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总结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的内涵和核心要点。总结要具备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特点。以下是相关方面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参考。
申论简答题答题技巧篇一
>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二)年龄要求。
1、一般职位。
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当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2、人民警察职位。
(1)地市及以下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报考年龄限制为18-30周岁,当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和报考法医职位的年龄限制为18-35周岁。
(3)法检两院、公安机关和监狱、戒毒系统一线管理机构人民警察(司法警察)职位的年龄为18-30周岁,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当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最高学历报考的,以及报考监狱、戒毒系统一线管理机构狱医、心理矫正类等特殊职位的年龄限制为18-35周岁。
(三)个人素质要求。
1、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一般职位体检参考《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公安机关、监狱戒毒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法检机关的司法警察职位,以及外交、海关、海事、检验检疫、安监等部门中的部分职位参考《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
2、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部分职位需要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公文写作)、外语口语能力(同声传译)、计算机操作能力等,一般职位表上会注明。
3、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我国现行的国民教育序列中,高等教育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所有公务员考试都要求考生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部分职位有更高的学历要求,比如本科、研究生等,职位表中会标注。
公务员考试的学历要求既包括全日制教育学历,也包括具有国家承认(学信网能查到)的电大、夜大、函授、自考、网络等在职或成人教育学历等非全日制学历。如果该职位不要求全日制,那么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可以报考。
4、具备拟招录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除了上述要求,拟招录职位还会有其他要求,比如专业、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户籍、性别、资格证书(外语、计算机、法考等)、相关工作经历等。
要满足该职位所需的全部条件才能报考该岗位(结合公告、报考指南和职位表看)。
二、不得报考的人员。
1、现役军人。
2、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
3、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4、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5、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
6、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7、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8、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
9、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人员。
10、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申论简答题答题技巧篇二
归纳概括题型是最基本、最简单的题型,概括就是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对此进行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简要归纳。
概括主要内容的答题要求也是考生们需要明确掌握的。根据近几年申论试题的材料,主要应把握四个方面:依次是全面、简洁、准确和规范。这些都是申论概括主要内容最基本的要求,考生应该按照这种要求练习,才能准确掌握概括的答题要求。
解答概括主要内容的步骤和技巧。
第一步:概括每一组材料的内容。针对每一组材料应用关键词或考生自己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一般把字数控制在一两句。一般在经过“通读”的环节之后,这个步骤随着阅读过程可以用手中的笔边阅读边画出或圈出。
第二步:把性质一致或特点相似的材料合并归类。第一个环节是分析的过程,是点与点相连的过程。这个环节是由点到面的过程,是在复读或跳读的过程中完成这项任务,这需要打破材料的自然安排顺序,把属于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归纳,把属于不同方面的问题进行区分,这里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标记,方便自己查找。
第三步:提炼出归类后的主题和层次。这是在完成第二步的基础上继续调动大脑的智力活动,这一步需要脑和手同时进行,头脑思考如何提炼出开头和主体及结尾,动手就是把头脑中的思考变成一个实践的过程,强调这需要对归类的内容进行重新排列,决不是简单的把列出的同类进行罗列,这个环节类似于把半成品一次性加工成成品,这是质的变化,不是量的积累。
第四步:起草成文。在第三个环节中主要是思维的监工和动笔的开始,而第四个环节就是具体的起草和修改阶段,即成为过程,这是概括的最后一个环节。
宣传稿是指按照有关政策文件或相关精神,以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等为目的,为获得理解、支持而撰写的应用文。基本格式包含四个要素,分别是标题、称呼、正文内容、落款。
申论简答题答题技巧篇三
公务员考试中考察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申论,其本质考察的是考生对文字处理的能力,具体包括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对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和议论文的写作五大核心能力。在申论考试中,必考的题型包括归纳概括和议论文的写作,选考题型包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和贯彻执行。今天小编针对归纳概括这种必考题型进行探讨。
在归纳概括做题中,第一步要审清题目,审题六要素包括题型、概括对象、作答范围、问数、作答要求和字数等,其中最核心的在于对概括对象的把握,一方面要审清概括对象的前置限定条件,还要进一步的思考,对概括对象进行转换,即将概括对象转换成材料的语言,从而帮助你快速的寻找要点。
例如:“给定资料3-5”列举的工作生活中的事例体现了心系他人的一些优良品质,请分别概括这些优良品质的具体表现。(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条理清楚。篇幅不超过200字。
作答该题,首先审题题目,只有一问,作答范围是材料3-5;要求紧扣给定资料,要点全部来自材料3-5;准确全面,要点齐全且需要提炼材料关键词;条理清楚是指用序数词连接要点;字数不超过200字;最后概括对象为优良品质及其具体表现,首先要通过材料抽象提炼优良品质,而优良品质的具体表现主要要通过资料中刘局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事例,因此,这告诉我们,该题首先要概括人物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事例,并从事例中抽象出品质。紧接着带着审好的题干信息到材料中寻找答案要点。
相邻要点进行合并。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往往相邻要点之间的合并概率更好,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要仔细审视下相邻要点有何可合并的特征,另一方面看题干和材料有无提示合并的角度,根据相同的特征进行合并。这些特征包括,首先审视要点有无意思相同的,有则进行合并。其次审视下要点之间有无主体相同的,比如个人、家庭、企业、政府等,是同一个主体的进行合并;最后审视下要点有无相同范围的,将相同领域和层面的要点进行合并,也能够有效的加工要点。在2018年ab卷的归纳概括题中就可以按照同义法将崔法官的坚守底线和刘医生婉拒患者礼物的要点合并,将崔法官调解尽心尽责和吕书记给与贫困户指导和关心进行合并。通过这些要点的合并,让你的答案要点更加突出,得分点更好鲜明。
优良品质有:1、一丝不苟、严谨、细心:崔法官办案多年,无一起错案、无一起被投诉。2、坚守底线:办案不怕得罪人,严辞拒绝亲友;不畏惧黑恶势力;刘医生拒收礼物。3、为民解难,尽心尽责:崔法官调解入情入理;吕书记结对帮扶贫困户,自费助其脱贫,给群众指导和关心。4、关心家人:定时沟通,教导子女形成正确人生观。5、医者仁心:刘医生通过微信及时给予患者问询、指导和安慰,给与及时答疑解惑。
申论简答题答题技巧篇四
俗话说:万章高楼平地起。作为申论的必考题型,归纳概括题也是最基础的题型,同时也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因此,掌握归纳概括题型的作答方法,具有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后续作答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贯彻执行题甚至是申发论述部分都具有积极作用,是申论获得高分的基础。因此,小编提醒大家更应该注重归纳概括的能力的提升。下面就简单说一说归纳概括的作答要求: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注意审题“六要素”:题型、范围、对象、问数、字数、要求。在判断归纳概括题目的时候,如果题干中含有概括、归纳、指出、总结、列出、简述等关键词,可以判断是归纳概括题,题干没有上述词汇,但是读完题干可以看出是让你从材料当中找出某些单一要点,有归纳和概括含义的,也是归纳概括题。归纳概括题一般会限定作答范围,如根据给定资料1进行作答,我们回到给定资料中去找即可。明确概括题的作答对象,即要找什么,是找问题、原因还是做法。注意题干中有没有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注意问数。注意字数要求,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完成答案要点的罗列。审要求,注意有没有特殊要求,比如分类合理或者观点明确之类的要求。
依据审题时明确对象和范围,借助相应关键词去找要点。例如2018年国考副省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1,对调研组的调研材料,从成绩、问题、建议三方面进行概述。作答对象其实包括三个小的方面:成绩、问题和建议。那么我们在找寻答案要点时,运用词句段的阅读方法和符号批注法寻找要点即可。
最后一步就是书写了,尤其要注意保证卷面工整,不连笔、不涂改、不出格,把自己的答案要点仔细认真书写在答题纸上就可以了。
申论简答题答题技巧篇五
申论作文所使用的语言并非一般议论文的语言,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一)工作语言。
申论作为一种应用文体,用于公务员完成工作,所以其语言表达应符合完成工作任务的需求,即简洁、实用、冷静、理性。
简洁、实用:语言要言简意赅,一方面不要说多余的话,另一方面每一句话都有特定的作用。
冷静、理性:用语不要包含情绪,不让情绪影响工作。在语言上就是要少用或不用抒情或描写。
(二)公文语言。
上述要求是一切工作语言的共同要求,公务员工作与一般公司、企业不同,所使用的语言应尽量符合公文语言的要求,要使用官方、正式的语言,含义准确不要模糊,通俗易懂不要生僻,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要用方言俚语,不乱用缩略简化语。
(三)不要文艺腔。
所谓文艺腔,就是使用类似于散文、诗歌、杂文、小说等的文学化语言,文风简洁平实即可。
比如,诗歌的语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就不适合;但是公务员也表达感情,那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样表达出了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四)不要有学生腔。
这不符合公务员的身份。如有考生作文写到“我妈妈说......”。你的妈妈不是全国妇联主席的话,请不要引用类似近亲属的话。
申论简答题答题技巧篇六
申论考试从层级和规模上讲,分国考和地方考试,而国考对于所有地方考试具有纲领性作用,国考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考查模式,各地省考、较大市的单考以及事业单位招考都在题型和规范上对于国考有不同程度的追随,只是在时间和阅读量上略有不同,规律相同。
国考申论的给定时间为150分钟,给定参考阅读时限为40分钟。有过公考经验的同学可能深有感触,申论的作答时间也是比较紧张的,这40分钟是一个上限,属于一种机械划分,也即读完40分钟不再回读材料而是直接作答后文的题目,110分钟的时间是刚好的。但事实上考生在考场上都会不断的回读材料,去找寻材料中的信息点满足作答要求,总体计算起来很多考生的阅读时间都在一小时以上,这便容易导致申论作答时间紧张的问题了。
我们建议各位考生根据自身特点,对与作答时限有比较好的把握。阅读时限控制在25-30分钟,最后一题的写作留足50分钟左右的时间,其余时间分配给小题,根据篇幅各有侧重。因此,上考场前必须要带一块手表,当然某些同学出于行测技巧的考虑带两块手表也是可以的。
考场上不允许提前交卷,这在准考证上都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因此各位考生不必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质量,如果说行测的个别题目由于较难可以放弃,申论的作答过快反而会影响答题质量和审题效果。这是时间分配方面的系统安排。
如果阅读的时间过快,必然会遗漏一些信息点,建议在作答后文题目的时候对重点文段和材料进行二次阅读,尤其是要对关键信息点进行一定的语言和逻辑加工;如果阅读时间过慢,要么是因为对所考主题没有理解,要么是分析过于细腻,这种情况下都要以争取时间为主,后文作答时严格控制每道题的答题时限,根据要求的作答篇幅进行一定的微调,发现要写的内容过多,多半是整合不够造成的,也即同类问题罗列了很多但没有系统整合,这时候要有所取舍。
申论简答题答题技巧篇七
例1:我们需要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让广大的老百姓都能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比如说,开设环境治污专项举报电话,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节能环保的意识。大家要从现在开始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油。
例2:使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节能减排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必须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使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从自身做起、从小事着手,形成崇尚节约、重视环保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创建活动,各级政府机关要走在前面,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做表率。把教育引导与利益调节、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来,逐步使自觉节能减排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习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对比例1和例2可以看出,例1考生经过努力是可以自己写出来的;例2则绝非考生现在的水平所能及。
例2的语言几乎每一句都可圈可点,不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不可能有这样的高度,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例1写的还不错,也知道举例论证,但显得琐碎,尤其是其用语“老百姓”。谁经常用“老百姓”这个词?只能是老百姓自己。公务员在谈到老百姓的时候一般用哪个词?人民群众。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往往一个词就透露出你的身份,公务员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和人民群众明显不同。
申论简答题答题技巧篇八
1.申论语言:通过多看、多读江苏公务员考试网的申论热点,可以提升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得体,简洁明了,避免过于罗嗦,而且能够与作答要求相结合,根据材料所反映出的问题来作答,热点中的给定材料即是背景链接部分。
2.表达方式:这里的表达方式要以一名公务人员的身份,用偏于官方的说辞来对问题论述,避免过于口语化。
热点还可以提升考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标准表述中的很多分析部分都适用于概括分析题型的作答,无论是在结构上,条理上都能够给考生提供借鉴。
例如: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负面影响,既有技术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就技术因素而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动....。。
就社会因素而言,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这段话的表述结构是总——分结构,首先对指出造成负面影响有技术因素和社会因此,然后来分别对从技术和社会这两个层面中存在的问题来进一步阐述。
3.申论观点:这里的观点,是指对于同一事件或现象的切入角度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是要注意,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只是给考生一些观点上的参考,告诉你可以从某个角度去切入,在考试时,一定要灵活掌握,结合材料与作答要求来找准切入点,切记不可偏离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
例如:食品安全问题,可以从道德这个角度去切入,同时还可以从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这个角度切入。
再比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社会管理与服务这个角度来论述,同时还可以从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这个角度切入。
4.除此之外,在具体内容上,可以让考生了解到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些比较权威的论述和经典的名言。这点很重要,在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可以紧贴国家这个指导方针去作答,合理的将这些警句与论述运用到写作中,不但可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也可使整篇作文增添几分文采。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建议,对于申论热点的学习,考生们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积累,考生在看我们提供的申论热点标准表述时,要多注意里面的思维逻辑,分析方式,找到其中的规律特点。同时还要多看一些时政新闻,对当前社会上的事件有所了解,并在看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分析出其中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多做练习,看的多了,想的多了,再运用到实践中也就容易了很多。
申论简答题答题技巧篇九
针对当下国考作文题目命制的主流为话题作文,即针对一句话进行作文。那么,若要破解命题人的意图,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抓住话题的关键词。例如2016年国考副省级真题要求以“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为中心议题写一篇文章,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找到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即“礼”与“立”。
在找到题干关键词后,还需对关键词的关系与内涵进行进一步的剖析,接着以前面的真题来说。抓住“礼”与“立”两个话题后,需要进一步分析二者的关系与含义。从题干不难得出,不学“礼”,就无以“立”,那么若能够学“礼”,就可以“立”。故“礼”是“立”的前提,所以文章核心的观点即为:学礼方能立。
在得到写作话题后,对于其准确的含义往往我们还不得而知,从题干中也难以得出。这时就需要我们再回到给定资料中去理解题干了。对于材料的梳理重点把握题干话题出处段落,因为在此段当中往往能够得出话题关键词的含义,从而确定更为明确的观点。而以前面的真题为例,在材料中明确提到,“礼”即为礼貌、规矩;而“立”指的是立身行事、民族素质、民族文化精神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不仅明确了文章总论点的含义,更能够找到分论点。
正所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对于国考申论复习不仅要能够先人一步,尽早应对展开准备,更要能够掌握合适的方法与技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最终一举成“公”!
申论简答题答题技巧篇十
简单的说,评论文就是对某些事件现象、某种观点等发表看法。评论文的写作要有论点,有分析论证、有对策。对别人的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批评。
如果是赞成就是立论文。如2012年国考副省级的文章写作要求以“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写文章。对感人的故事我们是要赞成的。
反驳别人的观点,我们称之为驳论文。它需要考生对一些观点进行批评,这我们常说的驳论文。如2010年国家命题的多省市联考: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是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因此用水应该是低价的。针对这种观点,参考给定资料。写一篇文章,对国家水资源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进行阐述。
根据材料会发现,材料中给出解决水价问题最好的思路是阶梯水价,也就是说水价不一定要低。考生写作的时候可以对“水应该是低价的”这种观点进行批评。
驳论不仅在大文章中出现过,在2012年国考副省级的一个小题目中也有出现:
“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充实;(2)语言流畅,层次清楚,有说服力;(3)不超过400字。
这个标题就很明显要求考生要“反驳”,是一个典型的小驳论文。这样命题也体现了在申论写作命题的批判色彩越来越强,命题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目前国考、联考和大多数省市的申论文章都要写成评论文。但需要再次强调,政论文、策论文、评论文等这些文章的类型标签不重要,关键是审好题干要求,依据材料特点灵活写作。
半月谈时事政治之贪官的忏悔。
半月谈时事政治之强制拆迁。
申论简答题答题技巧篇十一
申论材料是实际考试中考生手里可以利用的最有利的资源,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利用材料中给出的对策、问题或原因确定要点是有效之举。
比如2020国考市地题目中要求解决窦家梁村易地扶贫搬迁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出有效的对策,仔细阅读材料发现“那会搬迁政策还不明朗,我也不敢啊,后来想想,说到底是信任问题”。在易地搬迁中遇到的问题是搬迁政策不明朗、村民不信任。根据问题提出对策:1、解决信任问题,改进沟通问题,耐心向村民解释;2、明晰政策,详细解释。事先公示,向村民详细解释新居分配政策。
实际上,申论材料里类似这种给出问题或者原因的情况很多,所以对策的大部分来源都是依据与其相对应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症下药,对策就会更具有针对性,也符合命题人的要求。当然,也要注意材料中直接给出的对策,可以直接拿来用。
二、积累热点中的惯用表述。
乡村振兴是当下考试中常见的话题,也是热点之一,如何促进乡村振兴,我们可以从常见的热点中积累素材。比如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多措并举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中提出,“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一是有效打通农村资源变资产的渠道,二是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三是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和企业集中,四是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这些表述都是可以作为申论作答中的对策应用的。而在实际备考中,这些热点考生都能在官方公众号或者一些政府网站中见到,所以对这类对策要积累应用。
三、利用好不同方法拓展储备。
对策是为解决问题而生的,而问题要解决常会用到一些方法,如主体法、层面法等。所以,如果实际作答中还需要一些补充对策,那么可以尝试利用这一方法进行对应作答。比如层面分析,涉及到思想、意识、观念,就围绕宣传、教育、培训引导展开;提及制度、规定、条款,就围绕完善、制定、执行说明;提及监督,围绕不同主体展开说明,如群众、政府、媒介等;提及利益,如加大违法成本等。这样通过一些常见的积累也可让对策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以上是考生们在提出对策时常会用到的一些方法,需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不论是什么题目,这几种方法是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的,而且目前的趋势是对策和实际工作结合越来越紧密,所以还需要考生积极储备,站在政府角度提出恰当的对策。