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林业的发展 林业工作思路篇一
(一)全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浙江
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推进林改工作,力争09年完成林改外业勘察工作,同时以花桥镇为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试点镇,指导其完成配套改革,初步建立新型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为全县全面推进林改提供示范和经验。
1、准确把握好林改的方向和政策。严格按照《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掌握林改的基本政策、法律程序、操作办法,做到执行政策要到位,坚持标准要严格,操作程序要规范。
2、严把林改工作质量。加强对各乡镇林改工作程序和质量的检查,进一步统一工作程序和技术标准,明确确权发证的范围、对象、发证机构以及林权勘察、林权登记、公示、发证、资料建档、质量检查等工作程序和要求,确保林改工作质量,确保改革不出差错。
3、依法调处林权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坚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重在引导、依法办事的原则,切实抓好林权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化解矛盾,理顺关系,为林改工作顺利推进打牢基础
4、加强档案管理。加强对林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和管理,确保林改工作成果的完整性。
(二)统筹抓好其他林业工作
1、抓好造林工作,营造绿色生态
着力抓好绿化造林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一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好27万亩生态公益林。二是加强补偿资金管理,根据省厅统一部署,适当提高补偿标准,让林农受惠得利。三是严格落实封禁管护措施,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和公益林保护宣传,确保森林安全。
(2)沿海防护林工程。一是突出基干林带建设。在海堤采取填土加工、筑墩种植的方式,同时进一步增加树种,优化结构,全面提升建设质效。二是突出红树林发展,逐步构筑海上森林生态体系。三是突出城乡绿化。将防护林体系建设与农田、通道、村镇绿化美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沿海防护林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百里海疆绿色屏障。
(3)阔叶林发展工程。严格执行《***市阔叶林发展工程建设技术规范》,继续抓好示范点建设,积极探索高效营建模式,工程建设实行三结合:一是与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预防结合,有意识地培育生物隔离带。二是与产业富民相结合,在规划布局、树种配置上做到生态与经济同步考虑,提高群众的建设热情。三是积极引进新树种,更新造林面貌,在通道两侧、城镇周围等可视山体绿化中合理搭配常绿、落叶和彩叶树种。
2、抓好林业产业建设发展,突出重点产业
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突出林业产业建设,以林业产业发展来促进和支撑生态建设,走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开发的发展路子,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2009年我县林业产业发展以杨梅、茶叶、香榧和红豆杉为发展重点。①杨梅产业一是加大品牌建设;二是改进包装。重点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桐子杨梅。②茶叶产业以技术更新求发展,提高品质和产量,进一步加强乌龙茶、天然花香型绿茶的开发和推广,促进夏秋茶资源合理高效利用。③逐步推进香榧树种的引进和种植面积。④推进红豆杉的引进和种植面积,2009年在上200亩的种植规模上再发展300亩,扩大种植面积。
3、抓好森林资源保护,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1)抓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针对林改后如何抓好森林火灾防控进行深入调研,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备足防扑火物资,加强森林火灾预警机制建设;加快推进林火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为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创造条件;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防火的保障能力;做好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坚持不懈地抓好防火队伍建设,强化防扑火和紧急避险业务培训,把培训工作延伸到乡、村和村民小组,形成专业扑火队与应急扑火队相结合的扑救力量体系。
(2)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强化监测预报,完善检疫防控体系,健全应急管理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积极探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路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林业检疫执法机构,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继续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和除治工作。
(3)抓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继续抓好监测站点建设,完善监测网络体系,改善监测防控条件,加大监测力度,严防疫情传播和扩散。
4、加强资源林政管理,维护林区治安稳定
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强化管理措施,努力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组织开展保护森林资源专项整治行动,严厉
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确保生态安全、林区稳定,为推进林改工作提供保障。
5、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
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强化林业科技对林业重点工程和林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一是组织开展对重点发展树种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组装配套,为产业基地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二是加强良种基地建设,加大良种选育、审定、推广力度。三是加强适用技术推广示范,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林业生产的贡献率。四是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在农村广泛开展林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使用林业科技的意识和能力。
6、抓好林业宣传工作
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把扩大林业对外宣传作为提升林业地位作用和拓展林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真正把加强林业宣传作为一项硬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激励机制,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着力宣传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思路、新举措,介绍兴林富民的典型经验。充分挖掘林业的亮点和闪光点,弘扬时代精神,展示林业新形象,为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发展环境。
7、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2009年是***县林业发展史上改革与发展任务的重要一年。完成好各项林业工作任务,实现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关键要有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素质较高、工作过硬的林业干部职工队伍。为确保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必须切实加强林业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思想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抓好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林业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规定程序选好、配强下属单位领导班子;加强“三力”建设,努力提高领导干部、领导机关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依法行政。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组织纪律观念,加强督查督办,提高执行力,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防止粗疏、拖沓、错漏、漂浮现象发生。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学习制度,创建学习型班子和队伍。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严格奖惩,弘扬正气;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听取社情民意,切实解决好基层和林业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各项党纪条规;进一步加大对项目资金稽查监管和行政审批监督力度;继续抓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活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构建团结和谐、奋发有为的林业发展环境。
林业的发展 林业工作思路篇二
县级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兼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对于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深化改革,加快林业产业3发展,促使我县林业产业上台阶。
一、林业产业化含义和原则
林业产业化是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广大林农及企业制造的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方式和组织形式。当前,在推进林业产业化中,应注意把握一些原则:一是必须从实际出发,选准突破口,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推进;二是要坚持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建立和完善产加售各环节、贸工林个方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市场运作机制;三是注重突出特色,形成优势,避免产生在低水平上趋同;四是同步推进林业和农村的配套改革。
二、林业产业现状
全县有林业用地122万亩,有林地71万亩,森林覆盖率58.2%,活立木蓄积万立方米,活立毛竹万根,林木年生长量13万立方米。其中:毛竹10万亩、油茶28万亩、松树13万亩。
全县林业经营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国、乡、村三级联营,股份制经营和承包经营。在新的经营机制激励下,在山上再造工
程的推动下,乡村林场快速发展,乡办林场25个,村办林场117个,联办林场8个,户办林场2个,总经营面积27.6万亩。林产工业迅速突起,在全县已形成胶合板、地板条、竹制品、木竹雕刻、土纸、松香等六大林产品的生产系列。但都是一些规模小、收益低 的加工企业,发展速度缓慢。乡、村林场主要以生产销售原竹木为主,利润率月50%。全县林产品加工利用包括包装箱、家具、方料等,大部分采伐剩余物没有得到利用,尤其是林副产品如竹笋、油茶壳等林产品在我县是个空告,林产工业欠发达,野生动、植物资原未开发利用。要使分宜林业用有较大的发展,把资源优势转为商品优势,关键是利用我县林业资源,在现有初具规模的加工基础上,形成果农宏大的林业产业化,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三、我县林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1、发展方向
以资源培育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工利用为龙头,以名特优为突破口,以科学技术为依托,走林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之路,逐步形成具有分宜特色的林产化工业、竹木加工业和森林食品业。
2、发展重点
(1)依托松脂资源,在松脂上进行系列开发,唱好“脂”字戏。全县松树资源潜力很大。芳山林场自76年引种湿地松成功后,每年营造了湿地松、火炬松和马尾松。88年,我县利用
世界银行贷款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以湿地松为主的松树资源发展迅猛。至94年底,全县营造松树保存面积107500亩,其分布主要在:昌山林场18754亩、钤北林场17689亩,亚林中心14948亩、东坑林场9557亩、芳山林场8423亩、其次是苗圃、分宜镇、洞村、新址等。另外天然马尾松近1万亩,全县现有松树面积13万亩。预测1999年可采脂1129吨,2002年采脂2110吨,2006年采脂3168吨,盛产期超4000吨。我县要采取过硬措施,规范松脂生产,禁止各地小而落后松香厂生产,全力支持赣西林化厂成为全县的龙头企业。该厂采用蒸汽化技术,年生产能力大500吨。如果进行扩改,则生产规模可达3000吨,完全又能力吞吐全县的松脂。还可在上一条树脂生产线,开发424、422、210等树脂系列产品,真正形成林化产业。
林业的发展 林业工作思路篇三
二、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和合理利用的要求,面向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发展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健全服务体系,培育优势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加快生态建设进程。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
2坚持因地制宜,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做到产业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3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实现规范化经营和规模效益。
4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业产业。
5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养科技人才,建立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全面提高林业建设科技含量。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9.63%;2020年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率9.61%。林业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202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5∶3∶2;林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名优经济林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人造板产量达到50万立方米;到2020年,名优经济林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60%以上,名优人造板年产量达到100万立方米。建成一批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旅游示范区,到2020年,森林旅游达到1000万人次。
三、总体布局与重点
(一)总体布局。
1秦巴山区重点建设核桃、板栗、蚕桑、茶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积极发展速生丰产林和木本中药材,开展盆景花卉、林下种植、养殖和食用菌生产。
2关中平原区重点建设以速生杨、泡桐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加快人造板、家具制造等木材加工业发展,大力发展城镇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生产。
3渭北旱原区重点建设核桃、花椒、柿子和红枣生产基地,发展林下养殖。
4黄土丘陵沟壑区重点建设红枣生产基地,提高烘干加工能力。
5长城沿线风沙区科学开展沙生灌木和过熟杨树、柳树的加工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红枣、山杏和大扁杏。
(二)发展重点。根据我省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森林生态旅游和绿化苗木花卉。通过五年努力,建成全国知名的花椒和核桃生产基地。
1名特优经济林。进一步扩大栽培规模,实施品种改良,优化产品结构,开展林副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到2010年,基地规模达到2500万亩左右,年产量达到 150万吨,年产值达到110亿元;到2020年,年产值达到180亿元。重点建设红枣、核桃、板栗、花椒、柿子、茶叶、蚕桑、中药材等八大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红枣生产基地:以佳县、清涧、延川、大荔、彬县等为重点,主要发展木枣、油枣、骏枣、赞皇大枣等干制品种和梨枣、冬枣等鲜食品种。重点推广普及丰产栽培、低效林改造、病虫防治以及初级加工技术,积极开发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到2010年建设生产基地300万亩,年产量达到40万吨,年产值达到20亿元;到2020年,年产值达到30亿元。核桃生产基地:以黄龙、宜君、洛南、宁强、陇县、平利等为重点,主要发展香玲、中林5号、鲁光、扎343、陕核5号、西洛3号、辽核系列、晋龙1号等优良品种。开展原果初级加工和包装,大力开发核桃系列产品。到2010年建设生产基地350万亩,年产量达到30万吨,年产值达到15亿元;到2020年,年产值达到25亿元。板栗生产基地:以西安市长安区、蓝田、华县、城固、镇巴、留坝、岚皋、平利、镇坪、宁陕、紫阳、镇安、柞水、山阳等为重点,到2010年建设生产基地500万亩,年产量达到10万吨,年产值达到5亿元;到2020年,年产值达到15亿元。花椒生产基地:以韩城、凤县、富平、耀州、宜川、宝鸡市陈仓区、永寿等为重点,主要发展狮子头、无刺椒、南强1号和凤县大红袍等优良品种,大力开发花椒系列产品。到2010年建设生产基地300万亩,年产量达到10万吨,年产值达到20亿元;到2020年,年产值达到30 亿元。柿子生产基地:以富平、彬县、商州、岐山等为重点,主要发展升底尖柿、辣角尖柿及甜柿等优良品种,提高“合儿饼”产量和质量标准。到2010年建设生产基地100万亩,年产量达到50万吨,年产值达到8亿元;到2020年,年产值达到15亿元。茶叶生产基地:以西乡、紫阳、宁强、商南、平利等为重点,加快低产茶园改造,建设高效无性系茶园,推广机制技术,提高中高档茶比例,培育龙头企业,整合茶叶品牌,形成拳头产品。到2010年建设生产基地100万亩,年产量达到3万吨,年产值达到15亿元;到2020年,年产值达到25亿元。桑蚕基地:以安康市汉滨区、石泉、岚皋、紫阳、略阳为重点,到2010年建设生产基地100万亩,年产量达到2.5万吨,年产值达到5亿元;到2020年,年产值达到10 亿元。木本中药材基地:重点发展木本中药材和林下种植天麻、猪苓、玄参、西洋参为主的特色产业。
2速生丰产林。以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为重点,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扶持和培育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人造板生产。到2010年建设生产基地200万亩,年产木材达到50万立方米,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立方米,年产值达到4亿元;到2020年,年产值达到10亿元。
3森林生态旅游业。整合森林旅游资源,着力打造陕西森林旅游亮点,重点建设太白山、楼观台、金丝大峡谷和天华山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构筑精品路线,铸造陕西森林旅游品牌。开展以森林景观为依托的农家乐特色旅游。到2010年,森林公园达到80处,自然保护区旅游小区达到10处,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6个、aaa景区24个,年接待游客达到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
4绿化苗木花卉。重点建设汉中、西安、宝鸡、渭南四大绿化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积极开发野生资源,大力繁育珍稀树种和乡土树种,加快建立苗木花卉市场和营销网络。到2010年,年均培育绿化苗木20万亩,花卉生产面积2.0万亩,年产值达到10亿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造良好的林业产业发展环境。全省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林业产业的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将林业产业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根据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本地实际,认真编制林业产业规划,研究制订和落实扶持政策措施,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和单位要切实担负起林业产业发展的重任,采取得力措施,组织实施好林业产业发展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则,落实配套措施,配合做好林业产业发展工作。全省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全省各级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林业产业发展信贷规模,积极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目前实施的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及今后新增的林业重点工程,要注重发展后续产业,工程建设资金应尽可能与产业发展相配套。
(二)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林业科技攻关力度,抓住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技术难点、关键环节,如核桃、板栗、红枣、花椒、柿子等主要干果业的丰产栽培、加工、保鲜、包装、储藏、运输等,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进行科技攻关。加强优良干果品种培育,因地制宜引进和推广早熟、优质、丰产、高效的优良品种。加大林业技术推广投入,加强林业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级林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在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方面的职能和作用。加快制订主要干果品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干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大力推行林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行标准化生产中的主体带动作用,带动基地农户改变传统生产习惯,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的路子,将无公害贯穿于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努力开发绿色、无公害、有机林产品,争创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省林业厅要加快建立健全林产品信息网络系统,及时准确地传递国内外林产品市场信息,主动为林业产业发展做好服务。
(三)培植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扶持引导有特色的林业产业大户的发展,培植龙头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带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和规模效应,促进由独立分散经营向“公司+农户”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林业产业的经营水平。
(四)完善人工商品林采伐政策。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分类经营原则的林业资源管理制度。对人工商品林的采伐管理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尊重森林经营者的意愿,保障并优先满足其采伐利用属于经营者所有或经营的森林。对农民房前屋后、自留地上个人所有的零星树木,允许依法上市销售,产销直接见面。对各类投资主体营造的达到一定规模的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由林木所有者确定,可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单独编制采伐限额。
(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促进林业产业经营主体多元化。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租赁、承包等多种经营形式参与林业产业开发,逐步实现林业产权主体多元化。林产品加工、经营企业的国有资本原则上要退出,并且不再新建中小型国有林业企业。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加快林权证核发工作,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处置权,在资源利用、工程招投标、采伐指标以及专项资金和信贷支持、税费政策等方面对非公有制林业一视同仁。
(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产业发展活力。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明晰所有权、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加快培育活立木市场,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规范评估程序和标准,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深化国有林场和苗圃改革。将国有林场划分为生态公益型和商品经营型林场,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实行分类管理。省、市、县三级中心苗圃要全面推行企业化管理,采取合作、租赁、拍卖等多种形式,盘活现有资产,增强发展活力。创新森林公园经营体制。在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森林景观资源,吸引各种投资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景区景点和各类服务项目的建设和经营。加快国有林业企业改制和重组,通过产权转让、收购兼并、合资合作、债转股、规范上市及职工持股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改造、改组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带动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林业的发展 林业工作思路篇四
乡2011年农牧业 生产科技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共鄂托克前旗七届三次、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和鄂托克前旗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二次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技工作的安排部署,以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紧密结合,加速农牧业科技创新和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牧业科技产业化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加农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农牧业经济贡献率和提高农牧业科技普及率为主要目标。依靠推广普及农牧业适用科学技术,促进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牧业经济增长,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提供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
2011年全乡业经济发展目标:预计到2011年总产值达到5055.63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75.80元、其中:第一产业1887.74元、第二产业67.95元、第三产业72.59元、劳务输出147.53元。科技对农牧业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种植业方面:在2011年全乡水浇地总面积稳定在1.3万亩左右,其中产粮作物种植面积1.28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6994.7吨以上;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0亩;以巴西菇为主的设施农业经济作物示范种植面积20亩;以草料基地苜蓿为主的优良牧草种植加大单产;自然改良草场为保持天然麻黄草、甘草等野药草和雪鸡、野鸡、野猪等野畜的保护,种植业良种化率实现全覆盖。坚持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种植业效益,走现代农牧业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操作的路子。
养殖业方面:科学合理利用草牧场,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庄园示范户、在原有两座养殖小区基础上新建养殖小区两座、在2011年养殖示范户达到45户。以加大家禽养殖存栏达到7万羽、出栏9万羽;2011年全乡牲畜饲养总量稳定在14.7万头只左右,出栏率达62%以上,深入实施牲畜种子工程,牲畜良种率达到60%;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以草定畜政策,推广普及限时放牧、羔羊育肥出栏生产经营模式。
林业方面:继续实施好国家生态建设项目,动员社会多元参与生态建设,把生态建设与乡、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交通要道建设结合起来,与发展林碱产业结合起来。引进和推广红柳树种植技术,推行戈壁种红柳树促庄园养殖,引进和
推广核桃、红枣、桃子、油桃、红柳、苁蓉等嫁接技术促造林,全面发展种养殖业;引进推广苗圃种植管护等技术创建以后造林工作基础。2011年完成1100亩造林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
水利建设方面:构建水资源供给、利用与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用水保障体系。协调管理自流水和井水、坚持农牧民低价用水保障。修建谢依提水渠、解决阿奇布拉克耕地灌溉问题。在冬天冻坏的引水管地点维修好保证农牧民安全饮水。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方面:加快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在2011年全乡转移剩余劳动力达到2021人(其中农村人口达到1872人)、创收422万元(其中农村人口创收229万元、全乡人均收入147.53元)。
三、农牧业科技实施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性技术
根据现代农牧业发展对科学技术支撑的要求,“十二五”中,重点围绕全乡农牧业发展,加快现代农牧业建设,确定6个重点实施领域和24项能在近期获得技术突破的关键性技术进行安排部署。
(一)新能源利用方面
支持并配合我乡草场采矿的矿家、取得他们用本地职工的优惠增加当区牧民收入。
(二)种植业方面
1、推广普及农作物优良品种、配套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推广普及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技术。
3、推广普及高效、标准化与规模化栽培、管理技术。
4、推广普及区域化优势农作物节本增效和高产低耗栽培技术。
5、推广普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及防灾、减灾技术。
6、推广普及在戈壁红柳树栽培综合利用技术。
(三)养殖业方面
1、推广普及以草定畜、划区轮牧、限时放牧技术。
2、推广普及配种,羔羊育肥出栏的养殖技术。
3、推广普及奶牛改良育育肥技术。
4、推进牦牛、克尔克孜羊现有品种选育提质工程。
5推广普及家禽规模化养殖技术。
6、加快养殖小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四)生态建设方面
1、加快沙化区植被保护、治理、优化开发及走可持续发展路子的研究。
2、推广普及优质速生丰产林营造和节水造林技术。
3、建设大型培育种苗基地。
4、戈壁上试种红柳树。
(五)水利建设方面
1、推广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2、推广普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
3、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节水技术的研究。
4、加快水环境保护与无河流域生态建设。
(六)农畜产品加工方面
1、推广普及巴西菇种植、采割、加工技术。
2、推广普及蔬菜、水果贮藏、保鲜及深加工技术。
3、加快不同类型乳类产品生产关键性技术研究。
4、推广普及牲畜饲草料加工、配制技术。
四、支撑条件
(一)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与环境优化工程
1、充分利用我乡现有未就人才资源,加强农牧业科技人员的培训。通过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加强对科技带头人和乡土人才的培养,在农牧业重点产业领域,选拔和培养行业技术人才。
2、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分配机制、保障机制。吸纳社会科技人员、乡土人才和退休科技人员组建农牧业科技服务中心,按乡村化运作,在全乡开展有偿科技服务。
3、加强科普宣传。加快农牧业实用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快科普设施和科普基地建设。实施送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提高农牧民应用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工程
1、发挥科技人员,科技网络技术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对外科技合作平台,通过网络信息对外发布、邀请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科技讲座或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组织农牧民外出参观考察学习。
2、引导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吸纳高层科技创新人才建立科研开发机构和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加快农牧业优化建设,建立农畜产品上市场服务网络,市、乡、村三级合作,实施企业进村工程。
3、积极扩大与周边地区的科技合作,广泛利用周边地区的先进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于我乡农牧业生产。
(三)实施农村牧区科技推广示范工程。
1、加强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完善“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牧户”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机制。
2、深化种子种苗优良品种培育工程,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质品种,进一步提高良种供应率、普及率。
3、完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机制,选派科技特派员与原单位脱钩1-2年,待遇不变,深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工作,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推广普及农牧业生产技术。壮
大基层农牧业科技推广队伍,加强对规模经营乡内农牧民的实用科技培训,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科学素质。
(四)完善农牧业科技八大服务体系建设
整合市、乡、村三级适用科技人才队伍,以技术、资金入股或承包的方式开展科技推广与服务,建设好八方面的科技服务体系: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农机服务体系、饲草料深加工服务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农牧业政策性安全保障体系。
(五)实施品牌战略工程
加大对我乡现有绿色性畜牦牛、克尔克孜羊的挂牌工作,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实现良好的品牌效应带动作用,继续打造新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