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学概论试题题库篇一
一、名词解释
1、情感。艺术鉴赏中,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低位与作用。强烈的情感体验,正是审美活动区别于科学活动的与道德意识活动的尤为显著的特点。心理学家把人所特有的复杂社会性情感称为高级情感,并划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种。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艺术鉴赏活动中,情感总是以注意和感知作为基础的。
2、审美教育。(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3、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孕育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诞生于唐代。还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直接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4、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受到的艺术形象,视觉形象的构成材料都是空间性的。如,一幅绘画,一件雕塑,一幅书法作品,一座建筑物,一幅摄影作品,或者一件实用工艺品,这些艺术作品中的形象都是视觉形象。艺术中的视觉形象直接付诸欣赏者的视觉感官,因而特别富有直观性和主动性。这类艺术形象常常带有明显的再现性,如摄影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便是纪实性或再现性,它表现的总是客观存在的失误,摄取的影像与被摄对象的外貌形态几乎完全一致,给人以逼真的感觉。)
5、旋律(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致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人们常把旋律成为音乐的灵魂。)
二、单选题
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d)导演的。
a谢晋 b谢铁骊
c谢添
d蔡楚生
2、在《水》中塑造了一位西双版纳傣族妇女优美形象的著名舞蹈艺术家是 b a马兰
b刀美兰
c陈爱莲
d杨丽萍
3、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a a麦克白
b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c费加罗的婚礼
d钦差大臣
4、《人间喜剧》是(b)的重要作品 a萨克雷
b巴尔扎克
c列夫 托尔斯泰
d狄更斯
5、《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作家(梵高)的静物油画。
凡高
三、问答题
1、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任务:第一,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第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2、简述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3、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4、如何理解艺术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空间艺术,再现性自然成为它最重要的审美特点之一。但是,造型艺术同样要表现形象的内在意蕴,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因此,表现性也是造型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中,摄影可以最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摄影作品被当做真实可信的历史文献,具有认识和审美双重价值,成为珍贵的文献资料。造型艺术离不开表现性,需要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追求。
5、简要概述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它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四、论述题
试论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低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根植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
关于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低位与作用。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低位。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从那时起,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就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艺术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范畴。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它所属的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对于艺术来讲,社会文化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合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
艺术学概论试题题库篇二
艺术学概论
简要阐释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1)实用性与审美性。实用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当对实用性作比较宽泛的理解。因为人类的实际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交活动、文化生活等许多领域,所以实用艺术中的各个门类,甚至每一门类中的不同类型,都应当分别符合人类不同实际活动的需要。
第二,实用艺术以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为基本特点,但对于大多数实用艺术品来讲,实用是为主的,审美应当从属于实用,服务于实用。
第三,实用艺术与生产技术具有紧密的联系,物质材料对实用艺术有直接的制约和影响。
第四,由于实用艺术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质材料和人工劳力,所以它的实用性也应当考虑产品的用料、费时、加工和成本等经济方面的问题,尽量做到省工省料和降低成本,使其具有较低的消耗和较高的使用价值。
实用艺术具有审美性,即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由于实用艺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所以它几乎每日、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审美作用,给人以美的感受,从而在实用的前提下兼有审美的功能,达到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实用艺术中,实用性与审美性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实用性是审美性的前提和基础,审美性反过来也可以增强实用性。所以,实用性和审美性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它们构成了实用艺术最基本的原则和特征。尤其需要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性在实用艺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实用艺术美的要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迫切。
(2)表现性与形式美。
实用艺术另一个重要的审美特点,就是特别注重表现性与形式美,并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作品之中。实用艺术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它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表现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因而,表现性应当是实用艺术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也构成了它与戏剧、小说、电影等再现艺术的根本区别。实用艺术的这种表现性,使得它比其他艺术更加偏重于形式美。
所谓形式美,主要指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从而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特征和法则,它包括色彩、线条、形体等因素,也包括对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发现和总结了许多形式规律,并且不怕地创造出新的形式规律,从而大大提高了美的创造力和艺术的表现力。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实用艺术特别注重形式美。
总之,在实用艺术中,表现性与形式美密不可分。形式美是表现性的外部体现,表现性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
(3)民族性与时代性。
实用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实用艺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在实用艺术中,包括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的各门实用艺术,无一不体现出民族的风格和特色。实用艺术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用艺术的这种时代性,首先在于它总是表现出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情感和理想。
论述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1)抒情性与表现性。再现生活与表现情感是艺术的两种基本功能。抒情性是音乐、舞蹈的基 本属性,使得它们的创作和欣赏总是离不开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恰恰是表情艺术的特殊魅力。音乐、舞蹈这一类表情艺术,难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长于表现或传达创作主体的情感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2)表演性与形象性。音乐、舞蹈都属于表演艺术。表演艺术应包括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这样 两个过程,而且,二度创作(实际的表演、演奏或演唱)常常需要多次进行。形象性是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音乐形象和舞蹈形象又有自己的特点。舞蹈形象以塑造,完全要依靠演员的形体动作来实现,可以说,舞蹈中的表演性是形象性的基础。在注重描写人物的舞剧或舞蹈作品中,舞蹈形象主要是指以舞蹈动作、姿态、表情和造型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因为音乐形象的特殊性,使得音乐欣赏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欣赏迥然不同,并且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关于音乐欣赏的理论:一种是被称为戏剧性欣赏的理论,强调欣赏音乐的内容,另一种是被称为技术性欣赏的理论,强调欣赏音乐的形式,主张“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3)节奏性与韵律美。在艺术领域里,节奏是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所有的艺术种类 中,对于音乐和舞蹈这一类表情艺术来讲,节奏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把节奏看作是表情艺术的生命。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a、间接性与广阔性,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一。文化的广阔性,同样来自语言媒介的特征,语言具有广泛而深入的表现能力,用语言来表现现实生活,几乎很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情感性与思想性,一切艺术作品从总体上讲都离不开情感性和思想性,但是,由于语言艺术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表现作者饿=的思想情感的等方面独具特点,因而,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思想性显得格外突出。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关系极为密切。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性总是被情感所包围并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情感性往往是在理性的指导下才具有特定爱憎情感的倾向性。
c、结构性与语言美,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必须利用结构这个重要手段来完成。文学史语言的艺术,语言自然成为这个艺术种类的第一要素。
艺术分类是最基本的6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第一种是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
第二种是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
第三种是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
第四种是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
第五种是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以及现代艺术设计、广告艺术、电影艺术、计算机三维动画等等。
第六种根据艺术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等。论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a、艺术起源于“模仿”,最古老的一种说法。早在两千多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地“模仿”。亚里士多德指出: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部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
b、艺术起源于“游戏”,这种说法主要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后来的艺术史家曾把这种说法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c、艺术起源于“表现”,19世纪后期以来,艺术起源于“表现”的说法,在西方文艺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完全可以说,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强调艺术应当“表现自我”。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他的美学中心思想的核心是“直觉即表现”。从这一美学思想出发,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此,艺术归根结底是情感的表现。
d、艺术起源于“巫术”,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逐渐兴起,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德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一书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另一位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在他的名著《金枝》中更是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弗雷泽认为,人类最早是想用巫术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这显然是办不到的。于是人类又创立了宗教来求得神的恩惠,当宗教在现实中也被证明无效时,人类才逐渐创立了哥们科学,一次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
e、艺术起源于“劳动”。自从19世纪末叶以来,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学家中,就广为流传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中就曾经列出专章来论述艺术与劳动的关系。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在1900年完成了专著《没有地址的信》,系统的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普列汉诺夫明确表示赞同毕歇尔的看法: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劳动、音乐和诗歌史极其紧密的互相联系着,然而,这三位一体的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其余的组成部分只有从属的意义。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占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
f、艺术起源多元论: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将结构主义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用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用于艺术形态批评研究,提出社会的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
艺术的基本特征(理论+说明)
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二者密不可分。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a、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应生活的特殊形式。艺术区别于哲学、社会科学等科目,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b.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c艺术想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b、主体性:a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b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c艺术欣赏具有主 体性的特点。
c、审美性:a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b艺术的审美性事真、善、美的结 晶c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的意境与艺术的典型的异同 意境在景物中也有人物,意境的产生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结果,它一方面以自然景物的意象描述为主,另一方面也必然熔铸进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美学情趣。简言之,如果说典型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客体,那么意境却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主体;前者侧重于塑造人物形象,后者侧重于抒发艺术家自己的情感。联系:虽然典型与意境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二者至少在一点上是共同的或一致的——它们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有限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人物形象上体现出共性、普遍性和本质必然性,艺术意境则是在情景交融的意境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乃至于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层意蕴。或许,从有限中把握无限,正是艺术的极致境界
意境的定义
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意境重表现、重抒情,以创造景物一项为主。然而意境在景物中也有人物,意境的产生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结果,它一方面以自然景物的一项描述为主,另一方面也必然熔铸进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美学情趣。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境是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艺术风格: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它是艺术家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艺术风格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衡量艺术作品在艺术上的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和尺度.艺术风格可分为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两种.由于艺术家世界观、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文化教养、艺术才能、审美情趣的不同,因而有着各不相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形成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艺术作品风格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充一中所展现出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主题的提炼、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体裁的驾驭、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它有时指某一艺术作品的风格,有时指一系列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总的格调.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首先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第二: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炼和艺术追求.第三:艺术风格的多样化,还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艺术的社会功能
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a、审美人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 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b、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思想上 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三个特点a以情感人b潜移默化c寓教于乐
c、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 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能够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论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答: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可以提炼为‚道‛、‚气‛、‚心‛、‚舞‛、‚悟‛、‚和‛六个字。
1.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道有天道、人道之分。
2.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物质的气被精神化、生命化,这可以说是中国‚气论‛的本质特征。
3.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人的主体性,认为艺为心之表、心为物之君,主张心乐一元、心物一元。4.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远古的中华大地上,原始的图腾歌舞与狂热的巫术仪式曾经形成过龙飞凤舞的壮观场面。5.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重直觉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的传统艺术思维和审美思维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6.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整体思维本身又包含着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
艺术作品的层次主要分为: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
第一层是艺术语言,它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构,是由文字、声音、线条等所构成的层次。影片《林则徐》中,林则徐在江边送别故人,大江茫茫,一叶扁舟,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画面,采用了远景镜头,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蕴藏着无限的诗情画意。
第二层是艺术形象,它是作品内在的结构,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象的物态化不同的艺术作品可以分别具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文学形象等。《红楼梦》在各类电影、电视、戏剧中由不同演员饰演过这一人物,观众可以直接看到,但在小说中林黛玉的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形象。
第三层是艺术意蕴,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巨大的普遍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常常需要鉴赏者仔细品味才能领会到。李商隐“春蚕到死死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今人便有爱情说、教师奉献说、春景说等多种不同的理解。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注意:心理过程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感知:艺术鉴赏心理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它包含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联想;由一事物(当前感知的或想起来的事物)想到另外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想象是指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对客观事物的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
理解是逐步认识事物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包括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与艺术活动中的直觉性倍受关注,特点:直观性和直接性。在审美直觉中存在通感现象。所谓通感,是指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是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 审美升华是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a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题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b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c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点
作用:a帮助人们更高的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b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 反馈。c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发展。
特点:艺术批评具有二重性的忒单,即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一方面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艺术批评家需要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哲学、美学和艺术理论,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做出判断与评价,为人们提供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知识。
另一方面,艺术批评又应当具有艺术性。艺术批评作为一门特殊的科学,与其他科学部同,它既需要冷静的头脑,也需要强烈的感性,既离不开理性的分析更离不开艺术的感受。艺术批评的二重特点,还决定了艺术批评既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又具有客观的共同标准。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艺术鉴赏偏重于感性,艺术批评则偏重于理性;艺术鉴赏更多带有个人主观性的观点,艺术批评则需要符合客观规律性。另一方面,艺术批评又应当具有艺术性。艺术批评作为一门特殊的科学,与其他的科学不同,它既需要冷静的头脑,也需要强烈的感情,既离不开理性的分析,更离不开艺术的感受。联系:艺术批评必须以艺术鉴赏中的具体感受为出发点,因而优秀的批评家往往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作品的成败得失。
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①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来的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②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
③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④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三方面或三个阶段。
艺术体验活动:是指艺术家应当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这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或酝酿阶段。
艺术构思活动:是指艺术家有了艺术体验和创作欲望后,正式在脑中艺术创作,形成主客统一的审美意象。
艺术传达活动:艺术家通过艺术媒介或艺术语言,将审美意象物化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形象,形成艺术作品。
艺术学概论试题题库篇三
莱辛在《拉奥孔》中论述了“诗与画的界限”:
“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事物”。
这里的两个事物分别指“物体”和“动作(情节)”。
他认为,语言永远不可能像绘画那样将对象的面貌展现在观者眼前,与其吃力不讨好地去直接描写对象,不如采取间接的方法去暗示对象。
(莱辛对诗与画界限的论述,抓住了艺术的符号性本质这一问题,并辐射开来,在同一与差异的交叉点上,对符号的工具性、象征性和自然符号与人为符号的差异性、互补性以及符号组合的自然性等问题,进行了解析和反思,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意义。)
莱辛认为,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结果,这是艺术的共同规律。只是绘画、雕刻以色彩、线条为媒介,诉诸视觉,其擅长的题材是并列于空间中的全部或部分“物体及其属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于描绘完成了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征;
诗以语言、声音为媒介,诉诸听觉,其擅长的题材是持续于时间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运动”,其特有的效果则是展示性格的变化与矛盾以及动作的过程。
作者还讨论了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刻和时间艺术的诗是可以突破各自的界限而相互补充。绘画和雕刻可寓动于静,选择物体在其运动中最富于暗示性的一刻,使观者想象这物体在过去和未来的状态。
诗可化静为动,赋予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属性以生动如画的感性形象。
莱辛于是看到了文艺的共同要求,就是赋予描写对象以生动的、丰富的具体形象。就各类艺
“表达物体美是绘画的使命”,术所表现的美学理想看,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诗则不然,它所摹仿的对象不限于美,丑、悲、喜、崇高与滑稽皆可入诗。
艺术学概论试题题库篇四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的雕刻形式称为
a.圆雕b.浑雕c.浮雕d.透雕
2、明代戏曲《牡丹亭》的作者是
a.关汉卿b.孔尚任c.汤显祖d.洪昇
3、在艺术风格问题上,鲜明提出“风格即人”这一论断的文艺理论家是
a.歌德b.黑格尔c.圣·佩韦d.布封
4、擅画奔马并融西洋绘画技法于国画创作之中的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是
a.刘海粟b.徐悲鸿c.黄宾虹d.齐白石
5、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并著有《美育书简》的德国美学家和作家是
a.康德b.叔本华c.席勒d.尼采
6、白居易在听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现 了艺术鉴赏审美效应中的a.共鸣b.净化c.领悟d.期待
7、灵感的特征是
a.突发性、亢奋性和易逝性b.突发性、抽象性和易逝性
c.必然性、超常性和稳定性d.突发性、神秘性和易逝性
8、下列选项中;属于印象派画家的是
a达·芬奇、莫奈b.拉斐尔、莫奈c.达·芬奇、梵·高d.莫奈、梵·高
9、画家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其中“搜尽奇峰”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a.艺术理解b.艺术体验c.艺术鉴赏d.艺术表现
10、《人间词话》明确提出了 说。
a.境界 b.格律 c.神韵 d.格调
11、提出“童心说”这一文艺思想的是。
a.李贽 b.王守仁 c.袁枚 d.袁中道
12、《自由女神引导人民》是法国 绘画派代表作品。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13、由些可夫斯基作曲的古典芭蕾舞剧 达到了古典浪漫主义舞剧的光辉顶点。
a.《天鹅湖》 b.《天鹅之死》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浮士德》
14、影片《偷自行车的人》是20世纪50年代 影片。
a.法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日本
15、《洛神赋图》相传为东晋大画家 的作品。
a.王羲之 b.钟繇 c.顾恺之 d.张芝
16、《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是 的代表作品。
a.欧里庇得斯 b.索福克勒斯 c.阿里斯托芬 d.埃斯库罗斯
17、《草叶集》是美国作家 的作品。
a.海明威 b.惠特曼 c.梁启超 d.德莱塞
18、“吴带当风”是指 的绘画风格。
a.吴道子 b.曹不兴 c.苏轼 d.吴镇
19、的《群鬼》、《玩偶之家》是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
a.萧伯纳 b.易卜生 c.莫里哀 d.梅特林克
20、诗剧《浮士德》是 的代表作。
a.雨果b.歌德c.狄德罗d.席勒
21、电影艺术诞生于
a.1921年b.1895年c.1905年d.1915年
22、《西斯延圣母》是画家 的代表作之一。
a.达•芬奇b.拉斐尔c.米开朗基罗d.欧里庇多斯
23、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编成于。
a.商代b.春秋时代c.西汉d.东汉
24、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
a.徐悲鸿b.刘海粟c.傅抱石d.齐白石
25、寓教于乐”是指艺术的。
a.审美娱乐功能b.审美教育功能c.审美认识d.审美意识作用
26、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
a.感知b.艺术想象c.联想d.艺术情感
27、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是法国 的代表作品。
a.后印象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28、《雀之灵》是我国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
a.独舞 b.双人舞 c.三人舞 d.群舞
29、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形成于 世纪末。
a.17b.18c.19d.2030、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
31、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是一部 作品。
a.悲剧b.喜剧c.正剧d.悲喜剧
32、二、填空:
1.艺术起源说有模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实践说。
2、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在维也纳形成的以古典风格为创作标志的音乐流派,以、和 三人为重要标志。
3、20世纪初以美国著名舞蹈家 为先驱的现代舞,以自然的舞蹈动作打破了古典芭蕾的程式束缚。
4、最早的舞蹈是、、三位一体的。
5、艺术创造过程分为、和 三个阶段。
6、史前艺术的基本主题是生存与繁衍
7、艺术体验一般分为自发艺术体验和自觉艺术体验两种形式。
8、形象思维是指运用感性形象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具体可感性、非逻辑性和整体性
9、艺术意蕴的两种类型的代表是典型与意境。
10、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意境重要的美学特征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11、艺术家的素质真性情与人格境界、发现的目光与独到的体验、艺术技巧和文化修养、尤其重要的是创造精神。
12、意识是指自觉地心理活动,潜意识是指不自觉的心理活动,艺术创作往往伴随着意识和潜意识活动。
13、艺术形象是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创造出来的形象,是具体可感性与概括性的统一,是艺
术作品的核心和深层架构。
14、艺术形象的重要特征是形象性。根据艺术感知方式的不同,艺术形象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视听形象与文学形象。
15、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是独特性、稳定性、多样性。
16、魏晋六朝时期的、、三位画家被称为“六朝三大家”。
17、《思想者》雕塑的作者是法国艺术家 罗丹。
18、享有名世界的兵马俑是我国 代的雕塑作品。
19、.电视剧的主要品种有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 和电视系列剧。
20、绘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是线条、色彩。
21、中国画从题材角度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2、从世界范围看,园林艺术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
23、中国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分为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两大派系。
24、文学形象需要通过想象重塑艺术形象,因此具有间接性的审美特征,语言的抽象性使其具有无所不包的广阔性。
25、电影美学主要有蒙太奇、长镜头两种流派,爱森斯坦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被认为是蒙太奇的经典之作。电影中画面与声音的关系主要有声画同
一、声画分立与声画对位。
26、电影中画面与声音的关系主要有声画同
一、声画分立与声画对位。
三、名词解释:
1、艺术情感
艺术情感是指艺术作品里呈现出来的情感,是自然情感的提升和超越,具有象征结构与审美品质,艺术情感的突出特征是共通性和审美性。
象征结构是指艺术情感既是具体情感,又具有形而上的品格,成为一种情感范式,这种
情感范式不仅属于艺术家个人,也属于人类的共同心理,生成了艺术情感的共通性。审美品质是指艺术情感超越了自然情感“置身其中”的功利性,而是采取远距离关照的方式,使生活的自然情感转化为艺术情感,从而呈现了无功利目的的审美特性。
2、艺术想象
艺术想象是指对记忆表象进行综合加工,创造艺术形象的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是具
体可感性和非逻辑性。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构成了艺术接受的重要元素。
3、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创造出来的形象,是具体可感性与概括性的统一,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和深层架构。其重要特征是形象性。根据艺术感知方式的不同,艺术形象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视听形象与文学形象。
4、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是指艺术形象里所蕴涵的形而上的美学意味,它往往表现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哲理玄思或美学意境,是成功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志。
5、典型
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产生于西方,典型性人物形象不是孤立的,是高度概括性与鲜明个性的统一。
6、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指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艺术家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其具体方法有简化、夸张、变形、综合等,是艺术创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7、艺术传达
艺术传达是指在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
言,运用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作品,是创作过程的最后阶段。艺术技巧是艺术传达成败的关键。艺术创作需要独立的空间和时间的连续性。
8、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它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与复杂的心理机制。艺术鉴赏是艺术创作完成过程的最后一环,是艺术家与艺术观众之间的双向交流,是观众的审美再创造。
9、艺术流派
所谓艺术流派,是指艺术史上一些思想观念、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群体。
10、艺术思潮
所谓艺术思潮,是指在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下,发生在艺术领域里的重要美**流和创作倾向。
四、简答题:
1、简述艺术作品的层次。
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指用以完成艺术表达的独特媒介。所有艺术品都是通过艺术语言来完成的,没有艺术语言就没有艺术作品。艺术语言也有创生、发展、衰落、更新的过程,往往从艺术语言入手。
2、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创造出来的形象,是具体可感性与概括性的统一,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和深层架构。其重要特征是形象性。根据艺术感知方式的不同,艺术形象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视听形象与文学形象。
3、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是指艺术形象里所蕴涵的形而上的美学意味,它往往表现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哲理玄思或美学意境,是成功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志。
2、艺术批评的主要形态
1、伦理批评
伦理批评是以道德为标准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一种批评形态,其基本范畴是善、恶,它以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为尺度,衡量艺术作品,重视艺术的教化功能。
2、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以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为基准评价艺术的一种批评形态,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其主要功能是认识功用和历史价值。这种方法以艺术作品为中心,联系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研究。
3、心理学批评
心理学批评只是借用现代心理学成果对艺术作品或艺术家的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艺术作品的原型、真实意图与内在架构的一种批评方法。有实验心理学批评、格式塔心理学批评、精神分析学等流派。
4、审美批评
审美批评是以艺术作品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为中心对艺术进行研究的一种批评方法。关注艺术作品的情感表现。
3、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
1、独特性:独特性是艺术风格的灵魂。与艺术家的创造精神密不可分,同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联系在一起。
2、稳定性:一种艺术风格一旦形成,它就会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即主体风
格大致相近。
3、多样性:多样性是艺术风格的一种天然属性。它既是指个体艺术家在一生的艺术创作中所创造的多种艺术风格,更是指艺术风格本身的多样性。于艺术家丰富多彩的创作个性,也来源于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的千变万化、包罗万象。
4、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那些基本阶段?
1、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沉淀。艺术体验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是艺术创作的基础,一般分为自发艺术体验和自觉艺术体验两种形式。
2、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指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艺术家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其具体方法有简化、夸张、变形、综合等,是艺术创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艺术传达
艺术传达是指在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运用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作品,是创作过程的最后阶段。艺术技巧是艺术传达成败的关键。艺术创作需要独立的空间和时间的连续性。
5、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它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与复杂的心理机制。艺术鉴赏是艺术家与艺术观众之间的双向交流,是观众的审美再创造。首先,艺术鉴赏是艺术创作完成过程的最后一环。“为目的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其次,艺术鉴赏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
6.论述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作用和地位。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
艺术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情感体验积累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最初动因。
艺术情感是指艺术作品里呈现出来的情感,是自然情感的提升和超越,具有象征结构与审美品质,艺术情感的突出特征是共通性和审美性。
象征结构是指艺术情感既是具体情感,又具有形而上的品格,成为一种情感范式,这种情感范式不仅属于艺术家个人,也属于人类的共同心理,生成了艺术情感的共通性。审美品质是指艺术情感超越了自然情感“置身其中”的功利性,而是采取远距离关照的方式,使生活的自然情感转化为艺术情感,从而呈现了无功利目的的审美特性。
五、论述题
1、艺术发展有哪些规律?
1、平衡与不平衡
社会发展是制约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社会发展为艺术提供了新的艺术主题和艺术题材。
二、社会发展为艺术带来新的艺术观念。
三、社会发展为艺术提供新的艺术形式。
艺术发展有自身特殊的规律,与社会发展有不平衡的一面。
一、一些艺术样式之出现在人类社会早期,随着生产力发展而消亡。
二、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呈正比例。
2、继承与创新
继承:是艺术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本体规律,无论是个体艺术家还是一个时代的艺
术,都不可能凭空诞生,都是在前代艺术传统上生成的,对于艺术遗产应当批判性地继承,把富有生命活力和永恒价值民族精神和艺术经验进行现代转化,成为现代艺术的元素,克服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艺术继承主要包括以下:
一、艺术里的民族精神
二、艺术传统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关键,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创新是艺术发展质的飞跃。先锋艺术往往是艺术革新的先声,艺术创新的重要策略是陌生化。其基本内涵是通过对常规艺术形式的创造性的颠覆,将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重新唤起人们对现实的富有生气的新鲜感觉,从而创造一种新奇强烈的艺术效果。
3、民族艺术的融合1、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自己稳定的民族艺术传统,并创造出独特的民族艺术,其支点是民族精神,凝聚了一个民族的哲学、性格、文化与心理积淀,民族精神是艺术的根本特质,具有相对稳定性。
2、与此同时,各民族艺术的交融会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凝聚,异质文化的交融是民族艺术发 展的重要元素。此是为艺术史所普遍证明的艺术规律。
3、反对两种倾向:拒绝吸收(固步自封)与全盘吸收(自我沦丧,民族特征淡化)。
2、什么是典型?试结合某一具体作品阐述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特征的认识。
3、请结合某一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4、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特点等。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3分)
作品题材取自圣经故事。犹大向官府告密,基督在即将被逮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基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达•芬奇此作就是基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基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以此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6分)
达•芬奇改变了文艺复兴早期这一题材的传统处理方式,图中人物为一排,以基督为中心,十二门徒分为四组,对称分列两侧,形成了一个穿插变化又相互统一的整体。达•芬奇功地运用了构图和用光等手段,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艺术学概论试题题库篇五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理论》试题 a卷
评分标准
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
1、什么是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什么是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6、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
线条与组合;
(2)具象与抽象;
(3)情感与象征。
8、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9、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
即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10、雕塑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
物质与技艺的统一;(2)
造型与观念的融合。
二、简答:(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要点)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进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不同。
2、简述艺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要点)
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艺术主体和艺术客体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它们之间的运动形式,决定着艺术创造的总体趋势;艺术主体是指在艺术活动中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与审美对象相对应的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认识和实践者,艺术客体是与艺术主体相对立的诸客观审美事物,是艺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艺术主体具有能动的创造性;艺术主体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艺术创造主体与艺术客体的相互交流运动与相互作用,是艺术活动的核心,二者的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同时主体应处于矛盾统一体的主要方面。
3、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和意念,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具有很强的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和整体性,它以具体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主要材料,以情感作为思维的中介和动力,并体现出浓烈的创造色彩和艺术家对事物的整体把握。
4、简述艺术创造中的崇高。(要点)
崇高是在实践主体提出了理解、征服和掌握现实客体的历史要求,并且已经或必将趋于实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崇高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实践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或趋向于征服、掌握)客体。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在这里,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呈现为实践主体迫使现实客体与之趋向统一的过程。
5、简述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和能力(要点)
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2)
广博的知识;(3)
深邃的思想;(4)
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艺术家应具有的审美创造能力:(1)
敏锐的感知能力;(2)
丰富的想象能力;
(3)
精湛的艺术技能。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艺术生产的意义与特征(要点)
艺术生产,既不像一般物质生产那样,完全基于实用的目的,生产人类必需的生活用品,也不像一般精神生产那样,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演绎和概念论证,而是将自己的主体精神和审美意识渗透于生产过程,并物化为审美产品的活动。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统一。
艺术生产,就是以审美思维和审美物化为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制作的活动。艺术生产,是艺术掌握方式的重要方面,是艺术创制的精神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统一。艺术生产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艺术生产涵盖艺术思维的过程,但不能取代艺术思维的方式,艺术思维方式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艺术生产则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变革与创造。
由于艺术生产同时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特性,因而在生产过程中就要既遵循精神生产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由于艺术生产具有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艺术生产就不能完全遵循一般精神生产或物质生产的规律,而要在此基础上,遵循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属于艺术生产特有的规律。艺术生产的规律,是艺术整体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活动多种规律中的一种。艺术生产的规律,就是在艺术规律的规范和制导下,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原则,按照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的要求,创制审美产品的一般性规律。艺术生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
第二,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的并重;
第三,创造性与工艺性的结合。第四,个体生产与集体生产的交叉。
2、论述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要点)
第一,情景交融。又可分作两个类型,其一,景中有情,即景生情;其二,情中见景,即“情生景”。(6分)
第二,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人们对于和谐美意境的创造和追求。意境,应是实境和虚境相互转化和融合的结果。(6分)
第三,意与境谐。即指主体在艺术活动中得以升华的审美精神和生命意识与作品中建构而成的具有浓郁美感氛围的交融与和谐。(6分)
第四,韵味无穷。是指意境中那种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韵致、情趣和滋味。又可具体从空灵、飞动、含蓄等方面来阐述。(7分)
《艺术理论》试题 b卷
评分标准
一、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什么是灵感?
灵感或灵感思维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质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显意识和潜意识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新概念和新意象的顿悟式和突发性的思维方式。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等特点。
2、什么是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创作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的特点,是由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的特点和作品的客观特征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貌。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艺术家的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现,是一个艺术家在全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和创作个性。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3、什么是艺术传播?
艺术传播就是艺术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徙、变动、蔓延,达到公共化或社会化的过程。艺术信息、受传者、传播主体和传播媒介(或加上传播效果),就是艺术传播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4、共鸣
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5、什么是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指的是艺术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体系,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其中,典型人物是艺术典型的主体,典型性格是典型人物的核心。
6、建筑艺术的涵义及其审美特征是什么
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建筑的基本特征:(1)
造型的形式美追求;(2)
环境的人格化体现;
(3)
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7、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5分)
8、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什么?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指客体对象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的生成中所体现出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具有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
9、什么是悲剧?
悲剧是同崇高有密切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一个范畴。悲剧的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10、音乐
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音乐以旋律、和声、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感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其中旋律是最具表现力的因素。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1)
情感的涌流;(2)想象的自由;(3)象征的意味。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要点)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一般说来,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并不是十分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这个中介包括政治的、社会的、情感的等各方面的因素。正是借助了这些中介,才使得作为时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艺术接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与影响,同时也借助这些中介,使艺术又对经济基础施加影响。我们在强调经济对艺术的制约和决定作用的同时,又应看到,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那种认为经济繁盛,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
2、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
(要点)
艺术鉴赏一般可分为三个环节。首先,艺术鉴赏往往从感知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开始,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外在形式美的发现和感受,主要是通过感、知觉来进行的;其次,是对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的观赏和体验,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联想、想象来实现的;第三,审美理解,是指欣赏者以自己的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力,对艺术作品和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思想、境界等作出较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和评价。
3、简述艺术分类的方法。(要点)
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2.5分);以对作品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2.5分);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文学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2.5分);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2.5分)
4、简述艺术活动中的滑稽。
滑稽的典型形态是艺术中的喜剧、相声、漫画等。滑稽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当实践主体在矛盾斗争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时,现实对象作为实践主体的对立面,已经或即将被战胜,从而成为失去了存在依据的事物,成为可以任意揶揄、摆弄的对象。作品以其内容与形式的尖锐矛盾、不协调以及形式的虚假性而引人发笑。
5、简述艺术创作的构思与意象的形成。(要点)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生成的过程。在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构思过程中,显现出艺术意象及其形成过程的差异。
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艺术构思主要有综合、变形、移情、立意等方式。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艺术活动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要点)
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继承和接受。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还表现在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借鉴。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首先,体现在艺术的形式方面,许多艺术种类基本形式特点的形成,都经历了若干年代和无数艺术家的努力而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的;其次,表现在内容方面,艺术的继承性也是很明显的;再次,表现在民族的审美观念及其创作方法上,这种历史的继承性更是潜在的、在整个艺术传统中起着主导作用的。(13分)
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与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继承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这对范畴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同时,在艺术活动中,又要坚持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12分)
2、论述艺术形式组合的基本法则。(要点)
其一,整齐纯一,亦称齐
一、单纯齐
一、整齐一律。这一法则体现为最基本、最简要的形式组合,意在造成明朗、井然的状态或严整、划一的气氛。(4分)
其二,对称均衡。对称是生物体自身结构的一种合规律性的存在方式,均衡是对称的延伸,又多了一些变化。对称均衡比整齐纯一更富有变化,在艺术中体现的是对立的统一。(4分)
其三,节奏韵律。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反复呈现,具有很强的秩序感,注重在时间及空间的变化组合。不同的节奏传达出不同的情绪,而在节奏的变化中溶入特有的情韵和情调,使之通过声韵和节律的变化,具有了某种声音的色彩感,就是韵律。(4分)
其四,调和对比。是矛盾着的事物的两种状态,或在矛盾中趋向统一,或在统一中呈现对立。调和是把相近的不同事物相并列,将差异引向一致,对比是把差异更大的事物相并列,使其在统一体中呈现强烈的对比和差异。(4分)
其五,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在体积、重量、长度等量的方面的关系,符合认的感官和心理要求的,亦即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比例关系,就是美的比例。(4分)
其六,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最高原则,是对形式美其他一切规律的集中概括,也是艺术创造辩证法思想的体现。多样即指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统一则是指个性事物间所蕴含的整体性和共性。多样统一,一方面展示出形象的诸种形式因素的多样性和变化,同时又在多样性和变化中取得与外在事物联系的和谐与统一。(5分)
《艺术理论》试题 c卷 评分标准
一、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艺术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艺术的具体功能有多种,但主要的应当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也可回答为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2、什么是艺术鉴赏?
欣赏性的艺术消费活动就是艺术欣赏,其内涵主要是指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3、什么是艺术家?
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同时,艺术家又是具体的和社会的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4、什么是审美期待?
欣赏者的审美期待可呈现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文体期待是指艺术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某种特定意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是指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及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指向。
5、舞蹈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舞蹈是以审美规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
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
动作与姿态;(2)
抒情与表现;(3)
节奏与韵律。
6、什么是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7、工艺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
实用与审美;(2)物质与精神;
(3)
技能与创造。
8、什么是艺术中的讽刺?
讽刺是以真实而夸张或真实而巧妙之类的手段,及其简练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发人们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
9、什么是艺术意象?
艺术意象,是艺术主体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愫与客体物象实现化合的心理形态,同时也氤氲于这种心理形态的物态化表现之中。艺术意象是主体艺术思维及其情感活动的结果,是凝结了主体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
10、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即艺术作品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表现形态。艺术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艺术作品的结构和语言。
二、简答:(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艺术起源的基本学说(要点)
第一,模仿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和现实的模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人持这种观点;第二、游戏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席勒、康德、斯宾塞、谷鲁斯等持这一观点;第三、表现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雪莱、列夫.托尔斯泰、科林伍德等;第四、巫术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活动,爱德华.泰勒、弗雷泽等人持这一观点;第五、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德国的毕歇尔、芬兰的希尔恩,以及普列诺夫等持这一观点。(每种学说得2分)
2、简述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要点)
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满足人们的特殊审美需要,获得特殊的审美感受。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
第一,丑可以衬托美,从反面烘托和谐美与崇高。
第二,丑的形式可以蕴含美的内涵。
第三,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转化为美。
第四,适度的丑的形式表现可以生成独特的形式美感效应。
(每个方面可得3分)
3、简述艺术创造中雅与俗的关系。(要点)
雅与俗,是指艺术创造及作品的审美品位而言,雅包括高雅、典雅、雅致等,俗是指通俗,并非低俗。一般来讲,雅的作品,具有较复杂和完善的艺术形式,以及较深刻较高远的意蕴,通俗的作品,一般具有通达、晓畅的艺术追求,更注重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高雅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代表特定时代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通俗艺术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但应警惕低俗化倾向的蔓延。艺术创作应倡导雅俗共赏。
4、简述艺术创造中的优美。
艺术活动中的优美,首先,它没有任何统一过程的 痕迹,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其次,它不是一种压倒式的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交融无间的统一;第三,它不是在自身构成中包含着丑,而恰是在与丑的抗争中显现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美的形态。它本身排除了丑,并与自身之外的丑相比较而存在。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5分)
5、简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艺术与政 治从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其一,艺术与政治都属于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艺术则是一种观念形态性的上层建筑,他们都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能够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其二,艺术与政治相比,一般不像政治那样与经济基础和物质生产发生直接的联系,艺术与经济的联系往往需要一定的中介因素,其中政治是最重要、最敏感的因素。艺术与政治之间可以相互产生作用,艺术要接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施加影响。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基本层次(要点)
其一,艺术作品的语言层。艺术活动的每一个种类选择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材料,按照一定的美学规律,进行排列组合而构成的表现手段或表现方式。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艺术活动的每一个种类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8分)
其二,艺术作品的形象层。艺术形象是艺术家从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与内部主观世界中高度集中、概括、创造出来的,既包括性格鲜明的各种人物形象,也包括具体、生动、完整的各种生活画面;既包括情与景融汇互化的各种境界,也包括由纯粹的物质媒介材料构成的各种形式结构。(9分)
其三,艺术作品的意蕴层。艺术形象及它的高级形态意境与典型,具有深邃的启示性,启示着人们透过作品的多元的形象形态,去联想,去追索,去领悟隐匿在艺术形象之外的艺术意蕴。(8分)
2、论述艺术创造的主要审美心理要素。(要点)
艺术创造的心理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审美感觉、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联想、审美情感、到审美判断等若干审美心理要素构成的过程,并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5分)审美感知,包括审美的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的主管映像,审美感觉是人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审美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审美理解诗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和把握。(每要素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