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规划篇一
xx年我市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各项主要数据稳步增长。年全年共接待游客6870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53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接待国内游客6817万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总收入3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 %。其中,旅游创汇15526万美元,同比增长15.02%。国内旅游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15.09%。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规划篇二
城市文化旅游项目发展设想
为了加深与政府方面有关文化领域的深度合作,结合公司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两个方面考虑,对以后的业务开展特考虑了以下的思路,以文化旅游举例说明:
起点以当地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为基础,从历史文化价值角度入手,整合当地政府、旅行社、相关媒体、其他社会资源形成一条产业链,以达到政府扩大影响力,旅行社提供客源、相关媒体报道、其他社会资源通过微电影、合作大电影、电视剧、摄影活动等等形式,促进当地的民俗、文化、经济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与旅行社的合作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吸引有实力的旅游集团加入进来,加快景点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与媒体的合作可以形成多元化的宣传角度,组织各类活动来推进,以达到扩大影响力的目的。
与各影视制作单位合作,以当地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合作制作一些影视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文化。
与一些户外运动或者是活动的爱好者协会合作,结合当地天然资源,组织各类户外活动,以期达到宣传当地、增加对当地的文化、民俗、人文的了解,间接地宣传当地的目的。
以上思路可以以单位内部的资源为优先,单位内部没有的可以通过合作招标、外包招标等形式,寻求各种资源合作来完成。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规划篇三
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以成都为例
成都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是当前旅游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融合体现在战略融合、产业融合、文化融合、硬件建设融合等多个方面。成都市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从成都市的整体情况来看,不管是城市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功能的推进抑或是城市服务配套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均实现了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良好互动。
城市规划与旅游发展的统一。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建设,根据旅游发展形式调整城市用地布局和功能板块,这些都体现了成都城市规划与旅游发展的高度一致性。
软硬件建设与旅游开发协调。成都市在城市设施的建设上很好地融合了旅游开发的理念,双流机场第二跑道使用、新国际航班开通、市内地铁和城际铁路建设等不仅使得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步确立,而且使旅游进入性和便捷性大大增强,同时城市设施的功能与旅游开发实现了有效结合,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速度保持协调发展。
旅游产业与城市其他产业融合。成都的乡村旅游集种植、观光、体验、休闲、加工、采购于一体,形成了郫县农科村、锦江区三圣花乡等知名旅游地;旅游与会展融合发展,使成都成为“中国会展第四城”;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在成都形成了温江时尚运动体验、龙泉赛车运动和西岭雪山冰雪运动等体育休闲集聚区;此外,还有成都东区数字音乐公园、休闲商务城等旅游业与创意产业、金融商贸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城市文化内涵在旅游业中渗透。成都历来就有文化名城之称,文化资源丰富,形成了以“蜀文化”为代表,三国文化、水文化、道教文化、川剧等各类型文化并存的城市文化。成都通过将历史文化、休闲文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大大丰富了成都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同时使旅游活动成为传承和发扬成都文化的重要载体。
成都: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面临新机遇
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新一轮加速发展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和高速增长期,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成都市制定了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战略,这些为成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成都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未来一段时期成都将以“领先发展”的姿态,深入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建设,将成都打造成为西部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文化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亚洲国际航空枢纽,同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区域合作,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这些战略举措不仅有利于为成都旅游业发展提供市场基础,而且有利于拓展成都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空间。
成都现代化和国际化战略为旅游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提供了深化方向。成都提出了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战略举措,这为成都实现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提供了深化方向。成都提出城市发
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战略,契合了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将促进成都旅游业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丰富旅游业发展的科技、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成都实施的“五大兴市战略”是旅游业大发展的有力助推器。成都立足新的发展起点,全面部署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等“五大兴市战略”,成为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在交通先行方面,通过构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传输系统,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进入性和便捷性;在产业倍增战略方面,旅游业对于加快成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在立城优城方面,通过城市升级和新区建设,有助于成都旅游环境和整体形象的提升,提高旅游吸引力;在三圈一体方面,通过推动三圈层融合为完整的“一极”,可以使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在空间上形成合力;在全域开放方面,有利于多向拓展成都旅游业开放合作的空间领域。
成都作为首批唯一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副省级城市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首批唯一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副省级城市,通过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着力破除约束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可以有效盘活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先导作用和产业融合功能,不断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成都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面临5大任务
中国旅游研究院提出,为促进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建议成都实施以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为总体目标,以旅游改革创新为支撑,以旅游产业融合、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旅游文化提升为重点的综合工程。
合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国际旅游城市是成都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也应当是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国际旅游城市同时也是宜人城市的应有之义,后者关于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目标定位,明确了前者的战略取向。围绕城乡一体化,成都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在城镇化的动态过程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全面现代化,成都要加快改革创新,推动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和新业态发展;围绕充分国际化,成都要继续扩大开放,以国际品质来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加快旅游改革创新。旅游业所涉及产业和行业门类较多,呈现出“大旅游、大市场、大综合”的产业特征,目前单一部门管理的统筹协调能力有限,难以实现“综合产业综合抓”的格局,改革现有的旅游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建立符合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已成为成都当前旅游工作中的重大任务。成都是国家确立的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唯一副省级城市,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组织机构、行业管理、营销机制、投融资机制、公共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着力破除约束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盘活各种社会资源,全面促进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深入发展。虽然成都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成都要以大旅游观念为指导,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激发企业活力,优化市
场秩序,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和市场融合等路径,着力推动旅游业与农业、会议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等的深入融合发展,构建一批乡村旅游、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等的知名品牌,努力将旅游业培育为成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继续推动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以旅游发展深入推进农村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在实施路径方面,主要是通过积极发展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形成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要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规范引导和错位发展,以乡村旅游为纽带,促进成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加速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大力提升旅游文化。提升旅游文化既是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需要。要借助旅游平台,加强旅游项目策划,通过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节庆活动等手段,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硬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层次逐步升级,在传统文化产业融入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新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规划篇四
贺州是一个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有着明显区位优势的城市。目前,大贺州交通枢纽已经基本构成,拥有了洛湛铁路、贵广高速铁路、永贺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广贺高速公路等重要通道。届时,经公路2个多小时、高速铁路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抵达广州,充分融入珠三角,贺州将一举成为桂、粤、湘三省(区)交汇的区域性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再加上农业资源、水电资源、旅游资源丰富,贺州无疑必将成为新兴的经济热点区域。因此,在此种大好形势下,发展魅力乡村旅游将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
一、发展魅力乡村旅游的主要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贺州市号称“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近来又定位为“森林之城、田园都市”。顾名思义,山水、田园无疑是贺州的一个亮点。因此,旅游、绿色蔬菜业、水果业、林业、纸业等与农业有关产业的发展必将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亮点,一个重中之重的议题。
2、人文历史文化的优势。贺州具有典型的岭南文化,又以其博大的胸襟融合各种各样的文化在其中。
在贺州,仅语言的多样性就足以令外人惊奇,客家话、钟山土话、桂柳话、广东话、普通话、瑶话等语言夹杂在这里互相交汇。很多外地人一到贺州即可找到熟悉的语言气息,讲任何语言,都不觉得有隔阂。同时,历史文化气息在乡村里广泛存在。不少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依然保存着一丝丝的历史痕迹。
贺州市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因与广东接壤,饮食习惯也与之相仿。在饮食方面,仅瑶族的油茶、钟山的大肚粑及几种其他类别的糍粑就会让人念念不忘。饮食市场以粤菜为主,川菜、湘菜、鲁菜等中国国内名菜也都有。贺州云集了各地小吃,各种菜肴和地方风味小吃琳琅满目,样多味美。如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和白粥拌小菜等。著名美食有信都三黄鸡、黄田扣肉、姑婆山米酒等。
3、交通枢纽优势。贺州市的交通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后,发达的交通在带给贺州人便利的同时,也给外地人进入贺州提供了便利。因此,“走出去,引进来”就是一个战略性策略。“走出去”,就是依托地理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大量输出农业产品,首先全面占领珠江三角洲的农贸市场,然后发展到港澳台等地,再到东南亚;“引进来”,就是用贺州的旅游优势吸引港澳台、广东以及全国旅游爱好者进入贺州,让他们充分体味贺州与众不同的文化、风俗、历史、风景。
二、发展魅力乡村旅游的劣势分析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够高。贺州是农业大市,但还远远不是农业强市。农业种植业产业化不够,缺少完善的科学发展整体规划。主要是农业产品单
一、价格不稳定、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抗风险能力低等。例如,英家大头菜是贺州的一个农业品牌,但是本地没有大头菜加工基地,主要靠卖到广东加工,由于价格、市场等不稳定因素,发展极其缓慢,很难形成产业化模式。
2、旅游规模较小。贺州是优秀旅游城市,要依靠旅游打造新形象,但旅游产业仍存在很大不足。旅游产业化不够完善,规模不够大,乡村旅游、农家乐项目相对较少。贺州本地一些乡村的旅游、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但缺乏外人的发掘和农村本地人的宣传,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村旅游发展模式没有被利用。
三、发展魅力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
基于以上形势分析,贺州的发展需要抓住历史机遇,根据“森林之城、田园都市”这一新形势下的城市定位,尽快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独特规划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单靠简单加工业,我们是不够和广东及周边地区竞争的,而农业、农村才是新形势下贺州必须重新着重审视、找到发展突破口的亮点。因此发展魅力乡村旅游,这是一个具有发展战略性的重大举措。
一是能宣传贺州的新定位,有利于政府掌握更多关于本市乡村的农业、农村发展状况,对深化贺州市“森林之城、田园都市”形象起到实质性作用。
二是能掌握贺州乡村的真实发展状况;发掘文化、探索乡村风俗。采集贺州市内有一定历史文化、风俗、风景优美、有较突出特色的村庄,并对此类村庄进行全方面了解及进行针对性的资料整理,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和发展潜力,为贺州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农家乐行业发展提供基本参考资料,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三是为贺州农村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个平台。以“关注自然、欣赏田园风光;发掘文化、探索乡村风俗”为主题,发展魅力乡村旅游,加大对有一定历史文化、风俗、风景优美、有较突出特色村庄的广泛宣传,将贺州市乡村的美丽风貌集中展示到一个整体平台上,为本地人深刻认识贺州、外地人全面评价贺州、投资者投资贺州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也将为促进贺州市城镇化、引导乡村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规划篇五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不断的迅猛发展,把旅游放在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能给旅游以恰当的定位,使我们树立正确的理念,避免盲从、急功近利、盲目开发,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开发、发展旅游。新乡地处豫北地区,交通便利,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资源分散、缺乏名牌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旅游发展和其它地区相比,还较为落后。着重从如何发展新乡市的城市旅游、发展城市旅游的问题入手,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城市旅游;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优化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深刻挖掘城市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示城市的民族化、现代化特色,提升城市品味。新乡旅游资源的特点
新乡市为豫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548万。
新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乡历史遗迹众多,文物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古称庸国,春秋属卫,战国属魏,汉为获嘉,至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乡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是平原省省会所在地。古老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仰韶、龙山文化遗址,依稀可辩;周武王率八百诸侯会同盟的牧野大战,古迹依存;姜尚卫河垂钓、比干抛心忠谏、围魏救赵、张良刺秦、官渡之战、陈桥兵变都源于这方热土;孔子讲学“杏坛”犹在,李白放歌于忠臣之前;张苍逞思于《九章算术》,陈玉成天国殉难;明神宗胞弟潞简王陵,十二丞相青史可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环境,给新乡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拥有各类自然景观数百处,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历史文化名城一处,历史文化名镇一处。比干庙、潞王陵、白云寺、百泉、万仙山、八里沟、京华园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使新乡成为旅游度假的绝佳去处。诚然,我们肯定优点,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新乡的旅游资源存在着其自身不可逾越的缺陷。首先,中国漫长的历史为旅游者留下了无数的文化奇迹,北京的长城、西安的秦陵等都堪称世界奇迹,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建筑工程。而新乡的历史人文景观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且城市规模较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难以吸引外界的旅游者。其次,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不胜枚举的奇山异水,高山、湖泊、峡谷、溶洞、瀑布等宛如鬼斧神工,绚丽多彩,正因如此,新乡市的自然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度不足。再次,新乡作为地级市,城市规模、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均不足以同大城市抗衡,导致发展速度缓慢。作为旅游系统的相关服务不能协调发展,同样也会丢失一部分客源。
如何才能克服缺陷不足,发展新乡的旅游呢?树立新的旅游理念
新经济时代,旅游市场最突出的变化之一是,由于已经有了多样化的旅游可能,一般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是以单一形态出现的一般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且这一趋势在可见的未来必将越来越明显。来自现实市场的种种迹象也都表明,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仅愿意选择那些更“独特”、更“奇异”、更“新颖”的旅游景点,而且,他们特别看好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即奇异独特的自然景观能同特定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生活的压力激增,休闲、度假成为现代人的新宠。由于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城市成为人们出游选择的目的地之一。在我国,城市旅游经历了自然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和形象驱动三个阶段。新乡应发展有自身城市形象特色的旅游,以发展和带动城市经济的进步。新乡市如何发展城市旅游
新乡市地处中原要地,有着其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但是旅游市场的发展规模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新乡市旅游产品缺乏知名品牌,很难成为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新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依托丰富的资源,新乡推出过许多专项旅游产品,如:刘庄之旅、八里沟之旅、京华园之旅、民俗风情旅游线等。但是新乡产品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一直很低,来河南的旅游者主要依附于传统的北(京)西(安)洛(阳)上(海)线。
(2)与产品相匹配的诸要素欠缺,严重影响市场的可进入性。新乡境内目前没有机场,仅有距新约80公里的一处新郑机场,造成了旅游线路连接困难,难以接待远途游客,且旅行社成本增加,销售积极性受挫。各主要旅游景点缺少晚间娱乐项目,也缺乏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既影响了城市形象的推广,又不能最大限度地留住游客,扩大旅游消费,更影响了旅游者来新乡旅游的兴趣。部分宾馆设施落后,不能符合旅游者的接待要求。导游员素质普遍不高,直接影响了新乡产品在旅游市场的推广。
(3)市场促销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与其他城市相比,新乡对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偏少,在重点景区只能做蜻蜒点水式的宣传促销。各级旅游部门在搞产品开发的同时,忽略了市场开发。其次,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尚未形成合力,难以产生轰动的宣传促销效果。
总之,我们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新乡市旅游已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内练素质,抓住机遇,乘势发展。我们要以特色的景色吸引人,以优美的环境留住人。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进步刺激旅游腾飞。
笔者认为,发展新乡的旅游应建立和开发如下旅游模式:
(1)建立商业步行街。以经济市场为驱动,带动旅游部门的发展。例如: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吸引外省旅游者来访,注入资金等各项资源,带动本市经济迅猛发展。(如:上海南京路、天津滨江道)
(2)发展城市景观设施。建设城市绿化中心,休闲广场,景观灯带设置等人文景观,来优化环境,绿化城市,吸引观光者。(如:新疆乌鲁木齐大巴扎、大连城市广场)
(3)修建主题公园。弥补历史及自然资源等的不足,增加与开发游客参与的游览项目,增强公园的互动性和娱乐性,但要避免简单的模仿与重复。(如:迪斯尼乐园、新乡青青生态园)
(4)自然资源深度开发。在原有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等经济合作方式,深度开发,改善环境,增强景点的可进入性。(如:新乡八里沟景区)可持续发展利用旅游资源
(1)旅游城市形象驱动,离不开个性化形象创意。个性化是某一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异质特征,是吸引旅游者来本城市而不是其它城市的关键。大凡旅游业发展良好的,并有持续吸引力的城市,均具有独特个性的旅游形象。城市的个性要素表现在城市的景观、社区、经济、文化和艺术等诸方面,要塑造鲜明的形象,必须根据人们选择城市旅游的价值评判对个性化要素进行整合,形成旅游形象理念,使城市的各项活动围绕旅游理念而进行。
(2)旅游城市形象传播是旅游形象驱动运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些新型传媒的出现,又使很多人足不出户却已能对很多旅游景点获得大致的了解。如何吸引“聪明的旅游者”?创立统一的城市形象主体口号和视觉标识是关键。口号是形象理念的概括,反映了一个城市旅游发展崇尚什么,也是个性形象的凝练。主体口号由于其短小精练,易读易记,在形象传播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句“感受新上海”,树立起上海充满活力、激情、时尚的城市形象。“动感香港”带给人们节奏与欢快的韵律。统一的城市旅游标识是强化城市各旅游产品组成部分成为整体形象的手段,凡是涉及旅游的地方,诸如车站、机场、码头以及旅游定点饭店、餐馆、商店和旅行社采用统一的城市标识,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是非常有益的。
(3)开展城市旅游形象运动。好客是旅游者评判一个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价值观,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旅游资源。城市旅游发展应动员全社会对城市旅游的支持,广泛宣传城市的好客态度。事实上,旅游业搞得好的国家和地区,非常注意好客宣传活动。桂林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活动”的同时,倡导“让心灵与山水同美”。通过开展“真情献游客,满意在桂林”等活动,表达对旅游者的关怀。
(4)举办有影响的专题节庆活动。活动也是形象表现的载体,节庆活动是树立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举办节庆活动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轰动效应,对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具有巨大作用。为扩大影响,应大力开展全国性和国际性的节庆活动,尤其是经济实力强的城市。例如,上海目前所搞的许多节庆活动主要以行业内和上海市民参与为主,应在现有基础上向全国辐射,一些国际性的节庆增加对公众开放的密度。
(5)开发城市旅游形象纪念品。旅游纪念品是以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景点为题材而制成,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艺术表现。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形象纪念品,例如,法国将法国的标志性建筑艾菲尔铁塔制成各种旅游纪念品。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市花、市树等开发成旅游纪念品,通过旅游纪念品,使游客能常常回忆和联想城市形象,有助于城市旅游形象的保持和传播。如新乡市就可以将中原民
俗民风“剪纸、雕刻、背装”等艺术工艺作为吸引旅游者的法宝。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正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主宰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尚和潮流,旅游业以不断增长的势头迅猛发展,已经被正式列入国民经济秩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它对于推动社会的经济、文化繁荣与发展、促进人类的文明与社会的进步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旅游组织预言:21世纪是世界旅游的世纪。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总裁简·克劳德先生说:“我们认为中国将成为全世界从未有过的旅游经济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