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五篇)
范文文档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五篇)
  • 时间:2025-01-07 17:28:22
  • 小编:我大侄子呢
  • 文件格式 DOC
下载文章
一键复制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心电图测试实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幼儿园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在写总结时要有自信和积极心态,把握重点和难点,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下面是一些总结写作的范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创新思维和多角度分析在总结中都很重要。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时,大家可以思考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有哪些可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总结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果。总结要紧扣主题,突出重点,避免在文字中过多涉及琐碎的细节。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范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指导未来的发展。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明确总结的目的,找准主要的关键点。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推断是基于已有的信息和规律,来得出对未知情况或结果的合理推测或猜测。创新思维和多角度分析在总结中都很重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激发大家写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案的内容要有层次性和逻辑性,使学生能够有系统地掌握知识。这些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巧妙,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
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行动。最后,审查与修改是写好总结的必要步骤之一。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经典例子,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写作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微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
时间如流水般飞逝,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把握未来。在写总结时,应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环保工作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
演讲稿是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进行演讲,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又具有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长处。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那么下面我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可研报告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
募捐信是为了呼吁他人积极参与某项公益事业而发出的一种书面形式。如何避免拖延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和改进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总结范文的案例和分析,或许
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应该考虑到长期和短期的目标。计划制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保险征缴工作落后表态发言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计划可以让我们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时间,保持身心健康平衡。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呢?首先,确立清晰的目标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明确知道自己想要实现什么。其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
一个好的计划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避免浪费和拖延。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可能的变化和调整,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计划网站推荐,提供各种实用的计划制定工具和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景观设计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时间是一把利剑,能够斩断懒惰和拖延的束缚。写总结时应尽量客观公正,避免个人情绪和偏见的色彩。接下来是一些实用的总结写作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高中暑假日记篇一电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社会新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为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提供参考和动力。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明确总结的对象和目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总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
一段时间过去了,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成长和收获了。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以求更好地提升总结的质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总结实例,供大家学习和参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总结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基础,让我们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怎样提高写作水平,让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总结的结构和写作方式,是提升总结能力的
比较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照,从而找出它们的异同和相似之处,以更好地理解它们。良好的人际沟通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冲突和解散误会。推荐以下总结范文给大家,希望能够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在总结中可以使用具体的例子和案例来支持观点,提高总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范文的精选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1-07 17:28:22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五篇)
    小编:我大侄子呢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篇一

教 案

课程名称:(中文):普通心理学(英文):geneyal peychology 教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主编(修订版)

普通心理学教案

一、学科性质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由于最后一部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交叉,本次授课舍去最后一部分内容。

二、教案编写的指导思想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管理的策略都要突出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都要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三、教案编写的原则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

心理学脱胎于哲学。在编写教案时处理教学内容时,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心理学中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创造性地研究具体的心理学问题,但是,也不能用哲学来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哲学议论和简单化地套用哲学术语。

(二)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不断充实与更新

近几年来,心理学在探讨人的认知结构,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心理现象的脑机制,人的社会行为,以及心理学为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吸收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力求反映出心理学发展的最新面貌。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教学时数 7学时 第三章感觉

教学时数 7学时 第四章 知觉 教学时数 8学时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教学时数8 学时 第六章 记忆 教学时数 12学时 第七 章 思维 教学时数 12学时 第八章 语言

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九章 动机 教学时数 10学时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教学时数 10学时 第十一章

能力 教学时数 12学时 第十二章 人格 教学时数 12学时

五、参考书目:

1.朱智贤(1989):心理学大词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1996):心理学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3.叶浩生主编(1998):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杨雄里著(1998):脑科学的现代进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5.罗伯特·索拉索编,朱滢等译(2002):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威廉·卡尔文著,杨雄里、梁培基译(1996):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7.托马斯 l.贝纳特著,旦明译(1983):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8.张述祖、沈德立(1987):基础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9.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0.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1.m.艾森克主编,阎巩固译(2001):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2.朱莉娅·贝里曼,戴维·哈格里夫,凯文·霍维尔,伊莉莎白·奥克利福特著,武跃国、武国城译,钱铭怡审校(2000):心理学与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3.黄希庭(1988):心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4.林崇德(1995):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5.卢家楣著(2000):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6.黄希庭等译(1992):认知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7.王甦、汪安圣(1992):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8.余嘉元主编(2001):当代认知心理学。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著,黄希庭主译(2000):认知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刘爱伦主编(2002):思维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1.杨治良等著(1999):记忆心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2.王垒等(1992):综合智力:对智力概念的整合。心理科学,1992年2期。23.白学军(1996):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4.张庆林 sternberg主编(2002):创造性研究手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5.陈仲庚、张雨新(1986):人格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著,陈会昌等译(2000):人格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7.郑雪主编(2001):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8.黄希庭(2002):人格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9.高玉祥(1997):健全人格及其塑造。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

30.吴增芥(1983):西方个性心理学理论。外国心理学,1983年1期:32-38。31.孟昭兰著(1989):人类情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2.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1986):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33.王士元主编(1987):语言与人类交际。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34.伯纳德·韦纳著,林钟敏译(1989):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35.孙煜明主编(1993):动机心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36.约翰·p·霍斯顿著,孟继群,侯积良等译(1990):动机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37.中国心理学会编(2001):当代中国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8.(美)霍华德.加德纳 沈致隆译(1999).北京:新华出版社 39.高觉敷.(1997)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0.黄希庭著(1991):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考核方式: 作业 占30% 考试 占70%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 • • • •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如何研究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掌握:使学生理解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了解心理的多样性、复杂性,掌握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及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了解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和动机。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本章难点:

(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一)认知: 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二)情绪与动机: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三)能力和人格:

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有时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心理特性包括能力(ability)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前二个方面称心理过程,后一方面又称个性心理特点或个性其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感知、记忆、思维、——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想象等程——注意、灵感、激情、心境、信心、犹豫等。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特征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一)引起行为的剌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二)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有时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已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注意和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2.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团体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但它对个体来说,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影响个体心理或个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社会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也就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如何研究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探索

1.心理过程 2.心理结构 3.心理的脑机制 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5.心理与环境 二.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1.因果研究:心理现象的因果联系

2.相关研究:相关是事物间的另一种关系,因果指的是绝对的,相关指的是相对的。相关与因果是不同的

3.个案研究:从个别案例中发现有价值的结果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普通心理学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 5.医学心理学 6.工程心理学

7.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研究任何心理现象都必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

2.系统性原则: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各种心理现象放在整体性的、动态和相互联系的系统中进行分析。

3.教育性原则:进行心理学的研究时,应从有利于教育,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研究。

4.发展性原则:把心理现象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活动。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被研究的对象)行为的外在表现以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是以搜集被试各种材料来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3。测验法:是通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

4。个案法 : 是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原因的方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的萌芽

几乎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很关心自身的心理现象并且试图给予解释。最早的解释,把心理说成是灵魂的活动。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由灵魂和学科二词构成,即关于灵魂的学问。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中叶,德国医学博士、生理学讲师、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wundt,1832—1920)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三)心理学的发展

1.学派不断涌现 2.队伍逐渐壮大 3.体系日趋完善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一)构造主义

奠基人:冯特(,1832-1920)著名代表人物:铁钦纳(ner)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种。

强调内省法。

(二)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士(william james)著名代表人物:

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杜威(john deway,1859-1952)安吉尔(james angell,1869-1949)“意识流”

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 主张研究意识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代表人物: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斯金纳(skinner,1904-1990)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环境决定论”(华生)(四)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重视研究成年人的异常行为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六)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

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背景 心理学是对认知过程的研究 实验法来构造心理模型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马斯洛(abraham ,1908-1970)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对心理学的批判:

行为主义幼稚心理学(动物 儿童)心理动力学:伤残心理

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一)生理心理学研究:

研究对象主要是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也可以说是研究在大脑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过程

(二)行为主义的研究: 程序学习;行为治疗;生物治疗

(三)心理分析的研究

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认知的浪潮。心理学内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打上了认知的烙印,并引发和推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

(五)当代心理学发展走向: 1.人本主义走向; 2.科学走向; 3.西方心理学的危机和东方心理学的崛起

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一)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二)心理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三)1949年以后的中国心理学 思考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学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么认识的? 2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和主要方法。3.心理学概念及性质

4.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几方面? 5.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研究方法.6.科学心理学何时诞生?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7.简述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参考书目

1.叶浩生主编(1998):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张明主编(2004)走进多彩的世界 心理学入门 北京:科学出版社 3.黄希庭著(1991):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高觉敷.(1997)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脑的进化过程、脑功能的各种学说、了解神经元、神经系统、内分泌和神经体液调节。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大脑的机能区(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3)心理的实质 2.本章难点:

(1)大脑的机能区

(2)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习题辨析

四、教学时数 7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心理的起源

一、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二、反映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

三、感受性--心理的反映形式

四 动物心理的发展

(一)、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二)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三)思维的萌芽阶段---哺乳动物心理的发展(四)具体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目动物的心理发展

五、人类心理的起源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在大脑中产生的)1.从物种发展史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 2.解剖学的事实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在社会实践中发生与发展

第三节 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类型(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

2、突起:(二)神经元的分类

1、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 双极神经元

多级神经元

2、根据神经元的功能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三)神经胶质细胞

二、神经冲动的传导

(一)神经冲动传导的本质 就是神经纤维膜所产生锋电位的依次传布。

(二)过程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刺激而兴奋时,这部分膜外电位暂时较负,膜内电位较正,而邻近处于静息状态的膜则仍是外正内负。这样,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出现局部电流。此电流方向在膜外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回路。这一局部电流,降低了邻近静息部分的膜电位,使它发生去极化,出现锋电位。紧接着,这个新的兴奋部位又可通过局部电流再刺激它相邻部位的膜,产生锋电位。依次进行,就是冲动的传导。

三、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一)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二)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并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内的分于受体(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的某些离于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

四、神经回路

(一)反射弧

1.概念

反射就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及时适当的反应。执行反射的全部结构称为反射弧。2。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1)感受器(2)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3)联络神经元(4)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5)效应器

(二)神经网络

1.辐散式联系: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2.聚合式联系:多神经元都通过其轴突末梢,共同与同一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3.链锁式联系:兴奋通过中间神经元的链锁状接替联系。4.环式联系 :兴奋通过中间神经元的环状接替联系

第三节 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的种类和机能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一)脊髓

(二)脑干(狭义脑干)

(三)间脑(四)网状结构 三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一)大脑的结构

(二)脑的三个主要机能系统

1.脑的感觉机能系统 2.脑的运动机能系统 3.大脑皮质的联络机能

第四节 脑功能学说

一、定位说:人的各种复杂的能力是与脑的各个严格限定的部位密切联系

二、整体说: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并且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三、机能系统学说:鲁利亚,认为那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

四、模块说: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

第五节 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一、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基本规律

(一)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1.兴奋过程 2.抑制过程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

第六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

一、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二、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 思考题:

1.什么是机能系统学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如何? 2.试论述心理的实质.3.什么是神经特殊能量说?如何评价?试论述心理的实质.4.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5.简述大脑皮质的三个机能区 参考书目: 1.杨雄里著(1998):脑科学的现代进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罗伯特·索拉索编,朱滢等译(2002):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感觉 ·本章主要内容 感觉的一般概念 视觉 听觉

其他感觉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感觉的一般概念、规律,掌握视觉、听觉相关知识及了解其他感觉;运用感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感觉的概念、规律

(2)色觉理论、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2.本章难点:

(1)色觉理论

(2)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3)感觉现象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习题辨析

四、教学时数

7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

1.定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二、感觉的分类:

(一)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二)内部感觉 内脏感觉;本体感觉

三、感觉的编码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1.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2.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四、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1.绝对阈限 :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2.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如果用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e=1/r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1.差别阈限: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缩写为jnd)。

1.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三)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1.对数定律 p=k logi 2.乘方定律 p=k i 第二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一)眼球(二)视觉的传导机制

视觉的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 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

第二级为视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鼻侧束交叉至对侧,和对侧的颢侧束合并,传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

第三级神经元的纤维从外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状区(三)视觉的中枢机制

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布鲁德曼第17区),这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

三 视觉的基本现象:(一)明度 1.明度与视亮度

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视亮度是指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它是由物体表面的反射

系数决定的。

2.明度与波长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感受性是不同的。这种情况可以用光谱敏感函数(或光谱光效率函数)来说明。

(二)颜色

1.颜色的属性:颜色有明度、色调、饱和度三种基本特性。2.颜色混合

1854年,格拉斯曼 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率、中间色率 和 代替率。3.色觉缺陷:指辨色能力异常。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

(1)色弱:色弱患者虽然也能用三种波长来匹配光谱上的任一波长,但他们对三种波长的感受性均低于正常人。

(2)色盲。分全色盲和局部色盲两类。

患全色盲的人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丧失了对颜色的感受性。

患局部色盲的人还有某些颜色经验,但他们经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得多。4.色觉理论

(1)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2)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三)视觉的一些现象: 1.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2.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

4.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

5.闪光融合现象

后象可以使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但是断续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闪光频率。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是闪光融合现象。

6.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7.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之

8.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最常见的是颜色感觉引起的联觉。(如红色让人感觉温暖,联觉 联想)影响感受性变化的

第三节:听觉

一、听觉刺激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一)耳的构造和功能

(二)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三、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1.频率理论 1886年由物理学家罗•费尔得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基底膜与镫骨的这种关系,类似于电话机的送话机和收话机的关系。这种理论也叫电话理论。

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1000hz以上的声音不符合的。

2.共鸣理论 赫尔姆霍茨提出的一种理论。在他看来,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3.行波理论 冯.贝克西发展了赫尔姆霍茨的共鸣向合理部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贝克西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4.神经齐射理论 韦弗尔提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声音超过5000hz,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四、听觉基本现象:

第四节 其他感觉

一、皮肤 感觉

二、嗅觉和味觉

三、内部感觉 思考题

1。什么叫色觉的对立过程理论,它和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试说明明适应与暗适应的特点和机制 3.简述人耳对声音频率分析的几种理论.4.什么是神经特殊能量说?如何评价? 参考书目:

1.托马斯 l.贝纳特著,旦明译(1983):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2.张述祖、沈德立(1987):基础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3.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黄希庭(1988):心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 知觉

本章主要内容:

知觉的一般概念

知觉的特性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错觉 观察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听觉相关知识及了解了解空间知觉、时间

知觉与运动知觉 和错觉的相关知识并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时间知觉、错觉的相关知识并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2.本章难点:

(1)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2)错觉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二、知觉理论:

①格式塔理论。

认为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人总是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去感知外界刺激,知觉遵循“概略”规律;知觉符合于神经系统的特征。

②知觉的推断理论。假定知觉经验是一个混合物,它一部分信息来自当前的感觉,大部分信息是从贮存的信息库中提取出来的。知觉可以预测外界刺激的性质,具有适应环境的功能。

③心理物理对应理论。认为知觉中完全不需要假设有推理过程参与,因为刺激已经相当完整和详细,足以产生知觉,知觉与刺激相对应。

三、知觉中的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理论

1.数据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直接依赖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

2.概念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四、感觉与知觉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一)联系

1.同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阶段,其源泉是客观现实。

2.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二)区别:

1.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2.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

3.感觉是某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五、知觉类型

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成:

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等。

2.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物体知觉与社会知觉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一)概念;知觉的选择性就是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的特征(二)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从客观而言有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性

2.对象的活动性

3.刺激物的新颖性

4.刺激物的强度。从主观来看:

1.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 2.个体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3.个人需要和兴趣 4.定势与情绪状态。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一)概念:知觉的整体性就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有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二)格式塔心理学派总结出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如下几条: 1.接近因素。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部分容易形成一个整体。

2.相似因素。在其他方面的特点相同的条件下,相似的部分容易被看作一个整体,3.完整倾向因素。知觉印象随着环境情况而出现可能有的最完善的形式。4.好图形因素。单纯的、规则的、左右对称的,容易被看是一个整体。5.好的连续因素。组成一个连续平滑方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6.共同命运因素。向着相同方向变化倾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是一个整体。

7.定势因素。定势是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先前知觉的组织形式会对紧接着的知觉产生相同的影响。8.经验因素。(三)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因素。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4.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

三、知觉的理解性

(一)概念

知觉的理解性

就是指人们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要以过去的 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最佳解释、说明。

(二)影响知觉的理解性的因素

1.知觉经验 2.言语的指导作用 3.实践活动的任务

(四)知觉的恒常性

1.概念

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2.种类

(1)大小恒常性(2)形状恒常性(3)亮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

第三节

空间知觉

一、形状知觉(一)形状的特征分析

(二)轮廓与图形

图形可以定义为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它借助可见的轮廓而从其余部分分离出来。因此,在图形中,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三)图形的组成 1.邻近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2.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3.对称性,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5.共同命运。当其中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就会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图形 6.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7.线条方向。方向对图形组合有重要意义,方向相同难以分开;方向不同则容易分开。

8.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二、大小知觉 1.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2.观察者的距离 3.熟悉物体的参照 4.观察者身体姿势的变化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一)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1.调节。它是指水晶体的形状(曲度)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2.辐合。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

(二)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包括以下几种。

1.对象重叠(遮挡)。

2.对象的相对大小

3.结构级差 4.空气透视

5.明亮和阴影

6.线条透视

7.运动视差

(二)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65毫米。当我们看立体物体的时候,两眼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物体,视线便有点差别:右眼看到右边多些,左眼看到左边多些。这样,两个视线落在两个视网膜的部位上便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重合。这就是双眼视差。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一)什么叫时间知觉

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就是时间知觉(二)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1.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2.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3.借助计时工具。

(三)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情绪和态度也影响着对时间的估计。4.回忆影响时间估计。

二、运动知觉

(一)什么叫运动知觉

(二)似动知觉 似动,顾名思义就是“似乎在动”,其实并未真动。确切地说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移动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1.动景运动.(phi现象)实际上没有动的刺激物,在适当条件下却感知到它在运动。这种知觉现象称为动景运动(phi现象)

2.自主运动

自主运动是由于人总认为看客体时眼睛是固定不动的。但眼睛却是不随意地运动着

即使在注视时仍有微弱的颤动;眼动的信息的输入反而使人觉得亮点在运动。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视野中缺乏参照物之故,因为一旦视野里有某个参照物,自主运动即随之消失。看来,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可能起作用。

3.诱导运动

在没有更多的参考标志的条件下,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在运动,人可能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看成是运动的

4.运动后效(瀑布效应)注视向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第五节 错觉

一、错觉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二、错觉的种类(一)形重错觉

(二)方位错觉

(三)大小错觉

(四)旋转错觉

(五)形状和方向错觉

(六)时间错觉(七)运动错觉

(八)情绪错觉

三、错觉理论

1.眼动理论: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第六节观察

一、观察与观察力

二、良好的观察必备的条件 1.明确的观察目的 2.周密的观察计划 3.作好观察总结 4.观察要精细全面

思考题:

1.图形组织的原则有哪些? 2.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3.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4.试分析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5.试述距离知觉和知觉物体的线索.6.良好的观察应具备哪些条件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主要内容: 意识的一般问题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注意概述

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意识的一般问题,意识的几种不同形态,注意的一般概念、规律、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的生理机制。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注意的一般概述(2)注意的认知理论 2.本章难点:

(1)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2)注意的认知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

一什么是意识

1.意识是一种觉知。2.意识是一种记忆 3.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4.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二 什么是无意识

(一)概念: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二)常见的无意识现象:

1.无意识行为。2.对刺激的无意识 3.盲视 三 意识的特征

(一)意识的觉知性(二)意识的能动性(三)意识的概括性(四)目的性(预见性)(五)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睡眠和梦(一)睡眠 1.睡眠及其阶段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二)梦 1.梦的特点

2.梦的功能解释 3.梦的作用 二 催眠

(一)催眠 状 态 下 的 心 理 特 征 1.感觉麻痹 2.感觉扭曲和幻觉 3.解除抑制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二)催眠 相 关 理 论 1.催眠是角色扮演 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三、白日梦与幻想

第三节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的功能。

2.维持的功能。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1.感官的适应性动作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二、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

1.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新异性。(4)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2.人本身的状态

(1)需要和兴趣。(2)情绪和过去经验。

(二)随意注意

1.什么是随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2)对兴趣的依从性

(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5)对人格的依从性。(三)随意后注意

三、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范围

1.概念 :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

2.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

1.概念 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

2.注意起伏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3.分心: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分散(也叫分心)。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

(三)注意的分配

1.概念: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2.注意分配的条件。(1)在同时进行着的几种活动中,必须每一种活动是相当熟悉的,其中一种是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如果建立起联系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四)注意的转移

1.概念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2.影响注意转移因素

(1)依赖于原来注意的强度。(2)依赖于新注意的对象的特点。

第四节 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

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一)朝向反射与优势兴奋中心和相互诱导

(二)脑干网状结构

(三)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

二、注意的认知理论(一)注意的选择功能 1.过滤器理论

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8)最先提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信息加工受通道容量的限制。来自外界输入的信息是大量的,这些感觉信息将通过大量的平行的感觉通道进行加工。但是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完全丧失。它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工作。一个通道通过信息同时就关闭其他通道。当环境需要的时候,过滤器又转换到另一个通道,使有关信息通过;同时阻断其他通道,不让信息通过。因此该理论也称为单通道理论。

2.衰减模型

特瑞斯曼(treisman,1964)的衰减模型认为,有机体总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某种过滤器。但是,她认为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原则工作的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并认为许多通道都能对信息作不同程度的加工。

3.后期选择模型

该模型首先由多依奇和多依奇(deutsch & deutsch,1963)提出,后来由诺曼(norman,1968)加以修订。该模型认为,所有的选择注意都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晚期,过滤器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注意的选择依知觉的强度和意义为转移。

4.多阶段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及后期选择理论都假设,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特定阶段上,这意味着信息加工系统是非常刻板的。约翰斯顿等人(johnston&heinz,1978)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本理论的两个假设是:(1)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2)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二)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1.认知资源理论

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不相同。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

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我们的控制,这样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

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思考题:

1。述注意的几种认知理论.2.简述引起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的原因.3.试述注意的基本特征.4.概述注意的资源限制说.参考资料:

1.[苏]彼得罗夫斯基(1991)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3.王雁(200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六章 记忆

·本章主要内容: · 记忆概述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感觉记忆 ·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内隐记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记忆的一般概念、神经生理机制,掌握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内隐记忆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记忆的一般概念(2)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本章难点:(1)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2)长时记忆组织加工(3)遗忘的原因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12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或者说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个环节。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二、记忆的分类:

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三、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

按照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所谓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些子系统虽然在信息的保持时间和容量方面存在差别但它们处在记忆系统的不同加工阶段,因此相互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那些引起个体注意的感觉信息才会进入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存贮的信息经过加工再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而这些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时又会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记忆的脑学说

(一)整合论: 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1929)最早提出了记忆的非定位理论,或称为整合论。他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二)定位论: 早在拉胥里提出整合论之前,法国医生布洛卡(1860)就提出了脑机能定位的思想,即定位说,认为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这种理论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研究发现,记忆和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有关系。(三)spi理论: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和独立(independent)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这三个词集中说明了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一)反响回路 :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 暂的时间。人们认为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二)突触结构: 现在神经生理学家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

经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

(三)长时程增强作用: 1973年,波利斯和勒蒙(bliss&lemo)在研究中发现,海马的神经元具有形成长时记所需要的塑造能力。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强度增加,他们将这种强化称为长时程增强(ltp)作用。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一)核糖核酸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特别是发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借助另一种核酸分子核糖核酸(rna)来传递遗传密码,使得科学家相信,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由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可以改变与之有关的那些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细微的化学结构。

(二)激素和记忆:近来的研究表明,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分泌能够促进其记忆的保持

第三节 感觉记忆

一、感觉记忆的编码

1.图像记忆: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叫图像记忆。2.音响记忆: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叫音响记忆

二、感觉记忆的特征

1.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2.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

3.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第四节 短时记忆

一、短时记忆的编码

(一)编码方式 1.听觉编码 2.视觉编码(二)影响编码的因素 1.觉醒状态 2.组块。3.加工深度

二、短时记忆的特征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

2.短时记忆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

三、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一)复述。

(二)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

(三)系列位置效应

(四)短时记忆的遗忘——干扰还是消退

四、短时记忆的提取:

1.平行扫描 同时对短时记忆保存的项目进行检索

2.自行停止系列扫描: 对项目一一进行检索,一旦找到目标就停止查找

3.完全系列全扫描: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是以系列全扫描方式进行

第四节 长时记忆

一、什麽是长时记忆

二、长时记忆组织加工

(一)类别群集:

在记一系列项目时总是倾向于将它们按一定的类别来记忆

(二)联想群集 :建立联想把孤立的识记材料建构为一个大的组块,有助于长时记忆

(三)主观组织: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既不能分类也没有联想意义上的联系,这时被试倾向于主观的组织加工

(四)意义编码 :学习无意义的材料,如果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进行意义编码,有助于长时记忆

(五)心象化:对于故事和诗歌,或单词,如果能在头脑中形成心象来记忆,其效果远优于机械地重复记忆

(六)记忆术: 为了便于记忆而将信息加以组织的技巧称为记忆术

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一)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

1.量的变化.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逐渐下降

2.质的变化.①内容简略和概括 ②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 ③内容变得更加详细、具体 ④内容变得夸张、歪曲 3.记忆恢复现象:所谓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高。(二)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 1.组织有效的复习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一)再认

1.概念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确认是以前识记过的是再认 2.影响再认的因素

(1)再认依赖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再认依赖于时间间隔。

(3)再认依赖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4)再认依赖于个体的期待。(5)再认依赖于人格特征。(二)回忆

1.什么是回忆: 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2.回忆的策略和条件(1)联想是回忆的基础。

(2)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3)双重提取。

(4)暗示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的提取。(5)与干扰作斗争。

五、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

(一)遗忘的一般概念: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二)遗忘的进程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2.学习的程度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4.识记者的态度

(三)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

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再现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

3.提取失败理论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

4.压抑说(动机性遗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这种理论也叫压抑理论。

第六节 内隐记忆

一、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 内隐记忆是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一)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研究者发现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被试内隐记忆效果,而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

在外显记忆的研究中,人们都发现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但是,内隐记忆在这方面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另外一些研究也证明,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三)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

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是记忆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研究表明,这一 规律仅适用于外显记忆,而内隐记忆则不然。

(四)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五)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思考题:

1.阐述如何提高记忆效果.2.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什么? 3.试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的形式.4.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不同表现在哪几方面? 5.比较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区别与联系 6.怎样根据遗忘的规律组织有效的复习.参考资料

1.杨治良等著(1999):记忆心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黄希庭等译(1992):认知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3.王甦、汪安圣(1992):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黄希庭著(1991):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七章 思维

·本章主要内容: ·思维的一般概念 ·表象与想象

·表象和思维的脑机制 ·问题解决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思维的一般概念、过程、种类,表象的概念、特征,想象的概念、种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创造性及其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

(1)思维的过程、种类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创造性的培养 2.本章难点:

(1)概念结构的理论(2)概念形成的策略(3)推理的种类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2.间接性。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二、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 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2.综合 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心智操作。(二)比较 : 比较是把事物或事物的个别部分,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相异及其关系。(三)抽象与概括

1.抽象 就是在头脑中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并把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2.概括 则是把头脑中分离事物的共同点综合起来。(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1.具体化就是把抽象、概括的知识用于个别的、具体的场合。

2.系统化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把思维区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1.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 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称为动作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以心象进行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称为抽象思维。

(二)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1.聚合式思维。这种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有聚合式思维。

2.发散式思维。这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三)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依据思维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还是科学概念,可区分为: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

2.理论思维 这是根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篇二

读《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今天学习了周瑛主编的《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需要与动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1943年提出需要满足论,认为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全部发展的一个最简单的规则。人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人的需要由五个层次构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又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增加了认知的需要和美的需要。

现在的高中生都是90后,与以前的70后80后比较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他们不用为衣食忧。就是生理需要包括饮食、睡眠等都能得到满足。马斯洛认为如果生理需要中的任何一种不能满足,他就会完全支配这个人的行为。可是为什么学生每天都吃的饱还要不断的买零食吃呢?他们是真的需要满足基本的需要,还是不良习惯造成的弊病?我认为是后者。当你闻着香肠的味道讲课的时候,你会做何感想呢?

其次,有一些学生没有安全感,不能满足自身安全的需要。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幸福的家庭,少数学生是单亲家庭或者重组家庭。从70年代到现在这个数字成增长趋势。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安全感不强,归属和爱的需要也得不到足

够的满足。这样有的孩子就会加入一些组织,在学校中打架的孩子多半是这样的背景。如果任其发展是相当危险的。第三,尊重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得到老师的尊重。如果他犯了错误,你怒目相向多半会把事情搞杂,甚至会激起学生的反抗情绪;相反,如果你平心静气和他谈话,积极鼓励暗示他,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认识和理解的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是解决问题和克服障碍的工具。比如化学学科学生都喜欢做实验,通过实验他们可以更好的理解问题,验证规律,老师该多创造条件。在教学中适当进行小组讨论也是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的有效途径。

审美的需要。现在的学生几乎每个人一把小梳子,一块小镜子,不知道是为满足审美的需要还是青春期的需要呀,没事就照照镜子,梳梳头发,更有甚者小小年纪还染发呢,我认为学生这些行为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学校应该严加管理。在学校我认为审美的要求应该是有良好的学习卫生环境,清新的空气。

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能实现自我实现者只有少数,绝大多数人只能在爱和归属需要,自尊需要之间的某一层次上度过一生。我想可以激励学生去自我实现。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篇三

普通心理学 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第一节

绪论 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系统

原则和方法 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1. 个案法:又叫个案历史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技术,这种方法强调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如灯是个体之间的差异。个光、铃声所引起的条件反射案法是对一个人进行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以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能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否加以扩展,应该慎重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分析。信统,它是人所独有的。2. 实验法:是主试者在严5.动力定型

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第三节 认识过程 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第一单元 感觉 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一.感觉及其种类 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1.德国生物学家韦伯1840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年发现,差别阈限并不是固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础 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及功能 比例却是一个常数。这就是一.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韦伯定律。用公式表示就是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δi∕i=k。δi是差别阈限;i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就是构,它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韦伯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常数,或者叫韦伯分数。自主神经系统。脑神经有122。费希纳定律,用公式表达对,脊神经有31对 即s=klogr, s是心理量;r二.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是物理量;k是一个常数。s1. 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和r的关系是对数的关系。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二.感觉现象

延脑,脑桥,中脑。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2. 间脑位于脑干之上,包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括丘脑和下丘脑。现象。

3. 小脑位于延脑和脑桥2.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的后方,是保持身体平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衡,调节肌肉紧张,实象。

现随意和随意运动的3.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机构。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三.大脑皮层的结构及功能 种感觉的现象。

1. 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三.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是波长在380钠米—780纳叶,枕叶和颞叶 米之间的电磁波。2. 大脑大致分为3个机能四.其他感觉

区,既皮层感觉区,皮1.平衡觉又叫静觉,其感层运动区,皮层联合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区。皮层感觉区分为*平衡器官过于敏感,容易引视觉区(枕叶后端),起前庭器官的高度兴奋。听觉区和躯体感觉区。2. 运动觉 第三单元巴甫洛夫学说的3. 内脏感觉 几个基本的概念 第二单元 知觉 1.兴奋和抑制 一.知觉的定义与特性

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1.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各种感觉器官协调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

2. 知觉的基本特性:

 整体性;  选择性;  恒常性; 

理解性

二.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所谓双眼视差,是说我们的两只眼睛相距大约70毫米的距离,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同时看一个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在两个视觉网膜上的呈像是有差别的,即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一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一些。

2.错觉---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错觉的。如行重错觉(大小不等,重量相等的木盒,掂起来觉得小的重,大的轻),视听错觉(眼睛看着台上做报告的人,觉得声音是从台上传过来的;低下头来不看报告人时,又觉得声音是从旁边扩音器里传过来的。第三单元 记忆

一.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凡是过去感知过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二.记忆的种类 1. 形象记忆 2. 情景记忆 3. 情绪记忆 4. 语义记忆 5. 动作记忆 三.记忆的过程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识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从大脑中提取出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

四.艾宾浩斯证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块后慢的。后人用他的试验数据画出的保持量与间隔时间关系呈负加速型的曲线,就是著名的保持曲线。

第四单元 思维,言语及想象 一.思维

1.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 2. 思维的种类 

根据思维的形态: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

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的不同:辐合思维;发散思维 

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再造思维;创造思维

3.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问题解决就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所谓问题空间,就是指问题解决者对索要解决的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以及如何从初识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的认识。心理学家对问题解决的研究,是为了了解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各种因素,并有助于分析创造性思维所包含的各种心理成分。二.语言与言语

1.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又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2.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则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3.言语运动中枢受到损伤会发生表达性失语症;言语需要

第二单元 动机

一.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处需要之外,内二.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 2.美感 3.理智感 第五单元 意志 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的果断性 4.功能性

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二.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听觉中枢受到损伤会发生接受性失语症 三.想象 想象的种类

1. 意想象

2. 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第四节 意识和注意 第一单元 意识

梦有很多特点,如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第二单元 注意

一.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的种类: 1. 不随意注意; 2. 随意注意; 3. 随意后注意 三.注意的特征 1. 注意的广度; 2. 注意的稳定性; 3. 注意的转移; 4. 注意的分配 第五节 需要和动机 第一单元 需要

一.需要都是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二.需要的种类

1.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人和动物都有)

2.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长驱力,诱因和情绪也都可激发活动的动机。二.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3.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4.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第六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单元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组织功能

4.信号功能

第二单元 情绪理论 1.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和兰格

2.情绪的丘脑理论:坎农 3.情绪的认知理论:沙赫特 4.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 第三单元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其两极性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是指对情绪、情感所固有的特征的度量,这种度量可以从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这几方面来进行 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一.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状态可通过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和调节来进行适应性的防御,以应付外界突如其来的刺激和高度紧张的环境。

3.意志的坚韧性 4.意志的自制性 第七节 能力与人格 第一单元 能力

一.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能力是和完成某种活动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二.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同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多选)三.能力的分类: 1.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2.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3.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4.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能力结构理论(了解)1.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2. 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3.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五.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商高于140的儿童叫超常儿童,低于70的儿童叫弱智儿童。智力水平的高低并不是一个人成就大小的惟一决定因素。

第二单元 人格 一.人格的特性 1.独特性 2.整体性 3.稳定性

三.气质类型学说 1.体液说:苏波克拉特 2.体型说:雷奇米尔 3.血型说古川竹二 4.激素说伯曼

四.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五.胆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胆汁质的人一般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他能忍受强的刺激,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而不知疲劳,显得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但心境变化强烈,脾气暴躁,难于自我克制。

六..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七.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八.人格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2.容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3.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4.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5.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篇四

第八章情绪和情感

一、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答:(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2)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能驱使个体进行某种活动,也能阻止或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即具有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

(3)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4)组织功能。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二、简析影响心境的因素

答:(1)心境产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生活中的逆境或顺境、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个人的健康状况、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心境变化的原因。

(2)心境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人的气质、性格有一定关系。

(3)人的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决定着心境的基本倾向,对心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评述詹姆士一兰格情绪学说

答:这种理论认为,情绪是对有机体变化的知觉,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在情绪体验中是第一位的,个体的情绪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的。根据这一理论,情绪的产生必须先有引起知觉的刺激,这种刺激引起个体内脏的活动和骨骼肌的反应,这些生理反应反馈到大脑而产生情绪体验。

评:他的理论引起了一系列的情绪研究,但是得到了许多与他们理论相反的事实。这些实验证明,情绪不只是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机体变化的知觉,它还受到更高级的神经中枢的调节和支配。鉴于首先提出了生理变化是情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推动了情绪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四、评述沙赫特一辛格的认知一生理结合情绪理论

答:他们认为,个人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认知性解释是构成情绪的主要因素,泛化的生理反应决定情绪体验的强度,而情绪的性质则是由对情境的知觉所决定。

评:将认知因素纳入到对情绪发生的解释,这对情绪的认识又是一个进步。

第九章??需要、动机与意志

???简述动机的功能

答:(1)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之一,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动机激活能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

(2)指向功能。动机可使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同,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

(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可使行为具有坚持性。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

二、简析动机和行为效果的关系

答:动机与行为效果的关系非常复杂。一般的,良好的动机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行为效果。但是,有些时候,动机与效果并不一致。

三、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1)人类行为是由生来固有的自我实现的潜能决定的。

(2)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3)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

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

(4)在人的高级需要产生以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

(5)在人类历史上,那些为实现理想和事业胜利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是不考虑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

评:(1)把人的需要看做多层次的组织系统,反映了人的需要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向,以及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我们科学的理解需要及结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人的需要是自然禀赋的,人的高级需要是生物进化到人类以后而出现的,而事实上,人的本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尤其是精神需要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处于不同社会历史地位的人们,其需要是不尽相同的,有些甚至是对立的。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层次结构学说,尚未有科学依据,带有假设的性质。

四、评述动机理论中的本能论及认知理论中的归因理论

答:

(一)本能论:(1)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2)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3)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

(4)个人和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评:本能论不能确切的解释行为的原因,对人类行为的解释有循环论证的嫌疑。另外,本能论所列举的许多本能行为(如自信、自卑等)实际上是在学习、经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二)归因理论:使用因果关系理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作归因。(1)海德提出,一般的,人们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2)海德还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并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

(3)韦纳在归因中增加了“稳定性“维度,即把行为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

评:(1)将行为归因为稳定或不稳定,会影响人们对行为结果的预期

(2)归因影响人们的情绪反应

五、简析个体受挫后的主要表现

答:(1)情绪性反应。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的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它表现在强烈的内心体验或特定的行为反应。情绪反应的形式很多,一般有攻击、冷漠、退化、固执、幻想、逃避、自戕等。

(2)理智性反应。是一种意志行动的表现。当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勇于克服各种困难,排除障碍,毫不动摇地朝预定目标迈进。理智性反应不仅表现在坚持目标,继续努力,还表现在个体能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挫折或问题,适时的调整目标、改变目标或降低目标以实现最终目标。

(3)个性的变化。持续的挫折或重大的挫折不仅会使个体产生持续的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而且某些行为反应还会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个体相应的习惯和某些突出的个性特点,甚至会影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六、怎样合理应对挫折?

答:(1)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对事情的成功与失败有正确的估价,以预防挫折的发生;受挫后,认真分析原因,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作用的程度;也可以暂时离开挫折情境,以改变环境气氛。

(2)总结经验教训。吸取教训,找出不足,力争改进;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振作精神,战胜挫折。

(3)调节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在从事活动前,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成就的标准。个体的成就标准要适合其能力水平。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受挫后,能有朋友分忧解难,有利于自己从挫折中解脱出来,内心的紧张也会减弱,从而树立信心。

第十章个性概述

一、简述个性心理的特征

答:(1)个性的整体性。构成个性的多种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整体。①个性具有内在统一性

②对各种具体成分的理解,必须从整体出发,从该成分与其他成分的联系中去认识,才能比较准确

③个性具有多层次、多维度、多侧面性

(2)个性的个别性与共同性

(3)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4)个性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二、简述个性心理的结构

答:(1)个性的倾向性: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特征

(2)个性的心理特征: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三、论个性的形成答:个性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产物。

(1)??? 素质因素是个性形成的物质基础或必要前提

(2)??? 社会生活是个性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3)??? 学校教育是个性形成的主导性因素

(4)??? 社会实践是个性形成的必要途径

(5)??? 主观努力是个性形成的关键因素

第十一章能力

???试析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

答:(1)自然素质。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2)环境和教育。产前环境的影响,早期经验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作用

(3)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对能力形成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实现性

(4)个人的主观努力。人是积极能动的主体,能力的发展还依赖于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简析能力的个别差异

答: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能力结构类型的差异

(4)能力的性别差异

三、述评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答: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

(1)??? 智力活动的内容即智力活动的加工材料或信息类型。如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等

(2)??? 智力操作即智力活动的加工过程或形式。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

(3)??? 智力活动的产品即智力加工活动的结果或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

评: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同时考虑到了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产品,这对智力测

验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吉尔福特本人通过测验,已经证明了三维模型中的近百种智力。

四、述评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答:斯滕伯格认为,大多数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

评:三元智力理论中,智力成分亚理论是最早形成和最为完善的部分,它揭示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三元智力理论对于编制能力测验、深入了解能力的本质、促进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十二章人格

???简析人格的特征

答: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功能性

二、简述四种基本的气质类型的主要特点

答:人的气质有四种最基本的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基本的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如下:

(1)多血质:活泼好动,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注意易于转移,接受新事物快,但印象不很深刻;情绪和情感易于产生也易于改变,并直接表露于外。

(2)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躁,反应迅速;情绪明显外露,但持续时间不长;行为上表现出不平衡性,工作特点带有明显的周期性。

(3)粘液质:安静平稳,反应缓慢;善于克制,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以转移。

(4)抑郁质:行为孤僻,反应迟缓,体验深刻,情绪不易外露,善于觉察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

三、述评气质生理基础的体液说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答:(1)体液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部有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根据何者在人体体液的混合中更占优势,可以将人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

评:实际上,人体的四种体液决定了人的整个体质,而不仅是气质。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巴甫洛夫认为,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多维特性的反映。他提出,大脑皮质神经过程即兴奋和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与界限;灵活性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更替的速度;平衡性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之间的相对关系。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这三个基本特性的不同组合,把神经系统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强而平衡、灵活型(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强而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相当于粘液质;强而不平衡型(不可遏制型),相当于胆汁质;弱型,相当于抑郁质。

评:在分类上划分不够全面,不能将每个特性都描述出来。

四、简述性格的特征。

答:(1)性格的态度特征。即个体对现实的态度的稳定表现。如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对工作、对学习以及劳动成果等方面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的态度。

(2)性格的意志特征。即个体在意志过程中的稳定的表现。如行为目标明确程度,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在紧急和困难的表现及时对已经做出的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即个体在情绪、情感方面的稳定的表现。具体表现在情绪强度、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的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

(4)性格的理智特征。即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方面的稳定表现。

五、简析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结构

答: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1)??? 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前提。

(2)???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体现。自我体验可以使自我认识转化为信念,进而引导一个人的言行。自我体验还能伴随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适当的行为。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六、试析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1)区别:形成基础不同;在稳定性方面有所不同;在评价方面不同。

(2)联系:①特定的气质类型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②气质使性格表现染上某种色彩

③气质的动力特征受性格的意志特征的制约

④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⑤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可以使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发展出健康的性格

八、试析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答:(1)区别:①性格是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 ②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③性格是多种类别的心理特征在个体身上的有机统一,能力是某一种类别的心理特征

(2)联系:①发展能力和培养性格是人的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②性格与能力相互制约,能力制约性格的形成,性格制约能力的发展

③良好的性格特征能够弥补某些能力的不足

④性格与能力的结合是人们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篇五

普通心理学教案

课程名称:(中文):普通心理学

(英文):geneyal peychology 课程编号:01d004031 教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主编(修订版)编写人:邓芸菁

任课教师:

普通心理学教案

一、学科性质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由于最后一部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交叉,本次授课舍去最后一部分内容。

二、教案编写的指导思想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管理的策略都要突出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都要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三、教案编写的原则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

心理学脱胎于哲学。在编写教案时处理教学内容时,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心理学中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创造性地研究具体的心理学问题,但是,也不能用哲学来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哲学议论和简单化地套用哲学术语。

(二)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不断充实与更新

近几年来,心理学在探讨人的认知结构,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心理现象的脑机制,人的社会行为,以及心理学为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吸收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力求反映出心理学发展的最新面貌。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章 感觉 第四章 知觉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六章 记忆 第七章 思维 第八章 语言 第九章 动机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第十一章 能力

6学时 6学时 4学时 4学时 8 学时 6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6学时 4学时

第十二章 人格 第十三章 学习

第十四章 人生的全程发展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 • • • •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如何研究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了解心理学学科所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及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这门学科和相邻的其他学科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以及这么学科对个人以及社会的意义。了解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基本历史和趋势。本章难点是各心理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本章难点:

(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

9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一)认知:

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二)情绪与动机: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三)能力和人格:

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有时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心理特性包括能力(ability)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前二个方面称心理过程,后一方面又称个性心理特点或个性其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 

 心理过程    

 心理状态   

 个性心理     认识过程 — —感知、记忆、思维、

 情感过程 —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 

 意志过程 —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 —注意、激情、想象等 程

心境、信心、犹豫等。

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 个性倾向性 — —需要、动机、兴趣、

 个性心理特征 — —能力、气质、性格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一)引起行为的剌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二)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有时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已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注意和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2.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团体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但它对个体来说,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影响个体心理或个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社会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也就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如何研究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探索

1.心理过程 2.心理结构 3.心理的脑机制 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5.心理与环境 二.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1.因果研究:心理现象的因果联系

2.相关研究:相关是事物间的另一种关系,因果指的是绝对的,相关指的是相对的。相关与因果是不同的

3.个案研究:从个别案例中发现有价值的结果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普通心理学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 5.医学心理学 6.工程心理学

7.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研究任何心理现象都必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

2.系统性原则: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各种心理现象放在整体性的、动态和相互联系的系统中进行分析。

3.教育性原则:进行心理学的研究时,应从有利于教育,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研究。

4.发展性原则:把心理现象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活动。(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被研究的对象)行为的外在表现以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是以搜集被试各种材料来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3。测验法:是通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

4。个案法 : 是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原因的方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的萌芽

几乎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很关心自身的心理现象并且试图给予解释。最早的解释,把心理说成是灵魂的活动。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由灵魂和学科二词构成,即关于灵魂的学问。(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中叶,德国医学博士、生理学讲师、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wundt,1832—1920)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三)心理学的发展

1.学派不断涌现 2.队伍逐渐壮大 3.体系日趋完善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一)构造主义

奠基人:冯特(,1832-1920)

著名代表人物:铁钦纳(ner)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种。强调内省法。

(二)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士(william james)著名代表人物:

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杜威(john deway,1859-1952)安吉尔(james angell,1869-1949)“意识流”

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 主张研究意识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代表人物: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斯金纳(skinner,1904-1990)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环境决定论”(华生)

(四)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重视研究成年人的异常行为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六)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

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背景 心理学是对认知过程的研究 实验法来构造心理模型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马斯洛(abraham ,1908-1970)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对心理学的批判:

行为主义幼稚心理学(动物 儿童)心理动力学:伤残心理

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一)生理心理学研究:

研究对象主要是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也可以说是研究在大脑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过程

(二)行为主义的研究: 程序学习;行为治疗;生物治疗

(三)心理分析的研究

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认知的浪潮。心理学内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打上了认知的烙印,并引发和推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

(五)当代心理学发展走向: 1.人本主义走向; 2.科学走向;

3.西方心理学的危机和东方心理学的崛起

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一)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二)心理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三)1949年以后的中国心理学 思考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学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么认识的? 2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和主要方法。3.心理学概念及性质

4.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几方面? 5.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研究方法.6.科学心理学何时诞生?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7.简述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神经生理解剖学的有关概念和术语,了解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各区域的主要功能和对心理活动的影响。进而了解心理的实质。本章难点是对脑功能学说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大脑的机能区(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3)心理的实质 2.本章难点: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和大脑的机能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图解

四、教学时数

7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心理的起源

一、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二、反映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

三、感受性--心理的反映形式

四 动物心理的发展

(一)、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二)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三)思维的萌芽阶段---哺乳动物心理的发展(四)具体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目动物的心理发展

五、人类心理的起源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在大脑中产生的)1.从物种发展史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 2.解剖学的事实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在社会实践中发生与发展

第三节

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类型(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

2、突起:(二)神经元的分类

1、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 双极神经元

多级神经元

2、根据神经元的功能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三)神经胶质细胞

二、神经冲动的传导

(一)神经冲动传导的本质 就是神经纤维膜所产生锋电位的依次传布。

(二)过程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刺激而兴奋时,这部分膜外电位暂时较负,膜内电位较正,而邻近处于静息状态的膜则仍是外正内负。这样,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出现局部电流。此电流方向在膜外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回路。这一局部电流,降低了邻近静息部分的膜电位,使它发生去极化,出现锋电位。紧接着,这个新的兴奋部位又可通过局部电流再刺激它相邻部位的膜,产生锋电位。依次进行,就是冲动的传导。

三、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一)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二)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并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内的分于受体(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的某些离于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

四、神经回路

(一)反射弧

1.概念

反射就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及时适当的反应。执行反射的全部结构称为反射弧。2。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1)感受器(2)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3)联络神经元(4)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5)效应器

(二)神经网络

1.辐散式联系: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2.聚合式联系:多神经元都通过其轴突末梢,共同与同一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3.链锁式联系:兴奋通过中间神经元的链锁状接替联系。4.环式联系 :兴奋通过中间神经元的环状接替联系

第三节 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的种类和机能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

(一)脊髓

(二)脑干(狭义脑干)

(三)间脑(四)网状结构 三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一)大脑的结构

(二)脑的三个主要机能系统

1.脑的感觉机能系统 2.脑的运动机能系统 3.大脑皮质的联络机能

第四节 脑功能学说

一、定位说:人的各种复杂的能力是与脑的各个严格限定的部位密切联系

二、整体说: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并且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三、机能系统学说:鲁利亚,认为那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

四、模块说: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

第五节 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一、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基本规律

(一)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1.兴奋过程 2.抑制过程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

第六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

一、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二、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

思考题:

1.什么是机能系统学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如何? 2.试论述心理的实质.3.什么是神经特殊能量说?如何评价?试论述心理的实质.4.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5.简述大脑皮质的三个机能区 参考书目:

1.杨雄里著(1998):脑科学的现代进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罗伯特·索拉索编,朱滢等译(2002):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 感觉 ·本章主要内容 感觉的一般概念 视觉 听觉

其他感觉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掌握感觉、感受性、感觉阈限等概念,以及感觉的基本规律、学说。了解古典的心理物理学中对物理刺激与个体心理经验之间关系的解释以及它们和现代感觉研究的差别。并了解感觉在人的生活适应的作用。本章难点是对感觉的古典心理物理学对感觉的研究和听觉理论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

(1)感觉的概念、规律

(2)色觉理论、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2.本章难点:

(1)色觉理论

(2)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3)古典心理物理学的研究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

1.定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二、感觉的分类:

(一)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二)内部感觉 内脏感觉;本体感觉

三、感觉的编码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1.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2.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四、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1.绝对阈限 :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2.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如果用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e=1/r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1.差别阈限: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缩写为jnd)。

1.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三)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1.对数定律 p=k logi 2.乘方定律 p=k i 第二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一)眼球(二)视觉的传导机制

视觉的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 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

第二级为视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鼻侧束交叉至对侧,和对侧的颢侧束合并,传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 第三级神经元的纤维从外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状区(三)视觉的中枢机制

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布鲁德曼第17区),这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三 视觉的基本现象:(一)

明度 1.明度与视亮度

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视亮度是指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它是由物体表面的反射

系数决定的。

2.明度与波长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感受性是不同的。这种情况可以用光谱敏感函数(或光谱光效率函数)来说明。

(二)颜色

1.颜色的属性:颜色有明度、色调、饱和度三种基本特性。2.颜色混合

1854年,格拉斯曼 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率、中间色率 和 代替率。

3.色觉缺陷:指辨色能力异常。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

(1)色弱:色弱患者虽然也能用三种波长来匹配光谱上的任一波长,但他们对三种波长的感受性均低于正常人。(2)色盲。分全色盲和局部色盲两类。

患全色盲的人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丧失了对颜色的感受性。

患局部色盲的人还有某些颜色经验,但他们经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得多。

4.色觉理论

(1)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2)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三)

视觉的一些现象:

1.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

2.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

4.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

5.闪光融合现象

后象可以使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但是断续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闪光频率。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是闪光融合现象。

6.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7.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之 8.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最常见的是颜色感觉引起的联觉。(如红色让人感觉温暖,联觉 联想)影响感受性变化的

第三节:听觉

一、听觉刺激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一)耳的构造和功能

(二)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三、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1.频率理论 1886年由物理学家罗•费尔得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基底

膜与镫骨的这种关系,类似于电话机的送话机和收话机的关系。这种理论也叫电话理论。

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1000hz以上的声音不符合的。

2.共鸣理论 赫尔姆霍茨提出的一种理论。在他看来,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3.行波理论 冯.贝克西发展了赫尔姆霍茨的共鸣向合理部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贝克西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4.神经齐射理论 韦弗尔提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声音超过5000hz,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四、听觉基本现象:

第四节 其他感觉

一、皮肤 感觉

二、嗅觉和味觉

三、内部感觉 思考题

1.什么叫色觉的对立过程理论,它和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试说明明适应与暗适应的特点和机制 3.简述人耳对声音频率分析的几种理论.4.什么是神经特殊能量说?如何评价? 参考书目:

1.托马斯 l.贝纳特著,旦明译(1983):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北京:

科学出版社。

2.张述祖、沈德立(1987):基础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3.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黄希庭(1988):心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 知觉 ·本章主要内容:

知觉的一般概念

知觉的特性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错觉 观察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使学生重点掌握知觉的一系列相关概念和术语,以及知觉的特性,了解各知觉种类的不同状况及其它们在人类生活工作中的实践意义。本章难点是涉及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一些术语的理解,如运动视差、双眼视差以及错觉理论等。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

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时间知觉、错觉的相关知识并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2.本章难点:

(1)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2)错觉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

织和解释的过程。

二、知觉理论:

①格式塔理论。

认为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人总是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去感知外界刺激,知觉遵循“概略”规律;知觉符合于神经系统的特征。

②知觉的推断理论。假定知觉经验是一个混合物,它一部分信息来自当前的感觉,大部分信息是从贮存的信息库中提取出来的。知觉可以预测外界刺激的性质,具有适应环境的功能。

③心理物理对应理论。认为知觉中完全不需要假设有推理过程参与,因为刺激已经相当完整和详细,足以产生知觉,知觉与刺激相对应。

三、知觉中的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理论

1.数据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直接依赖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

2.概念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四、感觉与知觉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一)联系

1.同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阶段,其源泉是客观现实。

2.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二)区别:

1.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2.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

3.感觉是某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五、知觉类型

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成:

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等。

2.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物体知觉与社会知觉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一)概念;知觉的选择性就是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的特征(二)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从客观而言有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性

2.对象的活动性

3.刺激物的新颖性

4.刺激物的强度。从主观来看: 1.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 2.个体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3.个人需要和兴趣 4.定势与情绪状态。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一)概念:知觉的整体性就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有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二)格式塔心理学派总结出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如下几条: 1.接近因素。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部分容易形成一个整体。

2.相似因素。在其他方面的特点相同的条件下,相似的部分容易被看作一个整体,3.完整倾向因素。知觉印象随着环境情况而出现可能有的最完善的形式。4.好图形因素。单纯的、规则的、左右对称的,容易被看是一个整体。5.好的连续因素。组成一个连续平滑方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6.共同命运因素。向着相同方向变化倾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是一个整体。7.定势因素。定势是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先前知觉的组织形式会对紧接着的知觉产生相同的影响。8.经验因素。(三)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因素。

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4.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

三、知觉的理解性

(一)概念

知觉的理解性

就是指人们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要以过去的 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最佳解释、说明。

(二)影响知觉的理解性的因素

1.知觉经验 2.言语的指导作用 3.实践活动的任务

(四)知觉的恒常性

1.概念

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2.种类

(1)大小恒常性(2)形状恒常性(3)亮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

第三节

空间知觉

一、形状知觉(一)形状的特征分析

(二)轮廓与图形

图形可以定义为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它借助可见的轮廓而从其余部分分离出来。因此,在图形中,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三)图形的组成

1.邻近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2.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3.对称性,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5.共同命运。当其中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就会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图形

6.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7.线条方向。方向对图形组合有重要意义,方向相同难以分开;方向不同则容易分开。

8.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二、大小知觉 1.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2.观察者的距离.熟悉物体的参照 4.观察者身体姿势的变化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一)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1.调节。它是指水晶体的形状(曲度)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2.辐合。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

(二)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包括以下几种。

1.对象重叠(遮挡)。

2.对象的相对大小

3.结构级差 4.空气透视

5.明亮和阴影

6.线条透视

7.运动视差

(二)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65毫米。当我们看立体物体的时候,两眼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物体,视线便有点差别:右眼看到右边多些,左眼看到左边多些。这样,两个视线落在两个视网膜的部位上便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重合。这就是双眼视差。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一)什么叫时间知觉

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就是时间知觉

(二)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1.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2.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3.借助计时工具。

(三)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情绪和态度也影响着对时间的估计。4.回忆影响时间估计。

二、运动知觉

(一)什么叫运动知觉

(二)似动知觉 似动,顾名思义就是“似乎在动”,其实并未真动。确切地说是

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移动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1.动景运动.(phi现象)实际上没有动的刺激物,在适当条件下却感知到它在运动。这种知觉现象称为动景运动(phi现象)

2.自主运动

自主运动是由于人总认为看客体时眼睛是固定不动的。但眼睛却是不随意地运动着

即使在注视时仍有微弱的颤动;眼动的信息的输入反而使人觉得亮点在运动。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视野中缺乏参照物之故,因为一旦视野里有某个参照物,自主运动即随之消失。看来,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可能起作用。3.诱导运动

在没有更多的参考标志的条件下,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在运动,人可能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看成是运动的

4.运动后效(瀑布效应)注视向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第五节 错觉

一、错觉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二、错觉的种类

(一)形重错觉

(二)方位错觉

(三)形状和方向错觉

(六)时间错觉(七)运动错觉

(八)情绪错觉

三、错觉理论

1.眼动理论: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第六节观察

一、观察与观察力

二、良好的观察必备的条件 1.明确的观察目的 2.周密的观察计划 3.作好观察总结 4.观察要精细全面 思考题:

大小错觉

(四)旋转错觉

(五)1.图形组织的原则有哪些? 2.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3.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4.试分析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5.试述距离知觉和知觉物体的线索.6.良好的观察应具备哪些条件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主要内容:

意识的一般问题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注意概述

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掌握意识和注意等有关概念和规律,了解意识的各不同层面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以及注意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本章难点是对意识和意识各层面的理解,以及注意的认知理论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意识无意识的概念(2)注意的一般概述(3)注意的认知理论 2.本章难点:(1)意识的各层面(2)注意的认知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

一什么是意识

1.意识是一种觉知。2.意识是一种记忆 3.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4.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二 什么是无意识

(一)概念: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二)常见的无意识现象:

1.无意识行为。2.对刺激的无意识 3.盲视 三 意识的特征

(一)意识的觉知性(二)意识的能动性(三)意识的概括性(四)目的性(预见性)(五)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睡眠和梦(一)睡眠 1.睡眠及其阶段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二)梦 1.梦的特点

2.梦的功能解释 3.梦的作用 二 催眠

(一)催眠 状 态 下 的 心 理 特 征

1.感觉麻痹 2.感觉扭曲和幻觉 3.解除抑制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二)催眠 相 关 理 论 1.催眠是角色扮演 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三、白日梦与幻想

第三节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的功能。

2.维持的功能。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1.感官的适应性动作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二、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

1.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新异性。(4)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2.人本身的状态

(1)需要和兴趣。(2)情绪和过去经验。

(二)随意注意

1.什么是随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2)对兴趣的依从性

(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5)对人格的依从性。(三)随意后注意

三、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范围

1.概念 :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

2.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

1.概念 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2.注意起伏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3.分心: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分散(也叫分心)。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三)注意的分配

1.概念: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2.注意分配的条件。

(1)在同时进行着的几种活动中,必须每一种活动是相当熟悉的,其中一种是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如果建立起联系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四)注意的转移

1.概念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2.影响注意转移因素(1)依赖于原来注意的强度。(2)依赖于新注意的对象的特点。

第四节 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

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一)朝向反射与优势兴奋中心和相互诱导

(二)脑干网状结构

(三)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

二、注意的认知理论(一)注意的选择功能 1.过滤器理论

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8)最先提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信息加工受通道容量的限制。来自外界输入的信息是大量的,这些感

觉信息将通过大量的平行的感觉通道进行加工。但是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完全丧失。它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工作。一个通道通过信息同时就关闭其他通道。当环境需要的时候,过滤器又转换到另一个通道,使有关信息通过;同时阻断其他通道,不让信息通过。因此该理论也称为单通道理论。2.衰减模型

特瑞斯曼(treisman,1964)的衰减模型认为,有机体总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某种过滤器。但是,她认为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原则工作的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并认为许多通道都能对信息作不同程度的加工。3.后期选择模型

该模型首先由多依奇和多依奇(deutsch & deutsch,1963)提出,后来由诺曼(norman,1968)加以修订。该模型认为,所有的选择注意都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晚期,过滤器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注意的选择依知觉的强度和意义为转移。

4.多阶段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及后期选择理论都假设,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特定阶段上,这意味着信息加工系统是非常刻板的。约翰斯顿等人(johnston&heinz,1978)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本理论的两个假设是:(1)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2)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二)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1.认知资源理论

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不相同。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 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我们的控制,这样我们可以把认

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

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思考题:

1。述注意的几种认知理论.2.简述引起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的原因.3.试述注意的基本特征.4.概述注意的资源限制说.第六章 记忆 ·本章主要内容: · 记忆概述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感觉记忆 ·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内隐记忆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掌握记忆和记忆不同分类的概念,以及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归纳总结在实际生活中记忆的不同表现。能够在融会贯通这些理论和规律的基础上调节改善自己的记忆习惯。本章难点在于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系统的论述。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记忆的一般概念(2)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本章难点:

(1)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2)长时记忆组织加工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或者说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个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二、记忆的分类:

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三、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

按照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所谓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些子系统虽然在信息的保持时间和容量方面存在差别但它们处在记忆系统的不同加工阶段,因此相互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那些引起个体注意的感觉信息才会进入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存贮的信息经过加工再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而这些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时又会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记忆的脑学说

(一)整合论: 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1929)最早提出了记忆的非定位理论,或称为整合论。他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二)定位论: 早在拉胥里提出整合论之前,法国医生布洛卡(1860)就提出了脑机能定位的思想,即定位说,认为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这种理论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研究发现,记忆和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有关系。

(三)spi理论: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和独立(independent)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这三个词集中说明了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一)反响回路 :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

暂的时间。人们认为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二)突触结构: 现在神经生理学家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

经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三)长时程增强作用: 1973年,波利斯和勒蒙(bliss&lemo)在研究中发现,海马的神经元具有形成长时记所需要的塑造能力。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强度增加,他们将这种强化称为长时程增强(ltp)作用。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一)核糖核酸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特别是发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借助另一种核酸分子核糖核酸(rna)来传递遗传密码,使得科学家相信,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由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可以改变与之有关的那些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细微的化学结构。

(二)激素和记忆:近来的研究表明,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分泌能够促进其记忆的保持

第三节 感觉记忆

一、感觉记忆的编码

1.图像记忆: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叫图像记忆。2.音响记忆: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叫音响记忆

二、感觉记忆的特征

1.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2.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

3.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第四节 短时记忆

一、短时记忆的编码

(一)编码方式 1.听觉编码 2.视觉编码

(二)影响编码的因素 1.觉醒状态 2.组块。3.加工深度

二、短时记忆的特征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

2.短时记忆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

三、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一)复述。

(二)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

(三)系列位置效应

(四)短时记忆的遗忘——干扰还是消退

四、短时记忆的提取:

1.平行扫描 同时对短时记忆保存的项目进行检索

2.自行停止系列扫描: 对项目一一进行检索,一旦找到目标就停止查找 3.完全系列全扫描: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是以系列全扫描方式进行

第四节 长时记忆

一、什麽是长时记忆

二、长时记忆组织加工

(一)类别群集:

在记一系列项目时总是倾向于将它们按一定的类别来记忆

(二)联想群集 :建立联想把孤立的识记材料建构为一个大的组块,有助于长时记忆

(三)主观组织: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既不能分类也没有联想意义上的联系,这时被试倾向于主观的组织加工

(四)意义编码 :学习无意义的材料,如果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进行意义编码,有助于长时记忆

(五)心象化:对于故事和诗歌,或单词,如果能在头脑中形成心象来记忆,其效果远优于机械地重复记忆

(六)记忆术: 为了便于记忆而将信息加以组织的技巧称为记忆术

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一)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

1.量的变化.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逐渐下降

2.质的变化.①内容简略和概括 ②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 ③内容变得更加详细、具体 ④内容变得夸张、歪曲

3.记忆恢复现象:所谓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高。(二)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 1.组织有效的复习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一)再认

1.概念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确认是以前识记过的是再认

2.影响再认的因素

(1)再认依赖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再认依赖于时间间隔。(3)再认依赖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4)再认依赖于个体的期待。(5)再认依赖于人格特征。(二)回忆

1.什么是回忆: 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2.回忆的策略和条件(1)联想是回忆的基础。

(2)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3)双重提取。

(4)暗示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的提取。(5)与干扰作斗争。

五、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

(一)遗忘的一般概念: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二)遗忘的进程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2.学习的程度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4.识记者的态度

(三)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

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再现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

3.提取失败理论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

4.压抑说(动机性遗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这种理论也叫压抑理论。

第六节 内隐记忆

一、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 内隐记忆是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一)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研究者发现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被试内隐记忆效果,而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

在外显记忆的研究中,人们都发现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但是,内隐记忆在这方面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

另外一些研究也证明,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

(三)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

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是记忆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研究表明,这一 规律仅适用于外显记忆,而内隐记忆则不然。

(四)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五)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思考题:

1.阐述如何提高记忆效果.2.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什么? 3.试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的形式.4.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不同表现在哪几方面? 5.比较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区别与联系 6.怎样根据遗忘的规律组织有效的复习.参考资料

1.杨治良等著(1999):记忆心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黄希庭等译(1992):认知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3.王甦、汪安圣(1992):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黄希庭著(1991):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章 思维 ·本章主要内容: ·思维的一般概念 ·表象与想象

·表象和思维的脑机制 ·问题解决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掌握思维、表象、想象及各分类的概念和概念的获得,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本章难点在于概念的获得和信息加工理论对于问题解决的表述。

二、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思维的过程、种类

(2)表象与想象的概念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创造性的培养 2.本章难点:

(1)概念结构的理论(2)概念形成的策略(3)推理的种类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2.间接性。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二、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 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2.综合 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心智操作。

(二)比较 : 比较是把事物或事物的个别部分,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相异及其关系。(三)抽象与概括

1.抽象 就是在头脑中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并把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2.概括 则是把头脑中分离事物的共同点综合起来。(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1.具体化就是把抽象、概括的知识用于个别的、具体的场合。

2.系统化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把思维区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 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称为动作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以心象进行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称为抽象思维。

(二)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1.聚合式思维。这种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有聚合式思维。

2.发散式思维。这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三)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依据思维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还是科学概念,可区分为: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

2.理论思维 这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四)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是否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可区分为: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2.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五)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可把思维区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1.常规思维。就是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

2.创造思维。这是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

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

一、表象

(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image)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2.概括性

3.可操作性(三)表象的作用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表象是从知觉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3. 表象是想象活动的前提 4.表象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 5.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二、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式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二)想象与表象的关系: 1. 区别:

(1)表象: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一般称作记忆表象或简称表象。它是对以往感知过而当前不在面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表象属于记忆范畴;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3)表象无创造性;想象有创造性。2. 联系:表象为想象提供素材。(三)想像的功能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三)想像的综合过程

1.粘合: 粘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2.夸张: 夸张又称为强调。这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

出某些特点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典型化: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4.联想(五)想像的种类

1.无意想像:无意想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像

2.有意想像:有意想像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像。在有意想像中,根据想像内容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像、创造想像和幻想。(1)再造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象的过程。

再造想像的形成的条件: a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基础.b 对言语和实物标志的正确理解

(2)创造想像。创造想像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刃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比再造想像更复杂、更困难。创造想像的形成的条件 a创造动机 b丰富的表象储备 c原型启发 d灵感

(3)幻想。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像。它是创造想像的特殊形式

第三节 表象和思维的脑机制

一、表象的脑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人用脑成像的方法研究正常人,进一步证明了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心电图测试实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幼儿园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在写总结时要有自信和积极心态,把握重点和难点,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下面是一些总结写作的范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创新思维和多角度分析在总结中都很重要。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时,大家可以思考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有哪些可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总结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果。总结要紧扣主题,突出重点,避免在文字中过多涉及琐碎的细节。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范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指导未来的发展。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明确总结的目的,找准主要的关键点。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推断是基于已有的信息和规律,来得出对未知情况或结果的合理推测或猜测。创新思维和多角度分析在总结中都很重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激发大家写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案的内容要有层次性和逻辑性,使学生能够有系统地掌握知识。这些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巧妙,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
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行动。最后,审查与修改是写好总结的必要步骤之一。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经典例子,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写作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微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
时间如流水般飞逝,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把握未来。在写总结时,应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环保工作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
演讲稿是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进行演讲,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又具有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长处。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那么下面我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可研报告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
募捐信是为了呼吁他人积极参与某项公益事业而发出的一种书面形式。如何避免拖延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和改进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总结范文的案例和分析,或许
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应该考虑到长期和短期的目标。计划制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保险征缴工作落后表态发言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计划可以让我们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时间,保持身心健康平衡。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呢?首先,确立清晰的目标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明确知道自己想要实现什么。其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
一个好的计划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避免浪费和拖延。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可能的变化和调整,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计划网站推荐,提供各种实用的计划制定工具和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景观设计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时间是一把利剑,能够斩断懒惰和拖延的束缚。写总结时应尽量客观公正,避免个人情绪和偏见的色彩。接下来是一些实用的总结写作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高中暑假日记篇一电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社会新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为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提供参考和动力。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明确总结的对象和目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总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
一段时间过去了,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成长和收获了。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以求更好地提升总结的质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总结实例,供大家学习和参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总结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基础,让我们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怎样提高写作水平,让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总结的结构和写作方式,是提升总结能力的
比较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照,从而找出它们的异同和相似之处,以更好地理解它们。良好的人际沟通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冲突和解散误会。推荐以下总结范文给大家,希望能够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在总结中可以使用具体的例子和案例来支持观点,提高总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范文的精选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