会、社区、家庭、个人等单元密切联系起来,体现出科技创新对于提升消费水平、推动人文生活进步的巨大力量,真正做到安全、便利、舒适、节能、智能。智慧家庭产业融合了硬件升级、软件应用与运营服务等多个领域,为芯片制造商、面板厂商、终端厂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等产业链参与者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及空间。
(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仍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基本与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并且具有良好的实践土壤。随着科技部在2013年10月将20个城市纳入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规划数目已超过220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各地先后投入智慧城市建设中。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综合分析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缺少运营准入标准,存在项目一哄而上等现象。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体系,项目建设水平、基础参差不齐,严重制约智慧城市的建设。
2、缺乏详细的工作任务和实施路线。目前我国有些城市盲目跟风,把智慧城市仅仅定位在工程建设,或者是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没有深刻领悟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国家 — 6 — 打造智慧城市的核心目的。
3、缺乏相应的配套体制和法制环境。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而当前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这一特性认识不足,没有建立推动智慧城市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来推动建设,无法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将直接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严重不足。
(三)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加快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求解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复杂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1、要制定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政策,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力量,联合推进,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要求,加强对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和监督。
2、要考虑各个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从自身特色和需求出发,以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为着眼点,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统一规划下考虑到每个城市所处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3、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配套措施和法制环境。建立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重照,刘淑华.智慧城市:中国城市治理的新趋向[j].电子政务,2011(06).[2]李峰.智能交通系统在国外的发展趋势[j].国外公路,1999(01).[3]王立谦,朱明清.浅谈智能电网的现状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4]李建功,唐雄燕.智慧医疗应用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兴通讯技术,2012(02).[5]李艳.如何认识和推进社区信息化——面向社区服务和管理开展社区信息化的经验总结[j].中国信息界,2007(06).— 8 —
智慧生活论文篇二
分享智慧,共促成长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有个明确的要求。即 “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急需探讨的问题。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打造高效课堂呢?在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我们所有的教育资源都是全体老师共享。下面我就谈谈我们学校在开展“活学洋思精神,共享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以各学科教研组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共享学教智慧,打造高效课堂;以强化备课组建设为抓手,深化校本研修,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校本研修和教师成长机制;以备课组管理为突破口,强化各年级学科的业务职能,发挥学科整体优势,优化教学过程,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通过学校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来强化教师队伍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教研意识、和谐共处意识,营造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融洽的教学教研环境。建立有效的备课组运行和管理模式,实现备课组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建立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集体研修、师徒结对帮扶、同伴互助的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以课标、教材研究,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教学策略选择,练习设计优化为重点的集体备课模式,形成有较高质量的校本教案、学案、课件及训练体系,形成备课组共同认同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共享集体研究成果。建立教学问题、教学障碍、教学事故及时发现、即时诊断、限时诊治的机制,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自己必须先学会学习。加强学习是适应多种文化“传喻”方式并存的时代需要,是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不学习难为人师。在教师学习方面,学校实行以教师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在自主学习时,学校提倡教师以阅读专业书籍和课堂观摩研讨为主要内容,讲究多记录,多反思,多实践。每月都检查教师的政治业务笔记或定期组织新教师成长心得交流会。这样,既解放了教师,又成就了教师,提升了教师的语文水平和专业素养。
青年教师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骨干力量,是我校语文工作的生力军。为切实加强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经常相互听课,听课者必须有听课、评课记录及课后反思。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上好校级教学研讨观摩课。为了让老师们通过上课和听课有所收获,语文组分别上了不同形式的课,有同题异构课、师徒共课、专师讲座、新教师见面课、年级观摩课、新竺杯教学竞赛课等多种形式。老师从不同的切入点把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都突破了,充分展示了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同事间认真讨论的精神。各位老师都很重视这些公开课,都希望自己能在活动中有所进步和提高,都能够认真备课,并主动找老师评课,不断改进。在课后教研组内都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老师们在会上积极发言,使上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都有很大的收获。学校还经常组织教师去听市里、区里的名师上的各类示范课、竞赛课、优质课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有些青年教师还获了大奖,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的素质、知识和能力。
下面,我说说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活动采取固定活动与随机活动两种方式。备课组长安排固定时间活动,因故暂停的须及时补上。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实施程序一般为:上一周教学情况总结与反思。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困惑、公开课评议、练习中反馈出的教与学的问题等;下一周教学工作研讨。包括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等的研究,议定统一练习的范围、难度、题量、拟卷人,确定下次集体备课内容和主备人;按规定流程进行教学内容的集体备课。随机活动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安排。
集体备课是备课组活动的基本内容。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①个人初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处理三维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设计的重点放在明晰教学目标、设计教法、学法和安排教学过程上。②集体研讨。集体备课时主备人系统说课,其他老师陈述自己的备课设想。备课组成员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达成共识,主备人吸纳有益意见,形成通案。③二次备课。各位老师根据不同的学情和自身的教学特点,对通案作修订和完善,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能凸显自己的个性化风格,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严禁教师照搬“通案”直接进入课堂。④课堂观察。备课组成员组内听课,共享教学智慧和学生创新火花,研究教学预设的课堂实施效果。⑤反思提升。通过自我回顾,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并与同行交流研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经过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的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2)教材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重点;(5)教学难点;(6)教法和学法;(7)主要教学环节;(8)主要设计或活动;(9)板书设计;(10)练习设计;(11)反馈与小结;(12)教学反思。
备课组活动要有序、有效,务求从实从细。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应于学期预备周提交学校教教务处,集体备课活动要做到:
1、“四确定”:定主备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2、“四熟悉”: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前必须做到熟悉《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准确把握考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易错点、易漏点、易混点;熟悉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习惯等心理因素,兼顾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熟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要求和自身特点,灵活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熟悉教学设施,选用适当的实验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倡导自制教具和课件,倡导互助与合作。
3、“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单元练习内容、统一测试内容及时间;
4、“六必备”:备课标和教材,明确目标;备教学内容,注重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备作业与练习;备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和能力提高的策略;备德育、美育的渗透因素。
集体备课的具体实施:
1、关注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集体备课时,特别关注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关注学科整合。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感到化学的世界这样精彩,化学离我们太近了。如果仅仅从书面来看,学生的知识面就会窄很多。
4、关注实验方法在讲解新课之前,我们总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智慧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设计评价,而创造的灵
感就在其中闪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集体备课主要成果:
1、集体备课可以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走进新课程,面对新教材,我们学校的老师们通过这几年(主要是近三年来)的探索和学习,我们也掌握了不少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我们缺少的是新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操作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正好提供了教师合作、探讨、实践的途径,通过参与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体智慧的分享,精华糟粕的取舍,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备课水平,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特别在我们这样偏远闭塞、师资薄弱、资源缺乏的学校,集体备课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没有集体备课的时候,一般平常的月考,学生的合格率,优秀率很难提高,集体备课后,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无论是合格率,还是优秀率,都有明显上升)。(出示去年其中考试的质量分析)。
2、集体备课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集体备课是校本研修的一种活动,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方面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转化,并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全程优化。教师的素质历练,业务钻研、合作研讨、教法改进、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校本研修离不开大家的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协作。因此,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本来不是学理科的,专业水平很有限,但通过几年的集体备课,对我来说,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我帮助特别大)。
3、集体备课可以分享与积累课程资源。正如文豪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一下,就能产生无穷的思想与智慧。”每个教师在备课前,往往依据课程标准,做一些前期准备,有针对性的搜集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典型案例、课堂设计、课件和教辅资料等,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这些资源的平台,参与者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分享,就可以互同有无,有选择的处理资源信息,并把有用的课程资源归纳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集体备课,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的课程资源(本年度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备课小组,并按课时计入工作量,建立了学校专门的集体备课资料库,资料库的建立可以说在集体备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集体备课可以发扬团队的协作精神)。团队与合作是集体备课的两大主要的组织特征,集体备课往往以备课组的形式呈现,那么,集体备课的成败取决于备课组成员间的合作关系与协作精神。有专家就教师的相互合作,总结概括出七大益处:“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 从中可以看出,只要正确组织好集体备课,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完善课堂教学,而且,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参与、分享和汲取中,不断完善自我,更加团结,进一步凝聚起团队的协作精神。(可以说,在渔中,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小小的备课组,包括我们理化生研修组,都是一个非常团结的团队,正是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开成了一种合力,在长阳的最西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地方,连续三年中考,创造出了,物理、化学、生物成绩都是名列前五的好成绩。)
5、集体备课可以浓厚学校的教研氛围。
学校的教研工作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研究,集体备课实际上就是一种如何完善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和最有效的问题。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集体智慧的交流而得到认识上的结晶,这种认识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集体备课把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积累教学的实践经验。同时,在集体参与备课的行动研究与反思中,潜移默化的浓厚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氛围。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应该以兼容并包的博大襟怀,去伪存真的务实态度,广泛汲取各路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之精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真正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发挥集体的智慧,去组织好我们的课堂,形成适应新形式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智慧生活论文篇三
扬州大学医学院毕业论文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专班
业:[
护理学
] 级:[ 2012级护理学 ] 学生姓名:[
马智慧
] 指导教师:[
刘宝梅
] 完成时间: 2015年6月8日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姓名:马智慧 学号:12220212044 所学专业:护理 班级:2012护理本科班
【摘要】 静脉留置针因其具有操作简单,保护血管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这里本人对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固定,留置时间及封管技术做一综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最长不超过96 h,使用患者减少了痛苦及经济损失。0.9%氯化钠注射液可替代甚至优于肝素稀释液封管,选用10 ml生理盐水封管效果最佳。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血管;固定;封管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作而成,作为头皮针的替代品,因其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中。在这里本人仅对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固定、留置时间及封管技术做一综述。血管的选择
研究表明,血管条件越差,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血管条件评分与静脉炎发生率呈负相关。因此,在留置套管针前首先应做好血管的选择。有文献报道,下肢静脉留置针血栓及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上肢,原因是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有研究者认为,成人及小儿静脉留置针应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在具体静脉选择上,小儿应首选颞浅静脉,而成人应首选手背静脉,且通常选用四肢浅静脉,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如有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选择在下肢静脉穿刺的话,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以便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同时减少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此外,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抗化学性、机械性损伤能力下降,故留置套管针时应尽量选择直径≥3 mm的血管。固定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无效固定会造成留置针脱出、移位;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1 小儿留置针的固定 研究认为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用3m胶布并在穿刺针眼处压一碘伏棉球“#”字型固定的方法,既可减少渗漏的发生,又延长了留置时间。使用输液贴先固定针眼处,再用无菌敷贴分两半或三片效果优于使用3m透明贴膜,一是固定牢固,二是减少静脉炎发生。将弹力帽剪至4~5 cm宽,套在婴幼儿额头上固定收到良好效果,目前就临床实践来说有很大的优越性:舒适,透气,固定牢固,比较美观,便于观察。
2.2 成人留置针的固定 推荐选用大小,弹性适中的棉袜减去足底部分,留下袜子入口部分,套到患者(手或手臂等)用留置针敷贴固定好的穿刺处,优点是取材方便,经济实惠,便于固定,感觉舒适,适用于不同年龄患者。而采用将3m透明贴上的纸质胶带撕下,固定在穿刺点的位置,用3m透明敷料作封闭式固定,将延长管盘曲使静脉帽位于针眼上方,再用透气胶带以穿刺点为起点环形固定一周(注意暴露穿刺点上方利于观察)加强穿刺部位的固定的改良方法极大地减少了留置针打折,脱出的机会,不需额外取材。留置时间
关于留置时间,国内学者和国外学者要求有一定的差异,美国bd公司产品说明书建议留置时间为3~5天,最好不超过1周,德国贝朗公司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成人为3天。而本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用生理盐水冲管后再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发现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为33天,最短为3天,平均留置时间为7天。观察100例留置套管针患者,并对导管前端进行细菌培养,试验研究表明,5天可作为常规套管针留置时间。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可适当延长至7~9天,但注射刺激性药物、化疗药物仍应严格控制留置时间。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机体免疫功能较差,故浅静脉留置时间应在4天左右。据相关试验研究表明:静脉留置针保留72~96 h后,血管内中重度炎症发生率24%;静脉留置针保留120~168 h后,血管内中重度炎症发生率60%,明显高于保留72~96 h的血管,建议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应在96 h以内。封管液的选择
4.1 稀释肝素液 肝素是一种硫酸化的、带有负电荷的酸性黏多糖混合物,在体内外都有抗凝作用,故被常规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据研究:将平均年龄在56岁的71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肝素盐水(a组)、5%gs(b组)、10%gs(c组)对留置针封管进行比较,发现a组其留置针保留时间较b、c组长。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脑挫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1∶100 u肝素稀释液与生理盐水对留置针进行封管对比,结果1∶100 u肝素稀释液大大减少堵管现象,留置针维持时间较生理盐水封管长。将36例年龄在3~12岁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分为两组,分别用肝素封管液(62.5 iu/ml)2 ml和生理盐水2 ml作正压封管比较,结果显示使用肝素封管液对itp患儿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plt)无影响,不会加重患儿原有的出血倾向,且留置针保留时间明显长于使用生理盐水封管液。对120例血液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用50 u/ml,100 u/ml,150 u/ml的肝素生理盐水2 ml作留置针封管试验结果表明:血液患者用100 u/ml肝素生理盐水2 ml封管有效,安全,可靠。但对于有明显出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血小板<30×109/l)应当使用生理盐水封管较好。
4.2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与体内水盐平衡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用其封管对血管刺激性小,生理盐水封管不受病种的限制,尤其对肝素钠禁忌证如出血性疾病比较适用。另外,使用生理盐水操作简便,无需配制,避免配制过程中的污染,也不用放置冰箱,价格便宜。研究表明多人次使用配置后保存在冰箱内,24 h 内反复多次使用的稀释肝素溶液进行封管出现输液反应。将90例留置针分三组试验,分别采用三组封管液(肝素组12 500 u/200 ml,3 ml;生理盐水3 ml;生理盐水10 ml)作对比。研究表明,采用10 ml生理盐水封管效果优于62.5 u/ml肝素液封管。用10 ml生理盐水封管能明显降低堵管率。
4.3 静脉输液原液 直接用输液器及输入的液体(等渗液或等渗液加广谱抗生素)进行正压封管,对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时间与肝素稀释液和生理盐水封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封管方法
5.1 体外管腔正压封管 在输液结束后,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一边推注肝素盐水,一边将针头左右旋转向外拔,当还剩1 ml肝素盐水时,将留置针上的小卡夹住留置针根部,再推注0.5~1 ml肝素盐水至推不动为止,再将肝素帽中的头皮针拔出,完成封管操作。试验证明,通过上述体外管腔增压封管方法封管效果优于常规正压封管方法封管,管腔外增压避免了管腔回血,防止血液回流减少了患者见到回血产生的心理压力。
5.2 输液器封管法 当输液完毕时,将输液器的调节器调至最大,输入液体约10 ml,夹闭留置针延长管的y接口端,然后拔出针头。此方法简便、易行,减少了操作步骤及污染机会,既降低了护理工作量,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封管液剂量与浓度的选择
6.1 肝素液 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对套管针通畅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量的肝素封管液对通畅率的影响差异有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本着达到最大效果选择最小剂量的原则,故认为在这四种封管液(50 u/ml的肝素液5 ml,50 u/ml的肝素液10 ml,125 u/ml的肝素液5 ml,125 u/ml的肝素液10 ml中),选用50 u/ml的肝素液10 ml的效果最佳。
6.2 生理盐水 采用10ml生理盐水每日封管是一种符合生理要求、安全、经济、有效的封管方法。封管频次有试验研究显示,机械性刺激是引起静脉留置针静脉周围组织炎症的主要原因。相同留置时间,增加静脉留置针封管次数可加重静脉周围组织炎症的程度。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两次输液间隔时间选用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封管液。小结:静脉留置针应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小年龄组应首选颞浅静脉,而大年龄组应首选手背静脉,成人通常选用四肢浅静脉,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老年人应尽量选择直径≥3 mm的血管。留置针的固定方法上,本人认为小儿固定可选择将弹力帽剪至4~5 cm,套在婴幼儿额头上固定的固定方法较好,优点是舒适,透气,固定牢固,比较美观,便于观察;成人采用3m透明敷料作封闭式固定,将延长管盘曲使静脉帽在穿刺点上方,再用透气胶带以穿刺点为起点环形固定一周,主要是不需额外取材,也不影响美观,值得推广。封管技术方面,为了既不影响封管效果又经济,实用,方便,又可减少留置套管针带来的并发症,建议最好选用10 ml生理盐水封管注射器封管或者采取输液原液输液器封管法封管,液体输注完毕封管后勿中途冲管,以免增加静脉炎发生率。研究表明,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的几率越高,建议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在96 h以内为宜。
参考文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沧州儿科网。
2周洪波,赵秀珍.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利与弊.科学时报,2008-04-11.黄慧敏,彭新惠,巫建芹,等.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4):349-351.4 贺丹.一种创新的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7):1500.5金京姬.优力舒弹力绷带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巧用.护士进修杂志,2008,23(7):587.6李世芳,李世英.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对留置针打折影响的临床观察.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20):1907-1908.7李卡路,梁薇.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0):4009.谢谢!
智慧生活论文篇四
家 校
无 缝 链 接 与 自 主 学蒲 城 县 第 三 高 级 中 学
刘 宇 清
二 零 一 二 年 四 月 十 六 日
习
题记:教育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幸福,也承载着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希望。教育应该让孩子幸福,也要让父母幸福。从而让千家万户充满欢歌笑语。教师要努力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实现每个孩子及他们家庭的幸福,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参与者感受到温暖,让师生关系充满温度,让老师与家长的关系更和谐。我校的教育理念: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定!家校无缝链接是指学校与家庭在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协调一致的互动活动。我校打造特色实效家校无缝链接制度,办人民满意的学堂。
关键词:家校无缝链接
自主学习
家校合力
幸福 四环节
正文:在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上,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在中学生教育方面家校之间要保持一致,进行合作,强调共同发挥家校“合力”作用的重要性。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在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协调一致的互动活动。依据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扮演的不同角色,家校合作活动的方式大体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家长以支持者和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子女教育;第二层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第三层次,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决策参与者参与学校的管理。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德洛尔认为:“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家庭环境以
及家长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家庭教育观念陈旧在家长眼中,孩子的分数代表一切。多数家庭教育观念陈旧,对学生智力投资多,而对品德教育则不同程度的忽视和排斥,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智力和品德孰重孰轻的问题上,如很多研究者所言,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只顾在孩子的学习上下工夫,却忽视了对子女的品德和习惯培养
一、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家校沟通实效低。现状是形式多,实效低。主要形式有家长会、家校互访、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通讯联系(书面联系、电话联系、捎口信、网上交流平台)等。家校合作离不开良好的沟通,如家长会每学期1至2次,依旧是教师的“独角戏”,互动少,反馈少,教师为之费尽心思仍无法面面俱到,家长耐心听完少有收获;由于班主任工作繁忙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相对全班学生来说,被家访对象是很少的,对学生问题的解决是不全面、不灵活的;而校访,有的学校为了应付家长“检查”而事先准备,使校访流于形式,家长无法真正了解学校,有的则未为家长校访提供接待的时间、场所和人员的安排,容易挫伤家长积极性;很多小学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但活动的次数不多,制度未得以贯彻,实际影响不大,家长委员会还未发挥应有作用;家长学校多开在起始年级,开办时间也不固定,没有很好地坚持,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些零碎的知识和简单的技能,无法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的体系,也难将其迁移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
2.家校合作连贯性差。现状表现为阶段性强,连贯性差。纵向来看,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家校合作活动应该是一贯的,要制订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家校合作计划,家校合作的方向、原则、理念要长期保持一致,目标和内容要有发展性。许多学校的家校活动在时间上时断时续,在内容上缺乏承接性,如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进行,如学期初、段考后、期末等,其他时间则基本没有活动甚至联系。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只停留在信息交流层面,未达到深层合作,利用自身资源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3.教师、家长沟通效果欠佳。现状是有教师与家长多种途径的沟通但效果欠佳。很多班主任都认为在家校合作中,最重要的是相互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但往往较难实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与家长的沟通上,缺少充分的家庭教育知识和与各类型家长沟通的技巧,以致交流效果欠佳。另外,主客观的原因使得家长老师间难以形成稳定、密切和长期的联系,一般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发觉学生出问题了才会找对方。
二、打造学校特色教育,有效实施家校无缝链接,推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幸福,也承载着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希望。教育应该让孩子幸福,也要让父母幸福。从而让千家万户充满欢歌笑语。教师要努力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实现每个孩子及他们家庭的幸福,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参与者感受到
温暖,让师生关系充满温度,让老师与家长的关系更和谐。我校是原师范学校改建的一所全日、寄宿制公办高级中学。位于县城东区迎宾路与尧山路十字,交通便捷,环境优雅!学校占地11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拥有现代化的综合大楼,设施齐备的美术、音乐、舞蹈等多功能教室,高标准、清新雅致的学生公寓,满足2000人同时就餐的师生餐厅,符合国家标准的灯光球场、足球场等教学设施。学校布局“三区”分离,教学区花团锦簇、绿树成荫,铜塑玉雕、匠心独运;生活区假山异石、错落有致;阳光活动区场地宽敞、设施齐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和谐,是莘莘学子求学的一方乐土。走进我校,便有一股蓬勃之气、书香之气、自然之气迎面扑来。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信息快速传递,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重的格局,进一步体现教育管理的人性化,精细化,更好实施家校交流无缝链接,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1、由学校办公室和课程管理处统一安排部署,形成以学部为单位,由班主任牵头,班级科任教师包干服务学生的管理体系。开学第一周,各班依学生的成绩和家庭住址把学生分成10—12个小组,由科任教师对所包干的学生进行在校期间24小时全方位服务管理。
2、要求管理老师在一个月之内对每个所管理的学生做到知品行、知心理、知性格、知成绩、知家庭情况。要建立家校交流无缝链接专人专档。详细记录所管理学生在校期间和在家期间的学习、生活等方
面的情况。
3、各管理老师针对所管理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详细的交流方案,每周至少和学生交流一次,做好记录,并由学生签字。
4、每次交流后,管理老师根据所管理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电话家访方案和家长及时进行电话沟通,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及在校表现,同时也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等情况。每两周至少和学生家长沟通一次,并做好家访记录。
5、每学期期中、期末统考成绩揭晓后,由学校办公室和课程管理处统一安排,学部具体负责,各管理老师提前设计家访方案,进行登门家访,做好家访谈话记录,并由家长签字。
6、除以上规定的要求以外,各管理老师还应该不定期以各种形式(电话、电子邮件、请家长来校等)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并做好记录。
7、各管理老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身体等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为学生提供精细服务,给学生创造舒心的环境,并以家校交流无缝链接为依托,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体现三中的教育特色。
8、及时做好访后分析,并撰写访后随感,定期进行交流。
9、学校投入专项资金确保家校交流无缝链接的实施。办公室、课程管理处,学部不定期对学生的管理档案进行检查,对成绩突出的老师进行奖励。
三、无缝链接,服务学生和家长
1、家校联系档案,教师与家庭的心灵桥梁
“老瓶装新酒”,这是蒲城第三中学老师创造性地使用“家校交流无缝链接、学生跟踪管理档案”最贴切的比喻。诸如:“家校联系预约单”“家校沙龙邀请信”“家校学习活动单”“ 家校协同记录卡”„„ 众多的协同形式中尤以“ 家校联系档案”的应用最为便捷、有实效,因而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喜爱。家校档案主要分为“教师心语”“家长回音壁”“孩子悄悄话”三个版块。档案上老师们一律亲切地称呼孩子名字去掉姓,有时几句鼓励、有时一段悄悄话,有时捎点儿希望„„当家长、孩子读到这些情真意切的话语或问候时,心里总是暖融融的。家校联系档案上有学生和老师共同记录的在校表现,每两周或每一月写上一段鼓励的评价,或是善意的提出建议,家校联系档案成了家长了解学校,了解自己的孩子,与教师进行交流的良好载体。
2、事无巨细同参与 家校无缝对接
新源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倡导“学生、家长、学校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成立核心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让家长事无巨细的参与学校管理,并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学校的各种大小型活动邀请全校家长和学生一同参与,明确家长对学生、学校的各种责任。该校副校长冯国群告诉记者,通过家校的这种
家长由先前的不理解到现在学校开展各种大小活动,家长都自发的组织起来,主动要求分担活动中的一些工作。良好有序的家校合作让新源中学实现了 “比昨天更好”。
3、家长学校 让学校尝到甜头
家庭和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两个重要阵地,为了使两者配合好,三中在抓好“大课堂”及“小培训”的基础上部分班级将通过学生群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开辟家长频道,将设有“家教读物、家教文摘、家校星空和家校联系”四个栏目,刊登了大量教导孩子的文章,家长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请教老师解决家庭教育孩子棘手的问题,与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家长对学校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也可以直接提出来。“由于家长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我校的家长改变了许多传统的教条和方法,教育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孩子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出的成绩。一些家长还主动宣传学校的发展成就,他们对学校工作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为了开创家长学校工作新局面,我们将持续作好家校合作工作。”三中的老师愿将家校无缝链接进行到底,形成长效机制。
4、心理健康教育 以家长行为影响孩子
在家校合作方面,我校探索出了新型的家校合作的模式:开设家长与学校的同步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德育处主任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该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
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他们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由于受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因素的影响,他们也不能为孩子解惑,为了更好的引领孩子成长,学校面向全体家长,结合学校心理教育的优势,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学校积极开通他们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定期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次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5、家校合作应界定好责权关系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成为近年来教育改革中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究其原因,四川大学新闻系主任张小元教授认为:目前,许多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尽管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起步相对较晚,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家校合作尚处于“混沌”的状态。
首先是合作模式单一。许多学校采取的家校合作方式,基本上只是开家长会或者家访;其次是阶段性强,连续性差。许多家校合作的活动只在学期初和学期末或节假日进行,其他的时间和家长则基本上
没有任何交流,且小学和中学阶段缺乏连贯性,大学期间家校合作成空白。
张小元教授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界定学校、老师、家长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确保家校合作良性发展的保证,一些学校让家长承担了老师助教的职责,把家校合作中本来应该注重的孩子的一些兴趣、素质方面的东西弱化,对孩子的成绩加以强化,所以克服学校和家长的惯习思维,强化家校合作观念。平衡各个阶层参与家校合作的比例,尤其对特殊家庭,学校应采取积极灵活的家校合作方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和学习环境。同时,学校和教师要跳出学校场域的限制,摒弃以往只注重学生升学成绩和升学率的思想。让家校合作更科学、及时、畅通的为教育服务。营造出全社会参与教育的氛围,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家校合作实现教育力量的整合
通过交流沟通,整合学校和家庭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科学、健康教育,这是美好的教育愿景。
1、促进教师、学生、家长三种关系的和谐。通过培训、沟通,在促进学生发展这前提下,家长能够全面、快捷、及时地了解到学生、教师、学校的各种信息,减少隔阂、误会,形成和谐的家校关系。在此基础上,师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处于一种和谐发展的状态。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显活力。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氛围,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活力自然增强。作为家长,能够热情、积极地配合教师实施教育;作为教师,能够全身心地钻研教育教学,真诚对待和研究每一个孩子,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学科成绩和综合素质。
3、学生身心健康得到保障,综合素养得以提高。主持“生本教育”实验的郭思乐教授曾说:“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父母和教师对于孩子成长而言,其实都要服务者,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个体的成长归根结底就是自我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发展意义,犹如大地给予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意识被唤醒,精神发展领域被打开,并以高度的自觉性,主动策划、实施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活动,朝气蓬勃地实现自我发展。
五、家校无缝链接制度促成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目标: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 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生存
课前要预习,听课易人脑。温故才知新,歧义见分晓。自学新内容,要把重点找。
问题列出来,听课有目标。听课要专心,努力排干扰。扼要做笔记,动脑多思考。
课后须复习,回忆第一条。看书要深思,消化细咀嚼。重视做作业,切勿照搬抄。编织知识网,简洁又明了。
“四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学生:自学、交流、练习、反省
教师:方法指导、组织评析、组织变式、激励评价 家长:知情、反馈、交流、反思、评价、检测、亲子换位 让每一个参与者感受到温暖,让师生关系充满温度,让老师与家长的关系更和谐。
我们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要有爱心、耐心、恒心,要让每一位学
生和家长感受到我们真正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实现县局所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打造教育的品牌学校。
[1]《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罗伟娟.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蓝鹤.广西“家校通”应用取得良好效果[j].广西教育,2004,(12):
[4]《有效教学方法》,(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 《终身教育引论》,(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6]《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6]
[7] 《教育的奇迹》, 朱永新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智慧生活论文篇五
勤工俭学的思考与探索
单位:
姓名:
姜智慧
东团堡中心小学
勤工俭学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勤工俭学 教育 思考
[摘 要] 勤工俭学也是素质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勤工俭学作为教育传统,似乎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新的课程标准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属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勤工俭学制度体系,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由于教育教学条件的限制,勤工俭学的开展更加需要一些探讨和研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自主性、实践性和社会性,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勤工俭学就是中小学课改和学生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近几年来,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经济效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机构和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有利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所以,勤工俭学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开展勤工俭学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受学校经济与师资、劳动技术课的设置不合理的影响,农村勤工俭学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勤工俭学没有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二是对勤工俭学服务育人和创收的辩证关系处理不当。三是一些地方勤工俭学缺乏科学规范管理。
一、勤工俭学在培养人才方面与课堂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1、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在勤工俭学活动中学生能学到某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2、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不仅是评估学校教育质量高低和办学成败的客观标准,而且关系到学生毕业能否顶用、能否受欢迎、是否有出路的问题。开展勤工俭学,学生就有较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学生可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实际,丰富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培养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护公物、遵守纪律、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
4、开展勤工俭学有利于培养既有文化、又有一技之长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一代劳动者和技术人才。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教育提供大量的多门类的中初级技术人才与之相适应。
近年来,由于撤乡并镇、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和农民进城务工增多,使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虽然国家对寄宿生实行了“两免一补”,但农村贫困家庭压力仍然很大,要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身体好,改善寄宿困难学生生活,降低学生在校生活成本,是农村教育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要正确处理勤工俭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已经把勤工俭学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因此,学校在组织开展活动时,必须恰当处理好勤工俭学劳动和教学的时间关系,做到文化课课时不减少,也不挤占劳动课时间;劳动课时不虚设,又不占用文化课时间。做到勤工俭学活动和课堂教学统筹安排,既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又上好劳动实践课,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勤工俭学要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就可能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与大自然打交道,随之带来了安全问题。这就要求活动安排要与学生的体能相适应,要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勤工俭学活动特点,合理安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切实做到活动开展前有规范要求和应急预案,活动中有预防措施和组织领导,活动后有安全检查和工作记录。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俭学活动。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遵守操作过程。严禁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及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劳动,坚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
勤工俭学具有双重功能,即育人功能和经济功能。在过去的勤工俭学工作中,强调创收功能相对多一些,造成普遍认为勤工俭学就是挣钱。而现在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正和勤工俭学以实践教育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育人宗旨相一致,也正是大力发展勤工俭学的良好时机。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重点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知道勤工俭学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自立,而“钱”是次要的。
勤工俭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使他们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自我动手能力,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才。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俭学活动。
勤工俭学的开展,活动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新鲜有趣。只有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才会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参于的积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肯定。
首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家长要多联系沟通,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优秀品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学校通过“劳动实践课”、“家庭劳动实践室”等活动的开设,为学生搭建充足的劳动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各项有益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在家里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学会洗衣做饭、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家长绝不能越俎代疱。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逐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目的,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劳动和工业生产,开扩学生视野。我校建有实验基地,有菜地、植物园,与教本上的内容相结合,学生们亲自动手实践,明白劳动是要科学知识作为支撑的,即使将来考不上大学,当不了科学家,也要努力学好知识,当好农民和工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再达到乐于学,其乐融融的和谐画面。既锻炼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又让学生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勤工俭学活动要求我们在培养人才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更应该让理论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生活实践,从中得到体会和收获。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勤工俭学的育人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总之,勤工俭学在培育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要开扩思路、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充分利用当地条件,采取多种形式,把勤工俭学活动开展起来,持之以恒,并将它推向新的阶段,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