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ict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篇一
语音、宽带大发展的后信息传输时代,受阻于客户增长规模,服务创新必将成为运营商持续发展被迫拿起的重要武器。ict业务应时而生。面向企业的ict业务开展的目标,简单讲可以理解为,把企业的服务器搬到运营商的机房,运营商通过it服务输出,取代企业自身it部门的部分和全部功能,为企业提供长期的ict外包服务。ict业务运营模式要求ict业务能够标准化,可复制推广。从运营商自身it建设来探索ict业务标准化也许是个好办法。原因很简单,运营商都有一支it队伍,在it系统建设和运维上,经验丰富。既然运营商要开展ict业务,就应该从自己先做起。
一、ict的三个关注点—规划、财务和运营
企业内的it需求简单讲就是:修个电脑、装个软件,杀杀病毒,维护个网络乃至安装电话也可以纳入。好一点的企业请个咨询公司或者自己动手,花钱的搞几个企业级应用系统,组织个班子,请个cio,在看好系统同时,再琢磨下一次如何花钱建新的企业应用。也许it就是这么点事。但是学问还是要一些的。企业的it能力笔者认为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⑴it规划建设能力。it建设的好坏和企业it规划能力直接相关,重要性无需多言。运营商在自己的it系统建设的这些年经验,成功的和不成功的,肯定很多。
⑵ it运营和维护能力。建设好了,就得维护,做好持续更新。维护也因为企业的规模不同而不同。大的有完善机房,小的,维护个机器,杀个病毒。
⑶it财务管理能力。it是要花钱的,是成本支出。对于企业肯定是希望花小钱办大事,如何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it财务管理被单独出来,我们主要是强调除it对业务实现支撑带来的各种效益外,本身建设规模,要合理有序的投入,不花冤枉钱。对于运营维护更是要从财务的源头来控制,通过财务成本控制来促进维护更加高效,水平不断提升。
二、ict标准化的过程
服务赢在细节。ict业务开展也不应该例外。在ict业务细节上精耕细作是赢得企业用户勇敢进行it外包,尝试运营商ict普遍服务的关键。标准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通过对企业it建设和维护中涉及到细节的模式化和统一化。(1)it运维之标准化—建立目录式的服务体系 it运维管理是相对容易被标准化。它包括的内容从机房、网络设备、系统软件的维护管理,涉及到系统安全、监控等各个方面。提供基础网络及网络维护服务是运营商涉足ict业务第一步,即提供运维外包服务。我们首先来看看以下设想:
1、是否可以建立一个日常的巡检制度,定期为企业用户提供病毒查杀、机器巡检的服务?
2、能否通过一个号码如114或者12580来特约集中受理客户的it服务请求呢?如果能,到底哪些问题可以通过远程方式来解决,哪些需要上门服务,到底需要花多少成本?
3、能否为客户提供不同存储服务?是否提供不同安全等级的网络服务,能否提供不同可靠性的系统服务?能否为用户提供数据库租用服务?
4、我们能否建设流程化,高效的it管理体系并为企业提供完善it运维管理体系的咨询输出服务?
前三个设想,在分类,建立目录的基础上是可以形成我们it运维服务的价目表的建立。具体就是先对网络服务、维护服务乃至企业认证服务进行分类划分,然后原子化分解,最终形成企业it服务的完整目录。之后通过对这些服务成本进行仔细的分析,最终建立行之有效的价目表。第四个设想中的it管理体系的输出,对企业来说是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因为运营商自身完善、高效的it管理体系就是一个真实的样板。往往社会企业由于it能力上的不足,需要运营商这个参考样板。运营商在自身it建设过程中,本来就是围绕it输出能力,在标准化指导建设方针下,来建设覆盖绩效考核、it维护方面的财务预算乃至设备采购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对企业的借鉴作用可想而知,也将会引导企业无顾虑的将自己的运维维护外包出来交给运营商,从而降低企业自身维护开支。
(2)it规划建设能力之标准化——规划能力体系输出标准化和咨询平台的建设 it规划建设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it的规划是在企业发展目标下结合it技术因素来进行的。在这方面,除了直接为企业提供信息系统的服务外,运营商还能做哪些呢?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是一个从没有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企业在信息化过程最希望获得的经验的输入,这给在信息化it建设方面经验丰富的运营商提供了机会,也为企业选择运营商it服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it规划的输出一样我们也可以从不同方面标准化并形成服务输出能力:安全规划、基础技术架构规划、服务等级划分规划、实施过程规划等。乃至对it建设过程优化我们根据经验不断标准化:通过对it建设过程从定义、评估、实施、监控到反馈形成一个闭环过程,不断推进和优化it基础技术架构,优化的it规划和管理能力,并通过服务输出,为行业企业服务。
在对企业实施it规划输出方面,运营商应该提供为企业it的交流平台,通过运营商这个平台,社会企业能够获得it建设经验的交流,同时通过这个平台不断推动企业it向运营商的外包发展。
(3)it财务管理能力标准化
上面说了,将财务单独出来就是要强调it不是无原则的投入,需要给出合理的条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在完整可控的财务体系下合理投入。it财务管理体系应当来说形成应该是可以标准化,因为只要形成一套标准管理规则,基本上就可以放之四海了。同时通过给企业信息化算账,也会让企业明白,选择运营商提供的全套信息化输出方案,成本最佳。
三、运营商如何加强自身ict建设建议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没有去考虑为行业用户提供什么样的it系统,是因为在当前运营商不是软件服务提供商。我们希望通过运营商能够提供it服务输出,it管理体制输出来探讨ict的发展。结论就是运营商要加强it服务输出能力,要标准化每项it输出能力。在具体过程中,我们认为运营商在加强it能力方面要加强以下:
(一)按照it服务输出能力,建设适合自身it的良好组织架构,成为企业it示范样板,同时加强it财务成本控制导向的it建设。
(二)加强it咨询能力建设,通过标准化,建设覆盖规划建设到运行维护的标准化体系,并逐步市场化,课件化,使运营商具备从体系到具体服务的输出能力。
(三)跟踪it技术,做好基础架构支撑能力,成为社会信息化的航标。
针对政企客户的ict业务正在成为运营企业的业务创新点。但到底什么是ict,用什么样的方式推进,ict机制是什么,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笔者作为铁通公司一员,在这里不再阐述ict的重要性,主要从寻找ict的落地的问题来探讨移动集团在ict业务的开展过程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
一、ict的目标:运营商要做整个社会的信息中心
当前ict发展问题当中,ict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利用运营商强大的渠道以及基础设施的优势来推广应用和解决方案,比如视频监控等。这些ict业务的成功进一步扩展了运营商ict业务的应用层面。
但笔者更认为ict的目标更要定位在:利用运营商在it运营管理上的经验,以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服务取代政企客户的it部门,信息中心,简言之,即运营商要做整个社会的信息中心。
为什么要说做社会的信息中心?首先信息中心成为各个政企客户组织机构的标准配置,至少是上规模的企业。当前如微软等国际公司都已经通过it外包的方式将自身的it服务逐步剥离已成为趋势。在当前的全球产业调整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信息中心将来也会不可避免从各级政府和企业的主业上的剥离,交给服务更加好,成本更加低的运营机构来运营。从这一点来说,运营商具备天然优势,是通信业务的深入扩展。
在面向企业ict业务方面,it市场推广人员不免困惑和底气不足,如何和用户说清楚到底卖的是个什么产品远不如传统电话宽带业务来的得心应手。因为ict范围太广。这也和我们在ict定位上不清楚有关,如果我们将ict定位在做社会的信息中心,至少给市场人员在为客户定位ict上能找到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既然我们将运营企业的ict定位为社会的信息中心,我们就要从这个信息中心要承担的工作来逐步分析ict进一步开展的机制问题。
二、ict的机制:要有健全独立的ict运营机构
正如笔者前面一篇ict文章所说,企业it管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即:it规划、it运营和维护以及it财务管理,这就是企业信息中心的核心关注点,这里不再累述。从行业企业来讲,一些行业龙头企业也有很完善庞大的it部门乃至通信部门。ict的发展,笔者认为在当前还是要从国内龙头行业企业开始。因为中国现阶段整体工业化还处在一个从简单加工贸易转型阶段,信息化的需求还是比较初级。面对这样一个转型阶段,针对大部分加工企业开展ict还处在一个曲高和寡的局面。而针对初级阶段的信息化,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等已经占领和适应该阶段中小企业的应用需求,留给运营商的空间不大。ict从行业龙头企业可能收效更加明显,也符合中国大企业走出去等战略目标下的it外包的需求。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运营商目前都具备了规模庞大的it运维管理体系和完善的it部门。为了维持自身it系统,也需要一大批it从业人员。随着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缩减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新业务创新,必然成为运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不二选择。
这样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开展ict业务,要着眼行业龙头企业,从自身做起,建立示范样本。
这样的话,在机制方面,笔者认为移动集团需要一个健全独立的ict运营机构,比如成立专门的系统集成公司。通过剥离和外包自身it给系统集成公司,探索ict运营机制。ict毕竟不同于传统的语音业务,需要一个专门组织来探索新的市场运营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自身it外包,一方面降低企业成本,另外形成企业it外包的样板。系统集成公司除了完成信息中心外包目标,还要发挥公司在移动领域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不断开创新的ict业务形式,形成对家庭以及个人用户的应用渗透。
下面我们以信息中心外包为例来进一步探讨ict业务的开展方式。
三、ict具体开展:关注三个方面
面向企业的ict业务主要包括企业ict服务托管和维护、企业办公设备维护和企业it系统集成方案提供。
(1)企业ict服务器托管和维护
运营商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一般都建立了完整的基础网络设施和管理支撑平台,同时在管理和运营商具备相对丰富的经验。通过扩展即可形成对ict业务服务器托管和维护。在服务器托管和代维方面,还需要加强以成本分析为导向,覆盖市场和日常管理的各种标准代维规范的制定。只有具备了完整覆盖各方面的服务器代维方案,才能成功吸引政企客户放心的将服务器托管到运营商机房,才能合理划分代维各项责任分工,才能更好引导维护作业的标准化,才能进行推广。
(2)企业办公设备和基础二次维护开发代维
面向企业提供办公设备的代维是不可忽视的。虽然维护办公设施属于低端的代维服务,但是直接面对客户,其直接体现了为客户服务意识,有利于增加对运营商的信任感,所以办公设备代维服务在为政企客户开展ict业务中也不可或缺。在面对企业开展办公设备代维服务因为代维服务个性化强,人为因素较多因而提供界面清晰和多样服务模式成为关注的重点。这也需要对其进行以下方面的探索:在成本分析基础上,对各种服务进行分级和分目录管理,划分服务等级,以此提供网站、呼叫中心和上门服务不同类别的服务类型。只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做好在细微处取得ict利润,赢得用户支持。
(3)企业it集成方案提供
企业it集成方案提供方面主要是如何发挥运营商的优势,在行业信息化方面需要抓住行业应用的特点。比如铁路行业信息化方面,可以针对安全管理方面监视监控以及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为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形成集成方案的突破能力。
ict业务思考之三:从“抓商机”信息化到“信息经营”
前面ict业务思考中,我们的观点是运营商要做全社会的信息中心,ict业务首先要从政企集团客户来突破,本文来浅谈一下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开展思路。统计显示,中国有4000多万中小企业,这个规模比很多国家的人口都多,按理面对中小企业的市场应该很广阔。但从运营商的客户划分上来看,有个人、家庭和集团客户,集团客户笼统的将所有大小政企客户纳入其中,而不专门设置中小企业这一特定类别,在业务上也没有区分上述类型的特色业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面对这一细分市场,运营商针对性的开发尚有难度。
运营商在考虑面向中小企业ict业务的思路是:希望找到一个平台,嫁接各种应用,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对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中小企业按需定制,运营商按月收费或者按时长收费。这个思路符合传统电信业务开展思路。但符合实际吗,笔者认为未必符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中小企业的经营特质决定了中小企业更多从事的是加工和代工业务。那么中小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是什么呢?
首先中小企业需要的是商机。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要更大,更多的商机意味着更强的生存能力和生命力。因而阿里巴巴,生意宝等新型互联网企业抓住了中小企业“抓商机”的特征发力,从而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b2b业务,形成了对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的第一个突破。随着对客户黏性增加的需要,阿里巴巴提供了免费的一系列信息化服务,基本上满足中小企业对商机信息化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相对于阿里巴巴的成功,如果从“抓商机”的角度来考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留个运营商的空间不大。因为免费邮件、即时通信基本上能满足日常中小企业商机信息化的需求,运营商针对中小企业“抓商机”角度来提供办公系统、进销存等专门信息化业务和阿里巴巴等企业直面竞争,因为缺少b2b互联网平台,无疑难度不小。
其次,中小企业需要订单。订单往往来自大的终端销售商,来自大企业的配套业务。这恰恰为运行商留下了信息经营的空间。我们想像一下,如果将来有一天运营商成为了全社会的信息中心,运营商通过和相关企业合作,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外围订单和相关企业内部系统的接口,很容易形成一个链条,也容易解决中小企业围绕配套业务的流程管理和订单需求。中小企业也乐意花钱。再比如在煤电运输当中,可以通过和铁路部门合作货运信息系统,用来发布客户货物查询信息。这一信息对于客户很重要。比如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如果能知道煤当前运到哪里,就可以合理安排煤的日消耗量,可以更好的安排电力生产,和做好安全生产的保障,这些都是信息经营内容。
这样我们得出一个简单结论,那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ict业务应当是:变“抓商机”信息化为“信息经营化”,这才是运营商面向中小企业ict业务开展的空间。当然我们离这个目标差距还很大。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ict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篇二
基于产业链的中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策略研究
窦彬 汤国生 魏瑜 发布时间:2012-03-21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汽车消费信贷的4种主要方式比较分析,指出汽车金融公司在发展中的不足及在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从发挥汽车金融公司对产业链的拉动作用、拓展多种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和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导,整合产业链中的厂商、金融、服务等各环节,打造一站式服务的全功能的汽车销售服务商等3个方面提出了基于产业链的中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策略。
关键词:汽车金融公司,汽车产业链,汽车销售服务商
金融危机后,在各类消费政策的刺激下,中国私人汽车消费逐步升温,北京、广州、成都、杭州等城市的私人购车比例已超过50%左右。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将会出现汽车消费高峰。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5300美元,而平均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60辆左右,除北京等个别大城市外,均低于每千人141辆的世界平均水平。未来汽车消费潜能巨大,必将推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从而对汽车消费贷款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有力地激活了汽车消费市场。从发展看,汽车消费信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但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汽车贷款风险高等问题,致使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风险,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汽车金融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国内汽车消费信贷的现状
时下,汽车虽不再像过去那样被人们视为奢侈品,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买车还是一笔较大的开销。其实,在想买车的群体中,一些人是暂时不具备一次性付款能力的,另一些人虽然有足够的资金,但却不希望用全款来支付。对于这些不能或者不想全额付款买车的消费者,申请汽车贷款不失为合适的选择。
(1)国内汽车消费信贷的主要方式
①传统的信贷模式——银行汽车信贷模式
银行为购车人提供购车贷款,保险公司为购车人提供车贷保险。这是一种传统的购车信贷模式。
②变通的信贷模式——经销商汽车信贷模式
由于垫资压力大,经销商为促进销售,也往往向购车者提供购车贷款。主要包括3种方式:第一类是汽车制造商与经销商合作推出的汽车金融贷款服务。汽车制造商通过自己的金融公司或财务公司,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把汽车批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来对客户进行分期付款购车业务。第二类是经销商独立向购车人推出汽车消费信贷。独立推出分期付款业务的经销商需要具备较强的资金运营能力及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第三类是经销商与银行合作推出的消费信贷。购车人只需按照银行与经销商共同规定的分期付款购车程序接受资信调查即可,用户与经销商在贷款银行设立账户直接还贷与结算。
③新型汽车信贷模式——汽车金融信贷模式
汽车金融公司向经销商提供库存贷款或直接向购车人提供购车贷款。目前汽车金融公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制造商的全资子公司,是该汽车厂商的专属金融机构,如丰田汽车金融公司;另一类是汽车制造商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资成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如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
④非专门的汽车信贷新模式——信用卡分期付款购车模式
购车人采用各商业银行信用卡支付购车款,在12-36个月内分期还款,需缴纳手续费和银行利息。这种购车模式,并不是专门针对汽车市场,而是面向所有的大额消费。
下面将最常见的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和信用卡信贷在费用、服务、专业性、便利性、规模效应等方面逐一比较。
(2)汽车消费信贷方式的比较
首先,以市场价格为107700元的丰田威驰1.5手动基本型为例,分析丰田汽车金融公司、银行和信用卡3种贷款途径的费用差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首付款额均为车价40%的前提下,虽然选择丰田汽车金融贷款方式购买这辆威驰轿车首付交纳的费用要明显少于选择银行时要交纳的费用,不过选择信用卡购车费用则更低。月还金额方面,信用卡费用最低,而汽车金融贷款费用最高。
从3种方式的贷款细节情况来看,在担保方面,个人客户向银行贷款一般需要找担保公司作担保,交纳一定的手续费,用房屋或家庭财产作抵押,其他两种方式则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因此也省去了办理担保和抵押的费用;在首付款方面,目前多数银行规定最低首付款为全车售价的40%,汽车金融公司的首付比例较低且不用交手续费、抵押费、律师费等费用,比如丰田汽车金融贷款对于信誉度非常好的客户可以承诺首付款为全车售价的20%,信用卡业务一般也是需要首付的,比例在30%以上,不过一些银行为了推动信用卡贷款,经常推出零首付政策;在贷款年限方面,银行贷款和汽车金融两种方式均有3-5年两种选择,最长不超出5年,信用卡则最长不超过3年;在利率方面,银行车贷利率较汽车金融公司低。例如大众汽车金融公司30%首付5年期的车贷利率比银行高出3个百分点左右,信用卡通常声称没有利率,但有手续费和工本费,需要在办理贷款时一次性交清,3年期费用一般不超过贷款总额的7%(表2)。
由表2可以看出,3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但是,汽车产品具有高技术性,需要提供更专业的汽车维护服务,且由于汽车金融公司能对汽车制造商带来的巨大的规模效应,因此,应大力发展汽车金融公司这一新兴的汽车金融服务。
(3)中国汽车金融公司在汽车消费信贷中的比例偏低
依据理财周报联合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2011中国汽车消费信贷调查”调研报告,购车人群对于贷款购车的接受程度已经相当高,84.6%的被访者可接受贷款购车。但是被访者对于手续简便的商业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产品的接受程度要高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购车贷款产品和汽车金融公司的车贷产品。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汽车金融公司的终端贷款利率都在8%以上,明显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和信用卡贷款,这导致我国汽车金融在新车购买中的份额不到10%,而国外汽车金融份额已经高达50%以上。此外,由于汽车贷款风险大,因此汽车金融公司往往喜好“大业务”,中高级轿车消费群体更容易获得贷款,而一大部分潜在经济型汽车信贷消费需求尚不能得到满足,这也限制了该贷款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汽车金融公司在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
图1为从产品研发到消费者的整个汽车的产业链条,在这个链条的各个环节中,随着汽车产品实物在链条中的流动,资金也在不同主体间发生转移和增值,其增值部分主要包括整车装配、售后服务、对产业链条中各个主体的金融服务以及回收链(二手车)这4个部分。其中,整车装配占30%,售后服务占30%,金融服务占30%,回收链占10%,因此汽车金融已将成为汽车产业链中利润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金融公司在整个流动和转移增值的过程中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购车者贷款——汽车金融公司对终端销售的直接促进作用
信贷方式的改变实际上将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燕凌云认为,汽车贷款实际亡是促进了汽车的消费,如果一个消费者是全款买车,那么在未来10年,他可能只会换两辆车,但是如果贷款买车,他在未来10年可以换5辆车。
目前,国内汽车金融公司针对购车者个人的贷款业务,仅占其总业务比重的3成左右,这主要是由于汽车金融公司没有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信贷产品,一旦有更丰富、更有竞争力的信贷产品,汽车金融公司对终端的消费具有直接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2)经销商存货质押贷款——汽车金融公司对经销商的控制和稳定作用
从2004年国内第一家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成立到现在,近8年的时间里,虽然汽车金融公司在个人购车市场上并未形成较大的影响力,但在经销商存货质押贷款上却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其业务量占公司总业务量近7成。经销商处在汽车产业链中流通的关键环节中,由于汽车产值大,经销商所需资本量巨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依赖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造成销售压力大。这就导致汽车销售市场混乱,部分经销商的下线分销甚至没有门市,只要拉到客源,就可以完成销售,这不利于汽车制造商的长期发展和售后服务。汽车金融公司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这一问题,通过遴选优秀的经销商,以汽车产品库存作质押担保再发放贷款,将一批没有经销能力的经销商淘汰出局,对经销商队伍起到了控制和稳定的作用。
(3)汽车金融服务——汽车金融公司促进汽车产业链的价值提升
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要盈利方式不应该仅仅是通过汽车消费信贷,还应具备更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包括保修服务、汽车保险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从现有的汽车金融公司产权结构来看,汽车金融公司通常是汽车制造商的子公司,如通用金融公司是通用汽车公司的子公司、福特信贷公司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子公司,这样,与制造商与银行关系相比较,汽车金融公司与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双方的利益可以达成一致。汽车金融公司通过一站式的服务,促进汽车制造商的产品销售,通过拉动市场需求,可以提升汽车制造商的规模经济,从而促进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价值提升。基于产业链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策略分析
(1)发挥汽车金融公司对产业链的拉动作用
现阶段,国内汽车金融公司实际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汽车财务公司模式,如一汽、上汽、东风集团、重汽等都有汽车财务公司;另一种是汽车金融公司模式。
汽车金融公司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完善的汽车金融服务应至少具备如下3项功能:其一,整合汽车制造商的销售渠道,提供市场咨询;其二,为汽车经销商提供设备、库存质押融资;其三,为购车者提供汽车消费贷款。可见,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要业务实际上集中于对经销商和购车者提供金融及其他服务这一块,其主要作用是着力于汽车产业链的终端,与生产环节中的金融服务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拉动终端需求的引擎,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汽车财务公司虽然也拓展经销商和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业务领域是在汽车制造环节的金融业务。这就与汽车金融服务业务在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服务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汽车财务公司在汽车环节与汽车金融服务环节产生资金使用上的冲突。应逐步剥离汽车制造环节的金融业务,使其能够更专业化地向终端市场(经销商和购车人)提供金融服务,提高对汽车产业链的拉动作用。
(2)拓展多种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
国内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汽车制造商的资本金(相当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汽车制造商的资本金是有限的,银行的贷款利息又增加了汽车金融公司的运作成本,这使得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居高不下,因此拓展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对于降低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利率,发展汽车金融信贷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外汽车金融公司常见融资方式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但这两种融资方式在国内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2008年2月,银监会出台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和进行同业拆借,拓宽了汽车金融企业的融资渠道。2010年,国家对汽车金融业务给予了更多的支持,通过以低息放贷的方式直接给汽车金融公司予以扶持,扶持的对象主要为自主品牌的汽车金融公司。在这一政策下,汽车金融公司纷纷开展零首付、零手续费活动,一度导致汽车金融公司的消费信贷井喷。
尽管如此,国内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仍然较为狭窄,仍需通过拓展多种渠道,降低信贷成本,促进汽车金融信贷市场的发展。
(3)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导,整合产业链中的厂商、金融、服务等各环节,打造一站式服务的全功能的汽车销售服务商
图2为汽车后服务市场所包含的各个价值链环节,其中汽车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汽车信贷、汽车保险及汽车租赁3个环节。但真正意义上的汽车金融公司几乎可以提供除制造环节以外的所有的汽车生产和销售价值链的各环节的金融服务,涵盖集团业务(如车辆的租赁融资等)、经销商代理商业务(如经销商存货融资、营运资金融资、设备融资)、个人业务(如个人购车消费信贷、车辆保险等业务)等金融服务。这些业务需要涉及制造商、经销商(代理商)、保险、租赁和信贷、购买(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如何通过汽车金融公司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信贷、保险、租赁)将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形成汽车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呢?这就需要整合汽车制造商、汽车金融公司和销售服务公司3个方面的功能,以汽车租赁、保险和信贷等金融服务业务为核心,通过核心业务渗透到汽车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打造一个风险共担一站式汽车销售服务商。
但是,国际上还没有集各种功能于一身的全能型销售服务商,销售服务环节发展的滞后是主要因素。国内现有的汽车销售商,大多数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经营范围窄。即使是制造商直属的4s店,也不经营二手车交易与车辆置换业务,二手车交易尚停留在交易大市场时期。汽车的租赁业务也基本由汽车租赁公司而非销售公司完成,且汽车租赁公司仅提供初级的“租车”服务,与国际上的“租赁销售”完全不同。因此,整合各方功能,以提升产业链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合过程包括制造商、汽车金融公司和销售服务公司3个主体,各自按下述方式相互作用:销售服务公司是依托制造商的专业性服务公司,其主要功能是租赁销售产品,提供销售维修服务并控制余值风险。产品既包括新车,也包括二手车。厂商通过向销售服务公司批量出售新车,分散新车在流通中的风险,销售服务公司依据对二手车专业知识的了解,控制二手车的流通风险,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提供资金并控制信用风险,即使汽车金融公司出现坏账,车辆的回收与变现也完全可以通过销售服务公司快速实现。
随着3个主体的整合,汽车租赁、保险和信贷等金融服务业务也渗透到多个汽车产业价值链环节中,形成了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赵建光.谈中外汽车消费信贷的差异 [m].吉林:北华大学出版社.2006 董建华.汽车行业:汽车消费贷款产业链完善路径 [db/cd].http:// /stock/hyyj/20070924/16464009222.9html.2007年9月24日 新华信.新华信发布2011中国汽车消费信贷调查报告 [db/cd].http:///s/.2011年11月22日 贷款利率过高汽车金融公司信贷服务遇冷 [db/cd].http:///a/20100222/.2010年2月22日 宗刚,李红丽.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汽车行业发展研究 [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新华信.新政扶持将助推自主车企加码汽车金融 [db/cd].http:/// topic/qichejmrons/hews/domesticindustry/20100121/.2010年1月21日 牛大勇,李柏洲.汽车金融公司的产业价值链整合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汽车工业研究》2012年第03期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ict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篇三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ict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前言...........................................................................................................................................1
一、研究背景概述...................................................................................................................1
(一)传统通信市场趋于饱和,中国移动亟需转型.......................................................1
(二)新市场竞争激烈,ict业务成为中国移动的重要转型方向.................................2
(三)中国移动ict业务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众多困难................................................2
二、现状与问题分析...............................................................................................................3
(一)中国移动ict业务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3
1、移动ict业务发展现状..............................................................................................3
2、移动ict业务发展问题分析......................................................................................3
(二)中国移动ict业务swot分析................................................................................4
三、以中国移动为核心的ict业务产业链研究....................................................................6
(一)以中国移动为核心的ict业务产业链模式............................................................6
(二)以中国移动为核心的ict业务产业链要素分析....................................................7
四、中国移动ict业务发展策略与建议................................................................................8
五、移动ict业务产业链模型在郑州公司的应用..............................................................11
(一)构建合作伙伴产业链.............................................................................................12
1、郑州公司尝试重建合作伙伴价值链。...................................................................12
2、郑州公司与合作伙伴尝试开展新的合作模式。...................................................12
3、引入合作伙伴并建立管理机制。...........................................................................13
(二)沉淀自有技术力量.................................................................................................13
(三)优化支撑流程和管理制度。.................................................................................13
1、优化流程,缩短项目支撑时长。...........................................................................13
2、优化管理制度...........................................................................................................14
(四)进行业务创新,打造本地聚合平台。.................................................................14
(五)效果.........................................................................................................................15
1、项目支撑时间大幅度缩短.......................................................................................15
2、ict合作伙伴数量有效增加.....................................................................................16
3、ict新增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16
4、ict项目总体支撑情况良好.....................................................................................17
六、结束语.............................................................................................................................17
前言
电信行业的持续发展,使运营商面临基本业务饱和、用户黏度降低和内容资源控制能力弱三大挑战。运营商从ct向ict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如何才能成功开展ict业务呢?本文从产业链整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建立以中国移动为核心的ict业务产业链进行价值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概述
(一)传统通信市场趋于饱和,中国移动亟需转型
随着电信行业的持续发展,电信传统业务市场趋于饱和,国内外运营商都将面临三大挑战:
1、基本通信业务趋向饱和;
2、运营商提供的服务趋同;
3、用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内容的需求成为用户新的诉求点,而运营商对内容资源的控制能力却很弱。2011年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语音收入增长率下降明显,使公司面临收入增速放缓的问题(详见图一)。
图 一 中国移动语音业务收入增长率
可以预见,未来的电信市场将是多样化的服务市场,但是语音 业务将出现下降,而it业务和内容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中国移动亟需加快转型速度,只有以优质的服务和创新业务持续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和信息化的需求,才能不断拓展信息服务能力,持续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新市场竞争激烈,ict业务成为中国移动的重要转型方向 ict信息化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是移动用户保有的重要手段,是中国移动的重点转型方向。
一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两化融合”的进程逐步深入,信息化已经成为工业制造、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二是技术发展的要求。技术的演进日益呈现ip化、宽带化、融合化的总体趋势,技术进步推动了用户生活、生产方式的调整。三是客户需求的要求。客户,尤其是政企客户不仅需要简单的基础通信网络,更需要集通信服务、it服务、管理应用和专业信息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服务。
(三)中国移动ict业务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众多困难
由于宽带资源、it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中国移动ict业务发展呈现“单一且缺乏技术含量”的趋势,收入贡献率低、客户体验差也成为制约中国移动ict业务发展的重要难题。ø 由于宽带资源的不足,ict业务主要局限于移动信息化应用,而在政府信息化系统集成、视频监控、呼叫中心等业务上与电信相比处于劣势。ø 仅有基于手机的电子政务、权利阳光、校讯通等业务发展不错,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宽带能力主要发展ø 中国移动缺少正确的市问题ø 由于缺乏it技术实力和专场细分和目标客户选择机制,难以制定卓有成效的市场营销策略。ø 处于“有求必应”的服务阶段,没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业服务人才,ict业务的产品层次较低ø 外包服务和知识服务在ict业务收入占比低于6%和1%图二 中国移动ict业务发展面临的难点
二、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中国移动ict业务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1、移动ict业务发展现状
(1)产品体系现状:中国移动目前的产品体系主要分为语音通信等基础产品,视频监控、一卡通等标准信息化产品,行业解决方案类产品,集成服务。(2)业务发展现状:集团产品初具规模、行业应用稳步增长、宽带能力逐步增强,内容聚合初见成效。(3)业务策略现状:中国移动目前主要基于客户拓展策略、产品优化策略、产品价值增值策略、运维支撑强化策略、多方位营销策略等策略进行改进,并初步建立起了ict业务发展战略模型。
2、移动ict业务发展问题分析
(1)业务能力需完善,主要表现为:it产品较少,中小型企业产品匮乏,宽带型产品是软肋,行业应用有待全面提升。(2)运维支 撑需改进,主要表现为:界面执行不统一,数据统计不够规范,组织协同工作需强化,欠费管控不均衡。(3)产业合作需加强,主要表现为:“通道化”的威胁存在,盈利模式不利于激励si。(4)渠道能力需提升,主要表现为:渠道单一,客户经理整体水平不高。
(二)中国移动ict业务swot分析
中国移动的主要优势在于优质的通信网络和稳定的客户关系,在通信服务运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但在信息化市场中与其他企业相比没有优势,甚至是处于落后地位。具体分析如下:
1、优势:由于电信行业和it行业的相近特性以及技术融合的趋势,使得中国移动的品牌比较容易延伸至it业务领域,总而言之,中国移动发展ict业务还是具有较多的优势的,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较好的声誉和品牌认知度。中国移动是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网络质量最好,市场营销力度最大,服务品质最高,得到用户的肯定也最大。良好的声誉和品牌认知度将为中国移动在ict领域业务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中国移动具有较强的网络资源优势和网络运营维护能力。中国移动网络覆盖面广,运维和售后服务网络完善,点多面广,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和运营经验较好地切入为客户服务的领域,这为中国移动在向客户提供电信业务的同时开展it业务以及综合解决方案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也为本地化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良好售后服务奠定了基础。
(三)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庞大的客户资源为中国移动it业务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客户基础,仅自身客户的it需求就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而一般it企业由于人员相对较少,渠道窄,售前需求挖掘一般只能采取“关注重点”的方式,会导致项目需求的“跑冒滴漏”。
(四)中国移动还具有强大的渠道资源,雄厚的资金实力,对各类合作伙伴具有巨大吸引力等相对优势。
2、略势:从ict业务来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实际上就是一个产业链的延伸。由于ict业务涉及的知识面广、客户需求灵活、相关人员繁杂等特点,目前移动公司在ict业务实施还面临许多问题:
(1)现有流程不适应ict业务的快速发展。ict的每个项目都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独特性以及不可复制性使得ict项目不可能有标准化的流程或用流水线作业方式来实施,而需要更加灵活的流程来适应其业务发展。
(2)组织体系不完善。ict项目执行任务是相互关联的,具有专业性强、复杂性的特征。而职能型组织中,往往职责不明、任务分工不明确。同时,不同部门的同事需要较多的时间沟通,导致项目沟通困难,衔接不好。另外,ict项目干系人复杂,除了客户、项目成员,还有大量的供货商、施工单位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等需要协调,以往流水线式的项目执行模式,不能很好地进行人员的管理。
(3)信息技术能力和人才的不足。由于ict业务涉及的知识面广 泛,ict项目经理需要掌握软件、硬件、网络、安全甚至人员管理、项目管理等知识,对负责人的要求较高。目前,ict相关人员的知识储备还无法完全跟上ict业务发展的步伐。
(4)宽带业务的缺失。由于中国移动涉入宽带领域时间不长,网络机构相对不完善,网内资源严重匮乏,市场份额较低,对部分ict业务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瓶颈。竞争对手借助固网优势,加大对用户的捆绑力度,给公司移动用户的分离造成极大压力。
3、机遇:政府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三网融合的深入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都为ict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
4、威胁:新技术发展促使不同企业进入ict市场,运营商在ict业务市场竞争剧烈;市场竞争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态势。
三、以中国移动为核心的ict业务产业链研究
(一)以中国移动为核心的ict业务产业链模式
在传统价值链模式下,价值链外延不断延伸和扩大,内部结构趋于复杂化;中国移动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在新的ict产业链中,中国移动的位置取决于如何进行产业链定位,中国移动可以将自己的业务定位在价值链中的一个供应商,参与ict业务的供应,也可以定位在价值链中的核心企业,从而获取丰厚的利润。
图三 中国移动ict业务价值链模式
中国移动ict业务的核心能力:(1)掌握稀缺资源优势包括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2)雄厚的资金实力;(3)价值链的控制能力:对sp/cp的控制能力很强;(4)企业设计能力:控制用户接触点,掌握客户需求变化。
中国移动ict产业链垄断地位的决定因素:(1)加强对其他企业的约束力和控制力。(2)发挥自身核心能力优势,通过整合资源、流程梳理、制度建设等手段提升资源把控能力,减少产业链中同一环节的企业数量。
(二)以中国移动为核心的ict业务产业链要素分析
建立以中国移动为核心的ict业务产业链涉及五大要素:
1、价值定位即所开展的ict业务总体服务水平定位;
2、利润点即ict业务为公司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所带来的资源;
3、业务范围;
4、战略控制;
5、业务实施。
图四 以中国移动为核心的ict业务产业链价值创造要素
五大要素的关系:企业价值决定了企业所具备的利润增长能力、资本利用能力以及可持续盈利能力的水平; 企业的利润增长能力、资本利用能力以及可持续盈利能力限制了该企业的价值定位、利润创造、业务范围以及战略控制等策略的组合; 企业的策略组合又引导了企业具体的业务实施工作;良好的业务实施效果促进了企业价值策略的不断优化; 策略的优化过程是企业能力得到强化的过程; 不断提升的企业能力创造了新的企业价值。
四、中国移动ict业务发展策略与建议
移动公司如何尽可能解决或规避存在的问题,将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增强在ict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和对合作伙伴的控制力是发展ict业务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扬长避短,建议如下:
1、健全支撑协作,构筑“一站式”ict服务模式。(1)打造优 质网络平台。推动网络升级,进一步加快中国移动宽带和移动互联网的建设,大幅度提高光纤通信骨干传输网的容量和传输数量。(2)加快支撑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账务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客服服务系统、认证系统等网络信息平台,使其能够保证和支撑各种ict业务的所有环节顺利实施。(3)提升业务管理水平。规范业务操作,制定相关规定和章程,不断加强基础数据的管理,加强对各类工作过程的量化管理,健全集团账单和欠费监控管理。(4)重视客户服务能力。服务赢在细节,ict业务开展也不应该例外。在ict业务细节上精耕细作是赢得企业用户勇敢进行it外包,尝试中国移动ict普遍服务的关键。中国移动应该打造ict业务的标准化服务体系。服务标准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通过对企业it建设和维护中涉及到细节的模式化和统一化。应该对网络服务、维护服务乃至企业认证服务进行分类划分,然后原子化分解,最终形成中国移动企业ict服务的完整目录。
2、制定行业标准,引领ict行业发展。从ict行业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移动要想更好地整合ict产业链,使自己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加快ict行业各领域业务标准的制定和统一平台的建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只要有自己的标准和统一平台,中国移动就一定能够成为ict领域各行业的标竿和领头羊,可以把控行业发展,监控市场动态,并可以通过提高门槛、提高标准来限制其他企业的准入,削弱对手的优势。ict业务统一平台在给客户提供更便捷、更稳 定的网络接入的前提下,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如何为行业客户设计更好的管理和监控界面,如何为行业客户设计从端到端的服务流程的梳理,如何通过平台提升我们维护行业应用的技术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成立产业联盟,吸引更多的硬件厂家、软件厂家、集团客户认识和了解ict业务平台。
(2)对于接入ict平台的行业客户在初期予以相关的优惠。(3)对于接入ict平台的服务流程面向维护人员、客户经理、行业经理、行业客户进行开放,流程进行梳理。
(4)公司内自有行业应用利用ict平台进行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后然后为行业客户提供服务。
3、注重业务创新,形成品牌优势。应深挖行业特点和客户需求,同时整合公司现有资源开发出新颖而又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业务,争取站在ict产业链的前头。同时,在开展ict业务时,应在重点行业建设样板工程,塑造品牌,力争把每一项ict业务都做强做优,并结合“动力100”、12580、“无线城市”等途径进行宣传,重视品牌所带来的示范效应,提高公司的信誉度,打造良好形象。
4、加强资源整合,创新ict资源整合方式。(1)创新客户资源整合方式。中国移动进入企业用户ict服务市场有两点因素非常重要:一是选择优先进入的行业;二是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不同行业的业务流程可以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健全营销体系,在第一时间获取一些项目的需求,然后加深客户关系,影响客户的决策,甚至参 与制定招标书,提高项目的获取机率。在合作发展ict服务过程中,可以分阶段逐步拓展服务范围。首先应拓展以网络为核心的服务,然后向客户it应用和业务流程系统服务拓展。特别需要注意和加强ict服务于企业网络通信与核心应用之间的整合。(2)创新产业资源整合方式。与行业领导者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主要针对信息化市场中的行业领先者,如ibm、sap等与价值链中关键环节的厂商建立合作共赢关系,主要针对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以及软件开发商等处于ict业务价值网关键环节的厂商并购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厂商,如具有独特内容和服务优势的sp和cp。
5、重视市场营销,强化市场把控能力。(1)提高市场细分水平。按集团客户的企业规模和行业属性进行细分。(2)优化客户选择方式。根据行业价值特征即行业的经济规模、行业通信需求、行业增长潜力、行业价值聚集度,市场表现特征即行业客户市场份额、行业收入市场份额、行业竞争者数量,客户价值指标:集团客户员工通信收入、集团客户信息化收入、集团员工数、集团v网用户数、移动产品数量、信息化水平、离网率和信用度等进行客户的选择。(3)强化渠道协同能力。加强客户经理能力建设,强化代理商队伍建设,提升电子渠道、营业厅支撑协同能力。
五、移动ict业务产业链模型在郑州公司的应用
ict项目涉及各行各业,作为电信运营商,不可能靠一家之力提供所有业务。需要完善商业合作体系,全面重塑ict价值链,来降低成本,提升我司在ict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郑州公司结合ict发 展现状和工作实践,将ict业务产业链模型应用到日常的业务开展,效果良好。
(一)构建合作伙伴产业链
1、郑州公司尝试重建合作伙伴价值链。
通过重建合作伙伴价值链改变集成商在项目中一次获利的合作模式,针对合作伙伴的服务,我们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采用“有项目走项目,没项目走服务”的策略。比如项目在前期拓展时我们需要合作伙伴的帮助来进行方案的整合,我们会核算合作伙伴所派的人工及工时,然后根据人员素质、工作质量来给予相应费用。对于拓展成功的项目,我们会分析项目构成,将我们不具备实施的部分优先外包给参与前期拓展的合作伙伴来实施,以实现共赢。这样保证了我们的合作伙伴能够投入全部精力来进行项目拓展,保证了合作伙伴的利益,能够争取到更多优秀的合作伙伴来帮助我们。使得集成商利益贯穿于项目运营期间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而调动集成商提升集成质量和客户服务,与公司共同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郑州公司与合作伙伴尝试开展新的合作模式。
今年,郑州公司尝试四种新的合作模式:租赁制、分包制、分成制和合作制。主要在平和农村视频监控、诏安行政事务中心、旅游采样信息化和长泰校车定位等相关项目中试点应用,通过分析项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即节省项目立项时间,又充分提高合作伙伴的积极性,有效推进项目低成本高效率的建设。此种模 式已初步取得成效,具有推广价值。
3、引入合作伙伴并建立管理机制。
通过引入合作伙伴,有效整合ict行业价值链,同时进行自身产品的整合及拓展应用,通过合作伙伴现有平台及产品,把我司的产品融入其中,同时可以发挥各软件开发商的智慧,既可以整合行业资源,又可以实现开发的快速支撑,最终实现双赢。
(二)沉淀自有技术力量
2012年郑州公司ict技术人员主要在三大专线、一卡通、视频、掌上应用开发和政务外网和基于政务外网的应用平台上加大研究,沉淀自有力量,取得初步成效。实现对以上重点领域的掌控,降低了公司业务拓展的门槛,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的可复制的规模运作。全区已开通集团专线5029条。一卡通发卡量为27160个,视频监控接入2160路,均位居全省前列。同时,率先完成政务外网的调试入网并提升软件自主开发能力。随着合作伙伴的引入和ict项目的开展,通过合作伙伴培训、人员参与项目开发、“自维+集成商支撑”维护等方式加强人员开发能力的提升。
(三)优化支撑流程和管理制度。
1、优化流程,缩短项目支撑时长。
(1)将项目按规模分类,针对小规模的项目制定新的项目支撑流程,减少项目立项环节,建立合作伙伴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合作伙伴的积极性。(2)收集和整理案例库和方案模板,利用项目共性,缩短方案编写时间。(3)整合idc机房等硬件资源,充分利用已有设备; 尽量从集采设备清单中选型以减少财务招投标等流程最大限度缩短硬件采购时间。
2、优化管理制度
(1)建立软件开发类项目建设规范。制定并下发了《郑州公司软件开发类项目管理规范》,提升项目开发的规范性和科学性。(2)建立合作伙伴考核机制。制定了《郑州移动ict项目售前合作伙伴积分管理办法》,有效提升合作伙伴管理和把控能力。(3)建立工作量评估模型。通过组建软件工作量评估小组,制定工作量评估规范,建立软件工作量评估模型,使ict项目工作量评估更加科学、合理,为公司有效节约成本。
(4)建立项目后评估机制。项目结束后,严格按照项目既定投产期进行验收投产工作。将项目按照收益型、保有型、战略型三类分类进行后评估管控,针对项目直接、间接收益方面进行跟踪,确保项目的投入产出。
(四)进行业务创新,打造本地聚合平台。
郑州公司深挖行业特点,整合公司内部资源,有效加强业务创新和标准制定,树立ict业务行业标杆形象。
1、制定行业标准,引领ict行业发展。
如积极建设物联网示范区,引领物联网行业发展方向。郑州公司充分利用省公司m2m平台和集团wmmp协议标准,积极打造物联网行业标准。开发标准化传输终端产品——物联通,为物联网终端设备提供专用通信模组,并能直接接入中国移动物联网专网,提供基础通信 及终端设备远程管理等服务,目前全区共发展物联网终端2万多个,涉及电力、金融、交通等5个领域。
2、加强业务创新,整合公司资源,树立公司品牌形象。通过建设无线led信息系统、远程电力抄表、掌上排队等信息平台,为专线无法进入的区域提供无线接入的建设新思路。将宜居通、彩信眼等标准化产品与宽带、家庭v网、商铺彩铃、12580和无线城市等进行融合营销,形成ict产品与数信产品相互依托发展的推广模式。
(五)效果
通过ict产业链整合相关措施的落地实施,郑州ict业务发展各项指标良好。
1、项目支撑时间大幅度缩短
通过流程优化,与合作伙伴采取灵活的合作模式,项目平均立项时间从3月份的12天缩短为目前的5天。支撑时间的缩短,为郑州公司快速占领ict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ict合作伙伴数量有效增加
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合作伙伴的利益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愿意与郑州公司开展项目合作的厂商数量极大增加。通过与合作伙伴的技术交流有利于郑州公司把控市场发展趋势,掌握更多的资源和先进技术。
3、ict新增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通过缩短支撑时长、引入先进技术、提升自有人员水平、掌控行业标准等手段,郑州公司在2012年的ict新增市场占有率提升为目前的52%。
4、ict项目总体支撑情况良好
郑州公司通过整合ict项目产业链,有效增强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和对合作伙伴的把控能力,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项目支撑时长和故障处理时长大幅缩短,ict项目整体市场把控情况良好,极大增强郑州公司在ict领域的竞争力。
六、结束语
中国移动能够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内容应用服务上,主动适应新需求、新竞争、新环境,将“通信覆盖”提升为“信息化覆盖”,以优质服务和创新业务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和信息化的需求,不断扩大移动通信的信息提供份额,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信息载体,不断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我们相信,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信息化应用将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数字化生活将会越来越丰富多彩,“移动信息专家”将不断引领人们畅享移动新生活。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ict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篇四
ict业务(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指的是融合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服务的综合业务,主要包括系统集成、外包服务、咨询服务、软件开发服务等。
·系统集成是指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 c)、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统集成主要包括网络集成、应采集成、设备集成、软件集成等。
·外包服务是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产物,它已成为全球企业重要的战略思想和经营管理模式,外包服务市场的潜力很大。它包括有callcenter、netcare、计算机设备的维护、网络管理和流程重组外包等。
·咨询服务是指为各类客户提供通信、管理、应用、规划等咨询服务。
一、商易通-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方案
“商易通(easyb)”是中兴通讯推出的整合运营商现有网上业务资源的企业商务集成通信全方位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的主旨是:充分挖掘、整合并发挥现有网络及业务平台资源潜能,发展集团客户、增强集团用户忠诚度和满意度、巩固已有市场份额、提升营运利润空间。
easyb集团客户解决方案的系统构建模型如下图所示:
easyb解决方案实现了对现有平台/业务的整合,使不同产品在融和过程中相互补充,远远超过了产品简单叠加的效果,在运营方式上也为从“传统的 业务提供模式”向新型的“组合营销业务提供模式”的转变的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另一方面,系统在开放式架构的基础上采用cti技术+in技术+ngn技术融合的方案,业务创新能力强,周期短,对于今后新的业务开展(新的系统整合)完全能够很好地提供支撑。
组合营销业务提供模式
通过该方案,不仅可实现信息孤岛整合,激发各业务系统效能,更重要是它可帮助运营商实现粘性的业务提供能力,从而降低用户流失率。
easyb3g解决方案包括三类应用,分别是基础类应用、常用类应用和专业类应用,简述如下:
(一)基础类应用:
easyb3g 基础类应用对企业信息化提供基础支持。它包括企业邮箱、短消息、即时传真、即时通讯、手机办公、文档管理、信息安全等业务应用。
企业邮箱:企业邮箱使用简便,空间可以按需扩展,并集成了垃圾邮件过滤、数字签名和加密等安全功能。提供直送与抄送、邮件签名、回执、邮箱压缩、本地复制等高级邮箱功能。
短消息:通过短消息应用可以利用 c向手机发送文本、多媒体、语音等不同类型的短消息。具备群发短消息功能。
即时传真:通过即时传真,可以直接在 c上接收传真,也可以随时利用 c向具有传真功能的电话发送传真。
即时通讯:即时通讯在传统的即时交流基础上集成了语音业务,通过 c可以直接与全球范围内的同事沟通,或召开电话会议。通过集成公司通讯录实现“即查即呼”。支持小组讨论、电子白板、应用分享,以及有影像的交流。
手机办公:手机办公可以让领导和员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手机收发公司邮件、进行人事或财务审批。企业可以通过这种应用实现实时的沟通与协作,真正步入移动商务时代。
文档管理:提供文档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具有强大的安全控制功能。通过对电子文档的读取、拷贝、拷屏等操作和访问时间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防止知识资产未经授权的扩散。
信息安全:通过 c安全软件,可以实现操作系统补丁的自动分发,对主机入侵进行检测预防,防止各类攻击,强制实施企业安全策略。防病毒产品为企业病毒防护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二)常用类应用:
easyb3g 常用类应用包括协同办公、人事管理、培训管理、在线考试、在线学习、财务管理、企业门户等。
协同办公:协同办公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办公环境,功能包括:公告与新闻发布浏览、工作计划管理、问题协调与处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流程审批等。
人事管理:人事管理提供人事基础业务管理,如招聘管理、薪资管理、绩效考核等,以及人事规划管理,如职业发展规划、职务管理等。
培训管理:培训管理覆盖组织对内对外的所有培训业务。对外服务客户,提升客户满意度,深化售后服务;对内服务内部员工,提升员工技能,促进组织成长。
在线考试:在线考试提供随机和自适应等多种出题模式,支持分布式考试,为企业提供便利的资格认证和评估支持,降低技能评估工作的成本。
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以课程和课件为中心,集成网络“教”与“学”环境,教师可以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在线学习推动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和知识型组织的成长。
财务管理:通过总帐、应收、应付、成本等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通过网上支付、网上报销、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现金流分析、财务报表等,实现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
企业门户:企业门户提供了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单一信息访问入口。员工可以通过企业门户迅速方便的获得需要的信息与服务,促进组织知识共享与协作,为知识管理提供基础平台。
(三)专业类应用:
easyb3g专业类应用为企业专业领域的信息化提供支持,它面向产品开发、供应链、制造执行、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决策支持等业务流程的集成和协同。
产品数据管理:产品数据管理提供文档管理、产品结构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应用。通过后台工作流引擎的支持,实现文档、零部件、工程变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控制。
研发项目管理:借助于研发项目管理,组织可以高效实时的进行项目计划安排、分发任务、监督项目执行过程、优化资源调度、评估风险、管理项目成本,从而提高研发生产率、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提高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收入。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绩效。通过提供从计划到执行的全系列供应链应用解决方案,支持企业的计划、采购、订单、生产、发货、退货等供应链核心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行。
制造执行系统:制造执行系统采用条码、rfid和移动数据采集技术,进行物料追踪、过程追溯、现场管理与质量控制,并对物料、设备、人员、制造流程和设施在内的资源进行实时的调度和管理,实现企业数字化制造的梦想。
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提供市场预测、市场信息管理、营销项目管理、销售自动化、销售渠道管理等。通过建立联结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的信息平台,帮助企业建立敏捷响应的市场链运作体系。
客户服务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提供的功能包括客户支持、技术支持、呼叫中心。通过客户服务应用的支持,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降低客户流失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公司收入。
智能决策支持: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分类和汇总,提供多维分析和趋势分析报表,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easyb3g企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量身定制:easyb3g结合客户需求,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功能和 服务。根据客户独特业务流程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确保客户成功,保护客户的投资和利益。
·节省成本:采用easyb3g解决方案,企业不必或只需少量配备it人员,减少维护费用。通过适度投入迅速解决业务问题,在降低it总体成本的同时快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力。
·3c 融合:easyb3g将计算机(com uter)、通信(communication)、消费电子(consumer electrics)技术融合在一起,在保证技术先进性的同时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安全可靠:easyb3g解决方案集成了一系列的安全技术应用,通过多层次的安全实施,确保企业应用和数据的安全,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一站到位:easyb3g 包括基础类、常用类、专业类多个不同类型的应用,包含后续的it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中兴通讯还可以提供全系列i 承载网解决方案,具备语音和视频的综合业务提供能力,所有产品在各大运营商和专网获得大量成熟商用。所以,我们可以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二、e-gov电子政务方案
e-gove-gov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提供了从网络的硬件基础设施到全面电子政务软件的全系列产品。其中电子政务应用软件系统分为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协同办公系统、政务决策支持系统、政府信息门户、统一消息服务系统、多媒体呼叫中心--政府热线、政务视讯会议系统、社区信息化系统、电子税务应用系统、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等多个组成部分。
功能描述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
对电子公文整个系统的设计具有超前创新的设计思想,整个系统既解决了当前存在的政府公文人工交换的实际问题,也考虑到未来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电子海关、电子税务)等的需要。避免重复建设,采用的技术能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如xml技术、消息队列技术、信息交换技术等,同时作为政府的应用项目,关键技术我们自己开发,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的业务应用设计开发都是国产化。另一方面又考虑到安全性问 题,关键技术和产品采用国内厂商自主版权的产品,尤其是电子印章、身份认证(ca)、防火墙、核心交换等技术,不存在安全漏洞。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分交换处理系统、交换数据库系统、公文收发管理系统、公文信息web系统、电子印章系统、ca认证系统、文档管理系统。
协同办公系统
协同办公系统提供一个协同的、集成的办公环境,使所有的办公人员都在同一且个性化的信息门户中一起工作, 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协同工作与知识管理。协同办公系统主要由个人办公、文档管理、行政办公、信息园地、人事信息、系统管理和帮助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政府信息门户
政府门户平台(gi)系统是为各级政府信息中心提供一个动态的强大的政府信息门户网站和完全与政务信 息化整合在一起的管理平台。政府信息门户是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核心,通过政府信息门户这样一个集成的门户入口,使得用户可以个性化地访问政府信息与服务。政府门户平台gi 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进行设计,所有的应用功能封装在web应用服务器层,能有效地实现数据层、应用层和表现层的分离,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并采用java和xml作为开发工具,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平台无关性。而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对外宣传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情况,服务市民、服务企业的窗口和桥梁,区别于其他商业性、事业性网站,体现出政府海纳百川、朝气蓬勃的现代化城市的形象。政府门户网站重点突出网上办事、便民 服务、接受公众监督等内容。
统一消息服务系统
zxums是一套综合的统一信息服务中心系统,可以为 internet/intranet 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性、高度安全和具有可扩充能力的统一信息解决方案。ums是一种完美的服务模式,一个处理综合信息的黑匣子,其它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接入 点和ums联接,所有被联接到ums的信息系统具有信息交换能力,终极目标:any device to any media from any source。
多媒体呼叫中心--政府热线
呼叫中心系统是针对现今业务的需求以及多样化服务的要求而开发的一套应用系统,可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性能稳定的呼叫中心系统。
政务视讯会议系统
社区信息化系统
整个社区信息化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三网、一平台、三个应用、两个保障”。
(1)三网指社区网、公网、政务专网。
整个社区信息化以政务专网、外网(社区网、公网)为基础传输平台,基层政务专网是政务网在基层的延伸。包括基层政府内部局域网和与上级单位连接的互联网络。外网是社区居民、企业和政府连接的一道桥梁,社区居民、企业可以通过外网连接到政府网站,享受政府提 供的服务,政务专网和外网进行适当的逻辑隔离。
(2)一平台指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是三个应用的支撑平台,实现用户的身份的认证、内外网的数据倒换、等功能为应用系统提供资源保证。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是整个系统的中心平台,它是各个子系统(如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的对外发布窗口,也是社区居民和企业进入社区系统 的入口。该平台由多个虚拟网和实体网构成,包括社区综合服务网站、社区语音呼叫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
(3)三个应用指基层电子政务、社区居民服务、社区电子商务。
基层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社区居民服务是基层政府的主要职能,通过社区信息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 公开等等。社区电子商务是企业也可通过平台进行电子商务。
(4)两个保障是网络安全和管理。
网络安全和管理作为社区信息化两个保障贯穿始终。社区信息化的网络安全是整体的、动态的,在内容上不仅包括物理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等多方面内容,需要诸如防火墙、ids、v n、防病毒产品、身份认证等多种安全设备、安全技术作为手段,同 时还必须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效地实现。
电子税务应用系统
电子税务应用系统分税务征管系统、税务稽查系统、发票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纳税评估系统、决策分析系统、内部监控考核oa应用系统。实现将税务系统内日常征管业务、金税工程、出口退税、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地税、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海关、外汇管理、银行等外部单位的信息整合和高度共享,实现跨应用系统、跨部门的数据综合分析功能;对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人员的纳税和执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分析,辅助各级 领导进行管理和决策;决策支持系统分为对内监控和对外监控两部分。对内监控功能包括:两权监督、目标考核、效率监控、日志监控。对外监控功能包括:税源监控、评估指标、预警管理、报表监控。任何一级上级机关可以直接分析来源于下属各级基层单位的原始数据,辅助管理者正确进行管理和决策。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分内资企业登记管理系统、外资企业登记管理系统、私人企业登记管理系统、个体工商企业登记管理系统、工商名称核准系统、工商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工商信息触摸屏查询系统、工商信息网页查询系统。
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
建立电子化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实践经验表明,政府部门的决策越来越依赖于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发展电子政务,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利用电子政务综合数据库中存储的大量数据,通过建立正确的决策体系和决策支持模 型,可以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提高各项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达到提高政府办公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为此,在政府决策支持方面,需要不断吸纳新的信息处理技术,而数据仓库正是实现政府决策支持的核心技术,以数据仓库为依托的,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实施数据仓库
bi的主要基础是近几年来成熟的数据仓库技术。通过数据仓库,bi可以截取或载入大量原始信息,归并各种数据源的数据。
政府部门虽然不比企业有大量的销售、客户和供应商信息,但是政务方面的信息量也很庞大。对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业务数据的整理也是一项繁杂的工作。此外,由于各级政府部门实行信息化建设的规模和程度各不相同,各个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的存储格式也不尽相 同,因此建立数据仓库、整理和归并各种形式的数据,是电子政务实施bi首要解决的问题。当需要将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以及其他格式的数据报表(excel表等)导入到数据仓库时,需要用到数据抽取工具,像cognos的decisionstream和ascential software的datastage等,都能提供etl(extract transform load,数据析取、转换和载入)平台,都能完成对数据的抽取、清洗、整合和装载工作。在这过程中,主要是将政务系统中各个面向应用的数据重新按照面向分析的方式进行组织,并依照数据仓库的主题,将各种数据源中的信息在抽取和转换中,逐步缩小业务数据和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异,还要在对数据转移的全过程中采用 专门的元数据进行控制。
(2)报表查询和ola 联机分析处理
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实施bi最大的好处就是得到最精确、最及时的信息。这也是电子政务对信息时效性的基本要求。
bi最基础的功能就是提供终端用户查询和报告工具,专门用来支持初级用户的原始数据访问。电子政务系统中的业务信息纷繁庞杂,传统的编制程序提供的查询方法和报表工具,无法满足对业务变化的快速反应,而it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也很难达到默契。bi的查询和 报表工具能够使他们及时灵活地访问原始数据,并且提供信息分录,使得用户与数据库的复杂结构隔离开,同时以与决策者查看业务活动相同的方式来展示信息,而不是以数据库的组织方式来展示。
bi的ola 多维分析工具,可以用于电子政务系统中对业务信息的访问、分析和探察。它提取政务系统数据源中大量的业务数据,转化为多个多维信息立方体,并提供向下钻取、数据切片、旋转,以及交互式的图形分析能力,使得用户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和研究数据。这样,分析员的操作可以直接和管理者所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挂钩。应用ola 技术一般要求达到如下水平:
快速响应时间-一个企业级的 ola 解决方案的响应时间应该是在5秒钟之内的,而且能够满足基本的ola 数据浏览和分析
快速学习时间-一个企业级的 ola 应用必须在12小时之内就能让用户掌握,需要越长时间的学习,丢失的用户也就越多。
广泛的应用范围-一个企业级的 ola 解决方案应该是在5秒钟之内的响应时间能够满足至少500用户的要求。
没有限制要求的网络环境-一个企业级的 ola 应用必须能够支持企业内部行为的extranet用户,而且这些用户遍布在不同的地区。
快速的部署时间-一个企业级的 ola 应用必须能够快速地部署到企业任何部门使得从此获得商业价值,其部署时间应该在12 周之内。
发布成本-考虑发布成本,一个企业级的 ola 应用必须有效地调整现有的it基本结构和人力资源,不超过6人月。
数据容量-一个企业级的 ola 应用必须能够处理 1000 万行 以上的数据量。
电子政务方案示例
河北政法网视频会议系统基于中兴bavo多媒体综合业务平台,其核心设备——bavo全兼容智能视讯服务器zxmvc8900是目前业 界功能最强大的新一代mcu设备。借助其强大的接入、兼容及扩展能力,随着业务及应用需求的增加,河北政法网视频会议系统在已建成的专线系统的基础上,可以方便地实现更多的扩展功能:
高清升级和兼容i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的需求不断变化,视讯技术在原有h.320系统的基础上,出现了两个新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大量的用户早 已不满足于仅仅能看到实时的视频图像,对高品位、高清晰、高质量、高稳定的视讯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随着i 网络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用户希望 通过更灵活的i 接入方式实现视频会议。在高端市场上,政府、军队、电力、电信等行业的诸多原来已有h.320系统的用户均纷纷改造或新建了高清晰度的会 议电视网。中兴bavo多媒体综合业务平台正是顺应这样的要求,提出了“一步到位、全面兼容”的创新理念,从根本上保证了河北政法网视频会议系统只需要简 单扩容就可以升级为高清系统或者兼容i 系统。
流媒体服务
河北政法网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很好的结合流媒体系统,可以将现场会议内容和培训资料进行存储和直播、点播,能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料,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各个电脑终端只需要利用windows自带或者从internet免费下载的媒体播放软件(如media layer、real lay等),就可以登录流媒体服务系统访问这些资源。视频会议系统与流媒体服务系统的融合,使得会议电视可以向局域网、互联网上的每一台电脑终端延伸,从而使得视频会议系统的用户终端呈几何级的增长。
多种培训教育功能
中兴bavo多媒体综合业务平台可以提供多种远程教育功能,使得视频会议与远程教育同步,从而真正实现多媒体的双向交互。它们包括t.120数据会议、双视频 流及vga输入输出。先进的双视频流技术,可以将电脑的屏幕内容与会议图像同时传送,第二路视频图像可达到800×600的分辨率,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企业远程培训和交流的需求。
与办公自动化系统融合
如何将视频会议系统与办公自动化(oa)系统进行融合,是政府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减少投资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兴bavo多媒体综合业务平台可以将视频会议系统与政府的oa系统无缝融合,结合桌面视频软件、硬件终端和可视电话,利用远程管理系统自主召开会议,实现重要岗位的可视办公,可方便实现办公桌面的视频通信,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方案
中小型企业特点是跨地域的分支机构较多,各部门业务不一,对网络功能要求也不一。综合来讲,需要满足以下信息化的要求。
·建立自动化办公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
·建立内部邮件等系统,实现通知、文件、信函快速传递
·建立数据库检索系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能接入internet,上网的同时还要保证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
·和合作伙伴一起构建intranet,实现部分资源共享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主要有:
·企业网络建设(network)。包括局域网和internet接入,规模大的还有广域网建设;
·企业的办公自动化(oa)。主要是利用电子文档尽可能地实现无纸办公,加快企业内部的办事效率;
·各部门或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典型的有销售部门的购销存系统,人事部门的员工档案管理,财务部门的财务软件等;
·为加强各部门和单位协作,整合企业资源,还有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
·企业网站建设。利用网站宣传企业及企业产品;利用网站实现企业员工的远程办公或移动办公;利用网站可以更好的和合作伙伴沟通,和客户沟通,从而实现电子商务。
如何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基础。而降低成本,无非是减少各种开支,如通信支 出等。企业利用已有的i 网络,组建企业私有voi 网络,将大大减少企业长途、传真等通信费用,达到减少通信费用支出的目的。同时支持基于 h.323/h.320等的视频业务将企业内部三网合一,建立高效综合服务内部网;另外,可以及时使用网络新技术,促进企业网络更新。
企业内部电话长途走自己的数据网,节约费用;组成语音v n,多种手段保证qos。
企业内部视讯走自己的数据网,节约费用;组成视讯v n,多种手段保证qos。
中兴通讯zxr10gar支持h.323技术体制的协议和功能,为用户提供多业务解决方案。gar通过 模拟电话接口、用户环路中继接口和e1语音中继接口,为用户提供电话接入或已有的 bx接入,实现i 电话业务,并保护用户的 stn的现有投资。gar 也可以实现自交换功能。
garvoi 系统提供三种基本业务,电话到电话(honeto hone)、计算机到电话(cto hone)和计算机到计算机(cto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